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1 09:56: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化学重点学习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电教媒体;初中化学;教学优化
化学是初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学科,对化学教学进行必要的优化有利于学生们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创新,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电教媒体就是主要的创新之一。那么电教媒体是如何优化初中教学的呢?本文将会介绍。
一、电教媒体对化学教学的优化分析
(一)电教媒体提高化学教学的实验效果
电教媒体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效果。那么电教媒体是如何对初中化学教学进行优化的呢?首先,电教媒体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验效果。在初中化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的实验,一些较好的初中会配有实验室,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实验都能够在实验室完成。此外,一些初中并不配有化学实验室。因此,对化学实验教学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老师很难将实验的场景绘声绘色的表现给学生,就算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也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很难使得学生们观察到相应的结果。例如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典型的红磷燃烧实验,由于洪林燃烧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1]。因此,老师通常并不会让学生做这个实验。但是红磷燃烧的实验却是初中教学的重点,所有老师只能将红磷燃烧的现象等以文字的方式向学生们传达。当初中化学教学应用电教媒体教学后,这一系列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老师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们直观地去感受整个实验过程,实验过程还可供学生们反复观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二)电教媒体有利于突破化学教学难点
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电教媒体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初中化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的较为抽象的概念与知识,如果仅仅使用文字进行阐述与表达,学生们在理解的过程中就会比较困难,学生掌握、消化新知识的速度与能力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例如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比较抽象的电子排布的相关知识,在讲述电子排布的过程中,涉及到了电子的迁移、运动等,由于过于抽象,学生从未接触过这样的知识,仅凭借自己的想象去理解这方面的知识是非常困难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电教媒体,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们突破这些难点的知识。电教媒体通过动画、视屏、图片、语音讲解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们展示电子的运动、迁移等,使得学生们最直观的去感受相关的知识,从而使得难点被攻克,学生们可以更加简单的去理解那些较为复杂、困难的问题。
(三)电教媒体有利于化学知识的总结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总结与记忆。这也是电教媒体优化初中化学教学的方式之一。初中化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比较复杂,知识覆盖的方面也比较广泛。因此,在对初中化学进行章节总结或者阶段总结的过程中相对比较困难,如果采用以往的板书形式很难将知识全面的、详细地展示给学生,而且看起来比较混乱,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容无法很好地消化知识总结。采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老师可以以框架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分析,知识点彼此的所属关系非常明确,而且知识点总结得非常细化[2],使得学生们可以更加明确地了解章节的知识总结与全书的总结,使得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更好地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消化与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得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全的知识。
(四)电教媒体提高化学教学的反馈速度
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电教媒体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化学教学的反馈速度。化学教学反馈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衡量学生对某一阶段教学掌握情况的重要指标与参考数据。那么,电教媒体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提高教学反馈的速度的呢?最主要的就是电教媒体的大容量与及时性。教师可以在某一知识点的教学过后紧接着提出一道相关的练习题,这样老师就可以通过学生们对练习题的正确率来初步的判断学生们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当完成某一阶段教学的时候,老师还可以针对教学的内容制定一套模拟试卷。根据学生们对试卷的完成情况从而判断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老师还可以进行一些分难度的试题考察,从简单到苦难,有层次的、有推动性地出题。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一下子接触到较为困难的题目,打压学生们的信心与学习热情,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们的学习潜能,使得学生们更加深刻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结语
以上内容就是本文介绍的关于电教媒体是如何优化初中化学教学。通过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电教媒体,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完成自己的学业。
[参考文献]
[1]王峰.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探索[J].黑河教育,2014,(12).
[2]李明.浅谈电教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优越性[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5,(S1).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概述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和谐的双边关系,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初中化学科目的学习乐趣,从各个角度打造高效课堂,从而优化初中化学科目的教学实践活动。
二、如何使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来优化初中化学教学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来优化初中化学的教学实践,首先需要教师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创新能力情况等方面的具体状况,在此基础上,针对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喜好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班级学生的整体性格较为活泼,喜欢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就要积极迎合学生的这种学习需求,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方面,要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化学知识的抽象性降低,增强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例如,在讲解氧化铜(CuO)时,可以用“同学们是否见过铜生锈了的样子呢?生锈了的铜是什么颜色的呢?”之类的话题将化学物质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谈论的兴趣。
(三)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重点在于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对学生化学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需要教师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对重点知识点进行不断的温习和重复,将相似知识点进行总结,从而攻克知识细节。
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常见的金属氯化物溶液进行总结,氯化铁(FeCl3)溶液是黄色的,氯化亚铁(FeCl2)的溶液颜色是浅绿色,绿化铜(CuCl2)的颜色是浅蓝色的;教师引导学生要对黑色物质进行总结,初中常见的黑色物质有碳单质(C)、氧化铁(Fe3O4)、氧化亚铁(FeO)等。
(四)在理论、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化学创新能力的提升
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对化学知识、能力的学习,从而在探索化学问题方面的创造性发展。化学课堂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将化学理论与化学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在化学创新能力方面的提升,优化初中化学教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学习方法;知识结构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启蒙阶段和基础阶段。作为一名基础性的自然科学,化学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学好初中化学既可以为升入高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可以为将来步入社会奠定道路。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只有初三短暂的一年的时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面积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化学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要对学生保持足够的诚心、爱心和耐心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们要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一颗诚心、对化学教学的一份热爱,这样才能够始终保持着无限的教学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化学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教学中充满自信,情绪饱满地走进教室,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化学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在做好自己的教学准备工作的同时,还要对学生施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全身心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拨,开辟化学教学的新天地,提高化学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将对教师的喜爱和崇敬之意转移到化学学科的学习上来。通过这些工作,教师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学习成绩自然会逐步提高。
二、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
化学学科是初三阶段才开设的一门新学科,这门课程既简单又很困难。之所以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化学知识学习的起始阶段,说它困难,是因为它是在初中学习阶段最后一年才接触的学科,这门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高。要想使学生尽快入门,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在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掌握化学知识。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调动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化学学习当中。比如,在第一堂课上,我并不急于讲授化学知识,而是为学生演示了一些化学小实验,比如将水变成牛奶、将红色变成蓝色等,学生对这些现象充满了好奇,然后我告诉学生这就是化学知识的魅力,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探究化学的奥秘。并且,在以后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我时常注意设计和演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化学小实验,创设良好的化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烈,让学生始终保持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
三、帮助学生掌握化学预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化学是一门非常陌生的学科。有些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程中始终意识不到预习的重要性,自主学习能力很差,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往往是草草地读一遍教材。所以,要想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化学预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带着目的来听课。在预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将课堂教学内容仔细通读,将自己看不明白的内容做上标记,然后带着疑问去学习,这样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就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科学有效的课前预习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好预习提纲,引导学生列出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这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逐步养成了预习的良好习惯,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预习,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四、学生要做好课堂笔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要求学生在认真听讲的同时做好课堂笔记,这样的习惯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出现上课走神的现象,并且为学生在课后进行系统的复习提供有力的第一手材料。在学生记录课堂笔记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在认真听清教师所讲内容的前提下,记录下本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自己的疑问,如果是教材中有的内容,可以先在课本上做出标记,然后课下整理到笔记本上。这样,学生不仅能将重点内容记录完整,还能在整理过程中再次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初中阶段化学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都是比较杂乱的,所以,教师要要求学生及时复习和巩固,借助课堂笔记,学生能够将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五、善于总结和归纳,形成系统的化学知识
网络初中阶段的化学教材中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其中的知识内容纷繁复杂,如果将每一个章节的内容孤立来讲,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会事倍功半。但是,如果我们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能够区别其中的差异性,将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总结,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每一个章节讲完之后,我会引导学生就本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本章节的课堂所学,使学生将化学知识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使知识更为系统化,方便学生掌握和巩固。无数的化学教学实践证明,只要化学教师能够潜心研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善于总结和归纳的良好学习习惯,我们的化学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够大面积地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晓丽.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搞好环保意识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3(5):69.
的实践,就做好初、高中化学学习的衍接过渡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作为高一化学教师,第一节课的意义异乎寻常,它是建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重要的一课,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从学生方面来看,开学后第一节课开始,都希望看学习新课的本知识,此时却要他们复习初中化学,情绪低落在所难免。而部份老师也觉得困难,因为大多高中老师都是未上过初中化学,对初中化学不够熟,有的教师认为复习太浪费时间,到具体章节用到初中知识时稍加点拔即可。
其实初高中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理由是:①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知其然还有知其所以然。②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③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④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拔而不是不断地重复。
做好初、高中化学学习的衍接,怎样做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摸索出几条经验。
一、摸准学生实际,制订复习目标
首先根据学生的入学档案,了解每个学生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再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在初中是怎样学习化学的,如何评价自己的成绩等。结合高中化学的总体要求,建立每个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档案,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此阶段以全面鼓励和支持,建立自信心为主。
二、 改变模式,旧中见新
复习时如果只是老师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的总结,相信半数同学定会昏昏欲睡。我认为要彻底纠正那种认为学生一次不懂讲两次、三次甚至十几次的做法,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活动来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使复习课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俗话说“看千遍不如练一遍”,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当年全国各地的初中化学竞赛题、中考中的能力题或高中高考涉及到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学生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再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
三、查漏补缺,适当拓宽
学生在解题中产生困惑甚至不知所措,正是激发他们认真钻研的动力,迫使他们重新评价自己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的时候,通过老师及时引导,学生会产生仿佛来到另外一片天地的感觉。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要切记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既指出初中化学的局限性,又要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如溶解度一节知识中较高要求的计算,溶剂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初中较少触及,而近几年来的高考中则频频出现,高中化学又无专门章节介绍,这就需要利用复习时间来培养和锻练学生解这类题的能力。又如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初中局限性的定义,到了高中则从本质上去理解,这样概念范围将会扩大。近几年来的高考都考了一些初高中衔接“盲区”,故要求我们复习初中内容决不能匆匆而“过”。
【关键词】自主学习 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在初中教学阶段,学生初次接触到化学这门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时只会感觉到化学的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1.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简单的“你听我讲”的教学方式,将化学课本中的教学内容通过口头复述的方式机械地介绍给学生,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只会感受到化学学习带来的压迫感,不能从化学学习中收获到快乐,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就不强。教师要积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初中化学教学实效。
2.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过去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思考较少,仅仅将教学的目光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教学上,不能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与学生产生互动,与学生之间缺少一种良好的互动机制,化学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注重课前预习环节
在初中教学阶段,很多学科都需要学生提前预习,学生要对知识点提前进行梳理,对整体教学内容提前进行了解,在随后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就会更容易跟上教师的讲学思路,与教师形成互动,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教师要对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对所学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提前梳理,对于知识的框架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章节,对学生布置不同的预习任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就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
例如,在《原子的构成》一节的教学中,由于该章节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所以对于该小节内容的预习要求的也就更高,教师要求学生预习原子的构成概念及其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如“原子的中心是一个微小的由核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构成)组成的原子核,占据了整个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原子的大小主要是由最外电子层的大小所决定的。如原子是一个足球场,那原子核就是场中央的一颗绿豆。所以原子几乎是空的,被电子占据著。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对学生起简单的学习引导作用,要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交给学生,让其自主实践探究,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较为简单,其知识点涉及面也不广,其教学目的是为高中学习更高一级的化学知识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放心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出自己不懂的知识反馈给教师,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完成课堂教学环节。
例如,在《制取氧气》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实践制取氧气,在实验之前,教师要将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先对学生进行交代: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随后要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管口放一小团棉花(防止热的氧气流把高锰酸钾粉末吹入导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①注意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湿存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到管口遇冷成水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②铁架台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即大约离管口1/3处);在加热前就应将导管通入水槽中。
3.分组合作,开展竞争教学模式
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时,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分组,将一个班级分为五到六组,每组五到六人,教师可以对学生分配统一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对问题加以分析,在组内进行讨论,组员之间自主分配学习任务,然后在教师引导的思路下解决问题。
例如,在《酸和碱会发生什么反应》一节的教W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布置具体的探究问题如“强酸和强碱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反应?强酸和弱碱呢?弱酸和强碱呢?”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在组内会进行激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强碱和强酸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强碱和弱酸也可以发生反应,但弱酸是不完全电离,当弱酸电离出的H+和强碱电离的OH-中和后,还未电离的酸就电离出氢离子,使溶液呈酸性;强酸电离出的氢离子中和掉弱碱电离的氢氧根,而且使弱碱电离正向进行,又不断电离出氢氧根,这样反应就会进行下去,直到反应完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初中化学教师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总结教学经验,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正自己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刘根稳.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 西部素质教育,2016 (01).
【摘要】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知识点多而散,而构建初中化学的知识网络,有助于提高初中化学复习的效率。
【关键词】构建 知识网络 提高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088—01
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知识点多而散,在结束新课后,很短时间内复习好上、下两册的知识,如何上好中考化学复习课,对我们每位初中化学教师来说年年都是新课题;而中考在注重对“双基”考查的同时,更突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即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考查学生对所学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这样的形势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化学复习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而构建初中化学的知识网络,将有助于提高化学复习的效率。
下面就构建初中化学的知识网络作简要说明。
首先,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在新课学习的章(节)复习时。如学生学习完氧气时,可引导学生从氧气的制取、性质、验证、用途来归纳整理,形成体系,到学生学氧化碳或其它物质时,自然就会想到从这些方面来学习、归纳总结,然后再将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对比、联系。发现二者可以相互转化,还可以将二氧化碳与其它物质的转化(性质)相联系,这就形成一个很有用的知识网络。
其次,专题复习时构建知识网络更能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构建初中化学的知识网络,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如我在复习专题二(物质构成的奥秘)和专题三(物质与化学变化)时,引导学生从化学研究的对象(物质)、化学的概念(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入手,形成了关于物质的基础知识的网络【附:中考专题复
关于物质的基础知识】,学生对初中所学的知识了然于心,更有助于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分类观)的形成,而上述基本观念是化学学科观念体系中最基础、最本质的,是深入认识物质以及形成更高层次化学学科观念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引导学生构建该知识网络,学生对初中化学涉及物质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有清楚的认识,脑子不再是一团乱麻,对所学过的知识一目了然,复习事半功倍。而且复习所用课时少,效果好。
最后,构建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形成自己的化学思想。化学知识以具体事实、概念和原理的形式出现在课程教材中,学生通过教师讲授、动手实验、背诵记忆等方式获得,是“知识本位”教学模式下的接受式学习;而构建知识网络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已有的化学知识进行整理和深层次的挖掘,学生积极思考,深层次的理解,发现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悟到化学知识中蕴含的思想、观点、方法,逐渐形成学生自己的化学思想,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
因此,构建初中化学的知识网络有助干将初中化学多而散的知识点整理归纳在一起,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中考化学复习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课 探究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44-01
初中化学实验课的设置一方面为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在学生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增强学生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此,化学探究性实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为重点。不同于常规的试验课程,探索性实验课程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因此在内容设置上要选择与实际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内容,以提高学生对试验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鉴于初中化学的教学对象,探究性实验课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的是让学生学会方法、提高素养,规模如果较大会给教学对象增加难度,降低其学习积极性。基于以上几点,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课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课的课前准备
第一,实验预试。相比于实验演示和讲课与实验同时进行的预试,探究性实验课的预试难度更大,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在进行实验预试的过程中,不仅要把握好影响此次实验顺利进行的多种因素,而且要将实验的重点和难点部分着重进行演示,使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制定好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指导方案,注意事项可以每个学生发放一份,包括仪器操作、药品配置、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废物处理以及安全等方面的事项,而指导方案是教师用以巡视用的,包括巡视的路线、依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确定的需要指导的内容等。
第二,实验准备。准备的内容包括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器材等,在准备的过程中要确保仪器与器材的可操作性,并且要保持实验室干净、卫生。
第三,实验分组。实验分组的依据是实验的内容及其难易程度,同时也要考虑实验仪器的数量等情况。分组的原则是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自主操作的机会。
二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课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提问的方式确保学生掌握本次实验的相关事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然后进入实验前的自由讨论时间,使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有关实验的互动交流,加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之后进行实验仪器及药品的检查阶段,由学生自主进行,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最后进入到实验阶段,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的操作,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三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课教师指导重点
第一,实验操作。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实验结果成功呈现、学生人身安全的根本保障,因此长期以来,实验操作问题一直是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重点。教师面对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应在巡视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发现问题;针对操作不规范的现象,教师要耐心进行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意识到操作不规范可能造成的后果。
第二,实验观测。教师要针对实验过程中需观测的现象及要点对学生进行重点指导,以依据这些现象让学生判断实验是否成功。实验成功后引导学生结合观测的现象以及实验原理对实验的内容进行理解,使学生弄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在生活的什么地方有应用等,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如若实验不成功,则依据失败的现象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原因,并依据可能出现的原因重新对实验进行调整,直至实验成功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实验记录。实验记录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从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等内容,到实验后的分析、结论以及学生对此次实验的感受等都属于实验记录的范畴。
四 实验总结
实验结束之后,学生需做的工作包括实验仪器清洗、实验药品整理、实验废物处理、实验室打扫、实验报告填写等。教师需做的工作包括:(1)总结实验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看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如果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将其归入注意事项内容中;(2)总结实验过程中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在进行指导之后依然效果不佳的问题就要列入重点内容,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多种措施予以解决;(3)对每个学生的实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点和缺点、实验操作是否具有自主性、是否成功将理论运用到实验过程中、是否从实验中学到了知识等;(4)总结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仪器或药品等问题造成实验失败的现象,对仪器或药品予以调整。
总而言之,按照以上几点进行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课的设计,不仅能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科.谈初中化学探究实验课[N].甘肃日报,2012.4.16
化学在初中的教学时间相对较短,初中生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化学知识的掌握,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大.主要还是由于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对相关化学知识认知结构没有有效构建,由于化学在初中阶段需要经过毕业水平测试,需要参加中考,因此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复习,才能实现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有效梳理和掌握.认知结构构建是现代教学方式的一种,即实现对相关知识网络的有效重组,进一步梳理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掌握相关化学知识.
二、情景营造,实现化学复习的有效氛围
化学的复习需要有系统化的梳理和总结,学生需要有整块时间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这样就需要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准备,换句话说,就是首先需要构建初中化学复习的教学氛围,这就是需要情景式教学来营造.例如:在苏科版初中化学的教材中,我们介绍了很多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都是有着自己的不同颜色.教师可以将整个苏科版教材中涉及到化学物质颜色的内容都梳理出来,这种系统化的复习可以进一步构建学生对化学物质颜色的有效记忆,达到最终的认识结构构建的目的.然而这一部分的复习需要情景氛围的营造,才能更好地实现对相关知识的梳理.在进行化学物质颜色的梳理和总结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设置红色、绿色、白色等不同颜色的方框,当提出一个化学物质之后,让学生说出其颜色属性,然后将其投入相同颜色的方框里,这样可以实现更加形象、具体的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对初中化学物质颜色认知结构的构建.如铜和氧化铁都是红色的,就将它们放置在红色的方框之中.这种情景氛围的营造十分重要,可以实现学生心理上更加接受这一部分认知结构构建,达到最终的化学复习目的.
三、构建概念图,梳理化学知识之间的关系
所谓的概念图,就是将一系统相互关联的化学知识点图标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样可以实现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有效梳理,这样可以进一步厘清初中化学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的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是我们进行初中化学复习的最终目的,即实现对化学知识点认识结构的构建.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参与到化学的复习之中.例如,苏教版化学教材中有很多的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介绍,这些教学内容相对独立,相互之间缺少联系,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难度较大.如,初中化学教材中介绍的气体收集的方法、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学肥料有哪些,可燃气体有哪些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在初中化学复习的时候认真梳理,学生需要仔细掌握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这些知识点相对比较细、比较杂,教师需要进一步构建这些知识之间的概念图,不断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实现相互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通过梳理和分析发现,这些知识点都与“三”有关.初中阶段化学方式收集气体的方式有三种,排水法、向上排气法、向下排气法;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化学元素为氮、磷、钾,也是三种,初中化学中涉及到的可燃气体还是三种,即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另外还有很多初中知识点与“三”有着联系,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构建现代化的概念网络图,实现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构建出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复习掌握相关的初中化学常识.
四、引导学生思考,延伸认知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初中化学的教学之中,对学生更好掌握知识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化学复习的过程也是同理,需要进一步引入学生对化学复习过程的参与度,才能更好地达到复习效果,激发学生参与化学复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相关问题,使用探究性的复习方式,实现学生对相关的化学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只有经过积极地思考,对相关化学知识的认识才能实现更好的延伸.比如,有这么一题:
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小美同学为了测定一瓶医用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双氧水69 g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 g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9.04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生成的氧气为g.
(2)该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1)催化作用;0.96.
(2)设该双氧水中含有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MnO22H2O+O2
6832
x0.96 g
68x=320.96 g,x=2.04 g.
该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04 g68 g×100%=3%.
答:该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
关键词: 初中化学用语 教学策略 案例分析
一、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研究的背景
多元化教学[1]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改变学生乏味枯燥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改不断更新,初中化学教学有了新的挑战,要求教育方法灵活多变,实施多元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对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初中化学主要是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初中“化学用语”规范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学习的准确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发展,所以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更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素养。生活中有很多事物与化学是息息相关的,老师应该利用这一点,从生活出发延伸到具体化学物质元素及符号,寻找一些身边看得到、摸得着的化学元素提供给学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活学活用的能力。
二、《化学式与化合价》具体教学案例分析
(一)引课。
在引课中要尽量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化学元素,如氧气、过氧化氢、氯化钾等实物,以小组比赛制的形式通过不同化学符号分别表示。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式简单明了的特点,也真正突出了本案例研究的策略之一:化学元素与“化学用语”名、实结合,有助于学生加强记忆。
(二)新课。
通过活动一,对化学元素的认识促使学生对化学式的概念进行独立界定。具体活动是: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是否任何物质都存在化学式?是否同一种物质化学式也一定相同?化学式是否可以随意书写?”通过三个连续不同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总结化学式书写与使用的具体规范及注意事项。与此同时,可以将这两个活动结合构建另外一个教学框架――如何通过化学元素符号和数字配平化学方程式;活动三:通过前面两个步骤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从微观和宏观两个不同层面认识化学式的含义和化学用语。活动四:最后让学生写出不同化学元素组合的化学方程式及规范其读音。此外,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可以适当追加课堂练习对教学成果加以巩固。
三、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启示
(一)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化学用语如同一个人的名字,在众多化学元素中起着区分每一项化学物质的作用,在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化学方程式、化学式、元素符号、化合价符号、离子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及离子结构示意图等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看似复杂,体系庞大,但是容易从具体教学内容抽离出简单的化学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不同兴趣寓教于乐,通过小组实验、比赛及制作卡片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所在,避免学生因为过多的化学元素而丧失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注重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在新课标的教学任务中,教师在为每个学生分配任务时,也需要对学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针对每个学生的能力分配合理任务,注重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这样可以避免部分学生丧失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这样分配也可以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初中化学用语教学模式不仅让复杂的理论知识变得生活化,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教学任务的明确性,不再“满堂灌”知识点,而是通过多元化手段剖析问题。
(三)建立初中化学用语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
当前沪教版教学规划中,明确提出教学目标体系要朝多元化方向发展,老师应该注意对学生及时评价,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课堂小测、提问、周考、期中、期末的总结,对于学生来说是检验自己成果的重要时刻,老师评价也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老师可以设立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主动参与,提高自信。老师在评价中要以鼓励为主,用鼓励的态度面对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进步给予肯定。初中生思想和价值观尚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老师的评价和肯定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而且初中化学又是一门难以理解的学科,所以针对初中化学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需要老师和学生的配合,通过合理评价,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学习主动性。
(四)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针对初中“化学用语”教学要结合化学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化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化学用语的规范和掌握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而不要把化学成绩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也要加强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总结对比能力的培养,多元化教学的进行,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封闭式教育模式[2],学生在多元化教学下,不仅对教科书有了新的兴趣,而且把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形成个性化学习方式。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新鲜感。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把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具体化,丰富了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生活。
通过多元化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老师和学生之间传统的师生情发生了变化,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求知欲也被激发出来。在备课过程中,老师会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准备课件,生活之余也会观察身边与化学相关的内容,为课堂增添色彩。为了给学生提供高效率、减压的学习环境,多元化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多元化教学手段对于初中“化学用语”课堂教学的意义深远,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需要调节化学实验任务。规范使用“化学用语”更需要老师用鼓励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潜能和创造性。学生在老师正确的指引下,才会跟上时代的脚步,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出多元化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实验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52-02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它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就可以说明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控制这些变化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不断做好化学教学工作。实验课贯穿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中,如何发挥实验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来引导孩子们热爱化学,学好化学,这是新时代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要学会的技能。本文对实验教学法的含义以及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实验教学法的含义
实验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的教学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一般在实验室、生物或农业的田园中。一些实验也可以在教室里进行。实验方法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崛起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实验方法发挥了更大的作用。通过实验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并且与与书本知识直接相关联,获得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索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通过实验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不同,可分为:学习理论知识之前打好学习基础实验,验证实验后学习理论知识来巩固知识。由于不同的实验方法来分组,可分为:小组实验和个人实验。在现代教学中,为了加强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加注重让学生独立设计和实验。
实验方法的使用,一般要求:(1)教师提前做充分的准备,亲自进行第一次实验,仔细检查仪器、设备、实验材料,以确保实验的效果和安全性。(2)在学生开始实验之前的时间中,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来完成仪器设备安装,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过程,然后通过教学或谈话,来进行演示测试,进而可以提高学生实验的自我意识。(3)团队实验室尽可能使每个学生自己动手。(4)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详细的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端正教育的科学态度和方法。(5)实验结束后,由教师和学生或教师进行总结,由学生来写报告。
2.实验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1加强实验安全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首先要注意安全教育。安全使用的实验仪器(玻璃烧瓶、玻璃器皿、酒精灯等)和试验药物(酒精、酸、碱等)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初中化学教师应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实验时,教学始终保持安全放在第一位。第二,行为准则的规定是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的良好保证,为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得实验顺利进行,必须给学生强调遵守实验室行为准则和规则的重要性。清楚地向学生们解释,反复教育,使学生了解并自觉遵守, 在实验室保证安静的环境。要求学生不到下课时间,不要离开实验室。如果确实有事情要离开实验室,向老师报告后再离开。简而言之,有组织,有纪律的实验习惯和良好的态度时必需具备的。
2.2提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具体的实验操作。通过提前准备可以让学生了解每个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每个实验的整个过程,实验目的,在做这个实验时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后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实验操作。要特别使用好新课程标准中的每个开始部分中的"思考"。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了解迫切期待的内容。此时,化学老师通过让学生提前预习实验内容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后,有意识地有目的性的去进行实验,这样会增加实验效果。有的是实验是比较困难的,老师要提前进行解释实验的难点和重点,使学生掌握要领,达到实验的目的。如实验室制氢的实验,危险系数比较较高,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在正式实验之前化学老师培养骨干和积极分子,让他们去辅导其他学生做实验。
2.3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培养,对初中学生来说,需要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初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时,除了在课堂上演示规范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模仿外,还将操作要点以"口诀"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如往试管里装入粉末状药品要"一 斜、二送、三直立";装块状药品要"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药品取用的要点是"瓶塞倒放、两口紧挨、缓慢倾倒、加盖放回";使用胶头滴管应"捏头赶空气、放手吸试剂、悬空滴液体、管口勿触壁";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两查、两不、两禁止"。这样就能便于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操作的要领。在学习气体实验室制法时,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从学习氧气实验室制法开始,就向学生提出四点学习要求:①掌握制取气体的实验原理;②了解实验仪器、装置;③学会正确操作方法;④掌握气体的检验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仅知道"是什么",能够提出"为什么",继续追问"还有什么",进而解决"做什么"和探索"怎么做"。当然,限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特点,学习方法的指导应当紧密结合实验教学实际,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
2.4改演示实验为协同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因为可见度不够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使看不清楚的学生失去了兴趣和热情。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适应《新课标》实施合作学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应最大限度地将教师单独操作的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参与操作的协同实验,或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合作共同完成,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策略;人才
所谓合作学习,具体指的是在学习小组中使学生互助合作,达成一致的学习目标,并且以小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从总体上来看,各个国家对合作学习有着不同的界定,西方国家的合作学习重点强调的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我国所提倡的合作学习注重的是教学中各个动态因素间的立体多维互动合作。因而详细来讲,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就是在化学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其研究的主要是教学活动中学生所采取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以此通过交流与讨论实现学生情感加深、知识理解加深及巩固知识基础的目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有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应当予以高度重视以及普遍运用。
一、初中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
(1)较强的实验性。初中化学学科是有着较强实验性的一门学科,一方面,相当多的重要化学理论基本上均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并且对大量的实验数据及实验结果进行综合、概括、归纳、分析后所得出的;另一方面,初中生在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中,接触到的大多都是微观物质的规律及现象,比如离子、分子、原子等,需要通过化学实验的精心设计,才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消化吸收,进而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2)较多的化学用语。初中化学教学中有着非常之多的化学用语,很多化学规律和化学概念等均是以记忆为基础所构建的。化学用语是以元素符号为基础,主要涉及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等的专业化学符号系统,是学生进行认知及思维不可或缺的工具与形式,学生需要借助于多种形式对有意义的记忆加以创建,比如趣味记忆、顺口溜等。另外,初中化学中的物质组成、物质结构、化学变化、性质等的化学规律、原理、概念等,基本上都是在实验中得以总结的,因而对实验有着较强的依赖性。所以,学生需要想方设法地加以记忆,并且以记忆为基础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熟练掌握。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1)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师师合作。与传统的初中化学教材相比,现行的人教版化学教材的合作性、探究性和实践性更强,其培养的重点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明确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方法,要具备丰富的化学学科知识。新教材重在实践性、探索性和开放性上,因而即便是在课堂之外,教师也应当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要及时且不断地交流教学心得体会。这与以往教学中集体的教师备课有着极大的差别,因而应当在教学系统中纳入合作教学,适当地将教学系统扩大,将教学系统的外延扩大,并且将其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来抓好。应当明确的是,在认知风格、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等诸多方面,教师与教师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即便是对相同的课题进行讲授,不同的教师也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此类差异是非常宝贵的一种教学资源。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实现智慧及思维的碰撞,进而有新思想产生,促使教学观念变得更为完善及科学。
(2)加强课内合作。众所周知,“合作学习”的主阵地就是课内合作。要想让合作学习高效率,其重点就在于确保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生生之间的合作,并且将评价的激励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首先,应当让学生将所需学习的知识在课前预习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教材内容,要求学生采取两类预习方式,一类是列表式,也就是将感到困惑的内容、书本上的知识点、知识点间的联系列出;另外一类是提纲式,就是让学生根据物质的性质、制法、用途将知识串联起来,以此实现预习的目的。其次,针对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教师不但要强化预习要求,而且还要因材施教,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中,让学优生带动和帮助学困生,实现共同进步。
(3)完善合作学习的教学评价。与以往的教学评价相比,合作学习的评价观有着极大的优势。传统教学评价注重及强调的是在整体中学生个体的地位,比较青睐分数排队,此类竞争性的评价有着相对较强的局限性,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教师应当把握好合作学习中评价的尺度和评价的目标,要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成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要逐步形成“组间成员竞争,组内成员合作”的良好格局,以此使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向集体合作达标转变。除此之外,教师在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当将学生过去的学习表现、学习成绩与合作学习中的贡献、表现加以比较,使学生以原有基础为前提开展合作竞争,进而将教学评价的合理化、科学化增强,激发起学生的合作意识。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一种有效实施途径,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应当积极采用合作学习策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使其在合作学习中不断进步,互帮互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嵇学飞.初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实效性初探[J].化学教学,
2013(1).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化学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化学与资源、环境以及人类健康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学习初中化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并借此拓展学生的视野,还可以让学生以化学的立场深入解决各种问题,并据此启迪学生的思维。学习化学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舍本逐末,过分追求学生化学考试成绩的提升,一味地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致使学生对妙趣横生的化学课程失去了兴趣,化学课程的教学效率更是每况愈下。鉴于此种窘境,摒弃初中化学无效教学策略,重拾并创新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迫在眉睫!下面笔者将以自身教学实践为例,以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为据,浅显论述一些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一、重视预习,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亦然。如果学生能够进行富有成效的预习,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全面提升。反之,如果学生轻视,甚至无视预习,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会每况愈下。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始终如一地引导学生重视课前预习。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提前预知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学习相关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性质活泼的氧气”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笔者精心设计了一些预习作业。通过完成这些预习作业,学生了解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主要用途等。此外,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也锁定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听课指明了方向。在教师的正确指引下,学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预习。久而久之,当学生养成重视预习的习惯之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就成为了顺其自然的事情。
二、精讲多练,为有效教学搭建平台
初中学生由于受到自身理解水平的影响,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必须要依靠教师的点拨讲解。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切不可过滥、过泛,即教师的讲解不可过多。教师的讲解过多就会扼杀学生的思维之苗。教师的讲解一定要把握好时和度,即教师要精讲。教师精讲不仅仅能够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相关知识,还能够为学生留足主动思考的空间,为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创造了时机。笔者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始终本着张弛有度、敢于放手、鼓励探究等原则,一直采取精讲多练的方法,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笔者并不是一味地去讲解、生硬地去灌输,而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去自学相关知识,然后组内学生交流,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需要突破时,笔者再进行巧妙的点拨与详细的讲解。教师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精讲使得学生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学生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多练使得知识如雨后春笋,节节攀升。由此可见,精讲多练为有效教学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三、勤做笔记,为有效教学提供保障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好学习笔记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前提保障。相比于小学阶段的学习,初中阶段的学习难度明显增加。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课堂上当堂消化相关知识是存在现实困难的。学生为了牢固掌握并完全内化这些知识必须要在课后利用学习笔记进行“反刍”。再则,由于正常人的记忆都跳不出艾宾豪斯遗忘曲线,所以经常复习巩固是必不可少的,而学习笔记又是学生复习巩固相关知识不可或缺的助手。鉴于学习笔记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性,笔者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一直鼓励并督促学生做好学习笔记。以沪教版第7章“常见的酸的化学性质”为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常见的酸能与碳酸盐反应,能与活泼金属反应,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而此节学习时,笔者应指导学生复习旧知,将常见酸的化学性质做个整理,并在学习完“常见的碱”后,对酸的化学性质要及时补充“酸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这样完善酸的化学性质的笔记,才能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更好、更快地突破重点和难点。此外,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学习笔记之外,还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过程中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由此可见,勤做笔记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
四、优选作业,为有效教学延伸道路
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主要途径之一。显而易见,作业虽然能够巩固学习效果,但并不是说作业的量越大,课堂教学成果就会巩固得越好。为了切实发挥作业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教师必须要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表现,本着数量精而少、内容广且深的原则潜心优选作业。鉴于作业在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方面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笔者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都会反复斟酌、优选作业,力争让学生通过完成相关作业能够切实达到复习巩固之效果。以教学“金属的性质和利用”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让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作业总结归纳了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应用,利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来归纳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还设计了有关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从仪器、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等角度,复习了实验室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备,也对初中所学习的气体制备做个总结。教师优选的作业不仅紧扣教学内容,还符合学生的学情。因此,学生通过一丝不苟、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些作业,真正达到了复习巩固之效果。由此可见,优选作业能够为有效教学延伸道路。综上所述,为了全面提升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高效预习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可以通过坚持精讲多练为有效教学搭建平台,可以通过勤做笔记为有效教学提供保障,可以通过优选作业为有效教学延伸道路等。毋庸置疑,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诸如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常做实验为有效教学播种兴趣,还可以通过巧妙借助多媒体为有效教学拓宽渠道等。总而言之,教师要立足初中化学教材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持续不断地优化自身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富有成效地提升课堂效率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童劲松.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J].教育,20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