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心理活动课总结

小学心理活动课总结

时间:2022-08-06 09:15: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心理活动课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心理活动课总结

第1篇

从课程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旨在促进其有效地适应学校学习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教育课程。”它像一般活动课程一样具有活动性、开放性、系统性和主体性等特性,但又与一般的活动课程有所不同。心理健康活动课把心理训练的内容放在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接受行为训练,在具体的活动中,吸收团体辅导的一些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共享北京市中小学心理教师长期积累起来的优秀的心理活动课资源,提高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水平,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在市教委德育处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市性的“中小学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征集与评选”活动。

一、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现状

本次活动历经了筹备、区县初评、专家复评、组织录课、对优秀课录像进行审阅、对活动进行总结等阶段,整个过程从2009年3月开始,到2009年年底结束,历时9个月时间。

本次活动征集的教案,反映了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现状。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确立起心理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理念,突现出心理活动课的特色,但还存在一定不足

从心理活动课教案本身看,广大心理教师基本可以做到:

(1)整体构思逻辑清楚,情景创设与学生生活及课程主题密切相关,能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感悟。

(2)能运用一定心理辅导技巧与方法,教学环节的安排具有层次性,重点难点把握得当,连接过渡自然、顺畅。

(3)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灵活恰当地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活动设计合理,能有效促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4)课堂气氛宽松活跃,师生、生生心理相容、平等和谐。

(5)专注倾听,对学生发言不进行价值判断和干预,能给予及时适当的引导。

存在的不足:

(1)部分教案活动设计与教学目标之间不吻合,活动衔接不够自然;出现“活动化”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完全变成了“活动”(游戏),对“活动”的导入、分享与总结尚有欠缺,活动与教育目标有距离,活动主次不清,表面上学生参与性强,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但深层次的感悟、体验不足,情感与认识的升华被忽略。

(2)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课堂上学生生成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现场的感受、情绪不能即时关注和引导;整个活动过程重预设、轻生成,没有做到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3)对课后延伸重视不够。心理素质的提高不可能在课堂上几十分钟内完成,学生只有把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获得的感受、体验、认识等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并不断强化这些感受和体验,久而久之,才能成为习惯,进而内化为素质。心理活动课如果仅仅重视课堂环节,而忽视课后延伸,就很难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效果。许多教师对这一点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2.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关注程度不一,不同内容主题的心理活动课之间存在水平上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但是从目前我市心理活动课的主题内容看,许多教师关注的仅是学生的沟通交往、情绪管理等少数教育内容,而对入学适应、生涯规划、意志力、危机应对等问题关注不够。尽管在下发征集通知时专门对教案的内容范围和数量比例作了严格的规定,但是,结果仍然是一些内容的教案不仅数量多,而且水平比较高;而另一些内容的教案数量少,水平相对比较差。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水平不平衡

在心理活动课教案的数量和质量上,区县之间、中小学之间存在不平衡。有的区县不仅参评的教案数量多,质量也高,如西城区、东城区、延庆县、大兴区等;有的区县获奖教案数量少,质量明显偏低。朝阳区、房山区等基础好的区县仍然保持其优势,部分郊区区县发展迅速。西城、东城、崇文(2010年归入东城区)、宣武(2010年归入西城区)等区,原来就有比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教研力量雄厚,一直在全市乃至全国保持着领先水平;部分郊区县如大兴、延庆、密云等,由于近年来认识到位,有专业教研员指导,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4.区县级相关部门教研员的专业指导是提高教师心理活动课水平的关键

区县级相关部门(德育室、教师研修学院、教科所等)对心理活动课比较重视,有专业教研员指导、经常开展心理课教研活动的区县,心理活动课教案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县。如西城区,有专业的心理教研员,长期以来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全区中小学心理教师中进行专题教研,稳步扎实地提高教师的水平;大兴区、延庆县也在专业教研员的指导下开展定期教研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调查还发现,北京市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学校达到了73.2%,在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学校中77.3%将活动课列入了课表。2006年徐志芳等人的调查结果为,北京市41.7%的中小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23.28%的中小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与之相比,北京市2009年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比例明显提高。

但是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设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西城区在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比例和是否列入课表两项都居于前列,大兴区虽然在将心理活动课列入课表一项的比例略低,但在是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项高居榜首。延庆、通州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校不足一半,门头沟与昌平不足60%。这与我们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基本一致。西城是北京市最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和丰厚积淀。2009年,大兴区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比例都名列前茅。总之,通过此次征集和评选,我们对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现状和水平、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引导提供了依据。

二、提高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质量和水平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水平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标志和集中体现。但是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教育者对心理活动课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看成是心理咨询。有相当一部分校长认为,学校有心理咨询室就等于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对针对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心理活动课不够重视;相当一部分教师热衷于学习各种心理治疗技术,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因此,还要向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宣传教育部、北京市以及兄弟省市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提高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质量和水平。

2.心理教师的培训应体现专业化

我市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对心理教师的培训工作,在提高心理教师专业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对心理教师角色定位不准,导致培训内容与心理教师的专业需要不吻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误导作用。例如许多区级培训邀请精神病医院的医生讲授神经症、精神病治疗的理论和技术,请某些咨询或治疗专家讲授诸如“箱庭治疗”“催眠治疗”“音乐治疗”等技术,使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掌握了这些心理咨询技术就实现了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所以许多教师不惜自费花巨资去考“咨询师资格证书”。错误的理念导致错误的行为,许多心理教师热心承担心理医生的工作而淡化了自己的教师角色,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事实上,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心理教师是教师而不是医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校心理咨询员的工作目标、任务等是有差别的,在培训内容、管理要求等方面不能混为一谈,应该走专业化的道路。

因此,在对心理教师的培训方面应该有清晰的定位,使培训目标更加明确,内容更符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应分为两个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系列和学校心理咨询员系列,两个系列在培训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管理要求等方面应有明显区别。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论研究,构建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和评价体系

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还没有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在很多重大的理论问题上,各级领导、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人员、一线教师之间并没有达成共识,致使北京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近30年的发展中仍然没有比较完备的课程标准,各学校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上各有侧重,制订的目标各不相同,所选择的内容、采取的方式、方法五花八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教育科学,它既需要有广泛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必须遵循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同时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又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具有相同的属性,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操作性和实践性。如果对这一点的认识不充分,忽视理论研究和指导,就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甚至还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向歧途。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标志,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2001年北京市就有61.8%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至今使用的教材各种各样,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区县或学校用的竟然是刚从别的学科转过来,只上过一两节心理活动课的教师编的所谓的“校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各学校所使用的教材有二十多种。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有的是必修课,有的则是选修课,课时安排也从一学期几节到三十多节不等。这种表面看来“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现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长久、科学发展非常不利,它会导致各个学校自行其是、重复摸索,长久在低水平的状态下徘徊;它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制订,也不利于校际的交流和协作,更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的开展。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与中介,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有本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式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有自己的教育大纲,有通过审定达标的教材,有相对稳定的课时保证,有一定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有教研室,等等,这样才能保证其教育效果,而现状与之相距甚远。只有加强理论研究,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标准,才能保证我市心理活动课的质量和水平。

4.开展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研活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征集评选活动,我们发现我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能够拿出全国一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示范课,不少教师经常被兄弟省市邀请。但是,我们自己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优质的教师资源。区县间的交流分享不够,致使区县之间的不平衡状态没有明显改善。调查发现,目前北京市中小学心理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科研活动的比例偏低(参加过区县级及以上活动的占38.5%),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县、类型与地域之间的差异。针对此,我们应该建立市级和区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研机构,初步构建基本的市、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常规工作制度与合作模式,形成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交流平台,有计划地、定期地进行研讨,提高心理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2]胡永萍主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8.

[3]沈贵鹏.心理教育活动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1.

[4]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5]刘宣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J]. 教育研究.2002(5).

[6]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7.

[7]〔美〕多尔著. 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李子建,尹弘飚.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

第2篇

一、“色香味”俱全的心理课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在各级中小学的课堂中,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有效载体。江苏心理健康教育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江苏省教育厅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向全省中小学推荐使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小学、初中、高中须每两周开设不少于1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一硬性规定不仅让心理活动课有课可上,有本可鉴,有料可研,更是把一线心理教师的精力聚焦到了对心理课堂实效性的探究上。

但从目前大家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好课或有效课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对一节课的评价还仅仅局限于课堂本身,没有考虑到课堂效果的延伸,课堂结束环节也很少有进一步促进学生探索实践的问题或拓展方案,也很少考虑到学生对课堂评价的意义。那么,究竟怎样的一节心理活动课才更有实效性?我认为一节有效的心理活动课不仅要“色香”俱全,更要“入味”――内悟于心,外践与行,令人“回味”无穷。

1.“色”――精选课堂形式,激发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色”,我认为是活动形式、活动主题吸引学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感知上面的),根据注意的特点,新奇的、有趣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心理活动课的形式应该多样,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

一节有效的心理课,在教师刚刚进入的时候就应该与学生建立起一种联结,一种好奇的联结,一种充满兴趣的联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瑞士教育家皮亚杰也指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需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那么,如何在课堂开始就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投入呢?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精选课堂形式,形成一种安全与放松的心理场。

最近,我观摩了主题为“时间管理”的两节同课异构课,在这两节课的设计中,就导入课题这一最初的联结,形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当然效果的差别就更大了。

在第一节课中,老师的导入是播放电影《小时代》的插曲《时间煮雨》,引入“时间的流失”这一话题。这首歌曲学生可能也听过,但对于歌词的深意、歌词的创作背景都不太了解,只凭听几句歌就能对活动课的主题有很强烈的兴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另一位老师呈现的形式是观看视频《奔跑吧,兄弟》中王祖蓝的那一段“星斗转移”。首先,看视频是需要多种感官协同作用的,要比只听感受得要深;其次,初一的学生对于红遍大江南北的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很感兴趣;再次,学生对于明星是很崇拜,很想模仿的,视频中的明星想要“星斗转移”,偷天换日,能有神奇的魔力掌控时间,学生自然也想有此本领,接下来顺理成章导入课题――“做时间的主人”,在这样的形式下,学生的心是被紧紧吸引的,再加上教师的人格魅力,整个课堂的感觉是教师和学生是浑然一体的,非常美妙。

还有一个“感受时间”环节,两位教师呈现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有一位教师是让全体学生站起身,通过在心中默默数60个数字然后坐下来的方式感受1分钟,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每个人对时间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另一位教师是通过让学生扮演时钟来让学生感受时间及时间的流失。

我觉得第二种方式更能吸引学生,也更为有效。原因在于:首先,把无形的时间转变成了有形的身体变动,让大家印象更为深刻;其次,动静结合,两个人一组的配合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度,感受自然也会更深刻些。另外这位让学生扮时钟的老师上课方式很特别,她用玩游戏闯关的方式,关关紧扣学生的心思,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在每个环节中学生的参与热情都很高,可以说是全情投入,因此课堂效果非同一般。

2.“香”――甄选课堂内容,促生深入,形神合一。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香”,我认为一方面是课堂内容本身呈现出的“香”,另一方面就是师生互动、课堂情景中自然产生的“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内容的选择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合主题和目标,还要与形式结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人感觉整节课“形神合一”“内外兼备”。

最近,笔者听了一节主题为“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的心理活动课,这节课的活动对象是初一的学生,活动目标是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来设置的,本节课的最大一个特点是内容丰富但杂乱,可能上这节课的教师,感觉每个活动内容都很好,但把这些很好的内容完全堆砌在一起,就失去了应有的效果。本节课中总共设计了十多个活动内容,而且内容与内容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很被动,不知这样的一节课,会给学生留下些什么呢?因此,心理课的内容设置不能面面俱到,正如我区心理教研员朱老师所说的一句话:“面面俱到,其实就是面面不到。”抓住一个主题、一个核心,有层次、有重点地达到目标就是好课。所以一定不要在一节课里设置太多的内容,应该精而少,这样才容易使学生深入感悟、思考,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味”――烹出心理味,内外兼备,延伸拓展,回味无穷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应该具备“心理味”。在宋玉莲老师的《心理活动课如何烹出“心理味”》这篇文章中也有谈及,在目标设置、情景创设、课堂氛围等方面要烹出心理味,除此之外,我觉得一节好的或是有效的心理课中的心理味还应该有下面几种味道的融合。

二、“入味”的心理课

1.要具备“心理科学味”。

心理活动课不同于其他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遵循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潘月俊老师也曾说过,评价一节课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点心理知识,一点方法、技巧,一点体验感受”。而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有部分老师却忽略了这一点,他们提出,心理活动课的专业门槛不能太高,但心理学既然是一种研究人的心理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必定要有心理学应有的科学性。

最近,我听了一节主题为“每种性格都能成功”的心理辅导生涯规划课,授课教师引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时对“本性”的解释依然是指性格,而实际上此句中“本性”指的并非是性格而是气质,气质和性格并非同一个概念,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似乎对此有些含混不清。

心理课虽然不注重心理学知识的讲授,但对于基本的概念,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给出一个标准的解释。还有一节课,主题是“让创造绽放精彩”。该节课从内容安排上来看,几乎很少提到“创新”或“创造”这样的词,课堂上让学生体验的活动如“模仿举重”“模仿拔河比赛”“数字表达”等却更接近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这会给学生造成误导,究竟什么是创造性,什么是想象,这节课的主题究竟应该什么更合适有待于进一步商榷。

2.遵循心理规律,尊重学生的感受,具备“学生味”。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要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要做到这些,一定要从学生的视角,从学生的需求和实际生活中来选择活动内容、设计活动形式,提出学生面临的真实问题,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让活动课发挥实效性。另外,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主人,如果缺少学生真实感受的评价,心理课效果评价就是缺失的、不完整的。因此,对于心理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也应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通过课下调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感受与收获,去关注这节课在现实生活中究竟会给学生带来多少帮助,以了解这节课真正的意义。这样不仅可以让授课教师做到理论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也可以为评课带来更为客观和全面的思路。生本教育理念指出“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一节有效的心理课一定要具备学生味。

3.开放而自由的心里话分享,表达“真心味”。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分享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的分享,我们能进一步了解学生;通过分享,我们可以察觉学生内心的想法;通过分享,我们可以观察学生是否真正投入,安全、放松的“心理场”是否已经建立。

心理课中的“分享”我们要的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期待而故作“聪明”的回答;心理课中的分享要的是学生此时此刻自然产生的心理感受,而不是经过反复揣摩后自认为应该有的感受。心理课是要走心的,在分享的时候我们要的是真心话。作为心理辅导老师,对于学生的任何分享,我们都应该加以包容。

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例如,在一节课中,学生在学习了“时间管理四分法”后,对自己下午的时间按照四分法来加以整理,之后在分享中说:刷QQ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老师觉得这样的分法是不对的,认为刷QQ是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很明显,教师在此环节没能完全尊重学生的想法,试图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其实每个人对事情的重要性认识是不一样的,此刻老师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对此谈谈看法,但不要给予好坏或对错的评价,以免破坏安全、放松、自由的心理场,导致学生不敢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丧失难能可贵的“真心味”。

4.师生之间要相互激荡,呈现“三重味”。

最近,看到蓝园英老师的《听课者的三重境界》这篇文章,颇有感触,我觉得在一节有效的心理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都应该达到这样的三重境界:

心中有人,也就是学生和老师心中都应该有彼此,抱着一种空杯心态、好奇心态彼此接纳、彼此信任、彼此回馈与融合;

心中有己,教师对这节课有自己的设计和想法,不搬抄复制,课堂上能敏锐觉察自己的情绪、感受,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及课堂进程,不局限于教案,以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来感染学生,学生有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不盲从、不顺应,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体验与感受;

心中有道,教师要站得高,看得远,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辅导技巧,学生要能及时有效地提取自己的知识、情感储备,与当前的课堂有联接,有深入的感悟。当师生都达到这样三重境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激荡与促进就已悄然入心。

5.触动学生的心灵,促进课堂生成,展露“生态味”。

新课改要求课堂不应该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应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建构。

生态课堂是一个课堂所呈现的突然状态,具有客观实在性,强调课堂原本应有的样子,任何一个课堂都有其独特的生态性。生态课堂是理想化的课堂,是具有自主性、共生性、和谐性、生命性、生成性、开放性、高效性的课堂,是课堂的“应然状态”,具有主观人为性,强调课堂“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因此,在心理课堂中,一定要关注原生态的课堂生成,让学生感受与体验最真实的情景,抓住契机进行分析、引导,以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6.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展现“延伸味”“拓展味”,即要让人回味无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功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一节有效的心理课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堂本身的生成,还要能使学生把课堂中体验到的感悟有效延伸或迁移到课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就对心理健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心理活动课的现状是一节课上完了就嘎然而止,好似一切就真的结束了,那这节课如何与接下来的生活或学习有一个很好的连结呢?其实一节课上完了之后才是一个新的起点和开始,我们要注重学生课后的延伸和拓展,要想办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探索的学习方法、感受的内心体验、总结的人生经验等,能延伸到以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去,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践行,否则这节课将仅存在课堂上的一点触动或温暖,并无多少实际意义。这就是说,一节课上完后要留白,要留给学生思考的问题、回味的内容、情景和念想,要让他对本节课回味无穷,以便有力地触动他改变的动力和践行的意念。

究竟课后延伸问题、内容或情景如何设置才能促使学生把课堂上的收获有效迁移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与课堂内容紧密相连;其次,必须要与学生现实中的生活和学习之间有个联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吸引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最终促进学生深思、探究、践行。这样才能使得课内所学、所感、所思有效延伸到实际生活中,这才能实现心理课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完善其人格的根本目的。

总之,一节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仅要色香俱全,更要“入味”,遵循由感知到思维、由体验到感悟、由心动到行动的层层深入,内悟于心,外践于行,最终让人回味无穷。热闹的活动中不乏走心沉思,真情实感中不乏心灵相通,自由分享中不乏尊重与保护,完美预设中不乏生成与灵动,潜移默化中不乏滋润心灵,课堂完结后不乏回味与延伸。当然,要呈现出一节“色香味”俱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也要注意前期的准备,包括内容的选择、方式的设计、对学生需求的了解以及火候的把握(温暖而和谐的心理场的营造)等方面。

第3篇

    一.             课前:扩宽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虽然具有学科教学的特点,但更多的是具有非学科教学的心理活动辅导的特性。

    (一)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

    它具有知识性的特性,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来进行,传授给学生必须掌握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它又不同于一般学科课程,它不宜以系统讲授心理学概念、理论、术语为主,不宜进行简单生硬的说教,而是以生活经验式的讲解,采取生动形象的形式,调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以三年级的一堂心理活动课《寻找快乐》为例,“快乐”似乎每个学生都懂,但怎样才算真正的“快乐”呢?这又是一个很抽象的问题。可通过讲故事,观察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收获之后的快乐情感以及组织学生模仿表演等活动,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快乐的感受,从而真正体会到快乐总是与勤奋和努力相伴随的道理,同时还可迁移到对“烦恼”这个消极情绪的理解,整节课根本不需要讲解什么是“快乐”,怎样去寻找。

    (二)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活动是将心理知识转化为心理品质的中介环节。因此,活动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突出特征,而心理活动辅导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突出特征,它需求老师根据心理知识,创设特定情境,组织相应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教学《做学习的小勇士》一课,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和克服学习中所碰到的困难,有的老师设计了“遇到困难怎么办?”的几个情景让学生去体验;有的老师设计了“跌倒了,爬起来!”向学生展示了许多名人、伟人战胜挫折,取得成就的事例,都深深地震撼和鞭策了学生。

    (三)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是相互渗透、交叉的,学科课程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用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心理辅导活动的内容,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以学科形式教给学生。此外,在一堂课中,心理知识的讲解与心理训练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机并行与融合。如上面的“寻找快乐”的教学与辅导,可看作是综合课程的体现。这样,使综合课程以知识教学为基础,以心理活动辅导为主线,从而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性和实效性。

    二.             课中:展开充分互动。

    (一)  创设生活化的心理情境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环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已达到实际地影响他们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学习和活动的主体地位,或为活动的主人。从活动设计到活动的安排、组织都可让学生参与,尊重学生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内心世界,使学生“安全”地敞开心扉,“自由”地参与活动,彻底进入良好的心理状态,尽情释放自我,已达到陶冶身心的目的。如以小学三年级《认识我自己》一课为例,有的老师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做“印指纹”的小游戏,让学生在纸上印下自己的指纹并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有什么不一样,而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第二步设计了“我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让学生列出最能形容自己的十个句子,并请十位同学谈谈对自己的看法,然后自我小结,使学生不但看到自己的弱点,还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并真正感到自己在进步,比较全而地认识自我。第三步则设计一个小品《小老鼠辉格》有几名同学来扮演小老鼠辉格、山神、猫、狗、狼、大象。小辉格觉得自己形象佳,本领又小,于是求山神将它先后变成了另外几种动物,但最后还是变回了自己。从而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人都是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的,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扬自己的优点,同时要正视缺点,并努力克服缺点,进而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评价。

    (二)      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探讨正确的人生答案

    对于内容的选择,问题的提出,应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话题,找到他们最渴望得到解决的问题,而通过组织讨论等多种方式,手段启发学生感知、领悟,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又如三年级《感受爱心》一课中,设计了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妈妈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帮助学生感受到身边人对自己的爱,从而学会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关爱他人。

    (三)  引导学生深刻反思

    我校先用的广东教育出版社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中每节课后都有一个“心灵导航”的环节,我觉得这个设计非常好,它对每个活动主题给予了深入的引导,达到了升华的作用,但它只是一些指导性建议,老师不能将它作为全文的总结束看待,如三年级《伸手可及的目标》一课中,中心内容是“究竟怎样制定学习和生活目标呢?”心灵导航只列出三方面的建议,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定出更具体的目标,使他们真正地有感触有收获。

    三. 课后:实施综合实践

    当师生带着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的深刻认识,在课堂中展开充分的互动,完成活动内容后,还应进行课后的综合实践,可以全班共同确定主题,也可以根据各自体验自己选题,自己完成。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迁移式的思考

    如学完《寻找快乐》一课后,学生感受到了快乐的源泉,但也应该让学生知道快乐和烦恼常常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总想着不顺心的事情,将导致消极的人生态度,不利于学习和生活。此外,生活中快乐的来源有很多,有些是积极的,如:劳动后的快乐、帮助别人时的快乐……;有些是消极的,如:恶作剧后的快乐、发泄后的快乐……。让学生结合身边的例子,进行反思、领悟、体会。

    (二)反思式的评论

    在活动课过程中,经常让学生进行反思性的、判断性的思维,有助于形式创新性的人格。反思式的评论就是针对某篇课文中的故事、现象、人物等发表自己的评论,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和设想。有时,干脆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故事内容等。

    (三)后续性研究

    每次活动过后,都会有新的问题产生,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品质,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后续性研究,如:学了《其实你能行》后,有的同学想了解更多“思维定势”方面的知识,老师可以推荐阅读有关方面的书籍也可从网上下载相关内容和同学共同探讨,并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

第4篇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主张教学设计应围绕学生如何学而进行,特别强调“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和“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教学指导思想指导教学设计时,教师应着重考虑如何通过适当的学习活动创造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和自主意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何克抗指出了目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研究的几种偏向:忽视教学目标分析;忽视教师指导作用;忽视自主学习设计。所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心理活动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过程的归宿。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应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如小学心理活动课有如何调节情绪的内容,高中心理活动课也有类似的内容,相同的主题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可能都会出现,在三个不同的年龄层里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的意义建构呢?这就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免费范文如小学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各种情绪;初中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情绪对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学会一些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高中重点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情绪调节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建构的目标各有不同。

2.教师的指导如何做到合适、合理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同时也非常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促进和帮助作用。缺乏适当的环境、背景和铺垫,学习将不能发生。教师的指导只有做到合适、合理,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对不同的学生来说,建构知识的过程不同,新旧知识的冲突也不同,何不通过这种冲突过程的多样性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呢?利用讨论等形式,让大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识,这正是建构主义强调的“协作”。如在《超越自我》这一课中,在课程刚开始时,教师没有作任何的解释和指导,先让学生完成蒙眼跨越障碍物的游戏,并在游戏结束后进行提问,让学生在充分讨论和分享后再加以点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也提示我们,对心理活动课而言,更多的是让学生先体验、感受、充分分享后,教师再作适度的引导,写作参考效果可能更好一些,这样也避免了定势思维的影响。虽说课堂上的游戏是预设的,但学生的感悟和思考却是从活动当中得来的,生成它不是教师一个人所能完成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

3.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围绕“概念框架”的自主学习;“抛锚式教学法”:围绕“真实问题”的自主学习;“随机进入教学法”:围绕“事物多面性”的自主学习等。在实际教学当中,常用到的是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创设的情境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

建构主义认为,学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中或者在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中进行学习,直观、生动的形象能有效地激活并唤醒原有认知结构(Schema)中的相关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够“同化”当前的新知识,实现意义的建构;如果原有认知结构中没有相关信息,不能同化新知识,那么学习者便对其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即通过“顺应”来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化”与“顺应”都离不开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与表象,情境创设则为个体提取认知结构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前面提到的教学设计导出主题后,直接让学生讨论“如何超越自我”这种大而空的问题,学生一下子可能很难说出什么,缺乏真情实感,也难以留下深刻印象。在课堂上教师设计了一个装满水的杯子还可以装多少枚回形针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得出超越自我需要打破不可能的思维模式,需要我们敢于尝试的感悟。一切水到渠成。所以,心理活动课教学情境应尽量为真实情景,以利于学生方便快捷地通过“同化”与“顺应”完成对新知识和新技能意义的建构。

另外,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教学设计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最终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写作参考善学的目的。

二、心理活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心理活动课教学由“创设情境”“协作探究”“分析深化”和“拓展强化”四个步骤或环节组成。这四个步骤或环节构成了一堂课完整的教学活动或过程。下面笔者以《性,你善待了吗》为例,对上述教学设计思想和模式进行简单的阐释。

1.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建构主义下心理活动课课堂教学的步入步骤。根据教学内容,这一环节可以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以声像结合的表现手法,向学生展示真实、有趣的问题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产生学习和探究的动机,丰富情绪体验。

例如,青少年性教育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如何与高中生适时、适度地探讨性这样的敏感话题,这是一个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观看香港影片《早熟》的片段,片中的主人公是某高中的学生,他们偷尝禁果,意外怀孕,找到一家私人诊所想堕胎,由于害怕手术没有做好,最后找到其母商量如何处理这件事情。通过形象而有故事情节的影片,让学生在观看中体验和感悟同龄人的经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

2.免费论文协作探究

在“协作探究”环节,教师可以提前将班级的学生随机分成若干组,每组4~6人。学生小组对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小组报告人将全组的意见集中反馈,组内其他成员加以补充。

“协作探究”是渐进步骤。教师可以通过课前给学生设定任务,课上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这种“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理念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此外,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在群体中,允许观点和方法的碰撞和交锋,但最终需要群体成员的配合和支持才能完成—个具体的任务。

3.分析深化

对于性这方面的问题宜疏不宜堵,让学生了解一些性方面的安全措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未婚先孕的可能。在讨论完影片中的问题后,教师又提出两个现实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何避免的发生?必要的安全措施有哪些?这样能让学生对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产生自己的观点。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以及重难点的处理,引发学生思考。

“分析深化”是展开步骤。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向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料,然后由学生自己完成知识的建构。

4.拓展强化

该课的最后环节是“爱情水”拓展体验,请每个学生拿一杯不同颜色的水,和不同的同学互相交换水的一部分,并观察最后有什么样的结果。学生们很快发现随着与别人交换得越多,手中那杯水会变得越来越浑浊,心得体会根本辨不出原来的颜色。学生在拓展体验中感悟很深。

第5篇

〔关键词〕心理教师;素质结构;胜任特征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5-0016-03

一、 前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性非常强的教育活动。心理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工作原则是不同的。心理诊断、心理测验等技术,如果应用不当,可能会给学生造成终生的伤害。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由具有心理学专业素养的人来负责。

那么,作为优秀的心理教师,到底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心理教师在人格、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方面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素质结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心理教师的培养和再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有少数研究者曾对此问题作过一些探讨,但存在取样范围小、生态效度低的问题[1,2]。因此,本文试图用更广泛的样本,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中职位分析的方法,对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素质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二、方法

本研究用文献分析法、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法和工作日志法对60名参加首届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国培班的中小学骨干心理教师进行研究。

通过搜集、整理文献形成对心理教师的基本认识,确定了心理教师所需的职业素质雏形,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工作分析的调查问卷。

行为事件访谈的部分访谈提纲如下:1.请描述你经历过的三个你认为成功的和失败的事件。 2.作为心理教师,所需要的能力、素养和资格认证有哪些?3.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限制学校心理教师获得成功?

本研究的问卷涉及心理教师岗位的全面信息,如教龄、工资、工作职责、工作特征、工作联系、职业升迁、直属上下级及相关的任职资格和培训等。

工作日志法,即让一些心理教师详细记录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过程,以从中查看心理教师每天从事的活动以及计划完成的情况。

三、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主要职责

访谈和问卷结果表明,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心理教学、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和心理课题研究。

(一) 心理教学

现在很多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主要课程类型为心理活动课,即通过热身、讨论、活动、体验与讲解,让学生感受体验和感悟提升心理素质的意义和方法。除了常规的课程,也有专题讲座和团体辅导。

(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包括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也包括面询和电话咨询。心理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规范而有效的咨询;对于一些典型的普遍性问题,则需要进行团体辅导;此外,还需要做好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

(三)心理测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核心工作就是筛查出问题学生,及时预警并做好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同时也需要对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观察和跟踪。为此,心理教师必须做好心理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另外,需要通过系统地规划,适时地在学生入学后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类型的测验。

(四)科研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研型的工作,心理教师需要积极申报课题,开展自主创新性的研究。需要懂得如何去选题,如何综述文献,如何编写调查问卷或者拟写研究设计,如何整理和分析数据,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等。

除了以上四大模块,心理教师的职责还包括组织和辅导学校心理社团的活动,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编辑心理报纸,开展社区公益活动,作工作计划、总结和汇报等。

四、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素质结构

基于以上的研究与分析,结合管理心理学家麦克莱兰(McClelland)的胜任力理论,我们对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素质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所谓胜任力,就是指能带来高工作绩效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价值观、个性、动机等特征[3]。麦克莱兰把胜任特征划分为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六个层次。他认为,胜任特征模型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1)水上冰山部分:即知识和技能,属于基准性胜任特征,这是对胜任者基础素质的要求,但它不能把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庸者区别开来;(2)水下冰山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胜任特征,可统称为鉴别性胜任特征,是区分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庸者的关键因素。

根据该理论,结合实际情况,我们把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素质结构分成知识要求、技能要求、角色定位、个性特质和成就动机等五个部分,并提出了中小学心理教师素质结构的冰山模型,如图1。为了简化起见,我们把社会角色和自我概念整合为角色定位。

图1 中小学心理教师素质结构的冰山模型

(一)心理教师的知识要求

由于工作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心理教师需要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相关知识,具体如下。

1. 心理学基础知识:具体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心理教师上好心理活动课和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的基石。尤其在进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这些知识显得格外重要。典型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个性心理、自我意识、自信心理、情绪心理、青春期心理、意志心理、学习心理、品德心理、人际心理、亲子心理、生命心理、创造力心理、积极心理、环境适应心理、升学与就业心理等。同时,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基础也是心理教师专业水平的分水岭。有些半路出家的心理教师主要短板就在于缺乏这方面的专业基础,尤其缺少统计、测量和研究方法方面的训练。这方面的基础有助于心理教师守住科学的底线,自觉抵制伪心理学知识。

2. 心理诊断和心理咨询知识:包括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分类和诊断标准,心理问题的评估和干预方法,个体辅导与团体辅导的方法与原则,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的区分,临床心理资料的收集,心理咨询案例报告的撰写,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这是心理教师最核心的专业知识。如心理教师应懂得有些学生的问题已经超出了心理咨询的范畴,应转介给精神科医生。除了教材知识,心理教师还应通过再学习,及时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新动向、学生心理咨询的新进展。

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知识:与一般学科教学不同,心理活动课强调热身、活动、体验、分享和感悟,不能把心理活动课上成知识传授课。所以,心理教师应系统学习心理活动课程设计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并精于开发原创的系列课程。

此外,心理教师也应掌握计算机知识、文秘工作知识、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

(二)心理教师的技能要求

1. 个案咨询技能:个体咨询虽然受众面小,但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最核心的工作。对可能引发极端事件的学生问题进行及时干预尤其重要。心理教师应该能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有效地运用支持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放松疗法、系统脱敏法、强化疗法等对学生进行有效咨询;对咨询中常用的倾听技术、面质技术、反应技术、共情技术等应熟练掌握。

2. 心理测验技能:掌握各类常用的心理测验,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测验进行问题学生的筛查和预警;懂得使用心理测验进行问题严重程度的评估及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能对测验分数进行统计分析和科学解释。

3. 课题研究技能:掌握文献阅读、文献综述、课题论证、研究设计、问卷编制、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技能;能够自己独立进行研究,能够带动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研发和推广应用。

4. 授课与团体辅导技能:掌握把心理活动课程设计充分展示出来的能力,通过生动的言语表达、课堂调度和思维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获得成长。针对共性的心理问题,能对学生开展团体辅导或开设讲座。要求展现出良好的课堂掌控能力,在学生过于兴奋活跃时,知道如何控制场面;在学生沉闷时,知道如何调动气氛。

5. 其他通用能力:(1)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教师需要协调多方面的关系,能像班主任那样进行活动组织和策划;能像级长那样能对整个年级的心理辅导进行规划和组织;能像学科组长那样组织和指导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社会洞察力:能敏感地觉察到他人的异常反应并且能够洞察到行为背后的原因。(3)执行能力:执行学生处或其他上级领导部门的决定,对学生社团工作进行管理。(4)方案制定能力:能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和各种规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5)应变能力:能够及时、冷静、恰当地处理学生心理方面的突发性事件。(6)人际关系能力:与不同的学生、家长、同事、行政人员发展有效和谐的关系。(7)时间管理能力:能合理地对自己的工作时间进行管理以及调配他人时间。(8)饮食平衡能力:在工作繁忙阶段,上下班无规律时,要懂得平衡饮食,防止内分泌失调,保持充沛的精力。

(三)心理教师的角色定位

如上所述,按照麦克莱兰的理论,以上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属于基准性胜任特征,是对心理教师的硬性要求。而从角色定位开始的要求,属于鉴别性胜任特征,不属于对心理教师的硬性要求,但却是区分一名心理教师是否优秀的关键素质。

有学者指出,心理教师在学校里通常扮演四种角色:学校心理卫生的保健者、学校德育工作的辅助者;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学生职业定位的辅导者。不同的角色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心理教师的地位或作用,但这些角色普遍把心理教师摆在比较次要或者从属的位置。其实,不管学校的管理体制和重视程度如何,心理教师都应该把自己定位成学校心理学家。学校心理学家的角色定位,既能解决学生具体的心理问题,又能对很多新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及时了解本领域的国内外新进展,并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这种定位,既可以让心理教师不断处在学习和进步的状态,又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这种定位的心理教师,其个人业绩会远高于一般的心理教师,从而使其个人成长达到新的高度。

(四)心理教师的个性特质

根据访谈和问卷的分析结果,我们发现优秀的心理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个性特质:

1.责任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充满责任感,不敷衍应付,尽职尽责。

2.自控力:面对尴尬或者困难情境,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亲和力:能平和地对面各种类型的学生,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做他们生活学习的益友。

4.恭敬心:平等地与学生交往,没有权威意识,尊重学生的权益与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5.同理心:善于换位思考,可以敏感而准确地体会学生的烦恼或困扰。

6.奉献精神:能自愿利用自己的时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利用下班时间为学生做心理咨询等。

7.自我发展:不断寻找学习机会,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

8.探究精神:对心理咨询或教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积极探索,用于反思,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心理教师的成就动机

动机是胜任力模型中最深层的因素。优秀的心理教师应该有很强的进取心和成就动机,应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较长远的规划。心理教师的职业通道主要有两条:一是管理型;二是专家型。如果走管理型的通道,成就动机强的心理教师有希望晋升为德育主任,甚至德育校长,从而拥有更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如果走专家型的通道,成就动机强的心理教师可以成为学校心理学家,在某些心理问题或者某些心理咨询方法方面开展课题研究,著书立说,成为行业内专家;同时会受到广泛的邀请,开展经验交流或者培训授课。这样的心理教师无疑会成为同行的楷模。除了管理型和专家型,也有其他长远的职业发展通道,如企业型。有些心理教师因为积累和研发了大量的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技术,进而成立或加入了心理咨询与培训方面的公司,并取得成功。因此,优秀心理教师的内心深处应该有强烈的成就动机,应拥有属于心理教师自身的职业梦想。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2]王智,张大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结构及测量[J].心理科学,2011,2.

第6篇

〔关键词〕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操作规范;原则

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分组讨论是常用的基本活动形式,分组有助于强化团体成员的互动,突破全班讲授的模式,发挥价值澄清和多元互动的功能。但是在不同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同样是分组讨论,却常常出现不同的效果。最近笔者参加了湖州市心理辅导活动课优质课评比的听课活动,六节课都采用了分组讨论大组交流的形式,但只有两节课讨论得比较深入,团体动力启动得比较好,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而其他的四节课,讨论不深入,团体动力方向与活动主题不一致,有的课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调侃现象。

为什么同样的主题、同样的形式,活动的效果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通过对本次活动中六节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分组讨论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再结合笔者自己上课和以往听过的其他活动课的情况,发现心理教师缺乏基本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的组织操作规范,从而造成了心理辅导活动课活动团体动力无法启动,活动效果差。分组讨论效果差的活动课常常有以下不足:第一,小组在活动室内整体布局不合理,相互干扰;第二,班级成员自己组合小组,没有进行重新组合;第三,小组内活动规则不明确,小组活动混乱;第四,大组交流时教师站位不合理,不能兼顾所有小组;第五,大组交流过程中,小组间转换过渡不自然。

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应该遵循怎样的操作规范?笔者根据自己六年来作为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在120个班级执教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经验及对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的心得,结合多年来对上百节不同的班级、不同类型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分析,认为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的组织应该遵循以下一些操作规范。

一、合理分组

1.小组数量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一个班分几个小组,各小组的位置如何进行布局,这些都会影响分组讨论的效果。因此,在上心理辅导活动课之前,首先要根据班级和活动室(上课地点)的情况合理确定小组数量,并进行统筹布局。一个班分几个小组,首先要考虑小组不能太多,一方面,活动室内空间有限,小组太多就会显得杂乱并且相互干扰;另一方面,为了全面了解情况,大组交流时会要求每个小组都要有人发言,小组太多发言用时过长,不利于活动课的环节安排。以笔者的经验来看,在初中或高中,一般来说一个班级分4~5个小组为妥,最多不超过6个小组;每个小组以6~10人为佳,最多不要超过11人。在小学,小组内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以6人最佳,多了往往难以控制小组纪律,一般来说宁可多分几个小组。

2.组间布局

小组在活动室内位置如何布局?首先,要考虑小组之间不能太近,尽力拉开各小组之间的距离。其次,所有小组在活动室内最好组成一个整体,一般组成马蹄形或半椭圆形整体,中间留出适当的空地。整个布局要考虑到教师可以观察到每个小组的情况,每个小组都可以和教师对话,中间没有其他小组的阻断。

3.成员安排

分组讨论中小组成员的组成常常会影响到小组讨论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团体动力方向。在很多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有的心理教师没有规定分组的要求而让学生自由组合,常常出现最要好的几个朋友坐在同一个小组内,另外还常常出现男女生分组而坐的情况。这样的小组常常趋于同质,不利于学生拓展思路;而且小组讨论往往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讲一些他们都喜欢的话题,既不利于小组成员更好地投入活动课的主题中,又不利于课堂纪律管理,容易出现课堂纪律差的现象。为了避免上述的缺点,增加小组成员与班级其他成员接触交往的机会,扩大学生人际交往面,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常常采用课前教师安排分组或课堂上随机分组的形式。

课前教师安排分组是心理教师或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各自的特点以及活动的内容,本着有利于活动课中小组讨论的开展的目标,进行精心安排,按同质或异质原则进行分组,事先确定小组名单并告知学生,在心理活动课上按照事先的分组名单就坐。此外,也可以利用电脑对姓名随机排列进行随机分组。

课堂上随机分组是心理教师在心理活动课开始时运用报数、发扑克牌等方法进行分组。比较常用的是用扑克牌按点数随机分组,它的优点是简单、快捷、便于控制。具体操作方法:根据每个小组人数选用几副牌合在一起(同一点数的扑克牌数正好与小组人数相同),按小组数选取其中相应的点数,随机洗牌,随机将扑克牌分到小组中(以上工作最好在上课前做好)。上课时让每个学生抓一张扑克,然后按扑克的点数到指定的小组就坐。由小组组长检查并收取自己小组成员的扑克,收齐后交还给教师。

4.特殊情况处理

现在很多学校条件有限,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室,心理辅导活动课只能在班级教室上,上课时也无法重新排列位置,因此只能采用就近分组方式。每组6~8人,按就近的原则组合成若干小组。一般两人坐或单人坐的班级,以两列前后3~4排为一个小组,第一排学生面向后坐,中间的学生侧坐形成一个小组;三人或四人并排坐的班级以前后两排为一组,前排学生面向后坐组成一个小组;多出来的学生随机插入就近的小组。

另外,为了避免学生自己调换,教师应该制定对自己调换位子或不按规定到指定小组成员的惩罚措施,如表演节目、打扫活动室等。

二、规范讨论

1.小组组长

为了让活动进展得更加顺利,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活动中最好给每个组确定一个小组长。小组长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起到组织小组活动、维持小组秩序的作用。小组长的确定方法主要有小组推荐和随机产生两种方式。小组推荐是在分组就坐之后,由各个小组快速自行推荐产生大家认可的成员担任组长。

随机产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组形式运用不同的方法。如果是报数分组,教师可随机指定第几轮报数的学生为组长;如果在教室中上课,教师可以随机指定在小组的哪个方位的学生作为组长;如果是按扑克牌点数分组,可以在每个点数中安排一张与其他扑克有显著差异的扑克,抓到这张扑克的学生确定为组长。随机产生组长可能会导致一种现象,就是组长不被小组其他成员所认可,可能会影响小组的活动,特别是在上有小组竞争内容的活动课时,学生会更加在意谁当组长。因此教师在课前应该对学生强调尊重每个同学,无论是谁担当组长,大家都要积极配合开展活动。在有竞争性的活动中最好不用随机的方式产生组长而采用小组推荐的形式。

2.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关键环节,它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相互沟通与传递意见、想法、信息和感受,推动团体动力发展,从而实现活动的目标。小组讨论活动的质量如何将关系到整个辅导活动课的团体动力是否能够启动,关系到辅导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有的教师没有重视小组活动组织的规范,小组内活动规则不明确,小组讨论活动混乱,从而影响了整个辅导活动课的开展。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首先在课前就要规定小组讨论的规范,在发言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掌握讨论主题,发言不偏离主题;(2)倾听他人发言,并具备批判能力;(3)把握发言机会,简明扼要地提出自己的意见;(4)用和谐友善的态度提出不同的意见;(5)提出的意见应该具体明确,不宜空洞抽象;(6)试着提出自己的想法,不宜要求自己的想法完美无缺;(7)充分掌握时间,遵守时间规定。为了避免各小组之间因为声音过大相互影响,在小组内讨论时要规定声音的大小——以小组内每个人都能够听清楚而其他小组成员都听不清楚为标准。

小组讨论形式通常有轮流发言和组长主持自由发言两种方式。小组成员轮流发言,从组长的左手边第一个学生开始顺时针方向轮流发言,组长最后一个发言。全部发言之后小组成员还可以根据讨论的情况补充发言。自由发言则由组长主持,大家围绕主题自由发表意见,相互讨论,但所有发言必须针对整个小组和当下的讨论内容。一般来说,团体活跃、讨论积极的班级可以采用自由发言形式。对于讨论不够积极的班级,最好采用轮流发言的形式。为了避免个别学生不发言,教师可以解释为“认为自己的发言重要,小组人数少需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因此规定小组内不发言的学生大组交流时首先发言。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来回巡查各个小组,发现小组讨论偏题或冷场情景,要进行指导或参与该组的讨论。当发现小组内没有学生发言时,可以询问组长轮到谁发言,如果这个学生说自己说过了,教师可以说:“老师很想知道你发言的内容,请你再说一遍。”这样带动整个小组继续讨论。

3.大组交流

大组交流是小组讨论的继续和延伸。在大组交流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倾听、观察和引导,通过组与组之间意见、想法、信息和感受的相互碰撞,使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更加充分,从而进一步推动团体动力向预定的方向发展,实现活动的目标,使心理辅导活动课达到预定的活动效果。如果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教师组织大组交流不规范,心理辅导活动课就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一般在组织大组交流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发言内容与发言人员的确定

小组发言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小组讨论产生的意见、想法、信息进行汇总,一般由组长或指定的人员进行记录然后由他进行汇报;另一种是个人感受的交流,这种情况下小组发言人员应该是小组内感受最深最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发言人的确定最好是由小组推荐产生,而且被推荐学生也同意。为了避免小组无人发言的情况发生,在大组交流之前教师要请各组发言代表举手,以确定发言人员。对于未能推荐出代表的小组,可以解释为“每个人的观点都重要,小组内无法权衡”;或者每个学生都想发言,没有诚心诚意推荐别人,因此最后让小组内每个成员从组长开始轮流发言。为了避免小组发言时间过长,影响活动进度,在操作时当小组组长发言后可以问是否能够代表小组成员的意见,若回答“可以”就不再往下轮流。

(2)小组发言学生要遵循的原则

小组发言学生在发言过程中同样要遵守前面提到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应注意的几点内容。

(3)教师回应学生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在组织大组交流过程中要注意:积极营造民主、和谐、信任的交流氛围;倾听、接纳、尊重每个小组学生的意见,并善用幽默感;充分鼓励、强化和支持学生,激发学生思考又能够顾及学生的体验和生活感受;鼓励、引导学生发言向正向发展,避免嘲讽、责备发言学生。

(4)小组发言顺序

大组交流时小组发言顺序的安排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各小组竞先发言,哪个小组先举手,就由哪个小组先发言。这种情况适合学生参与度比较高、讨论气氛比较热烈的班级;另一种是教师指定一个小组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轮流发言。无论按哪种顺序发言,当一个小组发言时,教师可以在倾听的基础上适当地追问或概括摘要,但不要进行较长的复述、总结或解释。并非每个小组发言教师都要有话语回应,当学生发言比较充分,教师不需要再补充时可用简单手势过渡。为了激励发言,在一个小组发言之后,最好能够全体鼓掌,但鼓掌时间不宜过长,笔者上课一般规定学生鼓掌三下。对于交流有深度的自我暴露内容或悲伤话题时不适宜鼓掌,可作少许停顿。

(5)教师的站位

大组交流各小组发言时教师的站位很重要。很多教师由于发言的学生声音较轻,习惯于走到发言学生前面,或者重复发言学生的话让其他学生能够听见,或者直接和他单独交流。这样就会把其他小组抛在后面,教师无法顾及他们,从而使其他小组脱离了讨论话题,无法将全体学生融入大组交流活动中,整个团体动力无法启动或无法朝预定的方向发展。在整个大组交流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站在与小组发言学生相对应的马蹄形或椭圆形的另一侧(如下图所示),教师要始终能够顾及在场所有学生。当发言学生声音过小无法听清楚时,应当要求学生提高声音。如果是公开课,由于场地的原因,其他教师和部分学生无法听清楚学生发言,应该事先准备话筒和扩音设备,教师和学生应该各有一个话筒,最好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话筒。当条件受限,现场只有一个话筒时,教师可以走到发言学生身边,与学生共用一个话筒,但教师必须和学生并排站立,面向全体学生。

以上心理辅导活动课分组讨论操作规范是笔者多年来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经验总结,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肯定还有更加有效的方法。另外,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讨论内容还应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笔者盼望有更多的老师对此进行探索,从而能推动心理辅导活动课更加规范、更加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坤崇.班级团体辅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

[2]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5

第7篇

关键词:心理校本课程;有效教学;研究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我校实施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这种教育方式是因为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式有别于一般的学科教学,学生接受面广,学习过程生动活泼等特点,因而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

我校自2007年起,在四年级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初步尝试。经过几年的不断实践和调整,心理校本课程教学不断成熟。如何提高小学心理校本课程教学的效率更是每一个小学心理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我校始终力求在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在设计与实践上追求有效教学的研究。

每一节心理活动课背后,都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理论基础作为背景知识。这些知识并非是以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经过处理后,以比较通俗化、生活化的阐释形态出现,并渗透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复杂抽象的概念、定理、规律隐藏起来,取而代之的只是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后进行启发、点拨和总结。

在整体的课程设计上,心理校本课程要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话题,帮助他们解决最渴望得到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心理校本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在实践工作中,学校心理教育和心理课程的目标应以预防性和发展性的目标为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青少年期过渡的儿童期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迅速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期,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四年级还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最后关键时机;意志发展开始从他律向自律过渡等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因此,四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目标在学生的身体及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具体地说,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目标有:1.根据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时对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2.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开发他们的个人力量和潜能。

二、丰富多彩的心理校本课程内容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我校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几个大部分。

1.认识自我。四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萌芽。他们渴望了解自我,发现自我。这单元内容就是结合学生这一年龄特征,通过“我是谁”、“假如我是……”、“自画像”等内容向他们介绍了解自己的方法,通过“优点轰炸”、“我真的很不错”等内容明确自己的优点,接纳自己的不足。

2.学习心理辅导。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是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的苦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归因”,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成功和失败做正确的归因,“目标在心中”,让学生在学习上树立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你会考试吗”进行考试技巧的辅导。“集中你的注意力”、“挑战你的记忆力”等训练学生的能力。

3.人际关系,学会交往。在交往中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例如“撕纸游戏”教给学生怎样实现有效的沟通,“学会赞美别人”、“交往ABC”、“学会合作”等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学会沟通,学会合作。

4.调节、控制情绪。这部分主要介绍情绪调节中的理性认知方法,例如“我的情绪我做主”、“正确对待挫折”等内容让学生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正确对待挫折,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丰富多彩的心理校本课程内容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保证。

三、多种多样的心理校本课程教学形式是有效教学的途径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辅导活动课核心的两个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要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心理体验,让学生从有所感悟,有所领会,并通过一定的练习和模拟,将体验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以达到实际地影响他们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是一种以参与、体验、感悟、领会、模仿为主的互动、开放的教育。

心理辅导活动课可运用的教学形式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学习了解类。这类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类似。教师运用知识讲解、案例分析、艺术赏析、故事启发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常识,在理性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改变不良认知,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2)分组讨论类。在心理课堂上,讨论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专题讨论、全班讨论、同桌讨论、四人小组讨论、脑力激荡等。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个人看法,集思广益,相互学习。

(3)情境体验类。一个真切的情境可以激发出学生真实的体验和切实的思考。

(4)角色扮演类。这类方法包括短剧表演、角色互换等。学生在表演中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情绪,学会某些角色的行为技巧,提高人际交往中的自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四、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1.课堂板书要有效

课堂板书是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而适时书写的,它将一节课的知识系统简要勾勒出来,给学生一种自然生成的感觉,让知识的形成过程顺理成章,有利于学生系统理解所学知识,并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

2.多媒体课件运用要有效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由于其直观性、能动性、交互性等在教学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认知主体的发挥,在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辅助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例如:“我真的很不错”一课,在剪纸尝试中,多媒体的运用很直观的了解剪法。

3.教师教学语言要有效

课堂四十分钟,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借助语言来实现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课堂语言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接受的语言并且说话具有亲和力。例如:我们常在课堂上说:“你听明白了吗?”换成“我讲的内容能让你明白吗?”效果就大不相同。

4.教学组织要有效

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是建立良好教学秩序,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我们制定了活动须知:一、坦率真诚;二、认真倾听;三、相互尊重;四、参与交流;五、助人自助;六、促进成长。以帮助学生活动有序地进行。

5.学生讨论要有效

教师经常运用到分组讨论的学习方法。如何让讨论有效?教师确立临时组长,作为中心发言人,组织本小组同学人人参与。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走下讲台,深入到每个小组倾听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的讨论状态。

五、教师、学生的发展是心理校本课程有效教学的体现

1.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一个“实践――开发――反思――改进――再实践――再改进”的循环式开发模式。校本课程的开发重在不断地开发改进的过程。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实施者。教师的专业动机、工作兴趣和职业满意度、自主研发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均得到较大的提升。

2.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各找其需,各显所能,自主选择,在课程学习中挖掘自己的潜力,在活动中学生大胆创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很多的学生在课程中看到了自己的长处、挖掘了自己的潜能、培养了自己的信心。而这些从课程学习中得到的情感、兴趣和方法将会对学生的个性的形成,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今后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在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指导下,小学心理校本课程把研究学生和有效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第8篇

Problems in the Disposition of Teachers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MA Xiao-hong WANG Xin QI Ruo-nan

(Xingtai University, Xingtai, Hebei 054001, China)

【Abstract】The quality of teacher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a great ext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eache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such as the low degree of teacher specialization, the unbalanced allocation of high quality teachers and the imperfect promotion mechanism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eachers’ management system, learn self-reflection and cooperation Post training quality and so start.

【Key words】Mental health education;Teacher configuration;Specialization

中小?W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时期,随着身心的发育,特别是随着学业压力的加大,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源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资源力量比较薄弱,所以,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置,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素质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特殊的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他们既需要具备系统而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需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并拥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下面从一般教师的专业素养基本构成来具体分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讲,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需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 心理咨询与辅导、精神卫生学、社会学等广博且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从专业能力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既需要具备突出的观察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等一般能力,还需要具备教学能力、心理咨询和辅导能力、心理活动策划和组织能力等特殊能力。在专业性向方面,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是一个乐群、友善、幽默、心理健康的个体,用自己积极的性格和情绪感染学生,能够传递正能量。在专业情意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对心理健康教育怀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应该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置中的问题

2.1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但实证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配置存在“两少一多”,即专业人员少,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数由教导处工作人员、班主任、政治课教师转岗过来,其中还有相当比例的教师是“身兼两职或多职”。不少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至多是转岗过来之后参加了一些短期或专题的培训,但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训练做根基,仅靠一朝一夕的培训难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精髓。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的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有的把心理活动课变成了纯粹的游戏课;有的教师则像其他学科教学一样,让学生去背诵各个心理名词和概念……心理健康教育质量被大打折扣。

2.2 优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置不均衡

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通知提出要“协调发展”, “按照‘城乡结合,以城带乡’的原则,加强城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和城乡均衡化发展。”从通知颁发至今,五年已经过去,师资分配方面依然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和学校差距: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配备明显不足,弱于城市学校;一般学校弱于优质、重点的学校;私立学校弱于公办学校;小学和初中弱于高中。师资配备的不均衡直接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差异,也影响了教育公平的推进。

2.3 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机制不健全

(1)教师队伍的管理不够规范。在编制、职称晋升、待遇等问题上没有建立顺畅的管理通道和有效的政策激励,没能解决教师们关心的基本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触及学生“心灵深处”的一项工作,需要教师们格外付诸精力、热情和心血。如果在教师队伍的管理方面,缺少激励政策,就很可能导致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不稳定,甚至会造成极为难得的优质师资的流失。

(2)缺少资源共享机制。心理健康教育极具复杂性和专业性,需要教师们不断的探索、研究,共同切磋,互通有无。特别是很多一线教师的专业背景不足,就更需要彼此合作,组成“专业学习共同体”,建立共同的学习愿景,借助集体的智慧谋求共同提高。然而现实的情形是,很多几千人的学校往往只有一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单打独斗,孤军奋战”,不能像其他教研组、课程组那样,大家一起商量、共同研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发展的脚步。

(3)职后培训质量不高。一是大部分培训是专题式培训,比如“沙盘技术培训”或“情景剧在活动课中的应用”,而系统性的培训比较少。对于很多“非科班出身”的教师来讲,支离破碎的片段式培训,不能解决其专业功底差的问题,导致其只能掌握皮毛,无法掌握其精髓,所学的“技术”难以灵活运用。二是群体性培训多,针对性培训少。不能根据教师们的个性化需求 “量身打造”。由于参加培训的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学科基础各有差异,这种忽视差异,一刀切的培训效果不佳。

3 优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对策

3.1 抓好职前培养工作

要想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水平,就要从职前培养抓起。可以在应用心理学专业或心理咨询专业增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方向,开设教育学、学校心理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法等课程。另外,要强化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水平。

3.2 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管理制度

教育管理部门要完善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学科。同时,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评聘标准,吸纳有专业背景,接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师范毕业生进入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争取新入职人员均能持证上岗。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想办法解决从业人员的编制、待遇等问题,并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的考核指标体系,健全评价制度,以此来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行为,提高工作质量。

3.3 借助自我反思和“学习共同体”促进专业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三分工作、七分学习”。有两种主要的成长途径:一是自我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进行专业性的审视和反思,通过教育案例、教育心得等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再认识、再思考,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我思故我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种是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校内可以跟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班主任、其他学科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在校外,则可以同其他学校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共同体中“共同愿景、合作文化、共享机制”等思想精华,可以增进成员之间的协作及信息交流,在互动中分享甚至创生知识,实现思维碰撞,促进专业智慧的提升。同时,在分享和互动中,改变过去冷淡疏离的现状,变同事为伙伴,相互支持、相互鼓舞,满足教师的自尊感和归属感。

3.4 改进职后培训的形式和内容

第9篇

1 对小学英语课堂的评价

1.小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在“说、唱、玩、演、看”等各种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中认识英语、习得英语、运用英语,使他们通过小学初始阶段的学习,树立积极的英语学习观,培养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主性,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以这个目的为基点。同时,在课堂中,运用新理念进行评价,促使课堂教学任务更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评价的运用应避免出现肤浅性、狭隘性、苛刻性、偏离性和不切实际的完美性。

2.明确小学英语教学的特性,不囿惑于知识技能和评价标尺。《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树立教学评价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的观念,敢于在教学中创新,真正做到在课堂教学中既是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参与者,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掌握知识点和知识技能。教师要真正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对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

3.明确小学英语教师需具备的素养,灵活地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手段。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挑战。小学英语教师面对的都是满脸稚气的孩子,他们主要是通过“说、唱、玩、演、看”的活动习得第二语言。

2 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1.掌握课堂教学评价艺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学习外语会呈现不稳定状态,产生阶段性差异的变化。当他们初始接触英语时,在心理上会产生较强的新奇感,对英语充满学习兴趣,而且由于他们处在接受语言训练最佳的年龄阶段,故学得也快,有很强的模仿力。但这种本能的求知欲很稚嫩,随着知识水平与心理要求差距拉大,一旦知识满足不了心理要求,它们之间产生的矛盾就会引起学习外语的情绪变化。一方面,一些学生探秘心理更强,求知欲更旺盛;另一方面一些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逐渐淡薄,甚至消失,滋生英语难学、英语无用的错误想法。为此,在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手段上,教师要根据学生阶段性差异变化,评价方式及评价内容要不断加以调整,保证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及自信心。教师课堂中的评价,要促使学生有参与的需要,有表现的欲望。不要压抑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通过活化教材,刺激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中的各项活动;设计符合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知识水平及表现能力的教学活动,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儿童的智力差异因素,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接受能力好、表现欲强、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同样要加以鼓励,保护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在活动中掌握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控制课堂教学评价范围。首先,教师要根据该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确定评价的主要范围。如果是以听力为主的课,就将评价的着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听力评价活动上;如果是以说为主的课,就将评价的着重点放在对学生说的活动上。至于在以某种技能为主的活动中,穿插其他技能的活动,教师就不宜占过多时间面面俱到都加以评价。如听力活动课出现读的练习、写的练习,就无需对读、写一一加以评价。不仅课堂时间不允许,而且也会使学生迷惑,不知该堂课应该注意哪方面的技能。

3.把握课堂教学评价尺度。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一定要简练、明确、到位。注重评价实效性,使评价起到画龙点睛作用。教师一方面要控制评价频率,避免使用过于烦琐的评价程序,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延误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要防止评价的形式主义的现象产生。

4.及时进行评价反馈总结。评价反馈的目的就如《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教学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馈的信息量大,客观性强。教师及时将课堂评价信息进行反馈总结,并对其进行理论升华,然后再指导今后的教学,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反馈总结方式可采用写课堂教学小结,让学生填写调查表或与学生交谈等方式。

第10篇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多媒体 小学数学 教学 优势

中图分类号:G3623.5 文献标识码:A

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以其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直观的演示在教育领域得到空前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良好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的恰当使用,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形象性和运用的灵活性,使课堂教学多姿多彩、生动活泼,优化了课堂教学,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的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会给教学带来无穷地魅力,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目的。

1 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激活状态,富有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如若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长期以往,他们很有可能会对课程产生消极抵触心理。素质教育要求教学活动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为达成素质教育目标,教学必要在教学设计上予以创新。一旦合理引入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平台将会为教学内容增添更多新鲜、有趣的因素,多媒体技术设备也可以成为多元化教学形式的辅力量。

一副形象的画面,一组动听的声音,一段动态的场景,往往可以诱发认知对象产生强烈的热情。同时这些情境可以成为思维活动的向导,从而牵动着学生对认知对象的想象。例如教师讲《平移与旋转》时,运用多媒体制作:物体运动录像(视频),感受并区分平移与旋转i演示金鱼等物体的平移,切实感知平移的特征,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等活动;上海音乐厅顺利平移66.4米的真实记录等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在网络知识的海洋里探索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一系列关于“平移与旋转”的真实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联想与思考,为学生积极主动建构概念知识的意义创设了理想的环境。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系列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且最重要的是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可以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短,持久性差,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所以为了改变这些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数学的向往,培养良好的数学兴趣和愿望,在数学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由点及面,由抽象到形象,由静态到动态,使学生的感受通过视觉形成鲜明的时空印象。多媒体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时灵活、合理地使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一些教学重点、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3 合理运用动画,强化感知,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多媒体技术集声、光、色、动等于一体,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而高效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的退位减法,24-7,电脑画面上先出现两捆火柴棍,两捆和三根怎样减去八根,学生可以先自己操作,试一试怎样减,探求方法,然后,按一下正确答案,出现画面:画面上出现两捆零四根火柴棍和一只小白兔,按照学生摆的方法,小白兔把一捆火柴棍拆开,然后和四根火柴棍和在一起,去掉七根火柴棍,等于十七根火柴棍。小白兔边做边说,再加上适当音响和音乐。在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可以亲眼目睹这个过程,认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关键就是不够减的向前一位借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在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反复操作,抓住重点,从而得到正确结论。

3.1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活动的主体。实践活动课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和个性发展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要更多地关注活动目标的导向、动机的激发、情景的创设、方法的指导、疑难的解答等。反之,如果教师限制得过多,实践活动课将失去其价值。

3.2 加强活动指导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和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课堂上,教师应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总之,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师要通盘考虑,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否则实践活动就会流于形式、走过场。

4 及时做好活动评价

当一堂活动课结束后,师生应及时对活动课做出总结,先由各小组学生代表总结,再由教师总结。教师要对于活动过程中好的方面给予肯定,不足的方面给予修正。同一年级同一内容,在培养层次上可以不同,效果上允许差异,发展上不受限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别,允许学生在活动中兴趣转移,以满足学生多种兴趣爱好的需求,适应每个学生不同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动”有所得。

另外,有效地开展好数学活动课,还应注意以下三点:(1)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积累实践活动素材。学习数学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学生出门坐出租车的计价问题、商场打折活动、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几何图形、班级买奖品怎样分配、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社会调查等都可以作为数学活动的素材。(2)教师带领学生制作学具、教具。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教师和学生一起制作学具、教具,一方面使学生理解学具、教具的原理,熟练掌握它的用途;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来满足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3)组织课外活动小组。数学教师平时开展数学课外小组活动,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全员参加,对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特别关注。课外小组的活动形式多样:可以开展数学游戏,猜谜语、讲数学家的一些小故事等。这样一来,学生平时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开展数学活动课就相对容易些。

数学实践活动课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新的提高。同时对提高初中数学课的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11篇

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面临高考任务,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备战高考,对于心理课这样一门没有材、没有硬性学习任务的学科,如果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课堂上很容易出现教师唱独角、学生则埋头苦学其他学科的情景。这样的心理课,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形同虚设,也不会对学生起到真正的心理辅导作用。那么,如何打造心理课的独特魅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笔者根据多年从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和感受,进行了以下总结和思考。

一 、换位思考,了解需求,满足学生的合理期望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心理课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关键在于能否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如何理解和定位心理课、对心理课有何期待。在现实教学中,笔者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几乎每次上课前,总有学生会问:老师,今天心理课上有什么好玩的?可见,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知中,心理课应该是好玩的。那他们对好玩的标准是如何定义的呢?

笔者曾对高一学生进行了心理课方面的调查,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对心理课的认识和了解,写出自身心目中对“好玩的心理课”的理解以及希望课上讲授的内容等。调查完后,分层随机抽取了80位学生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好玩的心理课”应具有以下要素:有心理测试、活动游戏、视频材料和师生、生生互动,并且希望心理课涉及调节压力、认识自我、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内容,对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能有切实的帮助。

这就为心理课的设置提供了参考。学生心目中的心理课,应是以活动体验的形式为主,侧重于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体验和分享,并尽可能丰富活动形式和课堂素材,让学生体会到心理课与其他学科重知识传授的区别所在,感受到心理课所带来的欢乐,这迎合了高中生喜好新颖、个性,渴望自主独立的特点,也符合现今心理课的主流发展方向。在心理课的开展上,应围绕高中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不能生搬硬套网上或者兄弟学校的教学设计。如,我校根据高一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和心理发展特点,在入学第一个学期主要进行适应新环境方面的人际交往和学法指导,第二个学期在其对高中学习生活有所适应和了解的情况下,进行自我探索、人生规划等方面的辅导,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毅力。

二、加强修养,提升素质,发挥教师的专业魅力

心理课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和分享的平台,要真正达到沟通、交流的效果,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教师的作用不容小觑。教师可通过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修养,打造具有个性魅力的心理课堂,让学生乐在其中并有所感悟。

首先,教师应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尊重、欣赏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进行赏识和激励教育。理念决定行动,抱着一颗平等、悦纳学生的心,会让教师在课堂上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参与进来,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想法、分享内心感受,使课堂呈现出包容、接纳、舒心的氛围,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奠定情感基础和支持保障。

其次,教师发挥人格魅力,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与学生建立平等、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笔者调查发现,学生喜爱的心理教师主要具有真诚、幽默、随和、富有亲和力等特征,教师可根据自我性格特点,发挥个人优势。同时,借助自身成长经历和感悟,运用心理咨询中的自我暴露技术,与学生分享、交流,拉近彼此心理距离,使得学生借由对心理教师的亲近和喜爱而对这门课程产生好感。

再次,善于根据学生需求,精确定位教学目标,恰当设计教学方案。心理课没有材,教师只能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整合、加工、提炼,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这种从实情出发而来的教案针对性较强,能为学生提供切合实际的辅导和帮助,是心理课成功的基石,定会吸引学生的眼球。

最后,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使得心理课活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心理课很多时候是以活动课的形式出现的,但受场地等条件限制,大多活动是集中在教室里开展。活动场地的有限、人员的拥挤对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教师除了事先备好课,完善活动细则、要求,设置好各环节教学时间,让课堂大体朝教师预期方向发展外,在实际上课中,还要善用言语、表情等营造良好氛围,控制课堂活动进程,使得心理课活泼有序、张弛有度,保障大部分学生参与、分享、表达欲望的实现,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心理课保有长期、稳定的兴趣。

三、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深挖课程潜藏的吸引力

一方面,参照文件要求,挖掘心理课程内容。如,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要求,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学习策略,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由此可以看出,高中心理课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等内容,而这与学生的调查结果也有较大的吻合度。

心理课有了一个方向性的指导,我们可以在这一大框架下探索设置相应的主题活动。针对学生心理和学习实际,在高一年级侧重开展关于学习和人际适应方面的辅导,如认识新同学和高中学习、注意力和记忆力训练、沟通交流等方面的活动,促进高一学生尽快融入高中的学习和生活。针对高三学生临近高考前的紧张、焦虑、缺乏信心等心理问题,主要开展缓解考试压力、调整心态、增强信心以及提高应试技巧的主题辅导活动,为高三学生的高考保驾护航。

另一方面,不断尝试,探索课程的有效形式和模式。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文件也提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可采取的形式有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重在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促进身心的和谐,而不是将其简单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在心理活动课的形式上,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和分享。

教学实践中,可根据辅导主题和学生情况,在符合活动场地的条件下,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活动形式。如,在进行人际关系辅导主题时,要创造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达到人际互动的目的,并在这过程中获得人际交往领悟等。在高一第一学期刚开学不久,笔者开展了“人体拷贝”人际交往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肢体传递数字和成语等信息。这种借助游戏辅导、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形式,消除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羞怯和顾虑,调动起绝大多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欢声笑语的活动中,加深了相互的认识和了解,达到了活动辅导的目的。在学生交往到一定程度,彼此间有了一定熟悉度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沟通中缺乏倾听耐心和尊重的现象,笔者开展了“倾听――从心开始”的主题活动,根据学生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情景设计,经由学生的角色扮演、问题辨析等,启发学生思考,反思自身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引导学生了解倾听的原则和技巧。

教学形式的选取上,同伴互助和观察学习的方式是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的有效尝试。在解决学习和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共性问题时,同伴互助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其参与和责任意识。例如,在时间管理辅导的主题活动时,笔者尝试利用同辈辅导形式,在课堂上先调查、收集学生关于时间管理的困惑,并将这些问题随机发给学生,要求其通过同伴互助、小组讨论形式,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供同学参考。因建议来自认知方式和学习经历相近的同龄人,更能为学生接受和认可。在观察学习和榜样激励作用主题活动上,笔者尝试利用了视频赏析的形式,增强了课堂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通过视频的观看和思考,获取心理正能量。

第12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严峻现实,反映了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必须关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只有了解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很好地利用或控制这些因素,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被过分夸大

当代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身心发展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他们容易形成某些不健康的心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无可厚非的,但因此夸大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认为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似乎己经到了耸人听闻的严重地步,也是值得怀疑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奇教授认为,目前我国小学生身上确实存在养某些心理与行为问题,但其中的许多问题是一些发展性的问题,是社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川。同时,由于人们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把握不一,使用的检测工具不一,加之统一取样不当,评价者的主观随意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得出的统计结果有许多是相互矛盾的,这不利于体现学术研究的科学性,也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甚至形成消极影响,误导人们对小学生身心全而发展的评价。

(二)缺乏相关辅导教材

在教材建设方面,到目前为止,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处在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教材和辅导内容。市场上和网上各种教材和读物良芬不齐,内容过于随愈,往往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小学老师要在短时间内编写教材难度又很大,且科学性存在着很大的疑问。这些都不利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提高,有时候会带来副作用。

(三)缺少必要的活动场所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课程它没有固定的教学模,也没有规定的教学方法.但它的教学方法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感受和领悟。常用的教学方法如情景体验法、讨沦分析法、游戏活动法等。这需要有一个与平时上其它科目不一样的环境。比如,桌椅板凳的摆放、一些必要的设备等。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就在本班教室进标一些活动很难顺利成功地进行开展,受到一定空间上的限制,也不能保证侮个学生都参加到活动中去。在活动课中,教师和学生的充分参与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体验是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没有体验活动中蕴含的教育目标就无法内化到学生的心理结构中去,活动的设计就将流于形二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就七法达到。在组织活动时应给学生的体验过程留有充分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达和交流在体验中获得的感受。

二、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小学生心理活动的调查

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就要从其心理调查工作做起,只有全面,细致的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知道他们想的是什么,最关心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教育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部分的学生处于心理叛逆时期,对于家长以及教师的教诲,抵触心理非常强,如果无法从其心理特点入手,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甚至是会造成与其相反的不良结果。一般情况下,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们关心的问题,教师会选择用问卷调查这种方式,在总结了调查结果之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其生活以及学习的各个方面入手,进行引导与帮助,进而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

(二)转变观念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方法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是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其后,国家又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己经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尽管如止匕仍然有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或错误的认识还在严重地影响甚至阻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开展。有些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视心理健康教育为无关紧要的事,或将学生的心理问题视为是心理专家和医生的事,或简单地以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正是这种认识导致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法开展或不能向纵深推进。

(三)利用童话、寓言等故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童话、寓言故事通俗易懂,其中的人物生动话泼,富有童趣,深受儿童喜爱。另外,童话、寓言故事能把现实生话中发生的事和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用肯有代表意义的形象(如灰姑娘、天线宝宝等)传递给儿童,可以使儿童开阔视野,丰富情感,因此,教师叫一以根据小同年龄价段学生的特点,选编培养学生同情心、毅力、乐观向上、诚实、独立等心理品质的国内外优秀童话、寓言故事,推荐给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