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字化传播论文

数字化传播论文

时间:2022-03-27 15:57: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字化传播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字化传播论文

第1篇

199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兼媒体实验室主任、《连线》杂志专栏作家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一书在美国出版,他在书中将数字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认为,如果说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是“原子”的话,那么进入数字化新时代后,从某种意义上说,构成世界的基本粒子就是“比特”(bit,binarydigit的缩写)。“,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数字地球”这个新概念。

1999年1月号的《ComPuterworld))刊登了微软毕业论文董事长比尔.盖茨访问记,使用的标题便是《未来走向纯数字化》。比尔.盖茨预言:“随着硬件、软件的进步,一切的一切都将数字化。我相信,今后10年图书、音乐和照片都将走向纯数字化,从作者到读者都将采用数字化方式。”数字技术在信息处理和传送方面的巨大优势使得它和新闻传播的结合变得顺理成章。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和新型网络媒体的出现,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对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尽管尼葛洛庞帝将“比特”褒扬得近乎无所不能的观点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尽管“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生存”的论断也受到广泛质疑,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法回避眼前的事实: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新闻传播领域。因此,探讨数字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非常必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这方面的研究进行得比较早,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便有社会学家和技术专家开始研究这一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有: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和《未来的冲击》、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等。这些著作对数字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给未来的信息社会勾勒了一个大致的轮廓。由于当时数字技术毕业论文的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这些著作对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问题,涉及甚少。直到1994年,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才明确地提出了“媒体世界改头换面”的说法,并且在书中提到了数字电视、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概念。

20世纪末,日本、英国、美国等数字技术发展较快的国家,开始出现了一批研究新兴网络媒体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桑野幸德的《数字革命新时代》、冈特利特的《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和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等。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的相关研究进展缓慢。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数字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以及国外相关学术著作陆续翻译出版(如上文提到过的《数字化生存》、《第三次浪潮》和((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等),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并取得了较大的研究成绩。这主要表现在:1、相关著作和论文不断涌现。张咏华曾对((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和《新闻大学》上1996年至20世纪末刊载的论文内容进行分析,发现涉及传媒技术分析的文章总体呈增长趋势,均是从以往的个位数百分比增长到2570以上。在由新浪网、浙江在线和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创办的网络平台《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上,刊登了大量与此相关的研究文章。2、我国新闻传播学界举行的大型学术会议宣读的论文中,有关新闻传播新技术研究的论文比重大幅度上升。2007年12月15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了主题为“数字化背景下的媒介变革”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研讨的毕业论文中心问题就是数字技术对媒体的影响,与会专家研讨了数字媒介的最新发展趋势、人们使用新媒介的行为和特征,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问题。3、国家社科基金对此领域也非常关注。1996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相关课题立项,如1996年项目《多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1998项目《网络传播新发展及其对策(研究报告)》、《新闻传播手段的数字化:现状透析与发展预测》,2000年设立的8个项目(包括《互联网对信息传播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研究》等)。

国内相关研究中,较有影响的著作有:孟群的《电视数字制作技术》、张丽和孟群合著的《电视新闻编辑与数字制作》、吴廷俊的《科技发展与传播革命》、阂大洪的《传播科技纵横》和《数字传媒概要》等。另有学术论文如:王忠岩的《数字时代的影像叙事空间》、张慧的《数字技术对电影的影响及其反思》、刘梅的《数字技术与知识类电视节目》等。

三、研究目的和价值:

第2篇

关键词:数字出版;稿件采编系统;网络监督;期刊推介;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67-03

技术决定论者坚信传播技术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改变[1]。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正冲击着传统媒体的许多方面。作为传统媒体的一种,印刷版中国科技期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在许多环节进行了各种积极尝试及措施以应对网络的深刻影响,并正在发生着各种发展转变。

一、对科技期刊传统稿件处理的冲击与发展转变

中国科技期刊在网络应用及普及前,对稿件的投稿、审稿、退修、编校等环节均在纸质稿件上进行,并通过邮局邮寄方式联系,费时费力。

而在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网络的运用逐渐推广并在近十余年得到迅猛发展和普及,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科技学术期刊稿件的处理方式也悄然而不断发生改变。

在21世纪初,有期刊就开始尝试通过网络,利用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与作者、专家进行稿件的传送,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稿件的处理时程;之后,逐渐出现专业的开发软件公司,制作并推广使用期刊网络采编系统。

该系统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期刊门户网站和期刊采编业务集成化信息平台,将在线投稿、查询和在线审稿、流程监控等采编业务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上,以实现传统平面期刊的数字化存储、网络化传播和个性化利用的目标[2]。

目前采用稿件采编系统的期刊已较为普遍,这种方式易于实时查阅稿件处理进度,而且快捷、方便,提高了稿件采编流程的效率,有效缩短论文编审及发表时滞[3]。

二、对科技期刊编辑策略及传统印刷出版方式的冲击与发展转变

互联网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及方便快捷和可主动选择等优点,正在深刻影响着科研工作者查阅文献的方式,即不只是受限于传统印刷版科技期刊获取科研学术信息,而是充分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或各种专业数据库,主动检索并查阅所需内容。科技期刊编辑必须积极改进并提升编辑策略,以应对这种转变。如对网络检索频率较高的关键词、篇名及摘要等正投入更多精力,编修中不断提升其关注度,以便于科研工作者查找到相关单篇文献,提升论文的传播效果[4]。

同时,网络普及也促使中国科技期刊出版方式发生着深刻转变。由于网络的即时快捷,可避免传统印刷版科技期刊发排、印刷装订等过程延搁。为了使科研论文及时与传播,现今中国科技期刊出版方式正处于印刷版期刊与数字出版并存的阶段,并逐渐走向定量印刷或全部数字出版的未来。

目前,有些科技期刊在保存传统印刷版期刊的同时,自建期刊网站,应用网络即时论文,随后再按期印刷出版。2007年,我国上网期刊已有6000余种[5,6]。也有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网络数字化期刊或论文平台。自20世纪末以来,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这种全新的学术论文传播模式大规模兴起,促进了学术期刊的网络化发展,我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取得长足发展[7-8]。如中国科研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即通过网络即时来自不同作者和不同领域的电子版论文,并逐渐开始尝试同时也出版纸质期刊。

此外,优先数字出版也是一种迅速发展并得到认可的科技期刊网络化数字出版模式。这是以印刷版期刊录用稿件为出版内容,先于印刷版期刊出版日期出版的数字期刊。目前大多数期刊选用的优先出版模式是录用并完成编修的经编辑定稿的稿件,一般以期或单篇论文为单位出版。目前,国际上许多著名学术期刊都有优先数字出版期刊,如Springer创办了“Online First”, Nature的“AOP”(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Science的“Express”, Elsevier的“InPress”;国内期刊大多采用中国知网平台进行优先出版。这种即时发行且灵活的出版方式,节省了等待期刊版面时间、排版印刷时间、邮发邮寄时间、图书馆编目上架时间,作品一般可以提前半年与读者见面[9-12]。这些不同的网络数字化出版方式,顺应了科研工作者在网络上查阅信息并阅读的现状,也便于利用互联网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向读者主动推荐、推送,有力促进了期刊论文影响力的提升。

三、科技期刊对数字出版版权争议及网络监督的发展转变

随着网络应用及对期刊出版方式的影响,逐渐出现了对数字出版版权争议及网络出版是否是正式出版以及缺乏相关法规制度等方面的新问题,并进一步产生了大讨论和新的思考[13-17]。例如,互联网普及之前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仅在答辩后收藏于学位授予单位和相关图书馆,学术期刊和司法界都将之视为未公开发表。因此,国内外学术期刊传统上并未将学位论文内容再次发表认定为重复发表。但近年来,随着网络出版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建立了硕博士学位论文库,读者可以检索并阅读全文,这一传统认识已受到挑战。张小强等[18]认为学位论文被收录进网络数据库属于正式出版——网络出版。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统一法规或规范,但中国科技期刊界的很多编辑工作者,已对其学位论文内容的研究论文投稿采取尺度不一的拒绝。很多科研工作者及硕博士研究生对此不能理解,或产生不满而抱怨甚至责问期刊编辑部,或者对毕业时学校要求上传电子版学位论文并网络产生抵触情绪,但为了顺利毕业而委曲求全并被动放弃投稿期刊。这些均对科研工作者的情绪、工作热情等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中国科技期刊及相关各方均急需重视并积极应对这一系列的新变化。如完善规范制度和机制,形成共识,达到有据可行,避免混乱;目前也并非所有高校都提供研究生毕业论文电子版全文,故是否应全面考虑各方利益,如研究生只提供毕业论文摘要或应有自主决定权提供全文,或数据库按研究生论文下载支付给研究生费用等措施,以期达到互利共赢。这些均需进一步深思并转变。网络普及在提升中国科技期刊所刊发论文质量方面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网络数据库检索的广泛性及文献不端检索软件的应用,均有效避免了刊发抄袭、文字复制等不端行为,保证期刊的原创性和首发性,提升了期刊论文质量和传播效果。

四、中国科技期刊利用网络不断提升国际传播和影响力并有望促进学术交流

利用网络的无地域、时间限制的优势,中国科技期刊特别是占主要份额的中文科技期刊走国际化之路并减少知识产权外流,是一个有利时机,必须积极利用互联网,寻求走出国门的方法和途径。

目前侨居海外的华裔科学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近三十年来迁往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新时期移民逐步增长,这一时期的移民大多具有高学历或为技术移民。因此,积极利用互联网,推进中国科技期刊(含中英文版)的国际化进程,可为遍布全球的华侨华人科研工作者提供方便查阅和了解中国科研成果的机会,也利于增进国际化传播。

中国知网数据库正在积极探索将中国科技期刊推介到世界各地,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此外,科技期刊也应进一步开拓各种方式,在国际范围内拓展更广泛的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如高校科技期刊应充分利用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国际间校际交流和科研合作优势,将其科技期刊网站在对方院校或研究单位的互联网站上建立广泛链接;或借助海外科研工作者及编委等,在其名片、电子邮件末尾签名处或博客主页等,标注上相应中文科技期刊的网址等,通过其与其他科学家交流或参会等机会,便可以使中国科技期刊得到积极推介,并逐步扩大国际传播及影响力。截止到2006年,已有超过500家的大型海外机构用户通过互联网使用中文期刊,中国的传统期刊在通过互联网发行到世界各地。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及皇后图书馆、多伦多公共图书馆等海外大型图书馆的借阅者们,可通过互联网阅读到了中国的科技期刊。而且,很多中国科技期刊也已拥有国际编委或审稿专家,正是利用了网络的便利,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也促进了期刊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国科技期刊通过互联网的这种广泛传播,也将对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研究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产生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国内科技期刊以这种方式走出国门,特别对不容易收录入以英文为主的SCI等国际知名数据库的中文版期刊,通过利用网络的各种方式推介,将极大促进中国科研成果的传播,并为世界各地掌握汉语或以汉语为母语的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了解中国科研发展的窗口。在增进国际科研工作者了解中国科研成果及期刊发展的同时,也必将吸引更多海外华裔科学家将其科研成果以其熟悉的中文撰写,并投往中国科技期刊,从而形成科研成果共享与期刊发展共赢的良性循环。随着其在国外推广力度的加大和提升,对国内科技期刊发展将会有巨大的推动;而且也方便世界各地华裔或他国的科研工作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开辟并寻找更多与国内同行的相互合作与交流。

中文版科技期刊还应进一步重视并提升论文的英文摘要的编辑加工和规范,为不掌握汉语的国际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解中国科研进展的窗口。相信科技期刊在传播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发挥其促进交流的作用,这也顺应中国制造业“走出去”到中国声音“走出去”的需要,避免科研领域购买国外试剂、仪器而将科研论文成果发表在国外英文期刊的“两头在外”的弊端。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等知名学者建议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重视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改革旧有的片面追求SCI评价体系的奖励和职称评定体系,对国内外期刊一视同仁,承认中国期刊和国际期刊的同等重要性,不采取双重标准。在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深刻影响及积极应对转变的进程中,这些无疑又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要坚持世界一流和国家需求方向,要关注科学前沿和热点问题,妥善处理好国内期刊和国际期刊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中国科技期刊是国际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并采取各种应对方式,不断转变思路和运营模式,建立自己的科技文献品牌体系及学术期刊评价的国际话语权。目前,利用网络平台,将以往小而散的期刊进行整合并实现集约化发展,也是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又一个趋势,并正在不断发展。这必将使中国科技期刊经历深远而有历史意义的发展阶段,更高效地发挥科研成果的传播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斯坦利?巴兰,(美)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科,王景发.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研发及系统功能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4).

[3] ,韩锟,游苏宁.采用稿件网络采编系统对期刊时滞的影响——以《中华神经科杂志》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

[4] 国荣,邱芬,胡爱玲.重视呈现度和发展机遇:提升高校科技学术期刊的影响力[J].编辑学报,2011(6).

[5] 刘虓,冯金东,刘飚.我国科技期刊的网站建设调查[J].编辑学报,2006(S1).

[6] 张宜军,杨中启.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现状及发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3).

[7] 李若溪,黄颖,欧红叶等.国际学术出版开放式访问(OA):实践与前沿问题研究进展[J].编辑学报,2006(3).

[8] 曾湘琼.学术信息开放存取模式运行机制与前景探析[J].情报科学,2006(2).

[9] 陈海燕,卢有泉.优先数字出版:学术期刊面临的新浪潮[J].编辑之友,2011(3).

[10] 郑丹.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探究[J].今传媒,2011(7).

[11] 郑爱莲,任玉欣,张晓晔.抓住机遇走网络化出版之路[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

[12] 谢明俊.学术期刊数字化的版权保护问题再认识[J].出版广角,2011(6).

[13] 张小强,张苹.学术期刊开放式访问中的著作权问题及其对策[J].编辑学报,2009(1).

[14] 张今.期刊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版权困境与治理[J].出版发行研究,2011(3).

[15] 施勇勤,张凤杰.数字版权概念探析[J].中国出版,2012(5).

[16] 施勇勤,张凤杰,马畅.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概念、类型及其在出版领域的应用[J].科技与出版,2012(3).

[17] 董琳.网络版权技术措施刑事保护研究[J].中国出版,2012(7).

第3篇

【关键词】大数据;科技期刊;数字化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 从西方到东方,从硅谷到北京,大数据的概念正被不断地传播与推广,大数据无疑已成为新技术与和产业聚焦的热点。因此,顺应时代形式、力求创新发展无疑是科技期刊的必行之路,以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契机,加快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乃是大势所趋。

1 大数据与数字化出版

1.1 大数据

1.1.1 大数据的发展历程

“大数据”一词首次被提出是在2011年有关机构的研究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新领驭》之中。这份报告研究了数据和文档的状态,同时分析了处理这些数据能够释放出的潜在价值。此后,IBM、甲骨文、EMC、SAP等全球IT巨头纷纷把长期部署的海量数据设备、数据分析、商务智能等硬件、软件与服务以“大数据”这一概念推向战略前沿。大数据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

1.1.2 大数据的涵义

大数据(Big Data)又称为巨量资料或海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对企业经营决策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咨询。大数据具有4V特点,分别是海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和价值化(Value)。这些特点预示着大数据将改变目前“IT”架构,将信息界变革的重点由“T(技术)”转向“I(信息)”,以形态多样且富有价值的数据为主体,借助一定的技术,分析得出大量额外的有价值信息和数据关系,帮助指导人们优化自身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1.2 数字化出版

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数字化出版定义为:“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用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数字出版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和文化形式,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等各个环节都应在网上完成,是融语义信息、听觉信息、视觉信息、行为信息、符号信息于一体,突破时空、学科、语言的限制,将期刊带入一个超立体空间和多维的环境。数字出版包括了三层递进的含义,基本上反映了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从低到高的演进过程,见图1。

2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机遇

2.1.1 有助于期刊出版模式多元

当前,虽然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已开发打造,但所提供的资源形态一般仅为文字或者图片,相对较为单一,同时也尚未建立资源之间的关联性。大数据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可以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搜寻与分析,聚合优质资源,并利用数字出版技术、信息技术、知识挖掘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了解学术前沿情况,发现研究机构及相关作者的研究现状,进行更深层次的选题策划和组稿,并“协助”各类编辑软件对日常稿件进行筛选、选择审稿专家、、规范基本格式、校对等,快速完成资源的优化,为用户提供多维的资源服务。科技期刊将改变以往以书、文献等为单位的粗放型生产模式,转而强调科研全过程的发表,为作者提供深入的知识服务,实现科技期刊跨学科、跨行业、多角度应用以及多媒体展现。

2.1.2 有助于期刊品牌价值提升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分析能够成为科技期刊质量管理、规划和决策等提供对维度的支持,有助于科技期刊品牌价值的提升。要善于利用大数据的预测功能,科技期刊编辑根据对用户行为大数据的全面挖掘和分析,了解用户的关注点和知识需求,预测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展示学术前沿、热电等,为编辑筛选、评判稿件提供学术依据和技术职称,从而进行针对性约稿,开发学术前沿与热点的专栏等,解决科技期刊内容创新度不高的问题。同时大数据应用过程中,科技期刊编辑可以了解作者近期的研究方向,推测遇到的问题,实现数字期刊的精准推送,一方面提高期刊论文的引用率,一方面培养作者群,扩大期刊的流通范围,均有助于科技期刊品牌价值的提升。

科技论文出版周期长、流通环节不畅、时效性差等问题不仅广被诟病,更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的认定、传播和利用价值,以及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流程的优化,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论文的出版周期。大数据时代,作者、编辑、专家等的信息传输和决策行为均纳入了数字化管理轨道,并与中外公共文献数据库实现了链接与共享,这使期刊编辑中的数据互通共享、数据计算分析及数字化作业成为可能,将对优化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流程提供帮助。科技期刊编辑智能型办公系统将以多维度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人工智能计算工具,以达到减少重复劳动和简单劳动,提升编辑质量与效率,缩短审稿周期,从而最终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2.2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

2.2.1 保密工作更加复杂

当前,科技期刊发展进入数字出版时期,期刊编辑出版的数字化程度日益提高,投稿、审稿均已实现网络化,开放存取平台(如万方、维普及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日益完善,覆盖的期刊种类日益增多,国际检索系统收纳的中国科技期刊类别也越来越多,同时,媒体融合态势明显,网络平台种类增加,普及到数据库、期刊网站、手机平台等,特别是数字优先出版模式的出现,更是加快了科技期刊的出版速度。在学术指标评价方面,论文作者的学术指标往往以文章公开发表数量、原创性以及是否被EI、SCI等检索为职称评定的关键指标,科技期刊则以期刊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文率、反应速率、期刊他引率、期刊被引半衰期等为指标,这些都是以科技期刊能够网络出版、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为前提的。这就直接导致期刊发稿时效加强,科学研究原创性成果上网周期缩短。如果存在科研机构作者保密意识不强,科研成果定密标准认知不一,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保密审查不严,即使单篇发表作品看似没有泄密,但在大数据分析技术下,泄密可能性将大幅增加。

2.2.2 期刊数字化建设水平较低

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虽然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与国外同行业相比,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产业仅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对落后的数字化建设水平阻碍了大数据在科技期刊业的应用。目前信息的主要传播方式为网络传播,加快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将有效促进国内外用户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通过积极向国外同行、国际重要检索机构进行推送,扩大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然而目前,国内很多科技期刊编辑尚对数字技术认识不足,局限于现有的出版模式。同时,科技期刊编辑的数字技术水平也普遍较低,缺乏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与主观愿望。

在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论文的发稿时效和稿件审稿编辑周期都将大大加快,对期刊编辑和身高专家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了更高的挑战。因此各个科技期刊编辑部不仅需要建立一支能适应新环境的具有高素质的编辑队伍,还需要一批乐于奉献的高水平审稿专家队伍,在新的大数据环境下,需要作者、编辑和审稿专家协同努力,以适应新的编辑环境。

3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的对策

3.1 以发表优质稿件为宗旨,坚持推进期刊数字化建设

中国传统的科技期刊还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想在内容、管理等方面实现数据化运作,首先必须彻底推进期刊数字化。科技期刊编辑应主动顺应这一潮流,并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推进期刊的数字化改革进程。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应该站在战略高度,认识到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科技期刊编辑要不断加强建设科技期刊数字化的自觉意识,主动寻找适应数字化出版需求的运营管理模式,从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出版业做出贡献。但主动迎接大数据给予的发展契机的同时,科技期刊的定位应该是做优秀的内容提供商,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应认清并巩固自身的核心价值所在,坚持优质稿件的办刊理念。已经起步的数字型编辑普遍存在重技术、轻内容质量的问题。对于大数据的分析使用始终无法代替文化产业属于人的精神创造活动,编辑只有对文字内容资源,包括稿件的收集、编辑加工、知识体系的分类等进行整合和管理,坚守角色定位,专注内容质量和价值提升,大数据才能在科技期刊业得到科学利用和持久发展。

3.2 以保密管理为抓手,坚持贯彻期刊保密审查制度

一是,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依据《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的原则和要求,加强期刊保密审查和监督工作,促使科技期刊出版单位落实保密制度和保密责任。二是,期刊出版单位要高度重视。要在日常管理中健全保密管理、严把保密审查、加强保密教育,通过物理隔离和定期检查等做好稿件各环节的管理,加强对编辑人员的保密警示教育,针对保密审查中发现问题的稿件,要禁止编辑或其他人员通过任何渠道获得或传播稿件。三是,期刊编辑人员要高度重视。编辑要从思想上树立会保密、善保密的坚实防线,应在日常业务中学习保密法律法规知识,牢固掌握保密的相关规定和业务技能,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保密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保密审查制度。

3.3 以传统编辑为基础,坚持提升编辑人员信息素养

首先,科技期刊编辑要搞好选题策划,除了通过参加会议与专家交流获得选题外,还要善于挖掘和借助行业创新库,实现信息的获取、存取、交换、传递和应用,运用技术手段挖掘优质作者、寻找创新点及热点等。其次,科技期刊编辑要搞好稿件审读。编辑虽然不能对工作中涉及的专业领域做深入研究,但应对相关学科、领域的热点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科技期刊的编辑可以借助各类信息平台为专家提供辅助审读依据。如编辑可以根据期刊自身要求,将是否具有创新点作为投稿必要条件,并借助平台提取稿件的创新点。第三,科技期刊编辑要借助大数据平台搞好期刊营销。编辑要运用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数据库、网络、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新技术)将出版物中的文字视为信息符号,将文章进行碎片化处理,得到文章的标题、摘要、创新点、关键词、主要内容、潜在用户等信息。期刊编辑按照不同终端用户需求对碎片进行打包和再加工,通过计算机技术完全能够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完成对这些信息符号的不同处理,最后推送给各类终端用户群。

【参考文献】

第4篇

毕业论文 摘 要

世界经济的1体化、互联网络、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加速了全球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改革开放的进程使得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本文从音乐传播学的视野和角度来,根据现实的音乐传播中的各种现象,将当今社会流行音乐传播分为两大类传播模式,传统传播模式和数字化网络传播模式。总结出流行音乐在当前信息社会中数字化网络传播的新特性:创作自由化、媒介数字化、传播的交互性、受众的年轻化、科技与艺术结合使流行音乐更具有时代性;流行音乐的传播模式和途径已经出现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多元化多变化,而在市场经济和数字化的传播模式下流行音乐作品的版权和传播权出现举步维艰的境况。我们的未来流行音乐要有“鲜明的时代感”,要走“民族和流行相结合的道路,加强对中国流行理论的理论研究、课程建设和人材培养。同时,要尽快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下对网络音乐文化的法制。

关键词:中国流行音乐;音乐传播学;音乐产业;展望

ABSTRACT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internet, bi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have speeded up the music-culture communication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the popular music of the mainland is also developed rapidly as the reform and open-door policy have been carried out.

Considering various kinds of phenomena, in music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divided the popular music communication into two kinds: traditional communicating mode and digital internet communicating mode. As well it also discussed new features of digital internet communicating on popular music in modern information society. They are free -creation, digital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of communication, the trend of younger audience, modernization due to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art, digital-concentrated communicating multimode. The popular music works was confronted with great difficulties on right of publish.

With sharp-out modern feature as an emphasis, the future popular music should integrate the folk music with the popular music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 cultiv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on Chinese popular music. We should build up a sound system of laws to protect internet music in economic environment.

Key words: Chinese popular music; music communication discipline; music industry; prospect

第5篇

数字对象惟一标识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是对包括互联网信息在内的数字信息进行标识的一种工具。在传统的出版物中,书刊、磁带,光盘都有国际标准编号(ISBN、ISSN、ISCN)及其条形码,作为出版物的惟一标识。这些标识使出版物得到有效的管理,便于读者查找和利用。DOI是一个可供全球期刊快速链接的管理系统,整个系统由国际DOI基金会(IDF)进行全球分布式管理。随着DOI的普及,可以借助其进行相关的科研评价。分析高被引频次作者、单位和论文等相关信息,了解各个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影响和趋势,以及研究者在本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及最新研究成果。中文和外文资源,一次和二次文献,科技文献和数据通过1301可实现动态的、开放式的知识链接,整体提升包括期刊在内的数字资源的使用率,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而逐步提高中国期刊的被引率,整体上提高中国精品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度和显示度,最终推动并建立一个与世界接轨的、永久的、开放互动、成员主动参与、覆盖主要学术研究信息领域的知识链接系统,推动数字期刊的发展和繁荣。

为了实现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内容资源的有效数字化传播,同时保护这些数字资源在网络链接中的知识产权和网络传播权,为标识对象的版权状态提供基础,实现对数字对象版权状态的持续追踪,自2009年第1期开始,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纸版期刊和数字化期刊的论文将全部标注DOI。即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除科普和消息类稿件外,其他文章均需标注DOI,DOI标注于每篇文章首页脚注的第1项。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各期刊编辑部为决定刊载的论文标注DOI。

参照IDF编码方案(美国标准ANSI/NISO 239.84-2000)规定,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标注规则如下:“DOI:统一前缀/学会标识,信息资源类型,杂志ISSN.****_****.年.期.论文流水号”。即:"DOI:10.3760/cam.i.issn.****_****.yyyy.nn.zzz”。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标注DOI各字段释义:“10.3760”为中文DOI管理机构分配给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统一前缀;“clna”为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缩写;“j”为journal缩写,代表信息资源类别为期刊;“Jssn.****_****”为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yyyy”为4位出版年份;“nn”为2位期号;“zzz”为3位本期论文流水号。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第6篇

论文关键词:新媒体广播互联网数字化卫星技术

论文摘要:文章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竞争,阐述了广播技术发展的当前形势和发展趋势,介绍了开展网络广播技术的优势。结合大连人民广播电台的数字化、网络化系统建设,进一步阐述广播技术要紧跟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潮流,用科学发展的观念开展广播事业。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计算机技术、数字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广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传统的广播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新媒体的激烈竞争和挑战。正确分析形势,以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总结广播的特点与规律,发挥广播优势,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各种有益的探索,对于推进广播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互联网发展迅速,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2.98亿,普及率22.6%,首次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1.1%)。城镇和农村电脑拥有量为每百户62.6台和3.6台(2000年分别是9.7台和0.5台)。宽带网民达2.7亿,占总网民数的90.6%。手机网民达到1.176亿,较07年增长了133%。特别是3G网络的应用,使手机流媒体传输技术产生极大的飞跃,流畅地无线上网已不再是奢望。

信息传播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就迫使传统广播必须面对数字多媒体的挑战。网络上文字、声音和视频的获取已非常容易,而传统广播受频率资源和发射功率的限制使听众受到一定范围的影响,因此广播也必须开阔视野,基于互联网发展网络广播,使受众全球化。所谓网络广播,就是以Internet网为传播平台提供音频和视频服务的网络媒体,是传统广播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会使网络(视频)广播的听众越来越多。网络广播具有许多特有的优势:

一、随着各种终端接收设备的普及,受众参与广播的活动也将增强。“互动性”的加强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性听广播,使听众可主动与传播者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网络人们还可以随时自由选择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具有自由的选择权,在保存、查询、历史回顾等方面发生飞跃性的变化。

二、不再受传统广播覆盖面的局限,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借助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平台,哪里有互联网,哪里就能收听广播,使广播覆盖全球。

三、通过相应的技术发展建设,可方便地实现视频广播,充分发挥广播的信息量大,传播快捷迅速的特点。视频广播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收听广播的方式,广播也可以“收看”了。

我台紧跟新媒体时代先进技术的发展潮流,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于2008年年初对我台播出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将信息时代的三大前沿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应用于广播,使广播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广为传播”。此次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含三大部分:

一、建设一套全新的数字化播出控制系统。播出控制系统是以专业的数字化调音台、音频矩阵、专业设备与网络化路由器、数字音频接口设备等为核心,分别组成播出信号传输通道,互为备份。系统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广播技术,以保证系统在广播节目制作、播出和监控等方面与当今数字音频技术、广播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潮流同步。同时充分考虑今后广播台网建设和发展的技术、业务需求,如开展数字音频广播、数据广播、网络广播、视频播出等新媒体业务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系统包括以下子系统:大屏幕视频监控系统;设备监控、报警、日志系统;慢录系统;监听系统;信号路由控制系统;辅助管理系统;同步系统;网络系统;时钟系统。

二、建立一个集广播电台生产、运营和管理等综合业务为一体,适应现代广播的网络化平台。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等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广播数字技术。通过上述技术,将广播电台各功能网安全有效的互联起来,形成全台统一广播台网,以满足信息化、现代化、多元化广播电台的发展需要。我台已建成了广播制播网,播控传输网,综合业务网三个功能网。新系统采用扩展性共享性好、集中管理度和网络带宽利用率高的"星形网络结构"为主体的网络结构。根据业务种类、网络规模、安全级别等方面的要求不同,实现内/外网、各功能网之间的安全互联和信息共享。

三、设计构建数字化音、视频卫星转播车系统。该系统由大小两步转播车、车载广播制播设备、车载卫星系统、地面卫星系统、应急发电系统、辅助控制系统组成。转播车基于卫星传输技术,搭建起一套移动的数字音、视频演播系统。日前该系统完成了设备调试工作,功能完善,达到设计要求。这套卫星转播车系统在国内尚属首例。该转播车除了配备完整的音、视频广播播出设备,车辆本身经过改造,可搭建一套小型演播舞台系统,适合各种转播、直播活动。

第7篇

论文摘要:阐释了数字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详述了数字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实施步骤、采取的方法及要达到的目标,勾勒出鸡西大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方案。

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意义

数字图书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数码存储与传输技术等的全面普及,人们对文献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利用等有了新的要求,数字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数字图书馆就足以数字形式存贮和处理信息,即对有价值的文本、图像、语言、影像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进行收集和规范加工,再进行高质量的保存和管理,并提供在广域网上高速跨库连接的电子存取服务信息系统。它的特点是:收藏数字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信息存储自由化、资源利用共享化。

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不仅使图书馆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而且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渠道。数字图书馆作为高科技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必要条件,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贮、使用和消费之上的,它凭借高新技术。可以既经济又迅速地传播,十分方便人们利用。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极大地加强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弥补了图书馆收藏不足与用户需求旺盛的矛盾。随着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和因特网功能的完善与普及,数字图书馆将成为不受时空限制的知识获取大通道一二鸡西大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原则

1.需求性原则。

满足读者需求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基本宗旨:因此在我校图书馆数字化建没规划中.首先确立的原则虚是以满足读者需求为目标的需求性原则;此原则的另一含义是在读者众多需求中选择最主要的需求。

2.特色性原则。

没有特色就没有发展潜力特色性原则是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的生命。我校图书馆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根据学校的办学性质、学科设置、科研方向以及自身的发展目标,确立了自己的馆藏资源建设方针、建设重点和建设原则,从而形成了具有我校图书馆特色的核心学科藏书结构体系。我校图书馆必须围绕这一藏书特色进行数字化建设。

3.可行性原则。

我校图书馆在进行数字化建设时,无论是传统文献资源的数字化,还是新建数字化资源.必须根据学校的投入力度和图书馆自身的能力水平量力而行。在可行性方面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拟开发数据库已经拥有和预期拥有资源的丰富程度、数据规模、数据采集难易程度、开发周期长短等;第二,拟引进数据库的内容与我校学科设置的相关程度;第三,数字化加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与能力;第四,数字化加工设备的技术水平与能力;第五,经费保障力度。

4.通用性原则

数字化资源开发建设中必须注意通用性原则问题。即在开发建设中必须遵守网络传输协议、数据通讯格式、文献标引著录规则等标准化原则,确保数字化产品的通用性和标准化,符合网上传输与资源共享要求。

三鸡西大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内容

1.引进数字化信息资源。

我校图书馆目前已拥有一定数量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主要包括部分期刊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科学技术成果数据库。但这远远不能满足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需求,还要继续扩大期刊全文数据库和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容量,增添图书全文数据库,引进学校重点学科——采矿工程、机械设计、计算机应用、汉语言文学、

英语、俄语、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学等方面的专题数据库

2.自建特色数据库

对我校图书馆所收藏的有特色的传统文献资源进行加工,并将其转化成可为计算机识别、存取并进行网络传输利用的特色数据库。自建特色数据库包括本校毕业生学位论文数据库、古籍善本数据库、工具书数据库、学科专题数据库等。

3.文献的初始数字化加工。

主要指印刷型文献的扫描、缩微,音视频的压缩等。需要相关的软件及硬件,本建设项目要根据需要和加工成本核算决定引进数字化加工设备的形式和规模。

4.建立导航系统。

链接互联网上的专业网站、搜索引擎、数据库服务中心、数字图书馆等,建立网上虚拟资源系统,进行网络资源利用导航。

5.参加CALIS建设。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LS)是“211工程”的公共服务体系项目,是一个广域网环境下的文献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其目标是依托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本着“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联合保障”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整体化、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中国高校文献信息的共知、共建、共享体系,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深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为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

积极参加CALIS建设,实现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

四鸡西大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目标

1.能提供网络信息服务。

建立方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各种电子资源,实现信息的网络化和多样化及实现跨媒体跨数据库资源的利用;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库的集中管理;建立完整的网络数据库检索指南和学科信息资源导航系统。

2.能提供信息检索服务。

主要提供文献代查代检服务,包括文献检索服务、文献查询服务(文献收录及被引用检索服务)

3.能提供网络阅读服务。

首先,读者通过书目检索、关键词检索以及基于内容的全文检索等,实现在线阅读各种文献;其次,读者可以进行任意翻页、放大、缩小、查找等操作,获得最新的图书方面的信息;第三,读者可在线发表自己的作品与评论。

4.能提供多媒体视频音频点播服务。

建立一套支持多人点播节目的视听系统。内容包括多媒体外语教学影片、教学课件实习演示系统、古典音乐欣赏、历史文化、经典影片等。

5.能提供网上学科导航服务。

建立重点学科信息网站,根据图书馆支持的重点学科发展的需要,收集网络信息资源,重新组织整合为有序整体,方便读者使用。

6.能提供电子阅览服务。

建立完备的电子阅览管理系统,提供馆藏目录系统查询、镜像服务器检索、馆内多媒体资源检索、网络信息检索、网上读书等服务。

7.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这是图书馆界的一项共同事业。可将其作为长远目标去努力。

五鸡西大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处理好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与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的关系。

信息资源数字化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图书馆的最大发展变化。各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着重点都是馆藏资源的数字化。而目前数字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以数据库为主的新型电子出版物的迅速发展和现有馆藏资源数字化的迅速增长两个方面。有些人认为图书馆已进人网络化、数字化时代,没有必要再加强馆藏印刷型出版物即传统文献资源的建设发展更没有必要扩建馆舍。事实上,印刷型出版物在数字化出版物迅猛崛起的同时,也在呈几何级数增长。因此,我校图书馆在进行数字化建设时,同样不能否定印刷型文献资源的收藏补充,而应将两种出版物合理配置,使其协调发展,确保我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结构体系科学、合理、实用。

2.正确认识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与人、财、物的支撑。

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人们往往认为,既然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必然要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其实这是个误解。先进的技术带来的是先进的优质的服务,而非人、财、物的节省。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必须投入大量的财力,数字化信息资源的运作必须有现代化的设备以及高精尖的技术人员做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图书馆数字化建没的高技术、高消耗、高投入的实际,纠正并防止数字化可以大大节省人、财、物的错误认识。

3.合理解决自主开发数字资源与人员能力不足的问题。

数字图书馆是为满足人们更有效地管理、利用信息资源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在这样一个具有典型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的新兴领域,人才无疑是最重要的建设资源,是整个事业成败的关键。数字图书馆对人才的要求是全方位、多层次、高标准的目前能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外语的综合人才在整个图书馆界都非常短缺,何况我们这样的小型图书馆。硬件的投入可以快速实现,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却非一日之功。因此,研究建立符合数字图书馆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我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第8篇

关键词:设计信息;数字化品牌杂志;传播;三联生活周刊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媒介为传统品牌杂志信息传播搭建了新的平台,一本杂志的成功,“应是由内在的丰厚底蕴与外在的完美形态相结合而成的高智力产品。”[1]新媒体的多样性有利于传统品牌杂志依托品牌优势,塑造品牌效应。通过探究因数字化品牌杂志传播设计信息使受众形成的对设计的认知形象,发现数字化品牌杂志对设计信息传播的提升空间。

1电子版《三联生活周刊》的特点

(1)文化性强。《三联》不是新闻杂志,而是以新闻为由头,用文化资源来讨论生活的一本“生活周刊”。它对文化领域的报道一直居于首要地位,基本上涵盖了当前国内发生的文化热点事件。文本内容具有新闻的文化视角。[2](2)品牌战略清晰。《三联》以“一本杂志和他所倡导的的生活”为标语,致力于打造核心竞争力,始终明确:准确地媒体定位是关键;独特的内容是核心;雄厚的人才资源是智力支持;专题策划是突围方式;品牌战略是有效手段;市场经营是发展支点。[3]这样的发展经验,使得《三联》能够准确把握受众心理,做精致新闻的文化。(3)注重选题深度保持叙事节奏。《三联》推崇选题的深度,强调一个事件的思维性或思辨性,努力寻找其他媒体不能讨论的视角,在纵向上走得更远。[4]故事性、叙事性强,通过叙事手法,让受众在对选题情感感知的同时注重沉浸式思考。

2设计信息在数字版《三联生活周刊》中传播的特点

2.1 设计主题篇目在各栏目所占比重

笔者以2010年以来73个在数字版《三联生活周刊》上的关于设计的信息为样本,对设计主题在各栏目分布做了简要统计,发现设计主题篇目在封面话题和经济商业板块所占比重最大,分别占15%和13%,在生活和时尚版块占的比重次之,占6.8%,由此可以看出,设计信息在电子版《三联》中的传播同样紧扣杂志定位,“一本杂志和他所倡导的的生活”设计信息集中在生活和时尚版块,说明设计生活是《三联》倡导的生活之一,引导读者追求品质,乐享生活。封面话题版块传播设计信息,体现了设计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以最主要的窗口来传播设计信息,加速设计信息的普及。经济商业板块传播设计信息,突出杂志核心新闻性文化,定位知识分子,以设计信息拓宽受众的视野,满足他们对社会多领域的探索诉求。

2.2 内容上的特点

笔者将设计信息进行了分类和提炼,内容上,设计信息可以有八个类别归属:设计资讯、设计理念、设计历史故事、设计前沿、设计特点/话题、设计经济、艺术、设计品牌。《三联》的文化性、故事性、思考性贯穿始终。设计资讯类的设计信息注重时效性和新颖性,让读者了解正在发生的设计事件;设计理念类别的设计信息表达,侧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设计历史/故事类别的设计信息表达强化了《三联》的叙事性特点,以故事阐述设计历史沿革,让设计历史和设计人物变得形象可感;设计前沿类的设计信息突出前瞻性,满足《三联》定位受众对视野拓宽的需要;设计特点/话题类的设计信息,保持《三联》新闻属性的敏感度,通过报道时下热议的设计话题,使读者获得一种新的思考的视角;设计经济类的设计信息紧紧抓住和商业的联系,以商业视角解读设计,专业有深度,满足知识分子对选题深度的需要;艺术类的设计信息传达给受众的是设计的边界可以很广阔,给受众了解设计、理解设计、感知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角;设计品牌类的设计信息传播注重设计品牌故事介绍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使读者获得一种“一览众山小”的全局观和满足感。

2.3形式上的特点

1)视觉表现。电子版《三联》主要采用三种形式传递设计信息:组图浏览、图片加文字、文字。从Schmitt五元体验理论角度来评价这三种形式传递信息的体验效果,有共性又有个性。[5]组图浏览以图片视觉化展示直接刺激读者的眼球,形成直观的视觉刺激,感官体验突出;图片加文字的形式最有利于设计信息的表达,“插图的作用不仅仅是对文章标题的重复。插图应该带给读者某种画面以外的东西,某种高出或超过文章标题所说的东西,某种让插图抵得上一千个字的东西”。[6]通过文字和图片的配合,使读者形成对设计品、设计理念、设计任务、设计故事的形象认知,增强用户的情感体验、关联体验、思考体验和行动体验;纯文字描述,注重选题的深度和逻辑性,最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体验。

2)文体形式。笔者对电子版《三联》设计信息文体表达类别进行整理主要有五类:评论类、采访类、报道类、简讯类、人物志。评论类的设计信息多以作者的主观论点为主,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解读选题视角;采访类的设计信息传播侧重于对场景的再现,生动,情景感强;报道类的设计信息以客观的情景再现还原现场状态,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知道发生了什么;简讯类的设计信息突出言简意赅说明问题,重在交代与设计相关的基本信息,以让读者对设计内容形成全局印象;人物志是对设计师的形象描绘,生动真实地呈现,带领读者与设计师对话,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3大众对设计的认知形象

通过对设计信息的内容研读,根据设计信息的不同板块分布,内容描述和形式表现,笔者总结了电子版《三联》可以带给读者对设计的七大认知形象:创新的、有美感有艺术价值的、有商业价值的、与科技巧妙结合的、文化的传播媒介、富于变化的、服务于生活的。

4小结

数字化品牌杂志作为传播设计信息的一种渠道,具有更精准的目标定位和信息投放人群,借助新媒体传播设计信息是让设计走入生活,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必要手段。通过不断优化数字化品牌杂志的内容和交互形式,使读者能够更加形象生动的理解设计,激发参与设计热情,享受交互式阅读体验,感受美好设计生活。参考文献:

[1] 张伯海.谈期刊品牌[J].2003(07).

[2] 毛慧.《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选题分析[J].青年记者,2008(17).

[3] 李晓苹.《三联生活周刊》探析[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 许春辉.《三联生活周刊》:培养杂志的性格[J].中外书案,2012(6).

第9篇

网络技术与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媒体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为了顺应智能化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是期刊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社科类学术期刊是社会科学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但现阶段在传播路径上存在不足,其传播力有限。期刊不仅要关注内容建设,而且还要关注如何将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快速传播给广大的读者。为此,期刊要把握机遇,当新技术出现时,必须采取积极开放的态度,应对时代进步和技术发展的挑战,迎接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社科类学术期刊主要包括社会科学、哲学、教育等多种学科,其通常刊登的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是文化传承、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承载着学术创新、学术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任。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为社科类学术期刊开辟了新的传播空间,将社科类学术期刊与其他媒介放在同一平台上展现,为其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互联网为手段、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化新格局,进一步提升社科类学术期刊的传播力,促进学术交流,是现阶段期刊界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期刊出版走向媒体深度融合传播力的必要性

传播力是期刊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于出版物传播力的定义,现阶段国内外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但就期刊的影响力而言,应该包括传播方式、手段与传播效果。传播力可以视为“使期刊在传播过程中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而所运用的各种方法、技术和手段的总和”。近年来,伴随我国出版业的体制改革、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深度融合发展,作为传统产业的纸质期刊在惊叹新兴媒体技术增速发展的同时,危机感也日趋加剧,那么如何通过增强传播力来提升期刊的发展活力,是当下纸质期刊亟待解决的难题。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此时“传播力”首次被提出。在此背景之下,2015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是出版业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迫切需要,是履行文化职责的迫切需要,是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从中明确了未来期刊业发展的重要趋势。2017年7月国务院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标志着发展人工智能被列入国家级战略层面,成为中国未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的实施,将直接推动中国信息化产业从数字化、网络化阶段进入智能化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将对社科类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产生新的变革。当下,重新审视和研究探讨社科类学术期刊传播力的有效路径,对于促进纸质期刊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期刊出版走向媒体融合传播力影响因素的嬗变

(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从纸媒体时代电子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智能时代的根本性变革。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6.2%。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84.87分钟,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5.12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10.70分钟,人均每天接触Pad(平板电脑)的时长为11.10分钟。在传统纸质媒介中,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最长,为19.81分钟,12.3%的国民平均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图书。”社科类学术性期刊读者对象是社会研究工作者、管理者、教师、学生等。投稿人员层次、学历较高,写作能力较强。依据相关期刊所承载的信息可被利用程度的不同,读者的需求可以分成显性需求与潜在需求。读者的阅读需求是“读者从自身的文献信息需要出发,寻求、查找符合自己要求的文献信息的过程,此过程以读者的阅读目的为起点,以取得满足读者文献要求为终点”。新兴媒体的便捷性激发读者阅读冲动,读者可快速获取相关信息,但是零散性、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又往往不能满足读者深入探究的需求,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信息阅读尤其如此。社科类学术期刊除了时效性强外,还对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引领和主导作用,使其读者的潜在阅读需求仍存在。尽管新兴媒体时代信息繁杂、快捷,但是仍有不少社会研究工作者、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习惯通过传统的纸质期刊获取所需的信息,但这部分读者的显性阅读需求变化不大。

(二)期刊的目标定位与栏目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我国社科类学术期刊评价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的标志。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进入CSSCI等收录目录或者排名上升,是社科类学术期刊判断传播力的重要依据,而期刊提高影响因子难度在于获取优质稿源。“影响因子”是动态的因素,影响因子的大小受到论文、期刊、学科、检索系统、名人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一般社科类学术期刊认同的“权威”载刊物主要有《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学术文摘。社科类学术期刊在本着择优录取稿件的同时,作者也在有意识地精心挑选具有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投稿,而读者也在挑选具有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进行比较有针对性的阅读。为此,社科类学术期刊编辑只有提高期刊的影响指标和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才能吸引到高素质的专业作者投稿。提高刊物的影响力,除了需要优质稿源以外,还可以借助数字化、集群式传播模式,提高期刊的受众面,这就要借助于新媒体对社科类学术期刊的整合与包装。社科类学术期刊目标定位的变化,必然影响栏目结构的调整。栏目是稿件分类的标志,是期刊展示内容的形式,应当全面体现办刊的宗旨。栏目构成要富有创新性,栏目设计要有特色,题材选用要敢于创新,沟通读者与作者的关系要能独具匠心。面向不同的读者群体设计相应的栏目,才能扩大阅读需求,提升刊物的传播力。

三、期刊出版走向媒体融合传播力的新路径

“媒体融合时代融的是理念和思路,合的是内容和技术,做的是协调和互动,求的是再造和双赢,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办媒体、抓融合、促发展,抢占新的发展制高点。”社科类学术期刊要大力发展,就要跟上智能化的发展步伐。根据自身刊物的环境与条件,对新媒体和新技术要有选择地开发和应用才好,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能提高效率、扩大传播、长久运转才好。在媒体融合的传播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如何通过新技术、新平台把单一、平面的信息传播方式变为多元和立体呢?

(一)拓展期刊媒体融合的传播渠道对社科类学术期刊来说,虽然纸质期刊依然是主流,但也要重视智能化的未来出版。现阶段进一步利用好“纸媒与互联网”“纸媒与电子期刊”“纸媒与微媒体”“纸媒与手机终端”等多种融合的方式,从而实现“期刊+互联网+服务”刊媒融合发展的创新服务模式。发行渠道的深入挖掘。传统纸质版的发行量逐年在减少,但仍具有重要的价值,读者群体主要是社科研究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他们中大多数人青睐于纸质的深阅读,所以还不能放弃对传统发行渠道的进一步深入挖掘。期刊网站的延伸开发。期刊网站应与纸质期刊保持一致的风格和形象,以相互衬托和传播。网站的内容日常更新、服务器日常维护最好要有专人负责或外包负责;内容可通过设置导读、重要组约稿指南、下期重点内容预告等形式,向读者介绍本期刊的特色栏目和重点文章,以起到引导读者选择阅读的作用;每期论文及过往论文的检索和全文下载(PDF、HTML、OA模式);应嵌入稿件查询、订阅、投稿、消息、国内外网站链接等功能。尽可能通过这个平台的多种方式为作者、审者、编者、读者提供沟通和交流的作用,从而达到传播期刊,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增加OA出版的传播方式。随着社科类学术期刊传播的需要,开放获取方式日益普及,期刊应注意增加OA传播。开放OA可以使作者和读者通过公共互联网免费检索、阅读、下载论文,使社会科学研究能借助互联网快速传播。刊物出版后,编辑部可以快速将电子版内容传播出去,有利于提高本刊的总被引频次,尤其是与相关领域的网站建立链接,并延伸到国外期刊数据库。

(二)优化期刊媒体融合的编校流程重视优先出版的先发传播力。优先数字出版是指凡是被社科类学术类期刊编辑部定稿录用,对经过责任编辑编校后认为已达到正式出版水平的论文,在正式纸质印刷出版之前,均可在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的网络上以单篇的形式在线优先发表,实现期刊论文的快速网络出版。对作者而言,优先数字出版意味着研究成果的首发权得到确认;对读者而言,优先数字出版意味着能及时获知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对期刊而言,优先数字出版能增强期刊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先发传播力和影响力,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新的采编融合。对于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编辑部指定负责人员要及时组稿和约稿的相关信息,或者主题录用稿件的相关摘要性信息、期刊的学术动态,使其起到扩大期刊影响力的作用。要定期信息、有阅读群体指向、能浏览论文等更为便捷、人性化的服务功能,起到联结作者、审者、编者、读者的桥梁作用。对于APP客户端。期刊载文的摘要性信息、全文内容等模式,使读者阅读学术期刊特色栏目的文章。还要借助QQ、微信、微博、APP等移动社交平台,在媒体融合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吸引读者通过访问社交平台从而进入期刊平台。采编人员可通过读者的访问次数和性质,有针对性地进行互动交流,优化采编流程,并对读者进行动态分析,从而为读者定制个性化信息并进行精准推送。综上所述,当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人工智能时代的编辑要在内容产业变革中实现技术和内容的深度融合。在了解社科类期刊自身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版平台,探索出版与新兴媒体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之路,构建“智慧出版”模式。社科类学术期刊应充分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载体功效,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阶段要有关键性突破,期刊必须借助网络技术,构建期刊品牌,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实现由传统出版向智能化出版转型。必须推动社科类学术期刊的智能化发展,加强网站建设,推动编辑、出版以及发行的一体化,不断提升期刊的价值,吸引更多优秀的稿件,形成良性循环。力争调整好期刊的传播内容和传播路径,推动融合全方位、大规模及向深层次发展。

作者:王丽恩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教务部副编审

第10篇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工程测量,应用,研究

 

1.概论

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主要包括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数字化测绘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摄影测量与遥感(RS)以及数字化测绘和地面测量先进技术的发展,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逐渐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也应进一步延伸,以满足不断提高的社会需要。

2.工程测量中的数字化技术

2.1地图数字化技术

在建立各种GIS系统时,对原有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在建库工作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工作量,各工程测绘部门都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对于已有纸制地图,若其现势性、精度和比例尺能满足要求,就可以利用数字化仪将其输入计算机,经编辑、修补后生成相应的数字地图。当前有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两大类仪器,针对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数扫描矢量化软件能自动提取多边形信息,高效、便捷、保真的对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论文格式。

2.2数字化成图手段

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传统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常规的成图方法野外工作量大,作业艰苦,作业程序复杂,同时还有繁琐的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难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论文格式。而数字化成图技术具有精度高、劳动强度小、更新方便、便于保存管理及应用、易于等特点。目前,数字化成图技术有内外业一体化和电子平板两种模式。内外业一体化是一种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主要设备是全站仪、电子手簿等,其特点是精度高、内外业分工明确、便于人员分配,从而具有较高的成图效率。论文格式。

3.数字测绘在数字地球中的应用

简言之,数字地球就是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信息,加载于一个统一的地理坐标框架中按数字的形式存贮于计算机,任何机构或个人均可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足不出户便获取所需的信息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数字地球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技术复杂,涉及部门多,没有任何一个部门或团体能单独承担,它需要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技术才众多应用部门的配合。测绘作为地学和信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空间基础信息的获取、处理,向信息高速公路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货物等工作已历史地落在测绘工作者肩上。可以说,数字地球始于测绘。我国测绘部门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对传统测绘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数字化改造。传统的光学定位技术已被光电技术,GPS技术所取代,传统的白纸测图已被数字测图和地理信息系统所取代,以地面测量为主向以卫星定位(GPS)、卫星遥感(RS)测绘等高技术为主的对地观测方面转变,被动的静态测量向动态的实时测量方面转变测绘部门在数字地球基础框架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建立了全国A级、B级GPS网;完成了全国1:100万、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和数据服务设施;建立了国情和省情综合地理信息系统,研制成功了从遥感立体影像自动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研制成功了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图(DRG)等“4D”产品生线。数字地球的雏形已经形成。

4.工程测量中的地理信息(GIS)技术

GIS是集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已成为多学科集成并应用于各领域的基础平台和地学空间信息显示的基本手段与工具。其技术优势不仅在于它的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数据流程,还在于它的空间提示、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功能。目前,GIS不仅发展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技术科学,而且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在测绘、地质矿产、农林水利、气象海洋、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区域开发与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用GIS、数据库、内外一体化测图、扫描矢量化及全数字摄影测量等技术,为专业信息系统提供及时、准确、标准化、数字化的基础空间信息,以建立各类专业信息系统,从而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

5.工程测量中的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航空摄影测量是大面积、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地籍测量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可以提供数字的、影像的、线划的等多种形式的地图产品。全数字摄影工作站的出现,加上GPS技术在摄影测量中的应用,使得摄影测量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迈进。随着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应用,摄影测量产品已经从影像图等向4D产品转化,为建立各类专业的信息系统和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证。

6.工程测量中的遥感( RS)技术

遥感(RS)技术由于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及经济性等优势,得到快速的普及,多光谱航空摄影和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将成为对地观测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各种中小比例尺地形图都可以利用遥感影像来获取,为应用于工程测量领域的城市基本地形图、地籍图以及各种大、中、小比例地形图的快速更新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方法和手段。

7.工程测量中的3S集成技术

3S(GPS、GIS、RS)技术的结合,取长补短,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趋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行成了“一个大脑,两只眼睛”的框架,即GPS与RS为GIS提供区域信息及空间定位信息,而GIS进行相应的空间分析以便从GPS和RS提供的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综合集成,使之成为科学的决策依据。诸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工程,其施工范围大、物流量大、施工周期长等,而3S技术为该类大型工程提供了最有效的数据及信息采集、分析处理、表达决策的工具。

8.结语

伴随着测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工程测量必将朝着测量内外作业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处理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数字化、测量信息管理可视化、信息共享和传播网络化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俊勇,胡建国.GPS技术的新进展[J].测绘工程,1996,(2).

[2]李建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李青岳.工程测量学[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

第11篇

关键词:数字化 图书馆 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253-01

1 数字化图书馆的内涵

目前,理论界对于数字化图书馆的定义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有些学者认为,数字化图书馆就是指对信息的收集、管理、检索等一系列服务系统。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数字化图书馆就是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实现数字化的过程。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数字化图书馆就是利用Internet网络技术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广泛的收集,并将这一作业过程最终实现计算机化。数字化图书馆是由英文单词digital library翻译过来的,简称“DL”,它与虚拟图书馆(Virtual Library,简称VL)和电子图书馆(Electronic Library,简称EL)的概念具有很多相似性。因此,笔者认为,所谓数字化图书馆是指运用二进制编码的数字方式对各种历史文献、外文文献等文本、软件、声像、图像、科学数据等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技术加工、系统研究、储存等过程,在广域网上提供高速跨库链接的各种各样的电子服务。

现代的数字化图书馆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是对传统的图书馆工作模式的根本改变,并逐步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引领着当代图书馆的发展潮流,受到人们的重视与热爱。

2 数字化图书馆的基本特点

数字化图书馆目前主要存在三种主流模式:(1)服务主导型模式(SOA),用统一的界面向读者提供本馆的数字化特种馆藏;商用的网上联机电子出版物或数据库;因特网上有用的文献信息资源。(2)特种馆藏型模式,将本馆SQL的珍藏资源数字化,提供网上共享。(3)商用文献型模式、商用文献型的数字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有其自身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资源丰富

图书馆文献资源越来越倾向于数字化,利用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信息处理模式,对文献信息进行高速的、有效的数字化处理。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个体文献信息和整体文献信息的数字化,采用各种信息识别、转换、压缩、储存以及保护技术等等,进而促成文献信息资源的充分数字化。

2.2 资源共享

现代社会是一个资源共享的时代,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字化图书馆也不外如此。数字化图书馆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各种文献资源的最大共享化,将信息资源配送到各个需要信息的领域。构建数字化图书馆就是要力促馆藏资源的共享化。

2.3 信息网络化

数字化图书馆将信息网络技术运用到文献资源里面,既能提高文献资源的运行效率,又能保证资源的快速更新和传播,便于人们进行网上查阅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进行论文撰写、远程教学、自教自学等多个方面。信息资源的网络化以及资源传播的网络化是数字化图书馆的鲜明特色之一。

此外,信息的虚拟化,信息工作的产业化、信息人员的专家化、信息提供的智能化等等也是数字化图书馆的基本特点,它们都体现了数字化图书馆的丰富内涵。

3 数字化图书馆的构建

数字化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也是改变传统图书馆运行模式的方式之一,我国有必要构建数字化图书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数字化图书馆。

3.1 高效管理

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涉及到许多方面,对数字化图书馆进行科学的管理是重中之重。首先是知识管理方面,管理员要对数字化图书馆里面所储存的各种智力资本进行开发、组织和运营,将知识创新理念运用到知识繁殖和知识传播的过程。对知识进行服务管理、组织管理、资本管理等等,及时最新知识。其次是用户管理方面,保证用户既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又能保护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用户在使用数字化图书馆时也要保证自觉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这样,数字化图书馆才能健康发展。最后是信息资源管理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基础信息资源的建设,对数字化图书馆加强管理,对各种网上信息资源进行开发与整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3.2 版权保护

由于数字化图书馆也属于一种特殊的知识产权,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构建数字化图书馆的同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数字化图书馆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保证作者的著作权得到保护,又能让人们享受到丰富的信息资源。在使用数字化图书馆的时候,可以对核心的、具有技术秘密的信息资源进行加密处理,实现标准化的有效管理。读者在下载或者复印馆藏资源的时候,有必要进行登记和汇报,在使用下载的文献资源时,也要注明作者和文章出处,保护著作权人的知识产权。而对破坏数字化图书正常运行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障数字化图书馆的良好运行环境。

3.3 资源服务

构建数字化图书馆可以采购电子文献,对各种馆藏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完善网络技术设施,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和网上知识服务体系,提供人性化的资源服务。通过将图书馆的各种资源转化为数字化资源,方便、快捷,用户可以快速查询资料。同时,图书馆的管理员也要提高自身的素养,为读者耐心解答各种问题,向读者介绍数字化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教会读者如何正确地使用数字化图书馆,发挥图书馆管理员在数字化图书馆中的引路人作用。

4 结语

数字化图书馆的构建是一项长期发展任务,数字化图书馆对于完善我国教育改革,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数字化图书馆的构建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我国特别是高校构建数字化图书馆对于大学生进行科研创作、学术创新也是有力途径。重视并发展数字化图书馆也是我们的长期发展目标,值得我们的深刻反思。

参考文献

[1] 李真真,孙媛.关于数字化图书馆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10,15-16.

[2] 刘军.建设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之我见[J].沧桑,2008(1):187-188.

第12篇

关键词 数字化校园;教育信息化;教学方式;管理方式;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6-0192-02

1 数字化校园概念

数字化校园是一种虚拟化了的校园环境,其依托且融合了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对校园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存储、传输和应用,实现了校园环境、校园资源、校园应用的全部数字化,形成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虚拟空间。数字化校园拓展了传统校园的时间和空间,提升了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和运行效率,使校园环境、校园资源、校园应用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1]。

数字化校园以学校的全方位生活和工作为中心,覆盖并协调校园人员对生活、工作的需要,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与学生身上。数字校园是我国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然,它将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带入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化时代。

2 数字化校园特点

2.1 网络化

网络化是数字校园的基础,校园中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都被赋予了鲜明的网络特色,校园中的工作、学习、生活都直接或间接地与Internet相联,可以说,没有网络就没有数字化的校园。

2.2 智能化

智能化是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现实生活中某方面或某领域的智能集合。智能化能够减少人们日常生活的手工操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智能化的校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3 个性化

教育需要个性化,个性化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数字校园的述求。数字化校园为个性化教学拓宽了渠道,开辟了视野。数字化的校园环境下,师生将自己的经验、感受和体会在网络上分享与传播,相互协同教研、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更为灵活,教师的教学更富有人性化。

3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媒体等多种信息技术,为实现并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发展的、开放共享的信息化校园。

3.1 教学方面

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媒体等多种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传播,提升课堂教学的交互行为和质量,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同创新的能力[2]。

3.2 科研方面

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媒体等多种信息技术,开展班组、学科的网络教研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加快科研信息传播,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领域转化,提高科研创新水平的带动力和辐射力。

3.3 管理方面

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校园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办公自动化,使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信息数据实现协调与共享,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的数字化校园管理机制。

3.4 公共服务体系方面

建立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化网络环境,提供面向校园的、快速响应的、集成化的网络服务体系,为全面实现高水平、高效能的校园教科研管理服务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4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

数字化校园建设首先要实现校园内各方面的数字化、信息化;其次要实现信息资源和各项服务的规范技术标准,保证资源和服务的最优分配和利用;最后要确保信息资源和各项服务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管理过程的最优化[3]。总之,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概括起来讲,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建设、强调应用的指导思想。

5 数字化校园的模式探讨

5.1 教学方式数字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学校教学方式数字化已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必然。教学方式数字化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排斥,相反,而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辅助,它们相互作用,互为补充。在数字化校园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网络为工具,以学生为中心,营建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协作学习的网络氛围[4]。师生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按照以用为主的原则,建设适合学校教学需要的信息化网络环境;以有线或无线网络技术设备支持,做好软、硬件系统设计,创建标准化、共享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库,最大程度地实现校园信息资源共享,使数字化教学成为学生课堂内外学习的有效手段,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5.2 管理方式数字化

5.2.1 建立校园信息管理平台

建设一个完整的校园信息管理平台,为实现基于校园管理的、相对远程的、一体化的办公操作、教学培训、信息查询等提供周到的、全面的硬软件技术支持。校园信息管理平台的集成、应用、实现,可以极大地提高办公效率,使办公信息实现无纸化,校内所有信息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出现,校园管理将会实现高效率和高收益。

5.2.2 推广应用校园智能卡

建立先进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是教育信息化实现的必由之路,而智能卡技术的推广应用,则是推进校园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所谓校园智能卡,是指在校园内,凡有现金、票证或需要识别身份的地方或场所,均使用智能信息卡片来完成,实现一站式的数字化管理。此种数字化智能管理模式代替了传统的多头消费管理模式,极大的提高了校园管理的方便性、安全性、高效性。

6 结论

数字化校园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技术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也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在校园全面渗透和应用的标志。数字化校园为师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领域和实践空间,以信息网络化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极大地影响着当代校园,并将深刻地改变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张久旗.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5).

[2]范国渠. 高校数字化校园整体构建策略与实施[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