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动物行为文化论文

动物行为文化论文

时间:2022-12-14 04:26:27

动物行为文化论文

第1篇

一、文化本质范畴的厘定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思想,但由于没有构建系统的文化理论,而为后世研究者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挖掘和梳理留下了诸多争议的空间。近年来,在不断加强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发掘和全面系统地构建唯物史观的需要的推动下,国内许多学者都着手进行了唯物史观中文化理论的研究。构建文化理论的首要问题就是文化本质的界定。文化本质一直是学术界莫衷一是、难达共识的研究范畴。从唯物史观的文化思想出发,目前一种主流的观点是“文化即是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种观点认为,文化产生于实践活动,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和成果,是人不断自我超越的本质存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这一文化本质的界定粗看是符合唯物史观对文化的规定的。然而,“对象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然过程和结果,“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界定将物质生产实践(以下简称物质实践)的过程、结果和精神生产实践(以下简称精神实践)的过程、结果都包含在文化范畴内了。这一文化本质的规定存在以下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首先,文化本质范畴的边界在哪里?具体来说,就是在定义文化本质的时候,它的范畴怎样界定。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将文化划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个范畴。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仅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①。按照这一划分逻辑,“文化即是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观点涵盖了人们在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中所获得的所有成果,是一种广义的文化。诚然,在对人类实践活动进行划分的时候,存在着一个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边界模糊的问题。我们很难将一个凝聚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视作单纯的物质活动的成果或精神活动的成果。

例如,我们熟知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故宫、兵马俑、丽江古城等。仔细考量,每一样文化遗产,都既是人类物质实践的高级成果,同时也体现了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境界。同样,我们所熟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剧、民间手工技艺、民间医药等等,这些所谓的“非物质”的文化成果,真的是脱离物质的外壳就能够纯精神地存在和进行传播的吗?在解决这个难题之前,我们不妨借马克思对商品的解构厘清一下思路:商品的二因素,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也是同时存在于同一件商品中的,商品为之商品,二因素缺一不可。然而,商品的二因素并不能因为互相不能离开对方,而成为一个东西,成为商品的唯一规定。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一样,并不能因为它同时包含了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而把二者看作是一个东西,用所谓的“文化”概述之。马克思曾明确地表述过人类的精神活动和意识是不能离开物质中介而单独存在的,“‘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②。反过来理解,我们同样可以认为,每一样人类物质实践创造的物质成果都是不能离开它所承载的精神价值而独立存在的。否则,人类的物质实践就不是对象性的活动,更无法与动物的生存活动有本质区别了。动物通过自己的本能,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获取生存资料,从而完成自身和种群的延续。然而,最蹩脚的工程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劳动的结果在劳动之前就“已经观念地存在着”③。也正是因为这种在观念上的高明,使得人在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时候,不断地实现着对客观自然界和主体自身的双重改造。“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④。

生产同一件产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体现出来的生产资料、劳动者素质、生产效率、工艺、管理水平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重复的物质生产活动仅仅包含了过去的文化成果,而物质劳动只有不断注入新的文化成果,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不同经济时代有不同的生产形式正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表现,也是文化不断进步的体现。实践不仅在唯物史观的阐述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于文化本质范畴乃至整个文化理论的阐述和构建都有着重要意义。实践在马克思的文本中有时泛指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总和,例如,“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⑤,这里的“实践”包括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而实践有时仅指物质实践,例如,“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⑥,这里是将“实践”作狭义的理解,仅指物质实践。“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提法包含了“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的双重对象化,然而,如果将物质实践连同精神实践一并纳入到文化本质范畴,无疑会导致文化的外延过大,难以凸显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实质。黑格尔揭示过文化的本质内容:“人的一切文化之所以是人的文化,乃是由于思想在里面活动并曾经活动。”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论述到:“劳动生产了智慧”⑧。“劳动”即指物质实践活动,而“智慧”则是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此外,马克思还认为人的类活动分为两种:“实践上”和“理论上”。他说,“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⑨。可见,尽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边界模糊,我们在界定文化本质的时候还是需要仔细区分,否则,文化本质的界定就不是唯物史观对于文化本质的界定,文化观就不能与唯物史观的理论大厦相统一。

综上所述,我们关于文化本质范畴的边界问题的解答是,文化仅指精神实践活动和精神实践成果。其次,文化本质所反映的物质实践与精神实践的关系问题。将文化本质界定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不能凸显出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关系。是物质实践占主导地位?还是精神实践占主导地位?抑或二者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诚然,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过程,不能严格地加以区分。物质实践常常借助精神创造的成果从而发挥巨大潜能,而精神实践也需要物质实践作为载体,使自身流芳百世、发扬光大。然而,毕竟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各自具有截然相反的属性:前者具有物质的、有形的、重复性的特性;而后者具有精神的、无形的、创新性的特性。二者对于社会历史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第二性的。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多次出现将人的类活动划分为“理论的”和“实践的”两个方面的表述,例如:“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

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⑩,等等。这种理论和实践的二分法绝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或者马克思的语言习惯使然。我们深入挖掘文本,不难体察其中的深意:只有将人的类活动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划分为物质实践的和精神实践的两个方面,才能既正确阐述唯物史观,肯定物质实践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能给精神实践(即文化)赋予它应有的内涵和还原它在社会历史活动中应有的地位。

唯物史观认为,文化的第一性就是它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第二性,亦即它对物质实践的依附。将感性的物质实践引入对人的本质、文化本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等的理解和诠释中,从而将文化本质从纯粹精神活动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唯物史观通过对物质实践的历史作用做出科学评定,从而扩展了对于文化本质的科学规定。而文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在精神层面的展示及对象化,其产生渊源、存在样态和发展趋势必然与物质实践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第一,文化是意识的产物,意识是物质实践的产物。人类的意识在物质实践中得以产生、发展和进化。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科学地论述了劳动对于意识主体———人,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意识的工具———手,以及意识的外壳———语言的决定性作用。“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輯訛輥“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輰訛輥几乎在同时,意识的不断升级就产生了人类越来越复杂和先进的文化,“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輱輥訛这就是人如何在改变实践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人自身,人类的实践活动正是包含了自然界的和人自身的双向对象化,双向对象化的结果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化。达尔文将生物的进化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我们不妨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的概念来揭示文化的进化:人类社会所有复杂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如宗教、道德、哲学、法、科学技术、艺术等等都是人们在物质实践中产生的疑惑、获得的领悟、总结的经验、体尝的美感、诞生的意识,文化就是由这样的意识进化而产生的理论体系。

第二,物质实践为文化活动开辟对象。文化是人类试图把握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知,从而摆脱精神能力的禁锢和超越物质条件的束缚,并获得自由的活动。但是文化在进行的过程中获得自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文化活动的对象必定在人类物质实践限定的范畴之内,也就是说,文化活动依赖物质实践为其提供对象。文化所涉及的世界只能是属人的世界,即由物质实践所指向的世界,在实践基础上由自在世界转化而来的相对自由世界。文化所追求的目标世界将随着实践的推进而不断地由相对自由走向绝对自由。

第三,物质实践的需要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物质实践创造了一个多维世界,这个世界的任何内容都可以成为文化活动的对象。然而,具体哪些内容可以成为文化活动的对象,主要是由实践的需要决定的。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各种文化形态,例如哲学,它的理论、形态和发展主要是由满足实践需要的程度所决定的。宗教、道德、法、自然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诸多文化形态,情形也是一样。

文化之所以不断地变化、发展,有时甚至产生暂时性的倒退,都是取决于人类物质实践的需要。“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輲訛輥由此,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揭示某一些社会历史时期的文化秘密:为什么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文化如此兴盛,为人类留下许多不朽的建筑、雕塑?而直到资产阶级兴起之后,科学技术才得到长足的进步,使人类社会进入到经济、物质高速发展的时期?笔者认为,“文化即人化”的规定,不能准确反映唯物史观关于文化本质的观点;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视作文化的本质,既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物质实践,也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精神实践。物质实践活动及结果所具有的人类文化的印迹,并不能成为导致我们在理论上将物质实践纳入到文化范畴的理由。否则,文化本质范畴的外延过大有可能导致将唯物史观诠释为文化史观,进而导致文化决定论。因此,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由物质生产实践需要所推动,并由物质生产实践能力所决定的,人类一切精神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精神层面的展示,是对人的物质生产能力的不可或缺的补充。唯物史观为文化理论带来的创新,正是从对于文化本质的新规定开始的。

二、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文化理论

在研究和发掘文化思想的时候,一定要从文化本质范畴出发来构筑系统的文化理论,这样才能保证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是唯物史观视野下的文化理论。笔者在文章开头提及过,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系统地构筑文化理论,关于文化思想的论述零星地散布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科学、系统的文化理论。文化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理论的唯物史观是不系统、不完善和不科学的。而文化理论也正是在唯物史观的论述中得以呈现的。首先,文化批判与社会批判。黑格尔曾进行过严格意义上的文化批判,他综合分析了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质,并把文化的自我批判、自我扬弃看作是绝对精神的演变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遵循绝对精神自我批判而不断发展的。黑格尔将文化批判构筑在绝对精神的空中楼阁之上,尽管分析过程具有合理的因素,但是撇开劳动批判而对文化进行批判,是不能达到对社会的正确批判的。

马克思的文化批判则主要是通过文化异化理论得以证明的。马克思对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所遵循的逻辑是:从劳动批判上升到文化批判,再上升到社会全面批判。劳动异化有四个规定,即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劳动过程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的关系的全面异化。在第一个规定中,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劳动者与他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分离,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丧失了作为劳动者的主体性。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相分离是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相分离的历史前提。唯物史观认为,“劳动生产了智慧”。物质生产决定文化生产,物质生产主体也应该是文化生产主体。而在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生产的主体与文化生产的主体相分离。在异化劳动的第二个规定中,由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失去了主体性,他们作为劳动主体,与文化实践和文化创造活动相分离,第二个规定因而也包含了文化异化的萌芽。劳动异化的第三个规定和第四个规定,是第二个规定的必然结果。人的类本质是人作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人的内在规定性在于人的文化实践和文化创造,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也就是人在文化实践中与自己作为人的自由自觉地活动的本质特征相分离。人与人的关系的全面异化是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全面展开,也就是将人与自己的主体性相分离的这种状况扩展为人与他人的关系的疏离。人与人关系的全面异化除了物质生产和物质占有的不平等之外,还必然包含了文化实践和文化占有的不平等。

文化创造过程由部分人掌控、文化成果由部分人享受,背离了人的自由自觉地活动的本质。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对工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批判,然而仅仅这样是不能直接达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的,必须要经过文化批判这一中介,即工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异化,直接导致文化生活的异化,从而最终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的结论。文化批判是社会批判的必要环节,缺少文化批判就缺少了精神批判的中介,缺少文化批判的社会批判在逻辑上和现实性上都是欠缺的。其次,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近代世界历史是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前提条件,以追求剩余价值的扩大化所直接驱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铺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分工演变为世界分工,交往扩大为世界交往,市场扩展为世界市场都是必然的社会历史现象,而这也带来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历史必然———世界文化。唯物史观包含了丰富的世界文化理论以及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理论。世界文化总体说来是社会历史的进步的结果,是历史进入资本主义阶段所产生的必然社会现象。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包含如下内容:第一,“民族的世界历史意义”。马克思曾在著作中充分肯定民族文化的社会历史意义,认为不同民族由于地域、传统、习俗等等的不同而创造的文化都具有独创性,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对世界文化的特殊贡献。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第二,“三个从属于”的文化秉性。“三个从属于”思想可以说是一语中的地揭示了各国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世界文化的格局。因此,发展中民族国家要想在世界文化中拥有话语权,必须从经济发展入手,只有在牢固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改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世界文化尽管是对以往未开化的民族文化特殊性的消解,但它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还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固有矛盾的激化。由此可见,资产阶级统治时期所出现的新兴的世界文化,在本质上是新兴的工人阶级的文化。第三,“在中国这块活化石上”的文化信息。马克思曾以历史主义的态度冷峻地批判过中国封建文化,并以“活化石”作比喻。他从世界历史的眼光出发,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封建民族国家被迫打开国门,参与世界经济和世界文化的交流在客观上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的。再次,文化价值理想与文化发展趋势。唯物史观认为文化价值理想有如下的规定性:第一,人的需要。

第2篇

【关键词】新闻传媒 榜样文化 核心价值观 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先进榜样人物是新闻媒体众多人物形象中具有积极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群体。榜样是道德的楷模,是先进文化的符号,也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代表。榜样作为一个物理存在,具有催人奋进的无穷力量。分析新闻传媒中榜样人物的文化符号性,揭示其蕴含的积极文化意义,对凝聚全社会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榜样的文化符号性

符号学认为,任何事物都表现为某种符号。符号是人类载送信息的代码和携带意义的载体。现实环境中的榜样人物是自然符号,无论其业绩如何辉煌,行为如何感人,在新闻传媒广泛报道他们之前,他们的事迹仅在社会的小范围内被认知。因而榜样人物出现在新闻传媒构建的拟态环境之中,变身为新闻符号,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榜样的作用。符号本身就是文化,新闻亦是文化,因此榜样人物具有鲜明的文化符号性。

榜样人物的符号性。德国学者卡西尔把人抽象为“符号”,把人的行为和人类的历史抽象为“文化”。换言之,作为物理存在的人,其本身即符号。符号可感知的层面即符号的形式,在符号学中被称为“能指”。任何一个可感知的符号形式都必须来源于一个物理实体,人们据此才能去识别符号,并具备进一步理解其形式背后意义的可能性。除“能指”之外,符号还具有抽象的内容,即“所指”。“所指”是符号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志、价值、意义等内容。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结合体。榜样人物是现实环境中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道德模范、时代先锋,是携带特殊意义的符号,其一言一行皆可观可感,他们是符号可感知的形式层面,即“能指”。

榜样人物是新闻符号。新闻传播活动是以新闻符号传播新闻信息和接收新闻信息的活动。新闻传播通过创制新闻符号营造着由无数新闻事实组成的拟态环境。新闻符号由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图片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整合而构成。新闻传播者通过“把关”、“议程设置”并依据一定的文化规范和新闻价值判断,将榜样的言行、事迹、思想、道德加以符号化。传媒所创制的新闻符号,是对榜样的事迹、业绩和精神境界的一种符号式转换,传播者将这些内容或意义进行传播,受传者对这些表达内容或意义的符号进行解读,以此来认知和理解新闻所表述的内容和思想,并对这些内容进行评价、判断、反馈,进而在思想意识中做出反应。

通过报道、宣传榜样,现实环境中的榜样人物以新闻符号的形式出现在拟态环境之中,这种拟态环境仅是现实环境的部分映像。也就是说,榜样人物从现实环境中的自然符号转变为拟态环境中的新闻符号,需要经过新闻选择过程,并通过编码将要传达的信息利用符号来实现可感的过程。现实环境中很多人物符号并未进入到拟态环境,原因在于其不具备新闻价值或尚未被传播者发现。榜样的感人事迹运用新闻报道的方式加以传播,创制出大量能够反映客观现实环境并具有象征意义的新闻符码。

榜样人物是文化符号。符号即文化,文化的传承需要可感载体。凡属精神、道德范畴的文化皆具有抽象的意义。抽象意义无声无息,无影无形,无法触摸,无法识别,也无法传递。精神文化必须具备一个能承载它的可感载体,使之携带着精神、价值、意识、思想、意义等抽象内容而实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其意义需要物理形式来承载,需要特定的可感符号而具象化,而榜样恰好是这种可感符号的代表。榜样人物以符号的形式成为传承中华道德文化的载体,成为承载传统文化精神的符码。文化中抽象的价值、意义,通过榜样的形象以及他们的光荣事迹、感人经历而得以充分传达。榜样人物作为文化符号被受众的视觉或听觉感官所感知,因而确定了其文化意义,这种意义即符号的“所指”,即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

榜样的文化意义

符号具有“表义”功能,文化符号蕴含着文化意义。意义包括观念、价值、精神、认知等概念,新闻传媒中的榜样人物作为一种可被感知的文化符号,携带着正能量和积极的文化意义。

榜样人物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光辉灿烂,其最核心的内容是传统美德。传统美德的内容博大精深,各学者对其表述皆有不同,但阐释的内涵基本一致。具体而言,中华传统美德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大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襟怀,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为政以德”、“修身为本”的重德观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诚信意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关爱精神等等。

先进榜样人物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例如捐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坚韧不拔、忍辱负重的孝女孟佩杰,高位截肢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见义勇为的最美妈妈吴菊萍,舍己救人的英雄军人孟祥斌,义薄云天的守墓老兵陈俊贵,热血热心的“雷锋传人”郭明义,践行信念的好村官沈浩,老百姓的贴心人段爱平……这些榜样人物作为携带文化意义的符码,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给养,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榜样人物宣传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何一个民族、政党、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文化规范和价值判断标准,从而形成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的核心,是全社会的精神旗帜。中共十报告首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充分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居于主导地位的主流价值观,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重在“落细、落小、落实”,对榜样人物进行报道、宣传,能够塑造受众的思想观念、引导受众的社会行为。榜样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之一,核心价值观以榜样人物的文化符号作为传承和传播载体。

榜样人物带给我们的感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这些感动或者是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新闻报道传播关于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培养国人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既是对新闻事件的采集与挖掘,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践行。榜样人物的事迹和精神,使核心价值观变得更加具体、可感,增强了文化认同。

榜样文化的其他积极意义。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崇尚榜样、敬佩榜样、学习榜样的民族,而榜样文化是最具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文化形式。从现实环境中的榜样人物和新闻事实,到新闻媒体中的榜样人物和新闻符号的创制,是一个复杂而具体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文化与传媒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化现象。传媒符号在文化世界中以叙述事实的方式呈现,由此释放出来的建构性、整合性的属性,决定了新闻媒体总是一定社会制度条件下的社会主流文化、主导价值观念的传播载体,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手段和构建工具。榜样文化宣传大真、大善、大爱、大美、大义等积极的文化元素,对构建和谐社会,凝聚全社会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榜样文化的舆论引导

榜样文化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引导舆论,进而引导受众的行为。

传媒“议程设置”是发挥榜样文化舆论引导功能的前提。对于榜样文化而言,首先要提供关于榜样人物最新事实变动的信息,减少受众对其认知的不确定性,其次才能对榜样文化蕴含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进行宣传并引导社会舆论。信息是形成舆论的必备条件,是意见态度形成的基础。

新闻媒体传播信息流,是实现舆论引导的前提。我们生活的现实环境中具有各种各样的议题,这些议题的重要程度、价值意义均有所不同,新闻传媒的作用就是对这些议题进行合理的设置,从而创建可以引导舆论的传媒拟态环境。媒体传播与宣传的榜样文化中也存在着议题日程的安排,传媒会给予其不同的报道程度。受众对榜样人物的认知,主要来自于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如果没有媒介的拟态环境,榜样人物的事迹无法被大范围地、长时间的广泛传播,大多数受众可能永远也无法认知和了解他们。

新闻媒体根据一定的新闻价值标准、宣传价值标准,采集现实环境中的人物和事件,通过文字、图片、画面、声音、音响等视觉符号或听觉符号,把榜样人物的生活场景、生平事迹、言行举止、崇高精神真实地再现出来,直观、生动、准确地传递新闻信息。通过传播先进感人事迹,引导公众舆论,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新闻媒体对先进榜样人物及其事迹进行适时、集中、重点报道,通过议程设置,影响受众对主流价值观的认知与判断,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

榜样文化对公众的舆论导向作用。舆论是公众的态度、意见,是人民的呼声。当今社会,社会舆论的主体和内容都是多元化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在我们的社会中也时而会出现。引导公众正确的舆论,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表现在对受众认知、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引导,具体表现为政治导向、文化导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导向、行为导向等各个方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给公众共同的意识形态指出正确的方向,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进步非常必要。新闻舆论对社会领域的新闻事实进行宣传报道,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受众传递价值选择、价值评价的倾向性意见,可以形成较强的舆论态势传播,引导公众舆论向有利于舆论引导主体所代表的价值观方向发展,营造一种良好的、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新闻舆论影响公众舆论,就是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

中国人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应该具有共同的、正确的群体意识。榜样文化的舆论引导功能在于引导国民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榜样文化代表了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能够促使公众在心理上产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使社会成员和群体的意见、态度在社会舆论中占有主流和主导的地位,增强舆论的优势。

行为引导是榜样文化舆论引导的深层目标。新闻传媒对受众的引导不仅仅体现在舆论引导方面,还体现为对受众行为模式的引导。新闻传媒通过树立榜样、塑造榜样,能够起到社会行为示范作用。榜样不同于常人之处就在于他们具有示范价值。新闻媒体弘扬先进榜样人物的精神品质,为社会提供思想的先导、行动的方向,为社会群体提供真实、鲜活的典范,使榜样们成为一本本真实、鲜活的教科书。

榜样文化构成了新闻传媒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其宣传的价值观、高尚的行为,最初可能只是社会局部现象,不具有普遍性,但经过新闻传媒的报道,榜样文化可以影响现实环境中人们的观念与行为,使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精进不休,社会风气蒸蒸日上,精神文明程度与日俱增,实现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真正发挥榜样的力量。

如何有效发挥媒体的榜样文化舆论引导功能

榜样文化的舆论引导功能受到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于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其舆论功能,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发挥媒体传播者的把关作用。新闻媒体的传播者根据一定的把关标准,对榜样人物的新闻事实进行发现、挖掘、选择、收集、提炼、加工、制作、发送,将榜样人物的信息进行符号化的传播活动。传播者如何选择榜样人物,如何选择报道形式、报道篇幅、版面位置,如何选择报道时段、报道频率,以及如何选择传播媒介、报道时机等问题,都是围绕传播者设置的议事日程而进行。传播者通过把关,做好榜样文化的内容建构,提高榜样文化内容的传播效果,是提高其舆论引导功能的最重要因素。

发挥多种媒介的联动优势。榜样文化的传播,需要中央媒体、地方媒体,报刊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共同参与。每种媒介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多种媒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能够将榜样文化的舆论引导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例如央视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通过综合运用电视画面、解说词、音响、字幕、同期声等方式把榜样人物的生活场景、生平事迹真实地再现出来。短片中新闻工作人员的解说,获奖人物的感言以及其他人对榜样的评价,几乎每次都让台下和电视机前的观众热泪盈眶。特别是利用特写镜头展示人物细节,往往可以使受众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网络媒介的发展也为榜样文化开辟了新的传播途径,如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站,专门开辟了《“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时代先锋》等专栏,主流网站发挥了重要的渠道作用。对多种传播媒介进行有效组合,是实现榜样文化有效传播的必然选择。

结语

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各职业人群中都会不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榜样人物,传媒符号的表述性,即体现在将这些榜样的言行、事迹、品德加以符号化的过程。作为自然符号的榜样人物,经过传播者的编码加工,成为一种带有象征意义的新闻符码。新闻符号的创制也成为一种象征行为,即用榜样人物的新闻事件叙述、先进榜样的塑造、榜样精神的挖掘,来表示抽象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境界、意识形态等概念,进而表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取向的行为。

符号是交流意义的中介,榜样人物作为一种新闻符号和文化符号,表达的核心是意义和价值观。新闻传媒利用榜样人物符号传承和传达社会核心价值观、主流价值取向的观念体系,并利用这种体系引导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使之达成共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传受行为体现出了象征性的社会互动关系,对先进榜样符号的精神内容和文化意义进行交换,充分发挥榜样的舆论引导功能,从而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协调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使榜样的象征性符号意义得以传播。

第3篇

作为一种管理理论,组织文化是在近年提出的企业文化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在对当代组织管理理论与文化学理论的综合研究和探索中逐步酝酿提出的。它是一种基于对组织小社会综合系统分析的理论,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种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结合先进的管理思想,为组织建立起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利用它帮助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

组织文化包含三个层次。最外层器物层是组织的物质文化。它包括组织进行正常活动的物质条件,这是组织物质文化的基础;组织活动的产物和成果,这是物质文化的体现。中间层制度层是组织的制度文化。它包括组织的管理制度,这是制度文化的主体;各种具体的规章制度与管理,这是制度文化的实施系统;组织的人际关系,这反映了制度文化的性质与水平。最内层精神层是组织的精神文化,它是组织文化的灵魂。它包括作为知识技能体系的专业,如专业知识,专业观念、专业活动,这是精神文化的起点,组织成员的教育、卫生、体育、文娱等文化设施、文化形态、文化活动,这是精神文化的有形体现;组织成员的思想信念、理想追求、价值准则、伦理道德、精神面貌、心理状态、习惯传统、思维方式等,‘这是精神文化的实质和核心。

物质、制度和精神构成组织文化的三要素,各有其不同的功能。物质文化是组织文化的基础,制度和精神文化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制度文化是组织文化的关键,它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统一为整体;精神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主导,它决定了组织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发展方向。而整个组织文化的功能则是满足社会需要、_仁级要求和组织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统组织文化三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价值观念是组织文化的核心,集中体现组织文化的特色。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们往往在一定的文化精神指导下去完善和改进组织,的制度的,甚至在一定的组织器物上也常常反映出组织的某种精神观念。从另一个角度看,物质文化水平及其使用方法也依次影响和决定着组织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组织活动的成果上,总是打上组织深层文化的烙印,凝聚着组织成员创造力的特点,蕴含着组织群体的心、「理素质和思维的特定形式。

组织文化的本质内容是组织精神,包括坚定的组织追求(组织目标)、强烈的团体意识、正确的激励原则、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可靠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也可称组织管理哲学)。组织的物质、制度、精神三大要素与组织的特点与实际相结合,便形成了各组织之间互不相同、各具特色的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载体是组织文化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和实际手段。它一般包括组织的设备设施和各种工作成果,各种成文的规章制度、守则、手册;专业资料、专业成果;组织特有的口号、歌曲、徽记;各种习惯风尚、行为规范、一般观念和价值观念等。组织文化载体种类上的差异、水平_L的高低以及整个载体和谐统一的状况,反映了组织文化的风貌、特色和发展程度。

二、组织文化与企业文化

组织与企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企业是营利性的社会经济组织,是社会组织的一种。而组织则是各种具有共同目标、行为心理相互作用、在特定关系模式(结构、体制)中从事一定活动的社会群体的集中概括。组织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行政机关、党群组织、军队、学校、科研机构等各式各样的社会组织群体。本文所讨论的组织主要是指各种基层社会组织。因此,较之企业文化,组织文化研究具有更为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组织文化理论是企业文化理论与组织管理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较之企业文化,组织文化不但具有更为广大的外延与深刻的内涵,而且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内蕴宏富的文化传统。自文明产生以来,人类就一直生活在各种有组织的社会群体之中。组织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存特性与存在形式,是人类的本质特性。而企业则是近现代社会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定的发展阶段—商品经济社会的产物。组织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知识、理论和传统。以我国为例,远的有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形成的、结构细密经验浩繁的行政组织文化,近的有战争年代创造出的卓有成效的革命组织文化。它们既是现代组织文化发展与进步的宝贵历史遗产,也是企业文化发展需要汲取的重要知识宝藏和精神源泉。日本企业重视研究《论语》、《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是一个极好的佐证。

组织文化理论是企业文化理论的发展,反过来它又丰富促进了企业文化理论的深化与进步。首先,作为系统的理论形态,企业文化理论提出在先,组织文化概念提出在后。组织文化是受企业文化的启发、在企业文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其次,尽管企业文化理论提出不久且仅具雏形,但随着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与发展,实践愈来愈证明:它的基本原理不仅适用于企业组织,而且也可广泛地适用于一切社会组织。因为任何组织文化都是社会大文化之下的亚文化形态,具有彼此的共性及其共同的文化运行机制、共同的管理活动规律。由企业文化发展到组织文化,是管理理论发展与组织管理实践的逻辑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再次,只有通过更高层次更为广阔的组织文化视角,才有利于更深层地反思和总结人类丰富的管理文化,更深入广泛直接地吸收、继承和发展一切人类管理文化的积极成果,并据以改善和改进实际的组织管理工作。组织与文化是人类所有管理活动的共性特征。所以,组织文化的提出反过来又促进了企业文化理论的深入和发展、丰富与成熟。

由上可见,组织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是相互吸收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企业文化的发展,需要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充分地吸取其他各种组织文化丰富的历史经验、理论精华与优秀传统。例如,要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要继承和发扬我国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组织文化的精神,充分借鉴具有优良传统的革命军队组织文化,包括其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另一方面,新时期各类组织的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地吸取组织管理尤其是企业文化的新鲜成果,改进和提高组织的效率,适应迅猛发展的时代新要求。

三、组织文化的特征

组织文化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与文化学理论的综合产物,具有不同于一般管理理论与文化学理论的特定内涵与外延。与一般文化学研究不同,组织文化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各种具体的有组织的社会群体;研究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有效地管理组织,研究的方法不仅采用单纯的静态描述比较方法,还采用各种实证方法、动态分析乃至实验方法等。

组织文化较之当代管理理论具有以下特征:

(1)综合性。当代管理理论一般是分别从不同侧面研究组织运行的规律,而组织文化则是综合立体全方位地研究组织,并力图阐明组织内部各要素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2)民族性。在重视组织管理一般理论的基础上,组织文化更注意到民族各地区在文化上的差异及其在管理上的影响,强调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的优秀文化传统。

(3)个性。组织文化重视组织的个性特征及其在管理上的影响。当代管理理论常常试图寻找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组织运行模式,而组织文化理论更强调在管理中要注意到组织的个性特征。组织应该按照自身的特点去进行有效的管理。

(4)历史性。组织文化理论把组织活动作为一种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动态过程。组织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在其生长的过程中,先天的素质、历史的积累、后天的营养与现实的环境等多重因素都会对其发生影响。因此,对组织的管理要考虑到组织的历史与传统,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活动。

(5)群体性。对于管理中人的因素,当代管理理论注重对个体人的研究,对群体的研究则大多集中于组织内部的小群体,而组织文化则重视对群体人的研究,尤其是重视组织群体的行为心理在管理中的独特功用,认为组织文化实质上是组织群体的文化。组织群体的行为心理是组织文化最深层的运行机制与基础,是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组织群体文化的和谐、向上与一致性,是组织文化的生命,是组织秩序、效率与成败的基础,是判断组织文化优劣是非的重要标志。

(6)主体性主动性。当代管理理论常常有意无意地把管理活动中的人(个体与群体)当作一种消极被动的客体。早期泰罗时代的“经济人”假定是如此,后来的行为科学的“社会人”的认识也是如此,后者往往把人纳入了消极的需求刺激行为反应的机械模式之中,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管理中人的被动局面。组织文化把人当作管理活动的主体,注重主体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注重通过组织文化的塑造、群体心理的墙养,来挖掘、激发、输导主体内在的巨大潜能、活力和创造性。在组织中,主体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主体是组织的真正主人。

(7)精神性。与以往的管理理论不同,组织文化理论突出强调组织精神等精神文化范畴在组织管理活动中、在组织文化塑造过程中的核心主导作用。这一点在以往的管理理论中并不为人所重视。

总之,组织文化在管理理论.上、在管理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综合性、民族性、个性、历史性、群体性、主体性主动性与精神性等独特特征,把当代管理理论推上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使管理从以往过分重视制度、体制、结构、战略等硬囚素硬管理,向着重视精神、价值、传统、作风、群体、个性等软囚亲软管理过渡和转变。

四、组织文化的功用

(1)目标导向功用。为了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把组织成员引异到组织所确定的目标上来,传统的做法强调单纯的策略手段引导。与此不同,组织文化强调通过组织文化的塑造来引导成员的行为心理,使组织成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与理想追求,自觉自愿地把组织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因为,在健康的组织文化环境中,组织目标本质上是群体的目标,它反映了群体的精神愿望、生活信念,道德理想与行为准则。这种溶于组织文化的组织自标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能够引起组织成员普遍的心理共鸣与行为反应,能够规范统一组织成员的行为心理。

(2)‘“软”约束功用。为了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与传统理论强调单纯制度“硬”约束不同,组织文化理论强调“软”约束。组织文化注重管理活动中的精神、价值、传统、群体等软因素,强调软约束软管理,能够弥补组织管理单纯“法制”(,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管理)的不足。组织的规章制度只是组织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及其行为规范的反映,‘已对组织成员行为的调整范围很有限。由于其刚性的特质,使它很少能顾及人的复杂实际与多方面的需要,因而很难焕发出组织成员的积极丰动性。所谓组织文化软约束功用,就是指通过组织文化的塑造,可以在组织群体中培养出与制度硬约束相协调相对应的环境氛围,它包括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风范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从而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标准化的群体心理压力与动力。这种软约束比硬约束具有更为强大持久深刻的实践效果。

(3)群众凝聚功用。组织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组织群体共同创造的。在优秀的组织文化中,寄托了组织成员的理想、希望和要求,关系到他们的命运和前途,也决定了他们的现实生命.共同的文化习性、传统风范、心理意识、行为规范,使组织群体产生强烈的内聚外斥的动力机制。组织文化愈发达水平愈高,群体行为心理就愈协调愈统一,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自豪感和我群意识就愈强烈,组织群体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就愈大。

(4)积极的激励功用。组织文化能起到传统激励方法所不能起到的积极的激励作用。因为组织文化的塑造能给组织成员以多重需要的满足,并能对各种不合理的需要通过组织精神的培养给予调节。同时,优电的组织文化能够在组织成员行为心理中持久地发挥作用,避免了传统激励方法引起的各种组织行为短期化和非集体主义性的恶果,使组织行为趋向合理。

五、组织文化理论的现实意义

(1)它是改进和加强组织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课题。以往有些组织的政治思想工作之所以出现和日常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为塑造组织文化重要手段的政治思想工作未能结合组织的实际需要。如呆我们能够依据党的总任务总目标,形成良好的组织风气、作风和行为的规范,把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引导到为组织进步发展而奋斗上来,那么组织的政治思想工作就不再是只讲空话了,.而成为有形、有情、有声、有效的实际工作。

(2)它是适应和改进组织管理的客观姗要。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建设高绩效高水平积极向上的各种组织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紧迫任务。这就要求全体组织成员的意志、责任心和主人翁的工作态度,集中到为完成组织任务和发展上来。社会丰义的主人翁精神体现在与组织同呼吸、共命运上,体现在人们关心和爱护组织的实际行动上。

(3)它是确立和形成组织现代化I理观念的必然趋势。在我国,过去的组织是单一的执行型的,崇尚的是“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群体意志,而今组织要向改革开放条件下的管理开拓型转变,这就要向组织成员不断灌输尊重知识、尊重人材,重视管理和效益,鼓励竟争和开拓等现代化管理需要的,具有时代精神特征的价值观念和群体意识。另外,现在组织常常面临多方面的社会主义竞争与竟赛,巨大的竟争压力也迫使组织产生一种新的内在要求,这就是组织的凝聚力。组织要通过它来统一各个成员的信念和意识,同舟共济竭力为组织奋斗。

第4篇

进化论的产生

达尔文幼年时,家中打算把他培养成一代名医,继承祖业;后来又把他送到剑桥大学基督学院主修神学,但是他却迷恋上了博物学研究。1831年,他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当年12月便以学者的身份搭上即将出航的英国海军部军事水文地理战舰“贝格尔”号,开始了对他一生科学活动具有重大影响的环球科学旅行。“贝格尔”号先航行到巴西,在南美洲的东海岸逗留了2年多,随后绕道南美洲的西海岸,由此往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岛,后来经过印度洋,从南边绕过非洲的好望角,横渡大西洋,再回到巴西,最后由巴西返回英国。全部航程从1831年12月27日到1836年10月2日,历时约5年。

这次科学旅行为达尔文成为一个坚定的进化论学者奠定了基础。正如他自己所说:“贝格尔舰上的航行,算是我生平最重要的事件,它决定了我的整个生涯。”在5年的考察中,他观察到生物界的大量现象,收集到极为丰富的生物材料,进一步促使他思索物种的起源问题。后来,他又博览群书,广泛收集资料,特别是从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中得到启示,认为生存竞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1858年7月,达尔文在伦敦林奈学会上宣读了关于物种起源的论文,并于第二年出版了著名的《物种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并确立了他的学说――达尔文进化论。

进化论的核心

《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不仅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适应性也作了正确的解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给宗教以一次沉重的打击。随后,达尔文又发表了《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著作,对家养动物的人工选择作了系统的叙述,并提出性选择及人类起源的理论,进一步充实了进化论学说的内容。

事实上,从18世纪后期开始,已经至少有30多位学者用科学精神探讨过生物进化这个问题,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至于一些包含生物进化的思想,则要追溯到十分遥远的古代。把生物进化作为一门科学进行探讨,并首次提出系统进化学说的是19世纪初(1809年)的拉马克。半个世纪后,以达尔文为代表的科学的生物进化论诞生了。此后,进化论又为孟德尔开创的遗传学所修饰和发展。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原理。该学说认为生物都有繁殖过剩的倾向,而生存的空间和食物都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即“生存竞争”论;在同一种群中,个体之间存在着各种变异,那么具有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个体则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那些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则适应不了环境,就会被淘汰,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理论: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其微小的变化积累为显著的变异,于是形成新的亚种或者形成新的种,即“渐进”论;还认为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因此生物有它的一致性,即“共同起源”论。

进化论的疑难

达尔文的进化论一出世就引起世人瞩目。1859年11月24日《物种起源》巨著出版的当天,该书第一版1250册即被抢购一空。它冲破了当时的神学统治,以及“物种不变”的凝结空气,使宗教界的上帝信念发生了根本的动摇。然而,在科学领域内永远不存在终极真理,达尔文的进化学说没有也不可能终极人类对生命演化的认识。达尔文学说不仅本身就有一些不足之处,包括一些缺点、错误,乃至在著作中的含糊其辞,而且还留下了大量悬而未决的问题。达尔文本人也特意在《物种起源》中写了“学说的疑难”和“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两章,承认对他的学说,人们“可以提出许多而且严重的异议”。

上述问题的出现,其实并不奇怪。首先,如同任何科学伟人对科学的贡献一样,在后人看来,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达尔文自然也不例外。其次,达尔文时代的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还都处在初级的阶段,不能用今天的科学结论来苛求。例如,由于遗传学知识的贫乏,达尔文无法阐明生物进化的机理。他同意拉马克把获得性状遗传作为一个法则是没有根据的,事实上拉马克所说的那种获得性状对进化并不重要,只有遗传的变异才具有明显的进化价值;又如,达尔文比较注重个体存活的进化价值,但实际上,适者生存主要是在于产生更多的后代,并不是杀死它的竞争对象。雄鹿虽然战胜了它的竞争者,但如无后代仍不能为自然所选择。因此,差异的生殖能力是选择的主要因素;再如,达尔文强调了物种形成中的渐变方式,多次引用“自然界没有飞跃”的观点,这是不全面的。现代进化科学的成就表明,骤变也是物种形成的重要方式。此外,达尔文过分强调生物界中残酷斗争的一面,忽略了广泛存在的协调、和谐关系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对进化论的修正

达尔文学说是进化理论的经典模式。近100多年来它在反复修正中逐渐充实、提高和完善,并不断改变自己的形式。第一次大修正是1892年以后,以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为代表,并形成了新达尔文主义。第二次大修正是在1938年以后,以美籍苏联学者杜布赞斯基为代表,出现了现代达尔文主义即综合进化论。

综合进化论认为生物的突变(基因突变)、自然的选择、生殖的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生物遗传物质的突变(基因突变)是所有遗传性变异的来源,是进化的关键。综合进化论无论是在个体的表现型水平上还是在基因水平上,都重申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在生物进化中的主导地位,并且用现代遗传学的观点来解释生物的变异、自然选择的本质等热点问题,否定了获得性遗传是进化普遍法则的流行观点,使生物进化论进入了现代科学的行列,至今依然是生物进化学说的主流。

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物科学的飞速发展,对达尔文进化学说提出了种种挑战,到20世纪90年代则形成了大挑战的局面,也就是目前仍在进行的是第三次大修正,其中已经取得的成就主要来自古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有多少分歧和争议,人们都无法否认物种起源的真理和伴随着变异的遗传法则。

“中性学说”:让进化论进入分子水平

现代进化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概念、新理论一般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达尔

文学说的补充、修正和发展,而不是全盘否定。例如1969年日本遗传学家木村资生提出的“中性突变漂变假说”,简称“中性学说”,也是对达尔文学说在微观水平上的补充。中性学说并不否认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在决定进化过程中的作用,但它认为在进化过程中只有极少部分的遗传密码的变化是属于适应性的,而大部分的变化是通过“遗传漂变”进行的。中性学说强调分子水平的多数突变是中性的,但并不是全部突变都是中性的。中性学说的贡献在于填补了达尔文及综合进化论的研究空白,推动了进化论的发展,使得进化论的研究由宏观形态进入微观的分子水平,同时进化论研究中的定量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间断平衡论”: 较好解释了生命大爆发

寒武纪是距今5.9亿~5.1亿年前的一个地质时代。在这一时期里,大约有50个门的大量多细胞生物出场,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在几百万年时间里一起出现。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也表示自己无法解释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现象。因为按照进化论的观点,生物是“渐进”的,地球上繁多的物种是从无到有,从一到二这样循序渐进、缓慢演变而来的。

相对于达尔文无法解释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象,美国科学家埃尔德里奇和古尔德于1972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生物进化理论――“间断平衡论”。认为生物进化的过程不完全是达尔文强调的连续渐进的过程,而是突进与渐进交替的过程:生物进化过程不是达尔文强调的线形进化图形,而是间断平衡图形;新种的形成不是缓慢变异积累过程,而是由基因突变或地理隔离形成。

间断平衡论修正了达尔文只承认渐变、认为“自然界没有飞跃”的错误,但是,后者属于局部性质的问题,况且渐变的进化过程也是大量存在的事实。

“小进化”与“大进化”

20世纪40年代,美国遗传学家戈德施米特提出了“大进化”的概念与模式,认为对生命进化而言,有决定意义的步骤不是“小进化”(种内进化),而是“大进化”(种间进化)。“大进化”是通过系统的突变(涉及整个染色体组的遗传突变)而产生新种,甚至形成新属、新科和新目。“大进化”研究中的一些内容无疑补充和发展了达尔文关于“小进化”的论述。此外,“协同进化论”认为,一些生物物种的进化与另一些物种的进化是相生相克的,既互相制约,又是相互受益的;它们之间通过竞争夺取资源,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又通过共生节约资源,求得相互之间的持续稳定。协同进化观念的提出,纠正了达尔文过分强调生存竞争中斗争性的一面,在反映自然进化过程方面要更全面、更准确,但达尔文的生存竞争现象在生物界也是广泛存在的。

在科学史上,有关进化论的研究始终是学派林立,其数量之多可谓各门自然科学二级学科之最,学派之多与科学本身的特点有关。进化科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它涉及许多不同的专业领域,以至任何个人都不可能精通其全貌。同时,许多远古时代的事,谁也无法亲历其境,可能提供直接证据的化石又如此稀少。因此,出现不同的观点在所难免,尤其是在古生物学、比较解剖学与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家之间。这就是触发学术流派产生、发展的一些主要因素。

第5篇

【论文关键词】物权行为;物权行为理论;立法选择

关于物权行为理论,我国理论界一直未达成共识。多数学者持否定态度,甚至认为物权行为这一概念是高度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根本就不存在;也有学者主张承认物权行为独立性,却对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持怀疑态度;还有不少学者认为,物权行为理论有它历经弥久而不衰的生命力,这一理论对我国物权理论的建构同样有借鉴意义。笔者通过对物权行为理论的解析认为.物权行为理论作为一种物权变动理论,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我国应当采用物权行为理论。

一、物权行为理论的理论内容

物权行为概念由德国法学家萨维尼提出。萨维尼将交付视为独立契约,创立物权行为概念后经法学家发展形成了物权行为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无论民事主体因何种原因而进行物权的变动,他们关于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均成为独立法律行为,其效力和结果与原因行为各自没有关联。从上述思想出发,德国法学家一般把物权行为理论,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或者说三个重要原则:

1.区分原则。即在发生物权变动时,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物权变动的结果作为两个法律事实,它们的成立生效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根据。德国法学家认为,买卖合同的成立生效与所有权移转之间的区分,并不是人为拟制,而是客观事实。无论物权变动的原因是什么,原因的成立与物权的变动都不是一个法律事实:而是两个区分的法律事实。在原因行为中,当事人享受债权法上的权利,并承担债法上的义务:在结果行为中,当事人完成物权变动,使得物权能够发生排他性的后果。在德国法上,原因行为就是能够产生请求权的负担行为,而能够发生物权变动的结果行为是处分行为。

2.形式主义原则。即物权变动的独立意思必须依据一种客观能够认定的方式加以确定的原则。根据德国法学的通说,这种表现物权独立意思的最好方式就是不动产登记和动产的交付。但是因为物权的独立意思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故在登记与交付之外也可能有独立的物权意思。比如,一个不动产交易虽然没有进行登记,但是如果出卖人把土地使用权证书交给对方当事人,这种行为本身就可以表示出卖人关于交付所有权给对方当事人的意思。既然这个意思可以依法成立.就可以依法确定所有权已经移转给对方当事人。但是.动产的物权变动意思只能由交付这种行为来表示,除交付外,法律不认可其他的意思表刀。

3.无因性原则。也称抽象性原则,是指作为处分行为的物权行为.不问其是否基于某项有效的负担行为,而自行发生效力。原因行为的无效或者撤销不能导致移转物权的履行行为的无效或被撤销。正如萨维尼认为:物权行为应与作为其原因行为的债权行为相分离.将原因行为“抽象“出来,使物权行为无因化。如一物因一方当事人履行买卖合同而交付,另一方当事人却以为是赠与而取得,双方当事人的错误也不能否定他们所缔结的物权契约的有效性.也不能否认因此而产生的所有权移交的结果。简言之,“一个源于错误的交付也是有效的”。物权变动是物权意思表示的结果,如果物权法上的意思没有撤销.物权已发生移转,只能借助不当得利理论来解决债权上意思表示的瑕疵引起的后果。

物权行为理论是由上述三部分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物权行为理论的制度功能。

二、物权行为理论的实践意义

1.物权行为理论有利于维护交易秩序,实现社会公正。一些学者指出,在买卖合同中,标的物交付后,如果买卖合同未成立、无效、或被撤销,依不承认物权行为理论及其无因性的立法观念.不发生标的物所有权的移转。买受人如果再转让给第三人时,属于无权处分。基于“任何人都不得将大于自己的权利让于他人”的古罗马法原则,第三人即使为善意也无法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反之.依承认物权行为及其无因性原则的立法例,则第三人仍能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从而有利于保护保障交易安全和维护第三人的利益。应该承认,这些学者已经恰当地看到了承认物权行为理论在维护交易安全方面所作的贡献。

然而.反对该理论的学者认为物权行为理论的最大缺陷在于严重损害了出卖人的利益,有违民法中的公平原则。他们认为,依物权行为理论,买卖契约即使未成立、无效、或被撤销,对物权行为不发生影响,买受人仍然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出卖人只能依据不当得利的规定请求返还.其地位由标的物的所有权人降为普通的债权人,不利于对出卖人利益的保护。采用物权行为理论真会严重损害出卖人利益吗?我们可以分别以契约未成立、无效或被撤销的情形进行分析。契约未成立,不存在按照契约进行交付的情形;契约无效如买卖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为无行为能力人,订立一个电视机买卖合同,并完成了交付。由于该买卖合同中一方为无行为能力人,所以买卖合同无效。同样根据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一方由于意思能力欠缺,其所为的交付行为也应无效。当一方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分析与之同理。本文在此想强调的是,物权行为作为法律行为的一个下位概念.其成立、生效与否也必须符合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要件。正因为如此,那些认为采用物权行为理论会严重损害出卖人利益的担忧是不必要的。

物权行为理论在实践中不仅没有损害出卖人的利益,而且特别注重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保护第三人的利益,是维护正常民事流转关系、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不论是赞同物权行为理论的学者,还是反对物权行为理论的学者,都不会否认物权行为理论在保护第三人方面的积极影响。根据物权行为理论建立的公示公信原则,借助于不动产的登记和动产的占有交付的公示作用使物权变动具有公信力.建立了完善的对第三人保护的规则.这也符合了当达的市场经济对交易安全保护的要求。

2、采用物权行为理论及其无因性原则,有利于明晰法律关系.便于法律适用和节约社会成本。依物权行为理论.现实交易中存在两个不同的契约,一个是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契约,另一个是物权契约。两个契约完全分开,概念清楚定位准确。每个法律行为的效力都十分容易判断,利于法律的正确适用。比如:甲与乙签定了一汽车买卖合同.合同签定后甲将汽车交付给乙,乙也按合同支付了价金,双方约定在某一日期到汽车交易管理机构办理登记过户手续。就在汽车办理登记过户手续的前一晚,汽车被盗,于是产生了一些纠纷。如果该案按照否定物权行为理论的观点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形:首先根据汽车买卖合同未登记,甲乙之间签定的买卖合同无效,因此甲应该将价金返还给乙。其次又由于乙将甲的汽车丢失.于是又发生债的关系,应该承担赔偿责任。这样一来,本来按照物权行为理论非常简单的案件弄的十分复杂。按照物权行为理论审理,甲乙之间的汽车买卖合同成立且生效.甲乙之间的物权契约也已成立,并且完成了交付,该合同也已经生效。甲乙只在各自的范围负责,从而大大节省了社会成本。可见,物权行为理论在明晰法律关系、节约社会成本方面的意义显著。

三、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看,我国物权立法应该采用物权行为理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物权行为理论从实践上有利于维护交易秩序,实现社会公正.而且有利于明晰法律关系.节约社会成本。所以从客观上说物权行为理论是目前经济发展状况对法律规则提出更高要求的集中反映。而就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经过长期探索.我国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方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市场的发达促使众多市场主体的参与,所以我国存在着采用物权行为理论的条件。

1.采用物权行为理论,有利于规范我国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活跃的市场主体体系和良性的市场运行机制。物权法以为建立良好的财产流通秩序提供可靠的基础为宗旨,必须应对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和强化市场主体严守契约的法律意识。在私有经济长期运行中以信誉求生存的经营者已树立起严格履约意识的资本主义国家。即使以登记要件主义的物权立法确实表现出了先进性和可行性,但它不适合我们的国情。我们要制定的物权法,虽不能独自完成制裁违约行为的重任“登泰山以小天下”,但决不可让违约者肆意妄为。这就需要在物权法中引人物权行为理论,使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实现有效的分离,在物权行为无效时,赋予债权行为在债权法上的效果。

2.采用物权行为理论,有利于继承我国本土化的法律文化传统

1929年,我国在制定民法典时采纳了德国法上的物权行为理论,并在我国台湾地区一直施行至今。该法第758条规定:“不动产物权依法律行为而取得、设立、丧失及变更者,非经登记不生效力。”本条所称法律行为即系指物权行为而言。第761条第1款规定:“动产物权之让与,非将动产交付不生效力。但受让人占有动产者,于让与合意时,即生效力。”本条让与之合意,亦系指物权行为而言。《六法全书》在大陆已为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于建国初期明令废除,但法律条文的废除并不能等同于法律文化的废除。法律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国文化具有割不断的传统,存在着无法抗拒的继承性。法律文化同样不可能因一纸明令即可废除。因此,在制定物权法时,不能不考虑本国的法律文化传统,不能不考虑物权行为理论。

3.采用物权行为理论,不存在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难以协调的困难

第6篇

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从20世纪初便开始兴起,建国之后更是在理论建设发面有着长足的进步,“实用美术”观点、“工艺文化本元论”以及现代设计观念等观点纷纷出现,对我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我们现在研究工艺美术理论有着很好地借鉴意义。

一、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变迁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是个承上启下的阶段。随着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带动下,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研究和工艺美术历史研究在借鉴20世纪二三十年代观点的基础上不断深化,陈之佛、庞薰?、王朝闻等学者也纷纷对中国工艺美术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对以往的工艺美术观点进行兴革,形成了一批赋有时代特色的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成果。这种研究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分化,因此笔者将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作为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史上一个整体阶段进行阐述。

(一)“实用美术”观点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成果众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关于工艺美术的定义、原则、本质、社会功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方面,其中以陈之佛的“实用美术”观点最具有代表性。“实用美术”观点强调实用与美的统一,要求工艺美术必须兼顾实用和美两方面的要求,工艺美术的落脚点必须放在真正服务于大众上。

长久以来,中国的工艺美术在宫廷工艺、文人工艺、宗教工艺、民间工艺四者的滋养下不断发展前进,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艺美术也各具特色自成体系,但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工艺美术却真正进入了低谷。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大机器生产的产工业品大量涌入,这些产品的物美价廉使得中国传统的工艺产品备受打击,中国传统手工艺产业一落千丈。辛亥革命之后,宫廷工艺体系解体,文人工艺、宗教工艺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影响日趋衰微,这时的中国手工艺产业以民间工艺为主导,开始向西方学习,引入大机器生产,各种手工作坊兴起,但由于其在工艺形态等方面并无改观,因此中国的手工艺产品仍然没有实力与西方竞争。与此同时,发端于清末的关于手工艺是“奇技淫巧”的狭隘观念迅速发展并影响深远。建国初期,工艺美术更是被许多人错误地理解成“手工艺”,使得“工艺美术”一词一直受到许多非议。

“实用美术”观点之所以能够成为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国工艺美术理论的代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以往狭隘工艺美术观点的纠正。人类的生存要求决定了人类最基本的造物观念是要优先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衡量造物活动的最低标准便是是否能够实现衣食住行用的物质要求,即一件器物是否具有实用功能,在物质要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审美――才会应运而生。在历史的发展中,尽管这种精神文化要求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不断提高,产生了以审美鉴赏为主的造物,但这种造物一旦脱离了实用要求的规范,那么它就失去了造物最基本的价值支撑,从而在以后的发展中失去动力,真正沦落为供少数人鉴赏把玩的“奇技淫巧”,其结果只能是消亡。“实用美术”观点将工艺美术从“奇技淫巧”中解放出来,对工艺美术造物的实用原则进行强调,把以往专注于审美的理念打破,将实用要求和审美要求放在等同的位置上,同时将工艺美术的受众由以往所认为的“皇室贵族”转变成普通大众,重新确立了工艺美术的地位与作用,对建国初期将工艺美术品与手工艺品或工业品相等同的简单划分进行驳斥,影响了中国现当代工艺美术发展态势和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行进模式。

(二)与时俱进,顺应时展

建国初期,由于中国工艺美术产品体系发展不完善,因而市场受到西方产品的严重侵蚀。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西方工艺技术和审美观点被引入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产业遭到强烈冲击。“实用美术”观点认为当时的中国工艺美术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层面上,在引进国外的工艺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传统工艺技术的改良与开发,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艺人的素质,从而提高我国工艺美术产品的整体实力。“实用美术”观点在以往单纯重视产品“美”的基础上加入了“实用”的要求,并将二者的地位等同,这使得工艺美术真正融入大众的需要之中,确立了工艺美术服务于当时社会发展、经济实用的造物原则,对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实用美术”观点提倡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把握传统的同时,按照现代市场要求对传统工艺形态进行改造。“实用美术”观点从理论上指出了中国工艺美术产业的前景和发展方向,将传统工艺的发展与时代进步相结合,在中国工艺美术衰微之际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标支着工艺自觉时代的到来。

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我国一方面积极开发国内资源,一方面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与经验,在这种大环境下,80年代以后的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发展逐渐分化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对80年代之前的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另一个是对80年代之前的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虽然两个方向立足点不同,但二者都注重工艺美术的宏观建构,探寻工艺美术的文化特质,完善了工艺美术理论体系与学科构架,属于中国工艺美术理论重要的发展成果。

(一)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

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方面以张道一先生提出的“工艺文化本元论”(该观点被收于张道一论文集《造物的艺术论》中)最有代表性。

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工艺美术从十年浩劫中渐渐复苏,工艺美术产业渐渐兴起,但工艺美术理论亟待完善。当时社会上普遍注重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认为工艺美术是一门类似于绘画、雕塑的“纯艺术”,忽略其实用价值,使得工艺美术日渐脱离大众需求,工艺美术产品日趋落后于西方,更造成国内对西方工艺品的盲目崇拜和模仿。针对这种情况“工艺文化本元论”指出:人类文化都是由最初的一种综合的、一元的文化形态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或分离,从而形成特定的文化类型;工艺美术是一种带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的本元文化,是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造物艺术。

“工艺文化本元论”对造物活动的本质规律进行了探讨,同时也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工艺文化本元论”在深刻探讨人类造物活动的实用因素以外,更强调物化过程中对于精神文化因素的理解。我们不能单纯从物质性或精神性上探讨人类的造物活动,造物的核心价值便是二者的统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细致,造物活动必将随着社会需求而发生分化,产生所谓的“实用艺术”与“纯艺术”之分,当这种分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又不可避免地回归本元,这种分化与回归的最终目的便是适应生活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我们要将工艺美术放到整个造物的脉络中把握,将其实用性和审美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摒弃以往认为工艺美术是由实用性和审美性简单“结合”的论断。

“工艺文化本元论”不但从哲学领域为我们认识工艺美术的双重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更将这个论断推广到整个艺术领域,并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对艺术的产生发展规律进行归纳。与此同时,与工艺美术相关的领域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同步的发展,如民间美术、艺术学等,工艺美术的发展对民间艺术研究和艺术学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促使中国打开国门相西方学习,“设计”一词也被随之引入,在随后的发展中,“工业设计”作为与“设计”相对应的学科在中国渐渐确定下来。在工业设计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持续着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工业设计认为传统工艺美术观念过于老旧,阻碍了工业社会发展;认为工艺美术是一种以手工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手工艺文化,“无法与工业文明、商品经济的外部环境协调”①;发展空间过于狭窄等。与对工艺美术的批评与思索相对应的是这一时期工业设计理论的发展,其中以柳冠中的设计文化论最为典型(该观点被收于柳冠中论文集《苹果集:设计文化论》中)。

设计文化论对工业设计的概念、范畴、特征、目标等一系列要素都进行了阐释,认为“设计是协调诸矛盾因素的人类改造自然与自身的主动的创造行为”②,工业设计一切以人的需要为核心与出发点,是一种“创造合理的使用方式”的文化,柳冠中曾解释道:“合理的使用方式是工业设计的原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见证,也是人类社会未来的雏形。它包括主宰――人;对象――物;目的――生存。人是主导因素。‘使用’是指人的行为过程;‘方式’是人类文明、文化的具体化;‘合理’是审美标准。因此将为人(或人类社会)作为目的的行为,体现了人类的文明与文化水平,又合乎时代的审美标准,这就是工业设计的全部内容。”③

工业设计对工艺美术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为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开拓了空间,使得工业设计能够迅速在国内立足并发展起来,1997年国家正式用“设计艺术学”取代了“工艺美术学”使得设计学科得到进一步完善。但总体来看,当时工业设计对工艺美术的批判还是有失偏颇的,张道一先生曾经激烈地批判工业设计:“在理论上豪言壮语、大话连篇,诸如‘设计哲学’、‘国土设计’、‘生活方式设计’之类,实际上连‘设计’的概念都不熟悉,更谈不上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溢美之辞超过了本质性的分析;在历史问题上,割断了它与手工业的漫长联系,甚至把西方的‘设计运动一百年’当成了设计史的全部。”④通过对比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的主要观点可以发现,二者其实是殊途同归的,我们可以把工业设计看做是传统工艺美术在新时代的发展,所谓的“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只不过是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对造物活动的不同称谓而已。

三、当代工艺美术理论深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艺美术理论也在产生着发展与深化,当代工艺美术理论在以往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日趋注重专题性研究与大的理论框架下的子学科体系构建,同时工艺美术所涉及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新兴学科被囊括其中,当代工艺美术理论也在多学科、多角度的交叉研究中不断深化拓展,促进着在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的造物艺术的发展。

(一)设计理论的发轫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设计理论主要集中在设计造物的哲学、文化学含义上,并在随后的20年中发展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当代设计理论发展与以往相比,出现了较大差异。当代设计理论较多集中在对具体的设计行为的分析,如设计者、产品受众、产品流通、人机互动、设计教育、设计管理等方面,利用调查、实验的方法从工程技术角度对设计进行量化分析,注重产品的感性意象与学科间的互动,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理论研究逐步开始由普遍向特殊发展,在大的学科体系中构建出更为细致、专业、针对性更强的子学科体系,并以专题研究的形式,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交叉研究。

笔者认为,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当代设计理论的发展必将与以下三点紧密相连: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哲学、文化学意义上的造物与具体设计实践相结合,在利用普遍性规律指导与完善生活实践的同时,将在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新方法引入理论的探讨之中,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实现设计的最终目的。

第二,有计划地引进和吸收西方先进的设计理论,将之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保持理论建构能与科技同步发展。

第三,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发掘中国传统工艺的价值与活力,将中国传统工艺理论与西方先进经验相结合,构建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文化理论体系,并将之介绍出去,促进理论的推广与传播。

第四,抓住信息化的时代特征,构建适合信息时代的理论体系,充分利用便捷的信息交流提高设计实践的效率与质量。

(二)工艺美术的学科互动

工艺美术理论的发展与学科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各相关学科的共同发展。关于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所涉及的多学科互动,田自秉先生曾在1991年发表的《论工艺美术学》一文中指出:“工艺美术学已不只是单纯的美术创作活动的研究,而是一个与多学科相关联的交叉学科,它是一种围绕着物的美化和环境美化而进行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互相协调的综合体。这些学科互相联系,彼此制约,共同影响。”⑤工艺美术的学科互动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工艺美术表现形式的分析,工艺美术作为一个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综合体”,将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人类审美观念的变化都囊括其中,任何社会需求或观念的变化都会在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上有所体现,因此这就决定了工艺美术的发展必然是多学科、多角度共同发展的,我们对工艺美术的研究也必须从多学科、多角度的视野展开。田自秉先生在《论工艺美术学》一文中还同时列举了当时工艺美术学涉及的学科种类,其中主要包括:“工艺创造学、工艺功能学、工艺美学、工艺科学、工艺经济学、工艺心理学、工艺信息学等。”⑥显然这个划分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工艺美术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艺美术理论的进步,现代社会的工艺美术所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大,其学科的交叉性和综合性越来越强,围绕工艺造物的实用和审美原则,现代工艺美术所涉及的学科种类在以外基础上不断扩大,包括:哲学、美学、文学、文化学、历史学、传播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方面,为我们研究现代工艺美术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促进了当代工艺美术理论的发展。

注释:

①柳冠中.普罗米修斯――工业设计,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2页.

②柳冠中.当代文化的新形式――工业设计,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7页.

③柳冠中.当代文化的新形式――工业设计,苹果集: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3页.

④张道一.不要亏待图案[J].设计艺术.2003(1).

第7篇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实践活动,应当而且也越来越需要系统理论来指导。文章阐述了运用系统理论来建设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一定会出现新的局面。

一、企业文化的系统构成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种要素按一定的规则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一般认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合而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就可看成系统。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所构成。

(一)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化观念和精神成果。它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目标、企业理想、企业精神等要素。其中,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化的内核,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为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支配员工精神的主要价值观念,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纽带。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精华,是基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升华与提炼,它规定和支配着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向,是企业发展、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二)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制度规范,它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大要素。企业工艺操作规程、厂规厂纪、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度都是企业制度文化的内容。企业制度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中人与物、人与企业运营制度的中介和结合,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其中,在企业制度文化体系中,企业领导体制影响着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制约着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企业制度文化的核心。

(三)企业行为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及生活中产生的行为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如果从人员结构的角度来划分,企业行为中又包括企业家的行为、企业模范人物的行为、企业员工的行为等。企业行为文化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其中企业家是企业经营的主角,企业模范人物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它们的行为决定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明的程度,也是体现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关键因素。

(四)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的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创造的产品、提供的服务和种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表层文化,是其它文化的外显。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技术设备、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等都是企业物质文化的内容。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体现与凝结,技术、设备是企业形成物质文化的保证,企业环境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忠实写照。独特的企业文化特征与企业风貌需要通过物质文化来展现出来,以产生对外界目光的吸引力;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与自身精神状况需要通过企业物质文化来激发,以产生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二、如何应用系统理论建设先进企业文化

科学的系统理论,是辨证唯物主义的系统观,是解决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的一个新理论武器。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实践活动,应当而且也越来越需要系统理论来指导。

(一)应用系统理论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

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的集合体。系统的目的性,是系统的基本属性之一。在进行系统分析的时候,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建立系统的目的,和分析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系统所具有的功能。那么,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它的目的是什么?它所具有的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理论工作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我认为,在企业文化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按照系统理论的观点,系统的目的和要求既是建立系统的依据,也是系统分析的出发点。系统的目的不明确,必然降低系统可靠性。确定系统的目标首先要考虑整体的要求,即要有全局观念,不能把局部的某以单元的要求上升为对系统的要求;确定系统目的还要有长远观念,否则事过境迁,为确定系统目的而进行的模型化、最优化等系统分析工作为实现系统功能而进行的系统规划与系统运行,都会前功尽弃;同时,确定系统目的应当分清主次。一个复杂的系统,往往有多种目的要求,但确定系统目的时,应当选一个最主要的要求作为系统的目的。一个系统通常只能有一个目的。如果有多个目的,必然在人、财、物、时间、信息和各方面相互干扰,而达不到优化。如果目的多样,主次不分,看似面面俱到,实则不利于系统的优化。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明确系统的目的,才能使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一如既往地发挥巨大作用。如海尔的企业文化就是一直关注“创新”,海尔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创新。在这样的价值观和使命下,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基础、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使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

(二)应用系统理论处理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要素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它比企业生产调度系统、质量管理系统、产品开发系统、市场营销系统和思想政治工作系统,都要复杂的多。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对内的凝聚能力和对外的竞争能力的文化聚合场,是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反映。企业文化建设,既包括外层建设——建筑厂房、购置车辆、改善技术装备、提高产品产量质量、兴建生活福利设施等,又包括内层建设——改革领导体制、完善和落实规章制度、推行民主管理、深化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等等,还包括深层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弘扬企业精神等。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不仅如此,四者内部的各构成要素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是系统的重要属性之一,正是由于要素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才使一部分要素的功能得到负增长,使一部分要素的功能得到抵消,从而最终使系统的功能比之要素的功能有过之无不及,不是得到正增长就是得到负增长,这就是所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通过相关分析:

1.考察系统中哪些要素完全相关,哪些要素完全不相关,哪些要素不完全相关;

2.考察哪些要素是相关关系中的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

3.考察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质,哪些是正相关,哪些是负相关;

4.考察相关关系中哪些是单相关,哪些是复相关。

据此根据需要和可能,对相关要素进行处理,即予以协调和干预,为系统目的实现铺平道路。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相关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人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企业员工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几乎全部要素都有程度不等的相关关系。不仅众多的要素都能够作用于员工身上,而且员工对诸要素还具有能动作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尤其需要做好人的工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提到做人的工作,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拿企业文化建设来说,较为流行的看法是把企业文化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要做人的工作——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加强职工道德教育,培养职工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职工中倡导无私奉献精神等等。实际上,这是用企业文化的狭义定义,把企业文化限定在企业精神文化上,提出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套做法来建设企业精神文化。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自我循环。建设企业文化,尤其需要做人的工作,但是做人的工作,绝不意味着仅仅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在企业文化建设这个系统里,与许多要素相关。比如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知名度、工作和居住条件、人际关系状况、领导者的素质和人格、领导者对员工及其家属的态度等等,与员工相关的密切程度都是相当高的。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兴衰成败取决于竞争,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形势,已经成为员工关注的焦点。因此,建设企业文化,做人的工作,单靠思想政治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上述相关要素加以协调和干预。

总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人的工作应当多管齐下,既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充分利用非思想性、非政治性的相关要素的作用,巧妙地开展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促进系统目标的实现。

(三)应用系统理论改善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行业文化和时代精神、时代风尚等在企业这一特定社区的折射。把企业文化建设看作一个系统,它的功能就是面对环境给予它的不可选择的各种文化输入进行处理,从而输出令它满意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外界的传播,是对各种文化输入的反馈。如图所示:

如果把职工队伍建设看作一个子系统,输入一端是企业文化现状,那么企业领导者就有条件对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改善子系统的环境,以期获得丰厚的输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如图所示: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系统(无论是原系统还是子系统)的功能,就是把输入加工处理为输出,而系统功能的发挥,则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系统理论称之为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即“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中,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重视环境对系统的重要作用。如果说企业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无力改善系统外部环境的话,那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为子系统创造一个有利于功能发挥的良好环境,则是能够办到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加强小环境、小气候建设。由于深层的企业文化——精神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所描述的行为规范大都是无形的、柔性的,因而在建设企业文化中改善企业小环境,更要着力去营造一种健康的、活跃的氛围,通过这种氛围的暗示和熏陶来指导职工的言行。一系列反映社会价值观的成文和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发挥着认知标准和行为导向作用,从而有效地增进了群体内聚力,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建设。

第8篇

文化批判传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谱系确认卢卡奇物化、物化意识形态是文化批判、文化哲学属性,要对此进行更深一层的解读,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史的角度进行一番比较分析。

第一,卢卡奇“物化”理论作为文化批判方法和青年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资本主义及私有财产的批判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青年马克思吸取了黑格尔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异化、对象化概念,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是资本雇佣劳动关系的基础,私有财产和人的本质。共产主义是扬弃私有财产,扬弃异化,实现对人的真正本质的占有。显然,异化劳动理论是高度哲学化的人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随着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深入,马克思发现异化劳动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财产制度的本质、内部生理机制方面的局限性。剩余价值理论取代了异化劳动,成为马克思真正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异化劳动逐渐退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行列,“异化”这一概念虽然保留下来,但只是用来描述社会关系特定情形的术语,并转变为“拜物教”、“物役性”、“似自然性”等概念,用以分析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本质属性,成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批判概念。在卢卡奇那里,物化、异化、对象化是一回事,其所使用的方法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方法是一样的,取自于黑格尔的实践人本主义方法,即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它们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批判奠定了基础。

第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一方面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各个流派的文化批判传统;另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展文化批判的进程也极大丰富、拓展了卢卡奇物化概念的内容,丰富了文化批判的形式和手段。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文化批判的基本形式是思想批判、哲学批判,它是思考异化、物化及其扬弃等哲学主题的人本主义方法,构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的核心内容。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萨特在晚年努力构建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人本学就充分展示了哲学批判的意义。在《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萨特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进行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无疑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富有生命力,但其自身存在诸多缺陷。在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各类体系中,存在着“人学空场”:对人,特别是对个体存在价值的忽视;马克思主义应当成为一种以个体实践为基础的历史人类学;在方法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毫无疑问是辩证法。同卢卡奇一样,萨特反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主张建立“人学辩证法”来替代;他从《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引进了“总体性”概念,指出总体性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特色,要用“中介方法”来补充、完善、吸收“精神分析”和家庭、社区等因素,并用前进一回溯方法补充、完善。这一总体性辩证法是哲学批判方法,为此萨特提出“匮乏”这一概念作为自己“哲学批判”核心概念。“匮乏”是特殊形式的异化,它吸纳了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的思想,用来分析社会关系和历史的本体。它是人类历史的起点,也是其基本条件和基本关系,是人类实践的重要驱动力,是人类历史可能性基础。现实的历史是由于匮乏所引起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异化的历史。人的实践和人的历史是不断超越匮乏、扬弃异化的进程。匮乏的异化是普遍的、基本的,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不可根除的。致力于消除匮乏的革命总是面临着“匮乏—消除匮乏的革命—重新恢复匮乏”的无限循环和周期。如果不能跳出这一“周期律”,革命无法摆脱失败的命运。可以说“,匮乏”作为哲学批判概念,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功能。如果将“匮乏观念”在人群中灌输,使之传播、普遍化,势必在群众中形成这样的观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法最终胜利,“解放”是神话、幻想的意识,进而成为解构革命或阶级意识的因素或力量。法兰克福学派以马克思异化理论、卢卡奇物化概念为基础,极大地拓展了异化的形态、功能和作用。他们认为,异化是极其普遍的、多样化的,尤其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具有许多全新的特性。工业社会普遍存在的技术理性、技术统治、科学技术异化等异化、物化的全新类型。正如哈贝马斯所说的,晚期资本主义中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意识形态;通过技术统治建立起来的技术、生产、组织、消费秩序,使劳工阶级与资产阶级在消费、日常生活领域同质化了,人的单向度或同化形成了;不仅如此,现代社会异化更多表现为人的自我异化,表现为无形的文化力量对人的内在心理的操纵和人的主体性的消解:现代人的压抑性心理机制,个体逃避自由心理机制,不健康人的性格结构,重占有的生存方式等等。这些物化、异化的不同形式具有各种功能:哲学的“同一性”功能;理性的“启蒙功能”;思维的肯定、非批判;人性自我膨胀功能;技术统治、异化的同化功能;心理压抑功能……物化、异化的所有这些功能,特别是人的自我异化对于人的心理、身体和生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力。如果说,在卢卡奇那里,物化使人数字化、抽象化、原子化;那么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文化意识形态的各种自我异化力量则表现为对人的心理、人格、性格结构、本能、“力比多”、生存方式……人的内在、主观世界的控制、支配。

第三,促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谱系的形成。“文化哲学”这一术语是源于19世纪西方哲学的哲学思潮,德国“新康德主义”最早提出了自己的“文化哲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虽然没有“文化哲学”术语,但形成了详尽系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文化哲学理论:社会意识、社会心理、个人意识、个人心理、意识形态、文化、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都特别重视文化的性质、本质、作用,文化的不同形式、文化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对于“无产阶级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问题的深度探析。以卢卡奇、葛兰西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则将文化或意识形态理论列为其研究主题。从狭义上讲,文化就是意识形态;从广义上讲,文化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几乎所有对象、领域,意识形态或观念系统只是文化的要素,是文化的内核或本质。文化是以意识形态或观念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形态。卢卡奇的物化和阶级意识理论提供了第一个比较完备的意识形态理论,由此开始贯穿西方马克思主义全部历史之中,如葛兰西、曼海姆、戈德曼、布洛赫、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弗洛姆、哈贝马斯、阿尔都塞、布尔迪厄等等都相继提出了自己意识形态或文化理论。这些理论借鉴、吸收了卢卡奇的物化和阶级意识概念,并予以改变、丰富、深入发展;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或文化理论,对意识形态的性质、存在形式、本质、样态、功能、社会作用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一)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卢卡奇将意识形态界定为物化、拜物教意识;葛兰西将其理解为“文化领导权”;萨特将其确认为“匮乏观念”;法兰克福学派将其归结为虚假的、肯定的、欺骗、控制、工具性意识;哈贝马斯则将其解读为“合法性”、“合理性”。(二)意识形态的存在形式由观念系统转变为符号暴力系统。卢卡奇、葛兰西、曼海姆、阿尔都塞等人都将意识形态视为意识、精神、观念系统。随着结构主义语言学产生、传播,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向“语言学”、“符号学”转向,意识形态开始归结为一种符号权力或符号实践。(三)意识形态是虚假的观念体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部分学者,当然也包括卢卡奇,从马克思那里吸收了“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颠倒的观念这一观点,进而认定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的观念体系。(四)意识形态是一种物质性机构或者国家机器。阿尔都塞将市民社会各种私人或社会组织称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布迪厄认为:“我可以说,所有的学术系统,所有的教育系统都是一种意识形态机构……”(五)意识形态既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实践。意识形态或文化是政治权力的特殊形式。葛兰西的“领导权或霸权”概念,说明了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政治权力;卢卡奇则认为,无论扬弃物化还是确立阶级意识,都需要通过实践和斗争。

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而言,究竟什么是意识形态?什么是文化?二者是什么关系?这是首先应当弄清楚的问题。卢卡奇的物化意识形态理论,在对意识形态或文化的界定上,注重分析文化意识形态内容、本质、功能,但缺乏对文化的存在形式、活动载体的研究。尽管如此,物化和阶级意识概念对于我们深入拓展文化概念具有重要意义。意识形态与文化,从狭义上看它们是等同的;但更为精确的讲,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只是文化的内容、内核、本质、核心本质。文化包括两个层面:内容———意识形态;形式———符号系统、符号权力、符号的结构、符号实践……其次,文化应当按照社会历史类型区分为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以物化意识为基础的文化是资本主义文化。而以无产阶级意识为基础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物化意识与阶级意识成为两种文化体系的本质区分。物化意识是资本主义文化的本质、核心价值,阶级意识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核心价值,分别代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文化价值观念。对于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来说,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主观精神革命,就是回归总体性、扬弃以物化意识形态为基础及核心价值的资产阶级文化向以无产阶级阶级意识为核心价值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过渡。卢卡奇的物化和阶级意识,不仅准确界定了文化的两种社会历史形态,还指明了文化形态的转变过渡,即主观意识革命、发展的规律。

二、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及其形成路径

除了要弄清文化概念的真实含义以外,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更为重要的任务是从学术上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发展,从而使无产阶级取得文化的领导权?在列宁那里,无产阶级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一直是其关注、思考的重要问题。前苏联的学者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共产主义文化形成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讨论。对文化问题更为重视,提出了许多有影响、有价值的观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则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命题。但是,关于什么社会主义文化以及如何形成、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一直存有争议,难以形成共识。卢卡奇以物化和阶级意识为标准,将文化划分为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分析路径,有助于我们较为明确、合理地定义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内涵: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是扬弃了物化意识形态的、以无产阶级阶级意识为基础及核心价值的总体性观念,是以无产阶级或革命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符号权力体系及新型实践过程。在社会主义文化的这一定义中,卢卡奇的物化、阶级意识、总体性观念是最基本的理论支撑点。根据这一概念所阐述的思想,结合对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对社会主义文化及领导权的形成、发展的基本路径提出以下两方面的思考:第一,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形成应当首先彻底地扬弃物化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否定与肯定、破与立的辩证统一。不破不立,破即否定、断裂。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宣告:“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破除资产阶级文化的物化意识形态是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必由之路。但是否定物化意识形态并非要彻底抛弃过去一切文化传统,并非要忽视文化意识形态的历史继承性关系。列宁在批判俄国“无产阶级文化派”时指出:“……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也认为:“清理古代文化……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但绝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那么应怎么样扬弃资产阶级物化意识形态呢?要破除一切由物化产生出来的旧观念:如私有制观念、生存竞争观念、拜物教观念、匮乏观念、合法性观念、不平等观念、精英主义观念;开展对各种资产阶级主流思潮,包括启蒙主义、公民社会、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民族主义、人本主义、实证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国家主义、改良主义……最深入、最无情的批判;改革旧道德、旧制度;改变资本主义的日常生活方式、习俗、传统,实现移风易俗;积极推动形式多样化的思想批判、哲学批判、学术批判、文化批判;深入开展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鼓励学术争鸣、文艺风格“百花齐放”;促进思想交流、观念碰撞。其次,伴随着对物化意识形态的扬弃,应着力构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形成是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形成基础和核心价值。任何一种社会历史类型的文化内容,均是某种意识形态作为统治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成为一定社会制度和阶级的核心价值,包括世界观、方法论、伦理、人生观……社会主义文化区别、异质于资本主义文化的根本标准在于其各自核心价值的根本对立。资本主义文化以物化意识为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以无产阶级意识为核心价值。卢卡奇从哲学角度说明:阶级意识是“总体性”观念的实现;是无产阶级对其作为社会与历史相统一的主体与客体地位的自觉意识;是实践的、革命的观念;是社会各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态度、接受度、情感、信仰的状况;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观化、内化。阶级意识在各个不同方面都是对“物化意识”的批判和否定。以阶级意识为核心价值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公开表明文化是为无产阶级服务,表达无产阶级的利益诉求;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对立的,社会主义文化也是反资本主义的文化。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确定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体现了其坚定的革命性。所以,马克思主义是阶级意识的世界观、方法论,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基石。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要求用社群主义代替市民社会,要求逐步废除私有制实现公有制;扩大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范围;信奉共同富裕,民生为本,坚持民主、平等、和谐、和平理念;努力弘扬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乌托邦信仰,反对生存竞争的丛林法则;倡导生态文明至上,不主张经济主义、发展主义、生产力至上的原则。如何构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呢?在卢卡奇看来,为了彻底消除物化,无产阶级必须将斗争进行到底,最后实现无阶级社会。

这就需要无产阶级,不仅与外部敌人斗争,更加需要进行无产阶级与自身的斗争———对资本主义的腐蚀和影响的斗争。克服物化的基本途径就是斗争与实践,也就是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社会主义文化形成的根本动力。进行斗争的主要方式是开展文化批判,即哲学批判、思想批判、大众文化批判、日常生活意识批判、艺术-审美批判、宗教-伦理批判等等。达到这种文化批判的根本路径就是开展宣传和教育。工人阶级自身不可能自发形成阶级意识或社会主义观念;这种意识、观念需要通过革命知识分子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体的头脑中,使其成为自觉的无产阶级阶级意识。葛兰西的“领导权”和“阵地战”思想、列宁的“灌输论”,无不说明阶级意识的形成就是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它通过意识革命尽一切努力克服旧的物化意识对个体的影响,将无产阶级和社会大多数人口从旧的观念、思想、价值观以及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社会主义理论、思想占领阵地,广泛深入的传播,真正充实、武装全人类的头脑。第二,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应当贯彻“总体性”原则。卢卡奇认为,无论是扬弃异化,还是形成阶级意识、开展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都是总体性观念的实现。总体性反映了历史中主体与客体、理论和实践、整体和局部的辩证统一,揭示了人的主体性。社会主义文化的建立是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任何文化的目标都是影响人,构建主体的同时改变客体。社会主义文化的宗旨是促进“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建立”,是要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建设从根本上扬弃了物化结构的“新社会”。弗洛姆在《占有还是生存》一书中提出:要克服现代人在性格和心理机制方面的深层异化,就要超越重占有的生存方式,确立重生存的生存方式,使人由“重占有、自私”充满了物化的“旧人”变为“克服了物化人格”的新人。因此,社会主义的“新人”是具有远大理想、坚定信仰、崇高品德、健全人格、有文化、有纪律、对人民有深厚感情、意志坚强、大公无私充满乌托邦激情的人;新的社会就是“无阶级社会”或共产主义社会,是取消了生存竞争丛林法则,扬弃了异化的真正“自由王国”,是“乌托邦”精神的集中展现。

第9篇

关键词:物理文化;大学物理教育;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57-02 收稿日期:2016-07-20

基金项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4JG016Q)。

作者简介:程 欣(1979―),女,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理教育。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背景下,大学物理教育已不再是传统的传授书本知识, 而是要实现物理文化的弘扬传播,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认知与思维过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科学精神,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文章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在大学物理教育实践过程中践行物理文化的传承。

一、大学物理教育中物理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物理文化不仅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而且作为一种文化背景,对人类的观念和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具有变革社会的功能。其次,物理文化不可能是孤立的、静止的,它时刻影响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渗透于纷繁复杂的自然与社会现象之中。最后,物理文化也蕴含着大量显性与隐性的美。学习和了解物理文化有助于公正而全面地认识物理知识以及整个科学。因此,不能把大学物理教育仅仅看作由概念、公式、数学推导构成的枯燥的知识,而要把它看作有血有肉“活”的物理文化。

二、大学物理教育中物理文化传播的践行

1.建立以大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奠定物理文化传播的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把要求学生学习变为让学生自愿去学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以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辑以实现自己的想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安排学习过程,要明确为什么学习、是否学习等问题。教师要想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鼓励学生,打消他们对于自我能力的怀疑。其次要给予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式、有针对性的指导,提倡教学民主、师生平等。比如,在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过程中,因为中学已经基本掌握了这方面的内容,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重点和难点,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最后,教师应加强探究式教学,创设一些问题情境,适当布置一些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2.开发与利用物理课程资源,开拓物理文化传播途径

物理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是提高大学物理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大学物理课程基本的文献资源有:大学物理教科书,大学物理教学辅导资料,物理学史、物理科普、物理科学方法等方面书籍。教师要想把干巴巴的公式、烦琐的计算推导还原成为鲜活的文化,就必须注意开发和补充教材关于文化方面的内容。另外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是网络物理课程资源,包括官方机构物理教育网站、大学物理教育网站、科技网站、物理工作者个人的教育网站等,它既开阔了师生的视野,其强大的互动功能使得原本繁杂、枯燥、抽象的物理理论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也帮助了学生及时了解物理学前沿动态、探讨研究经验和体会、参与论题的分析与评价、进行物理学习的交流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此外,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重要的一环,首先,教师要大力加强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在开放的实验室里,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实验项目、搭配实验仪器、决定实验方案,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其次,我们要倡导利用低成本,甚至生活废弃物做物理实验,像易拉罐、饮料瓶、塑料盒、塑料泡沫、气球、纸币、乒乓球、旧纸箱、别针、一次性纸杯、铅笔、手电筒等均可以进行力学、热学、光学和电学方面的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设计、操作,手、脑都得到了锻炼,不仅从中感受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也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发现的乐趣。最后,教师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传统实验室,开发利用物理实验的应用软件,将真实的教学实验内容模拟下来,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起来,这不仅有助于教师课上的讲解,也便于学生课下的自主预习和复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当然,学生身边的自然与社会资源有很多,这是物理课程中最为生动具体的资源,也非常容易被学生接受。比如,在讲“电磁屏蔽”时,可以举防辐射服的例子;讲“透镜成像”时,还可以结合近视、远视的例子等,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天文馆、工厂、物理名人的故居等,让学生受科技文化的熏陶。

3.提升物理教师综合科学素养,发挥物理文化载体作用

物理教师是借助教材系统向学生讲述物理知识、介绍物理方法和历史,培养系统理解和掌握物理文化精髓的活的文化载体,他们保证了物理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作为大学物理老师,首先应具备大学物理学知识体系的内容。包括纯粹物理知识系列: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等,以及应用物理的知识系列: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路分析等,还得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其次,还要掌握实验设计与操作的知识,对于物理学史与方法论也要有所了解。物理实验包括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物理创新实验等,史料以及方法论这些知识隐含在物理知识建立过程和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中,掌握这些知识,可以使得教学变得妙趣横生,让学生久久难以忘怀。

再次,教师还应掌握一定的课堂教学设计与技能知识。这几方面是实践性和时代性很强的知识,是与时俱进的,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毕竟无论多么精彩的内容也需要以完美的形式展现。

最后,教师还应该深入理解物理学的价值和科学道德精神。物理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我们在享受它带来思想上的智慧与思辨以及物质上的诸多产品发明的同时,更要弘扬它的科学道德精神,要将科学的方法和科学求真的理性思维传递给学生,呼吁和推进真、善、美的统一,要尊重原创、尊重事实、尊重实验,谨慎利用科学发现,保证科学真正造福人类。总之,优秀的大学物理教师需要把科学和人文知识完美地融合。

三、结论

文化与教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物理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物理教育,大学物理教育承担着传递物理科学知识和培养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因此,我们应该站在物理文化这一高度来看待大学物理教育,恢复大学物理教学传播物理文化的本质地位,从而形成超越公式、符号,具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物理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岳玉荣.后现代视域下的牛顿物理文化思想.人民论坛,2011,(32).

薛永红,王晶莹.文化取向的物理课程概念建构.教学与管理,2013,(12) .

黄宁宁.物理文化与人文精神.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4(6):176―180.

第10篇

计算机理论探析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

文博系统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充分利用文物信息资源,全面提升文物保护、抢救、利用和管理工作水平。它可分技术的信息化、数据处理的信息化、管理和办公的信息化、藏品研究和管理的信息化及虚拟博物馆等五个层次。它涉及到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多项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它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传统的文博系统如何调整管理模式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与整个社会共同成长,如何让科技之光照耀不朽文明,让中华文明重放异彩,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促进文博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在文物调查和数据采集中,指标体系比较复杂,这不仅要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更要注重培训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传、帮、带作用,使基层工作人员在培训、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文物系统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对文博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的过程,通过文物系统信息化建设,可为文博系统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信息化专业队伍。

3、促进文博行业管理的科学化。随着文物资料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和摸清文物家底,使文博信息数据一目了然,从而为文物的抢救、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使我们文博行业管理机构在资产管理、经费管理、宏观决策工作上更趋科学、合理。同时文物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使各级文物收藏单位文物保管的科学性大为增强,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文博系统的数字化建设可直接带动保管研究、陈列展示、宣传教育、对外交流等工作,提高了文物保护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提升了博物馆社会服务水平,扩展了博物馆的生存发展空间。 4、促进文博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作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来讲,除部分作为旅游景点开发利用以外,大部分资源价值未得到利用;作为馆藏文物来讲,除部分通过博物馆展示以外,大部分尘封在库房,文物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价值得不到体现。而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为文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基础,特别是数据库建设项目的实施,给文博管理、文物宣传和文博资源信息的合理利用提供了许多启示和契机。

5、促进先进文化的大众化。通过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开发,借助虚拟展示和交互技术,建立基于祖国深厚传统文化内涵的电子游戏、网上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知识库。通过校园、家庭、网上等多种途径,把优秀文化生动具体地融入青少年成长的各个环节,用健康、益智、有趣的游戏和传统文化知识吸引青少年,使他们在游戏和娱乐中也能得到身心放松、知识积累和情操陶冶。通过数字博物馆建设,扩大、延伸文物展览的空间和时间,改善展示手段,从而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人民群众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自主欣赏不同地域、不同主题的文物和文化知识、充分享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接受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增强文化认同感。

“计算机理论浅谈电子仿真在电子教学中的应用”怎么写呢,请看求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计算机理论浅谈电子仿真在电子教学中的应用

一、电子仿真在电子教学中的优越性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大力发展,各种电子仿真软件不断涌现。当今世界流行的电子仿真软件如:ORCAD、PSPICE、MATLAB、PROTELDXP、MULTISIM等。而其中PROTELDXP、MULTISIM在职业院校电子教学中特点突出、功能齐全、操作方便、普及性较高。利用仿真软件来实验的数据和技术指标都是真实有效的,不需要附加额外条件,与实际电路运行相同。无需太多的抽象思维,与在实验室工作一样,任意设计电路、运行、数据分析,许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就能解决,教学效果好,教学效率高。而且电子仿真在计算机上完成各种实验,将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原来无味的理论教学变得生龙活虎。使得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变得非常直观。增强了学生的互动性。

用计算机仿真代替了大包大揽的试验电路,大大减轻验证阶段的工作量,其强大的实时交互性、信息的集成性和生动直观性,为电子专业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平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并能保存仿真中产生的各种数据,为整机检测提供参考数据,还可保存大量的单元电路、元器件的模型参数,采用仿真软件能满足整个设计及验证过程的自动化。所以电子仿真在职业院校电子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将会给电子技术带来一场革命。同时也给电子设计人员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发展前锦。

过去有些没有实验条件的学校教师在进行电子教学时,一般都是在黑板上画电路,而且不标准也不美观,起不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现在利用仿真软件可以很方便的画出标准而且美观的电路,使得电子教学不论是理论还是实验课大大的提升到新的水平,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过去由于实验器材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不能亲自参加电子实验。而且有的电子实验学生要接触到电,所以也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现在利用电子仿真软件可以使学生放心大胆的去完成各种电子实验,给电子教学带来很大的发展前锦。

二、电子仿真在电子教学理论课中的作用

过去由于电子教师在教学中大都采用理论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理论课教学枯燥无味。采用电子仿真软件后,理论课教学可以生动活泼,特别是有些理论课要用实验去验证他的实际性,更显得电子仿真软件的必要性。在以前很难用实验去进行的理论分析,现在显得运用自如,而且电子仿真软件提供了多种理论分析的方法,这些在以前的电子教学中是不容易实现的。电子仿真软件引入电子理论课教学后,一改过去老师讲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电子理论教学中来,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文博系统信息化发展现状

上世纪末,文博系统就已开始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对馆藏文物信息管理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各地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稳步推进,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为文博系统信息化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建设初具规模;文博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起步;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及基础性研究取得进展;信息化工作机构与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逐步发展,原来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只是一种初步的应用,与文博事业发展要求相比,与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对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重视不够,对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律认识不足,尚未建立起统一、有效的信息化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文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化运作的意识较为薄弱。

3、文博系统信息化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尚未建立满足文博事业发展需要的大容量信息存储和交换体系。现有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缺乏可靠保障,数据备份系统、安全认证体系亟待建立。

4、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受资金缺乏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各地信息化发展极不平衡。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设施、轻数据,重新建、轻整合与维护等问题,资金管理力度不够,使用效率不高。

5、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数量严重不足,知识结构不甚合理,专业素质亟待提高。既懂信息技术、又懂文物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紧缺。制度化、规范化的信息技术培训体系尚未建立,从业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较低。

6、计算机数据库中录入的馆藏文物藏品的档案信息不够完整,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文物藏品的完整情况,给藏品的保护、研究和利用带来极大不便。

7、文物信息化缺乏对外交流和宣传平台。文物事业信息化工作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没有广泛和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技术交流与合作机制,没有充分的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相关领域和文物博物馆单位的信息化建设经验。文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未能主动采取行之有效的机制和手段,通过与文化产业的合作,促进文物信息资源的推广和传播。

三、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对策

人才队伍是保障。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信息化发展的保障。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广泛依托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通过自主培养、引进吸收、交流合作等多种方式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博信息化业务骨干和复合型管理人才,建立并完善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业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普及培训,创造良好的信息化应用环境。同时要研究吸引、稳定信息化人才的政策、措施,建立并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和竞争激励机制,增强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凝聚力,发展高水平的文物信息化人才队伍。

3、资金投入是保证。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应以政府投入为主,积极鼓励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将信息化建设资金列入年度投资计划并确保落实到位,专款专用。在积极争取财政投入的同时,要开辟多种筹资渠道,吸引社会和企业投资,扩大与相关行业和产业之间的合作,积极探索利用文物信息资源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模式。

4、传承文化的目的。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太多的文物文化要求我们将它们展示给世界、展示给国民。博物馆的工作就是要将我们先进的文化底蕴展示给世人,通过人们的传播和理解来保证先进的文化得以传扬。要大力推动与企业、科研、教育等机构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参与国际文物信息化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优选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建立若干示范工程,促进文物事业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要广泛宣传文物事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借助各种媒体和文化产业增加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吸引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5、需求主导是方向。文博事业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应用,应用的关键在于需求。文博事业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定的信息技术需求,信息化建设不可能脱离实际业务工作而自行其事,要强化信息技术研发与业务工作的联系和有机结合,以行业需求指导应用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以信息化应用促进业务工作的发展。要重视行业信息化科研基地建设,加强考古发掘现场的数字化记录与文物保护、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三维虚拟展示、古汉字编码等行业急需的关键应用信息技术研究。要以解决文博行业的实际需要为目标,开发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行业系列应用软件,加快推广应用,切实提高文博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真正实现以信息化推动文博事业的全面发展。

6、信息资源是核心。在信息时代,信息是最重要的核心资源。而我国的文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还很滞后,信息服务水平低下。因此,必须抓住信息化发展机遇,将丰富的文物资源和五千年的中华优秀文明转化为文化信息资源优势,突破数字鸿沟和数字机遇的瓶颈,实现我国从文物资源大国到信息资源大国的重要转变。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加强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和整合等基础工作,重视信息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信息安全,面向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需要,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博信息资源服务。

7、基础研究是源泉。加强对文博事业信息化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对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建设任务,有针对性的开展信息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基础性研究工作,科学地阐述文博事业信息化的概念、内涵、目标和任务,深入分析信息化发展给文博事业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构建全面、系统的文博信息化发展体系、把握行业需求,明确发展方向,加强对文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等重大问题的研究。要加快研究制定文物事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标准与规范,制定信息分类与编码、数据库、元数据、信息交换、软件开发、数据采集、数据建库、运行管理等关键技术标准和实施规范。

四、结束语

落实党的科教兴国战略,加快中国文物事业信息化建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文博系统应该抓住机遇,不可坐失良机;要开拓创新,不能因循守旧。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古老的传统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使文物事业在信息化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文物事业的信息化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参考文献:

[2]黄强.试论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发挥.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3]李强.信息时代的博物馆.华中建筑,2001,(03).

第11篇

如今,这位科学家已经诞辰200周年,他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了已整整150周年。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父亲便把他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

从小喜欢观察自然的达尔文对医学并无兴趣,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但是,在这里,达尔文并没有依照家人的意愿按部就班的学习神学课程,相反,他开始一步步摆脱了神创论的束缚,坚定地走上了相信科学和追求真理的道路。

五年海上之旅

“看一眼这些海岸, 就足以使一名从未航过海的人, 整整一周沉浸在对海难、危险以及死亡的惊恐之中。”

在剑桥大学就读期间,达尔文成了植物学家亨靳洛教授的学生,在他的影响下,达尔文深深迷上了自然科学。在大学里,达尔文的一些想法被神职人员认为是对的亵渎,但幸运的是,他最终勉强毕业了。他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依然热衷于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

同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经亨靳洛推荐,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船,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环球考察活动。对于达尔文,这段经历是他受到的“第一次真正训练,或者说思想教育”。环球旅行为达尔文提供了深入自然的机会,也让他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进化论思想便是由此成形的。

达尔文每到一地总要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采访当地的居民,有时请他们当向导,爬山涉水,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挖掘生物化石,发现了许多没有记载的新物种。他白天收集谷类岩石标本、动物化石,晚上又忙着记录收集经过。

1832年1月,“贝格尔”号停泊在大西洋中佛得角群岛的圣地亚哥岛。达尔文和他的助手背起背包,拿着地质锤,爬到山上去收集岩石标本。在考察过程中,达尔文根据物种的变化,整日思考着一个问题:自然界的奇花异树,人类万物究意是怎么产生的?他们为什么会千变万化?彼此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在脑海里越来越深刻,逐渐使他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产生了怀疑。

1832年2月底,“贝格尔”号到达巴西,达尔文上岸考察,向船长提出要攀登南美洲的安第斯山。 当他们爬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时,达尔文意外地在山顶上发现了贝壳化石。他非常吃惊,“海底的贝壳怎么会跑到高山上了呢?”经过反复思索,他终于明白了地壳升降的道理。达尔文脑海中一阵翻腾,对自己的猜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相应变异!”

五年时间,达尔文考察了阿根廷和智利海岸,夏天南半球工作;冬天引退到北半球的温暖水域。还多次游览包括火地岛和福兰克群岛、巴西热带雨林等许多地方。由于“贝格尔”号经常在某些港口停靠,当军舰沿着海岸来回游弋时,达尔文常常能够在陆上逗留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登岸后,达尔文进行了规模庞大的陆上旅行。

后来,达尔文又随船横渡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在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中,达尔文每天花一部分时间写航海日记,将所见到的一切东西细致、生动地描绘下来,为日后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这5年对达尔文是有决定意义的5年。

达尔文在环球旅行开始的时候,还信奉着带有宗教色彩的神创论、物种不变论和目的论,在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中,他逐渐成了一名进化论者。大量的物种变异的事实,使他对《圣经》产生了怀疑。通过对采集到的各种动物标本和化石进行比较和分析,进而认识到物种是可变的。由此,他对传统的神学产生了怀疑,进而走上科学的道路。

《物种起源》诞生

“我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事情,它决定了我的整个事业。”

结束了环球之旅,达尔文带回了一个巨大的宝藏:368页动物学笔记、1383页地质学笔记、770页日记、1529个保存在酒精瓶里的物种标本、3907个风干的物种标本,还有从加拉帕戈斯群岛捕捉的活海龟。

回国后,达尔文从1837年开始研究物种起源问题。他不但打算将自己旅途中观察到的不同生物物种加以分类,还希望找出能够合理解释旅途中那些困惑的原因。他也感觉到自己有必要公开发表详尽的自然选择学说,以打消普通人对生物进化观念的抵制。1839年,在首先出版的《小猎犬号航海记》中,他写道:“看见在这样一小群有着亲密关系的小鸟中,居然存在这种渐变特征和结构上的多样性,任何人都可能会想到,它们是由这座岛屿上最初的几只小鸟发展而来的――同一种群的小鸟经过不断‘改良’形成了不同的发展‘终端’。”

达尔文在1838年开始创建自然选择学说,但没有急着发表,而是继续为该学说收集资料。

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直到1858年夏天,达尔文收到华莱士的信,发现华莱士独立地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在朋友们的建议下,才与华莱士一起发表并没有什么反响的有关自然选择的论文。

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在19世纪的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19世纪最大的轰动。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物种起源》的出版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事,因为《物种起源》的出版标志着十九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达尔文他的第二部巨著《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以不可争辩的事实和严谨的科学论断,进一步阐述他的进化论观点,提出物种的变异和遗传、生物的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重要论点。晚年的达尔文,尽管体弱多病,但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坚持进行科学研究和写作,连续出版了《人类的由来》等很多著作。

神学与科学的纷争

“通过了这些想法, 我逐渐变得不相信基督教和神的启示”

《物种起源》的出版,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

与此同时,也引起维护达尔文主义的相应斗争,积极参加这一斗争的除达尔文本人外还有进步的博物学家,他们成为了达尔文学说的热烈拥护者。以赫胥黎为代表的进步学者,积极宣传和捍卫达尔文主义。他们指出:进化论轰开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启发和教育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关于进化论的论战,最出名的一次是1860年6月30日在牛津博物馆图书室发生的“牛津论战”,韦柏福斯主教先是恶毒攻击了进化论和达尔文,然后话题一转开始对赫胥黎进行人身攻击,因为达尔文本人没有出席。韦柏福斯还得意地问赫胥黎:“我愿意问问在我身旁的、当我坐下时要把我撕碎的赫胥黎教授,关于他相信人类是从无尾猿传下来的问题,无尾猿究竟是他祖父一方,还是祖母一方?”当时才35岁的赫胥黎驳斥了主教,发表了一段后来广为传颂的一段话:“我曾断言,现在我再重复一遍,一个人没有任何理由因为他的祖先是无尾猿而感到羞耻。”论战结果以进化论大获全胜结束。

其实,达尔文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科学研究而失去自己的信仰,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他提到“我在神学方面是一个头脑简单的糊涂蛋;我不能把这个宇宙视为一个盲目的意外结果,同时,我也认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是一个上帝仁慈的设计。”

达尔文第一个科学地论证了生物进化,汇集了系统分类学、生物地理学、比较解剖学、比较胚胎学、古生物学等领域的证据,雄辩地说明,如果生物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话,那么这些领域令人迷惑的种种现象就有了合理的解释。这一解释极具说服力,而且简单明了,让人难以相信在达尔文之前竟然没有人系统地提出,而它一旦被提出来,很快就被生物学家们所普遍接受。

第12篇

关键词:生物科学;双语教学;国际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104-03

生物科学是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学科之一,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21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带头学科。在高校,生命科学的教学与研究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顺应国际化发展。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师及科研人员,均需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教学研究水平。所谓双语教学,即是通过两种语言的结合,通常是将英语与汉语相结合,在课堂上对专业知识就是讲解。加强和推广双语教学是高校国际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培养具有高水平、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与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接轨,迫切需要进行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现已渗透到生物科学各个学科,包括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动物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本文将阐述双语教学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并探讨生物科学双语教学的模式,最后,对生物科学双语教学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期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对生物科学双语教学理念、教学方案和教学形式进行了完善和创新。

一、生物科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双语教学是国际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国际化是时代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和信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举足轻重,只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能够推动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各大高校都在大力推进国际化进程。大学国际化是将国际的、多元的文化融入到中国大学现有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中去,与国际一流大学的教学科研水平接轨。在高校国际化发展进程大力推动的背景下,国际化渗透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各大高校力图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理念、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通过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经验的学生等方式,来提高自身国际化的效率、水平和层次。由此可见,加强和推广双语教学是高校国际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

2.生物科学教学和科研迫切需要双语教学。随着生物科学不断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该学科已进入到不断完善的新阶段。现代生物科学在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粮食与食品安全、生态安全、新能源、资源与环境保护等各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人类生存、人类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息息相关[5-7]。培养生物科学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与现代科技、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然而,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物科学专业在教学和科研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其中,英语水平成为了限制该专业领域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因素之一。双语教学促使教师和学生将中英文相结合,在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更高效的使用英语,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通过双语教学,生物科学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加直接和迅速地了解国际教学和研究动态,时刻保持研究领域的国际化嗅觉,紧跟国际化发展步伐,从而提高该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3.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和高素质教师的有效手段。通过双语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科研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也有利于开拓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师及科研人员的国际化视野,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因此,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提高师资力量,与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接轨,均需要进行双语教学。从各大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已设立国家级生物学理科基地班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班。基地班和国际班的设立,为生物学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完善的支撑体系。同时,联合国际班中外双方的教学力量,为培养具有高水平、国际化视野的生命科学领域的专业人才提供了优势。在此情形下,部分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成为了提高教育改革、应对国际竞争、培养扎实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复合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生物科学双语教学模式

1.中英文授课相结合。与普通的中文授课和全英文式授课不同,双语教学以中英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同普通课程类似,双语课教学主要以教师讲台授课为主,但授课的多媒体课件均为英文,上课内容以全英文展示。为避免学生不能及时跟进英文课件的内容,老师将个别生疏的或者专业的词汇或关键概念列出,并附上中文注解,从而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记忆。双语教学教师主要通过英文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同时辅以中文解说,帮助同学们掌握课堂知识。最终,教师通过亦中亦英的教学方式来创造一种双语的教学环境,既能保证学生们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又能提高学生们的英语理解和应用能力。

2.引用英文教材和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无法离开教材,双语教学既需要优秀的中文教材也需要引进优秀的英文教材。仅靠教师课堂上的英文课件或者英文阐释,尚不足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要真正体现并实现双语教学,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外教学资源,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让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本领域专业知识。引进并介绍给学生一本优秀的原版英文教材便是前提之一。此外,双语教学不仅需要将教学信息以英文形式进行传授,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并掌握知识内容,需要将中英文教材相结合。通过中英文教材作为参考,可以使班级内各个层次水平的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从而达到较好的双语教学效果。同时,双语教学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资源,包括网络资源、参考图书以及生动有趣的教学电影、动画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和加强双语课程的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3.重视多媒体资源。双语教学注重利用多媒体资源,放映教学图片、电影或动画等。我们从国外有关学校引进了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图片、教学电影,这些图片均是彩色的英文图片,制作精美、色彩鲜艳,教学电影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的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点或者复杂的生物动态变化过程呈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高度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大大加深了学生对相应知识的了解和记忆,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生物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学生在生物科学专业英语的听力、阅读等方面得到培养[9]。

4.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双语教学主要以老师课堂讲解为主,由于教学内容繁杂,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很难长时间保持新鲜感,集中注意力,使得课堂教学质量降低。加上课时数少,学习时间紧,学生们课后复习以死记硬背为主,没有达到理解记忆的目的,不能真正掌握生物学知识。同时,生物科学专业注重理论结合实践,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因此,在双语教学过程中,需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包括学生自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个别章节以专题讨论形式开展,增加实验课程、野外实习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开阔学生眼界,增加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双语教学的老师鼓励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制作展示课件、轮流进行课程内容讲解和比赛、撰写简单的科研论文。课程中途安排学生走上讲台,用英文呈现自己的PPT,并用英文对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和讨论,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英文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能够了解学科发展方向、研究热点,拓展学生国际化研究视野,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5.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传统的考核方式为卷面作答的形式。考核形式单一,且易导致学生以应试为目的进行学习,限制学生自主性和科研能力的发展。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逐步改变学生以应试为目的的复习方式,也是双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多元化、灵活的考核形式才能遵循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另需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实践能力。将卷面考试与实验考试、题目作答与课堂论文以及自学成绩相结合,以提高综合能力为目的进行考核,从而避免传统的、单一的、机械式的考核方式。双语教学课程的成绩评定除了期末考试以外,平时成绩以专题讨论、PPT讲解、论文撰写、随堂测验以及课题考勤等形式进行平时学习的考核,目的在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在文献资料查阅、论文撰写、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为将来学生继续深造或就业奠定基础。另外,期末考试使用双语试卷对学生进行考核。即部分试题为中文,部分试题为英文。鼓励学生用英文答题,进行英文答题的学生可给予适当的加分鼓励。

三、生物科学双语教学发展方向

双语教学顺应高校国际化建设发展趋势,只有经过不懈努力的探索和创新,总结经验、勇于实践,才能不断完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我们对生物科学双语教学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1.培养具有较高学科专业英语水平的学生。通过双语教学,与国际上生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接轨,对现有课程进行改革创新,促使人才培养国际化,全面提高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科学素养,开拓学生国际化的视野,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出国深造或者进行科学研究做好准备。

2.实现部分课程的全英文授课。生物科学专业部分高年级的学生将选择继续从事科研事业,部分学生将出国深造,成为国际化人才。随着生物科学双语教学逐步开展并完善,培养具备生物科学领域竞争力和国际化素质的学生将成为其主要目标。针对双语教学的课程,建议对其进行课程体系的改善以及教学质量的测评,在已有双语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双语课程的教学,并逐步实现高年级、部分具备条件的双语课程的全英文授课,尤其是一些国际合作课程、国家重点课程以及具备较好前期基础的双语课程,从而满足生物科学教学的国际化需求,与国际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接轨。

参考文献:

[1]李春茂,巫跃凤,刘玉.中国高校双语教学的进展研究[D].高校教育管理,2007,1(5):70-76.

[2]周密,丁仕潮.高校国际化战略:框架和路径研究[D].中国高教研究,2011,(9):16-19.

[3]蒋玉婷.全球经济危机给中国高校国际化带来的新挑战及其思考[D].教育论丛,2010,(2):163-164.

[4]韩立新,于诗卉.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思考[D].教育科学,2013,6(29):35-41.

[5]黄国琼.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6]何白玉.生命科学教育的哲学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邓立红.中美四所研究型大学生命科学学科的发展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