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育思想

体育思想

时间:2023-01-05 07:43:08

体育思想

第1篇

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本本解读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形成了兼蓄多种具备特定旨向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应该说,学术的争鸣对于更好地把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脉象十分必要。但是,有关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优劣的判断更多是在确定价值预设的基础上进行,从思想本体辩护出发,肯定一个、否定一个的现象严重。然而,仅仅从某个思想不具备某个方面的解释力视角来评析这一思想,或规范一定的指标要素来评定某个思想的优劣,这更多是从否定的角度分析这一思想的存在价值,还是逃脱不了思维狭隘的痼疾。如此诘难的终结,必须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本身着手,透析思想本身的成分及其诉求。“每种理论都清楚地洞察到社会生活的一个特定方面或侧面,而同时又歪曲或没有看到其他方面。”[2]因此,问题的解决绝不会因为大而全的扩充解释容量而解决价值的主观判断。审视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所指,不难发现,各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主要还是兼容并蓄的关系,各有分工,主要就是理清他们之间存在什么可以共融的纽结。归结思想的诠释,不难发现体育教学指导思想间存在着以下的关系:精神与肉体的关系;一与多的关系;数量与性质的关系;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组成这些关系的方方面面就扎根于不同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独立体系之中,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思想的导引下,在体育教学的实践工作中兼容这些因素,真正发挥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作用。

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荷载问题

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无非是我们对于教学结果保障体系的构建,它提示我们要达到一定的教学预期,就必须遵循特定的教学理念、教学程序。[3]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本本解读可以成就指导思想的确有所指,但这对于某个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解释实践的能力来说是不完善的,不足以亲近实践的不确定性。通观我国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演变的轨迹,期间留下浓厚历史痕迹的指导思想有以下几种:技能教学指导思想、体质教学指导思想、快乐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成功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终身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以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等。这些思想的效力在特定社会时期对我国体育教学实践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推动学校体育事业不断地前行,这是得到时间验证的。但是,在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实施方面,确实还是存在诸多需要商榷的问题:一是哪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更贴切体育教学的本质。就这一问题,理论界进行了深入研讨,从技能教学指导思想与体质教学指导思想的对峙、土洋体育之争到健康第一与终身体育思想主导地位的确定,归根结底是想确立一种思想是体育教学自身诉说的文本图样以及谁在最大程度上诉说着体育教学的本质。二是体育教学思想间的结构何以建立。对于这一问题,不少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论断。喻坚教授认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结构的建立要以健康第一为中心,其他教学思想是对于健康的辅助。陈琦教授则认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最本质的诉求应该设定于时间的长效机理方面,终身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才是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最根本的立足点。另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还有学者认为快乐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才是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面对上述似乎不可调和的理念矛盾,我国学校体育界仁人志士为解决这一问题殚精竭虑,始终没有放弃探索的使命。可是,现实告诉我们,这一问题的解决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赞成所赞成的和反对所反对的成为一种阵营的标榜,人们还在争论、褒贬之间游转。即使部分学者认为理念之间应该是博采众长、综合运用的,但是在实践中,这种思想如何履行始终缺乏应对的智慧和实施的技巧。另一方面,部分学者无原则地就上述问题提出调和论。之所以说是无原则的,是因为这一问题解决的起点不是以问题出发,而是以问题解决的某种思路出发,这种信念固执的做法无疑会翳障问题解决的客观性征。“我以为,我方认为”等的一系列辩解,不免会辜负了事实本身诉求的愿望,将事实引向理念或思想的狭隘表述路径,把追问的焦点集中在争论上,导演了诸多宿寄思想本身而非问题本身的不自省的荒唐。暂且不论学术界对于某个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不休的“有一定价值”、“还是有一定价值的”等等一系列的基于林总前提条件下给予的辩护,单就基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之间间性考虑的结构建构而言,许多学者并没有真正地就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申诉见解的平台,他们并不了解指导思想之间其实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两种分途而治的图景。在理论上讲得通是需要设定情景和限制条件的,与在实践中可以实施是两个概念。我们理性工作的很大部分、也许是最大部分都在于分析我们已有的那些关于对象的概念。这一概念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尽管只不过是对在我们的概念中已经想到的东西加以澄清或阐明,但至少按其形式却如同新的洞见一样被欣赏,尽管按其质料或内容来说它们并未扩展这些概念,而只是说明了这些概念。以此判断,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确立更像是一项综合判断,在时间推移与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于体育教学这一经验对象进行深切的诠释,给予体育教学或技能、或体质、或快乐、或健康等的经验判断。[2]事实也告诉我们,对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研究,更多的时候是从这些剖面开始的,我们的精力被大部分用在方向预设的辩护与践行上,用肯定的证据来阐明诸如技能、体质、快乐、健康等的所以然的判定。应该清楚的是,对各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所指”的探秘,从而确定它们的“能指”范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每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都符合指导思想的限制条件,在构架上都“五脏俱全”,但是它们的辐射作用则各有所异,解释域面涵盖着体育教学方方面面的性向价值。[4]那么,每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是从什么方面对体育教学进行剖析的呢,它们可以负载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见表2)?由表2我们可以清晰地确认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理论架构的基础、实施域面以及价值取向,它们之间是有分水岭的,这就可以十分明确各自所具备解决问题的角度划分,各有侧重成为我们考究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所要秉持的基本理念,从而避免出现站在某个立场上对于其他指导思想非难的指责;另一方面,这也为我们寻找体育教学指导思想间的接洽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以便构建它们所组成的系统体系。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是一种理念的综合,又是一种实践的分析。所谓综合是思想的截取,换句话说,它是与“主义”有关的,无论是哲学的范畴、社会学的范畴还是心理学的范畴,模糊这样的基点,就失去了使其规划效力发动起来的支点。所谓分析是一种实践对于理论的增添,在丰富性上将给予体育理念真实的支持,赋予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足以撬动体育教学实体的支点。总而言之,综合与分析在进入体育教学真实情景以后是处于未分化状态的,“丁是丁,卯是卯”地区分不仅是徒劳无功的,而且会造成理念与实践的分离,这不仅会耽误了体育教学的前程,更是一种方法论的二元论固执,是万万不可取的。

作者:李勋 蔡世昌 单位:衡水学院体育系

第2篇

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先了解体育教育的"六性",即:集体性、表现性、竞争性、规范性、实践性和交往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贯彻课堂常规和教材的特点,严密课的组织教学,处理好突出事件,发挥集体力量等,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体育教学之中。下面根据我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体会。

一、集体性:

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没有一个良好的组织规范,纪律约束,就无法进行教育。如集合、整队、队形、队列变换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动作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因此要使学生明确,一个思想品德作风良好的整体是校风、班风的窗口,从而引导他们建立必要的制度,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对违反集体利益,破坏集体荣誉的不良行为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启发、培养学生发扬集体主义思想、精神,提倡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的共产主义思想。

二、表现性:

中学生具有爱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体育教学内容多、广泛,在活动中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作风,内在世界状态较易全部地体现出来。如活跃、稳健、沉着、急躁、信心、坚定、胆小懦弱、自尊心极强,勇敢顽强,知难而退、不求上进、个人主义、认真负责和敷衍了事,文明礼貌和蛮不讲理,做为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实际情况,掌握学生心理特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

三、竞争性:

为了完成课的任务,教学中经常采用比赛的形式,充分体现出竞争性,它反映一个人的实力、意志品质和心理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如上球类课时,要求灵活果断,有整体配合意识,上耐久跑时要求坚强,有恒心,肯吃苦耐劳,敢于克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要使他们在成绩面前胜不骄,败不妥,发扬坚韧不拔的战斗作风和拼搏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训练中要把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与体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四、规范性:

在教学中,规范性可以培养组织纪律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体育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活动的空间广阔,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必要的限制性,就难以控制教学全过程,如果堂常规、竞赛规则、规程等,用这睦常规、规则作为教学、训练的规范,使课顺利进行,做为一个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多种规则,并且严格地执行,以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训练中得到教育。

五、实践性:

体育学科区别其他学科最显著区别之一就是学生必须使身体承受一定量的运动负荷,在学习掌握一个动作技术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而教学训练中各个不同的环节必须有相应的各种意志品质的支配才能达到最后动作的准确性、节奏性和协调性,从而达到自如化。做为体育教师应抓住体育运动竞技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地联系实际,有目的地诱导学生用模范事迹结合教材特点和组织方法进行教育。

六、交往性:

第3篇

树立终身意识,养成体育好习惯

拥有终身体育意识是成功实现终身体育教育的前提,具有体育意识的学生才能更加投入到体育活动中,然后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职人员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传达体育的重要性,不管是从心理上还是从身体上来说,恰当的体育锻炼对人都是百益无一害的,让他们明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激发他们进行体育运动的欲望。向他们传达正确的体育精神,帮助他们学习领悟,让他们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当学生明白终身锻炼的重要性,并且领悟到体育精神时,才会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从而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例如: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或者讲授一项新体育项目的时候,体育老师应该先向大家仔细说明一下这个体育项目对人体的好处,长期坚持会有什么显著地效果。比如在教学生长跑时,不能直接就开始讲解运动技巧,要先向学生介绍长跑对身体的好处,还有通过长期跑步可以增强人的毅力,最好举一些具体实例,会更有说服力。当学生明白这个运动的好处时就会更有动力去学习,去练习,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再比如在上篮球课的时候,可以通过介绍一些体育明星,让学生学习他们的体育精神。当学生有了榜样,有了体育精神,体验了运动的乐趣,就更容易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要选择可以体现终身体育思想的具有“健身性,娱乐性,实用性”的体育项目。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种类太少,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中学体育教育要多加入一些形式活泼的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体育项目,善于利用多种体育项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关注。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可以使学生的选择范围变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能长久坚持的体育项目。在丰富教学内容时,要注意选择能够满足学生终身体育需要的运动技能。教师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围绕学生兴趣丰富教学内容。

除了传统的体育项目如跑步,篮球,乒乓球等,可以多加入一些新鲜的、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比如武术、跆拳道、健美操、游泳等等。丰富的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快乐和满足。有很高的学习兴趣,再经过学习和自主练习,就很容易养成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降低运动难度,让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掌握从而喜欢。要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贯彻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

完善教学方法,优化组织形式

教育观念的转变意味着教学方法的改革,在终身教育思想下要完善体育教学方法,优化组织形式。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和情感体验。原来的教学方法简单陈旧,组织形式单一无趣,在终身体育思想下的教学就要改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系统性和整体性,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还要巧妙的创设一些教学情境。通过一些现代教学手段与技术,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事物运动本质,更好更快地理解。教学组织形式也越来越丰富灵活,兼顾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个人爱好,教学效果极佳,深受学生喜爱。

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和应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十分重要。现在很多教师都选择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独立能力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课堂中,老师除了讲解与示范,会花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分组学习进行比赛,或者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进一步训练他们的能力。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不再是单纯的全班制教学。教师可以采取合班分组的形式组织教学,将同年级的学生根据健康水平,身体素质或者是兴趣爱好分组,进行分别教学。还可以成立体育俱乐部,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自愿参加。这样的组织形式既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又能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第4篇

美国学校体育指导思转变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突出运动技能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应精通几项运动,这已成为美国学校体育的一大特色;二是更加重视青少年学生体育态度及能力培养,使美国学校体育朝着终身体育教育的方向发展;三是更加重视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问题,通过多种渠道使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制定国家体育标准,明确要实现的目标,使学校体育逐步向规范化和完整的系统性方向发展。

2英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转变及其特征分析

2.1指导思想的转变历程英国教育历史悠久,受整个教育改革的影响,学校体育也经历了几次改革。其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与发展理念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第一阶段:由体育训练转向体育教育,突出体育的教育价值英国在教育管理体制上也是分权制,为了加强宏观管理,1944年教育部提供一份指导参考书,把体育训练改为体育教育。“这一概念的转变,对学校体育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过去强调的是体育的身体发展功能,而现在则是在肯定身体发展功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强调了体育的社会与心理领域总体教育功能,强调把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要求体育实现身体、心理、社会的综合教育功能,把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阶段:突出“运动”,注重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培养参加户外运动在英国最为流行,从而也形成了英国学校体育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立的发展道路。20世纪70年代,游戏和竞技运动成为英国学校体育的一大特色,并在学校体育中贯彻两条主线,一是重视儿童的个性发展;二是重视学生的基础训练。在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的过程中,强调通过游戏或竞技项目培养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强调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以利于学生实现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适应。第三阶段:强调学校体育对竞技体育的促进作用1988年,体育作为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制定了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对学校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这次改革对于学校体育来说也是关键的一步。学校体育受到英国下院的文教委员会的重视,通过调查提出报告,并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学校体育的重要性,“一是增进学生的健康;二是促进学生性格的形成,集体配合和协调的培养;三是培养学生爱心;四是形成终身体育的基础;五是通过学校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英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尤其是1997英国政府宣布《实施特色学校行动计划》,并将重点放在科技、语言、运动或艺术等方面的特色学校。“体育特色学校”的建立对英国竞技体育具有促进作用,对形成英国学校体育发展特色具有深远的影响。

2.2指导思想转变的特征分析

英国是一个民族自尊心强烈的国家,在学校体育的发展中一直在寻求自己独立的发展道路,尤其是在欧美各国提倡瑞典体操之时,英国还是以游戏与运动作为主要开展项目,并保持半个多世纪之久。20世纪80年代,世界许多国家都批评体育课程过于统一,提倡个性化教育,而英国却制定了体育课程的国家标准,这体现出英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与发展理念转变有其独立性的特征,并体现出更加追求学校体育作用的长远效益和终身性,注重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但也具有共同特征:即学校体育的教育价值受到重视,注重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并强调学校体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学校体育对竞技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3日本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转变及其特征分析

3.1指导思想的转变历程

纵观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岩田靖将日本学校体育思想演变归纳为“战后新体育或者生活体育、运动文化论和增强体质并存、娱乐体育论、体育的新学力观及生存、生活能力的体育五个时期”。第一阶段:生活体育时期战后日本改变了军事色彩较强的学校体育思想,开始重视学生个性及能力的培养,重视体育生活化,把体育运动作为手段,并通过身体活动来培养人的民主主义思想,这主要受美国的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而提出的。这一阶段,学校体育由军事化体育转向以游戏和运动为中心的发展轨道,课程目标中重视健康教育和娱乐教育,提倡民主的生活态度。第二阶段:运动文化论和增强体质论并存时期20世纪50年代日本在奥运会上的运动成绩不佳,痛感提高国民体力的重要性,于是1958年修改了学习指导要领,以培养学生的基础体力和运动能力为目标,并重视发展竞技体育运动。而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日本逐渐淡泊了竞技体育,着手研究广泛增强国民体力的措施,由过去的提高运动能力彻底转向增强体力,由于增强体力措施的实施,日本青少年的体力大幅度提高。但是,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缺乏娱乐性和文化性,成为机械的身体训练,学生开始厌烦体育课,喜欢自己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批判单纯从生物学的角度去增强体力的弊端,主张对学校体育进行改革。新体育的推进者丹下保夫提出“运动文化论”,并认为“以追求运动文化为目的的教育就是体育”的观点,同时提出“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创建国民运动文化的新体系”。此阶段“运动文化论”强调体育的多种功能而被推崇,这一理论对日本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转变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三阶段:娱乐体育及终身体育时期日本于1978年颁布的小学、中学及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等一系列文件中的体育篇都体现了终生体育的思想。表明日本学校体育思想由体力主义向“终身体育”方向转移,个性发展和快乐体育受到重视。对此,日本教育学者木下百合子教授在总结日本学校体育的历史发展轨迹时认为:“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学校体育理念的转型了:从身体教育转向学生本身的人格形成”。终身体育作为日本学校体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后,标志着日本学校体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第四阶段:体育的新学力时期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在修订大纲时,把“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作为首要问题提出来。高中体育大纲改善要点中,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我教育能力:对“终身体育”提出了“自我运动的积极态度和能力”;对“提高体力”提出了“自我身心锻炼”;对“理解安全健康”提出了“自主的健康生活和态度”。曲宗湖等人在对日本学校体育进行考察后的报告中总结认为:“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校体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由以增强学生体力为宗旨而转向培养学生能力、追求生活乐趣为宗旨的生涯体育的指导思想。第五个阶段:生存、生活能力的体育时期1999年,日本又一次修订了中小学体育大纲,在高中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了保健体育课的目标是“以身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对健康、安全、运动的理解以及合理的运动实践,在实施终身体育计划的运动中,养成热爱体育的信念与能力的同时,达到保持与增进健康的实践能力和体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充实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之后,日本于2008年重新修订了《学习指导要领》,其基本目标和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指导要领》要求学校体育教育要培养学生真实的“体育的学力”,主要包括身体能力、态度、知识-思考-判断。这次修订仍是把终身体育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但身心一体受到重视,这是日本学校体育长期以来重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的体现。

3.2指导思想与发展理念转变的特征分析

日本学校体育思想与发展理念的转变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每十年进行一次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修订体育学习指导要领上,每次修订都有新的目标体现;二是学校体育始终坚持健康教育与身体教育相结合,为日本成为世界最为健康长寿的国家之一奠定了基础。三是重视学生基础体力,关注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及意志品质培养是日本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思想;四是建立了适合日本社会的“终身体育”体系,走出了一条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道路。

4中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转变历程及特征分析

4.1中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转变历程

中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与发展理念的演变,不仅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也不同程度上烙有国外学校体育思想的痕迹。就新中国成立以来而言,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与发展理念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调学校体育的保家卫国功能,突出社会需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学校体育照搬苏联体育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尤其受最能体现苏联学校体育思想的“劳卫制”的影响,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也定位于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学生准备社会主义劳动和保卫祖国,体现了学校体育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价值”。尽管建国初期同志两次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但因各方面条件限制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第二阶段:以体质教育思想为主的多种思想的交织阶段1979年“扬州工作会议”之后,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以增强学生体质主为,以普及为主,以经常锻炼为主”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12]。“三个为主”的指导思想,对20世纪80年代的学校体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大量的国外学校体育思想被引进,出现了多种思想交织的局面,呈现出以体质教育思想为主,快乐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竞技体育思想并存的多元化态势。第三阶段:“健康第一”的思想成为新世纪学校体育的主旋律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得被赋予新内涵的“健康第一”思想在建国后50年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明确提出:“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这一目标又进一步确立了“健康第一”思想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也体现出学校体育在教育要坚持全面发展战略主题中的重要性。

4.2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转变的特征分析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与发展理念经历了以关注“社会需要为主”到以关注“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再到以关注“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主”三个阶段,使得学校体育在“以人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基本理念指导下,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思想体系,即以“健康第一”为主线,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以及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及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运动技能及竞技水平的综合发展。

5四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转变的基本特征

第5篇

关键词 民生体育 发展研究 体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体育思想指的是人们对于体育活动规律和内涵的了解,属于时展的直接产物,体育思想的出现和发展会为全民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正确指导,并有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自从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体育思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且其侧重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某些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体育思想发展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进而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然而,由整个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我国的整体民生体育思想仍然处于积极发展的态势,并发挥出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1 民生体育思想的出现和基本含义

1.1 民生体育思想的出现

随着我国近年来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逐步加快,我国居民参与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热情也大大提高,且对于社会运动健身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利用日常体育活动强健体魄、增强体质,现已逐渐成为我国居民寻找幸福、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且通过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素质和体质也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地位。随着近年来我国各个领域对于民生问题关注程度的逐步提高,各个地方体育管理部门和国家体育总局也都在体育思想中融入了民生的概念,并力求通过民生体育思想,解决人们体质和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1.2 民生体育的基本含义

民生体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下述三个方面:第一,随着社会的日渐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体育活动的目标、形式和内容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的影响。第二,政府是公共体育资源的供给主体,作为公共体育服务和产品的核心供给者,政府部门在民生体育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第三,民生体育思想的发展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将群众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设置为人民体质的增强、人民体育需求的满足以及人民体育权益的维护。

2 我国民生体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1 民生体育思想的起步阶段(1949至1965 年)

自成立新中国以后,我国各个学校、机关和工厂均纷纷开展了大规模的体育活动,实现了人民群众体质和生活质量的明显提高。群众性体育活动成为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主要方向,传统脱离群众、仅供少数人玩赏、为少数人服务的体育活动也逐渐在人民群众中得到了广泛推广,这就彻底转变了传统体育体质与生产劳动、基层群众以及部分统治者相互对立的问题,从而保证体育活动更好地为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服务。

2.2 民生体育思想的异化(1966至1976 年)

这一阶段体育活动的开展是政府部门组织和计划的结果,其主要对象为广大人民群众,且整个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始终贯穿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基本理念,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仅体现出了政府的责任和服务功能,更得到了我国人民的广泛认可与积极参与,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得到了广泛的调动,因此,规模庞大、轰轰烈烈也是这一阶段体育活动的主要特征。然而,受到当时历史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影响,这些规模浩大体育活动组织和开展的主要目标不在于人民群众体育需求的满足,而更多的是政治目标的实现,因而彻底背离了体育活动公平性和基础性的特征。

2.3 民生体育思想的弱化(1977至1994 年)

受到当时我国经济实力的制约,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总的来看,一国的总体经济实力会决定其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而国民自身的经济实力则会决定民生体育的发展水平,在当时情况下,相对于十几亿的国民,我国的经济实力发展水平远远不足。若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民生体育的快速发展,确实存在较大的难度,与其同步低水平、平均使用,倒不如重点突破、集中使用。虽然体育事业发展得不到经济上的全面支持,但将现有资源完全集中于竞技体育之中,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实施统计的集中领导,根据重要性进行物力和财力的调配,仍然能有所作为。

2.4 民生体育思想的回归(1995至2007 年)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对于体育活动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体育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体育活动需求量增加之间存在的矛盾也日渐加重,同时社会体育指导人才不足、体育场馆数量不足以及体育法制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民生体育问题,彻底转变传统的体育发展不均衡现象,我国应加大力度促进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协调、全面发展。

2.5 民生体育思想的发展(2008 年至今)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召开,我国体育事业所取得的成绩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因此,我国人民对于体育强国和体育大国的讨论也日渐激烈。随着人民对于体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我国体育事业国际竞争力的逐步增强,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民生体育思想也逐渐成为了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议题,只有实现民生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才能够真正达成我国体育大国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田雨普.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J].体育科学,2009,29(3).

[2] 潘志成.中日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及其比较[J].论坛,2010,1(1).

[3] 沈克印,周学荣,李荷皎.民生体育建设的理论诉求与路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2).

第6篇

1、终身体育思想的内涵

终身体育就是说,在没有老师教导的情况下,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终身体育思想这一说法可以追溯到1965年,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认为教育应当贯穿人的一生,从生至死都应当受到教育的影响,此后,日本学者早川大芳也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并将这种观点应用到体育中去,认为人的一生当中,体育教育要转变为一种意识引导人们坚持体育锻炼。进入21世纪之前,我国先后颁布了五部《体育教育大纲》,但是这五部大纲中着重强调体育对于生物体的作用,而忽略了真正的体育素养,21世纪之后,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中》才提到了加强体育素养的重要性。在如今的大学体育课堂上,所有活动的核心都是培养大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得学生在离开校园之后,仍然能够主动要求自身进行体育锻炼。

2、大学体育以终身体育思想为主导是必经路线

随着经济技术迅猛发展,体育文化也深深渗入人们的生活中,社会的进步与现代体育的发展相结合,形成了终身体育的思想,社会发展趋势要求高校教育者将终身体育发展为终身教育。迄今为止,愈来愈多的国家将终身体育思想作为高校的主导思想,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相近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以此提高其未来的生活质量。我国现有的体育指导思想,主要是基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前苏联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青少年具体身体状况,注重课堂课外为一体。依据国家所规定的教育目标,我国高校中的体育课程都是围绕德、智、体、美、劳展开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尽管当下我国各大高校的体育课堂呈现多元化特征,但是仔细观察发现,每一种方式都有利有弊,并不能相互融合,更不能相互取代,在这种情况下,将终身体育思想作为主导思想,各大高校的具体指导路线可在此之下相互交流、相互补充[2]。从另一方面来说,体育是人类专属的特殊活动形式,很多情况下是由行动本身引起的兴趣,这种兴趣产生之后会人的身体带来愉悦和健康,尤其是在终身体育思想形成之后,它将与人们的未来生活质量直接挂钩。可以说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时代体育生涯的最高级阶段,大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较为成熟的年龄段,在这一时期着重培养其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在终身体育思想当中,学校体育起到了辅助作用,它能够将学生的个性特点与能力要求有效结合,使其受益终生。

3、终身体育思想的作用

贯彻落实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可以将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社会需求相结合,既可以打开学生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感受到体育带来的无穷魅力,认识到体育知识给生活带来的意义,使每一个学生成为自身锻炼的督促着和指导者,还可以以大学生运动带动全民运动,充分发挥终身体育思想的积极作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大学生在大学所接受的教育对其人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他们步入社会之后,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和使命。但是,据调查,目前高校毕业的大学生,90%左右的人缺乏体育意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追溯其根源就会发现,大学生在校期间体育意识淡薄。如果在体育教育方面变革,使终身体育思想成为主导思想,那么上述情况就一定会有改观。自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北京成功举办以来,体育教育的使命在中华大地上变得更加艰巨,事实证明,我国要保证每年有百万、甚至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全民健身中来,因为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做任何事情的重要前提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下的中国特色体育理论体系尚不完善,但目前各大高校理论资源并不缺乏,加上高校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始终把终身体育思想放在主导位置,终身体育思想的主导作用最终将得以全面发挥。

4、大学体育应当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大学体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现如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已经全面实施,大学生也终将发挥带头人的作用,针对这一问题,应当做到如下几点:教师队伍强化。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想要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首先老师就必须先有这种思想,只有不断积累新知识、新经验,才能参透终身体育的真谛,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理论思想。对于体育老师而言,更要以身作则,掌握竞技体育的技巧,这样才能向同学展现体育的魅力,使每一位学生都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学校领导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授课环境,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难题,使其安心投入到教书育人中来。有些学校歧视体育老师,并不将其与主课老师一视同仁,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良好的身体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条件,所以说,体育老师和其他老师地位等同。加强环境建设和思想建设。体育教学环境涉及到相关场地问题,可以说,运动器材的好坏也影响到学生的兴趣,所以,学校万万不可以节约在体育器材、设备方面的经费支出,要满足学生对现代化体育设备的渴求。体育课是以实践为主,因而在内容规划方面,应当遵循大学生心理,勾起大学生跃跃欲试的想法,使其学以致用。创造终身体育文化氛围。学校可以适当举行大型活动或者建立体育俱乐部,增加一切户外活动项目,既满足了大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的追求,也教会了他们在野外生存时必备的本领。在体育理论课堂上,教师对于授课内容也应当依据多样化原则,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需求,准备不同类型的备课材料,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课堂。事实上,终身体育教育的根本就是为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因此,创造优良的终身体育文化氛围对于整个社会都是有所裨益的。

5、结论

当今社会中,人们的身体康健程度和发达的物质文化生活并不相适应,而大学生作为重要群体,更应受到终身体育思想的教化。大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不仅要以娱乐为目的,更要注重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以便于在未来生活中做一个全民健身计划的实践者,为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做出一份贡献。对于教育者而言,应充分注重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立足于体育带来的优良效应,把培养身心健康的当代大学生作为重要目标,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教育中,进而推动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

本文作者:乔勇工作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第7篇

一、颜元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反对重文轻武,提倡文武兼修

明清时期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封建教育几乎完全排除有关武艺的内容,导致国人体质特别是读书人的体质明显下降,而当时全社会却不以为然。颜元恨极这种学风,咬牙切齿以砒霜来比喻朱子之学。为改变这种陋习,肃清社会轻武的毒瘤,颜元提出要重视武备训练,培养文武全才,改变以往只注重经史的局面。这种文可志邦可御强的文武之治,应广为称道和效仿。

(二)德、智、体合一,注重全面发展

颜元把学校当做实施教化,培育人才的重要渠道,同时也将自己的体育思想置于学校教育中加以落实。在招生学生时,曾提出了“凡为吾徒者,当立志学礼、乐、射、射、御、书、数及兵、农、钱、谷、水、火、工、虞”的要求,这些课程放在今天相当于我们的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等。其中颜元高度重视的体育教育,被认为对人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涵养学生的性情德行,又可以增加身体健康。他推崇孔门的“教人以礼、乐、农、兵,心意身世一致加工”的教育理念,按照现代的说法正是德、智、体三位一体,相辅相成。

(三)动以致强,推崇习动、主动

颜元极力批判宋儒的静坐,提出了完全相反的主动教育法和习行教育法。他认为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就要调动整个身心,身要动,心也要动,否则就是不完整的。只有通过不断的体育运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达到身心俱动。更为可贵的是,颜元还将强身与强国结合在一起,认为强身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得服务于国家,从而使国家强盛。

二、颜元体育思想的实践

(一)一生热衷于体育锻炼

颜元十分重视体育锻炼,一生坚持参与武艺训练,对养生之道颇有顿悟,颜元自己勤练武艺的同时,还教导弟子习武、举石、击剑锻炼力量,并与学生一起登山、玩水、吟诗、骑射。直到晚年,一生习武,从未间断,且技艺高超。有例为证,在颜元57岁时曾到商水拜访侠士李木天,与之比试,二人遂折竹为刀,对舞不数合,颜元击中木天手腕。木天大惊,倾倒下拜。次日便令其子从先生游。李木天作为行家里手,对武术不止是浅尝辄止,但与颜元精湛的武术造诣相比还是稍逊一筹。在《体育之研究》就对此做出评价:“清之初世,颜习斋、李刚主,文而兼武。习斋远涉千里之外,学击剑之术于塞北,与勇士角而胜焉。故其言曰:文武缺一岂道乎?”

(二)漳南书院主持体育实践

颜元早年的求学经历和日常不间断的体育锻炼,使他掌握了大量的体育技能,为其日后传授体育思想,实践体育教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颜元六十二岁时,经赫文灿三次邀请后前往肥乡主持漳南书院。他在亲自规划书院建设时,除了将学院划分为文事、经史、艺能等斋外,还特设了武备斋,专“课皇帝太公技艺孙五子兵法,并攻守、营阵、陆水诸战法,射御、技击等科。”为练就一副健壮的身体,颜元经常督率学生“习礼、歌诗、学书记、举石、超距,击拳、率以肄三为程”;“每逢一、六日课数,三、八日习礼,四、九日歌诗、习乐,五、十日习射。”同时,在书院外还专门设有“马步射圃”,以供练习骑马、射箭之用。书院不仅有运动场,颜元本人还经常代领弟子们“习恭、习数、习礼…又教弟子舞,举石习刀,先生浩歌。”在讲习闲暇之余,“偕诸子或履桥,或拿舟入(院内水池),弦歌笑语,作山水乐”,把体育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颜元主持的漳南书院最终因水患泛滥,不到半年,被迫停办。但是他大胆创新的精神,主张习动的教学方法,培养文武兼备豪杰人才的理念,以及独树一帜的实学思想,在我国教育史也是前所未有。漳南书院的创办,为颜元的体育教育提供了伸展拳脚的空间,为其思想的传播贡献了一份力量。

三、总结

第8篇

作为体育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的“体育原理”自诞生以来,就担负起指导体育认知与发展的基础理论重任,而作为正式课程进入近代中国学校,也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中国体育学科的发展受美国影响甚深。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体育学的早期发展与美国体育学的发展可说是亦步亦趋。所以,审视近代中国体育原理的变迁,就如同从一个侧面审视中国近代体育学科的发展,从中也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到美国体育思想对中国近代体育思想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1近代中国体育原理从日本主导向美国主导的转变

“体育原理”在中国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1920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的课表中还没有“体育原理”,至1925年许禹生、刘芸生创办北京体育学校时,“体育原理”已出现在课程设置中[1]。其后,便普遍出现在国内各个体育专业的课程表中。可惜的是,这些早期的体育原理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今天无从查找。目前有据可查,最早类似体育原理的著作为1912年4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徐福生编译的《体育之理论与实际》。这是一本以技术见长的旧式体操原理书籍。我国第一本相对正规的《体育原理》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末[2]。此后民国期间《体育原理》的出版出现过两次高峰期,第一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受1932年《国民体育实施方案》颁布,以及教育部体育委员会成立的影响,体育发展被纳入到国家行政管理的范畴而备受关注,由此引发了我国近代第一次体育学术发展的高潮。第二次则是抗战胜利后,社会出现暂短稳定,体育学术的发展再次进入上升期。

民国时期的体育原理书籍,无论是徐福生的《体育之理论与实际》,还是江良规的《体育原理》,结构上都相似,这说明了体育原理的编纂实际上存在一个看似松散,却又不得不依附的写作规范与框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体育被广泛视为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尚未成长为具有独立领域和特质的学科。正如宋君复[3]9在其《体育原理》的第一章第三节中所述:“体育为普通教育之一部分。”吴蕴瑞、袁敦礼[4]也在其书中指出:“体育为教育之一种形式与方法,不能离教育而独立。”所以,体育原理实际上主要是以教育原理作为蓝本编写的。

在指导思想上,近代中国体育思想经历了从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向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转变。这一转变以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为界点。表现在形式上,则是从体操向体育的转变。

我国早期体育思想受日本影响很深。徐福生的《体育之理论与实际》一书实际上是日本早期体操原理的中文简译版。其基本结构仍然遵循赫尔巴特学派由目的而手段的基本思维模式[5]。该书出版之际,正值我国大量从日本借译西方学术的阶段。当时体育是“身体的教育”(EducationofthePhysical)的认识仍然占据主流。后来,随着教育思想整体向杜威实用主义的倾斜,体育界对体育的认识也开始向“体育是通过身体的教育”(EducationthroughthePhysical)认识过渡。

这一过渡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麦克乐的体育思想为主导,宋君复的《体育原理》是代表性书籍。第二阶段则主要以威廉姆斯的体育思想为主导,吴蕴瑞、袁敦礼,以及方万邦的两部《体育原理》为代表性书籍。

1.1麦克乐体育思想与宋君复的《体育原理》

宋君复的《体育原理》是一本带有科普性质的体育理论书籍。该书是作者就任于沪江大学期间所完成。

实际上,这是一本美国体育原理的简化本。作者在序言中也说的非常明白,书的完成获得了包括麦克乐、巴格女士、麦口台博士的大力协助。

翻阅宋君复的《体育原理》,麦克乐的影响随处可见。该书对体育并无明确的界定。体育仅仅被视为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影响个人行为与文化的特殊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要在保证获得足够的精力之余,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的品性与人格。这些观点都与麦克乐对体育的诠释如出一辙[6]。不但如此,该书还多处大段摘录了麦克乐的论述,如第三章“体育对于政治之影响”,实际上完全脱胎于麦克乐[7]的《体育与德谟拉西克》。

在谈及如何获得体育目的的时候,宋君复[3]15特别强调要“依学习原理顺次进行”,来“发展技术”。在教材选取上则注重“自然式运动”,如篮球;而反对“人工式运动”,如瑞典式柔软体操[3]16。而在描述各国体育制度的时候,一方面指出德国、瑞典和日本的体育均带有很强的军国民主义特点,另一方面将美国体制同名于“青年会制”,称其“保留日尔曼与瑞典两制之健身术,一方面舍弃其过重形式与军纪化之部分,复加以英美少年之游戏与健身术……是一个适当之混合制度。”[3]5这种注重体育课程设置上理论与实践的严密配置,重视教学的阶段性,强调技术的熟练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以及在教材的选取上偏重于自然体育的指导思想,实际上也都是麦克乐一向提倡的体育思想。

而将美国体育体制简而称之为“青年会制”,则更加显现出麦克乐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体育总干事的身份对其产生的影响。

1.2威廉姆斯体育思想与方万邦、吴蕴瑞、袁敦礼等的《体育原理》

耶西·F·威廉姆斯是美国体育史上影响最大,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有人将其视为现代美国体育理论主要的奠基人,但也有人对他的学术观点与行事方式大加批评。但无论如何,他对美国体育,乃至于世界体育的影响之大却不容置疑。他的体育思想受杜威影响至深,坚信实用主义的教育哲学,认为体育本质上就是教育,是一种通过身体的,完成人的全面社会化的教育[8];所以,他提倡“全人教育”,注重参加各种身体活动所能带来的各种社会价值[9]。他曾于1923~1940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体育系的主任,期间培养出无数优秀的体育教育人才。其中包括中国的袁敦礼、方万邦、吴蕴瑞等人。实际上,威廉姆斯领导下的哥伦比亚大学体育系的崛起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美国近代体育思想转型的最终完成。#p#分页标题#e#

由于长时间受欧洲体操教育影响,美国早期体育带有浓厚的身心二元论色彩,强调体育的核心是其所具有的矫正性和治疗方法性。深受进步主义思潮影响的威廉姆斯[10],对此表示出强烈的反对。他认为美国学校中广泛施行的形式主义体操教育已经过时,它的继续存在不合时宜,甚至不切实际[11]。

在威廉姆斯[12]185看来,(体操是)建立在对美国青少年的特点、特性和需要完全陌生的一组思想之上的人造练习,并且取得了那些认为体操是矫正错误、获取健康和促进纪录的人们的认同。

威廉姆斯[12]65认为体育的主要目的不单是获取健康:“……体育完全不应当是为了健康的目的而组织的。它是一个教育活动。将体育课程说成是‘身体的福利工作’,缺乏对获取健康以及体育的教育价值的正确评价。”威廉姆斯认为,尽管当时美国体育中的体操很大程度上已经是经由美国人改造过的美式体操,但欧式体操教学长久以来积累而成的陈旧思维与各种弊端已很难改变。形式体操对于体育达成其教育目的从根本上是有害的。体育应该是“全人”的教育,而跑步、打球、游泳一类“自然体育”是履行这一职责的最好手段。因为,无论竞争、追逐、跳跃,甚至敌意,都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体育应该是通过身体来进行的教育(EducationThroughthePhysical)[13],它的目的应该是协助人在整体社会中的发展。所以,威廉姆斯[12]26一再强调,教育的功能,以及体育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为儿童将来在民主社会生活做准备。体育作为教育,必须要培养具备充足知识与思想的,最能适应生活,同时最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公民。“体育应该奉献自己来表达处于社会主置的思想和需要,以及美国人民的意志,并且帮助他们获得更为完善的思想,去认识到更为合适的需要,去拥有更为崇高的决心。”为此,威廉姆斯公开批评带有军国民色彩的体操教育,呼吁民众参加自然的、带有休闲性质的运动[14];鼓励美国民众支持子女在学校参加社交舞蹈等其他身体活动的课程[15];签名反对美国政府在某些教育机构开展军事训练的做法[16];公开反对使用闹钟、洗冷水浴和过分健身[17]。

方万邦、吴蕴瑞、袁敦礼的体育思想深受威廉姆斯的影响。这在他们的两部《体育原理》中得到体现。

首先,不同于宋君复,在吴蕴瑞、袁敦礼和方万邦的书中,对体育原理的概念做了更加深入的讨论。

吴蕴瑞、袁敦礼[18]6在第一章就道出了体育原理的“原理”,是为了“将许多驳杂、表面上不相关或无明确意义之事实,解释之、引申之或归纳之成为一种定律式的说明。”同时,原理是“于实施或解释此事物时,能引用之为指南针,为判断是非曲直之根据。”[18]6故此,原理必须要根据事实,而不仅仅是事实本身。原理具有广泛的应用效力。不但如此,原理还可以通过实际应用来进行检验。然后,作者进一步说明了原理所具有的时效性,“在科学进步如此神速之日,则今日所据以为是者,明日或即为非。”[18]7方万邦[19]11在其《体育原理》中也指出,体育原理作为一门“原理”,必须要根据事实而获得。体育原理的创设离不开事实,而是根据胚胎学、心理学、解剖学、生理学、人体机动学、社会学等基本科学的事实而创设。同时,也承认“体育学术是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19]112其次,在探讨体育的概念问题时,两本《体育原理》的作者都赞同,体育是教育的一个方面,同时体育是通过身体的教育。所以,吴蕴瑞、袁敦礼[18]12定义体育为“乃以身体活动为方式之教育也。”而方万邦[19]115将体育定义为“体育是以身体大肌肉活动为工具而谋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由此也引出体育是“全人”教育的概念。为此,方万邦[19]102指出体育的目的是要谋求“‘整个’儿童的发展”,以便将他们培养成为“健全的现代公民。”因为,体育作为完成教育目的的工具,只有在其训练成效对人生的其他方面产生效用的时候,体育才有价值[19]85。而吴蕴瑞与袁敦礼[18]118也指出,体育作为教育“视儿童为一整个机体,一切教学均影响学生之各方面。体育自早即根据此原则实施。”对于体育的目的,吴蕴瑞、袁敦礼[18]81指出:“体育既入教育之轨道,体育与教育同进退,体育之目的,即随教育目的为转移。近代体育目的之演进,大率由此。”然后,他们从机体之充分发达、技能与能力之培成、品格与人格之培养3个方面对体育的目的进行了分析。而方万邦[19]117-118则在其书中指出体育的目的可以从儿童的生长发育与体育课程的设置两个方面获得“发达”。文中还专门列举了《教育部颁布中学体育暂行课程标准》所定之体育目标,与威廉姆斯所设定的体育目标进行对比[19]121-127。

尽管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方万邦、吴蕴瑞、袁敦礼3位先生都赞同体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在身体、心理与精神上都健全的人。而体育的目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相应的社会状况来进行设定,同时还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身为自然体育的倡导者,3人均对体操作为早期体育课程的主体表示异议。这与威廉姆斯对于美国学校中广泛施行的形式主义体操教育的强烈反感如出一辙。

从以上关于体育的概念、体育目的、体育理论的定义、对体操的认识等方面的叙述中,反映出威廉姆斯对方万邦、吴蕴瑞、袁敦礼体育思想的影响。

2麦克乐与威廉姆斯体育思想的异同及其在中国的折射

在美国,麦克乐的影响力并不亚于威廉姆斯。在人体测量学与竞赛规则设定、运动组织制度的规划等方面,麦克乐甚至略胜一筹。

两人的共同点在于都提倡身心一元的体育教育,且都是自然体育的崇尚者。尽管如此,两人在体育目的的认识上仍然存在着差异。在麦克乐看来,体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发展人的身体。所以,他非常看重对运动技能的掌握。而威廉姆斯则认为,体育的终极目的是通过体育来帮助人获得有益于民主生活的社会价值与技巧。

实际上,威廉姆斯认为,强调身体练习对精神的强化作用,虽然也套用了“通过身体的教育”的表述,但实际上仍然没有摆脱传统二元论的影响。也就是说,麦克乐的体育思想实际上介于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之间。而这一思想上的区分在宋君复与袁敦礼的著作中体现得非常清楚。#p#分页标题#e#

宋君复[3]50“强健之精神,常寓于强健之身体中”的说法,明显受麦克乐的影响。因为麦克乐[20]77-78认为,人尽管是身心合一的有机整体,但身体在全部中要占相对大的部分。而袁敦礼[21]则指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只是“经验派所论断,而近于副现象之二元说,与近代生命唯一——机体唯一——之科学观念不同”,并指出这种认识是一种中和了二元论与一元论的狭隘论断。这一认识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麦克乐与威廉姆斯在体育思想上侧重点的不同所造成的。

但这一看似微小的差别恰恰显示出体育从“身体的教育”向“通过身体的教育”转型时所发生的思维过渡。而袁敦礼对此的准确把握显示出中国体育学人所具有的学术敏锐度。

实际上,麦克乐与威廉姆斯认识观点上的不同,不光体现在有关“身—心”关系的命题中,也存在于两人对于健康与体育的关系的阐述上。

麦克乐[20]110认为体育的职责之一就是改善学生的健康状态,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对于我来说,今天的体育面临着两个机会……第一个是对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的确实改善。”他始终相信,在维护人的健康方面,体育具有预防人心理与感情不稳定的作用。

同时,如前所述,麦克乐认为体育最主要的目的是对身体的发展。在麦克乐关于健康的诸多论述中,始终使用“健康(Health)”来形容“身体性健康(PhysicalWell-being)”[6]33。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宋君复[3]32对于健康的认识仅限于身体健康,“故健康云者,必吾人之各种器官发展得其宜,且不互相抵触之谓也。”不同于麦克乐,威廉姆斯[22]将健康定义为一种“生活的质量(QualityofLife)”,这一质量使人“最好的活着,并最好的进行服务(tolivemostandtoservebest)。”他认为,健康绝不仅仅包括良好的身体、心理与情感状态,它还包含一些诸如自我克制与自我控制的价值。而且,健康本身并不是目标,而是最有可能获得完满生活的途径;人如果想获得健康的生活,必须将健康的原理与知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否则就没有价值。所以,他并不认为维护学生的健康是学校体育最主要的职责。而体育以外的其他活动,特别是娱乐休闲类的活动才是消解现代生活的压力困境的良方。

威廉姆斯的这种实用主义体育思想打破了长久以来以健康为至高目标的体育发展路径,将体育与健康教育以一种更为清晰与理智的认识区分开来。诚然,体育与健康教育有相互重叠的区域,但两者绝对不是完全重合的关系,也不可能完全相互取代。

所以,健康是一个不可测量的质量,将体质与健康或者身体舒适视为同义词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这一看法与当时很多体育教育家,如F·罗杰斯(F.Rogers)和麦克乐大相径庭。罗杰斯[23]等认为,通过人体测量学、力量指标测定、心血管效能测试,人们可以测量身体的舒适度(physicalfitness),也就是健康程度。

从健康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一争论,麦克乐等人所持的是一种带有明确医学倾向性的定义方式。在他们看来,健康是“一个有机体或有机体的部分处于安宁的状态,它的特征是机体有正常的功能,以及没有疾病”[24]116。

这一定义的优点是可以利用明确的手段和指标来迅速说明问题,但它的最大缺陷是被动的假设健康是一种可衡量的稳定质量,由此使人们的注意力都倾向集中到各种机能失调时所表现出来的体征,却忽视对稳定状态的分析,最终导致研究的重点发生偏移,同时也忽略了对健康的社会性与心理性认识的关注。而威廉姆斯[25]所坚持的是一种社会文化性的定义方式。他认为体育具有促进健康的功能,但这不意味体育可以代替健康教育,且体育并不必然带来健康。定义健康应该以所处的社会环境为参照,且此定义过程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获得修正。

这一认识与帕森斯的健康定义有很多相似,都是以个人参与负责社会体系的本质为基础,说明“健康可以解释为已社会化的个人完成角色和任务的能力处于最适当的状态……健康也与他在社会上的‘状况’,即角色的不同类型和相应任务结构有关,诸如性别、年龄、已有的受教育程度,等等”[25]115。这种从历史性的角度,将健康置于相应的社会价值与社会结构中进行审视,就其所背负的社会文化内涵进行阐释的定义方式,无疑是对单纯生物性的医学定义的有益补充与制衡。

第9篇

1、说短话

现如今很多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要么就是照本宣科,要么就是用一串一串的专业术语进行长篇大论的演讲,而这些都是很难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产生兴趣的。只有以简短明了的话语来讲明理论,实现言简意赅的语言效果,才有利于学生接受。对于教师而言,口头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其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有人说,将简单的事情讲复杂, 是水平低的表现,而将复杂的事情讲简单,则是水平高的表现。也就是说,若能够长话短说、简洁明了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和思想,就是最好的教学语言,就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2、说明白话

之所以说思想教育中要说明白话,是因为当前很多教师往往将简单的事情讲的很复杂,话讲不明白,不说学生听的一头雾水,甚至教师自己都未必知道自己在讲什么。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但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弊端。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家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会用道理深刻、话语明白的方式讲解出来,所说的话清晰明了,通俗易懂,易懂的程度要能使8岁的孩子都能听明白,这才是最理想的话语表达方式。

3、说管用的话

目前在思想教育的话语体系中存在一个很明显的弊端,就是空话、套话、官话较为泛滥,很多时候,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讲的话语完全天衣无缝,且听起来非常合情合理,但事实上仔细分析,这些话语完全没有精神意义,都是场面话和一些空泛的大道理,并不能起到实际的教育作用。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从应该创新话语体系,有什么话讲什么话,并且要讲自己的话,讲当时代的话。不要刻意追求高深的思想境界,就以自然真实的语言讲解一些小道理,使被教育者在小道理中认识到深刻的大道理。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和理论都是源自生活,在传达思想时自然也要贴近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播真理,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

4、说带问题意识的话

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思想教育的过程就是要让人们能够意识到思想中的不足与问题,并加以改进,接受新的正确的思想知识。因此问题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导。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要树立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推动思想问题解决。思想产生于问题之中,反过来又能阐明问题。其价值作用就在于科学地回答问题。我们要从群众需要出发,与热点面对面,同群众心贴心,善于回答疑惑,耐心解答疑问。回答胜于回避,一味回避是掩耳盗铃。只有直面问题,做出有的放矢的回答,才能解疑释惑。问题中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空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分析解决问题,当然甚好;尚无解决之策,只要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也非常好。因此,我们要以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深刻研究、对现实问题的洞察把握,以理性的思维和独到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找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的结合点,以敏锐的眼光发现问题,以辩证的态度提出问题,以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以正确的理论指导解决问题。

5、说事实的话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自我封闭,自我循环,把思想政治教育搞成脱离实际的概念堆砌,搞成照本宣科的刻板说教。要从实践破题,用实践立论,拿实践论证。实践最有说服力,事实是最硬的道理。要善于用客观事实说话,用典型案例说话,用切身感受说话,把抽象变形象,把概念变事实。运用真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析事明理,使道理鲜活不苍白,生动不呆板,亲切不生硬,增进对教育的理解和认同。

比如,理想信念教育要取得实效,不能空对空,要用鲜活事实教育师生。有位专家这样讲过,到古巴才知道,搞社会主义不开放不行;到朝鲜才知道,搞社会主义不改革不行;到俄罗斯才知道,搞社会主义乱改革不行;到印度才知道,不搞社会主义不行,因此,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6、说有故事的话

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撞击。讲故事可以用生动的情节诊释情感,用最直白的语言传递信息,用质朴的方式碰撞心灵,拉近教育双方的心理距离。要增加亲近感,减少反感;增加感悟,减少灌输;增加情趣,减少刻薄;增加感同身受,减少居高临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话语体系,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讲好讲活讲深人生故事、讲好讲活讲深中国故事、讲好讲活讲深世界故事,用生动故事讲深刻道理,润物无声、春风化雨,激励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达到沁人心脾的效果。

第10篇

一、黄质夫的乡村师范体育思想体系

(一)“堪做乡民表率”的教育理想与身体意象黄质夫认为学校“存在之价值在促进社会之进步”,乡村师范学校不应只是培养合格的小学师资,更应经由教育培养的优良师资“去做灌输农民知识,改进农民生活的导师,发展乡村社会事业的领袖”。为达到此教育最终目的,他理想中的乡村师范生应“堪做乡民的表率”,并且是全方位的表率。应具备“农夫的身手,强健的身体,坚强的意志,勤俭的习惯,热心服务的精神”。而培养途径则是经由“由做而学,由学而教之原则,施以最适当之科学教育,最严格之身心训练并注重生活作业,农事操作,社会服务,教育实习”。黄质夫乡村师范生“理想人”的形象刻画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为推进乡村建设,打开乡村教育被动的局面,他与一批教育工作者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华乡村教育社,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为践行“教育乡村化,乡村教育化”的教育理念,黄质夫创办了友农社,使乡民习得健身方法,了解自己与他人、自然、国家的关系。为“适应乡村社会,改良乡村环境”,同时使乡村师范生“养成服务乡村社会之能力”设立推广部,分为教育,如民众补习学校、民众读书处、科学常识实验等;村政,如风俗改良会、劝戒烟赌、民众娱乐会等;农业,如改良农事,农忙托儿所等,解决乡民需要,教育民众,改良乡村。筹办“栖霞新村”,进行新农村建设实验,“以乡师为龙头,向四面八方辐射,带动、影响、指导周围的乡村,对其加以改良,使之成为新农村。”在“乡村表率”教育理想统领下,身体的多重角色要求身体必须学会遵守特定的身体规则,以呈现教育理想所规定的合适的角色表现。健全的体格,优美正确的姿势,合适的衣着、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热爱劳动,拥有健康的娱乐生活方式等是黄质夫的身体意象,并且可以也应该藉由身体教育养成乡村师范生服从、耐劳、自治、勇敢、团结、互助、守纪律的美德。

(二)严格的身体管理体系在黄质夫的教育实践中,身体被置于严格的监督和规范之中,“凡校中所有教职员,无不训育化,凡校中一切设施,无不以训育为中心,俾学生能于直接间接方面,俱收潜移默化之功”,体育管理机构为“校长主任导师学生干部”四级管理体系。身体强壮是其乡村师范报考资格之一,远足是乡村师范的必设项目,距离在五十里至一百里;每学期始末,均要举行一次身体检查,内容包括体力、体格、疾病三个部分,每个月要检查一次体重,并且身体检查结果作为竞赛成绩“公表之”“,使学生明了本人身体之强弱,知所惕励”,不及格者还要接受停学或退学处分。同时为了根除乡村“居民缺乏卫生常识,致使身体常罹患疾病”的社会现状,对个人卫生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制定了“卫生十禁”,禁止随意涕唾,禁止寝具不洁,禁止排便失时等,通过编订标语,编印浅说,调查习惯,考核成绩等方式试图使健康的卫生行为习惯化,庆典或集会之时,设置“风纪生”,纠正不合规范的行为。严密的教育措施及体育管理体系所构成的“有组织的集体生活”让身体自觉与不自觉地被纳入既定规范之中,内化为个人的生活方式,并最终能够成为乡民的表率,引导他们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

(三)全面的身体照看措施为生活做准备是黄质夫的体育主张,因此学校体育的最高管理机构是“生活指导部”,以此为出发点其体育内容范畴极广,与身体有关的“积极之培养、锻炼,消极之防护、治疗、乃至作息之调节,知识之研求等”均囊括在体育之中。在黄质夫的教育主张中,体育的实施规定直接指向日常生活行为,饮食、卫生、大小便、零食等都有规定,主要内容有:第一,营养。包括新鲜空气,三餐的荤素搭配,豆浆的供应。第二,锻炼。包括劳作,锯木、摇绳、筛谷等矫正劳作,远足,早操,主要是柔软操,以早晨起床之后练习,时间十五分钟,全年不间断;第三,卫生。制定了“卫生十禁”,对衣、食、住、清洁、沐浴均进行了规定,在国立贵州师范期间,考虑到“边地贫瘠,易生疾病,卫生教育极应注意,所以在各班级都增授卫生课一小时”,目的在于革除乡村卫生陋习,解决乡村面临的疟疾等健康问题。第四,医药。设立校医院和调养室,实行健康保险制度,由校医、工役、学生共同看护。第五,休息。规定每日睡眠八小时,休息约二小时,每日自由活动二小时。同时,休闲生活,如游山、玩乐器、下棋、踢毽子等积极的娱乐方式均属于休息之列。学校内设有娱乐室以供室内娱乐。第六,体育理论课程。包括生理卫生、健康教育、医药常识、小学体育教学法。乡村师范生作为未来乡村教师的生力军,他们担负着中国青少年的身体管理职责,乡村师范教育应造就合适的学校体育教师。

(四)体育选材上民族特性、身体经验与乡村实际的融合针对民国年间教育界对中国旧式教育的完全舍弃和对欧美教育不加选择的引入,他痛斥“以为除欧美所倡行者外,即觉无教育可言.....以社会求合于教育之标准,倒果为因,舍本求末,是将弃其数千年之历史,忘其数万万人之习俗,毁其社会原有之组织”。因此,身体教育的民族特性是黄质夫一直致力于践行的教育理念,他提倡国技、竞走、游泳、竞舟、登山、象棋、钓鱼,一方面考虑民族固有之文化,希望“竭力提倡,借以保存,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考虑乡村身体已获得的身体经验、设施器材的天然便利性、项目的趣味性和生活有用性。国立贵州师范期间,考虑到“边地环境特殊,内地都市所编的教科书,不尽适用”,体育、军训、劳作全部采用自编教材。

二、黄质夫乡村师范体育思想评析

(一)契合乡村实际的体育师范培养体系乡村师范生作为未来乡村教师的生力军,他们担负着中国青少年的身体管理职责,而中国农村史堪称一部身体的“在场缺席”史,乡村社会不曾关注过对于身体的照顾,健康知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缺席使身体处于被动受害的地位。黄质夫教育主张中对身体全面的照看、管理和监控旨在实现健康的体魄,并使学生习得自我照看的方法和照看他人的方法,造就小学校合适体育教师”和乡村生活的表率。在黄质夫的体育思想中,体育因其定位为生活,所以属于生活指导,把体育做为健康娱乐生活的一部分,这缘于黄质夫亲眼目睹的“乡村风俗的颓废”,他认为农村公共娱乐精神和方式的匮乏使人们“沾染了许多恶习”。这与当下中国部分农村的娱乐生活现状有相似之处,因此,建立健康的娱乐生活方式从而替代不健康的娱乐生活的思想不失为一种可实践的对策。

(二)注重民族体育方式的推广基于民族主体的立场,可以说是黄质夫体育实践中的闪光点,他通过各个民族的学生挖掘散落民间的身体活动形式,他希望通过民族体育的开展使学生实现对生养自己的土地、乡村和乡民的认同。他反对彼时的学校体育不加甄别的引进西方体育形式,认为即浪费了大量经费,又使学生沦为体育的附属。现在,在我们提倡文化多元化、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黄质夫的乡村师范生的体育思想依然不失借鉴意义,他使我们认识到体育教材可以源于已有的生活经验,教材应根据地区文化特性而编写。

(三)体育实践中个体身体的“在场缺席”囿于时代背景,黄质夫农村师范生的体育思想中个人身体是“在场缺席”的,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公民,为农村培养师资,为农村培养农师,但教育唯独忽略了自我人的完善,自我心灵的成长,自我个性的养成。他在体育实践中虽然已具有娱乐精神,但大部分体育实践在于培养能战、能劳、能为人师的公民,因此,纪律的身体,禁欲的身体,疲劳的身体是他师范生体育实践中身体的写照。

三、结语

第11篇

1.终身教育

所谓终身教育,概指人们在其一生中所受到的所有不同的培养。终身教育在时间、空间和内容是均有其不同的特点。从时间上来说,终身教育在人的一生中都体现在空间上,终身教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而关于终身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从对知识、理想和人格的辩证统一出发,涉及智力、政治、审美、身体等众多方面,有着多种教育形式且要求它们之间紧密相连和协调发展。除此之外,终身教育提倡对每个人的个性和独立性均给予一定的尊重,而且人要能够自强自立并不断地发展自己。

2.终身体育

终身教育涵盖了多种多样的教育内容,虽然终身体育只是其中的一种,但是不管在以前还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终身体育始终占有一定的地位。终身体育思想,是指一个人从自身出发,接受体育指导、教育并且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且在其一生中始终如一地坚持着,从而终身受益。此外,全民性、科学性、终身性和民主性是终身体育的四大重要特征,对于进行终身体育的人而言,他们的体育锻炼将会持续一生,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也应当融入终身体育中去,实现这三者的结合。

二、大学体育和终身体育之间的关系

1.终身体育在时间、空间以及内容上涉及极为广泛

而大学体育只是终身体育中的一个环节,且主要集中在终身体育中间阶段,具有承前启后这样一个重要作用在大学体育这个时期,学生所接受到的体育教育和之前存在有明显的差异,它更加正规和全面,而且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密集性。由此看来,学生的体育意识、技能和习惯在这个时段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这对于学生毕业后的生活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2.事实上,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之间存有必然的联系

在进行终身体育时应当将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关于小学体育,其主要是以培育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教育目标,而中学体育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大学体育则是以发展体能和发展学生个性为主,同时加强对于其体育意识和独立健身能力的培养。

3.大学体育教育关系到终身体育的实施

大学体育教育主要采用选修的形式,然后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在运动领域和项目上进行适当的扩大,最终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且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这为学生以后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自我评价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提高自我健身技能以及具备终身体育本领打下了基础。

4.终身体育最终就是使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融为一体

大学教育明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体育可以和终身体育混为一谈,它始终要和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等协调配合好。

三、如何将终身体育作为指导思想

1.科学建立评价体系

大学体育主要是针对学生以增加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技能、培养道德意识为目标进行的,它要求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和发展。对于一名体育教师而言,必须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和了解,然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过程与终结评价、教师与学生自我评价紧密结合起来,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学习态度和表现进行考核。如此一个评价体系的建立,在促进学生特长发挥的同时,还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与负担,使学生对于体育学习产生信心和希望,是真正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2.调动学生对于大学体育的积极性

在大学体育的全部体育活动中,学生发挥着一定的主体作用,因此对于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意识的培养绝不可以忽视。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时,那么他们对于自我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参与表现的自觉性就愈强。如果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时,学生自身的能动力量便可充分得以发挥,而且学生也会不断地对自我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进行调整和改造。众所周知,大学体育教学离不开课堂教学,所以我们必须着眼于对教学课堂质量的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对教材、教师、课的类型和密度进行科学的选择和设计。相信在教学效果提高的同时,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分配也更合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更加突出。

3.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

第12篇

我做为***中学的一名体育教师,在工作中积极努力,在思想上始终加强学习,并认真对待工作,加强实际调研工作,并及时发现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发现中学体育教学长期存在着一些问题。众所周知,体育教育必须始终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青少年只有有了健康的体魄,将来才能报效祖国和人民,而青少年健康体魄的获得主要来源于学校体育;可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体育科目是社会上被人们最为忽视、最缺乏了解的学科,在绝大多数家长的心目中,体育是所学学科中副科中的副科,仅仅是因为中考科目中体育还占有一定的分数,我在学校初二学生中随机找了一些学生做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上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中考的体育分数。

我作为中学体育教学的一名工作者,在吞下这苦果的同时,也冷静的进行了分析。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对体育教育的目的没有明确。或者说当前中学体育教育的目的被异化了,偏离了。我国学校体育过去一般只强调阶段效益,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效益,伴随着“终身体育”对我们的影响,人们对作为终身体育关键环节的学校体育,提出了在进一步提高阶段效益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其长远效益,并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的新要求。在实践中,人们已经在接受并重视用这种思想并用来指导学校体育的改革,特别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校体育已开始重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态度、习惯、注意提供有意义的运动消遣手段与方式、满足学生运动精神娱乐等方面的追求与享受、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等内容。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科学家都强调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做为学校的体育教师,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行为转变,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一、由重“模式化”向重“个性化”转变

常常会有这么一现象,有的体育教师教了几十年书,上过几十节课,似乎觉的自己形成了定型化的教育模式。但要问他的体育教学特点有哪些,又很难说清,这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现状。新的体育教学观念要求体育教师应树立特色意识,形成教学个性,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在深入钻研体育教材的基础上要敢于突破教材,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这里的创造性主要指:

(1)在教材处理上,体育教师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也就是说,教师要针对教材、学生心理特点作一番科学的艺术处理。从而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思路。例如在篮球的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可针对学生喜欢球星和喜欢看比赛的心理,讲解篮球投篮的发展史及单手肩上投篮在比赛中的重要性。这样的教材艺术处理可使学生更投入地学习篮球。

(2)在优化教法上,体育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教法的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上的模式化。如教师进行初二男生的跨栏跑教学,单元的前半部分,教师先采用游戏法让学生跨越不同形状、不同高度的障碍物,充分体验跨越障碍进行比赛的乐趣;随后逐渐转入跨栏跑教学阶段,学习中让学生自定目标,并向各自的目标挑战,体验运动学习的乐趣;单元的后半部分,教师组织学习小组间的比赛,采用超过自己最好成绩的比例作为得分的相对评价方法,各小组内自定比赛的策略,互相帮助,争取胜利。最后,单元结束时教师让学生写出学习的体会,总结学习成果并以此加深学生对运动乐趣的体会。

(3)在个性风格上,教师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突破和创新。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教师在第一学期的开始阶段,让学生两人一组轮流设计一堂课,并在教师指导下,担当课中一半时间的教学。学生首先要根据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将设计出来的教案交教师批改,教师批发后交还给学生备课,上课时,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通过一个学期后,每个学生都担任过一节课的教学,同学们也在相互的配合中知道了应如何主动地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