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2 14:31: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重建工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要] 本文对地震前后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问题和机遇给出了研究,旨在探索绵阳房地产业未来的发展路径。
一、地震前绵阳房地产业发展状况
在2002年以前,四川省绵阳市的房地产企业不足15家,一些开发商的土地拿价很低,最高的也不超过50万元/亩,房价连续几年在800元~1500元之间徘徊,随着居民自住和投资的刚性需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房地产市场开始逐渐升温,土地作为稀缺资源也导致地价节节攀升。到2006年底,在绵阳城区核心地段创出了730万元/亩的最高价。2007年,绵阳城区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达526.74万平方米,截至2008年7月30日,市房地产开发登记注册企业已经达到236家。城区一般砖混结构的新房售价3000元左右,电梯房价在3900元左右。房地产市场虽然因为过热存在一定的隐患,但是在汶川地震前绵阳的商品房销售一直保持较好的局面。
二、地震对绵阳房地产业的负面影响
1.这次地震无疑将使人们的对房地产形成新的置业价值观。据搜房网一份震后调查显示,85%网友将因地震改变购房计划。虽然绵阳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楼盘在这次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但是仍然有三个中型楼盘在地震中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有个别危房和加固后使用的情况,由此出现的地震财产损失会造成心理阴影,降低购房热情,甚至出现了退房现象。从市场销售情况来看,人们购房意愿减弱,对房价下跌预期增加,投资者大量退出市场,导致地震后一段时间销售难度加大。绵阳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导致部分开发商不得不低价出售土地或者房屋。
2.因为地震,绵阳的地产发展项目的工期明显延缓,房企资金回笼放缓。对于一些正在推售的楼盘,或者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售新盘的开发商,地震灾害使其销售计划延后,这将直接影响公司今年的销售业绩及利润。震后第二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应急预案,要求震区在建的建筑工程酌情停工。同时,区域内的建筑企业,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基础设施、原材料和劳动力将对灾后重建有所倾斜,也将影响到房地产项目的工程进度。
3.当地部分投资需求和富裕人群的置业需求,出现了外流。据初步统计,地震后某些有条件流动的群体出现了外迁的趋势,原来打算在绵阳买房定居的群体也产生了犹豫和观望。
4.绵阳的旅游产业一直是当地的重要产业。因为地震,客源受影响明显。酒店、商业等相关物业受到打击,进而延缓持有型物业的开发投入。
5.灾后重建导致原材料和劳动力的短缺,影响房地产成本。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原材料和劳动力的大量需求,部分导致了供应短缺。对绵阳的商业化房地产开发而言,将受到供应短缺的影响,在成本上面临压力。
6.随着对绵阳现有建筑的抗震性能检查,一些不合格建筑被曝光,业主要求赔付和退房,个别房企因此陷入了“质量门”危机。
三、地震后绵阳房地产业的机遇
1.借鉴国外地震多发国的经验和领先技术使绵阳城市建筑质量迈上新台阶。地震发生后,无论是投资还是自住消费者都把住房的抗震能力、房屋安全性、建筑质量作为其购买选择的首先条件,这就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部门将出台更为细化的建筑抗震标准,并加强相关工作管理。并借鉴日本等地震多发国的建筑物抗震标准和施工质量标准,可以考虑在建筑物内设立安全避难室,发展抗震性能很好的轻质钢结构住房,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的重要建筑物,还可以采用橡胶支座隔震技术等国际上热门的工程抗震新技术。
2.随着抗灾的深入,灾区的各项重建已经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绵阳作为重灾区之一,而且又是全国惟一的科技城,国家会加大支援和投资力度,这确实是绵阳建设发展的契机。中央和绵阳地方政府也出台了鼓励房地产发展的包括金融、财政、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对抗震不达标和危旧房的改造,以及“保障住房”的灾后重建会给房地产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机会。这些都将加快绵阳房地产业的快速恢复。
3.绵阳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宜居城市、旅游城市,地处长江上游,水源优质,加上绵阳的基础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绵阳的医疗机构较多,医疗环境较好,再加上绵阳地处扬子板块,本身不会发生大的地震,只是处于地震波及区,随着人们对地震恐慌情绪的淡化,绵阳会继续吸引来自周边地县特别是地震断裂带上地区的人员的迁入。
4.绵阳作为中等城市,地震前的房价不是太高。地震之后,绵阳楼市近期也陷入低迷状态,但是随着一些低质中小开发企业因为地震和自身的原因被加速淘汰出局之后,绵阳房地产企业的利润维持在20%左右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不会出现某些大城市因为前期地价和房价炒得太高,而发生资金链断裂的可能。绵阳的房地产市场将会在较快的时间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工程移民作为一个社会过程,一方面它表现为政府与移民的互动过程;另一方面它又内在地包含着两个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社会过程:旧的社会解组和新的社会整合的过程。而且这两个方面是有机地耦合在一起的。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工程移民问题的研究并指导工程移民工作的实践,对于实现变移民为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促进社会学学科的发展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程移民是社会学亟待加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如何从社会学的角度,进一步加强对工程移民中的人口、家庭、就业、贫困、社区建设、社会变迁、社会运行、社会组织、社会保障与社会控制等问题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并应用社会学知识于工程移民过程,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和保障措施,显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它对于丰富和发展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促进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也有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过程:对工程移民进行社会学分析
工程移民过程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人口迁移,也不单纯是一个自然环境的改变。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它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过程,是一种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在移民身上的社会—文化—经济以及心理变迁的过程。下面,我们试从这两个方面对工程移民这一社会过程做一分析探讨。
1、移民:政府与移民的互动过程。
一般来说,工程移民,特别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工程移民,首先是政府的行为。因此,其迁移的推动力主要来自政府,围绕着迁移,移民与政府之间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面对面的互动。在这对互动关系中,政府的目标是顺利实现迁移,而对于被迁的移民来说,他们面对的是一次巨大的经济、社会、人生变迁和利益损失,利益保护本能则往往迫使他们拒绝迁移。而互动的必然结果则往往是迁移的实现。
工程移民这一社会过程作为政府与移民的互动过程,其互动的必然结果之所以往往是迁移的实现,这是因为在政府与移民的互动过程中,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特点,但有两点则是共同的:一是互动双方力量的不平衡;二是互动结构的不对称性。所谓互动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是指在政府与移民的互动过程中,政府为了顺利实现迁移的目标,往往采取了他组织! 由外在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各部分联系起来的组织行为" 的组织方式,并充分利用政府权威的强制性和责任性强化这种方式,以对移民进行以迁移为目标的总动员。而互动的另一方——移民,面对信息输入和利益损失,基于利益保护的本能也形成了一套自我保护的机制并作用于它的互动对象,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形成移民自组织,在既成事实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迁移的净损失等。但移民的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往往是孤立的、分散的,软弱无力的,它根本无力与高度组织化的政府相抗衡"(綦淑娟,1996:38)。
2、工程移民:旧的社会解组和新的社会整合过程。
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工程移民首先是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同时又打破了旧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舍弃了旧的社区组织以至整个旧的家园,造成程度不同的社会解组与社会解体现象。
工程移民过程是旧的社会组织、经济结构和文化样式的破裂,也是新家园的重建。这种重建不是也不可能是原有生产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简单重复,而是社会结构的重构和发展,因此,移民的过程实际上同时也是新的社会整合的过程。在这新的社会整合过程中,移民的利益整合,包括国家与移民、移民地区与其相关的非移民地区以及移民地区内部不同的部门及个人之间的利益协调与重构则是关键。工程移民的社会整合,除了利益整合外,还包括社会的"狭义" 和文化的整合,如重建社会关系网络,村落和行政组织、宗族、宗教信仰以及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等。工程移民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社会整合,逐步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结构,实现由原居地到新的安置地的搬迁、适应和融合,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中实现新的发展。
转贴于
二、变移民为发展:社会学知识在工程移民中的一个实际应用
从理论上讲,征用和重建,移民与发展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组成部分,然而大量的事实表明,现实中的征用和搬迁并不会自发地引起重建和发展。移民由于工程建设而被迁出后,他们失去了部分或全部土地,或者失去了住所,或者土地和住所两样都失去。其后果是安置的结果与移民原有的生活水准大不相同。据一项对三峡移民的调查,在移民群体中,收入因迁移而受损失的现象极为普遍,许多移民家庭除了在住宅方面有了很大改观外,其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都十分欠缺,三分之二的人反映迁移前的收入比现在少,而现在收入比迁移前多的仅占9.2%,外迁型移民收入减少者所占比例远远超过了后靠型移民;农村移民又比城镇移民受损的范围和程度更大更广一些。而迈克尔?塞尼在对世界银行工程移民进行大量研究和分析后认为,工程移民可能造成的贫困风险主要包括:丧失土地;无家可归;失业;被排斥在社会发展进程之外;食物没有保障;疾病和死亡的增加,失去了享受共同财富的途径;社会组织结构的解体。因此,为了减少工程移民的贫困风险,降低搬迁所造成的影响,促进工程移民从失去土地向以土地为基础的安置转变,从失业向再就业工程转变,从失去家园向重建家园转变,从混乱向重建社会网络转变,从边缘化到融于社会转变,从被剥夺向恢复对公共财产的使用权转变等,实现移民与当地人民融为一体,我们就必须切实改变以往那种“重工程轻移民”、“重搬迁轻安置”、“重一次性经济补偿,轻可持续开发”的思想和做法,改变那种认为通过行政手段就可以解决移民问题或把工程移民仅仅视为工程的附属问题,用工程方法来解决移民问题的认识,真正把工程移民问题纳入整个开发计划中,将工程移民视为发展问题,在强调对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发的前提下,在经济发展和增强移民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安置移民,不仅要使移民能够“搬得走”,更要使他们能够“稳得住,会致富”,即所谓的变移民为发展。
而在变移民为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学知识则可以也必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种贡献至少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工程移民准备阶段,可以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参与实地调查,真实地了解受工程项目影响的地区和新安置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移民和安置地居民的意愿,帮助政府及移民当局制定一个符合客观实际,既能体现移民政策的要求,符合法律法规和移民利益,又易于操作和实施的移民规划,以便指导相关组织及时有效地开展移民工作,从而使移民和发展做到更有计划性和预见性。这种移民规划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根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移民未来的重建和发展,它至少应当包括发展计划与战略;帮助移民重建社会组织;对财产进行估价和赔偿;有关文化习俗和社会服务的条文;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措施;相关组织所应承担的职责等内容,并在保持基本框架和基本原则稳定性的同时,又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从而为项目规划者进行工程移民这一社会行动提供指南。
其二,在工程移民的实施过程中,可以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社区和社会组织的重建工作。如提出一套重建社区组织与社区结构的方法,新移民与新安置区相互融合的途径,重新建立新的社会网络的实施步骤等,以促进移民与安置地居民的尽快融合。同时还可以通过社会学家和移民的共同参与,提高工程移民中的非成本—收益性因素,如增强移民对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公正感;保证移民应得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减少移民对政府的“综合依赖症”,更好地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等等,而且,通过广泛深入的参与,还可以多方面地吸收各种建议和意见,使隐藏的有关问题及早地暴露出来,从而降低搬迁的难度,提高移民的满意度,增加长期稳定的系数。而这些都是成功的移民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前提和条件。第三,在工程移民安置结束时,可以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工程移民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最大限度地为移民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的社会环境,增强移民发展经济的适应性,促进移民原有文化样式与安置地文化的尽快融合,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移民恢复由于搬迁所带来的经济、文化、社会网络、社会组织以及心理方面的损失,实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塞尼,1996,《移民与发展———世界银行移民政策与经验研究》水库移民中心编译,河海大学出版社。
2、陶传进,2000,《工程移民搬迁动力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第6期。
论文摘要:阐述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的关系,介绍了生态水利规划的基本原则: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生态系统自设计与自我恢复原则;景观尺度与整体修复原则;反馈和调整设计原则。
1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水利工程对经济与社会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类整治河道修筑堤坝等活动人为的改变了河流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流动性,使水域的流速、水深、水温、自水流边界、水文规律等自然条件发生重大改变。这些改变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未来的水利工程在权衡社会经济需求与生态系统健康需求这二者关系方面,似应强调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2生态水利工程
从学科发展角度看,现在的水利工程学的学科基础主要是工程力学和水文学,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对象是水文系统,往往忽视生命系统的现状和未来风险等问题。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应吸收生态学理论及方法,促进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的交叉融合,用以改进和完善水利工程的规划及设计理论,形成水利工程学新的学科分支——生态水利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学作为水利工程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需求的原理与技术方法的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是:对于新建工程,是指进行传统水利建设的同时(如治河、防洪工程),兼顾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对于已建工程,则是对于被严重干扰河流重点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水利工程将与传统治污技术、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及环境立法和资源管理一起,成为河流生态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
3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原则
3.1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生态水利工程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以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工程设施必须在设计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能够承受洪水、侵蚀、风暴、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按照河流地貌学原理进行河流纵、横断面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河流泥沙输移、淤积及河流侵蚀、冲刷等河流特征,动态地研究河势变化规律,保证河流修复工程的耐久性。
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分析,应遵循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则。由于对生态演替的过程和结果事先难以把握,生态水利工程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这就需要在规划设计中进行方案比选,更要重视生态系统的长期定点监测和评估。另外,充分利用河流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规律,是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合理技术路线。
3.2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一个地区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越高,就意味着创造了多样的小生境,能够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反之,如果非生物环境变得单调,生物群落多样性必然会下降,生物群落的性质、密度和比例等都会发生变化,造成生态系统某种程度的退化。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治河工程的建设,造成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河流非连续化,使河流生境在不同程度上单一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退化。生态水利工程的目标是恢复或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是并不意味着主要靠人工直接种植岸边植被或者引进鱼类、鸟类和其他生物物种,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应该是尽可能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使其符合自然河流的地貌学原理,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
在确定河流生态修复目标以后,就应该对于河流进行生物调查、地貌历史和现状进行勘查和评估,建立河流地貌数据库和生物资源数据库。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水文、河流地貌和生物调查的有力工具。关键的工作步骤是在以上两种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确定环境因子与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必要时建立某种数学模型。河流环境因子包括河流河势、蜿蜒度、横断面形状及材料、流速、水位、水质、水温、泥沙、营养盐的迁移转化、水文周期变化等。研究的内容包括:调查单个生物因子的基本需求,评估各种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和制约条件,对于“关键种”或标志性生物的环境因子进行分类和评估。在众多的环境因子中,识别那些对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河流地貌学设计和生物栖息地的设计。
3.3生态系统自设计、自我恢复原则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自组织的机理是物种的自然选择,也就是说某些与生态系统友好的物种,能够经受自然选择的考验,寻找到相应的能源和合适的环境条件。
将自组织原理应用于生态水利工程时,生态工程设计与传统水工设计有本质的区别。像设计大坝这样的人工建筑物是一种确定性的设计,建筑物的几何特征、材料强度都是在人的控制之中,建筑物最终可以具备人们所期望的功能。河流修复工程设计与此不同,生态工程设计是一种“指导性”的设计,或者说是辅设计。依靠生态系统自设计、自组织功能,可以由自然界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完成设计和实现设计。成功的生态工程经验表明,人工与自然力的贡献各占一半。
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的特征是对于自然河流实施控制。而设计生态水利工程时,要求工程师必须放弃控制自然界的动机,树立新的工程理念。因为依靠人力和技术控制自然界是不可能的。人们要善于利用生态系统自组织、自设计这个宝贵财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强调的是,地球上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每一条河流的特点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每一项生态水利工程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每一条河流的自然属性和美学价值,寻求最佳的生态工程方案。
自设计理论的适用性还取决于具体条件。包括水量、水质、土壤、地貌、水文特征等生态因子,也取决于生物的种类、密度、生物生产力、群落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在利用自设计理论时,需要注意充分利用乡土种。引进外来物种时要持慎重态度,防止生物入侵。
3.4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和管理应该在大景观尺度、长期的和保持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在小尺度、短时期和零星局部的范围内进行。在大景观尺度上开展的河流生态修复效率要高。小范围的生态修复不但效率低,而且成功率也低。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生态系统各个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而不是仅仅考虑河道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也不仅仅是修复单一动物或修复河岸植被。
景观则是指生态学中的景观尺度。景观尺度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为什么在景观的大尺度上进行河流修复规划?首先,水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其子系统包括生物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和人造工程设施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又与生物系统交织在一起,形成自然河流生态系统。而人类活动和工程设施作为生境的组成部分,形成对于水域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水域生态系统受到胁迫时,需要对于各种胁迫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整体研究。其次,必须重视水域生境的易变性、流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生物种群的基本生存条件。水域生态系统是随着降雨、水文变化及潮流等条件在时间与空间中扩展或收缩的动态系统。再者,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随时进行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一条河流的生态修复活动不可能是孤立的,还需要与相邻的流域的生态修复活动进行协调。最后,河流生态修复的时间尺度也十分重要。河流系统的演进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一个河流生态系统都有它自己的历史。河流生态修复是靠时间做工作的。有研究指出,湿地重建或修复需要大约15~20a的时间。因此对于河流生态修复项目要有长期准备,同时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理。
3.5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生态系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河流修复工程需要时间。从长时间尺度看,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需要数百万年时间。进化的趋势是结构复杂性、生物群落多样性、系统有序性及内部稳定性都有所增加和提高,同时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有所增强。从较短的时间尺度看,生态系统的演替,即一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被另一种生态系统所代替也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期望河流修复能够短期奏效往往是不现实的。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是模仿成熟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力求最终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在河流工程项目执行以后,就开始了一个自然生态演替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并不一定按照设计预期的目标发展,可能出现多种可能性。
意识到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都不是静止的,在时间与空间上常具有不确定性。除了自然系统的演替以外,人类系统的变化及干扰也导致了生态系统的调整。这种不确定性使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不同于传统工程的确定性设计方法,而是一种反馈调整式的设计方法。是按照“设计—执行(包括管理)—监测—评估—调整”这样一种流程以反复循环的方式进行的。在这个流程中,监测工作是基础。监测工作包括生物监测和水文观测。评估的内容是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状况及发展趋势。常用的方法是参照比较方法,一种是与自身河流系统的历史及项目初期状况比较,一种是与自然条件类似但未进行生态修复的河流比较。
在反馈调整式设计过程中,提倡科学家、管理者和当地居民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通过对话、协商,以寻求共同利益。提倡多学科的交流和融合,提高设计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董哲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J].水利水电技术,2003,(7):1~5.
[2]董哲仁.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J].水利学报,2003,(1):1~6.
[3]董哲仁.河流形态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J].水利学报,2003,(11):1~7.
[4]MitschW.J.,JorgensenSE..EcologicalEngineeringandEcosystemRestoration[M].PublishedbyJohnWiley&Sons,Inc.,Hoboken,NewJersey,2004:134~137.
[5]董哲仁.荷兰围垦区生态重建的启示[J].中国水利,2003,(11A):45~47.
[6]O’NeillR.V.,D.L.DeAngelis,J.B.Waide,etal.AHierarchicalCon-ceptofEcosystems[M].PrincetonUniversityPress,Princeton,NJ.1986:153.
[7]GosselinkJ.G.LandscapeConservationinaforestedWetlandWater-shed[J].Bioscience,1990,40:588~600.
关键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重要性 ;存在问题;处理对策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直接反映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住建部要求建立并管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档案,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资料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明确指出任何工程如果技术资料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则判定该工程不合格。建筑工程资料对工程质量具有否决权,足见其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工程资料管理的重要性
在现有的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资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工作中要对各级各类的资料进行分类,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保证资料的完整不散失,要将资料管理工作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当某个项目工程建设时间较长时,从项目开工到工程竣工这一阶段,工程形成的文件资料涉及面广,内容繁杂,经历的时间长,稍有疏忽就可能遗漏,加之施工组织是临时机构往往是工程任务一完成,临时机构解散,而资料也随之消失。为了保证资料收集齐全、完整,资料管理人员平时要加强业务学习,对工作中所要形成的哪些资料要做到心中有数,资料收集要依据工程进展及时跟进、采取积极主动的收集方法。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按日期和工程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保管,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注意积累资料,为今后的建档提供基础。做好资料的收集、归档、积累、贮存等工作都是为今后竣工验收提供便利。这些资料全面反映了整个工程建设的详细情况。它对工程质量的评定,工程竣工后的收尾工作以及对新建工程的准备等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因此,认真做好资料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技术资料不完整
完整的技术资料有助于全面而又系统的反映建筑工程的质量状况,不完整的技术资料则会片面的反映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建筑工程中,整体工程可能不会一起施工,因为某些原因可能会使局部无法及时施工,而有些单位为保持让工程快速施工,同时保持资料的整洁,就不及时编制资料,或将此部分资料抽出,这也会造成资料最后漏项,影响资料的完整性。
2、资料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
在一般的建筑建设中,管理资料人员人数不够,因此很多时候是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或者资料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收过专业培训的少,使得资料归档的质量没有保障。当前,很多单位都没有重视资料管理工作,出现了工程建设只重建设、忽视档案的现象。一些参与单位只偏重建设的进度、质量和资金到位问题,而轻视了如何管理资料,往往等到工程临近竣工验收时,为了完整档案资料才投进所需的人力和物力,以方便竣工验收。这种方式不能保证工程档案的准确和真实性,对今后档案的利用非常不利。
3、资料保存手段不科学
资料保存问题主要是在工程建设资料收集结束后所表现处理的,没有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装订、保存导致管理混乱、资料丢失等现象发生。建筑工程资料具有较高的严谨性,一旦在保存出现页码排列错误、装订不合规范、文件混乱,资料保持出现疏忽或差错、复印件及原件混合保存,造成区分麻烦,甚至容易导致内容遗失等问题发生,严重影响工程正常开展,容易导致经济损失。
三、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应对措施
1、规范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
目前,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极不规范,下面就以竣工图为例。竣工图是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绘制的反映工程建成后实际形状和构造的一种定型图样,在建筑工程技术资料中意义非凡。因此,工程施工单位应重视竣工图,设专人管理或由某一个工作人员兼管竣工图及其绘制,改变现在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对竣工图没有任何修改、说明,或者一些施工工程已经改变的单位也不会重新绘图等情况,仅在图纸上盖个“竣工图章”,就作为竣工图存档的现状。
2、避免出现资料重复或冲突的问题
在收集以及整理资料时一定要对所有相关资料进行查询以及参考新旧文件不能有相矛盾的地方。一定要保证材料的真实性,真实性是建筑工程资料的灵魂,不能因为要把利益最大化或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等级就制造虚假数据以及虚假资料,在上交的工程材料中所出现的数据必须都是真实的,必须采用原始的测量数据,而原始的数据必要要严谨准确,实事求是。如果资料作假,一旦工程在施工中出现问题,虚假的资料就会误导我们,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问题,使错误达到不可挽回的地步,造成错判误判。
3、提高档案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素质
要管理好工程资料必须把住人才引入关,招聘时引入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专业知识,并且专业技术、技能较高。再者,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建设单位的资料员参加档案业务培训,掌握档案整理立卷规范操作方法、建设程序和基建专业知识。档案人员应努力学习档案业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网络和计算机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运用档案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来指导和改进档案工作,加速档案科技进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
4、提高认识,加强前端控制
提高工程管理人员对工程资料管理重要作用的认识,明确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工程资料内容,掌握工程资料分类标准。从建设前期就对施工资料整理,分类设置归类,保障将来收集施工资料的完整性,按照“三同步”的管理原则,保证施工资料管理与工程建设“同步收集、同步整理,同步竣工”,提高各参建单位资料员的工作效率和竣工资料整理的进度,避免因竣工资料整理不及时而影响工程竣工的现象。
5、加强专业培训
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才能提高办事效率,单位对于工程资料管理人员要做好定期培训工作,整体上提升队伍的办事能力,确保技术资料在收集、处理、归档等过程都能得到保护,技术资料对于施工单位就是无形的财富。一方面,对各级领导干部实施培训教育,使其对技术资料给予高度重视,使他们在审批、检查技术资料时认真对待。另一方面,对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实施技术管理和技术资料管理培训,让工程人员掌握足够的技术资料管理能力,对手上的技术资料正确处理。为了确保工程技术资料的真实性,工程单位需倡导现场的实测实量,并把记录原始数据统计好,这样才能让技术资料"货真价实"。
6、严格把住竣工验收关
工程进行竣工验收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竣工档案资料必须通过城建档案馆的预验收,因此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职能管理部门、监理工程师及工程项目资料员要严格把好审查验收关, 对编制的工程竣工图、文字资料、竣工报告要进行认真审查, 着重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的真实性和工程设计变更单及洽商记录的落实情况, 认真审查竣工图及文字资料是否完整、准确,签证是否完备,组卷排列是否符合规定等等。
结束语
建筑工程资料必须全过程记录并且必须全面反映工程质量和施工质量。建筑工程资料是工程建设各阶段实施过程中,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形成的各种历史记录文件的汇集。它的作用就是要能够全面反映工程建设的合法性、工程质量状态和施工质量状况,满足竣工验收对工程资料的要求。工程资料是工程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资料反映了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体现各责任主体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各项政策的能力和力度。
参考文献
[1]厉丹丹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8期
[2]王俊堂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现状与分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6期
【论文摘要】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以现场管理作为管理核心。为实现安全生产的标准化管理,要求贯彻落实现场管理措施,加强现场管理做好防范准备,同时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本篇文章通过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重要性的阐述,分析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强化现场管理的策略。为实现建筑工程标准化、规范化的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方式提供帮助。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项建设也纷纷发展起来。其中城市建设的步伐又进一步加快,这给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提高了对施工部门安全施工的要求。这就要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部门不能因为追求企业利润,忽略安全、质量、进度等多方面的管理。建立保障安全的现场管理体系,强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系统。
一、现场管理的重要地位
随着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建筑行业里建筑施工的方向,要求实现具有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与协作化等多项现代化水平的施工企业。然而高要求的现代化建筑企业,在建筑企业管理方面,有以工程项目为核心,因而施工现场的管理就成为了工程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它承担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方面的重要责任。实行科学的管理施工现场,可以促使企业提高声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适应社会激励的竞争,提高社会效益与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对施工现象的管理,不断完善现场的管理系统,扩大市场的占有率,扎实建筑企业的基础,从容的面对挑战性强、激烈竞争的建筑市场。
工程主体项目的建设质量好坏,以及工程造价的高低,都与土建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障工程的质量、缩短工期,减低成本,只能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二、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低,安全意识不足
整个施工进度以及工程的资金投入,都受到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影响,可实际情况表明安全也是最常被人们忽略的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现场管理制度,是建筑现场施工安全工作的关键,把安全意识带给每一个在建筑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要求高素质的专业性工作人员,但我国建筑行业虽发展快速,管理制度却还不完善,专业人才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造成施工现场常发生建筑安全事故。安全施工是施工现场管理强调的重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使得土建工程得不到安全施工的保障,表现出是缺乏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这就影响到了施工现场管理的质量与安全。
(二)缺乏有效地材料管理
土建工程的施工现场材料使用的类型多样,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于材料的供应、堆放、发放、采购等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使得某些材料之间相互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浪费,而且在这些环节中还存在着某些不法的交易,最后对于施工的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的造价。因此,我们要注重建立全面、实时材料管理制度,从而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
(三)施工现场缺乏质量与技术的管理
施工现场缺乏质量上的管理,主要表现在高程校核、土建实体、施工放样、尺寸等多方面达不到质量管理指标,土建实体出现纵向裂缝,不合要求的实体布线工艺等质量隐患。然而,在工程技术管理方面,工程施工现场缺乏有经验的专业人才管理,常常出现这些情况,对新材料、新工艺、图纸掌握程度不熟悉,工作责任心不强,导致施工现场管理出现许多问题,不规范、违规的施工现象时常发生,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与技术管理开展困难。
(四)人员管理难,临时用电多隐患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员工人数数目繁多,要面对繁琐的施工工序,这就加大了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的的难度。常常由于个别员工不规范的施工,导致施工的安全与质量得不到保证。因而,要有效地控制工程施工安全,有序的维护施工工序,就要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的控制。
由于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是短时间存在的运营方式。因此,许多施工现场在临时用电方面就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用电技术措施也不够完善,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采用非专业人员对于用电线路与设备进行安装、拆除、巡检、维修,这就造成了施工现场存在了巨大的隐患。
(五)不重视文明施工,机械设备陈旧,维修管理出现问题
在现阶段,工程施工现场常出现脏、乱、差等严重的问题,施工部门不善管理,导致施工现场卫生条件低下,严重污染环境;秩序混乱,垃圾随意乱扔乱放;巨大的施工噪音等等诸多的问题都给附近的住户造成了困扰。某部分建筑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低成本的施工,对于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投资金额较少,导致设备陈旧、老化得不到及时的更换,为引发安全事故埋下了隐患。此外,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施工现场使用许多非专业人员,他们对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性能等缺乏基本常识,以至于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转贴于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安全管理
1.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专业技能强的综合性人才胜任。施工时,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展开安全有效地施工,在思想上,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防范于未然。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可定期开展专业性的培训,满足施工现场管理对人才的需求,借此保障土建工程安全施工。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筑企业不断完善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的建筑结构、地质条件引发的新问题,可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进行处理,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对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讲解,演示新设备、新材料的使用方法,安全有效地处理在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
2.加强施工安全教育,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安全管理在工程施工现场工作中非常重要,因此,要求管理人员除了学习安全知识外,还对他们进行培训、考核,深化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大家的安全技能水平,保证大家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创建优质的施工队伍,使建筑企业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纪律严明、富有创造力的施工队伍。加强施工现场设备、材料的管理,严格监控材料使用规范,实行限额领料制度,重视材料的入出库、领取,投料、补料、用料、退料等重要环节的管理,实行节约有奖、超出受罚的管理制度。
(二)强化管理体系
重视施工现场管理的技术准备、用电安全、机械设备保养维修等多方面的管理,严格贯彻落实现场文明施工。面对工艺复杂、材料繁多的工程项目,员工必做好技术准备,熟悉施工的要求、图纸,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使用专业人员对用电线路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对于机械设备陈旧做到及时更换,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引导他们正确的使用机械设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为防止环境污染、噪声扰民、治理不善,出现脏、乱、差的现象,要实行景观化现场管理,设立标志牌、平面图以及两米高的围栏等等多项防护措施。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体系,建立满足各项项目需要的管理机构。
总之,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要以土建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为主,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出自己的企业品牌,加强企业的社会竞争力,为企业更广阔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小宇.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及解决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17).
[2]张延庆.浅析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267-267.
[3]刘亚超,赵宝玉.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及解决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 223-224.
从1994年起,台湾全面性地进行“小区总体营造”工程,我自始即长期地参与,也热情地成为建立“小区大学”的发起者之一。诚然,社会各界对发展将近20年的小区总体营造一直都有不少反省与批判,但是,不可否认,其所连动引爆的“小区创新”趋势,确实是越来越显得多元、好玩与精彩,尤其看到许多小区启动与小区扎根的故事,令人深深地感动于这些具有实践力的城乡新旧小区,处处开花,也将彼此的梦想随着岁月不断地起飞;藉以离开生活的沉重感,也以此共好的协力机制,让美好与热情的探险精神,不断地在福尔摩沙全岛上此起彼落地浮显。在此脉络下,我有机缘来到了台南后壁乡土沟村,一个与农村、农民与土地基因紧密结合的美学新世界,也是我大学时期曾经为了追求信仰而待了一个暑假的旧游宝地。
这是位于嘉南平原上只有一千七百多人的小村落,在宝岛地图上偏西南角的典型偏乡。2001年土沟农村的一群年轻人,看到了家园如同其它农村同样破落的问题,乃于2002年以协力互助精神成立了“土沟农村文化营造协会”,开始共思,并以具体行动重振家乡。而土沟最后一头老牛,很自然就成为协会推动小区工作的精神符号,让村民藉此追忆早年荣景,且将三百多头水牛在土沟农村辛勤耕种形象,转化提升为小区团结意识与文化“隐喻”,也从中以此“勤奋”之水牛精神重建农民之自我认同与尊严感。缘此,整个土沟农村之小区营造的意象与灵魂,即是水牛精神了。
十一年前,几位台南艺术大学的研究生,以土沟农村为现场教室,进行田野调查与行动研究,步入了土沟,并与“土沟农村文化营造协会”开始了一场迄今仍不解缘的美丽邂逅,共同协力推动农村公共事务与美学的建构,也成立了“优雅农夫”工作室,以“在地”心情“住进”土沟小区,从而真实地了解农村现场的颓败、卑微、弱势和无力,并开始接触农民,体察农业的困窘,也渐渐与农民熟识和培养出“革命情感”,期能携手突破农村局限,也能共同探寻农村新愿景。
透过长时间与密集的互动、沟通与交流,这群研究生最终得到了农民的接纳,成为“自家人”,从早先误解这些年轻人只是来农村玩玩、写写报告或论文,满足了所求就会“抛弃”农村,到后来真心认同、肯定与信任外来青年的历程,其实就是从“外地人”,到成为“在地人”的自然转化,此种“转化”代表着青年理想与老旧农村的相互“搓揉”过程,当然不会只是形式的硬件操作,其内涵反而是一种生活气氛的酝酿。
置身在村内,可以见到每一件作品背后都隐藏着村民的故事,土沟村民的生活哲学相较于都市繁忙紧张的生活步调,更显现出陶渊明般“悠然见南山”的理想生活趣味。散步其中,有时会有既梦幻又真实夹杂的感受,很难想象,在仍有猪粪味的农村,竟然有如此多的老农深信自己朴素的手工艺品与农产品,是值得大家珍藏的“美术品”,而许多青年从各地涌入,带来的嬉笑与活泼气息,也是夕阳农村所欢迎的,一时之间,世代间竟也如许相融相契,新与旧也就没有隔阂了,显得是似乎一切本来就应该如此展现的。
这是美梦成真的故事,起源于相信:农民可以是艺术家,以及农家可以是美术馆,这批热爱土沟的小区捕梦者,编织了“土沟农村美术馆”的梦想:“我们要成立一间美术馆,用一个农村来成立美术馆……农民生活美学就是一种艺术,农田生产果实应该是艺术品,农村生态情境就该是美术馆……土沟不是艺术村、艺术小区……而是作为表达土地伦理的媒介,村就是美术馆,艺术在食衣住行中。”
或许乍听之下,有些浪漫、又有些不实际,但是当我们了解这是一群年轻的小区营造者与美学实践家花了十年岁月,方才磨成的一剑,就不会在惊讶于其成果已经在此农村处处可见,也需要访客慢慢地行脚,匆促走过是无法体会其气息与改变的风向,放松、聆听、观察,加上闲晃,很快地就能体会到专属土沟的“优雅生活气氛”,我想,或许这正是他们所标榜的“优雅农夫”的底蕴吧!这又彰显了什么价值呢?除了是外地(或洄游)青年和在地老农携手用艺术耕耘土地的跨代传承外,也是将“辛苦农夫变成优雅农夫”的新愿景。而这个愿景其实具有极其丰富的想法与做法,大致而言,包括了以美学的共同参与来形塑“公共空间”的小区重建工程,同时也是以“艺文青年下乡创业”的方式巩固其永续性,更加上许多具有创意与实践性的活动(如田园飨宴、农们囍宴音乐餐会、艺术进驻农村、义工换宿、农村轻旅行等),希冀共同以“青春解放农村”。更多的“青春纪事”持续中……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方案;病害原因
中图分类号:TU528.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造价底,施工工艺简单与优点。在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网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存在着乘车舒适性差,后期养护工程量大,维修费用高与诸多问题。目前,许昌市区水泥路面约40KM,基本上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建成的。如今,大部分路段已出现表面磨损,光滑,断角,断板,脱空与病害。市政管养中心普遍采用的是挖除破损板块与快速修补混凝土技术,对于破坏比较严重的路段,多采用拆毁重建的方法来处理。这些补救措施造价较高,在养护资金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探索一种既经济又适用的合理改造方案,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现状和结构形式
2.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现状
由于我国水泥、黄沙和碎石等材料丰富,筑路用优质沥青较少,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各种等级的公路上得到普遍的推广。
但是,众所周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猛,通车几年的公路,其实际车流量就已超过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加之车辆超载现象普遍,公路部门又未能有效制止,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发展势头迅猛,而且数量较大。一方面养护资金有时不是十分充足,有些病害不能及时修复;另一方面,由于道路建设任务繁重,对道路养护普遍不够重视,参与道路养护的多是些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无法准确判断病害的原因,不能拟订出正确的出处治方案,水泥砼路面病害得不到正确的修复,很快又会重新萌发,导致了又坏,坏了又修的恶性循环,既浪费养护资金,又加重病害程度。
2.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形式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一般由水泥砼面层、基层、底基层、和垫层组成。通常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类材料、二灰稳定类、级配碎砾石等材料铺筑,底基层除上述材料外,也可采用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二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或其它适宜的当地材料铺筑。在潮湿状态路基处,才设置水稳性好的粒料类垫层。
众所周知,水是道路的天敌,过去设计施工的基层和底基层材料普遍怕水,不耐冲刷。某些道路排水设施存在先天不足。
3.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种类和原因
3.1病害的种类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主要类型如下:
(1)断裂类病害
分为纵横向断裂、斜向断裂和角隅断裂。
(2)竖向位移类病害
分为沉陷、胀起两种。
(3)接缝类病害
分为填缝料损坏、纵向接缝张开、唧泥和板底脱空、错台、接缝碎裂、拱起。
(4)表层类病害
分为磨损和露骨、纹裂、网裂和起皮、活性集料引起的网裂、粗集料冻融裂纹、坑洞。
在以上四类病害中,最常见也是最影响行车质量的是断裂类病害和接缝类病害,日常养护的重点也应该放在这里。
3.2病害产生的原因
为防止路面破坏,必须将路面切割设置伸缩缝和胀缝。水泥混凝土板受风吹日晒雨淋,填缝料必然开裂,雨水会从中央分隔带、缩缝和胀缝处渗入,积滞在脱空区。在重载车辆的作用下,车轮驶过板体回弹时,形成真空,这种负压进一步将水泵入已形成的原始脱空区,随着混凝土板下水的积累,基础材料趋向于自由水饱和状态,开始表现为少量的冒清水现象。在重载车辆频繁的作用下,板后方的边缘和角隅先向下弯沉,将脱空区内滞留的水挤向前方,而后车轮行驶到板前方时,又将水挤向板后方。移动荷载引起的水动压力,使基层联结较弱的胶结料受到冲刷,并随着水的被挤出而被带出,即产生唧泥现象。
4.带条罩面法:
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规方法是直接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用沥青混凝土进行罩面。这种罩面方法往往完工后不久便出现较多的反射裂缝,造成罩面达不到应有的服务年限,且因其过多地提升了原有路面的标高,改建工程量较大,以及造价高昂等因素,已逐渐被淘汰。
目前,在高温多雨的南方,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建大多采用的是带条罩面法。即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及缝隙处采用道路专用土工布或纤维栅粘贴处理后,采用高品质沥青或改性沥青混凝土(表处)超薄罩面。这种方法依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加铺土工格栅处理法和加铺土工布处理法。
5加铺土工格栅处理法:
5.1原理及其特点:
该方法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土工格栅自身较高的抗拉强度,承担部分车辆对路面的剪切应力;同时作为一个刚体,隔离原有地面的反射裂缝向上发展。经过土工格栅处理后的路面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剪切型反射裂缝的发展。
5.2施工工艺:
(1)清扫路面,除去灰尘及杂物,用沥青砂或灌缝材料填充裂缝。
(2)采用沥青碎石调整路拱坡度,铲除路面上锐圆尖的突出部分。
(3)均匀喷洒热沥青,范围要比土工格栅多出10cm。
(4)平整铺设土工格栅。
(5)摊铺沥青混合料。
(6)碾压成型。
5.3成本分析:
土工格栅的价格为20——50元/㎡
6加铺土工布处理法
6.1工作原理及特点:
该方法主要是依靠土工布较大的变形能力和抗拉强度,吸收和扩散混凝土结构中的应力,避免应力集中现象发生;同时,浸透沥青油的土工布作为一个保温层,抑制了温度型反射裂缝 发生及其发展;另外,土工布浸透沥青粘结油后。作为一个防水层,可抑制地表水软化地基及地基毛细水向上破坏面层。加铺土工布能较好地降低了改建工程的造价,其不足之处是对于基层处理要求较高。
6.2施工工艺
(1)清扫地面,清除裂缝中杂物,用沥青砂堵塞裂缝,采用沥青碎石调整路拱坡度。
(2)路面上锐圆尖的突出部分予以铲除。
(3)喷洒粘层油,抗剥落剂掺量为0.4﹪的热沥青按1.0kg∕㎡喷洒完全,范围要比土工布多出10cm,温度为150℃——170℃
(4)铺土工布与粘层油喷洒同时开展。
注意事项:①.避免折叠弯折。②.搭接宽度15cm,搭接部分喷洒0.5kg∕㎡热沥青;③.如遇雨或路面潮湿会影响涂层粘结度,应晒干补油后方可使用;④.铺设时注意烧毛面向上;⑤.如果施工车辆的轮胎粘着布上的沥青,则可以使用少量的沙洒于轮胎前,以免把土工布卷起。
(5)摊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或表处理,摊铺机碾压步骤按要求严格进行。
6.3土工布成本分析
土工布价格约15元∕㎡
6.4方案经济对比
下面针对许昌市文峰路南段快车道改建工程在新旧两种方法做一简单经济分析。希望能对道路建设带来益处。
文峰路南段快车道原为混凝土路面,已大面积出现坑槽,断角与病害,改造采用的是重建方案,道路全长1500m,快车道宽14m,结构设计形式为26cm厚c40水泥混凝土板,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15cm厚水泥石灰土(12%石灰土加3%水泥)。15cm厚8%石灰土。工程造价为462万元。
如果采用加铺土工布来处理该路段,只需摊铺(1.5+4.5)cm厚改性沥青混凝土即可,也即157.5万,就可再让该路段延长使用寿命5-8年,这样可节约资金304万元,当然这样处理提升了快车道路面的标高,造成快,慢道之间形成了6cm的高差,外观上不甚美观。不过,也可以先采用铲刨机铲除6cm厚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然后再摊铺土工布和沥青混合料。若铲刨机铲掉1cm厚水泥混凝土按12元∕㎡计,改工艺造价308万元,仍可节约人民币154万元。
7.结语
加铺路工布是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一种十分经济有效的方法。如今,该方法在上海、广州、福建等地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效果反映良好,值得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工程中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薛忠军,张肖宁,王佳妮,詹小丽.旧水泥路面改建、加铺决策体系初步研究[J].中外公路,2008,28(3).
关键词:旧水泥路面脱空 压浆 沥青加铺
中图分类号: TU5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截止到2012年底,菲律宾国家级公路总长度超过四万公里,其中水泥路接近一万五千公里。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大部分都是在马科斯政府执政期间修建的,有相当一部分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局部路段甚至已经使用近40年,有些虽未达到设计年限,但是由于设计时对交通量增长预估不足,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路面累计通行标准轴次已超过设计值。此外,由于受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当时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不够完善,施工质量不高,经验的不足以及养护时不够规范和重视等众多原因,许多路面或出现结构性损坏,或出现功能性缺陷,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质量,大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都维持在较低的服务水平上,面临着修复、改建和重建工作。
近年来,菲律宾政府也在加大投资力度,力求充分利用原有的水泥混凝土道路,在修复、改建或重建的基础上,以期实现全国干线公路黑色化,因此深入探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加铺改建工程施工的相关技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结合菲律宾办事处沙玛项目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工程的实践,谈谈对旧水泥路面加铺改造施工关键技术的认识。
1旧水泥路面脱空状况评价与处理
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的损坏:断裂、接缝损坏、变形、材料或表层类损坏 [1],在沥青加铺层的研究中,主要关心的是前三类病害。断裂、错台、接缝损坏、唧泥和坑洞等水泥路面常见病害通过目测即可发现,而板底脱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需要借助于特殊的设备。
板块脱空会使路面板在荷载作用下处于极为不利的受力状态,有限元分析表明板底脱空会使路面板在相同荷载下承受比正常不脱空板更大的拉应力,相邻板在车轮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错动,温度变化引起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胀缩变形更多的传递给沥青混凝土 ,这些都加剧了反射裂缝的发生与发展。因此,脱空板块的处治效果直接关系到加铺层的寿命,而这一切又是建立在脱空的识别判定基础之上的。
沙玛项目部采用声振法水泥混凝土面板脱空检测仪,对旧水泥路面板底脱空情况进行了检测与评定。每块板布置了5个测点,如图1所示,板块编号和测点位置以现场标注为准。
图1 测点位置示意图
建议根据现场板块破损状况和脱空检测结果,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将断裂和下沉的板块及其基层挖除后更换新的基层和面板;对板块表面完整但板角脱空的板底和基层底面进行压浆处理,压浆孔深度宜超过基层底面3~5cm。
压浆是较为成熟的脱空处治方法,压浆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脱空位置选择合理的钻孔形式,推荐的超车道和行车道钻孔形式如图2。此外,施工中一定要做到(1)浅层灌浆位置达到水泥板与基层脱空之处;(2)灌浆材料严格按照规定配合比拌制;(3)发现唧浆严重处,深层压浆入混凝土板底和路基顶面。
(a) (b)
图2 灌浆的钻孔形式
(a)超车道钻孔位置示意图(b) 行车道钻孔位置示意图
2路面防裂技术的应用
设置中间夹层是目前水泥混凝土加铺最常用的防裂技术,可使温度作用下的接缝伸缩及车辆荷载作用下相邻板边的竖向位移被大变形率的材料所吸收,或是阻止板接缝或裂缝处各个方向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应力,进而起到降低裂缝应力峰值的作用,此外,部分中间夹层还具有防水层的作用[2]。它通常与其他防裂技术如水泥板处治技术、沥青混合料性能改进等综合采用来提高路面防止反射裂缝性能。目前应用比较成功的中间夹层有聚酯土工布、橡胶沥青应力薄膜吸收层(SAMI)两种技术。
由于橡胶沥青技术对于设备的依靠性比较高,需要专业化施工队伍进行施工,故沙玛项目采用了聚酯玻纤布这种防裂技术。所用的Trupave聚酯玻纤布是由菲律宾公造部指定的一种美国生产的全新玻纤复合防裂材料,是由60%玻璃纤维和40%聚酯纤维组成的一种无纺、无加筋合成材料。这种独特的组合克服了原材料的缺点,为Trupave提供了玻璃纤维的强度和聚酯纤维的柔韧性,这是它成为路面防裂材料的基本保证。
试验段方案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与板之间纵向和横向接缝铺设第一层聚酯玻纤布,在对应的调平层顶面同样位置铺设第二层聚酯玻纤布。按此方案试铺后,发现第一层聚酯玻纤布上的调平层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经过调查、分析得到下面的结论:调平层的厚度是影响其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调平层厚度如果少于4cm,在摊铺与碾压过程中容易造成下面的聚酯玻纤布发生推移、卷起的现象。本项目的找平层设计厚度为5cm,表面层设计厚度也是5cm,可以有足够的保护厚度来保证聚酯玻纤布施工不发生推移现象。
聚酯玻纤布依靠与沥青的粘结、吸附以形成强度,进而防止反射裂缝。因此,聚酯玻纤布与下层水泥混凝土板或者沥青混凝土的粘结非常重要。沙玛项目在前期试铺过程中,对于聚酯玻纤布的沥青洒布量与均匀性做过多次试验,通过比较分析,确定实际施工时的沥青洒布量。
为了确保聚酯玻纤布不推移以及减少其对表面层平整度的影响,经过分析与总结,本项目沥青面层施工对碾压工艺做了如下调整:将原先钢轮初压、胶轮复压的碾压方式改为胶轮初压、钢轮复压的模糊碾压程序,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聚酯玻纤布对其上面层沥青面层平整度的影响。
聚酯玻纤布摊铺的主要经验总结如下:
(1)热沥青洒布量不宜太少,且均匀性要达到要求;
(2)洒布热沥青后,立刻铺设聚酯玻纤布,保持洒布沥青和铺设聚酯玻纤布的工作组作业面连续;
(3)尽可能使聚酯玻纤布下的沥青浸透上来,铺设聚酯玻纤布12h后再进行上层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4)在沥青混凝土上铺设聚酯玻纤布的效果要好于水泥混凝土板;
(5)聚酯玻纤布严禁雨水或潮湿状况时施工,遇雨要及时覆盖,尽量避免雨淋,雨淋后的聚酯玻纤布要风干后才能铺沥青混凝土。
3沥青加铺层施工技术
目前对于改建项目还没有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可以参照新建沥青混凝土道路的相关规范[3]。但是,由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经过多年行车荷载作用,水泥板块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降低,路面断裂、面层竖向位移、接缝损坏及表层损坏等不可避免的病害造成路面平整度较差,与新建沥青混凝土道路的的基层平整度有一定差距[4-5]。这样沥青面层质量评价指标厚度和标高会有所冲突,另外平整度水平也会相应降低。对此,本项目制定了如下原则:以标高即总厚度控制为基准,以较厚的下面层起到调平和标高控制的双重作用,保证中上面层改性沥青的厚度。
根据本项目沥青混合料设计中采用了骨架嵌挤密实型的理念,混合料相对更加难以压实,对此我们对施工碾压工艺做了优化调整,将原先钢轮初压、胶轮复压的碾压方式改为胶轮初压、钢轮复压的模糊碾压程序。这一方面为了进一步确保沥青路面压实度,另一方面能对平整度的改善有所帮助。
采用优化的施工碾压工艺,平整度整体水平能较好控制在规范以内。同时,现场检测结果也表明,沥青路面压实度满足要求,表面密水性较好。
4小结
改建项目缺乏规范依据,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同菲律宾公造部下属科研单位的不停探讨与深入研究,并结合工程进展中的实际情况,我项目部总结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的操作规程,可作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参考。
(1)采用声振法对水泥混凝土面板进行脱空检测是一种实用性强且准确度较高的方法。
(2)研究表明聚酯玻纤布在水泥路面加铺中起到良好的防裂作用;在其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热沥青洒布量和均匀性,二是聚酯玻纤布应及时而平顺的铺设。
(3)改建项目可以按现行国标新建沥青路面的质量标准进行控制与验收。
(4)为了提高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采用胶轮在前、钢轮紧跟的模糊碾压程序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刘荥.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 曹东伟.有防裂夹层结构的旧水泥混凝土加铺层的结构分析与设计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1995,8(4):1-6.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 JTG F4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关键词:应急物流;物流管理;提升;建议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交汇的位置,地质、气候条件差异性较大,属自然灾害稍多发地。近几年我国连续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还有非典、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事件,给我国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其间这些时间点和段上发生的这一切,必然带来对应急物流的大量需求,以便能及时解决救灾物资转运,伤者救助、卫生防疫、灾后重建等问题,否则灾害损失将会不断扩大,灾害极有可能变成灾难。这些都在不断地考验着我国政府对于应急物流的应对管理能力。回首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通讯以及道路中断,致使救灾一度陷入困境,在后期救灾过程中,由于时间紧迫、安排不周,救灾现场又出现了物资运送不合理、物资无法准确到达目的地等现象。因此,从应急物流在供应方面所表现出的被动局面看,我国应急物流在管理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提升应急物流管理能力,并非仅通过提升交通运输速度、加快物资周转等就能简单的实现,众多因素都会约束着它的发展和提升,提升应急物流管理能力需要应急各部门的协调,多领域的合作,通力协作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而我们要想提升应急物流的管理能力,就必须首先研究应急物流管理现状,再进一步找出影响应急物流管理能力的各种相关因素,最后对症下药。
1 我国应急物流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1.1 应急物流
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由流体、载体、流向、流程、流量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应急物流多数情况下通过物流效率实现其物流效益,而普通物流既强调效率又强调效益。它包括应急物流组织机制的构建、应急技术的研发、应急物流专业人员的管理、应急所需资金与物资的筹措、应急物资的储存与管理、应急物流中心的构建、应急物资的运输与配送等内容。
1.2 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对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事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及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应急管理具备以下特点:
1.2.1 快速反应
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破坏性大,如果行动不及时,势必造成灾害的扩散。因此,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作出及时而准确的反应。反应越是及时,就越能尽早掌握救灾的主动权,否则灾害损失将扩大。应急管理的这一特征,极大地考验了政府的主导性,政府掌管着行政资源和大量的社会资源,拥有严密的行政组织体系,具有庞大的社会动员能力,这是任何非政府组织和个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只有由政府主导,才能动员各种资源和各方面力量开展应急管理,实现救助的快速反应。
1.2.2 目标广泛
应急管理追求的是社会安全、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关注的是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公共利益和社会大众利益,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社会全体公众提供全面优质的公共产品,为全社会提供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这也正是应急物流弱经济性的体现。
1.2.3 社会动员
政府虽然在应急管理中扮演主导性的角色,但必须充分意识到,在危机发生时,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借助社会公众的力量来进行应急管理,充分调动大量的社会资源和力量共同参与应急管理。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突发事件管理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3 应急管理过程
重大灾害事件通常由潜伏期、形成期、爆发相持期和消退期组成。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政府应急管理应该从灾害发生的完整过程进行分解,并针对各个不同阶段应当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1.3.1 预防
是指危机还尚未发生之前,为了降低突发事件出现的几率、减轻危机可能带来的损失所采取的各种预防性措施。我国强调以风险管理为应急管理的核心,要用科学的方法发现风险、测量风险、登记风险、预控风险,把应急管理建立在科学的方法基础上。在预防阶段政府要十分注重风险评估工作,尽可能地预测和考虑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并积极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风险。
1.3.2 准备
是指政府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所采取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预警监测、科学研究、信息处理、日常管理等。例如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信息收集渠道,加强对信息的分析和整理,依靠各方面专家技术提升分析风险信息的能力,争取做到早期预警,并力争进行正确决策,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根据实时状况的变化随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组织演练,加强经验总结学习,对应急人员进行各种技能培训,储备相关应急物资等。
1.3.3 反应
是指在危机发生和不断发展过程中,政府采取各种紧急处理和救援性的活动来应对突发事件。主要有:预警提示,启动应急预案,实施紧急救援,进行紧急控制和隔离,快速疏散人群,评估受灾范围和程度,及时向公众报告危机发生情况,预告政府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救援进展如何,向公众提供基本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等。反应的速度及成效是对应急管理效果最直接的体现。
1.3.4 恢复
在突发事件得到一定控制之后,为了恢复灾区正常的状态和稳定社会秩序,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恢复性工作,包括:启动恢复计划,实施灾后的救援和救助,对毁坏设施进行重建或修复,以最快的进度恢复社会秩序,对灾害进行管理评估等。
2 我国应急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保障体系不健全,缺乏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及补偿机制
目前我国的应急物流保障体系,缺乏统一性,呈现出各部门各自为政,行动无法可依的现象,普遍存在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不计成本,代价高、收效低的特点。另一方面,在救灾过程中造成的伤亡补偿机制尚不健全,不能有效全面发动受灾群众参与救灾。
2.2 危机意识淡薄,对预案认识不够,事后缺乏总结评估
由于针对各种灾害的预案本身就存在不规范性,加之各部门的重视力度不够,使得对危机可能发生的认识把握不准,实战演练缺乏,即使演练也仅浮于形式。况且各部门间缺乏系统、统一的演练。一旦灾害发生,各部门便显得措不及手,行动很难协调统一。我们必须从每次危机处理中吸取教训,认真分析危机产生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防止危机的发生,这是应急管理有效措施。
2.3 应急协同联动机制不健全
灾害一旦发生,需要应急物资在第一时间到达,但我国目前的物流各环节还未达到统一化、系统化标准,使得物流在整个供应链上缺乏一贯性,进而削弱了应急的效果。应急管理的急迫性强调共同工作、协调应对,特别要求各部门、上下各层级的工作程序具有一致性,在行为上注重合作与协调。
2.4 缺乏统一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
美国所有防灾事务的统筹由联邦紧急事务处负责,国外日、欧等发达国家,在应急物流管理方面也都有自己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形成了良好的应急管理机制。而我国在此部分尚为空白。
2.5 高科技在应急物流的应用率较低
当前,网络技术在我国的发展飞速,但现行的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未将现行的智能物流应用于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缺乏统一的应急物流信息共享和平台,导致应急指挥中心无法准确掌握紧急情况下详细资料以及所需物资的具体情况,无法制定出正确的应急物流决策,因而难以满足应对突发紧急状况的要求。
3 提升我国应急物流管理能力的建议
3.1 建立应急物流管理体系
通过国内立法途径,从上到下设立专职机构,将我国军队职能加入进来,建立专门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专门从事应急救灾指挥工作,保障物资的筹措、运输、调度、配送,从政策法规层面将各部门的权利、义务、职责加以明确,做到灾害发生时何事都有法可依,进而保障应急物流高效顺利的流通。
3.2 建立各种灾害应急物流管理预案
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运用先进的高新技术,加强灾害的事先预防和演练,针对不同的灾害种类和各地区突发的规律,制定各种不同的应急预案和救灾措施,做好应急管理所需的各项准备,包括:资金、物资、人员配备、设施设备等,并要有忧患意识,在平时加强预案的演练与实操。另外要充分发挥当地民间组织、群众的作用,齐心协力保证救灾效果。
3.3 加强应急物流管理各环节信息化建设
在智能物流发展的今天,应将应急物流的供应、采购、运输、配送各环节与信息化相连。使应急物资实现可视化、透明化运行。这不仅有助于灾害的及时救助,对于救灾经费的使用、捐赠救灾物资的流向都将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构建统一的应急物流信息共享和平台,使应急指挥机构及时准确掌握突发事件的详细资料及应急物流的运作情况。信息化的另一方面是灾害预报的信息化,政府应充分利用高科技在对灾害防范的同时具备一定的预见性,这对于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4 加强灾后重建管理
在突发性危机事件得到一定控制之后,为了恢复灾区正常的状态和稳定社会秩序,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恢复性工作。在此过程中,政府必须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充分认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确保灾后重建工作及时有效实施,确保各项资金款项的及时到位,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强政府督查力度、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履行好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做好各项工作。
4 总 结
应急物流管理的核心是管理,我国应努力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保障制度的有效落实,使应急物流的管理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尧.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2] 徐端端. 中国应急物流优化研究[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12):214.
会议收到论文报告58篇并印发了文集,有140人参加会议,在第一天的大会和第二天的分组会上分别有17位和26位专家作了报告,另外还安排了半天时间进行自由发言和讨论。会议气氛热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不同观点之间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交流。
鉴于这一会议的论坛性质,以下仅就会上提出的一些问题及建议作一归纳,提交与会专家考虑并审议。
一、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结构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
1.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
对结构工程的设计来说,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与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我国建筑物和桥梁等土建结构的设计规范在这些方面的安全设置水准,总体上要比国外同类规范低得多。
1.1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
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关系最大的二个因素是:1)规范规定结构需要承受多大的荷载(荷载标准值),比如同样是办公楼,我国规范自1959年以来均规定楼板承受的活荷载是每平方米150公斤(现已确定在新的规范里将改回到200公斤),而美、英则为240和250公斤;2)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确定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确定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这些用量值表示的系数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在安全系数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公路桥涵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安全系数,体现了安全储备的需要;而在可靠度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分项系数,体现了一定的名义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安全系数或分项系数越大,表明安全度越高。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活荷载与恒载(如结构自重)的分项系数分别为1.4和1.2,而美国则分别为1.7和1.4,英国1.6和1.4;这样根据我国规范设计办公楼时,所依据的楼层设计荷载(荷载标准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值大约只有英美的52%(考虑人员和设施等活载)和85%(对结构自重等恒载),而设计时据以确定构件能够承受荷载的能力(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有关)却要比英美规范高出的10~15%,二者都使构件承载力的安全水准下降。日本与德国的设计规范在某些方面比英美还要保守些。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设计多根据发达国家的规范,就如我国解放前和建国初期的结构设计方法参照美国规范一样。至于中国的香港和台湾,至今仍分别以英国和参考美国规范为依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建筑物的活荷载标准值上,与国外的差别并没有象办公楼、公寓、宿舍中这样大。不同材料、不同类型的结构在安全设置水准上与国际间的差距并不相同,比如钢结构的差距可能相对小些。
公路桥梁结构的情况也与房屋建筑结构类似,除车载标准外,荷载分项安全系数(我国规范对车载取1.4,比国际著名的美国AASHTO规范的1.75约低25%)与材料强度分项安全系数均规定较低。
尽管我国设计规范所设定的安全贮备较低,但是某些工程的材料用量反而有高于国外同类工程的,这里的问题主要在于设计墨守陈规,在结构方案、材料选用、分析计算、结构构造上缺乏创新。
1.2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除了结构构件要有足够承载能力外,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的局部破坏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或者说是结构不应出现与其原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依靠结构能有良好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用来对付地震、爆炸等灾害荷载或因人为差错导致的灾难后果,可以减轻灾害损失。唐山地震造成的巨大伤亡与当地房屋结构缺乏整体牢固性有很大关系。2001年石家庄发生故意破坏的恶性爆炸事件,一栋住宅楼因土炸药爆炸造成的墙体局部破坏,竟导致整栋楼的连续倒塌,也是房屋设计牢固性不足的表现。
1.3结构的耐久安全性
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以及工程周围水、土中有害化学介质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过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格外重视。我国规范规定的与耐久性有关的一些要求,如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和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都显著低于国外规范。损害结构承载力的安全性只是耐久性不足的后果之一;提高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在一些情况下也有利于结构的耐久性与结构使用寿命。
2.调整结构安全设置水准的不同见解
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较低,与我国建国后长期处于短缺经济和计划体制的历史条件有关。但是,能够对土建结构取用较低的安全水准并基本满足了当时的生产与生活需求,而且业已历经了较长时间的考验,这是国内土建科技人员经过巨大努力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安全储备较低,抵御意外作用的能力相对不足。如果适当提高安全设置水准将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提高工程抗御灾害的能力。国内发生的大量工程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管理上的腐败和不善以及严重的人为错误所致。现在提出要重新审视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主要是基于客观形势的变化,是由于我们现在从事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为今后的现代化奠定基础,要满足今后几十年、上百年内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发展的需要,有些土建结构如商品房屋则更要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具备商品属性的需要。国内近几年来已对建筑结构安全度的设置水准组织过几次讨论,在如何调整的问题上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这次科技论坛上同样反映了这些不同的见解:
1)认为我国现行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是足够的,并已为长期实践所证明,而国外就没有这种经验。我国取得的这一成功经验决不能轻易丢掉,在安全度上不能跟着英美的高标准走;安全度高了是浪费,除个别需调整外,总体上不必变动。
2)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度设置水准尽管不高,但在全面遵守标准规范有关规定,即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三正常”条件下,据此建成的上百亿平米的建筑物绝大多数至今仍在安全使用,表明这些规范规定的水准仍然适用;但是理想的“三正常”很难做到,同时为了缩小与先进国际标准的差距以及鉴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耐久性的需要,在物质供应条件业已改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应适当提高。这种提高只能适度,因为我国目前尚属发展中国家。
3)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应该大体与国际水准接近,需要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土建工程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出现事故所造成的风险损失后果将愈益严重,而为了提高工程安全程度所需要的经费投入在整个工程(特别是建筑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重现在已愈来愈低,材料供应也十分充裕。过去的低安全水准只是适应了以往短缺型计划经济年代的需要,但决不是没有风险,如果规范的安全水准较高,曾经发生过的有些安全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而规范的这一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为“三正常”的提法所掩盖。在建的工程要为将来的现代化社会服务,安全性上一定要有高标准。低的安全质量标准在参与将来的国际竞争中也难以被承认,即使结构设计的安全设置水准能够提高到与发达国家一样,由于我们的施工质量总体较差,结构的安全性依然会有差距。
3、结构设计规范的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
自1984年国家建委和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以来,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已从80年代末期起抛弃了传统的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从而统一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可靠度设计方法;其它的工程部门如公路、铁路、港口、水利的结构设计规范也正在或计划作这样的转变。我国规范的可靠度设计方法是参考国际上的相应标准ISO2394并经过国内科技人员努力后得以实施的。将可靠度设计方法用于结构设计规范,在国际学术界内通常被看成是一种发展趋势,但在工程内界则存在不同看法。尽管有了ISO2394,国外却鲜有重要或著名的结构设计规范已直接采用了可靠度设计方法,至今仍采用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或称荷载抗力系数法。在我国,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可靠度设计方法以及企图将我国各个行业的各种结构设计规范都用可靠度方法统一起来的做法,虽然工程设计界颇有微词,但学术界持赞成和肯定者是主流,不过仍不时有人对可靠度方法用于设计规范的适用性提出质疑。这次科技论坛上则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对规范可靠度方法的意见分歧。
对我国规范的可靠度设计方法持肯定意见的专家认为这是重大的科技进步,可靠度方法对安全度的概率定义要比定值的安全系数更清晰、更科学、更合理,当然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本身尚有不少缺陷,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认为,结构设计规范所面向的是类型多样的复杂群体,在安全度上需要考虑的不确定性与不确知性非常复杂,并不是“从统计数学观点出发的概率定义”所能科学描述或处理;规范可靠度方法在我国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它并没有给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带来明显实效,反而造成了安全概念上的某些混乱;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结构的安全度用可靠指标和虚假的失效概率表达后变得更加不可揣摩和模糊不清,不如安全系数那样从安全储备出发的度量方法更为直观和便于处理具体工程的安全问题;现行设计规范中的可靠度方法很不成熟,存在不少根本缺陷;他们认为半概率的多安全系数方法更适用于规范,也不排斥可靠度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在综合判断安全系数的合理取值时予以考虑。
二、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与工程的使用寿命相联系,是使用期内结构保持正常功能的能力,这一正常功能包括结构的安全性和结构的适用性,而且更多地体现在适用性上。
1、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现状
大多数土建结构由混凝土建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当前困扰土建基础设施工程的世界性问题,并非我国所特有,但是至今尚未引起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和广大设计与施工部门的足够重视。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混凝土应是非常耐久的材料。直到70年代末期,发达国家才逐渐发现原先建成的基础设施工程在一些环境下出现过早损坏。美国许多城市的混凝土基础设施工程和港口工程建成后不到二、三十年甚至在更短的时期内就出现劣化;据1998年美国土木工程学会的一份材料估计,他们需要有1.3万亿美元来处理美国国内基础设施工程存在的问题,仅修理与更换公路桥梁的混凝土桥面板一项就需800亿美无,而现在联邦政府每年为此的拨款只有50~60亿美元。另有资料指出,美国因除冰盐引起钢筋锈蚀需限载通行的公路桥梁已占这一环境下桥梁的1/4。发达国家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投入了大量科研经费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如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公路桥梁为对付除冰盐侵蚀及冻融损害,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从50年代的2.5cm逐渐增加到4cm、6cm直到80年代后的7cm,而混凝土强度的最低等级也从50年代的C25增到后来的C40,桥面板混凝土从不要求外加引气剂、不设防水层到必须引气以及需要设置高级防水胶膜并引入环氧涂膜钢筋。而我国遭受盐冻侵蚀地区的公路桥梁在耐久性设计方面至今仍无明确要求,对混凝土保护层和强度的要求仅为2.5cm与C25,与上面提到的加拿大50年代水准一致。国内按这种标准设计的一座大桥,建成后仅8年,由于盐冻侵蚀,现已不得不部分拆除重建。
我国建设部于80年代的一项调查表明,国内大多数工业建筑物在使用25~30年后即需大修,处于严酷环境下的建筑物使用寿命仅15~20年。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使用环境相对较好,一般可维持50年以上,但室外的阳台、雨罩等露天构件的使用寿命通常仅有30~40年。桥梁、港工等基础设施工程的耐久性问题更为严重,由于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过薄且密实性差,许多工程建成后几年就出现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海港码头一般使用十年左右就因混凝土顺筋开裂和剥落,需要大修。京津地区的城市立交桥由于冬天洒除冰盐及冰冻作用,使用十几年后就出现问题,有的不得不限载、大修或拆除。盐冻也对混凝土路面造成伤害,东北地区一条高等级公路只经过一个冬天就大面积剥蚀。我国铁路隧道用低强度的C15混凝土作衬砌材料,密实度和抗渗性差,不耐地下水与机车废气侵蚀,开裂与渗漏严重;对几个路局所辖的隧道进行抽样调查表明,漏水的占50.4%,其中1/3渗漏严重,并导致钢轨等配件锈蚀以及电力牵引地段漏电,影响正常运行,而1999年颁布的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仍未能对隧道的耐久性问题采取适当的对策,如适当提高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和在混凝土中掺入化学纤维等。
耐久性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在于我们许多正在建设的工程仍未吸取国际和国内的大量惨痛教训,还沿着老路重蹈覆辙。一些北方城市新建成的立交桥和高速公路桥,仍没有在材料性能和结构构造等方面采取必要的防治冻融和盐害的综合措施。甚至大型工程如2000年投入运行的珠海莲花跨海大桥,其主体结构在浪溅区仍采用不耐海水干湿交替侵蚀的C30混凝土与3~4cm厚的保护层厚度。
有专家估计,我国“大干”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还可延续20年,由于忽视耐久性,迎接我们的还会有“大修”20年的,这个可能不用很久就将到来,其耗费将倍增于当初这些工程施工建设时的投资。
使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进一步加剧的原因有:
1)由于混凝土的质量检验习惯上以单一的强度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导致水泥工业对水泥强度的不适当追求,使水泥细度增加,早强的矿物成份比例提高,这些都不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我国对水泥质量的检验在强度上只要求不低于规定的最低许可值,而国外则同时还要求不高于规定的最高值,如果强度超过了也被认为不合格,这种要求还有利于水泥产品质量的均匀性。
2)工程施工单位不适当地加快施工进度,尤其是政府行政领导对工程进度的不适当干预。混凝土的耐久性质量尤其需要有足够的施工养护期加以保证,早产有损生命健康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混凝土。国内媒体上大加宣传的所谓几个月就修成一条大路、建成一座大桥、或盖成一幢高楼的工程以及抢工献礼工程,很可能就是今后注定要花掉更多资金进行大修的短命工程。提前完成合同规定施工期的在国外要被罚款,因为意味着工程质量有遭到损害的可能。
3)环境的不断恶化,如废气、酸雨,我国的酸雨面积已超过国土的30%。
当前迫切需要进行的工作是尽快编制桥梁、隧道、港工等基础设施工程耐久性设计的技术条例,修订补充现行规范中对结构耐久性的要求。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各种基础设施工程的设计工作寿命,在重要工程的设计文件中必须有使用寿命的要求和论证。当前在建的众多工程在耐久性上之所以仍然沿着重蹈覆辙的道路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在耐久性上没有可资遵循的新依据。更为严重的是现行规范中的有些条文,本身就对耐久性有害。为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在混凝土中合理使用粉煤灰、矿渣等矿物掺合料是重要的技术手段,国外有的规范甚至规定在桥梁等混凝土结构中必须加入粉煤灰等掺合料,而我国的铁路混凝土桥隧施工规范仍在明文禁止使用。此外,工程技术界还存在长期形成的一些过时的看法,对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造成阻力。例如,顾虑会影响混凝土强度而不愿使用引气剂,而引气本应作为改善混凝土耐久性和工作性的常规手段;又如,希望加大水泥用量来保证混凝土强度,而尽可能低的水泥用量本应是提高混凝土抗裂和耐久性能的重要途径。
在修订规范的耐久性要求上,交通部于2001年颁布的港工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已为其它土建工程行业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我们一方面要参照国内外已有的资料和经验,尽快编写出相应的设计施工技术文件以应急需,另一方面则要安排系统的研究项目,加大耐久性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当前国际上结构工程学科最为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而我国在这一方面相当落后。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离不开原材料和环境等特定条件,需要考虑本国的特点,是不能完全依赖国外研究成果的。
重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产混凝土所需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均需大量消耗国土资源并破坏植被与河床,水泥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已占人类活动排放总量的1/5~1/6,而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已居世界第二。我国现在每年生产5亿多吨水泥,与之相伴的是年耗20多亿方的砂石,长此以往实难以为继。延长结构使用寿命意味着节约材料,而耐久的混凝土一般又应是水泥用量较低和矿物掺合料(工业废料)用量较高的混凝土,所以耐久的混凝土正适应环境保护的需要。国际上对桥梁、隧道等土木工程的设计工作寿命多为100年,有的如英国为120年。考虑到耐久性不足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国际上近年来有要求将这些工程的最低工作寿命进一步延长的趋势,如提出城市环境中的桥梁至少应有150年。
2.土建结构工程使用阶段的正常检测与维护
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概念,与使用阶段的检测、维护和修理不能分割,对处于露天和恶劣环境下的基础设施工程来说尤其如此。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一些工程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我国有结构工程的设计规范与施工规范,但没有如何使用的规范。有些工程倒塌事故,例如最近四川宜宾的南门大桥发生桥面坍落事故,就是因为桥面结构与主拱之间的吊杆在连接处发生锈蚀,如果有定期的检测要求,这样的事故很有可能避免。有些国家对于结构的损坏可能导致公众安全的建筑物与桥、隧等公共工程,强制规定必须定期检测;即使是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和外墙面砖等建筑部件,因其坠落后容易伤及公众,也有强制定期检测的要求。我国由于施工管理水平和事故操作人员的素质相对较差,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制度不够健全,规范对结构安全与耐久性的设置水准又相对较低,已建的工程中往往存在较多隐患,所以更有必要从法制上确定土建工程的正常使用和定期检测的要求。对于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质量,虽然政府已作出了设计与施工的责任单位和个人需对其“终身负责”的规定,但是这种要求执行起来缺乏可操作性。要将结构安全质量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还应以预防为主,通过例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
现在国内有大量土建工程因步入老化期需要诊治,也有大量已建的违章工程需要评估,更有许多工程发生病害需要诊断和加固,各地已涌现了不少从事土建工程诊断、治理与加固的队伍,并有蓬勃发展成为一种新兴行业的趋势。出现问题和病害以后再来治理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应该更加强调预防。对于在役土建工程的检测和评估,要建立相应的法规和标准,要有从业人员的注册和从业机构的资质认证制度,在管理体制上予以规范。
从国家对公共工程建设的投资和对工程设计的要求来看,需要有工程整个使用期限即全寿命费用支出的论证。只注意工程项目建设的一次投资支出,很少考虑工程建成后需要正常维护与修理的长期费用,不但可能损害工程使用寿命和正常使用功能,而且经济上算总账会很不合算。在发达国家,由于新建工程少,用于维修的费用往往更为主要,英国1978年的土建维修费上升到1965年的3.7倍,1980年的维修费占当年土建费用总支出的2/3。我国虽是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大兴土木,可是过去建成的大量工程已经或过早老化。国内40%公路桥梁的桥龄已大于25年,加上进入90年代以后交通量猛增,超载严重,以往的设计标准又低,路、桥的维修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养护维修费用得不到保证,造成工程安全隐患并在以后需要支出更多的大修费用。在土建工程的投资上,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大已建工程维修的费用。
为加速路桥等公共工程建设,国家现在鼓励投资公司出资并给以一定期限如30年的经营收入作为补偿。如果对重要土建工程有必须进行定期检测与评估的法规,就能保证这些工程在一定期限后归还国家管理和经营时的良好功能,对于设计工作寿命为100年的桥梁,至少还可正常使用70年,而不至于30年到期后国家接收的已是一个破旧的工程。
三、技术规范的作用与管理
这次科技论坛对于土建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定位、作用与管理也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们往往视技术规范为法,将规范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等同于法律条文来对待。技术规范或规程,与各种技术条例、技术要求、工法、指南等技术文件一样都是技术标准,本身不具有法律作用,只当工程各方(业主、设计、施工企业)认同作为设计与施工的依据并在契约的基础上,才能作为法律仲裁的依据。将技术问题法制化并强制执行,不利于技术进步和创造性的发挥,反而容易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当然,政府部门从国家和公众的整体利益出发,需要在安全、环保等重大原则上对土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出必须满足的最低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法规,但法规一般并不需要提供如何达到这些要求的具体技术途径和方法,后者是技术标准的任务。政府也可以原则认可或批准某些重要的技术规范或其中某些内容使用。
土建工程有着强烈的个性,需要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具体特点去解决设计与施工问题。所以规范作为技术标准宜强调其指导性而不是强制性。如果规范条文看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条文,就有可能束缚设计施工人员的主动创造性并阻碍新技术的应用。。我国土建工程在结构设计上与国外相比的最大差距就在于方案与技术上的创新,这与以往过分强调规范的法律地位从而形成所谓“结构设计就是规范加计算”的倾向不无关联。我国的技术规范在编写风格上也有模仿法律的倾向,极少提及使用者需要注意规范可能存在的某些不足之处或允许并鼓励使用者在某些问题上可以另辟蹊径。如果在设计施工中要取代规范中已经落后过时甚至有害的技术规定,则无异于违法行为。相反,只要墨守规范,即使出了事故,就可不负法律责任。这样就在客观上降低了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要求与职责要求,不利于提高我国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参与今后的国际竞争。为了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并杜绝钻规范条文的空子进行偷工减料,应有必要建立这样的共识并作出规定,即遵守了规范条文并不意味着就可免除法律责任。国外有些规范就是这样规定的。
企图不断加强技术规范的强制性来解决屡禁不止的工程事故,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现在,有关主管部门将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的部分条文抽出来,明确列为强制性条文,同时规定各个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须通过有关部门或其授权委任的其他企事业设计单位的审查,而审查的主要内容就在于对照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其任务已类似于执法;这种做法是否明智似可商榷。我国土建工程事故频繁的原因,主要在于管理不善,特别是管理环节上的腐败;其次是施工操作人员素质低,又难以短期解决;过分强调规范的地位与作用,未能建立与规范配套的完整标准体系,比如缺乏指南、工法等更为详尽具体的技术文件,可以用来指导和规范设计与施工的各个具体环节,也有一定的关系。从设计角度看,出现事故主要不是由于没有按照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规定,而是方案性的错误或忽略主要的设计条件;也有一些工程则因过去的设计标准过低,耐久性不足,在使用过程中又缺乏应有的例行检测而导致失效。其实,要做到设计规范强制条文的要求最为容易,为此请专业人士审查似无必要。重要的工程设计应规定请专业单位全面审核,其要点也应在结构方案、构造方法与计算分析的原则上。从结构设计的国家规范中抽出的强制性条文不免支离破碎,个别条文的规定也不一定适合某些地区和某些工程的具体特点,反而造成麻烦。
我国幅员广阔,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技术力量悬殊,环境条件各异,客观上要求规范能给设计人员更多灵活性,少一些强制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规范的指导下,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去解决问题。总之,在规范标准上,要摆脱计划经济年代遗留下来的过分强求统一、较少考虑个性和缺乏实事求是灵活性的倾向。要提倡和鼓励各省市编制地方性规范,在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标准上,可有不同的设置水准。比如上海、北京、广州这些大城市应该高些,在抗震防灾要求上,更应区别对待。全国性的规范订得愈详细,其适用性可能变得愈差,造成的混乱也可能愈多;特别象岩土工程那样的规范更是如此。
技术标准中的强制性越多,也意味着政府有关部门在具体技术问题上需要承担的责任越重,而这些本来不该是政府部门的职责。规范中的要求是最低要求,在安全设置水准上,政府需要干预的也应是保证公众安全的最低要求。对于土建结构的抗震设计,政府有关部门至今仍规定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提高抗震的设防标准(建抗586号文件)。事实上,如将商品房的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抗震能力可提高约1倍,而增加的房屋造价相当有限,在众多城市中可能仅及居民用于室内装修费用的几分之一。政府的这一规定无异于限制居民只能购置抗震安全质量标准最低的房屋,如果发生地震造成损害,有关部门如何解释?
规范等技术标准的管理体制亟待改善。建国以来,由政府部门负责统管并指定有关企事业单位分别承担每本规范编写和修订工作的做法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有些在经费和人力上得不到保证,平时基本上没有专门人员去搜集了解规范使用中的问题并及时修改补充规范条文;面对新的结构型式、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艺,规范的过时条文不但成为推广新技术的阻力,而且有被误用或盲目套用而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发达国家有关土建结构工程的规范及与之配套的各类技术标准多由行业协会或专业学会编制及管理,规范的翻新周期短,不象我们要长达10年以上。我国的学会与协会重复设置,分工不明,并且至今还依附于某一政府部门,基本上只起到政府职能部门非官方代言人的作用,距离独立和富有活力的健全机构还差的很远,如何发挥这些机构在技术标准编写和管理中的作用也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建议随着改革的深入,整顿合并有关的学会、协会,加强其职能,并逐渐成为技术标准编制管理的主体。
四、准备提交政府有关部门考虑的建议
为了改善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这次论坛中提出了以下建议供政府有关部门考虑,:
1、桥梁、隧道、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已是当前亟待采取措施应对的重大问题。否则,一些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将得不到有效保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会蒙受巨大损失,并将给生产和公众生活带来长期困扰。
建议国家建设部、交通部、铁道部主管土建工程设计标准的部门,能对工程的耐久性要求作重点审查,明确土建工程的设计应有最低使用寿命的要求,重要工程的设计文件中应有正常使用寿命和耐久性设计的独立章节与论证;
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对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基础理论研究给予重点支持;
建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在近期内编订有关法规标准给以立项资助;
建议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建筑学部在其咨询研究项目中,联络国内有关专家,促进土建结构耐久性设计指导性技术条例的编制。
2、土建工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应有定期的检测和正常的维护修理加以保证。对于重要土建工程,我国尚无必须进行安全检测的法规。在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上有重新建、轻维修的倾向,不利于工程寿命和投资效益。
建议对桥、隧等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物,在其使用期内实施强制性的定期安全检测。为此,需要制定法规,编制相应的技术标准;对于土建结构工程的检测与评估,需要建立从业人员的注册制度和从业机构的资质认证与监管体制。凡属已建工程的安全诊断也可一并归入这一行业。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桥、隧、道路等土建基础设施工程投资上,根据需要,加大工程维修费的比例。
3、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与管理体制,发挥学会、协会在技术标准编制、修订和管理中的作用;逐步淡化技术规范条文的强制性质;鼓励编制地方性规范(标准)和企业标准,适应不同地区在环境地质和经济、技术水平上的差异,并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暨工作思路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有力监督下,在省水利厅、南平市水利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扎扎实实地抓好防灾减灾、水利工程建设、依法行政等水利工作,根据省水利厅“一个要领、四大目标、六项重点”的目标要求,广大水利干部职工与时俱进,发扬“敢想,敢拼,敢赢”的精神,突出抓好民生水利、平安水利、生态水利和和谐水利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和上级交办的任务,推动了全市水利事业的加速发展,各项水利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我市水利工作总结
,全市水利经济指标运行情况良好。我市完成水利投资1.35亿元,全市征收堤防维护费和防洪保安基金190万元,征收水资源费171万元,征收河道采砂管理费9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12.5万元;完成招商项目1个,投资1680万元,注册资金800万元;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达2240.28万元。我局获南平市水利局“冬春水利建设先进集体”,局党支部获市委“党建先进集体”,《生态格网在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荣获省水利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主要做法和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抓好防汛抗旱工作
我市认真做好防汛备汛工作。一是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由于人员变动,市防指于3月13日在《报》公布了小(2)型以上水库以及重点水电站的防汛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要求相关责任人及时到岗尽责。二是落实值班制度:4月1日起,市、乡、村各级防汛部门、气象、水文等单位全面进入24小时值班。三是落实预案修订工作:完成了富屯溪流域梯级电站的防洪预案以及在建工程的度汛预案,完成城区、镇、村、水库防汛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增强预案可操作性;精心制作防灾减灾自救手册和防汛明白卡,并利用世界水日和减灾日进行广泛宣传。四是落实强化信息传输能力工作:今年,加大对防汛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投入25万元建设防汛指挥系统,完成5座小(1)型水库的水位自动测报系统建设任务投入使用;完成安装市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市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经过试运行,已实现“视频到乡,视听到村”,今年利用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召开了全市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五是落实汛前大检查工作:2月27日起,我局组织技术人员在各乡镇、在建工程管理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对小(2)型以上水库和重要水电站、高速公路等在建工程进行重点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责任人,并限期整改,对一时无法处理的,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安全度汛。六是落实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按常备、专业、预备三支队伍进行落实;城区共储备有抢险冲锋舟7艘(富屯溪待命4艘,预备役营3艘)、机动救生船7艘、水泥100吨、钢筋10吨、水泵20台、麻袋1万条、编织袋10万条、桩木50立方米、砂石100立方米、救生衣150件等防汛抢险物资,随时可以调用。七是强化会商应对:4月21日,利用应急视频视听会商指挥系统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召集水利、国土、气象、水文等部门进行会商,分析和研究防御对策措施。5月5日、5月15日、5月26日市防指再次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会商研究下阶段工作。将会商结果及时向各乡镇、有关部门通报。八是开展防汛演练:5月26日、6月8日至9日市防指组织五艘抢险冲锋舟、三十名预备役官兵参加水上抢险演练,为防汛抢险救灾做好准备。
今年以来,我市多次强降水袭击。5月13日晚,城区突降暴雨,一小时降雨量达59mm,北门和天后宫因雨水涌高。今年富屯溪较大的洪水过程出现在5月25日至5月26日,6月2日至6月4日、7月1日至7月3日,虽然洪水都为中小洪水,但我局高度重视,尽职尽责,认真做好雨情、水情、灾情的收集工作,随时和有关乡镇、单位保持联系,做好信息、命令的上传下达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二)努力推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完成~冬春水利建设任务,总投资1842万元,占计划1842万元的100%。投入劳动日87万工日,占计划87万元的100%;土石方145万m3,占计划143的101%;新增灌溉面积0.3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3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27万亩,新增防渗渠道25.3km,完成水库除险加固5座,山地水利52个蓄水池、容积8000m3,清淤渠道27km,解决村级人 饮8处、受益人口5700人,改造中低产田0.3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万亩。冬春水利建设工作获南平市评比二等奖。
投资464.5万元,完成拿口镇、洪墩镇、下沙镇新增国债饮水安全工程整村推进建设;投资31万元,完成城富水库、栈里水库等除险加固任务;编制~桂林乡、大竹镇、水北镇国债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冬春水利建设任务,计划投资1735万元,投入劳动日76万工日,土石方96万m3。截止12月25日,我市完成情况为:投资1197万元,投入劳动日52万工日,土石方66万m3,修复水毁水利工程40处,改善灌溉面积0.2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3万亩,动工水库除险加固2座,清淤渠道17km。
(三)强化取水许可和采砂管理
加强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精心组织“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宣传活动。一是3月22日在市音乐喷泉广场组织了一场以“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为宣传主题文艺晚会,晚会结合水法知识精彩纷呈,千余群众到场观看;二是充分利用宣传横幅、标语、宣传单、张贴宣传画、报纸和当地电视台播放宣传光盘等形式,大力宣传水法律法规;三是把六万份制有水法知识口杯、水法宣传手册发放到市直机关、学校及汽车站、火车站等公共场所。
建立健全各项水行政执法队伍内部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开展执法装备系列化建设,大队的执法装备和办公条件得到改善,完成了水政能力达标建设,并通过省上验收。强化取水许可、河道及采砂管理,全面落实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办理取水许可证5本;河道采砂挂牌招标3个采区,征收河道采砂开采权出让金8万元,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19本;审批涉河工程项目防洪论证审批1件,参加涉河工程项目前期项目论证3个;立案查处无证越界开采砂石料1起,调解水事纠纷6起。认真做好饮用水源地、河流出入境断面、重点工业污染区等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委托福建省南平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对境内富屯溪、同青溪、下沙溪、白水溪所属的7个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及抄送城市生活供水主管部门;修编河道采砂规划,完成河道岸线规划35公里。组织开展水土保持“绿网杯”小论文竞赛活动,,获南平市高中年段一等奖3篇、二等奖3篇,初中年段一等奖3篇、二等奖3篇。
(四)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加快
1、加快富屯溪防洪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工程主体部分建设。
2、积极实施同青溪小流域综合治理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已治理上游崩岗1处、新建护岸1730米,完成杜家坊标准农田建设。
3、开展富屯溪三期防洪堤项目,完成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五)向上争取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我局集中力量,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选好项目,精心组织项目前期工作,建立水利项目储备库,上报防洪工程等八个方面的项目12个,已落实水库除险加固项目5个,规模1000万元,2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规模5000万元。全力以赴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局班子领导成员担任副组长,局工作人员都是小组成员,在全局干部职工大会上宣传发动,所有工作都围绕项目来展开,把招商任务纳入个人年终绩效考评内容,人人都是招商员,在全局形成抓项目的浓厚氛围。我局通过各种形式,捕捉招商信息,组织人员前往福州、厦门等地招商,邀请了4批15位香港、江苏、浙江、厦门等地客商到座谈考察,完成紫云湖面综合开发项目,投资1680万元,注册资金800万元。在做好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引进项目跟踪服务工作。
(六)三个文明建设齐头并进
1、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今年四月以来,我局历时5个月,结合全市水利工作实际,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海西应先行、闽北当先锋、走前头,水利大作为”为实践活动载体,周密部署,广泛动员,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学习活动主要经历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等三个阶段六个环节,在学习调研阶段,我针对当地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在主汛期前带领班子成员到光泽水库实地调研,组织撰写调研文章《对光泽水情影响我市防洪工作的思考》,得到市委梁书记充分肯定已予批示。实践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意见箱等形式进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11条,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整改,提出具体明确的整改计划,明确责任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力求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经过群众满意度测评,我局学习实践活动满意率达100%。
2、党建工作:按照市委和市直党工委的部署,扎实推进“创建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活动。健全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增强党建第一责任人的履职意识。按照创建“五好支部”的要求,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增强党支部的活力。深入持久地抓好党建“三级联创”工作。通过开展党建工作的 经验交流、专题研讨、争先创优、互学互促等活动,加强纵向联系,推动“三级联创”活动的扎实开展。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认真落实“”制度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建立民主生活会前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员交心谈话制度,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健全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在党内真正形成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
3、班子建设、行评、效能建设、精神文明、综治等工作:
在班子自身建设方面,通过组织领导个别交谈、召开班子交流会和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子内部既坚持原则,又紧密和谐,成为团结战斗的集体,形成了团结向上的氛围,坚持每周一上午定期召开局务会,凡事集体研究通过。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方面,广泛宣传发动,精心组织,实行选题评议,评议主题为河道乱采滥挖问题、村级小型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问题,深入查摆问题,认真落实整改,做到边评边改,纠建并举,促进和带动各项业务工作上新台阶。,我局共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11份,各承办单位、承办人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撰写建议答复材料,局主要领导主动与代表委员沟通,告知初步方案,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征得代表委员认同,经过综合分析、认真研究后确定正式办理方案,办复率100%。在机关效能建设方面,把实行透明、高效、廉洁的管理制度作为行政效能建设的重点,健全领导机构,落实工作责任,制订工作方案,强化效能制度的督查,根据我局工作实际和新形势工作要求,完善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行为;严格考勤制度,不定期进行查岗;通过“提速增效”等系列活动,确实提高办事效率,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在政务公开、网站建设方面,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行“五项制度”,推进政务公开,组建部门网站,按照部门公开目录规范公开工作,努力提高我局信息开发利用率,逐步实行网上公开、网上服务、网上办事、网上审批、网上咨询、网上投诉、提高行政效能。在综治工作方面,围绕教育抓预防,提高思想认识,人技结合,不断完善内部安全保卫制度,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好职责,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化解矛盾纠纷,全年接到转办的件6件,对转办件深入调查,妥善办理,及时回复,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创造水利发展良好环境。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加强教育,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精心打造新时期水利人新形象,按创建目标、标准和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完成市级文明单位的各项工作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把安全生产百日督查的重点放在武邵高速公路建设方面,我局于3月、5月、9月、11月先后联合安监局、经贸局有关人员,对全市水库、电站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落实整改,确保水电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一年来,全市水利系统无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4、挂点帮扶工作:结合我局部门优势,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挂点村居帮扶力度,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制定挂点村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农民持续增收目标和措施。对下派村――大乾村,修复中桥水毁挡墙,保证群众过往桥梁安全;对新农村建设挂点村――王亭村,投入20余万元,实施栈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王亭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村级小型水利设施水毁修复等。为五四社区、华光社区提供综治防控体系经费,为行春社区带创“精品小区文化阵地”。
5、岗位职责绩效考评工作:在开展绩效考评试点工作中,按照组建机构、宣传发动、制定标准、审定报备、规范运作等步骤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抓落实,注重建立适合我局工作特点的考评机制,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试点工作方案,结合实际,局长与股长签订股室年度工作责任状,每位干部职工制定共性、个性标准明确岗位职责,加强日常管理,规范运作,采取点评推进工作,召开半年、全年点评会,被考评人员在大会上进行半年、年终述职,由局长点评科级干部,分管领导点评股级干部,股长点评科员,当场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和不足,提出今后努力方向,点评时专人做好记录备案,今后工作中加强沟通,便于改进工作。
一年来,我市的水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关心与指导,离不开上级部门的支持与帮助。这和水利局历任老前辈们所奠定的良好基础与现任领导班子成员付出的辛勤劳动是密不可分的,是全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辛勤劳动的结晶。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水利工作与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水利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我们决心在新的一年里真抓实干,以新的姿态和新的业绩,努力开创新时期水利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思路
(一)精心策划、实施水利重点项目。按照“启动实施一批、前期推进一批、策划储备一批”的梯次滚动思路,从项目储备库中筛选一批符合国家、省重点支持项目,全面展开前期工作,启动的项目有:中型灌区、中小河流集中整治项目、小型水利建设专项县、灌溉泵站改扩建项目、农村饮水安全整村推进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崩岗治理等。推进富屯溪三期防洪堤项目实施进度,加快同青溪小流域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建设,努力提高我市小流域防洪防灾能力。
(二)防汛抗旱工作:1、落实各项防汛准备工作。要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主要抓好5项准备,即组织准备、工程准备、预案准备、队伍准备和物资准备。积极推进富屯溪三期防洪工程建设,完善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预测预报的精确度与时效,健全全市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和各类处置预案,加强雨水情会商和人员培训,重点完善城市防洪及镇村两级防洪预案和抢险队伍培训工作。2、做好危险部位防汛度汛工作。汛前要开展安全大检查,严格制定并执行水库三大制度,加强易发区的地质普查和监测,确保水库安全、地质灾害安全和在建工程度汛安全。3、、做好抗旱救灾的各项准备。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在抓好防汛工作的同时,要密切跟踪分析天气变化,做好水库科学调度,备足抗旱物资,组织开展渠道清淤加固,全面检修维护水轮泵、电灌站,推广农作物防旱抗旱新技术,确保防汛抗旱两不误。
(三)水政水土工作:1、继续推进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进水资源节约和保护。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综合规划,推进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大取水许可监督管理。2、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落实水域纳污总量控制制度。3、加强河道和河道采砂管理,加大弃土弃碴查处力度。4、加强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前置审批和过程的监测、监督管理,认真落实“三同时”制度,争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率达90%,水土流失案件查处率达90%以上,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现象,不断改善生态环境。5、要创新水土保持普及教育方式,全面推进以青少年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宣传普及教育工作,力争受教育人数达5000人次。
(四)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农村水利基层服务体系,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冬春水利建设,确保完成年度任务。
(五)抓好党建工作、队伍建设。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三课一会” 制度,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力开展干部职工素质教育活动,创建“学习型机关”,坚持周五下午“学习日”制度,创新学习方式。强化技术队伍建设,同时加大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制定硬性考核标准提升技术队伍技术含量。
真语文“真”在哪里?真语文是要培养学生能够应付现实生活、工作、学习真正实用的语文能力。这个语文能力的培养,要靠一套“语用型”的语文课程知识体系。
当今我国语文教育问题的根源,几乎都能找到其知识基础上的症结。
一是语文课程知识内容陈旧。现有的语文课程知识主要产生于20世纪前期,是当时语言学、修辞学、文章学、文艺学等所谓“新学问”的移植,此后虽略有修正,但整体面貌并没有大的改观。我们过去常用的“字、词、句、段,语、修、逻、文”的基础知识,“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文章知识,“议论文三要素”“小说三要素”等文体知识,“重点突出、中心明确、情景交融、铺垫照应、对比映衬、先抑后扬、开篇点题、收束全文”等写作知识,现在看来不免陈旧。这些“语文基础知识”在语文教育发展历程中,或许曾经有效,而今随着语用学、语篇学、语境学、文艺学、传播学、阅读学、交际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许多新的更有效的语文课程知识理论已经涌现,如语境、语体、语篇、过程写作、言语交际、媒介语言等知识,应引起我国语文教育界应有的重视。
二是语文课程知识观念落后。从当代知识观去看现存的语文课程知识就会发现:长久以来我们所固守的那套知识系统,大致与认知心理学中的陈述性知识相当,没有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我们对这些知识的认识还停留在客观的、静态的、普泛的原理知识层面,没有考虑到当代知识的发展性、情境性、动态性、生成性、多样化的特点。把知识当作可以记忆、储存、可灌输传授的东西,这种狭隘的知识观不但难以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而且还造成了语文教育与生活世界的隔离,与个体语言生命的疏离,与人的精神世界的分离。更为关键的是基于传统语言学、文章学的知识体系,与基于当今语用学的知识体系,几乎是两套本质不同的语言知识体系。前者研究的是静态的、抽象的、有固定意义的语言符号,指向语符和语义教学,以认知并运用符合固定语法规则的正确的句子为重心;后者则是以言语为研究对象,指向具体情境中的语言运用,培养的是符合语境的真实灵活的语言交际能力,这更接近语文教育的本质。
三是语文课程知识概念与认识的分歧。百年来,现代语文教育一方面表现出一种知识化的总体趋势,另一方面又存在对知识教学的质疑。我国语文教育经历了由“追求知识”到“淡化知识”再到“重建知识”的发展历程。其实质并非“要不要”知识的简单回归,而是“要什么样”的知识的命题转换,是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永恒追寻。传统的语言学知识源于结构语言学,是静态的语文知识体系,而今要基于功能语言学、语用学的发展,进行语文课程知识体系的更新和重建。
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指出:“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功夫,避免围绕知识条文、概念定义耗费精力。”[2]还认为:“语文课程目标不是落在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系统和学科规律的理论知识上,课程内容不是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文字学、文章学、文学的知识拼盘,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在将来不同工作领域运用好语言文字。”[3]
我们认同这些说法,但对此有不同的认识理解。一是关于语文课程知识的概念。课标组说的是“狭义知识”,我们用的是“广义知识”,即包括事实(范例、课文)、概念、技能、策略、态度等。可见,“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本身就是案例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二是要达成“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驾驭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离不开相应的语文课程知识体系。“案例和实践”是不可穷尽的,需要抽象与概括。这种抽象与概括的语言实践知识主要就是“语用知识”。语用学是研究语言运用规律的学科,是语文教学的原理学科。我们说的语文课程知识主要指语言运用知识,即“语用知识”。
基于语用的语文课程知识理念和体系,有如下特点。
第一,以“语用知能”为核心。
传统的语文教育主要是基于静态语言学的语言符号形式和客观意义的教育。它容易堕落为行为主义的死记硬背与机械模仿,难以培养出灵活应付各种生活、工作、学习情境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当今社会,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日益重要。比如,礼貌得体地打电话,在各种场合与人交流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通过媒介与人协商沟通达成协议等,都需要真的语言能力,需要语用型的语文教育。
韩雪屏认为,由于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缺乏“语用”这个上位概念,因此,就不可能自觉地衍生出诸如话语、文体、语体、得体、语境、语篇、语用原则、语用失误等一系列下位概念和知识体系,也就不可能有效地研制和转化出相应的、用以指导学生言语实践的动态性知识。[4]虽然语用学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西方学者创立和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的一门独立的新学科,但至今,“语用”概念还没有正式进入我国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领域。这种状况,主要源于语文课程知识理论建设上认识的误区和行动上对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的隔膜与拒斥。
第二,“以交流能力”为取向。
语文能力是以“阅读理解”为主,还是以“表达交际”为主?这也是当今语文教育目标取向基点的分歧所在。传统的语文教育以“阅读理解”为中心,以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为主要任务目标,说写处于附庸地位。这种以理解吸收为主的语文学习,是一种被动的、内向型的语文能力的教育,它与传统封闭保守的社会需求基本一致,而现代社会是一种外向、交往型的社会环境,更需要人的表达交流与沟通合作能力。当今的文学理论已由文本中心、作者中心转向“读者中心”,国外的写作教学理论也实现了由“文章(结果)中心”向“交流(读者)中心”的转型,这是现代社会对人的交往技能及相关学科理论“向外转”的结果。
在一个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不同民族之间利用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广泛合作交流的时代,过去靠一己之力完成的工作,现在须靠团队、集体的力量甚至跨地区、文化、国家去完成。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如何运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合作变得日益重要。人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生活、工作、学习所必需。
第三,以“语境、语篇、语用”知识为重点。
一个具有合格语文能力的人应该是一个必须能够灵活自如地应付各种人、事以及各种情境需要的人。说出合乎情境的话语,写出合乎情境的文章,阅读时能够还原语境的丰富内涵,听话时能够听出话外之音,这是语文教育中的语境感知、还原与构建能力。目前的语文能力是一种“去语境”的通用语文能力,不考虑对象、场合、目的、情境,文字限于其字典意义,表达限于其语法形式,意义的褒贬似乎都是固定不变的。我们且看一个例子。
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在《我的理想》的作文中写道:
阿爹还没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就都不怕了……
如果用传统语言学知识和通行标准来评判这篇学生作文,当然有点“不登大雅之堂”。可是回到作文的语篇语境去解读,这篇习作却又是多么情真意切、真挚感人啊!然而教师却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画了个大大的“×”,并写道:“这也叫理想?”我们认为这名教师犯了两个错误:一是用伪圣的道德评判误读了孩子纯真的心灵,二是缺乏语境、语用知识的常识。我们的语文课程知识是一套与现实生活、工作、学习需要的真实的书面表达能力不发生联系的假知识,这些假知识甚至可以将学生原本在生活和课文中获得的正确的语感戕害殆尽,导致我们的语言教育扭曲变形。
第四,吸收并开发当今社会急需的语用知识。
随着当代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关电脑读写、屏幕阅读、网页浏览以及信息的搜索、识别、鉴赏、传播等媒介语言教育已经成为各国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然而由于我们的语文教育观念落后,这些新的语文能力需求并没有进入语文主流教育的视野。
我们不去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的真假优劣、独立思考以及自由表达的能力,不去培养学生阅读说明书或海报、浏览网页、信息的能力,将很难培养出适合当代信息科技发展,参与国际间激烈竞争的有创造力、批判力的高素质公民。
总之,我们的语文教育观、能力观、知识观、教学观、评价观等方面都面临着知识和理论的更新和重建。语用学及其知识,则很可能是我国未来伟大的语文教育重建工程的知识基础与理论来源。
参考文献
[1]王荣生.简论制约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知识状况[J].学科教育,2002(10).
[2]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J].基础教育课程,2011(36).
[3]巢宗祺.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的对话[J].语文建设,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