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6 17:0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育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育实施能力;实践性课程;实践性知识
高师毕业生不仅要通过理论性课程掌握精深的专业性知识,还应通过实践性课程养成扎实的实践性知识。这是由于中小学教师不仅需要“教什么”的知识,更需要“如何教”的知识,很显然后者是教师教育课程的主要基础。理论性知识可以通过理论学习获得,但实践性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性课程的学习才能奏效。但现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由于对教师知识特别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理解的偏差以及实践性课程的不足与形式化,导致了高师生实践性知识的普遍匮乏。
针对新形势和我们面临的新问题,特别是在教师教育标准即将出台的大背景下,安阳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必要在原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和重构。这是由于实践性课程“有利于把学习内容置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情境中去,基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习者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把学习的理论和技术,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把积累的体验和教学机智具体应用于教育教学情境之中”。因此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就成为我们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拟就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课程的构建作一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树立正确理念是成功先导
语文教育实施能力是高师生毕业从事工作所需的重要素养,因此我们一直坚持在教学和管理中狠抓学生这方面的训练,从而培养出了一批批高质量的中学语文教师,也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1.职业定位教育形成职业认同感。新生入学后,我们通过“职业定位教育”帮助学生坚定从事语文教育事业的决心。这有助于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认同,养成基本的职业认同感和形成初步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一旦养成必将产生极大的动力并进发出极大的热情。诚如洪宗礼所言:“命中注定我必须当语文教育的‘包身工’,订下了‘卖身契’,一‘包’就是五十年。”是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能把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素养作为其自觉追求,始终把从事语文教育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训练作为自觉的追求。学生不仅自觉练习“三字一话”等教学基本功,还非常重视语文教育学等教育类专业课的学习。
2.“三字一话”训练培养职业荣誉感。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对一名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基于此,我们不仅注重在舆论导向上引导学生,如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普通话比赛”、“钢笔字比赛”等引导这种良好学风的形成,而且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注重向这方面倾斜,给语文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有力的支撑。
3.教育类课程实施的人性化。语文教育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实施注重实效,力求学生真有所得、确有所获。我们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理论性品格、实践性品格和艺术性品格,不仅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教育类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实施的能力。为了保证这些教育类课程的理论性品格,我们力求做到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统一,努力把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前沿性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掌握了这些必须了解的理论知识,就能使学生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极大地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教育现象的水平。为了落实这些课程的实践性品格,我们大胆打破传统过于封闭的课程体系,力求使课程内容做到现代性,明确提出行为规范和建议,并且回应新课改和新热点,做到教学联系实际。为了落实这些课程的艺术性品格,体现出浓郁的人文特色,我们不仅开发出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而且注重探讨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力求通过优美的语言,以及适当的激励措施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课程设置是基本保障
语文教育实施所需的实践性知识,只能通过实践性课程才能养成。因此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的分量就成为当务之急。
1.必修课程实施的优化。作为必修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语文教育学课程,其基本定位就是提供怎样教学的科学途径和方法,并使高师生毕业后能顺利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为了达成此目标,我们不仅应从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多向度的探索,还应致力于突出此类课程的实践特质。以语文教育学课程为例,从内容上讲就构建了以完成语文课程目标为中心的体系,内容设计上以语文课程目标开头、接着是语文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处理和使用、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实施,最终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作结,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在教学创新方面,我们应在注重学科理论品格的前提下,挤出时间留给学生说课和试讲,并以此为媒介,引导和指导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能力的训练。
2.选修课程构建的系列化。语文教育实施能力具有非常复杂的内涵和结构,因此这种能力的达成需要系列课程的实施才能成为可能。这样构筑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理论课和实践课相得益彰,讲座、座谈相互连接的立体课程结构就成为必需。我们精心准备,构建了比较完善和实用的选修课程系列:一是侧重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加深学生对语文教育规律认识的课程,如《中国大陆与英美母语教学比较研究》等。本课程通过对英美母语教育教学现象和规律的简要介绍,并与国内语文教育现状相比照,以加深学生对语文教育现象的认识和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二是为了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语文教学艺术研究》、《文本解释学》等课程。比如《语文教学艺术研究》课程就是通过探讨当代语文特级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追寻其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形成的轨迹。通过案例教学提高高师生语文教学能力和语文教学艺术修养。三是为了提高学生教学基本功的《微格教学》、《说课与试讲》等课程。如《微格教学》课程就瞄准如何迅速提高高师生的教学技能,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视听技术和教学媒体手段对学生教学所需的各种能力进行系统训练。
三、开发实践性课程是重要支撑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养成,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语文教育实施能力的养成有赖于学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反复操练。因此我们狠抓说课、试讲、实习等实践环节,通过学生的实践达到提高能力之目的。
1.扎实组织的说课训练。说课是介于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指的是教师把自己教学设计的过程、设计的内容及设计的板书等采用口头描述的方式向同行表述,是培养和提高高师生课堂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训练方式。因此我们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编写说课稿,并组织学生在小组比赛的基础上,选出优胜者参加全班组织的说课比赛。并把这些选手经过进一步指导和训练后,参加学院、学校、乃至全省的教学技能大赛。
2.日常化的试讲操练。试讲是高师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通过试讲不仅可以了解高师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还能考查高师生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理念、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等,并可在此过程中知晓学生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在教学中采取补救措施。因此我们力求给每个学生都创造走上讲台机会,不再只是让试讲成为能力强的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而是让学生特别是语文教育实施能力欠缺的学生走向成熟的练兵场。学生通过这样严格的训练,基本上都具有了很强的语文教育实施能力。几年来在河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我们的选手基本上都是一等奖就很能说明问题。我院毕业生也非常优秀,涌现出了像安阳曙光中学常作印、安阳市新世纪中学鲍志慧等这样的全国优秀青年教师。
3.针对性强的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学生走向教学岗位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所学理论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细化了操作程序,使我们的实习计划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比如我们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就以评选优秀实习生为契机抓紧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的反思,使学生能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选择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和参与学生的“回讲”和座谈。通过这种民主、自由的交流,学生谈经验、讲教训,比不足、找差距,中间还不时穿插老师精当的点评。因为我们深知“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寻求有意义的细节.并对其进行反思,构建自己的教育生活。其意义在于探索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良好氛围是有力促进
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强化和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几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基于此,我们应精心设计和组织从而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自觉主动强化学生的语文教育能力训练。
1.文学院应在加大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的基础上,营造学院、系部、辅导员和教师等各个层次的立体结构。从而为语文教育实施能力训练提供舆论上、制度上的保证。通过舆论引导和一系列的制度设计,高师生应从入学起就树立这样的信念:语文教育实施能力是从事教育工作之本,是发展之本。语文教育实施能力的强化和训练成为每个学生在这四年求学历程中的自觉追求,并落实到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每一门功课的学习中。
2.专业课教师应以高度的自觉性,通过言传身教自觉主动强化训练。教师不仅应在教学中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精选教学内容并大胆采用诸如启发式、讨论式、争鸣式等方法,还应用其高尚的情操、严谨的治学、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奉献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这不仅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受益,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教师职业情操的养成发挥巨大作用。
【关键词】卓越教师 语文 汉语言文学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205-01
“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是高等教育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精英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我国语文教师培养的若干问题
(一)师范教育与学术研究的冲突亟待解决
长期以来,各高等师范院校都把汉语言文学这一专业看做是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等学校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但是,除了增加几门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课程,大四参加几个月的教育实习之外,还不能以学术研究为基础、以师范教育为特色,从根本上兼顾师范与学术的融合。
(二)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亟待调整
新时期,部分师范大学在探索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上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但总体上还有许多问题,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上,仍未摆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简单相加的陈旧思维。培养过程的有效性还须进一步观察,尤其是针对不同地域基础教育发展的因地制宜的措施还远远不够。
(三)师范教育与一线中学教育的联系亟待增强
新课程理念进一步在中学获得了认同与发展,但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学的合作交流机制还不完善,高校与地方教育部门、中学联合培养教师的机制没有形成,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生的培养并不能及时反映并满足中学教育的实际。
二、培养卓越教师改革建议方案
(一)组建“卓越教师”实验班
根据“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确保质量”的原则,将通过笔试和面试的考核,从专业知识、口语表达和书写技能三方面考查是否具备教师素养和从教潜质。组建“中学语文卓越教师人才培养卓越班”。
(二)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1.“双导师”负责制:除从事传授理论知识的专职教师外,聘请一定数量语文一线教学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省示范性中学的骨干教师,开展教学技能指导。双导师负责制,一方面可以在学校导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在校外导师在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让学生得以用课堂所学解决真实课堂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2.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授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变革教学手段,积极推行案例教学、专题性教学、研究性学习、微格教学等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主体性。
3.考核方式的多元化:采取笔试、面试、课程论文、调查报告、教学实践测评等多元化评价,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4.丰富的比赛活动:通过多媒体课件比赛、讲课比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等专项比赛,为师范生提供实践的平台。
5.“4+X”培养模式: “4”表示学生在本科进行汉语言文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师技能的训练,“X”代表“0”或“2”,有志于攻读语文教育硕士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得到深造。
(三)构建创新的课程体系
1.专业必修课程中,删减概论和史论课程的基础上,增设经典文学作品导读课;在课程上注重开发新的探究性课程和实用性课程,形成文学作品导读课程、探究课程和写作课程三个纬度。
2.专业限选课程中,以语文新课改为为导向,将侧重点集中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进行深入扩展学习。
3.教师教育必修课程中,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的传统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应强调哪些内容对实际教学有用的知识。
4.教师教育选修课程中,观看名师优质课、分小组组织学生学习名师专业成长的经验,开展综合素质拓展和师德修养课程,真正将教育类课程活学活用。
5.教育实践环节中,把教育实践纳入整个教学体系中,建立课内实训、课外见习和专业实习的“全天候”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模拟实训、分享感悟、亲身体验的技能培养与训练。
(四)健全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1.要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教师为目标,通过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如《中学语文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计划》以规范实验班教学与管理,努力构建良好氛围,其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研究体系、教学反馈价体系、和教学服务体系将共同发挥作用,为未来的准“卓越教师”培养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2.对“卓越教师”实验班和语文教育硕士培养实行动态监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素质的发展。
3.建立教育实习培养机制,明确了实习生和导师职责要求,成立实习指导小组。
三、卓越教师的评价标准
1.具有高尚的师德,在教书育人方面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能够成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具有坚定不移的职业信念,树立终身从教的思想观念。
3.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功底,掌握语文学科必备的专门知识,并根据教育教学工作丰富自己多方面的知识储备;突出的教师素养,既包括学科专业素养,也包括教育教学的素养;具有扎实的专业能力,既包括特定学科的专业能力,又包括从事教育工作的特殊能力。
4.具有持续性的发展能力,既能在毕业之后较快地适应教育工作,又具有在教师终身专业发展中具有良好的潜质,通过职后经验的累积较快成长为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四、结语
综上所述,认识到我国教师培养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卓越教师的培养建议方案,确立卓越教师的评价标准,这既是毕业生在人才竞争中立足和发展的优势,又是培养卓越教师的迫切要求。全面强化师范生的专业思维、教师素养和教学能力,培养造就一批信念坚定、敬业乐群、学识广博、业务精湛、兴趣广泛、拥有爱心、充满活力的专家型中学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1]覃学强,覃扬彬,彭民璋.实行“双导师制”培养“双师一体化”教师[J].学术论坛, 2007(11): 201-203
关键词 师范 选修课 师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Strengthen Secondary Chinese Teachers' Training Targets
――Department of Chinese, Teachers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s
CHEN Yanling
(College of Arts, Zhaoqing University, Zhaoqing, Guangdong 526060)
Abstract Chinese Department teachers professional electiv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basic education standards, and strengthen the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existing elective course in the aspects embodied normal is not sufficient, additional practical course content. Should adopt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s and practical assessment.
Key words teachers; elective courses; teachers' training
随着高校学分制的实行,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必要补充越来越得到重视。“选修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架构和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强化学生的个性特长,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根据中文系师范专业的性质与培养目标,选修课应该成为拓展学生语文教育专业知识,提升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据目前高校课程建设来看,每个专业的必修课都是比较稳定的,而选修课则有很大的活动空间,让老师有尽可能大的表演场域,学生有更多自我设计的可能。所以中文系师范专业在进行选修课建设时,应该重视与基础教育接轨,强化中学语文师资培养目标。
1 选修课现状
目前中文系师范专业选修课一般围绕必修课程开设,多为必修课的细化、深化,是必修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比如有《中国现代散文研究》、《中国现代戏剧研究》、《唐宋诗词研究》、《文学评论方法论》等。纵观这些课程,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普遍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所开设课程都是根据现有老师的专业结构及自身的学术研究特长来开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有利于将学术成果尽快融入教学内容。但是,很少考虑到学生就业的需要。其次,所开课程大都注重理论学习,适合考研及学术研究。老师带领学生徜徉在某一专题的研究世界中,学生被裹挟在理论的清风里,沐浴着学术的光辉,享受思想的飞腾。这样的选修课无疑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训练了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然而,课程的师范专业性质比较薄弱。仅有语文教学论学科老师开设的课程直接与学生日后的语文教育有关,这也导致学生在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后,依然感觉茫然无措,无法适应语文教学工作,甚至还有人会感觉大学所学与语文教学没有直接关系。另外,目前的大学课堂教学普遍采取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方式,与基础教育的教学理念相隔甚远,如此环境下培养的师范生,在登上语文教学的讲坛时必然会遭遇尴尬与无助。因此,对有志于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中文系师范生来说,在选修课建设中尽可能地体现师范性质,强化语文师资培养目标是必须的、可行的。
2 选修课建设的几点思考
2.1 优化课程内容
在原有基础上扩大选修课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实用的选择。中文系师范专业选修课应该增设紧密联系中学语文教学,坚持培养语文教师的教学立场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该“按需设课”,提高选修课的时效性、实用性。开课教师应该多接触中学语文教学领域,熟悉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基本规律和最新教学理念,了解目前语文教育存在的困惑以及语文教师需要的知识与能力。比如说,课程设置时可根据往届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广泛搜集社会对未来毕业生的需求,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及师资能力,统筹安排选修课程的开设。
可以从必修课中挖掘课程资源,开设诸如《中学作文教学研究》、《现代汉语与中学语文教学》之类注重实践的选修课。湛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师范专业有一门选修课叫《中学实用语法》,充分体现了中学语文师资培养的立场,针对性强。另外,中学语文课文选入多篇文学作品,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决定了教学的成功与否。许多时候,由于知识视野与能力水平的限制,语文教师并不能充分挖掘出文本的价值所在,只能够根据教参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而且,目前在校师范生也存在这种现象:课堂教学的基本技巧是很容易培养起来,最难的是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提高师范生对课文的解读能力非常重要也非常迫切。据此,在开设选修课时可以设置课文解读的相关内容如“中学语文古诗词解读”之类,培养学生对课文的解读能力。
此外,中学语文教学中还面临班级管理、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难题。中学生的主体特征导致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在完成教学的同时必须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来维护课堂纪律,进行思想教育。而且目前城市公立学校教师的考试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农村学校和民办教育机构的教师缺口仍然非常大,势必成为今后师范生的就业流向。这类性质的学校学生素质更显参差不齐,给任课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语文老师多为班主任,他们既要上好课,又要担负起管理班级的任务。这样就要求中文系师范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虽然学生在大一时学过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但是这类课程只按照初任教师的标准而设,很难与新世纪的中学生心理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相适应。所以,可以邀请外系相关专业老师为学生开设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甚至心理辅导、管理班级等方面的针对性强的选修课课程,让他们在大学的所学就是日后工作的所需,不仅能够传授知识,也能够合格地担负起培养人、教育人、发展人的任务。
2.2 改进教学方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相对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改革,大学教学观念还是停留在过去,教学方法普遍采用讲授法,整堂课都是教师在滔滔不绝,学生忙着听、做笔记。如此单一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师范生面对中学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肯定会无所适从。所以选修课的教学方法也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具备中学语文教学方法视野,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首先,在教学中重视方法的教育,以启发式和注重培养能力作为指导思想。如在解读作家作品时,重要的不是让学生接受多少结论,而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其次,除讲授法外适当运用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多采用研讨、座谈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大学选修课课堂感受中学语文教学的方式,为以后从事教师职业奠定扎实的教育专业基础。
2.3 调整考核方式
目前选修课考试采用的多为小论文形式,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但是越来越严重的抄袭之风也逐渐背离了初衷。而且小论文形式的考核也与中学语文教学有一定距离。因此探索灵活而又能够体现师范性的考核方式是选修课课程设置的重要环节。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习的效果,针对师范性质,考核方式应该突出职业性质,注重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查,可以让选修课的考核过程变成中学语文的讲堂,采用口试、答辩、实际操作等方法,检验学生将所学转换为所用的能力。
总之,基础教育是高等师范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随着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越来越严峻,人们认识到了提高大学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性,高质量与高就业率是成正比的。作为承担师资培养的师范专业,必须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增强毕业生竞争力的唯一手段。而选修课的建设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课题来源:肇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编号:2010年第jy201018号
参考文献
[1] 赵文辉.高校选修课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文史博览,2009(2).
[2] 唐代兴.突破实践困境――重构师资培养目标视野[J].中国大学教学,2011(6).
关键词:省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思考
我国作为文化强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文化课程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我国文化底蕴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对高校汉语言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制定要合理的计划,将培养成实用型、一专多能型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培训原则,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有效服务。
1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背景
汉语言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出现后较早设立并繁荣的一门专业课程,汉语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文学培养知识面较宽的专门人才,为各行各业输送优秀的人才,汉语言专业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各行业和领域,为行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汉语言专业由于其教学知识设计的广泛性,曾一度成为各高校争相设立的专业,在当时就业前景非常广。但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汉语言专业因为泛而不专的原因,导致其逐渐变为冷门专业,而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汉语言培养人才的目标和能力需求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的行业已经不仅仅是具有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的单一型人才所能适应的,行业逐渐偏向于实用性,对汉语言人才的培养方案就应作出相应的改革。
2省属高校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注重理论而不重实践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汉语言专业由于其偏理论方面的学习,已经逐渐受到报考人员的冷落。究其原因仍然是高校在培养汉语言专业人才时,由于一直以来坚持理论教育大于实践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弱,面临着逐渐被社会边缘化的严峻形势。
2.2课程设置不合理
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4年学制的本科专业,一种是2年学制的专升本专业,由于本科设立时间短、基础缺失,汉语言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学校的专业课程太多,使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保证,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不足,很多高校的汉语言课程的主修课程被文学赏析和文学写作占据,学生的自身能力只是停留在理论层次。
2.3教学方法传统无创新
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结合时代在不断进步,在汉语言教学中应结合当今社会的普遍情况实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然而,很多高校的汉语言专业教育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教育水平,课堂教学按照传统的汉语言赏析和汉语言文化写作只是单纯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与当今实用性人才需求理念相去甚远,使得汉语言专业整体就业率低,就业水平不高。
3对省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几点建议
3.1开展汉语言拓展课程
汉语言拓展课程是指在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专业发展方向和最新经济发展趋势开展相应的拓展课程,主要分为三大模块:
3.1.1考研深造类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根据汉语言专业的文学和语言两大模块来设置,在课程设置上提供汉语言词汇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等语言课程;在文学课程设置上开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化赏析、唐宋诗词赏析、明清小说研究等文学课程。
3.1.2教师教育类课程。
汉语言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较多的选择教师行业,在教师教育类拓展课程,开设教师素质教育、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文学解读、经典文学理解与赏析、教师礼仪、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演讲与口才等教育类课程,使学生未来从事教师行业时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努力拓展教育知识水平,力求培养多方面知识技能的教师人才。
开设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等课程,这类课程适合汉语言专业学生以后从事文员和公务员;开设新闻采访与写作、文学编辑、新闻学等课程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后从事媒体、记者、文案类工作。
3.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汉语言专业在培养专业人才时,要注重人才实践能力的开发,结合理论进行相应的实践,在实践教学课程的开设中,分基础性实践、专业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三个实践类别,主要实践课程包括文学采风、学年论文、文化资源调查、非线性编辑、报刊排版、教师教育、新闻采写和文书档案管理等具体实践课程,并且针对学生实践情况进行综合考查。
3.3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
学生一到高年级,提问的主动性就会降低,很少主动向教师提问,即便有问题也是自己到图书馆或者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得到模糊的答案,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课程知识讲解,才能使学生得到进步。
3.4加强实践,重视学生实习过程
汉语言学生一直以“高理论低实践”的状态而被用人单位诟病,要改变这种认知,就应该强调学生实习的重要性,在汉语言学生毕业前,高校应该设立相应的实习考核毕业检验过程,只有通过对实习的评价结合学生表现予以毕业。学生可以通过在初高中课堂、新闻媒体、企业文化部门等进行就业实习,提高汉语言知识的实际应用,提升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
4结语
省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是学生适应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人才的培养要从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围绕如何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核心,构建就业目标明确、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培养出实用型、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翟瑞青.关于构建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5(04).
[2]沈昌明.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3]陈灵强,徐凯,王欣.地方性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分析及转型策略[J].台州学院学报,2013(02).
专业必修课开设情况:对外汉语专业开设15门,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11门,两个专业相同的必修课有7门,都由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任课。相同课程之外,对外汉语的专业必修课还有中国文化概论、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阅读、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二外语等8门课。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还有文学理论、语文教学论、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再看专业必修实践课:对外汉语开设7门,实际施行的有4门,汉语言文学开设8门,实际施行的有8门。根据《目录和介绍》的要求,对外汉语专业最注重语言、教学法及在此基础上中外文学和文化的修养和外语的学习。因此,下面再从语言学及教学法、文学与文化、外语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来观察相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我校对外汉语课程是否符合要求。首先看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及教学法类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汉字教学专题、汉语词汇教学专题、汉语语法教学专题、言语交际学、学术论文写作9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汉语修辞、汉语教育改革研究2门。中外文学和文化类开设的专业课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化与礼仪、古代文学作品欣赏、汉语写作8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现当代文学作品欣赏、当代西方小说研究、欧美文学专题、东方文学专题、海外华文文学专题、民俗学、岭南文化、东南亚文化与习俗9门。外语类必修和选修课程,有大学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阅读、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6门课,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英语口译理论与实践、商务英语、专业英语3门。再看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及教学法类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语文教学论、学术论文写作、形式逻辑、语文教育实习指导、中学语文教材研究、训诂学、教学案例研究、语文现代文研究、朗读学、修辞学13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词汇学、音韵学、社会语言学3门。中外文学和文化类,开设的专业课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民间文学、台港文学、儿童文学、鲁迅研究、新诗研究、女性文学研究、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庄子散文研究、文学理论、西方现代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应用文写作、基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19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诗经研究、楚辞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东方文学、宗教文化研究、俄罗斯文学研究7门。
二、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一)对外汉语课程结构不合理
李铁范指出:对外汉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汉语语言学是主体和核心,教育类和文化类是重要的“两翼”[1]。综合《目录和介绍》的要求及李铁范的观点,对外汉语专业合理的课程结构应为:语言学及教学法为主体课程,文学与文化和外语类是两翼(一体两翼)。表一显示,我校对外汉语的15门必修课中有7门与汉语言文学相同,比例近1/2,其中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门主体课的课时也少于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为两翼课程,课时远远低于汉语言文学。表3更清晰的显示出对外汉语的“一体两翼”比例失调:汉语语言学及教学法课程门数比24.3%、课时比20.2%,都低于汉语言文学同类课程的30.2%和25.1%,未能体现出语言和教学法类课程在对外汉语专业中的主体地位。而文学文化类课程门数比21.6%、课时比21.8%,远远低于汉语言文学同类课程44.2%和47.8%,使作为两翼的文学文化类课程比例过于单薄。再从对外汉语自身看,课程门数上,“一体”比例为24.3%,“两翼”为21.6%、16.2%;从课时比上看,“一体”比例为20.2%,“两翼”为21.8%、31.8%。“一体”远不丰满,“两翼”课时超过“一体”。再看我校方案中对外汉语专业开设而实际未实施的课程中,语言学及教学法有2门,而文学和文化类有9门,外语类有3门。如果加上这些课程,两翼的课程必然太臃肿,超过“一体”。而两翼中外语类开课门数远低于文学文化类,两翼之间的比例也失衡。因此,我校的对外汉语课程未能体现“一体两翼”的框架。
(二)专业实践课程单薄
在培养方案中,对外汉语的专业实践课规定7门,而实际实施的只有4门,为书法、教师口语、专业技能和毕业论文,而专业技能实际上开展的只是对学生普通话的训练,而重要的教学技能、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与对外汉语密切相关的实践课实际上没有开展。学校和学院没有创建相关实践场所、场地,没有统一安排学生进行校内外实践和毕业实习。对外汉语专业大四年级全年没有开设课程,在没有统一组织和安排的情况下,学生很难自行联系到实践资源。目前我校对外汉语专业仅有的实践是越南班学伴,从对外汉语专业中选出部分学生担任越南留学生学友。但是这种部分性参与毕竟不能顾及全部学生,没有普遍意义。表2可见,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实践全部实施,学院专门组织学生到各个单位毕业实习,教学专业技能上则有完备的微格教学等设施和教师配备。
(三)课程设置未体现渐进性和丰富性
对外汉语是汉语和外语的双结合,课程安排应按年级体现出循序渐进性,突出由浅入深的过程。一年级应以开设基础课程为主,如语音、语法、文学史、文化史、普通话口语、写作、英语口语、听力等课程。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后,在二三年级的课程中加入具有深度和对比性、跨越性的课程,如中西文化比较、国外汉学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教育、英汉口译、商务英语等课程,并注意将基础知识和社会实际需要联系起来,辅以种类丰富的实习训练,如授课实操、授课观摩等,而我校的对外汉语基础和实践课的结合未能凸显。学校每年也招录了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的留学生,可以开设日语、越语、韩语等第二外语选修课,丰富英语之外的第二语言,而目前对外汉语专业二外只开设了日语,且只开设一个学期,课时少,且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海外华文专题、民俗学、东南亚文化与习俗等文化类课程更是形同虚设。整体上看课程设置未能体现出循序渐进和丰富性。
(四)师资缺乏
学校目前对外汉语专业的任课教师都是中文专业教师,没有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师,给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授课模式和方法与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没有明显区别,语言文学类课程的教材与汉语言专业也几乎一样,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较大的依附性。而外语类课程的教师则全部来自外语系,外语系的老师只强调外语教授,没有站在对外教学视角,缺乏对外教学视野,如不能教给学生使用外语授课技能,用外语来解释一些中外文学文化现象,表述对外汉语专业词汇和术语,使学生很难达到使用外语进行教学的水平,对专业的发展产生限制,造成了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不如英语专业学生,而中文专业知识比不上中文专业学生的尴尬处境,自然产生身份的困惑和对未来出路的迷惘。
三、对外汉语专业身份定位和方向发展的途径
(一)突出本专业特点,辨清自身身份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历史、师资、课程等方面都比较成熟,而对外汉语专业只开设三年,各方面都不成熟,师资、教材、课程同汉语言专业多有雷同,有的课程只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外汉语教学法、语言学等课程,有的课程则是汉语加外语的简单叠加,造成了对外汉语学生的身份模糊感。要辨清自身的专业身份,必须在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课程比例应凸显“一体两翼”结构,授课内容应区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对外汉语学生的需求。对外汉语受众对象是外国人,如在同样讲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时,应针对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中易出现的语法问题讲授,如外国人多数对虚词的使用易于出现错误,授课就应该多举实例,总结规律,对外国学生在语法、语言学习方面的错误进行归类研究,让学生了解外国人的语法障碍,以便日后教学能有的放矢,使教学理论更好与实践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本专业的独特性和专业实力,明晰专业身份。
(二)培养实践型和社会型人才
我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课程并未实施,没有固定的见习、实习基地,学生得不到实践技能的锻炼。应该加大力度建立一批实习基地,增加资金投入,加强与外企、公司的联系。扩展学生与留学生接触,给留学生授课的机会,尽量并选派学生到海外实习、交流。结合我校教学方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学术型人才的目标,应在社会型和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上下功夫,构建学生汉语、外语、文化、文学、教育等综合学科知识结构和应用技能的整体性,整合优势资源,让学生既能走向社会实地教学和开展交流,又能承担研究工作,有创新意识。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比较,对外汉语还应突出国际化和对外性视域,增强外向性联系,向着“教学语言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教师资源国际化,服务对象国际化来形成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国际化竞争力。[2]”这样培养出来的对外汉语人才才能真正成为实践性、社会性、创新型人才。
(三)引进优秀师资
我校对外汉语师资的引进迫在眉睫,师资决定了课程的质量和特色。应该引进和聘请对外汉语专业教师,尤其是高职称教师,以及有实际跨文化交流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学者,开发国内国际资源,增强与国内同类院校的交流,并聘请优秀外教授课。招收更多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授留学生的授课实践中,与留学生多交流。另外,还应结合我校人文和地理历史特征,发掘地方高校特色文化,作为选修课程,如砚文化,潮汕文化,旅游文化,龙母文化,聘请这方面的教师、学者担任对外汉语学生的课外文化指导教师。还应适应世界上汉学热的潮流,开设一些国学、国际汉语学等语言文化类选修课,聘请知名的客座教授来讲座,组织本校的教授博士讲坛,以优秀的师资从语言、文化、教学各方面促进学生的培养。
(四)努力建设双语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