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4 09:34: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扶贫减贫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__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今年以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紧扣重点,科学制定帮扶规划,积极争取扶贫配套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全力实施“基础、产业、新村、能力、民生”五项扶贫工程,取得初步成效。现将2015年前三季度工作推进情况总结如下。
__镇在扶贫对象户的确定上,坚持“三个”带头, 确保了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一是主要领导带头重视到位。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严明党委、政府及村级组织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职责。组建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同志为副组长的镇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将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一位具体工作人员。各村亦组建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村扶贫攻坚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户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二是领导干部带头入户调查。要求科级领导干部主动带头深入农户调查摸底,宣讲扶贫政策,了解农户实际困难和需求,先后重点走访特困户和困难户467户,走访率60%以上,驻村干部入户率100%。三是带头创新举措。在工作开展中,__镇制定了“五个必须”(即:党政主要负责人必须统揽牵头负总责,分管同志必须统筹具体负责,党委成员必须亲自带队下村入户核实,驻村干部必须全面了解掌握所驻村情况,村干部必须精准据实上报情况)和“三级督查”(即:表册上报前,由党委成员带队下村入户核查;表册上报后,镇纪委分批次到村进行核查;表册审定前,党政主要负责人随机走访核查)制度,精准确定贫困户建档立卡710户2164人,新增贫困户137户353人,确保了贫困户无一户不入册,非贫困户无一人钻空。
为实现2018年全面脱贫的目标,__镇坚持因村因户施策,分轻重缓急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一是详细登记贫困户基本情况。__镇制作了贫困户帮扶规划卡,准确详细登记每户每人基本情况,家庭致贫原因,面临的困难以及近期需求,共记录710户2164人近2万条信息。二是入户制定规划。驻村干部、村干部深入每一户贫困户,根据农户家庭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联片领导随时到村督查,对制定措施不实际的,立即要求整改调整。村干部、驻村干部、联片领导对帮扶规划负第一责任,共同在帮扶规划上签字后,方可上报扶贫分管领导。三是“用活”第一书记。多次召集市区下派的4名村支部第一书记以及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反复研究制定4个贫困村的扶贫规划方案,做到减贫目标合理、措施科学有效。共制定出涵盖助学、医疗、技术培训、劳务输出、养家禽、种果树等11类2517条帮扶措施。
一是完善基础建设。今年以来投入资金500多万元,硬化村组及产业道路11.6公里,新建泥结碎石路16.4公里,投入300多万元资金,修建了36处逐节堰等抗旱水利工程,维修小(二)型水库1处,建石河堰5处,蓄水池20口,整治山坪塘6口,建__、吕家沟等村U型水渠3000米。既有效控制和储存了水资源,又为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筑牢了防线,更为群众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新建了3个村级活动室,新建3个村级文化室、2个村级卫生室,维修了赵排沟村活动室。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投入15万元,引进“香铃”优质核桃1万余株,在赵排沟村集中规范栽植400亩,丰产后可实现核桃年均销售200万元左右。在__村、__村新栽优质油桃400亩,丰产后,可实现年均收入80—100万元。投入资金280余万元,在__建冻库1座,提高了果品的冻藏能力,为果农增产增效增收奠定了基础,更为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了新的渠道。四是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村工作。新拱桥村减贫工作按照示范点打造要求快速推进,目前完成所有软件及上墙工作,新建新道路6.2公里,连片栽植优质冬桃1.5万株,发展莲藕300亩,西瓜600亩,建蓄水池2处,整治山坪塘1处,贫困户2户新建房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实施每户口1000元采购工作。年底可超额完成减贫任务。五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依托区级培训机构,共举办各类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班3期,培训贫困劳动力300人次,转移就业220余人,劳务输出5600余人,实现人均增收650元。同时,举办油桃冬防冬管、嫁接等实用培训班3期,培训学员1100人次,使50%以上在家务农农户掌握了一至二项实用技术。六是贫困学生救助。积极发挥扶贫协会作用,实施贫困学生救助工作,近年以来共发放救助金及支持教育资金43.1万元。七是加强对口帮
扶单位的联系。全镇4个市区帮扶单位,在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产业发展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100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一是强化效能问责。出台《关于加快做好扶贫攻坚工作的纪律规定》,明确镇村干部职责,按月挂牌公示各村扶贫攻坚进展情况,对完不成任务并连续两次排名后末位的村三职干部将诫勉谈话,情节严重可按规定免(停)职,驻村干部调整工作岗位,并取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资格。二是强化“联驻”职责。实行联片领导全面指导联系村扶贫工作,驻村干部全程参与所驻村扶贫工作,将村的扶贫工作与联片领导、驻村干部的考核挂钩,进一步增强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三是强化周报制度。每周一例会上,驻村干部逐一汇报上周扶贫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工作推进迟缓的,将进行严厉批评;同时,汇报本周的工作计划,对工作计划未完成的,将记录在案,年终考核时,扣减相应分值,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关键词] 毕节试验区;精准扶贫;“创新扶贫示范区”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anti poverty is also the process of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Bijie pilot area is committed to reform experiments and scientific practice development of three major themes, poverty alleviati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population control for 27 years. It launched a general offensive to poverty and explored innovative ways to alleviating pover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small test, big direction" and "making a demonstration and exploring the way", Bijie explored six models for accelera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It created a new mechanism for the innova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extending and deepening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model of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Key words: Bijie Pilot Area,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innovative poverty allevi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一、毕节试验区精准扶贫的初步探索及难点
以政府主导的扶贫进入扶贫新阶段,农村贫困的发生形态与扶贫战略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扶贫进入新常态。贫困结构复杂,致贫原因多样,扶贫成本提高,扶贫新常态呈现出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单维贫困到多维贫困、静态贫困到动态贫困、短期贫困到长期贫困的新特征。当前农村扶贫开发已进入唯“硬骨头”的攻坚克难的新阶段,靠常规手段已难以奏效,必须在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上创新突破,总体思路和制度框架亟待调整,建立更加协调、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扶贫新体制、新机制,必须从以往存在的“大水漫灌”转变到“精准滴灌”,实施“靶心疗法”,找准扶贫的“命脉”综合施策,点中薄弱“穴位”精准发力,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真正做到“扶贫到户、扶贫到人”,确保扶贫工作更加精准有效。
毕节试验区以赫章县海雀村为样本解剖“麻雀”,以“六个到村到户”为抓手,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了毕节试验区精准扶贫“十子”机制(即瞄靶子,建识别机制;梳辫子,建分类机制;结对子,建驻村机制;理路子,建规划机制;想法子,建帮扶机制;找票子,建配置机制;甩膀子,建动力机制;强班子,建引领机制;凑份子,建联动机制;造册子,建管理机制),在全市推进精准扶贫“四法”(即明晰“一条路径”,即力量法;构建“一套机制”,即十子法;突出“一个抓手”,即抓手法;实现“一个突破”,即产业链法),切实推动各类帮扶资源到村到户,实现扶贫方式由“大水漫灌”向“滴灌”转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对精准扶贫进行有益的探索。
毕节试验区精准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扶贫任务重、压力大。目前全市有贫困人口166.97万,占农村人口23.86%。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任务十分繁重,压力非常大。二是扶贫产业发展仍然落后,带动能力弱小。目前全市产业发展仍以能矿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旅游服务业处于初级阶段,对贫困对象带动较小,甚至惠及不到贫困人群。农业产业规模小,未形成链接农户产业链条,没有形成贫困农户参与大产业发展和自主发展小产业局面,产业带动能力不强。三是扶贫资金缺口大,扶贫项目融资难。由于贫困地区大部分都在山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量小,市、县财政资金很难承载贫困地区扶贫攻坚成本。扶贫融资准,县区风险补偿基金较少,小额贷款贴息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操作规程,扶贫企业和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贷款贴息仍未到位。四是机制体制障碍亟待破除。由干受机制体制障碍制约,导致部门联动不紧密、职责分工有交叉,影响扶贫措施与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的有效衔接。另外,配套支持或考核措施还不完善,没有针对贫困人口个体的进退和考核措施,管理方式仍沿用统计局的调查数据,削弱了精准扶贫的效果。五是基层扶贫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随着扶贫机制改革和创新,扶贫工作重心开始向县和乡村下移,这就要求县乡扶贫队伍更加稳定、业务素质更加过硬,才能适应精准扶贫工作需求。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均没有单独设置扶贫机构,也没有稳定的扶贫队伍和专职人员,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推进。六是扶贫的精准度有待提高。识别还不够精准:对每一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贫困程度和脱贫需求等方面的统计分析,仍然存在简单化、模糊化的问题,还没有做到完全精准。分类还不够精准:贫困户致贫原因较多甚至于多种致贫原因相互交织,存在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简单归为某一类别或某几种类别,没有做到个案“诊断”,造成对象分类不够精准。措施还不够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和工作计划时,对不同的扶贫对象,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在措施上还存在趋同化的问题,难免“打偏跑漏”。七是脱贫的形象标准和成效管理还不够精准。按照国家划定的贫困线,贫困户脱贫标准是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300元(2010年不变价为2300元,2014年现价为2884元)。从统计的角度,有其符合我国国情的客观标准,但这个标准在实践操作中不够形象、不够直观,很难客观界定贫困户收入,有可能导致“被脱贫”、“被贫困”的问题。八是成效管理特别是退出机制还不完善。有的贫困户按目前的标准口径可以实现脱贫,但国家贫困线标准一旦提高,或贫困户自身生产生活稍有差池,就可能又会返贫。脱贫农户收入如何可持续稳定地增长,推进跟踪巩固和后续扶持,还缺乏有效机制,确保扶贫成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毕节试验区建设“创新扶贫示范区”新机制
新时期扶贫开发必须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精准有效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机制体系,使精准扶贫成为一种新常态。毕节试验区使命价值在于试验与示范。在精准扶贫的新阶段,经济发展和贫困减缓面临的问题是更为精准的定位贫困,并将精准扶贫纳入增长框架,实现“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毕节反贫困的问题首要的是如何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突出抓好“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扶贫为支撑,加快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和模式创新,进一步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同心攻坚,着力推动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全国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新路作示范。
毕节试验区在中央的顶层设计下,结合贵州省部署,应用“自选动作”和“施工图”,勾勒精准扶贫的“毕节试验区版本”,确保中央精准扶贫精神在毕节具体化、特色化、实践化。着眼点是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政策借鉴。为制订关于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意见提供范本;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减贫治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村减贫治理能力,增强农村扶贫政策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协同性、可复制性;核心是瞄准扶贫开发工作中扶贫对象识别不准、底子不清和扶贫措施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与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奠定精确识别、精准规划、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精准考核五大基石,构筑新机制,探索生态文明与扶贫相结合的绿色减贫脱贫新路,深化改革、推进创新扶贫示范区建设,为贫困落后山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新路、作示范。
(一)着眼可持续生计,精准创新机制体制改革
以精准扶贫促区域发展,着眼可持续生计创新扶贫示范区建设,必须破除机制体制障碍,以改革为动力,聚合各方力量,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大扶贫”格局。改进贫困县乡考核机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分配、使用、监管等方面机制体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机制,完善精准扶贫“十子”工作机制,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健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帮扶机制,等等。
(二)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突破重点、抓好突出问题解决
打造高质量的扶贫攻坚示范区,解决好突出问题是保障。不断加强产业扶贫力度,夯实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基础。有效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和乡村农家靓丽行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提高贫困群众转移就业能力,实施人口控量提质行动。全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改善民生和提高保障水平。着力凝聚社会扶贫力量,提高“参与式”扶贫能力和水平,等等。
(三)紧盯目标任务,精准抓好改革试验课题落实
建立精准扶贫核心工作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应抓好精准扶贫“十子法”“四看法”落实,着力建立扶贫对象识别机制、规划机制、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进退机制,重点抓好贫困人口准确识别、建档立卡、“六个到村到户”和动态管理等工作。注重精准扶贫和片区攻坚有机结合,把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和实施片区规划、县级实施规划的片区攻坚高度融合,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等等。
(四)围绕示范带动,精准创新试验示范价值点
贯彻落实好以及中央、省等有关领导的批示精神,在坚持持之以恒、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上闯新路作示范。继续深化“三大主题”,以打造精准扶贫“四法”等先进、样板为引领,力争在绿色减贫模式上出理念、在推进措施上出经验、在过程管理上出路子、在扶贫成果上出典型,探索出试验区试验示范的价值亮点,真正将毕节建设成为新时期全国其他贫困落后地区脱贫致富、同步小康的扶贫开发示范区,等等。
[参 考 文 献]
[1]汪三贵.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本思路,将助力脱贫攻坚与团的各领域工作紧密结合,坚持瞄准贫困地区青少年健康成长、体现共青团工作特色、纳入党政扶贫开发工作盘子的原则,创新工作载体,完善支持机制,组织动员全州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自觉投身脱贫攻坚实践,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二、目标任务
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全州2018年1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以智力扶贫为重点,实施助力生产脱贫、教育脱贫、人才脱贫和开展公益扶贫、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等具体行动,通过2016-2018年三年努力,实现以下目标:贫困地区青少年整体素质明显提升;贫困乡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比例大幅增加;共青团组织挂钩的贫困村以及团干部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地区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得到有效帮扶;共青团组织及广大团员青年在脱贫攻坚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共青团自身建设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得到切实加强。
三、工作内容
按照《大理州贫困乡村出列和贫困人口减贫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开展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一)助力生产脱贫
1.强化团属资源支持。整合并深入实施“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共青团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等团属扶贫项目,三年累计投入扶贫信贷资金不少于2亿元,并重点向300个贫困村倾斜。依托大理州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青年创业帮扶项目,至2018年,累计直接投入资金不少于500万元,采取项目补助、产业覆盖、技能培训、资金互助等形式,2016年起,每年扶持不少于300名农村青年、“直过民族”青年创业发展。充分激发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参与脱贫攻坚的热情,鼓励青联委员到贫困地区开展结对帮扶,推动青年种养殖大户与贫困群众开展合作种植、合作养殖,动员青年企业家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提升贫困地区自身造血能力,吸纳贫困青年就地就业。
2.强化就业创业服务。建立就业、见习信息机制,依托青联委员联系点、“青年创业州长奖”获奖企业、“青年文明号”等组织机构,募集一批岗位定向优先解决贫困村青年就业。探索建立青年创业“孵化基地”,至2018年,累计建立“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50个,提供就业见习岗位500个,帮助不少于1000名农村青年提升素质转移就业。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实用技能创业培训,开设“青年脱贫致富分享课堂”,重点提高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对象、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能人等群体的就业创业能力。探索建立县级“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站”,2016年完成大理、祥云、宾川、永平、洱源、剑川等县市的“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站”建设,为农村青年创业就业提供金融知识培训、政策咨询和服务支持。
3.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完善创业“资金+导师+政策”链条,着眼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青年,从资金、技术、电商培育等方面入手,加强导师和骨干队伍培育,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有条件、有意愿的贫困青年开设网店。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技术指导和小额信贷支持,帮助解决青年电商创业的资金问题。2017年,组织青年电商创业大赛,促进青年电商之间的沟通交流,推动电商与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对接,促进青年电商与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二)助力教育脱贫
1.开展贫困青少年助学行动。建立大理州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及其希望工程共同体(县市青少年公益服务中心)公益体系,2016年启动并完成全州贫困青少年群体现状调查试点工作,全面推广运用“大理州贫困青少年救助管理系统”,对贫困青少年群体建档立卡、精准对接。深化希望工程、希望之星、“圆梦行动”等品牌工作,三年累计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每年资助不少于1000名贫困学生,对“贫困读书郎”这一群体提供切实有效的助学帮扶。
2.着力发展校外教育。2016年起,联合农业、人社等政府职能部门,与职业技工学校、专业培训机构、企业合作开展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力争到2018年底将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学习技能的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和农村贫困青年劳动力培训一遍,确保具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至少有1人掌握至少1门致富技能。
3.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分类帮扶。2016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建立完善全州青少年“大维权”工作体系,将社会闲散青年纳入就业培训工作计划,优先安排有就业意愿的社会闲散青年参加职业培训;对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建立“帮教档案”,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力量和方法开展帮教活动;建立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机制,鼓励个人和社会团体参与帮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返乡、复学、就业;做好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寄养、生活照料等安置工作,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及时给予临时性生活救助;实施“春暖人间――关爱贫困留守儿童专项行动”,开展贫困留守儿童调查,并对其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救助;帮助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解决生活、学习、就医方面的困难,最大限度保障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能上学,能就医,能融入社会正常生活。
(三)助力人才脱贫
1.组建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分级组建以团干部、团员、青年技术能手为骨干的“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和“青年志愿者宣讲团”,覆盖全州11个贫困县33个建档立卡的贫困乡镇和300个贫困村,其中,2016年覆盖出列计划的4个县、16个乡镇、172个村;2017年覆盖出列计划的4个县、13个乡镇、101个村;2018年覆盖出列计划的3个县、4个乡镇、27个村,从政策宣讲、脱贫宣传、项目对接、智力支持等方面强化对口脱贫工作,在落实各项脱贫攻坚政策和项目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积极为贫困乡村、贫困群众脱贫贡献力量。
2.培育贫困地区本土青年领头人。深入推进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优先选拔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青年典型参与各级党政、共青团系统组织的评选活动,用青年身边的优秀典型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年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加强对乡镇直属团组织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社青年示范社、村团(总)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工作指导和创业帮扶,优先推荐申请小额贷款或扶贫贴息、优先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和外出研修、优先给予项目和政策扶持、优先推优入党,引导其在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积极作用。
3.实施基层志愿扶贫项目。深入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围绕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科学设置服务岗位,至2018年累计招募不少于150名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贫困地区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拓展青年志愿者参与脱贫攻坚的项目和载体,发挥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作用,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贫困地区参与调查访问、政策宣传、科技服务等工作。
(四)加强公益扶贫
1.发挥“希望工程”品牌优势。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不断扩大资金募集规模,在继续向贫困地区援建希望小学、持续做好 “圆梦行动”的基础上,从2016年起,大力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并探索开展希望厨房、希望书屋、希望卫生室、希望音乐教室、希望体育场等希望工程项目,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学校的寄宿条件,促进农村基层基础教育条件不断改善。
2.创新公益扶贫手段。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推进众筹、众扶、众帮的扶贫模式,引导公益扶贫重心下移。利用“青年之声”网络平台,广泛动员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广泛开展微捐赠、微公益活动,建立“人人可公益”的扶贫渠道。加强与各类社会组织合作,争取项目、资金多方位进入扶贫领域,并把募集的资金、项目精准对接到村到户到人,让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切实落到贫困群众的身上。
3.加强医疗公益扶贫。2016年起,将先天性心脏病救助、“微笑列车”唇腭裂患者矫治项目等免费医疗资源优先向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发动医疗爱心企业和爱心医院积极参与精准医疗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家庭患者减轻医疗费用。动员有专业技能的医疗卫生系统青年志愿者对重大疾病、特殊疾病、慢性疾病患者提供定期医疗关怀。
(五)着力强基固本
1.加强贫困地区团建。坚持党建带团建,以党的工作、活动阵地为依托,以脱贫攻坚项目为载体,全面活跃乡村两级团组织。加强对贫困地区基层团组织的关心、指导和扶持,针对贫困地区农村青年区域聚集特点,以2016年村级团组织集中换届为契机,将优秀的大学生村官、青年致富带头人、农村合作组织负责人等吸纳到村、合作组织团组织班子中来,夯实贫困地区团的工作基础和工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