时间:2022-10-22 15:57: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视频教学语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中学语文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194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素质教育战略理念的提出,促使我国教育机构进行了深层次的教育与教学模式转变。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进入,更使得此种教学模式的转变充分与新型网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以网络化微视频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并能使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以自学和受教等模式,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且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能够逐步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推动。因此,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的探究”分析,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翻转课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首先,使“后教”作为“先学”的补充。由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差异性,使得对于“先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具有极大的差距,这便使得教师在学生进行“先学”后,进行所学知识的补充理解和疑点难点的重点分析,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对于自身的能力有充分的认识,并能够逐渐树立起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自信心。这也便于激发出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兴趣。虽然教学主体发生了转变,但后期教师对于知识点的讲解与教授,仍然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其作用要明显高于“先学”。其次,教师应通过自身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学生设计出吸引力较强的视频教学课件与课堂活动,以此使学生通过寓教于乐的欢快氛围下,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且通过感性的教学与理性的认知相结合,也能够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良好应用于发展。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措施
2.1进行技术层面的支持
在对中学语文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需要涉及到信息技术方面的支持。这其中不仅包含教师对于网络平台的应用,以及对视频课件的制作,还涉及到学生利用网络工具进行课前的“先学”,这些都是与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息息相关的。从此方面角度出发,就需要政府部门与教育部门加大对中学进行信息技术软、硬件方面的投入和资金支持,为教师与学生配备课堂应用到的计算机极其应用配件、网络化的学习信息交流平台、以及视频录制设备等。使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同时,还是对网络化的信息交流平台进行有效的维护和管理,使学生的网络化学习环境既高效,又安全。
2.2加强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为使语文教师能够有效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网络化与信息化的教学,必须使教师在充分掌握所教授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这不仅关系到视频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更关乎学生能否对教学内容做到有效的了解。因此,一方面,要使中学语文教师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与提升,并开展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研讨和教学评估活动,使对于网络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强,但专业知识与经验欠缺的教师,能够通过活动使自身的专业知识更加过硬;另一方面,针对现阶段教师队伍年龄与对网络化技术应用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对整体教师队伍,进行定期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与网络应用技术培训,使专业知识能力较强,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弱的老教师能够快速的提升对于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2.3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经过长时间的主动思维,逐渐培养起良好的自学能力,并能够使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充分掌握自身的能力与所学知识的任务深度,从而能够使学生进行自身学习策略和深入程度的调节。同时,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需要学生进行充分的自我了解和认知,在进行自主学习时,还要做好学习中的自我指导、学习计划的自我制定、以及学习目标的自我监控与自我达成。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时间增长,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将随之提升。
2.4全新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得以往的教学评价体系无法对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学,进行真实、客观的评价与指导。这便需要建立起全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与以往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同,此种全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要考察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还要考量学生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以及创新能力等是否得到有效提升。此外,与传统教学评价体系所建立的“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为目的”的体系不同,全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自我学习与独立思考为目的”的新型教学评价体系,且此种教学评价体系与素质教育的理念能够达到高度的契合。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一种改良与创新,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初始接触,不再是通过教师的知识传授来完成,而是通过网络化的特定“课件”来进行前期的语文知识理解,在随后的教师讲解中,学生便可将所学知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且通过此种学习模式,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此外,此种教学模式还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对语文课程及知识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热忱高涨,这也为我国素质教育战略理念的提出和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伟.翻转课堂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师角色转变――以《鸿门宴》课案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2):60-64.
念;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1―0079―01
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翻转课堂”已经被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引入课堂。作为“翻转课堂”的前提和关键“教学视频”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反思农村语文教学的实践,笔者发现,在实施“翻转”的过程中,有种种因素制约着“教学视频” 的制作,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给农村语文教师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一、应用教学视频的现状与困境分析
1.受诸多因素影响,自己制作教学视频的语文教师并不多。翻转课堂要求语文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自行设计、录制教学视频,供学生在授课前了解主要学习内容,授课后复习之用。这不仅要求教师会录、能录,还要求录制的视频结构合理、条理清楚、声画清晰、互动性强、有吸引力。而我们实践中的“翻转”是什么样的呢?大多数教师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者上观摩课时“装点门面”(课前对教学重难点布置预习)之用,在实际的教学中只要是用得上的,“百度”复制粘贴,“拿来”照搬套用,这样的“视频”由于不顾学生学情,效果可想而知。
2.教学视频只图形式精美,实用性不强,不重视教学效果。众所周知,一个成功的教学视频能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人机互动信息网络环境。它的教学目标明确,画面清新流畅,能够突破重点,凸现难点,给学生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多数的教学视频只是知识点的简单再现,检测题型的重复“堆积”。
3.教学视频缺乏完善和更新。教学视频并不是一旦制作完成便可一劳永逸,对所有学生都适用,即使讲授同一门课程,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也要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分别组织教材,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自行录制的一些教学视频,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要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差异性录制多种版本的教学视频,有的放矢进行教学。
4.教学设备资源匮乏,优秀视频数量少。在现实的教学中,年青的语文教师都会制作比较简单的 PPT课件,会一些PS、视频、插音乐,下载图片、MP3,但要自己录制视频,也还有实际的困难。农村学校由于设备资源的制约,缺乏录视频工具(如录像机等),况且制作视频还需要一定的精力时间和技术支持,这使许多教师“望而生畏”,“畏而止步”,空有想法,没有做法,影响着教师制作“视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美的”、“实用的”教学视频不多。
5.视频设计程序化,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些视频软件,科技含量高,被一些教师引入了课堂,一方面由于制作者的视频片段程序化,没有开拓性,启发性,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执教者受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任其大行其道,结果收效甚微。每一位授课者都清楚讲课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视频”的主导地位,来聚焦学生的目光、注意力和求知的欲望,要通过教者的语言、动作、表情与课件的图、文、声、像结合,达到和谐统一。如果仅仅靠一些软件的自动播放来达到提高学生听课质量的目的,显然不合时宜。
二、教学视频运用策略与出路
1.转变观念,顺应课改潮流。面对新课改提出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提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新课改要求,转变观念,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掌握基本的制作和操作教学视频的能力。
关键词:微课;汉语拼音;小学语文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时代已经到来。为了增强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网络技术的整合,利用短小精悍的微课实施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微课内容丰富,更加精简,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微课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微课应用于汉语拼音教学的实际意义
1.1有利于构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每一教师都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进行微课的制作,将不同的教师汇聚到这样的平台,就会同时出现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尽管大体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在一些细节上会有闪光点,从而整合这些资源,有利于众多的教师一起学习和交流,为在一线实际教学中的教师提供帮助,进而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教学声母“āáǎà”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接触到的教学方式,或是编织成儿歌,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选择。
1.2有利于适应汉语拼音教学的特点:小学生通常好动,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时间较短。在学习中一样,要想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都集中注意力几乎是不可能,容易让学生走神,进而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微课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信息量集中,再加上视频教学方式的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到新鲜,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微课的利用,能够更快地切入主题,且脉络清晰,简洁易懂,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微课还可以根据需要多次重复字母的发声,教师讲解的循环播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印象,短时间内,高强度,精力高度集中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认知。
2微课在汉语拼音实际教学中应用的步骤
2.1对汉语拼音整合分类,制作课件:在制作微课之前,将汉语拼音的内容氛为三类,即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在对这三个部分进行细致的划分,如声母中带半圆的五个(b、p、d、q、g),容易混淆的七个,平舌音四个,与“ü”特殊组合的四个)以及其它特殊一个(w)。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主要突出学生区分平舌和翘舌,与小“ü”组合拼写时要注意去掉“ü”上面的两点,进行对这一系列课程的归类,课程的制作主要是以PPT为主,让学生集中学习,从而加深印象。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时间不要过长,PPT的页数不宜过多,以免产生杂乱的感觉,主要突出知识点,特别是难点和容易混淆的地方。
2.2利用现代软件,制作微课:微课的制作的时间一般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微课的制作通常会用到现代的一些软件,比如录屏软件,视频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精悍,对一个知识点要集中说明,不要泛化。要尽量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要求。将课程进行分类之后,就可以利用录频软件进行微课的录制,一边讲解,一遍同步录制,将提前制作好的PPT穿插在其中,使微课的制作简单有效。通常,这种简单的视频是就某一个汉语拼音的知识点,比如就针对声母中的五个半圆(b、p、d、q、g)进行具体讲解,再加上PPT的贯穿,使主题明确,画面简洁,通过教师的渲染,让学生的注意力在短时间内高度集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3课中课外双管齐下,注重课中实施和课后辅导:在正式学习汉语拼音之前,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汉语拼音的发声和字母的组成由初步了解。同时,在预习的时候可能产生一些问题,进而在正式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提高注意力。比如前鼻韵母“an、en、in、un、ün”的发声和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发声的区别。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微课讲解不可能做到一对一,对学生来说会有遗漏。这时微课就可以作为较好的课外巩固方式,通过微课对课堂的重现,有助于学生掌握难点。汉语拼音的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课后的巩固和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时候,家长并没有时间过多地辅导学生学习,这是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微课在课后引导学生学习。比如创建一个学生家长QQ群,将制作好的微课上传到文件共享中,可以让学生得到很好的课后巩固。
2.4测试利用微课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所取得的成果:微课用于汉语拼音的教学,际教小学效果也非常明显,通过和没有进行微课教学的其他班级比较,笔者在进行了为期一个微课教学之后,结束了基本的汉语拼音教学,包括26个字母的认识,前鼻音和后鼻音、平舌和翘舌以及拼音的拼写。在笔者教学的班级中,通过考试测试,达到优秀成绩有95%,其中十一个同学满分,85分以下的同学仅为3人,学生都能够进行汉字会拼写,通过汉语拼音查询生字。由此看来,微课教学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诉,可以看出,微课在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中的作用是重大的。尽管当前微课正在不断发展中,仍旧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但是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教师对资源的整合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微课在汉语拼音中的应用一定会取得更好成果,进而为学生学好拼音,说好普通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轶群.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30:9.
[2]张润柳.基于微课程的小学语文MOOC平台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8:30-32.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师生关系 教学氛围 教学技巧
高效课堂,不仅是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高效课堂更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体现了以人为本,更明确地说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够心甘情愿地学习,能够带着兴趣学习,在欢乐和谐中提高效率,从而获得最优学习效果。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也就是说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方法。可以说,高效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我有以下看法。
一、改变观念,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一种真诚的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师生间要有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爱会使学生生发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这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情感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组织引导中,带领学生逐步建构和完善知识体系。只有在师生间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才会对自己所教的课,对自己所教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担任的角色表现出极大热情,其结果就是学生回报同样的热情,正是师生间的这种共同热情使语文课堂充满和谐,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与学生心心相印,教师的行动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探索追求知识的磁铁,师生关系的和谐极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精心设计,营造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
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打造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是让学生爱学习语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1.培养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先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录像,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和欲望。教学过程中关于老班长离去时的悲痛,让学生结合影片体会,学生间相互交流诵读,接着让学生在班上朗读战士们呼喊的“老班长”,学生感动得默默流泪,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在换位思考中,学生学会了体会和感悟。学生始终处在积极的学习动态,在动中学、在学中动,较好地实现学习目标。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主动求知、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从而开始逐渐积累知识,久而久之,当量变发展到质变,就有了成绩的飞跃、提高。
2.调动情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我在复习古诗歌时,在课堂上以“点兵点将”等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了。学习《包公审驴》时,我就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作品中的人物性格。
此外,教师一个得体的手势、一句赞扬的话语、一脸灿烂的微笑,会使课堂熠熠生辉,使学生赏心悦目。学生会因为教师充满智慧、活力的形象而深深喜爱语文,对语文学习充满期待,这样的课堂才能更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打下坚实基础。
三、因材施教,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在教学中,要多注意学困生的表现,教师要用心帮助和感动他们,善于发现其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上课回答问题时,不能只局限于好的学生,要使人人都有回答和练习的机会。学困生回答问题时,只要比原来有所进步,就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随时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使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正确的评价会给学生以鼓励和信心,使之产生尊师、乐学的情感,从而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人的精神生命确实需要各种知识,而最不可缺少的营养就是被赏识,赏识是人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
四、张弛有度,灵活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
斯霞老师说:“讲课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教师要充分利用面部、眼神、语言等传递自己所获得的情感,要将自己融入课堂,全身心地投入,对文本的理解要表现出最纯最浓的真情。只有你的情感真诚,学生才能真正被感染。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争创个性化的教法:首先,知识底蕴是教学之本。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犹如泉水源源不断,始终滋润着我们的教学生命。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的课堂上,你会如沐春风;其次,因课制宜。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经典范文。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因此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再次,营造氛围艺术。良好的气氛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自己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最后,合理利用教学辅助手段。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我们可以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感官,使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尤其是一些写景的文章,老师在那大讲特讲有多美多美,甚至读了一遍又一遍,可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这时采用视频教学,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观感知教学内容,帮助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改革;实践性探索
中图分类号:H10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270-02
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的现代汉语课程,其实用性大于理论性,可以说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工具课。并且,现代汉语课程是进行其他语言课程学习的基础学科,对以后文学课程的学习也起着不容小觑地铺垫作用。同时,对人才进行更为高层次地培养已成为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随之带来的不仅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挑战。因此,教育新常态下的现代汉语课程也应该积极响应教育发展的新挑战,进行现代汉语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综合性改革。
一、适应时代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一)结合流行新语言突显时代性
新常态的“新”,意为与以往不同;“常”,则意为相对稳定。新课标要求认真选择能够满足全体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促进传统教学内容产生新常态的改变,以适应新常态下的教育教学要求。以新常态来要求地方高校现代汉语课程,就是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拉动创新以达到更好的教育发展。语言文字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生活中得到更新发展,在因特网的作用下产生的网络语言也逐渐渗透到日常交际之中。许多具有时代性特征的新生词汇更能迎合学生口味,且表达含义也较原来的词汇更为生动明晰,具有更易理解的实用性特征。
(二)以新视角来阐释语言发展规律
对语言的本质进行重新认识,要认识到语言是人与人进行交流互动的工具。语言现象作为人类活动一种特殊的现象存在,网络用语、广告词等都是新鲜语言现象的表现形式。这些新型的语言表现形式的出现使常规的词语搭配组合规律也发生改变,新鲜语言现象及发展规律在现代汉语教学课程中加以应用已经成为不能避免的趋势。地方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应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在新常态的影响下对教学内容加以拓展延伸,将教学内容灵活化,对语言不断发展出现的新的现象规律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以赋予现代汉语时代性、实用性的新标签。
(三)情境教学中落实先进教学理念
情境化教学,就是利用图片、音乐等形式及工具创造衬托主题的情境来对教学内容进行配合教育。教学的情境化是将先进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体现,这种由理论回归实践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使教学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这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吸收。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大胆质疑的勇气。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新常态下教学情景化这一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要落实先进教学理念,创设符合现代汉语课程的情景化教学,让传统文化这一教学内容在生动的教学方式下鲜活灵动起来。
二、结合语言应用能力适当调整教学目标
(一)培养现代汉语意识来深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为了达到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综合素质培养教育这一目的,所制定的长远的教学计划、安排。是教师针对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方式做出的预期设想及调控。新常态下的教学早已不是将学习作为教学目的,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各地方高校也应该意识到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并不是对学生单纯的文字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是能让学生通过对现代汉语课程的学习培养一种现代汉语意识,能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其他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文字对知识的解读,可见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应为学生制定深层次的教学目标而不是停留在知识的表面。
(二)学习西方教学来开放教学思维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加快,高校教师也在积极的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思路进行改进,高校教师学习西方的开放式教学并结合中国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加以实践应用,这种开放不单单是教学模式上的开放,更多是体现在教学思维上的开放。例如:现代汉语课程中的古文诗词用情景剧的方式排演出来;现代汉语课程的课堂讲授由学生来进行,老师则扮演学生的身份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提问、评价;对现代汉语课程的讲授也不局限于课本甚至不单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了解。高校老师用各种开放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现代汉语课程的学习,将西方的教学思路加以实践应用实现传统教授方式的改革。
(三)应用现代化手段来突破传统教法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方法的制定需要以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做为起点,它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的讲授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再与教师对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的期望值相配合,最后制定出符合新常态要求的符合全体学生需要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方法。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现代汉语意识,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为目标制定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针对现在传统教法枯燥古板的特点对其进行改进,例如:PPT课件授课、视频教学。这种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不仅能吸引学生兴趣,也借着现代教学技术加大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拓展了学生对现代汉语知识的储备量。
三、深化考试模式适当改变考试方法
(一)新常态下考试改革走向“三维”
如今大多高等院校在学生学业成绩考试中多以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检测,这早已经与新常态下的教学改革目标不相适应。当前,我国高校主要以: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论文考察作为课程考察的主要形式。这样将考试成绩主体化的教学检查,不仅阻碍了新常态下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也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出现及发展。应该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的要求,对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态度及价值观进行考察,让学生随着考试方式的变革增强自我意识的发展,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新常态下地方高校传统考试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调整当下考试改革原则
考试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考试方法的改变不能一味的突破传统,应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符合本校学生特质,而且要根据课程类型采取适当的改进。地方高校对现代汉语课程进行改革时应深入分析这一学科特质,现代汉语课程属于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教授,所以不能一味的追求考试创新,而忽视了对学生传统文化知识考察的深入性。改革后的考试方式应有利于学生加强现代汉语意识和理解应用能力,有利于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这一传统科目教学规律的考察方法。考试内容可以通过对现代汉语情景化的创设、新的语言发展规律的应用等方面对学生加以考察。
(三)强化“统筹兼顾”的考试方法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育出具有高道德素质和强知识技能的人群,考试形式的出现就是为检验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和掌握情况,考试的结果则能反映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法侧重什么方向,考试结果就能反映学生什么方面的问题。所以高校应该结合考试这一特质,对考试方向进行全面化、整体化的改变。即使现代汉语课程多是对传统知识的传授也不能例外,教师应以学生技能培育为考察主体,即使是笔试也应多出开放性题目,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当然素质的考察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就需要教师时时的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应开创思路探索出全面化的考试方法对学生做出更为先进合理的正确评价。
四、结语
教学方法就是学生发展方向的指挥棒,教师怎样教授就会导致怎样的学生出现,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尺度不好把握,传统文化的传承脉络不是一天形成的,前人的累积才使得这样一门实用性大于理论性的传统学科出现。以至于多数老师为了不破坏传统精华,只是将知识完整的对学生进行灌输,在注重着教学内容“量”的同时,忽视了学生接收的“质”。所以与其这种无意识下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破坏,不如大胆对现代汉语课程进行改革,不受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束缚,结合学生对现代汉语文化接受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符合新常态教育教学要求的课程改革及实践探索。要根据时代信息变化,适当调整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不要只专注教授课程内容的多少还要注重语言的应用能力。适当调整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以学科为主体。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是与考试相辅相成的,要深化考试模式,适当改变考试方法以对学生学习现代汉语课程的情况通过考试的形式加以掌握,并分析产生这样结果的原因,对教学方法及时改进,调整出更适合本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殷树林,吴立红.关于现代汉语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的一些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5,(03):51-54.
〔2〕彭泽润,陈长旭,吴葵.“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协调改革研究[J].云梦学刊,2007,(04):135-138.
〔3〕杜道流.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汉语”课程建设与中学语文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5,(1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