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4 06:28: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启蒙写作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这本集子终于要在此刻画上一个句号,突然意识到那些过往的时间已经嵌入我们的精神血脉,如屡屡经验的根须,无法挣脱。对于存在者来说,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一个寻找通向去蔽的过程,希望在达到澄明之际,让一些内在的光亮从被遮蔽处涌现出来。于此我与哲学家阿伦特有同样的感受:我们有权去期待一种启明,这种启明或许并不是来自理论和概念,而更多地来自一种不确定的、闪烁而又经常很微弱的光亮。让思想从幽暗之处涌现出来,以此召唤所有人内心中被遮蔽的光亮,这就是我最近几年内心中时常涌现的一些无法名状的召唤,于此,我也只好如实应答这些召唤。对于呼唤的这种应答,保持了内心的一种平衡。
这本集子的写作方式是很不同的,我称之为:从学院写作到启蒙写作。所谓的学院写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严格按照引经据典规范完成的学术论文,它以技术性的措施切割了围观者的介入;而启蒙写作则是去除各种人为障碍,在保持必要的思想深度的前提下,通过加工力图达到对现象的由表及里的通俗易懂的阐释,以此揭示那些隐而不显的内在机制。两者的区别在于对潜在读者人群的划分上。如此选择是基于两种考虑,其一,我认为当下的中国仍是一个需要启蒙也正在启蒙的时代。启蒙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性,使自己摆脱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这是很典型的康德说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蒙对于中国更是一项远未完成的事业。其二,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思考的行列,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途径。哲学家萨特曾说:文学是一种介入。于此,我是深以为然的。否则的话,人文学者还能做什么呢?在一个蔑视思想的年代,守护思想的基准线不至于无限倒退,也是人文学者在一个经济宰制年代所应担当的责任,或许这种努力还是有存在价值的,毕竟思想在任何时代都是稀缺的。虽然经历无数次的跌倒与爬起,我仍固执地认为,这种努力还是有意义的。
这本集子里的文字是我在过去五年里写下的,它耗费了我大量的心血,有无数个不眠之夜,一个人在寂寥的烟圈中敲下这些寂静的字词,我仿佛能够听到它们的悄悄私语,以及不满,它们是我陌生而又熟悉的朋友。在当下的考评机制下,这些努力都是不作数的,有些时候我甚至怀疑这些努力意义何在?好在我是一个不容易后悔的家伙,让一些隐匿的文字从寂寞的角落里跳出来,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际遇。这些年,我的生活也是飘忽不定,更是在内心里增加了一些旅人的情怀,以一种漂泊的心态写出羁旅天涯的情怀,一直是我梦想的事情,也许从骨子里,我更是认同庄子的说法:藏天下于天下。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
人到中年,总会遭遇到虚无主义的侵蚀,这本集子记录下一段旅程,它让那些晦暗不明的日子,在内心里清晰起来,甚至变得有些光亮,于此,我也要衷心地感谢那些与我同行的朋友们,是你们一直在让道路得以延展,并让它们在暗夜里发出微弱的声音来,我听到了。
集子里的文字都是关于科学界内的活动的分析,其中有很多有趣的观点,但也不排除很多偏见与错误,于此,我愿意承担所有的责任。结语之时,为自己找一个稳定的支点应该是不错的主意,记得黑格尔曾说: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我想我们有责任站立起来!换一句话来说,即便在艰难的日子里,也要有唱出歌声的勇气。
(《科学活动的现场扫描——基于经济—哲学视角的考察》,李侠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科学素质是现代公民和新世纪人才必备的素养之一,具体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情感和态度三个方面,科学素质具有基础性,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关键期是2~6岁,科学启蒙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多途径对幼儿进行适时、适宜的科学意识培养,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情感和探究科学的欲望,积累关于周边事物粗浅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尝试性地进行化学知识启蒙教育已逐渐成为当前国内外化学教育工作者新的研究方向。
目前国内系统的化学教育始于初三化学,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部分科学教材(如教科版)仅在六年级下册涉及少量化学知识,感知化学,围绕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以及化学变化对生活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化学启蒙教育,而学前教育阶段几乎没有介绍过化学知识。通过走访达州市机关幼儿园、小红帽幼儿园、铁路幼儿园、商业幼儿园等我们了解到,多数幼儿园管理者认为幼儿园更需要幼儿教师具有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弹、唱、跳等素质和技能,对于科学教育活动(或自然常识)这种具有隐性、远期效应的课程缺乏热情,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且忽视自身科学素质的培养,使得幼儿完整的素质教育受到影响。加之化学一直被认为内容难,幼儿可能接受不了,化学药品有腐蚀性,危险性大,化学实验操作复杂,化学仪器多, 使用规范性要求高,②幼儿心理惧怕,无法胜任,种种因素造成化学教育一直未在幼儿园正式开展。在具体的实施教学中,由于受幼儿园办学条件的影响及幼儿教师科学知识结构的限制,多数幼儿园在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时,偏向于知识的传授或讲解,在教学中从生活常识和健康饮食等角度介绍化学小知识,同时在幼儿园科学角,家园联系栏、幼儿园环境创设等方面加入化学元素,更多以科普知识栏的形式向幼儿和家长宣传化学知识,如以图片的形式告诫小朋友不要乱动农药、家庭药物不能乱用,一些食品如爆米花其中含有金属铅,所以不要经常食用,除此之外,有的幼儿园也会结合传统节日如九月初九插茱萸的风俗,向幼儿介绍茱萸的药用价值等。
2 趣味化学实验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开展趣味化学实验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化学探究,要善于利用我们身边的生活物品,合理利用和开发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使孩子感觉自己不是在做什么实验,而是觉得自己在玩。如在药品选择上,可以选择厨房中的食盐、白醋、小苏打、食用油等调味品,充当化学试剂中的酸碱盐溶液,洗衣粉、洗涤剂、肥皂水、泡菜坛水等在相应的小实验中也可作为实验药品;实验材料选择上,可以用玻璃杯代替烧杯、筷子代替玻璃棒搅拌、用眼药水瓶代替滴管、用空饮料瓶代替试管、用吸管代替导管来进行实验操作,很多材料可由幼儿独自从家里获取,部分材料是由生活废旧物品回收利用,极大的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感觉到化学随处可见,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幼儿深深感受到化学的亲和力。如“自制果汁碳酸饮料”,原理是利用食用柠檬酸和小苏打(NaHCO3)溶于水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含糖、果汁等成分的水中,便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可制成汽水。在实验活动中,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将日常食用的水果如柠檬、橙子等榨汁,再依次加入适量的白糖(或食盐)、小苏打、冷开水(不要将瓶子装得太满),同时可以准备一些果味香精供幼儿选择添加,将瓶盖旋上放置15分钟之后,一瓶果汁碳酸饮料可以喝了,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互相分享自己的饮料,并鼓励孩子回家之后做给父母们喝,启发幼儿要学会分享。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设计自制酸奶、腌制酸甜小黄瓜等趣味小实验,在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同时,也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和劳动使命感
幼儿对颜色的变化天生敏感,许多化学变化都伴随着明显而美丽的颜色变化,而且变化多端,非常有趣。化学中的变色反应有酸碱指示剂与酸碱盐发生的变色反应、碘与淀粉的变色反应,但这些原理对于幼儿来说是没有必要知道的,但通过活动可以让孩子明白,物质与物质之间不是永恒不变的,有时两种物质放在一起是会发生变化的,从而显示出颜色的变化。③因此设计一些伴随明显颜色变化的趣味化学小实验,开展化学游戏教学,一方面可以抓住孩子的眼球,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使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化学的乐趣。如开展“葱汁密信”游戏活动,仍然从我们身边选取材料——洋葱汁,原理是葱汁能使纸发生化学变化,形成一种类似透明薄膜一样的物质,这种物质的燃点比纸低,往火上一烘烤,它就烧焦了,所以会显现出棕色的字迹来。活动前,教师事先用葱汁在纸上画一幅图或写上孩子们认识的字并晾干,活动开始时让小朋友们猜猜老师刚刚在纸上画了什么图画(或写了什么字),当在蜡烛上稍微烘烤一下时,这张白纸上却立刻显现出图画或字迹来,这一现象引起了孩子们探究的欲望,再试试柠檬汁、蒜汁及醋是否也有能产生相同的现象。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作为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之一的健康教育常常渗透着化学常识,大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多数幼儿园采用科学角或主题活动等方式向幼儿介绍饮食和保健科学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但由于幼儿识字不多,大篇幅的文字内容显然不适合幼儿的理解,故往往以图片的形式直观的向幼儿展示,便于幼儿直接感知。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将化学常识融入到一些充满魔幻和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或活动中,让孩子在玩中体会化学赋予的魔力,同时也了解一些生活小常识。如“沸腾可乐”,不是将可乐加热至沸腾,而是当将薄荷糖扔进一瓶可乐中时,几秒钟之后,可乐像着了魔似的冒出大量气泡,并且速度越来越快,最后气泡汇聚成水柱从瓶出,大约有15厘米高,通过这个实验告诉幼儿千万不要将薄荷糖或口香糖与碳酸饮料一起食用;另外,民间有清明节或立夏节气玩“碰蛋蛋”的民俗游戏,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遇酸蛋壳表面会冒气泡,同时蛋壳变得脆弱易碎,若在蛋壳表面涂上一层牙膏,则蛋壳表面被保护起来,不会被继续腐蚀。将涂过牙膏的鸡蛋和没涂过牙膏的鸡蛋分别放入两杯可乐中,放置10分钟,让幼儿用经过处理的这两只鸡蛋玩碰蛋蛋游戏,结果涂过牙膏的蛋壳仍然较硬,不容易破碎。通过这个实验告诉幼儿,我们的牙齿表面和蛋壳一样, 其主要成分是有机钙,常喝碳酸饮料有害牙齿健康,坚持用牙膏刷牙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牙齿,使牙齿更坚固。④
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是组织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开发符合幼儿思维发展发展水平和认知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能力的实验内容,且实验现象明显便于观察,实验材料安全易操作,让幼儿在充满乐趣而又安全的环境中体验化学世界的无穷魅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化学实验中充分利用幼儿感官,培养幼儿观察能力,鼓励幼儿参与科学探究,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并尝试运用清楚、连贯、完整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表达在活动中的观察与收获,加深他们对事物的理解,锻炼幼儿的表达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便于幼儿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从而为孩子们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1.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四川革命老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达州市为例》,项目编号:SLQ2012A-05
注释
① 王炜祺,张凤,陈凯.趣味化学实验与儿童科学启蒙教育[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12(23):50-52.
一、教学模式改革,由原来的全部必修改为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灵活掌握学生专业需求和未来的就业方向,转变上课机制,选择更多的、新颖的实验内容,其中一部分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专业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目前,学院的化学综合实验课课程设置是90学时,由6个大型综合实验组成,全部为必修项目。每学期根据学生人数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每个小组2—3人,再由3—4个实验小组组成一个大组,每个大组在一个实验中循环,完成一个循环之后再滚动到另一个实验项目中再次循环。在原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考虑到综合化学实验的综合性和重要性,我们增设几个选修的创新型综合实验。创新型综合实验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实验兴趣。尤其是有些学生打算考研继续深造或者将来在某一领域工作,但是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领域还不太了解,这个时候他们就可以有目的地选择相关领域的创新综合实验去实际体验,启蒙未来的研究课题。这种选修和必修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既保持了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结合了专业与学科交叉的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目的性,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
化学综合实验不再是单纯的理论验证和单元性的基本操作训练,在课程中要体现出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验技能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选取的实验都是一些经典的、综合型较强的内容。但是有些实验已经开设多年,内容陈旧,严重脱离了当今科技发展前沿,与生产实际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重新研讨教学内容,从理论联系实际,跟上科技发展步伐,充分体现学以致用出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将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到教学中来。在这一方面,科研促进教学的手段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黑龙江大学,担任理论和实验课程的教师大部分都承担着各类国家级或者省部级的科研项目,他们更了解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所研究的课题也都与我们日常应用息息相关。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科技前沿就要从教师的科研项目出发,合理地将一些较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提高综合实验的先进性。比如,我们近来开设的“固体电解质纳米粉的制备、陶瓷成型及离子电导率的测试”、“三氧化二铁纳米薄膜的制备与表面形貌分析”等都是教师多年的科研成果。科研促进教学,教学也可以带动科研,这种方式不但与时俱进地更新了实验教学内容,也大大带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为科研反馈了很多有益的结果。
三、改进教学方法,开设研究型实验,实验预习报告、研究性实验部分和结果分析与讨论部分一体化成文,培养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为后继毕业论文设计打好基础
综合化学实验是一门多层次的综合性实验技能训练课程,在进一步训练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所以综合化学实验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基础实验教学,我们更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学生根据教材中列出的实验内容进行预习并写预习报告,课堂上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中涉及的主要实验操作细则和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学生动手做实验,课后分析实验结果。但在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已经得到充分锻炼的基础上,这种授课方式已不再适合学生综合实验素质的提高,更无法训练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科研素质。因此,在综合实验课程中我们主要开设研究型实验,在讲义中不再给出翔实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条件,只给出实验要求和实验设计提纲,学生需要自己先查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锻炼学生运用自己学习过的课程知识来指导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文献调研、设计方案、付诸实施和分析处理数据的综合能力。学生在设计好实验方案后应与指导教师讨论,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在这种方式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同时,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通过实践获得科研成果,激发了学生浓厚的科研兴趣,创新能力和创新主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培养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是综合实验教学的另一个目的。在以往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学生暴露出明显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低下的现象,实验结果始终无法脱离实验报告的形式。因此,在综合实验教学中,我们把撰写科技论文作为培养目标之一,要求学生将前期文献调研部分作为文献综述,课上实践内容作为实验部分,课后报告处理内容为结果与讨论部分,三者整理合一,按照发表科技论文的格式撰写成论文,修改后提交。教师要对学生提交的论文进行讲评,纠正学生在写作中犯的错误,规范论文格式,让学生按照规范的要求反复修改,选择创新性好、有代表性的实验论文在相关学术期刊上投稿发表,成功地完成一个小 型综合实验项目并取得令人喜悦的自创新成果,更使得教学方法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我们还穿插教会学生Origin、Chem Draw等作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研技能,成功地为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四、改进课程考核环节,注重考核学生的创新点和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术道德观
综合实验课程的考核总体上分为预习、操作、报告三大部分。实验态度、课堂纪律、卫生习惯、操作规范以及报告撰写和宣讲等方面也都列入考核范围内,各占不同分值比例。针对实验项目组织学生对自己设计的方案、原理以及涉及到的实验操作等做出分析和讨论,实验最后完成时,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内容的报告与宣讲,传授学生按照研究目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与讨论四大部分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其他学生可以就其研究内容中不懂的部分提问,互相交流实验经验、实验心得。教师根据学生的报告内容、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加以指导,提出意见和建议。这种新颖的课堂考核方式不但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增强了学生之间研讨科学问题的能动性,集思广益,拓展思路,对比研究结果的差异,学习优秀同学的科研亮点,摒弃自己的不足,普遍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表现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此项考核内容,不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能力和综合利用能力,而且从学生整个实验的实施过程和论文撰写角度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的科研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研素养,为今后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科学组织答辩内容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积累更多有用经验。本课程考核办法从以上环节全面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完善开放实验室体系,推动综合实验教学方法的实施。
良好的实验室运行条件是教学方法落到实处的保障。尤其是在培养个性化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的前提下,我们更要注重实验室的建设。除了配备实验所需的各种常用分析测试仪器之外,还要保证实验室开放时间和开放方式。特别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选修创新型综合实验项目就进行需要在开放实验室来完成。学生选修后提前登记课表,开放实验室可以是我们的综合实验室,也可以是教师的科研实验室,要建立健全开放实验室制度并保证实验室中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发挥教师和研究生助教的作用,全天候指导学生操作使用相关仪器设备。一些需要使用大型分析测试仪器(例如X射线衍射仪、差热—热重分析仪、电子扫描显微镜等)进行表征或测试的实验内容在分析测试中心穿行,教学方法由简单的语言描述仪器工作原理和测试过程转变为学生实地观摩大型分析测试仪器的操作规程和日常维护方法。使学生熟悉这些先进科学仪器的使用过程和图谱分析方法。虽然开放实验室增大了管理的难度,但是从因材施教、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这种灵活的实验课方式更能充分尊重学生的科研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化学综合实验作为化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前最后一门实验课程,承担着训练学生初步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当前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出发,讨论和分析了目前该课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以科研促教学,联系实际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建立健全实验室开放制度等改革措施,希望能对化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晓庆.化学类专业高年级综合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J].中国校外教育,2013,(4).
论文关键词:启蒙话语;现代性反思;启蒙终结论;新启蒙体系
1990年代以来,在学界大规模“现代性反思”浪潮中,启蒙从新时期之初知识界的“共识”沦为反思的对象。在其历史合法性和现实合理性均备受质疑的今天,坚持启蒙立场不仅需要一种勇气,还需要学理层面和现实意义上的论证。文学批评领域启蒙话语的论证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重申启蒙话语的历史合理性、营造启蒙的文化语境、寻求启蒙的思想资源。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呈现了文学批评启蒙话语的存在形态。
一、重申启蒙话语的历史合理性
无论是告别启蒙,还是解构启蒙,都是认为五四和1980年代的启蒙文学思潮存在诸多问题。有批评从后殖民立场来质疑1980年代的“国民性批判”理论,认为其受到了西方权力话语的影响;有批评从底层立场和视角出发,认为1980年代的一些启蒙者持的是一种与主流意识形态同构的精英主义霸权话语;还有批评者将1990年代以来的某些“私人化”、“欲望化”写作的原由简单归结为启蒙文学对人性的张扬。在新的理论视野和时代语境下,1990年代以来对启蒙话语的反思呈现出诸多前人不曾意识到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偏颇。
为此,对1980年代启蒙话语合理性进行重申,就成为坚持启蒙立场的批评者正本清源的第一步。一些批评者重新论述了1980年代启蒙话语产生的现实意义,学者徐友渔驳斥了“后学”对启蒙的否定态度,认为五四时期和1980年代的启蒙话语并不是如一些后现代批评者认为的是对西方话语的臣属,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李新宇的系列文章中也以知识分子话语为主题,有力地批判了所谓的1980年代知识分子“启蒙话语霸权”说,论述了启蒙话语之所以成为1980年代文学和知识分子的必然选择,是有着历史和现实意义的。
同样是“重返80年代”,在一些后现代批评视野中,是“为了告别的反思”,目的在于解构1980年代一些理论话语不言自明的合法性;而在一些启蒙话语的捍卫者这里,却是为了重申1980年代启蒙话语的合法性。在这里,“如何反思80年代”,不仅是一种学术问题,还是一种立场和态度问题。
面对1980年代,启蒙话语解构者的立足点多为其倚重的理论资源,他们的反思主要是在一种新的理论视野中展开的,较少关注具体的时代语境。如“后殖民”批评认为启蒙话语是一种“西方化”甚至“殖民化”产物,而一些“新国学”批评则认为1980年代的启蒙话语对传统的批判很大程度上带有激进色彩。这些批评对1980年代启蒙话语的认识是基于新的理论生发的新的批评视角所致,但这些“后见之明”如果不充分顾及1980年代启蒙话语产生的具体时代语境,就难免会在“后见”中渗入一些“偏见”。
与此对应,启蒙话语的捍卫者注重的是1980年代启蒙话语的现实意义,面对那些解构启蒙的话语,这些现实意义固然能够解释启蒙在当时的必要性,但还缺乏足够的理论力量来对抗解构者在理论层面的一些质问和质疑。理论资源的相对薄弱使得他们在咄咄逼人的“反启蒙”理论话语面前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我看来,反思1980年代的启蒙话语应该同时兼顾现实意义和理论反思两个方面。1980年的“新启蒙”之所以遭到如此多的责难,主要是人们将它置入“后现代”、“后殖民”和“新国学”语境中的缘故。实际上,它最应该置入的是1970年代中前期的“反现代”思潮和“蒙昧主义”语境中。谈论1980年代是无法离开“”后这个大的时代背景的,任何把1980年代从具体的历史规定中抽离出来然后加以奚落的做法都是不负责任的。同时,肯定1980年代启蒙话语的现实意义并不是说明后来者的反思一无是处或者毫无必要。面对1990年代以来的时代语境,1980年代启蒙话语的一些命题的意义和价值取向是应该做出一些适当的转换和调整。
因为“意义”从来就是相对于某种特定的话语系统而言的,当一种命题本身所附着的话语系统消逝或者转变之后,它的某些意义也就相应地失去了存在依据。不同的语境也在置换不同的时代命题,一些在当时具有重大意义的话题和选择,时过境迁它所针对的问题已经取消,这种话题本身也就无足轻重了。所以对于启蒙的捍卫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一味强调1980年代启蒙话语的现实意义,而是如何面对1990年代以来时代语境,来寻找和发展启蒙话语的时代命题。
二、营造启蒙的文化语境,坚持启蒙立场
当下已经“无蒙可启”,这是“启蒙终结论”者宣布“终结启蒙”的重要理由之一。尤其是一些倚重后现论资源的批评者,他们极力将1990年代以来的文化现象纳入后现代主义理论框架来阐释,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以消费为主导的,由大众传媒支配的,以实用精神为价值取向的,多元文化构成的”“后新时期”,启蒙话语的权威性已经结束。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对文学的“世俗化”走向所蕴涵的犬儒化色彩不仅毫无批判意识,反而积极地为之寻找理论支持。
后现代批评之所以宣布“启蒙已无必要”,是认为当下中国已经具备了“后现代性”因素,这种因素潜在地解构了启蒙的文化语境。所以捍卫启蒙的一个重要策略即是对当下的文化现实进行阐释,重新营造启蒙的文化语境。不少批评家对1990年代的文化语境进行了重新阐释,丁帆就将当前的文学形态概括为“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同步渗透的文学”,更多学者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不可逾越,只要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历史就必须进行补课。持这种“补课观”的批评者不在少数。
1990年代中期,“新国学”和“后现代”在“重估现代性”的旗帜下对启蒙主义进行清算时,高远东就以长文《未完成的现代性——论启蒙的当代意义并纪念“五四”》做出回应,十余年过去了,这篇文章的意义仍然不减当年。该文回应了“新国学”和“后现代”思潮对于启蒙主义的质疑,指出了它们内在理路上的同构性,特别对后现代批评做了有力的批判。他指出,后现代反思启蒙主义有着具体语境,即便是在它产生的西方,也不具有一种普遍意义,这些理论旅行到中国之后,又被加以误读。其实在西方被质疑的一些启蒙命题在中国并非都失去了意义。
后现代文化及其理论的植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启蒙的文化语境,而且增加了启蒙的难度。当下启蒙所处身的文化语境使它面临的任务更为复杂:首先,它必须延续1980年代未完成的对蒙昧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批判;其次,它还要面临后现代主义的挑战与挤压,对西方启蒙历史上业已出现的问题给予充分警惕;最终它要面临的问题还是当下中国由于“文化滞差”的畸形现实而出现的新的蒙昧,这才是启蒙的真正难题。它既不能依靠启蒙主义的固有思路来解决,也不能在西方反思现代性的理论框架下来解读,而这些关涉到中国知识分子自身经验并处于西方学者视域之外的问题,才是我们必须自己面对和解决的。
三、寻求启蒙的思想资源
寻求批评的价值尺度和思想资源,是启蒙批评的最终落脚点。思想资源的找寻大致有两种途径:一是返回历史,在历史中寻觅适合当下的理论资源;二是针对现实的新问题,进行新的体系构造。这两种理路在当下的启蒙批评中都有着自己的实践形态。在这个消解启蒙的语境中,启蒙批评的意义无须多说,这里我要重点分析的是它们在返回历史和体系构造中存在的问题。
先看返回历史的一路。将启蒙话语的思想资源追溯到“五四”,是目前坚持启蒙立场的批评者的一种思路。新时期之初的文学批评曾策略性借用“五四”思想资源将启蒙话语合法化。新世纪来临,文学批评又一次重返了“五四”。2004年,丁帆曾明确宣称“重回‘五四’起跑线”已经成为他近年来为文的“潜在宗旨”,并重申自己的批评立场和价值尺度:“在人类文化发展的任何一个历史环链中都有一个恒定的、超越一切时空的价值标准,这就是以人性与人道主义为底线的人文价值标准。”而“文学批评和研究只有紧扣着五四现代人文精神的母题,才有根本出路”。
重祭“五四”的旗帜,是为了给文学和文学批评重新找到一个价值基点,这就是“人性和人道主义”精神。这种启蒙立场在2005年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中体现得更为集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它看做是1980年代之后,文学批评和研究领域对“五四”启蒙精神的又一次重申。
该书的《绪论》阐述了全书编写的指导原则、方法和目的。在开头处,编者就阐明了编写这本教材的初衷是“想实实在在地去思考一些被许多历史阴影遮蔽了的问题”,“做一项正本清源的基础工作”。编者在批评了当前批评界存在的“历史补缺主义”、“历史混合主义”、“庸俗技术主义”等“反现代化立场”后,表明了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为了使历史‘链条’中的各个环节合乎逻辑地衔接起来,必须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的标准,这就是人、社会和文学的现代化。……所有这些,都是五四启蒙主义与五四的基本精神。’’
在反现代性和消解启蒙成为时髦的今天,作为一部文学史对现代性尺度的坚持、对五四精神的捍卫、对“人的文学”标准的高扬,这一切都因为难能而可贵,但其中的一些方法和立场还是让人有些疑问。
以五四为准绳,以人性为底线,《新稿》一方面将“当代文学”理解为“五四启蒙精神与五四新文学传统从消解到复归、文学现代化进程从阻断到续接的一个文学时段”,另一方面以启蒙立场对种种反现代、反人性的症候进行审视。这样,历史的“链条”~如编者所期望的那样完整、合乎逻辑。但是当代文学史是否就是一部现代化与反现代化对立统一的历史呢?在这样的框架中重新解释文学史,显然是将复杂文学现象置于启蒙立场的准绳上衡量,很可能会遮蔽或误读一些作品的意义,对文学史写作来说,也容易将复杂的文学现象简单化,从而将复杂的文学史景观本质化。
同时需要商榷的还有“五四”这个精神旗帜,上述批评之所以能够水到渠成、左右逢源,是它将五四启蒙精神作为文化旗帜的缘故,但是五四精神究竟是什么?目前的文学批评在什么意义上接续了五四精神?这一切都被一个“现代化”笼而统之地覆盖了。实际上,“五四”本身也蕴涵着不同文化精神,由它开始的启蒙运动没有能够继续下去,除了外在的社会变动之外,与“五四”本身身分复杂和充满矛盾是有关系的,这一点在后来的批评者的反思中都可以看到。“五四”作为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固然有着深远影响和意义,但如果将它化约为“启蒙”并成为衡量后来所有时代文学的价值标准,一概用永恒不变的启蒙立场对不同文学时段加以梳理或评判,显然有些不太合适,尤其是对于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现象。启蒙固然是文学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但决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文学的全部。在当下的文学语境中,担心这种启蒙批评成为一种新的话语霸权可能有些多余,我想诸位主编如此高调地提出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启蒙立场,针对的显然是当前批评界的一种消解启蒙、反对现代化的倾向,以此来重申启蒙立场对于文学批评的必要性。如此看来,这种矫枉过正的姿态不难理解。
回归“五四”,既是一种话语策略,也是一种无奈之举,高调的姿态掩饰不住的仍然是启蒙批评思想资源的匮乏。如何探求新的启蒙思想资源,并重新激活它在当下语境中的潜在能量,建构当下新启蒙主义的理论体系,就成为一些致力于启蒙思想研究的批评者关注的重心。
新世纪开始不久,一场关于“新启蒙主义”的争论将启蒙这个似乎被冷落已久的话题重新置于学术前沿,这场争论是由张光芒的长文《道德形而上主义与百年中国新文学》引起的。在对中国启蒙思想的特点和缺陷进行分析之后,张光芒试图对中国启蒙资源进行根本上的重构,这就是他提出的以“道德形而上”为核心的“新启蒙主义”思想体系。
“人”的问题是张光芒构筑新启蒙体系的立足点。他认为中国的启蒙本意在于“立人”而不是“救亡”,由此,他将启蒙的问题锁定在“立人”方面。围绕着“人性启蒙”问题,张光芒从历史、理论、现实层面上论述了对“新启蒙主义”的深层需求。历史地看,近现代和1980年代的启蒙运动都是“未完成时”;理论上说,1990年代以来,“现代性”反思的诸种学说将启蒙问题驱逐出理论视域的同时也驱逐了启蒙的内在价值与永恒意义,导致了启蒙问题的狭隘化和边缘化;最后,“新启蒙主义”是对现实深层需求的回应。他认为当下文化表象背后的真实面目是——愚昧与偏见,启蒙在今天非但没有过时,而且是当务之急。“道德形而上主义”即是张光芒为当下“人性启蒙”所开出的一剂药方,也是他给中国屡屡挫败的启蒙历史做出的诊断。在批判了中国启蒙历史过于实用化的特点后,他构建了以道德为核心的“形而上启蒙”,并设计出“人性解放——人性上升——人格完成”的启蒙“三部曲”。
显然,“道德形而上主义”是借助文学启蒙来达到人性启蒙的最终目的。正如一位评论者所说的那样,这种观点虽存在着一定偏激,“但却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具有很强的现实针砭意义”。在这个启蒙备受嘲讽、反启蒙的力量甚嚣尘上,但是人们却被一种“傲慢与偏见”裹挟着的当下社会,在这个蔑视道德、“人性最底线”一降再降的时代,在这个崇尚实用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语境中,道德的启蒙有着它不容置疑的现实意义。“道德形而上主义”将通向人的自由和超越的“人性启蒙”分为三个层面,将启蒙的最终完成归结到“自我启蒙”和“自我拯救”方面,这种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启蒙设想,是有意识将启蒙与现实中国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的一种努力。在他看来,当前中国启蒙面临的问题并不是西方的“启蒙的辩证法”,而是“欲望的辩证法”。在这个泛滥、金钱角逐、精神分裂的时代,我们不仅要面对历史遗留的由封建土义,至专制主义造就的蒙昧,还要面对欲望化时代一种新的“愚昧与偏见”,道德形而上主义是批评者面对这种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启蒙任务而提出的一种路径。
仅就当下启蒙的实践层面,张光芒的“道德形而上主义”的“新启蒙”体系不失为一种“人性启蒙”的可行性道路,但是这种新启蒙体系是通过文学途径来阐释的,它实际上是在启蒙问题意识的背景下生发的文学启蒙问题,这就给它的阐释和实施带来了一些纠缠不清的问题。我无意于评判中国启蒙历史的功过是非,也无意于探究道德形而上主义究竟能否最终改变启蒙的困境,在此仅仅在文学范畴内探讨张光芒的这种新体系构建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启蒙的视角来研究文学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但是我并不同意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无论哪一种思想和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在现时代的实践意义上看来,都具有‘启蒙’的意义”口。启蒙作为一个从西方引进的概念,固然在中国的本土实践中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但同时它还是一个有着特定范畴的概念,如果过分夸大了启蒙的内涵和外延,也就等于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它的意义特征。以挖掘中国本土启蒙思想的心态来关照百年新文学,张光芒“从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历史客体深层中发现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的原创思想与内在逻辑,许多为传统性研究轻视甚至遮蔽排拒的历史现象被纳人‘启蒙文学思潮’范畴,给出新的界定、新的阐释”,这样在使得中国启蒙文学的内在脉络得以延续、启蒙文学思潮不断壮大的同时,却出现了另一种吊诡一——“丰富复杂的新文学”在他的笔下只剩下两个字:“启蒙”。对于本土启蒙文学思潮的挖掘产生了这样的阅读效果,这恐怕是作者始料未及的。
就以他对20世纪“50一70年代文学”“启蒙”意义的阐述为例。首先,张光芒认为这一阶段的文学之所以起到了重大的启蒙作用,是因为它具备了震撼人心的“道德形而上”力量。这个观点是大可质疑的。作者认为它“启蒙”影响大的原因是:存在时间长、受众大、对人生价值观影响深远。这的确是一种实情,但这并非它产生所谓“启蒙”作用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50~70年代的特殊语境,这样的文学是决不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的。那些作品之所以在当时会产生批评者描述的那种“启蒙”效果,既是当时单调贫乏的文化土壤造就的,也是政治意识形态无孔不人教化的结果,如果无视这样的现实,大谈道德对人的净化和影响,可谓一叶障目。
再者,如果我们还承认“启蒙”的内涵是将人“从蒙昧中解脱出来”,那么认为“50一70年代”的主流文学蕴涵着道德“启蒙”色彩并具有“启蒙”大众的人生选择的观点虽不失新颖但不脱荒谬。这一时期的文学尤其是作者陈述的具有“启蒙”色彩的文学,无不是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框架中去阐释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如果说“启蒙”是让自己具有自主选择自己道路的能力,那么我决不认为塑造了这样的“英雄”的文学作品起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启蒙”作用。批评者弃“启蒙”的真正本质于不顾而大谈“启蒙”,无异于舍本逐末。
论文摘 要: 本文以接受美学、文学社会学,以及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为对象,梳理读者问题在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产生和演变过程。本文认为,上述理论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化工业的出现和成熟。启蒙主义作为思想资源,对于文化工业的解释力日渐式微。如果说启蒙价值的核心在于“对完美的追寻”,那么如何在它与民主价值观之间求得一种和谐的状态,已经变成了当代文学理论的难题。
传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历来偏爱作者与作品,仅仅把读者当作消极被动的接收器。上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理论发生了一次巨大变革,几批不同取向的学派或研究者,不约而同地关注起读者在文学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作用。读者作为艺术鉴赏者的主体,在文学生产整体系统中的地位得到了高度的强调。这种研究兴趣的转移,是文化工业在战后西方世界的兴起带来的结果。文化工业特定的生产方式,造成了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各种文化制品的批量生产。在这一状况下,研究者们突然意识到,必须构造出新的理论来解释文本、生产者、读者之间的关系,透视文学生产循环的整个过程。
首先将目光锁定在读者身上的研究者是姚斯和伊塞尔等接受美学的创始人。相比于其他研究者,他们的兴趣更多地集中在研究范式的更新。姚斯作为一名文学史教授,认为文学研究已经遭遇到了“方法论危机”:以往的研究主要以理论和俄国形式主义为代表,前者偏重于文学的外部研究,后者过于注重文学的内部研究,两者都“割裂了文学与历史,美学方法和历史方法之间的关联”。①因此,姚斯受伽达默尔的启发,试图从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的角度,找到连接两种方法的突破口。“只有当作品的延续不再从生产主体方面思考,而从消费主体方面思考时,即从作者和公众相联系的方面思考时,才能写出一部文学和艺术的历史”。②
姚斯认为,文本阅读绝非单纯地“复制”或镜子似的“反映”。这是因为,任何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以前,脑子里并非“白板”一块,“而是在全方位的生活实践中已经形成了某种综合性的、包括鉴赏的实际需求与能力在内的审美境界,也就是对文本的前理解”。③姚斯将这种前理解称为“期待视域”。他又提出,文学经常会打破读者的“期待视域”,从而构成经验的挑战和审美的离间效果。本来熟悉的形象被颠覆、超越、改写,诸如此类的创作手法,会造成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审美冲击。譬如说,《觉醒》、《嘉莉妹妹》等作品对女性形象的重新塑造,《美国悲剧》、《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作品对“美国梦”的重新阐释,都会挑战读者原有的生活经验。对于姚斯而言,文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将“期待视域”客观化,将阅读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式体验描述出来。我们由此可以推论,文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分析不同时期的读者接受同一文本的不同方式,或者同一时期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对待同样文本接受方式的异同,这样接受美学的阐释方式就打通了历史方法和美学方法。继姚斯之后,伊塞尔进一步提出了“隐含读者”的概念,认为每一个文本都具有潜在的意义结构,有结构性的空白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来填补。因此,当读者阅读并根据自身经验填补这些空白的时候,他就进入了作者预设的结构。这个过程被伊塞尔称为作品的“召唤结构”。于是,读者阅读的过程,也就是被文本的“召唤结构”捕获的过程。
虽说伊塞尔和姚斯同样是接受美学的理论大家,但他们勾勒出的读者形象却大相径庭。姚斯以“期待视域”描述出的读者形象,虽然面临着文本带来的经验挑战,但他们仍被赋予一种启蒙理性的色彩,仍然拥有经验对抗和经验更新的自主性。然而这种自主性在“召唤结构”的解释里面,却丧失殆尽了。这并不是说读者变得不再重要,而是说,不断受到文本召唤的读者,因为参与了文本的消费而成为文本不断再生产的动力。这条思路很明显地带上了结构主义的烙印。具体来说,作者在资本主义的文学市场中,是以读者为衣食父母的,他们的写作过程也不得不考虑如何设置召唤结构,以便吸引读者。读者对作者的这种影响,得到了法国学者罗贝尔·埃斯卡皮的高度关注。
埃斯卡皮是文学社会学的创始人。他提出这种新的研究方法,明显地承接着伊塞尔的问题。埃斯卡皮说道:“所有作品,只要能使读者消遣解闷,产生联想,或者相反,能引起读者的深思,能使读者逐渐提高文化修养,都可以变成文学作品。”④这种文学观很明显地建立在作家和读者的关系上,但他又敏锐地发现,读者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对于文学而言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埃斯卡皮在此表现出一种颇为矛盾的复杂态度,一方面,他批评启蒙以后的精英主义创作观,认为作家被过分地塑造为一个图腾般的神话,这不符合民主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他又批评当下的畅销书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越来越被商业化为时尚明星与追星族的关系。他发现,被读者追捧和效仿的“光晕”,日益成为作家创作的主要动力。假如作家在这种影响下写作,就陷入了一个“寄生性的怪圈”,即文
学创作者以丢弃与读者间的必要审美距离来附和读者的鉴赏眼光,而审美距离恰恰是伊塞尔的核心概念。
埃斯卡皮进一步区分了两种阅读:一种是“文人渠道中的阅读”,即以充实自己,提升自身文学、文化修养为动机的阅读;另一种是“大众渠道中的阅读”,其中蕴藏着一种通过文学作品“疗养”精神,缓解现实生活的压力,摆脱现状的动机。更多的时候,大众读者往往将书籍视为私有物品,仅仅为了炫耀、收藏、投资而购买文学书籍。譬如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就描写了这样一个细节:盖茨比的豪宅中有一间书房,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国名著,但书籍的包装全部完好如初,可见这些书从未被主人阅读过,这些精美的书籍,不过是主人为了标识品位的私有物品而已。此外,大众读者还会掺杂着一些实用性的阅读动机,比如为了入睡、消遣、谈资等生活需求而进行阅读。总而言之,在这种阅读方式中,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知识性不得不退居第二位。针对这种情况,埃斯卡皮反过来倡导启蒙主义的文艺精神,认为文学性的阅读不该被视为一种功利性的手段,而应作为目的本身——阅读作品是读者试图进入他人精神世界的最好方式,阅读是一种同人类社会地位的荒谬抗衡的方式。所以,埃斯卡皮一方面批评启蒙主义的精英意识,另一方面在面对大众的文学消费时又不得不从启蒙主义当中捞取资源。但这种捞取很明显地属于一种美好愿望,大众读者的阅读方式当然不会因此而改变。埃斯卡皮的难题是否意味着启蒙主义文艺理念遭遇危机了呢?
有意思的是,费斯克提供了一种和埃斯卡皮完全不同的眼光。费斯克是一位在文化工业中生活得更长久,也更游刃有余的文化理论家。他完全放弃了启蒙主义的精英立场,文学的商品化和消费化已经不再让他感到苦恼。换句话说,他不再热切地推崇那种可以“引起读者的深思”、“使读者逐渐提高文化修养”的文学,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了那些不得不接受消费化的文学的读者,试图论证这些读者不会因为被这种文学包围而落入“召唤结构”之中。从这个考虑出发,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虽然大批文学作品是作为文化商品生产出来的,但是文化商品本身代表不了大众文化,它们只不过是大众文化的材料。真正的大众文化,是大众在在反抗性地接受文化商品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意义。因此,大众文化是一个矛盾体,其中既包含社会体制一体化的宰制性,又包括大众的反抗性。
从这个角度出发,费斯克重新定义了读者和文本之间的关系。他借用巴特对作者(可写)式文本和读者(可读)式文本的区分,发明了“生产者式文本”的概念来描述大众文化文本。所谓作者式文本要求读者不断去重新书写文本,创造新的意义;读者式文本则并没有对读者提供这种参与性的要求,它吸收的是一个消极被动接受意义的、被规训了的读者;生产者式的文本与这两种文本都不同,它经常以双关语的方式“误用”语言。读者从双关语的运用中,产生了双重:一方面玩弄了有“教养”的语言,即资产阶级的“高雅”语言,另一方面生产了生产者式的阅读,即具有革命主体的反抗式阅读。正如巴赫金所说,大众文本以低级的口语切断了官方礼仪的言语,它虽充满了冒犯、偏离了法则,在文本中充斥着的过剩的意义、浅白的言辞及陈词滥调,在戏仿了官方意识形态的同时,嘲讽性地影射了意识形态规范的荒谬性。费斯克进一步谈道:大众文化是在大众文本的初级文本,传媒宣传等的次级文本,以及大众接受方式的三级文本中,互文地存在的。它不是一个文本,而是一组正在发生着的意义,是文化工业的生产和大众读者的参与互动的产物。⑤
费斯克式的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大众文化的兴起和高雅文化的边缘化密切相关。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从接受美学理论家,到艾斯卡尔皮,再到费斯克,高雅文化被关注得越来越少了,理论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到大众文本的接受状况。所以说,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演变轨迹实际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学和审美大泛滥的时代,广告、服装、建筑等各种社会领域都充溢着文学性。它们可以带给我们舒适的审美体验,然而,那些承载着更加丰富的、深刻的人类经验的文学作品,却被文化市场排挤到社会的边缘,甚至难以为继。对此,我们究竟应当像接受美学的理论家一样满足于躲在学院内部玩弄学术范式的更新,还是应当像费斯克那样乐观地接受告别优秀的文化传统这样一个事实?说到底,我们究竟应当如何面对埃斯卡皮的那个难题?值得思考。
注 释:
①刘象愚.外国文论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337页.
②姚斯.作为向文学理论挑战的文学史[M].辽宁出版社,1987年,第339页.
③朱立元.评论小辑(一)——关于接受美学的断想,文艺鉴赏的主体性[J].上海文学,1986年05期.
④[法]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23页.
⑤[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9月,第五章.
参考文献:
[1]刘象愚.外国文论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
[2]姚斯.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M].辽宁出版社,1987.
本人在任职的近几年里,一直担任中高年级的班主任和教学工作。先后两次从四年级接班带到六年级毕业。两个循环中,既任班主任工作又在四年级期间教语文数学双科,五年级六年级教数学课。这六年时间里一直保持出全勤、勤奋工作、努力进取、成绩出色,在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下圆满的完成了上述工作任务。
二、热爱教育事业,自强不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世纪之交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的新型人才是对我们小学教师的新的挑战和考验。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需要,我自中师毕业的同时先后进修北大心理学、教育学院英语专科,目前还在进修中文本科学历,充实全面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在工作实践中自己特别注重向身边的老师学习经验,探讨教书育人的道理和方法,同时又根据本班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去探索、体验,出于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心理,大胆的应用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和素质教育的精神指导自己的工作,以执着、热情、无私奉献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领导和家长及老师们的认可,于2000年至2001年和2001年至2002年连续两年荣获区先进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奖励称号。
3、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写作水平。根据各阶段教育教学中的任务和实践情况,不断的总结经验、,争取得到各级领导、专家们的指导,从中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水平。如1999年12月写《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研究优秀论文,并收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论丛》中;2000年6月撰写《浅谈小学作业的强化管理》论文获全国中小学教育论文三等奖;2004年2月写《操行评语改革中怎样评价学生》论文获市小学素质综合评价优秀论文三等奖;2004年8月写《浅谈小学数学与素质教育》获市“走进新课程”优秀论文三等奖;2005年4月写《素质教育必须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论文获中华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
三、注重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它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人才的质量当然成为重中之重。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迫在眉睫,我作为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尽全力去拼搏,为完成这一艰巨任务而奋斗。
1、为人师表,突出身教重于言教。
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一言一行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产生具有强烈持久的影响,这是我深有切身感受的体验。不管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班主任施教地位这种特殊的关系,足以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教师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所以我深知要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好。如按时到校、文明礼貌、尊重学生、认真写作业、热爱劳动、遵守纪律,以至日常行为规范等等,真正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发挥导师的作用。几年的育人工作使我更加认识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在塑造一代新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重视养成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思想从小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基础教育要奠定学生一生需要的基础素质。素质教育必须从小抓养成教育,立足于做人教育。我充分利用每周的升旗、国旗下演讲、少先队主题班会、保护绿色家园、清理白色垃圾、校园之声广播、文明监督岗、看电影等各项活动及时组织讨论、演讲、写心得、办墙报、口头表扬等各种形式,进行生动、活泼的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把握这些教育的机会,教育学生爱集体、爱祖国的思想情感,从一点一滴地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启蒙性和实效性,表现在学生对团组织开展的向贫困地区学校捐款捐物的活动都积极主动参加,何杰同学拣到手表主动交公,李海路同学在校外拾金不昧受到失主对学校的表扬感激。在完成社会公开课上,学生表现热情积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受到各级领导老师们的赞赏;在参加全市各区县开展的第一届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团体第一名等等。事实证明,突出养成教育小学阶段是最佳时期,从小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人生观。
3、强化日常行为规范,培养自律及责任感。
我的原则是以课堂为生活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劳动、待人接物等几个方面的行为准则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学、自理、自控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统一,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如在课上自控能力培养上,要求学生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写作业,就及时提示姿势正确;学会抓紧时间保证效果;发言时要求站姿端正、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过细的言行举止养成自觉控制的能力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同时班里建立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制度,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和锻炼的机会,每个学生对班集体都有一份责任感。在值日的一天里不管是纪律、卫生、出勤、各项活动、值周检查等都要管理到位,每个值日生都做到尽职尽责。久而久之,一个良好的班风将给全班学生营造出良好学习环境,而且使全体学生都具有独立工作能力、自制自律能力,从而更加热爱班集体。
4、重视舆论导向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
班主任为人师表,严格管理是重要导向。建立培养有利的班、队委、抓好骨干队伍也是重要的导向。我特别注重坚持民主作风自荐、考查、民主选举的原则产生班干部,并严格要求培养他们的榜样作用,放手让他们大胆工作,适时指导,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他们得到全班学生的信任,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几年来班里的文、体、少先队等活动都由他们出面组织,取得良好的效果也锻炼了学生。
对于校内外、班内外出现的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及时做分析、讲述利弊关系,进行是与非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学会做人的道理,保证学生健康的发展。如对打架、偷窃行为,假期里学生花钱顾人写作业行为,校外偷自行车、偷铁卖钱行为、进网吧不回家行为等等进行导向教育,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价值、自身目标、自身的位置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改邪归正,在正确舆论导向作用下,健康的发展。
5、重视与家长的沟通,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面对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家长对孩子期望值高,造成德育工作难度较大。如普遍学生都比较自私、花零钱、不爱劳动、学习不刻苦、集体观念差、不礼貌等等。凭借教师的大量思想工作,五十多人的班集体远远做不到及时和深入,必须与家长保持及时的沟通,二者形成合力才能准确的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学习等各方面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德育工作。如薜宏亮同学经常去网吧,开始家长不管还给钱,后来旷课2天到网吧没有回家,在与家长联系后控制了形势的发展。几年的教育工作证明德育工作必须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大力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当今社会是复杂的,家庭条件也各不同,甚至我们还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家长的工作,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
四、以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做好教学工作。
多年来的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当今社会确实迫切需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面向未来转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都集中在育人的基点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突出了这个道理。作为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全面的科学知识才能胜任起教师的重任,所以我必须不断的拼搏进取,从理论到实践。
1、在教学实践中尽职尽责。
六年来的带班教课,我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育为主导的原则,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以激发鼓励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培养能力为重点,强化基本功训练;以双基训练为中心,强化作业管理,突出针对性,保证整体效果,具体在(1)备课中做到认真备教材的同时充分的备学生,保证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2)讲课中做到表达准确,把握学生的听课效果,讲练结合;(3)对待学生作业一直坚持全批全改;(4)辅导与讲评,针对性强,及时解决问题,尤其对后进生加强课外教练,不让一人掉队;(5)对待每次单元考试都做到认真批阅,严格要求,总结经验,尽职尽责。
2、关爱学生是我的享受,也是保证教学成功的必备条件。
常年的教学中,出于对事业的热爱,总能保持和善可亲的自然教态与学生相处,课上得到学生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一直保持良好效果,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对后进生我倾注了更多的关爱,不厌其烦的教会为止,在多次考试中差生的成绩并不差,使我由衷的感到欣慰。我的关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鼓励鞭策着学生,久而久之,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学生变得很自觉,彼此都很了解,都一样的努力。在班级整体的教学效果上,近几年来一直保持年级之首,多次考试达标率为100%,优秀率为80—87%,直到毕业统考2003年平均分为93.6分,2006年为91.7分。
3、积极参加教研,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水平。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行,许多课本在教学方向与最先的教育内容相比都发生了改变,小学开始的科目学习难度也有所提升。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便要接触数学语文两大学科,可以说两门科目中语文是其中比较重要且不容易学习的一门学习科目,同时语文学习中写作能力又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如果一开始没有打好基础,那么势必会对以后得学习造成影响,因此这要求学生家长与老师都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学习好语文这一承载中华文化的主要学习科目,重中之重,而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写作,很多刚开始接触语文学习的小学生对于语文写作方面觉得吃力,不知道应该怎样学习写作,不知道写作时应该如何组织语言,在此我们首先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写作进行讨论。
1.课堂教育,思想启蒙
笔者认为学生学习最重要的是先学会如何学习,如果连学习方法都没有,又怎么去谈如何学好,就如何学好写作这一问题,老师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关于语文的写作,我认为从一开始接触语文开始,便应该以为了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为目标,而老师作为学生思想的启蒙者,应该注意自己教育的方式方法,从初级阶段对写作进行一个较为通俗易懂的定义,此处我们可以用一个比较容易的例子来进行分析:在教育学生如何对云朵进行描写时可以这样说:“天空的云真有趣,一层层,一堆堆,一团团,白白的,有的像凶猛的老虎,愤怒地看着我;有的像可爱的小白兔,蹦蹦跳跳地,有的像一只只白熊在追逐游戏;还有的像一条条白丝带,飘在晴朗的天空中”,刚刚接触写作的学生对写作的定义是不明确的,这个时候老师应该用一种尽量简单的方法向同学们进行知识的传输。师生之间关于学习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教育的主体,两者只有多加沟通才能够达到更加完美的思想融合,通过沟通教师应该清楚的明白学生学习的问题在哪一个方面,然后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做到这些来保证更快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2.勤学多练,掌握方法
学习并不只是单单靠老师的教学就能完成的,教育与学习是相关的,课上老师教到的方法,课下学生应该自行体会和理解。那么如何自行吸收呢?这就要求学生课堂做一些笔记,将老师课堂上面提及提到的知识点做一个简单的笔记,笔记不要求多精,只要你自己能够看清看懂既可,课下时间需要你自己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理解,可能一开始能够理解的只是皮毛,但是看的多了做的多了日后就能够更好的理解并加以应用了,勤学多练是一个永远的学习方法,每个人起步都是一样的,能否在以后的学习中胜过别人,就要看你与别人谁在平时课下时间付出的努力多,你看的多了学的多了,自然会比别人优秀。写作要求学生首先能够理解题目暗含的意思,明确写作方向,运用平时课堂上面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融入到文章中去,向读者表达自己对于所写题目的真实想法。写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多运用优美的语言,但是切忌语言过于华丽而给人一种负担感,用优美的语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感受,达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感觉的效果是最好的。对于学习到的写作方法应该自己过段时间进行一次系统的复习,不要觉得一次学会了就是永久记忆,人的记忆是有暂时性和遗忘性的,随着时间流逝,很有可能自己所记住的知识已经与起先有所偏差,这时候就需要你自己发现自己的偏差点在哪里,找到并改正。
3.形象生动,寓教于乐
教师作为施教者,应将自己此生所学尽可能多的授予自己的学生,在教育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每个教师的教学方式是不同的,有的老师喜欢比较安静的课堂,有的则喜欢学生积极回应的感觉,但共同点是每个教师在每一种课堂上面都应该注意,是否自己的教学方式是被多数学生所能接受的,教学切不可拘泥于古板老套的灌输方式,而是应该抓住课堂上面的每一个能够起到教育作用的点,尽可能的在活泼的课堂上,这样的话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在相对放松的学习环境中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有研究表明,一个相对活跃的课堂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玩心比较重,如果一味地加以压制,要求其在安静的环境中冷静思考,不少学生会产生对学习的厌烦情绪,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对其进行形象式式教育,形象生动的老师往往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毕竟又有谁谁不喜欢在相对放松的环境中完成计划呢。
语文写作是语文学习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写作能力的好坏往往体现一个人思想逻辑完整性,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对事情的理解程度,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小学生处在学习生涯的初级层次,万事开头难,如果一开始基础没有打好的话,对于以后得学习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如果一开始就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对于以后论文的写作,题目的理解,试题的分析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关于小学生语文写作教学方式方法的探讨永远离不开形象教育与自主学习,学习是需要学生与教师能够很好配合的,只有教育方式得当,学习方法正确,才能够更快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论文摘 要:本文就动物科学类大学生的课程设置、教学实践模式及教学手段等进行了阐述,旨在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动物科学专业人才。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在总体上要以“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重实践”为改革思路,适时修订教学大纲和生产实践实习方案,实施课程整合,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课程体系设置
1.1 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路
在动物类专业通过课程整合,淡化每门学科之间的界线,强调学科之间的相互衔接以及与社会系统的联系;改变按学科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的做法,强调以学习者经验、社会需要和动手能力为核心进行整合课程与调整实践方案。经过改革后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应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养、科学素质提高以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1.2 课程体系设置的主要内容
课程体系设置的主要内容,主要从加强基础课的同时、突出专业主干课程、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建立功能性课程、进行复合式能力培养。如对动物机体功能知识的课程《家畜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界定,明确其侧重点,优化课程间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以及实验内容;在动物科学专业的生产系列课程,加强《禽生产学》、《猪生产学》、《草食家畜生产学》教学。在毕业实习阶段实行不同专业模块,按学生兴趣和社会需求来划分专业模块,即所说的专业模块教育。动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侧重点突出:(1)动物遗传育种原理;(2)动物繁殖与动物胚胎工程;(3)取得较大进展的畜禽育种;(4)重要动物营养理论;(5)家禽生产、养猪生产、养牛生产和饲料生产等的科研教学。
2 动物科学类专业教学实践模式
2.1 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改变以往单一专业模式的培养,注重培养大学生掌握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方法,培养大学生在一定环境中的工作、生活、学习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大学生能提出独立见解以及有责任感的精神。
2.2 教学时间实行“3+1”模式
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实行3+1模式,即3年课堂教育,即在大学阶段前3年在学校加强课程学习,夯实专业理论基础;1年教学毕业实践,即在大学阶段最后1年按4~6人一组,将大学生分配到每个实习指导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深入生产实践一线实习,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2.3 教学体系上注重通才教育
教育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也学习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使学生明白做人、做事、做学问之道,同时也受到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的教育。因此,落实和采取公共课全校打通,基础课按学科门类打通,专业基础课按专业门类打通,为培养通才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
2.4 在通才教育体系中加强专业教育
如果高等教育仅仅只是采用通才教育,那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我们在强调综合素质教育和通才教育的同时,根据动物科学类专业自身的特点,施行“3+1”模式和“专业模块教育”等教学实践模式,加强和拓宽专业教育,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 实施图文并茂的课堂教学方法
在动物科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中,有相当多的课程是形态课,如《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普通兽医学》,有的课程包含形态学教学内容,如《家禽学》、《猪生产学》、《草食动物生产学》、《饲草生产学》等课程。形态课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文字描述抽象、理解困难、实践与理论脱节等问题。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将大量文字资料、声音、图像等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使之系统化、简单化,使教学内容变得真实具体。多媒体CAI中声音、图像、文字的有机结合,可创造出一个具有很强表现力的学习环境,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4 多种形式加强实践教学
4.1 创建校内“三结合”基地,提高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
在研究中教学,在实践中学习,以研究为先导,以实践为基础,把教学、研究、实践有机地融合成一个“三结合”基地体系,探索出了校内基地建设的“三阶段发展道路”,建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科研、生产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科技型的教学基地。该基地包含种鸡场、奶牛场、奶制品厂、兽药厂、预混料厂,这些“三结合”基地具有齐全的教学科研设施、生产实习场所和结构合理的教研队伍,保证了“三结合”基地的稳固发展。
4.2 实行“三层次实践教学法”
在实践教学方面,强调短期实践教学与中长期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行“三层次实践教学法”,保证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交叉循环,保证实践教学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
4.3 实践教学内容层次化
实践教学内容层次化,与人才市场需求接轨。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畜禽养殖技术、畜牧业生产管理、畜产品加工与科技开发、科学研究与科技论文写作。为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多层次、接轨性,采取和地方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结合,学校教师指导理论性内容、课题选定及实验方案、论文写作等,请地方技术人员讲授诊疗和养殖经验及实用技术、当地畜禽疫病发生规律、畜牧业生产管理、兽药饲料经营等。在接轨性实践教学活动中,地方技术人员实际上是引导学生由学校走上社会的启蒙老师。这种实践教学内容的层次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宿感,增强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袁贵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3,5:4~8.
[1] 刘拓,张樱,陈秀平.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与实践[J].交通高教研究,2004,3:43~45.
[1] 舒扬.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J].广西社会科学,2003,4:170~172.
[1] 罗云.关于学科、专业与课程三大基本建设关系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4,3:32,34.
论文摘要:亲子共读目前已被广为接受。广大师生和家长都已经满怀激情地参与进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从亲子共读的益处、原则和方式谈一下亲子共读的教育意义。
父母与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称之为亲子共读。“亲子共读”从狭义上来讲,指“亲”与“子”选择一定的阅读材料,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彼此共同阅读与对话。既然说是共读,表示念故事这个活动不是单方面的,不是因为你要在共读中,把你的一些想法或期望强加给孩子;而是要让孩子一起参与,并从中满足孩子的某些期望或期待。成年人与孩子共读,或在孩子身边自己读书,都给孩子树立了一个阅读的榜样,使儿童在阅读中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
一、亲子共读的益处
1.培养了儿童良好的阅读态度
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李燕认为,亲子共读会使孩子从小体会到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阅读态度,这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将使孩子终生受益,会给孩子学习、社会适应、文化修养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这一过程也是孩子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与看电视被动地接受信息是有本质区别的。另外,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经常接触这种符号的孩子,其信息加工水平将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促进其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的发展。现在不少孩子从小就习惯于依赖具体的形象,形成视觉加工模式。在美国,有不少十几岁的孩子都不会阅读,这对他们将来的发展十分不利。
亲子共读时间里,孩子不仅会接触到语言文字、图像,同时还听到父母绘声绘色的讲述,听觉器官也被调动了,这将提升孩子对信息的整体加工水平。
2.亲子共读,让孩子体会阅读的价值,享受阅读的乐趣
从小听父母读书的孩子,远在识字之前,就在父母膝上领略了书中世界的奥妙,对那个美好世界的向往,使孩子更有动力、更主动、更配合地去掌握阅读所需的各种基础。长久地听书、谈书,丰富了孩子的词汇量,也扩展了孩子的知识面,为孩子今后独立阅读时理解书中的内容打下了基础。听父母读书,也培养了孩子倾听的习惯,在电视节目大行其道的今天,孩子能够不靠喧闹画面的吸引,专心地倾听,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对今后孩子上学读书听课都很有好处,如增进感情、增强语言能力、学习协调沟通能力、增加知识、提升写作能力、经验传承交流、独立思考、休闲娱乐、培养亲子品格等。
3.创造了良好的亲子沟通渠道,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亲子共读,使父母能和孩子共享童年美好时光,也为个性不同的父母提供了一条亲子沟通的良好渠道。有的个性拘谨的父母不知该和孩子玩什么,这时候,打开一本好书,与孩子静静分享,是每个人都会做的。进而以书本为出发点,我们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通过选书、读书、谈书,父母拉着孩子软软的小手,带他步入世界,把自己的价值观传达给孩子。而坐在父母的膝上与爸爸妈妈分享一本好书,将给孩子留下温馨的童年回忆。
读书的教育意义不仅在于促使小孩子乐观地面对人生,同样对成人也很有启迪。让我们在日常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爱的教育”,相互共勉。
二、亲子共读的原则
家长在给孩子读书时,要真心实意地去读,不要敷衍了事;要倾注全部感情去读,不要漫不经心。这样孩子会随着家长的朗读和描绘而产生共鸣,受到感染。亲子共读时要注意以下原则:如宁慢毋快、宁少毋多、宁游戏毋教训、宁轻松毋严肃。掌握这些原则,可使亲子共读的教育意义得到最好的体现。
三、亲子共读的方式——共读与互动
共读的方法最主要有两个大方向:
1.照本宣科——照书念
照本宣科的好处是可以让孩子认识作品的原貌,也由于在读的过程中,大人没有添加自己的解释或感想,孩子就可以自由地去感受所听到的故事,可以完完全全地成为故事的诠释者。别外,在照本宣科的做法里,孩子因为也可以照着念书,尤其是遇到重复的句子时,对他们更加容易,所以大人可以邀请孩子自己念出来,和大人轮着读,让孩子享受参与在共读的过程中的快乐。
有些材料的阅读可以让孩子多次阅读,能够达到背诵的程度。这样,家长翻开这些书时,读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然后让孩子看图“读”出相关的内容,这能让孩子有一种自我实现感。
2.添油加醋——用自己的话说故事,边说边提问题,跟孩子讨论
添油加醋的做法,孩子可以“听”见大人的想法,并且可以经由跟大人的互动、讨论,更加增进阅读上的理解。孩子的疑问也可以得到及时的回应。
还可通过提问阅读,让孩子带着疑问来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通过角色扮演,当孩子已经熟悉了书中的内容,爸爸、妈妈和孩子可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来阅读故事书。这样的阅读不仅能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而且还能培养孩子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其注意力。通过想象阅读,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故事中的人物将会如何发展。让儿童在亲子共读的氛围中得到良好教育。
一、独异个人形象
王统照小说中的独异者虽然没有达到鲁迅对其“引路的先觉”的要求,但具备离经叛道,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共同点。这部分独异者可概括为知识分子、城市贫民、农民三种类型。
(一)独异知识分子形象
知识分子是王统照前期小说中最常见的形象,多是充满怀疑、忧郁、狂狷气质的“多血质”的青年男子,身份的贴近便于作家借主人公之口表达自己矛盾苦闷的情感或深刻细腻的哲思。他们有着相似的“令人生出异感来的”独特气质和外貌:苍白憔悴,瘦削冷峻,抑郁不安,举止言谈异于常人。他们都是感染了“时代病”的青年,最早作为“人之子”觉醒,但爱与理想的幻灭与黑暗现实的刺激使他们堕入空虚。鲁迅深刻地指出他们蜕变的原因:“他们必定自己觉得思想见识高于庸众之上,又为庸众所不懂,所以愤世嫉俗,渐渐变成厌世家,或‘国民之敌’。”
表现得最突出的是《醉后》中的青年。他借酒力爆发出无穷的力量,像一只狂怒的野兽,在现实罪孽的深潭中挣扎翻滚,有着近乎疯狂的发泄。蹇先艾感叹道:“他如此超绝的人格,谁不敬仰。他因为不适于生存在这卑鄙的境地里,便得了罪名,被了抛弃。他的孤心,将永永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精神上却早已获得胜利了。”
(二)独异的城市贫民形象
《微笑》中的阿根天性强悍无畏,具有一种原始的生命强力和不屈的抗争精神,命运遭际又使他蕴积了强烈的复仇心理。虽然犯了罪,但他有气魄和勇力承当。面对苦难,只是“咬了牙齿,紧闭着厚重的嘴唇”,他“天生的顽健,始终不说一句话,不曾向那些庭丁、警察们,少微露出一点乞求与望怜悯的态度来!”
以阿根为代表的城市贫民中的独异个人,是黑暗社会的直接对抗者。他憎恨那些行尸走肉的怯懦,,同囚一室的犯人或只知长叹哀哭,或趋奉于强权反而嘲笑抵抗者,成了无尊严无灵魂的囚徒!
(三)独异的农民形象
具有凝重朴实风格的《山雨》是王统照的巅峰之作。它真实反映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同时,较成熟的具有独异品格的农民形象在《山雨》中已经出现。徐利是“陈家村中顶不服气的一个汉子”,他富有生命强力,有顽强的反抗意识和复仇精神,与土匪作战时一个人放枪打接应,被迫出兵差时与奚大有带头反抗,争得了自由。他具备开放、主动的现代性,不过分依恋乡土,他渴望无拘无束的生活,对外面广阔的世界充满向往。在天灾、人祸、拉夫、苛捐、兵乱、匪患等重重灾难下,他不再相信认命就能安生,也再不期待所谓天神的佑护,义无反顾地烧了为害一方的吴练长的家宅,成为一个走上个人反抗道路的孤胆英雄!
然而作家清醒地意识到,个人反抗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而无谓的牺牲更是不理智,所以这些形象尽管光彩卓绝,激动人心,但作家持审慎的态度,不作正面提倡。
二、庸众形象
王统照小说中与“独异个人”截然对立的是庸众的群像,他们的出现,作家似乎并不强调他们的不觉悟,独异者也没有作启蒙的努力。作家似乎着意以之渲染沉郁、冷漠、黑暗的社会氛围,他们是剧场中以无聊虚假自娱的观众,是街上看惯穷苦人凄凉晚景的行人,是贫瘠大地上宁肯讨饭也不敢有所作为的自生自灭者;他们更是以他人苦痛为谈资的市侩,想抢占好地形观赏砍头的看客;是独异者眼中“丑怪”、怯懦、卑琐。悲哀的是他们竟成了社会的大多数,消融于黑暗的社会成为背景,共同织就一张吃人的大网,将觉醒者紧紧包裹,狠狠挤压,使他们陷入无望的挣扎。
关键词:文学 “”现象 关系
叶舒宪先生在他的专著《与狂狷》中对“”这一文化现象在人类历史中的出现、演变和影响做了深入而生动地描绘,特别是考察了“”现象对人的人格与人类社会的特质起到的难以磨灭的作用。叶先生的书主要是人类学方面的探索,在这里,本论文要做的是研究“”与文学之关系。文学中的确存在着“泛化”的现象。比如,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卡列宁”、《包法利夫人》中的“包法利”、《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查泰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K”、《简・爱》中的“罗切斯特”、《红楼梦》中的“贾政”、《寒夜》中的“汪文宣”、《北京人》中的“曾文清”、《河岸》中的“库文轩”、《源氏物语》中的“源氏”等等。他们或者是自身为“作者”(或者是“隐含的作者”?)所“”,显得羸弱不堪;或者是为“批评者”所“”,其形象在读者面前变得猥琐不堪;又或者是为“作者”和“批评者”合谋“”,身受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
对于文学中存在的“现象”,学界中确也有人注意到,但都是就单个作品中存在的“现象”进行解读。比如,在国内就有陈坤的《“去势”与“”:张爱玲对男性的书写》(名作欣赏,2009年第3期);张大伟的《“”悲剧的多维反思》(山东文学,2004年第2期);罗玲的《被他者后的自我变异:从拉康镜像理论浅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专刊);李金博、张进德的《被的女儿性:从贾府丫鬟们情感世界的集体失落看红楼梦的悲剧主题》(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第2期);葛荣玲的《被的英雄:对孙悟空与哪吒故事的一种新解读》(百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魏智渊、原晓喻、温鸿博的《被了的人性世界:评潘军小说》(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袁方的《传统文化和自我内在引导对人的“”:与之比较》(湖北社会科学・人文视野,2006年第9期);潘志明的《金斯顿小说中的双重批评功能》(淮阴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王建成的《青春期症的焦虑: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的性启蒙》(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肖敏《试论新世纪文学中“情结”的文化隐喻:以、和为中心》(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卷);徐静的《威廉姆斯剧作中暴力的极致:强斯・维恩的》(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段建军的《羞涩、遮蔽与:的文化解读》(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期);孙祖平的《和漂泊的生命诗意:话剧观后》(上海戏剧・杂说,2009年第12期);王博《还是救赎:现代性的危机与困惑:从这个角度来认识巴金的所传达的生存焦虑》(学理论,2010年第24期);李玲《以女性风情女性主体性:对王安忆叙事立场的反思》(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杨博雅的《最美丽的丧失是对理想的:对的文本细读》(安徽文学,2010年第12期);陈晓明的《本土、文化与美学:评从到的贾平凹》(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3期);张媛的《男性历劫和女性的双重主题:试阐的男性写作视角》(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2期);韩冷的《现代性的基本体验:京派男子的焦虑》(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4期)等等。
对一些经典作品的经典式解读(这里主要指社会历史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对作品的解读)也不令人满意,这些解读充分体现了作者与论者对于作品主人公的“双重”。例如,对我们所熟知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英国作家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三部作品进行的解读。这三部作品是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三部力作,分别代表了三位作家创作的最高水平。他们的作品毫无例外地选择了家庭生活的题材,反映了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生活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人性的光辉与沦丧。三部作品都写了关于女性出轨,最终导致家庭破裂的故事。故事情节的相对简单决定了作品在叙事层面上的技巧舍弃与精神层面上的着重探讨,这也将这几部作品从“通俗”的沟壑拉了回来。这样的追求也使得文论家在批评这几部作品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精神层次的探讨,也许这也正是作家们所希望的。然而就是在精神层次的讨论上,批评家们也多是将焦点集中在家庭伦理层面与女性身体和精神自由追求的表现上。传统的社会伦理批评家们将作品故事的发生定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资产阶级的堕落上,很少关注到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情感的发展变化,而现代女权主义者则将目光过分地投向女性性心理与追求自由的方面。
当然,批评家们在三部作品上的关注点还是有所差异的。在《安娜・卡列尼娜》上,作者成功的将批评家们的目光吸引到他在作品中的喋喋不休地议论上,虽然读者比较厌烦作者的这种“拖沓”的叙述风格。对于安娜的出轨的评论,批评家们大多忽视了作者的原意,从而将其归结为卡列宁的官僚本质与无聊的个性上,或者是将安娜的追求自由的精神过分推崇。而对于《包法利夫人》来说,这部作品在叙事上的开创性也引起了批评家们的广泛关注,有些文论家甚至认为这部小说实际上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在精神的层面上,人们总是将同情的目光播撒在爱玛的身上,认为她的出轨是因为包法利先生贫乏的精神,是可以原谅的!毫无疑问,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所引起的争议更大,女主人公对于性的觉醒与追求使得女性主义者们倍加推崇,而对于作者将梅勒斯作为查泰莱夫人的性启蒙者则显得不以为然,她们觉得女性完全有能力自己觉醒。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人们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于工业时代机器对身体的损害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研究。当笔者阅读这三部作品时,给自己留下的第一印象便是女人的出轨与丈夫的可怜,以及随之而来的家庭的不幸,然而,批评家们却有意无意的将其忽略了。我们注意到,研究三部作品中的三位丈夫的文章很少,从同情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章更是凤毛麟角,这也许是出于一种对女权主义的规避。但我们必须尊重原作,尊重我们最初的感觉,从文本出发探究作者的真实意图,为那些被的丈夫重新立言,重塑他们的形象。
综上所述,我们从对于单个中国或外国作品的一些研究性文章来看,它们分别涉及到了男性、女性、身体残缺、精神、多重等各个方面。我们还惊奇地发现,从这些文章的覆盖面来看,它们涉及到了古今中外的各个时代的作品,所以,不难发现,“泛化现象”在文学中应该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叶舒宪,与狂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2]冷东,现象[M].香港: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1991.
[3]陈少华,、篡弑与理想化: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父子关系[M].广州:广[4]东人民出版社,2005.
[5]陈存仁,被的文明:闲话中国古代缠足与宫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刘岩,邱小径,詹俊峰,女性身份研究读本[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7]杨河主编,北大学者思想实录・人文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李遇春,权力・主体・话语:20世纪40-7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任何教学行为都应遵循规律。毋庸置疑,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也不例外。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我们在谈到如何培养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阅读能力培养的一般规律。
阅读能力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呢?它和其他能力的形成一样,有三个重要条件:一是素质,即形成人们之间先天差别的解剖生理特点。它只能是能力形成的前提条件,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得到不同程度的弥补。二是知识,它是人们对宏观事物规律的认识,用以指导实践,并可以通过实践转化为能力,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三是实践,能力不能伴随学习知识的过程自然形成,而是靠后天有目的的实践(包括培养和训练),因此,实践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阅读能力的发展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正确的认识阅读能力发展的过程,对有步骤地培养阅读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阅读能力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积累性阅读阶段
阅读首先要识字,要能理解词义,要掌握句子、段落和整篇的意思。缺乏这种基本能力,阅读就不能顺利进行。
为培养语文阅读能力所进行的积累既包括一般文化知识的积累,又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积累,还包括有关语言知识的积累。积累的基本途径之一是阅读,中学生就是要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范文阅读和他自己广泛的课外阅读来进行有效的积累。
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视积累性阅读。古代的启蒙阅读课本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显然是为学生重点积累字词和句式而编写的,主要是为积累而让学生读背的。虽然《三字经》、《千字文》也有其思想内容,但塾师很少讲解。在学生能认读两千左右字以后,又让学生读名物掌故课本,人物故事课本,历史故事课本和各类知识课本。阅读这些课本,不仅可以积累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而且可以积累各种自然、社会知识。此后就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积累更多的东西,如十三经,二十四史及诸子、八家诸书等。规定读这些书,除了进行封建思想教育外,还包含着积累的意义,就是这样无意识的积累就为进一步阅读和写作奠定了基础。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进行这种阅读要特别注重熟读背诵。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熟读背诵,学生既做了在字、词、句、篇等语言表达形式方面的积累,同时又做了对文章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方面的积累。只有当有了对这些材料丰富的积累之后,才能慢慢地形成阅读能力。
积累性阅读基本上还是处在感性积累阶段,它还需要逐渐发展到理性阶段。
二、理解性阅读阶段
处于感性阅读阶段的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常常是表面的,不深刻的,他们还没有进入更深层次更全面的理解性阅读阶段。
理解性阅读应包括对词语、句子、篇章、写作方法和思想内容等各方面的理解。这种阅读也有一个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的过程。有人曾对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理解议论文的水平做过一些研究,发现阅读议论文,渐进发展是这些学生表现出的概括能力的特点。其发展轨迹大致是:就概括的内容来说,是从部分到整体,从片面到全面,从具体到抽象,由繁到简,由机械地缩短原文到灵活地、融会贯通地进行概括;就思维活动来说,是由分析占优势到综合占优势,分析、综合水平由不平衡到平衡,由简单分析综合到多阶段的分析综合,由片面的、表面的、不准确的抽象概括到全面的、深入的、较准确的抽象概括;就语言表述方式来说,是由搬用原文原句到运用自己的语言,由嗦重复的语言到简明的语言。
由于理解性阅读是在意识的积极参与下进行的,所以这种阅读必定有各方面的知识参加,其中包括语文知识和自然、社会知识等。具备这些知识越多,理解性阅读的水平就越高。
三、评判性阅读阶段
评判性阅读要求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阐述的思想,介绍的知识以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写作手法、写作技巧等各个方面加以评判。对于文章正确的内容和恰当的表达方式能加以吸收,对于文章错误的内容或蹩脚的表达方式能摒弃或批判。阅读只有发展到这个阶段,才能圆满地达到阅读的目的。
评判性阅读与分析,综合的理解性阅读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以读者头脑中已经形成的主观思想意识来衡量作者观点。可见,主观的思想意识在阅读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后者则是以客观理解作者思想意识为目的,因此,要防止主观的思想意识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