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技能考试总结

技能考试总结

时间:2022-06-12 10:04: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技能考试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技能考试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高职《光纤通信工程》课程 考核方式改革 流程式教学

随着素质化教育的推行,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主导思想。当前,各高职院校正在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应该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因为课程考核不只是检测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方法,更是学校办学理念及课程建设水平的集中体现。

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但长期以来,以期末总结性考试和闭卷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方法,严重背离了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产生了种种弊端,制约了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光纤通信工程》是我院“新四块”体系下的岗位能力课程,岗位能力课程是为培养学生毕业后的初次入职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工作时尽快地进入角色。但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以前曾经学过的知识已经淡忘,学习比较吃力。究其原因,在前面专业课程学习时,学生仅是将考试作为最终目标,很多知识都是囫囵吞枣,简单记忆,不能真正理解,最终的结果就是“学无致用”,不能给后续学习带来任何帮助。因此通过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大胆探索,以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非常重要。

结合上课经验和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对《光纤通信工程》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建立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接轨的以职业综合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考核为主线、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全程考核的校内考试体系;在知识技能考试方面,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与期末总结性、鉴定性考试并重的,由多种考核方式构成、时间与空间按需设定的多次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课程考试体系。

与以往的“一考定成绩”不同,新的考核方式采用多方位考核方式的综合,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光纤通信工程》这门课程的学习主要包含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的“流程式管理”概念,即将各部分内容按照教学需要分成一个个的流程模块来进行,流程与流程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把每个流程的完成情况作为评定知识掌握程度和表现的标准,同时,流程式的教学需要相应的团队进行配合,把全班同学划分为若干个小组。

第一流程――基本概念的建立。

在该阶段配合灵活的教学法,对学生平时表现做一个详细的记录,记录内容主要有:知识(预习复习、讨论展示、问题回答情况)、态度(活动参与、积极发言)、技能(查阅资料、动手技能)。教师本着认真负责、公平公正的态度以量化的分数形式记录。

第二流程――团队精神的培训。

在经过基本概念的学习之后,需要对本周内容所学进行总结,并对一个知识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每周各团队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搜集材料、意见征集、总结并进行文字整理、最终代表发言。根据精彩程度由学生互评,给出合适的分数,教师可适当地评判分数的合理性与否。而组内成员的表现情况则由组长来根据每位组员所做贡献和表现情况自行评定。

第三流程――能力的提升。

理论知识基本结束,学生需要通过完成一些大型学习任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下达任务,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小组讨论最后给出解决方案。教师根据方案的可行性来给出分数,该分数作为全组同学的分数。

第四流程――小试牛刀。

该流程可穿插在前面三个流程中进行。不定期进行阶段测验,该测验包含所有之前所学内容,不复习不界定范围,学生自主复习,对考试结果进行记录,作为考核分数之一。

第五流程――成果验收。

在最终学习之后,一位同学上台,作为答辩人,下面同学作为专家向该同学进行提问,问题不限。答辩结束之后以全班同学投票分数的平均值作为该同学的答辩分数。

学期结束将各个流程的结果根据权重来进行最后分数的评定。以能力为中心的全程化考核方式,考试方法与内容的改革实践,突出了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的考核,推动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强化了学生职业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和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使广大学生受益,赢得了广泛好评。这种考核方式的好处是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的日常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自觉地投身到技能训练中去。

考试方法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必须紧紧围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宗旨确定职业院校考试方法改革的方向,并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职业院校考试方法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要使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牢牢把握考试方法的“流变”方向,探索出适合职业教育的考试方法,以达到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希望《光纤通信工程》考核方式改革能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人的思考,从而为职业教育带来大好前景。

参考文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若干问题学习读本》编写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若干问题学习读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陈伟.职业院校考试改革方法研究.卫生职业教育,2008.

[3]俞克新.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需要颠覆性改革.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

第2篇

去年是我毕业第一次的助理医师,侥幸考过,能够一次性的通过这个只有25%的通过率的考试,靠的不单是我一t的付出汗水,主要的还是靠的考试的技巧,我现在就把总结的技巧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到那些想考过但是没有信心的同学们。去年第一次考试没人带路,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这些技巧也是我在复习的过程中边学边总结的,技巧的字数我不会写的太多,能概括就好,怕有些同学没耐心看完,但是足以考过助理,我也不会写的字数太少,怕写不全。所以我前段尽量写总结后面写感悟。废话少说了,老范我进入主题了。

考试就像是打仗一样,首先你要清楚你的对手面目和你的实力,当然对手的实力已经固定的,要改变的是你的实力和技巧。2013年的考试大纲3年不变,考试涉及我们在学校学过的每个学科,所以我们选择一个怎样的考试教材是很重要的,在这里我推荐使用颐恒出的《实践技能指南》在这里说实话,我能稳过技能,靠的就是它了。下面我来讲解一下这个书是怎么才能正确的使用,让他成为你真正的考试指南。技能分为三站,1.笔试站包扩(1)病理采集15分(2)病理分析22分

(1)病理采集。首先说我觉的这一站就是白给的分,你看下书里面有有总结好的问诊方法,其实这个站是以采集病例为主的,说白了就是问病情的,问患者那不舒服、多长时间了、怎么个具体情况等,具体怎么个程序问,这个本书里面有总结,背下来了,考试的时候,给你一张考纸,就是那个A 4的纸,里面给你个主诉,比如给你一个主诉:患者头痛两天伴发热1天,就让你先写个诊断,随便写就行了,(当然不要太偏题了啊)不计分数的,比如头痛诊断脑炎、流感等,然后就让你吧你想问患者问题都写上,怎么个问的程序,我上面说了,书上有总结好的模版,一看便知。这里重点说的是,你就是背写模板也好,写快点,写清楚了,你只有十几分钟的时间哦。

(2)病理分析。首先这站不是白给分的,但是和白给的也是没有两样的。你要考过拿着22分需要花两三天的时间,这个里面包括13个系统,近五六十种疾病,哎呀,真是一个病理看半天,一个一个看,我看了半个月头都大了,还是掌握不了,一做题还是漏洞百出,一算满分22分才得10分多点,这一站厚达200多页,我觉的也许吧,我觉的技能可能真要的要花点钱才能过去了吗?终于我发现一直忽略一个问题,原来这一站答题也是有技巧的。

(1.首先你一个病理给放在你的面前,你要给出诊断(4-5分),有时候一个病理里面有三四种疾病同时存在,你都要写些出来的,首先这个病理里面有这个主诊断,也就是患者这次发病的主要疾病(一定要写对)而且呢,这个主要写在第一诊断,比如值3分,要是写成了第二诊断就值1分了 ,所以这一站不同于上一站,诊断不可乱写啊,要是主诊断没有写出,那你这站就几乎玩完了。诊断的时候,病理中提到患者既往有心肌梗死,高血压,这些你都要写成第二诊断和第三第四诊断等,这就是白给的分哦,呵呵,

.诊断完了,你该些诊断依据了(3-4分),不能你说是什么病就是什么病的,依据那?你要写的,那怎么写依据呢?当然是病例有的了,就是病例中陈述的患者不适症状啊体征啊和检查的结果了写下来,证明支持你的诊断是对的就行了,3分就是你的了。在这里我又有好方法推荐给你了,看一遍病例记不住里面详细的重点如体征、症状、结果等,时间这么,一共就是十几分钟答题,你的诊断和依据都要去里面找线索,多看几遍吧时间不够,看到快了吧,又容易漏线索,怎么办呢?OK,我当时带了铅笔和橡皮,在看病例的过程中我把重要的线索(体征、症状、检查结果)给画了出来,当然不能用蓝笔写的,会视为作弊,这样在诊断时和诊断依据时一目了然,哈哈,大大的省去你宝贵的时间,交卷子时一定要记得用橡皮擦去你的痕迹。

(2.写完诊断后,该写鉴别诊断了,(5分)5分怎么拿呢?就是写这个病例中患者的主要是症状相似和该疾病器官相邻的器官疾病,比如这个患者第一诊断是胃病,你鉴别诊断就写反酸和上腹痛的相关疾病如反流性食道炎(也反酸)肠痉挛(也是上腹痛)还有胃的相邻器官肝、胰、胆等疾病也可以写、一定要多写几个鉴别诊断,这样才对的起给人家给你的5分哦。

(3.该写进一步的检查了,(4分左右)这个是有难度的看你的专业知识的,给你的提示是,一定要想到临床上常用的用有什么类型的检查(这里进一步检查指的是仪器检查,你别写些个听诊了、叩诊了、触诊了等),X片、CT、造影、验血、验尿、验便。要是需要用经常比较少用的像活检、骨髓检查等一定要些上 必要时活检、为什么一定要写上“必要时”这三个字,你懂得、、、

(4.该写治疗原则了,(4分左右)恭喜你了,这4分又是我白给你的,治疗不是让你写具体的药物名称的,写了就是画蛇添足,所有的疾病治疗原则无非写4条*1.休息 注意情绪 多饮水补充营养 *2.对症治疗,就是感染疾病就写抗感染治疗,结核病就写抗结核治疗,一些疾病有手术的可能就是写上“必要时”手术,现在是加分制,就是说你多了治疗方法,写对了加分,写错了不扣分*3.对症治疗 疼些止疼治疗 痉挛就写解痉治疗 呼吸困难就写吸氧治疗的等 *4 就是写写该病的注意事项,如高血压就写控制钠盐摄入等。这些答题时间是15分钟,一定要写的快,要整洁,其实很简单,只需两三天。

哎呀,只写了怎么答题的技巧没写怎么诊断了,很简单的,每一个疾病本书已经做了快速背记方法,如肺结核=青年+低热+盗汗+咳嗽 ,一个病你需要背背这些就行,到考试的时候从里面找到这些症状在一起了就是这个病了。

总结:每天没事就看看很快就记住这些公式的。怎么样看了我写的这些,这一站37分小KS了吧。

2.操作站包括(1)体格检查(学校是学的技能操作)(20分)(2)基本操作(临床护理操作)(20分)

还是还是不可避免的来到了这一站,首先说这一站需要一个光盘,书中有的,你需要看光盘后没有个技能操作完成后,结合书上讲的这个技能的重点(这样才可以把握住每一分),光盘一定要看到10遍以上,并且自己要边看边练,不仅要练手还要口述,口述才是拿分的关键,但是手练练记忆深刻(可以用毛熊、枕头等)总共有四五十个技能,每个技能有十几个操作要点,考试的时候少操作少了一个都是要扣除相关分数的,但是此书并未记载如何来快速掌握所有的技能要点和共同点,那么这一站真的没有技巧要自己去硬拼吗?答案当然是ON,我个人其实早在考试当时总结出来了,分享给大家。

(1)技能操作

这一小站有20多个技能 ,每个技能操作都有一下几个共同点并按此顺序做,可以避免步骤遗漏和扣分:

1. 需要先口述患者和操作者体内(2分)2.嘱咐患者需要做什么准备(如脱去上衣、坐直)并告知患者你要做做什么,征得患者同意(1分)(3)你的双手需要放到患者的身体哪里?(1分)(技能就是靠两只手操作,记住一定要把手搓搓了暖和了再接触病人包括使用听诊器也是要用手暖一下的,(1分)(这不注意会扣分的)你的手在接触患者时该是什么手势?(1分)(如四肢并拢,握拳、手指与体表是平衡还是垂直要说清楚) 3. 什么都弄好了,那就开始操作呗 ,早作中一定要做的像模像样的,动作要规范(这里有十几分)(当时我的考官只让我口述了一遍就放过我了,呵呵,幸运啊)操作完后要报考给考官检查结果(忘了报考又要扣分的)4.考完了几个给患者穿上衣服,帮助恢复(1分) ( 用的都是假人,不要幻想有个美女给你当患者)

( 2)临床护理操作

这个小站也有20多个护理操作 ,每个技能操作也有一下几个共同点并按此顺序做,但是和技能操作有所不同:

1.首先是你要把你准备的东西口述全(这站操作重点不是手,是该怎么操作你的工具针管、尿管、止血钳、无菌巾等。2分) 2.如是给患者操做如吸痰、下尿管等需要先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等(1分)3. 告知患者你要做什么,取得患者同意后,口述患者和操作实施操作(1分)4. 操作过程以口述为主(十几分)5.早作完成后帮助患者恢复,嘱咐患者注意事项。

总结:该站考一个技能操作(20分)和临床操作(20分)两项,时间20分钟。我要说的是本站占据考试40分,也是最易丢分的地方,考生丢分原因有以下几点:1.对老师的恐惧,说实话第一次考试面试考官,那叫一个紧张啊,一直以为考官就是很厉害、很凶的(毕竟我没有走小门)但是考官很是和蔼,挺有素质的,出乎我的意料,顿时传言化为浮云飘过,但是我还是紧张的有点卡字,考官居然还给了我提示,哈哈,所以都说不给钱不让过,都是以讹传讹。2.时间紧迫感,这一站你不用慌时间,20分钟足够了,我当时回答的太快,10分钟答完了两道题,一出门哪叫一个后悔啊,答题太快难免有疏漏之处,这不是病理分析笔试站,这站就是动手动嘴就行了,哎,当时要是慢慢回答,还能和考官聊会天。这一站分数较多,一定要用心我建议多用几天来学习,使用10天时间差不多,这一站我在去年考试的时候给10几个同学聚到到一起,和赵子伟一起给培训一天,挺累的,不过大家收获很好的,今年要是有时间的话,希望在6月底(7月技能前几天)再把要打算考试的同学聚到一起,我和到家一起学习2-3天,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3. 电脑站包括(1)心电图7分(2)X片6分(3)听诊8分(4)素质考试(2分 就是让你看段视频 白给你2分)

(1)心电图说实话大家都比较难懂,其实就是考10个类型临床常见的心电图,这里是7分,你要吗?以后在笔试中还会用到心电图,那么在学校老师讲了一个学期没有学会,那现在要我们3天学会可能吗?是的,你答对了,可以在3天内学会这考的10个类型的常见心电图,到百度搜索“心电图速成讲授” 我只看了2遍就懂了,是免费的视频, 是由颐恒团队里郭雅卿老师讲的,在这里我称她为老师,我的确折服于她的人格魅力和知识渊博,远超越颐恒在我心中的形象。要是大家看了三天10便还是没懂的话,我可以回去后在这个视频的基础上1个小时全教会你。

(2)X片和(3)听诊就靠你看光盘了,努力看吧,就那几天考点,多看多听就记住了,如果我可以回去,一起讲讲。

好了,这就是技能在2-3周学精通的要领所在,你要是想自己考的话,一来可以省去一些钱(据说是多少钱?)这当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学习这2-3周的时间不仅学习了知识,是为适应接下来了的笔试做了个很好的准备。其实技能的通过率控制在75%,也就是100个让过75个多人呢,一般考的超过60分,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考试结果以通过和未通过得知,不会有分数告诉你的。

助理最后一站 笔试

有的同学就想我先过了技能再说,要不然我准备了笔试,费心了,技能却没过,笔试不就白费劲了吗?你要是这样想就完了,笔试这一站需要准备5-6个月的时间了,知识量太多,你要是等7月份技能有结果了,到八月份准备那就没戏了,所以你现在就准备笔试,到6月份准备技能,这是最好的时间安排,买笔试书买谁家的呢,我建议买的买颐恒的“2014助理医生综合笔试辅导讲义(上下册)” 和“助理医生历年考点解析”、助理医生过关3000题,这就可以了,看完每个系统,你就在历年考点解析和过关突破3000题上把相关系统上练练,看自己掌握了这个系统多少,做题记得使用铅笔,做完擦了,你还用的上。

每天的坚持看书是很重要的,一般一天看书时间不要少于2个小时,必须保证效率看20页书以上,一定不能手离开书本三天,否则你就不愿意看书了。你要你想自己考过,你会在这个场考试中拥有到你在学校两年都学不到的知识哦。本来就离开学校这么多年了,习惯了玩手机,猛的一下要把玩手机的时间给书本有点不适应,可是不懂付出怎么有汇报呢?一份收获需要一份耕耘的,天气越来越热,看书本来就费劲看不进,天一热就睡着了,要不就是坐不下来,我也是这样经过的,一看书就瞌睡了怎么办呢,旁边放杯水困了就喝口了,省得你夏天在脱水了,喝的多了就会上厕所,走走也不困了,呵呵,放点零食边吃边看也行,要是实在看不了书的,要是有钱的同学我建议购买颐恒的网络辅导全课程,两三千元,基础差的同学我觉的也是可以一次考过的,我真心觉的讲的好,(所然我没买,只是看了他网站上的所有免费视频就考过了而已)提前说明啊,我可以不是颐恒的书托,我给他没有任何的利益关系,之所以推荐他的书,我觉的你考试一定要花钱买书,希望你花钱能买到有用的书。

要是说你考完技能了,还没准备笔试,也没有买他的视频,还有两个月考试怎么办呢?我还有一个杀手锏,这个杀手锏也是免费的,当然我这里没有是收费的,使用这个杀手锏两个月你就要受苦了,哈哈,还是最好现在合理安排看书吧,5-6个月,一天2个小时,要是真的到了技能结束,你还有没有准备笔试,我再告诉你杀手锏该怎么用,当然,要是你按计划看书了,我还会告诉你这个杀手锏是什么 的,再助你一臂之力。

第3篇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商务英语 口语教学 技能考试

一、商务英语专业口语训练的重要性

商务英语普遍应用于营销、管理、物流、国际贸易等方面,因此很多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以培养合格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有异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学习内容专业性、实用性强。在有限时间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加强口语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二、口语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缺少学习热情。

现在的教学资源有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条件要远远好于传统的录音设备。不过,能否很好地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还依赖必要的良好的师资。教学理念、思路等方面毕竟不是硬件能解决的了的。一旦出现了教学手段单一的现象,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就可想而知了。特别是扩招带来的影响,大班教学增加了口语教学的难度。

2.学生缺乏商务英语背景知识,课堂练习不容易开展。

商务英语专业一般会开设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口语等专业课程,其中都会涉及到商务背景知识,但是受高职高专生源素质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不是特别好。因此,在课堂上会存在部分没有很好掌握背景知识的学生无法理解商务情景、商务话题,无法开展对话练习的现象。

3.教材选用是否恰当也会影响口语教学。

一些口语教材并不适合商务英语专业口语课程,比如其难易度、专业性、实用性等。因此,在选择教材的时候,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专业教学的教材,体现高职高专的特色。

三、结合技能考试促进商务英语口语教学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入校成绩往往较差,而且参差不齐,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讲求技巧。为了考察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同时也考虑到学生将来的就业问题,很多高校都要求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考试。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如何结合技能考试,增强口语教学的目的性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等级考试是“对国际商务英语交际能力的测试。考试结果可作为相关企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的参考和国际商务从业人员英语能力的评价依据。本考试旨在统一测试标准和操作规范,促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国际商务从业人员的职业英语水平”。其中口语测试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在日常接待、会议安排、产品描述、业务联系、价格磋商等商务活动中进行交流;表达清楚、流畅,能够较好地运用会话策略,准确表达意见、观点、情感等”。以上是《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大纲》中对口语考试部分的说明。在课堂的口语训练中,可以适当地结合技能考试中口语考试的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针对技能考试内容,选择商务话题进行训练并积累商务背景知识。

商务英语技能考试不仅能够考察学生在校学习商务知识的效果,技能证书也是用人单位聘用职员时考察毕业生的一个重要依据。在一些高职院校,技能证书也是学生最终获得毕业证书的一个重要凭证。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技能考试的重要性,讲清楚通过技能考试的重要性,同时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把技能考试内容和口语教学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一级)口试题型Section A为例:

例题:Section A

Directions:In this section,you will be asked to give a short talk on a business topic for about two minutes.You have two minutes to prepare.

How to introduce your company to the potential customer?

An overview of the company

A description of the different sectors/business areas it operates in

Your famous brand names

Your main customers

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每次课可以总结出类似上文的商务话题,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或者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加以练习。既巩固了课堂上的内容,又为技能考试做了准备训练。

2.注重实用性,通过练习积累商务英语专业词汇表达。

知识是需要不断积累的,口语表达需要的词汇也是一样。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来说,口语表达的熟练不仅仅需要纯正的发音,还需要必要的专业词汇积累。这需要通过日常学习中各门课程学习及课后阅读等方式来归纳总结。当然,在口语课上也可以加以训练。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国际商务英语考试口语试题 Section B,在课堂上以口译的方式加以训练、积累。例如:Section B

Directions:In this section,you will hear two sentences in Chinese.After you hear each sentence,there will be a pause about one minute for you to interpret the sentence into English.

1)包装的最重要作用(function of packing)就是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stimulate the customer’s desire to buy)。

2)鉴于我们良好的业务关系,我方定会满足你方的短重索赔的要求(claim for short weight)。

3.开展课堂小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上进行商务英语口语练习可以借助情境模拟练习,这种方式更具有趣味性、实用性。如果把技能考试的训练内容恰当地与课堂练习结合起来,鉴于考试的重要性,学生会更加予以重视。例如:Section C

Directions:In this section,you will be asked to make a business conversation with your partner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cue card.You have two minutes to prepare and no more than two minutes to 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

针对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Section C部分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围绕话题给出一些便于展开对话的关键词汇及句式表达加以提示,然后把学生分成3―5人为单位的小组进行分组练习,轮换进入角色,然后各组分别以讨论、互相纠正、互相学习的方式总结经验、积累商务知识。这样的互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同时也避免了大班授课带来的不利因素。

总之,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调动其积极性是很重要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是懂得商务知识、口语流利的应用型人才。如果能够把技能考试和口语训练结合起来,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4篇

基础护理学知识贯穿护士工作的整个生涯,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中基础护理学知识也占有一定比例。为了使护理专业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这门专业知识课程,顺利的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取得“双证”。我通过多年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总结出一些有助于学生记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直观形象记忆、总结记忆、重复记忆、分组记忆、口诀记忆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考试合格率。

关键词:记忆方法

;基础护理学;护士执业资格考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314-01

基础护理学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人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基础护理学占据一定比率,纵观护理学基础知识全书,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护理学相关理论,一部分是护理技能的相关知识。这两部分的学习方法各有不同,护理技能相关知识的复习应注重结合临床实际操作,在理解了操作目的、操作方法后再记忆,就显得轻而易举;护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则要掌握记忆技巧。下面是我对这门课程教学记忆方法的总结。

1 护理技能的相关知识的记忆方法

1.1 动作技能正迁移:

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1]。在实际教学中,恰当地应用迁移规律,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已经掌握的技能对学习新技能的积极影响叫做正迁移,其发生的条件是:不同技能间存在着共同的因素或成分,或不同技能间包含着共同的原理。复习操作时,可以充分发挥技能正迁移,例如复习无菌技术可以与导尿术、注射术、输液术、吸痰术相结合,这样与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有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可相对形成一个整体,产生积极的影响。

1.2 直观形象记忆:

图示、流程、视频、动手操作等都给人以直观感受,增强人的记忆。学生在全面复习时,可以先看各项操作的图示、流程、操作视频,然后再练习。如复习静脉输液可按这样的顺序:看图示、操作流程观看视频病房见习和实习。其他的的操作也可以按照该顺序复习,可取的很好的效果。值得提醒的是,即将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学生都已经经过了8个月的临床实习,考生要提前准备,在实习期间多动手、多动脑、多操作,每一次操作都是对知识的再认和回忆。

1.3 总结记忆:记忆是较复杂的心理过程,绝不仅是单纯储存的记录,而是一个创造性的积极过程。在护理学基础技能复习过程中,用总结的方法来提高记忆能力。如穿脱隔离衣操作流程可以总结为[2]:护士准备用物准备环境准备 持衣领穿袖系领口系袖带对衣边系腰带护理解腰带塞袖刷手或六步洗手消毒液浸泡手解领口拉袖挂衣钩。这种先学习后总结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保持和巩固。

2 护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记忆方法

2.1 重复记忆:

记忆的消失叫遗忘,在一定条件下“记”和“忘”可相互转化,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3]认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进程总是“先快后慢”的,最初遗忘速度快,以后逐渐缓慢。第一天的记忆保持量可有100%下降至35%,第二天后记忆的保持量仅为25%左右。根据艾宾浩斯的观点,组织有效的复习是加强记忆的最有效的方法,在识记后及早复习,最好在遗忘尚未开始时就进行复习,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2天。巴甫洛夫学说认为,记忆是大脑皮层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的过程,建立起来的神经通路如果不畅通,则原来大脑中保留的痕迹就会逐渐消失,而复习就是对大脑中的痕迹进行再刺激,及时复习就是在第一次痕迹未完全消失时,紧接着进行第二次,第三次重复刺激,重复刺激次数越多,痕迹越深;重复越及时,费时越少,费力越小,记忆效果越好。

2.2 分组记忆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米勒[4]认为:决定记忆广度的主要因素是记忆材料的数量,而不是材料的意义。测定正常成年人一次的记忆广度为7±2项内容,多于7项内容则记忆效果不佳。我们在记忆时可利用这一特点,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分配在7组之内,而这7组中的每一组的容量可适当加大。这样每一组相当于一个集成块,加大了集成块的含量,记忆效率应会大大提高。如: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可分为:环境准备,工作人员准备,物品管理,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一人一物一次五项。护理程序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部份。

2.3 口诀记忆:

语言是思维表达的形式,口诀记忆法可以缩小记忆材料的绝对数量,把材料分成组块来记忆,加大信息浓度,增强趣味性,可使人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在头脑中获得一种相似、重复的信息,有助于记忆。如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步骤较多,在配制时多配、少配都会使浓度不准确,影响对结果的判断,所以在配制时牢记“抽三推二留一”就不会出错。又如压疮的预防可以总结为应做到“五勤”: 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

2.4 归纳记忆: 在理论知识的复习中合理的运用归纳总结记忆法,学生应注意总结一些相同的,相似的知识点,巧记速记多拿考分。如数字归纳总结法:知识点中的多个“6”:日光照射消毒时需在太阳下暴晒6小时,洗胃在6小时内进行最有效,腰麻后去枕平卧6~8小时,抢救时未来得及书写的病历应在抢救结束6小时内据实补记;又如不同浓度乙醇的作用:20%~30%的用于急性肺水肿氧气湿化,30%用于湿润、松解头发打结,25%~35%用于乙醇擦浴,50%用于皮肤按摩,75%用于皮内注射及脐部消毒,95%用于燃烧法消毒和静脉炎湿敷。

总之,复习的方法有很多种,合适自己的才是重要的。基础护理学是护理的主干学科,其相关知识贯穿护理工作的整个生涯,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学科。考生在考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前准备,积累操作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全面复习,将有利于提高基础护理学复习的质量和效率,提高过级率,及提高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文静.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2004,20(2):26-29.

[2] 冯雁,杨顺秋,金丽芬.新编临床常用5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5

第5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花卉栽培》课程 考试模式 改革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然而高职教育现行考试制度受高等教育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其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方法等难以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尤其考试的反馈、促学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为了进一步深化园艺技术专业高职教育教学改革,2010―2011年度课题组对《花卉栽培》课程考试模式进行了改革。

一、高职《花卉栽培》课程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1.考试目的背离教学目的,导致考试结果不能准确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的,因此考试应以评价学生的职业知识、职业技术、职业能力为目标。但以往教师和学生更多关注的是考试的知识、技术评价功能,[1]没有反馈、发现问题,考试就难以改进,并且将分数高低作为评选优秀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标准,使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考试结果难以准确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考试作用被扭曲和异化。[2]企业很难依据学习成绩挑选合格的岗位人才,严重影响了学生就业和高职办学声誉。

2.考试时间固定,技能考试效果不佳。

目前很多理论、技能考试安排在期末进行,园艺专业的工作任务随着季节更替不断变化,即使同一工作任务,受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发生较大变化后,其技能考试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5月份的环境条件下,花卉发芽时间会长于在7月份环境温度下的时间,幼苗感病程度、壮苗培育效果会有所不同,所以在学期末进行技能考试,其结果不能体现学生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农时、教学进度调整考试时间,一方面能够根据专业特点,实现技能考核内容的全面性、时效性,另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习、考核过后能够有针对性地反馈、交流。

3.考试形式单一[3],技能考试所占比例不大。

高职教育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所强调的能力,是一种能在动态的社会环境、职业情境和生活情境中,采取专业化的、全方位的并勇于承担个人与社会责任的行动。目前花卉栽培课程考试主要采取将理论考试与技能考试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形式不够灵活,仅能从学生专业能力的层面评价,难以全面考查学生对资料的查阅、对问题的归纳和总结,以及灵活应对行业变换、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比重已有所提高,但这种结构变化并没有在考试中反映出来,技能考试所占比例不大,虽然技能考试比例较大,但其考核项目相对较少,以偏概全,也难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职业能力。

4.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实用性不足、内容僵化。

很多高职教育课程的考试仍以结构化、原理化的知识考查为主,客观题多,材料分析题、任务设计题等主观题型少,对学生的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考查不足。而且试题深度不够,内容僵化,考核题目多为共性的东西,不能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差异进行。考查范围限于教材中的条条框框,考前突击、按点答题即可获得高分,考试内容与本地区生产实践严重脱节。

5.评价主体单一,缺乏完善的考试制度。

考试评价标准不完善,由于评价主体多为任课老师,考核结果存在“感情分”,使得学生成绩仅在及格分以上拉开档次,违背了考试的公平、公正的原则;而且考试对于需要逐个进行的技能考核,在考试组织、考题保密、评价教师安排等方面缺乏严格的制度和规范。

二、高职《花卉栽培》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内容

1.加强过程考核。

在考试的总体设计中,过程考核比例提高至60%,根据季节、教学进度、实训基地条件确定具体考试项目,使考试时间与不同生长季的园艺植物养护管理措施对接,并且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效果,实现教、学双边互动;将专业基本素质考核作为考试的一个方面,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实训报告、课程出勤率及表现等方面进行评定;运用期末终结性考核督促学生对所学知识在学期末复习和总结,并及时改正过程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实现知识的学习、考核、反思、认知深化、横向贯通,即经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学习过程,发挥考试的导学促教作用。

2.丰富考试形式。

综合运用论文、市场调研报告、口试、技能操作、理论考试等多种考试形式进行本课程的考查,提高学生的多种职业能力,如创造能力、方法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

(1)运用论文或市场调研报告形式,学生需要使用多种交流手段,如社会调查、上网、去图书馆、走访、实验等,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自我管理、与人沟通、解决问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设计和创新等能力。论文或报告要求不少于1500字,涉及花卉行业的发展的现状或探讨或某一花卉种类或品种的市场分析、应用前景等。

(2)增加口试,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知识面和表达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花卉及种子的识别,包括一二年生露地花卉、宿根花卉识别,球根花卉识别,水生花卉识别,室内盆栽花卉识别,等等。

(3)运用技能操作锻炼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对学生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进行考查。考核内容包括繁殖技术(扦插、嫁接等)和生产养护技术(育苗、盆土配制、上盆、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等方面。学生对技能的熟练程度占该技能操作总成绩的70%,团队协作能力占20%,应变能力占10%。

(4)应用理论考试在期末有限的考试时间内,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能力。

3.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重点。

基于能力本位考试观调整考试内容、确定考试重点。将具体教学、技能考试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及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接轨,保证技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减少过去纯记忆性的考试内容,增加对花卉及种子识别、花卉生产、繁殖、养护技术等技能考查比例。例如春季北方园艺企业主要进行花卉育苗及壮苗培育,可在这个季节,让学生到企业看、在课堂学、去校内基地考花卉育苗、壮苗培育,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另外,在有限的学时内要强化典型教学内容及操作技术,使对每一个工作任务的学、练、考都落到实处。

4.调整理论考试命题角度。

结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调整理论考试的命题角度,增加对生产实践问题的分析、总结性命题,以及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等命题方式,删减概念、填空等记忆性命题形式,侧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完善考试制度。

规范论文、市场调研报告、口试、技能操作等形式的考核标准,杜绝“感情分”,维护考试的严肃性;对于操作类命题增加评分人数,计算平均分以减小赋分差异,维护考试的公正性;通过增加题签数量确保技能考试过程中无泄题现象;建立考试反馈机制,及时交流考试中暴露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能力,指明教学方向。

三、考试模式改革实施效果

对09、10级园艺技术专业学生考试模式的逐步改革证明,本考试模式能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其一,考核内容、考核方法与生产实际、行业现状衔接,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对行业现状及发展有更深切的体会,激发了学习兴趣。其二,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效果,便于教师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其三,学生资料的查阅和应用能力明显提高,而且学会了对资料整理和应用,对园艺行业的了解不再囿于课堂。其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所增强。由于卷面成绩已经不能代表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学生为了得到好成绩,必须与同学、老师、行业专家交流,学习技术要点,沟通遇到的问题,表达个人的观点,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人际交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成玉莲,刘金华.基于职业技能的项目化考试模式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3):15-17.

[2]余心明.能力本位观念下高职考试模式的改革[J].机械职业教育,2009,(9):26-27.

第6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业评价 关照潜能 彰显特长

中职学生普遍基础差、底子薄,而且学力水平参差不齐,很难用一个标准、通过一次考试或某一类型的考试来做出定性评价。长期以来,评价体系以考分主导的缺憾和评价保障制度的乏力,制约了学风、教风、校风建设,不利于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中职学校有别于普通教育,学业评价不应以分数为主要依据,而应形成关注发展潜能、彰显技能特长的质量评价体系。

一、推行四大考评

1.笔考

语文、数学等文化基础学科和技能高考笔试学科,偏重终身发展和职业发展需要,实行以笔试为主的考试办法。

2.机考(计算机辅助考试)

专业课的理论部分、部分素养课的常识内容,实行计算机辅助考试,计算机辅助评卷,计算机自动进行成绩分析和。

3.操作

对专业课技能部分,全部推行操作考试,在校内外实训基地或企业进行。

4.展示

展示分作品展示、成果展示和现场才艺展示三种。如美术、动漫等学科采取现场制作、现场考评的办法,形体、礼仪、音乐等学科推行现场表演的办法。

四大考评,多元考察,可以有效改变“笔试为上,一考定音”的评价方式 。

二、推进四类考试

四类考试包括技能考核、技能考证、技能竞赛、技能高考,把四类考试的最好成绩作为学生学业评价依据。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专业特长的考试考证活动。技能等级鉴定、学生技能竞赛、学生技能结业考核的最好成绩将作为毕(结)业成绩。

三、借力四项举措

中职学校专业门类多、专业性强,学校应借力行业企业、技能鉴定机构、考试机构,推行社会化考试、网络化考试,努力提高考试的导向性、权威性、实效性和公平性。

1.依托合作企业

一是把企业用人标准、岗位标准与学校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标准有机融合,并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二是依托企业资源,依托企业的设备、场地,变工厂为考场、赛场;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主持考试,变企业骨干为考官。三是提升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话语权,联合企业制定考评标准,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做出等级鉴定。

2.借力统考

部分学科利用国考、省考和地方统考的机遇,推行他方考试,提高考试成绩的效度和信度。比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省市文化综合考试、学科教学质量监测等。

3.用活技能考证

以技能考证为抓手,推进社会化考试进程,促进国家技能标准与课程标准的有效对接。一是强化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技能大赛标准与课程标准的深度对接;二是以技能考证为核心,规范技能考核标准,确实强化技能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4.形成三大支撑

有力推进评价制度改革,学校应重点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和标准。

(1)健全评价体系,强化制度保障。一是制定《评价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任务、具体目标、方法措施等,为推进评价制度改革规划线路图;二是建立健全相应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提出纪律要求,为依法开展评价奠定坚实基础。

(2)完善各个学科的考试考核纲要,规范考试的技术标准。以纲要的形式,协调国家课程标准、职业技能标准、各级技能竞赛标准、学校人才培养标准之间的关系。

(3)合理利用计算机考试平台,为推动无纸化考试提供支撑。丰富评价资源,建立学科试题库。

四、坚持四个结合

一是评价内容坚持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呼应“理论够用有用、技能实用能用”的课改理念。二是在基础知识上,坚持基本的文化素养、公共素养和理论素养结合,呼应职业学校“成人先成才”的教育观。三是在基本能力上,坚持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相结合,为学生融入社会奠基,为终身发展积蓄后劲。四是基本技能上,坚持操作流程的规范性、熟练度与“产品”质量的标准性、创新性相结合,通过评价,使学生养成规范操作、安全生产、追求质量、善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五、突出四个重点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学业评价应特别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学业基础、发展潜力等方面量身制定个性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发展,激励学生进步。

1.关注发展潜能

坚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进步”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成长经历,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让每位学生都有成才成功的希望。

2.推行差异化评价

评价注重学生特长,注重个体差异。一是把学生某个方面的特长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比如,学生在计算机某个领域出类拔萃,就可以认定为专业课优秀。二是评价标准的差异化,同一学科按不同的方向设置考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灵活选取。比如,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在技能方向设置普通钳工、普通车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等考项,学生自主选择1~2项参加考评。

3.以证代考、以奖代考

学生取得了技能等级证或者取得了奖励,按照考证或奖励的级别、性质,相应或相近学科考核成绩即可认定为合格、优秀等次。比如,学生通过了国家计算机等级一级B考试,就可以认定为计算机应用机基础、办公自动化基础等学科成绩合格。学生在市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与参赛项目相关的课程,即可认证为合格。

4.双向考核

坚持过程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相结合,推行过程考核和总结性考核双合格的毕业标准。过程考核由任课教师进行,重点通过学生的实际表现,如出勤、听课、作业、发言等,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品质,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健全的人格、负责的态度和进取精神。突出教师的管理权力,降低教学组织和管理上的难度。总结性考核由学校统一组织,旨在保证人才培养规格,保证教育质量。

当然,实施关注发展潜能、彰显技能特长的评价模式还需具备下列保障条件。

(1)必须有配套的学校分配制度、用人制度。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是教师的教学业绩,坚持教学业绩考核与师德师能考核、评先评优、职务评聘、绩效分配、人事任用挂钩的六挂钩,形成完美的学校考核机制、分配机制、用人机制。

(2)必须有强制性的毕业标准。考评的结果用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最终的毕业条件,学校是否准予毕业。把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转化成学生毕业标准,学生毕业标准的每个数据或信息,都直接来自考评结果。科学的考评,为确定学生毕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一方面让毕业认证工作变得轻松、有效,让毕业文凭变得更有含金量;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毕业标准,提升了考评的权威性,可以对考评工作起到支撑和促进的作用。

(3)必须有企业行业的参与。一是学校的设备、师资、技术受到限制;二是学校没有发证权利,只有把取证和考试结合起来,才会有动力;三是自己教、自己考,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有失公正,不能让人信服。

坚持“让每个学生获得进步”,关注发展潜能、彰显技能特长的差异化评价,打破了“工厂化”的评价模式,符合“人人有才”的人才观。“语数常规化、理论网络化、技能社会化、特长分级化”考评机制的建立,技能考证、技能竞赛、技能考核、技能高考全面展开,互为补充,有利于加速考试现代化的进程,有利于整合校内外资源。双考核、双合格的考评机制,既关注成绩生成过程和学生学习品质形成,又注重最终效果;既放权任课教师,又强化集中管控,有利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第7篇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法;儿科护理;教学质量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因儿科病房收治的对象是心理、语言及行为等发育未完全的小儿,儿科护理具有护理技术要求高、工作繁重等特点,易引发差错乃至医疗事故,这对我们儿科护理学教学提出了高要求[1]。为了探索有效的儿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我院于2013年通过对儿科护理学教学内容及方法采用新型开放式教学法,依据临床儿科护理要求,创造性的模拟真实临床病例情景,以学生自身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实”、“独立”、积极的学习并运用儿科护理知识,从而既激发学生兴趣又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现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级三年制高级护理专业2个班,年龄19~23岁;其中男生8名,女生86名;所有学生系入学时随机分班,每班47人,入校后第四学期开展儿科护理学教程。

在征得我院教务处及学生知情同意后,于2013年2月~4月开展了儿科护理学传统教学方法与开放式教学法对比研究。

1.2教学方法

1.2.1传统对照班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按常规教学方法教学,即先课堂上教师以多媒体教学方式讲授相关课程,再通过实验室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以教导学生操作技能。

1.2.2 开放式教学实验班 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改变以往单纯的“灌注”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参与教学意愿及自我学习教育意识,围绕学生为中心,将课程知识与临床实践、角色扮演模拟案例相结合,将传统的“理论学习-教师操作实验演示-学生练习”转变为“理论学习与临床病例操作结合-教学录像-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要点及操作要领-模拟案例练习操作-学生比赛及考核-师生总结-学生课后实践及总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1.3评定方法及标准

1.3.1调查问卷 自制调查问卷包括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临床应用与实践、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应用与实践、沟通与服务意识6个条目,每项以能、不能作答。

1.3.2考试成绩 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两部分,理论考试采用统一闭卷,技能考试由同一老师按儿科护理操作要领评分,两门考试成绩以满分100分计算,90分(含)及以上为优秀,80(含)~90分为良,60分(含)~80分为中等,60分以下为差。

1.3.3 CCTST评分 根据CCTST2000量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气质测试),于课程结束由两班学生分别填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服务意识等进行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所有调查问卷、考试试卷均有效回收,两班学生考试成绩如表1所示,开放式教学实验班学生成绩在理论、技能考试成绩上均优于传统对照班,经方差分析,P

CCTST评分如表2所示,在提升学习兴趣等6项目上,开放式教学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这两者实验结果均显示开放式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3 讨论

在我们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通常为教师先行在课堂依据教材教纲讲解课本理论知识,课后开展实验教学模式,教师处于主动,大多处于“灌注”作用,掌握整个教学活动的进度;学生作为教学的对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往往缺乏学习的意愿及积极性[2]。这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某种“对立”状态,即教师的“灌注”不乐于或不易于为学生接受,而学生亦缺乏或理解教学意愿与意义。而儿科护理教学一方面需要学生学习乃至掌握大量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亦需要学生掌握临床护理操作技能,这使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对立”状态比较突出,在课堂理论学习阶段因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课程知识的乏味等原因导致学习意愿降低、课程知识掌握不足,而进入技能教学实验阶段学生则又因基础知识的不足而难以理解乃至掌握临床技能,仅仅是单纯的“模拟”老师,这显然不足以满足临床需要。这种教师与学生的“对立”、理论与实践的隔离无疑是传统教学中急需打破的篱墙[3]。开放式教学方法使用各种教学方式,围绕学生开展教学,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及组织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分组激励与情境模拟等方式有目的有导向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意愿[4]。在本次研究中,对开放式教学实验班学生我们在基础知识学习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程学习开始时演示病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意愿;通过小段电影或动画将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操作予以联系,教师的讲解不仅仅只是“灌注”,更在于通过讲解基础知识来分析病例,引导学生主动的思考“为什么”;针对病例,学生分组讨论所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及其原理,并将各组讨论开展互评,最后再予以归纳总结,查漏补缺;在技能操作学习中,鼓励学生开展情境模拟,通过角色扮演演示病例及其护理处理措施,分组讨论所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操作规范,并将各组讨论开展互评,最后再对操作进行评比、归纳总结。

对比传统教学方法,笔者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开放式教学有着明显优点。①学生学习的意愿与兴趣显著提高。在开放式教学中,我们先举出病例,引导学生发出自己的疑问怎么办?这无疑是让学生了解了学习的目的及用途。通过小电影或动画演示等多媒体技术,将原本抽象、复杂的知识进行具体化、形象化,避免了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添加了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及热情,并通过丰富的案例情境、角色扮演等给出了学生交流、讨论的话题。②开放式教学有效的提升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在对各个病例分组讨论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分析、总结了各病例症状及其特征,学习相应的儿科护理措施,并在讨论中归纳总结了各护理措施的应用范围及优劣,真正做到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③开放式教学改善了学生临床应用与实践能力,增加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及服务意识。开放式教学一改以往传统教学“大锅饭”的作风,通过分组讨论等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进来。在病例讨论中,学生通过设计、模拟各种病例,让学生深深明白儿科护理不同于其他护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及难点,儿童起病急,变化快,而且因儿童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差,在护理中往往不会主动表达或表达不清楚,这对儿科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细心、细致的对待[5]。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通过饰演不同的角色如患儿、家属、儿科护士及医生等,模拟出各种不同的护理情境,如遭遇小儿突发抽搐抢救,在缺乏开口器的紧急情况下通过发散思维随机应变提出可以用牙垫、毛巾乃至棉签等应急;分饰患儿父母,体验为人父母面对患儿时的焦虑情绪,提升了学生面对工作时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也让学生体会到儿科护理对护士技术要求比其他科目更难、更高;通过模拟护患冲突,如不能一针见血遭遇患儿亲属责骂等情境,培养学生自身素质和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自身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技巧,从而有效的减少医疗纠纷。同时,开放式教学亦对教师与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开放式教学中教师承担更多角色,在“教”同时更加注重主持与引导,与学生也更加平等,需要真心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参与,才能获得学生信任与支持;而学生亦需转变观念,不再抱有“应试”心态,需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

总之,儿科护理教育是护理学中重要学科,引用开放式教学法来培养护理学员的学习意愿与兴趣,增加护理学生职业素质,从而培养专业、高素质、创新型护理人员以有效满足新时期儿科护理的需要,是我们儿科护理教育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姚冬云.护理实验室实施开放式教学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1(16):75-76.

[2]王崇宇.基础医学课程群在护理专业开放式教学应用观察[J].中国外资,2013(12):279-281.

[3]苏岩.开放式多媒体教学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20):111-112.

第8篇

一、基本情况:

×××厂技能鉴定分为专机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维修电工、维修钳工四个工种,其中专机工49人,加工中心工21人,维修电、钳工各5人。除两人因修产假和赴日研修外全部参加考试。为此专业厂赛前特别成立了以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及专机考评组、加工中心考评组、电钳工考评组。考评组全权负责考核的打分及公证性。通过此次比赛参加考试人员100%达到及格水平,其中90分以上的专机工43人,占73%;加工中心工6人,占30%、维修电钳工6人,占60%。

二、考核办法:

考核形式上,专业厂根据自身特点,对操作人员进行了“一人多机”和“岗位技能”两项考核,其中“一人多机”部分占总成绩的40%,考核内容主要为操作者能够熟练掌握的机床数量,并据此对矩阵图进行进一步的整理确认;“岗位技能”部分占总成绩的60%,考核内容主要为操作者对本工序掌握的熟练程度,涵盖了刀具调整、工件装夹和加工、量检具的使用和测量等各方面内容,加工中心操作工还增加了编程调试内容。两步分内容都规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

三、经验总结:

1、在考试内容上既注重本岗位技能的测试,也注重“一人多机”的测试,并据此对矩阵图进行进一步的整理确认;

2、在考试的形式上,既注重考核操作者的全方位素质又注重贴近工作实际,如在考试内容非常细包括:磨刀、量检具使用和测量、刀具调整、夹具调整等多项内容;

3、在评分方法上,要求考评小组现场只记录实际情况,考核结束后小组机体商定给出最后分数。既保证了公平性又可以留下评分的依据以便日后备查;

4、在细节上,考评小组内部人员各司其责,如刀具调整和刃磨、量检具使用和测量、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等都是专人负责,这样就保证了考核标准的一致性同时避免了重复判定;

第9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然而,本应作为我国教学改革重要组成部分并和专业、课程、教学、管理同步配套推进的考试方式改革却没有引起普遍足够的重视,其改革进程明显滞后于教学整体改革进程。现行考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学要求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甚至在很多方面严重掣肘了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现行考试方式对现行中专的考试缺少系统研究,对其本质、地位、作用(功能)的认识不到位,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没有真正构建起与中专教学改革相统一的考试模式。

(二)考试的内容结构不合理:重知识考核,轻技能和素质考核;考试的内容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要求脱节。经过几年教学改革探索,我国形成了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的教育教学模式,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接近或超过1∶1,但目前考核方式仍以理论考核为主,明显跟教学模式及培养目标相脱节,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指标体系、评价方式及组织体系均不甚完善。

(三)考试形式(方法)单一,大多数学科的考核方式仍然遵循以前的闭卷笔试,并没有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个性差异形成适合该学科的考试方法,从而不利于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四)重期末总结性鉴定性考试,轻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诊断性考试。对学生课业成绩的评定过分依赖单一的期末总结性考试,其成绩往往占课程总成绩80%左右。这种以期末成绩为主确定学生课业成绩的做法,导致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过分依赖期末死记硬背搞突击,使考试的导学促教功能难以发挥。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进行考试方法改革,构建符合学科特点的考试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平面设计类软件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路

(一)明确中职学生平面设计类软件课程考核的作用。

就目前形势看,平面设计类软件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广泛应用于图形图像处理、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室内装饰设计、网页制作等领域。通过学习这类软件课程,学生对各类平面设计及创意制作的能力将得到很大提高,既能为今后本专业其他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基础,又能在毕业时适应专业设计单位的工作需要。因此,如何进行该类软件的课程考核,从而提高学生对软件的综合掌握和运用能力,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找到适合中职学生的平面设计类软件课程考核方式。

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差,如果长时间在放松状态下学习,很容易形成惰性。所以,传统的期末总结性考试不利于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

平面设计类软件课程,知识点之间联系性很小。以我此次改革的实验软件Coreldraw为例,绘图、颜色填充、图像调整等这些知识自成一体,完全可以分散考试。

因此,根据这些现状,我探索出一套适合这类软件的考核方式:以知识点为基础,按章节出题,阶段性考试。

(三)针对这种考核方式进行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革,题库建设等工作。

为适应这种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调整,一般运用案例教学,并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尽量运用符合阶段性考试的小案例。期末教师再将所有小案例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来完成一个综合性的案例设计,使学生将阶段性的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平面设计类软件考核方式改革研究方法及具体实施

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对比分析、实验研究的方法。

以正在教授的0703班为实验班,与往届的0505、0605作对比分析。

具体实施:

2008年3月:组建考试题库。

认真研究考试大纲,根据知识点,从书籍、网上等搜集各种相应的素材,组建能够测验学生水平的考试题库。

2008年3月―7月:进行考试方法改革,将传统的期末总结性考试改为分章节的阶段性考试。

测验过程中,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及考试方法的弊端,及时加以修正,并不断鼓励后进生好好学习,表扬优秀生及进步快的学生,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2008年7月:学期末请0703班学生填写考试方法改革实验调查报告,让他们对这种考核方式进行评价,并提出其意见和建议,这样通过学生参与的方式,进一步对这种考核方式进行了完善。

另外,我在平时不断地跟学生交流,讨论考试方法改革的意义、目的及方向,以便及时知道学生的想法,不断改善考核方法以更适应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及对知识的全面掌握。

2008年7月:根据考核方式结果与调查报告,总结出符合学科特点并适合学生的考核方式。

四、已取得的成果

总结出符合平面设计类软件课程特点并适合中职学生的考核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生对各类平面设计及创意制作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能够很好地适应专业设计单位及企事业单位的专业设计部门的工作需要。

考核方法:

1.按章节出题进行阶段性测验,成绩按权重计入期末成绩;

第10篇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面试;训练研究

目前,我国的教师资格证实行国考制度,将考试具体分为两部分:面试与笔试,考试难度系数增加。面试作为教师资格考试的一部分,对师范生的考核有很大作用。

一、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的重要作用

2001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的筛选,一部分人进入教学领域。教师资格考试直接关系到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整体水平。因此,教师资格考试的信度与效度十分重要。要充分发挥教师资格考试的作用,就要推进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改革,促进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发展。

1.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资格考试制度

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有关教师资格认定与教师证书发放、教师证书管理的法定职业许可制度。此项制度,提出了政府对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职人员的基本要求,也赋予证书持有者进行教学活动的权利。我国公民要获得教师岗位,前提条件就是要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取得资格证书。

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是教师资格制度里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此项制度,对有意向进行教学活动的人员进行专业的考核与测试,考查其是否能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是教师资格认定的重要条件,必须以严格的考核为基础,对人员进行筛选。对教师职业道德与知识能力提出标准性要求,保证教师资格的平等有效性。

2.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国考背景下,教师资格面试训练的相关研究还不成熟,学界关于这方面的讨论与研究相对较少。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来,大多数资料是与教师资格考试相关的政府文件,而以面试训练为主题的研究甚少。在国外,有关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训练的研究,相对比较全面,但主要以介绍为主,很难真正达到借鉴经验的目的。所以,对基于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的面试训练进行研究是必要的,也是符合时代要求的。

3.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教育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分析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与案例比较讨论,收集筛选有关内容,进行分析与深入研究,参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更好地做好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的面试训练。

二、了解教师资格证国考的变化

2011年,教师资格“国考”出现新的变化,教师资格考试开始实行全国统考,在2013年正式开始推行,这是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重大改革。师范生也需要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才能进入教学领域,大大提高了未来教师的入职门槛。面试,是国考制度中变化最大的一个环节。

1.教师资格证面试的目标与内容

教师资格证的面试,主要考核考生的职业道德与心理素质、仪容仪表与言行举止、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评价等教学基本素质与技能;深入考查应试者是否有进入教学领域的资格。总结面试的要求,可以细分为五个方面,包括2个基本与3个侧重。2个基本指教育基本素养与技能,3个侧重指侧重教师后发力、基础力与实际应用力。明确这五点,对音乐师范生充分准备面试具有积极的意义。

2.教师资格证面试的方法与流程

教师资格证面试的流程,主要有抽题、备课、试讲、答辩等流程。考生要根据相关要求和规定,随机在计算机上抽取题目,然后有20分钟时间进行备课,面试时间20分钟。

三、注意面试细节与技巧

面对国考的大背景,在面试的时候要掌握一定的面试技巧,这对通过面试有一定的帮助。主要技巧有两点:第一,注意外部形象。作为一个求职者,要着装得体、举止大方,这是最基本的外部形象要求;同时,面试官会注意应试者的教师形象,如应试者的自信心、课堂表现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良好的教师形象十分重要。第二,把握关键回答问题。针对考官问题,直接回答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不要只是简单空洞地陈述事实,可以以教育学原理去说明,增加说服力。

四、如何做好教师资格证面试的日常训练

在国考大背景下,为帮助音乐师范生更好地通过面试,做好教师资格证面试的日常训练十分重要。日常的面试训练,包括动态学习、落实好理论与打好基础、加强课堂技能训练、促进良性互动等多个方面,教师应有针对地进行面试训练,有序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其学习进程。

1.落实教育教学理论,打好基础促进学习

师范生应该懂得,想要具备最基础的教学能力与职业思想,就要打好教学理论基础。教学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三点:第一,教师的职业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第二,教育拓展课程,包括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等;第三,教育政治法规。音乐师范生不要仅仅满足当下掌握的理论知识,要以教育为出发点,积极了解现下的音乐教育状况,跟紧教育现实。以更好地传授音乐知识为归宿,有效地把理论的音乐知识转化成自身的能力,可以举办音乐师范生教育沙龙或者讲坛,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

2.加强课堂技能训练,促进教学技能常态化

教师的课堂教育技能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对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应越早越好。教学技能训练应进入师范生的课堂,分阶段实现目标,四年一体,不断增强实践。音乐师范生大一时期,可以以考查者的角色进入中小学,实地了解教师的工作内容与方法;大二时期,可以担任音乐教学助手,辅助教师教学;大三时期,凭借过去的经验,可以选择优秀的一线教师去模仿,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大四时期,应该真正进入教学课堂实施教学,总结教学经验。音乐师范生加强课堂技能训练,促进教学技能学习的常态化,对应对国考、提高面试通过率有重要的作用。

3.建立良性互动训练系统,形成技能学习训练新环境

良好的技能学习环境和教师培养环境,有利于培育优质的师资力量。建立师范生之间良性的互动训练系统,形成技能学习的训练新环境,对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有重要的意义,能加强师范生与其导师的沟通,促进师范生之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互动。

五、结语

针对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在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对面试训练进行研究,总结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的重要作用,提出注意外部形象、把握关键回答问题等两个面试技巧。针对音乐生,应总结、落实教育教学理论,打好基础促进学习;加强课堂技能训练,促进教学技能常态化;建立良性互动训练系统,形成技能学习训练新环境等三个训练方法。希望本文中提出的观点,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苏洁梅.师范生教师资格证“国考”的面试应对[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6):115-117,132.

[2]李岳飞.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的面试环节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第11篇

【关键词】维修电工 三阶段训练 探索

1 训练教学分析

根据《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的课程要求,我校将学生的实习分成基本模块实习与专业模块实习两部分。本文要阐述的主要是基本模块实习,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新生。基本模块的内容包括触电急救、登杆训练、导线焊接、导线连接、三表使用、照明电路。这些内容是我校多年来根据学生后续课程所需及实际工作需要从教材中提炼出来的。要上好基本模块实习课程,首先必须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和研究教法。

学生大多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但对技术技能却有强烈的求知欲。因此,一定要让他们动手。我校的维修电工基本模块每周是10课时,每个模块进行2-3周时间即20-30课时。在第一学期,我将维修电工基本模块的课时安排如表1。在课时安排中,大多数是实训时间。这突出了技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即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也占用了一些课时。虽然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但理论指导实践,因此,阅读教材这一环节是非常必要的。如“登杆”的步骤,教材非常明确地指出上杆时先迈右脚,下杆时先迈左脚。这样的内容必须通过阅读教材来加深印象,从而指导实际的动作。又如“三表使用”模块中,学生除了学会如何使用三表外,还要学会在使用中如何保护好三表。因此,关于三表使用的注意事项学生也必须通过阅读教材来掌握,再通过实训养成良好的用表习惯。通过理论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学生练习”这一环节,要以“玩”的方式开展教学,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导线焊接”模块中,可展示历届学生的作品,如三角棱、立体五角星等;在“导线连接”模块中,可展示立体梯子等。这样,使学生带着兴趣学习,熟练使用电烙铁、剥线钳等工具制作更优秀的作品,从而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单元考试”,即各模块学习结束后的考试环节。技校学生中部分惰性强的学生即使在实操课程中也懒于动手操作。通过“单元考试”环节的硬性要求,学生不得不动手完成规定的要求,从而逐渐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

在所有模块学习完后,在学期末,要进行总结性考试。考试模式是维修电工IC卡考试模式,包括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理论考试,教师根据本学期各模块学习中教材的重、难点内容,明确给出范围,使学生对本学期模块的理论知识重点更为明确,采用口试的方式;实操考试,主要考核三表使用、照明电路、触电急救。当然,教学计划必须根据实际课时、教学器具、教学场地及天气情况等做出相应的变动。

2 结构分析

(1)维修电工技能“三阶段训练法”共设置了八个母模块,二十六个项目,其训练内容紧紧抓住维修电工的技能要点,包括了历年来等级技能鉴定的各知识点与技能点,每个项目均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既有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又有综合技能的训练提高,构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技能训练体系。

(2)该方法分阶段设置,备阶段在安排内容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紧密结合教学计划,充分考虑理论知识的教学进度和相应学科的授课时间。符合职业学校的教学规律。

(3)在测评技能训练成绩时,模拟国家技能鉴定中心的考试方法,试题难易程度相对稳定,每一阶段可选择的测评课题均在两个以上。

(4)维修电工技能“三阶段训练法”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了以下三点:①要求学生毕业前达到国家技能鉴定中心的中级维修电工的标准;②满足本地区用人单位对维修电工专业毕业生提出的知识技能要求;③为该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 实践后经验总结

经过近五年的实践,我们认为维修电工技能“三阶段训练法”主要有以下优点:

(1)激发了学生学专业知识的兴趣。以往,一年级学生在上专业基础课时,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所学知识得不到运用,学生对专业知识兴趣不浓,理解不深。而当开始上技能训练课时,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又已淡忘,训练效果不甚理想。“三阶段训练法”是一种贯穿始终的方法。学生一进校,就既学理论知识,又学操作技能,理论与实践始终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在每个阶段中,我们都设置了两类项目,一类是基本技能,另一类是产品或者服务。例如第一阶段,1、2、3、7、8、9等项目属基本技能。5、6等项目属服务,9、10、11等项目属产品,当学生练习基本技能感到枯燥的时候,教师就让他们练习产品或者服务项目。由于产品或者服务是一种看得见的输出,能给予学生成就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学习劲头更足。在技能训练的同时,对理论知识的求知欲相应加强,学习效果比较理想。

(2)技能鉴定成绩稳步提高。“三阶段训练法”在起始阶段就注重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安排了足够多的时间练习基本操作技能,改变了以往为考试而练的模式,克服了因基本功不熟练使成绩波动大的弊端。从夯实基础抓起,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有序的技能训练,使技能鉴定成绩在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提高。

第12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基础会计》 考试方式改革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我们长期以来采用的考试方式是单一的闭卷笔试方式,而高职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如何改革现有的考试方式,使考试有助于提高学生岗位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院对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考试方式改革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建立适应《基础会计》教学目标的考试方式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入门课,是会计专业针对会计岗位(群)职业能力进行培养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职业最基本的职业活动、工作过程。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学生应初步了解会计工作环境和职业道德,认识会计工作的一般流程,理解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主要会计报表,具备会计基本职业技能,具备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

由课程的教学目标可见,该课程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而传统的考试方式只适宜于考查学生在理论方面的掌握程度,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很难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不利于全面、真实地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与能力,探索适应高职教学特点的新的考试方式显然是必要的。

二、《基础会计》考试方式改革思路及实践

(一)考试内容要与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相适应。

《基础会计》课程考试多年来以知识考试为主,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记忆,考试试卷主要采取客观标准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与经济业务处理题组成的标准化试卷。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往往将精力过多地花在死记硬背上,而不注重基本理论的理解和会计方法应用。考试内容是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的指挥棒,要真正做到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培养,就要在考试内容上狠下工夫,真正做到考核“应知应会”的知识与能力,考核内容的具体设计要本着体现“职业基本素养”的原则,贴近工作岗位,体现工作过程,符合职业要求;要注重以任务或项目等实际内容为载体的考核方式,将考核的重点向注重实践、注重技能及个人的创新精神等方面倾斜。比如会计工作中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典型工作任务都是《基础会计》考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单一的笔试考试形式难以测试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根据《基础会计》课程特点,我们可以设计出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对于基本理论知识可以采用笔试、口试、计算机网上考试等形式考查其掌握和理解的程度;对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各类账簿、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操作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可以为学生设置工作情境,布置工作任务,将基本知识点融入现实的经济业务中,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学生对会计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在这种测评方式中,教师可以会同行业专家根据相关法律规范及实际工作要求制订详细的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逐项测试,使学生既了解操作要求,又对操作过程加深印象。《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对会计的本质、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等职业认知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小论文或小组讨论的形式考查,比如在学完本课程后,以“我看会计”为题撰写体会或展开讨论。

这些多元化考试方式既能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又能评价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口头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是较理想的评价方式。

(三)建立形成性考核体系,合理安排考试的频率和时间。

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可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兼顾学习内容和学习行为两个方面,采用多种测评方法和手段进行考核。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已为建立形成性考核体系奠定了基础,但还应合理安排考试的频率和时间。传统的课程考试时间大多集中在学期末,考试时间相对集中,不利于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易导致考试评价产生片面性。学生在学习中也普遍存在前松后紧的现象,他们通常认为:平时去不去听课无所谓,只要考前突击一下,考试能过关就行。可以说这种重总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的考试安排是导致出现此类现象的重要因素。

《基础会计》课程考试的安排可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而定,如基本理论的考试可安排在期中、期末进行,填制会计凭证等实际操作考核可在每个操作项目训练结束后进行。此外,考核的内容甚至还可以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平时成绩。这种形成性考试制度,有利于学生投入到学习的全部过程中,实现课程既定的目标。

三、考试方式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考后的分析反馈工作。

如果考试结束后,学生得到的仅是一个成绩,教师及教学管理部门仅关注及格率、优秀率,则考试就只是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未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应该意识到,考试并不是一门课程学习的终结,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还有哪些技能不够熟练,或者在对知识理解和运用方面存在哪些误区,这些信息应及时总结、分析并向学生反馈、传递。考试的分析反馈工作一方面可以为教师提供第一手资料,促进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身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训练,为学好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二)关注教师在考试方式改革中的作用。

考试方式改革要通过教师去完成,改革能否顺利进行、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教师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教师一方面要从考试内容、形式、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另一方面要客观地、全面地评定学生的成绩。《基础会计》课程在考试方式改革中,由于采用多元化的考试形式,教师对学生成绩的主观性评价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一些实作考试要求教师认真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但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需要具备更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学校应给教师提供充分的条件到专业院校、现场单位进行学习、调研,从而更新观念、提升技能水平,为更好地开展课程建设奠定基础。

总之,在高职《基础会计》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适合该课程的考核方式,逐渐将单一、静态、侧重知识的考试向多元化、动态,侧重素质、能力的方向转变,从而全方位推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兰明.基于职业基本素养的高职课程考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