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爱国主义征文

爱国主义征文

时间:2022-06-21 06:01: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爱国主义征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爱国主义征文

第1篇

“迎国庆,颂祖国”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操。在国庆周年到来之际,我校将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开展以“迎国庆  颂祖国”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活动一:组织各年级观看爱国主义影片。

活动二:“祖国在我心中”。为了提高我校学生了解、使用地图的能力,自觉维护国家版图的尊严,要求每个班张贴标准的中国地图,老师上好一堂关于国家版图知识的主题班会教育课。

活动三:低年级国歌班班唱。本周利用音乐课和综合实践课时间各班统一唱国歌,以宏壮的歌声迎接国庆。

活动四:中年级书画赛。本周请美术老师举行看祖国变化书画赛,优秀作品在橱窗展览。

活动五:高年级颂祖国征文。国庆期间走亲访友,了解祖国的日新月异,举行颂祖国征文比赛,获奖的文章将被“红领巾广播站”录用。

希望学生通过对活动的亲身参与,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深化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第2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任务,还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在思想品德里,爱国主义是核心,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何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增强爱国主义意识艺术而自然地衔接起来,需要教师在课堂内外积极引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品德高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人才。

一、 充分挖掘教材,陶冶学生爱国主义意识

中学语文课中的爱国情感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爱国主义教育,它要寓爱国情感教育于语文课之中,它要求教师带着感情上课,对学生要“激发感情抓住心”,对课文的学习要“披文以入情”。语文教材有很多题材是表现海峡两岸游子思念故乡的情感,如席慕容、余光中乡愁系列的诗歌。还有的是反映海外作家思念祖国的感情的,如作家萧乾的《枣核》等。尤其是古诗文中有许多堪称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文章,如屈原的《离骚》、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岳飞的《满江红》。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归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中去,使学生在语文课中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把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和知识能力教育相结合、相渗透,培养学生高尚、健全的人格,最终才算是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教材的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诵读爱国主义经典诗歌、散文,以爱国主义作品鼓舞、激励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堂小组讨论中,就自己的学习心得与体会,积极发言,将此纳入口语学习目标。还要让学生写读后感,进一步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二、 依据课外阅读,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意识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必须讲求实效性和目的性。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可以加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篇目,并列入必读书目。为了便于评价课外阅读的实效,学生要做课外阅读笔记,要有阅读摘抄,阅读记录等文字性的外化物。学校可将学生课外阅读此类书籍的情况归入语文学习综合性评价的范畴,并作为学生评优的依据之一,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觉阅读爱国主义优秀作品。学生课外阅读这些作品可以采取小组合作与个人阅读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自觉完成爱国主义文学作品的文本阅读。当然也可以采用电子书阅读的方式,借助媒体、网络等先进的传媒,只要达到阅读目标即可。

另外,教师可鼓励学生借阅、购买、互换爱国主义思想的书籍以及文学作品,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三、 举办多样的爱国主义语文主题活动

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了口语交际等内容。其中演讲能力、朗诵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外在表现。语文教研活动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前提,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为主,举办爱国主义诗歌朗诵会、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结合主题教育月、主题教育年等契机,充分挖掘语文和爱国主义的联系,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同时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倡导学生阅读爱国主义作品。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要多增加一些爱国主义的书籍,便于学生阅读。例如《青春之歌》《红岩》《在烈火中永生》等等,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展望未来。

此外,学校还应该举办爱国主义征文比赛,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写作潜能。也可进行手抄报比赛、爱国主义读书竞赛等。在校园内营造爱国氛围,提升校园形象。

四、 写作训练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能自由、随意地表达感情,抒发个人感受,养成自觉写作的良好习惯。在语文写作训练中,可以加入爱国主义的内容。从文章的立意上来要求,要求学生写日记,留心身边的大小事,爱国爱家;写时事短评,在训练思维的同时,渗入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判断能力;写游记,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记录旅途所见所闻;学写诗歌,提炼语言,融入爱国主义的思想;写读后感、影片观后感、札记、随笔、论说文等。在各项写作训练中,教师要把提高作文的立意和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挂钩,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要求学生在个人作文中表现出来。如此作文的立意一定会达到新的高度。

五、 课外实践中巩固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能补充书本知识的不足,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实践。在假期的课外实践活动中,除了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锻炼以外,教师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提高语文素养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具体办法有: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参观历史博物馆,感受古代文明的辉煌;参观军事博物馆,了解革命历史,培养爱国情操;关注社会现象,留意社会变迁。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达出来,有了真情实感,作文就会有话可说,学生的视野也能开阔。

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课外实践活动必须坚持选择正面的先进典型,以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进取精神,使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植根于学生脑海深处。例如,开展诗歌朗诵会、英雄人物故事会等活动。这些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第3篇

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一、德育工作。 

1、组织广大团(队)员学习《公民道德教育读本》,牢记公民道德20字,提高团(队)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组织全校学生学习《红色之旅》爱国主义教育读本,制订《双安初级中学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题的读书、征文等系列活动,向县读书活动组委会推荐优秀征文12篇。 

2、修订《双安初级中学国旗升降制度》,规范国旗下讲话,根据德育工作实际,每月确定讲话主题,并印发《国旗下讲话主题》给各支部和中队,通过国旗下讲话,有效的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充分体现德育教育主阵地作用。 

3、积极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实践活动,如“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向病危学生捐款献爱心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熏陶,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4、不定期组织团委教师检查学生仪表,规范学生仪表,端正学生心理。 

5、各支部、中队充分利用《好人好事登记薄》,严肃对待,认真记录,在班级内通报表扬,让好人好事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发挥模范作用。同时,加大评优选模力度,树立典型,激励学生。 

6、继续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团队干部素质,强化团员、队员意识。每月召开一次团队干部会议,督促检查各支部、中队德育工作,交流工作经验,汇报工作效果,落实“一月一主题”的德育工作任务。让学生管理学生,学生监督学生。 

7、适时对班级的德育工作进行指导,及时指导部分班级召开主题班会、团员民主生活会。 

8、做好年轻教师的推优入党工作。 

二、宣传工作。 

1、本学期团委开展的各项大型活动,十分注重对外宣传,撰写新闻稿件分别在安康市教育网和紫阳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发表,既是对团委的宣传,更增加的学校的知名度。 

2、选拔责任心强的教师负责广播室工作,做好人员调配,规范“校园之声”广播室播音工作。 

3、针对每月德育工作主题,办好每一期黑板报,并及时检查评比。同时,及时的宣传“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将“八荣八耻”放大到宣传橱窗内。 

三、阵地活动。 

本学期,通过精心组织,顺利开展了以下大型活动: 

1、3月份“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倡议、动员,组织广大团(队)员清扫河道、帮助孤寡老人、张贴“学雷锋”宣传标语。 

2、4月份开展“红色之旅”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组织全校学校学生阅读《红色之旅》爱国主义教育读本,撰写读书征文。 

3、4月份与体育组共同承办双安初级中学第四届春季田径运动会。 

4、5月份召开新团员入团宣誓大会,通过严格的入团程序,吸纳120名优秀学生加入到共青团,壮大团的组织。 

5、6月份组织广大师生向病危学生献爱心捐款,共计捐款千余元帮助病危学生。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调研,撰写调研报告。 

6、6月份成功组织与汉城中学举行篮球友谊赛,加强了两校的交流,增进了两校的友谊。同时组织文科组与理科组、教师连队与初三学生连队篮球友谊赛。 

四、常规工作。 

1、制定和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各项工作。本学期,团委修订了《双安初级中学国旗升降制度》,规范国旗下讲话,规范发展新团员工作,对申请入团的学生进行严格考察,确定为积极份子后,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2、继续下发《团队工作记录》,每月对各支部和中队工作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 

3、团的经费管理、团员证注册、团内的评优选模等组织工作得到切实改进。 

4、加强班务工作考核力度,及时向校委会反馈班务工作情况。 

存在问题 

1、德育工作效果不明显,没有深入人心。 

2、学风不浓。 

3、对团(队)员的教育管理力度不够,没有深入。 

4、对团队工作的考核及团(队)员的考核没有形成系统量化。 

工作设想 

1、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严格监督、检查力度。 

2、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措施,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团队干部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强化团员意识,加大对团(队)员的教育管理力度。 

3、关心团员青年教师的工作和学习。 

第4篇

一、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快乐成长

活动是学生能力形成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自我教育与发展的基础。我校根据每个学期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独具时代气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扎实、具体、生动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得到心灵的滋润,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知到祖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拼搏进取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自己民族优良传统、优秀文化、建设成就的光荣自豪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活动一:军事夏令营

每一位光华学生在开始初中学习之前,都要参加的一项常规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军事夏令营。通过对学生军事化训练以及法规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自觉做到尊敬师长,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守纪律。在军事训练期间,有计划地开展学习方法介绍会,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并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此项活动旨在让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在体魄和意志得到锻炼的同时,也接受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活动二:学生“退队入团”活动

“退队入团”活动是加强对学生德育管理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更是我校团队衔接工作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座谈会、“青少年书法绘画展”、“校园之声”广播站以及退队暨入团宣誓仪式等一系列活动,学生找到了组织,明确了奋斗方向,提高了思想觉悟,扫除了思想盲区。这些活动,深化了师生感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激发了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展示了新时代中学生充满朝气活力的精神面貌。入团宣誓仪式更是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的团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并将时刻激励自己拼搏进取,为祖国的日益强壮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活动三:校园文化艺术节

校园文化艺术节每年一届,每届历时一周。艺术节期间,学校根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拟定一个主题,由学生根据这一主题去精心绘制书法、美术、劳技作品,并选出其中的佼佼者集中进行展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全体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并以此展示光华中学艺术教育成果,推动学生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活动四:元旦文艺汇演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激发广大师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我校坚持每年举办元旦文艺汇演活动。该活动由我校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群策群力,凝聚了全体师生的心血和汗水,是大家共同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利用这一活动,我们较好地宣传了爱国、爱校、爱集体的思想,使全体师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融入到这个充满亲情和谐的大家庭之中。

活动五:校园体育节

校园体育节以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比赛为依托,每年分两次举行,分别进行师生田径运动会、学生达标运动会、广播操比赛、师生篮球赛、学生乒乓球赛等项目。这些活动以其丰富性和实战性,深得学生的喜爱,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切实地提高了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取得良好的效果。

活动六:庆五四“唱响中国”歌咏比赛

为了使广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学习勇于探索、勇于奋进、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精神,加强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集体荣誉感,并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学生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我校连续多年举办了“唱响中国”主题歌咏比赛活动。比赛以歌颂祖国、颂扬党、纪念五四精神为主旨,通过唱红歌,唱出同学们对“五四”精神的纪念,对伟大祖国的热爱。通过这一活动,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张扬学生个性,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团队意识,展示光华中学全体师生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对推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活动七:“青少年模拟法庭”

法制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学生了解法律,遵守法律,我们特别开展了“模拟法庭”活动。活动中,审判员、辩护人、原告、被告等均由学生担任,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法庭的威严,有亲临其境之感,而且还让其学习到一些有关的法律知识。我校还定期举行法制报告会、参观监狱等活动,借此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念。

活动八:古典名句解读

抓好升旗仪式这一爱国主义教育宣传阵地,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我校均安排师生讲解古典文学中的经典名句,每句经典以三周为一个周期,分别由两名教师和一名学生解读,每周升旗仪式后制作专题版面再进行学习,争取让每一位学生充分理解、吸收。这些句子或发人深思,或催人奋进,无不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超强感染力。设立这一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扩大学生知识层面,让学生厚德笃行,学会做人、做事,激励学生形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在日积月累中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深深地扎根于同学们的心中,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活动九:感恩教育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每学年第二学期,我校都要对初二学生、家长进行一次特殊的感恩教育。在精心制作的特殊账单上,计算着孩子学前6年,小学6年,初中3年及高中3年共计18年的费用,包括教育费、医疗费、日常费用三个部分。虽然只是一个个理性的数字,却以最柔软的方式直抵学生的内心。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仅是要提醒学生父母的辛苦和理财的重要性,更要让他们理解父母的苦心,勇于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另外,我校还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以及初三学生毕业典礼等为契机,开展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应牢记别人的帮助之恩,学会感恩,增强奉献社会的决心和信心。

二、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品味中华民族精神

汉字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传承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我校发挥师资资源的优势,不断培育写字教育特色,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益美,以字健体。为配合写字教育的开展,几年来我校努力建设一种翰墨飘香的校园文化环境。教学楼内,随处可见由学校教师书写的不同书体的字画,教室内则在两侧悬挂一些名言警句,形成学校和班级特有的文化氛围,增强对学生的文化熏陶,使得同学们不仅可以从中感受到环境美,而且还能极大地丰富知识,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一)日常课堂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阵地

学生在校大量活动和受教育是在学科课堂上的学习,对于中学生尤为如此。因此,我校积极研究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并制定课堂渗透的几个基本原则。有意识地发掘学科中显性或隐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确定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并将所确定的主题和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淡化痕迹。同时还要注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渗透必须适度,不能冲淡学科教学本色。

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有步骤有秩序地实施渗透,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在此原则指导下,我们根据不同学科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采用“程序法”、“四环节法――知事、明理、动情、养成”、“联系比较法”等教学方法。如有的数学教师解直角三角形时利用我国古明的利用秆子影长确定季节和时令的历法作例证,利用“四环节法”学生学了知识、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对于历史、地理等具有很强的显国主义因素的知识,又采用“联系比较法”, 扩大和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

除了课堂渗透之外,我们还充分发挥出班会活动的宣传教育作用,定期召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班级会议,让学生在自由的讨论学习中,加深对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二)在实践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的层面上,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支持。为此,我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为烈士陵园扫墓,参观红旗渠等红色基地等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去体会、加深对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理解,从而使其爱国热情得以增强。

(三)充分发挥重大节日的宣传教育作用

我校坚持在每年的“五四”、“七一”、“十一”、“九一八”和“一二九”等重要节日开展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如组织学生认真观看爱国影片,庆祝党的生日,开展纪念“五四”系列活动等。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其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真挚感情和成才报国的远大理想。

第5篇

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根据省、市文明办的要求,涵江区在端午节期间,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全区各镇街管委会、部门和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

一、 精心安排,认真部署

为使活动既能取得广大群众的响应,又能突出主题获得成效,5月10日,区委文明办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的通知》,对全区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提出了几点要求,关键在于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挖掘文化内涵,同时要注意突出群众性以及丰富活动形式。区文明委有关成员单位和各镇街管委会、区直各部门、各学校根据安排部署,结合各自实际,分别制定了切合实际又各具特色的“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方案。

二、活动精彩,内容纷呈

1、注重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区文明办、团区委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着重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验中学举办“实验之春”歌咏比赛,在活跃节日氛围的同时,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实验小学、白塘中心小学等校组织开展了“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报国之志”主题团队会,设置“话端午”专题广播,宣传爱国诗人屈原等中华民族优秀代表人物的事迹和爱国主义精神。此外,各中小学校还组织开展了“读经典、唱红歌、讲故事”活动比赛,通过征文、朗诵、演讲等方式,传承民俗文化、唱响爱国主义歌曲,抒发爱国情怀。

2、注重加强关爱慰问志愿服务活动。在端午节期间,涵江区深入开展关爱困难家庭、关爱老人、关爱残疾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区总工会、民政局及区妇联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与巾帼志愿者带着粽子和咸鸭蛋,来到延宁社区、江口社区孤寡老人家中,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整理家务,与他们聊天谈心,让他们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区计生局组织文明单位,深入15户失独家庭,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为失独老人送去党和政府的关爱和祝福。结合第二十四个全国助残日,区残联发动全区开展助残、助困、助医、助就业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为40余名贫困截瘫或重度肢残者赠送轮椅,发放近20多万医疗救助金,活动以关爱弱势群体、志愿热心助残为主题,彰显着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社会正能量。

3、注重丰富节日文体娱乐形式。端午节期间,全区广泛组织广大群众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精彩纷呈的端午活动吸引了居民踊跃参与。区文广局在荔州广场举办庆端午节广场舞展示活动,现场进行健身操、功夫扇、太极拳等节目的展演,还举行了羽毛球、跳绳、踢毽子等比赛,深受社区居民的喜爱;国欢镇结合“邻里节”活动,开展了包粽子、端午知识猜谜、健身操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大洋乡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宣传端午知识活动;区教育局与卓坡社区共同举办“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活动,邀请儿童父母一起参与,通过“包粽子”、“送香囊”、“作图画”让孩子们更真实地感受到这个中国特有的节日的气氛,感受端午节传统文化。据统计,端午节期间,全区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文化宣传活动近20场,参与群众6000余人。

4、注重清洁社区环境卫生。节日期间,涵江区结合全省文明城区考评和市城市综合管理考评两项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发动社区群众打扫扬尘,清除卫生死角,使群众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在全区营造了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氛围。城区各镇街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城管队员和青年志愿者积极发动群众对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不良行为进行整治,使社区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三、注重总结,务实求效

本次端午节活动,涵江区坚持贴近群众,充分挖掘端午节深厚文化内涵,精心设计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项目,把广大干部群众吸引到活动中来,以增强“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发挥重点阵地作用,各个中小学、各个街道、乡镇均有典型活动,发挥辐射作用。这次活动中我们还注重材料收集,将活动开展的方案、资料、图片等信息收集归档,方便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使我区组织相关活动的水平不断提高。

第6篇

关键词:少先队;德育方法;网络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383-01

小学阶段,是少先队组织教育的重要阶段,少先队员正处在长身体和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要培养良好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必须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旋律,扎实开展新颖、丰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动,紧握时代脉搏,拓展教育空间,发挥组织优势,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鲜明的基调和良好的氛围,在德育工作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一、全方位构建德育网络

少先队工作基础扎实,各方面工作蓬勃发展,这一切要得益于有一支献身少先队事业、业务能力强、求真实干、思想活跃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学校要重视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定班主任工作规范,坚持班主任、辅导员例会制,学习交流经验体会,激发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特别重视年青班主任队伍建设,使他们尽快胜任工作,成为学校德育工作骨干。在实际工作中,每位班主任、辅导员面对学生都在寻求最佳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少先队活动,带动少先队员共同进步,带领雏鹰一起飞翔。在他们的培养下,一批批少先队小干部会脱颖而出。学校要重视少先队干部集体的培养,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挥作用,培养能力,增长才干,每学期都举行少先队干部培训班,全方位、多角度让他们得到锻炼,使他们成为少先队员中的核心人物,从而提高少先队集体的整体素质。

为创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学校还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努力挖掘校外德育资源,为德育教育活动拓展空间。学校要努力做到社会实践活动经常化,校外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正规化,少先队活动社区化。学校要建立以学生奉献爱心为主的学雷锋基地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爱国主义德育基地;还要有一支优秀的校外辅导员队伍,聘请校外中队辅导员,请校外辅导员来校作各类专题报告,他们能为学校少先队工作出谋划策,用他们的人生阅历、革命见闻让队员们了解历史,理解人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人生观教育;重点抓法制教育,学校要聘请公安、法院等部门的同志担任校外法律辅导员,多举行法制报告会。

学校还要非常重视少先队队室这一活动阵地建设,设立专门队室。学校团队活动室要既美观又实用,体现时代气息,为少先队、共青团的全新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优化德育内容

为了使德育工作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实际,对学校少先队工作不断优选。

1、以“评先选优”为抓手,促进少先队建设。学校把“评先选优”工作作为少先队组织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巩固、完善,形成体系。抓典型,促典型,以典型带动,辐射全体,充分发挥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评先选优”工作给少先队组织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输送了“新鲜血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创少先队工作的新局面。学校还要充分发挥少先队校对少先队员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每学年少先队校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每年对新队员进行全员培训。

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学校要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旋律,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重点。学校团队活动要跟随新时代前进,陪伴青少年成长,不断地发展、充实、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抓住重大历史事件纪念的契机,主题也要不断变更,历久常新。主题教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读书征文、摄影比赛、主题班队会展评等活动,畅谈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积极参加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学校每学期都组织一次主题班队会展评,列入学校德育计划,形成制度,成为深化新颖主题的最佳途径。平时要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百部影片,读爱国主义百部好书,写影评,写读书笔记,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插入学生心田。

第7篇

学习美德陶冶情操爱国主义教育人格教育一、学习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古诗词是我们中国优秀文化的精华,记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历史。针对当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一切个人利益第一,对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孝敬父母意识淡薄,于是我们在诵读课中增设了背诵《三字经》的内容,在“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融四岁,能让梨……如囊萤,如映雪……”的诵读声中,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指导学生诵读,还指导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对照自己找差距,辨别自己哪些行为是对的,那些行为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今后应该怎样做。并利用古诗长廊、“爱的奉献”主题班队会等形式为学生创造良好氛围,深化养成教育。通过这次活动,家长们欣喜地反映:“我家孩子最近懂事了。”老师们欣慰地看到学生爱学习、守纪律、尊师长、敬同学了。可见诵读课的开展,不仅使学生积淀了知识,还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发愤读书、孝敬父母的印迹,对培养学生品德,激发学生勤学热情,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陶冶情操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青少年感受性强,倾向于模仿周围生活中使他们感动的人和事,他们仰慕先进,易受英雄行为感染。”学生的品德具体化于他们的行为,而行为又决定于知识程度和文化素养。中华古诗文记载着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史,荟集着儒、道墨等诸家的深刻思想,这些传诵千年,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文精神,蕴涵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心理等文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我们地处西部偏远地区,居民的文化素质不是很高,再加上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富裕了,与此同时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也随之产生了,这些诸多的因素造成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不懂人生意义,只贪图享乐。而为了迎接现代科技挑战,再加之,新世纪的语文教学提出不再过分强调思想教育,学校也只顾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忽视了对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放松了民族传统教育。通过对现状剖析,我们认为只把道德品质教育推给少先队,推给思品课是行不通的,应充分利用诵读课的优势和学生对诵读课浓厚的兴趣,在诵读课中渗透思想品质的教育,使学生在了解和学习我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认识我们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从而达到树立远大理想,陶冶自已的情操,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如在学清照的《绝句》、贾岛的《剑客》后,学生在品味诗句韵律美的同时,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对作者博大的胸襟,咤吒风云的气概佩服不已,在课后的搜集“咏怀诗”的过程中,都慷慨激昂地说出自己喜欢其它咏情诗的理由,声情并茂地背诵抒发自己壮志的“咏怀诗”。教师相机设计“用一两句诗抒发一下你的理想;读了咏怀诗后你受到什么启发”的课堂练习。在浓郁的古诗词诵读气息中,激起学生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要如李清照、文天祥、谭嗣同一样做一个追求真善美,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做一个有作为的人。诵读课的艺术魅力,让学生深受感染、熏陶,有助于塑造学生高尚灵魂,犹如春雨般无声的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三、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人民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生发奋学习的推动力量。我们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就一定要跟先进的、卓越的比,比民族的志气和民族的自尊,因此,我们必须从小教育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与祖国命运前途联系起来,在学生的心里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中华古诗词中不乏歌颂祖国壮丽河山、名胜古迹、丰富物产、辽阔疆域等名篇,教师利用诵读课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学可谓水到渠成。如学习陆游的《示儿》可以利用作者的遗虑、遗愤、遗言、遗憾几个问题,激发学生与作者的共鸣,在心底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报国志。

人人都说家乡好,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无处不存在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如学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后,又结合开展“我爱鄂托克”的征文活动和了解家乡土特产,名人胜景的“漫游美丽的鄂托克”语文活动课,在加深认识家乡的过程中,扣动学生爱家乡之弦,然后再扩大到整个国家。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还应先从教育学生同情他人,爱身边的亲人,关心师友做起。如《锄禾》在教育学生爱惜粮食的同时,还应唤起学生的同情心,学习“送别诗”后,要启发学生心中有他人,播撒友爱的种子,为萌生爱国主义思想奠定心理基础。

四、人格教育

第8篇

一、充分准备,宣传到位

在开学初的工作计划中制定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具体设计、策划,通过升旗仪式、班团队会、思品课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有关“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的大力宣传,在学校宣传窗中开辟专栏进行宣传,组织学生收集具有民族文化的素材,学习党的xx大精神的重大活动素材,并交流心得,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板报墙报等宣传媒体,介绍这次活动的方式、目的、意义,以及民族精神的实质和表现等,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按照县教育局的安排部署,及时做好第六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启动仪式及形势教育课的频道信号接收准备工作。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以方案为指导,领导为核心,明确活动的主题和重点。

我校对此项活动高度重视,重在科学布置、严格落实。学校成立了以政教副校长为组长,政教处主任为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就活动宗旨、机构组织、活动要求等制定了详尽的实施方案。决定通过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六爱塑魂”活动、庆祝第25个教师节活动和纪念“9.18”等活动,加强校风校纪、行为规范、尊师重教等教育,不断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校内、校外并重,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

以“储蓄中华民族财富,做了不起的中国人”作为德育工作目标,通过组织师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阅读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文章和相关书籍、开展 “中华民族美德和革命传统”主题班队会和学生征文等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牢固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1、在新生中开展为期三天的入学教育,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和红领巾广播站时间,对新生进行养成教育、文明素质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七年级新生开展学规范、正言行竞赛活动,广泛开展争做文明学生活动,从树立文明中学生观念入手,树立优良的学风,在开学初便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学习当中。

2、结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要求,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开展“民族精神—不倒的旗”、“奥运之星、民族之魂”“时代呼唤诚信”、 “学会感恩”、“祖国在我心中”征文及演讲活动、爱国主义诗词朗诵、知识竞赛、读书交流、展示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经典格言等为主题的班、团、队会活动。在教师节到来之际,开展“不忘师恩、反哺师情”活动,学生把自己制作的贺卡和自己的书画作品送给了老师。通过活动,学生更加了解了老师工作的艰辛,对老师更加的尊敬和理解。学校及时总结表彰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活动中出现的好人好事,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升华。

3、充分发挥英雄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特殊的榜样教育作用,以“英雄团队”为载体,与学校文化、德育素质、少先队、国防教育等项工作相结合,突出特色,开展“知英雄、爱英雄、学英雄”活动,弘扬先进校园文化,提升学生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强化措施,深入推进

第9篇

一、开展中队主题会,做好革命传统教育

利用班队会时间,各中队在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上,中队辅导员和队员们搜集了大量关于清明节的由来和革命传统知识,队员们通过教育更加了解清明节的意义,在熟知革命历史的基础上,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祭扫活动的深刻意义。

二、组织升旗仪式缅怀先烈

我校周一的升旗仪式上,青年教师代表xx老师以“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为主题进行了国旗下的讲话,宣传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革命传统教育。少先队员代表党子晴上台发言,提出向先辈学习的倡议书。

三、广泛开展清明“手抄报、书画”征集活动

为更好的让队员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先人先资的崇高精神,我校在1—5中队队员中开展了清明手抄报、书画、征文的征集活动。有的队员将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和无限真思给予征文中,表达了现代少先员对革命先烈满腔热爱,有的将自己对先烈的敬仰融入到了自己的书画作品中,立志学习先烈的高尚情操。

四、组织网上祭英烈

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更好地寄托哀思,少先队还积极组织师生开展了“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活动。活动中,校大队委通过“红领巾广播台”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开展网上祭奠活动的倡议,号召师生以班级为单位,积极参与中国文明网开设的网上缅怀纪念活动,为先烈献花留言,寄托自己的哀思。各中队配合本次活动,高年级少先队员在学校信息教室共同开展祭英烈活动,低年级少先队员清明节假期期间,在父母的陪同下展开网上祭英烈活动,本次活动确保每位少先队参与。

五、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在20xx年清明节来临之际,xx区xx社区的志愿者们来到学校给少先队员们举办了一场有意思的“画鸡蛋”活动。社区学校的合作,拓宽了少先队员的视野,提到了少先队员的社会交往能力。区-校联手,走进节日习俗,传承传统文化。

第10篇

本班共有30名学生,其中有6名同学学习认真,各方面表现突出。有3名同学聪明伶俐,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良。有6名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成绩良好。有3名同学学习不够努力,缺乏学习自觉性,学习成绩差。

二、本期奋斗的目标:

1、针对我班学生的现状,首先应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计划,鼓励学生鼓足干劲,不畏困难,顽强拼搏,努力学习,勇往直前。

2、让每个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3、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六年级这一段的学习时间是他们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把握好这个转折点是一个关键,应从思想上加以高度重视。

4、引导学生转变学习的观念,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兴趣。

5、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中积极主动的去获取知识。

6、引导学生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增进同学们的友谊,增强同学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争向“优秀班集体”靠拢。

7、教师要协调好与认课教师的关系,共同关心学生的进步,争取全班同学的成绩有所上升。

8、安全教育常抓不懈,警钟常鸣。

三、实现目标的措施

1、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1)爱国主义读书竞赛活动。

(2)以重大节日或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3)开展以“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

2、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通过评比“优胜小组”、“优秀队员”等形式。从阅读、课堂、课间、就寝、作业、卫生等方面进行评比。每周一评比,每月一总结,分批总结评出“学习小标兵”、“守纪小标兵”等并予以奖励,调动学生争当小标兵的热情。

3、合理有效地利用班级文化氛围,展示学生个性、特长,并重视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催其奋进,促其自信,从而加强班集体建设。

4、督促学生上好“两课两操”,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5、教师应做好学校与社会的配合,多去走访学生,班主任多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力争做到学校与家庭通管通教,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6.班主任应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让班干部充当“班主任的小帮手”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做好相应的工作,共同维护班集体的利益。

7、组织全班同学定期召开主题班会,让每个同学在会上畅所欲言,教师则真实的去感受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去分享他们的快乐与痛苦,让教师与同学实现心与心的沟通。

四、本期活动安排

在本期,计划开展以下活动:

二月份:1、报名注册,清扫卫生。2、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3、制定班务工作计划。

三月份:1、3月5日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3、出一期以“文明行为”为主题的板报。4、古诗文咏读。

四月份:1、借清明之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书香校园”读书活动。3、组织召开一次“转变学习观念”主题班会。;4、参加征文活动。

五月份:1、组织开展“关爱后进生”活动2、“诵经典美文明少年”古诗文朗读比赛。3、开展“优质作业从我做起”活动。4、参加学校召开的运动会。

六月份:1、庆“六一”活动。2、“多读书读好书”演讲比赛。3、“好书伴我成长”演讲比赛。4、作好毕业考试前心理及应试技巧等方面工作。

第11篇

【关键词】乡土教材

激活

历史教学

乡土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乡土教材作为初中《中国历史》的补充教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运用乡土史补充历史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活跃课内外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具体谈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教材,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地方史中所涉及的内容全和学生生长及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是他们最为熟悉的社会环境。青少年对于有关家乡的历史故事、经典传奇、人物、风情习俗、甚至山水地名都有着特殊的深厚的情感,也都怀有好奇的心理。因此对学习了解家乡的历史必然有着浓厚兴趣,并产生迫切的学习愿望。教师应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这种求知欲,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穿插一些相关的地方史料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发生在家乡的历史事件和名人故事、文物古迹,乡俗民风、山水草木都比较熟悉,甚至耳闻目睹,有一种特殊的亲切之感,很感兴趣。如讲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节时,可引用在1900年敦煌藏经洞的发现。面对学生提问;谁知道莫高窟的藏经洞是怎样发现的?有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人到过敦煌掠夺过经书?当时的道士是谁等等。通过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因此,适当的讲述精选的乡土史内容,抓住学生心灵的共鸣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事实证明,历史教学中有目的地注入乡土气息,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极大地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加强乡土史教学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斗争讲近了,把爱国人物讲亲了,使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把爱国之情与恋乡之情融为一体,从而使历史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作用发挥得更加具体、生动、直接。家乡是微型的祖国、祖国是巨大的家乡。而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乡土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国情教育的有效的途径之一。乡土历史生动具体真实,学生易于感知接受,易于引起情感共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素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深厚情意,为他们长大后的建设家乡奠定知识和情感基础。正因为爱国是从爱家乡开始的,乡土史教育在整个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显得十分重要。

三、乡土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能力

乡土史教学能增加讲课的直观性,利用乡土史文物、史迹作为直观教具,能增加历史教学的讲述的直观性,形成正确而牢固的历史形象,由感性知识发展到理性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

首先,它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的本质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思想理论武器的能力。其次,运用乡土历史开辟历史第二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能力。通过这样的历史活动课,为学生创设新的学习环境,开拓新的学习途径,帮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知识天地。

四、广泛搜集名人事迹材料,让家乡名人走进历史课堂

(一)开辟历史“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

历史第二课堂是中学历史教学的组织形式之一,是必要的辅助教学手段。乡土教学在这个领域里可以办地方史兴趣小组,用专题形式向学生介绍乡土史知识,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组织学生收集乡土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定西通渭地灵人杰,名人辈出,在这块土地上孕育出许多历史名人,如夫妻诗人秦嘉、徐淑、工部尚书赵荣、巴蜀名臣牛树梅等等。因此,我们大力美化校园环境,处处充满“名人教育”的气息,使学校的教室、名人陈列室、黑板报、宣传窗等都能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此来陶冶学生的心灵。

首先,指导学生分组查找名人,古代的、近现代的,按时间顺序,列出家乡名人目录。

其次,开展“走近家乡名人”读书活动,让学生讲家乡名人的故事,写“发现身边的历史”征文等等。我们每学期组织读书兴趣小组,为使读书活动有计划地进行,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保证时间,除全天候开放的阅览室、优化图书室管理外,还让教室成为图书室,让每个班开放的书橱洋溢着书香,并利用发“告家长书”、编印相关材料、开家长会、家访等一切机会将书香气息带给家庭,从而引导家庭文化。

(二)访名人事迹,接受良好熏陶

组织学生参观校外德育基地,举办乡土史讲座和重大乡土历史纪念活动的图片文字展览。组织学生开展走向社会考察采访活动,让他们亲自了解名人的业绩和在祖国、在家乡的影响,感受人民群众尤其是自己的长辈对名人的崇敬之情;组织学生瞻仰名人陵园,参观名人故居、纪念馆,具体了解名人生平事迹。每学期,由历史教研组组织学生开展“寻访家乡名人”风采活动,把家乡名人的故居和纪念地作为课堂,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们的生活,体验他们的情怀。追忆家乡名人的生平故事,感受家乡名人为学的刻苦与勤奋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指导学生收集乡土资料、实地调查,写乡土史小论文和自办历史小报

第12篇

一、办好陈列展览是发挥县级博物馆宣传教育作用的一个重要手段

滦平博物馆在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要想发挥县级博物馆的宣传教育作用,必须办好文物标本的陈列展览,使陈列展览适合广大观众的需要。要想使展品充实、丰富,就要做好文物标本的征集工作。文物标本来自广大农村,突出本地特点。一个展览的专题性就决定了基本展览的主题,不能变更,但陈列内容要丰富多彩。我们针对滦平县境内的四大河流及辽代驿馆、清代驿道的七处行宫遗址,走访22个乡(镇),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征集了许多文物,又新发现了遗址和墓葬,为陈列展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物陈列展览要求有先进的思想性、先进的科学性、先进的艺术性,使他们融为一体。滦平博物馆现陈列是《灿烂的滦平古代文明》展,包括两个专题:一是滦平精品文物展,二是神秘的山戎文化展。现在即将布展《滦平出土大件文物》展(暂定名),整个展览体现地方特色这个原则。我们利用图表、临摹图、照片、拓片等方法,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领略古代的风土人情。从内容上力求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引人注目。特别是“神秘的山戎文化展”,具有浓厚的北方民族特色,在展厅中央,复原了两个山戎人墓葬,一为男性,一为女性。葬式是仰身直肢葬,随葬品多为青铜饰件、青铜削刀和一些绿松石饰件、青铜牌饰及兽骨等随葬品。这两个墓葬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葬俗、图腾崇拜习俗及生活方式,非常引人注目。

我们认为,一个县级博物馆要结合实际,突出地方特色,通过文物科学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形成博物馆的独特“语言”,以便对观众进行形象化的直观教育。因此,一个博物馆要办好,就必须具有内在的吸引力。

二、积极开展学校辅导工作,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作用

博物馆外部利用者即观众。博物馆的利用者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一是本地区民众,是博物馆最主要的利用者。二是学生,他们把博物馆作为学校系统教育的辅助课堂,以深化扩充课堂知识。三是旅游参观者,增加旅游事业的发展。四是各方面为了不同目的到博物馆学习的团体。

在我们接待的团体中,大多数都是学生,他们到博物馆参观的目的,常常是配合学校教学。如中学历史有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之分,学生到我馆参观,他们有好奇心,边看边提问题,我们就耐心讲解,他们听得非常认真。因此,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启发思想、开阔视野、加深记忆。

我馆积极与一些中小学联系,不坐等观众,让学生都到馆里参观,对待观众热情主动,讲解细致。结合本地乡土民情,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职能,成为爱国主义基地。爱国主义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往往是从自己身边的家乡开始,在青少年的心里,“祖国”就是扩大的家乡,本乡本土就是他看得见的祖国,只有教育学生热爱家乡,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才能树立建设家乡的雄心壮志。此外,还可以进行品德、移风易俗以及破除迷信等方面的教育。 我们办好历史文物陈列的同时,与有关单位联系举办了书画、美术、摄影展览,使广大观众既看了文物展览,又参观了书画、美术、摄影展览,受到多方面教育,既了解本县历史,又提高了欣赏水平。同时,对提高文化素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通过参观学习,我们的大多数中学生从小学就懂得什么是文物,为什么要保护文物,使幼小的心灵牢牢树立爱护文物遗产的意识。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为了充分发挥博物馆在社会主义教育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我们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我们采用多层次讲解,一般观众按陈列体系通讲,团体观众按对方要求专题讲,专业观众用交谈方式陪讲。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印刷了《滦平博物馆简介》5000余册,分发县政府各个机关、乡(镇)、企事业单位和学校,邀请“夕阳红”秧歌队在文化广场演出,工作人员现场发放宣传材料。2010年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为了更好地宣传文物法律法规,宣传文化遗产工作的成就和广大文物工作者的精神面貌,宣传文化遗产事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经验,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提高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思想意识,动员各方面力量投入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中,我馆结合本馆实际情况,开展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

文化遗产日前夕,我馆与县职教中心共同举办了“文化遗产在我

身边”有奖知识竞赛,此次竞赛共6个代表队18名选手参加,经过四轮激烈角逐,2009级数控班获得一等奖,2009微机五班获得二等奖,2009幼师一班获得三等奖。

6月12日,我馆与滦平第一小学共同组织了“走进滦平博物馆,触摸家乡历史”有奖征文活动,参赛学生500余人,共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7名。在县文化广场举行的庆祝“文化遗产日”文艺演出现场为获奖学生颁奖,获得一等奖的3名同学朗诵了他们的获奖作文,其后,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滦平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

通过“文化遗产日”的系列宣传活动,特别是知识竞赛和有奖征文活动,使广大学生了解了家乡历史,热爱家乡。更加明确了“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文明”的历史责任感。

我们相信:我们的社会是充满生机的,不断的机体,博物馆不但是历史的镜子,还是未来的窗口。

参考文献:

[1]《谈博物馆教育中的人》,1990年4月《中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