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31 21:37: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美术专业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着一颗热情与充满自信的心,我来到艺术小学。从任教的那一天起,我就以“天道酬勤”自励,立足扎实的基础,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创新,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地进行自身建设和自我完善。由于学校的需要,除了教美术,我还兼任数学教学工作,这对于美术专业的我,在数学教学中自然遇到了许多问题,但是我没有气馁,而是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并积极参加市,区举办的相关知识及新课程培训,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动态和信息,努力提高从师任教素质,掌握教育教学的必备基本技能,并使自己从思想上进一步认识教师这一神圣职责所肩负的使命。
在美术教学中,我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结为“伙伴”,用我扎实的专业基础,一点小笔墨与孩子们在方寸中畅游,不断启迪他们的爱心,好奇心和幽默感,使他们通过绘画,能自然的把喜怒哀乐表达出来,培养他们富于感情表现的完整人格。以生为本,不断创新,让学生进行大胆尝试。200*年撰写的《我看创作画》收入校汇编。任职期间指导学生参加小学生周报社举办的优秀作品选登,市级,区级,及社区等各种展览、比赛,均取得可喜成绩。
对于数学教学,要胜任它,我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备课各个环节入手,熟悉教材,仔细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学生在掌握过程中可能会有疑问的方面,并一一解决。在课堂上,我也竭尽所能,尽量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也会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一片新的领域里,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年教学经验论文《巧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在区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并刊登在《鲤城教育》。几年的数学教学,虽尝尽了酸、甜、苦、辣,却也体会到初为人师的艰辛,体会到为人师的乐趣。
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我能协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并认真完成学校、美术教研组布置的各项任务,组织学生出好黑板报。同时,注重自己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各方面的业务学,于200*年1月修完大专的全部课程;并于今年11月份通过成人高考,继续学习本科的学业。虽然取得一些小小的成绩,虽然我的实践经验还不够,但我有一颗上进的心,我不会因为所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也不会因为自己的不足而气馁。
关键词:大学美术;课程教学;创新性
大学美术教育在迎接时展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的挑战的同时,对于自身教学体系改革要步伐踏实稳健,需要根据改革的思路从多个方面创新。高校美术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改革,要从培养学生的基本的审美能力出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结合社会需求将教学重点落实到培养学生的技能素养上。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对于美术教育来说可谓重中之重,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学生才能够进行相应的美术创作。所以,相对于创作能力来说,审美能力是更重要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学生今后的美术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更还可以对学生的审美观念和道德素养起到正确引导作用。审美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分辨美与丑,能够帮助学生在有形的事物当中提炼美的形象与美的趣味,能够帮助学生积极自主地去发现美、感受美并创造美。因此,审美能力在美术教育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无论美术专业或者非美术专业的大学生都应当具备的能力。
在当今的大学美术教学当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美术绘本以及教师的课堂展示,网络的出现让美术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资源浩瀚无边,为美术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与审美素材,有了网络,即便不能亲临美术展览也能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可以说,网络拉近了学生与大师名作的距离,让美术教学具有多重多样的形式和可能。但是,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的时候,对于作品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筛选,不能泛泛对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对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学内涵的作品,教师需要进行描绘和讲解,引导学生发现作品当中的美学思想,只有学生理解作品的美学内蕴与思想内涵之后,才能对于绘画创作的技巧有深入认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了首位。大学教育的教学目标并不仅限于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活动,更重要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意义能为学生走出校园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在大学美术教育当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之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自发探索确定学习内容,使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而完成的具有独立性的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是一种看似存在于课堂之外的学习活动,但却与课堂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首先,在美术课堂当中应营造一个良好、愉悦的教学氛围,这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基本的大环境。只有具备一个能够共同进步、共同求知、共同感受美的舒适的学习环境,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其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和动力。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能够在课堂上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够连接教师课堂教学与课外学生的业余时间。通过任务的布置,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与课堂外分步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允许学生自主创作出符合教学目标的作品。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以严格意义上的美学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品,应当以更加具有包容性的目光审视学生的创作,在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引发学生自主思考,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学生技能素养
大学教育早已不是独立于象牙塔之中的高等教育,大学院校的增加造成本科生的普及,增加了大学教育的社会意义,大学不仅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地方,也是为社会建设输送合格人才的基地。社会的飞速发展也让大学美术教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如何能够适应社会对于大学美术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当今美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摘要:
本文对现行中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推行生活教育理念的主张,并通过个人实践,总结出一些在新课程标准下推行生活教育理念的可行性方法,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字: 生活 美术 教育 理念
一、当前高中美术教学面临的尴尬及其原因探究
专家们指出:“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骄阳、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①这就是高中继续开设美术课的初衷。
在理论认识上,高中美术课的地位应该与语文、英语等学科同等重要,但客观现实是,普通高中的美术课大多比较尴尬:不要说“积极”、“自主”、“主动”学习,学生连基本的美术课学习用品也没有准备。教师布置的美术学习实践活动无法开展。这些现象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反思。为此,笔者进行了探讨。
调查发现,下列因素对高中美术教学产生着深刻影响:
首先是社会、家庭、学生的因素。当今社会,功利主义风气浓厚,社会竞争压力、升学考试压力,使得家庭、学生面对各个学科的学习进行选择与放弃。美术等学科不是普通高中升学考试科目,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影响也不大,不幸地成为多数学生“放弃”的对象。
第二是美术课程内容设计的因素。高中美术课程内容太专业化,对学生社会生活的直接影响考虑不足,没有紧紧抓住“生活实用”来设计教学内容。
第三是学生美术知识基础欠缺的因素。同样出于“应试”原因,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打好美术基础,基本的美术学习用品使用技能欠缺,基本的美术鉴赏能力没有具备。到了高中阶段,面对“高要求”的美术课程束手无策,甚至于无动于衷。
第四是美术教师的观念的因素。美术教师们机械地执行“教材”要求,把学生当作跟自己一样关心和热爱美术的“专业人士”,教学目标定得高,难以吸引学生学习。
第五是相关学科知识不能融会贯通的因素。翻开学生的高中历史课本,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19世纪以来西方的美术发展等内容占了相当篇幅,语文课、英语课也有相关课文与美术有直接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将上述学科相互隔离,学生的学习也就把各科对立开来。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需要进一步探究。
归结起来说,上述因素都与美术教学不适应学生的社会生活相关。
二、用生活教育理念革新高中美术教学
20世纪30年代,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学说。他指出,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在具体方法上,他强调,“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要求教学做合一,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做”就是实践。这些学说完全符合高中美术教学实际,给我们以启示。
(一)在美术教学中施行生活化教育是尊重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
从中学生生理学角度考虑,和生活相关而又生机勃勃的美术教育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的热情。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熟悉的人、事、物为内容,注重生活与美术教育的紧密结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审美情趣的形成过程回归于生活。一句话,要按学生的生活需要来进行美术教学。
应该认识到,我们在中小学进行的美术教育只是基础教育,绝大多数人目前都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美术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所以,在普通高中,对学生所实施的不应当是专业化美术教育,而应该是生活化美术教育,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生活有帮助,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美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更多地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摆正美术课程实施的方向。
(二)时展需要生活化的美术教学
时代要求人与世界和谐共生,要求学科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并与“大众文化”融合,要求人格的整体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促使我们的人才培养要向综合全能的方向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信息化时代下,美术已广泛应用于我们商业、工业和信息网络等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可以作为我们美术教育的素材和案例。其中不乏是我们学生很感兴趣的内容。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挖掘出美术课堂所需要的各种素材,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新时代的美术教学需要贯彻生活教育的理念。
(三)落实生活教育理念,是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开展,美术教育的改革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整体课程改革思路的影响和规范。我们应该更多地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组织课程内容,才会淡化学科中心,才会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才会努力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会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②
艺术源于生活。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强调学校的课程不应被压缩在学校与书本狭小的范围内,它要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实现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理智、经验与体验的美妙和谐,知识、能力、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高度统一。生活实践是学生最多、也是影响最深的体验活动。我们贯彻生活教育理念,对学生的未来生活是有帮助的,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美术教育改革方向与生活教育理念是完全符合,是我们实验改革的政策依据与指导。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了生活,美术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真实的美术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归生活。
三、在美术课中落实生活教育理念的举措
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的美术教育方式可以尝试进行大胆的调整,认真落实生活教育理念,即是美术教育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归生活。其举措多种多样。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贯彻生活教育理念进行如下探讨:
(一)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的快乐
根据陶行知生活教育原理,要解放我们的眼睛,师生共同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快乐的体验是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教育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的强烈与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效。基于此,发挥教师在课程开发方面的主导作用,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美术素材,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的快乐。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采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素材,针对不同的情况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验到生活中普遍存在,平时又不曾引起我们多大注意的事物的美。正如歌德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例如,广告画、现代建筑造型,都体现了现代美术风格,这些都是我们可以选择的素材,可以用来代替教材中列举的、学生难以感知的、专业性强烈的教学素材。这些素材,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美就在现实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
(二)以生活为本,开展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认知的基础,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完成对客体的认知。古语说得好:“师傅引进门,得道靠修行”。在高中美术新课程的设计模块中,就安排了很多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例如“产品设计”,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中寻找问题,设计出对生活有用的产品。在设计的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明白,知识本身源自于生活,在生活中不断地实践时,我们创造思维的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另外,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我们在生活中探索到的知识才会得到深化。
(三)用生活的标准评价实践的成果
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调查,对生活的解读,来创造出能解决生活中关于实用或审美问题的作品。在评价学生作品时,离不开生活这个最原始的标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是要体现出美术的多样化、个性化、创造性等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其实都源自于生活本身这个大标准。例如我们在评价产品设计的作品时,我们往往用“实用与美观相结合和人性化设计”这两个相对具体的标准来评价产品设计的作品。在具体的评价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在使用这两个标准的时候,都会直接地联系生活,用自身的知识和生活的感悟来运用这两个标准。因为这两个标准是从生活而来。
(四)打通学科间知识联系通道,引导学生用生活知识感悟美
落实生活教育理念,并不等于放弃教材中选取的经典美术素材。这些素材也是艺术家们对他们自己生活的感悟。只是这样的生活离学生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需要借助相关学科知识作为辅助,去理解、感受艺术家们对生活美的创造,去与艺术家们感同身受。同时,相关学科知识,例如,历史、文学、科学知识的学习,其实也是学生的现实生活。只不过,学生限于自己的经验,难以打通这些知识的关联。美术教师的责任,不能只是从美术专业角度介绍、讲授这些经典作品,而在于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例如,历史课中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拿破仑战争、1848年欧洲革命等等知识,就是学生鉴赏19世纪欧洲美术经典作品的工具。这样的美术课授课,反过来促进学生对历史课等课程的学习,也就是促进了学生的生活。
总结:
今天的高中美术教学应乘改革之风,对落后的、不科学的观念和方法大力改进。运用生活教育理念,把美术专业知识与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做到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归生活。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育的成效,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注释:
①尹少淳 主编,《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 组织编写,2005年5月出版,第16页第5段
②尹少淳 主编,《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 组织编写,2005年5月出版,第5页第1段。
参考文献:
1、 尹少淳 主编,《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 组织编写,2005年5月出版。
1基本情况
宕昌县南阳中学建于1958年8月,服务于南阳、韩院两乡镇,服务半径内总人口25360人。学校占地面积14667平方米,建筑面积11198平方米。辛勤耕耘在这片教育热土上的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通过构建优越的发展环境,铸造了南阳教育的辉煌。
2探索与成果
优化发展环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条件。南阳中学作为西部大开发地区的一所中学,近几年为了配合大开发,在优化发展环境,树立良好形象方面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
2.1各种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学校硬件建设的飞速发展。环境育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南阳中学在2000年以前,校舍全部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平房和八、九十年代修建的砖木结构平房,虽屡经翻修仍旧破烂不堪,图书、仪器几乎空白,办学条件极不适应日新月异的教育改革需要。从2002年开始,国家开始在南阳中学投资实施二期义教项目建设——教学楼,2008年寄宿制项目教学楼、学生公寓竣工并投入使用,2008年秋季以来甘肃省灾后对口援建项目教师宿舍楼和学生食堂楼陆续施工。至目前,学校建筑面积达到11198平方米,1个图书室藏书达23500多册,完全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有1个多媒体教室,2个微机室,2个阅览室,有4个实验室,学校以全新的面貌崛起。基础设施的大大改善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服务,使各种教育活动都能广泛深入地开展,教学设施的现代化促进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促进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2.2通过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促进学校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环境资源的是否合理使用,是限制学校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在土地开发和硬件建设利用上,尽量做到一次性规划到位,不留后遗症,最大限度的减少因硬件建设布局不合理而重建改建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教育教学秩序干扰。2006年在寄宿制项目施工上,鉴于上级有关部门在教学楼、学生公寓定位上有失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长远发展的原则,经学校领导据理力争,赢得最佳规划效果,为学校今后合理利用空间,扩展学生活动场地,优化绿化空间打下了基础。在多媒体教室、阅览室、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等的位置分布上,做到尽量有利于教学和活动的便利,使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地利用,也为学校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办学环境。
2.3通过创建校园核心文化,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通过狠抓核心文化建设,明确了办学目标。经过几代领导集体的探索,尤其是本届学校领导到礼县、山东、江苏等地多次进行考察学习,把发达地区的经验带到本校,结合本校办学实际,更新确立了具有南阳中学办学特色的学校核心文化,学校以文明治校、质量立校、管理兴校、科研强校为办学理念,以全面发展、追求卓越为办学目标,提倡乐学、勤学、会学的学风和真诚严谨、高效务实的教风,实现了教必务实、学必求是、言必达理、行必规范的校风。学校注重显性文化建设,营造优雅舒适的生态环境。如在校园内适当的地方开辟草坪,栽种花卉、倒柳、塔松雪松、扁柏、竹子,注意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校园交通要道楼道、走廊两侧悬挂或插置各种养成教育标语牌,以及反映地方特色的书法绘画牌40多块,用优美的语言生态环境陶冶人。学校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2003年学校举办45周年校庆活动1次,2003年先后编写《南阳中学校史》和《南阳中学教育发展历程》各1部,编辑出版《南阳中学报》12期,开辟了读报栏,开放了图书室、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除在本校广泛开展各种校园文化娱乐活动外,还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县上举办的普通话演讲赛、青少年歌手演唱,多次参加书法、绘画、文学作品征文、作文大赛,并取得良好的成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实施素质教育培植了肥沃的土壤和环境,使学校成为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南阳中学考入高中的学生不仅基础扎实,学习刻苦,还具有各种艺术特长。如有的考入音乐学院或音乐专业,有的考入体育学院或体育专业,有的考入美术学院或美术专业,有的文学作品获得陇南市万象文学奖。
学校注重创设和谐的人文环境。学校注重对学生实施全程教育,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如在德育工作上,长期坚持“爱的教育”,注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广泛向学生灌输孔子的“仁爱”“忠孝”等思想,教育学生尊敬父母长辈,尊敬师长,热爱兄弟姐妹,关心同学,关心弱小群体,教育学生从爱我校园,爱我家乡做起,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的目的。学校通过推行以“十荣十耻”为主要内容的“南阳中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观”教育,教育学生遵纪守法,积极进取,远离,珍爱生命,使绝大多数学生形成了健康向上的良好人生观,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真正的人。发展环境建设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又加快了文明治校基本方略的实施步伐。
2.4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兴校方略。学校教育,制度是关键,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管理。随着对办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学校的管理制度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从2001年的13种增加到2012年的63种。教育管理、教师评价、后勤管理、应急预案等都严密有序。学校不仅重视制度的建立,更注重制度的落实,注意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师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注重骨干教师和拔尖学生的培养与激励机制的建立。由于管理制度体现了客观、公正、公平、合理、科学的原则,教师工作积极性高,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并连续几年在宕昌县中考中名列前茅,达到管理兴校地目的。
2.5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学。近年来,学校始终把教研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重视通过年级组、教研组学术活动,总结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近12年来,有42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市级以上三优评比奖或在市级以上教育报刊发表,2件多媒体课件获省级二等奖,4人获宕昌县说课竞赛名次奖。教研活动的广泛开展,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水平,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科研强校地目的。
2.6通过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教育,教师是根本,有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质量。为此,学校从2003年起全面启动对教师的校本培训计划,并有计划地选派那些事业心强、工作责任心高,学科基础较为雄厚的中青年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种形式的项目培训,如远程教育培训、新技能新课程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等。近5年组织教师参加校本培训292人次,各种项目培训70多人次。通过培训,教师应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不断增强,教法新颖,教育理念超前,教学效果好,教师在学生和社会中的威望得到大大提高。
2.7坚持质量立校的原则。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学。近几年来,学校人力、财力、物力的搭配和使用,以及制度的建设都紧紧围绕教学质量这个中心。由于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向明确,办学质量逐年提高,科任教师获得初三毕业单科平均分前三名33项,学校获得县级中考前三名奖4次,陇南市中考第3名1次,县级教学质量奖1次,县级先进学校奖3次,县级文明单位称号1次,市级文明校园称号1次。2010年、2012年先后被评为县、市示范性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南阳中学名列全县中学前茅,达到质量立校地目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使南阳中学在全县教育系统树立了良好的办学单位形象。
3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