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时间:2022-12-30 09:34: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第1篇

财务报表分析嵌入式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与优化

一、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思想

“嵌入”字面上的意思是把东西填进较大东西的凹陷处。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就是将两门或几科不同学科课程的相关内容经过相互渗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综合起来设计相互融合的内容体系。其目的在于建立知识块间的有效联系,解除学科领域中完全分离的现象,使知识体系得到完整优化,为学生建立起网状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具有宽厚基底和发散与演绎终点的认知结构。具体而言,是将各学科的主要知识简介于前,然后围绕本学科所要解决的大问题,选择逻辑起点展开,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巧妙地将相关知识串在红线上,达到逻辑终点。这种融合化的课程内容通过科学合理设计各类课程之间的结构和比例,使各科知识相互交叉,因而是一种指向综合教育的目的和内在要求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克服机械拼凑或顾此失彼的毛病,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傅琼,2004)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涉及会计、管理、经济形势与政策、金融等学科的知识,是应用型本科会计类专业的必修课,具有综合性、技术性与实践性的特点(乔宏等,2011)。通常,该课程是在学完了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其教学目的是从最基础的财务报表阅读和分析入手,培养学生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和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方法,基本具备通过财务报表评价过去和预测未来财务收益和风险、提供财务建议和决策支持的能力,以及撰写分析报告的能力等。由于该课程不仅涉及到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知识,还涉及到经济学、统计学、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学科知识,因此教学实践中,依据嵌入式的理论和方法,以财务报表分析理论和技能培养为主线,将这些课程相关知识和职业综合素质教育嵌入到《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整体教学过程中,实现会计相关知识、企业管理及行业背景知识、会计职业素养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知识体系有机串联;并将仿真案例分析等实践教学嵌入到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逐级深度融合,从而使《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综合性内容体系和立体化教学模式。

二、教学内容设计的嵌入模式

根据有关研究,不同课程相关内容的嵌入模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板块式结构、应用式结构和融合式结构。板块式结构是将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内容与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统计学、经济学、企业经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相关内容,作为独立的部分汇编在一起。应用式结构主要是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安排其内容体系。这两种模式形成的结构缺乏完整性和有机性。融合式结构则是围绕《财务报表分析》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先进行分析研究,在梳理和厘清《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内容及其基本结构,按照认识财务报表、阅读报表、分析报表、经营业绩评价以及财务报告撰写等形成相应的知识模块及内容构架基础上,根据《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不同知识模块与其他相关学科或课程知识的逻辑关系,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课程知识并将其嵌入到《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相应模块中,使不同学科或课程知识相互渗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综合化的内容体系,其嵌入模式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财务报表分析》与相关课程内容通过五个层次“嵌入”,使《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内容与相关课程内容相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三、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及优化

根据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一般过程和应用型会计本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嵌入式思维特点,遵循能力递进式的项目序化方式,嵌入式《财务报告分析》教学内容设计了11个项目22个任务作为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践原则,将《财务报告分析》核心内容、相关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有机整合起来,并在工作要求和学习内容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嵌入式《财务报告分析》教学内容体系如表1所示。由表1可看出,嵌入式《财务报告分析》在各具体项目内容设计上,力求使各项目内容相互联系、层次递进。先是认知财务报告分析工作,紧接着根据工作过程围绕具体财务报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各项报表、报表附注及其他相关资料的分析;然后扩展到专项财务分析,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的分析方法进行专项阐述;最后是综合财务分析,阐述如何运用杜邦分析法等对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面临的风险等进行分析,直至写出财务分析报告。

参考文献:

[1]杨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3(03).

[2]向美英.高职会计嵌入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6).

[3]岳虹,戚少丽,周颖.《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财会通讯,2013(06).

第2篇

虽然财务报表分析在不同相关课程和不同教材中给出的侧重点和操作步骤不完全相同(例如:财务报表分析在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不同课程领域中均有涉及,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将其放在最后一部分,重点是对财务信息可靠性进行检验;后者将其放在比较靠前的基础知识部分,重点是对财务效率进行分析),但是具体到综合应用环节,其常规的分析流程可归纳为如下六步:

1明确分析目的。不同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出发点不同,对企业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关注重点必然有所区别,如股东关注的是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债权人关注的是企业债务偿还能力,而管理层关注的是企业全方面的管理效率问题等。因此,明确分析目的是财务报表分析的起点。

2设计分析方案。将分析目的分解为若干具体层面或层次,并分别设计或选取合适的财务指标予以度量,以反映所需信息。

3.搜集相关资料。由于财务报表信息(尤其是反映经营成果的利润表信息)通常会存在盈余管理甚至盈余操纵等现象,因此需要先对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可靠性进行验证;此外,不同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未必一致,因此还需要对相关数据做必要调整,以保证其可比性。只有经过了可靠性验证和可比性调整的数据资料才能用于后续具体分析。

4.计算指标并发现问题。仅仅计算企业自身的当期指标是没有意义的,必须与相应的比较基准(如历史标准、行业标准、预算标准或经验标准)对比,找出重要差异,才算是完成了财务报表分析的第一阶段,即发现问题阶段。

5.分解和分析差异。对发现的重要差异和问题,运用分析方法,层层剖析原因,将重要差异分析到具体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员,只有将数据差异具体化才有利于后续的管理改进;并结合内外部条件变化,剔除客观条件变化的影响,对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的工作情况做出合理评价,至此才算完成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过程。 6.撰写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应尽量要求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即撰写分析报告时应尽量本着“能用图就尽量不要用表”的基本原则,毕竟图例反映的信息比数据表格更直观。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由上述六步构成的现代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基本流程,在具体实践中广为应用,但仔细探究可发现其存在如下四个方面的局限性。

1.分析思路的局限性。利益相关方对企业做财务报表分析,很多情况下是为了获取企业未来的相关信息,然而上述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却仅仅是基于企业过去和当前的数据信息对已发生情况的反映。例如,投资人(股东)需要了解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以便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而财务报表分析反映的却是当前的盈利能力;债权人(银行等)需要了解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以便做出是否放贷的决策,而财务报表分析反映的却是当前的表内偿债能力信息。因此,财务报表分析体系整体而言存在一种基本假设,即企业当前或过去的情况在未来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预测能力,但是当前信息的未来预测性是否可靠,是存在疑问和局限的。

2资料来源的局限性。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依据是数据资料,但数据资料存在可获得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三个方面的局限。(1)可获得性局限:计算出的财务指标往往需要与行业标准(行业平均水平或对标的可比企业水平)比较以便找出差距,但同行企业的某些数据信息未必可得,如单位成本信息等。(2)可靠性局限:大量研究表明,企业的财务数据通常存在盈余管理甚至盈余操纵等现象,使得财务报表信息未必能够准确可靠地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也就影响了分析结论的可靠性。(3)可比性局限:为了保证会计准则能够适应各类企业的业务实践,会计准则必然会给企业在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选择上预留一定的灵活性(例如存货的结转计价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等),这就导致不同企业的财务数据在核算上未必口径统一,影响财务数据的可比性。综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数据资料的局限性会直接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在财务报表分析第5步“分解和分析差异”时,通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因素分析法,这里所说的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主要指的就是因素分析法的局限性。因素分析法是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索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包括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指标分解法等。

4.分析指标的局限性。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通过财务指标的计算与比较来反映企业的有关信息,但是财务分析指标通常仅仅是两个财务数据的相对大小(或比值),它反映不了这两个财务数据各自的内部质量结构,这就制约了财务指标的信息有用性。例如,流动比率(即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是用于评价企业短期债务偿还能力的常用财务指标,且流动比率越大,意味着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三、财务报裹分析局限性的解决对策

上述局限性的存在,并非是对财务报表分析现有体系方法的否定,而是提示现代企业在实施财务报表分析时应思考的假设前提和注意事项。这些局限性是依赖于企业现实情境而产生的,可采取如下对策予以弥补或缓解。

1.分析思路局限性的解决对策。首先,目前可用的预测分析方法以趋势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为主,它们都是以历史数据为基础总结规律,并假设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未来,借此对企业进行预测。因此,以历史数据规律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或偿债能力等,是常用的预测思路,即分析思路的这一局限性是可被接受的。其次,在以预测为目的的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应注重对变量影响因素的研究和判断,将重点放在影响因素的未来趋势预测,以及历史规律的未来可延续性判断,以便得到关于企业未来情形的更准确分析结论。

2资料来源局限性的解决对策。首先,数据资料并不总是能够直接获得,可获得性局限是常态,但可通过间接推算或换用其他指标予以替代。例如,同行竞争对手企业的单位成本信息通常不可直接获取,但用公开披露的利润率指标倒推或换用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指标等方式可变相解决。其次,财务数据的可靠性问题是普遍现象,这就表示获取的财务数据不能直接用于财务报表分析,而应事先采用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等会计分析方法予以检验。最后,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都应在财务报告附注中予以明确公告,因此财务数据的可比性问题可以通过查阅财务报告附注予以确认,并做必要的会计调整。

3分析方法局限性的解决对策: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主要在于因素分析法在分解差异时的因素顺序公认性,因此其解决思路在于提高各责任部门对各因素在分解时既定顺序的认可度。一是注重提高因素顺序的合理性,即找出能够使各责任部门认可的因素顺序安排逻辑,即各因素间有明显因果顺序或先后顺序的应尊重其固有逻辑,否则应依据因素的重要性和企业可控性安排其先后顺序。二是一旦确定的各因素分解的既定顺序,就应固化下来,后续再做财务报表分析时尽量沿用这一顺序,弱化争议。

4分析指标局限性的解决对策。一是在构建或选择财务指标时,应事先对财务数据内部结构质量进行分析,确保所选财务指标的经济含义代表性。例如,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到底采用哪种指标最能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应事先对流动资产内容的变现能力做分析,然后做出判断。二是加强对表外等非财务信息的补充分析。例如,企业有不可忽略的或有负债、既定的分阶段付款约定或未来即将处置收回的固定资产等,都会影响到对其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判断结果。

第3篇

(沈阳工程学院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而展开。首先,阐述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的现状;其次构建了PBL教学法和仿真模拟教学法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以期为改进《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分析;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207-01

收稿日期:2015-02-05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沈阳工程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与实践”(Y20141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朱雅琴(1969-),女,辽宁锦州人,会计学博士,沈阳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司财务、财务会计。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们的应用能力,先进的教学方法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只有在学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后,拥有一定的财务知识才能学习的一门课程。《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仅仅依靠教师采用传统讲授的方式,使学生们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至关重要。

本文基于现实情况,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进行分析,紧跟时代背景,提出了相关教学方法,为高校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一、《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的现状

目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大部分老师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填鸭式”,采取满堂灌的形式,由教师支配整个课堂教学,使整个授课过程单调、枯燥乏味,学生的注意力难以全程集中,无法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求知欲,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财务报表“分析”的能力。为此,必须改革《财务报表分析》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教学方法改革

(一)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即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来学习专业知识,使学生通过寻找问题答案来掌握知识的典型教学方法,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了PBL教学模式。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已全部用PBL教学取代传统模式教学。目前,PBL教学法已从医学领域走向其他学科的教育领域。将PBL教学法应用到《财务报表分析》的教学中,包含了教师备课、教学实施和总结评价三个阶段。

1.教师备课阶段。首先,提出问题是PBL的起点;其次,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进行PBL的重要保障;再次,对学习成果提出明确要求,为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标准。

2.PBL教学实施阶段。首先,将学生分组,一般每组4-6人。学生分组以后,要派发每个小组具体承担的任务,同时明确小组内每个成员具体的分工。小组成员经过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其次,PBL教学法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大多采用真实的案例,如公开对外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使学生深入分析现实问题,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3.PBL总结评价阶段。教师既是实施PBL教学法的倡导者,也是设计者。因此,主讲教师掌控整个过程,教师对学生的收集资料、讨论情况、发言汇报及沟通能力进行评价。采用这种方式,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PBL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要改变原先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我学习能力得以提高。PBL教学的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二)仿真模拟教学法

仿真模拟教学法的本意是指教学中采用让学员以虚拟身份仿效模拟从事真实活动过程的方法。在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仿真模拟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仿真的财务环境中,以公司财务人员的身份模拟开展各种财务活动的方法。如在讲授《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搜集校园超市的财务情况,并作财务分析,提交财务分析报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再如教师也可以让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调研,实地走访企业,获取真实的财务信息,虚拟自己是该企业的财务人员,对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并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为企业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出谋划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能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理解更进一步,增强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也锻炼了学生沟通与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企业管理;会计主体;报表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3-0105-02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是指分析主体根据企业定期编制的财务报表等资料,应用专门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剖析。其目的在于确定并提供会计报表数字中包含的各种趋势和关系,为各有关方面特别是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财务信息,为报表使用者进行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提供依据。

一、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的重要性

财务报表是企业信息披露的核心,也是分析企业基本面的最重要资料,它对所有投资者都是公开的。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还不能直接或全面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大小,只有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有关的数据进行比较,才能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所处的地位,因此,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及其方法的适用性

财务报表分析是由不同的使用者进行的,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分析重点,也有共同的要求。从企业总体来看,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权益的结构、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分布情况和周转使用情况、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等。这几个方面的分析内容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可以综合的描述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基本需要。其中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而营运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盈利能力则是前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对前两者的增强起推动作用。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其中,比较分析法中财务比率的比较是最重要的分析,它们通过相对数比较,排除了企业规模的影响,使不同比较对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行业之间建立起可比性,反映了各会计要素之间内在联系。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偿债能力分析。通过财务报表反映的资产、负债、盈利和现金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反映了企业经营风险性,同时也体现了企业是否善于利用负债为企业获取更大的收益。包括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权益比率、现金流量负债比率等。

2.盈利能力分析。通过报表反映的企业利润构成情况并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通过盈利能力分析,可以发现各项业务对企业利润或企业价值的贡献大小,便于管理者采取措施改进业务结构或业务模式。包括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盈利现金比率等。

3.资产营运能力分析。通过分析企业各项资产的周转情况、规模变化、结构变化来分析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通过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发现并改进企业经营过程中对各项资产的利用状况,从而为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打下良好基础。主要包括资产周转率、现金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

4.现金能力分析。现金流量表信息在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支付能力、财务灵活性、持续经营能力等方面有着修正作用。因此,从现金流量着手来分析企业的现金能力是至关重要的。(1)现金流量指标的比率分析。通过现金流量指标的比率分析可以分析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质量和营运效率。具体指标有: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比率、现金流量偏离标准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营业利润比率、经营现金流量与主营业务收入比率等。(2)现金流量结构分析。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姿活动现金流量,通过分析构成现金流量的这三个项目的方向,可以分析诊断企业的财务状况,见表1。(3)现金流量纵横比较分析。将本期现金流量与以前年度的现金流量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现金流量的趋势,从中找到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所处的阶段,预测企业未来的经济前景,揭示企业资金的使用方向及其主要来源渠道。此外,将企业现金流量构成及现金流量各项指标与同类型企业进行比较,可以分析企业在同类型企业中所处的水平,从而找出差距,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现金流量管理水平。

5.可以运用百分比法对利润表中各相关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进行分析,也可以对其他报表中具体项目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获取一些有用信息。例如,现金流量表中可围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指标进行分析,该指标表明企业经营活动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如果企业的净利润大大高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说明企业利润的含金量不高,存在大量的赊销行为及未来的应收账款收账风险,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操纵利润之嫌。

三、分析财务报表时应注意其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制定经济决策,都有着显著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会计处理方法及分析方法对报表可比性的影响。会计核算上不同的处理方法产生的数据会有差别。

2.信息的时效性问题。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均是企业过去经济活动的结果。用这些数据预测企业未来的动态,只有参考价值,并非绝对合理可靠。

3.报表数据信息量的限制。由于报表本身的原因,其提供的数据是有限的,对报表使用者来说,需要使用的信息可能在报表或附注中找不到。

4.报表数据的可靠性问题。有时,企业为了使报表显示出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会在会计核算方法上采用其他手段来粉饰财务报表。

充分了解这些局限性,分析报表时注意它们的影响,才可以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

第5篇

关键词:学分银行;高职教育;开放教育

一、引言

“学分银行”(schoolcreditbank)是一种模拟或是借鉴银行的功能特点,使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学分银行”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展开研究并实施的基于学分制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也是构建各级各类教育学习成果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建立能体现终身教育特点,以继续教育(包括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等)的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为主要功能的学分银行,建立适应终身教育发展的学习成果管理与服务中心与体系,是构建四通八达的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和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枢纽关键。通过学分互认,能增强开放教育本科对高职高专学生提高学历层次的吸引力,稳步扩大开放教育本科办学规模,逐步搭建高职高专与开放教育本科之间的“立交桥”。

二、研究现状

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甚至普及高等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等方面都在积极探索,其中尤以韩国和英国最为典型。韩国完善的学分银行制连接了各类教育体制,激起了人们的学习欲望,吸引了很多有才能却没有接受正规教育的人参与学习。英国于1998年提出建立个人学习账户,到2001年10月,已经有250万人在学习账户中心注册学习,大约有9000个组织成为提供学习机会的机构。从这些发达国家的经验看,通过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形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沟通,构建各类教育沟通的立交桥,是实现终身教育、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有效手段。上海开放大学构建“学分银行”系统,通过积累学分,学校可以将不同学习经历转换、认定,达成一定成果后,系统给予相应评价。重庆市公布《重庆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挥普通高等学校、广播电视大学等继续教育资源优势,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和沟通,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三、论证

搭建基于学分银行导向的高职教育和开放教育衔接路径,不仅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而且依托衔接路径,促进各类教育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1.学分银行导向的基本思想

构建“学分银行”能实现各高等学校、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各级别“学分银行”之间学分的通兑,建立高职教育与开放教育之间沟通的平台。学分银行主要包括:学分认定、学分存储积累、学分转换三部分。考虑到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差异,特别是高职教育以脱产为主,开放教育以业余学习居多,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应采取不同而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与管理方法。在实际运作中,可以充分运用学分银行的导向方式:存储、积累、兑换的办法,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基于学分银行导向,构建高职教育和开放教育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具体办法为:①学分认定:将学习者学历教育的原始学分认证后存入学分银行,构建学历教育学分信息库。学习者申请将自己已有学历教育课程的原始学分,或将可与学历教育沟通的职业培训等证书,认定为学分银行的标准学分存入学分银行。②学分积累:学分银行积累学习者获得的原始学分和标准学分,形成个人终身学习档案,形成学分银行学分信息库。③学分转换:学习者申请将积累在学分银行的标准学分,按规定转换为对应学历教育类的学分,并在对应学历教育学习,修满学分可以获得对应学历教育的学历证书。

2.衔接路径

根据高职教育和开放教育的阶段性要求,主要先开设高职类的课程,然后开设本科类的课程,学生可以在基本学完高职课程后,获得高职学历,也可以通过学分储存,在一段时间后再继续完成本科学习。而大多数学生通过高职类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完成本科规定课程的学习,可获得本科学历。根据高职教育与开放教育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专业特点及实践要求,调整课程体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即可保证整个学习过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又体现高职教育与开放本科教育的阶段性特征,使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有机融合。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将原高职与本科都开设的课程合一,在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上进行调整,实现衔接。以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与开放教育本科会计学专业课程衔接为例,按照课程性质、内容、教学要求等,分三个模块课程:即沟通课程、衔接课程和核心课程。三类课程分别采取学分认定、学分补偿和学习新课程的方式。下面以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与开放教育本科会计学专业为例分析。沟通课程:一般为公共基础课。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与开放教育本科会计学专业均开设,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基本一致,所以在本科学习阶段,沟通课程可直接承认专科学分或成绩。衔接课程:一般为专业基础课。这部分课程在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已开设,同时会计学本科专业也开出了相关课程,但内容比高职广或教学要求要高,在本科学习阶段,可以在课程内容上作进一步延伸与拓展,并通过完成本科某一方面的测试,就可获得该课程学习考核成绩和学分,即采取学分补偿的方式。核心课程:主要涉及会计学本科专业核心课。这部门课程在高职专科阶段未开设,学生必须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环节,学习这些课程并通过考试才能获得该课程的学习考核成绩和学分。

3.建立课程对比表

如何搭建高职教育与开放教育本科之间“立交桥”,选取高职教育会计电算化专业和开放教育本科会计学专业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为例进行对比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既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集会计核算方法和实际操作能力于一体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开放教育本科会计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4.能力和技能点分析

我们分别从知识、能力、技能等三个方面进行逐一对比分析,制定相应的学分认证标准。①对高职教育《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能力和技能点分析能阅读财务会计报表并具备对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初步分析的能力,具备对中小企业会计报表进行偿债、营运和获利能力分析;具备对财务报表分析报告撰写的能力;掌握基本的人际沟通与协作;具有信息加工及分析解决会计问题的综合能力。技能点分析,从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三个方面来看:能对中小企业会计报表进行基本分析;针对中小企业的会计进行偿债、营运和获利能力分析;针对中企业的会计报表进行综合分析,并能撰写财务报表分析报告。②对开放本科教育《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能力和技能点分析具备对中小企业和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各种类型报告撰写的能力;具备基本的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能力;及具备信息加工及分析解决会计问题的综合能力。技能点分析,从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三个方面来看:能对中小企业和上市公司会计报表进行基本分析;对其进行偿债、营运和获利能力分析;对其会计报表进行综合分析,并能撰写财务报表分析报告。通过上述的对照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在开放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能力与技能点的要求基本一致,但开放本科教育的要求更高些。

5.对比分析

以高职教育会计电算化专业、开放教育本科会计学专业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为例,对该课程的四个模块进行对比分析,如下:模块一:财务报表的基础分析高职课程:①企业资本分析:资本的基本构成;权益资本的内容及分析;负债资本的内容及分析。②资产与资本对称结构分析:资产与权益对称结构的目的和内容,资产与权益对称总量分析,资产与权益结构对应关系分析。开放本科课程:①利润表解读:利润表的基本结构,利润表的经常性项目、非经常性项目和综合性项目解读,利润表结构分析和趋势分析。②现金流量表解读: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现金流量表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解读。模块二:偿债能力分析高职课程:①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所需的会计报表资料(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计算及相互关系;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②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指标的计算及相互关系;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开放本科课程:①短期偿债能力的概念;营运资本、流动比率、流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的概念、计算和使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包括趋势分析、同业分析、影响因素分析。②长期偿债能力的概念;资产负债率、获利能力比率和利息费用保障倍数的概念、计算和分析;影响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包括短期影响因素分析和长期影响因素分析。模块三:获利能力分析高职课程:①企业获利能力指标构成;企业获利能力指标分析的意义。与收入相关的获利能力指标:销售毛利的概念、计算和分析;产品销售利润率的计算与分析;营业利润率的计算与分析。②与资产相关的获利能力指标分析:资产销售利润率、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资产营业利润率的计算与分析;存量资产利润率和增量资产利润率的计算与分析;商品(产品)获利能力分析。开放本科课程:①以资产为基础的获利能力的衡量,包括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投资收益率和经营资产收益率等的概念、计算和应用分析。②以资产为基础的获利能力分析,包括总资产收益率的趋势、总资产收益率的同业比较和总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块四:财务报表综合分析高职课程:能够运用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综合杠杆对企业的风险状况进行判断。利润表综合分析包括利润表的横向比较、利润表的纵向比较、利润表的盈利结构分析。开放本科课程:财务报表综合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财务报表综合分析的特征。杜邦分析法的核心比率指标、基本框架。综合系数分析法的基本程序。财务报表综合案例。

四、结论及对策

1.结论

通过对高职、开放教育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四个模块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财务报表分析》既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集会计核算方法和实际操作能力于一体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也是开放教育本科会计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②两者在类型要素、规格要素和内容要素等几个方面高度重合,但高职教育中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的会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而开放教育本科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更高一些,除了对中小企业外的会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外,还增加了对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财务分析的内容。

2.对策

鉴于此,提出本课程的补偿学习方案如下,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需完成以下任务,成绩合格者方可替换开放本科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①通过互联网搜集分析对象(中国某上市公司)公开的真实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分析对象所处行业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或可比企业值,并合理加工收集的资料。②对分析对象的偿债能力、资产运用效率、获利能力和综合能力进行分析。③形成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参考文献

[1]谭蓓.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1,(5).

[2]郝克明.终身学习与“学分银行”的教育管理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2,(1).

[3]王文静.中国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学为导向”综合型课堂教学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

[4]邱淑女.基于学分银行制的中高职教育衔接系统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3).

第6篇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专业性较强,授课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授课教师熟悉会计、财务管理、税务、财经法规和财务报表等内容,而且要求教师有较丰富的学识、相关经历和经验,这样在教学中才能融会贯通,教给学生更多知识,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然而,绝大多数非会计专业的老师都不是财会专业出身,财务知识不够全面系统。因此,讲授好“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难度较大,不仅要求任课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广博的知识面,而且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案例教学法,任课教师不仅要学会如何合理筛选案例,如何设计教学程序,科学组织课堂教学,自己还要能全面理解和分析所选案例,能够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应对学生在案例分析时提出的各种疑惑和问题。因此,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扩大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面,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

2案例教学法引入非会计学专业“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具体运用

2.1认真选取课堂教学案例

由于非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财务基础普遍较差,对于财务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在讲解“财务报表分析”的具体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事先设计好相应的课堂知识点案例,并将这些知识点案例穿插在课堂理论教学中,通过某个具体的案例分析来增强学生对具体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引导学生剥去案例非本质的细节,揭示其内部隐含的深层次问题。例如,在讲授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质量分析时,可以引入草原兴发的案例,通过对草原兴发2004~2006年的年报进行背景介绍和分析后,教师可以提出下面启发式的问题:连续多年的年报数据都显示草原兴发的现金比率极高,且95%以上的现金都集中在母公司,然而母公司为什么要囤积这么多现金?为何多年来企业的现金又没有太多变化呢?企业在拥有12亿现金的情况下,为何依旧资金紧张,原因何在?提出以上这些问题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抽丝剥茧,一步步分析年报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而查出草原兴发虚造销售收入、利润做假等违规行为,使学生对企业货币资金的质量分析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2.2合理布置作业案例

为了加强学生对某些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在讲授完基本理论后再布置一定的案例作业,让学生根据课堂教学要求对案例进行分析,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这类作业案例通常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任课教师为学生挑选出有价值和代表性的案例,根据教学进度给学生指派相应的课外作业任务,让学生开始资料查找和报表分析工作。第二阶段是案例的课堂讨论和教师讲评阶段。每章的内容讲完之后,教师安排出1~2节课的讨论时间,让学生进行开放的课堂案例讨论,让学生通过相互切磋及交流,学习如何在友善的气氛下,建立自己的看法,并为自己的立场辩护及与对方争辩[4]。最后由任课教师对学生讨论的案例进行客观评价和总结,指出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客观、全面、科学地分析企业财务报表。例如,在讲解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分析时,可以选取宝钢股份、华谊兄弟和科龙电器近三年的年报资料作为分析案例,为学生分派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不断巩固知识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科学安排综合分析案例

为了加强学生对企业财务报表整套分析流程的掌握,教师可以根据学时安排和教学要求设计综合分析案例,培养学生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能力。这种综合案例分析主要是通过项目教学来实现。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每个学期的第一节课,教师就把本学期的综合案例分析任务布置下去,鼓励全班学生按自愿原则组成学习小组,一般12-15人一组,根据班级总人数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选取一家本组成员都比较感兴趣的上市公司作为项目研究对象,收集该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报表,在期末规定的时间以小组讨论汇报的形式完成财务报表分析的几大模块,最终提交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报告,并以PPT的形式在全班进行讨论和展示。由于每个上市公司的信息量和财务报表数据量都比较大,因此,每个大组内部又可以根据自愿原则分成若干个2-3人的小小组,每个小小组只负责财务报表分析中的一个模块,这样由全组成员相互分工合作最后协同完成任务。将这种综合案例分析法由始至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根据教学进度边学习边收集资料,边学习边模拟操作,课程讲授完了,学生也熟悉了基本的操作流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3非会计学专业“财务报表分析”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评价

自2011年起,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在经济学、金融学和金融工程三个非会计学专业中同时开设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作为该课程的任课教师之一,本人自2012年起尝试在三个专业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三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是充分激发了非会计学专业学生选修“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题组对2010级金融、2011级经济和2012级金融工程共计324人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网上选课阶段,这三个非会计学专业学生对该课程的选修率达到了97.1%,82%的选修学生都反映他们在听了学长对该课程的介绍后,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不再那么惧怕,无论是课程的参与度,还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有了很大提高。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该课程的带动下,对财务的其他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选修了管理学院和其他高校开设的财务专业课程,拓展了知识面。二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为了完成作业案例和综合案例分析,学生们要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收集资料,进行案例准备,他们不仅要学会如何下载企业年报,还要学会如何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如何撰写财务分析报告。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他们不但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分工完成任务,增进了同学间的交流,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而且学会了幻灯片和Flash的制作方法,掌握了EX-CEL、Word和PPT等计算机操作软件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三是明显提升了课程的教学效果。通过对2010级金融、2011级经济和2012级金融工程共计280人选修学生的调查,87%、89%和91%的学生表示他们喜欢这种开放式的案例教学方法,不喜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课程的课时总数太少,案例分析会占用他们较多的课外时间。三个专业的期末考试合格率分别为79%、82%和83.3%,主观题的得分率分别为78%、81.5%和85%,说明经过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有了一定提高,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升。54%、61%和67%的学生表示,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带动下,他们的资料收集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和“论文创新”比赛并获奖。四是提高了任课教师的自身素质,完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对于案例教学法的成功应用至关重要。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让任课教师从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逐渐变成了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无论是课堂教学案例的选择,还是作业案例的布置,都需要任课教师在其中起到重要的组织、协调和引导作用,这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极大挑战。通过案例教学方法的尝试,本课题组教师注重持续学习、相互切磋、日常积累和创新实践,不仅顺利完成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目标,而且锻炼了教师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了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和组织能力,完善了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

4结语

第7篇

关键词:基础会计;非会计专业;财报分析

《基础会计》是高职经管类所有专业的一门专业性基础课,高职非会计专业,如商务管理、市场营销、会展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创业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都有开设。教育部在确定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为主线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财报分析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改革传统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以财报分析为主线进行教学,是本课题的教学教改之方向。

一、 财报分析引入《基础会计》教学的意义

目前,学术上对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的理解是比较一致的。如陈萍、徐小梅提出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懂得相关专业的经济业务活动与会计核算的关系;二是具有认识并制作、填写与本专业经济业务活动相关的各种原始资料的能力;三是能看懂会计报表,并能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对企业经济状况具有一定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此外,2011年8月至11月期间,笔者在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针对《基础会计》课程的改革,面向学院经营管理系,商务流通系11级和10级的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涉及的专业学生有学院经营管理系的商务管理、创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展管理专业和商务流通系的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28,回收率85.6%。在财务报表分析这一模块,有65%的学生表示感兴趣,24%的学生表示一般,仅11%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可见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还是很有热情的,这一点在新生中所占的比率更高。

二、 财报分析引入《基础会计》教学中面临的困难

财报分析想要成功在《基础会计》课程上引入,并且让学生真正能够学到知识,还存在以下的困难。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综合性强

财务分析具有融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综合性特点,所以它对分析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分析者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仅仅看计算结果是不可能全面把握各项指标所包含的经济内涵;另外,财务报告相对来说它是一种静态文件,只能概括地反映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分析者如果仅凭测算几个独立的财务指标进行泛泛的分析,这无异于纸上谈兵,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基础会计》课程本身的困难和课程单一性

由于非会计专业的原因,《基础会计》基本只开设一个学期,后续基本不再开设其他有关会计类的课程。如以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课程设置为例,以上所提及的专业,只有商务管理专业后续开设了《管理会计》,创业管理专业则开设了《融资管理》,其他专业均没有后续课程。而《基础会计》学习中,学生必然地会遇到一些新的术语与专有名词,而这已经让部分学生很吃力。现在若要再增加新的内容,如果处理不好,的确会导致学生学习没有头绪,没有重点等情况的出现。

(三)课时紧张的问题

据调查,当前各高职高专院校在《基础会计》课程课时的设计上,基本上是周课时4节或3节,这样最多也只有68课时。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财务报表分析。

(四)学生基础薄弱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不仅反映了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的热情,也看到了学生基础的薄弱和对财务报表知识的缺乏。如问及企业应当有哪些财报时,大一新生的回答明显差于大二;如对财务报表感兴趣的同学问及想对财务报表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解时,学生的回答基本就是空白。

三、 《基础会计》教学中开展财报分析的思考

面对这些困难,本课题组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设计了以下的对策,希望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确立以财报教学为主线的教学思路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基本都采用同样的教学内容体系:首先分析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其次分析会计核算方法设置教学内容,包括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复式记账的原理等;最后分析会计报表的编制等等。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因课时限制,同时缺乏后续课程的衔接,会导致学生无法系统理解会计核算的整体性,更谈不上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所以,要想强化财务报表分析的地位,一定要改变教学思路,本课题组提出确立以财报分析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要求在第一堂课时,教师就引入主要的二张报表,以案例来展开相关概念的分析。此外,在后续的教学中,也强化教学内容与财务报表分析之间的关系,试图构筑学生清晰明确的学习主线。

(二)模块化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解决课时等矛盾,本课程组提出模块化教学的思路,并编著教材《基础会计理论与实训》。

模块一:引入财务报表结构框架,解析会计学基础理论

如前所述,打破传统教学次序,提前引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报表结构定位六大会计要素。并解释两大财务报表产生的基础,清晰各要素间的勾稽关系。自然引出两大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在者权益、利润=收入一成本(费用)。

模块二:简化“借贷记账法”的教学

借贷记账法是我国会计法的基础,要理解会计实务,必然要明白借贷记账方法。但借贷记账法的借贷符号结合不同会计科目的变化,对于初学者非常难学,堪称教学的瓶颈。本着“必要、够用”的原则,建议简化会计实务的难度,围绕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和利润的形成、分配等五个环节做基本的介绍。

模块三:凭证、账簿处理模块

这部分注重让学生理解凭证账簿处理流程,重点分析与报表之间关系和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并强化银行结算业务处理。为了拓宽经管类学生的就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特别设计这一模块,运用真实票据加模拟案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当前企业银行账户管理以及常见的银行结算方式。

  模块四:财务报表分析模块

  本模块包括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报表分析二部 分。财务报表编制注重于二张主表结构的清晰。财务报表分析通过引入案例展开,适当地介绍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与方法。案例设计的方式可以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以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

模块五: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模块

为了综合检验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的掌握水平,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最后设计了模拟实训单元,通过采用仿真的票据、单证、账表,再现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和理解会计核算的原理与账务流程,并能编制相应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报表分析。

(三)加强实践性和专业性引导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老师应该培育和抓住学生的兴趣,给予强化。在财务分析中,这一点是很突出的。在教材案例分析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其不同的专业,寻找不同背景的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也可以利用专业社团,让志同道合的学生聚在一起,探讨经济、会计事件,并得到实践锻炼和提升。

(四)优化考核模式,突出财报分析能力的考核

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在课程考核上也应充分体现这一要求,改革以往只以期末考试一张试卷为主导的考核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课堂表现、课堂作业、团队报告、期末笔试四个部分,其中团队报告是对某一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总之,通过优化课程考核方法,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进行系统考核,达到课程设置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文喜,刘芳.基础会计理论与实训[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

[2]陈萍、徐小梅.高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探析[J].考试周刊,2011年第30期

第8篇

实训要求:

了解对金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原理和过程,了解各种数据分析模型、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条件、应用场合、所需参数及模型的性质,能按照模型的要求输入基本数据合参数,进行运算和统计分析,掌握数据输入、数据分析、数据转换、选择等技巧,掌握各种基本的统计分析模型的计算方法,能根据数据来源、数据类型和分析的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统计分析模型进行分析,能对输出结果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恰当的运用。

实训内容:

1、 任选某一上市公司,任意选取杜邦分析中两个指标。

2、 分析这两个指标的中心趋势(均值、中位数、众数等),离散趋势(极差、

方差、标准差、分位数),数据的分布(偏度、峰度)。

3、 分析两个指标的相关系数和散点图。并作出两指标之间的回归分析 (回归

函数,回归检验)。

项目二 财务报表分析

实训要求:

财务报表分析是金融学专业本科学生综合实训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基本财务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的分析,加深学生对财务报表的理解,掌握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的运用,学会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来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基本具备通过财务报表评价过去和预测未来的能力,以及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的能力。

实训内容:

1、要注意比率分析法中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等指标之间的关联性。

2、要学会运用杜邦分析法、沃尔沃评分法等方法,综合分析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

3、能熟练利用互联网收集财务报表,并利用excel整理编辑,运用所学的财务分析知识撰写财务分析报告。

项目三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实训

实训要求:

1.通过对模拟银行软件和相关业务案例的具体操作,深入理解与掌握银行实务中所涉及的基本业务流程,把握业务操作中的关键要素,熟练主要凭证的实际应用和业务管理的技能方法,同时梳理自身的知识体系,巩固理论基础。

2.通过对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设计原理、业务系统的功能结构、业务的管理等内容的操作体会及分析研究,帮助学生缩短理论与银行实务的距离,开阔专业视界,培养认真、细致、严谨的专业态度,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增强毕业班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实训内容:

1.在硕研商业银行软件平台上进行业务操作,做好具体业务操作前的准备和日终处理,熟练柜员主要业务的代码和操作流程。

各组写:业务种类、操作流程;收获与提高,不足及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

2.资本管理状况分析——以2012年***银行为例

第9篇

    关键词:财务经济分析;财务报表;Office;VBA

    1、引言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报告,是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财务经济分析是以财务报表分析为基础,体现财务活动与整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紧密联系,以经济核算信息为起点,以财务资金分析与财务能力分析为中心,运用专业方法评价生产经济过程诸要素对财务活动的影响,藉以考核企业过去业绩,评估目前财务状况,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有关方面提供决策依据的管理活动。但是,国内有一些企业仅仅把财务报表视为向工商局、税务局或上级主管单位履行报告义务的工具,忽视了财务报表对于企业管理层分析企业财务和经营情况、对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活动实施控制乃至决策的重要作用。即使是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上市公司分析其财务报表时,或者全部通过人工完成;或者借助于会计电算化软件所提供的一些财务比率,然后再通过人工形成分析报告;或者人工将报表输入至Excel软件,并设定公式计算出财务比率,再用Word形成文字分析报告。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会计信息对企业决策支持的价值。因此,在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设计自动化财务经济分析系统,提升企业及时分析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的能力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财务经济分析系统的一般需求

    通过对财务经济分析系统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可将其一般需求归纳为几个方面。

    (1)广泛兼容的数据获取能力

    财务经济分析首先是搜集数据,而这些数据的可能来源非常广泛,既可来源于企业本身的会计与业务管理信息,也可来源于现有的Internet或办公信息系统的Office电子表格,或者是传统的纸介质文档。财务经济分析系统应该具有从各种来源中获取、分析数据的能力。

    (2)公式运算和数据预处理

    为了达到财务经济分析的目的,一般直接使用数据访问功能得到的信息不一定能直接用于统计分析,在分析之前还需要进行多种公式运算和预处理。虽然某些工作可借助于数据库系统来实现,但有些可能无法实现或实现起来相当麻烦,因而设计良好的统计分析系统应能对数据进行多种形式的预处理。

    (3)方便灵活的分析能力

    不经过分析的财务报表对企业管理并无多少价值,财务报表主要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相关的附表构成。经济活动的原始数据经过会计部门按照有关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加工变成定期的报告,政府部门、股东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银行(作为债权人)和企业的管理层都应该从各自的角度研究企业的财务报表,最后形成关于企业的观点或结论。然而,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财务分析系统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很难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回报能力、偿债能力、管理效率和发展能力的优劣形成观点或结论,财务报表本身对企业的控制或决策的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不同企业或者同一企业不同阶层、部门管理人员的管理需求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分析需求,财务经济分析主要是为辅助决策服务,但决策过程是由管理者发起的具有相当大的不固定性的智能活动,因而财务分析系统不仅需要有友好的、易用的界面,而且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可设计性,系统不仅应该尽量多地提供针对各种分析需求的分析模型,而且财务经济分析的最终用户能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设计扩展具有满足特定要求的分析模型。

    (4)报表与图形表现能力

    财务经济分析系统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报表或图形来表达,因而财务报表分析系统应该提供方便易用的报表设计与数据的图形表现形式。

    (5)数据分析与文档报告的高度集成能力

    财务经济分析的结果大多是以报告的形式给出,而且现存的大量资料也有许多是以Office形式的电子文档存在,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与普及,作为从事企业财务经济分析的专业人员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他们对Office软件或类似软件能应用自如。因此,为了充分利用已有的人力资源,保护已有投资,财务经济分析应该能很好地集成现有的电子文档资料,而且用使用者熟悉的形式来表达。

    3、基于Office的财务经济分析系统的实现模型与体系结构

    Microsoft Office Excel作为常用的电子表格软件,一方面,为报表所需要的界面表现形式多样化与用户可设计性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其内部提供的大量函数和第三方提供的可加载宏(Add-in)为基于Office的财务分析模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Office对VBA的支持使集成与组织这些模型与函数成为可能;最后,Office的模板技术不仅可以使具有创新能力的财务分析人员的专业能力成为企业财务分析人员共同的知识,而且能通过模板的不断积累形成形式一致的财务分析报告,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营决策。

    3.1、实现模型

    Office不仅有强大的报表功能,而且数据处理能力也十分强大,只要为其增加访问常用数据库,如Access、SQL Server、Oracle、DB2等的数据访问能力,在数据访问的基础上,将返回的数据让用户可以在其中对这些数据进行筛选、排序、查询、编辑、打印、公式运算与统计分析等;Office的模板技术,不仅简化了财务经济分析人员的工作量,而且通过不断完善的模板库系统,可以提高财务经济分析的专业化水平,其实现模型如图1所示。整个模型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数据提取部分:主要实现从各业务处理系统生成的数据库中访问数据的功能;第二部分是业务处理或商业规则层:主要完成数据提取,并在获得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处理,在模型中表示为公式运算、财务经济分析与数据自动填注功能;第三部分是模板库:不仅完成界面的设计任务,而且实现模板的积累与共享。三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依图1中的流程方向最后形成高水平的、规范的财务经济分析报告。这三部分既可依据流程的方向依次顺序完成,亦可并行地完成其中的多个部分,最后再形成完整的财务经济分析报告。

    3.2、体系结构

    依据系统的实现模型,可将财务经济分析系统的体系结构进一步细化。

    系统不仅为用户提供多种分析方法与模型、丰富的用户企业信息系统财务数据、同行业公司财务数据、行业标准和全面的财务报表分析工具等,而且还能使用现有的模板自动形成具有行业水准的财务经济分析文字报告,及时辅助企业进行财务经济决策。

    4、主要关键技术

    4.1、在Office中数据访问的实现

    (1)连接数据库

    在Office中访问数据库一般需要通过下面四种方法中的某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方法一:使用随Office一起提供的工具Microsoft Query

    在安装Office时选择自定义安装,选择并安装Office工具中的Microsoft Query.在安装完成后进入Excel中,选择“数据/获取外部数据/新建数据库查询”,然后按向导的提示一步一步做,最后就可将数据返回到Excel中。这种方法是大家常用的,也是最方便的,但这种方法只能对远程数据进行查询,不能对远程数据进行增加和修改。

    方法二:使用ADO(随Office 2000安装而安装)

    这种方法需要VBA编程(下面方法相同),在Visual Basic编程中,我们经常用ADO来访问数据。ADO是Microsoft提供的针对各种各样数据源的新型高级编程接口,它支持大多数数据库操作,在Office 2000中应用ADO来访问数据是十分理想的方法。

    方法三:使用ODBC加载宏

    Excel 2000的功能是十分强大的,它自带了一个ODBC加载宏,只要在Excel 2000中引用这个宏文件xlodbc.xla,就可以通过它去访问我们建立的数据源。这种编程方法用着方便,也是一种好的访问远程数据方法,但是一般速度较慢。

    方法四:直接调用SQL API

    这种方法比较复杂,调试也比较困难,但运行速度快,在进行大量查询数据和自己在API调用方面比较熟练时,可以用这个方法。

    (2)数据访问信息的处理

    不论采用哪种方式连接数据库,关键的要素有两个:数据源与查询SQL语句。从通用的角度考虑,应该是每个对象(如Word中的表格、Excel的单元格)都能保存这些信息。因而在设计时要找到对象的某个属性,用它来保存有关数据访问的信息。例如,可选择Office中的批注对象完成类似的功能。

第10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财务体系;企业财务管理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分析方式

企业财务报表主要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所有者的权益变动表。在现阶段对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态的分析,基本上都可以通过这四项表格展现。因此,在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中,需要严格基于四个表格进行开展,以此清晰地分析和阐述企业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以及财务状态和偿债分析能力。企业财务人员不能仅局限于对自身主表数据的分析,还需要全面分析行业中一些规模相同的企业,特别是一些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应着重进行财务数据的比较分析,以此帮助企业及时地发现自身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此外,在针对企业某一个具体环节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还需要全面地结合企业非主表中的数据信息,实现精细化的分析,以此保障整个财务分析的完整性。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模式基本上分为三种:比率分析法、因素法、趋势分析法。首先,比率分析法是基于财务报表中的实际数据信息,将有关联性的数据进行全面地比较。此外,需应用不同比率进行合理分析。例如,在偿债能力的分析中,需要运用到资产负债率。其次,趋势分析法是将财务报表的数据以及对财务报表中的比率法,实现对比率的数据分析,需要基于不同时期,实现对企业未来经营战略的预测。调整财务报表会计政策改变的过程中,会在各个业务的初期累计基础影响数据,企业需要保障在发生会计变更后,能够采用调整的方式,使会计政策实现科学合理的落实。会计政策变更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情况,需要掌握以及熟悉各种会计政策变更的账务处理,还要在财务报表调整的过程中,明确注册会计师的考试重点内容。企业要保障能够正确地计算出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据,并披露一些重要的数据。会计政策变更累计影响数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是基于变更后的会计政策,是前期最早的存留收益的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的差值。首先,变更计算分析,需要严格基于最早的会计政策分析方式。在财务报表中提供一个数据比较信息,可以在变更政策的早期,对照年初留存金额,客观反映出实际的金额内容。在留存收益金额中,主要是针对所得税后的金额进行分析,将其当作准确的实际利润与收益。

调整财务报表的格式与优势

一、调整财务报表的格式在进行资产负债表的调整过程中,需要左半部分作净经营资产,右半部分作净金融负债与股东权益间的综合,形成一个较为明确的经营公式。在资产负债表的设计中,原本资产部分需要分为金融资产与经营资产,区分为有无利息。金融资产的经营过程包含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货币资金获取,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计算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将右侧的金融减项计算,当作净负债。原本资产负债表的部分,需要当作金融负债与经营负债。二、调整利润表正在进行调整的利润表,要将其分为经营活动与金融活动两部分,相比原本的利润表而言,区分了经营活动与金融活动的利润。企业需要将财务费用单独进行核算分析,将税前与税后的利息区分,并将所得税分为两部分。分别为经营活动利润与金融活动利润。用经营后的利润,减去金融活动中的利润,得到准确的企业税后利润。三、调整财务报表的优势现阶段开展的财务报表调整工作,能够区分出经营资产与金融资产的特征。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负债表资产基本上是对企业中股东、有息债务债权人,以及一些无息债务债权人的资产体现,因此对于无息债务的债权人而言,并不需要进行利润的分享。首先,这样的调整形式下,有息负债权人需要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在无息负债的设计中,由于没有相应的成本,需要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对其金融活动中的损益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其次,对于金融活动而言,实际的利息收支净额分析中,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现阶段经营中的具体收益。四、财务报表调整与披露在进行财务报表的调整过程中,要能够基于追溯调整法,对会计政策在发生改变时累积影响数以及对应的变更存留收益进行分析。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分析中,对比传统的财务报表,进行针对性地分析,以此有效地保障对其存留的实际收益进行有效的分析。财务报表中的其他相关信息,都需要统一地整理和分析。在调整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对资产负债表的相关信息,进行针对性地调整,因此在实际的分析中,要保障调整的报表内容,能够涵盖利润表、所有权益以及各种相关的项目上年数。调整年初数与上年数,是为了有效地处理一些对会计政策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将累计影响数计入变更当期中,可以实现对各种留存收益的实际分析。这样的分析方式下,并不是对变更期的实际净利润分析。在进行财务报表的披露过程中,需要企业能够有效地对财务报表中的内容进行调整,此外要加强对各种重要信息数据的披露程度。首先,加强会计政策变更的过程中,其性质、内容以及原因方面的详细分析。现阶段,需要保障当期与各个列表的前期财务报表的处理中,对其受到影响的项目与金额进行针对性地调整。例如,需要采用追溯法的方式,对内容进行针对性地分析,调整净收益工作,并不会对其造成直接的影响。其次,需要保障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开展针对性的追溯调整。在处理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保障变更后会计政策的应用情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掌握。

财务报表在财务管理中的实际调整成果分析

一、财务体系的分析权益净利率是企业综合盈利能力的重要体现,基于此,对企业现阶段的托管资产的实际获利能力与企业自身运行的盈利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例如杠杆贡献率需要将经营差异率与经营财务杠杆相乘,如企业的经营差异率出现正数,无法提升,就需要增加负债权益,实现对经营差异率的控制。二、企业价值评估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有现金流量折现法、经济利润法与相对价值法三种。经济利润法需要满足企业财务报表调整要求,提升投资额。在进行计算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保障调整的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都与销售收入保持较高的联系,并计算出实际的调整财务报表。企业需要折现求出设计净现值,计算企业现阶段的实际价值,保障计量单位一年度的企业价值增加值计算准确。业绩的考核过程中,权责出现改变,就要将权责发生制进行统一分析,还需要将决策与考核联系起来,满足企业要求。只有保障对企业估值进行良好的分析,才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企业价值的评估方式下,可以很好地满足企业核算过程中实现价值性的分析以及评估。进入新时期后,企业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未来发展中,就需要重视企业的价值性评估。对一些大型企业的未来战略发展规划,进行全面价值性评估,为以后的财务工作、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并提升企业对自身的管理效能,避免受到市场中风险的直接冲击,无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MANAGE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现存问题

一、数据资料可比性低、准确性不足以及资料来源局限性,无法实现分类现阶段在财务报表的分析中,需要基于数据材料的对比方式,对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但是在其数据材料的采集中,由于缺乏可比性,就会导致在上传时间、计价标准、规模大小上,始终无法保持统一化的处理方式。在这样的数据间,就会导致无法形成一个良好的系统性评价,进而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运行,造成直接的影响。数据资料的可靠性分析上,来源基本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导致数据资料的使用受到直接的影响。二、分析方法不科学在进行财务报表的分析过程中,基本上会采用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等。在比率分析法的使用上,企业对经济活动采用的参考数据资料,基本上是历史数据资源。但是,由于历史数据资料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局限性,就会直接导致采用的比率分析法,存在分析不可靠的问题。另外,在分析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分析方式,导致在日后进行分析时,在换算方式的方法处理上,无法保持较高的计算效果。三、企业监督体系不完善,工作人员素质不够现阶段在进行财务部门的工作开展中,企业的经济支出、收入等,都需要对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及全面整理,这样就可以实现高效的监督管理,形成较高的准确性。这对工作人员也能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提升工作积极性。但是,在财务报表的分析中,经常受到工作人员能力不足的影响,例如无法在采集数据资料的过程中,形成规范化的格式,导致企业的监督力度受到直接的影响。优化财务报表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措施一、优化数据分析为了保障企业对数据可比性的分析,就需要加强对各种数据类型的分类处理,将数据实现统一化的管理。在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过程中,需要积极保障数据的可比性,通过优化数据分析,全面提升财务报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二、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未来,财务工作要全面提升数据资料的准确性,提升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只有充分地保障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才可以在日常的会计数据、报表处理等环节,全面提升处理的强度及力度。另外,会计工作人员素质提升,也是提升数据利用率的关键工作开展方式,能够全面提升财务工作的合理性。重视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是保障资料完整性与真实性的关键环节。三、结合现状分析在进行资料数据的处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方法不当的问题,无法实现对问题的针对性处理,就会出现明显的局限性。因此,实现财务工作的高效率处理,首先,对往年的数据信息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及处理,加强对各种数据分析的处理效果;其次,全面结合历史数据的各种资料及数据信息,形成综合性分析模式。这样就可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决策,提供良好的帮助。四、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在企业的未来发展中,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的活动开展,都是动态化的。但是,在一些财务的信息资料处理,以及报表的处理上,都是企业当下行为静态化的表达方式,这样就导致在进行财务报表的处理中,需要从静态和动态的双重角度进行分析,保持较好的静态处理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处理方式下,存在一定的技术弊端,因此将以上两种基础方式全面融合,不仅可以很好地提升处理效果,而且可以形成对企业的动态化分析效果。例如,在具体实际处理中,首先,要对其出现的企业实际问题,或者对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制订动态化的分析报告,为之后的企业财务决策,提供良好的分析效果。同时,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充分保障整个处理过程中的可靠性、对比性以及实时性的分析效果,还要全面提升活动的指引以及导向效果。其次,加强财务报表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形成较强的竞争力,针对不同的财务工作模式,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全面符合建设的相关要求。这样的分析方式,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应对风险,避免出现财务报表方面的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利用调整财务报表的方式,及时地发现企业现阶段在财务工作开展的重要问题与矛盾,并基于设计的情况,实现针对性的处理,推动企业的发展与变革。

参考文献

[1]王丽,冯玉婷,刘红芬,等.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形成路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9,30(05):76-84.

[2]徐艳萍,王琨.审计师联结与财务报表重述的传染效应研究[J].审计研究,2019(04):97-104+112.

[3]王祥君,周荣青.政府财务报表审计与政府会计改革:协同与路径设计—基于国家治理视角[J].审计研究,2019(06):57-62.

第11篇

一、关于上市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具体方法总结

不同的市场经济环境,具有不同的投资主体,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的侧重点也不同,但是,针对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来说,他们关心的重点是上市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上市企业的整体运营是否盈利等。但是,不同的管理人员以及投资者,具体的分析方法是不相同的,进而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因此,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总结,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全面掌握,要求利用有效的分析方法将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连接,将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和总结,进而有效的将公司的整体情况、公司的经济运营以及上市公司的整体财务情况进行掌握。因此,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有效分析的方法具体包括:

(一)利用静态比较法分析报表将上市公司的各项财务数据有效的转化成以股份为主要量价的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换句话说,就是把上市公司的财务总数和上市公司发行的普通股数之间利用除法进行计算。算出的结果是上市公司每股的纯利润、上市公司每股的纯资产以及上市公司每股的资金流量等。将此阶段的数据和以往的数据进行有效比较,还可以将未来可能实现的指标和此阶段的数据进行比较。利用各个阶段的数据和指标之间的比较情况来说,可以明显的、直观的将上市企业的发展情况、运营情况以及股份情况等,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分析。利用静态比较法分析报表,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存在,这个分析的方法仅仅是将上市企业的表面运营情况进行总结,对于上市公司的实际指标具体变动的因素和条件等,没有及时、有效的表达出来,同时,也缺乏将整个公司的业务情况以及实际经营情况进行总结。利用个别数据对上市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缺乏一定的准确度。因此,要想对上市公司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在使用静态对比分析的方法的同时,还要结合其他的方法进行分析。

(二)利用纵向分析法分析报表利用纵向分析法分析报表是指,将上市公司一整年的财务报表之间的各项比率关系进行分析,进而将报表中体现的比重进行有效揭示,使上市企业的财务情况和其他企业进行比较后,有一定的可比较性。因此,上市企业在利用纵向分析法进行企业报表分析过程中,针对公司总资产负债情况来说,要以上市公司一个阶段内总资产负债额以及股东的总权益额为主要基数,把上市公司的总资产产生的余额看成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进行分析,还可以把公司的整体财务结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但是,公司的性质不同,分析的资产结构以及具体流动情况分析的结果不同。

二、利用上述分析法分析上市公司报表情况值得注意的情况

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企业的工作人员要对公司的具体政策以及会计核算方法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将公司的报表以及各种数据的变动原因进行总结。另外,在利用财务指标进行有效分析公司财务报表时,要将有效的数据进行总结,不能使用较少的数据进行分析,如果使用较少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没有意义,避免产生错误、片面的分析报告,将公司的管理者引入歧途。但是,进行报表分析期间,要突出重点,不要盲目的增加分析报表的难度,分析要有侧重点,同时,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还要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上市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提高财务报表的分析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将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国际的发展趋势全面的结合起来,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全面的保障。在上市公司的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通过不断的实践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管理制度,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作者:张武民单位:新疆吉峰天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第12篇

财务是现今企业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可以说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一项重要前提。而在企业财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多的影响因素,对此,就需要我们能够在对这部分影响因素进行良好掌握的基础上以针对性应对方式的应用保障该项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

二、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1、企业投资资本结构影响对于企业来说,对于资本结构进行确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将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财务能力情况。对于资本结构来说,其属于负债同所有者权益之间所存在的比例关系,如果资本结构不能够得到良好的平衡,就将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获取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并因此使企业面临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对此,要想使企业能够具有更好的财务能力,就需要通过正确协调资金成本、财务能力与财务杠杆之间的关系的方式获得几者的良好平衡,并帮助企业获得更为科学、合理的资本结构。而要想实现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就需要企业在对相关项目进行确定时以民主集中、专家评审以及统一规划等方式帮助企业获得最为适合的投资项目,以此达到对于资金的有效利用。而在相关资金的应用方面,也应当能够积极实施投资预算、封闭追踪以及总量控制等资金应用方式,以此保证企业资金能够更好的被应用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并在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的同时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2、投资回报率与风险的影响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其所获得的盈利情况不能够对股东的资本情况进行完全的反映,因为在具有相同风险的情况下,股东所获得利益的多少是由投资回报率所决定的,而为了获得更为有效、明显的经济增长,企业则会在很多种投资情况下首先开展自身的资本预算核定,并以此为依据为自身未来发展制定出一套长期的投资计划。而为了能够避免投资回报率过低,企业则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出更为适合的资金投资、回收以及筹集等方式与途径。同时,回报与风险两者也存在着成正比的关系,对于股东来说,其开展投资的目的就是要获得资金的回报,而对于该回报来说,其则在获取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因此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对此,企业在开展财务能力评估工作时,就需要能够对风险与回报两者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平衡,并通过合理方式的应用最大程度对这种风险进行预防与控制。此外,风险回报率也同投资者所具有的风险态度具有着一定的联系,这就需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多领域经营、多方面筹资等方式降低企业风险,避免风险存在对自身财务能力造成影响。

(二)外部因素1、法制环境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提升的今天,我国在法律制度上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而在企业日常发展的过程中,则离不开这方面因素的束缚。在对于资金的投资、筹资以及分配方面,都会同市场外部环境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截止目前,我国在财务工作方面所具有的法律法规主要有财务会计法规、财政税务法规以及企业组织法规等等,而在企业日常工作工程中,也需要财务人员能够对这部分法律法规的内容与用处进行充分的理解与掌握,进而在守法、依法的情况下更好的开展企业财务工作。2、经济环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的经济环境,正是根据此种特点,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变化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如果企业能够对我国经济政策动向具有一个超前的把握,那么对于企业未来经济决策工作的开展将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政府鼓励、优惠政策的影响下,企业将获得非常好的发展机会。对此,就需要企业能够对现有经济环境进行积极的研究,在政策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未来决策的制定,以此在获得趋利避害效果的同时获得财务能力的提升。3、其它因素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通货膨胀、经济危机、商业竞争以及利率波动等因素也会对企业的投资收益以及销售理论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对此,企业在财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需要能够根据这部分因素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战略,以此不断提升财务的应变能力。

(三)技术因素在我国现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使得企业财务工作也逐渐向着信息化方式进行建设,并因此为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影响:1、数据准确性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财务工作也逐渐向着信息化方式进行建设。在这种信息环境下,企业的相关程序以及财务记录已经不能够一笔勾销,这种特点的存在,就会使财务管理纪录成为了现今企业的一项重要数据。同时,对于信息化财务工作来说,其在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部分数据与记录也难以形成传统档案类型,且仅仅以信息化方式也不能够对这部分信息进行全面的储存,这就会使企业部分财务信息不能够得到持续保存。2、需要同历史数据核对对于一笔财务信息来说,其是否正确、无误,需要在联系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核对后才能够对其所具有的真实价值体系进行掌握。而在部分情况下,这种基于财务报表进行理解、处理的方式往往相对粗浅,因为当部分财务报表被披露之后,这部分信息则会以一种真实性的方式进行表达,但却没有真实数据的支撑,而这种对于历史属于的一种相对片面的表达方式,则会造成很多落后信息描述情况的出现,并因此给企业造成很多被定性的发展。

三、加强企业财务报表应用的措施

(一)完善财务报表分析方式与体系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保障企业财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就需要对财务报表首先开展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并在经过审计工作不存在问题之后再进行分析,以此帮助我们获得更为可靠、准确的分析结果。同时,在我们实际开展财务报表工作时,仅仅依靠报表中的数据也不能够获得最终完整的分析结果,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对报表之外的信息与数据进行良好的结合,如企业损益变化、在编人员配比以及行业发展情况符合度等等。在分析方式方面,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项目分析法以及因素分析法可以说是现今应用较多的分析方式。

(二)保证财务分析过程的科学管理要想更好的完成财务分析过程管理工作,首先,要选择一套合理、科学财务分析软件,保证其功能能够同先进财务制度规定相符合。此外,在保证财务软件操作简单、易懂的前提下,也应当能够对软件数据录入、修改等方面的责任进行明确,保障软件数据的规范性以及准确性;其次,要做好财务分析的初始化工作。对于该项工作来说,其良好开展对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提升作用,而在实际规则与方式的选择方面,则应当以计算机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作为研究前提;最后要做好科目的编码工作,在编码过程中,需要严格根据下述原则开展:唯一性:一个代码只能表示一个实体,同样一个实体只能由一个代码来表示;稳定性,在编码完成之后要尽量不进行改动;扩展性:为了方便增加新的内容,在编码时要考虑到今后系统的发展而保留一定的空间。

(三)加强财务人员素质培养对于财务报表分析这项工作来说,财务工作人员可以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体,其所具有的水平、能力将直接对工作效果产生影响。对此,就需要财务人员能够首先对会计报表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报表之间的关系进行掌握。在对一些非货币的因素进行分析时,工作人员应该将内部报表与外部报表充分地结合起来,以便于能够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充分培养他们对财务分析工具的熟练程度,增强他们对财务状况的判断力,为不同的报表使用者提供合适的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人员还要能够熟练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先进技术所带来的便利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