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3 18:29: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优美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注重诗歌的朗读训练
文学的骄子是诗歌,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说法阐明了诗的作用。中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读诗的重要性。我在教学《有的人》这首诗时,首先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即读出诗的节奏来。节奏,诗句中根据音节或意义进行有规律的短暂的停顿叫做节奏。教师示范第一段后,全班同学轻读课文,感受节奏停顿。其次,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必须读的抑扬顿挫。为了表达思想感情,有些词语的“音”要读的重些,就是要把重音读出来。师先范读后,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最后还要把诗的韵脚读好。诗是讲究押韵的,诗句中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结尾,就是押韵。本诗隔行押韵,每节押韵。请同学齐读第四节,感受诗的韵脚。通过这一步,学生既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又初步体味到诗中的不同的人生态度。
二、创设有新旧知迁移的教学思路
诗歌语言精练、含蓄,有丰富的意境、强烈的思想感情。但一般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不高,因此诗歌的教学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我让学生先回忆以前所学过的思乡的古诗,学生马上回忆起了李白的《静夜思》、崔颢的《黄鹤楼》,然后体会每首诗中的思乡之情。接着在学生熟读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悟诗的思想感情。再比较本首诗和前边的诗的不同之处,它还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渴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愿望。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在诗歌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进入情感体验中。
三、捕捉诗歌中的意象,欣赏意境
一首诗歌,最易感知的东西是什么?是诗歌的情感。情感又是靠什么传达的呢?那就是诗歌的意象。意象是饱含诗人感情,染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诗人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总要从自然界,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物象用于作品中,借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流水”这一物象本来表达一种客观事物。自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语后,逐渐为诗人所采用,固定的表现时光易逝,人生苦短这一思想情绪,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等,成为带有固定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意象。在教学席慕容的《乡愁》让学生捕捉诗歌中的意象:“笛”“月亮”“挥手”“没有年轮的树”。“笛”“月亮”“挥手”分别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想之情,“没有年轮的树”则形象地抒发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割舍不断,无法用时间计算的思念。学生捕捉到了意象,自然就领到了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的艺术境界,即意境。意境的基本构成就是情景交融。意境不在具体的物象之内,而超出物象所涉及的内容之外,即透过物象表面,表达作者深邃悠远的思想情感,达到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诗歌的教学重点是领悟感情。品味语言,捕捉意象,体会意境就能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四、从仿句练习入手,鼓励学生能写出自己的诗作
新诗语言新颖、凝练,又不拘泥于通用的语法规范,在现代诗歌教学中,伴以仿句训练,既能使学生充分感悟新诗语言的奥妙,又能提高其遣词造句的能力,进而与诗情感相碰撞,充分理解教材。如我在教学《雨说》一课时,让学生仿造句:“小溪见了我,笑出了声;种子见了我,笑出了芽;石榴花儿见了我,笑红了脸……”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把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喜爱完全融入诗中,写出了不同仿写句子。对学生的审美、理解、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真是水到渠成。再细心地把学生仿写的句子整理在一起,又变成了一首赞美春天的组诗。此后再把以前学过的余光中的《乡愁》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也试着让学生仿写,学生也都兴趣盎然,写出了激情满怀、真挚动人的诗句。新诗以情成篇,以情动人。在教学中,抓住新诗这一特点,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进行仿句练习,既培养了学生感悟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
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诗歌的音乐美、结构美和意境美,还要设计丰富多姿的诗歌朗诵、欣赏新诗、研讨等活动。
1.诗歌朗诵,积累活动。在赛诗会上,除了朗诵学生喜欢的名诗作,还指导学生积累一些优美诗句。如:《色彩》《萤火虫》,中国古今不少诗人也写到同样的诗题,课外搜集几首这样的诗,说说它们所表达的内涵是什么。
2.欣赏新诗。给学生欣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致橡树》、戴望舒的《雨巷》等,让学生抓住诗歌的意象、意境来欣赏、点评,并摘抄背诵自己喜欢的优美诗句。
3.研讨活动。如冰心的《纸船》,船――舟是古今中外诗人笔下永远的意象,课外搜集有关写船(舟)的诗歌作品,共同探讨舟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莎士比亚 诗 词汇 艺术
[中图分类号]IO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024-02
研究英国文学不可不论及莎士比亚,因为他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标志,是文学艺术的顶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精华与宝库。全世界的文学爱好者喜爱他的作品,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欣赏他诗歌的美句、戏剧的悲戚与欢喜,并从中感悟到无尽的乐趣与哲理。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无论是戏剧还是诗歌,都是一门科学,自成体系。他的每一部精品佳作,几乎都具有无所不包的深刻内容,震撼着全世界的文学爱好者。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剧作家本•琼生(Ben Jonson)说: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是一座不需要陵墓的纪念碑。他不属于一个世纪,而属于所有时代。(He was not of an age,but for all time)。数百年来,人类精神文明史证明,凡是有文字的地方就有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戏剧的伟大之处世人皆知,人们大凡从四个层面来探讨:主题、剧情、人物及语言。其悲、喜剧总是在探讨人性,人性的阴暗面与光明面。然而,他的诗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他的154首十四行诗中,莎士比亚犹如一位阅尽人间冷暖的沧桑老人,在或是优美或是哀怨的诗句中道尽人性的冷暖亲情、野心与邪恶、友谊与爱情。我们阅读莎士比亚的一些诗句,美律中总是给人留有一丝伤感,让人回味、使人感叹。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在世界文学历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在英国诗坛上绽放的一束绚丽花朵。这些诗句不但包含着诗人强烈的感情,也蕴含着深邃的思想。本文选择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第18首”来赏析莎翁是如何在优美的诗句中运用悲剧艺术渲染作品,使他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得以完美结合的。本诗是莎士比亚的代表性诗作之一。莎学专家爱德华•故勃勒( Edward Hubler) 认为,莎士比亚的第18首十四行诗主要讴歌三个方面:1.诗歌的威力;2.爱友的美色;3.爱友的天性。国内学者认为,此诗情调优美又有足够的思想深度,其主题是表达“惟有文学可以和时间抗衡,文学即是人所创造的业绩,因此这又是宣告人的伟大与不朽,其寓意大胆地表达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新思想”。由于此诗精湛的艺术技巧历来为世人称道,几乎各家选本必加选注,对其的评论也比比皆是。人们从诗的深刻含义作分析的居多,而对其诗句词语的选择注意的很少。众多消极意义浓重词语的使用,有力地烘托了全文的感染力,令人感觉凄美,回味无穷。诗中写道: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 ‘re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我能否把你比作夏季的一天?
你可是更加可爱更加温婉;
狂风会吹落五月的娇花嫩瓣,
夏季出租的日期又未免太短;
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热,
他金光闪耀的圣颜也会被遮暗;
每一样美啊,总会失去美而凋落,
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
但是你永久的夏天绝不会凋枯,
你永远不会丧失你美的形象;
死神夸口你在他的影子里踯躅,
你将在不朽的诗句中与时间同长。
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
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这里,诗人企图用诗歌来使他所爱的人“无与伦比”的美貌永生。用于比喻所爱之人的美丽时,诗人选用了“夏日”“花”“天的巨眼”(太阳)等柔美的事物。但论及它们的美的同时,却使用了“rough winds”“shake”“too short”“dimmed”“decline”“untrimmmed”“fade”“death”等一连串令人感伤的词句,使读者眼前立刻浮现出娇嫩的五月之花蕊被“无情的狂风”摧残,无助地在空中摇摆跌落的哀怨。还有那温暖的夏季,也会转瞬即逝,留给人无尽的遗憾。就连太阳也会时而过于灼热使人难耐,时而过于阴暗,使人方向难辨。接着,便是死亡阴影的步步逼近。这一系列凄凉的画面,有效地衬托出在诗人的诗句里,爱人之美将在诗句里永存这一主题。使人心灵震颤的悲戚词句的使用,生动地描写了大自然的无情与冷漠,人生之短暂与凄凉,美丽事物的逐渐凋残及死亡的无法逃避。这些生动的描述,都赋予了诗歌凄美的悲剧艺术效果,同时表达了诗人无力抗拒时间的流逝,只能使他所爱的人之美丽在诗的表现中克服时间得以永生的强烈情感。
“rough”一词的含义是“汹涌的”“狂暴的”“剧烈的”,用以形容事物的粗狂与性烈。此处,诗人用来形容夏季里吹落花蕾的风,着实让人感到一阵阵寒意。更深层面上,也寓意着社会之复杂与险恶,人生道路之崎岖与不测,消极意味浓重;而“shake”一词就更加剧烈,本意为上下剧烈的“摇撼”“摇动”“抖动”“抖颤”。五月里,美丽初开的花蕊被狂风吹得在空中剧烈抖动,犹如一个无助的少女,任凭命运的摆布而无力抗争,消极色彩鲜明;诗人此处使用“too short”,意指夏季时间的有限,但其中却包含着对生命之短暂的感叹,对一切美好事物都会在一定时间内消失的感悟,很是哀伤;“dim”一词的原意是“暗淡”“无光泽”,此处诗人用来指太阳的光辉也会被遮暗,光彩照人的另一面体现得明确而具体。再也没有“死亡”给人带来的悲伤更加强烈了。诗的结尾处,诗人用了“decline”“untrimmed”“fade”等词,意为“衰退”“摧残”“失去光彩”等,衬托死亡的一步步逼近和不可逃避,消极情节凄凉。在使用了上述大量消极词汇后,谈及他的爱友的美丽和他诗歌的不朽时,诗歌的意境立刻转为积极向上的坚定信念,让我们眼前一亮。莎士比亚试图通过所有这些伤感色彩鲜明的词句的使用,说明世间一切美好的人和事都抵不住自然的摧残和时间的考验而慢慢褪去并消失,只有爱人的美丽被写进诗里,才可使其美丽永留人间。“只要人类能呼吸,眼睛看得见,我的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诗歌到结尾处进入了最高层次的寓意:真正伟大而永恒的是诗人的不朽诗作,由此表现出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人文主义思想。
对于大多数的中国读者而言,由于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距今久远,产生传统艺术文化的隔膜是必然的。但大多莎翁的十四行诗与他的戏剧比较起来,要通俗易懂得多。我们的目的在于通过诸如此文类的评述,让更多的读者熟悉莎士比亚,喜爱莎士比亚的作品。当然,把莎士比亚的语言从它天然的土壤和野生的充满诗意的花园里移植过来,无论怎样总要损伤不少它固有的美,但这在所难免。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评论和赏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丰富大家的想象力,提高大家的品质,使更多的人抛弃一切自私的、惟利是图的观念,保留和珍惜一切高贵的、美好的思想和品质,这也就达到了我们的愿望。
【参考文献】
[1](英)波西,比西,雪莱等(著),徐翰林(编译).最美的诗歌[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2]李正栓,吴晓梅.英美诗歌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 英美诗歌 翻译 余光中 译学思想
提到余光中,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他那些家喻户晓、广为传诵的诗篇,还有那些气势雄浑、色彩瑰丽的散文。然而,余光中先生不仅是成功的诗人和散文家,同时还是优秀的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他学贯中西,在文学的教学、创作、翻译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逾半个世纪的文学生涯中,除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创作,余光中也致力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其翻译范围广泛,包括诗歌、传记、小说、戏剧;产量颇丰,至今已出版翻译集十一种;并且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译学思想。
余光中认为,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而为艺术,则必有其创造性。翻译与创作有相通之处,两者都是要将一种经验转换成文字。不同的是,作家是将自己的经验翻译成文字,一切全在自己掌握之中,是一种“不拘的翻译”、“自我的翻译”。而译者要进行翻译的这种经验,已经有了文本,有其既定的内容和外貌,容不得译者擅自变更。然而,译者在将这种经验从一种文字转换成另一种文字时,在字词的选择、句子结构的安排、整体风格的把握上,仍然有很大的空间,也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创作。他在谈自己译诗的经验时说:“翻译的心智活动过程之中,无法完全免于创作。……一位译者必须斟酌上下文的需要,且依赖他敏锐的直觉。这种情形,已经颇接近创作者的处境了。”因此,“翻译也是一种创作,至少是一种‘有限的创作’”(余光中,2002:34)。
在文学翻译中,诗歌翻译最难,也最能体现译者水平。余光中以诗人与学者的双重身份,兼具深厚的国学和西学功底,翻译了大量英美现代诗歌。凭借严谨的态度、醇厚的语言修养、天赋的艺术才能,他翻译的英美诗歌质量上乘,带给读者极大的审美享受。本文拟从余光中翻译的英美现代诗歌入手,分析其译学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和应用。
一、文学翻译需要“变通的艺术”
关于翻译,余光中有很多精辟的譬喻。“翻译如婚姻,是一种两相妥协的艺术”。“如果说,原作者是神灵,则译者就是巫师,任务是把神的话传给人”(余光中,2002:55)。既然如此,这种双方之间的妥协应该达到什么程度;而“巫师”应该如何用人话传达“神谕”,既要忠于神,又要让人听得懂?这就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的“变通之道”。在翻译中,究竟应该靠近源语多一点,还是靠近译入语多一点?应该“直译”多一点,还是“意译”多一点?这也是译界中争执得最多、最久的问题。余光中提出鸠摩罗什“翻译为嚼饭喂人”的比喻,并转化译文“生”与“烂”的问题。他说:“译文太迁就原文,可谓之‘生’,俗称直译;太迁就译文所属语言,可谓之‘烂’,俗称意译。”他认为理想的译文,既不能生,也不必烂,够熟就好(金圣华,2006)。他说:“我做译者一向守一个原则:要译原意,不要译原文。只顾表面的原文,不顾后面的原意,就会流于直译、硬译、死译,最理想的翻译当然是既达原意,又存原文。”如果遇到难以两全的时候,“只好就迳达原意,不顾原文表面的说法了”(余光中,2002:126)。
在一般的文学翻译中,要把握好这种“变通的艺术”已是不易。而诗歌,作为各种文学体裁中语言最精粹凝练、艺术技巧最丰富多样的一种,其翻译更是难上加难。中英两种文字,在形、音、文法、修辞、思考习惯、美感经验、文化背景上相距甚远,而在诗歌翻译中,既要传达原诗的思想内容,又要尽量贴近原诗的形式,更要再现原诗的意境与神韵,做到“诗美再现”,这种心智活动的过程,似乎比创作更加繁复。下面,我们将通过赏析美国女诗人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一首名诗《殉美》(I Died for Beauty)的两种译本,看余光中是如何以驾驭两种文字的深厚功力,在翻译实践中贯彻自己的翻译原则的。
原诗:I died for Beauty――but was scarce/Adjusted in the Tomb/When One who died for Truth,was lain/In an adjoining Room――//He questioned softly “Why I Failed”?/“For Beauty”,I replied――/“ And I――for truth――Themself are One――/We Brethren,are”,He said――//And so,as Kinsmen,met a Night――/We talked between the Rooms――/Until the Moss had reached our lips――/And covered up――our names.
余光中译:我为美死去,但是还不曾/安息在我的墓里/又有个为真理而死去的人/来躺在我的隔壁。//他悄悄地问我为何以身殉?/“为了美,”我说。/“而我为真理,两者不分家;/我们是兄弟两个。”//于是像亲戚在夜间相遇,/我们便隔墙谈天,/直到青苔爬到了唇际,/将我们的名字遮掩。
张国海译:我为美而死了――但刚刚/安躺在坟墓里/便有一个为真理而死的人,躺下/在我的隔壁――//他轻声地问起“我为何而死?”/“为了美”,我答曰――/“而我――为了真理――两者为一体――/我们是兄弟”,他说――//于是像亲戚,相遇在夜里――/我们隔墙谈天说地――/直到青苔爬上我们的双唇――/将我们的名字遮蔽。
狄金森的短诗,风格独特,以文字细腻、观察敏锐、意象突出著称。她的诗大都采取童歌(nursery rhymes)的形式,单数诗行为“抑扬格四音步”(iambic tetrameter),双数诗行为“抑扬格三音步”(iambic trimeter),形成独具特色的“四行体”(quatrain)。她的诗中多用破折号,是因为创作时常常思如泉涌,来不及标点,便以长划代之。她的创作打破了传统,句子常常不合文法,用韵也往往是邻韵(para-rhyme)。然而看似不合章法的创作手法,产生的却是清新隽永、灵气逼人的诗作。
从两段译诗的形式上来看,张译似乎是对原诗的绝对“忠实”,从字词的排列,到句子结构,甚至是标点符号,几乎都与原诗一一对应。然而,诗歌是一种最感人的文学形式,诗人运用的一切语言和艺术技巧,都是为了创造一种整体的效果,而诗歌的翻译,也要努力去再现这样一种效果。张译看似与原文形式一一对应,实则没有体现出原诗的节奏感,所选字词平庸,句子结构松散,未能再现原诗那种轻盈、空灵的美感。这其实正是对原诗的“不忠”。在余光中的翻译中,为了符合中文的表述习惯,以及结构的紧凑,所有破折号均省去,在尽可能贴近原诗形式的前提下,部分字词的位置作了必要的调整,以满足音韵、节奏上的需要。每一节中双数行押韵,单数行以“四顿”代“四音步”,双数行以“三顿”代“三音步”,较好地体现了原文格律上的特征。在用词上简洁凝练,“不曾”、“安息”、“以身殉”、“唇际”,这样的字句朴实又有诗意,句子结构紧凑而有节奏感,从整体上再现了狄金森的风格,使读者完全感受到女诗人对美与真的执着追求。读他的译诗时,似乎可以想象诗人的灵魂附着在译者身上,译者“成了天才的代言人,神灵附体的乩童与巫者”(余光中,2002:177),达到了傅雷所说“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傅雷,1984:80)之境界。
二、用优美地道的中文,做英汉文学翻译
既然文学翻译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创作,那么译者就算不是作家,也要有作家一般驾驭文字的能力。表现在文学作品的英译汉中,就是要有相当的中文水平,能用地道、流畅、优美的中文来再现原作。
谈到中文的地道和优美,就不能不提到余光中先生对于中文西化趋势的关注。他在一系列文章中谈到了对于目前中文发展趋势的忧虑。他指出,从至今,白话文一直受到西方语言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可以分为“善性西化”和“恶性西化”。“善性西化”可取,“恶性西化”则不可取。造成“恶性西化”的原因,一是读英文的直接作用,二是看翻译作品的间接影响。因此他认为,对于维护中文的简洁、优美,译者负有重大责任。
余光中认为,当今中文受到的严重污染,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公式化“翻译体”的泛滥。他举了大量实例来印证这种机械套用式的“翻译体”对中文的危害。例如,见“when”就“当”,见“and”就“和”,见“-ly”就“地”,见“if”就“如果”,还有遇到名词复数一律加“们”,不适当地套用被动语气,滥用代名词、介系词等。此外,目前中文的翻译和创作作品中,“的”字的使用可说是泛滥成灾,因此他特别提出著名的“的的不休”之说。英文形容词在词尾和语法组成上变化多端,而中文里全都交给“的”字去承担的话,则往往造成句子冗长繁杂,文意纠缠不清,失去了节奏和美感(余光中,2002:178)。
余光中不仅对公式化的“翻译体”进行讨伐,呼吁译界人士为维护中文的纯洁而努力,自己也身体力行,在翻译实践中为广大译者树立了值得效仿的榜样。下面就以他翻译的英国诗人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一首变体十四行诗《英伦:一八一九年》(England in 1819)为例,看他如何巧妙处理原诗中大量出现的形容词和定语从句,从而避免陷入“的的不休”的困局。
原诗:An old,mad,blind,despised,and dying king―/Princes,the dregs of their dull race,who flow/Through public scorn―mud from a muddy spring;/Rulers,who neither see,nor feel,nor know,/But leech-like to their fainting country cling,/Till they drop,blind in blood,without a blow;/A people starved and stabbed in the untilled field―/An army,which liberticide and prey/Makes as a two-edged sword to all who wield―/Golden and sanguine laws which tempt and slay―/Religion Christless,Godless―a book sealed;/A Senate―Time’s worst statute unrepealed―/Are graves,from which a glorious Phantom may/Burst,to illumine our tempestuous day.
译诗:又狂又盲,众所鄙视的垂死老王――/王子王孙,愚蠢世系的剩渣残滓,/在国人腾笑下流过――污源的浊浆;/当朝当政,都无视,无情,更无知,/像水蛭一般吸牢在衰世的身上,/终会朦朦然带血落下,无须鞭笞;/百姓在荒地废田上被饿死,杀死――/摧残只有,且强掳横掠的军队/已沦为一把双刃剑,任挥者是谁;/法律则拜金而嗜血,诱民以死罪;/宗教无基督也无神――闭上了圣经;/更有上议院――不废千古的恶律――/从这些墓里,终会有光辉的巨灵/一跃而出,来照明这满天风雨。
原诗在语法结构上十分复杂,翻译难度相当大。全诗是一个完整的长句,前十二行是八个名词中心词构成的长长的主语,第十三行才出现了谓语“are graves”。这样庞大的结构在中文里是无法保持的,余光中在译诗中便化整为零,用一串的短句来对应。原诗中有六个作名词修饰语的定语从句,四个所有格形容词,九个动词分词,还有15个正规形容词,如果都用“的”来翻译,则一共要出现34个“的”字,这样的译诗会让读者读得万分吃力,诗歌简洁含蓄的美感荡然无存。以第一句为例,如果简单地译为“一位衰老的、疯狂的、瞎眼的、被人蔑视的、垂死的君王”,这样的中文就实在是太可怕,更谈不上什么诗性的语言了。余光中在翻译中省去了不定冠词“an”,将“君王”缩成“王”以直接搭配“老”字,再用一个“又……又……”的结构,将原来长达21字的句子缩短至13字,原来的六个“的”也只剩下了一个。结果经过余光中的巧妙处理,整首译诗中只出现了七个“的”字,全诗结构紧凑,语言流畅,诗意盎然,显示出余光中高超的中文水平和非凡的创作才能。
三、英美诗歌翻译中的格律问题
一般说来,作家而兼事翻译,难免会让译文受到自己创作风格的影响。特别是在诗歌翻译中,由于译诗是相当感性的,译者自己的格调就更容易渗透到译文中去。余光中在承认这一点的同时,又举出了“性格演员”与“千面人”这一对譬喻,来阐述对于诗歌翻译的见解。他说,如果译者在翻译各种风格的诗歌时都脱离不了自己的调调,那就只能算是个“性格演员”,演什么角色都摆脱不了自己的味道。而真正理想的译诗中,“最好是不见译者之‘我’的。在演技上,理想的译者应该是‘千面人’,不是‘性格演员’”(余光中,2002:36)。
因此,他主张译诗应尽量注意原文的格式与音律之美,译文体裁以贴近原文为依归。凡是韵律诗译出来必然押韵,译自由诗则不然。译者必须细心领会和分辨不同诗人的风格,如爱伦・坡擅长头韵,佛洛斯特爱用单音节的前置词和副词,艾略特喜好复音节的名词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译者的风格笼罩原文(金圣华,2006)。
以下便以爱伦・坡(Edgar Allen Poe)名诗《大鸦》(The Raven)第七节的翻译为例,探讨余光中在诗歌翻译格律转换方面的技巧。
原诗:Open here I flung the shutter,when,with many a flirt and flutter,/In there stepped a stately Raven of the saintly days of yore,/Not the least obeisance made he;not a minute stopped or stayed he,/But,with mien of lord or lady,perched above my chamber door――/Perched upon a bust of Pallas just above my chamber door――/Perched,and sat,and nothing more.
译文:霍地我排开了百叶窗,忽然,以阵阵的拍翅与扑响,/一只庄严的大鸦踱进房来,那来自神圣的古代的大鸦。/他丝毫都不肯向我鞠躬,也不肯止步或驻足一分钟,/但是以贵族或贵妇的面容,在我房门的上端栖下――/在帕拉斯的半身像顶,正当我房门的上端,栖下――/栖止而坐定,更无其他。
这首《大鸦》 是爱伦・坡的代表性作品,是为怀念死去的情人丽诺(Lenore)而作。爱伦・坡特别注重诗歌的形式和韵律,这首诗也是格律严谨,节奏规整。余光中自己也在这首译诗的注释中说:“《大鸦》一诗,韵律至严,翻译最难。”(林以亮,1989:39)然而难虽难,却因难见巧,这首诗的翻译充分体现了余光中无与伦比的翻译和创作才华。全诗共十八节,每节六行,其中前五行为“扬抑格八音步”(trochaic octameter),第六行为“扬抑格四音步”(trochaic tetrameter)。译诗的前五行用八“顿”来对应原诗上的八个音节,第六行用四“顿”来对应原诗的四音节。全诗通押more韵(每节第二、四、五、六行),译诗中用“大鸦”、“栖下”和“其他”等来体现原诗中押more韵的句子。原诗每节第一行中间之字与行末之字押韵,如此段中的“shutter”、“flutter”,第三行中间之字与行末之字及第四行中间之字也押韵,如此段中的“he”,“he”,“lady”。译诗中分别用了“百叶窗”、“扑响”来对应“shutter”,“flutter”,用“鞠躬”、“分钟”、“面容”等词来对应“he”,“he”,“lady”。原诗中“头韵”(alliteration)运用极多,译诗中也将“flung”,“flirt”,“flutter”译为“排开”、“拍翅”、“扑响”,“stopped or stayed” 译为“止步或驻足”来加以体现。译诗不但准确传达了原诗的意义和精神,同时在语言形式上也努力再现了原诗的特征。余光中翻译的这首《大鸦》,可说是“形神兼备”的典范之作。
四、做文学翻译需要作家的才华和学者的严谨
著名翻译家王佐良先生曾对余光中翻译的《大鸦》作了专门分析,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余光中的译文是“译得很好的诗”,“说明了译者对所译作品研究得深,加上他本人的诗才,结果出现了这样的译文”,“这种态度是值得别的诗歌译者学习的”(王佐良,1990)。
余光中对于翻译,一直抱持着学者的严谨态度。他翻译的英美诗歌都是译、注并行,翻译与解说兼备,在翻译之余,对原诗的内容、作者的生平及诗作的背景都详加剖析。如《大鸦》一诗,译文前的题解和注释就长达一页多。读者一边欣赏诗歌,一边增加了许多知识,对诗歌的理解也大有帮助。
余光中认为,在文学翻译中,译者需要兼具作家的才华和学者的严谨,方能出好的译作。他说:“成就一位称职的译者,该有三个条件。首先当然是对于‘施语’的体贴入微,还包括施语所属的文化与社会。同样必要的,是对于‘受语’的运用自如,还得包括各种文体的掌握。这第一个条件近于学者,而第二个条件便近于作家了。至于第三个条件,则是在一般常识之外,对于‘施语’原文所涉的学问,要有相当的熟悉,至少不能外行。这就更近于学者了。”(余光中,2002:172)而余光中本人正是兼具了作家与学者之长,所以翻译出的英美文学作品才会有如此高的艺术水平。
其实,关于翻译与创作的关系,在余光中之前的其他翻译家,也表述过类似的意见。例如,郭沫若对此曾做过精辟的论述:“翻译是一种创作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郭沫若,1984:22)茅盾也说:“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这样的翻译是一种“艺术创造性的翻译”(茅盾,1984:10)。而余光中则根据自己在创作和翻译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为透彻、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同时,余光中自己的翻译实践,就是对“翻译也是一种创作”这一说法最好的证明。
探讨翻译与创作的关系,对于学翻译、做翻译的人来说,具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诚然,并不是人人都能有余光中先生那样的诗才与文采,但我们至少可以通过学习,了解一些创作的原理;通过阅读,加深自己的文学修养;通过练笔,使自己的文笔流畅。翻译工作者应如余先生所言严格要求自己,在态度上向学者靠近,虽不如学者之满腹经纶,却有学者之严谨态度;在文字功底上向作家靠近,虽不如作家之才华横溢,却有作家之驾驭文字的能力。翻译的最高境界应是译作读起来“像读原作一样”,译者只有通过上述两方面的不断努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和译文质量,使自己翻译的作品能无限接近于这一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Ferguson,Margaret.,Mary Jo Salter,and Jon Stallworthy,eds.The Norton Anthology of Poetry[Z].4th ed.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1996.
[2]傅雷.《高老头》重译本序[C].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3]郭沫若.谈文学翻译工作[C].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4]金圣华.余光中:三“者”合一的翻译家[A].http://省略/ygz.htm.2005.
[5]林以亮编选.美国诗选[Z].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6]茅盾.为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奋斗[C].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7]王佐良.汉语译者与美国诗风[J].读书,1990,(4).
[8]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关键词:读诗 思诗 品诗 延诗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悠悠中华几千年历史,隔不断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对炎黄子孙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展现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诗歌,以其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凝炼的语言,于千百年来源远流长。诗歌教学,应当成为一个感受美、鉴赏美、内化美、创造美的过程,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在诗歌的海洋中咀嚼其意,在文学的殿堂里陶冶性情,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上放飞心灵。
读诗
朗读在诗歌教学中十分重要,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一首好诗是情思声色谐美的整体,其节奏韵律能够传情感人,所以有人说:“诗是有声的画。” 读诗歌要讲究节奏,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要做到清晰流利。把握好诗句的情感节奏,情感表达才能恰如其分,自然流动。读诗歌要体会诗歌内涵。古诗因句精词粹、音韵和谐、意境优美而被大家所喜爱,它最适合朗读、吟颂。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先播放配乐的朗读录音,使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抑扬顿挫、极富感染力的朗诵,配以优美的乐曲,既渲染了气氛,又使学生在优扬的旋律中体会到诗歌的丰富内涵。 从读诗中,学生不仅体验到诗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体味到了中国诗人的豪放,飘逸和豁达,像李白、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他们就站得高,看得远,不拘泥于尘间是非,却也不把自己提出常人之外,他们也有常人的苦乐欲望,只是比常人看得开罢了,所以他们能够大处着眼,不计较名利得失,故能随遇而安,在别人所不屑为的地方而有所作为。诗人们这种伟大中的平凡,平凡中的伟大,才是真正使他们不朽的最主要的原因,正如他们的诗,文字浅显易懂,悦耳动听,而高深的人生哲理却就蕴含在这人人能理解的浅易之中。
经典诗文诵读的宗旨是让孩子们阅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诗文,这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拓宽语文学习天地、打下孩子终身 发展 基础的最佳途径。因为经典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品德 教育 和审美教育因素,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品德与审美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其中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审美意识,流淌者历代贤达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悲天悯人的精神。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这些经典,毫无疑问,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成,都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让孩子们在儿童时期大量诵读千古诗文也是锤炼儿童的记忆力、开发其智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学生通过对经典诗文反复的强化诵读,可以养成良好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为写作积累用之不竭的语言素材,厚积而薄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儿时的积累就转化成伴随一个人终身的语文素养。
思诗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鉴赏诗句,领会意境。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理解诗句的意思上,还要有进一步的发掘,重点分析优美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如王湾《次北固山下》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生”和“入”两字。海日用“生”,江春用“入”,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这自然将景物拟人化了,因而富有生机。同时,这两句诗都表示时令的更替,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之理。通过欣赏诗歌中的名句和优美的诗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引发学生的情思,从而达到以情怡情,净化心灵的目的。又 如《山行》这首诗,先指导学生朗读、吟诵“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两句,然后让学生去描绘秋天的高山,弯曲的石阶小路,白色的浮云,山顶的竹篱茅舍的形象,再指导朗读三、四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让学生再在画上画出一片红色的枫林,指导学生去创设诗的情景,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层次井然的古代山水画,之后,在学生吟诗作画的基础上,再启发学生以画讲诗:秋天是萧杀的季节,面对叶枯花谢的残景,历代诗人多是吟诵着悲凉的诗句,但杜牧描绘的秋山霜林和“停车”观赏的情景无不充满着一股蓬勃向上的气息,诗歌写得既清新又富有生气。通过以画讲诗,让学生透过诗中展现的图景,去捉摸诗人的感情脉搏,体会诗人的感情波涛。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经过吟诗作画,以画讲诗层层深入的过程中,就领会了这首诗的深远意境。
品诗
诗歌是所有文学形式中既重视抒情又擅长抒情的表达形式。情感不仅是构成诗美的主要内在因素,而且是诗的存在价值的主要依据之一。诗歌中任何一种因素都强烈地弥漫和渗透着情感因素。可以这么说,情感是诗的生命,没有情感就没有诗。
品味诗词意境。在明白了字词的意义之后,即可串字连释,品味诗意。如《鹿柴》这首诗的三、四句中,以寥寥十字勾画出黄昏时分落日穿林的幽深景致,其中的美真是妙不可言。教师可运用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这一情景,并用说话的形式交流想象的内容。当学生的想象达到一定程度后,再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展现诗中描写的场景。在画面中突出光影的移动,光色的交织,使诗中表现的美妙意境更形象地呈现于学生眼前。学生受到美好情趣的感染,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再在口头或书面描绘诗中意境,其想象力就会在充分的调动和发挥中得到腾飞,形象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如家喻户晓的《七步诗》一样,作者曹植把心中的悲恨凝聚在了诗的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准确的表达了他不忍看到同胞兄弟之间本该相亲相依的场面却变成互相残杀的样子。又如骆宾王写的《咏鹅》,仅“浮”与“拨”这二字就写出了鹅在滑水时的悠闲轻快,把鹅的动作与神态描写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品诗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感受美,与作家、作品感情交流的过程。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鉴赏者只有投入相应的情感活动,才能体验、领悟、品味到。离开了情感的反应与活跃,诗歌赏析活动就无法形成。所以我们要从情感人手,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延诗
关键词:诗歌教学 意象 联想 生命教育 审美情趣
一、技校生诗歌功底之状况
关于技校生诗歌的修为是存在悖论的,普遍认为其文化基础差、学习懒惰、不求上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诗歌是空白。而学生自己也是自暴自弃、自我认同感低、缺乏自信。情况到底如何?水平低,低至何度?笔者进行了摸底,问及学生:会诵读唐诗吗?大多都行,少则二三首,多则八九首,更有甚者十数首以上。问及成语,则是人人都会,只是多少不同。
由是而知:同是炎黄子孙,中国又是诗歌王国,诗性文化是浸入骨子里的。作为教师则是该如何去因势利导,培养其对于经典诗文热爱之情。
二、诗歌是以意象张扬情感的价值
何为意象?意:包含着情与思两种成分。情感内容须诚挚深沉,方能感人;思的表现则要含蓄蕴藉,方耐人寻味。象:包含着模仿与创造两种因素。其对客观生活的模仿要有真实度,当然这之中有诗人个人的独创性。
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题名《秋思》,全篇却无一语道及其所思的内容,只是以九个意象,来诠释思之寄寓所在。需要借助读者的理解和想象,把意象与主人公之间的内在联系一一挖掘出来,最终了解作者秋思的主旨。
首句用“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意象折射出秋之萧瑟构成凄凉这一情感基调。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三个意象却又是明净、温暖、安谧的田园风光,一派勃勃生机。似为矛盾,则实属匠心独具。此是我国传统艺术表现手法:以乐景反衬哀景,陡使游子悲凉之情倍增。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三个意象勾勒出漂泊的人儿形单影只凄苦之情溢于言表。而一个“古”字,则把游子的个人凄苦推及古今,引起读者无尽的联想和共鸣。“夕阳西下”,日暮途穷,归宿何在。唯于此刻游子不由发出悲哀的叹谓“断肠人在天涯”,人生的旅途在于寻求理想的归宿。可是对于这位游子来说,海角天涯,一切都是这样的渺茫。当思及此,真是叫人愁肠寸断。该小令给人感受不仅仅是凄凉悲苦的天涯羁旅,更是一个广阔的画面,一种弥漫的氛围。它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教师将这样的情愫培植于学生的情感之中,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三、以联想为契机,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
笔者讲授徐志摩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笔者分析道:把“温柔”具象成风中摇曳的“水莲花”,而又把水莲花拟人化,塑造出少女一低头那瞬间表现出的娇美之情态可谓是歌颂女性美的典范之作。
在此,笔者希望大家展开联想,拓展出更多的优美诗歌,不要有羁绊,多多益善,想象无限。有学生说: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又有学生说:明月装点了你的窗户,你装点了他人的梦乡。有学生问:“民歌行吗?”“当然可以。”其则说:男人是船,女人是岸,自古只有船拢岸,没有岸拢船。其又说了首儿歌:和一团泥巴,塑一个我,塑一个你,打碎了又和在一起,再塑一个我,再塑一个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课上到此,有不满意的吗。联想太美妙了,诗歌太美妙了。授课者、学习者都得到了一次美的精神之愉悦。
四、从诗歌教学入手,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尊重生命
一是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对生命意识、人生要义有个总体把握。例如泰戈尔诗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文天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是通过诗歌中的生活场景描述,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如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自得,超凡脱俗。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耕耘与收获,恬静而优美的田园生活。以及崔护的情感小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桃花,目注神驰,物是人非,其情何堪。简单的人生经历,却道出千万人似曾有过的生活体验。其所塑造的唯美意象,千古传颂。
生活是生命各个层面的展示,其丰富多彩,绚美如画。语文教师就须如此引领学生去细细品味这些翰墨书香,去领悟生命之绚丽华彩。当然,教师又必须对学生指出如此美妙的人生是短暂而宝贵的。因为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要使学生明白生命不仅易逝,而且脆弱。因此我们要通过诗歌教学教育学生珍爱生命。
2012年8月,一本名为《万物静默如谜》的诗集悄悄出版,印数为一万五千册。随后的三个月中,这本书奇迹般地一再加印,前一次加印的书还未入库,又一次加印的通知已经传来。其间,网上开始火热流传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诗人维斯拉瓦・辛波斯卡的诗歌,《一见钟情》《金婚纪念日》《在一颗小星星下》等诗篇在网络上频频出现,各大媒体也争相报道与此书相关的讯息。
2013年1月,《万物静默如谜》总印数达到十万册,并荣获“新浪中国年度十大好书”“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等诸多殊荣。对于一本诗集而言,我们此前从未想象到,它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会受到如此多的读者的喜爱和追捧。
不过,细细想来,辛波斯卡和她的诗歌理应得到此般青睐。作为20世纪波兰文坛独树一帜的诗人,她给人的感觉是柔弱而不乏张力的――她以柔弱的姿态写尽了对生活和这世界最大限度的爱。她的写作与宏大的主题叙事无缘,而是专注于细微、平实的日常生活和世界。在199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中,她在演说中提到,诗人的作品、灵感诞生于对这世界持续的“我不知道”的态度――这里头有一些谦逊的意思,但实际上,这里的“我不知道”更应理解为她对这世界的观察方式和对诗歌艺术的深刻思考。她说,“在诗歌语言中,每一个词语都被权衡,绝无寻常或正常之物。没有一块石头或一朵石头之上的云是寻常的。没有一个白昼和白昼之后的夜晚是寻常的。总之,没有一个存在,没有任何人的存在是寻常的。”辛波斯卡终其一生都以这样的姿态写作,并将其视为一直可以拥有的工作和生活。其好友、另一位诗人切斯拉夫・米沃什的诗句“我不想成为上帝或英雄。只想成为一棵树,为岁月而生长,不伤害任何人”恰好可以概括她这寂寞而充实的一生。
也因此,她的诗歌总是闪耀着日常生活的画面,却又带着深刻的自省和隽永诗意。她多从生活中的物事出发,以冷静但不疏远的笔调加以描摹。她最受欢迎的那首《一见钟情》,即是从生活中一次次片刻的观察经验写起,“一片树叶/从一人的肩上飘至另一人的肩上。/一件东西掉了,又被捡起。/谁知道呢,也许是那只球,消失于/儿时的灌木丛?/门把上,门铃上,/一人先前的触痕被另一人的/覆盖。/他们寄存的箱子并排在一起。/有一个晚上,也许,他们做着相同的梦,/到了早上,却不再清晰。”但辛波斯卡并不止于物事描摹,她更是从物事写出了自己的思考――偶然的机遇对命运施加的影响――“一个开始/仅仅是续篇,/事件之书/总是从中途开启。”这首诗激发了米创作《向左走,向右走》,同时也是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喜爱并推崇的一首,与电影《红》所表达的意念非常相近。
此次出版《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缘起于2013年年初。辛波斯卡一生诗作并不多,但每首都或优美,或精到。而《万物静默如谜》中仅收录了75首,实际上,她还有大量的精美诗作,譬如《告别风景》《无从馈赠》《我致力于创造一个世界》等。为此,我们决定再行出版一本辛波斯卡诗集,为喜爱她的读者“抹去”遗憾。《我曾这样寂寞生活》共收录诗作98首,其中84首为此前未曾译出的“新作”。
翻译方面,我们特别邀请了80后代表诗人胡桑作为本书的译者。他不仅在写诗方面有一定建树,译诗方面同样造诣不浅,曾翻译过米沃什、博尔赫斯、布罗茨基、奥登等诗人的作品,译文准确,语句优美,他所翻译的一些经典诗篇在网上有着非常好的口碑和传播力。目前他暂居德国,为波恩大学访问学者。在外期间,因非常喜爱辛波斯卡其人及诗,曾专门去波兰造访辛波斯卡故居,并在当时写下了本书的序文《碎语、奇迹市场或希望》。
在编辑体例上,这本书与《万物静默如谜》有所区别。后者是按照作品收录的不同诗集和出版年份顺序来进行编排,而《我曾这样寂寞生活》则将这些作品重新打乱,按照主题进行归类,全书一共分为七辑,分别是“在黄昏,我们点起灯”“世间的每一个人和我”“一粒沙看世界”“灵魂朴素,如梅子的核”“别的房间,别的声音”“有些事发生时那么寂静”“最远处的灯已点亮”。从字面上便可大致看出每一辑的特点,如“一粒沙看世界”多写如水、植物、洋葱、云等物。这样划分编排后,整本书的节奏得到了适当的调剂,诗歌与诗歌之间有了一些“相映成趣”的呼应,读者读完一首,进入下一首时,内心里无需那么多的“跨越”或“坠落”。
此外,在设计上,我们本想沿袭《万物》的基调,以静默之态来呈现。为此,我们和设计师一块儿商量讨论,前后一共制作了八个方案,最终又将这些方案全部否决。这中间,我们越来越觉得,灰调的色彩设计实际上并未很好地帮助传达书名中的“寂寞”之意,反倒是一朵鲜艳傲人的玫瑰,顾自盛开,更能呈现一种孤独、寂寞之态。沿着这个想法,我们找来三大本厚厚的植物图典,挑选了一大堆花儿,与设计师商量之下,最终定下了现在的方案。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在图书内页中插入了一些好看的花儿插画,放在各个篇章页和全书的头尾,装饰精美,但不与诗歌相抵:他们之间存在着空隙,因为辛波斯卡每一朵诗歌之花都需要顾自呼吸,寂寞生长。
Потому что я с севера,что ли,
Я готов рассказать тебе поле,
Про волнистую рожь при луне.
Шаганэ ты моя,Шаганэ.
Потому что я с севера,что ли,
Что луна там огромней в сто раз,
Как бы ни был красив Шираз,
Он не лучше рязанских раздолий.
Потому что я с севера,что ли?
Я готов рассказать тебе поле,
Эти волосы взял я у ржи,
Если хочешь,на палец вяжи ―
Я нисколько не чувствую боли.
Я готов рассказать тебе поле.
Про волнистую рожь при луне,
По кудрям ты моим догадайся.
Дорогая,шути,улыбайся,
Не буди только память во мне
Про волнистую рожь при луне.
Шаганэ ты моя,Шаганэ!
Там,на севере,девушка тоже,
На тебя она страшно похожа,
Может,думает обо мне...
Шаганэ ты моя,Шаганэ!
莎甘奈啊,我的莎甘奈!
难道,因为我来自北国,
我准备把那原野向你来描述,
描述那月光下波浪般的黑麦。
莎甘奈啊,我的莎甘奈。
难道,因为我来自北国,
那里月亮也要大一百倍,
无论设拉子多么美丽,
也不会比梁赞的旷野更迷人。
难道,因为我来自北国。
我准备把那原野向你来描述,
我的头发就是从黑麦那里索取,
若你愿意,就缠绕在手指上――
我丝毫也感觉不到痛楚。
我准备把那原野向你来描述。
描述那月光下波浪般的黑麦,
凭着我的鬈发你能猜得出它的模样。
亲爱的,开玩笑吧,微笑吧,
只是别唤醒我的回忆
那月光下波浪般的黑麦。
莎甘奈啊,我的莎甘奈!
在那北国也有一个姑娘,
她长得同你出奇地相像,
也许,她正在把我回想……
莎甘奈啊,我的莎甘奈!
(左安飞 译)
叶赛宁(1895―1925)是具有世界声誉的俄罗斯著名田园派民族诗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出了很多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叶赛宁的诗歌清新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态,从他的每一句诗当中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诗人饱满而又真挚的情感。叶赛宁的抒情诗更是清丽脱俗,为人们所广泛喜爱。祖国、爱情、大自然等都是诗人百写不厌的题材。
《莎甘奈啊,我的莎甘奈……》是叶赛宁于1924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被列入了诗人的《波斯抒情》组诗之中。《莎甘奈,我的莎甘奈啊……》可以归入爱情抒情诗之列,但实际上这首诗最基本的主题仍是诗人那一抹浓浓的乡愁。叶赛宁非常喜爱东方诗歌,也曾梦想到波斯去游历,但是诗人的这一梦想最终还是没有实现。《波斯抒情》则是诗人于1924至1925年间在高加索地区旅行时所作,在这组诗中,无处不体现着诗人独有的创作风格。
全诗共划分为五个诗节,在第一个诗节中的第四句诗中出现了生长于俄罗斯原野上的黑麦形象,诗人借助隐喻(метафора)这一语义修辞,使得黑麦这一独特形象成为了远方故乡的象征,寄托了诗人无尽的思乡之情。除此之外,诗人熟练地运用了夸张(гибербола)手法(Потому что я с севера,что ли/Что луна там огромней в сто раз),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要大百倍。然而,这种以虚作真的夸大手法却使人觉得合乎情理,这是因为它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整首诗都体现着诗人高超的语言运用组织能力,在诗中叶赛宁打破了俄语原有的语法规范(Я готов рассказать тебе поле...),根据俄语语法规则要求,在这里动词“рассказать”之后需要搭配前置词“о”(即:рассказать о поле)。但是,通过仔细推敲不难发现,与合乎语言规范的“рассказать о поле”相比,“рассказать поле”更富有表达和表现力,感彩也更加浓厚,它在意义上也更接近“высказать”(说出),更能使得作者的心声得以言明。
由于叶赛宁的独创性,词语和诗句的反复(повтор)构成了《波斯抒情》组诗的典型特点。在诗中是人不止一次地使用常见于东方诗歌当中的结构修辞手法――环状诗节(строфическое кольцо)。正是在这样的结构中,该诗的第一节诗由接下来4个诗节中每个诗节的首行和末行诗句组成,并且包含了在 接下来4个诗节中所展开的主题与动机。在艺术结构上,叶赛宁采用了诗歌中比较少见的五行诗,而且还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花环诗(венок строф),即每个诗节都是环状结构。除此之外,在节奏上,该诗运用的是三音步抑抑扬格(трехстопный анапест),通俗地讲,就是两个非重音音节后加一个重音音节的音步,即:= = =? / = = =? / = = =?抑抑扬格的使用使得该诗既有迂回婉转之态,亦有一气呵成之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诗人真挚的思想感情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在这首诗里完美结合,迸发出无尽的火花,创造出了一首旋律节奏优美且荡气回肠的绝美诗歌。
【注释】
①莎甘奈(Шаганэ)是巴统市的一位中学女教师,和诗人有过一面之缘。
②设拉子(Шираз)为伊朗南部最大城市,也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波斯诗人萨迪和哈菲兹的故乡。
【参考文献】
水是有感情的,喜则流水潺潺,清泉淙淙;怒则波涛汹涌,撼地摇天。水是有性格的,轻盈而自然,剔透而宁静。
先圣孔子非常喜欢水,每见大水必观,一生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水文化因子。
“智者乐水”语出《论语・壅也篇》。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我国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曾经为之作注:水性活泼流通无滞碍,智者相似故乐之。山性安稳厚重,万物生于其中,仁者性与之合,故乐之。孔子乐水,绝不仅仅是陶醉流连于水的自然之趣,而是通过对水的深入观察和思考,从中领略人生的真谛,认识社会和自然界的规律。在回答学生子贡的提问时,孔子就曾以美德、正义、坚强的智者品格喻水。望着滚滚东流的河水,孔子发出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这既是对消逝的时间、人世万物犹如流水般挽留不住引发的思考,也是对时间、运动、变化、永恒等哲学问题的感悟,同时还是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内心表白。
不独孔子,作为智者的先秦诸子大都是乐水的,对水都有深刻的思考和精辟的议论。例如:老子说, “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心不善,如水之倒流。荀子认为,水“发源必东,浩浩乎不屈”,有理想,有追求,坚韧不拨。管子认为,水,人也,“量之不可使概,至满而止,正也;唯无不流,至平而止,义也”。告子在论及“性无善无不善”时,曾巧妙地以水作喻:“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五分于东西也”。还有庄子、孙子、墨子等,无不对水具有自己的哲思。
水对于中国文学的启迪作用也是巨大的。一部中国文学史,有着湿漉漉的水意,充满了对水的柔性、水的灵性、水的奔放浩瀚的吟哦与歌咏。人类的情绪、意志以及个性,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思维乃至意识与哲理的升华,甚至包括所有的喜怒哀乐、生死歌哭,都被以水为载体而表达得淋漓尽致。
中华民族的诗歌是从水边开始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向人们展示了先秦诗歌依水而生、伴水而在,寓情于水、以水传情的文化取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优美诗句,已经成为千古绝唱。至于后来的汉代乐府、魏晋诗歌、唐诗宋词,以至明清小说,也常常是借水寄情,以水言志,以水载思。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恬静、温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阳刚、大气;“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的别致,精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鲜活、清爽;“春来江水绿如蓝”、“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绚丽、深邃等。笔者以为,智者之所以乐水,是因为水不仅养育滋润着人类,给人们带来富足,而且它有着许多的优良品质,可以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借鉴,给人以激励,给人以效法。
水是有感情的,喜则流水潺潺,清泉淙淙;怒则波涛汹涌,撼地摇天。水是有性格的,轻盈而自然,剔透而宁静。在湖泊则温顺恬静,在河海则活跃放达,在天宇则潇洒飘逸,遇冷冽则凝固自守。水是有思想的,总是聚小溪汇江河而成大海,博怀,润泽一切生命而不居功自傲,惠及人类万物而不求回报,宠之不惊、侮之不怨,革故鼎新、历险致远,随器赋形、激浊扬清,导江疏河、奔流不息。
智者乐水,以水为业的水者更应该乐水。水者,要努力成为智者;乐水,应该成为水者的品格。
爱乐之友
非洲西部的阿尔及利亚历史悠久,拥有不同的民族,传统音乐品种非常丰富,最著名的有古典音乐“努巴”、传统音乐“阿如比”、“哈吾兹”、“卡坠娅”、“哈乌非”等。有的传统音乐品种主要在男人中传承,表演者都是男性,有的却由妇女传承,表演者都是女性。如“努巴”、“阿如比”、“哈吾兹”由男人传承,“卡坠娅”、“哈乌非”则由女人保存。这种男女分工、各负其责、保存传统音乐遗产的现象,在全世界都很罕见。
“努巴”是阿尔及利亚传统音乐中最重要的遗产。阿尔及利亚保存有15套努巴,其中三套不完整,只保留了第五部分。阿尔及利亚的努巴有三个流派,及特拉姆森派、阿尔及尔派和康斯坦丁派,各派演唱、演奏的努巴结构有所不同,但都包括以下六个部分:4/4拍中板的“杜西亚”;一组为“穆瓦沙哈”诗歌谱写的独唱歌曲“穆沙塔尔”,这组歌曲一般为6/8拍的慢板;4/8拍中板的一组歌曲“布达伊赫”;慢板的一组歌曲“达尔吉”;中板的歌曲“伊斯拉夫”,一般为5/8拍,此部分之前常加有一个叫“杜西亚・伊斯拉夫”的独奏曲作为间奏以供演唱者休息;全曲的终曲“赫拉斯”,为6/8拍的快板,结尾时速度放慢。特拉姆森派有时会增加一个部分作为尾声,这部分被称为“国王的努巴”。阿尔及尔派有时在第一部分“杜西亚”之前加一个前奏,是慢板或散板。阿尔及利亚的“努巴”由称为“雅吾克”班子表演,这种班子一般由四到六个男子组成,女子从不参加。他们主要在节日以及婚礼、割礼、庆祝男孩子诞生的家庭庆祝活动中演出,也在咖啡店演出。
“努巴”的诞生地是西班牙,在1492年传入后,对阿尔及利亚音乐影响很大,“阿如比”便是在它的影响下出现的,“阿如比”的意思是“正宗、本土的”,针对安达鲁西亚音乐而言,强调它是本地人的创造。“阿如比”由男子乐队和一个男歌唱家组成的班子表演,形式和“努巴”相仿,一套“阿如比”由不同形式的分节歌组成,歌与歌之间有时插有器乐曲。
“哈吾兹”是17世纪初在特拉姆森附近形成的一种音乐形式,传到康斯坦丁和阿尔及尔后,传遍了全国。“努巴”产生于9世纪,其歌词所用的语言比较古老,一般群众听不大懂。“哈吾兹”则要求其诗歌的语言要尽量通俗,接近日常的口语,所以很受群众欢迎。“哈吾兹”歌词题材很广泛,有歌颂伊斯兰教和圣贤的、有描写自然风光的、也有歌唱爱情的。“哈吾兹”的旋律比“努巴”简单,一首“哈吾兹”一般包括两到三个段落,每个段落采用不同的固定节奏型。“哈吾兹”由男人表演。
“卡坠娅”一般在订婚、结婚、割礼仪式“努巴”演出后,由女子乐队“姆萨玛”表演。“卡坠娅”用方言演唱,以爱情为主要题材,它的旋律优美动听,一首歌包括三个段落,其中的第二段一般是一首采用3/8或6/8拍的轻快的可用来伴舞的歌曲。
“哈乌非”是一种诗歌的形式,一首歌有数节,一节中又有4到5行,根据一定的旋律框架即兴编唱,内容非常广泛,既有反映宗教内容的,也有反映世俗生活的。“哈乌非”由妇女演唱,摇篮曲和儿歌也属于此类,除摇篮曲和儿歌外,还包括劳动歌、哀悼歌、在伊斯兰教斋月时唱的各种歌曲。
阿尔及利亚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还有许多传统的宗教音乐,包括咏唱可兰经的吟诵调,唱给和圣贤的赞美诗和流行在撒哈拉沙漠和阿特拉斯山区由妇女表演的宗教歌舞“撒夫”等。但当地的群众认为它们是宗教仪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不能纳入“音乐”的范围。
关键词:情感 绘画美 音乐美 语言风格
有“一代才女”之称的林徽因(1904—1955),是我国二十世纪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学家及作家,曾被誉为“旷世才情、风华绝代”,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她的作品一样,都为当世仰叹。
林徽因三十年代初活跃于中国文坛,现面世诗作虽仅有60余首,却多为佳作,闪烁着其生命体验的智慧火花。她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1931-1937年)多为自然、爱情题材之作;后期(1937-1949年)则是对人生、时世的感慨之音。作为后期新月派的一个诗人,她展示了出色的才华,其诗歌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她的诗玲珑剔透,以充满意象的语言描绘自然景物,表达细腻精妙的感觉,风格清莹婉丽。林徽因是在“新月诗派”接近风流云散的时期开始写作的,她在这一流派的影响下开始自己的新诗创作,但她并没有走进后期“新月诗派”所走的那条形式主义的窄胡同,她的诗始终保持着个人的独特风格,有着较高的成就。她的诗歌注重音乐美,注重情感与意象的相互融合,而以语言文字的声音和意义来描绘和表达。从而诗风清莹温婉,整齐自然,在热情的絮语中透露出一种宁静恬美的“情绪”。本文着重从情感内蕴、绘画美、音乐美和语言风格四个方面对诗人诗歌的艺术特色进行评述。
一.情感内蕴
诗人最善于用写景抒情的手法,以充满意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自然景物的动态画面,以情感为内核,借助景物表现内心的感受、情趣和思想,创造了情以景生、景以情显的优美诗歌意境。
谢榛说过:“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景乃诗之媒 ,情乃诗之胚,合而为实。”林徽因的诗正是如此。
举《八月的忧愁》为例,这首诗共三节,每一节都是用情与景互渗的方法写的:“黄水塘里游着白鸭,/高粱梗油青的刚过头,/ 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田里一条小路,八月里这忧愁?”
诗人在八月的田野上看到这一幅夏末初秋的风景画,可是她的心却充满了忧愁,像田里那条窄路一样,无法舒展。“天是昨天雨洗过的,山岗/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一大棵树阴下照着井,又像是心!”
第二节写夕阳下的村庄,牧羊人的归去又牵动了诗人的思绪,她的心如树阴下那口井,被阴影覆盖着。“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仍不明白同梦怎样的牵连。”
梦虽然美却是虚幻的,生活是残酷而真实的。忘不了过去的梦是诗人魂牵梦绕,使她在现实生活中常有迷惘、惆怅之感,诗中乡间景色明丽,意境清新,映衬出诗人淡淡的忧伤。
二.绘画美
林徽因于1924年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系学习,1927年毕业后又在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过舞台美术设计,诗人所拥有的深厚的美术功底,无疑为她在诗歌创作中呈现出自出机杼的绘画美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譬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诗人善于捕捉巧妙的意象,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幅春意盎然的画面。她写爱,用“人间的四月天”来形容,可谓匠心独运,极具创造力。
四月天,阳光明媚,和风吹送,绿草如茵,河流清澈,百花争妍,飞鸟鸣啼。人间所有的甜美、情思、快乐和梦想尽在四月。用四月天写爱,才最真挚感人。
爱如四月天里的光艳轻灵。“风”是抽象的,却由你的爱你的“笑响”将它“点亮”,使人由听觉到视觉,从各个感官角度来感悟体味。春的“光艳轻灵”都缘自于“笑响”,这是对“爱”的形象描述,它越是“交舞着变”,就越是刻骨铭心。
爱如四月天里的柔和恬静。为了表现四月天的柔和恬静,诗歌捕捉的意象动静结合,风光自然。“云烟”,既柔和又朦胧,是爱的静态美;“吹着”的“风”、“闪”动的“星子”、“洒在花前”的“细雨点”,则是爱的动态美,虽动却也不失恬静安宁。爱融含了所有的物态之美,这正说明,爱无处不在。
爱如四月天里的鲜妍庄严。四月的花,“轻”“娉婷”且“鲜妍”,这已经是绝美的风姿;但这还不够,还有“百花的冠冕你戴着”,那种令人艳羡的美语言都难以形容,但“你”的爱却美而不娇,艳而不俗,那“月圆”的“庄严”与“天真”,显出爱的深刻与厚重,淳朴与大气。这里揭示了爱的内涵与真谛。
爱如四月天里的新鲜柔嫩。四月的花朵绚丽多彩,而诗歌写“鹅黄”、“绿”、“白”各种花,目的还是为了突出爱的无穷魅力——“新鲜”;爱的勃勃生机——“柔嫩”,以及“喜悦”之情与“期待”之意。诗人在此借对方写自己,流露出对爱的热切期待。
爱如四月天里的融暖缠绵。四月的景,看,有“一树一树的花开”;听,有“燕在梁间呢喃”;感,有布满空间的“暖”。那么,诗人再也走不出这爱的空间,因为,这里有她的“希望”,这里有爱的缠绵。此处抒情,与诗的第一节呼应,又道出赞颂爱的原因,真挚严谨,而又不留痕迹。
因此,全诗从不同角度写“人间的四月天”,通过不同的画面诠释了爱之深,情之切,意之密。林徽因以美术家的杰出才能,出色地实现了诗歌的“绘画美”。在林徽因现存的60多首诗歌中,有多达三分之一的诗在实践着诗的绘画美,且表现了诗人很高的艺术造诣,从这个意义上说林徽因的诗具有自出机杼的绘画美,也许并非溢美之词。
三.音乐美
韵律流畅富于音乐美是林徽因新诗艺术特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她写的诗,韵律节奏是根据内容的变化和感情的起伏而自然形成;押韵格式大多是双行押韵或两行联韵,每行的顿数有规律;语言的节奏与诗人的思想感情、作品内容相协调。”
例如《一串疯话》:“……好比这树丁香,几枝山红杏,/相信我的心里留着有一串话,/绕着许多叶子,青青的沉静,/风露日夜,只盼五月来开花!/如果你是五月,八百里为我吹开/蓝空上霞彩,那样子来了春天,/忘掉腼腆,我定要转过脸来,/把一串疯话全说在你的面前!”
不可抑制的感情回环跌宕,通过语言意象错落有致地颠倒安排,绝好地表现出那样的纯真,那样地炽烈,那样地缠绵悱恻,又那么地如痴如狂!
而诗中的押韵,“杏”“话”“花”“开”“来”押a韵,“天”“前”押ian韵,读来朗朗上口。
总之,林徽因的诗大多是形式比较自由的格律诗,诗人忠实地表现自我与追求诗歌的内在格调,自由中有约束、变化中有稳定,显示了“戴着脚镣跳舞”的相当成熟的艺术功力。
四.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清莹婉丽、充满意象又能口语化,是林徽因新诗的又一特色。她能以尽可能少的语言去暗示尽可能多的意象,例如《记忆》:“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无名的展开/野荷的香馥,/每一瓣静处的月明。”
记忆是一种抽象的心理活动,诗人以月光下的荷花为比喻,用充满视觉意象的语言表达可见可感的心理活动。
又如《深笑》,诗人对于笑这种情绪的表达,用了建筑意象的语言:“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从没有一层琉璃的檐边/摇上/云天?”
“百层塔”、“琉璃檐”、“鸟雀盘旋”、“风铃转动”、“摇上云天”,这一群密集的意象表现了笑声的美,笑声的深远高扬。
关于和谐的演讲-奏响和谐的乐章
我们都知道,一部交响乐成功的演奏出来,需要人与人,乐器与乐器和谐地相处,末期的每和。于是我想到了我们所处的社会不也像个巨大的交响乐队吗?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不同的人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包括我们大学生,并且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大学生所接触的社会要大得多,丰富得多。时间长了,我们大家都可以发现,社会并不像我们憧憬地那样美好,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黑暗。我理解中的社会最多的就是人与人的分工与合作,那是最基本的生存法则,但什么样的分工与合作是最合适的呢?拿什么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呢?和谐,我认为是和谐。
微风细雨,桃红柳绿,是自然的饿和谐;男耕女织,各尽其职,是社会的和谐。和谐不是强行的,而是顺其自然的。对于现在来说,3岁就有一个代沟,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不同的想法。因此,年轻人和老年人所要求的和谐是不同的,但只要大家能和平地一起做同样的事情就是和谐,这正是孔子所谓的“君子和而不同”。上周末我参加了我们阳光爱心社组织的去敬老院慰问老人的活动,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最有意义的中秋节,我们到达敬老院后没、那里的老人和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们。我们一起联欢,互相表演节目,有一位老人不仅为我们大家高歌一曲,而且还说了一段家乡话。在与老人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有些时候年轻人还不能完全融入到老年人的世界中去,但是那种和谐的气氛却是可以重视和关爱营造起来的。沟通没有障碍,和谐无处不在.和谐社会是靠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的。孙必干,为了达成和平,他游刃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边缘。明正彬,在毒贩子面前,他吓不怕,买不动,难不倒;毒贩子在他手下藏不住,过不去,逃不掉;任长霞,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贫,她柔肠百转。是他们,付出了时间,付出了精力,甚至付出了生命。他们让温暖传递,他们让爱心会聚,知道黑暗里的人们看到了春天,知道和谐的气息充满了每个角落。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和谐;“海内寸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和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爱情的和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大众的和谐。和谐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去维护,去留存在我们心底的那份和谐。和谐是心照不宣,和谐是牵手向前,和谐是情谊相连,让我们手拉手,用情书写一首和谐的优美诗歌,用爱描绘一幅和谐的壮美图画,用心奏响一曲和谐的华彩乐章!
谈起“语文”,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肯定会滔滔不绝地讲个没完没了,拆开解释,就是语言文字的意思,掌握了基本的语言文字,就是已经了解语文的基本概念了,生活中,我们是离不开语文的,这就说明语文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可是,有些同学确认为生活中数学第一,因为他们认为数学很重要,一个小数点的误差就会酿成大祸,确实如此,可是,也不能太偏科,对语文的学习也不能掉以轻心哦!
有一句话叫做“生活来源于语文,语文也离不开生活”。的确是这样,就拿汉字来说吧!汉字的历史非常悠久,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到今天时常使用的楷书、草书、行书,汉字经历了8000多年的历史。
再拿读书写字来说,小到早上见面打招呼,有些同学交朋友,虽然说现在家家都有电脑等其它计算机,可以上QQ进行视频聊天,但还有许多人喜欢用写信来交朋友;大到泱泱大国,如果没有语文,那我们的生活就会过得一塌糊涂;著名的诗人哪能写出我们今天读到的优美诗歌呀?如果没有语文,就死满肚子的墨水也不知道往哪处使。
清晨,踏着薄雾、踏着早晨的第一缕曙光,走进那书声琅琅的校园,太阳当头照,花儿对我笑,好像所有的事物都沉浸在琅琅的读书声中,高尔基说过一句名言:“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我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因为我一看起书来,就有了废寝忘食了的感觉了(这虽然有点夸张),因为我上厕所时看书,这公交车时看书……像这样的事已经不计其数了。
在我看来,语文是一种可以净化人心灵的一门功课,他既不想学习数学那样死记硬背的去背公式,也不像英语中背单词那样枯燥无味,语文,只要灵活运用老师讲的内容,学习语文,并不能快速成功,它是像水滴石穿那样,一天一天、日积月累的积累出来的,因为我知道铁棒磨成针的典故:“天天磨,不间断,定能成功!”换一句话,也就是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只要天天练习,天天记忆,从不间断,一定会进步。
有句谚语叫“海洋深处鱼儿大,书海深处学问深”,语文的海洋很大很大,知识学也学不完,正应证了“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这句名言,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在语文的海洋里尽情的遨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