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春晚评价

春晚评价

时间:2022-07-03 08:51: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春晚评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春晚评价

第1篇

如今,面对周围崛起的竞争对手和审美不一的众多观众,春晚该何去何从?值得深思。

春晚的没落

1983年,20多岁的刘晓庆身着红色连衣裙,秀发披肩,在600平方米的演播室与马季、姜昆等人主持了第一届春节晚会。在央视一些老编导的记忆里,那时的春晚就是自娱自乐,演员演完节目就跑到台下嗑瓜子。刘晓庆甚至在念了一封电报之后自己临时加了一段:“此时此刻,我最想念我的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一定坐在电视机前看节目……”

那时的春晚非常灵活机动,观众电话可以直接打进演播厅点播,当年时任广电部部长的吴冷西顶着压力拍板,让李谷一演唱了观众点播的、曾被列为“禁歌”的《乡恋》,此歌一经播出,无数观众激动不已。在当年的春晚上,李谷一一人连唱了7首歌。

当年的导演黄一鹤多年后回忆,晚会结束后,组委会收到大量观众来信,评价央视是“人民自己的好电视台”,同事们全都哭了。而没过多久,马路上女同志全都穿上了刘晓庆的那件红色衣服,并起名“晓庆衫”。

就这样,在那个年代,春晚培养了巨大的粉丝群。从马季的“宇宙牌香烟”、费翔带来的《冬天里的一把火》,韦唯演唱的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到上世纪90年代,赵本山首次亮相、港台明星频繁出场……春晚成为中国人过节必需的娱乐项目之一,一度被称为“精神年夜饭”。

2004年,是央视自办春晚的最后一届,“春晚再也不能闭门造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等言论喧嚣尘上。

一夜之间,春晚从圣殿跌落下来,有人心痛,有人不屑。而此后的情况更为糟糕,假唱、节目单调,主持人语言程式化等几乎成为专属春晚的“老生常谈”,用文化学者朱大可的话来说,对于中国人,春晚是一根典型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根据央视市场研究公司公布历年的调查结果,近6年来央视春晚的叫好率逐年下降。每年春晚,观众最期待的便是语言类节目,但越来越多的观众评论道:语言类节目不逗乐了,“包袱”抖得很牵强。

在演艺人才上,春晚也显现出“青黄不接”的局面,赵本山、宋祖英等已是多年“挑大梁”,更有很多观众觉得“看春晚就是看赵本山”。

观众普遍认为,一些春晚老面孔的表演风格、搞笑套路、肢体动作已固化成“标本”,无法再像十几年前一样赢得观众的共鸣,唯一的优势只剩下“脸熟能详”。

民间春晚遍地开花

就在春晚这台国宴没落的同时,从2010年开始央视春晚不再一家独大,东方、安徽、广东3家省级卫视都停止了转播央视春晚,用自己的节目正面对抗春晚,再加上各个卫视纷纷开始“砸钱”办自己的春晚,使得央视春晚的地位愈发尴尬。

的确,比起央视春晚的中规中矩,卫视的春晚更加特色鲜明,北京卫视的春晚完全没有语言类节目,东方卫视的小品则走的是黑色幽默路线……用东方卫视春晚总导演王磊卿的话来说,这些都是央视春晚所没有的“毛边感”,虽然没有央视春晚大牌大腕多,却更接地气。

分羹的还不止这些。2008年年末,“山寨春晚”导演施孟奇竖起“向央视春晚叫板,给全国人民拜年”的旗帜招摇在大街时,央视春晚的形象几乎掉到了最低值。第一届山寨春晚最终流产,但却吸引了海内外媒体的关注,山寨春晚被形容成“普通百姓的嘉年华”。

而在举办第二届山寨春晚时,施孟奇不仅领到了文化部门的“演出许可证”,还让节目在一家卫视、6家网站顺利播出。

同时,各种版本的春晚相继诞生,北漂春晚、南方春晚、寂寞春晚、笑动中国春晚、老年春晚……据施孟奇评价:“除了南方春晚和笑动中国春晚行动失败,其他春晚都做得有声有色。”

让春晚回归民间

2010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张倩红提交了一份名为“让春晚回归平常”的提案,建议春晚低调下来,“多从普通人的生活中发掘艺术精品”。

她认为,最大的问题是春晚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从政治上看,要弘扬时代精神;从文化上看,要融雅与俗、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于一体,庞杂的因素组合使春晚背负起沉重的十字架,很难自如创新。”

就在类似的“讨伐声”此起彼伏之时,春晚也在试图进行改变和创新。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于2010年9月3日播出新节目《我要上春晚》。该节目以向春晚输入新鲜血液为宗旨,吸纳全国各地的草根选手,3位评委只做点评不定生死,最终直面导演的演员将由观众投票决定,由于各地奇人的卖力表演,有网友评价《我要上春晚》“因为不完美所以更好看”、“比起春晚的严谨,《我要上春晚》中的意外不断,却更让人觉得有意思”。

2010年12月,《我要上春晚》正式揭晓了在除夕夜登上春晚的选手名单,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以一首《春天里》得到了34.1%的网络投票,获得了入场券。而除了“旭日阳刚”外,兔年春晚的草根明星还有西单女孩任月丽、深圳民工街舞团。这些普通的百姓通过一段视频、一场选拔,改变了命运。草根也能上春晚,这几乎被看做央视春晚转型的一大重要标志。

2012年的龙年春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出现了颇多创新之处,比如取消了软硬广告的植入,存在了长达20年之久的“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评选也被取消,语言类节目出现了新老结合等。

第2篇

炮竹声声辞旧岁,阖家团圆迎新年。

又到了一年一度守旧迎新的除夕之夜了,除了吃饺子,放烟花之外,最值得期待的还是每年一次的春晚了,看春晚就如同吃饺子一样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

从80年代初期始,到现在春晚也办了30多年了,像我们这些八零后可以说是伴着春晚一起长大的吧,春晚就如一个初生婴儿般一路成长,成熟。

印象中那时候看春晚用的电视是14寸的黑白电视,画面还不清晰,当时电视还不普及,到了除夕,就早早的吃过饺子后去有电视的邻居家看春晚,不大的房间早已经挤满了人,几家人围着一个黑白电视看春晚,人多也热闹,有说有笑,各家的小孩时而看两眼春晚,时而打打闹闹;大人则一边看春晚,一边吹牛乱侃,谈天说地,直至深夜都不愿离去,那情景 温馨且有浓浓的年味。

在那时,能看上春晚就意味着你有了吹牛的资本了。第二天,看了春晚的就会向没看过春晚的朋友炫耀、描述、甚至绘声绘色的表演模仿个别节目,似乎看过春晚就跟中了大奖一样,甚是自豪和骄傲!!!当然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放炮竹,才是我们的乐趣所在啊。

慢慢的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看春晚都成了一家一户守岁必不可少的消遣项目,一家人吃着热腾腾的饺子,看着春晚谈谈心,聊聊天,总结过去一年的得与失,然后在畅想和规划好新一年的计划。现在的我们,外出谋生,一年到头,一家人能团圆在一起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坐在一起看春晚的机会就更有限了。

如今,有了数字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看春晚已经不在是我们所期待的事情了。或者说看春晚就是为了找茬,找找哪个主持人说错字,找找哪位演员走错位,找找哪里有亮点,找找那一项节目可以有骂点,现在看春晚都是在竭尽心力的找事,吃饱了撑的吧都,我想说你们这样累吗?今年的春晚跟往年一样,骂的人还是盖过了赞的人,不过大多都觉得今年的春晚比往年的好了一点,因为今年的导演换了冯小刚,主持人也跟往年的不一样了。春晚一直都喊着求新求变,这么多年了好像就导演在不停的变,内容其实也就是换汤不换药而已。跟以前一样,年三十和朋友在一起聊天,吃东西,喝酒,没有看直播春晚,看的都是重播,对于春晚,我们不能评价什么,毕竟只是消遣娱乐的,何必那么认真呢?

如今的我们,只能从那空气中飘来的淡淡火药味中,感受到年的到来,看看重播的春晚感受着淡淡的年味,然后,我们会对自己说:“这个年,我们也过了”。

第3篇

本报讯 第二届《中国动漫春节联欢晚会》项目推荐会 日前在北京召开。据介绍本届动漫春晚以“团圆、团聚、团结”为基调,以“友情、成长、励志”为主题,晚会将汇聚当下国内市场最为火爆、最具影响力的动漫形象,云集众多国际知名动漫明星。

推介会上,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吴江波高度评价中国动漫春节联欢晚会,并寄望晚会能够成为中国动漫的优质品牌项目。

2012动漫春晚总导演袁德旺表示,本届动漫春晚的核心创意团队汇聚了一批专业人士,其中包括中国动漫集团总经理助理兼中娱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进(担任总制片人),青年电视艺术家陈岚(担任副总导演),北京每日视界先锋数码图像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立和制作总监王上(担任动画导演)等。作为央视传统春晚总导演,袁德旺在介绍本次春晚时表示,有这样一个团队通力合作,2012动漫春晚一定能打造成为精品。

记者获悉,本届动漫春晚将采用丰富的音乐形式,使交响乐、歌剧、流行音乐、轻摇滚、民谣在整台节目中融汇贯通。内容编排上,既有小朋友喜欢的“喜羊羊”、“大耳朵图图”,也有大朋友喜欢的“张小盒”、“秦时明月”等经典动漫形象。配音阵容更是多数在艺术领域享有盛名的重量级明星:赵忠祥、李扬、陈佩斯、巩汉林、董浩、刘纯燕、李菁、何云伟、韩乔生、廖菁、张伟等纷纷献声。2012动漫春晚为这些配音演员量身打造了相应的动漫形象,而这些出演的动漫形象,均为国内原创。

2012动漫春晚不仅包含国内优秀的动画节目,也通过“我要画春晚”活动征集了一批国内优秀作品。在本次推介会上,最终入选作品的作者也来到现场,获颁荣誉证书。

2012动漫春晚承办单位中国动漫集团节目制作中心总经理王进表示:动漫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热爱动漫事业并为之努力的人。“我要画春晚”的模式,将会一直持续下去,为所有有志投身动漫事业的人们,提供一个登陆春晚平台的机会。

中国邮政总公司代表介绍了与中国动漫集团合作的“动漫邮”活动,这是双方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的重点活动,也是动漫春晚品牌的延伸。中国邮政将在今年推出2012动漫春晚主题明信片、邮折等邮品,并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参与动漫春晚品牌的其他相关活动,共同探索新的动漫衍生领域。

第4篇

前些天,老爸给我打电话,叫我们一家人过年早些回去,别错过了他主办的“春晚”彩排。

老爸主办“春晚”,是从去年冬天开始的。那时,老爸刚从语文教师的岗位上退下来,一时间有些不适应。他在满大街转悠时发现,村里有很多男人闲着没事干,不是聚在一起喝酒抽烟,就是打麻将赌博,很多夫妻为此吵闹不休,甚至离婚。

老爸想改变这种现状,但几番思考却还是没能想到一个好办法。一天,老妈因为看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的节目而忘了做饭,刚从外面回来的老爸大发雷霆。老妈委屈地嘟囔:“这么好看的节目,错过了好可惜啊!”老爸盯着电视,脑中灵光一闪,萌发了在村里举办“春晚”的想法。他觉得,这样不但可以把村民们拢在一块儿,而且那些没事干的男人们便不会再“无事生非”了。老爸办“春晚”的想法,得到了老妈的支持。于是,老爸便开始积极地为他的“春晚”筹措开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办“春晚”第一步,当然是要招募演员。每天吃过早饭,老爸就开始走家串户地开展“招贤纳士”的工作,那些能歌善舞的少男少女,早年间的二人转、民间艺人,会表演快板和小品的村民,都被老爸纳入重点邀请的对象。

村民们一听能上“春晚”,一个个都积极响应。但也有例外的,老爸在去请“模仿达人张”时就碰了软钉子。“达人张”真名张大顺,能惟妙惟肖地模仿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角色――“刘能”和“赵四”,曾在市电视台参加过“达人模仿秀”,人送外号“达人张”。“达人张”是见过大台面的,根本不屑于老爸办的“乡村春晚”,他婉言拒绝了老爸。但老爸百折不挠,在“三顾茅庐”之后,张大顺答应出席“乡村春晚”,但他提出要像本山大叔那样“压大轴”,老爸很爽朗地答应了。

接着,老爸便开始审查和彩排“春晚”节目。老爸力求做到歌曲、舞蹈、相声、小品、杂技、武术,一个都不能少。为此,老爸特地到镇上请来职业中专学校的舞蹈和音乐老师,让专业人士亲临指导演员排练。老爸还亲自操刀,结合本地风土人情,编写了一些乡土小品、相声和曲目。有时老妈打电话给我,总能听到老爸在旁边汇报他的“乡村春晚”的进展。

像中央电视台的春晚一样,舞蹈《开门红》因其欢乐喜庆、热烈泼辣,而被老爸定为“乡村春晚”的开场秀。其他节目也在老爸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彩排……

大年初二那天晚上,老爸的“春晚”如期在村委会的大礼堂正式演出,我们全家都去给老爸捧场。刚到大礼堂的正门口,我就被礼堂里的人山人海吓了一跳,只好绕道到礼堂的后门。晚会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期间不断,观众掌声和笑声连绵不绝。村民给予老爸主办的“春晚”很高的评价,他们说,老爸的“春晚”原汁原味、情真意切、温暖感人,不比中央电视台的春晚差。在“春晚”结束时,老爸高调地表示,只要村民们喜欢,明年他还继续办!

锦囊

眼镜最好早上去配

人们在经过了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后,眼睛使用也持续了一整天,晚上眼睛处于疲劳状态,视力会比早晨更差。如果在这时候去配眼镜,很容易把眼镜度数配得偏深,导致过度矫正视力,引起眼睛不适。因此,无论是配框架眼镜还是配隐形眼镜,尽量在早上去配为好,这样才配得更准确。

第5篇

2010年的春晚又在人们的期盼与猜测中与观众见面了,看那非凡的场面,华丽的服装、精致的道具、多彩的伴舞,看那相声小品的掌声不断、歌舞表演的美轮美奂、近身魔术的惊讶不已,可能都给了大家一场精神盏竞不过,气势磅礴的表层之下依然缺憾不少,观众与媒体对春晚的评价也总是褒贬不一,相信这种议论又将持续一阵子,估计得过了正月十五才会慢慢消停下来。

如果我们换个视角看春晚,春晚则不过是商界精英们在民众过年时精心策划的一场商战而已,春晚与“天下无贼”一样,处处弥漫着商业化的气息。聪明的企业家始终觉得“在春晚做广告投入产出比最合算”、“广告商看中了春晚的农村观众”。所以,许多财大气粗的企业总是选择在春晚时刻“横空出世”,各种软性广告更加无孔不入,贯穿于晚会的整个节目缝隙,比拼商业智慧的植入性宣传语、寸土寸金之地的主持台场景,甚至演员的道具都是广告狂轰乱炸的重地,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刻将产品卖到了千家万户。当然,无利不起早,电视台的导演们在这种市场法则下,也不可能再单纯地以观众意愿为转移,企业主付了钱,自然需要在春晚这一刻有所回报。电视台和广告商之间达成双赢,但是对观众来讲,未必是好事,因为在大年三十晚上哪有心情看广告,这可难为了导演们。不论哪位著名导演来当春晚“掌勺大厨”都备感压力,谁也不可能单纯地“讲老百姓爱听的事”。春晚负载的责任太多,各家广告主、各类观众群,方方面面的内容都要兼顾,还要体现年年非同寻常的重大事件、经济繁荣、民生安定……。众多隐性规则让导演们左右为难。能常挂嘴边的,那就是众口难调:比如,占春晚90%以上的观众群实际上在农村,他们的审美要求和心理需求当然是首选,而能够对晚会的评判和选择产生直接影响的,往往是城市观众。这种矛盾也让导演们经常考虑再三。

显然,从春晚这一特殊经济活动的构成来讲,吸引广告商的基础在于观众对春晚的极高关注度,但观众群与广告商之间从某种程度上不能不说是“天敌”。观众对广告的容忍度是有限的,电视台也深谙此道,为了在企业和收视率之间做出平衡,不得不挖空心思地创新广告资源,一边尽量抑制对收视率有杀伤力的硬广告,另一边推出植入式广告。可见,电视台也知道,维持在观众与广告商之间的天平需要精心呵护,才能保持平衡。否则“观众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从经济学角度,央视、企业、观众之间如果能够实现互动,可能就是“三赢”,可以说是一种效率水平的“帕累托改进”,而纵观春晚的台前幕后,活生生的现实,百姓娱乐与商战交织,都始终成为导演手中不得不考虑的法码。弱小者惟有洞烛先机,认清实质,才有可能在强权的缝隙中见风使舵;强大者也需要尊重“观众”,这些看起来“弱小的观众”其实也是你的“上帝”。可以这么说,春晚的权力总是在超级主体手中,而春晚的正又则往往在弱小观众一边。看来,这幕话剧能够持续常演不衰的道理就在于此。

末了,我想起财会人常说的公司治理目标。从前,总是主张股东至上的治理目标,因为那是大工业时代,资本雇佣劳动是一种必然,与资本的强势产权相比,劳动产权显得弱小。而当企业规模变大,资本持有者不能胜任企业发展需要时,往往需要给予管理者股权激励,甚至还要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份量。单纯的股东至上让位于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论。其实,利益驱动只是一种吸引力,只是驱动个人“能够做出理性的选择”。企业利益均衡就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同心同德、同利同荣的观点。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的各主体(所有企业利益相关者),原本都是为了不同的利益来到企业而汇合在一起的,那么,作为这一组织的文化构成,其意义将是体现这种利益的实现方式和运作规则,继而是如何使这种利益长久和最大化。所以,实现企业相关者利益均衡,也就是实现企业所获利益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分配,因为只有公开,才有可能实现公平。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相比较,企业追求的是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他们有的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有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约,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或接受他们的约束。

举办春晚与企业经营,本是两回事,不过,相关利益者形成一个共同体,持续运行,共创共享’却是一个共同的道理。各方协同共进,不顾此失彼,这是我们年年有好春晚看的基础。

2010年03月

第6篇

这无疑被看作是选秀第一次获得官方大尺度的接纳,而选秀以及选秀选手的命运,或将都因为这个接纳而发生今非昔比的逆转。

事实果然如此吗?一个《直通春晚》,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整个选秀?本刊为此独家专访了《直通春晚》策划人宋柯,一起探讨春晚影响选秀之来龙去脉。

PART I 说前情

选秀因何直通春晚?

和往年一样,宋柯和他的老友高晓松今年各自都担任了好几个选秀节目的评委,上半年有好几个月,他俩就一直在不同的地方当评委。有一次两人聊起来,就说应该弄一个“华山论剑”,大家都聚一块儿比比看,应该挺有意思的。

然后就往下走。宋柯他们最初的想法是拿到优酷这样的视频网站上弄,因为肯定没有办法在卫视上做,大家都是平级的,谁来挑头都不具备公共的说服力,“后来中间有一次去央视哈文(蛇年春晚总导演)那儿开策划会,帮她出主意,我们俩不是同一次去的,但是不约而同地都跟她提起了这个想法,说是不是考虑开放选秀选手,因为央视多年来都不怎么上选秀选手,第二就是要不要弄一个大的。后来她说,正好我们这儿有一个《我要上春晚》,本身就是这个类型的嘛,而且奖励前三名上春晚,这样正好就跟《我要上春晚》合上了。”

当时《我要上春晚》的总导演魏党生也有个提议,跟宋柯他们这个不太一样,区别就在于他把港台地区选手也加进去了。于是提案就从宋柯高晓松最初预想的十大选秀变成了现在的十二大,分别是:渐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东方卫视的《声动亚洲》、央视的《星光大道》和《非常6+1》、青海卫视的《花儿朵朵》、云南卫视的《完美声音》、山东卫视的《天籁之声》、辽宁卫视《激情唱响》、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广西卫视《一声所爱·大地飞歌》、台视《超级偶像》和香港无线电视台的《超级巨声》,每家各选三名选手共36名(组)选手参加,经过层层淘汰晋级,最后三名优胜者获得进入蛇年春晚表演的名额。

“我觉得为春晚选拔人才也符合开门办春晚的宗旨,另外,给春晚补充一些音乐领域的新血,我觉得也挺好的,所以当时就觉得这个立意是再合适不过了,”宋柯这样描述起这个计划的意义和可行性,“第一,央视做特别合乎身份,因为他是老大哥级别的,他可以有这个盟主的身份邀请大家来比试比试;第二,这个奖励应该说还是恰如其分的,正好是年底,把几个优胜者送到春晚舞台上,对于新歌手、尤其是选秀歌手来讲,确实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问题1:央视真不排斥选秀了?

业内有一个心照不宣的说法,就是说央视是一直排斥选秀的,央视春晚办到现在,还从来没有过来自地方卫视的选秀歌手登上这个舞台的。那这一次央视何以突然变得这么大方?

“央视从来没有不办选秀不要选秀歌手这一说,”宋柯否认了排斥这一说法,他说,从广义角度来讲,内地的第一个选秀正是央视主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而后来的《星光大道》《非常6+1》基本也都是按选秀的模式来做的,“所以本身概念上并没有冲突,这次主要是立意好,这样一来,就发现大家之前的疑虑都没有了。”

问题2:为何来的并非都是前三?

按照之前的说法,各大选秀都应该推选前三名来参加《直通春晚》,但人们发现,《中国好声音》的前三名梁博、吴莫愁和吉克隽逸都没有来,换成了平安、金池和张赫宣;《声动亚洲》派出的选手只有常石磊是前三名,刘雪婧和孙伯纶都是第四名以后的选手;《花儿朵朵》则派出了去年的冠军汪晓敏混搭本届的两名选手孟慧园和王璐。

宋柯承认,之前确实是有各大选秀派前三来参加这一说法,但后来发现操作性不太好,譬如在《直通春晚》开播时,央视的《星光大道》和《非常6+1》都还没有决出前三,而像《声动亚洲》的冠军茜拉是马来西亚人,也不方便来参赛,“还有的台考虑到春晚的特点,如果这个选手本身不适合春晚的风格,那就不选,来了不也是白来吗?所以后来我们也没有说一定是前三强,佼佼者就行,反正能派来的肯定都不会差。”

问题3:各卫视会不会沦为陪衬?

在最初得知央视要办《直通春晚》的消息时,记者从相关卫视或唱片公司工作人员处得知,各大卫视对于参加这个选拔和派什么选手出战,也不是完全没有考虑,譬如派什么样的人去会比较有把握?派去的人会不会最终沦为几位目标选手的“陪衬”?

《直通春晚》开播之前,就已经有了《中国好声音》的平安早已被内定为“种子选手”的说法,比赛过程中,也不断有媒体打探称“央视春晚剧组工作人员也表现出了对平安的偏爱,因为平安的歌声和气场都和春晚的舞台最为契合,所以平安最有可能真正从这个节目‘直通春晚’”。

宋柯直接否认了“陪衬”一说,相反他倒觉得,《直通春晚》的做法恰恰体现了央视的“大哥风范”:“我们当初参与设计赛制时,希望大刀阔斧的,第一期恨不得36就直接淘汰到18,因为那样就比较容易直接聚焦到后来的这些选手身上,但央视没有同意,第一期没有淘汰任何队员,而是给大家一个全面展示的机会,即使各队分别PK时,也分成了三期,这样能保证每个卫视在这里至少留四期,总共九期节目,这点就看出大哥的风范来了。我们也觉得这样确实是周全一些,你别‘哐当’一下,有的队第一期就一下子全军覆没了,那就确实有点当陪衬的感觉。”

问题4:能上春晚的不止前三?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央视的《星光大道》和《我要上春晚》本来就是平级的节目,它选出来的前三名,本来就是有名额可以上春晚的,又来参加这个《直通春晚》,岂不是抢占名额吗?宋柯说,据他所知,《星光大道》的选手上春晚确实有便利条件,但也没有铁定的名额。而同时还有消息传出央视近期开播的另一选秀类节目《梦想合唱团》也有上春晚的名额,而且已经将目标锁定了今年的另一热门选秀明星吴莫愁。宋柯说,这个节目同样没有铁定的名额,“《直通春晚》的前三名,是铁定要上春晚的。”

但是不是只有前三名能上春晚,其实之前也是有说法的,节目开播前记者就听说,最后有可能上春晚的并不只是前三,也有可能是把若干个选手临时组成一个组合,成为其中的一个名额,这种说法得到了宋柯的认可:“哈导私下说,是有这种可能的,但可能不像你说的这样的形式,也许不限于三个,但至于是什么形式她没有说,也不排除哈导看上哪个了,或者说是春晚剧组看上哪个了,他最后没有进入前三,但春晚剧组需要他,他很有可能也是会上的。”

PART II 看赛事

赛制:春晚标准至上?

尽管是一场全国十二大选秀优胜者的“华山论剑”,但别忘了,这个“华山论剑”的核心标题是“春晚”。在目前已播出的五期节目中,观众就不止一次地听到评委在点评时提到“春晚标准”。譬如在第三场淘汰赛中,《声动亚洲》孙伯纶与《星光大道》周燕PK时,评委潘玮柏就指出,虽然孙伯纶的歌声更打动人,但显然周燕的演唱风格更符合央视“老少咸宜”的标准。如此看来,这场“华山论剑”到底更多算是选秀高手们的纯竞技PK,还是说只是为春晚的节目选拔合适的演员?“春晚标准”是否这个比赛的最高标准?

“应该是合二为一吧。”宋柯说,“我觉得至少前八期应该没有为春晚选拔选手的概念,很简单,因为平时的选拔评委中没有春晚剧组的,那么到最后一期的时候,很可能春晚剧组会成为评委当中的一员,但也只能占大评审团当中的一票,总的来说,还是大家平等竞争的概念,就说目标并不是说非得符合春晚的标准,因为现在评审最主要的、占绝对主导作用的,还是60人的大评审团。”

至于坐阵台前负责点评的三大明星评委,宋柯说,他们当中有人提出“春晚标准”,只能代表他们的个人意见,“但是你别忘了,评委并不主导后面的60人评审,我做了两期的大众评审,是三人评委刚开始说话,评审已经把票交了,所以他不受这些评委的意见影响。”作为60人评审团中的十家唱片公司代表的一员,宋柯明确表示,至少这十家唱片公司的心里,绝对不会有春晚标准这么一说。

评委:既不统一,也非全专业?

从目前看来,真正主导评审结果的,是宋柯所说的60人大评审团,它是由全国34家卫视的代表(主要由台长、大型活动制片人或选秀导演担任)、8家网络媒体代表、8家平面媒体代表和10家唱片公司代表共同组成,这种设置基本上把可能影响音乐评价的各方面因素都涵盖进来了。

这样的一个评委结构,如果单纯对选手来说,应该已经非常科学合理了,但是对观众来讲就未必了,因为观众看的重点从来都不是这些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60大评审,而是坐在台前点评的那三位明星。而明星评委历来都是一档选秀节目最核心的收视要素之一,他们的表现如何、是否公正公理,就往往会成为观众评价这档选秀节目成功与否的一个最主要依据。

很多人将今年《中国好声音》的大获成功主要归功于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这四大评委的始终坐阵。《直通春晚》当然也要打明星牌,而且声称明星牌会更大,10月30日,央视《直通春晚》会上就声称,这次将派出36人的超豪华明星评委阵容,刘德华、林忆莲、章子怡、韩红、林夕、那英、宋祖英、周杰伦、成龙、谭咏麟、张学友等的名字全都在列。并且,与《中国好声音》等选秀节目评委基本保持恒定所不同的是,《直通春晚》的三位明星评委每一期都不同,如此以来,整个评审的标准岂不成了因人而异、各不相同了吗?

宋柯以为,每期都换评委这种做法,有利有弊,利在于,它相对比较公平,“你期期都在,心里会慢慢地长成一种偏见或者成见,这个好那个不好,这个成见会一直带着,通常会觉得他以往好,哪怕他这一场明显差了,但感情上还是会偏向于他,”而每期评委不同,也很多元化,“像老前辈里面的蒋大为、李谷一,当红的韩红、沙宝亮、孙悦,而且他们都是可以直接给示范式的建议的,譬如韩红点评平安,我们也都觉得平安唱的有问题,但又说不出问题在哪儿,韩红这么一示范,大家就全明白了。而像三宝、张亚东这种超大牌的制作人,尽管三宝跟常石磊的争议在我们行业里也属见仁见智,很难说谁对谁错,但他告诉了你他直接的感受,这对于选手来说就有了一个直观的判断,我这个东西是不是走得过了,是不是可以往这边走回来一点,或者往前再去一点。”

来自评委方面的另一个争议则在于,陆川、蔡康永、梁宏达这样非音乐专业的人士也一样坐到了评委席上。即使是专业评委,李谷一、蒋大为这些属于民族、美声唱法范围的前辈坐在这个显然更偏流行的评委席上是否合适?宋柯解释说,尽管李、蒋二位老师的唱法属性不同,“我觉得,哪怕这些老师说的这些跟你所掌握的这些流行的、时髦的、潮流的东西不那么搭,但至少从气场上你跟这些老师多接触,多交流,也都是挺好的。”而陆川、梁宏达这些明显跨界的评委,一方面也是属于相通行业,“歌手毕竟不只是靠一条好嗓子,所谓功夫在诗外,其他方面确实需要融会贯通,”同时他们也更能代表大众的意见。

PART III 求本质

本质:是歌唱比赛还是电视选秀?

今年《中国好声音》走红之后,业内开始兴起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好声音》《声动亚洲》以及《清唱团》这几个选秀节目,通过对声音表现的特别强调,有将一度以“秀”为主的选秀类歌唱比赛慢慢扳回到“歌唱”的本路上来的趋势,尽管今年这些节目从比赛形态到比赛规则上都与以往的超女快男型秀好男儿有了很大的转变,但电视观众依然习惯地将它们都称作是“选秀”。

如今,《直通春晚》将所有“选秀”选手集结在一起,以春晚的名义重新比赛,对于原本立足于音乐行业的宋柯高晓松这些策划人,从策划的内心源动力和出发点上来讲,选秀和歌唱比赛的因素哪个占得更多一些?将这么多的演唱高手聚在一起,如果依然被称作选秀,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对这个活动构成了一种降格?

宋柯显然并不在乎这个名义上的划分,他说:“首先它有名次之分,肯定就是比赛,如果大家对这个字眼没有什么贬义理解的话,我觉得也可以叫选秀。其实就是给春晚选秀吗?如果说的再那什么一点的话,就是给咱们全中国的老百姓选秀,对吧?叫什么不重要,如果真的能选出这三个,通过春晚这个舞台,更加地被全国人民接受,那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作用:会否影响歌坛规则的回归?

今年选秀规则上有一个重大改变,就是从以前盛行的“个性秀”转到了“声音秀”这个方向来了。电视观众是习惯于把电视选秀中对歌手判断的规则直接接受成歌唱的规则的,《直通春晚》显然也沿用了今年最盛行的这种声音评比原则,这是否代表着,藉由这类节目的影响力,可以逐渐把歌坛的原则转变回来?

“我觉得对大众来说有这个可能,这就是选秀要多元化的原因。”宋柯肯定地说,“今年的选秀已经呈现出这个态势了,以往的选秀大家总是跳不出超女、快男的选秀方式,但今年的选秀已经大不一样了,今年选秀很多,所以大家也慢慢知道了,你选的是偶像,大家就按偶像来选,你选的是声音,大家就按声音来选,所以,标准开始有所不同,这就是多元化的好处。我觉得华语音乐还远没有到多元化的这种状态,如果包括电视再多元化一点,我觉得会更好,但目前总的看来还是有些单一。”

意义:选秀将继续破坏还是推动音乐行业发展?

这几年业内人士和传统性音乐听众一直会有这样一种印象,自2005年选秀大火以来,电视已经通过选秀这个手段从根本上影响甚至颠覆了音乐行业的生存规则与发展方向,让音乐的受众逐步由“听”众转化成了“观”众,所以今年的选秀节目当中,很多传统性的音乐前辈大腕,如孙楠那英刘欢韦唯等,纷纷破天荒走进来当评委,多少也抱着一些想再通过电视选秀把歌唱规则再度找回的良苦用心。

但宋柯并不认为电视人就完全是音乐规则的破坏者,相反,在意图让音乐规则趋于良性和理性发展方面,“电视人已经走到我们前面了,电视人比我们还敏感。我仔细想过,好声音为什么可以异军突起,从当年湖南这些选秀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就在于它的设置充分挖掘了我们行业的价值,它把所有的音乐类选秀都会关注到的作品与评委这两项行业里的好价值做到了极致,一方面,它选曲都是超级大金曲,第二,评委选的都是超级腕儿。电视台以前是不注意现场效果的,那这次呢,大家都知道了音响师金少刚,知道了录音师,知道了缩混师,所以好声音这个栏目形态,充分挖掘了行业里更深层次的一些东西,所以看完好声音大家都觉得唱的特别好,除了歌手唱的好,硬件上这种补充、强化,就是音乐行业的标准,而且是音乐行业里的高级标准,这个就说明,这个节目首先把你的一些深层价值挖出来,其次,刘欢那英这个级别的人在台上聊唱歌、聊审美,毫无疑问代表了这个行业最主流的声音,整个这些加起来之后,那它在音乐方面的厚度明显就要比之前的选秀要高。这次《直通春晚》也是这样,光台下坐的这几个乐手,刘伶、鼓仨、肖楠这些人就非常吓人,这些选手当时感觉到的气场就不一样了,行业价值的传承就出来了。这就是今年选秀的一个明显的变化,我觉得是好事。”

宋柯还透露,明年湖南卫视还将推出一档名叫《我是歌手》的选秀类节目,是从韩国买的版权,“这个节目就更加挖掘了音乐行业里面更深层次的价值,每期一个歌手只唱一首歌。但它有一个顾问团,都是音乐界的一些大佬,这首歌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唱这首歌,当时这个歌是什么样的,这首歌当年是谁唱的,顾问团会把这个典故、内容全讲出来。”言下之意,这个节目的核心就在于完整地展示出一首歌曲作品全部的诞生过程,并把一切可能影响到一首歌曲完美呈现的因素都容纳进节目里,“包括编曲、舞台灯光如何打,都会呈现出来,实际上就是把音乐现场制作这种音乐行业里深层次的东西挖掘出来,这样就会慢慢地让大家对音乐行业产生一个很自然的尊重。”

PART IV 探未来

春晚能给他们多少机会?

我们再回到这个节目本身,以及参与到这个节目中的选手身上来。按照目前的赛制,36名选手经过9轮比拼,最终将决出三个名额可以到蛇年春晚进行表演。但有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是:现如今的春晚,即便是陈奕迅王力宏这样的超级大腕,都未必能有独唱的机会,那这次相对更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即使上了春晚,会以什么形式参与演唱,又能轮到几句演唱的机会?

宋柯给出的是,他也不确定,这个只能由哈文导演和春晚剧组最终来定。

选手能获得签约机会吗?

有三个名额可以上春晚表演,这是《直通春晚》作为一档选秀节目能给到选手们的唯一明确承诺,这就与其他的选秀大为不同,因为其它的选秀,结果通常都会有一个可以让获胜选手与某家知名艺人公司签约的承诺。那除了那三个入选春晚的选手外,其他选手又能从这个节目中获得什么呢?

目前我们知道的是,《直通春晚》的前十名选手可以获得由某企业赞助的专业话筒一支。但这个话筒显然还是不能与一纸合约相提并论的。但宋柯表示,这并不表示这些选手就没有签约大唱片公司的机会:“不然那十家唱片公司评审是来干嘛的?他们也在看,只不过是不承诺,不需要承诺我必须要签哪家,事实上确实有很多公司也在接触一些人。”宋柯透露,这些唱片公司其实也都在从这些选手当中物色挑选合适的对象,而宋柯作为恒大公司的代表,目前已经有了五六个目标都在他的观察范围之内。

赛后也会有巡演吗?

大部分大型选秀,像从前的超女快男快女,以及今年的《中国好声音》,在比赛成功结束之后,都会搞一个选手的集体性全国巡演,那集合全国36位强中强选手,并且从第一期就获得广泛关注的《直通春晚》,会不会在全部赛事之后,也搞一个类似的大巡演?

“有可能,至少我觉得有这个可能,也正在谈,但这个我们是听央视的,因为毕竟央视是主办方。如果需要我们帮助,这也是协办方应该干的事。策划这种,类似于你说的巡演演唱会,我们也可以参与。这也是在讨论之中的问题之一。”

本刊观察

是,但不止是选秀

在与宋柯的对谈中,记者特别提到,歌坛那些超级大腕们在今年突然对选秀节目呈现出积极与热情,而从前的这些大腕们,对于选秀多少是有些不屑、不满甚至是要炮轰的。

的确如此。选秀中的一个“秀”字,在当下的语境中,就算不含贬义,至少已经被抹去了可以被正视和重视的因素,“不过一场秀罢了,”这是许多人对选秀以及选秀中出来的人最常有的一句评价。选秀初期过度强化的出身草根性及电视娱乐性,在将整个社会带入选秀时代后,原来文化文艺行业所有的技术上的专业规范和精神上的引导功能逐步被淡化,娱乐功能逐步上升到高于一切的位置,音乐圈、影视圈甚至文化圈都全面演变成娱乐圈。当一切都成了娱乐的时候,还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你正视的?不过都是秀罢了。

但是,传统的文化文艺价值并没有因此被娱乐全面取代,它只是暂时退居二线而已,它仍与娱乐价值并存于这个圈子,好比正餐与快餐,无非是等待一个口味调换的机会罢了。当人们已经被选秀娱乐到乏味的时候,想正儿八经地吃顿大餐的心思自然又会起来。今年夏天盛行的各种新型选秀已经呈现出这样的心理倾向:观众开始厌恶节目中各种煽情作秀的桥段,而对于刚刚呈现出来的对声音价值的肯定倾向马上大加推崇并广为传颂,那些歌唱大腕们也许正是嗅出了这种价值倾向回归的味道,于是纷纷出马大力促进这种正统价值的复兴,也是情理当中的事情。

选秀对于整个歌坛的发展来讲,绝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它一样是产生了很多积极作用的,至少在音乐意识的全民普及方面就功不可没,只不过是它被传播的过程中,当中的娱乐部分在电视手段的操作下,被过分突出强化了而已。当人们开始习惯于通过电视、网络来了解音乐了解音乐规则的时候,若想改变这个倾向,最有效的做法,仍然只能再度依靠电视、网络这种当下最主流的传播手段,当今年所有人纷纷在讨论“好声音”价值,纷纷开始更多以“真好听”而不是“真好看”“真好玩”的标准来判断音乐时,不能不说,这仍然是今年各种电视选秀节目里逐步强化的新规则所带来的结果。

第7篇

[关键词]传播生态 web2.0 媒介生态圈 传播范式 拟态环境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1.037

一、语境:web2.0时代电视媒介生态崭新变化

作为一种试图辨识“媒介、文明与人的感知的平衡”[1]的研究方法,传播生态以其将媒介置于复杂社会生态体系内进行观察的独特视角而越来越受到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一股电子信息浪潮以其锐不可当之势渗透进了整个人类文明与社会结构。网络成为了改变传播结构的根本力量,全新的电视媒介生态应运而生。在这样全新的语境之下,电视的危机与生机同在。

(一)网络与电视的互动

在更加注重用户交互的web2.0时代,网络用户已经不仅仅是网络内容的浏览者,而已经成为网络内容的作者,成为了网络媒介中的主体。博客、微博、各种视频网站使用户开始在网站系统内拥有自己的数据、自己的社交群体。虚拟社群方兴未艾。虚拟社群(virtual community)是指互联网上人们因某种需求而聚集起来的群体,是“围绕着共享利益或目的而组织起来,在网络虚拟世界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2]而“生活在一个社会的部分意义就在于个人、群体和大型组织为了达到个人和集体目标,必须依赖其他的人、群体或系统控制的资源,反之亦然。” [3]所以说网络用户,或者说是由网络用户集合成的网络社群要想参与公众事务,就必须通过媒体这种当代最主要的文化表达与交流沟通方式。[4]此时,电视作为最基本的大众传播媒介首当其冲,成为网民们想要涉水的大本营。

而另一方面,作为大众传播平台的电视也不得不直面中国4.2亿人次的庞大的网民群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7月15日)的关注热点,并准备时刻随之变化。电视开始积极地向网络寻求议题。这样,个人改变自己在传播活动中的定位,试图对传者和受者二元对立式的角色与功能进行颠覆和解构;而以电视为主的媒体形态又试图利用网络更加巩固、扩大自己的大众传播媒介地位。在这样的语境下,一种全新的媒介生态随之诞生。电视与网络的互动成为了这种媒介生态下的必然的生存方式。2011年的央视春晚便将与网络的“亲密接触”变成现实。

(二)媒介生态圈中的残酷竞争

同时,2011年的媒介生态圈中也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变化,那便是央视与地方台的竞争进入白热化。近两年,央视春晚面临着来自各地方电视台的残酷冲击,自身的媒体霸权垄断优势似乎有瓦解之势。

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异种生态圈中的媒介博弈和同种生态层的媒体博弈都是不可避免和必要的。对整个媒介生态来说,会激发智慧,使生存手段推陈出新,这可以说是媒体生存的“丛林法则”。[5]

在2011年,已经在前两年的试验中尝到甜头的各个地方电视台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自己的革新。北京电视台长达一个月的网络春晚播出季、上海东方卫视为满足长江以南地区观众需要而推出的海派春晚、旅游卫视的新春摇滚音乐会等都给观众在春节放假时间段提供了更多的收视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央视春晚的卓越地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的挑战与冲击。

而“草根明星”的出场则是2011年央视春晚积极适应媒介生态竞争而做出的重要选择。此举既巩固了央视春晚的电视收视霸权地位,又使其更加出色地体现了其文化价值和完成了意识形态宣传功能。

二、手段:“草根”上春晚成为必然选择

近两年,电视与网络的互动早已通过诸如新闻节目的议题选择、深度报道的题材来源、娱乐节目的网络投票、访谈节目的网络红人出镜等诸多方式实现,而作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甚至是整个电视的“贵族”――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年联欢晚会似乎对网络的“妥协”还尚未成型。在2011年,央视春晚终于“放下身段”开始了与网络的亲密接触。央视网络春晚在大年初一于文艺频道播出,受到了关注度和网民评价的双丰收。甚至有网友称,“网络春晚很给力,比电视春晚好多了”。网络上的草根明星在央视网络春晚上大放异彩:像梵高奶奶、微笑姐、微笑男孩等都给网友们带来了惊喜与感动。而央视春晚上的微博互动环节更是让广大网民第一次在春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段里与电视结成了亲密的共同体。而除去这些形式上的变化,央视春晚上最显眼的突破创新,就是在晚10点这个重要时间段播出的长达15分钟的《我要上春晚》,和在12点后档播出的《非常1+1》两个组合节目。这两个节目主打的便是“草根”牌。它们从央视春晚彩排时就已经成为导演组宣传春晚的重要卖点,而播出后收到的良好效应更是让春晚节目组喜出望外。

综观几位春晚上大放异彩的“草根明星”的档案,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成功的机遇基本上都是来自两条道路:网络视频和电视选秀。“西单女孩”真名任月丽,16岁孤身来到北京,成为一名地下通道歌手。2008年底,有网友将其在地下通道演唱《天使的翅膀》的视频传到网上,视频的点击率达到每分钟约10000次的惊人数字,任月丽被网友称为“西单女孩”、“西单天使”。深圳民工街舞团由9个来自深圳的小伙子组成,平均年龄21岁。在舞台下,他们从事的职业有建筑工人、保安、洗车工等等,可一旦走上舞台,他们就成了打扮时尚、舞艺高超的街舞男孩。2007年开始参加街舞比赛,2010年开始多次登上各地方电视台的选秀舞台并获奖。而在央视选秀节目“星光大道”总决赛中脱颖而出的“旭日阳刚”组合,实际上在参赛前早已因其光着膀子在破烂宿舍里演唱“农民工版”的《春天里》,而以其“草根”形象独有的感人魅力在网络一炮而红。

作为荧幕空间上以草根文化符号――‘秀’而闻名的草根明星们,其主要的承载形式便是电视选秀。在电视选秀中,演的欲望和看的欲望同时获得满足。这实际上也是网络互动思维的一种延续和变异。而博客、播客以及论坛则是“虚拟身份实践的主要场所”。在这里“关注”就是价值。电视选秀明星们一方面在利用网络让更广大的受众认识,且通过“卖点”、“搜索”、“背景”等一系列网络关键词的运作而真正成为电视观众的认同对象。所以,无论是网络视频还是电视选秀,网民的关注几乎是“草根明星”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途径。孕育“草根”生根发芽的土壤便是网络以及网络所培育出的全新的当代媒介生态。“草根”明星的诞生是百姓的、基层的集体胜利,“草根个体以其原创的文化符号消解着文化资本的统治意图,对抗着现代碎片化的生活方式。” [6]这样,我们就不难想象,“草根”在央视春晚这样一个平台上出场,其对广大民众的鼓舞有多么巨大。所以2011年在央视春晚上大放异彩的“草根”明星们不仅使春晚节目获得了广大网民的支持,进而成功地抓住了大众的眼球;也可以说使广大受众的意愿得到满足,最终在国家级别的平台上争得到了一定的话语权。然而此时的媒介就无所作为了吗?实际上此时媒介开始利用其特有的“传播范式”反戈一击。

三、方法:利用传播范式营造拟态环境

传播生态的基本框架是信息技术、传播范式和社会行为。[7]其中,传播范式对作为传播环境是“家庭开放空间”、传播媒介是“低强度的电视屏幕”、传播过程是“多重信息流环境中的媒介流”的“家庭传播艺术”[8]――电视,其影响可谓无处不在。如果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组织、选择和传送进入一种惯性,那么传媒内容的程式化、传媒语言的规范化、传播过程的模式化就不可避免。由于传者所制订的范式渗透其中,信息传送经常失衡,受众的趣味、爱好、观念、行为乃至思想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而这种“培养”使观众适应和认同范式,以及由此引发的话语逻辑、意义灌输。从此意义上说,电视制作范式的控制最终还是归结于政治需要和国家利益,其实质还是对文化的控制。

作为中国一年一度的最大规模的电视狂欢仪式,央视春晚以其无法撼动的文化地位、强大的政治意志支持、相应而来的极具诱惑力的商业青睐,通过它独有的节目制作范式严格地控制着受众。而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追逐与传达无疑是春晚最重要的传播意义,所以即使传播环境在Web2.0时代产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即使受众(广大网民)的关注焦点可以成为春晚议题选择的重要参考,但实际上的“议程设置”权还是牢牢的掌握在央视春晚节目组的手中。21:51-22:05,备受关注的《我要上春晚》节目不负众望,如期而至。网民们热捧的曾经的“西单女孩”穿着高跟鞋抱着吉他走上央视舞台,与她面前美艳尊贵的央视“一姐”董卿开始了这样一段交流:

董:月丽好,欢迎你,真漂亮。月丽是七年前从河北老家来北京打工的,因为特别喜欢唱歌,所以就开始在北京西单的地下通道为大家演唱,渐渐地,喜欢她的人就称她为“西单女孩”。月丽你看,咱们今天可是真的在春晚的现场上了,看看这四周,什么感受?

月:嗯,我觉得这舞台好大,我站在这个舞台上觉得自己好小。

董:月丽,你不小,你身后有许多支持你的目光在关注你!不过我想,今天晚上,心情最激动的应该是你的家人,想不想看看他们现在的样子?

月:能看看吗?

董:能!我们要给你一个惊喜――

切入VCR画面

河北农村院子放烟花,内景中一大家子人围坐在电视机旁。

董:呀!都在看春晚呢!快,月丽,快跟他们打个招呼!

月丽向画面中的家人拜年。

月: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感谢全国的观众让我登上了春晚的舞台。我一定会努力,让我爸妈为我骄傲,让全村的父老乡亲为我骄傲。

掌声热烈。

作为歌手身份出现的月丽,在出场的四分半钟时间内,这段向家人拜年的开场白竟长达两分半钟。[9]然而实际上这种“奇怪”的主持人与有特殊身份价值的演员或嘉宾的对话形式,已经通过央视春晚多年的培养使观众欣然接受并且津津乐道。在观众无意识的接受一台文艺演出里的此类“反常”信息的过程中,实际上是落入了春晚建构的“拟态现实”中。

四、价值:利用拟态环境表达意义

此时,美国政治学家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理论便成为了“草根”上春晚的核心理论依据。在愈发复杂和多元的当代,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生活世界,和现实世界并驾齐驱,成为决定人们认知、态度、情感、期待、欲望的两大环境世界。而这两种世界的中介,便是媒体。“今天的大众媒介既是权力的工具,又是权利的源泉”。[10] 此时,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绝非是对现实环境的复制和模仿,而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政治的或商业的意图,对现实环境进行的加工和制作。作为在播出时间上、影响力上、公信力上、收视习惯上都有着特殊地位的央视春晚,其“拟态环境”的营造更是必不可少,而其比较强烈的主观性的表达也无可厚非。

现在让我们再来仔细阅读春晚主持人董卿与演员任月丽的对话。董卿的话语一开始便是对被采访对象的急迫的身份定位:“月丽是七年前从河北老家来北京打工的,因为特别喜欢唱歌,所以就开始在北京西单的地下通道为大家演唱,渐渐地,喜欢她的人就称她为‘西单女孩’”。这句即告诉大家:这个演员不一般,她首先是一个农民工,是草根,是边缘人;第二,她也并不是一个通过正常的艺术体制培养出的歌手,而是一位由普通百姓捧起来的明星。然后,当月丽回答主持人问题,说出“嗯,我觉得这舞台好大,我站在这个舞台上觉得自己好小”时,任月丽确认了自己在面对国家体制、国家机器时的微不足道,这也可以说是绝大多数普通电视春晚收看者的实际定位。这一对话凸显出了一对二元对立式的矛盾:即体制内与体制外,国家机器与普通大众的力量对比。然而,此时女主持人话锋一转,激昂澎湃地鼓励月丽道:“月丽,你不小,你身后有许多支持你的目光在关注你!”主持人通过月丽安慰观众: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渺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有对于集体的价值与意义。二元对立的焦灼状态被打破及模糊。在一段通过记者的连线做到的隔空拜年后,月丽感慨道:“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感谢全国的观众让我登上了春晚的舞台。我一定会努力,让我爸妈为我骄傲,让全村的父老乡亲为我骄傲。”此时,感恩、努力、报效等核心词汇出现,被安抚和受感化的大众产生了对体制和集体的认同,可以开始踏实努力地维持社会、回报社会。

任月丽在央视春晚上担当的角色身份主要就是“在春晚舞台上圆唱歌梦的打工者”,而主要承担的职责便是营造团圆、和谐的社会氛围。央视春晚在潜移默化中再一次顺利地完成了自身意义的传达和强化:《我要上春晚》中的三组主角任月丽――外地来京打工妹、旭日阳刚――农民工组合、民工街舞团,均以其独特的身份定位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农民工问题等重大议题进行了独特的关注。同时通过任月丽圆了自己的“唱歌梦”、旭日阳刚组合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春天里”(主持人董卿的台词)、民工街舞团高喊着“咱们工人有力量”,完成了关于“圆梦”、“回家”、“建设美好明天”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观的拟态实现。通过此,央视春晚想要表达的主观价值成功传达,并且从之后观众的反馈中可以看出,可以说也成功地被接受。虽然,这种“拟态环境”的营造并不一定是现实世界的反映,虽然大多数的农民工、城市边缘人、“草根”的现实生活境遇并不理想,并且改变现状的机会也微乎其微,但就央视春晚这个国家级的媒介平台来说,此“拟态现实”的营造确实起到了稳定人心、温暖人心的作用。

五、小结

在网络影响下的新世纪传播生态已经发生了巨大变革,作为重要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媒介生态圈站稳脚跟与更好地发挥意义与价值,是一个重要的命题。首先,电视要积极融入并利用媒介生态的变化,其中重点便是与网络的互动,积极寻找更受关注和有持续性的话题作为议题进行设置。然而,电视在这样的语境下并非无所作为,它可以通过电视特殊的传播范式的设定,把握设置议题的权利,从而建构一个电视拟态环境来传达意义、倾向、意图与精神。2011年央视春晚的“草根上春晚”现象,可以说就是一个在全新的电视媒介生态下,电视的成功应对之策。

作为一种系统结构,传播生态系统企望平衡,而平衡结构需要以“互惠与共生”为前提。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惠与共生”序列中,传播者既是利益主体,更是有效信息和资讯的发出者,其利益的最大化,其生存权利的最终获取,实际是在受众那里。[11]央视春晚积极适应媒介传播生态的变化,创新推出的《我要上春晚》与《非常1+1》两个“草根明星节目”顺利地成为了2011年春晚上观众最“买账”的节目。在央视2011年“郎酒•红花郎杯我最喜爱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评选”上不负众望,分别以18.31%与78.32%的观众投票成绩成为了特别类节目中的第一、第二名。而据中国之声2月10日《央广新闻》报道“尽管不少网民都表达了对春晚的不满,但是草根明星的登台还是给观众带来意外的惊喜,甚至被认为是本届春晚唯一的亮色。截至到昨天晚上9点,新浪微博发起的“春晚我最喜欢的节目”投票中,近7万人在投票中有25%的票投向了旭日阳刚组合演唱的《春天里》,这超过了第二名赵本山小品《同桌的你》四万多票。”同时关于“旭日阳刚激动跑音”、“西单女孩”、“亚运女孩邓雯心”等话题也成为了网上搜索、人们讨论的焦点与热点。而不同以往,此次受众对春晚热点的讨论,更多的是一种接受与认可。

在2011年两会上,文艺界代表回答最多的问题都来自“春晚”,特别是关于今年春晚“草根艺人”代表西单女孩和旭日阳刚引起的热议。人大代表宋祖英的答案似乎映射了在传播生态中的核心价值,她这样巧答记者的提问――“百姓喜欢他们,谁也拦不住”。

观众对央视春晚“草根崛起”的满意度和关注度使春晚的意义和作用达到了最大化,在这样一种良性互动中,受众、媒介、经济、社会这一复合生态系统达到了趋近和谐平衡的理想状态。而央视春晚通过传播范式营造的拟态环境也使国家平台终于与广大受众形成了亲密感,在全国上下、大小家庭团圆的除夕夜形成了情感上的共同体。电视与观众“双赢”的局面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参见单波、王冰:《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价值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3期

[2]参见王丽:《虚拟社群传播生态特征与消费心理似真性》,《新闻界》2006年第二期

[3][美]德弗勒和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第339-340页

[4]参见翟瑛栋:《Web2.0时代下的媒介生态――基于虐猫事件的个案观察》,《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6年第5期

[5]参见李国民:《媒介生态平衡的演变与博弈――如何认识中国报业“拐点”》,《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6]参见高娴:《当代中国草根文化符号的审美研究》 中南民族大学2008【分类号】:G122【DOI】:CNKI:CDMD:2.2009.015931

[7]参见吴志文、张茧:《传播生态与新闻范式》,《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8]尹鸿、阳代慧:《家庭故事 日常经验 生活戏剧 主流意识――中国电视剧艺术传统》

[9]资料和视频对话来自

[10]张巨岩:《权利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北京:三联书店 2004年 第123页

[11]参见徐萍:《传播生态的系统构建》,《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

第8篇

今年央视最喜欢的春节晚会节目评选揭晓,在小品项中,《同桌的你》高居榜首,赵本山再次蝉联小品王。

可是这个一等奖成色并不高――在观众中饱受诟病,在另外有的媒体调查中,《同桌的你》被评为“最不喜欢的节目”。

同一个节目,为何评价相差如此之大呢?其他不论,这至少说明观众的欣赏口味差异是多么大。

由这个节目引发的清华大学美学教授肖鹰与央视语言类导演马东的口水仗,典型地代表了对这个节目的两种态度、两种口味。

肖鹰批评赵本山小品“审美取向低俗”,“连篇累牍地在用‘农民’的衣食男女‘取笑’?2010年《捐助》的‘笑点’是‘两个光棍争一个寡妇’,2011《同桌的你》的‘笑点’又是‘两个男人为一个女人吃醋’”。马东则回应:“‘知识界的精英’不是春晚的收视主体”“(本山)作品好坏自有公论,毁誉由人,但是笑声不假,创作的过程也是充满诚意的。罗素先生说‘参差多态是世界美的本源’,领略美的人似乎也应该有广阔的胸襟;春节是一个大众娱乐的节日,快乐是美最好的传达。”

肖鹰教授是就文艺作品的审美趣味、格调高下而论;马东导演是就节目的受众反响而言,两人都持之有故,不无道理。不过,两人可能都有所忽视。

肖鹰教授忽略了《同桌的你》确实有人喜欢,没看到此类节目还大有市场。按照传播学家德弗勒的说法,“因为能够欣赏低俗内容的受众最广大”。《同桌的你》从创作到央视入选,最终获头奖,一路顺风,说明它确实获得了不少人的青睐。有意思的是,在将《同桌的你》评为“最不喜欢节目”的同一调查中,《同桌的你》同时在“最喜欢节目”中也获得第三名。不服不行吧!这就是事物的复杂性。

马东导演忽略了两点:

其一,“笑声不假”不是衡量节目成功的标志。对笑声也许要细听一下,是什么东西令人发笑?笑有多种,有幸福美满的笑,有天真烂漫的笑,还有浅薄邪的笑。有的笑声是对美好艺术的欣赏,有的笑声是对机智幽默表演的钦佩。假如笑声是几句暧昧无聊的黄色段子引发的,这笑声就是肤浅的笑,没多少可称道的,更不值得广为传播。像前几年有的小品通过戏弄残疾人博取笑声的做法,就受到人们的严肃批评。要承认,一些粗俗的笑话确实能引发笑声,确有很多人喜欢听、不排斥,不然,黄段子就不会这么流行,以致被一些人将其与唐诗宋词并列,戏称段子为当今一大文学式样。然而,以央视地位,满足乃至欣赏这一类的笑声恐怕就降低了标准,也难逃媚俗之嫌。

其二,“春晚”不是普通的电视节目,不是某一栏目板块。有些节目也许平时能上电视,可以上细分了的专栏,但是上“春晚”就不合时宜。“走进苞米地”“走进树林”“此处省略多少个字”之类的内容,只适于在酒桌上逗逗乐,在大排档里开开心,但拿到春晚上面向全国的男女老幼传播就极不得体。除夕之夜,是一家人温馨团聚互叙亲情的日子,是父母子女祖孙济济一堂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刻,如果全家老少都在看春晚,突然来个“走进苞米地”“省略多少个字”之类的暧昧表演,就成了飞进饭碗里的苍蝇,尴尬难堪而又恶心。所以,春晚节目的门槛应该严格一些,其价值底线应该是老少咸宜。这也是“抵制三俗”的应有之义。

著名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认为:“受众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媒介及其内容的产物。” “媒介受众形成和变化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媒介为既有社会群体提供了内容,还是媒介提供的内容创造了新的社会群体,二者难以分清。”央视处于垄断地位的,春晚更是其收视率很高的节目,既要为“既有社会群体”提供内容,更要提供新的内容以创造“新的社会群体”, 在文化建设中和价值观念的导向上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第9篇

首次亮相《星光大道》差点推轮椅上场

江涛回忆“玖月奇迹”组合成员小玮当年还在沈阳音乐学院读大三时,曾经去过他昕在的部队文工团应聘,江涛说当时团里其实很需要这样双排键的、又能弹又能唱的独特表演形式的歌手,“尤其要是到了连队,你们俩要去了,那我就没啥事了,我跟你们一块出去演出”,谈到“玖月奇迹”演出现场的火爆程度,春妮还记得自己曾经看过成员小玮一个人模拟百人的大型交响乐,于是小玮现场表演了一曲《黄河》,看小玮在键盘上出神入化地表演,站在一旁的江涛也跃跃欲试,要与小玮跨界合作《茉莉花》,当双排键遇到萨克斯,擦出的是美妙的火花。

“玖月奇迹”这对跨界组合,在中国歌坛独树一帜,他们将新颖独特的双排键演奏与歌唱完美融合,开创了全新的舞台表演方式,深受观众喜爱。也正是这种独特的乐器演奏方式,让他们被《星光大道》导演组看中,被邀请参加比赛,由此这对组合正式成立,在一路磕磕绊绊的比赛中创造奇迹。但是当初在报名《星光大道》的时候还经历了一个小插曲,当时小海先到的北京,正到处发自己和小玮的宣传资料,资料传到了《星光大道》的编导手里,于是打电话邀约他z参加比赛,两人都很开心,因为《星光大道》是当时特别名牌的栏目,非常火,而当时21岁的小玮已经是双排键行业的顶尖选手了,辽宁歌舞团当时还给她特批了国家二级演员的资格,相当于副教授级别。“有一点点觉得是不是自己算是专业选手了,或者是去了如果拿不到好成绩会不好,但是想想好像那个舞台是包装草根的。”于是决定去参加,而导演告诉她是去比赛唱歌的,然而唱歌并不是她的强项,这时候她想到小海,于是经过商量他俩决定干脆搞个组合,就这样《星光大道》还促成了这一对组合。临上场之前妆都化好了,但组合名字还没有想好,刚好他俩是九月份认识的,而且都姓王,王字加一个长久的久便最终组成玖月奇迹。以前两人虽然是认识的,但是从来没有在―起共事过,共事之后发现有很多矛盾的地方,处事方法也好还是做音乐作品也好都有格格不入的地方。

如今回首初次登台,小海竟如此评价:“我像耍猴一样。”2008年,一个名叫“玖月奇迹”的组合迅速走^观众的视野,获得当年《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女生出神入化的双排键演奏,加上男生不俗的演唱功力,翻唱红色经典、重新演绎传统民歌,自由地游走于各种御昌风格之间。很多关注都不了解,两人披荆斩棘一路杀人决赛的好成绩背后竟是如此的曲折。“那时离比赛还有三四天,看这样根本就好不了,其实已经打电话跟导演说了,买在不行参加不了。然后导演急的呀,我们也觉得这样有点对不起剧组,后来都想到什么,想到推轮椅上,但是后来就没下决心,觉得你说这个组合第一次亮相,推个轮椅出来这算怎么回事啊。”原来小玮不管是特别高兴的时候还是特别生气的时侯都会练琴,疯狂地练琴,结果把腰给练坏了,虽然住的地方离医院才五分钟的路程,但是她自己根本就动不了,连出租车都进不了,尽管两人还在闹别扭,但小海听说她上医院还是立马赶过去帮忙,两人搭着肩一小步一小步侧着走才终于走到医院,五分钟的路程愣是走了四十分钟,参赛的时候只能躺着让化妆师补妆。在唱第一首歌《康定情歌》的时候小玮只能僵在那唱,所有的表演动作便全由小海一个人完成,最后评委在点评时提到二人组合虽然声音比较协调但表演有点生硬。

春晚金曲竟然是“抢”来的

从2011年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玖月奇迹一发不可收,连续三年在春晚放歌。聊到这段经历,有―个人不得不提,就是《中国美》和《中国范儿》的作者徐子崴。殊不知,这两首脍炙人口的金曲都是当年徐子崴为自己报送给春晚的。2011年,玖月奇迹接到春晚组电话,让他们听名叫《中国美》的歌曲,希望他们能改编此益,做足热闹欢决的气氛,作为零点敲钟后的第一支歌。从此,他认识了一个叫徐子崴的人,与他展开了一段奇妙“可气”的缘分。到了2012年,为了防止玖月奇迹再次“抢歌”,已经成为好朋友的徐子崴量身定做了一首《大好河山》友情赠送给他们冲击春晚,而自己则送了另一首《中国范儿》。谁也没想到,玖月奇迹再次接到导演组的电话后,让他们听的正是这首《中国范儿》。“一听就能听出来是他唱的,这不会又是子崴的歌吧,剧组说对呀,徐子崴的歌。我俩是又喜又忧啊,朋友没的处了感觉。”就这样,倒霉的徐子崴再次折在了他俩的手里。

成员小海追梦闯荡背后遭遇坎坷

正式走上唱歌生涯前小海是学会计专业出身的,大学毕业后还做过一年的出纳,但出纳工作的枯燥让他最终没能继续走下去。“每天坐在那算各种账,如果到晚上对不上账是不能下班的,比如说多出两分钱你可能都要再算一遍,差两万都有可能,所以每天晚上到很晚,你别看我性格很安静,但是内心是躁动的,就是很难让我每天在大铁门里边算账,就这样过一生是很难受的。”后来经历了父亲去世给他造成特别大的打击,对人生也有了新的思考,其实人生挺短的,应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隋,况目父亲遗嘱也提到让他去唱歌,希望家人不要干涉。由于做歌手是很没有安全感的一件事,而父亲的一句嘱托让他感觉有无穷的力量,最终走上了歌手生涯的道路。在投简历过程中还差点上当受骗,对方说因为举办一项公益活动请到刘欢、韦唯等一线艺人献唱,可以为他提供同台歌唱的机会,条件是先交五万块钱,小海苦于当时拿不出如此一笔花销,最终没有让骗子得逞。现在回忆起来,他说社会中肯定还会有很多年轻人容易上当受骗,于是在此告诫广大同样怀着梦想的年轻人小心谨慎。

就在不寄予希望的时候往往机会就来了,北京歌剧舞剧院因为年底有一个演员要上春晚,所以团里的演出就缺了一个空位,这时刚好看到小海的简历和表演的资料,决定让他来顶三场,费用是一千五百块,院长对于小海的表演深感满意,正准备签下他时,他向院长推荐了当时的朋友也是现在的伙伴小玮,院方同意约见小玮,值得庆幸的是最终同时签下了他们两个人,但在待遇方面院方表示同时解决两个户口问题可能有些压力,小海果断地把机会让给了小玮,这让院长对小海的歌唱表演肯定之余,还对他的人品大加赞赏。

江涛:第一次上春晚只露脸3秒钟

第10篇

>> 头条人物之十三:冯小刚 本周热点人物:冯小刚 反思冯小刚之败 《一九四二》——与冯小刚的不解之缘 冯小刚 《非诚勿扰2》之冯小刚密码 不及格? 从虚实角度看冯小刚和周星驰喜剧电影之异同 冯小刚做人做事 植入冯小刚 父亲冯小刚 情怀害了冯小刚 《英雄》和冯小刚 冯小刚笑对疾患 冯小刚的面子启示 冯小刚这20年 冯小刚的商业探索 冯小刚电影品牌研究 冯小刚的小情绪 冯小刚的大仰角 冯小刚指导并主演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头条人物之十三:冯小刚 头条人物之十三:冯小刚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李星文")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资深媒体人,影评人,电视剧研究者 2013过去了,他过得不易

可以想见,冯小刚是带着一腔失落和委屈走进2013年的。

穷18年筹备之功的《一九四二》,伴着他的勃勃雄心和三分忐忑在去年11月29日登场。然而《一九四二》的票房却在3.6亿元上戛然而止。

每个导演都有一部发宏愿要拍的电影,但不是每个导演都能拍成。冯小刚是幸运的,他突破了重重阻力,把民族的苦难史搬上大银幕。冯小刚也是不幸的,他的圆梦之作成了赔钱电影,“票房常胜”的美名就此终结。虽然影片的口碑不错,在各大电影节上拿奖拿到手软,市场中的败绩还是令冯小刚难以释怀。于是,过完春节没多久,冯小刚就和他的伙伴们南下开工了。这就是《私人订制》。在《一九四二》票房莫测之时,王朔安慰冯小刚说:“大不了我给你写个喜剧,不就都回来了吗?”影片由王朔编剧,葛优主演,走的是驾轻就熟的《甲方乙方》路线。《一九四二》赔了老板的钱,这部的票房不容有失,植入广告也无从拒绝。冯小刚对“王冯葛”铁三角的功力自信满满,他一边在海南的碧海蓝天中劳作,一边在微博里与观众相约年底,要让他们“笑抽了算”。

转眼就是年底。《私人订制》在万众瞩目中登场,但等待主创人员的不是鲜花和赞美,而是两记“闷棍”。机构投资者掌握着定价权,他们在影片开画当天砸停了华谊的股票,还说电影“主题模糊,低于预期”。谁都知道玩股票的人评价电影不靠谱,但又不自觉地把影片视为股票跌停的罪魁祸首。影评人掌握着话语权,他们展开了一场“比犀利,赛刻薄”的竞赛,让影片的口碑直降谷底。虽然公信力是个问题,可他们擅长的“毒舌”还是主导了舆论场。

道理多,笑料少,给官员和富人说话,是《私人订制》的三大槽点。观众忙了一年,进影院找乐子,可是有意思的台词没听见几句,反倒不是被“数落”,就是被动收看“公益广告”,你道理说得再对,他们也觉得货不对板。然而,这绝对不是一部烂片,它至少有《甲方乙方》的八成功力,拿《小时代》《富春山居图》与之相比,既是对影片的侮辱,也使影评人这一行当蒙羞。《小时代》是拜倒在金钱和奢靡脚下的价值观倒错的电影,《富春山居图》是超过五分钟就前后接不上的一堆碎片,《私人订制》怎堪与之为伍?它对权力的讽刺,对现实的关切,都属难能可贵。其中也不乏别致的句子,只是现在的观众被逆向思维的网络文化熏陶多时,视野和见识远非《甲方乙方》当年可比,王朔和冯小刚两个人的水平再高,也比不过亿万网民的集体智慧——这才是冯小刚贺岁片“不好笑了”的终极缘由。

拍摄制作阶段略显“轻敌”,没能把本子和成品琢磨到最好,也没能把握“听笑话不听道理”的观众心理。上映之后又遭遇空前严酷的舆论场,影评人都以“不撇两句狠话就没法混了”的紧迫感争相嘲骂。所有这一切,不可能不对冯小刚形成冲击。他是个触角敏锐的人,以往总能先人一步感知观众需求,现在也不可能不为恶评心生焦虑。所幸影片的票房很好,普通观众的观感也远远好过影评人,这足以形成一种有力的宽慰。 王朔和冯小刚两个人的水平再高,也比不过亿万网民的集体智慧——这才是冯小刚贺岁片“不好笑了”的终极缘由。

在《一九四二》后遗症和《私人订制》的疲惫感之间,冯小刚还和春晚这个烫手山芋不期而遇。在中国,走街串巷的艺人一旦成名成家,便要面临着是否进入主流框架的选择。20年铸就金字招牌的冯小刚,被高层点将拉进春晚的殿堂。春晚程式和使命已经固化,谁也不可能使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出彩的可能性极小,挨骂的可能性极大。然而,官方的盛情难却,不接必然有伤情面。接了之后则替领导分了忧,更高的曝光率也能对电影主业形成反哺。总之,冯小刚出任了春晚总导演。

第11篇

眼光

《送你一朵东方茉莉》作为歌唱家宋祖英的崭新力作,已于2009年大年之夜呈现于央视春晚舞台之上。回想起这首歌的创作过程,心里颇多感触。本歌歌词创作于2008年初,当时我们海政文工团刚排演完以“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方永刚为原型编创的大型情景歌舞报告剧《忠诚》,剧中我与宋祖英首次合作,由她演唱了我作词的一首作品《温暖》,得到了观众、战友的好评。在随后的庆功会上,我们聊起了即将举办的奥运会,聊到了各地民歌元素,也聊到了宋祖英家乡湖南邀请她打造一首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东方之歌的话题;正是这次交流,促成了我们在《送你一朵东方茉莉》的二度合作。

为何要以《送你一朵东方茉莉》作为我为宋祖英创作的东方音乐概念?在我看来,这和宋祖英自身的形象气质、艺术特点,以及她近年来迈入国际,成功打造中国东方音乐品牌有关。在从东方到西方的新闻媒体宣传中,她的名字无不和“东方茉莉”联系在一起,一是东方的神秘与美丽带给西方观众崇敬的好奇;二是茉莉花作为中国的民歌与代表花卉,早已在世界上成为一种China符号的象征。因此,我在创作中,着力体现出东方色彩和一个美字,歌词创意既从“东方茉莉”的美誉中化来,有本土化风格,也有世界性元素;既以茉莉花和古老民歌为媒介,又与奥运盛会的大背景相结合,立足东方,把歌声用“送花”进行描述,激情浪漫地诠释出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的期盼和向世界四海宾朋抛出的情谊。很快,在作曲家龙伟华的妙笔下,这首歌的旋律流淌而出,并幸运地从全球7万多首作品中被评为“北京奥运会第四届全球歌曲征集获奖歌曲”,在奥运倒计时100天太庙颁奖礼上进行了首播。

央视2009春晚准备筹备中,我接到通知,为迎接春晚,歌词又增加了春天气息,略作了一些调整,歌曲以一种浪漫唯美的气息进行了崭新描述:“东方的茉莉温柔美丽,芬芳的气质令人心怡,这娇艳的花能傲凌冬霜也沐浴春雨,即使你在天涯相隔万里,清新的花香都会把爱传递。”语言完全从“花”写起,使人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东方茉莉”的美丽与神奇,使人产生想接近它的愿望,从而进行专注的聆听与广泛的传播。主歌结束后,歌曲进入――“送你一朵东方茉莉,给你一份吉祥如意,当你在花丛中与我相遇,我把这幸福托茉莉带给你。”这一段以一种宛如爱人之间送花的感觉,夹杂了对爱情、友情、和平、团结、和谐、浪漫的向往,使得听众情感上能引起强烈共鸣,而中间的段落又与“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的童声相结合起来,使得古老民歌与现代民歌共融互通,信息量增大,故事情绪得以完整抒发。

一首好歌,自当有它的生命力,这一首《送你一朵东方茉莉》所体现的出“东方韵味”是恒久、绵长的。“东方的茉莉幸福甜蜜,浪漫的情怀始终如一,这纯洁的花能增添锦绣也绽放魅力,我愿用她唱出和谐欢歌,在激情时刻与你共舞美丽。送你一朵东方茉莉,给你一份真挚情谊,茉莉的歌谣让你我牵手,这浪漫至少会铭刻一世纪……”这首歌的歌词传承了中华儿女善良纯朴的气节和气质,把民族情感的柔美和现代音乐的华丽完美结合,同样非常适合春晚的主题。

春晚播出后,《送你一朵东方茉莉》也得到了很好的评价:自从普契尼在歌剧《图兰朵》里运用了《茉莉花》的音乐元素之后,《茉莉花》这首中国民歌可谓红遍世界,茉莉花优雅清香,是爱情的象征之一。《送你一朵东方茉莉》展示了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交响乐的融合,歌曲大气,描绘了中国人民喜迎新年、对新年充满希望的热闹场面,同时演奏出了中国壮丽秀美的大好河山。

作为一名近年来步入军旅音乐专业创作队伍的年轻作者,继《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之后,我也一直在寻求自己创作上的突破,这首《送你一朵东方茉莉》既是我心灵中对东方之美的热爱,也是生活中我对春天歌声里的浪漫香颂。■

第12篇

网络视频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成为中国网民继即时通信、搜索、音乐、新闻之后的第五大应用。

在网络视频的冲击下,电视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开始下降。以春节联欢晚会为例,过去主要通过电视传播,随着网络视频的发展,春节联欢晚会有了新的呈现方式——网络春晚。由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举办的第二届网络春晚,大腕明星云集,3D云电视的转播技术更让观众大呼过瘾。与传统电视春晚不一样的是,网络春晚草根化,内容接地气,贴近民众生活,引发观众共鸣。

随着摄像技术尤其是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在网上个人视频作品。这些作品制作水准参差不齐,但其中不乏通过网络走红的现象。比如,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将自己即兴翻唱的《春天里》到某视频网站上,随即受到大量网民追捧,成为知名的草根音乐人,成功登上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这种原生态的表演感情真挚,展现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更容易受到受众的青睐。

当然,网络视频文化的草根倾向并不意味着没有精品。随着网络视频制作者专业水准逐渐上升,视觉效果大为改善,作品的艺术品质也得以改观,许多反映时代主题和社会关怀的视频作品浮出水面。比如网友“性感玉米”组织制作的视频作品《网瘾战争》,结合社会热点,利用表演、配音、截图等多种技术,融合游戏、电影等元素,发出了游戏玩家的声音,为大众认识游戏和“网瘾”提供了新的视角。这部片长64分钟的作品,参与制作与配音的网友有100人左右,没花一分钱制作费。然而,就是这样一部造价低廉的网络视频作品,得到无数网友的共鸣,有网友甚至因为作品中的经典台词而泪流满面。

类似的例子还包括“筷子兄弟”的作品《老男孩》。这部青春主题的视频讲述了平凡人的超凡梦想,片中有大量心酸的浪漫和搞笑的情节,因为“把70后、80后的共同想法、生活以及成长后受到的委屈都表达出来了”,所以在网络上拥有了大批的支持者。

网络视频作品体现了一种民间的审美趣味,为观察民间生活、民间文化提供了视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真善美。2011年下半年,佛山“小悦悦事件”引发了有关“路人冷漠”的讨论,优酷网10月17日启动了“不做看客做侠客”的视频征集活动,发动全国拍客记录身边的好人好事。截至11月9日,网友上传了41条视频,视频总播放量接近1 400万,评论超过5万条。这一系列视频作品为观察“路人冷漠”现象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些人对社会道德环境的消极评价,对于弘扬社会正气、展现人间温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网络视频并非都是恶搞或吸引眼球的产物,其中常常凝聚着作者的公共情怀。2009年国庆期间,天涯社区网友掀起一阵爱国风潮, 网友用各种方言,或结合不同的影视题材朗诵自创诗歌《我爱我的祖国》,为这一年的国庆送上一份厚礼。

如今,网络视频已经成为网络生活乃至现实生活不可或缺的环节。视频内容开始由早期的娱乐向实用、专业的方向发展,对丰富网络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以网络视频为代表的网络文化,已经超越了网络,成为现实文化的重要部分。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引导其健康发展,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