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5 01:59: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字化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一、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现状
1.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的现状
至2008年,我国有224个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已经成为我国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1]]包括教育软件工程、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体技术等多个培养方向,专业性质有师范性、非师范性和半师范性三种,开设院校已从开始的师范院校发展到目前综合性、理工科、农业、民族学院等不同性质的院校。但有不少院校存在专业基础深度不够、专业性质不明确、克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与实验条件不具备等问题。[[2]]
2.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杨改学总结了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各个时期的培养目标,[[3]]从早期的“四种人”(电教课的教师、电教技术人员、电教研究人员和电教管理人员)到当前的“四种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人员、新媒体的开发与研究人员、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师、信息技术课的教师以及管理人员),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越来越宽泛,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及研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适应范围由学校走向企业等各种行业。但是具体到各个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则存在着“轻实践目标、轻创造目标和对社会需求缺乏了解、闭门造车”等问题,[[4]]出现了同构现象,不论学校层次、规模、类型都要培养成为“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显然是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的。
3.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庞杂老化
由于教育技术学科是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专业课程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性学科,因此一些院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开设的课程庞杂,课程设置求大求全,大有将学生培养成集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电视编导、教育学为一体的全才教育论文,但实际上形聚神散,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因课程繁多,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根本无法消化吸收,学而不精,知而不解。这种状况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所学“广度有余,深度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的不可替代性,造成了在就业过程中的尴尬境地。但造成课程设计不合理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培养目标不明确。
另外,有一些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比较早,没有及时调整课程设置,许多课程与现实的教育技术实践需要脱节。[[5]]还有一些院校存在“因人设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的现象,不注意课程衔接,没有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导致许多课程在内容上出现大量重复;对于专业技能课程,讲授多操作少,教学脱离实际论文开题报告范文。[[6]]
4.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
当前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少量的实验。这种教学方法虽有利于系统地讲授知识,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专业素养以及主动地开展学习。另一方面,课堂讲授方法主要依托教师的口头语言,辅以板书等向学生传递信息,其表现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单一,表现能力和信息量有限,传递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而该学科中包括许多直观性内容、技能性内容和过程性内容,难以表现教育论文,影响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掌握。
教育技术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主要有常规性实验、制作性实验和教学技能训练性三种类型。但是不少院校的教育技术专业往往忽视教学技能训练,所开展的常规性和制作性实验也多是验证性实验,这样的实验多依附于理论课,没有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学生按照详细的实验步骤,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一些基本操作,至于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操作,在基础性验证性实验中都没有涉及,指望这样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行不通的。
二、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1.培养目标——明确研究领域,选择培养方向
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领域应该包括“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但是“专业”与“学科”是不同的概念,从学科研究范畴出发确定的培养目标是不合适的。如果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技术专业都要囊括这理论与实践的五大范畴,那么这种“大而全”的专业教育必将使眼高手低,学生不能胜任具体的实践工作。如果一个学校的教育技术专业教育面向的是整个教育技术领域,那么其课程将十分庞杂。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能够进行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能够开展数字媒体研究及开发技术,能够从事教育软件工程和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工程素质,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媒体设计与开发能力、教学系统使用维护与管理能力、教学系统设计能力的人才,这样的综合型人才几乎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全才,其在大学阶段所要学习的课程就太多了。[7]
培养目标要具体说明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以能力要求、专业领域和职业类型或方向来限定的。[[7]]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型专业,也是一个交叉跨度较大的专业,而本科生在四年中所能接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将这样一个交叉学科的所有系统知识都纳入学习的范围,这就决定了教育技术专业比教育技术学科的面要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应定位于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特色,必须要具有其他专业的不可替代性。要求学生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教育现象的能力,具有运用媒体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根据教育技术领域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专业改革教育论文,重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在一个专业下构建几个专业方向,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在专业能力上有所侧重,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2.课程体系——反映学科结构,突出技能培养
课程体系并不完全对应于学科理论体系,它包含着学科理论体系中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知识体系以及与培养目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科目。[9]从由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以来,由于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同,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从主干课程来看,都是从教育学、心理学到传播学,从普通物理到电路设计,从电视教材制作到网络课程开发,从电教美术、电教音乐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在搞好教育技术学专业基本课程教育的同时,重点突出该专业在本校优势领域的拓展,在求专求深上下功夫,以增强本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竞争力。
本科层次应该培养具备一定理论并熟练掌握某类教学资源开发技术的专业人员,其课程设置应该反映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结构,技术与技能类课程不应该“杂而全”,而应该是“专而精”,使学生在学习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上掌握一到两门专长,以改变长期教育技术学专业存在的人才“广而不专”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手段——强化实践环节,重视设计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广泛支持,社会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已从“音像媒体的制作与应用”扩展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传媒的原理技术、操作技术,重要的是要基于传媒技术能够设计、开发出能够促进学生有效意义建构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诸如音像教学材料、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课程及网络教学平台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因此,基于传媒技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是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关键在于实践教学环节。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上,一定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教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实验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和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应用性人才教育论文,就应该变革只有基础性、验证性实验的实践实验教学模式,重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施。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某一门或多门课程的综合知识的实验,是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查阅中外文资料的能力。综合性实验一般可以在一门课程的一个循环之后开设,也可以在几门课程之后安排一次有一定规模的时间较长的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是结合各自教学或独立于各种教学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实验。它不但要求学生综合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各种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方案,而且要求学生能充分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性实验是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步骤,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
设计性实验一般是在学生经过常规和综合性实验训练,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之后开设。开始时可由指导教师出题目,给方案,由学生自己拟定步骤。更进一步的设计性实验则在指导教师出题后,全部由学生自己组织实验,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丁楠(1983.3-),男,河南邓州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数字化学习研究。
[[1]]徐福荫.改革开放推动我国教育技术迅猛发展[J].教育研究,2009(05):3-9.
[[2]]许霞,刘伟德.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互动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1):172-174.
[[3]]杨改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路在何方[J].中国电化教育,2006,(7):8-11.
[[4]]唐烈琼.论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及对策[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2):116-118.
[[5]]茹宏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38-41.
[[6]]王余勤.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分层培养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8,(12):43-44..
[[7]]张军征,.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逃定位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33-36.
一、构建特色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建设思路
(一)指导思想按照“突出特色、科学发展、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用现代教育技术武装成人函授教育做起,逐步扩展教学资源,拓展教育形式和规模,建立网络教育体系。以网络业余学习为主要培养途径,以成人学历教育和农业干部培训、新技术、新方法培训为主要办学形式,同时举办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形成具有学校农林学科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坚持“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和“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的办学思路,统筹规划,整合学校资源,构建适合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体系。以建设符合学校实际的、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数字化教学综合支撑平台和开发具有特色优势的网上教育资源为主线,具体落实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指导、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二)总体目标发挥学科优势,面向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开展农业现代远程教育,为构建农业科技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体系奠定基础。发展优势专业特色,利用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全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形成面向成人的继续教育与大学本科生课程选修并举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系统和服务体系。建设符合学校网络教学要求的数字化教学综合支撑平台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及学习资源,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教学模式,为学校开展开放式教育教学工作打好基础。借助数字化教学综合支撑环境建设,提高校园信息化水平,推进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促进学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管理机制、教学体系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提供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服务。建立丰富的教育信息库,如现代远程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新闻、教育发展动态、教育专题、教育论坛等,为广大用户提供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服务。
二、现代远程教育的相关体系建设
(一)数字化教学综合支撑平台建设学校数字化教学综合支撑平台建设以学生为本、突出技术服务于教学的理念,适应继续教育信息化的需求。把远程教育、成人教育、在线培训统一建设与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把信息战略作为继续教育学院核心竞争力,将信息技术的引入和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有机结合。(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首先建设两个试点专业的所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然后针对新农村建设以及干部培训,选取相关农业科技培训的项目、专题及课程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针对大学本科生选修,选取全校公共基础课程,更好地满足了学生选修的要求;另外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选择部分课程参与第一批建设。同时不断完善干部培训及新技术、新方法培训网络资源。(三)师资队伍建设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的专业建设和培养方案的要求,选聘相应的主讲教师。加强教师培训,促进现代远程教育专业队伍的建设,制订网络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建立并落实鼓励教师从事网络教学工作的制度,推动名师名家和骨干教师参与网络教学和资源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具备现代远程教育理念、掌握网络教学方法、结构合理、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四)校外学习中心建设现代远程教育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校外学习中心辅助管理为主,因此必须同步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的校外学习中心。在校外学习中心选择标准上,我们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遴选优秀的合作办学伙伴,确保现代远程教育的日常管理水平,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校外学习中心的建设以原有函授站为重点,认真遴选建设。(五)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为了保障远程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将逐步建立、健全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遵循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规律,制订我校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文件。从对教学过程涉及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教学、课程考核、毕业论文(设计)、学习支持服务、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教研与教改八个方面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六)组织机构建设为了更科学合理地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各项工作,根据工作阶段和发展需要,学校分阶段设置远程教育的机构和人员岗位,保证现代远程教育建设的顺利实施。
三、结语
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终身教育的需求,现代远程教育已经呈现出强有力的发展势头,并成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使命,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更加促进和带动农林教育事业的发展,我校将充分利用“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和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特色资源优势,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力铸造以“以农林人才培养”为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品牌。
作者:刘红侠 张稳宁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卫校
关键词:教育类学术期刊;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284-02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如今的学术载体、学术交流方式越来越多,国际上对于学术期刊的开放存取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是在中国,承担学术交流的主要载体仍然是传统纸质期刊。因此,本文所指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即纸质的教育类学术期刊,主要针对其面临的问题和困境进行分析,并结合数字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思考其如何提升自身的优势和竞争力。
一、教育类学术期刊存在的问题
1.品位参差,定位模糊
目前,中国的教育类学术期刊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主办的期刊,主要集中在各省市教育报刊社;二是由高校主办的期刊;三是从属于各出版社的期刊。通过对这些教育期刊进行观察研究,不难发现,这其中鱼龙混杂,当然有一些高端的期刊,但也有不少期刊品位低下,有些几乎就是靠高额的版面费来维持经营。
由于教育类学术期刊涉及的领域广泛,学科门类庞杂,如从学段上就有学前、小学、中学、高等、成人等,从学科上则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心理、技术等。这样导致了不少教育期刊存在名称相似、风格雷同、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即使是一些核心期刊,也存在栏目学科优势不明显、学科读者定位不准的现象。仅以中学历史学科为例,就有《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等期刊,从名称上看,这些期刊极其相似,栏目设置上也大同小异。
2.影响力低,好稿匮乏
教育类学术期刊的功能本应在于传播最新的教育信息动态和成功的教育经验,研究热点、焦点问题,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专业支持。但是由于急功近利的思想蔓延教育界和学术界,不少教育期刊的功能只剩下发表评职称论文了。即使在已经发表的论文中,也存在着选题炒冷饭、内容不知所云的状况。有人这么打趣,“学术期刊上的文章只有两个人会看,一个人是编辑,一个是作者。”虽然这样的话有点言过其实,但是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偏低。
目前,有不少期刊设立了理事单位。应该说,理事单位对于支持期刊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期刊被理事单位“绑架”的状况。比如,理事单位往往要求期刊为其发表一定数目的论文,这些“关系稿”良莠不齐(以差稿居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期刊的品质。
3.发行量少,渠道单一
教育类学术期刊由于受众的特殊性,不像教辅期刊那样市场需求大,因此发行的问题比较突出,具体表现为两点:一是发行量少,往往一本期刊的期均发行量达到2万就相当可观了(因此,一号多刊的现象目前也成了行内公开的秘密,许多期刊频频推出新品种,以此增加总发行量);二是渠道单一,以邮局发行和自办发行为主。为何出现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首先由于教育类学术期刊的受众群体较小,主要由教育行政机构下属的教研室研究人员、中小学教师、高等院校教育学院学者、研究生等构成,与教辅期刊面向广大的学生群体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其次,由于数字化出版的潮流,广大教师进行科研创作时习惯于利用知网、维普等网络文献数据库检索文献,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期刊发行量的萎缩。再次,期刊本身对于市场开发的重视不够,在发行上习惯于依赖于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旧有的渠道,很少主动去开发新渠道。最后,编辑的营销意识不够,学术期刊的编辑一般文化程度较高,性格也比较清高,往往不太愿意主动地“走”出去和市场进行直接接触。
二、教育类学术期刊发展的对策
既然存在这么多的问题,那么,许多教育类学术期刊为什么依然能够生存,而且似乎还生存得不错?笔者认为,由于教育行业的从业人员众多,且在评定职称、晋升等方面都需要有论文作为支撑,因此,业内人士亟需大量的教育期刊来满足其成果发表和出版需求,而现实中学术期刊数量并不是很多,因此造成了资源的稀缺,不少教师愿意(虽然也许并不情愿)缴纳版面费来达到的需求。一些期刊正是钻了这个空子,懒于开拓进取,在选题和发行上不愿意动脑筋,仅仅满足于收取版面费来维持生存。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教育类学术期刊的发展也是如此。目前,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国际上对于学术论文开放存取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现在看来,对中国纸质类的学术期刊的冲击还不够明显,但是正如数字出版是出版业的大势所趋,开放存取也将是学术出版的大势所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植根于互联网的开放存取运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在改变传统的学术出版格局,甚至打破了行业限制。因此,不管是从近期还是从长远来看,都必须加强教育类学术期刊的竞争力。具体有如下几点建议:
1.以内容占据高地
目前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市场正处于群雄纷争的时代,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内容是前提。众所周知,“内容为王”,但目前走下坡路的教育类学术期刊无一不是内容出了问题。教育类学术期刊与经济类、科技类等学术期刊的一个不同点是,时效性相对较弱。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教育类学术期刊不讲究时效性。要想抓住受众的眼球,内容必须做深做透,做到期期有亮点。具体做法有:抓住教育界当下的热点,策划专题稿件;针对有争议的学术观点,组织发起学术讨论;介绍教育领域的新成果、新动向和新问题,并预测未来发展方向等等。以笔者所在的《教育研究与评论》期刊为例,其开辟了“热点透视”栏目,对教育界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比如小学语文界曾有一位特级教师提出了“高文低教”的教学理念,认为对于一些课文的主旨不该拔到特定的高度,而是要“接地气”,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该刊的主编敏感地意识到这个话题值得进行讨论,于是分别约请中学、小学的一线教师围绕“高文低教”的主题,从“到底该不该高文低教”、“高文如何低教”等多个角度展开了讨论,在业内反响较为热烈。
2.以活动拉升人气
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版流程中的发行、反馈环节将越来越得到关注。教育类学术期刊的编辑部不仅要出版教育学专业的杂志,还要把杂志的品牌优势和良好声誉渗透到各个相关领域,并从中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比如,通过不定期的主办出版与学术讲座、编辑出版与学术会议有关的专题刊物、召开作者和读者等受众群体的专题座谈会等等。
仍以《教育研究与评论》为例,该刊成立于2009年,短短的五年内,积聚了大量的人气,目前在江苏省内的影响力颇高。除了坚持内容为王、保持品质外,举办活动也是该刊吸引人气的一个重要法宝。比如,该杂志曾主办了两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围绕苏派语文的特点,请名师开示范课,请名家做专题报告;论坛结束后,杂志特辟“本刊特稿”栏目,约请开示范课的教师撰文谈谈他们的教学设计和思路,同时也邀请听课教师对于示范课进行解读、点评。主办这样的活动,不仅使该编辑部获得了社会效益,而且也赢得了经济效益――每届论坛都吸引了1 000多名的与会者,人员涵盖了江苏地区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每次论坛举办过后,期刊的发行量和自由来稿量都有了一个明显的上升。
除了举办论坛外,还可以通过开展论文写作培训课程来增加人气,提高经济效益。前文已经阐述过,目前有很多教师有的需求,但是不少人对于怎么撰写论文并不了解,往往在没有归纳目前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的前提下,闭门造车,东拼西凑,这样的文章经不起推敲,对他们的教学也毫无帮助和启发。编辑部可以通过开展论文写作培训课程,将学术规范、论文的写作方式告知他们,以帮助其提高学术水平。
3.以新媒体推动发行
随着微博、微信、社交网络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不断丰富,借助新媒体平台的营销开始崭露头角,不少期刊,特别是财经类和娱乐休闲类的期刊走在了前列,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发行营销。比如,《三联生活周刊》的官方微博在2014年1月22日,了一条关于年货特刊的信息:“年货真就是慢慢、细细地注入的一份心情。它是记忆的载体,故乡的召唤,是各家各户‘外婆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记忆中的味蕾总是情感的闸门,时时牵动着我们最敏感的那根心弦。”该条微博被转发了1 599次,被评论332次(截至2014年2月1日)。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很少学术期刊拥有自己的官方微博和微信账号,其实教育类学术期刊也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发行营销。在这过程中,编辑由于拥有作者资源(即微博“粉丝”)和熟悉刊物内容(即微博信息来源)的优势,理应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一本新刊即将推出之前,编辑可以在官方微博上发表新刊推荐、活动预告等信息,感兴趣的“粉丝”看到后,就会做出转发、回复、评论等各种反馈。由于微博的信息传播是呈爆炸式的几何级传播,这样就能够以较低的营销成本实现了较好的发行目的。
综上所述,教育类学术期刊只要勇于迎接竞争,内容上求“新”求“深”,发行上搞“活”办“广”,就能办出特色,创出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善恒.论教育期刊如何求得生存与发展[J].编辑之友,2006,(4).
【关键词】:数字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 建筑教育体系改革
中途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一提到建筑数字技术教育,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一系列的软件,除了传统的AutoCAD,3Dmax,Sketchup等,还有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Revit 等,另外擅长曲面造型的Rhino,诚然,这些软件的教学能让学生掌握更多表达建筑的方法或提供更好的建筑设计的思考途径,但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大多侧重软件使用方面的讲授,忽视了与设计课的结合,同时其他专业基础课与设计课在数字技术的衔接方面也不成体系,因此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上提出的改革思路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建筑数字技术课程与建筑设计教学结合起来,原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就应该服务于设计课,更好的将个专业基础课与设计课达到无缝衔接的程度才是建筑学专业教学的目的。数字技术的应用是渗透到整个建筑行业中的,因此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应抓住数字技术革新的契机,对各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改革,建立更紧密围绕设计课为主的教学体系,让学生更加适应数字时代的到来!
2.建筑数字技术教学改革的现状
随着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建筑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网络让教学交流更容易。比如,班级一般都建有QQ群,任课老师经常被邀请加入群里,讨论作业、设计等,在更轻松、平等的网络氛围下的师生交流更愉快,教学效果更好。此外,学生还把作业放到ABBS等建筑论坛上请求点评,在论坛上经常会碰到名师还有设计经验丰富的建筑师,学生反映收获很大。除了增进与老师的交流以外,学生与其他院校的同学交流也增多了,通过网络他们了解了其他院校的同学都在学什么,怎么学,而且同龄人之间交流学习心得的效果比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要好。其次,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普及和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一般理论课教学都利用了多媒体教室,老师通过图片、三维动画、视频资料辅助教学,学生更容易接收。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教学也让精品课程库的建立成为可能,让不少一般院校的学生也能通过精品课程库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对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帮助。最后,三维软件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创新能力。绝大多数院校在大一下学期安排Sketchup软件的教学,然后在接下来的设计课中马上利用Sketchup建模并推敲方案,学生普遍都表现出比用手工模型推敲方案更高的热情,他们对方案中内部空间的布置和外部环境的营造以及对建筑的材质、颜色的推敲显得更细致入微。此外,几乎所有重点高校,如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大学等,以及部分普通高校,如湖北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他们进行了数字技术教育改革的脚步较早,除了Sketchup,他们更安排了Revit、Rhino等三维软件的教学或专题讲座,让不少学生使用Grasshopper体验了参数化设计这种全新的设计思维,大大开阔了空间设计的思路创新。
3.建筑数字技术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数字教学改革中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与设计课结合的不紧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虽然在建筑数字教学中增加了大量的课时,但是大多普通院校主要用于讲授新的软件的使用方法,对数字建筑本身的意义和重要性对学生交待的不清楚,最后学生把兴趣放在软件的学习上,激动于软件带来的感官刺激,比如用rhino创建的自由形体让学生激动不已,导致过分强调外部造型而忽视了设计最本质的东西比如空间的组合。目前除了一少部分院校开始讲授基于BIM技术的Revit 以外,大部分院校三维软件教学以讲授Sketchup和3DMax为主,其它软件推荐学生自学,因此有的学生在草图构思阶段也会受到软件的限制,比如草图大师不擅长曲面,学生在构思阶段有意避开曲线构图,或有想法也坚持不到最后。其实数字技术对设计的影响之大远远超出我们现在可以想象到的。比如在2011年CAADRIA(亚洲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协会)年会上SASADA奖最佳论文奖的冠军奖励给一个使用弯曲传感器和记忆合金实现现实中的织物曲面形态和计算机中的曲面模型之间互动的研究,它使得建筑师对曲面形态的创作可以脱离计算机图形界面而在物理世界中进行。
第二,专业理论课的教育对数字技术的反应太慢。正如建筑业对科技的反应比其它专业如机械、航天、导弹等等专业都慢很多一样,专业理论课对设计课的支持也总是慢一拍。三维建模出现后,特别是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软件出现后,还有不少学生甚至老师还认为那只是类似或比3DMax高级的三维软件,并没有意识到BIM模型可以应用于整个建筑周期,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并整合结构、机电等,再到施工、物业管理等阶段都有用武之地。比如Revit和ArchiCAD等三维软件建立的模型或组件可以用于建筑构造课程,从整体到局部到节点构造均有比较精细的组件模型,而且利用这些软件进行理论课的教学让学生倍感亲切,和设计联系的也愈加紧密。又如Ecotect软件本来可以提供很好的对建筑物理环境声、光、热全面分析,但大多数学生面对大量的数据设定望而生畏,然而,如果在建筑物理理论课的教学中在声、光、热三方面分别以小例子来讲解相应的使用方法和分析途径,学生也会对建筑物理这门本来比较难又略显枯燥的课程更感兴趣。因此在理论课上及时利用或补充数字技术方面的相关知识并与设计结合讲解可能是数字技术带给建筑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契机。
。4.建筑数字技术教学改革的探讨
建筑学教育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被人为的分成若干课程,最终通过设计课程来实现知识的整合。数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BIM技术,为学科的整合方式带来的新的契机,通过BIM技术构建一些历史的、现代的、著名建筑模型,并建立一个基础数据库,这个库可以提供给各个课程分别引用,并根据知识侧重点不同增添新的信息,然后成为这门课程的模型数据库。因此借助数字技术的手段推动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知识的整合度,让学生将各课程所学融会贯通于设计课程应该成为数字计算教学改革的重点。具体来讲数字技术与各门课程之间的整合构想如下。
4.1数字技术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的整合
大多院校虽然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课已经有十多年历史了,但通常把计算机作为绘图工具取代手工绘图,充其量达到“无纸化设计”的程度。近几年来受大量外来数字建筑作品的冲击,国内建筑师开始从创作思维层面上利用数字技术,重点建筑院校也开始探讨数字技术教学改革的新模式。而要从创作思维层次上利用数字技术必须有有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知识,但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来说,基本的图形学算法已经令人望而生畏,更不用说参数化设计这类需要总结设计的生成规则并转化成算法的,更是让人举步维艰。但清华大学已迈出了第一步,开设了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在参数化设计课题上做出不少有益的探索。因此普通院校在开设计算机图形学课有难度的情况下,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中增加相关的计算机图形学知识是可行的。
4.2数字技术与建筑历史课的整合
建筑历史课教学宜从古建筑制式的介绍和现代建筑的数字设计方法两个层次来结合数字技术。第一,利用数字技术建立古建筑模型库,特别是基于BIM技术的三维模型。比如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都有严格的等级划分,而划分的规律多以柱径尺寸或斗拱中斗口的尺寸来控制,通过参数化设计,整个古建筑木结构模型一目了然,而且模型中各个部件均可以添加名称和细部尺寸信息,学生只需更改参数即可查询各种等级不同制式的古建筑,而且构件名称、尺寸以及安装方法等信息均可查询。虽然很多学校在这方面都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是,如果能够在常用软件中有准确的三维模型,那将对历史教学和设计课程的有机结合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将数字技术的发展现状作为教学内容。如果在介绍现代建筑时,结合其使用的数字技术进行分析,将在提高建筑历史课的学习热情同时开拓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4.3数字技术与建筑构造课的整合
建筑构造课教学宜从构造节点信息和建造方法两方面结合数字技术。一方面,利用通过BIM技术建立的模型库添加细部信息,比如楼板、复合墙体、防水层的构造信息。这样学生可以方便查询,毕竟学校不可能在构造实验室把所有的构造节点收集齐全。但是模型库可以通用,构造节点只需在原有数据库的基础上添加详细的节点信息。另一方面,可尝试整合相关的CAM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因为学生在感叹独特的空间曲面造型的同时往往会有疑问这样的造型怎么做。CAM是计算机辅助建造的缩写,在汽车和航空领域的应用广阔,目前建筑业也有应用的实例。如ONL设计的IWEB项目,一个类似太空飞船的造型,从设计到构件生产建造到施工组装完全用三维数字技术,建立了从三维设计到钢材制造的直接联系。如果学生对空间曲面造型的构造更清晰会增加他们利用数字技术设计的信心。
4.4数字技术与建筑物理课的整合
建筑物理课教学应该补充讲授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各种物理环境的分析。学生提到物理课往往比较头疼的,因为目前的教育侧重概念介绍和计算,真正能运用于设计中的一般就是一些定性的知识。但如果利用数字技术对物理环境做足分析,可以为方案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对于如草图大师上的日照分析,学生都非常乐意运用,但对于如Ecotect等专业分析软件,大多数院校的学生都苦于自学难度很大,面对大量物理数据的设定无从下手,而且对分析结果如何指导设计改进也充满困惑。在这方面,重庆大学已经做了不少探索,而且在新编的建筑物理教材中增加了Ecotect应用部分,为教学提供很大的方便。因此,结合设计案例讲解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通过分析结果改进设计方案的手段是有必要的。
4.5数字技术与建筑设计课的整合
建筑设计课教学既要鼓励学生在设计中运用所学的新软件,还要提醒他们不要被软件左右设计思想。近几年“非线性设计”、“建筑设计生成法”、“参数化设计”新的概念层出不穷,学生一边向往这些新概念带来的视觉冲击,一边又害怕困难,没有把握去尝试,往往放弃或半途而废。设计课上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大学设计课程中至少做一个非线性设计的方案,课堂上对于想法很好,但建模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做一部分示范,帮助他建立一部分模型,正如建筑表现课上给学生做示范一样。这方面,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都开始了教育改革实践取得了相当喜人的成绩。但对于有些软件基础好的学生,他们虽然能很快结合设计,但容易沉迷于软件带来的新奇造型,欲罢不能,反而忘记了设计的本质,对他们则应正确引导,提醒数字技术是工具,要为设计服务而不是成为它的奴隶。
5.结语
总之,无论对于走在改革前列的重点院校,还是正准备迈出改革步伐的普通院校,要实现各课程之间的整合工作量相当大,教师培训、教材编写都需要付出大量心血,但是,借助数字技术的改革推动建筑学教育体系的整合是必然趋势,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建筑教育体系必将同步发展、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许景峰 等. 数字技术在建筑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2第21卷第一期:139-141
雷贵洲 等. 浅谈数字技术对建筑草图设计的影响——从数字技术审视建筑学教育[J].中外建筑.2009(12):43-45
李建成. 建筑信息模型与建筑学专业的教学[J].建筑学报.2007.7:100-102
李建成. 对当前建筑数字技术教学改革的思考,建筑数字流——从创作到建造[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宁玲. 数字技术在房屋建筑学中的运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0第19卷第6期:151-153
彭冀. 数字技术在本科建筑教学中的应用[J].华中建筑.2007(12)第25卷:167-169
王一平 等.建筑数字化之教育论题[J].华中建筑.2009(11)第21卷:177-178
王军,樊海彬,魏卓.Computer,Drawing&Design——数字时代的建筑设计课程数字化教学的探讨[J].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九卷)2007.6:322-324
建筑设计术科转型促成教学转变——从画法几何到计算机图形学,张东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李茉.数字技术对建筑基础教学的影响初探[M].建筑设计信息流,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魏旭 等.基于C/S模式下的设计图纸查询系统研究与开发,建筑数字流——从创作到建造[M].同济大学出版社
黄蔚欣 等. 亚洲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协会2011年会介绍[M].建筑设计信息流.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春暖花开,四月蓉城绿肥红瘦,美丽的都江堰市阿娜如川妹子,热情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装备工作者、关注关心教育装备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装备企业代表。北京、上海、成都、太原、苏州、南京、台北等40多个地级以上的城市及其下属区县的教育装备工作者、校长、教师和教育技术装备企业代表,欢聚都江堰市,围绕教育技术装备的自身发展和改革,围绕教育技术装备如何推动或引领教育教学的改革,进行为期2天的热烈交锋、交流与展示,第三届中国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成都都江堰静月湖宾馆成功召开。论坛内容丰富多彩,论坛形式活泼新颖,参与人员近300人,在各类教育论坛中独树一帜,个性鲜明。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在“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围绕《中小学实验室规程》的落实和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要求,如何科学有效的推进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如何个性化的与标准化的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从而推动或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论坛是在主办方和承办方的精心策划下,在上海、北京、南京、太原、青岛、广州、武汉、南昌、厦门、苏州等城市教育装备工作者的支持下成功召开的。作为承办方的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所,以其热诚、创新和付出,使论坛的质量与水平,达到了堪称一流的水准,赢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赞扬。
本届论坛旗帜鲜明。教育技术装备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石之一,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如何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如何引领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如何深化认识提升内涵,在开幕式上,成都市教育局局长、教育部基教二司装备处处长、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所所长等作了精辟而深刻的报告。教育部基教二司技术装备处乔玉全处长作了题为《新形势 新机遇 新挑战―加强和改进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报告,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所张庆所长作了题为《统筹联动:成都教育装备现代化的路径思考》报告。他们站在行政管理和事业发展的角度,深度阐述了教育技术装备的功能、作用和如何发展,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者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开阔了视野。
本届论坛内容丰富、形式精彩。既有教育装备工作者的研究报告,又有著名中学校长的实践报告;既有一线管理者与教师的实践总结与探索,又有教育装备企业的新技术与新方案展示,还有独特的教育技术装备项目优秀案例现场评比与展播。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后有为主任在4月9日上午的主论坛上作了题为《用技术与形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技术装备的方法论》的专业性报告。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以其大家风范和对教育技术装备的深刻理解,作了题为《学校转型下的资源配置》报告,上海市市西中学的林勤副校长,以其亲身实践,讲解了学校“思维广场”的建设是如何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台北市教育局聘任督学韩长泽先生的《资讯科技装备在高中以下学校的配置与运用》报告,把台湾的信息化装备发展情况展示给与会者,让与会者清晰地看到台湾的发展,思考自己的实践。在第二天的“实验室建设分论坛”和“信息化装备分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技术装备报告,精彩纷呈。这些报告,让思想与实践相互印证,让技术与方法相互碰撞。其超大容量和精彩的内容,让全体与会者大为赞叹。教育装备行业已经走出低层次的形象,正在迈向有理论、有实践的专业化水准,正在走向一个学科化和专业化的行业。
本届论坛还有一个独特的活动,推动了教育技术装备自身的发展。论坛收到通过“知网”检验的论文达496篇,收到各地的教育装备项目案例57个。评选出优秀论文10篇,分六类项目;评选出提名奖优秀案例18个,优秀奖优秀案例6个,并进行现场展演和专家点评,让与会者参与了一次教育装备之旅,案例的交流与点评,是一次深度的课程学习。
本届论坛与前两届论坛相比最为突出的是局长、校长和教师群体的参与,是装备工作领导者、实践者、装备应用者的对话与研讨,它反映了不同视角的教育工作者的认识和思维,反映了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对教育技术装备的重视与认同。著名校长的参与,使本届论坛体现出深度;行政领导的莅临,使本届论坛体现出高度;一线教师的参与,使本届论坛体现出广度。教育技术装备对教育教学的作用,对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交流合作,促进发展。论坛继续高举“南京宣言”的旗帜,以“论坛章程”为指导,凝聚了全国教育装备界的同仁,影响了校长和教师,引领了教育装备企业,其成果丰富而又实际。论坛逐步成为中国教育装备行业的最重要交流学习与合作发展的平台。
本届论坛的承办方―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所,在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上发挥了积极而有力的作用,正是他们的努力和创新,才使论坛如此出彩和成果丰硕。
(链接地址:http:///article/view.aspx?id=53415)
关键词:陶瓷艺术设计 教育 改革
中国是陶瓷大国,中国的陶瓷历史悠久,在技术和艺术方面,都取得过辉煌的成就。陶瓷艺术的优良技艺也世代承传,不断地丰富,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陶瓷艺术一直是通过师徒制的教育模式来传承,直到1906年,湖南醴陵创办“湖南瓷业学堂”,这标志着中国陶瓷艺术职业教育的开始;随着中国工艺美术教育蓬勃发展,20世纪40年代,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开设陶瓷科,中国高等陶瓷艺术教育真正开始;发展到90年代,陶瓷艺术的兴起引起了教育产业的关注,一些艺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纷纷开设陶瓷艺术课程和专业,以满足社会对陶瓷艺术产业人才的需求。
陶瓷是人类创造性劳动最初精神的凝聚,是人类文化精神的载体,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陶瓷文化,贵州也不例外。众所周知,贵州省平塘县牙舟镇所产的牙舟陶曾享誉中外。但发展到现在,因为设计人员的缺乏、技术的落后等原因,导致牙舟陶面临失传的危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最重要、最基本的便是从教育入手,培养一定量的陶瓷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方能进行学术上的研究、市场的开发,方能谈得上弘扬贵州的民族民间手工陶瓷艺术。
作为贵州省唯一一所民族院校,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从2003年起,在民族民间美术专业的教学中设置了陶瓷艺术设计课程,填补了贵州陶瓷学术研究、教育、及市场研发的空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教学实践中却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弱;专业面狭窄;专业能力单一;最关键的问题是教学与社会、市场脱节,学生很少有机会了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了解陶瓷市场的趋势;了解现代社会对陶瓷艺术的需求,导致陶瓷艺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没有真正得到明确,学生也处在盲目创作的状态,学习积极性也不高。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这种现象,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采取大胆的教学实践改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建立工作室教学模式,建设系列化实践教学平台
工作室教学模式就是把教学、求知、做事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重视理论与技能并重。由于陶瓷艺术制作的周期性和连续性,以及工艺经验积累等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只有工作室制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在国外和国内的一些专业院校,都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如四川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先决条件是系列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立。这个平台应该涵盖陶瓷工艺制作的早期、中期和后期所涉及的核心能力和关键工作过程。具体需要建立陶瓷工艺工作室、材料研究工作室、陶瓷设计数字化工作室、陶瓷作品展示室,以及陶瓷教学实践基地。陶瓷工艺工作室需配置拉坯机、各式窑炉、模具车床等基本设备;材料研究工作室是对泥料、釉料等材料进行科研和开发,因为在陶瓷艺术中,任何材料、釉料上的突破,都会推动陶瓷设计和装饰的创新;陶瓷设计数字化工作室需配置学生电脑、多功能一体机、多媒体教学设备、三维扫描仪等设施,配置平面、三维设计软件及数据管理软件,满足数字化教学与设计训练的需要;陶瓷作品展示室主要是展示教学示范作品及优秀学生作品,供学生观摩和学习;陶瓷教学实践基地建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实训,使学生在具体而真实的工作过程中,了解和学习泥料、釉料、烧制等工艺的每一个环节,尽量减少对现成材料和工艺制作的心理依赖。
工作室制教学平台的搭建,使陶瓷艺术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很好的融合为一体。通过工作室制教学,培养学生陶瓷工艺基础知识、技术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特别是能突出培养学生将设计构思具体化,最终转化为现实产品过程的实施能力。所以,工作室制的教学体制是陶瓷艺术教学改革的基础。
二、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教学团队
以“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突破现有体制,构建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专业教研室为载体,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团结合作的专业教学团队。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现有的陶瓷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中,六人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其中四人具有专业院校陶瓷艺术专业背景,有省内最集中而且最强的陶瓷专业素质和教学科研队伍。但陶瓷艺术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仅仅以在校教师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学校还应该邀请贵州当地优秀陶瓷艺术大师和民间艺人来校讲课,传授他们精湛的技术技艺,打造贵州民族大学的民族和区域特点。并且针对专兼职教师的不同背景和特长,设立合理的职教能力提升机制,促使教师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优势,给予学生全方面的影响和教育。在陶瓷艺术大师和民间艺人教学的过程中,专业教师还应对他们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整理,使之上升为理论知识,记录保存下来。现在很多院校的陶瓷艺术设计课程都采用这种“双师型”进行教学,甚至还邀请国外或国内陶瓷产区的优秀陶艺家或民间艺人进行讲学和示范,弥补了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的问题,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我国传统陶瓷艺术和国际现代陶瓷艺术的全面再认识。
三、建立合理的课程配置
目前在高等学院陶瓷艺术设计教育中,我们都是依据几千年陶瓷制作的经验,以理性的方式予以总结和分析,然后填鸭式地教授给学生。总的来说,是以技术理性为根基。因此,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欠佳,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所以,必须对现有的课程配置进行调整。首先,结合国际陶瓷艺术发展趋势和社会对陶瓷产品的需求,开设多元化的新学科,如装置陶瓷艺术、环境空间陶瓷艺术、陶瓷旅游产品开发、现代陶瓷艺术等,提高陶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其次,根据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兄弟院校的教学经验,立足贵州民族民间陶瓷艺术历史和现状,制定适合贵州陶瓷行业发展需求的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突出地域特点。例如开设贵州本土陶瓷(平塘牙舟陶、威宁白陶、织金沙陶等)研究和开发方面的课程。这样,陶瓷教育才能推动和促进贵州陶瓷产业的发展,提升特色专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再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同时在传统教育内容中加大创新实验课程的开设,如新彩装饰等课程。也可以将作品的形式、内容、题材、手法做新的引导,开拓其专业课程的表现力。并且,加强对部分薄弱环节,如釉的配置、胚体的烧成等方面的教学。最后,在课程的安排上,由于陶瓷艺术工艺上的特殊性,现有阶段式的教学使学生很难快速进入创作状态,因此,应该把相关课程设置成一个系列进行循环教学。这样,学生的基础才会扎实,工艺和制作经验也才能得到提高,创作也才能得心应手。
四、校企共建,加强学校与市场的联系
谈教育就该谈市场,了解教育或更好的发展教育必须重视对市场的了解和把握,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在社会建设中发展有效的作用。而教学与市场脱节是目前陶瓷艺术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在课堂上,我们侧重于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是技巧和工艺,忽略了市场意识的培养,学生由于对市场概念的缺乏,在课堂学习中显得比较盲目,要么一味模仿,要么追求自我,做出的作品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解决上述问题可采取以下教学措施:一是学校支持特色专业与企业对接合作,通过对本地经济项目的开发和实施,把真实的设计任务引入教学,并将由此衍生的学术成果投入商业运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和模仿性设计转化为开放性的、动态的过程性学习和创造性设计。这是陶瓷艺术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关键。这种合作充分利用和开发企业拥有的教育资源和信息资源,确保特色专业与产业的零距离接触,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推动当地陶瓷产业的良性发展。二是组织学生到市场、到陶瓷产区、到博物馆等地进行考察调研,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陶瓷文化的氛围,了解陶瓷的历史,了解陶瓷的生产过程,了解陶瓷产品市场的需求,这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种实践性教学的重视有助于消除现有教学中存在的脱离生活、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弊端。
陶瓷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古老文化,曾辉煌灿烂。目前,陶瓷产业的市场日趋衰落,陶瓷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推广和普及工作做的却远远不够。特别是贵州陶瓷产业的发展正面临困境。学校是培养陶瓷艺术设计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培养的人才将直接影响到贵州陶瓷行业的发展。因此,培养一批真正具有专业素质的陶瓷艺术创作人才迫在眉睫,所以陶瓷艺术设计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民族院校还肩负着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重任,因此贵州民族大学的陶瓷艺术课程教育应立足于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基础,以贵州民族大学的办学定位精神为依托,结合当下时代特征,为贵州特色文化产业培育和输送人才,为当地的陶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秦锡麟、金文伟.现代陶瓷教育比较——中、日、美陶瓷艺术教育比较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8.
[2]黄振伟.地域文化特色与现代陶艺教学[J].美术大观 2009(8).
一、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的三种认识
目前,教育技术学界形成了有关教育技术学科的三种认识,具体如下:
(一)教育技术学是跨学科领域
关于教育技术学是领域还是学科的争论由来已久,并持续到现在。有一些学者认为教育技术学既不可能也不宜作为一门学科,而只是把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由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传播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图1)。这种观点完全否认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理论学科,也不认可教育技术学是一个应用学科,而只是把教育技术学作为各门学科共同研究和实践的领域,原因在于有关教育技术活动的研究难以形成确定性的知识及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这实际上是否定了教育技术学作为学科的可能性。
(二)教育技术学是应用学科
在一些学者看来,教育技术学的任务不是构建完整的学科框架和理论体系,而是利用诸如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去解决教育中的技术应用问题(图2)。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虽然也承认理论的意义,但却否认教育技术学应该拥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认为构建系统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是徒劳无功的。这种把教育技术学仅仅视为应用学科势必会导致教育技术学失去其本应有的作用而对教育实践产生消极的影响。教育技术对教育实践产生的影响甚微的根源也恰恰是把教育技术学只作为应用学科而忽略理论构建的重要性。
图1 教育技术学的跨学科性
图2 教育技术学的应用学性
(三)教育技术学是兼具基础与应用性质的相对独立的学科
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技术学应是兼具基础与应用性质的相对独立的学科(图3,或者如焦建利教授所言“教育技术学是兼具科学与技术性质的学科”[1],其实质是一样的。)在这种观点看来,教育技术学不仅是应用程度高、以实践为导向的学科,而且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借助、整合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和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知识进行自身的理论建构,并且运用理论来指导应用,从而实现教育技术变革教育实践的目标。
图3 教育技术学的兼具基础与应用性
教育技术学之所以是相对独立的学科,那是因为涉及教育技术研究的学科很多,比如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传播学等,虽然有交集,但是,专门而系统研究教育技术的学科则只有也只能是教育技术学。
在这三种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的认识中,笔者赞同第三种,因为对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发展能产生真正效果的是第三种。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努力成为兼具基础与应用性质的相对独立的学科。基于这个目标,笔者试分析教育技术学科发展所面临的内在危机。
二、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内在危机分析
近些年来,关于教育技术学成为一级学科的讨论成为教育技术学界的热门话题。其实,教育技术学只有在真正成为一门兼具基础与应用性质的相对独立的学科之后,才可能实至名归地成为一级学科,然而,潜伏着的许多危机在妨碍着教育技术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一)技术应用主义的强旺
当被问及什么是教育技术的时候,除了“不知所措”地搬出AECT94定义,大多数的回答是“教育技术是教育中的技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2]。关于教育技术学定位的主流认识是:教育技术学定位在“现代信息技术和视听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应用。”[3]“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位应该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研究的学科。”[4]
从电化教育的“媒体应用论”到教育技术的“信息技术应用论”,技术应用主义一直统治着对教育技术本质和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对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技术应用主义的教育技术学强调教育技术学应该面向实践,通过应用来体现教育技术学的价值,这当然是正确的,也是教育技术学应有的价值取向。但是,技术应用主义的教育技术学“是贫困的,因为它毫无知识生产能力。”[5]正因为技术应用主义的教育技术学无法产生关于自身的理论和知识体系,所以就不得不将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所需要的知识系统作为教育技术学自身的知识体系,其中就包括了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媒体理论,乃至技术哲学等知识。这种用其他学科的零碎知识拼凑成的教育技术学理论,就如同用不同的布头拼成的布袋,无法全面覆盖教育技术实践。真正的办法是,必须用整块布料去缝制布袋,用关于教育技术自身的知识来构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
教育技术是在教育实践中生成或移植的技术及其体系,是“一种与教育教学系统同质的知识技术”[6],而不是各种媒体技术本身或它们的教育应用。相应的,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研究工作就是“教育技术的技术体系的创建。”[5]
(二)独立个性的缺乏
第一,教育技术学缺乏自己的话语系统。一方面,我们说的很多话是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的话语;另一方面,很多教育技术研究者的着述,虽然用中文来写作,但研究视角、概念系统、思维方式和分析框架都来自西方,其结果正如一位学者评论教育学研究一样:“连篇累牍的文章、着作充斥着新术语、新概念、新体系,……思辨的目的不是研究教育,而是研究西方的话语,以本土的教育论证他人理论思想的合理性。在这里,由于西方话语脱离本土,语言由交流的工具变成了书写的工具,失去了真实生活的意义。”[7]
第二,教育技术学也缺乏属于自己的研究方法。许多后现代主义的支持者常常把追求独特的研究方法视为追求唯一的研究方法加以批判,认为强调独特的研究方法是传统学科框架下的弊病,是画地为牢,应该予以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其实,多元与独特是辩证的关系,没有独特就很难理直气壮地强调多元,没有多元的基础也很难形成真正的独特。目前的现状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有余,而独特性不足。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大多借用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科学以及心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等,这些研究方法作为通用性质的方法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如果长期停留在借用上就不利于教育技术研究的纵深发展。
第三,教育技术学亦缺乏属于自己的一般理论。教育技术学的综合和交叉的性质使其作为学科的合法地位常常遭到来自学科内外学者的质疑。质疑的关键点在于,如果把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剔除出去,教育技术学还剩下什么?教育技术学的文本本应具备一种思想张力和某种叙说的结构来激发批判性的反思,可由于缺乏自身的一般理论而成为一种具体阐述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管理的程序的技术手册。不可否认,教育技术学欲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借用和移植信息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部分理论、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多学科的整合或跨学科的研究不应该导致其他学科对教育技术学理论发展的限制,而且,如果一直没办法摆脱对其他学科的依附,教育技术学自身独特的对象域反而被遮蔽,教育技术学的一般理论就永远不会得到彰显。
(三)理论研究的贫困
一方面,确实有一批杰出的学者在教育技术学理论探索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如何克抗教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李克东教授的“数字化学习理论”,桑新民教授的“创新学习方式观”,祝智庭教授的“协同学习理论”,杨开城教授的“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等;另一方面,每年在教育技术类的期刊上发表关于教育技术的论文数千篇,此外,每年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博士、硕士论文亦是数以千计。但整体来说,关于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尤其是基础理论探索远远不够,有学者分析后指出,国内教育技术界“系统化地对教育技术学本体论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8]也有人就对2001-2005年中国教育技术学硕博论文679篇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中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现状是应用和实践谈得多,而理论的东西谈得少。”[9]
不仅是关于理论研究的数量少,而且质量也不高。以目前教育技术的核心领域——教育信息化为例,有学者就分析指出,“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关于领域、名称、定义、定位、逻辑起点等问题,至今在理论建设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10]这显然与教育信息化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以及有关教育信息化研究成果的汗牛充栋是极不相称的。
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的贫困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首先,教育技术学的跨学科性质使人们自然地认为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构建自身的理论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不现实的。有学者就曾指出,“教育技术学具有很强的跨学科特征,……教育技术学不具有一个统揽全领域的一般性理论。”[11]其次,教育技术学强烈的应用取向也让人们倾向性地认为教育技术学就是应用研究,就是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因此,理论研究动力不足。诚如桑新民教授指出的那样,“教育技术学在中国至今还是一个‘重技术,轻理论’的领域,基础理论的研究被边缘化,并常遭冷嘲热讽。”[12]思想的贫困导致理论研究的贫困,继而阻碍了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实际进程。
【关键词】中药药剂学 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 现代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3-0001-02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中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理论课程。经过近六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课程内容系统、课程体系创新、课程平善、教学资源多元、课堂组织生动的“五位一体”体系,于2005年被认定为我校精品课程。在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注重课程的内涵建设与不断创新,本文将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法改革与创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几个方面介绍我们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
一 构建合理高效的中药药剂学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是具有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任务导向和共同目标,通过团队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加速教师的教育专业发展而组织起来的正式群体。一个高效的教学团队应具备明确的教学建设目标、优势互补的团队成员、鲜明的团队精神和清晰的教学改革方向和预期成果。中药药剂学教学团队在组建之初就建立了较为明确的目标——建设优质示范性的精品课程,团队负责人由药学院院长担任,药学院院长是我省药剂学领域的著名专家,近年来发表制剂方面文章百余篇,培养研究生数十人,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重大课题;除药学院院长外,整个教学团队中57%具有高级职称,43%具有博士学历,42%具有硕士学历,平均年龄37.6岁。在教学团队建设中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近六年共有2名博士毕业,5名硕士毕业,引进博士1名。建立逐步形成了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高学历青年教师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的教学团队,通过发扬团结协作和尊重个性相结合的团队精神,建立切实可行的团队内部制度,如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每一名青年教师指定专任导师,从教学、科研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建立青年教师定期听课制度,规定青年教师每年安排公开课3~4次,并通过组织授课比赛、教案评比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建立青年教师学习交流制度,定期安排他们到省内外培训,规定青年教师每年至少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一次;在教学、科研课题申报上向中青年教师倾斜。近六年中青年教师承担市级以上教改课题4项,科研课题7项。使中药药剂学的教学团队日趋成熟,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高学历青年教师”为特点的实力雄厚的教师团队,不断促进中药药剂学精品课程的发展和创新。
二 构建以中药药剂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连接中医临床与中药用药的桥梁,在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中药常用剂型的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术,培养合格的中药学专门人才。中药药剂学是以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药理等多门学科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技术科学,中药药剂学与各学科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和补充发展。为促进中药药剂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我们建立了以中药药剂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包括三个基础和两条延伸共10门课程,具体结构见下图:
中医药基础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课程(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分析),是中药药剂学研究的基础。中医药基础理论中辨证施治、复方用药、性味归经等指导中药药剂学的剂型的选择和质量标准的建立,中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分析等课程的教学指导了中药的提取、结构分析和质控研究;两条延伸一条体现了中药药剂学在临床应用中的发展,一条体现了中药药剂学与工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表明,以中药药剂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适合我院中药学学生的发展和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使我院学生的考研率和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全校领先水平(2010年分别为31.5%和96.2%)。
*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103064)、河北联合大学教育教学重点课题(编号:MY090102)
三 改革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授课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
中药药剂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除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外,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非常重要,包括针对具体药物和用药要求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处方,制备工艺以及对各种制剂设备的操作。因此,在理论教学上引入PBL教学法,采取“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小组讨论课堂讨论老师总结”的方式,同时将理论课、实验课和药厂见习三者结合起来,安排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到工厂参观学习,观察生产过程,请技术人员作专题报告,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解决教学中难以阐述清楚的设备构造和操作难点问题等。实践表明,实地观察有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制备工艺流程等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主动为毕业后的就业积极作准备。我们在近六年对中药药剂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两次较大的修改,减少了理论课学时,增加了实验课学时,设立了开放实验室,减少了验证性实验的内容,实践教学中采用了“单项实验技能训练加综合实训”的模式,在单项试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选定几个中药品种进行制剂处方的设计和制备研究,安排学生利用开放实验室中的滴丸机、喷雾干燥剂、包衣锅、HPLC等设备完成制剂的处方筛选和质量评价,提高了学生参与制剂研发的整体水平。
2.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于一体,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储存、传播方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化效果。我们开发了《中药药剂学》多媒体课件,使各种中药剂型的概念更加形象具体,制剂设备的构造和运行更加直观,为学生提供了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通过进入药厂的生产车间拍摄录像,动态演示制剂生产车间、制剂设备操作、剂型的制备、包装等过程,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理论课中重点、难点,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工艺操作单元,如中药厂GMP标准的厂区、生产车间布局及各类中药制剂的生产流程,边播放视频边讲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为日后学生的生产实习奠定了基础。
3.基于网络平台的互动式教学
高水平的教学,离不开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构建可使教学资源数字化、多元化、信息化、共享化。因此,我们在已有精品课程平台的基础上,又构建了BB网络在线平台,教师通过将课堂授课内容上传至该平台,可实现面对面的音视频教学,学生可根据学习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自助安排预习和复习,通过平台的讨论区教师可以及时回复学生的问题,还可以组织多名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如针对难溶性药物姜黄素增溶方法的专题讨论: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预先分组通过阅读论著、查阅文献、结合实验结果,最终以小论文的形式于BB平台上,教师选择其中的2~3篇由学生在课堂上作报告,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四 坚持教学和科研双管齐下,以科研提升教学、以教学推动科研
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中药临床使用会对中药药剂学不断地提出更高的新要求和新课题,这是促进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动力之一。科研工作的开展能够丰富和深化本科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如在“固体分散体”的讲授过程中,以我们在研发姜黄素固体分散体时的经验,讲授固体分散技术的优点和难点,如何针对具体药物选择合适的载体以及优化药物与载体的比例,结合我们制备的溶解度曲线、差热扫描图谱讲解固体分散体的验证方法等,使学生对这一技术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一名考上某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向我们反馈说,正是由于这种将科研融入教学的授课方式,使她基本了解了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思路,不像其他刚进实验室的同学那么茫然。每年约有1/4的同学在毕业实习结束后撰写并发表了专业论文。科研工作不仅对教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还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近年来,药剂学科共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17项,其中有多项取得了省级科研成果奖项。同时,教师得益于教学中的启发,主持和参与了多项教改课题,撰写了多篇高质量的教改论文,并且将教改成果应用到教学中。
总之,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质量工程,我们的课程建设始终以提高学生药学综合能力为宗旨,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知识的更新,在课程体系设计上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中药药剂学精品课程不断发展和完善。从高等院校自身来讲,精品课程应服务于教学,体现现代教育教学的思想。因此,我们还应从内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教材教案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等多方面,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使精品课程真正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的示范课程。
参考文献
[1]陈学红、林文雄.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及其构建与运作——生态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1(3):45~49
[2]贺福元、罗杰英、郭建生等.中药药剂学与相关学科内在关系的探讨[J].中医教育,2000(6):18~19
[3]崔福德、侯雪莲、杨丽等.基于能力提高的药剂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J].药学教育,2008(3):20~22
[关键词] 泛在学习;理论研究;冷思考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008(2010)02―0093―06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地推陈出新,进而促使媒体技术不断更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方式从数字化学习过渡到移动学习再到泛在学习,其间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如今,泛在学习已成为当前也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值得教育技术学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的热点话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泛在计算”这一概念的提出,国外对泛在学习的研究不断深入。日本政府制定了目标为“利用ICT建设随时随地、任何物体、任何人均可连接的泛在网络社会”的U-Japan。其中的“U”代表了泛在(Ubiquitous)――联结所有的人和物、普适(Universal)――人和人之间的心灵接触、面向用户(User-oriented)――融合用户观点以及独创(Unique)――激发个性和活力。[1]同时,日本德岛大学开发了一个可以在个人计算机上使用的情境感知语言学习支持系统――JAMIOLAS。[2]韩国政府从2004年开始确立了以基础建设的建置、技术的应用、U化社会制度的建立和服务的扩散化为目标的U-Korea总体政策规划。西班牙巴塞罗纳大学开发的U-语言学习系统,墨西哥圣弗兰西斯克博物馆的电子指南,通过准备访问、互动型博物馆体验、博物馆网页信息检索等活动过程,体现了“以头脑来思维,用身体体验的典型的非形式学习空间博物馆”的特点。[3]南非Virginia Tech 的觉醒型 Ubiquitous 学习校园项目以“校园空间的24小时学习博物馆化”作为宗旨,以全体学生为对象设计了未来型(Ubiquitous)校园。[4]英国的环境森林项目(Ambient Wood Project)给学习者提供“陌生但快乐”的学习体验,把移动终端设备安置到森林中,给人们提供通过肉眼看不到的事物也能获得体验的技术环境。[5]美国哈佛大学的“促进泛在学习的无线手持设备”项目、MIT手持式增强现实模拟项目(MIT Hand-held Augmented Reality Simulations),以开发学习者就像玩游戏一样学习的未来学习环境为目标。[6]MIT的基于PDA的参与型模拟游戏项目(MIT PDA Participatory Simulations)通过使用便捷的基于 Palm PC 的模拟游戏, 提高学习者的高层次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习者的学习发生迁移,实践隐性的学习方式。[7] Schrier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重温革命”项目和MIT的“没有围墙的图书馆”项目,都将研究点聚焦于支持泛在学习的资源和环境的创设。[8]欧洲的Mobile ELDIT项目旨在开发一个在线语言学习系统的移动版本,从而使数字化学习平台上的内容能够以一种泛在的方式提供给移动用户。[9]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泛在学习的研究也在逐步展开。2006年6月第十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在清华大学召开,把泛在计算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与“无所不在教育”实践作为“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发”部分会议专题。2006年10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第六届亚太城市信息化论坛中,日立信息通信集团总裁篌本学先生提出了“泛在信息社会”的新理念。2007年10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第三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上对“移动学习与普适学习”等进行了专题讨论。2008年6月由上海市教委主办创新重点课题“面向终身教育的泛在学习(U-Learning)模式及其应用研究”正式开题。2009年1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第六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国际论坛分论坛“对泛在时代和传播”中对泛在文化、泛在时代和泛在网络进行探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规划课题“泛在学习中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开题会于2009年5月在中央电大召开。各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在本研究现有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泛在学习研究关注的主要内容维度、基本概念框架等,为今后我国泛在教育研究提供一个“路线图”。2009年11月在广东商学院召开的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第六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中把“非正式学习、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与研究”作为大会的专题。
总之,泛在学习这个概念被引进国内以后,主要经历了泛在计算、泛在网络、泛网社会、普适学习、泛在学习等五个阶段的转换过程。这基本上与国外的研究方向和脉络一致。在对其理论探讨的同时,也逐渐重视泛在学习环境的创设和技术的支持。台湾国立中央大学研究建立的环境感知的泛在学习环境,在推广户外教育的背景下,希望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受教师的局限,走出教室去学习更广博的知识;在观察蝴蝶的现场学习支持系统中,学习者通过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使自然现场学习、观察学习和教室学习融合为一体[10]。清华大学的Smart classroom追求现实环境的智能化,是人机交互与多媒体集成的许多研究技术成果。上海市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项目以产学研模式展开,也促进了U-learning的实现。
分析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得知,早期的泛在学习主要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划来积极推进泛在学习的理论发展。目前主要集中在移动学习方面,其重点是如何通过现有的智能设备更好地呈现学习材料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交互。[11]对技术支持方面的研究也很受关注,其重点是怎样将泛在计算技术用在学习中,营造一种学习环境。[12]在实践方面,主要通过宽带设施和技术环境的创建来提高泛在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或者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以了解和把握下一代U-Learning的国际动向和探索下一代U- Learning的运行方式、设计的特征和方法。[13]随着研究的深入,泛在学习不仅可以在虚拟与自然世界之间进行无缝连接,而且开始将目光转向个性化适应与情境感知上[14][15][16][17]。此外,不少研究关注泛在学习所引起的教育范式的转变,提出泛在学习环境的概念模型[18][19],以及随着媒体的改变而产生的全新的学习风格。近年来,随着技术逐渐成为可能,泛在学习已经逐渐成为可能,开始出现在多种教育场景之中――教室内的问题解决、博物馆里的互动、户外环境中的探测,生活中的语言学习等等。[20]
三、泛在学习概述
(一)泛在学习的缘由及相关概念
历史上对泛在学习的最早描述可追溯到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经说过:“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他在这里指出了以任何方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泛在学习这个术语最先由谁提出,学术界观点不一。但关于泛在学习概念的起源大多数学者已达成了共识:泛在学习是由“泛在计算”衍生而来,是美国的马克・威士(Mark・Weiser)重新审视了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后提出的概念。他发现,对人们影响最深、作用最大的是那些在使用过程中不可见的东西。[21]他设想把计算机做成各种大小嵌入到每件事物中,然后让计算机通过无线通信悄无声息地为人们服务。泛在计算的最高目标是使计算机广泛存在而且不可见。[22]正如他在《The Computer for the 21st Century》一文中所说的:“最深刻的技术是看似消失的,它们融入了每天的生活当中以至于不可分辨了”。[23]在此基础上,日韩、欧盟、北美等学者先后提出了类似的概念,认为泛在学习就如同空气和水一样,自然地融入到人类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为了充分地了解和把握泛在学习,需要理解以下几个相关的概念。
1.泛在计算也称“普适计算”,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Weiser最先提出来的。Weiser[24]认为泛在计算强调和环境融为一体的计算,而计算机本身则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泛在计算并不是要求开发新的计算设备,而是发展新的计算模式和相应的交互手段。泛在计算技术最重要的就是构建泛在学习平台或环境,它不仅包括外生因素,也包括内生因素[25]。在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过程中,泛在计算技术并不一定只是单一的支持角色,它也可能是一种认知工具,或者扮演学习伙伴,或者是直接的学习目标。[26]余胜泉等认为,普适计算是将计算机嵌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用品上,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信息服务新世界。[27]徐光裕等认为,泛在计算是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在这个融合的空间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透明地获得数字化的服务。[28]由于泛在计算重视人与环境的交互,强调学习的泛在性和普适性,因而使得泛在学习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
2.泛在网络空间。在泛在计算提出以后,日韩首先提出了泛在网络。Weiser指出使计算机智能化的同时,使人在其中互相交换信息的空间就是泛在空间。[29]Ubiquitous空间指的是随时随地使用任何终端机器都可以上网的生活空间,它由分布在生活中各个角落的泛在网络、传感器、芯片、Tag等多样的计算机所内藏事物的连接和整合来构成。[30]泛在网络空间其实就是支持泛在学习的环境,它可以提供可相互操作的、普适的和无缝的学习体系。该体系可以将学习环境里的协作者、学习内容和学习服务三个主要要素进行联系、整合和实现它们之间的共享。[31]泛在学习环境是一种包括了物理的、社会的、信息的和技术的等多个层面和维度相互整合的学习环境。[32]这种学习环境有利于构建全新的教学反思、学习反思以及技术反思的平台。[33]
3.E-learning、M-learning和终身学习。尽管泛在学习是为了“弥补E-learning的不足而诞生的”[34]这一说法不够确切。但是,泛在学习却与E-learning、M-learning和终身学习有着天然的联系。泛在学习是在基于桌面计算环境和移动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现有数字化学习升级版本同时更新了移动学习在网络环境和智能终端上的缺陷。[35]肖君等(2009)[36]从文化角度看,U-Learning不仅带来技术文化的革新,还将带来学习者文化形态的改变,它是 E-learning与 M-learning之和。终身学习的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以及灵活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及其“对学习情境,实践性知识的建构,学习与生活、工作的关联性的强调”[37]在泛在学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泛在技术为终身学习的实现创造了新的可能性,消除了时间、地点、权限的制约,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环境和学习选择权。[38]
总之,泛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等多种学习参与后的一种学习状态的体现和必然的发展阶段;移动学习、数字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则是实现泛在学习的重要手段和具体表现形式。
(二)泛在学习的定义和内涵
关于泛在学习,它有多种名称,如无缝学习、普适学习、无处不在的学习等。国内外对泛在学习的定义众说纷纭,但目前仍没有界定出一个公认的、易于理解的概念。基于此,现分别将国内外文献中出现的泛在学习的主要定义列举如下:
(1)国外有关泛在学习的主要定义。美国教育发展中心的一份报告(2003)认为,泛在学习是在泛在计算技术条件下设计的一种学习环境。这里强调的是不过分依赖电脑更多的靠无线网络连接更多的设备,可以在学校、家庭、图书馆和你希望看书学习的地方进行学习,而不仅仅象以前那样依靠图书、电脑来学习。[39] Hiroaki Ogata(2004)认为计算机支持的泛在学习(CSUL Computer Supported Ubiquitous Learning)是一种泛在学习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由日常生活中嵌入式且不可见的计算机来提供支持。[40] Guozhen Zhang与Timothy K.Shih.(2005)指出,泛在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完全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过程而不用关心位置与时间的限制。[41] Zhao Haila与Youngseok Lee等(2006)认为,泛在学习是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终端的智能学习环境,不同于现存的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方法,也不同于在学校、图书馆等具体地点进行学习。[42]
(2)国内有关泛在学习的主要定义。白娟、鬲淑芳(2003)指出泛在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在近乎无限的数据库中摄取知识,也可以与学伴和教师交流。[43] 汪琼(2005)认为泛在学习是泛在计算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后所产生的新的教与学模式,强调的是随时随地学习,通过在生活中依靠自己解决问题,或者通过别人的帮助来解决问题,而达到学习目的。 [44] 2007年在《中国电化教育》杂志上两次关于“1:1数字化学习”的专题中提到泛在学习是普适计算环境下未来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3A(Anywhere、Anytime、Anydevice)学习。[45]付道明、徐福荫(2007)认为普适计算环境的泛在学习是指在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相融合的空间里,学习的发生、学习的需求以及学习资源无处不在,学习者可以得到普适计算环境的随时、随地的支持。[46]石慧慧、刘奎(2008)指出无缝学习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在充满计算和通信能力的环境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任何终端获取所需要的任何信息。[47]梁瑞仪、李康(2009)把泛在学习看成是让学生在基于无缝连接的信息环境中随时随地自由化学习,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个人学习状态。[48]
基于上述学者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看法:第一,将泛在学习作为泛在技术和普适环境条件下的智能学习环境;第二,将泛动学习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延伸和拓展;第三,从社会文化和建构主义的角度分析,将其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与学习方式。但总体来说,泛在学习有以下一些基本要素:①需要有泛在学习环境的支持;②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焦点;③是一种自然或自发的行为,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④学习者所关注的将是学习任务和目标本身,而不是的学习工具或环境因素。
综上所述,笔者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分析认为:广义的泛在学习是一种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学习,只要学习者愿意就可以通过适当的工具和环境适时地获取信息和资源,是终身学习的具体实施。狭义的泛在学习是指在泛在技术和普适计算的情景创设与支持下,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认知目标,积极主动地、随时随地利用易获取的资源来进行的各种学习活动,是数字化学习和移动学习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三)泛在学习的特点
有关泛在学习的特点,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归纳总结。Chen 和 Kao(2002)[49]指出泛在学习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的特点:永久性、可获取性、即时性、交互性和教学行为的场景性。Bomsdorf(2005)[50]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适应性”这一特点。Zhang 和 Jin(2005)[51]归纳出泛在学习具有以下特征:①学习环境存在的无意识;②普遍可及的学习内容;③自然的学习界面;④多样化的通信方式;⑤高性能的通信。Boyinbode等(2008)认为泛在学习环境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学习的泛在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泛在的学习行为;②泛在的学习接口;③泛在的学习支持服务。[52]
国内有学者认为泛在学习优化了数字化学习与移动学习的优势,具有以下特点:①易获取性;②即时性;③移动性;④虚拟现实;⑤交互性;⑥协作与共享。[53]也有人认为泛在学习主要包括按需学习、即时学习、适量学习等三个特征。[54] 有学者认为泛在学习具有非正式、情境性、社会性、高级分布式认知等核心特征。[55]也有人认为泛在学习的根本特征主要体现为学习和生活的“融合”和操作的“透明性”。[56]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泛在学习特征的分析和总结,笔者归纳了泛在学习的主要特点(见表1)。
四、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
直到目前为止,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很少有学者提出,余胜泉(2007,2009)[57][58]指出情境认知是“1:1数字学习”和智能学习空间中泛在学习的核心理论基础之一,其突出特点是要将个体认知置于更大的物理和社会情境以及文化建构的工具和意义中,而泛在学习也充分体现了分布式情境认知范式的基本特点。韦娟、李新房(2008)[59]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后现代主义学习理论归结为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张洁等(2009)[60]根据建构主义重视情境性和个体建构,认为泛在学习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融入真实情境的学习机会,学习者沉浸其中,以各种感知方式来构建知识,把建构主义看做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
笔者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认为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把个体学习行为看成是适应外部环境的“刺激―反应(S-R)”的过程,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从而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泛在学习采用了一种信息从学习辅导设备到学习者的传输模型。它可以利用普适计算设备提出一个问题(刺激),再由学习者提出解决方案(反应),并由系统反馈强化这一过程。[61]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视为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强调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收外界刺激,而是主动地对外界刺激进行选择性信息加工的主体。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泛在学习设计中注重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环境和教学策略设计,并把重点放在组织策略上。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泛在学习中的集中体现,就是强调个别化学习,强调学习对象的小规模学习。[62]从这一角度看,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也可作为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主动加工建构形成的。泛在设备的计算与信息管理功能,可以作为学习者的建构工具来支持、指引和扩充学习者认知结构或思维模式,促进知识建构与问题解决。因此,泛在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的最佳场所,能够很好的满足“以学生自我导向”的学习环境的建构,对泛在学习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4.后现代主义学习理论[63]
“我们要做的不是寻求一条最好的途径,而是寻求不同的途径以到达不同的目标”,这就是后现代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这种观点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植根于各种文化背景,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每一个学习者能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地享受教育。后现代主义关于世界、技术、知识等思想对泛在学习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泛在学习赖以实现的“隐匿性技术环境”与后现代主义批判技术至上的思想,与主张以冷静的方式全方位审视技术的功能的观点殊途同归。从这种意义上讲,后现代主义是泛在学习发展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技术观、教育观等通过泛在学习能达到恰如其分的实现。
5.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个体与他人、环境参与实践,构成群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的过程。知识和概念都只有通过社会化的运用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个体参与实践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是学习得以发生的根本机制。[64]它关注物理的和社会的场景与个体活动的交互作用,认为学习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产生,情境不同,学习者受到具体的情境影响也不同。[65]泛在学习为情境认知提供了技术支持,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则为泛在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持。
五、泛在学习的冷思考
Papert[66]曾说过,当每个人都拥有铅笔和书本,而不需与他人共用时,人们的学习方式将会随之改变。研究表明,泛在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无缝的学习空间,符合人类终身化学习的需求,将是一种新型的5A(Anytime、Anywhere、Anyone、Anydevice、Anything)学习模式。而且泛在学习可以将课内与课外学习、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相结合,它还能促进各种学习协作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但泛在学习也留下了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思考:
1.理想的泛在学习环境是一个交互性强、无缝的学习空间
学习者根据各自的需要在这种多样的空间中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使所有的实际生活空间成为学习空间。知识的获取、储存、编辑、呈现、传播、创造等最优化的智能环境将促进学习者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泛在学习资源环境它不仅把整个互联网络拥有的信息资源,甚至把整个社会和自然界都纳入其中;不仅包括狭义的信息资源,也涉及到技术资源、设施资源、人力资源和环境资源。创造智能化的环境让学习者充分获取学习信息,这与学生到图书馆、学校进行学习或通过网络获取学习信息有很大的差异。泛在学习能否产生效应主要取决于学习者周围的情境,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拥有或者适应这个环境,智能化环境如何创设问题是研究泛在学习首先需要关注的焦点。
2.泛在学习中设备的先进性使学习的泛在成为可能
一般认为泛在学习使用带有射频识别(RFID,俗称电子标签)、红外数据通信端口、蓝牙端口等通信接口的PDA、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学习任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泛在学习需要嵌入式系统中CPU架构,在网络方面以无线为主、有线为辅,需要分辨率较高,尺寸大小适中的屏幕。此外,在输入方式、电池的大小和使用时间以及应用软件等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体系,泛在学习的实现需要数字化技术环境和学习资源、整合多种教学模式和弹性、灵活的学习支持服务等多方面资源的支撑。
3.泛在学习的泛在性突破了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的制约
泛在学习是一种随时、随地、随设备学习的“三随”的自主学习方式,创造智能化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充分获取学习信息,对传统的教育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冲击。对整个教育机构来说,泛在学习应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泛在学习的目标就是创建让学生随时随地、利用任何泛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的资源环境,更有效地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学习资源扩展化使得知识不再是教师的专利,在教育功能真正得到扩张的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的作用何在?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怎样的资源环境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如何把握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如何使学生与泛在的学习资源环境进行无缝链接?如果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进行改变,从而使得学习资源能够在大范围中被重复使用,我们将如何使这个变化过程变得容易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关注。
4.阻碍泛在学习发展的因素
泛在学习到底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进展?一个好的支持泛在学习的环境必须是按需、即时并且适量的。一方面,呈现的学习内容必须是学习者所需要的,并且适合当时的学习情景和体现学习的个性化;另一方面,必须从每个角度搜集学习信息,使它们以各种形式表达同一知识。同时,学习者自身的学习观念和习惯也需要随之改变。微软设计师曾勾勒一副后信息时代的动态场景――数码乌托邦:人类不必意识到生活环境的存在,只要浸泡在他们的产品之中,即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种新概念的最终实现需要面临巨大的困难,若干年以前,我们也无法想象的信息时代已成为现实。同样,我们不必担心泛在学习是一种理想的乌托邦,因为它已在不同领域存在、实现甚至超越,而更重要的是看它到底能走多远。
六、结束语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理论研究者走的太快,以至于大家看不清他的身影”。用它来形容泛在学习是确切的。泛在学习是使学习过程中使用的计算设备和技术“消失”在学习者日常生活和学习任务的背景中,保证学习者在得到计算服务的同时无需觉察计算机的存在和为此而分心,从而使其注意力回归到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本身。[67]泛在学习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学习方式,是属于“回归自然”[68]还是“以人为本”的学习方式,它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能细水长流,都需要教育技术工作者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海,李馨.日本移动学习实践研究前沿――对话东京大学教育技术首席专家山内平副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09,(9):1-6.
[2][20]李舒愫,顾凤佳,顾小清.U-learning国际现状调查与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9,(1):98-104.
[3]Palace of Fine Arts. Exploratorium[DB/OL]. Retrieved 10.11,2009.
[22]M.weiser,R.Gold,J.S.Brown.The origins of ubiquitous computing research at PAPC in the late 1980s[J].IBM Systems Journal,1999,Vol.38,No.4.
[23][24]Weiser,M.The Computer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Scientific American,1991,(3):94―100.
[25][26]LiL.Y,Zheng Y.L,Ogata H,Yano Y.Research On Pervasive E-Learning System Devel opment[M].Proc.of ELearn,2003:595-598.
[27]余胜泉,杨现民,程罡.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J].开放教育研究,2009,(1):47-53.
[28]徐光裕,史元春,谢伟凯.普适计算[J].计算机学报.2003,(9):19-27.
[29]Mark Weiser.Hot Topic:Ubiquitous Computing[J].IEEE Computer,1993,(10):71-72.
[30]赵海兰.支持泛在学习(U-Learning)环境的关键技术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7,(7):99-103.
[31]Stephen J.H.Yang.Context 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Peer-to-Peer Collaborative Learning[J].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Society,1999,(1):188-201.
[32][38]罗林,涂涛.生态学视角下的泛在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9,(7):47-50.
[33][荷]Mark van’t Hooft,夏天.普适计算推动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7,(1):8-14.
[34]朴成日.韩国重视u-Learning实践与研究[J].信息技术教育,2006,(9):22-27.
[35]徐方.新媒体环境下的数字艺术课程发展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数字音频课程教学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9,(3):94-97.
[36]肖君,朱晓晓,陈村,陈一华.面向终身教育的U-learning技术环境的构建及应用[J].开放教育研究,2009,(3):89-93.
[37]Mike Sharples,The Design of Personal Mobile Technologies for Lifelong Learning[J],Computer and Education,2000,(34):177-193.
[39]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2003).The Maine Learning Technology Initiative:Technology-enhanced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省略/newsroom/articles/maine_learning_technology_initiative Retrieved 10.11,2009.
[40]Hiroaki Ogata and Yoneo Yano..Context-Aware Support for Computer-Supported Ubiquitous Learning.Proceedings of the The 2nd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WMTE'04).2004.
[41]Guozhen Zhang,Qun Jin,Timothy K.Shih..Peer-to-Peer Based Social Interaction Tools in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ICPADS'05).2005.
[42]章伟民,徐梅林.全球视阈中的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43]白娟,鬲淑芳.M-learning21世纪教育技术的新发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4):45-48.
[44]汪琼.“网络教育技术发展趋势及战略规划研究”专题结题报告[D].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05,7.
[45]刘婷,丘丰.论未来终身教育模式――泛在学习[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报,2007,(3):106-108.
[46]付道明,徐福荫.普适计算环境中的泛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7,(7):94-98.
[47]石慧慧,刘奎.U-learning与终身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8):20-22.
[48]梁瑞仪,李康.若干学习相关概念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9,(1):31-35.
[49]Chen,Y.S.,Kao,T.C.,Shen,J.P.,&Chiang,C.Y..A Mobile Scaffolding-Aid-Based Bird-Watching Learning System[C],Proc.of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2002:15-22.
[50]Bomsdorf,B..Adaptation of learning spaces: supporting ubiquitous learning in higher distance education [A].Davies,N.,Kirste,T.and Schumann,H..Mobile computing and ambient intelligence:The challenge of multimedia[C].Germany:Schloss Dagstuhl,2005.1-13.
[51]Zhang,G.,Jin,Q.,and Lin,M..A Framework of Social Interaction Support for Ubiquitous Learning.Proc.of AINA(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formation 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s),2005.639-643.
[52]Boyinbode O. K and Akintola K. G, [J] A Sensor Based Framework for Ubiquitous Learning in Niger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Network Security, 2008, 8(11):401-405.
[53]徐晶晶.基于Podcasting的数字课程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1).
[54]金桃,张东.泛在学习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5-8.
[55][58]余胜泉,程罡,董京峰.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J].远程教育杂志,2009,(3):3-15.
[56]刘富逵,刘美伶.关于泛在学习研究的思考[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下半月),2009,(2):5-7.
[57][61][62]余胜泉.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7,(6):7-18.
[59]韦娟,李新房.泛在学习研究探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6):15-24.
[60]张洁,王以宁,张晶.普适计算支持下的泛在学习环境设计[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5):9-11.
[63]裘伟廷.泛在学习――后现代远程教育的崛起[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35-37.
[64]Brown,J.S.,Collins,A.,and Duguid,P.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18(Jan-Feb):32-42.
[65]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2):8-12.
[66]Papert,S.Mindstorms:Children,computers,and powerful idea[M].New York:Basic Books,1980.
[67]付道明,徐福荫.Ubiquitous CSCL的概念模型与关键技术要素[J].远程教育杂志,2009,(1):8-12.
[68]李卢一,郑燕林.泛在学习的内涵与特征解构[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4):17-21.省略);雷要曾,在读硕士,渤海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研究中心;程璐璐,在读硕士,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石华,在读硕士,渤海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
Literature Review in Ubiquitous Learning Theory
Pan Jixin1, Lei Yaozeng1, Cheng Lulu2 & Shi Hua1
(1.College of Education,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2.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ubiquitous learning research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nalyses and summarizes the origin of its name, related notions, definitions,connotations, ain features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theories. At last, some related questions are raised in order to give people dispassion thinking.
先给大家重点推荐一本期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征稿信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一份综合性中文期刊,集政策指导性、学术理论性和应用服务于一身,是教育部指导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是服务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阵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投稿栏目:主要有职教要闻、专稿专访、综合管理方略、课程教材、教研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探讨、职业指导、职业培训、高等职业教育等栏目。
再给大家推荐职业教育范文: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及模式建构
董文娟1,黄尧2(1.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300350;2.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北京100875)
摘要: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基于新兴技术的职业教育变革及新模式建构势在必行。该文从职业教育智慧化、经济发展、政策保障、信息化生态重构四个方面,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变革的现实诉求,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及其自身发展的困境。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体现出融合、创新、跨界、终身化的新特征。基于此,从课程、教学、学习、环境、教师发展、评价、教育管理及组织等方面,探究职业教育的变革路径及模式建构。最后探讨了职业教育模式变革还面临回归教育本质、规避技术弊端等挑战,并提出“适应—引领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变革;模式建构;智慧化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超级计算等新理论、新技术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1]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使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运用人工智能改革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智能职教体系,提升信息技术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的现实诉求
人工智能对传统教育理念产生了革命性冲击,职业教育结构不断调整,劳动力素质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学习方式与自我价值实现的矛盾等促使职业教育向智慧化、智能化发展。目前,我国处于教育信息化2.0、工业4.0的新时期,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进行。“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人工智能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及以新技术、新产业为特征的新兴经济模式要求教育领域,尤其是职业教育培养行业、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智慧型人才,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促进智慧化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一)职业教育智慧化诉求: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智慧教育是以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依托,创造智慧教学环境,转换教育方法,内容与手段,注重教育网络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一种教育新模式。”[2]智慧教育作为“一种由学校、区域或国家提供的高学习体验、高内容适配性和高教学效率的教育行为(系统)”,被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端形态[3]。因此,职业教育的智慧化并非简单的数字化,强调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变革,改变思维模式,创建价值等方面共享的学习共同体,培养创新型、智慧型人才。
职业教育智慧化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正在稳步提高,投入持续增加,各种智能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测量评价等领域,并逐步成熟,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信息化、智慧化的现代职业教育生态系统。新时期我国很多地区及职业院校积极提升现有信息化系统的智慧化水平,积极创建智慧校园、智慧社区等,逐步实现了组织管理的智慧化、资源环境的智慧化和服务评价的智慧化。
(二)经济发展诉求: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兴经济需要高技能智慧型人才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经济及其他部门跨界融合,不断创造新产品、新业务,推动职业教育模式创新,形成了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为实现手段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人工智能时代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的新时代,各行各业的运作发展和对知识技术的掌握要求达到了更高层面,相应的教育需求也有所提升,市场环境渴求勇于创新、个性化的高技能智慧型人才。职业教育要应对行业上升发展的劳动力需求问题,基于人工智能应用,提高技能培养层级,以适应新的社会劳务需求。现代企业生产依托互联网科技,与智能化设备直接联接,通过数据分析和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劳动密集型企业已不适应现代行业、产业发展,需升级为网络智能型,与此同时,职业院校的课程模式、专业设置、实习实训、师资结构等也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革新,既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智慧化、智能化,又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工业变革。
(三)政策保障:国家从宏观层面保障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发展
2016年是我国人工智能元年,2017年我国颁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将发展人工智能放在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布局”,这预示着我国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人工智能给职业教育带来了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积极融合信息技术,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影响和改变了原有的教育生态。紧密依托信息共享平台,突破时空限制,让学习者自我选择,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已经开启了智慧校园的行动计划,一些大中城市也在积极制定实施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在良好的政策保障中提升智慧化水平。
(四)信息化生态重构诉求: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变革是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的重构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我国正在有序推进数字教育向智慧教育的跃迁升级和创新发展。”[4]在新兴智能信息技术的催促下,技术变革带来了职业教育系统的颠覆性创新改革,打破现有的条条框框,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再造教育业务新流程。在职业教育领域创新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各科各门教育教学业务,打造各级各类智能实训部门、培训机构,覆盖贯通中高职院校,整合系统内外现有资源,推进智慧教育生态有序发展,为各类用户提供最适合、最智能的职业教育资源和服务,完成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的重构。
二、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可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可能带来不确定性的挑战,比如可能会改变就业结构、影响政府管理、威胁经济安全等,还可能会冲击法律与社会伦理,影响社会稳定乃至全球治理。当前,人工智能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席卷而来,职业院校既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战场,又是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的“梦工厂”[5]。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影响是广而深的,对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及其本身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一)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发展困境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到2020年,人工智能将替代20亿个工作岗位”[6],那些技术含量低、重复性强的技能将被智能机器、数码设备所替代,工业机器人也将大面积应用。智能设备替代行业劳动力,能够降低劳动成本,且具有高效、易操作等竞争优势。传统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很难适应未来行业、产业的发展需求,人工智能冲击职业教育就业岗位,撼动其所依附的岗位基础,对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定位产生了威胁。因此,根据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岗位特征与需求,提升职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困境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领域内的应用和提高是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重视职业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校园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仍不够紧密,表现出信息化管理效率低、科学决策水平低等现象。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困境表现在:
1.课程与教学困境
职业院校新课程改革提倡构建智慧课堂,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注重课堂实施效果。但目前的实际课程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灌输,重视统一性和计划性,与教育改革提倡的个性化教学相去甚远。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更新慢,很难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创新性思维弱,使得个性化教育的无法实现。近年来,中央、省、市、县四级教育平台逐步建立起来,课程与教学的层级设计逐步完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各级平台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等问题,各级资源内容不系统,不衔接,导致无序叠加和资源的重复浪费,“精品课程”等项目丰富了课程资源,但质量不高。在线课程与教学以传统的科目、章节为单元,构建系统性的在线教育内容,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知识选择,但由于受时间条件等限制,大多数受教育者习惯于碎片化学习,连贯性和整体性差,缺乏对课程与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学习。
2.认知困境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许多职业院校将“未来教室”“智慧课堂”定位为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改革,如MOOC混合教学、翻转课堂、多屏教学等,但“管理者和施教者对智慧教育的理解多停留在‘智慧课堂=多媒体+传统教学的层面’,教学观念和思维依然固化,并没有因为新技术的参与而得到实质改变”[7],缺乏对多媒体网络架构和智能学习平台的深层认识,更缺乏对管理评价和互动交流等模块的理解与掌握,虽投入大量人力财力采购了数量巨大、设备精良的多媒体设备和智能服务设备,但没有充分有效使用,大大限制了智慧教育的发展潜力。
3.用户困境
传统教学以群体教育为基本单元,教师和学习者作为学习共同体,在管理、学习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强大的群体约束力,促进双方共同进步。在信息化教育时代,学习者自由掌握学习时间和进度,遇到问题可能无法及时解决并获得反馈,无法进行面对面交流,因此,基于人工智能网络化学习平台,学习者需要高自控力、高学习能力才能适应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4.评价困境
传统的评价方式多依靠经验和观察,智慧型评价则是基于学习过程的一种发展性评价,以采集到的学习数据为客观基础。在人工智能、数字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效果的评价实际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局限,在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之中,许多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难以进行定性定量的智慧评价,如互动交流及深层次的学习评价等。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的新特征
人工智能带来了思维模式的创新,改变了人们认识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越来越多地依赖人与智能网络的协同创新。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变革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大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体现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等职教特色,以应用促融合、以融合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8]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必将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智能化进程,表现出了融合、创新、跨界和终身化的新特征。
(一)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科学应用于当前职业教育,在最短的时间内整合、重组大量的知识信息,形成科学的技术技能知识体系,为职业教育资源、企业资源、产业资源、社会资源等一切有可能联结的资源融合提供了可能。为促进职业教育的智慧化发展,在现有的合作模式、集团模式、产教融合模式等实体协作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智能互动的智慧教育供给平台、常态化智慧课堂和大数据化智慧教育生态系统,为我国新兴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智慧型人才支撑。
(二)创新
信息化时代下“变”为创新立足之要点。创新时代最需要提升的就是创造智慧。“由知识的理解记忆,转向知识的迁移、应用并最终指向创造发明”[9],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升其创新思维和智慧思维,不断开拓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和宽度。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是创新不断的时代,是原有知识不断被更新、技术不断被升级的时代。人工智能促使社会化协同大规模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体系核心要素的重组与重构,创新生产关系,呈现出新的协作架构,开创了新的教育供给方式,增加了教育的选择性,推动了教育的民主化。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兴趣与爱好等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三)跨界
智能科学与职业教育连接起来,搭建起两者沟通的桥梁,跨越了人工智能虚拟教育和线下实体教育的界限,实现了两者之间的融合。教育供给由竞争资源转变为协同合作,直线型的中心组织管理转向去中心化、泛化管理。通过大数据智能技术平台、远程教育平台等对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共享,跨越教育边界,与市场、行业、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对接,提供更加便捷的智慧化服务。
(四)终身化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变革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学习者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以任意方式、任意步调终身学习的需求[10]。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体现了教育的泛在化、个性化和终身化,与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目标不谋而合。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人们追求高层次自我价值的实现,充分体现出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创建泛在学习环境,致力于构建终身化学习型社会,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向全民提供终身教育与学习的机会。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建构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预示着全新思维意识形态、社会发展形态的变革,重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重构信息时代职业教育的价值链和生态系统。智能化技术科学将现代职业教育内部各要素,以及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通过虚拟技术和智能化手段互联贯通,突破传统教育价值的链状模式,使职业教育由传统模式走向“人工智能+职业教育”模式的建构。人工智能对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产生系统性影响,为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现实路径,解决不能兼顾职业教育规模和质量的矛盾问题。下面将从课程、教学、学习、环境、教师发展、评价、教育管理及组织等方面来探究职业教育的变革路径及模式建构。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知识、科学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更新和迭代,呈现出了碎片化、多元化、创新性、社会性的特征。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是为学习者提供按需可随时选择的知识储备智能模式,解决了传统职业院校课程教学的滞后性,呈现的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前沿信息和内容。课程革命愈演愈烈,灵活多样的微课、慕课等形式层出不穷,在线课程将成为常态,信息传播媒介、知识获取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的表现形态、呈现方式、实施及评价等也都进行了相应变革。智能化信息科学技术为课程的设计、架构、实施提供了快捷和便利,为学习者的个性化、终身化选择提供了多种渠道。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线上线下融合的大规模开放课程融入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表现形态和实施途径呈现出智能化、数字化、立体化的特征,成为学校常态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机会,使实施个性化课程成为可能。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强调学术性与生活性相互融合与转化,融入社会资源,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常态和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化协同发展,共赢共创;其次,课程实施的空间得以拓展,跨越了社会组织边界、职业院校边界,将从班级、年级、全校扩展到网络社区以及更大的空间。课程的整体结构从分散走向整合,以技术为媒介,形成跨学科、多学科整合的课程;最后,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逐步模块化、碎片化、移动化与泛在化,社会化分工更加精细,教师也将承担教学设计、技术开发、在线辅导等不同的角色。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职业教育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从知识的传递转变为认知的建构,从注重讲授和内容,转变成重视学习过程[11],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人们的学习方法、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信息化教学使得信息技术已成为学习者认知的必要工具,认知方式也由“从技术中学”转型为“用技术学”。其次,信息化教学的重点从“面向内容设计”转变到“面向学习过程设计”,更加重视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以及其获得学习活动的体验。同时,信息化教学要将课堂内的学习知识和课堂外的实践活动联结互动,按照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和认知方式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第三,智慧教学将成为课堂教学的新重点。日常教学工作形态不再是点线面的连接,而是呈现为智能化、立体化的教学空间,智慧课堂将会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交互学习和融合学习,智能备课、批阅以及个性化指导等也将成为教育者新的教学工作形式。从机械评价学习结果转变成适应性评价学习结果。第四,在线教学、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将成为新的教学形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跨学校、跨区域的流转。移动学习、远程协作等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全面实时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学习模式
智能系统和互联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和环境,推进了教育教学活动与学习环境的融合发展,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学习模式也逐步建立起来,具体表现为:首先,智能时代的互联网络全面覆盖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落,活动空间由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正在互相补充、互相与融合,导致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变化、学习方式的革新。其次,基于互联网出现了一批创新的学习方式,借助情景感知技术及智慧信息技术,进行真实过程体验的情境学习,促进学习者知识迁移运用的情境化和社会化。第三,借助互联网云技术和各种应用工具,学习者可根据自身学习需求,选择最优学习方式,也可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追踪记录学习路径和学习交互过程,随时随地获取个性化教学服务和量身定制的学习资源,拓宽了智慧教育视野。第四,各职业院校开始拓展校园智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实现虚拟和现实相互结合的智慧校园育人环境。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加强教与学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引导各地各职业院校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和个性化自主学习系统”[12],强化优质资源在学习环境中的实际应用。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环境模式
智慧教育环境是以大数据、多媒体、云计算等智能信息技术为基础而构建的虚实融合、智能适应的均衡化生态系统。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智慧化的成长环境,如智慧云平台、智慧校园。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环境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智慧教育环境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服务结合、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结合,形成数字化的、虚实结合的职业教育智能服务新模式。其次,智慧教育环境将促进各种智能化、数字化信息技术融入职业院校的各个业务范围和业务领域,与系统内的其他业务横向互联、纵向贯通,且信息能够适时生成和采集,全过程实现数字化与互联化。第三,智慧教育环境能够感知学习者所处的学习情境,理解学习者的行为与意图,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元化的适应服务和智能感知的信息服务。互联网应用基于智能数据分析,实现智能调节与自动监控,为学习者提供定制式的学习服务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未来教室必将变成“虚拟+现实”的智慧课堂,在网络空间中参与线上课程、线下活动,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同时,智慧校园的创建和管理,能够对每个班级、学区进行动态管理,构建出一个以问题、任务为线索,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知识体系和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智慧管理平台。到2020年,“90%以上的职业院校建成不低于《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的数字校园,各地普遍建立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机制”[13],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泛在学习普遍开展,精准的智能服务能够满足职业教育的终身化定制。
(五)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师发展模式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素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改变了教师的能力结构和工作状态。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手段的产生、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极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素养,以适应新课程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师发展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外在环境都要求教师能够认识、了解和应用互联网新技术工具,促使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和丰富。其次,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面向实际、情境化、网络化的教学问题,教师需要在多变的教育情境中综合运用核心教学技能,将信息技术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很好地融合并迁移运用。新时代的教师要学会掌握使用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网络资源,积极加强与其他专家、教师的合作,或远程工作,形成基于智慧教育技术的多元化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工作状态由个体的单独工作转变为群体的共同协作,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效率。第三,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要发生转变,由促进学生“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建构”,由“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参与”,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体验,从了解信息技术转变为掌握智慧教育技术,保持学科知识,教学方法,核心技术的动态平衡,促进学生智慧学习的发生。第四,信息化教师要学会使用智能化教育技术,积极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创设丰富多元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掌握智能信息工具,学会探究和解决问题,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信息化学习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素养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常态化。
(六)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评价模式
现代教育价值趋于多元,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化信息技术使教育评价在评价依据、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全面转变。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评价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过程使得伴随式评价成为可能,更加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强调过程评价和多元共同评价,更加客观全面,重视评价过程的诊断与改进功能,以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其次,互联网、大数据、智能云技术的出现使得评价的技术和手段多样化、智能化,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第三,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适应性评价因人而异,可获得及时反馈,可真实地测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等,从知识领域扩展到技能领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以学习者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测量与评价体系,促进学习者发展。
(七)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
智能化信息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能够促进大规模社会化协同,拓展教育资源与服务的共享性,提高教育管理、决策与评价的智慧性,因此,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管理必将逐步走向“智慧管理”模式。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互联网将家庭、学校、社区等紧密、方便地联系在一起,拓宽了家长和社会机构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各利益相关者可共同参与现代职业院校的学校管理,协作育人。其次,新时代的职业院校管理模式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智能化管理,业务数据几乎全部数字化,能有效降低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门槛,使管理工作更加轻松、高效。通过深度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够实现个性化、精准资源信息的智能推荐和服务,为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及时、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第三,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全方位、随时的远程监督与指导,从督导评估转变为实时评估,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实时沟通与协作,促进社会化分工,促进职业院校内部重构管理业务流程,使管理智能化、网络化、专业化。
(八)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组织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信息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冲击着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各职业院校需要合理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和资源分配,通过互联网加快信息流动等方式,提高各职业院校组织管理的效率和活力。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组织模式的建构表现为:首先,当今时代人工智能的产生不可能替代学校教育,但可以改变学校教育的基本业务流程。人工智能推动了学校组织结构向网络化方向发展,教学与课程是提供信息数据的重要平台,学校组织则构成了教育大数据生态系统。其次,“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跨界融合将打破学校的围墙的阻隔,互联网将学校组织与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机构紧密联系起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共同承担知识的传授、传播、转化等功能,促进学校组织体系核心要素的重构。第三,建设“智慧校园”,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校园育人环境,实施一体化校园网络认证,推动智能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
五、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模式变革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目标
人工智能将推进大数据、云技术等智能信息技术深层次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组织与管理、评价与反馈等领域,形成社会化多元供给,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方式、自主选择的学习形式和及时获得反馈的评价途径,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的共建、共享、共治。但其全面实现,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挑战
首先,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建构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各职业院校积极建构智慧校园,努力实现智慧化产学研环境,打造一体化智慧城市网络等核心技术的开发,都需要资金的根本保障。政府要给予资金政策保障并加强监管,资金管理部门要合理规划,合理利用,专款专用,落到实处。其次,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建构的成果表现离不开学习者对技术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既要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变革职业教育,也要避免技术中心主义倾向,“避免一味追赶技术新潮而不顾学生身心健康等,技术本身是一个祸福相依的辩证法。”[14]第三,“目前的教育实践中,仍未能充分实现人机合理分工和双边优势互补。人工智能终端系统擅长逻辑性、单调重复的工作,而人类则更适合情感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的工作。”[15]现阶段,信息化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智能机器不能完全胜任知识传播、数据处理等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绝对依赖互联网络和设备,还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发展目标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变革重新架构了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完成了对资源的重新整合配置,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人工智能时代下没有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就不可能建构真正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可以概括为个三方面:
1.“智慧脑”与“智能脑”融通
随着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到来,信息技术爆发式发展,造就了以电脑、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脑。职业教育智慧化发展的一个目标就是如何让学习者发挥人脑“智慧脑”与机器设备“智能脑”的“双脑”共同协作[16]。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就是要通过“智慧脑”和“智能脑”的协同作用,发挥互补优势,进行融通式学习,而不是简单地人脑与电脑的技术对接。
2.“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结合
在人工智能时代,网络虚拟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拥有了真实与虚拟两个世界,虚拟信息技术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职业教育的实体教育,实体教育的发展也需要虚拟技术的支撑。但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还会存在利用这两个世界时顾此失彼、难以平衡的问题。目前,虚拟化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不断应用与推广,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不断优化,使得职业院校线上线下的边界逐渐消融,“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更好地结合。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学习者要学会利用这两个世界虚实融合、高度互动,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3.职业教育“适应人工智能”发展为“引领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为职业教育带来了便利。初始阶段的职业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被数字化和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云教育模式,个性化学习计划等,适应并应用人工智能,以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和质量。职业教育重在技术创新,对于行业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性作用。未来人工智能将成为职业院校快速发展和转型的技术支撑。“如某些职业院校基于自身优势专业与相关行业的智能自动化企业合作,实现以职业教育发展引领人工智能。”[17]目前,人工智能处于适应性大发展阶段,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高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人工智能时代必将由专用人工智能时代步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在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高效协作,职业教育完全适应且完美应用于人工智能,进一步引领人工智能发展,由“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发展为“职业教育+人工智能”的时代。
关键词:研训一体化;培训者;专业发展
众所周知,教育发展,师资先行。优秀的师资培训队伍是取得良好培训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多年来,学校以“以人为本,打造精良师资队伍;特色立校,构建教师教育平台”为办学宗旨,以“厚德、博学、笃志、知行”为校训,针对我校培训师资队伍现状,以“理论家和实干家有机结合的教师培训队伍”为主线,突出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有效整合学习、反思、开放、交流、研究等现代学校文化的基本要素,尝试研训一体化(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的思路,使培训教师明确自己角色,完成研训双重任务。充分整合教研、科研、培训等方面资源,为培训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完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对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搭建研训平台,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每个县区只有一所教师培训机构,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培训者外出培训、参与高级教学研究活动机会较少,提升锻炼的平台不够。许多教师培训视野狭窄,感觉力不从心,培训工作“穿新鞋,走老路”。长期的老面孔,老一套,学生视觉疲劳。再加上随着学员自身素质的提升、眼界的开阔,总感觉培训课程新意不足,吸引力不够,学员不买账。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中,不外乎有自修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种模式。在促进我校培训队伍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很好地借用这三种模式,很好地搭建了校级――县级――市级――省级研训平台,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有效地推动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自身的发展与队伍建设。
校级研训平台我们借助于培训项目,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训活动。其操作流程有自主备课――课前说课――完善备课――观课议课――反思提升。
县级研训平台,我们借助于地方培训项目,充分发挥县域内的名师、骨干教师的优势,充分开展参与式培训,让辅导教师、学员都成为培训中的资源,学思结合,演绎动人的教师培训之歌。
市级研训平台,我们在郑州市教育局的组织下,集各县市优秀团队之力,依托共同培训项目,开展颇具实效的区域学科研修活动。从而很好地促进区域共研与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帮助学科教师创新培训思路,促进教师对关键教学问题和初步的教学经验进行科学、深入地提炼。对培训教师的专业成长分享具有重要、深远的影响。
省级研训平台,我们在河南省教育厅的组织下积极参加河南省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优质课大赛和教师教育论文、教学成果评比活动。以活动促发展,以评比促成长。不同学科的教师参加大赛,不同方面的教师教育优秀成果涌现,对培训机构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
二、丰富研训形式,促进教师优化发展
(1)校外学者与校内专家相结合。为了提高我校培训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校特聘了校外知名学者及特级教师,定期到学校听课和举行讲座,传播新课程理念,引领新课程实践。如我校先后聘请河南省教育学院任民教授、李迎春教授、河南省名师孟江涛、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徐万山老师来学校开展专题讲座。要求培训教师积极参加,并开展学后集中交流活动。同时,充分发挥我校教学实践丰富,教学风格鲜明,特级教师、名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师徒帮带活动、教研科研指导活动、基本功优质课大赛辅导等系列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培训教师科研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培训管理能力的提升,尤其是策划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研究指导能力、评估服务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促进了培训者的专业发展。
(2)校外观摩与校内交流相结合。近些年,我们先后组织教师去重庆、北京、上海、新乡、开封、郑州等地,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班主任、新课程、教育技术、国培计划等培训活动。我们还积极组织培训教师去省会参加教学研讨、观摩优质教学课、聆听专家讲座等活动。对于外出培训教师,学校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全力支持,解决教师后顾之忧。回来后,外出教师采用讲座与上课相结合的形式,向校内教师作专题汇报,传递新观念、新信息和新方法。教师们再结合校情、班情,择优采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校内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如果说,当教师不容易,那么指导教师的人更不容易,对他们的要求更高,条件更苛刻――既是“理论家”,更是“实干家”。我们的培训教师虽在理论上有些优势,但许多人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我们要求专职培训教师要建立自己的实验基地,深入基层磨砺自我。去基层学校调研培训,要送课、讲座、合作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在这样不断送教下乡的过程中,使教师对基层现状从最初的陌生到熟悉,进而有针对地提供指导服务,使培训双方都得以共同提高。
几年来,校本研修组成员人均下乡100多天,人均听、评课200多节,开展专题讲座100多次,上示范课和研讨课200多节。人均帮带青年教师30多名,组织了多次网络教研活动,主办《校本研修通讯》100 多期,开发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这些指导工作为基层学校的教育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研等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4)现场研训与网络研训相结合。为使研训的实效性增强,除对全体教师进行现场研训外,我校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建立以学校网站教育科研专栏、教师博客等网络媒体为支撑的教学交流机制。学校教师利用QQ实现组内交流研修,网上对话,使教师在交流中达到思想的碰撞,观念的提升。
三、围绕研训课题,增强教师科研意识
近些年,我们坚持探索“培训、教研、科研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我们以郑州市课题“基于研训一体化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研究”为载体,课题组成员开展读书学习活动,课题资料搜集展评活动、课题阶段成果交流活动。在课题组内大力开展岗位练兵,以“自我备课+同伴互助+亲身实践”模式开展素质提升活动,扎实开展课题研究、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等培训团队研修活动,并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强化培训后的总结反思,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培训管理能力,尤其是策划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研究指导能力、评估服务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促进了培训者的专业发展。这些活动使培训教师在相互交流、沟通、学习、反思中不断成长起来。
四、彰显研训成果,激发教师成长欲望
成功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彰显成果有助于激发个体发展内驱力,唤起个体的成长欲望。教科研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及时总结及有效反思。我们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情况、教育科研情况、教师教育培训情况、校本研修指导情况、青年教师帮带情况,纳入到教师的学期综合考核,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为每个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实施发展性评价。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校青年教师在各级课题项目中参与人数越来越多,课题成果日趋丰富,在全国教育类杂志公开发表文章100多篇。在河南省举办的前五届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优质课大赛中10人获得河南省一等奖,2人获河南省二等奖,3次获得优胜组织单位。郑州优质课大赛二等奖以上十多人,郑州市基本功大赛二等奖以上十多人。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对教学研究投入的时间在增多,热情在增长,成果在显现,教师主动成长的欲望愈发强烈,教师的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作者简介:舒忠梅,中山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博士;屈琼斐,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社会学博士;郭清顺,中山大学科技发展研究院副主任,研究员,博士。(广州/510275)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ITS中基于有向超图的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及其支持资源的优化”(61202345)的成果之一。 摘要:高等教育机构正处于数据爆炸的信息时代,高校多年来积累的大量办学数据为学校的科学管理带来了挑战与机遇。现代大学的科学管理亟待加强数据的有效利用,从信息技术的利用与高等学校的管理效益出发,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应用商业智能技术进行教育管理和研究的状况,探索基于商业智能技术搭建高校教育管理平台的实践应用,对平台体系架构、数据挖掘技术在大学生学习成果预测的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管理;数据分析;商业智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及其服务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丰富的资源。[2]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积极进行管理信息化建设,实施数字化校园或智慧校园等举措,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数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研究表明,数字大学仅2007年创建或采集2.25×1021 位数据,并预计将以每年60%的增速持续,海量的数据时代已经来临。[3]针对海量教育数据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从信息技术的利用与高等学校的管理效益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商业智能技术有效利用当前高校管理产生的大量教育数据。
一、国内外高校管理中的数据利用概况
高校管理产生和存储的教育数据其实是高校的重要财富之一,充分利用可以有效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益。同时,高校面临着海量数据带来的巨大挑战,如何管理并利用好海量数据,如何从大量的教育数据中获得有用的信息,提高高校管理系统的效率,是现代大学管理所面临的新挑战。
(一)现代大学的科学管理亟待数据有效利用的加强
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数据资源的管理和应用是现代大学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工作之一。数据记录着学校的有形资源及其历史演变,导致高校数据量巨大,而其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却不多。数据能否带来价值和转化为决策效益不仅仅取决于量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数据的可用性和对其合理的使用。[4]
目前,大多数高校为满足日常工作需求,建立了校务办公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基本上属于联机事务处理(OLTP)系统,无法直接提供各种综合程度的数据采集并加以综合利用的功能。同时,这些信息系统产生的大量数据也不能进一步提炼升华为知识,及时提供给决策部门,让淹没在众多信息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能够“说话”已成为重要课题。
另一方面,在我国高校管理系统中,高等教育研究一直较少开展对高校管理信息有关的定量和综合研究。而在国外大学的管理系统中,一个完整的院校研究部门是必不可少的,其基本功能就是对信息的管理和分析。对数据展开研究,是增强高校管理系统职能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随着国家逐渐放给大学越来越多的办学自的发展趋势,高校管理系统将因重视信息的管理和分析而衍生出一个新的功能,或者吸引高等教育研究人员深入关注信息管理与分析问题,从而更加实际地支持高校管理提升,是已萌芽并可预见的发展趋势。[5]
(二)国内外高校管理中的商业智能应用
随着云计算和云存储的推广,可以收集和利用越来越多的数据。为了高效地处理和有效地利用各种形式的海量数据,以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联机分析处理等为核心的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 BI)技术应运而生。商业智能这一概念由加特纳·格鲁派于1989年提出,可将商业智能理解为一种能够将机构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机构通过基于事实和电脑化系统,做出科学业务决策的工具。商业智能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银行、电信、保险、制造业和零售业等行业。[6]从全球范围来看,商业智能已经成为最具有前景的信息化领域。
通过调查了解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部门采用商业智能技术的状况发现,高等教育已明显落后于其它行业。然而,Dave Wells在文献中指出,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关注商业智能应用这一主题,高等教育在技术方面已经到了应用商业智能的时候了。[7]
例如,北美高等教育界较早关注商业智能应用的重要性,美国部分高校已经采用或正开始采用商业智能技术,对学校的教育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为学校的科学决策与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如宾州州立大学、密执根大学均于2005年提出建设BI项目的倡议,弗罗里达州立大学、华盛顿大学分别于2007年、2008年开始利用BI项目分析学校整合数据进行决策支持,普渡大学于2008-2014年期间建设学校新的协同集成系统,印第安纳大学2009年提出BI建设路线图,斯坦福大学商业智能中心2009年提交的BI架构及方案获批准、2010年正式启动项目建设,加州大学(总部)建设StatFinder系统,伊利诺斯大学建立学校决策支持数据仓库,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为支持科学决策建设了仪表盘(dashboard)等。
·教育管理· 基于商业智能构建高校教育管理平台的实践探讨 在欧洲、亚洲等地区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商业智能技术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我国少数高校也开始迈出了建设BI系统的步伐,如中山大学2010年开始提出学校BI系统建设倡议,现已初步完成BI系统的数据仓库建设,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推出BI项目的子系统——财务管理驾驶舱系统,复旦大学为学校师生在校生命周期实现管理信息化“全覆盖”,中国人民大学推出综合数据填报、数据存储、数据管理和数据展示等四大功能的数据平台,浙江大学为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共享数据中心进行数据集成,上海财经大学建设校务决策支持系统,常熟理工学院建立高校决策支持系统等等。
同时,基于商业智能技术产出的数据,也形成一批对高等教育和高校自身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报告。如美国教育研究的主要组织院校研究学会,年会报告除了涵盖数据管理、数据仓库等关于计算机技术本身的报告之外,关于评估、资源、学生、合作和分析的报告,较多地来自于商业智能系统数据的研究结果。[8]
二、数据驱动的高校教育管理智能平台架构在海量教育数据亟待有效利用的驱动下,为提高高校管理效益,将商业智能技术应用到高校教育管理中,对高校产生的大量数据用数据挖掘等商业智能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与处理,可以帮助高校决策者做出对学校发展更为有利的科学决策。其关键是建立综合层面上的、能反映高校整体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集成系统平台(下文简称高校BI系统平台)。高校BI系统平台体系架构由数据源、数据存储与管理层、数据分析层和用户接口层组成,如图1所示。
图1高校BI系统体系架构
(一)数据源
数据源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包括高校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内部数据和其他外部数据。内部数据包括存放于操作型数据库中的各种业务数据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包含的各类文档数据,如学校财务处、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设备处等部门数据库中业务数据;外部信息包括各类教育信息、外部统计和调研数据及文档等。
(二)数据存储与管理
数据存储与管理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包括ETL管理工具、公共数据集、元数据、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高校BI系统平台建设采用数据驱动设计方法,从学校原有的各个部门的业务处理系统和外部数据源中经过ETL提取数据,并根据常见的分析和统计主题,建设校级数据仓库以及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办学资源、交流合作等主题的数据集市。
(三)数据查询与分析
高校决策者常常希望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教育数据,比如从时间、区域、学科、教学或科研成果、课程建设、学生层次、交流合作、办学资源等维度全面了解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状态。高校BI系统平台的数据分析层利用商业智能技术为高校管理主要提供固定报表、即席查询、统计分析、多维分析、预警功能、预测分析、数据挖掘建模分析及优化分析等,根据学校现有学生、教师、资源、科研和人才培养等状况,有助于高校决策者全面地对学校资源配置进行调控、对学校整体办学信息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等,做出对学校发展更为有利的科学决策。
(四)用户接口
用户接口层根据高校用户访问需求和角色访问授权机制,提供强大的多用户数据查询操作,并以仪表盘或表格、直方图、饼图等直观方式将查询结果或决策信息呈现给用户。
三、应用案例
下面以高校BI系统平台中的调研数据为商业智能技术应用案例,利用回归方法对大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数据挖掘分析。
(一)数据来源
案例分析的数据来源于高校BI系统平台中“中山大学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项目于2012在中山大学全校范围内开展的在线调研数据。[13]调查覆盖全校36个学院(系),调查总体约为3.3万名本科生。让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答题,共回收问卷7051份,回收率约为21.2%,与国际上通用的问卷回收率相当。案例分析聚焦于本科样本,全部回收的问卷根据答题时长、问卷质量标准等原则,筛选出有效问卷数据6673份,有效率为94.6%。
本研究从学生学习经历角度,在“生源-学习-成果”的逻辑框架中,考察分析学校因素和学生因素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机制。调查把学生学习经历和成果分解为生源情况、学校学习资源供给、学生与学校的融合、学生学习投入、学生成果、学校成果6 大维度,各维度下题目的内部一致性均达到0.9以上,具有较高的信度。
(二)数据分析
逐步回归提供了一种识别与学生学习成果相关的具体经历的方法,对于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中的227项进行相似项合并,用向前和向后逐步回归确定与学习成果相关的项目,对残差图和诊断法的彻底审查,最后确定17个独立变量出现在多元回归模型中(如表2所示),其中,相关系数R为0.994,校正判定系数R2为0.988,因变量变化中有98.8%左右的信息可以由预测变量解释,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Durbin-Watson为1.937,接近最佳理想值,如表1所示。
表2显示的是回归系数的相关统计量,可以看出,这17个独立变量的显著性概率Sig.都小于0.05,说明其系数显著不为0,这17个变量均与学生学习成果显著相关。
分析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经历中的学校学习资源提供、学生学习投入和校园文化及学校成果等四大维度的17个变量均为影响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预测变量,包括课程作业评价、专业学习经历评价、学术规范指导、平等文化、多元能力的培养氛围等学校因素变量,以及朋辈交流情况、自主学习情况、活动参与情况、课外阅读情况、论文写作情况、讨论关注的内容情况、师生交流、课业活动及个人闲暇活动时间分配等学生因素变量。同时,在校经历满意度、综合满意度和能力培养满意度等融合学校因素和学生因素的学校成果也对学生学习成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标准系数可以看出,朋辈交流情况、自主学习情况和讨论关注的内容情况分别是第一、第二和第三重要的预测变量,而性别、年级、所在校区等人口学变量并未出现在该回归分析模型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不显著。
进一步分析朋辈交流情况和自主学习情况调查指标应答概况,如表3所示,“有时”、“时常”或“频繁”进行朋辈交流的比例为63.7%~97.7%,自主学习的比例为52.5%~92.9%,朋辈交流和自主学习的平均比例相当高(81.8%)。“有时”、“时常”或“频繁”地进行朋辈交流方面的主要比例情况为:“与家庭背景(社会、经济的)不同的同学交流”为97.7%、“与兴趣不同的同学交流”为95.6%、“在与同学的谈话中得到启发,改变自己的想法”为94.4%、“与世界观、价值观不同的同学交流”为93%、“与不同专业的同学交流”为92.6%、“同学与你谈话后,表示受到了你的启发”为90.8%。“有时”、“时常”或“频繁”地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比例情况为:“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丰富自己的学识”为92.9%、“根据课程安排,做课堂展示”为91.3%、“努力掌握对自己而言较难的课程内容”为91.3%、“随着学习经历的丰富不断整合、梳理自己的知识系统”为88.4%,“因课程设置和教师的要求具有挑战性而更加努力地学习”为85.9%。
上述情形符合Vincent Tinto在研究大学生退学问题时提出的理论模型: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果,依赖于他们在学习经历中能否将自身的经验和目标与学校系统内部的学术系统和社交系统相融合。[10]学术系统代表学生个人的课业表现、智力发展、学业成就等综合表现,如表2中自主学习情况、活动参与情况、课外阅读情况、论文写作情况、讨论关注的内容情况及课业活动等属于学术系统的范畴。社交系统代表学生在校内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社交行为等综合表现,如朋辈交流情况、师生交流及个人闲暇活动时间分配等属于社交系统的范畴。学生在其学习经历中,有效地利用学习资源和校园文化氛围、将学术系统和社交系统进行整合,可以从学业和人际关系上自我提升,从而提高学习成果。
四、小结
如今,高等教育机构正处于数据爆炸但知识贫乏的信息时代,面对浩如烟海的各类教育数据,若不能有效地加以利用,就会降低对数据的使用效益并使各级教育机构的管理和决策尤为困难。同时,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校面临着质量评估、绩效考核、社会问责、大学排名等现实问题,如何有效地管理海量的教育数据,并从这些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益,是高校教育管理与深入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为此,对现代大学管理如何有效利用数据以提升高校管理效益进行了思考,探讨了商业智能技术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并从体系架构、数据挖掘技术在大学生学习成果预测评价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分析。由于高校数据来源的异构与多样化、数据管理机制缺乏等,使得商业智能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全面地展开深层次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0(1-3).
[2]熊才平,何向阳,吴瑞华.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J].教育研究,2012(6):22-29.
[3]John F.Gantz et al..The Diverse and Exploding Digital Universe: An Updated Forecast of Worldwide Information Growth through 2011[EB/OL].Framingham, MA: IDC, 2008.http:///collateral/analyst-reports/diverse-exploding-digital-universe.pdf.
[4]常桐善.构建院校智能体系:院校研究发展的新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49-54.
[5]屈琼斐.信息管理与中国大学院校研究的实践环境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69-72.
[6]V.Farrokhi, L.Pokorádi.The necessities for building a model to evaluate Business Intelligence projects Literature Review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Engineering Survey (IJCSES),2012(2):1-10.
[7]Dave Wells.Institutional Intelligence: Applying business intelligence principles to higher education[EB/OL].Campus Technology, 2007.http://campus / articles /2007/04/institutional-intelligence.aspx.
[8]S.ElAtia, D.Ipperciel, A.Hammad.Implications and Challenges to Using Data Mining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the Canadian Context [J].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012(2): 1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