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3 04:50: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历史课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史料应用 新课标 选择 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78-01
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无论是文物、古迹、图片、典籍、文字、图表还是戏剧、民谣、甚至漫画,都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人们就是通过这些痕迹认识和感知历史的。在历史的研究和学习方面更是要强调史料的重要性。英国主张“新历史”的学者就认为:“把史料作为证据,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①。美国在1996年制定的《全国历史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对历史有真正的理解,就要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史料。”②所以,史料的运用成为了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
1 历史课堂史料应用是大势所趋
1.1 史料教学是新课改理念的体现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这样规定学生学习的“历史技能”培养:“阅读历史材料的技能,包括阅读文字或图表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等。”在“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方面,主要有以下目标:“能整理零散的历史材料,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③而且,在新教材的编制中,也增加了“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学思之窗”等栏目,都充分体现出新课标已将史料教学作为开展新课程改革,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
1.2 史料教学适应了高考能力的基本要求
近几年来的历史高考命题大都立足于考察学生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尤其是对史料的处理、阐释及文字的表达方面,体现在试题中则是利用大量新材料,创设“新情景”。从题型来看,80%的选择题和100%的非选择题都使用了包括历史文献、文化典籍、图表、图片、研究著述等素材,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重视史料教学,培养学生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怎样选择史料
2.1 科学性
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不是拍电影,也不是单纯的讲故事,所以,教师在选择材料时,不能信手拈来,随意引用,尤其是不能把一些进行过艺术处理的艺术品,或是逸闻轶事当做正史来对待,一定要通过慎重地比较、甄别和考证,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科学的取舍,这样才能给学生呈现一个正确的、真实的历史。
2.2 针对性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为我们积存了浩如烟海的史料,而教师在课堂所引用的材料既不能面面俱到,又不能难度太大。所以,在选择材料时要选取最能说明问题,最能突破重点,最典型,最具有启发性、深刻性的材料。同时,还要针对所教学生的年级、班级、年龄阶段、心理特征和知识储备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史料,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所选材料服务教学,服务学生。
3 怎样运用史料
3.1 逐字逐句,融会疏通
对于大多说学生来说,对材料基本意思的解读都存很多问题,尤其面对古文文献资料,图片、图表资料,因其文字艰涩,信息含量大,要对其蕴含的信息进行正确解读就很困难。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首先 要对所选择的材料做到自己读懂读透,了解史学界对材料的基本观点。其次,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通过对材料进行分层、找关键字、分析“题眼”等具体办法,引导学生理解史料所蕴含的基本意思,使学生掌握研读和辨析史料的最基本方法。
3.2 精心设问,提升能力
学生对材料的通透理解,通常都是通过教师设问、学生的解答的方式来完成的。在历史课堂中,设问也是学生理解史料、提取信息的一种最常用、最有效的的途径。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是一定要围绕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设计一些有针对性、高质量的问题。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读史料,寻找问题所需要的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
3.3 立足学生,知识构建
美国1996年《全国历史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自己去检验历史的记录,查阅文献、杂志、日记和观察历史的遗物、遗址以及其他的历史证据,对这些历史记录所显示的内容进行有想象力的思考,并比较当时各种观点。”④在史料运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史料的搜集和分析,进行直接探索和研究,大胆地构建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或是,通过研究和分析,验证课本中的结论和观点,使学生形成新的学习能力和动力。
总之,高中历史课堂史料的恰当运用,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有效途径。当然,如何更好地利用史料,用好史料,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的史料教学[J]学科教育,2003.
[2] 陈如·试论史料在美国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导入 导入方法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无论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一个好的开端去指引以后的工作。高中历史教学更是如此,只有组织设计一个好的开场,才能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语境中。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高中历史的课堂导入,实际上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充分的利用这门艺术,才能为以下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完美的,具有艺术性的课堂导入,是集中学生情绪、开启历史知识大门的基础,其对历史的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课堂导入的原则
教学方法是教学理论的延伸,因此,每种教学方法都应该有其既定的原则。高中历史课堂导入,作为教学的一部分,也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唯此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针对性原则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开启的部分,其主要是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内容服务的。因此,课堂导入不是天马行空,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的进行设计,要从“怎样吸引学生”、“怎样引入课堂教学主题”等目的性较强的观点出发,在这些具有针对性的设计中,发挥课堂导入的作用。
2.启发性原则
课堂导入的目的除了要吸引学生,并引入课堂教学主题外,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让学生在导入的内容中得到启发,并借此进行课堂知识的探索。无论是从具体的事件,还是从抽象的思想指引进行课堂导入,都必须要让学生在欣赏导入艺术之余,产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在导入的情境中思考相关问题。
3.趣味性原则
导入虽然是教学的组成部分,但是其实际上并没有承担太多的教育内容,其只是起到一个引导和开启的作用。因此,高中历史的导入,也需要遵循趣味性的原则,从艺术性的角度去组织具有趣味性的导入,也是课堂导入的一个基本要求,毕竟课堂的开启不能冠以太多严肃性的教学内容,否则就无法起到缓解学生紧张情绪,引导学生轻松进入课堂教学情境的目的,导入的效果也不会太理想。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不同的导入手法,有不同的导入效果,但是其最终指向是导入的有效性。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采取何种导入方式,需要根据教师自身的教学需要而定。一般的导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悬念导入法
悬念总是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也可以从“悬念”出发,通过设置具有悬念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惑,并在疑惑中进行思考。“思考”是教育所崇尚的核心观点,如果教育不能引发人的思考,那教育就是失败的,毕竟教育除了给人灌输知识,还必须要让人对所接触的知识和现象进行反思,唯此才能到达教育“育人”的目的。因此,以“悬念”导入,让学生产生思考欲望,是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的一种有效方式。如学习“文艺复兴”章节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导入:利用投影仪,投放一些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名画,如《蒙娜丽莎》,然后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是创作于什么时期?为什么会以蒙娜丽莎的微笑为题材”。通过这样的导入设计,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疑问。在悬念的驱使下,学生会更专注于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就更有效。
2.生活导入法
所谓的“生活导入”也就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引导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学习历史。历史是过去事件的总结和记录,是过去式的,但是这并不等于历史与现在是割裂开的。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以现实生活的一些常识作为历史学习的导入点。如在学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把历史进行综合总汇,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所取得的成就出发,组织设计课堂导入。如以过去被大家所熟知的“三大件”入手,上世纪70年代的三大件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这三大件是你们父母结婚必备的条件;80年代的“三大件”指的的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这是家庭富裕的象征;90年代的“三大件”是“空调、电脑、大哥大”那是跟上时代潮流的标志,那进入21世纪以来,你们认为“三大件”又是什么呢?“三大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这样的导入,既让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了解社会生活的变化,又通过一个问题将主题直接导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课堂内容。
3.影视资料导入法
对高中学生而言,影视资料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高中学生普遍面临高考压力,看电影或者电视无疑是最好放松的方式,但是囿于学习时间的紧迫,高中学生不可能花太多的时间看电影或者电视。但是,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在组织课堂导入活动时,完全可以把影视资料作为参考资料,运用在课堂导入环节中,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以电影《诺曼底登陆》为导入资料,让学生从影片中判断战争的时期,并根据电影反映的史实作为课堂导入的切入点,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学习的主题上。
三、结束语
总之,课堂导入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应该值得历史教师去研究。当然,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实用性,关键是看教师怎么根据自身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设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历史 课堂 活力
正由于中学历史课程讲述的都是远离现实的“历史”,加之传统“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想的影响,许多高中生存在着明显的偏科倾向:重“理”轻“文”。对他们来讲,历史课无足轻重,找点时间应付的背背就行,且由于传统教学方法无法适应新时期学生求学的需要,因此,中学历史课堂常常呈现出一种沉闷的气氛,教师照本宣科,失去了课堂活力。因此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下面笔者就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活力的一些看法。
一、转变观念,增强对历史课学习的认识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了解历史就无法把握我们的未来。历史课对于高中生来讲是不可缺少的“营养课”。我校是一所县办高级中学,已有六十年的办学历史,素有武鸣“东四乡镇最高学府”,近来通过实施特色教育,在特长生上下工夫,学校高考取得了一定好成绩。但总的来讲,生源的质量还是不理想,成绩最好的进入县城重点高中,成绩较好的进入了县城的另一所示范高中和民族高中,剩下的才轮到我校招收。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也降低了门槛。因此学生学习基础良莠不齐。进入高中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出现偏科厌学,重“理”轻“文”现象突出。因此必须改变旧观点,提高对历史课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高中阶段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历史教学在道德教育方面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有助于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中生学好历史尤为重要。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课堂活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大灌篮”。教师在讲台上“一撸到底”,争分夺秒,不给学生“喘气”时间;学生在台下“一脸云雾”,半醉半醒,徘徊在缥缈峰之间。铃声一响,一切“过眼云烟”,脑子里东西“荡然无存”。这种重主导、轻引导,重灌输、轻养成的教学方法实际上严重的制约高中历史课的教育教学功能。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封闭、单向、机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一)趣味教学,提高讲课艺术
我校有1000多名学生,笔记曾在做过调查,约有40%学生认为历史科只需要背背就可以考试,约有63%学生认为历史与他们的生活年代太久远,《××条约》等这些历史名词对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讲提不起兴趣,他们关心的是考试要考什么就背什么,至于理解其中的含义倒是能省就省了。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把历史当成“念经书”,要寓教于乐。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故事都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讲《》一课时,以讲故事的方法给学生讲了中日黄海大战的经过,重点讲了著名爱国将领邓石昌指挥致远舰全体船员浴血奋战,痛击日本敌寇,最后壮烈牺牲的动人事迹,使学生在听故事中受到教育。
(二)情境教学,增强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是历史教学特殊的教学手段,实施情境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更为充分地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如《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的开始,我们可以直接播放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实况录像,在学生振奋鼓舞之恰当时机,进入下一步内容的学习,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让他们能够在不觉间已经进入了教师所设立的氛围之中。学生既在这种场景中就接受了人生的洗礼,也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加深了对半殖半封建的旧中国的认识。这种历史课深受学生欢迎。
(三)结合时事,增添时代活力
古人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家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学习历史课中,笔者力主结合教材观点选择一些国内外重大新闻材料,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政治思维,为历史课增添时代活力,又能增强政治课的理论说服力。当前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为历史课提供生动而丰富的素材,所以历史课应与时事政治结合起来,将其融于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学习近代史中国台湾被日本侵占,可以由此联讲到当前中国与日本在上的不断摩擦、中国与越南在南沙群岛之争,也可拓展到黄岩岛中国与菲律宾海上对峙,分析小国何对大国如此咄咄逼人的背景。教师再结合国际形势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热情。
(四)现代教学,增强课堂实效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体制下,教师“主动”讲课、学生“被动”学习,没有其他生动的教学手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充满了“空间想象”。随着多媒体逐渐进入课堂,过去单纯的说教式教学就走到了尽头。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多尝试使用时代特征的音频、视频资料。音乐作品、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产生了许多带有不同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声音、画面,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提高教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14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历史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总目标更加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人文精神,而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历史史实,认识历史人物。为此历史教师需要摒弃传统“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只是让学生接受现成的历史知识,而要让学生适应新课改的环境,主动转变教学观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事件,在探究分析的过程中不仅获得历史知识,更培养了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观,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是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然后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上的创新与改革。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教学双方的双向互动过程,即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和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课堂教学设计包括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的运用。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能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教师做好备课工作,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环节,是教学过程实施的前提与依据,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确立清晰可行高效的教学目标,才能使教师的教学方案有明确的实施方向,也才能使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先要确立教学目标。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过于抽象宽泛,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并不能指导教师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有明确的方向,因此,教师在这个总目标的大背景下,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材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包括阶段模块教学目标和单次课程教学目标,无论哪种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制定时都要避免过于空洞,否则会导致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可操作性,背离了教学目标的指导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教学目标对于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要想制定合理正确的历史课堂教学目标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确立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将其合理地进行结合,然后再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因素。学生作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主体,是教师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承担者,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课堂主体学生的因素,包括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因素和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水平,这都是教师在确立目标时需要参考的因素。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学习观,对于传统的权威性教学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使历史教学目标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确立教学目标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脱离学生的知识水平。因此,教师必须对班级学生现有的历史知识水平有全面的掌握与解读,从而保证制定的历史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来说有明显的提升空间,又不会难度太大,导致学生完全无法实现,只有这样的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
其次,教师在确立历史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教材的因素。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充分解读。现阶段我国的历史教材多是采用模块的方式进行分类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课堂教学目标的关联性与继承性,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创新教学方式,使教学过程多样化
课堂教学设计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过程实施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师必须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过程实施的效率。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历史知识为主,教师是历史课堂的主导者,学生通常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没有多少自己的独立思考,对于历史课堂学生也没有多少参与感。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有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与积极性。讲授法虽然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规定的历史知识,但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容易使学生对机械单一的历史知识记忆产生厌倦心理。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可以采用有效提问的方式与讲授法相结合,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自主学习历史知识,并在其过程中进行有效地思考,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高效的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有效提问这种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提问方式,并不是教师用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而是教师通过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合理的思考与想象,引导学生按照正确可行的思路进行历史探究,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并且获得分析历史事件与人物的方法。
历史课程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唐代这一时期的历史时,为了让学生记忆该阶段各个领域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代表农业、商业、纺织业等多个领域的人物,讲述自己所在行业的情况,这种形式能够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重视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
作为一名一线历史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历史新课改的性质与基本理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历史新课程突出学生主体和学生学习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本人结合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了一种新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真诚地希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指点迷津。
这种新的历史教学模式是以学案为基础的,每节新授课有一个学案。老师要精心制作学案,课前发给同学们学案。一个学案一般包括:教材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课堂小结,配套练习等环节,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框架,以填空或者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个环节由学生自己思考与合作交流来完成,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本人结合岳麓版必修一第四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来做具体的说明。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新授课基本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归纳总结、提升拓展反馈训练、巩固落实,下面就每一个环节做具体的解释: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根据本节课内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素材、或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深化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本节课,调动起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欲望,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调动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如上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中,通过问题“秦始皇创立丞相制度,是不是丞相制度一直存在呢”与问题“在封建社会中,皇帝如何一步步地扩张皇权?”,调动起同学们学习本节课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该环节一般采取学生先个人自主学习学案内容,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安排学生做学案相关内容,整理重点和难点。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鼓励同学们相互讨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难题。教师及时巡视,适时点拨。如上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这节课中,让同学们对照课本在20分钟时间内将学案上的内容填完,并且让学生相互讨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及时来回巡视,及时了解学生不会的问题。
三、成果展示、汇报交流
让不同类型学生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通过问答和多媒体演示等形式进行展示汇报交流。同时教师要适时引导、激发学生讨论、辩论等,完成学生思维的碰撞,通过师生互动,实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如上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这节课中,让学生自己将学案上做的题目答案展示出来,老师及时订正,及时引导,及时鼓励与评价,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掌握知识。
四、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1、针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已有经验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拓展提升。要注重知识内涵与外延的挖掘及与学过知识的联系,并选取难度适中的典型题目进行应用训练;要注重知识的拓展与提升,澄清学生思维认识上的疑、难点。如上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这节课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与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并且及时地概括出本节课的主线: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体现皇权的不断加强。
2、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结构,总结解题步骤,掌握规律和方法。要突出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与方法的掌握,突出学习态度的培养和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如上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这节课中,教师让学生自己概括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系,并且通过学案中的题目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能力。
五、反馈训练、巩固落实
1、根据学案中的相应内容,进行典型习题的巩固性练习。
2、进行变式训练,掌握和巩固知识的多样性与多元化,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应变技巧。
3、学生做完学案后上交,教师全批全改,督促学生完成学案并了解学生答题情况,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应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探索新的历史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上面介绍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顺应历史新课改的新理念与基本精神,由教师主导变为师生共同活动,尽量让学生通过观察、动脑、动手,手脑并用等具体行为获得科学、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历史课堂;合作探究;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它既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同时教师也能及时地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可谓是提高课堂效率,激活高中历史课堂的“点金术”。
一、明确合作探究的目的
合作探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从中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发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得出的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学生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即学生“想了什么”“怎么想的”,是用什么样的思辨过程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既要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懂得相互交流意见,学会与人相处,又要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果没有恰当的明确的讨论目标,为论而论就会走向形式主义。
二、精选合作探究的内容
有思考价值的内容可以引起学生的兴奋,并且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课堂变得生动而富有生气。这就需要教师把握以下三点内容:
1.选择的内容要体现教学的重难点处。越是核心问题就越需要理解,并积极参与。例如,我在讲“”一知识点时,在探究战争爆发原因时设问:“如果没有林则徐,英国还会发动侵略中国的吗?”问题提出后学生就形成了疑问,激发他们进一步深化,进而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小组讨论,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完成这一教学难点。这样的内容就可以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既能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从而能记住并能理解这一知识点,课堂的氛围自然而然就激活了。
2.选择的内容要抓住共性问题,这样才能引起每一个学生的思索,使每个学生在思索中得到发展,共同提高。
3.选择内容的难易度要恰到好处,如果太高,就会让学生坐冷板凳,打击积极性;如果太容易,就会对答如流,也无法深入开展讨论,也就丧失了探究的意义。所以,在选择探究问题时既要有一定的讨论价值,又要让学生能够接受。
三、把握合作探究的时机
合作探究的时机也要掌握好,就像把握机遇一样,“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教师要把握好以下两种情况:
1.传授新的知识点时,是学生求知欲望高涨之时,在此时进行探究,效果最佳。
2.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质疑时,通过讨论可以从他人的发言里得到一些启示。如,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探究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在这样的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又如,在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一课时,在近代中国经济成分变化上探究设问:西方国家的侵略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对于新课的兴趣,可以在合作探究中,激活历史课堂。
四、营造合作探究的情境
良好的情境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这就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是合作探究的关键所在。教师尽量做一个“倾听者”,要成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意见和建议,不随意代替学生作出决定。即使有学生回答是错误的,也不要急于否定,要指出不足,加以鼓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引起学习思维的共鸣。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探究情境。如,在探究中用到学生感兴趣的故事、人物等,努力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3.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求异”,使学生勇于表达不同意见和看法,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另外,要关注一些不太爱发言或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这部分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
一、捕捉学生的“疑点”
学生想象力丰富,观点有时新奇、独特甚至错误,教师要善于用错误的案例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如讲授的背景时,笔者利用《时局图》展示了列强的险恶局势,并用凝重的语气进行描述,目的是渲染一种民族危亡的悲壮气氛。没想到有学生就“石破惊天”地说:“其实这没什么不好,香港不也是英国的殖民地吗?可香港发展得比大陆都要好呢!”对于这一丧失立场的提法,笔者的策略是表扬该学生的质疑精神,同时组织学生讨论,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帮助他纠正观点,最后总结道:印度从1600年东印度公司成立开始就沦为英国殖民地,直到1947年才独立。但英国留给印度的殖民遗产是贫穷和落后!香港繁荣是由其地理位置、港人的努力等因素决定的,并非因为它是英国的殖民地。这样,学生就容易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正确分析历史问题。
二、关注教材的“重点”
教学内容总存在主次之分,围绕教学重点组织讨论,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以的内容为例,可设置以下问题:1.假如你是农民,你的生活有变化吗?为什么?2.假如你是守旧官僚,你的生活有什么变化?满意吗?3.假如你是民族资产阶级,你从改革中能够得到哪些有利条件?4.假如你是光绪帝,你对自己的变法满意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农民:生活没什么变化。法令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但脱离人民群众,尤其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守旧官僚:利益受损――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裁撤绿营,废八股。所以不满意。民族资产阶级:法令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资本主义发展和西学的传播,受到本阶级拥护和支持。光绪帝:喜忧参半――法令虽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自己没有掌握实权,但毕竟迈出了不做亡国之君的步伐。
三、注重教材的“难点”
关于失败的原因是教学难点之一,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提出耐人寻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浓郁的兴趣,活跃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可以这样设问:有人说,失败是由于告密,但据历史考证,向荣禄透露维新派要的计划是在慈禧太后发动以后,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学生各抒己见,但是把握不住问题的关键(根本原因),笔者因势利导,点拨从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革命性和软弱性)和封建势力强大来逐步分析。最后,在师生共同讨论中达成共识。
四、着眼于“争议点”
《》一课中,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能逃走却甘愿牺牲,学生对于他的死提出了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美诗句增强了人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他死得壮烈,是优秀的中华儿女;有人则认为他是自愿赴死,死去远远不如活着更有价值;有人认为,人为了气节、大义可以牺牲生命,但他完全可以在不丧失气节的情况下保全生命,为祖国做更多的事,死是一种逃避,是缺乏责任感。争论结束,虽然莫衷一是,但教育的收获就在这种讨论的过程中。
五、立足于“比较点”
教师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讨论:1.19世纪的中国和日本,同样面临内忧外患的命运,同样有锐意改革的年轻统治者,同样有革故鼎新的作为,为什么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成功,而1898年的中国失败了呢?2.19世纪末,与共同形成革命,但两个阶级各自为战,没有共赴国难,为什么?
一、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制约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
造成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效率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们已经成为制约高中历史课程“高效课堂”构建的主要因素,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学观念
在有些学校,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等因素的限制,导致高中历史的课程教学观念比较落后,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理论知识灌输,没有将历史教学同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有效结合起来,未能充分保证学生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制约了学生在历史课堂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师资队伍的配备及其综合素质
在影响高中历史教学效率方面,师资力量薄弱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例如,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并不是高校历史专业毕业的,其历史方面的知识也不够全面,在很多历史知识细节的把握上存在偏差。同时,很多历史教师的专业教育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教学手段单一、同学生的沟通能力差、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的落后等。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由于受到高考升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高中历史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错把高中历史教学当成历史知识的“记忆课”,教师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单向的知识灌输,学生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就是对历史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忽略了师生间的良性互动,造成高中历史课堂上缺乏创新和活力,抑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良性提高。
二、高中历史课程“高效课堂”的构建途径
(一)课前高效备课
为了提高课上高中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师需要在课前备课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历史课程的学习态度,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都进行有效的分析,提前制定最科学的授课策略。现在的高中生基本都是“90后”,在心理上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并且个性比较强,常规化的教学往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前备课环节就应当准备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提前制定课堂互动策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同学在老师面前有种亲切平等并且被重视的感觉。如教师讲授“祖国统一大业”时,教师可以结合电影《建国大业》进行课程的备课。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会很快就被激发出来,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相对容易了。
(二)课堂上对教学活动进行高效组织与管理
为了切实解决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高中历史授课效率和高中生的历史素质,教师必须懂得在课上45分钟内提高效率,对历史课堂上的各项教学活动进行高效的组织与管理
首先,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要懂得教学情境的营造,快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况,通过问题提问、历史资料展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如教师单纯将书本内容提炼后转移到多媒体上,效果也是参差不齐。对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学龄特征,先向学生展示一个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资料,先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再详细讲解PPT课件中的主要内容。
其次,高中历史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动机和历史学习热情进行激发,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自和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高中历史课堂的主人,使他们真正成为高中历史课堂上的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成功者。
再次,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实现课上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有效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如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进行现场教学,这样显然能够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要重视课后的反思与评价
对高中历史教学成果的反思与评价,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评价的实践中,教学评价需要结合高中学生的特性和学龄特点,对传统用于高考选拔的单一评价功能进行创新,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首先,高中历史评价的方法不能统一化,要允许和尊重不同学生的各种学习成果和行为,并有针对性的使用评语、等级等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历史知识体系中的不足和学习缺陷。其次,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成果的评价,不仅要看到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当对学习结果形成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情绪以及特性等都可以纳入教学评价的范畴。再次,要运用多个评价主体,如学生自己、同学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素质和历史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语
总之,高中历史课程“高效课堂”的构建,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观念,是对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对此,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对高中历史的授课方式进行创新性的探索与选择,重视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充分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冯荣军.新课程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4).
[2]王月芳,谭凤华.创新教学思路,让历史课堂活起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3]罗淑仪.有效情境创设,课堂活色生香――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1).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度”与“效”
前言:我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国家的一份子都有要了解本国历史的义务,所以高中历史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占据着非常高的地位。传统的教学观念一直是阻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种观念上的落后对我国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都有着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学生对于历史的了解越碓奖∪酰还会影响学生的思考能力,所以,教育部门提出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度”与“效”,通过合理的利用“度”与“效”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头脑灵活程度、心理健康、以及对知识的吸收理解能力,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全方面的调整,从而实现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目标。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度”与“效”的原则
(一)适度性原则
“度”就是指高中历史课堂的适度性原则。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形式单一,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教学效果不是非常的明显,并且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也不是非常的浓厚,影响高中历史的教学质量。于是,很多高校开始将历史课堂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现代化的教学形式、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新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但是这种历史教学形式所取得的效果也不是非常的乐观,就是去了进行历史课堂改革的意义。所以,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遵守适度性的原则,在不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前提下,进行课堂改革[1]。
(二)有效性原则
“效”就是指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原则。不管进行什么样的课堂改革,有效性都是课堂教学始终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如果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创新上面,从而忽略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那么就失去了改革与创新的意义,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也只是在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在实施高中历史课堂的改革与创新时,一定要保证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将改革的意义真正发挥出来。
(三)规律性原则
除了笔者之前提到的两个基本原则之外,课堂教学还要遵守规律性原则。要想有效的开展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活动,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律,从学生的方面来考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认知规律、记忆规律,从教师的方面来考虑,存在着教学规律。通过对这些规律的研究,不断的对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对于拓宽学生思维逻辑的深度与广度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只有充分发挥规律性原则的作用,才能保证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度”与“效”的紧密结合[2]。
二、影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度”与“效”的因素
(一)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观念的影响
受到我国课程大纲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我国学校过于注重升学率,而忽视了对于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观念的改革,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渴求,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影响了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二)高中历史教师的综合水平不足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水平不足是影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度”与“效”的主要因素,历史并不是高中课程中的主要科目,因此学校与教师对于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也不如语文、数学、英语看的重要,对于不是非常主要的历史学科就会采取有一种“放养”的方式,而教师在历史学科的教学水平又不是非常的优秀,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课堂的创新上面也没有专业的研究,以上种种现象都将影响着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对于高中历史的兴趣越来越淡[3]。
三、改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度”与“效”的对策
(一)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发散性思维模式,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开拓学生思维的同时自己也要积极的学习,与时俱进。其次,要定期的与其他老师们进行沟通,相互促进,让自己在历史的授课能力上更加的完善,在历史内容的讲解上更加的清晰、简单,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第三,要给学生树立正面的形象,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教师的积极性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要是教师每天都愁眉苦脸的,学生又怎么能提起对于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最后,就是要经常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争取将历史课堂效率达到教学最大化[4]。
(二)科学的利用教学评价手段
科学的利用评价手段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众所周知,学习不管是喜欢不喜欢,其实都是很枯燥的,但是,如果在学习中增加了奖罚制度,那么,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就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被带动起来了,教师对于历史教学课堂的效率也就自然而然的上来了。这一方法对于那些所谓的“差生”的效果非常的强,“差生”本身就可能会存在着自卑的心理,一开始可能还会努力,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效果不明显又没人期待的时候,就会自甘堕落,导致自己越来越“差”,这并不是说他们在智商上存在问题,只是掉进了自己给自己设下的陷阱里面。这个时候,评价制度就会起到作用了,“差生”会因为教师一句好的评价就欣喜若狂,从而提升自己对于学习的信心,认为自己还是被期待的。对于那些学习相对较好的,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激励作用,看到别人都在努力,自己也会迎头赶上,争取做到最好。因此,科学的利用评价手段还是非常必要的[5]。
(三)增强高中历史课堂的创新能力
对于历史课堂教学来说,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要打破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向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发展,比如说采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不仅从视觉与听觉两个角度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习历史的效率与质量。另外,还要增加历史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分享彼此的见解和心得,总结经验,找到可以借鉴的地方。转换成现代化的教学经验在历史课堂上传递给更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上,要能够提供给学生适当的引导和点播,交给学生理解的方式、方法,正真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6]。
结论:综上分析可知,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通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度”与“效”紧密结合,刺激了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以及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与质量。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度”与“效”推动着教师的发展,因为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学生对于历史的渴望,以及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度”与“效”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具惠兰.试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度”与“效”[J].课程教学研究,2013,05:45-49.
[2]冯莉.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度”与“效”[J].科学中国人,2016,09:242.
[3]邱德云.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度”与“效”[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22:51.
[4]石晓健.高中历史学术性课堂建构的理念与实践研究――以时代性价值取向为视点[D].苏州大学,2014.
关键词 高中 历史 有效提问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history of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he effective questioning of the relevant research conducted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field of research.
Keywords high school; history; effective questioning
1 国外研究现状
1.1 关于提问的研究
最早开始课堂提问研究的是美国学者史蒂文森,他的研究包含了三个方面,分别是课堂提问的现状、提问的类型和提问的作用。
瑞格在提问的研究领域则更多地倾向于心理学角度,他从什么是提问、为什么要提问,以及每节课中提问的平均次数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他主张在提问时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定学生进行提问,不宜只提问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2)如果学生的答案出现错误,应该通过提问其他学生来进行改正;(3)在学生不能得出答案的情况下,应适当切换问题的角度;(4)教师不应提问自己不知道的问题;(5)重要问题要求学生动笔,不能只是嘴上语言描述;(6)提问兼顾整体学生;(7)先点出学生名字再问问题;(8)肯定学生回答准确的地方;(9)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10)轮流提问每个学生。
另一位心理学家贝拉克认为提问不只是教师问问题,学生答问题的流程,它是为整个教学过程服务的,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一种重要手段,课堂提问想要达到的目标是开发学生的智力,让他们明确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科尔斯勒认为问题的类型有两种:回应型问题和认识型问题,回应型问题主要是对话语进行重复或者再次确认已经理解的问题,认识型问题是指目的在于获取信息的问题。
巴恩斯表示课堂提问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推理型问题、事实型问题、开放型问题、社交型问题,并将推理型问题细化为三类:只有唯一答案的封闭式问题、有不同答案的开放式问题、看似有很多答案,但实际上只有唯一答案的假性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思维教学》(赵海燕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中把教师面对问题的反应程度划分成7个等级,第一级:直接不回答问题;第二级:重复问题;第三级:表明自己也不清楚这个问题怎样解决;第四级:引导学生搜集与问题相关的材料;第五级:o出可能性的答案;第六级:引导学生分析不确定的答案;第七级:鼓励学生探究假想是否正确。
美国教育学家L.H.克拉克和I.S.斯塔尔在《中学教学法(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54页)中是这样描述课堂提问的影响的:(1)发现学生的薄弱之处;(2)了解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是否清楚;(3)提高思想水平;(4)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5)训练学生或作为练习;(6)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所用的资料;(7)指导学生解释资料;(8)让学生清楚重点在哪里;(9)明确一些逻辑关系;(10)明确学生兴趣点所在;(11)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12)用来复习;(13)促进将心中的想法说出来;(14)发现学生独特的心理状态;(15)表达不同思想;(16)促进师生形成愉快合作的关系;(17)明确学情的手段;(18)衡量教学结果;(19)督促学生对课堂全神贯注。
1.2 关于有效提问的研究
格拉伊赛尔指出问题要具有有效性,必须符合下列衡量标准:(1)问题主旨鲜明;(2)提问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3)问题要言简意赅,避免拖泥带水;(4)问题的提出应适合全班学生的整体发展,问题表述要明确简单;(5)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逻辑性;(6)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深度,不能表面化;(7)问题面对学生全体;(8)事实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并存,问题涉猎要广泛;(9)学生回答问题后,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易东平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指出在提问过程中,问题设计本身固然重要,但是问题提出后的等待时间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提问的等候时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等候时间与第二等候时间,在教师发问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是第一等候时间;在学生回答之后到教师或其他学生评论其答案的时间是第二等候时间,二者中任意一者都不能减少或省略,是相互承接的关系。
根据上面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国外对于课堂提问的研究较为成熟,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但是拘泥于理论层面,对课堂具体实践的研究相对匮乏。
2 国内研究现状
2.1 关于提问的研究
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萌生了有关于提问的研究,《论语》中就有这样的语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就是在学生积极思考但还没有完全想通时给予他们适当的提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近代以来出现了许多对提问进行研究的著作,如南京师范大学编著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把提问与谈话法相关联;钟启权翻译的《教学原理》(佐藤正夫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针对课堂提问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叶澜教授认为一次有效的课堂教学一定要兼顾“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并提出“课堂动态生成”概念;顾明远教授表示教育一定要解放思想,这种解放应该具体到教学的每个细节中,其中包括课堂提问水平的逐步提升,特别是一线教师,教师端正教育思想,教学改革才能取得成效。
2.2 关于有效提问的研究
2003年,历史课程标准对如何转变高中历史课堂学生学习方法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历史课堂教学应该以提问为主要线索,要求教师在不断提问和追问的过程中完成历史教学任务,侧重于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2.2.1有效提问的特点
河南科技学院高佳在《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和反思》(《教育探索》,2010年第4期)指出,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教师掌握课堂提问的适当时机,提问的内容要有层次,要由简单到复杂,在提问后要留给学生合理的思考时间,并且辩证评价学生答案;卢正芝、洪松舟的《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对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的标准和作用进行了阐述。
华南师范大学李志厚教授的《通过有效提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育导刊》,2004年第9期)阐明了教师有效提问的定义:(1)教师要准确表达所要提问的问题,让学生能理解老师的意思(2)注意使用“为什么”字眼,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3)要注意提问的态度,态度尽量恳切,让学生能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4)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答案;(5)教师的反应具有评价性;上海师范大学邱家军教授认为有效课堂提问具有以下特点:问题数量不宜过多、问题不能太简单要有一定内涵,要顾及到整个班级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学生提问,要给予足够的反馈。
2.2.2 怎样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阎承利所写的《教学最优化艺术》(《教学与管理》,1995年第1期)认为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一种艺术,他对优化提问的基本原则与要求、提问最优化的导答艺术和指答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概括;刘晶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分别从教学环境、教师专业水平、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提出了具体化的建议;张迎春、牛文苗等撰写的《教学有效提问:从理解到行动》(《当代教师教育》,2011年第1期)提出可以从三方面来促进教师课堂有效提问,分别是建立师生对话、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目标、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2.3 关于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笔者通过资料搜集和文献检索,发现对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主要定位在两个层次,分别是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现状和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2.3.1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现状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全莉娟教授经研究发现:n堂提问中封闭性问题约占90%,而开放性问题约占10%,具有综合性和评价性的问题几乎没有。其中自然涉及到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现状。
王洪霞在《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硕士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中通过对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现状的研究,概括出以下几点:问题数量过多,问题难度过浅、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短、把提问作为惩罚的手段、提问对象片面等。贾景艳在《论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以高密一中学案导学模式为例》(硕士论文,鲁东大学,2012年)中以学案导学为例,从问题设计和课堂提问两个方面概括了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现状。
2.3.2 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
历史学家朱家鼎在《历史学科问题教学设计》(《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年第11期)中主张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问题时要帮助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来促进学生形成发散思维,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有利的基础。孙建荣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文教资料》,2010年第21期)则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切入点,本文中还表明教师提问要根据学生的意识特点和培养方案来进行。
周兴在《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中首先对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进行阐释和说明,然后结合这些理论和自身教学经验就怎样使历史课堂提问趋于有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杜晓莲在《浅谈高中历史课堂的提问方法》(《文学爱好者》(教育科学版),2009年)中以课例的形式,详细地对每一框题的内容都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对应的提问策略,尤其针对重点难点的提问方法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周亚美在《试论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考试周刊》,2011年第45期)一文以新课程改革为基点,主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宏教师应转变原有的课堂提问模式,多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活动等教学模式,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主动思考得出答案。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 教学互动 异化 归化
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在不断加快,传统历史教学模式采用的说教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已不能再为当今学生需要与满足。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一种积极的教学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还存在一些教学异化现象,这就需要归化教学课堂,为当前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二、高中历史课堂中异化的表现
(一)互动功利化。
当前高中历史课堂中存在一些课堂异化现象,首先便是互动的功利化。互动功利化是指教师过于重视应试成绩,为确保最大可能地提高应试成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偏向于学科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的情感需求。历史课堂上,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的任务与进度,在教学互动上只是围绕学科知识互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那些所谓的“知识点”,通常都是使用“填空”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掌握的只是某个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而对于事件本身的意义对学生的要求则不那么明确。同时,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整个历史架构的构成。教师在教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对于相关的历史事件没有延伸,也没有课外知识的拓展,使得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唯一来源便是书本与教师的讲解。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于答案的探讨,导致学生将教师讲解的内容当做唯一方法或是答案,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这种不科学的互动,不利于学生健全发展。
(二)互动封闭化。
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教学互动封闭化,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教学,最后预定的教学目标成为检验教师教学成效的唯一标准与尺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侧重于课前设置的预定目标的互动,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随性的互动的重视不够或者基本不看重。教师所希望的课堂就是学生完美地回答出自己课前准备的问题,不出任何差错地实现教学预定目标。这种教师讲解、学生配合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活跃思维的塑造,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形成自主见解。
(三)互动垄断化。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所谓互动垄断化指的便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霸占整个课堂的话语权,学生几乎没有什么说话发言的机会。在对河北省邢台市实验中学的高一、高二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言语行为中,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次数占总次数的94%,学生被教师提问的次数占总次数的2%,其他的言语行为及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有疑问或是不同想法的次数占4%。从这一数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教师在整个课堂中的主导性地位,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互动随时都可以,教师若不想那么整堂课下来也可以没有一点儿互动。另外,教师虽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却忽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不正确的互动形式直接影响学生思维深层次的开发与拓展。
三、高中历史课堂中归化的表现
(一)更新理念,树立现代教学互动观。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课堂进行归化,首先要做的便是树立现代教学互动观。新课程理念灌输的思想便是:教学是以教育资源与教育工具为媒介的师生之间的互动的过程。互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互动,使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为了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将一种正确的价值判断分享给学生[2]。对学生来说,这种互动才有利于他们在与老师的对话中,启迪自己的智慧,培养自己的个性。
(二)凝聚共识,合力构建“学习共同体”。
无论是何种教学,互动都是靠双方完成的,它是一种双向的行为。在互动过程中,不仅是教师将知识、情感态度分享给学生,同样需要学生对教师智慧进行考验。互动不仅是学生在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能够进行学习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历史学习的共同体”的构建,就是为了满足师生之间互相交流与互相学习而搭建的一个很好的沟通平台,有利于实现教师和学生自我的超越,在不断学习交流中,更好地与社会协调沟通。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互动情况进行了分析,了解到当前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存在互动异化的情况,这具体表现在互动的功利化、封闭化与垄断化。为了实现教学的归化,有针对性地提出树立现代教学的互动观与合力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相信通过本文关于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的教学互动的论述,有利于新课程改革下教学互动模式更科学、更正确地使用,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与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巧妙进行课程编排,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衔接方法
由于历史学科中考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许多学生在高一阶段根本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高中课程又要求按专题进行学习,特别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或专题、课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获取材料,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获取历史知识,解决特定历史问题。同时,由于教学时间较为紧张,要想专门抽出一块儿时间进行初中知识的复习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编排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将初、高中的知识衔接起来。具体方法如下:
1.抓住典型,随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章制度等,引导学生查找出初、高中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领会知识内涵、建立知识链接。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知识既容易消化、吸收,又可在此基础上拓展教材的内容;历史课程教学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也不再只是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为学生获得某方面知识提供的必要的学习资料。
2.开展活动,鼓励交流。要善于发挥和调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与交流欲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然后组织开展“知识寻宝”与“知识探究”等活动,或是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编抄报、出黑板报、讲解历史故事等,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找出初高中知识中有相互关联的历史典故、战争故事、人物关系等,并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学习的成功与乐趣。
二、学会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偏重于将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变成“只听不说”的哑巴,其创造性和个性受到压抑与扼制。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与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方法:
1.善于设疑。“学贵知疑,教贵设疑”,“问题”是发现的钥匙,是探究的动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特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包罗万象,具有广泛性、综合性的特点和功能。它既涉及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的各个时期,又涉及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无疑为历史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指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历史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条件,提出或精心设计一些难易适度,并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问题进行启发诱导,便于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把握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激发兴趣。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所以,我在人民版教材第一专题关于秦汉官僚机构中秦朝的“朝议制度”做了一次教学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组织一次“朝议”,学生反映十分踊跃。有人争当秦始皇,有人争当李斯,还有人争当王绾及其他大臣,争着对秦朝实行分封制或郡县制进行辩论,这种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多方查阅材料,加深了对秦朝政治制度的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能力。
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不断求新探索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探新求异,达成共识,获得成功喜悦,增强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推理、概括等综合能力,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这样的教学指导,不仅使学生能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事物间内在的联系和本质属性及发展过程,具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且拓展了思路,达到了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活动是时代的需求,是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历史教师,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从思想上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并始终把它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的每一环节上,以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自主创新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倩.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张晓婕.电子白板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刘诗洋.对高中历史课堂优质提问的初步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