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政工作报告

民政工作报告

时间:2022-12-01 12:52:08

民政工作报告

第1篇

(一)推进“民生工程”,全力抓好“两院”建设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两院”建设作为民生工程,列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目标责任制。我局将其作为重中之重,认真研究,精心规划,狠抓落实。

按照“一集中、五统一”要求,制定了《“两院”建设实施方案》,强调了功能设计的人性化和建筑色调的统一,受到刘学库市长的肯定。完成65个“两院”建设项目贷款申报工作。列入2015年建设任务的6所敬老院和7所光荣院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同时,列入件建设任务的7所光荣院和12所中心敬老院、48所乡镇区域敬老院均完成规划设计和选址,部分单位已着手进行征地工作。

同时,下大力抓了“两院”的安全管理。制定出台了《农村敬老院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光荣院安全管理暂行规定》,从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及伙食、人身、用电安全管理,加强医务室、特护室等设施建设,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安全责任制,完善监督机制等十多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受到省厅和市领导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同时,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先后四次对全市134所敬老院和15所光荣院(疗养院)进行了全方位、拉网式检查,并坚持边检查边整改,投资500多万元,对安全设施进行了更新,安全系数明显提高。

(二)推进“五城同创”,切实将双拥优抚安置作为“重中之重”落到实处

一是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二连冠”圆满成功。积极推进“五城同创”,按照“四实五化”理念(优抚政策落实,双拥基础夯实,拥军好事办实,解决难题务实,工作人性化,机制规范化,形式多元化,联系经常化,活动具体化),大力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我市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了“二连冠”,运河区政府被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对构建“和谐”、维护我市稳定、政治安定具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拥军优属工作中,坚持创新机制,拓展内容,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福彩优抚”活动,投资20万元,救助困难军人家庭56户,引起驻沧官兵强烈反响。积极开展“全省十大爱国拥军杰出人物”评选活动,我市两名先进个人入选。投资30万元,新建了青沧战役纪念碑,完成纪念解放

60周年大型图片巡回展,受到市领导肯定和群众好评。二是优抚政策落实到位。争取优抚资金8000万元,并及时发放到2.6万优抚对象手中;全力做好解“三难”工作(医疗、生活、住房),重点推进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出台了《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将优抚对象优先优惠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共投入资金1860万元,基本解决了困难优抚对象生活、医疗、住房等困难。在全省率先完成4156名带病回乡退伍军人、4767名参战退役人员、1505名涉核退役人员的统计核实工作,对这部分人员的抚恤待遇已全部落实到位。三是安置工作较好完成。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安置工作改革,较好完成了退役士兵安置任务。申请自谋职业退役士兵236人,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456万元,自谋职业率达41.3%。四是军休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争取上级军休资金2000万元,全市528名军休干部政治、生活两个待遇得到较好落实;投入70万元,积极开展“和谐军休所”创建活动,加强军休所内外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三是涉军工作稳控有力。按照“重点人、重点县、重点措施是关键”的要求,下大力稳控化解原8023部队、原对越参战退役人员上访问题,成功化解大规模集体访6次,较好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推进“和谐”,具有“兜底功能”的社会救助体系已初步建立

一是城镇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全市有26307户、60386名城镇困难居民纳入了低保范围,争取并发放低保金5694万元,月人均补差80.3元,比2006年提高10元。积极推进“分类施保、重点救助”,对6852户、20209名城镇“三无人员”、重病重残、子女上学以及单亲家庭等特难群众实施了重点救助,人均月补助差额115元。针对粮、油、肉、菜、蛋生活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对城镇低保群众每人每月补贴25元,保障了困难群众生活不受影响。二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积极推进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农村低保对象4万户、8.1万人,增加近3万人,共发放低保金1472万元,人均月补助22.3元,比2006年提高4元。同时,实施分类救助,对特困优抚对象、重病重残、独生子女特困户、受教育的未成年人等特困群众,加发10%-30%低保金,确保了其基本生活。三是救灾工作及时有力。共争取并发放救灾资金2371万元,救助灾民27.4万人次。11月份,在全省率先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捐赠活动,募捐资金457.8万元,衣被1.78万件,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为全市倒房户中的“三无户”、特困户房屋进行了维修和重建,确保了灾民特困户安全越冬。四是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共发放农村医疗救助金897万元,救助贫困农民21917人,其中,资助新农合人员20153人,大病救助1764人;城镇医疗救助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发放救助金134万元,救助困难群众658人,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五是五保供养政策得到较好落实。6855人享受了五保供养待遇,入院集中供养4012人,分散供养2823人,累计发放资金803万元,保障了五保供养对象基本生活。同时,救助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1058人次,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夯实和谐社会基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进一步深化

一是认真做好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扫尾工作。不断加大政策指导力度,攻克25个难点村选举工作,村委会换届选举率达到99.7%。积极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村级民主制度,受到民政部肯定,并在全国推广。二是社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创建成功1个省级示范区(运河区)、9个市级示范街道、59个示范社区,社区的基层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高质量完成市政协“主席会议视察社区建设”活动,受到省、市政协委员广泛赞誉。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青县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实验点。

(五)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专项社会事务管理进一步加强

民间组织管理大力培树特色协会组织,共登记社会团体32个、民办非企业15个;制定出台了《市社会团体登记审批细则(暂行)》,规范了审批登记程序。对188家民间组织进行了年检,依法撤销登记40家。殡改工作坚持将治理殡葬环境作为重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净化殡葬用品市场,取缔违法经营摊点5家,责令限期整改经营单位3家,没收封建迷信用品2300余件。严格治理“以罚代化”,查处偷埋土葬或大操大办案件39例;大力推广青县殡仪馆规范化管理模式和阳光服务。婚登收养工作深入开展全国规范化和省星级标准化婚姻登记处创建活动,全市11个婚登处达到省二星级标准。共办理结婚登记53143对,离婚登记6028对,收养登记217起,补办结婚登记2052起,补办离婚登记58起,登记合格率100%。区划地名工作完成“永安大道”命名工作;对市区65条次要街路、230条里巷、36个居民小区、17个商贸中心和12处名胜故迹的的名称进行了调查摸底。对设置的市区主要道路标志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修。成功举办了“地名渊源及由来”市民公益讲座。福彩发行稳步推进,实现销售2.31亿元;启动了以福彩助困、福彩拥军、福彩助学、福彩助老和福彩助社区为主要内容的“福彩惠民”工程。投入56万元,帮助260名贫困学子梦圆大学;福彩助社区投入30万元,援建了40个社区“星光老年之家”图书室和18个文体活动室建设。老龄工作严格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发放老年优待证27000个;为119名百岁老人发放了每人1000元的生活补助金;投入30万元,开展“福彩助老”活动,救助100名特困老年人,奖励50名敬老孝老模范,在全社会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尚;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启动市“百龄休闲广场”,惠及老人400余名;组织完成了全国“共唱和谐之歌”老年人红色歌曲大合唱赛区比赛活动。福利生产安全稳定。全市200家福利企业管理规范,为

2258名残疾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微笑列车”项目继续推进,提供医药费67万元,为300余名贫困唇腭裂患者进行了救治,手术成功率100%。积极实施“明天计划”,投资3万元,为4名孤残儿童进行了手术和康复治疗。这些慈善公益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二、年工作安排

年,全市民政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突出解决民生,积极促进基层民主,着力优化民政公共服务,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的基本权益,努力铸造社会平衡稳定机制,充分发挥民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作用。

(一)全力推进“两院”建设,确保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成7所光荣院、12所中心敬老院和48所乡镇区域型敬老院建设任务,坚持倒排工期,挂图作业,加强调度,强化督导,工程进度按时跟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按时完成目标任务;全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升“两院”服务管理水平。

(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一是进一步提高城镇、农村低保保障水平。加大资金争取力度与市、县级配套资金投入,城镇低保月人均补助差额达到100元;进一步扩大农村低保保障面,年底前农村低保人数达到10万人,月人均补助水平达到32元。二是努力提升救灾应急能力。按照灾害管理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原则和农业人口人均0.5元的标准,救灾资金足额列入市、县财政预算,完善灾民救助制度,确保受灾特困群众基本生活。制定救灾物资储备规划,丰富物资储备种类,大力提高备灾功能。三是进一步加大五保供养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五保供养条例》,严格落实五保供养资金,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理顺五保供养机构管理体制,实行

县建县管,抓好星级敬老院建设。四是提高城镇、农村医疗救助整体水平。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探索医前救助与医后救助相结合的救助模式,做好医疗救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之间的衔接,力争把所有农村低保对象、五保供养对象等困难群众纳入农村合作医疗。按照上级部署做好城镇低保对象参加医疗保险工作。五是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帮助低保边缘群体、低收入群体、流浪乞讨人员解决特殊困难,提高临时救助水平。特别是加强对未成年流浪人员的救助保护和患重病、精神病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建设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三)提高优抚安置保障水平,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大好局面

一是双拥工作。按照“五城同创”的基本要求和“五化四实”理念,全面提升全国双拥模范城整体水平,加大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力度;不断加大军地相互支持力度,加强科技、智力、文化、福彩拥军,提高社区和“两新组织”(新型经济组织、新型社会组织)拥军品位,加大解难题、办实事力度,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市凝聚力量。二是优抚工作。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加大优抚专项资金动态管理力度,确保优待、抚恤、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做好部分参战、涉核部队退役人员身份核定和抚恤补助有待等相关待遇的落实工作。加大《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督导落实力度,解决好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三是加大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力度。积极探索“阳光安置”办法。推动自谋职业深入发展,争取自谋职业率达到55%以上。坚持预防为主,做好部分复员退伍军人稳控工作。四是军休工作继续做好军休干部及无军籍退休职工接受安置,抓好住房改革,推进社会化服务进程。落实好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一是村民自治工作。继续抓好村委会换届选举遗留问题和后继工作,积极做好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准备工作,适时进行安排部署。强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培树1000个“村民自治模范村”和500个“民主法制示范村”。抓好各级业务骨干和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村务管理能力。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夯实基础。二是社区建设工作。将“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继续引向深入,争创省级示范区、示范街道、和示范社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会服务工作的意见》,适时召开全市大会,推动我市社会服务工作的广泛开展。指导做好社区居委会编制和人员规范化管理,协调落实社区工作者生活补贴等福利待遇;分年度实施县(市、区)、街道、社区三级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组织开展第一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完成率达到80%以上。

(五)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切实维护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一是福利彩票发行工作。贯彻“安全运行、健康发展”的指导防治,抓好基础,规范管理,扩大发行市场,力争全年完成福利彩票销售目标2.6亿元以上;抓好“福彩惠民工程”,搞好第七届“福彩助学”公益活动。二是老龄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加快推进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借鉴先进经验,加快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经验;加强老龄宣传和老年维权工作,抓好老年优待政策的落实。三是福利生产和“微笑列车”工作。继续做好福利企业认定工作,严格程序,加强管理;抓好“微笑列车”项目工作的宣传和服务工作。

(七)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培育扶贫济困的社会氛围。

围绕“五抓”开展工作:抓组织建设。积极健全慈善组织,推广慈善超市,年内20个县(市、区)全部成立慈善协会,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慈善组织网络。抓规范管理。完善发展慈善事业的优惠政策,规范慈善资金管理办法,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抓活动开展。启动“慈善总动员公益行动”,认真组织开展好“送温暖、献爱心”捐赠活动,在城市街道和社区普遍建立社会捐赠接收站(点)。抓资金筹集。按照《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不断拓宽募集领域,改进募集方式,提高募集成效,壮大经济实力。抓社会宣传。加大对慈善人物和慈善企业(组织)表彰宣传力度,培育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激发慈善意识。

第2篇

__县民政人才工作分析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民政工作的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进一步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民政人才工作的新途径,是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一项新课题。

一、人才分布情况

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现有工作人员有38人。其中:县局机关有人员编制10人,实有13人,有实职领导和非领导职务6人,科员6人,工勤人员1人;1950年至1960年以前出生的有2名;1960年至1970年以前出生的有8名;1970年以后出生的有3名,属年龄基本偏大的部门;本科学历3名;大专学历5名;中专2名;高中3名,从学历来看文化素质还是比较好的一个单位。殡仪馆与殡管所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定编 11 人,实有13人;;烈士陵园定编 3 人,实有1 人;婚登记管理机关定编 2 人,实有 1人;社会福利中心定编11人,实有10人。党政人才14人(中共党员13人),专业技术人员24人(高级5人,中级9人)。

二、人才队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民政工作主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涉及面大、范围广、政策性强、承担的业务多。目前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机关人员编制少,人手少,工作任务急,超负荷运转:每个股室只有1名股长,非领导职数多,特别是退居二线的非领导职务基本未能再承担工作,又占编制;每个股长要兼管几项业务,兼职过多,分散工作精力,致使他们没有时间钻研业务,完全阻碍了民政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城乡低保、农村特困户救助,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城乡大病医疗救助的逐步推开,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加上救灾救济、优抚安置、双拥等传统的民政工作,民政干部的任务将更加繁重。现乡镇民政工作人员除要完成民政局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外,还要承担其他部门挂靠的残联等多项业务,工作任务颇为繁重人手少,工作量大,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难度大,只能被动应付。 2、队伍老化:主要是流动性少,表现好的未能提拔使用,影响工作积极性;3、待遇低:从事工作经常要加班、经费短缺。4、岗位设置不够规范。目前,民政系统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上仍然比较滞后,在单位内部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合理,主体分明,权责明确的事业单位岗位运行机制,在工作的分配上,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造成工作职责不清,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5工作运行体制不顺。一些乡镇视民政工作可有可无,民政办没有独立性,职能作用难以发挥。管理体制的不顺,致使民政部门政令不畅,安排的工作任务不能按时保质完成,有存在敷衍、应付的现象。

三、有关建议:

1、适当增加县民政干部的编制。以适应新时期民政工作的需要。机构健全,又有人员编制,这样民政干部就会更好地为广大民政对象服务。

2、以收编直管为主要内容,理顺乡镇民政管理体制。建议民政部、民政厅与同级编委协调,解决民政助理员的编制问题,并将民政助理员编制和人事权收归民政部门,切实解决民政工作有人办事、民政干部有时间办民政的问题。

3、合理设置事业单位岗位。要按照事业单位的性质,业务需要和专业需求,合理设置事业单位岗位,配备具有相应专业知识水平的工作人员,做到岗位设置科学合理,人员配备各尽所能。

第3篇

县人民政府县长赵君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十三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息县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在克难攻坚中砥砺前行,在开拓创新中持续求进,谱写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美好息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五年的奋斗,实现了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县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122.3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91.2亿元,年均增长9.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突破4.7亿元、35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2.2倍、1.65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877.9亿元,年均增长15.4%;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28.8:42.2:29优化为2016年的25.3:39.6:35.1,呈现出一产稳步发展、二产提质增效、三产日益活跃的良好局面。

工业经济阔步前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2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67.5亿元。产业集聚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累计完成投资80亿元,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入驻企业80家,带动就业3万余人,率先晋升为省一星级园区。确立并叫响了中国生态主食厨房的产业品牌,凝聚了“生态主食·膳待国人”的认知共识,形成了营养主食、休闲食品、生态饮品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好彩头、豫道、金祥旺等产品畅销中外、广受好评,美好息县的实业支撑更加坚实。省委书记谢伏瞻、省政协主席叶冬松等领导同志先后到我县调研产业发展并给予充分肯定。

农业发展稳中趋优。农业产能持续保持稳定,累计新建高标准粮田68.5万亩,连续九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3.8亿元,是2011年的2.2倍。农业供给侧改革扎实推进,规模化、特色化趋势日益显现。完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土地流转面积达到75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2596家,一批优质粮食、特色果蔬、畜禽养殖等示范基地逐步壮大,发展弱筋小麦和优质粳稻订单种植40万亩,无公害认证达到24个,农副产品商标达到30个。德丰农业有机毛豆远销欧美,翠绿农业绿色蔬菜畅销港澳,走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第三产业日益活跃。现代服务业实现扩面提升,第三产业占比突破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90亿元,增速位居全市前列。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县火车站物流园区初具规模,全县物流、快递公司发展到16家。打造了以西亚丽宝为代表的商圈,促进了城市服务功能再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活力迸发,电子商务从无到有、成长迅速,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25家,村级电商服务点96家,以月儿湾“香稻空间”、息国风情园、古赖国文化园为代表的休闲观光游、民俗风情游蓬勃发展,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五年的攻坚,实现了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城乡建设作为第一抓手,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如今的息县,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栋栋厂房簇拥而立,一条条道路宽阔整洁,一片片绿意交相辉映,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空间布局更加优化。立足区位条件、自然禀赋和临淮优势,确立了建设滨水宜居城市的目标定位。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大气魄、高标准推进城乡总体规划修编,把濮管区、息国故城、淮河、?酆雍颓逅?幽扇胫行某乔?婊?段В?纬?ldquo;以县城为中心、以交通为纽带、以水系为特色、以集镇为节点”的城乡规划总体布局。高规格编制城东新区、北城片区、濮管区、产业集聚区等四个片区的控制性详规以及临河乡等12个乡镇集镇规划、庞湾村等20个村庄规划,高品位完成城东新区、龙湖片区、森林公园片区等三个区域城市设计,城乡规划体系日臻完善,功能布局更加科学,规划引领得到强化,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城乡建设加速推进。坚持路网先行,拉大城区框架,拓展城市空间。升级改造、新建续建南北大街、工区路、孙庙路、将军路、息夫人大道等主次干道20条,改造背街小巷495条,新增城区道路30.4公里,中心城区面积扩大到24.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40%,打通了交通梗阻,联通了新旧城区,初步构建了“七纵八横一环”的路网格局。坚持高标准建设城市,深度融入滨水、森林、文化元素,北城广场、息州广场、马援广场建成使用,龙湖公园大面积清淤接近尾声,景观建设即将全面启动,濮公山风景区加快建设,息州森林公园开园迎客、游人如织,从此告别了没有城市公园的历史,城市风貌日趋靓丽。征地拆迁超常推进,新区建设如火如荼,县公安局、卫计委业务技术用房和市民之家、消防指挥中心建成使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资源加速布局,城东新区新貌初显、后劲十足。公共交通、街区绿化、专业市场、电力通讯、污水管网等公共设施持续完善,城市的活力、魅力、承载力进一步增强。持续加大乡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农村出行、饮水、医疗、教育等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聚力打造了以谯楼庞湾、孙庙月儿湾、路口弯柳树为代表的一批美丽乡村,曹黄林镇、夏庄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初战告捷,控排、控尘、控烧、控车、控油、控煤等“六控”工作成效显著,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跃升为省市先进,清理整改违法违规项目306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位居全市前列。碧水工程扎实推进,实施?酆印⑶逅?印⒛嗪印€毯拥人?瞪??薷矗?嵘?脑斓谝晃鬯??沓В?陆ǖ诙?鬯??沓В??厮?逅?食中?纳啤<峋霾??由忱牟杉俺?蕹?亍⒖笊轿シǹ?伞?ldquo;三违”建设等“三大毒瘤”,严厉查处了一批违规违法行为,告别了濮管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全县上下拍手称快、交口称赞。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市级园林县城”,所有乡镇被评为市级卫生乡镇,创建人居环境示范村、达标村177个。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工程造林5.35万亩,濮公山生态景观林1200亩,环城生态防护林2641亩,湿地公园绿化景观带500亩,绿色正逐渐成为息州大地的底色。

——五年的拼搏,实现了支撑优势集聚厚植。五年来,通过聚焦发展短板、谋划实施项目、争取政策支持、加强平台建设等方式,强化了基础支撑,厚植了发展优势。

项目支撑更加坚实。坚持开放招商和项目建设双重驱动,突出市政、交通、教育、卫生、生态、水利及主导产业、商贸流通等重点领域,持续实施重大项目550余个,总投资近740亿元。一大批有实力、有潜力的投资企业接踵而至,健康药食产业园、豫道薯业、行路户外用品等产业项目顺利落地。省道S337改扩建、息淮高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息邢高速息县段、息包路等项目加快推进,大埠口淮河大桥、大广高速出口扩容改建工程开工建设,新建乡村道路864.7公里,重大项目基础支撑更加坚实牢固,长期制约息县发展的瓶颈逐步破解。

政策机遇更加有利。紧扣国省政策方向、产业导向和资金投向,牢牢抓住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脱贫攻坚等政策叠加机遇,积极对接、超前谋划了378个打基础、增后劲的重大项目,总投资1362亿元。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成功纳入河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扶贫专项规划和国家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内罗高速息县至罗山段、淮河淮滨至息县航运工程等事关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性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立项开工指日可待,未来息县发展的潜力更足、前景更广。

平台优势更加凸显。五年来,我们抢抓机遇,持续开放创新、务实重干,聚力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滨水宜居城市、濮山淮水、“中华第一县”等四大品牌,先后获得中国最具特色旅游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绿色农业示范县等荣誉称号,息县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大幅提升。充分挖潜文化资源,以根亲文化为平台,大力宣传推介息县,顺利签约金融中心、赖国故城遗址公园和物流汽配城等重大项目,为县域经济持续壮大蓄积了后劲。

——五年的开拓,实现了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始终以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敢闯敢试求突破,以深化改革促发展,全县上下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开放创新聚合了新优势。持续扩大开放招商,五年来累计引进产业类、商业类项目55个,总投资197.2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81.7亿元。仅2016年,全县就成功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22.7亿元。同时,通过培训、补贴、资助、贴息等方式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回归创业,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4万户,创新创业氛围风生水起。

敢闯敢试培植了新动能。积极倡导先行先试、主动作为,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谋事创业的热情,在敢闯敢试中砥砺了胆识、增长了本领。创新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乡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等平台融资模式,开通“助保贷”业务,设立还贷周转金,壮大“中小微企业池”,发展的资金制约有效破解。“人地挂钩”工作领先全省,荣获“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称号,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5.7万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137万亩,用地保障更加有力。加大人才引进、培训力度,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606人,培训3.75万人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深化改革激发了新活力。强力推进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筹备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积极开展城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在整治行动中敢打硬仗、善打胜仗。非法营运三轮车、占道经营、跨街广告等得到有效治理,在短时间内彻底扭转了城区“脏乱差”局面,赢得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赞誉。医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被省医改办确定为县域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纳入综合支付的病种达到379个,群众实际报销比例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城乡健康签约率分别达到62%、92%,外诊率下降到10.8%,医改经验受到中央深改办高度肯定并列入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一元钱看病”在息县农村传为佳话。率先启动不动产登记改革,全市第一本不动产登记证在我县颁发。完成县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质监、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等机构整合,理顺了职责职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填补了我县无统一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空白。全省“小微权力”和全市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明显,曹黄林镇、杨店乡被列为全市村级“小微权力”试点乡镇。与此同时,农村、水利、教育、交通等方面改革也都取得新突破,全面激发了发展动力活力。

——五年的努力,实现了民生福祉极大改善。始终践行为民理念,县财政用于民生支出从2011年的54.1%提高到2016年的74.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21元、9807元,分别是2011年的1.6倍和1.8倍。

脱贫攻坚纵深推进。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整合资源、凝聚合力,结对帮扶、精准施策。聚焦产业、教育、医疗、交通、水利、电力等扶贫重点,做实、做细政策兜底和救助保障,实施44个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41个贫困村安全饮水工程、45个贫困村文化服务中心建设、1048户1976人易地搬迁项目,极大改善了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内在动力,实现70个贫困村整体退出,减少贫困人口5.9万。

社会事业持续进步。教育振兴开局良好。投入3亿元新建思源实验学校、县八小、九小、十小、濮管区中心校等中小学校,重新组建了县一高和新二中,投入4.16亿元实施农村学校“全面改薄”,累计招聘教师1966名,中心城区严格实行划片、限轨、限额招生,大力支持息都实验、关店理想等民办学校竞相发展,县职教中心被评为“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点”,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尊师重教氛围更加浓厚。卫生振兴卓有成效。县人民医院、县二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4所公立医院全部得到升级改造,建设标准化乡镇卫生院20所、中医馆19个、村卫生室336个,公开招聘医护人员118名,基本解决了“看病难”问题。文化振兴生机勃勃。建成息夫人文化园、刘邓大军渡淮广场等文化设施,升级改造新华书店,开工建设县影剧院,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民间舞蹈“板凳龙”、民间戏曲“嗨子戏”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填补了我县省级“非遗”项目空白。

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五年来,累计新增就业3758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6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逐年上调,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20元,城乡低保人均月补助标准提高到240元、127元,农村特困人员集中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年4000元、3000元。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3705套,实施棚户区改造3083户、危房改造9300户,极大解决了最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扎实推进平安息县、法治息县、文明息县建设。坚持严打严防违法犯罪,严管严治治安乱点,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检查、矛盾纠纷调处等专项行动,化解重点案件417件,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县”,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攀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五年的进取,实现了自身建设全面强化。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动“七五”普法工作,全民法治意识明显增强。坚持在县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定期向县人大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983件,办结率100%。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取消、精简审批事项408项,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不断强化,完成审计项目276个,核减不合理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报价2.53亿元,立案查处违纪案件594起,给予政纪处分194人。加大政务督查力度,政府执行力不断增强。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切实抓好省委、市委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三公”经费持续下降,政风行风明显好转。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做好息县人、说好息县话、办好息县事”大讨论活动,形成了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县涌现出“2016河南十大年度扶贫人物”宋瑞、“全国好法官”姜辉、“全国好警嫂”李华、“感动中原”十大人物李涛等先进模范。

与此同时,统计、物价、气象、邮政、通讯、史志、档案、盐务、防灾减灾、机构编制、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国防事业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的2016年,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务实重干、持续求进,初步攻克了交通、教育、城市建设“三大短板”,滨水宜居城市建设有序推进,主导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一大批强基础、惠民生的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在全市位次稳步前移,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日渐展现,后发赶超优势充分彰显,呈现出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崭新局面,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上下合力攻坚、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条战线上辛勤工作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息县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影响制约我县长远发展的交通、教育、城市建设“三大短板”仍然存在,导致资源要素外流严重、内聚不足;产业发展仍在低位、低端徘徊,没有形成本土产业优势,就业吸纳能力不强,多点多业支撑还不牢固,整体质量和效益亟待提升;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低,回乡创业势头不强,就业增收带动能力差,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繁重;体制机制不健全、不灵活,探索创新力度不够,内生动力激发不充分;某些领域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现象依然存在,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建成美好息县,2018年脱贫摘帽,2020年全面奔小康。当前,我县发展基础正有序夯实,发展优势集聚呈现,政策红利及重大支撑型项目接踵而来,提振士气、鼓舞人心!县十二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愿景,可望可期,催人奋进。全县上下心齐气顺劲足,呈现出思发展、谋发展、推动发展的浓厚氛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我们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保持战略定力,主动担当作为,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美好息县变为现实就会指日可待!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县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开放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基础、重民生、促发展,全面实施中国生态主食厨房战略,加快推进滨水宜居城市建设,着力实施教育、交通、卫生、文化四大振兴工程,在决胜全面小康、建成美好息县的伟大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今后五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经济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左右,全县生产总值到2021年达到280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2.5万元左右。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3.5万元左右,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左右。财政收入达到6.8亿元以上,财政支出达到42亿元以上,人均财政支出达到3800元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一产比率降至20%左右。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人均指标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围绕以上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全面脱贫奔小康。坚定不移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放在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地位来抓。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五个一批”脱贫途径,紧扣“转、扶、搬、保、救”五字方针,用活用足政策资源,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形成完整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链,全面完成易地搬迁、产业发展、公共事业、就业保障等脱贫攻坚主体任务。到2018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实现9.15万贫困人口脱贫、99个贫困村退出,摘掉省级贫困县“帽子”。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人民一道如期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滨水宜居城市基本建成,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坚持老城提质与新区提速有机结合,坚持滨水、森林、文化元素批量融入运用,加快推进城东新区建设,有序实施老城区城市修补和濮管区生态修复。到2021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人口接近40万,城镇化率达到45%,城区绿化率达到36%以上,滨水新城、谯楼古城、濮公山风景区、息国故城、产业集聚区五大组团功能互补、相得益彰,淮河游览区、濮公山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息州森林公园、龙湖公园的生态内涵更加丰富,城东新区水系和龙湖、?酆印⑶逅?印⑺?八?獾人?笛?废嗔?⒒肴惶斐桑?锏揭司印⒁艘怠⒁擞蔚哪勘辍<涌焓凳┮慌??「傻馈⒏咚俟?贰⑹姓?缆芳跋绱骞?废钅浚?平??∩枋?⒐?卜?裣蚧?阊由欤?ldquo;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交通路网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逐渐成为现实。生态建设和城乡建设有机融合,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打造一批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和特色村镇,着力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家园,“花神故里·淮上江南”的城市名片名副其实。

——产业发展升级提质,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以中国生态主食厨房战略为统领,做大工业、做强农业、做活服务业,努力实现兴业富民、兴产强县。供给侧改革纵深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订单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农业新形态加速成长,规模化、特色化、标准化、品牌化效应凸显,初步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加快主食、纺织、健康、休闲等产业引链、补链、强链,加速产业集聚区扩容晋档,园区建成面积达10平方公里,集聚企业110家以上,初步形成完备的主导产业体系,在全市率先晋升省二星级序列,为兴产兴业、城镇就业、返乡创业提供坚实支撑。现代服务业长足发展,建成城市综合体、金融中心、科教园区等要素增长极,商务中心区成为区域商业发展、资源集聚的新高地,加速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商业贸易等扩面升级,到2021年,实现商务中心区晋升为省一星级。

——民生事业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加大投入,大力实施四大振兴工程,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民生建设,全力补齐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民生短板。教育振兴成效显著,城乡教育资源科学均衡配置,各项教育事业齐头并进,各学龄阶段入学率大幅提升,“大班额”“上学难”问题基本化解,中考、高考升学率达到全市中等水平,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学质量实现双提升,彻底改变息县教育落后面貌。卫生健康事业长足发展,医改成果更加惠民,县域医疗服务能力领跑全省,居民健康签约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群众就医保障、健康水平显著提升。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业、住房、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日趋完备坚实,社会治安治理水平明显提升,食品药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化高地加速构筑,文化大县魅力彰显。充分挖掘息县的县制文化、根亲文化、淮水文化、息夫人文化,以研究谋划、开发利用和实施项目为抓手,着力培植文化大县的软实力和空间载体,叫响“中华第一县”的文化品牌。到2021年,“中华第一县”的文化向心力、传播力更强,文化挖掘、文物保护和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文化元素全面有机融入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市民生活全领域,成为内在产业培育和外向合作交流的重要载体。息国故城、赖国故城、文庙和“五七”干校等文化遗址保护开发基本完成,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蓬勃兴起,成为县域经济基础性、支柱性产业。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影剧院、综合文化中心、体育馆等文体设施建成投用,文化下乡活动成为常态,城乡居民文化生活趋于优质多元。

各位代表,机遇承载使命,奋斗赢得未来!只要我们咬定目标、同心同德,勇于担当、务实重干,就一定能够让多年蓄积的潜能和优势充分释放,让历届政府的接续努力开出幸福之花、结出满意之果!

三、2017年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

各位代表!万里关山从头越,乘风破浪正当时。2017年是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和全面小康进程的攻坚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镇新增就业7200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的任务,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决战脱贫攻坚,加速全面小康进程。坚决把脱贫攻坚作为压倒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要事,牢牢把握精准这个核心要求,以超常力度、超常举措全力推进,形成全县上下抓脱贫、促攻坚的强大合力,确保29个贫困村整体脱贫,减少贫困人口2.3万人。

全力抓好问题整改。严格对照国家、省、市考核评估反馈指出的问题事项,对号入座、举一反三,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压实责任、明确时限,精准制定整改方案,逐项逐条销号整改。要结合整改工作,全面排查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一村一村查找,对档卡一户一户校准,对帮扶一项一项抓实,对资金一笔一笔审核,对政策一条一条落地,对责任一级一级到人,严格按照“精准”标准全面整改到位,确保扶贫资金使用零差错、贫困户识别零差错、贫困户退出零差错。没有精准识别,就没有精准扶贫。要着重抓好精准识别这项基础性、关键性工作,逐村、逐户、逐人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进行再核实、再复查,把遗漏的补进来,把该退的退出去,坚持全程公开,做好动态管理,确保不漏一人、不错一户,着力提升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度、认同度、满意度。

筑牢脱贫攻坚基础。有效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以实施项目为抓手,强力推进贫困村民生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6848人的易地搬迁脱贫任务,落实完善配套政策,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有保障。优化农村路网布局,改造县乡公路118公里,新开工建设通村通组路600公里。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任务,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开工建设一批村级光伏电站,完成65个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任务,全面解决农村“弱电压”问题。再建设54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所有贫困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精准扶贫,促进各方资源向贫困群众集聚。

突出产业就业带动。除兜底保障贫困户外,原则上要实现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覆盖建档立卡每家每户。积极培育优质粮油、特色果蔬、畜禽及水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电商流通等扶贫支柱产业,鼓励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成功人士在贫困村建立产业扶贫基地,大力扶持贫困户自主发展增收产业,力争完成产业扶持脱贫1.5万人。积极整合涉农培训平台,打造一批家政月嫂、手工编织、特色种植等培训品牌,力争培训贫困人口3200人次,提升贫困群众“造血能力”。坚持“外转”“内转”相结合,拓宽对外劳务输出渠道,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力争完成转移就业1.1万人。积极探索金融扶贫模式路径,为贫困户转移就业和产业脱贫提供资金保障。

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健全政策落实机制,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和执行力度,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教育脱贫等5个专项方案、产业扶持脱贫等7个实施意见及各类措施精准落地,提高扶贫政策知晓率和覆盖率,确保政策不缩水、不走样。建立脱贫攻坚事项审批“直通车”机制,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做到扶贫的事要快办、扶贫的钱要快拨、扶贫的项目要快实施。建立到村到户督导检查机制,让督导检查成为常态,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基层、直插现场,促进脱贫攻坚扎实开展。健全完善退出机制,严格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标准和程序,坚决防止“被脱贫”。健全防止返贫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做到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实行最严格的评估考核和问责制度,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夯实乡镇主体责任、部门协调责任、驻村帮扶责任、督导督查责任,有责必担、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着力解决作风浮漂、政策“棚架”、责任不实等问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狠抓落实,奋力打赢脱贫攻坚翻身仗。

(二)持续破解“三大短板”,全力克服发展制约。短板不补,发展受阻。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克服短板、补齐短板,将“补板”过程转化为“跳板”力量,加快实现后发赶超。

持续打赢交通翻身仗。今年是我县打赢交通翻身仗的关键之年,我们将极力推动内罗高速早日开工,淮河航运长陵至县城段进入规划、早日立项,宁西高铁规划路经我县。加快推进息邢高速建设和大广高速出口扩容改建,加快实施大埠口淮河大桥和长陵淮河港10个500吨级码头工程,确保早日建成使用。全力推动西南环、西北环、沿淮旅游资源路、沿?酆泳肮勐贰⑾⒄?烦乔?巍⒘俸佣筛那徘捌诠ぷ鳎??そㄉ柘⒄?繁倍危?繁O??氛盘罩涟?哦谓ǔ赏ǔ担?猜?瓿?00公里的县乡公路和通村通组路建设任务,尽快实现城乡路网和国省干线布局有机衔接,打通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深入实施教育振兴工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完成一高改扩建一期工程,规划建设城东新区新高中,缓解高中教育资源容量不足问题。加快推动县十一小、十二小建设进度,确保秋季开校招生。开工建设县四中和龙湖中学,着力解决城区义务教育“上学难”问题。投入9957万元,实施农村学校“全面改薄”、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和校舍维修改造,着力改善农村办学办公条件。开工建设9所幼儿园,推动公办、民办幼儿园竞相发展。推动建设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促进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积极推动办学、教学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支持民营资本投资兴办普惠制教育机构,继续实行严格的划片、限轨、限额、就近、就便招生制度,持续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化成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再招聘692名中小学教师,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聚力加快滨水宜居城市建设。2017年是城市建设拉框架、大踏步之年。我们将在城市定位、规划、建设、管理等层面,以开放性、前瞻性、刚性思维进行完善、推动和强化。

坚决发挥规划的主导引领作用。树立规划是生产力统筹发展的理念,完成中心城区总规修编(2017—2030)和濮公山风景区景观规划编制,把濮管区、息国故城纳入城区规划,把淮河变为城市内河,丰富滨水宜居内涵。编制完成老城核心区控制性详规,实现城区控制性详规全覆盖。加快编制海绵城市、综合管廊、供水排水、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实现与城市总规、控规有机衔接。加强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组织开展县城各组团片区城市设计,充分运用好滨水、森林、文化等元素,力争为全县人民规划建设一个充满希望、焕发活力的滨水宜居城市。

以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内涵品位。开工建设城东新区北部水系连通工程,打造休闲、生态、观光廊道,为城市增添灵气。实施北环路和淮河路北段贯通工程,提升改造谯楼街、东西大街,开工建设?酆哟蟮馈②勐ソ侄?巍⑾⒅荽蟮蓝?巍⑿缕衣贰⑶笏髀范?巍⒛洗蠼帜隙巍⒆纤?贰⑸?止?傲偾?芳霸拔髀罚?剐吕铣乔?傻姥?贰⒒チ?ネā<铀偻平????昂蜕?止?岸?诠こ蹋??そㄉ枨绱ü?埃?凳┮慌?缆肪肮酆途?仿袒?卧跋钅浚??嫣嵘?鞘心诤?肺弧V氐阕ズ昧????⒊悄锨?颉⑸涛裰行那??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解决好征拆群众和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鼓励支持居住类、商业类房地产开发,扩大城市公共空间。开工建设西关农贸市场、新运农贸市场、果蔬集散批发中心,完成自来水厂扩建工程及县城供水管网改造,规划建设第二客运站和城乡公共交通枢纽站,新建6个城市停车场、4个公交首末站,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持续增强城市承载能力。

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树牢“城在人管、规划即法”理念,严格规委会审核程序及标准,坚定不移按功能规划土地、按规划出让土地,确保城市发展更加可控、有序。深入做好征地拆迁政策的宣传解读工作,做到依法征拆、阳光征拆、和谐征拆。理顺城市管理、市政维护体制机制,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推动城市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迈进。以创建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为契机,着力治脏、治堵、治乱、治违,营造洁净有序、宜业宜居的城市环境。

(三)以实施项目为抓手,以项目改变息县。项目是改变息县的根本所在,要牢牢把握这个总抓手,以实施项目加快赶超发展步伐。

放宽视野谋划项目。前瞻思维、超前谋划,抓住国省“十三五”规划、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脱贫攻坚等重大机遇,切实做好前期调研、策划规划、筛选包装等基础工作,抓紧谋划通用航空产业园、淮河游览区、棚户区改造、现代农业、冷链物流、特色村镇、美丽乡村等一批支撑力、带动性强的项目,努力把政策变成项目、让项目进入笼子。

着眼长远储备项目。按照“干着今年、备着明年、看着后年、想着大后年”的思路,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挖掘筛选一批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开工的重大项目,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库,编制三年滚动计划,形成接续不断、滚动实施的项目储备机制。重点储备土地综合整治、环境污染防治、旅游资源路、环城公路、水系连通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为今后发展打牢基础、筑牢支撑。

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实行专人专班,做深、做细前期工作,积极对接、持续跟踪,全力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和国省资金支持。全力推进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淮河淮滨至息县航运工程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立项开工。积极申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县、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点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主动争跑海绵城市、综合管廊、水环境整治、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收运等项目,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省规划盘子。

抢天夺时实施项目。鼓足干劲、抢天夺时,抓实抓好续建、新建的100余个重大项目,不断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坚持县领导分包重点项目、督查通报和现场办公督导等制度,强化攻坚措施,畅通审批渠道,切实提高项目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全力以赴抓好易地扶贫搬迁、棚户区改造、市政建设、教育文化、道路交通等重大项目,力争建成无愧于全县人民的精品工程、亮点工程。

(四)结合时代抓关键,产业发展求突破。以中国生态主食厨房战略为统领,以健康食品、订单农业、文化旅游为主攻方向,纵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产业发展有新的突破。

围绕做大做强抓工业。强化平台载体支撑,加速产业集聚区扩容晋档。新征一批工业用地、新建一批标准化厂房、新引进一批重点项目,力争建成区面积达到7平方公里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坚定不移朝着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目标迈进。坚持培优扶强,加速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支持好彩头、金祥旺、绿滋园、金珠、豫发等骨干企业壮实力、提档次,积极推动药食产业园、豫道薯类产业园等项目早日建成投产,鼓励企业把发展重心放到健康食品上,全面提升主食厨房生态绿色内涵。持续优化招商环境,落实好各项优惠支持措施,在政策范围内解决好用地、用电、用工、环评、融资等问题,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围绕规模化特色化抓农业。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土地整治、千亿斤粮食、小农水重点县、现代农业等项目建设力度,力争新增高标准粮田15万亩以上,持续提升粮食产能。纵深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抓住农产品供给宽松有利时机,以发展订单农业为主要方式,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走特色强农之路。鼓励引导因地制宜调整种养业结构,重点推进弱筋小麦产业发展,努力打造一批优质小麦、稻米、花生、红薯等示范基地,实现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主动适应多样化、品质化需求,拓展提升农业价值链、产业链。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会作用,推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鼓励土地流转和代耕代种,引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围绕载体扩容抓服务业。以滨水宜居城市建设为平台载体,提升城镇化空间容量,加速催化服务业扩规模、提水平、上层次。加快商务中心区道路、管网、绿地、停车场等基础配套建设,推动城市综合体、金融中心、特色商业街、星级酒店等项目实施,力争把商务中心区打造成第三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依托濮山淮水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做好淮河国家湿地公园、濮公山风景区、关店大堤加固和赛道开发、庞湾美丽乡村、月儿湾黄金沙滩等项目建设。鼓励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原则上每个乡镇都要发展1—2个标杆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支持电商产业园壮大规模,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切实提高农产品进城的电商贡献率。

(五)纵深推进改革创新,激发活力保障秩序。着力构建开放带动、改革推动、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凝聚发展合力,保障发展秩序。

持续扩大开放创新。立足我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美食、纺织、旅游、健康、休闲等产业,加大开放招商和承接产业转移力度,提升引资、引技、引智、引平台精准水平,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集群型、支撑型产业项目。今年力争引进超亿元项目20个,签约金额50亿元以上,着力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支持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和返乡成功人士在家乡创业兴业,落实用地、用电、融资、人才等支持措施,让能者有所为、勤者有所获,共同汇聚大发展、大建设、大开放的巨大动能。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管理领域改革。加快城市综合执法改革步伐,尽快完成综合执法局组建任务,以综合执法为抓手,强力开展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三违”整治,保障城市规划建设秩序,营造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积极推进普通干线公路建养管一体化改革试点,重拳出击、集中开展干线公路综合整治,既要把路建设好,更要把路管护好。持续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用好用足政策性银行信贷。拓展“助保贷”、周转金业务,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完成农商行组建任务。积极推进财政资金投入和支付保障改革,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精准投向民生和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多干多保障,不干不保障。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全面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激发创业就业热潮。全力抓好民生领域改革。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保障进城农民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统筹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领域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六)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共建共享美好生活。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最大政治,持续加大投入力度,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实施卫生振兴工程。加快县人民医院续建、县二院新院区、妇幼保健院病房楼、中医院易地迁建等项目建设进度,尽快筹建5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积极申报精神病康复医院项目,努力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持续深化县域综合医改,加快实现“两保合一”,探索推进“三保合一”,统一起付线和补偿标准,巩固提升健康签约履约率和群众满意率,让城乡居民和职工平等享有医改带来的更多实惠。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好“二孩政策”。着力实施文化振兴工程。加快推进古赖国文化园二期项目,加快息夫人文化苑、刘邓大军渡淮纪念场馆布展工作,加强太子庙、息国故城、息县文庙等遗址遗迹保护。开工建设城东新区博物馆、体育中心、休闲体育场、规划展示中心、综合文化中心,完成息县影剧院建设任务,为居民文化健康娱乐活动提供空间场地。建设“书香息县”,鼓励支持文化社团繁荣发展。

织密民生保障网。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做好干部、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确保新增城镇就业7200人,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依法治理欠薪问题,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标准,全面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临时救助制度机制,全力做好城乡低保、救灾救济、医疗救助、优抚优待等工作,加大残疾人就业、救助和康复工作力度,鼓励引导民间力量发展养老和慈善等事业。强化住房保障,计划分配公租房1226套,改造农村危房1500户。扩大公积金覆盖面,提高公积金使用率,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支持住房消费、改善民生的积极作用。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协调机制,切实做好托底工作,使困难群众心里有温暖、生活有奔头。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落实制度改革,依法打击非法上访行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现安全生产执法监管全覆盖,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让群众吃上放心食品,用上放心药品。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一村一警”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天网工程建设,完成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年度建设任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努力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七)践行绿色理念,建设美丽生态家园。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和底线思维,坚持绿色发展,厚植生态优势,建设美好家园。

坚决打赢环境治理攻坚战。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把确保水质达标、治理黑臭水体、保障饮水安全作为攻坚重点,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淮河流域息县段综合整治,开展护城河等3条黑臭水体治理,完成泥河、?酆铀?抵卫砉こ蹋?中?纳迫?厮?肪持柿俊9?烫嵘?笃?廴痉乐喂ゼ嵴匠晒??细衤涫悼爻尽⒖孛骸⒖爻怠⒖赜汀⒖嘏拧⒖厣沾胧??种?院阕ズ媒崭呀?蘸妥酆侠?茫?繁?M10、PM2.5和优良天数达到上级要求。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和重大土壤污染综合治理。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加强对建设项目、饮用水源等重点领域和区域的监管,坚决严惩环境违法行为,保护好我们的生态家园。

着眼长远推进生态建设。突出抓好森林生态、湿地生态、淮河生态、农田生态、城市生态五大建设,着力开展生态廊道、百千万农田防护林、平原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力争完成工程造林1.79万亩以上。完成第一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老城区污水管网建设任务,使排污达到一级A标准。加快创建省级生态县步伐,高标准推进城市园林绿化,持续增加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数量。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力争建成示范村24个、达标村47个,聚力打造一批生态良好、特色彰显的美丽乡村。加快推进濮公山区域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尽快启动淮河湿地公园主体建设,精心打造?酆又猎露?逖鼗瓷??酃獯??帕?菇ǖ闵嫌蟹缇啊⑾呱嫌芯肮邸⒚嫔嫌衅肺坏纳??ㄉ栊赂窬帧?/p> 与此同时,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残联、工商联、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加强国防人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机关事务、爱国卫生、物价、气象、盐业、史志、档案、保密、机要等工作。

四、持续深化政府自身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无须扬鞭自奋蹄!树立“学习决定水平、项目改变息县、目标指引现在、进度量化成效”的工作理念,持续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和执行力,切实担起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

(一)持续深化学习型政府建设。坚持“学习、模仿、赶超”,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推动政府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上层次。瞄准美好息县建设目标,以开放胸襟系统学习外地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教育文化、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路径模式,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善于模仿、敢于创新,树立标杆、后发赶超。

(二)持续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为民做事理念,全面提升行政服务水平。持续把“放、管、服”改革引向深入,尽快启动“一指通”系统,打造“智慧政务”平台,对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的要坚决查处曝光,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做好县长信箱信件和政府热线办理工作,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完善服务企业机制,打掉“拦路虎”,扫除“绊脚石”,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持续深化法治型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县,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工作。严格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合法性审查、专家论证、社会公示等制度。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县政府网站建设,政府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项今后都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

(四)持续深化效能型政府建设。大兴务实重干、真抓实干之风,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坚决贯彻好中央、省、市和县委的决策部署。今后政府系统整体工作在全市排名靠前的要大力表彰,排名靠后的要通报批评。进一步强化督查督办,对中心工作、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和重要民生事项开展大督查,建立台账、常态督办,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对懒政怠政、碌碌无为的坚决问责,对尸位素餐、为官不为的坚决处理,全力确保政令畅通。

第4篇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我镇实施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开局之年。一年来,镇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态势,基本上完成了年初预定的各项发展目标。

一、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我们采取有效的经济措施,克服种种困难,促进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经济总量实现新的飞跃。我们充分发挥**港口经济特色,加快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创新,赢得中国港口物流重镇的称号。**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45.2亿元,同比增长22.05%;工业总产值116.6亿元,同比增长19.85%;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35.77%;各项税收总额4.9亿元,同比增长45.09%。

二是外源内源经济较快发展。我们积极优化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畅通招商渠道,全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新引进项目26宗;合同利用外资7558万美元,同比增长54.31%,其中新签合同利用外资5465万美元,同比增长84%;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旧口径)。在利用外资结构优化的同时,内源型经济也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全年全镇新注册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1342户,总数达到5379户,注册资金达19.1亿元;个体及民营经济纳税金额9775万元,同比增长51.6%。

三是农村经济稳定增长。我们积极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大农村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力度,全面完成了农村股份制改革,不断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活力。**年村组两级集体总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28%;村组两级纯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47%;村组两级集体资产14.6亿元,同比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7785元,同比增长6.74%。

四是经济活力明显增强。我们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亿元,同比增长31.81%;各项银行存款余额39.8亿元,同比增长20.85%;城乡集市贸易总额4.6亿元,同比增长21.25%;社会消费零售总额38.8亿元,同比增长18.45%。

二、城市形象明显提升。一年来,我们以建设路网为突破口,加快城市建设步伐,重点抓好了如下几项城建工作:

一是城市规划进一步完善。围绕滨海城市的总体格局,将城市规划不断向深度、广度推进。新修编全镇总体规划,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镇控规面积40.14平方公里,控规覆盖率达37.5%。对部分土地用途作了调整,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用地及镇重点工程建设用地得到保证,使规划既能满足虎门港开发建设的需要,又能适应我镇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是顺利完成了五项重点工程。在没有增加贷款的情况下,共筹集资金4亿多元,建设了五项重点工程,包括投资4500万元建设了公安分局办公大楼,投资1.8亿元升格改造了**大道,投资1.25亿元建设了滨江路和滨港路,投资3000万元综合整治了横流水闸。五项重点工程的顺利竣工,使我镇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进一步优化,滨海城市框架迅速拉开,城市形象明显提升。

三是城市管理有效加强。成立镇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全镇17个村(社区)、97个村民小组都建立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村一级的环卫管理工作,形成镇、村、组三级管理机制。全年镇村两级共投入环卫经费1200多万元,保证了日常经费开支及环卫设备配套完备。加强了市政设施维护、路面保洁、垃圾清运、绿化和路灯养护工作,加强了对淡水湖的保护和管理。

三、和谐程度明显提高。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以抓社会治安为重点,大力加强社会管理,积极构建和谐**。

一是社会治安实现明显好转。镇政府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将治安工作摆上社会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一,加大了治安投入,大力完善治安基础设备设施,安装使用视频监控点65个,设立了打击“两抢一盗”奖励专项基金。第二,实施了“大巡警”路面防控机制、多警种联合执法机制、封闭半封闭式管理制度、出租屋管理“双签”制度、暂住证三日催办制度、村(社区)警长责任制等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第三,构建严密的治安防范网络,深入开展了出租屋、摩托车和“黑网吧”整治工作,严厉打击“两抢一盗”、“黄赌毒”、黑恶势力犯罪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全年发案率明显下降,破案率明显提高,社会治安状况得到明显好转,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升。

二是扎实开展农村环境“五整治”工作。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农村环境“五整治”工作。第一,镇村都成立了农村环境“五整治”领导小组,在整治生态环境、旧村、环境卫生、农贸市场等方面分别成立四个专项工作小组,细化责任,严格落实任务。第二,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投入1200多万元用于整治环境卫生,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整治生态环境,投入630多万元用于整治旧村,投入近2000万元用于农贸市场整治。第三,对全镇的农贸市场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加强对齐沙、先锋、穗丰年等试点村和中心区市场、民田市场等试点市场的指导和帮助,使其在整治中得到改善和提高,以点带面,推动整治工作全面开展。第四,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属地管理制度,加强各专项小组、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探索资金筹集机制,推行市场化运作,完善宣传引导机制。

三是虎门港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完成征地任务的基础上,动员全镇力量,克服重重困难,基本完成虎门港430多户的临时拆迁安置任务。与此同时,加快推进安置区建设。西大坦安置区已有4栋农民公寓正在建设当中;立沙岛安置区已基本完成选址等初期工作,现在已进入设计和预算阶段;福禄沙安置区已完成桩基主体,正准备开展招投标工作。

四是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建立了镇、村、村民小组、企业四级工作网络,积极化解群众热点问题。建立领导干部“下访”机制,完善律师参与接待工作实施方案,落实领导责任追究制,针对征地拆迁赔偿问题、劳资纠纷问题等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加强排查工作,有效防止社会矛盾的激化。**年,我镇被评为东莞市维权工作优秀镇。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88件次,其中来信同比下降24.2%,来电同比下降54.4%,来访批数和人次分别下降41.8%和42.5%。

五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加大安全生产防范和检查的力度,加强对违规企业的检查整治。全年检查了各类场所3000多间次,发出整改通知书252份,全部按要求进行整改,其中停业整改“三合一”场所52间。同时,加大对海上交通安全管理力度,加强坭洲渡口的管理,严密监控石化油库、建筑工地、公共场所等重点场所,全年全镇无发生一宗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环境稳定。

六是加强计划生育管理。严格落实了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三员一干”的计划生育包干责任制,抓好节育措施和补救措施,加强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计生养老保险制度。**年,人口出生率为11.16‰,计划生育率为96.07%,计划生育率持续提高,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较好地完成了计划生育任务。

四、社会事业明显进步。镇政府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开展。

一是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第一,实施创建教育强镇三步走计划,全面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完善教育软硬件设施,积极优化教学环境,全力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中学、广荣中学等六间办学单位在一个月内升格为市一级学校,我镇成功成为“广东省教育强镇”。第二,大力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完善中小学收费管理,理顺教育经费支出程序,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监管,被授予“广东省教育收费规范镇”称号。第三,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加强成人学校、民办学校的管理和指导,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参与新课改工作,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活动,促进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是科技文化工作稳步发展。我们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着力培育高科技企业,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和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全镇拥有省高新技术企业3家,市民营科技企业9家。我们不断繁荣文化事业。加大文化新城建设力度。群众性文化活动得到较好开展,成功举办了**镇首届龙舟节,节日文艺晚会、游园活动、文体活动等各类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也得到扎实开展。同时,围绕“龙舟之乡”、疍家风俗、咸水歌三个项目,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和申报工作。

三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第一,推进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大村级经济的扶持力度,吸收村一级资金参股投资宝田公司和丽海工业园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约2000万元收入。第二,着力解决群众就业问题。不断完善就业服务网络,着重推进失地农民、应届毕业生就业,共对636名劳动力进行了职业技能再培训,安排本镇人员就业2033人。第三,着力解决“一保五难”问题。共为335户810名低保对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29.5万元;为低保家庭在读学生发放各类补助金近44万元;顺利完成农民养老保险改革,农民退休金从原来的每月150元提高为每月200元至300元;全镇共有2531人次享受医疗待遇,报销医疗费638.54万元;为858名补助对象发放基本医疗救助金43.6万元,帮助48名困难群众申请医疗救济金12万元;投入资金682万元为全镇176户住房困难户建设新房。第四,着力落实“五有新村”建设,共完成“五有新村”建设项目35项,全部通过市检查组的验收。第五,着力做好为民解困工作,共为210户888名伏季休渔期困难渔民发放休渔期补助款28.4万元,对受台风“碧利斯”影响的灾区捐赠200万元善款,帮助灾民度过难关。第六,深入开展结对帮扶与“千干扶千户”活动,积极做好安置灾民、灾后复产和休渔期困难渔民生活补助工作。

五、机关作风明显好转。一是大力抓好政风建设,进一步完善“一个窗口”收费和“一个窗口”办事制度,继续推行政务公开,推进政府采购制度,规范招投标工作。二是积极改进了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提高了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是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单位、安全小区和文明户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四是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扎实开展普法教育,坚持重大事项、重大工程人大代表监督制度。五是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行政监察、财政监管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六是建立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在农业、司法、水利三个系统开展了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人大对城建、环保两个部门进行工作评议,并对公安分局进行民意测评,机关作风进一步好转,服务发展、服务基层和服务群众的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镇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镇人大的支持和监督,离不开各部门的团结协作,离不开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各位代表的大力支持。正因为有全镇上下和衷共济、开拓进取,才有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明显成绩。在此,我代表镇政府,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和支持**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干部群众观念和素质依然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基础设施还滞后于现代经济发展的步伐,经济增长结构还比较单一,产业基础和集聚效应不强,人才资源和管理能力还较为薄弱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新的一年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年工作安排

**年,是落实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双转型,实施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今年镇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认真落实镇第十一次党代会和镇第十五届一次人代会的各项部署,实施“港口经济、滨海城市、和谐**”的发展战略,努力使**在经济建设、城市形象、社会和谐等各方面都有新的发展。

**年主要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

(一)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2亿元,同比增长20%;

(二)工业总产值达到139.3亿元,同比增长19.5%;

(三)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达到3.6亿元,同比增长10.7%;

(四)全镇税收总额达到5.4亿元,同比增长10%;

(五)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988万美元,同比增长11%(新口径);

(六)外贸出口总额达到5.4亿美元,同比增长10%(海关口径);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7亿元,同比增长10%;

(八)各项银行存款余额达到43.5亿元,同比增长11%;

(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91元,同比增长6.5%。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镇政府将重点抓好十方面工作:

一、增强发展能力,经济实力要上新台阶

第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实施“物流培育壮大工程”,打响打亮“港口物流重镇”这张牌。对镇内现有的物资、运输、仓储、信息等资源进行摸底研究,制定物流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规划方案。制订系统的扶持配套政策,对前来我镇投资物流的企业,尽可能提供优惠的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有针对性地向物流产业倾斜,着手规划出口加工贸易、生产配送中心及专业批发市场,构筑较为完善的运输、仓储等平台。二是发展壮大临港工业。大力引进规模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临港型企业,尽快形成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升级转型,使我镇在产业集群化、规模化、自主化、本土化等方面初见成效。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做好宣传工作,展示**的魅力,提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消费、置业、旅游,促进**房地产、商贸、休闲旅游、酒店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蓬勃发展,使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第二,全力打造四大园区。一是加快临海产业园的开发步伐。要加快完善临海产业园内的基础设施的步伐。完成河西路修建工程,连接进港中路至大丰路,全长745米,宽28米;完成明南路修建工程,连接进港南路至大丰路,全长870米,宽28米。要注重临海产业园的引资标准和质量,力争引进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项目。二是扩大整治环保城工业园,将环保城再扩大2000亩,并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修建环保城路工程,全长760米,宽36米。三是与虎门港合作开发好物流园区。积极主动与虎门港管委会协调合作,借助虎门港的影响力,积极开展物流项目的引进工作,并以国家级的物流产业基地为目标,尽快完善园区内的配套设施及周边的基础设施,使其成为推动我镇物流产业发展的平台、聚集地和辐射区。四是配合开发立沙岛石化产业园。主动与市政府沟通联系,全力支持市有关部门开展招商引资,尤其是立沙四村,要主动为市政府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排除难题,使立沙岛石化产业园区尽快建设成为集码头、仓储、运输、配送、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石化产业基地。

第三,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一是推行股份制发展模式,将发展经济的权力统筹到村一级当中,提高发展规模与效益。二是针对农村土地、资金等资源有限的现状,坚决改变重卖地、轻置业的倾向,着重做好资源的整合,大力盘活土地、厂房、资金等资源要素,从以卖地为主转向以投资置业收益为主,实现投资长效回报。三是要加强土地收益的核算。村(居)引进项目要加强对项目投资规模及实际土地面积需求进行评估,加强对土地开发的成本和收益的核算,尽量争取由集体建厂房租售,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回报率。四是要充分利用好市返还的10%土地,认真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引进效益好的项目。

二、优化城市环境,城市形象要有新提升

第一,强化城市规划。今年内必须完成全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编工作,城建、规划部门要围绕滨海城市的整体思路,按照“中扩、东连、南进、西合”的发展战略,积极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全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出台之后,要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保证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连续性。

第二,突出重点推进城市建设。今年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有:

(1)续建滨港路。工程连接港口大道和进港南路,全长6.1公里,宽28米,途经斜西、民田、大泥及穗丰年村。去年已建好部分路段,今年建设余下约4公里,包括建设跨南环河的桥梁一座。

(2)建设斜西山公园。斜西山公园占地面积342亩,计划建成一个开放式的休闲公园。

(3)规划建设文化体育公园,占地面积为216亩,今年主要完成规划设计工作。

(4)建设斜西商业步行街。工程位于联检大楼对面,将连接运河的河道改为暗渠,在河道上面建设一条步行街,连接港口大道和湖景路,全长1.2公里,将建设成为高档的商业步行街。

(5)续建横流南路。工程续接横流南路,起于横流水闸,直达横流河口,连通滨江路,全长约550米,宽25米,包括路面铺设沥青,人行道改铺花岗岩板材,更换路灯款式,增设大型花钵,并建设桥梁一座。

(6)续建运河西路。该工程续接运河西路,建设百和桥至勒仔围水闸路段,全长440米,宽16米,并完善河堤、人行道、路灯、绿化等设施。

(7)续建湖西路。该工程续接湖西路,建设横流大桥至土地洲桥路段,全长1500米,宽16米,包括建设河堤、栏杆、园林景观、灯光夜景等工程。

第三,实施农民公寓工程。各村(居)委会要把实施农民公寓工程作为解决农民居住问题的主要措施,作为今后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有条件的村(居)要抓紧建设,条件暂时不成熟的村(居)也要做好规划。要加快虎门港安置区农民公寓的建设,西大坦农民公寓和福禄沙农民公寓建设必须在两年内完成,立沙岛农民公寓要在今年开始动工建设。

三、加强招商引资,外向型经济要有新突破

第一,增强招商引资力量。要健全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协调机制,镇、村外经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把镇村两级的思想高度统一起来,把招商引资的信心激励起来,形成工作合力。镇村要互通招商信息,明确部门和个人的职责,落实经常性的检查和考核措施。外经部门要深入分析我镇当前招商引资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办法。

第二,做好招商协调服务。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政府服务非常重要。政府服务牵涉到的各个部门,要主动研究建立运作顺畅的机制,制定扎实有效的措施,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努力提高服务质量,重点做好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要努力稳定好、服务好现有的外资企业,跟他们多联系,多沟通,积极主动为其解决难题,并充分利用他们在世界各地区、产业各环节所拥有的关系网络和客户关系,帮助我镇招商。

第三,创新招商手段。要结合实际适时开展推介招商、以商引商、友情招商、联谊招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上门招商、奖励中介引商等多种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招商引资活动,既要招外资、又要招民资,重点引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力争以一个大企业带来一大批配套产业,从而形成一条不断延伸的产业链。

第四,加强对外宣传。拓宽对外宣传渠道,重新编印**对外宣传手册和招商推介手册,不定期召开招商会或推介会,选择欧美日韩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重点城市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推介。

第五,加强村级引资工作。各村(居)委会也要主动出击,充分盘活村级资源,创新引资方式,力促各村(居)实际利用外资均比上年增长15%以上。

四、加快自主创新,民营经济要有新发展

第一,放开投资领域。凡是集体企业经营的领域,凡是对外资企业开放的领域,全部向民营企业开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经营,并加强培育引导,对开办科技型、外向型、吸纳本地户籍人员就业多的民营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进民营经济迅速扩大。

第二,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做好民企的服务工作。在村一级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协调办公室,建立重点企业联系跟踪制度和企业走访制度,对纳税大户、民营科技企业、“两自”企业的企业主及企业科技骨干人员配备3个入户名额。二是对一些有一定规模和潜力的民营企业,在用地、资金、办证、审批上给予政策优惠,并在镇内民营企业中选择一批有技术、有潜力、有优势的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尤其是保障投资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生产性民营企业的项目用地。三是实施企业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管理、技术培训,重视民营企业的品牌建设,提高民营企业家的品牌意识。

第三,推动民企做大做强。一是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技术和自我品牌的“两自”企业,创造品牌产品,培育品牌产业,使“两自”企业逐渐成为我镇重要经济支柱。二是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做专做精,鼓励民营中小企业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特色经营,培育特色专业市场。三是鼓励民营企业借助虎门港开发的机遇,大力发展仓储业务、快运业务、综合物流服务等。四是大力扶持科技型民营企业,对获得市以上高科技项目认定的民营企业,给予奖励和优惠。

五、优化农村环境,新农村建设要有新成就

第一,着眼长远做好规划。各村(居)委会要按照滨海城市的总体要求,认真做好规划,重点规划好中心村。村要进行统筹规划管理,结合全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编,划分好工业、商业、居住、休闲等功能布局,统筹考虑区域之间、规划之间的衔接配套,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功能。

第二,继续开展农村环境“五整治”工作。一是整治生态环境。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绿化美化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等“三大工程”。二是整治环境卫生。从村内到村外、从厂区到社区、从大街到小巷、从陆地到水面,都要求有人负责,实现保洁全覆盖,不留卫生死角。三是整治旧村。全面清查拆除违法建筑、违章搭建物,对临街临路建筑物进行重新装饰,对村道巷道要逐步实现硬底化。四是整治农贸市场。改造和完善农贸市场供水、排水、排污等配套设施,严厉打击占道经营、地摊市场和无证照经营现象。五是整治农村乱停、乱放、乱摆卖、乱搭建、乱丢垃圾、乱拉挂等“六乱”现象。

第三,优化农村人文环境。重点是下大力气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彻底解决因循守旧、满足现状的思想观念和“等、靠、要”等落后意识,引导农民树立创新创业和自信自强精神,促进其思想解放。一是加强宣传。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法律法规及科普知识宣传,向群众讲解新形势、新思想,促进农民观念的转变。二是加强教育。完善镇村两级的培训教育网络,免费向农民传授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推动富余农民充分就业,促进农民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三是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明村、文明户、诚信户等评比活动,在农村倡导积极向上、互帮互助、诚实守信的风气,在村与村之间、户与户之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六、加强财税管理,制度建设要有新完善

第一,加强镇属行政企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大力盘活资产,减少资源浪费和资产流失。加强预算约束,建立预算资金尤其是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加大财政性基本建设工程的财务审核监督力度,强化工程预算、工程变更、工程结算三个环节的财政审核。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实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单位任期财务审计等内审制度。

第二,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强化依法治税,加强税源征管,重点加强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营业所得税的征管,完善房屋租赁税收的征管工作,打击偷税骗税的行为,做到应收尽收,促进财政稳步增长。

七、强化社会管理,安全稳定要有新局面

第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施“平安**”工程。一是按照加强基础性工作、管好犯罪高发群体、管住特殊行业和重点场所、控制住多发性案件的整体思路,系统构建能够有效预防和及时打击违法犯罪的社会网络。二是继续保持社会治安综合整治的高压态势,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完善出租屋和“黑网吧”的管理机制。巩固扩大“治摩”成果,无异地摩托车的村(社区)要达到100%以上,9月份实施禁止本地摩托车在镇中心区内行驶。三是落实综治责任,创新管理办法,继续实施多警种的联勤执法、封闭半封闭管理等有效方式,充实一线警力,加强对社会面的监控。四是克服“重打轻防”的偏向,把工作重点、警力配置、经费投入、考核奖惩等转移到预防上来,并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推进治安联防。

第二,加强的预防和处理。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重点增强群众的大局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群众依法,维护秩序。完善突出问题及处理机制,健全领导包案责任制,重点处理好虎门港拆迁安置中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逐级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预警机制和信息报送机制。加大对各类不稳定因素的排查、预防和控制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引发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努力把化解在萌芽阶段。

第三,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镇、村、企业三级安全生产巡查网络,全面铺开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定期进行消防逃生演习。狠抓安全生产检查,做到月月有检查,季季大清查,全面消除事故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

第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落实好计划生育各项管理机制,严格责任制度,继续开展创建无政策外多孩生育镇和无政策外生育村活动,全面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大力倡导男女平等,促进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第五,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完善政务、村务公开,完善依法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体系。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增强干部的法制观念,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做好普法工作,抓好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八、完善保障机制,扶贫济困工作要有新成效

第一,解决群众就业问题。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群众认清就业形势,克服部分群众“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的不良倾向,在全镇营造较好的就业创业氛围。二是各村(居)委会要把扶持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农民的就业率作为各村(居)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加强对农民就业登记、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和劳动保障调查登记等就业管理工作,加大免费技能培训、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力度。四是要求在**投资的企业,对会计、出纳、厂长、报关员等职位,尽量安排本地户籍村民担任。

第二,落实社会保障工作。一是继续落实“一保五难”政策,认真解决群众住房难、看病难、饮水难、行路难、子女读书难等问题。二是继续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三是积极帮扶弱势群体,建立健全救助体系,继续开展“千干扶千户”活动。四是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状况,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积极协调好劳资关系,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等所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九、繁荣教育文化事业,综合素质要有新提高

第一,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巩固省教育强镇的成果,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设施,提升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妥善解决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做好民办学校发展规划与布局,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参与办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快住房、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障等改革,完善教师的社会保障机制。

第二,繁荣文化事业。扎实推进文化建设达标镇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广场的文化设施,使群众性文化活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发挥“龙舟之乡”的品牌优势,打造以“水”为核心的文化特色,做好“咸水歌”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活跃民间传统文化。扶持组建各类文化艺术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文化建设中的载体作用,繁荣小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举办**镇第二届文化艺术节,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十、加强政风建设,机关形象要有新改善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对有关规章和文件进行清理,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该修改的坚决修改。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建设,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第二,加强政风建设。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着力解决机关“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落实市政府《关于实行改进机关作风六项制度的决定》,积极推进行政效能监察,加强督查督办工作,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措施。强化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扩大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全面落实《东莞市政府部门政务公开内容目录》和《东莞市镇区政务公开内容目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继续开展好“市民评机关”和机关评议活动,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

第5篇

泾县人民政府县长孙广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聚焦“四个泾县”建设,全力实施“五大会战”,干出了开局之年的奋进态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增长8.5%;完成财政收入20.2亿元,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134.1亿元,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亿元,增长1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年度任务。

开局之年,我们聚焦产业支撑,注重转型升级,县域经济稳中向好。工业经济发展提速。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7.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0%。出台推进工业提速转型升级若干政策,设立亿元工业发展基金。兑现各类奖扶资金2.5亿元。电机泵阀首位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实现产值8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首次超过50%。高效节能电机集聚基地加快建设,中小型超高速电机、减速电机等项目签约入驻,威能电机、新维电机主体厂房建成,华生机电、畅宇泵阀等项目顺利投产。皖南电机公司获评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宣纸股份公司上市步伐加快,中国宣纸小镇入选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实施工业实体培育工程,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户,雅圣制品家具加工等新项目正式投产。培育和发扬工匠精神,引导企业做优做精产品。新入列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以上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达15家。新增省著名商标5个、名牌产品3个、安徽“老字号”6家,获评首届“江淮大匠”1人。泾县书画纸、宣笔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宣纸股份公司荣获安徽省质量奖。成功创建省级质量强县。现代服务业活力显现。预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40亿元,增长11%。启动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成立桃花潭·查济文化旅游区管委会。桃花潭·查济景区5A创建通过省级初评,宣纸文化园创成4A景区。黄田样板工程、查济古建维修等项目扎实推进,桃岭山E民宿、花幕林度假村一期建成运营。成功举办油菜花马拉松赛、自行车赛、桃花潭龙舟赛等品牌赛事。获评安徽省旅游强县、安徽十大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水墨汀溪、马头祥生态园等5个景区入选“华东人气推荐景区”,“皖南川藏线”荣列中国体育旅游精品名录。游客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0.8%、21.8%。电商“两中心一站点”完成建设,实现进农村全覆盖。网络销售额达4.5亿元。李园村、小岭村入围2017年度“中国淘宝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4.2亿元,增长18.4%。国司9.5亿元企业债发行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新增限上商贸、规上服务业单位15个。现代农业稳步发展。预计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114.8亿元,增长9.8%。粮、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产值稳定增长。名优茶产值突破3亿元,烟叶产量超2.38万担,实施兰茶苑项目500亩,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2800亩。“劝耕贷”工作正式启动。新增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以上示范联合体6家、家庭农场121个。圆满举办安徽“泾县兰香”汀溪采茶节。中徽茶叶通过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终评。新增“三品一标”认证12个。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收入45亿元,增长21%。省级农产品质量示范县通过验收,创成省平安农机示范县。

开局之年,我们聚焦改革创新,注重开放合作,发展活力持续释放。重点改革有序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权责清单制度,公布运行“两个新型服务清单”。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全面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政务服务“窗口受理无否决权”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实现工商登记“56证合一”,新登记市场主体2873个,增长15.4%。商事制度改革获省政府通报表彰。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中心建成运行。深化投融资改革,总投资43.4亿元的生态文明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红色旅游交通路网工程建设PPP项目完成招标采购,成熟子项目开工建设。圆满完成昌桥村“三变”改革、38个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国有林场、不动产统一登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无校籍”等改革全面推进。科创能力不断提升。鼓励企业科技研发,出台促进科技创新实施办法、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办法。国家级高效电机检测中心、省级泵阀研发中心开工建设。汽车电机、宣纸两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年度绩效评估获优秀等次。工业技改投资达26亿元。民生工贸院士工作站完成组建。企业研发机构达24个。新引进高层次科创团队1个,建成市级众创空间1个。预计授权发明专利25件,增长2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0.82件,增长44.3%。对外开放更加深入。坚持拉升标杆向东看,高效对接沪苏浙。开展“招商引资实效年”活动,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7个,固定资产到位资金29.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036万美元、增长8%。年产1000台新能源客车底盘等4个主导产业项目,在国际徽商大会成功签约,投资总额达9.26亿元。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构建以县开发区为核心、以云岭园区和城西园区为重点的“一区两园”发展新格局。成立工业投资公司、市政建设管理公司。盘活园区低效土地600亩,新开工项目15个、新投产项目11个。实现工业产值增长15%;税收6亿元、增长5%。

开局之年,我们聚焦功能完善,注重补齐短板,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镇功能稳步提升。采取EPC模式实施整体城镇化成效显著。幕桥、贺村主题公园开工建设,江心洲公园完成90%工程量,幕溪花廊(东岸)建成开放。新增绿化面积31万平方米、绿道11公里,建成区绿地率达33%。桃花潭中路启动改造,泾川大道辅路、象山大桥基柱完成修复,稼祥北路、体育路、兰石路全线通车,青弋江北路即将贯通。新建站前北广场等4处城区停车场,改造15个老旧小区、33座城区公厕。泾川镇美好社区建设试点初见成效。城乡生活垃圾中转站规范运行,环卫基地完成主体工程。农贸市场全面实行活禽宰杀分离。占道经营、户外广告、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强力推进。荣获省文明县荣誉称号。美丽镇村建设取得实效。完成云岭、琴溪等7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长园等6个省级中心村建设,通过省级考核验收。查济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全面推进,清理陈年垃圾3600余吨、改造非卫生厕所2474户,完善榔桥、桃花潭污水处理设施。农村清洁工程县乡两级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每年60元。基础设施更为完善。芜黄高速泾县段完成开工准备,宣泾高速泾县段、宁泾公路、榔茂公路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泾青通道完成线型设计。综合客运枢纽站、云北公路、章渡大桥及连接线启动建设。完成农村公路畅通工程214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70公里。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公交。成功入选首批省级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名单,荣获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牛岭水库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已报国家水利部审查。青弋江治理工程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3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承流峰、濂溪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完工。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建成高标准农田9600亩。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始终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编制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严格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要求,持续开展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关闭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40家。整改扬子鳄保护区内违法建设46处,关停取缔6家违规企业。完成9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取缔15处非法采砂点,查处超限运输车辆783台次。全面推行“禁渔期”“禁渔区”,实行渔业增殖放流。“河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效益显现。开展洁气、洁水、洁土行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8.3%,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二类标准以上,完成114处农用地土壤点位详查。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稳步推进。获评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

开局之年,我们聚焦民计民生,注重统筹协调,发展成果共建共享。民生保障提标扩面。投入8.02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和“大排查”活动,投入扶贫专项资金6952万元,全面实施脱贫攻坚九大专项行动,全年脱贫53户129人,34个贫困村出列。农村、城市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320元、500元。五保集中、分散供养对象补助标准分别提高至每年4800元、3600元。重度残疾贫困户生活、护理补助标准分别提高至每年1200元、每月100元。计划生育伤残、死亡家庭特扶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400元、500元。部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标准分类分档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全面实施。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达125个,社会办养老机构达6家。新增城镇就业529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规范公开推进原建华纸厂、红星社区等城市棚户区改造,平稳有序完成4115套棚改任务,占全市总任务数40.4%,居全市之首。解决9170人农村饮水安全。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复查。市工业学校改扩建、城关五小扩容稳步推进,国家烟草局支持的云岭铁军小学、摇篮幼儿园改造提升完成,泾川第二幼儿园完成建设,千亩园学校建成标准体育场。圆满承办2017年全省青少年击剑锦标赛。在市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上获得佳绩。人口计生工作有效加强。实现婚前检查和婚姻登记一站式服务。开通农合“一站式”结算系统。获评全国“万步有约”健走示范城市。全国健康促进县通过评估验收,列入省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试点县,省级卫生县城争创强力推进。新一轮双拥模范县创建通过省级考核。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建成社区科普馆1个、科普E站2个。王稼祥故居纪念馆荣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实现新发展,水文气象、外事侨务、档案方志、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新成效。社会治理扎实推进。法治泾县、平安泾县建设不断深化。综治中心、远程视频系统投入使用。安保维稳工作扎实有效。推进阳光、依法治访,全县党政领导开门接访152次,接待群众163批774人次,化解积案15件。妥善处置绿城名苑、国际花苑、柏晨大厦和世家花园等问题楼盘。全面推进“七五”普法,法治家庭创建深入开展。普法老人葛彬成功入选安徽首届“十大法治人物”。开展“百日除患铸安”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通过三年复审。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工作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开展“讲重作”专题教育、专题警示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将“讲政治”落实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坚决服从县委领导,坚持重大事项及时向县委报告。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依法执行人大决议决定。认真办理县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60件、县政协委员提案141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学习制度,召开县政府党组会议12次、常务会议22次,完成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46件。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上线。强化财政监管、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继续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坚决整治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县人民的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理解、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驻泾部队、武警官兵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全县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总量偏小、质量不高;招商引资难度加大,新引进项目不多,特别是缺乏引领性大项目;城乡发展、公共服务不够均衡,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群众对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有更多的期盼;少数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够,政府自身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8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也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当前泾县加速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信心来自于,进入新时代,党的描绘的宏伟蓝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党的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定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历史新坐标,对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作出重大判断,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未来的30年作出了“两步走”战略安排。一系列的新部署新要求,具有谋篇布局、举旗定向的重大战略意义,有力地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为我们坚定信心、继续前进注入了不竭动力。

信心来自于,谋求新发展,改革红利为我们跨越赶超带来了难得机遇。从宏观形势来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L型”下半程,国际国内市场渐趋稳定,中央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文化旅游、生态文明、基础设施等方面支持力度,多重宏观政策叠加效应持续显现。从区域战略来看,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全面启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纵深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持续深化,特别是市委、市政府聚力打造现代化“四个特色之城”的精准定位,为我们高效对接沪苏浙,内外联动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

信心来自于,踏上新征程,坚实基础为我们再谱新篇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电机泵阀、宣纸等主导产业发展提速,文化旅游彰显特色,经济多业驱动、多点支撑的特征更加明显;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功能不断完善,随着芜黄高速、宣泾高速即将开工建设,开放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县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全会作出聚焦“四个泾县”建设、实施“五大会战”的战略部署,全县发展思路更加明晰、发展举措更加务实,干部群众思进思强的热情高涨,创新创业的干劲十足。

现在,泾县的发展正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紧盯目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姿态,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作风,奋力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就一定能够把所有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201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和一中全会精神,严格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县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全会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生态泾县、绿色发展”主基调,坚持以项目和项目化为总抓手,突出“补短板、促提升”,全面掀起工业提速、旅游提质、城市提品、乡村振兴、交通建设“五大会战”热潮,奋力开创现代化“四个泾县”建设新局面,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泾县新篇章。

建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年度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全力以赴推进六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推进工业提速大会战。

壮大产业规模。旗帜鲜明地把电机泵阀作为首位产业,全力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电机泵阀产业基地。铸造“百年南华、百亿电机”品牌,加快高效节能电机集聚基地建设,完成威能电机搬迁,新维电机投产运营,推进超高效电机、正飞电机、华生伺服电机项目进度。鼓励泵阀企业发挥优势、竞相发展,卧龙泵阀研发销售中心开工建设,凯仕机械正式投产。发挥宣纸品牌优势,推动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延伸丰富宣纸产业链条,全力打造一二三产融合新典范。加快宣纸股份公司上市步伐。组建中国宣纸小镇股份公司,确保中国宣纸小镇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办好中国电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国宣纸文化节。继续强力推进矿山整治,推动方解石加工产业实现战略升级。积极培育引进“四新”经济,鼓励特种材料、汽车零部件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宝泰特材、创玺铸造扩建项目建设,完成年产1000台新能源客车底盘项目建设。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

强化园区建设。完善县开发区“一区两园”运行模式,优化管理运行、考核评价体系,发挥开发区工业投资公司、市政建设管理公司主力作用。健全入园企业准入评估和退出机制,推行“一站式”便利审批,加快淘汰低效落后企业,提高企业亩均投资强度和亩均税收贡献率。实施“僵尸企业”“围墙项目”清理专项行动,县开发区新增、盘活土地800亩以上,城西园区扩容1500亩。“一区两园”引进项目30个以上,开工投产20个以上;实现工业产值增长15%以上、税收增长10%以上。电商产业园入园企业达35家。调整创新招商方式,完善项目跟踪服务、评价奖惩机制,压实县投资合作促进局、县开发区和重点经济部门的招商责任。紧扣电机泵阀等主导产业,主动对接上海、杭州等制造业向外转移重点区域,确保新引进项目与主导产业契合度达65%以上,工业项目占比50%以上。

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走帮服”活动、“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认真落实国家税费减免政策,及时兑现企业奖扶资金。出台人才引进奖励办法,多层次搭建企业用工服务平台。发挥金融考核、政府性存款引导作用,激励金融机构更大力度服务实体经济。新增信贷投放10亿元以上。鼓励支持企业技改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组建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加快国家高效电机检测中心、皖南电机强基工程等项目建设,确保省级泵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验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产品20个,技改投资占工业性投资比重达50%以上。开展全县优秀企业家评选表彰,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积极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是全力以赴推进旅游提质大会战。

打造旅游精品。围绕“红色故里、宣纸之乡、人文名城、山水福地”形象定位,优化完善全域旅游规划,构建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深入挖掘以新四军文化为代表的红色资源,改造提升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推进云岭红色旅游5A景区创建,串联县域红色景点,打造干部教育培训品牌,提升红色旅游的辐射力、影响力和经济效益。以江心洲公园为中心,整合两岸特色资源,打造集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生态休闲为一体的城市观光游览区。加快大桃花潭景区建设,力争桃花潭·查济景区列入国家5A评定计划。推进“皖南川藏线”旅游集散中心、观景平台等配套设施建设,致力彰显泾县精华段独特魅力。加快黄田样板工程三期、青弋江骑游步道等项目建设。规范农家乐、河道漂流管理。

加快产业融合。做好“旅游+”文章,推动旅游与体育、养老、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办好油菜花马拉松赛、自行车赛、桃花潭龙舟赛等品牌赛事,举办“泾县兰香”茶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加快以国家养老皖南示范基地为龙头的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发挥云岭锅巴、榔桥木梳、蔡村石斛等品牌优势,开发农特旅游产品。推进云岭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建成四季花海1000亩、景观农田3000亩。挖掘中国传统村落、景观村落等资源优势,推进古村落保护利用。鼓励有条件的美丽乡村申报2A以上村落景观。

强化宣传推介。依托“互联网+”智慧旅游,开展微博、微信营销宣传。建成智慧旅游中心。新建县界出入口、川藏线节点7处旅游景观标识。继续开展旅游惠民活动。邀请文化名人、旅游达人、新闻媒体来泾采风。主动对接高铁沿线、周边景区,促进资源互补、客源互送。实现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增长20%以上;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三是全力以赴推进城市提品大会战。

突出提品味、补功能。投入资金30亿元,实施建设项目80个。大力推进“多规合一”,切实强化规划引领调控作用。逐步推进城市路网、地下管网、停车场、亮化美化等工程实施。完成桃花潭中路改造提升,开展山口大桥至财富路南口道路改造前期工作,启动青弋江中路南段、甘泉路、龙井路等市政道路建设。开工建设“六馆”、青弋江北路景观工程、幕溪河及运河城区段绿色长廊,建成幕溪花廊(西岸)、幕桥、贺村、城南主题公园,江心洲公园正式对市民开放。对城区已征未用的土地实施美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提标改造县污水处理厂,建设水西污水处理厂,新增改造污水管网8公里。实现1500户居民开通天然气。支持农贸销售点建设,建成龙井苑等社区果蔬商超。运用好国开行、农发行政策性信贷和企业专项债券,加强与央企、省属国有企业合作,力争在棚户区改造、市政建设等项目上取得新突破。加强城建项目管理,研究成立工程质量巡回监督小组。

规划建设高铁片区“小街区”。加快高铁片区规划调整,积极引入街区制理念,优化各类用地布局,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区间道路、绿化景观,加快田湖水库、田湖公园建设,努力形成开放便捷、规模适宜、配套完善的高品质生活街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打造城市形象新亮点。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巩固省级文明县创建成果,争创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森林城市,确保创成省级卫生县城。稳妥积极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发挥“智慧城管”平台作用,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探索“一街一式”建管模式,打造特色街区和市容管理、亮化美化等示范街。完成石材加工市场建设,引导城区零散石材加工户集中经营。强力推进“两治三改”,持续开展市容环卫、户外广告、烧烤摊点等专项整治,继续强化“城中村”、老旧小区、城区进出口等环境综合整治。

四是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大会战。

聚力脱贫攻坚。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绣花”功夫持续发力,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实施脱贫攻坚九大行动,坚决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确保完成年度343人脱贫任务,已脱贫村、户实现可持续发展。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进一步激发贫困人口内生脱贫动力,不断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推动脱贫攻坚再深入、再扎实、再提效,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推动产业兴旺。深化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业产业联合体5个、家庭农场100个以上。加快汀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劝耕贷”工作,确保经营主体受益率不低于30%。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提质工程。丁家桥镇创成“中国淘宝镇”。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增农村“三变”改革村38个。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有序流转土地2万亩。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实现农业总产值32.5亿元,增长7%;农产品加工值125亿元,增长9%。

夯实农业基础。坚守粮食安全底线,粮食生产稳定在38万亩以上。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新增保障性蔬菜500亩、良种茶园1000亩、中药材2000亩。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建成高标准农田9600亩。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增“三品一标”12个,经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占比50%以上。推进美丽镇村建设,完成3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和9个省级中心村、8个市县中心村建设。深化“河长制”“林长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实施3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改造3座农村危桥。力争牛岭水库开工建设。建立动态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村干部报酬。

五是全力以赴推进交通建设大会战。

完善交通路网。投入资金24亿元,实施建设项目11个,加速构建“三纵四横”快速交通体系,积极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健全交通项目建设管理机制,成立县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开工建设芜黄高速泾县段、宣泾高速泾县段,推进芜黄高速县城出口与县城连接线一级公路及黄村至茂林二级公路前期工作。启动泾青通道、“皖南川藏线”循环路建设,加快云北公路、宁泾公路、榔茂公路建设,章渡大桥及连接线建成通车。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120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95公里。综合客运枢纽站正式投入运营。

建设美丽公路。探索实施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围绕美丽乡村、美丽公路、美丽风情“三美”,以322省道城区至茂林榔茂路交接处为重点,深入挖掘沿线山水资源、人文景观,结合文明创建、“三线四边”整治,开展“美化、绿化、亮化”行动,整治清理两侧违法建设、有碍观瞻建筑,提升沿线环境整体水平,打造泾县美丽公路样板。

优化交运环境。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继续铁腕推进治超工作,强化治超源头企业监管,坚决打击超限超载行为。建成3处治超电子监控卡点。加强客运、危化品运输、接送学生等重点车辆监管,严厉查处非法营运行为。继续实施“黄金周”等旅游高峰期大型货车错峰通行。优化完善城乡公交线路布局。扎实开展省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双创”工作,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六是全力以赴推进民生大改善。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统筹推进县域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启动泾县中学改扩建及城东初级中学、城东幼儿园建设,完成城关五小扩容、市工业学校扩建项目主体工程,泾川第二幼儿园秋季招生。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新建社区科普馆1个、科普E站2个。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公立医院“无院籍”管理。县医院开展三级医院创建。夯实计划生育基层基础。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争创省级妇幼健康示范县。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探索开展敬老院公建民营试点。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学校体育场馆逐步向社会开放。认真落实《宣纸保护和发展条例》。出版发行《宣纸志》。做好非遗传承、文物保护。提高就业质量,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开展法治家庭创建,建成综合性社区矫正基地。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全力创建平安泾县,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环境保护“五个一”专项行动。加大城区烟花爆竹禁放力度,强化秸秆禁烧工作。取缔关停禁养区养殖场。继续实行“禁渔期”、扩大“禁渔区”,开展渔业增殖放流。科学论证扬子鳄保护区调整方案,深度开发扬子鳄品牌资源。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作为民生工程,倒排工期、加快推进,早日建成发挥效益。严厉打击违法采砂采矿行为,推进矿山、河道修复治理。实施增绿增效行动,新增造林面积4500亩。严格执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加快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关停并转。探索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坚决完成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回应群众期盼,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①免费为全县高中生提供1次结核病健康筛查。

②扩大千亩园学校、四小、五小招生规模,增加500个学位供给,控制和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现象。

③打通李村南路、泉水路、贺村路、天府路4条城区断头路。

④建成幕溪花廊(西岸)、幕桥、贺村、城南主题公园和水西、稼祥北路、苏红路等停车场,新增停车位1000个。

⑤完成县农批市场主体工程。

⑥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改造老旧小区15个。

⑦提升完善老城区功能,改造城市棚户区856套。

⑧新建改建城区公厕15座,改造农村非卫生厕所3712户。

⑨完成全县农村露天垃圾池拆除和改造。

⑩解决全县移动通信信号盲点盲区及信号弱问题。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泾县正处于乘势而上、奋力赶超的关键期,各项任务繁重艰巨。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当前宝贵的发展机遇,立足更高起点,谋求更大作为,不断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建设对党绝对忠诚的政府。坚决拥护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坚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巩固“讲重作”专题教育、专题警示教育成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对党绝对忠诚落实到为民服务干事创业上。坚持思想同向、目标同向,始终围绕中央、省市和县委的决策部署谋划工作、开展工作,推动全县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四个泾县”、实施“五大会战”的奋斗目标上来。

建设思想解放的有为政府。坚持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深入开展“六破六立”专题大讨论,大胆探索,勇于改革,将创新贯穿到“四个泾县”建设的各领域、各环节。坚持统一规划、整体安排,大力弘扬“钉钉子”精神,对“五大会战”目标任务实行挂图作战、对表交账,确保各项工作掷地有声、抓有成效。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重点查处办事拖拉、庸懒散漫等影响“五大会战”推进的“中梗阻”现象,不断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让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的干部轻装上阵。坚持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各方面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建设行为规范的法治政府。坚持厉行法治,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支持“一委两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完善行政应诉工作机制,强化规范性文件、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查,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公共安全体系,综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迎接“七五”普法中期评估。继续实行领导干部开门接访,依法分类处理诉求。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建设风清气正的廉洁政府。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严肃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摆在首要位置,严格执行“两准则三条例”,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三十条”要求,开展“五大会战”比学赶超民主考评活动,坚决防范“”问题反弹,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认真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项规定,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真正让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过好日子。全面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和信息化建设。加大对行政审批、工程招投标、产权交易、涉农资金、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监管,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规违法案件,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担当者书写发展,奋进者赢得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泾县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加快现代化“四个泾县”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四个泾县:活力泾县、品质泾县、魅力泾县、幸福泾县。

2.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面向全省企业,组织千名机关干部,深入千家企业,送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

3.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布查处结果。

4.两个新型服务清单:县乡政府公共服务清单和县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

5.农村“三变”改革:在坚持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

6.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7.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8.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发起、采购、建设、运营、移交五位一体的项目运作模式。

9.“三纵四横”交通网:以京福高铁、芜黄高速、205国道为三纵,宣泾高速、宁泾公路、322省道、泾青快速通道为四横的“三纵四横”快速交通体系。

10.电商“两中心一站点”: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中心、乡村服务站点。

11.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实施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有效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环境。

12.农业“劝耕贷”:以勉励、鼓励、奖励农耕为立意,通过打造政银担“抱团”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的工作机制,推广“低成本、少环节、成批量、可持续”的支农信贷产品,满足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资金需求。

13.六馆:城东室内体育馆、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博物馆、艺术馆。

第6篇

民政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报告

根据松廉惩防办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实际,本着“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宗旨,积极构建“权力阳光运行,监督全程跟踪,风险动态防控,腐败有效预防”的防腐长效机制,严格按照县纪委的统一部署,在全局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现将开展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动员部署一是加强领导

为切实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促进干部廉洁从政,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到实处,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日常运作、检查分析等各项工作。制定出台了《县民政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签订了责任书,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同部署、同落实。二是积极动员,提高认识。组织召开由全局干部职工和参加的动员会,学习传达上级关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文件精神及《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民政部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重要批示的通知》等,局长在动员会上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深刻领会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要认真落实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各项措施,准确界定风险点,切实筑牢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三道防线,认真抓好计划、执行、考核、修正四个环节,确保工作取得实效。通过学习,使大家认识到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建立防控机制是融教育、制度、监督于一体,能从源头上有效防控廉政风险的新机制,从而做到人人主动参与,人人提高认识。

二、夯实工作基础,提升廉政防控水平

(一)查找岗位风险,构建防控网络。一是查找廉政风险源。查找廉政风险点是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采取自己找、同事帮、领导提的工作方法,对领导岗位,重点查找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防控风险点。中层岗位,重点针对审批、管理等环节查找在行使行政审批权、内部管理权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点。直接承办人,主要对照岗位职责与业务分工、关键环节、工作制度,查找在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管理人财物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点纳入风险点查找范围。二是查找风险点。重点查找个人岗位风险、股室风险,分别填写个人、股室《廉政风险防控登记表》。三是评定风险等级。针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按照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等进行分析评估,确定不同的风险等级。对已自查出的各类风险,经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把关后,予以公示备案。同时按照权力、岗位的风险因素、发案频率与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等,将廉政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二)规范权力运行流程,进行“流程再造”。针对民政工作面宽、点散、事杂的特点,按照“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对领导班子成员、各股室负责人和直接承办人在内的岗位进行了全员清理,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按照职务岗位、业务岗位、内部管理岗位重新规范了岗位职责,对民政业务每个工作环节加以修定完善。在全面清理权力项目的基础上,按照形式简洁、操作简便”为标准,以“规范运行、提升效能”为目标,绘制了11个权力运行流程图,进行“流程再造”,进一步明确职权名称、内容、办理时限和法律依据,促使权力更加明晰、流程更加优化、监督更加到位、管理更加规范。(三)健全制度,完善反腐倡廉规章。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制度是保障。先后建立健全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各项制度,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落实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完善领导干部述廉、目标考核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度,重大事项坚持党内协商,共同决策;健全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逐步推进财务、采购等各项政务党务公开。真正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四)全方位防控,实行动态管理。在全面清权查险的基础上,根据廉政风险的危害程度、形成原因等,制定了防控措施,并借助内部管控、全面公示和社会监督三个平台建立全方位的防控网络。在工作中,注重构筑三道防线,实现动态管理。一是落实前期预防,就是针对党员干部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从加强党性修养、思想道德建设和制度机制层面主动做好防范,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排除可能发生不廉洁问题的隐患,增强其廉洁自律的主动性和监督制约机制的有效性,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二是落实事中监控,就是结合岗位廉政教育,运用内部监控、信息预警等形式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实现事中控制,减少腐败机会,防止廉政风险转化为腐败行为。三是做好事后处置,就是对有明显表现的个人及时进行纠错和提醒,防止可能出现或发生腐败问题;对有轻微违纪行为,群众有较大反映的,采取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整改等方式,进行超前防范和动态监督;对整改不力,群众仍有反映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追究,努力做到没有问题早预防,有了问题早发现,发现问题早纠正,严重问题早查处。

三、积极防控、注重效果,努力提升部门新形象

(一)增强了廉政风险防控意识。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中,民政局经过学习动员、相互讨论、岗位查找、措施制定,进一步提高了对各自工作岗位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正反典型教育、廉政文化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权限和职责,牢固树立了有岗位就有职责,有职责就有权力,有权力就有风险的观念,增强了风险意识和廉政意识。(二)规范了内部防控措施。廉政风险排查是对各岗位人员职责履行的督查,根据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内容、任务和责任,结合有关规定,接受领导和社会监督。通过全面清权、科学分权、公开“晒”权和民主评权等防控措施,进一步简化了行政审批环节,提升了为民办事效率。通过搭建内部管控、全面公示和社会监督三个平台,统筹利用民主评议党风、政风、行风的监督效应和整体社会舆论等监督资源,形成了有效的监督机制,督促广大党员干部正确、健康、有效地履行职责,远离风险,使自己不能腐败、不愿腐败、不敢腐败。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有力推动了各项权力的规范、公开和高效运行,使民政广大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好转,机关效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第7篇

和县人民政府县长戴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和五年以来的工作回顾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的收官之年。一年来,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面对史上罕见的特大汛情,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奋勇拼搏,经济社会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势头,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一)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亿元,增长12%;财政收入22.94亿元,突破20亿元大关,增长16.4%;固定资产投资292亿元,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2.6亿美元,增长63.5%,增幅位居全省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55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50元,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50元,增长10%。新增“四上”企业51家,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74.5亿元,增长18.5%,盘景水泥等4家企业入选全省民营企业百强。县经济开发区实现财政收入2.3亿元,增长53.3%,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台创园入选国家首批“星创天地”备案名单;化工基地技工贸收入突破300亿元,完成税收2.4亿元;绿色建材产业园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个。马鞍山国家级综合保税区正式落户,创建成为全市首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被安徽省旅游协会评为安徽最美历史文化名城。(以上数据均包含郑蒲港新区)

(二)发展引擎注入新动力。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一号工程”,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全年新签约项目92个,其中工业项目80个,华勤建材、永安自行车产业园等项目先后落户,卡尔森微米钻石线、保力物流设备等项目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创新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新模式,借助华夏幸福产业招商平台,引入投资20亿元的长三角建材电商产业园以及迈星精密机床、贝珍医疗设备等一批项目,招商实效不断提升。落实“四督四保”和“五个一”推进机制,9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7.8亿元。华昌医药、春晖食品、益瑞德新材料等项目全面开工,中电熊猫、隆盛精密机械、裕河聚苯乙烯等项目竣工投产,聚盛汽配、德隆食品、久工智能健身器材等项目快速推进。强化要素保障,抢抓国家政策机遇,获批专项建设基金6.03亿元;实施“征地拆迁规范提升年”行动,推行货币化安置工作,完成重点征迁项目28个,拆迁面积近19万平方米,县体育中心、环城东路、石油公司等“老大难”征迁项目完成扫尾工作;坚持有保有压原则,全年供应土地4110亩,依法处理闲置低效土地1346亩;用活“税源贷”、“固定资产投资贷”等模式,新增企业贷款16亿元;实行利率、费率“双降”优惠,节约企业融资成本4300万元;加快企业上市(挂牌)工作,三联泵业进入上市辅导阶段。

(三)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扎实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快三次产业转型发展。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3个,金城米业公司升格为“国字号”,实现我县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零”的突破。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2个,蔬菜物联网控制中心和物联网示范点建成运行,省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揭牌,南农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县分院成功落户,汉世伟省级院士工作站投入运营,全省都市现代农业暨蔬菜产业化现场会在我县顺利召开,第十届蔬菜博览会暨第三届农业嘉年华成功举办。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完成工业技改投入37亿元,科嘉阀门、彩晶光电等47家企业完成改造升级,13家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生机。强化科技支撑,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高新技术产品26个,12家企业入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禾臣新材料与四川大学合作项目获市高层次人才团队B类扶持,铖友汽配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奖。长三角机器人产业联盟在我县成立,欢颜机器人、工蜂机器人、臣诺机器人等一批“高精尖”项目先后入驻,全年实现战新产业产值41亿元,增长35%。加快发展三产服务业,电商产业园、物流园投入运营,邮乐购、小辣椒等电商企业快速成长。总部经济不断壮大,中嘉建筑业总部基地、天邦股份乌江中心等项目先后落户。持续推进质量品牌强县工程,新增省级著名商标5个、名牌产品3个。

(四)城乡环境展现新面貌。启动城乡专业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和城近期建设区域控规全覆盖。不断完善市政设施,76个“四合一”项目完成投资34.5亿元。陋室西街西延、护城河改造二期等项目稳步推进,和州路改造、棚户区安置房等项目基本完工,禹湾公园、体育中心游园等多处城市游园投入使用,龙潭路南延项目建成通车。投放公共自行车1500辆,增设公共停车位近800个,40台电动公交车上路运营。投入1000万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素琴雅筑、小康家园等9个小区旧貌换新颜。铺设天然气管道18公里,新增供气4200余户。全面推进“四城同创”,持续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拆除大型户外广告1.3万平方米、违章建筑200余处,整治沿街院落21座,移除破旧报刊杂货亭26个,横江菜场完成搬迁,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投入使用,共创共享理念获得全民呼应,文明县城综合测评位居全省前列;新增造林面积1.6万亩,完成老巢宁路、历阳公园、桃花坞广场等13处景观提升工程,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全面达标;治理背街小巷73条,改建卫生厕所110座,省级卫生县城获提名公示;采用PPP等市场化模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全覆盖,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应急阻断、雨污分流等设施投入使用,省级生态县创建步伐不断加快。“四位一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6个美丽乡村通过验收。

(五)文旅事业呈现新气象。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县文化大厦、影剧场、图书馆完成改造,文化馆通过“国家一级馆”认证,猿人遗址保护规划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广电播控中心基本完工,《山河·印记》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奖。成功组织“包拯初仕地与其民生理财思想研讨会”,林散之书画院正式揭牌,“美丽和州摄影展”、“和县书法晋省展”亮相省城,被省散文家协会授予“安徽散文之乡”称号。牢固树立“一区三镇”和“全域大景区”的发展理念,努力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半月湖慢行度假基地、森林文化宜园等项目签约落户,花园大道、丰乐古道、祥云涧自牧园等项目加快推进,香泉旅游区停车场以及半月湖环湖大道、游客接待中心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成功举办第三届乡村旅游月、第五届香泉文化旅游节、全省青少年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全省青少年赛艇皮划艇锦标赛等活动,善厚龙虾美食音乐节创新市场化运作模式,当日吸引游客1.5万人。农业嘉年华和茗闻天下携手入选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鸡笼山-半月湖景区创建成为4A级景区,香泉旅游区通过4A级景区验收即将公示。

(六)抗洪抢险夺取新胜利。今年汛期,我县遭受历史上罕见的强降雨侵袭,主汛期周平均降雨量超过350毫米,全县内河超警戒水位40多天,运粮河、功桥河等地发生重大险情70多处。面对无情的自然灾害,全县上下众志成城,昼夜奋战,坚守家园,未破一圩,未垮一坝,夺取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涌现了刘安军等一批先进典型。汛期结束后,我县扎实开展灾后重建及恢复生产工作,400多处水毁工程、75间水毁房屋完成修建,30多万亩受灾农田恢复生产,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七)民生保障取得新成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刘禹锡实验学校建成招生,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和县校区正式揭牌。不断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县中医院医疗综合楼加快建设,30个村卫生室改建达标。加快推进“创业促就业”工程,发放创业贷款7631万元,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400多个。扩增粮食库容23万吨,彻底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姥长路、乌西路、绰盛路等完成改造。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八小水利”项目1100余个。投入3000多万元治理滁河流域,沿岸300多户居民完成迁移,连续第九年捧得江淮杯。强力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饮用水水质持续改善。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工作,9500多亩流转土地进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招标。大力推广“劝耕贷”,为45家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5860万元。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六大工程”,4776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姜业兰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

(八)政府建设得到新加强。坚持依法行政,出台《和县人民政府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办法》,制定权力监管细则,完成“3+2”清单制度建设。认真执行《预算法》,启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政府债务安全可控。推动审计工作进村入社,实现政府投资、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稳步推进“营改增”改革,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投入使用,新增市场经营主体2467户。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不动产登记中心正式揭牌。推进“平安和县”建设,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社会治安秩序总体平稳。强化危化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扎实推进政务公开,网络问政畅通无阻,全年办理网友留言5519件,反馈率100%。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96件,政协委员提案89件。加强党风廉洁建设,严肃执纪问责,持之以恒纠正“”问题。

此外,统计、物价、供销、档案、气象、地方志、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政务督查、民族宗教、公积金管理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工商联、工会、青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红十字、关心下一代等各项事业繁荣发展。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经过不懈努力,全面实现既定目标,以实际行动呼应了广大群众和各位代表的诉求与关切,这是县委正确领导,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全县上下团结拼搏的结果。回首本届政府的五年工作,我们肩负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肩负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肩负改善民生的历史使命,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在建设美好和谐幸福新和县的征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年来,我们坚持发展至上,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抢抓区划调整重大机遇,全面落实“一江两岸,协调发展”战略,县域经济实现长足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0亿元,年均增长13.1%;固定资产投资扩大2倍,年均增长30.2%,增幅位居全省前列;财政收入连跨两个10亿元台阶,年均增长20%;利用外资实现翻番,年均增长15.5%;三次产业比由19.7:51.6:28.7调整至16.9:52.4:30.7。

大力推进改革创新,释放经济发展活力。深化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激活“营改增”试点效应,3000多户经营主体从中受益。成立县投融资办公室,为城乡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一照一码”、“五证合一”。坚持自主创新,3个科技项目获国家火炬计划立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累计增长116%。狠抓品牌和质量建设,“三联”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华星化工获市长质量奖。组建服务企业顾问组,在全市率先设立创投基金和应急周转金,为337家企业担保贷款27.43亿元。设立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建成网上办事大厅,服务效率大幅提升。

——五年来,我们坚持项目优先,主导产业不断壮大。

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相继开展“招商引资强化年”、“项目攻坚年”、“重大项目突破年”等活动,先后引进华信国际、神剑股份等上市企业10家,同心石化、华农批发市场等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8个。累计实施重点项目302个,完成投资316.9亿元。马鞍山长江大桥、合马高速、滁马高速等项目建成通车,S206、S367、滁马高速石杨互通等项目扎实推进,创造出“同心模式”、“明发速度”等一批项目推进典型,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大力践行“工业强县”战略,先后开展“工业倍增计划”、“聚焦工业发展行动”,累计实施工业项目292个,49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竣工投产,规上工业总产值连跨两个百亿元台阶。推进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建成省级以上蔬菜标准园18个,“和县辣椒”、“和县黄金瓜”分别获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规上农业加工企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创建成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深化文旅融合,实现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蝉联“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成功创建4A级景区、省优秀旅游乡镇、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等多个旅游品牌,各镇乡村旅游节活动亮点不断,全域大景区格局逐步显现。

——五年来,我们坚持城乡统筹,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城乡建设管理”,着力打造合理布局、精致大气的生态历史文化名城。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建立,规划执行力不断提升。着力实施城市建设管理“四大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21.7亿元,实施“四合一”项目341个,海峰路、禹锡路、海峰大桥、和州大桥、得胜河大桥等竣工通车,和城“六纵十二横”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和州湖公园、政务次中心、体育中心、历阳四小、海峰大厦等投入使用,城市功能日益完备;和州湖截污、护城河改造、得胜河疏浚、扁担河整治、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发挥效用,活水靓城成效显著;大京兆、四牌楼、镇淮古桥、成本华纪念广场等标志性建筑对外开放,城市历史文化风貌日益彰显。

扎实开展“四城同创”,全面实现“一年有变化,两年大变化,三年变个样”。建立健全市场化保洁体系,陆续开展三四轮车、超载超限、户外广告及“牛皮癣”等专项整治行动。大力实施“五化”工程,和州夜景绚丽多彩,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坚持城乡统筹,新改建通村公路574公里,改造危桥34座,集镇建成区面积扩大至35.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6%。着力改善镇容村貌,新增造林面积15万亩,依法关停到期矿山9座,建成农民文化乐园2个、美丽乡村12个,乌江、历阳两镇入选安徽省千年古镇名录。

——五年来,我们坚持民生为本,群众生活更加富足。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累计投入民生类资金116亿元,连续四年荣获全省民生工程绩效奖补县表彰。新改建校舍面积21万平方米,教育信息化、标准化、均衡化水平大幅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药品销售实现零差率,县人民医院新区建成投入运营。县妇幼保健院主体竣工,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正式运行,100多所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成使用。累计发放低保金2.4亿元,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改扩建敬老院8所,新增床位860张,集中供养率由19%提高至51%。组织1.5万人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新增城镇就业人口近2万人。新引进金融机构2家,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200亿元。实施渔民上岸、棚户区改造等工程,新建保障性住房4584套,改造棚户区3620户。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1.8亿元新改建自来水厂11座。完成水利兴修土石方4800万方,滁河、太阳河、得胜河除险加固工程发挥应有作用。围绕精准发力,推进脱贫攻坚,实施脱贫项目68个,9499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完成“责任清单”、“权力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等编制,清理、合并审批事项47项。积极开展“七五”普法工作,全民法治观念持续增强。扎实推进“四清一建”工作,清理超标办公用房8460平方米。大力开展机关效能整治提升行动,机关作风更加务实。坚持把安全、环保高高举过头顶,大力治水、治气、治污,实施减排项目29个,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100%。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有效推进危化品重点县攻坚行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不断健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成功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

各位代表,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用五年的不懈奋斗换来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百姓乐业。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全县人民,向驻和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为和县改革发展作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体量不大,工业支撑不强,特别是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数量偏少;改革创新意识不强,金融、科技、人才等要素制约较为突出,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能力尚显不足;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欠账较多,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是我县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攻坚期,是实现“进十争百”目标的冲刺期。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局面没有改变,供给侧改革、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带来的红利将逐步释放;从全省来看,随着“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都市圈等建设的深入推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将更加强劲;从我县来看,随着南京江北新区、郑蒲港新区的加快发展以及县内一批重大项目的快速推进,我县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期。同时也应看到,经济下行的影响还将持续,转型升级的压力依然巨大。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凝心聚力,奋发图强,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今后五年,全县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五大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全面推进依法治县落地生根,努力实现“进十争百”和打造合理布局、精致大气的生态历史文化名城两大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创美好和谐幸福新和县建设新局面。

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必须坚定执行“十三五”规划,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擦亮滨江产业新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蔬菜之乡、生态休闲胜地四张名片,努力建设成为全省前十的经济强县、全国闻名的文化强县、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强县。

(一)持续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突出区位优势,建设滨江产业新城

坚持“三段论”,闯出新路子,充分挖掘地处长三角滨江腹地的区位优势,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快“三重一创”建设,主攻“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新兴产业项目,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高、精、尖、缺”项目和科技创新团队,加快推动机器人、自动化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着力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力争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超230亿元,年均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19%;战新产业产值再翻一番,跨上百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8%,努力实现全省进十强、全国争百强。

充分发挥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华夏幸福和州产业新城、明发江湾新城以及四大园区的巨大牵引力,推动历阳、乌江、姥桥、白桥东部沿江一线联动发展,促进西埠、石杨中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筑“一主一副两轴五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坚持项目带动,加快华夏幸福幸福小镇、江苏省中医院分院、安师大附中分校、启迪冰雪世界等项目建设进度,持续壮大重点开发区域的人口规模,把乌江镇建成北部区域中心,服务和支持郑蒲港新区建成产城一体的江北新城。

(二)持续推进城市品位提升,统筹城乡发展,重塑历史文化名城

坚持规划引领,深入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四大工程”。加强“地上、地下、空中”综合治理,打通东、西两条“环线”,实现新、老城区功能互补、无缝对接。着力提升城市品位,构建以镇淮古街、楚汉街、篾匠街等为主体的城市文化建筑群,实现历史文化与城市建设协调共生,让两千多年的城市文化迸发出新的人文情怀和古城韵味。协调推进特色小镇、千年古镇、美丽集镇、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绿化提标扩面工程,完善城乡一体化保洁体系,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力争用五年时间,创建成为全国园林县城、全国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和国家级生态县。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实施“文化+”战略。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丰富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书香和州”。深挖和县猿人、霸王祠、陋室等资源,加快发展广播影视、现代传媒、艺术创作等产业,培育一批本土文化企业,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让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三)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提质增效,做强中国蔬菜之乡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突出生产规模化、科技标准化、品牌特色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力争到2021年,创建成为全域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由农业大县迈向农业强县。

围绕历阳、善厚、功桥、西埠等农业主产区,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及贸易业,突出品牌建设,努力打造“一镇一品”升级版。擦亮“中国蔬菜之乡”金字招牌,进一步完善和延伸“育种、育苗、种植、加工、交易”全产业链,力争在蔬菜品质、产业水平、品牌美誉度等方面赶超寿光,领先全国。

(四)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狠抓安全环保,打造生态休闲胜地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把安全、环保高高举过头顶,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统筹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衡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优化卫生医疗、文化教育、道路交通、饮水安全等公共服务,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县人民。

围绕全域大景区建设“一个目标”,践行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组团发展、错位发展“四个发展”思路。不断优化“2218”旅游布局,重点建设以历阳镇区为核心的城市文化休闲旅游区和以香泉、善厚为核心的北部山区休闲度假旅游区,加快发展沿江旅游区和功桥旅游区两大次级旅游区。积极推进褒禅山-香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鸡笼山-半月湖5A级景区创建步伐,打造以乌江楚汉传奇小镇、香泉温泉特色小镇、善厚生态旅游小镇、功桥狼窝山风景区等为代表的旅游集群,凸显节庆主题,丰富旅游业态,努力建成长三角重要的旅游节点城市和生态休闲胜地。

三、2017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总体要求,2017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三个走在前列”的要求,全面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九次党代会以及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紧盯“进十争百”目标,加快“三个强县”建设,落实着力加快发展、着力保障民生、着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着力转变作风四项任务,以“项目建设年”活动为抓手,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努力开创环境美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新和县建设新局面。

综合考虑,2017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财政收入增长1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安全生产等指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以上数据均包含郑蒲港新区)

(一)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立足科技抓创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系统推进“全创改”,支持县经济开发区、化工基地申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新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品20个。加快机器人技术中心、天邦“两院”基地人才中心组建步伐,大力支持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载体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科技研发平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与合工大、南农大等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推动蔬菜、泵阀等产业研究院发挥更大效用,促进更多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申请专利80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不少于600件。

立足产业抓创新。坚持项目至上,把项目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年安排重点项目100个,年度计划投资100亿元,争取沪宁机器人、神剑新材料等项目早日开工,欢颜机器人、晟捷新材料等项目竣工投产,实现战新产业产值增幅20%以上。启动“传统工业转型振兴计划”,全年安排技改项目70个,年度计划投资38亿元,重点推进盘景水泥、佳和电线电缆等老牌企业转型升级。持续优化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蔬菜产业升级发展,新增省级以上蔬菜标准园2个,新建“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示范园区5个,切实提高蔬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

立足服务抓创新。把服务企业作为永恒主题,坚持做好摸清实情、兑现政策、简政放权“三件事”。巩固“百名干部下百企解难题”活动成果,继续推动停产、半停产企业通过合作招商、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腾笼换鸟”、“抱团取暖”。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四督四保”、领导包保等推进机制,通过挂图作战、公开承诺、分级督查等有效措施,切实提升项目的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和转化率。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审批权限前移、审批效率再提升。千方百计突破要素瓶颈,持续推进征地拆迁规范提升行动,计划征迁面积34万平方米;不断完善产业引导基金、应急周转金运行机制,用活PPP、政府债券等多种模式,释放社会资本活力;扎实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力争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二)坚持统筹协调,着力打造城乡建管升级版

提升规划建设水平。启动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健全城乡规划体系和实施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多规合一”。高标准、高品质、严要求建设市政项目,全年安排“四合一”项目75个,年度计划投资53.56亿元。新城区做好“加法”,启动S210和城段、历阳路西延、海峰路东延、双桥河湿地公园、下河塘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确保和州路改造、禹锡路停车场、广电播控中心、梵谷商业广场等建成使用,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老城区做好“减法”,完成县医院旧址、老党校片区的拆迁安置,推进百货新村、老自来水厂、老国税局区域的征迁改造,扩展公共空间,改善老城形象。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启动19个小城镇建设项目,新改建农村公路210公里,构建城乡一体化安全供水体系。

优化城乡人居环境。稳步推进城管体制改革工作,加快“智慧城管”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信息化水平。坚持“五化”并进打造美丽和城,大力实施老城区游园、广场、主干道路亮化工程,进一步扮靓城区夜景;推进和州路、滨河大道等绿化提升工程,不断增加城市绿量;针对露天农贸市场、无物管小区、城中村等区域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努力实现卫生保洁无死角、全覆盖;强化户外广告牌规范管理,推进老建材市场、嘉禾商城等市场化运营,实现统一规划、立体美化。结合电动公交、公共自行车、步行绿道系统,构建绿色生态、设施健全、高效便捷的城区交通体系,打造生态“慢城”。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确保10个省级中心村和4个美丽集镇通过验收。

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好人”精神,倡导文明新风,真正在细节上下工夫,在点滴中见文明,持续巩固和提升创建成果,确保通过省级文明县城评估验收。优化全县绿地布局,以建设林业长廊、经济长廊、惠民长廊为目标统筹绿色长廊建设,通过拆围透绿、见缝插绿、待利用地增绿等方式,不断提高全县森林和绿化覆盖率。加快推进“明厨亮灶”示范建设,加强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制网络,新改建农村厕所1500座,进一步改善城乡卫生环境。强力推进生态县创建工作,力争3个国家级生态镇、1个省级生态镇和15个市级生态村一次性创建成功,早日跻身省级生态县行列。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坚决防止反弹现象,推动创建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三)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打好生态建设组合拳

做优做强现代农业。抓住提标、扩面两个重点,做足产前、产中、产后“三段论”文章,打好规模、特色、科技、产业化“四张牌”,推进一产“接二连三”。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培育力度,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家。壮大职业农民队伍,实施“互联网+农业”行动计划,推广保护性耕作、水肥一体化等高效农业技术,全年新引进“三新”科技成果10项以上。积极引导申报名牌农产品,打响和县“生态品牌”、“特色品牌”、“原产地品牌”。大力推进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工程,重点整治石跋河、功桥河等薄弱区域水利设施,年度完成投资5.6亿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实施文化强县建设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供给提档升级。围绕全域大景区建设“一个目标”,推动“四个发展”落地生根。推进创新发展,发挥聚和文旅投资公司的平台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景区市场化运营,加快实现景区专业化管理;推进协调发展,彰显文化特色,继续实施百景新和州和“三名”工程,展现半枝梅、气象树、镇淮楼等本土景点的古风、古韵、古味;推进组团发展,加快丰乐古道、林散之文化艺术广场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旅游“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实现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推进错位发展,突出农业嘉年华、乡村旅游月等活动特点,努力打造各具特色、亮点纷呈的全域景区。

坚守安全环保底线。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持续推进危化品安全生产攻坚行动,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重要区域、重大活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树立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大力实施生态强县建设行动计划,坚决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制度,不断强化工业控污减排、大气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的环保监察工作。狠抓饮用水源保护,严格落实“河长制”,大力整治黑臭水体。堵疏结合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确保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四)坚持开放带动,着力搭建对外合作新平台

深化区域合作。主动“向东看”,做足“宁文章”,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高标准推进S206、S367、滁马高速石杨互通、化工基地公用码头等重点工程,积极跟进宁和城际二期、宁和高速、九华路过江隧道、G329和县段、郑蒲港铁路等重大项目,推动与南京江北新区、合肥滨江新城等高对接。抢抓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建设机遇,推动郑蒲港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进口粮食指定口岸建设。进一步壮大电子商务、物流仓储、总部经济等三产服务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直接投资、资产重组等方式拓展海外业务,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不低于2亿美元。强化与华夏幸福的深度合作,推进和县文化展览中心、渔郎湖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打造和州产业新城。

强化招商引资。继续发扬“拼命招商”精神,以“一号工程”、“一把手”亲自抓、一套科学办法“三个一”标准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围绕战新产业和主导产业,坚持委托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多措并举,推动做大增量、做优存量双管齐下,打响“和商品牌”,做足“凤还巢”文章,全年引进工业项目不少于82个,其中战新产业类项目不少于40个。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紧盯世界500强、央企、知名民企,全年实际利用内资不少于9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不少于1.8亿美元,力争实现引进3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零”的突破。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大力实施“人才高地”战略,通过项目合作、委托研发等方式,争取再引进2-3个高层次人才团队。

推动园区升级。坚持全县“一盘棋”和“园区主战场”思维,深入实施园区转型升级工程,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县经济开发区全面启动4.05平方公里扩区工作,加快以幸福里创客园、融建大厦、高管公寓为核心的人才社区建设,新引进战新产业类项目不少于10个,着力推动产城一体化发展;台创园加快推进兴业路、创景路、蔬菜产业研究院等项目建设,确保华农批发市场、天立冷链物流、绿色食品孵化器等项目破土动工;化工基地继续推进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统筹考虑扩区工作,争取实现技工贸收入400亿元;绿色建材产业园加快起步区建设,新引进工业项目不少于5个,力争华勤建材、龙顺环保等项目早日竣工投产。

(五)坚持共建共享,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持续改善民生,让群众更幸福。继续实施好民生工程,切实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完成教育信息化三年提升计划和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在城区启动建设2-3所公办幼儿园。加快马鞍山幼儿师范学校新校区建设,力争2018年秋季投入使用。着力提升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完成所有村卫生室改建工作,确保县中医院医疗综合楼主体竣工。加快发展健康产业,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第二批老旧小区改造,健全物业管理服务机制。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牢固树立“扶贫工作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理念,切实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全面落实政策、落实项目、落实责任,确保全县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所有贫困村全部出列,真正实现脱真贫、真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推进平安建设,让群众更安心。加快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推动社会综合治理和服务管理“两个中心”实体化运作,深入推进“重点项目保平安”行动,努力实现社会共治。加强人民调解网络建设,畅通法律救济渠道,维护公平正义,营造和谐氛围。深化制度改革,落实工作责任,全面推进“阳光、责任、法治”。推动专职消防队建设,加快县看守所迁建工作。强化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

打造法治政府,让群众更信任。全面推进依法治县,严格执行政府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机制,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健全专家咨询论证、社会公示和听证等制度。加快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制度,规范财政收支管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实现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等领域信息公开。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加强镇级公共服务清单和中介服务清单建设,切实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办好网络问政、市长热线、县长信箱等政民沟通平台,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走好“最后一步路”。

改进机关作风,让群众更满意。围绕老百姓“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民生实事,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问题在一线发现,办法在一线产生,矛盾在一线解决,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加大督查督办、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力度,努力营造“各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上水平”的工作氛围,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

第8篇

一、总体情况

2019年,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民政工作职能,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政务公开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民政工作的开展。

(一)主动公开情况

对机构改革后我局工作职能、办公地点等及时在市政府网站进行公示;按期对城乡社会救助人员、社会组织年检等民政业务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2019年度共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共4件,均按时进行答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满意率100%。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

我局2019年度未收到申请公开事项。

(三)政府信息管理

及时在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管理平台进行公示我局权责事

项。同时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共梳理上报“最多跑一次”办理事项16项,并全部进驻我市政务服务大厅。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

本年新

制作数量

本年新

公开数量

对外公开总数量

规章

规范性文件

4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

14

增加7

21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处罚

行政强制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

上一年项目数量

本年增/减

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二十条第(九)项

信息内容

采购项目数量

采购总金额

政府集中采购

2

34.33万元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申请人情况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

总计

商业企业

科研机构

社会公益组织

法律服务机构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一)予以公开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三)不予公开

(四)无法提供

(五)不予处理

(六)其他处理

(七)总计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复议后起诉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结果维持

结果纠正

其他结果

尚未审结

总计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19年度,我局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着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民政干部职工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对政务公开相关条例和细则掌握还不够扎实;三是政务公开渠道还不够广。

下一步,我局将通过以下方式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开展:一是加强学习,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市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二是加强学习交流,多学习政务公开先进部门工作经验,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和效率,提高群众对民政工作满意度。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第9篇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民政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城乡并重,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各项民政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一)大力推进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各项救助政策不断完善,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从11月1日起,市区(不含*、*区,下同)提高了农村低保标准。目前全市城镇低保标准最高为每人每月320元,最低为每人每月210元;农村低保标准最高为每人每月240元,最低为每人每月130元。低保人数和低保金支出有较大幅度增长,年底全市有低保对象75771人,比上年增加11.8%;全年发放低保金8043.32万元,增长31.1%。12月份城镇人均补差额17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元;农村人均补差额7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元。全市城乡低保标准和人均月补差额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第五次“春风行动”一次性救助金和物价补贴发放工作顺利完成。结合“万名党员访万家困难户”活动,会同市有关部门对市区22555户各类困难群众实施救助,共发放一次性救助金3480.44万元。*区、*区和各县(市)元旦、春节期间共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1.52万人,发放慰问金(慰问品)2402.53万元。各级民政部门向全市低保和困难家庭发放2004年度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补贴1629万元。

3、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年底有农村敬老院154所,5667名农村五保对象中集中供养的5068人,集中供养率89.4%(其中户院挂钩供养的比例为6.9%),比上年提高7.2个百分点。1264名城镇“三无”对象中集中供养的1247人,集中供养率98.7%(其中户院挂钩供养的比例为4.0%),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实现了市政府年初确定的85%的工作目标。

4、对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成效显著。民政和劳动保障部门发放医疗救助金2170.44万元,共救助6900人(次)。其中民政部门救助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市区持证困难家庭成员1871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700.34万元。市惠民医院及其指导医院、协作医院为市区困难人员减免医疗费216.66万元。其他区、县(市)共救助1413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600.52万元。全市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204.68万元。

5、26项配套援助措施有效落实。市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对*市区困难群众实施援助的意见》,向市区持证困难家庭发放医疗救助、水电煤补贴、廉租住房补贴、低保残疾人特殊生活补助、“春风行动”助学等援助金3052.91万元,免收有线电视初装费和视听费、小区保洁和垃圾清运费、减免自来水“一户一表”改装费、公交费等1641.68万元。各地对困难群众的配套援助政策进一步完善。

6、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工作取得新进展。各地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改造进程,全市改造农村贫困家庭危房1941户,超额完成了全年1000户的改造任务。市下拨补助资金576.72万元。

7、帮扶救助队伍和信息网络建设不断加强。13个区、县(市)成立了帮扶救助服务中心,所有乡镇(街道)、社区都建立了帮扶救助服务站(所),帮扶救助组织网络基本形成。对市区各级帮扶救助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管理水平。低保、困难家庭三级审批软件已通过专家评审,投入试运行。

8、实物捐赠工作广泛开展。市区和*区、富阳市、建德市、桐庐县、淳安县先后建立了“捐赠物资调剂中心”或“慈善超市”,全市已有“捐赠物资调剂中心”、“慈善超市”、“爱心家园”56家,已接收捐赠物品价值737.8万元,有28776人(次)困难群众得到实物救助。

(二)城乡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日趋完善,和谐社区建设全面开展,民间组织管理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

1、社区建设深入推进。年底全市社区总数696个(其中乡镇社区213个),比上年增加101个。所有社区都建立了党组织。全市社区工作者5101人,平均每个社区7.3人,平均年龄39.7岁。其中党员占47.3%,女性占58.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43.5%。

市政府出台了《*市社区服务业发展规划(*-2010年)》和《关于扶持发展社区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民政部四月份以“参阅文件”的形式全文刊发两个文件向全国各地进行了推广。积极开展社区服务业证书登记工作,至年底,市区有1854家社区服务业单位领取了《*市社区服务业证书》,下达了两批社区服务业发展资金,共计228个项目、523.08万元。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社区工作保障条件的意见》和《*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民政部七月份再次以“参阅文件”的形式全文刊发两个文件向全国各地推广。市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明确*市区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的通知》,规范了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的项目及标准。出台了《*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考核评议指导意见(试行)》,对市区社区书记、主任和妇女干部进行了培训。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市社区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工作听证会、成效评议会规则》、《*市组织机构、工作任务、评比考核进社区申报准入制度(试行)》和《关于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规范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规范了政府部门工作进社区的管理,推进了社区民主自治建设进程。

会同有关部门举办了“*市第二届邻居节”,弘杨了中华民族邻里互助、和睦共处的传统美德,营造了安定祥和、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市区落实“十万家庭网上行”计划,对1.4万名社区居民进行了数字电视、电脑网络知识培训。社区建设争先创优活动深入开展,评选出2004—*年度社区建设示范街道14个。

2、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不断深化。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基本完成,全市有3651个村完成换届选举,占应换届村的99.1%。*区对村规模进行了调整。年底全市行政村总数3684个,比上年减少343个。村委会成员11379人,平均年龄42.7岁。其中党员占55.2%,女性占12.6%。*区推出“自荐海选”的选举方式,在全市推广取得了成功。根据中央、省、市有关要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职能移交到民政部门。

3、民间组织管理进一步加强。全市新登记社会团体106个,注销39个,年底社会团体总数1920个,年检合格率99%。全市新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166家,注(撤)销14家,年底民办非企业单位总数1046个,年检合格率99%。全市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共139家。开展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培训工作,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民间组织(包括持股会)秘书长、会计人员共1500余人。

4、部分地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稳妥实施。建德市对部分乡镇、街道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年底全市有街道57个;乡39个,比上年减少10个;镇110个。

(三)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为载体,积极开展拥军优属和军民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了军政军民团结。

1、努力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双拥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区目标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双拥工作的目标和职责。广泛开展拥军慰问活动,全市赠送部队和优抚对象慰问金867万元。努力解决随军家属困难,向暂未就业的随军家属发放生活补助和社会保险补助178.5万元。在新一轮省双拥模范城考核中,*市和富阳市、临安市争创工作通过了省的考核验收(*年1月被命名为省双拥模范城)。

2、认真落实优抚政策。继2004年市区、*区建立重点优抚对象优抚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后,*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富阳市、临安市均建立了重点优抚对象优抚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市区提高了优抚对象优抚金标准。全市从2004年10月1日起提高了残疾军人残疾抚恤金标准,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市发放义务兵家属和优抚对象优待补助金9811万元,比上年增加25.9%。伤残人员伤残等级套改和换证工作基本结束。为1868名残疾军人换发了免费乘车证。

3、退役士兵安置任务顺利完成。全市接收退役士兵3549人,其中回农村安置的1979人,复工复职的66人,城镇安置1264人,转业士官239人,复员干部1人。全市退伍义务兵自谋职业1211人,占城镇应安置人数的95.8%;转业士官自谋职业96人,占转业士官总数的40%;自谋职业率分别比上年提高1.6和1个百分点。全市退役士兵安置率100%,发放自谋职业补助金2765万元,比上年增加18.6%;发放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金180万元,增加1.2%。

4、军休干部安置服务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稳妥做好第五批军休干部的接收安置工作。开展有利于军休干部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军休干部的休养环境不断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加大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力度,规范福利企业管理,扩大福利彩票发行市场,社会福利事业快速发展。

1、老年福利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市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改造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市第二社会福利院二期工程主体结构结顶,拱墅区老年公寓开工建设。至*年底,全市有福利床位1.54万张(含农村敬老院),平均每百名老人(60周岁以上)1.61张。全市新增“星光老年之家”27个,总数达563个。对全市“星光老年之家”进行了抽查考核,下拨公益金资助经费150万元。出台了《关于完善社会力量举办社区托老机构管理工作的意见》,扶持发展社区为老服务,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全年对42名残疾孤儿进行了手术,康复效果明显。

2、福利企业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年底全市有福利企业542家,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1.83万人。全市福利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90.12亿元,产品销售收入273.26亿元,利润14.49亿元,工业增加值51.49亿元,均比上年增长。残疾职工养老保险参保面继续保持100%。

3、福利彩票销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全市发行电脑福利彩票2.49亿元,比上年增加67%,占全省的15.3%。网点即开型福利彩票开始销售,中福在线视频彩票发行获得批准。

4、慈善事业快速发展。全市新成立慈善总会1个,现共有慈善总会16个。全市慈善组织*年接收捐赠资金1.46亿元,接收捐赠物资(折价)987.19万元;使用捐款1.01亿元,使用捐物(折价)857.07万元。接收捐款比上年增加26%。在年初开展的向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活动中,*人民表现出高尚的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向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358.13万元。

(五)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文明服务,社会事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1、婚姻收养登记进一步规范。全市办理国内结婚登记4.74万对,比上年减少18%;办理国内离婚登记9353对,增加12.8%。办理涉外结婚登记205对,减少20.5%;办理涉外离婚登记28对,减少22%。办理收养登记854件,比上年减少11.7%。淳安县、富阳市实现了集中或相对集中婚姻登记,我市集中婚姻登记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全市有12个区、县(市)实现了婚姻登记联网,市区完成了解放后历年的52万多对婚姻登记档案的电脑数据录入工作,婚姻登记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民政部、省民政厅的要求,积极开展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化建设,全市婚姻登记员都取得了资格证和上岗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2、殡葬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全市火化遗体4.26万具。11月1日起,淳安县全面实现遗体火化,全市火化覆盖率达到100%。全市新建生态墓地731个,总数达2116个,生态墓地覆盖率83.3%,比上年提高29.2个百分点。全市清理“三沿五区”坟墓4.43万座,累计61.11万座,清理率达87.3%,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

3、地名管理进一步完善。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地名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地名管理进一步规范。对市区文华路等3条路实施了更名,有效解决了因一路多名而产生的指位混淆问题。完成了97条道路、23座桥梁的命名工作。通过了民政部组织的五年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的检查验收,*市被评为“全国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先进城市”。

4、三峡移民进入相对稳定期。全市990名有劳动能力的三峡移民中务工或经商的占94.7%。安置在*区、*区的移民家庭预计年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10%,安置在富阳市的95户移民家庭上半年户均收入比迁移前有较大幅度增长。移民已基本适应安置地的生活生产环境,进入相对稳定期。

5、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全市8个救助管理站实际救助12493人,比上年增加62%。其中*市救助管理站救助10791人,比上年增加64%。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落实救助管理长效机制,在节假日和西博会期间加强劝导和救助工作,为市民和游客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通过相关部门的协作和努力,市区重点道路和主要场所的乞讨人员有较大幅度减少。

*民政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全市民政工作进展还不够平衡,城乡差距仍然比较大;民政工作法制化进程有待加快,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民间组织管理、基层政权建设等工作中,现行的法律法规与实际情况有一定距离,需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包括地方立法)工作;部分民政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二、*年市民政局机关工作情况

*年,市民政局全局上下以先进性教育为动力,不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各项工作好中求快,稳中求进,整体形势较好。

(一)认真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机关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1月21日,市委召开全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后,我局迅速兴起了先进性教育的热潮,建立了局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抽调有关业务骨干组成指导组和宣传组,由党外人士组成群众监督评估组,切实做到了领导、组织、监督“三个到位”。局机关8个党支部(包括市老龄工办支部和市军安办支部)、134名党员参加了这次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学习动员阶段,各支部克服了春节前后工作任务繁重等困难,挤出时间,严格按要求安排集中学习,认真记好学习笔记,集中学习时间均达到40小时。每个党员都写了多篇学习心得和体会文章,各支部开展了先锋形象大讨论。局机关设置了教育活动宣传栏,分批张贴党员撰写的心得体会和教育活动图片。3月10日,局机关举办了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演讲会,有14名党员进行了演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分析评议阶段,局党委向各区、县(市)民政局、局直属各单位以及机关党员广泛征求意见,每位党员找不少于10名党员谈心。所有党员都认真撰写了个人党性分析材料。局党委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各支部召开了组织生活会。领导干部带头分析,自我剖析态度认真,自我批评深刻,相互批评诚恳。通过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在整改提高阶段,局党委针对自身建设、民政重点工作和干部职工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分解了整改任务,明确了目标任务、标准要求、分管领导、责任处室和责任人,认真落实整改。每个党员都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的目标。

先进性教育活动从1月下旬开始,到6月中旬基本结束,圆满完成了各阶段的任务。从测评的情况看,党员和群众对教育活动总体比较满意,综合评价为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达98.2%,五个单项测评内容的满意和比较满意率都在95%以上。市民政局机关历时半年的先进性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通过党员先进性教育,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使广大机关党员精神振奋,认清了我市民政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看到了民政工作存在的差距,增强了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了党性观念和前列意识,有力地促进了党员素质的提高。二是通过先进性教育,局机关党的组织建设有了明显加强。领导班子得到了锻炼,广大党员经受住了考验,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提高了党建工作水平,为整体提升全市民政工作水平、推动民政事业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三是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局系统党群关系有了明显改善。局党委和各党支部努力为职工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进一步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度进一步提高。四是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促进了各项业务工作的深入开展。针对一些群众较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体机关干部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理念,切实转变作风,深入调研,提出整改方案,落实措施,加强督查,有力地推动了民政事业的发展。

(二)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深化,争创满意单位活动深入开展。*年,我局将机关效能建设与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争创满意单位活动紧密结合,不断丰富效能建设的内涵,健全机关效能建设的工作机制。一是调整了局机关效能建设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整合工作力量,把争创满意单位领导小组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合二为一,全面加强对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领导,积极发挥机关处室的作用,形成了全员参与效能建设的格局,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二是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召开了效能监督员会议,向每位效能监督员寄送月度、季度工作计划,与监督员保持经常性联系,主动介绍民政工作情况。局领导还带队深入各区、县(市)民政局开展调查研究,主动听取基层民政部门的意见。对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主动约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记者和群众代表来我局听取情况通报,召开座谈会,介绍民政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三是狠抓重点整改问题的落实。在2004年争创满意单位活动中,我局共征求到各类群众意见建议共200条,经过认真疏理分析,确定了帮扶救助规范化建设、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流浪乞讨人员长效救助管理等方面的3个重点整改问题,提出了19条整改措施,并完成了整改落实。四是认真承办96666机关服务效能投诉件和群众来信来访。*年,我局共受理96666机关效能投诉电话11件,受理各类739件,均按时办结并反馈。认真做好日常工作,一些老户的历史遗留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社会各界反响较好。五是认真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局行政服务中心实行统一佩证上岗。按照便民、透明的原则,将办事流程、审批条件、所需资料、办理时限等内容,全部在行政服务中心上墙公布和网上公布。机关干部依法行政和为民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办事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六是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顺利办结。今年我局承办市“两会”的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共59件,各处室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沟通,积极争取有关部门配合。对按现行政策办理有难度的,主动上门做好解释工作,争取理解。所有建议提案都按时办结,满意率达100%。七是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全局严格执行省、市纪委的效能建设“四条禁令”,在健全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AB岗工作制、失职追究制、一次性告知制等效能建设“八项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公车管理制度、值班工作制度、基建工程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机关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通过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局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年度市民政局的各项考核目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干部培训、纪检监察、财务管理、民政事业统计、政策法规、、信息、信息化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局机关工作的整体水平上了新的台阶。

三、*年民政工作主要目标任务

*年是实施全市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要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上迈出新步伐。继续将社会救助作为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深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规范最低生活保障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适时调整低保标准,逐步缩小农村和城镇低保标准的差距,低保家庭人均月补差额一般不少于40元。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按不低于人均3元的标准安排医疗救助专项资金,降低救助门槛,扩大救助范围,加大救助力度,增强医疗救助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启动城乡低保和困难对象白内障复明工程。加快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工作进程,按市政府“三年计划二年半完成”的要求,上半年力争完成600户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工作,全面完成三年改造目标任务。巩固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成果,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稳定在85%以上,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稳定在90%以上;完善福利院、敬老院管理制度,为供养对象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探索经常性实物捐赠活动的新方法,推动捐赠活动的制度化、经常化。完善分层救助与分类救助相结合的救助机制,各区、县(市)进一步完善“三级救助圈”制度,并探索分类救助的具体办法,使救助政策基本覆盖全部困难群众和群众的各类困难。把26项优惠政策的享受范围扩大到市区农村低保家庭。落实市区征地农转非劳动年龄段以上人员的生活补贴政策,认真做好生活补贴发放工作。积极开展慈善救助活动,加强慈善网络建设,加大慈善救助力度。

(二)在深化城乡基层组织建设上收到新成效。继续巩固提高城市社区建设水平,高度重视“城中村”的新社区建设,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推进社区基层民主建设,做好全市社区组织首次统一换届选举的准备和试点工作,扩大社区直选范围;积极推行社区民情恳谈会等四会制度;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努力减轻社区负担。加强社区管理,加强社区经费、设施和资产的管理;认真落实社区工作者待遇,加强社区工作者培训。在社区工作者中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实现优胜劣汰。会同劳动保障部门做好30万企业退休人员的社区化管理服务工作。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医疗卫生、便民利民、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区服务,积极培育各类社区服务组织,完善社区服务业登记管理制度,落实专项资金扶持政策。加强“96345”市民服务呼叫信息中心建设;积极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继续开展“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活动”和读书活动。深化社区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155个“撤村建居”社区和乡镇社区的组织体系,加强社区配套设施建设。深入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开展“村务公开示范村”、“村务公开示范乡镇”和“村民自治模范县(市、区)”的创建工作;会同市有关部门开展“民主法制村(社区)”创建活动;选择部分村开展以健全公益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化管理试点工作;切实保障村民的选举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在推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上争取新成绩。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为载体,深入推进双拥优抚安置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努力实现我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推进优抚对象基本权益的全面落实,做好出台《*市军人抚恤优待实施办法》的各项基础性工作;指导督促各县(市)进一步完善重点优抚对象优抚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提高优抚对象医疗补助标准。巩固退役士兵安置市场化改革的成果,加大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就业服务的工作力度,继续提高转业士官自谋职业补助金标准,城镇退伍义务兵、转业士官自谋职业率分别达到95%和40%以上。

(四)在发展老龄和社会福利事业上取得新突破。围绕*打造“长寿之城”的目标,加快推进居家为主、依托社区、机构补充的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推动老龄工作深入开展,继续推进城市社区老龄工作“3587”工程和农村老年人协会规范化建设,开展农村“星光老年之家”(星级老年活动室)建设活动。加大老年福利机构建设力度,办好政府主办的福利院,按照在“*”期间建设一个大型福利院的目标,做好调研和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市儿童福利院迁建工程建设。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制定我市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优惠政策,探索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的发展新途径。大力推广居家养老,做好有关城区、单位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点)的试点工作;通过社区服务业扶持政策,促进社区为老服务的发展。

第10篇

代县长任延辉

2016年12月14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简要回顾

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紧紧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产业强县战略,圆满完成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筑载体、招大商、建项目、促发展,县域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十强县”行列。预计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312.2亿元,同比增长10%,是2011年的1.7倍;固定资产投资183亿元,同比增长11.2%,是2011年的1.9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990元、13495元,分别是2011年的1.7倍和1.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5亿元,同比增长10%,是2011年的1.8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8%,是2011年的1.6倍。累计引进恒友家具、洋河灌装白酒等产业项目155个,计划总投资436.7亿元,其中国内外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17户;建设重大产业项目138个,完成投资280亿元,发展后劲极大增强。特别是开发区累计投资2.5亿元,完成27条道路、高速出入口、电力专线、2万吨供水厂等工程,投产项目103个,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7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51.3亿元,分别占全县的89.3%和54.5%;实现税收27.5亿元、进出口总额2.4亿美元,获批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和现代包装产业基地,成为宾县的发展引擎和靓丽品牌。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三次产业比由2011年的19.2:39.7:41.1调整为14.6:39.1:46.3。农业经济健康发展。预计2016年农业总产值实现90.8亿元,同比增长6%,是2011年的1.5倍,其中畜牧业产值53.3亿元,同比增长5.1%,是2011年的1.5倍。粮食总产量达到22.4亿斤,连续六年保持“全国产粮大县”荣誉。壮大肉牛、烤烟、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新建万头安格斯肉牛养殖基地、5个万头生猪养殖基地、省级宁远和常安烤烟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国家级永和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品牌效应日益显现。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交易和仲裁服务平台正式运营,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1582个,百亩以上规模经营大户达到2200户、经营土地3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大中型农机具2151台套,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经济稳步发展。规上工业企业达到78户,预计2016年实现增加值83亿元,同比增长10%,是2011年的3倍。累计实施科技项目84项,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建成全省最大的饲料生产和玉米加工基地、全市最大的牛卡纸生产基地,高泰食品成为全市最大的果蔬出口加工企业,形成了以宾西牛业为代表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以宏瑞包装为代表的现代包装、以远东木业为代表的对俄贸易出口加工、以奥瑞德为代表的新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第三产业持续发展。预计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54亿元,同比增长14.3%,是2011年的2.1倍。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累计投资21.9亿元,建成二龙山民俗艺术村、大有影视拍摄基地,打造了英杰温泉水世界、二龙山避暑娱乐、香炉山自然体验、大顶山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项目,被评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预计2016年接待游客215万人次,实现收入8.6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1.4倍和1.9倍;引进置粮网、新农商贸城、山水老年公寓等服务项目,德邦快递、宾西铁路运输、高泰食品冷链物流等行业企业发展到100多户,其中限上企业13户,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168亿元,各类三产业态进一步集聚。

——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扩容提质为重点,打造了一批功能完备、特色彰显、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宾州镇以“五化”工程为突破,城镇整体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累计开发商住楼房511万平方米,改造建筑立面3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110个,改善供热面积110万平方米,维修休闲广场和以哲公园,升级西大街、迎宾路等道路162条,安装路灯600盏,新增绿地4500平方米,城区面积扩大到24平方公里,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宾西镇新建现代住宅小区9个,建成民生医院、蜚克图桥等公共服务设施,初步奠定了产城融合基础,被评为国家级建制示范试点镇。打造英杰风景区、哈同公路两条美丽乡村景观线,撤并自然屯28个,建成省市级美丽乡村18个,友联村获批国家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示范点。严守生态红线,新增造林面积14.6万亩,治理蜚克图河、枷板河等小流域8条、74平方公里,实施了松干堤防达标、5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宾州垃圾处理厂建设等工程,开展了二龙湖水源地保护、宾州河治理、黄标车淘汰、燃煤锅炉改造等专项行动,环境承载力进一步提升。

——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坚持把增进群众福祉摆在重要位置,千方百计为百姓办实事、解难事,五年民生支出达到102亿元,占全县财政支出的71%。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建设新一中、宾西二小学和45所标准化学校,升级薄弱学校8所,获批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县;新建改造中医院和9所乡镇卫生院,完成县级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改革,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累计减轻群众医疗负担8900万元;改造体育场、文化馆和图书馆,建成佳和影城、剧团综合楼和36个村级文体中心广场;修建通乡通村公路158公里、桥涵180座,完成宾州客运站、哈同公路拓宽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哈佳铁路、木兰松花江大桥等省市重大工程,群众就学、就医、文化和出行条件得到改善。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搭建校企合作、职业介绍等平台,累计新增就业3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救助重度残疾人2143人,免费实施白内障手术458例、治疗精神病患者190人次;建成社会福利中心,发放各类养老保险金26.6亿元、新农合补偿资金6.9亿元,城乡低保、五保、优抚和专项救助金4.8亿元,社会保障大幅提标扩面。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实施12个村扶贫工程,消除贫困人口1.4万人,今年精准脱贫5757人,平坊镇石洞村整村脱贫;新建农村饮水工程498处,解决了19万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改造棚户区20.2万平方米、农村泥草房和危房3.6万户,建设保障性住房451套,发放廉租房补贴3056万元,一大批群众急需急盼问题得到解决。

——政府建设不断加强。坚持把转变职能作为政府建设的抓手,深入开展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施政行为更加规范高效。认真执行县委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推进“六五”普法宣传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民主法治环境。改革市场监管、卫生计生、不动产登记管理机构,公布权责清单,健全“一照一码”、限时办结等制度,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到268项,查办破坏发展环境案件46起,行政问责47人,服务效能明显提高。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部门预算实现全覆盖;审计项目267个,促进增收节支1.1亿元。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新建看守所、应急指挥中心,实施“天网工程”,打防管控和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开展“积案化解年”等活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合理诉求;强化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组织了食品药品、教育收费、非法行医等专项检查,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统计、武装、预备役、档案、老龄、人防、地震、气象、地方志、广播电视、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事业均取得较大进展。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及所有关心参与支持宾县发展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武警官兵和社会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不快,农民增收乏力;二产层次有待提升,转型升级压力较大;旅游综合效益发挥不佳,潜在优势挖掘不够;财政收支压力增大,支持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能力较弱;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与群众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少数部门和干部服务意识不强、能力不足,不作为、慢作为现象仍然存在。以上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总体构想

今后五年是我县深度对接新一轮东北振兴、“龙江丝路带”建设等战略,积极融入哈尔滨都市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一届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县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加快发展为核心,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县战略,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抓招商、调结构、建项目、兴产业,把宾县打造成宜居宜业新城、现代农业强县、全域旅游胜地、哈市东郊花园,成为哈尔滨东部重要经济增长极,推动县域经济全市当龙头、全省争一流,努力实现“撤县设区”目标,力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宾县经济社会全面振兴发展而努力奋斗。

主要奋斗方向和目标是:

——坚持创新发展,打造实力宾县。突破宾西开发区产业升级瓶颈,加速聚集创新要素,拉长产业链条,推动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变,基本构建融合发展、要素优化、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左右。

——坚持协调发展,打造宜居宾县。主动融入哈尔滨“一主四星”城市框架,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打造宾州、宾西、胜利等特色城镇集群和哈同、宾民等美丽乡村示范带,努力建立新型城乡一体化体系。

——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美丽宾县。有效控制建设用地和碳排放总量,减少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覆盖面不断扩大,城市空气、小流域水质持续改善,绿色、循环生态产业体系构建取得重大进展,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2.5%,哈市东郊花园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坚持开放发展,打造活力宾县。对接国家、省市开放大战略,大力推进现代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公共资源配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对外交流合作,建设区域产业转移承接地和要素集聚地。

——坚持共享发展,打造幸福宾县。持续强化民生投入,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贫困人口实现精准脱贫,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普遍提高,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5%、7%左右。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坚决按照县第十六次党代会做出的战略部署,抢抓机遇,加压奋进,努力把宾县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2017年政府工作安排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起步之年,意义十分重大。必须保持定力,拼搏担当,负重前行。主要预期发展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左右和7%左右。

为此,重点做好七项工作:

一、以四个基地为核心,推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全力抓好宾西开发区建设,强力提升农副产品精加基地、现代包装产业之都、对俄贸易加工枢纽、新材料研发制造新区四个基地规模和层次,拉动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1.集中要素抓好园区发展。以哈东现代物流产业带建设为引领,完善宾西开发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土地等专项规划,推动“多规合一”,规范园区发展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改造财运、吉运等7条道路,改扩建污水处理厂,启动东区2.28平方公里、南区0.71平方公里拓展区配套工程,提高园区总体承载能力。全力抓好奥瑞德、宾西牛业、高泰食品、宾州水泥、远东木业、宏瑞包装等骨干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产业提档升级,进一步提高园区企业的层次和水平。整合要素资源向开发区倾斜,健全财政、审计、人才引进等体制机制,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嫁接力度,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力争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税收增长10%。

2.集中力量抓好招商引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招商政策,动员和组织各方力量,深入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突出招商重点,盯准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引进一批税源型、支撑型、拉动型大项目、好项目和科技型、活力型小微企业,积蓄发展动力和优势。紧紧围绕农副产品精加、现代包装、对俄贸易出口加工、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依托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等平台和宾西食品、奥瑞德等龙头企业,加强项目前期谋划,引进一批补链、强链、扩链项目,提高产业实力。力争全县引进产业项目50个,计划总投资50亿元以上,其中超亿元项目25个。

3.集中精力抓好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强化行政审批中心服务职能,严格执行首问负责、服务承诺、一次告知等制度,减少审批环节和流程,加强行政效能监察,严惩破坏发展环境行为,打造服务品牌和投资洼地。强化项目落地立项、审批、征拆、开工、建设、竣工验收全生命周期包保服务,跟踪抓好规划、用地、融资、环评等各项保障,力争浩泽大豆加工、龙新包装等30个项目开复工,原味堂调味品、天地丰缓控肥等6个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投资15亿元以上。紧盯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和省市重点产业布局,采取有效互动措施,最大限度争取政策资金支持,谋划包装储备项目30个以上。

二、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加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调优结构为主线,深入实施“五大工程”,做大基地规模,做强优势品牌,做足特色农业文章。推进“绿蔬富民”工程,新建永和蔬菜冷库3000平方米、蔬菜棚室1000栋、露地菜5000亩,做大宾州、洪山等产业园,新增设施蔬菜1万亩,打造“北菜南运”基地。推进“大豆振兴”工程,与东北农大开展院县合作,建设宾民线万亩大豆种子繁育加工销售基地;支持禹王集团、吉庆豆业等企业发展订单农业,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推进“金叶富民”工程,加快烟叶复烤、烤烟生产研究所等项目建设,烤烟面积稳定在3万亩,实现产值9000万元。推进“青山富民”工程,以国有林场改革为动力,力争北药、红松林果等林下经济利用面积增加到8万亩,食用菌增加到5000万袋,林下经济产值实现4.7亿元。推进“牧业富民”工程,肉牛重点抓好万头安格斯二期、安和牧业、鑫华泰牧业等5个养殖基地建设,生猪重点抓好大北农、哈东猪业等6个养殖基地建设,禽类重点抓好鹏联肉种鸡养殖基地建设,配套抓好常安1.1万亩青贮玉米基地和2万立方米青贮窖建设,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畜产品养殖规模和品质。

2.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集中水利、土地、农业开发等政策资金,重点打造居仁8000亩绿色水稻、糖坊千亩甜玉米、宾州万亩大豆和高粱等现代农业示范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产技术和生态环境,逐步推动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加快农机合作社建设,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能力;加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新增玉米通透栽培面积15万亩、优质稻谷综合配套栽培面积3万亩,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加强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中心,不断转变发展方式,让农民既“种得好”又“卖得好”。建设永和干菜、宾西肉制品、高泰果蔬等绿色食品加工项目,做强饲料、畜产品、木制品、豆粕豆油、玉米淀粉、果蔬产品、食品饮料七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0户,促进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附加值。启动高泰食品特色有机农业基地、哈东民生农副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互联网+农业”项目,做大做强宾西冷鲜牛肉、猞猁河绿色大米等特色品牌,新认证糖坊黏玉米等绿色食品4个,促进三产融合提高农业附加值。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健全产权交易市场,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范围,打造规范性新型经营主体30个;开展“一县一品”金融创新活动,推动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三、以全域发展为突破,推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理念,借助建设国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点县契机,发挥都市近郊优势,全力提升旅游产业综合效益,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1.培育旅游品牌。编制全域旅游规划,整合调动全局要素资源,加快连点成线、连片组合,推出多日游、自驾游线路,打造全域发展模式。加强二龙山景区建设,进一步改善环境,巩固国家4A级景区创建成果。立足都市需求,深度开发以马家屯为代表的观光采摘、以二龙山为代表的冰雪娱乐、以永和为代表的生态休闲、以大顶山渔家乐为代表的农家美食等项目,培育宾县旅游特色和品牌,切实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积极引进专业公司,发挥旅游联盟作用,依托各大主流媒体,借助英杰寒地温泉旅游文化节、五花山赏秋节等平台,一体化打包营销推广,扩大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影响力。

2.丰富旅游内涵。充分挖掘二龙山艺术村、大有影视拍摄基地、中共北满分局旧址等资源,打造黑土文化、关东风情、红色记忆等文化旅游产品,举办各类特色活动,让游客充分参与和体验,留得下回忆,记得住乡愁,提炼文化记忆符号,让旅游产业更有层次;大力开发农民画、柳编、山特产等旅游纪念品和特色农林产品,让游客带得走、有消费,做强“后备箱经济”,提高旅游收入水平。

3.强化旅游管理。优化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旅游行业规范指导,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开展景区综合执法,严厉打击偷捕滥捞、违规违法建设、消费欺诈等行为,坚决保护好旅游资源,进一步增强宾县旅游信誉。

四、以城乡一体化为方向,推动宜居宜业家园建设

突出经营城市理念,不断提升中心城镇功能,强化美丽乡村建设,增强承载和辐射能力,建设宜居宜业新城。

1.严格依法管理城镇开发建设。加快完善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控详规划,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规范房地产开发建设审批流程,依法有序推进房屋征收工作。准确掌握房地产市场动态,科学把握开发建设节奏,保持适度合理的商品房供应规模。加大日常巡查和综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私建滥建行为。

2.克服困难破解基础设施瓶颈。坚持标本兼治,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宾州镇老城区交通不畅、功能不配套等症结问题。以路网建设为核心,维修街路18条,力争实施花园西路打通和桃李路拓宽工程,谋划打通其它交通干线断头路,逐步打造循环畅通、科学有序的老城区对外连接路网。推进“五化”工程,亮化主街楼体,实施新农商贸城、高速新出口、哈佳铁路站点等先导工程,推动城区骨架向西北拓展。加快宾州镇第二水源地建设,满足城市长远发展需求。深度谋划宾州河治理方案,积极争取资金适时启动建设。

3.下大力气整治城区环境秩序。直面群众呼声较高的城市秩序问题,持续开展环境卫生、占道经营、噪声污染、乱贴乱画等综合整治行动,努力还群众干净有序、美丽宜居的城市。加强舆论监督,坚决曝光乱停乱放、违规运输渣土、损坏市政设施等行为,营造浓厚的热爱城市、守护家园氛围。坚持疏堵结合,谋划建设综合商贸市场,引导占道商户入驻,实现规范经营。

4.彰显特色建设宜居美丽乡村。理顺宾西镇城镇管理体制机制,开展道路升级、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完善金融、养老等服务体系,加速产城融合,提升产业承载和人口聚集能力。全力抓好居仁、胜利、平坊、糖坊四个区域中心镇建设,深入推进英杰风景区、哈同公路沿线等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宾州友联、常安营口等示范村10个。综合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促进美丽乡村不断升级。

五、以共享成果为根本,推动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坚持依法理财,科学调度资金,集中财力向民生倾斜,针对群众关切的问题持续发力,让全县人民生活得更加殷实幸福。

1.倾力发展社会事业。投资2538万元,改扩建常安中心校、宾西中心校和宾西一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改善教学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解决教师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扩建糖坊、鸟河卫生院,逐步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开展孕前优生健康筛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投资1亿元,实施宾西变电所增容、43个中心村电网升级等工程。建设地面数字广播电视覆盖网,改造无线发射台站设施;开展全民健身、“结对子、种文化”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着力提高保障水平。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强化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妇女和贫困户就业指导援助,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全面落实各项救助政策,逐步提高残疾人保障水平。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六统一”,扩大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完善城乡低保动态调整机制,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3.全力抓好扶贫帮弱。深入实施产业带动、医疗救助、金融扶持等精准扶贫工程,确保贫困村按计划退出、首批识别的贫困户全部精准脱贫。升级农村饮水工程10处,解决1600人饮水安全问题。改造棚户区148户、农村泥草房和危房1540套,发放廉租房补贴2060户,维修宾州镇弃管小区20个,完善物业管理机制,全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六、以创新管理为手段,推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着力创新公共事务管理服务,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1.构建民主和谐的法治社会。认真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多渠道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和建议,加强政务公开,做好舆情回应,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开展“七五”普法教育,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健全管理体系,落实三级包保责任,第一时间解决合理诉求,依法打击缠访闹访行为,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构建全域联动的安全体系。完善社会治安防控手段,及时处置各类治安案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全力建设“平安宾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抓好道路交通、危化企业、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和部位,杜绝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加强教育、医疗、卫生、食品等重点领域管理,加大行业违规行为打击力度,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3.构建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展林地清理,推进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人工造林5000亩,绿化道路138公里,全面完成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目标;投资500万元,治理二龙山上游项目区侵蚀沟10平方公里。扎实推进大气、二龙湖水源地等综合整治,保护草原、矿产、森林资源,开展农业“三减”行动,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淘汰落后产能,万元GDP综合能耗控制在核定目标之内。

七、以转变职能为抓手,推动政府工作提质提效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一届政府将切实担负起人民赋予的各项职责,大力提升服务效能和社会公信力,使政府工作更加符合发展要求、更加顺应人民意愿。

1.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把务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灵魂,坚决不说空话,不讲套话,不搞短期行为和政绩工程,始终从县情实际出发,多开展调查研究,多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多办有利长远发展之事、快办惠及人民之事,确保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

2.勤政为民,高效服务。把勤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石,大力弘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倡导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的作风,从县政府班子成员做起,带头身子往下沉,主动接地气,用心谋事、认真干事、善于成事,推动政府工作全面提速,确保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绩。

3.依法行政,勇于担当。把担当作为政府工作的核心,在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前提下,大力发扬拼搏担当精神,不遮掩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推脱责任,紧盯目标自我加压,凝聚力量攻坚创新,在担当中体现人生价值,在担当中抓好工作落实。

第11篇

民政局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报告(1)

今年,县民政局以规范化管理为抓手,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完善民政公共服务、夯实民政发展基础,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2016年主要工作成效

1.养老产业发展成效突出。一是新建金光和鼓匠2个敬老院,新增公办养老床位140张、民办养老床位400张,维修改造新增养老床位190张,床位总数达2920张,五保集中供养力提高到55%;二是共打造15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三是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全县有10余个社会组织、126名专兼职人员常年为3216名老人提供市场化居家养老服务。

2.扶贫解困工程全面完成。一是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贫困患者在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达70﹪。今年城乡困难群众住院直接救助11241人,发放救助金额1105.86万元;二是资助城乡低保和五保对象参合参保47591人,资助530.99万元,参合参保率达100%。

3.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城乡低保补差标准显著提高,城乡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助分别达到260.9元和157.2元,共计发放469952人次,累积发放金额8533万元;城乡低保清理取得实效,全县已清退城乡低保对象5979户、7866人。新增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3717户、5553人;向年收入低于扶贫标准的低保对象23162人发放特殊生活补贴474.821万元。

4.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持续巩固。一是接受并妥善安置退役士兵、士官327人,对符合安置条件的13人给予了岗位安置,为38名退役士兵开展了技能培训;二是做好了拥军优属工作。及时足额发放了各类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金及生活补助3161万元,发放义务兵优待金683万元。

5.基层政权工作不断夯实。一是完善了全县各村(居)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二是整治村(居)务不公开、不透明问题取得实效;三是圆满完成44名社区工作者的招录工作;四是第十届村(居)换届选举难点村摸排工作已全部结束,为下步换届选举做好了充分准备。

6.社会事务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强化了对全县所有新社会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年度检查和工作指导;二是婚登和收养合格率继续保持100%;三是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力度越来越大。全年共出动巡逻车辆260余次,救助800余人次;四是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有序开展。

二、2017年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切实做好冬春救助,确保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提高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三是全力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五是大力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做好双拥、优抚、安置、WW等工作,加大为优抚对象“解三难”的力度;六是加大村民自治和社区建设力度。着力抓好和谐乡村建设;七是进一步强化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形象。

民政局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报告(2)

今年以来,xx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和达州市民政局的坚强领导下,努力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就我局2016年度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保障改善民生指标的完成情况

1.社会救助工作。目前,全市城乡低保保障对象共计37846户44696人,全年发放低保资金10935万元。一是抓好城乡低保的调标和低保对象排查清理工作。城市低保对象人均月保障金额260.96元;占绩效指标的100.4%;农村低保对象人均月保障金额151.23元,占绩效指标的100.8%。现我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调整为每人每月43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调整为每人每月260元,率先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线和省贫困标准线“两线合一”的工作目标,新标准从2016年7月开始执行。全年新增城乡低保共计3172户3525人,取消城乡低保保障对象3303户11592人。二是低保兜底一批情况。全市六有系统中低保兜底一批共计30297人,其中2016年兜底一批 4740人。今年脱贫人口中低保兜底脱贫人口特殊生活补贴补差人员2553人,发放特殊生活补贴补差资金75.1万元。三是不断提高大病医疗救助比例。对城市“三无”对象、农村五保、孤儿住院发生的费用,经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报销后,自负部分由城乡医疗救助基金100%救助。对政策规定的大病病种,按照参保参合主管部门审核的政策内报销后剩余资金的70%给予救助。今年省级划拨医疗救助资金2116万元(含再保险试点资金370万元),本级配套20万元。我市医疗救助共资助参合参保57266人365万元,医疗救助8981人次1277万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四是开展农村困难群体参加新农合再保险试点工作。该项工作于8月1日起正式启动实施,目前共救助1681人次60.8万元,基本实现了基层医院住院零自付。五是抓好“两补贴”发放工作。我市为符合条件的8257名困难残疾人发放补贴资金602.2万元;为23703名发放农村低保对象特殊生活补贴270.2万元。六是有效开展脱贫攻坚社会保障专项扶贫工作。制定了《xx市社会保障专项扶贫方案》、《xx市低保兜底一批实施方案》、《xx市社会保障专项扶贫2016年工作计划》,草拟了《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再保险试点工作方案》,目前已经出台并实施,并积极配合市扶贫移民局开展2017年预脱贫村和精准贫困对象的调查核实工作。

2.抓好救灾救济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减灾救灾工作。今年我市各类自然灾害造成13.832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90人;农作物累计受灾5153公顷、成灾3896公顷、绝收603.6公顷;倒塌农房56户118间,严重损坏农房13户29间,一般损坏农房103户126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185.5万元。认真开展查灾核灾,及时上报灾情,切实做好灾民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二是在全市建立了8处物资储备点。目前,共储备帐篷230顶、棉被10000床、大米15吨、青油15吨,确保有足够的物质用于灾民和冬春困难群众救助。三是认真开展救助演练。在省减灾中心的统一安排和组织下,对视频会议系统、单兵图传、车载电台等灾情信息系统的设施设备进行了多次调试、预演和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对设施设备的使用技能。四是加强防灾减灾宣传。通过创建减灾示范社区、组织人员定期上街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和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五是扎实开展冬春生活救助。认真开展冬春困难群众缺粮排查,建立了《需救济人口台帐》,积极争取上级冬春救助资金,并及时发放冬春救助物资,发放救助棉被3.65万床、棉衣7598件、大米35吨、青油16吨,确保困难群众不挨饿、不受冻 ,温暖过冬、愉快过节。

3.社会养老、福利事业工作狠抓落实。一是认真做好养老服务工作。全面建设完成城乡日间照料中心11个,新增公办民办床位300张,维修改造公办床位150张,为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以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27260人次,完成比例达100%。二是有效落实医养结合政策。已在花楼乡敬老院建成一所医养结合的示范养老机构。三是切实加强孤儿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工作。全市共有孤儿406 人,全年按时足额发放孤儿保障金438万元。四是进一步加强五保供养工作。全市现有五保供养对象3043人,全年累计发放五保人员供养资金1018.35万元。五是积极开展各种救助活动。实施孤残儿童“明天计划”贫困家庭疝气儿童手术康复等工作,认真实施好了“三无”、“五保”老人白内障的医治康复工作。六是福利彩票发行工作。全市共有福彩投注站41家,销售2322.23万元。并做好福利彩票公益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每年留成的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比例不低于50%。

4.认真抓好老龄事业工作。一是进一步落实好老年人优待政策,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益。为符合条件的6090人发放高龄津贴56.71万元,共办理《四川省老年优待证》823本。二是努力推进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全市52个乡镇、43个社区、298个村都成立了老年协会,创建了1个省级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和7个达州市级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三是认真开展第七个“敬老月”活动。对全市17名百岁、26名特困、30名高龄、11名残疾、16名空巢老人进行走访慰问,发放慰问金3.35万元。四是认真完成“敬老文明号”创建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创建工作,市社会救助福利中心成功认定为四川省“敬老文明号”,官渡中心卫生院、竹峪中心卫生院、大竹敬老院被认定为达州市“敬老文明号”。

5.切实开展慈善助力活动。一是扎实开展“帮困助学”。今年共资助贫困学生233名(四川省慈善会资助贫困大学生80人,资助资金368000元;贫困高中生16人,资助资金48000元。达州市“中石化四川销售有限公司.情暖桑梓.千万助学”资助贫困大学生53人,资助资金190000元。xx市本级资助贫困大学生100人,资助资金200000元)。二是有效开展募捐。全年累计接收捐赠款物303.5万元,累计已支出捐赠款物56.8万元。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1.切实抓好基层政权及社区建设工作。一是做好第十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指导工作。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制定我市换届选举实施方案,并积极指导各乡镇制定实施方案、严格按照选举程序进行换届选举。二是推行“约法三章”,规范村规民约,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工作。成立了工作组加强指导,做好“约法三章”推进工作,并配合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对各乡镇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三是抓好城乡社区协商和村(社区)减负工作。代拟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协商工作的通知》,下发《关于征求村居减负工作意见的函》,并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开展社区减负工作的通知》。四是配合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开展依法治村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评选太平镇东城社区等10个村(社区)为xx市依法治村(社区)示范单位,并将太平镇东城社区等7个村(社区)申报为达州市依法治村(社区)示范单位候选名单。五是做好社区服务站与社区标准化建设工作。加大对社区标准化建设的指导工作,严格按照社区建设标准,推进全市社区建设进度。太平镇新华社区等19个社区服务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六是配合市纪委做好“阳光村务”建设工作。由市纪委牵头对全市371个村,43个社区的“阳光村务”建设工作进行督查,并配合市纪委做好 “阳光村务”监督平台建设工作。

2.狠抓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全市有民办非企业73 家,参加年检66家;有社会团体71家,参加年检64家。今年以来新登记社会团体16家。

3.狠抓社工工作。落实专人对2016年度全市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资格进行了认真审查,按时组织参加职业水平考试。加大民政系统社会工作培训力度,先后组织70余人次参加服务技能合网络培训。

(三)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

1.切实抓好优抚工作。一是全面推行优抚政务公开,公开面达100%;按政策规定对重点优抚对象享受的定期定补进行及时调标,并按时足额发放优抚补助、抚恤金。今年共为6599名优抚对象发放补助资金3433万元。二是大力实施“解三难”工程。为不享受医疗待遇的“三属”、七至十级伤残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和两参人员解决医疗救助45万元;资助全市优抚对象参合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续保费用32.58万元。为困难优抚对象解决生活补助32万元;解决优抚对象住房补助46万元。三是组织开展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按时上报残疾人等级评定材料,今年获得等级评定4人;更新优抚对象数据库,对2015年全市优抚对象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核查。四是开展烈士遗属慰问活动。对29名烈士家属及21名60岁以上的烈士子女进行了慰问。五是认真做好老红军生活补助和纪念章发放工作。为红军失散人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90000元;发放纪念章20枚。六是做好安置工作。共接收退役士兵、士官156人,其中退役义务兵142人,退役士官14人。安置三期以上转业安置工作的士官11人,发放自主就业一次性地方补助446.2万元。组织156名退役士兵参加技能培训,培训率达100%。

2.抓实开展双拥活动。一是印发《xx市2016年双拥工作要点》,明确目标任务;二是采取过特殊党团日、军事日和军民联谊、走访慰问等形式,组织地方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和驻地群众走进军营,参观部队荣誉室和训练生活设施,学习军队的优良传统。三是开展军地联欢活动。在白沙镇与城区两地组织了“共圆中国梦·文化进军营”军民联欢活动。四是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在“元旦”春节、“八一”期间,对驻万部队官兵和全市重点优抚对象进行慰问,各乡镇组织召开了座谈会,累计共发放慰问金及召开拥军优属座谈会经费67.95万元。

(四)提供和强化社会服务工作

1.加强区划地名工作。一是积极稳妥的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成了八台乡、石塘乡、石窝乡撤乡设镇,并向省政府申报了铁矿、大沙、魏家、白果四乡撤乡设镇资料。二是开展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认真核对地名坐标,采集地名条目共14124条,对所有乡镇和部门报的坐标进行核对,确认了地理坐标;绘制了地名普查成果草图和xx市城区卫星影像图,在2008年的基础上对地名成果草图进行了复核修改,实地标注了xx城区图,草图上报达州市、省民政厅进行审核;复查地名普查成果表,在多次审阅的基础上,地名办组织乡镇普查人员、退休干部、老教师、乡镇干部、村委会的同志等组成复核组,逐个乡镇逐项内容进行全面审核,12月将迎接达州市验收。三是边界年检工作。完成四川省和陕西省省级边界年检工作,签定了xx与紫阳、xx与镇巴平安边界协议。四是地名标准化处理工作。起草《xx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地名标准化处理和门牌号设置工作的通知》,今年已定做了路牌、巷牌、街牌。

2.殡葬改革、流浪乞讨人员等工作。一是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联合公安、城管、卫生等部门,加强对城区内重点地区、地下通道、繁华地段等区域的救助巡逻力度,扩大救助范围,切实做到应救尽救。共接待临时求助人员681人次,在站收治的精神病人 29人次,救助16岁以下未成年人共计8人次。二是关注“三留”人员工作。完成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摸底排查统计工作,并按时将留守儿童数据录入系统。三是加强殡葬管理工作。认真宣传贯彻惠民殡葬政策,营造良好的殡葬改革风尚,组织干部职工赴烈士陵园开展殡葬改革移风易俗清明祭扫活动。共火化遗体212具,其中惠民殡葬困难补助8户,公墓墓穴安葬14座。

3.婚姻登记工作。一是加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在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程序办理婚姻登记。共办理结婚登记3889对,办理离婚登记862对,补领婚姻登记证2196对,查阅婚姻登记档案569人次,婚姻登记合格率达100%。二是开展婚姻登记历史数据补录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1990年以来的婚姻登记历史数据的补录工作,建国以来的婚姻登记历史数据的补录工作也正在加紧进行中。三是认真按照《收养法》做好儿童收养登记工作,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五)突出工作重点,全面推进民政项目建设

1.烈士纪念园建设。一期工程已竣工验收,二期工程(广场梯道及浮雕墙、纪念碑)正在有序建设中。

2.蜂桶敬老院建设。该工程现已竣工,正在进行竣工验收和完善相关手续,力争年底投入使用。

3.市中心敬老院、儿童福利院项目。该项目选址在太平镇快活坪村田坝,目前可研、地灾评估、地形图以及分户测绘工作已经完成。同时,已完成土地预审、选址意见书、环评、可研批复等前期工作,土地征用及房屋拆迁工作已完成,按程序选择招标了机构和设计单位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工作。目前初设图已通过一审、二审和规委会审查,正在加紧做施工图设计和造价预算,力争年底开工建设。

4.市精神病医院项目。该项目选址在xx市茶垭乡李家沟村三组,目前可研、地灾评估、地形图以及分户测绘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已完成土地预审、选址意见书、可研批复、按程序招标了机构和设计单位、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

5.龙潭河养生养老保健基地建设项目。完成了2号楼和3号楼的主体基础建设、内部装修施工、园林施工、道路建设、设备采购等主要工程的建设,年底将投入使用。

(六)行政效能工作

1.依法行政工作。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贯彻落实,强化民zd律、法规学习,依法履行部门职责,从严规范行政行为,健全执法程序,并做好了“七五”普法工作。二是建立健全了行政调解工作制度,严格依法调解行政争议和与行政管理有关的纠纷。三是规范行政行为,无行政行为被人民法院、行政复议机关、行政执法监督机关撤销、变更、确认违法、责令纠正或责令履行法定职责。四是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建立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完善行政权力依法公开运行平台。

2.政令畅通。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及达州市民政局的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工作,认真办理市委政府及达州市民政局领导的重要批示、指示和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二是严格按要求参加市民政局组织召开的会议,并按要求贯彻会议议定事项,及时办理领导批示件和交办件,办结率达100%。

3.效能建设工作。一是公文处理规范化。严格按照公文办理程序签收传阅,严格行文格式规范、及时报送公文。二是加强保密及档案管理。强化保密宣传,提高相关人员保密意识,每年3月底前完成上年度档案归档工作。三是及时在政府门户网上公开“三公经费”、文件、信息简报等。四是认真办理书记信箱、市长热线、微信等咨询。五是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办事制度,规范行政审核审批程序,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七)应急管理工作

1.救灾应急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救灾应急管理工作预案,加强自然灾害预测预防工作。建立完整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严格执行“一岗双责”责任制,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各敬老院及下属单位的安全隐患,全年无、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二是重大紧急情况信息,做到急事急报、特事特报、要事先报,及时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做好工作。三是加强应急处突协助工作。军供站坚持每天24小时值班,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顺利完成军事保障任务。

2.切实抓好、综治、安全生产工作。一是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一岗双责”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强化安全监管、隐患治理、责任落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二是全面落实、综治、安全工作“一岗双责”责任制,层层压责任,做到个个肩上有任务,人人身上有责任,认真做好了群众的来信来访接待工作,并积极进行化解,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了排查率100%、化解率达100%。

(八)服务质量工作

1.做好帮扶工作。一是积极主动与交通局和财政局协调,增加道路硬化1.2公里的指标,硬化陶坪院村道3.8公里。二是筹措资金近20万元,为土龙场和陶坪院两个村维修村委会活动室,购置办公桌椅、电脑等办公设备。三是建好两个村日间照料中心,完成土龙场村、陶坪院村救灾避难场所的建设。四是筹措资金4万元,为陶坪院村购买水管600米。五是为陶坪院、土龙场两个村的精准贫困户发送3000余只鸡苗。六是为土龙场村129户、陶坪院村54户购买价值4万元化肥支持贫困户发展烟叶生产。七是建立连心卡,将结对帮扶的干部职工信息制成明白卡,确保与精准贫困户信息联络畅通。八是完成陶坪院村卫生室建设,筹措资金10万元启动陶坪院、土龙场村文化室建设。九是立项争取土龙场村5.2公里道路硬化,青草石漫水桥的建设。十是实施土龙场村300亩茶园低改。十一是继续帮助两个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算好预脱贫账,做好两个村17年脱贫方案。十二是为河口镇100名贫困留守儿童发放书包、文具等共计2万余元学习用品。

2.自觉接受监督。一是自觉接受各级审计、财务监督和执法检查,确保民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分配、使用无违纪违规行为发生。二是制定完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的各项规定,确保民政资金使用安全。三是组织工作组开展民政资金内审,深入52个乡镇对救灾救济、城乡低保、大病医疗救助、五保孤儿供养等民政专项资金进行专项检查。四是对重大决策、重要事项严格执行了“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集中制原则,保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

(九)自身建设工作

1.党建工作。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按照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扎实抓好机关党建工作,不断强化党的思想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廉政建设,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

2.开展政风行风工作。进一步强化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切实转变机关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严格执行,逗硬考核,认真执行上级的各项规定,不断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切实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及腐败等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和完善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3.廉政建设工作。一是认真贯彻《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进一步完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负责人,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落实给每个班子成员。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当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提升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形象,赢得群众信赖。三是全面推行财务、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今年来,我局机关党员干部没有违纪违规案件发生。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项目建设手续繁琐,前期准备时间过长,项目落地难。

二是目前乡镇民政办是乡镇内设机构,无固定编制,人员变动大,且办公设备老化。建议在各乡镇设置专职民政员,配备办公设备,解决办公经费。

三、2017年工作计划

(一)抓好社会救助工作。一是加强城乡低保新数据库的核对和管护工作。二是加大对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三是积极主动完成社会保障扶贫2017年工作计划,加大“低保兜底一批”工作的核实力度。

(二)抓好优抚安置双拥工作。加大对重点优抚群体的各项政策兑现,确保社会稳定;扎实开展“双拥”工作,开展好“八一”慰问活动;抓好退役士兵的接待工作,做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

(三)抓好防灾减灾工作。加强防灾减灾预警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市、乡(镇)防灾减灾体系;切实做好冬春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并加强对救助救灾款物发放情况和监督检查,确保款物及时足额发放到户。

(四)规范片区婚姻登记机构设置。完善10个片区婚姻登记机构设施设备配备工作,撤销不符合或不具备办理婚姻登记条件的乡镇婚姻登记机构。

(五)加大力度抓好养老服务工作。严格规范敬老院项目建设、财务、医疗救治、安全管理等工作,同时抓好老年协会工作及老年活动的开展,并进一步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完善基层老年协会的登记备案工作。

(六)加快项目建设。一是加快推进xx市精神病医院、儿童福利院、中心敬老院项目建设(xx市精神病医院选址在茶垭乡李家沟村三组,占地52026平方米,建筑规模25000平方米,建设床位500张,总投资1.5亿元,其中一期建设占地3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500平方米,建设床位300张。xx市儿童福利院、中心敬老院选址在太平镇快活坪村田坝,占地31200平方米,建筑规模14100平方米,建设床位450张,总投资3900万元)。二是争取上级项目及资金解决旧院敬老院和长石敬老院迁建,总投资780万元,争取上级资金625万元,占地7200平方米,建筑规模3600平方米,建设床位120张。三是争取上级项目及资金解决光荣院和军干所项目建设,总投资1350万元,争取上级资金1080万元,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规模6000平方米,建设床位150张。

第12篇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12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圆满完成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们应对挑战、砥砺奋进,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积极适应新常态,在危机中抓机遇、在困境中求发展,县域经济社会保持稳健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2016年,预计完成生产总值187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突破9000美元大关;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2011年的1.8倍、2.7倍、2.1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00元。彬县连续六年稳居“陕西十强”,成功跻身“西部百强”,在全省乃至西部县域发展第一方阵的地位更加稳固。

五年来,我们调整结构、加速转型,三产比例不断优化。累计招引亿元以上项目54个,完成招商到位资金256亿元,有力促进经济转型。三次产业比由12:73:15优化到9.6:74.8:15.6。工业经济破局前行。依法关闭4对年产30万吨以下矿井,实施小庄、文家坡、雅店3对现代化矿井和大佛寺矿改扩建、下沟煤矿沫煤洗选系统等项目,建成火石咀、麻园子等运煤专线,注册“泾河下沟煤”“彬长煤”等品牌,开展煤炭促销活动,有效抵御煤炭市场“寒潮”。调整工业结构,新民高端能化园区、轻工业园区等六大园区初具规模,火石咀煤矿机械厂、腾丰鞋厂等建成投产,斯味特食品饮品生产线试生产,备受关注的3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有序实施,煤化产业初露端倪,新的增长极正在形成。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由26户增加到41户,产值跃上200亿元台阶,2016年达到235亿元,是2011年的1.6倍。现代农业势头喜人。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流转土地12.3万亩。粮食生产“十三连丰”。新建果园11万亩,果园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云南磨憨、新疆霍尔果斯、广西南宁果品销售中心的设立,让彬县果品迈向国际市场。建成设施大棚6000亩,发展“一村一品”示范村51个;千亩标准化苹果示范园、千亩无土栽培草莓园领先示范,万亩花椒、万亩核桃、万亩油用牡丹基地初具规模,现代农业闯出新天地。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大佛寺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侍郎湖景区三期项目、国际滑雪场加快实施,豳州驿门户景区对外试运营,西咸两日游精品旅游环线初步形成。义乌商贸城一期、西北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建成营业,电商和现代物流迅速崛起,物流货运、快递公司发展到100多家。中美青年男篮对抗赛、CBA联赛季前赛、星光大道冠军走进彬县等接连举办,彬县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五年来,我们高点定位、统筹全域,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2亿元,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项目得以实施。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6.8%,较2011年提高6.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旬麟路彬县段升等改造、千狮桥、豳风桥建成通车,新区水厂投入使用,红岩河水库、312国道彬县段改线三期等有序推进,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特别是西平铁路通车、西银高铁开工,为跨越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城市形象更加靓丽。泾河防洪二期全面竣工,泾河西区开发启动实施,“一城四区”城市框架初步构建。滨河大道、中山街延伸段等市政道路顺利通车,紫薇山生态公园、诗经文化风情园、新区广场建成开放,全县建成和在建的高层建筑达到170多幢,城市夜景迷人多姿,彬县城市建设成为福银高速沿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区域中心更加凸显。县级教育园区高标准建成,奥体中心、文化图书大楼等文体设施对外开放,西安交大一附院彬县医院投入使用,咸阳北部食品药品检测检验中心、矿山救援中心、消防救援指挥中心落户彬县,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稳健。镇区建设更加精致。新民镇、北极镇列入全国重点镇,太峪镇入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水口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义门、永乐等镇开发建设现代化气息浓厚,河西社区、长禄社区等32个新型农村社区各具特色,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城乡环境更加宜居。新增绿化面积23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8.49%。试点城中村集中供热,有效整治露天经营性储煤场、马路市场,推行农村“垃圾银行”,彬县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称号。

五年来,我们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内生动力持续迸发。撤县设市积极推进,县镇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市民中心建成运行,不动产登记管理局挂牌成立,行政管理效能持续提升。农商银行在全市率先运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医保引入商业保险,改革红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县中医医院和城区四所学校交由西安交大深度托管,开辟社会事业提质发展新路径。县城司、文司、新民城司成功组建,侍郎湖景区吸纳彬长煤业公司参股开发,大佛寺景区由陕煤化集团控股开发,豳风桥、红岩河水库等项目按照PPP模式建设,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潮迭起,五年新增个体户5235个、小微企业530户。2016年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102.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4.86%。

五年来,我们兜住底线、改善民生,群众福祉大幅增进。累计民生支出89.4亿元,占财政支出84%。脱贫攻坚成效明显。“五个一批”脱贫政策、“告别偏远村”和“撤离煤矿采空区五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累计脱贫1.1万户4.2万人,搬迁群众5067户1.9万余人。在全国率先出台医疗救助“十三条”,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低保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探索推行“新建增量房+存量商品房”安置模式,全省关中片区移民(脱贫)搬迁现场会在彬县召开。社会事业创新发展。投资18.6亿元,实施596项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城乡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的硬件短板基本补齐,达到省级先进水平。全面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加强“两支队伍”建设,高考二本上线率进位全市第4,教育质量提升“2111”工程成效初显。西安交大一附院彬县医院“迈瑞区域性示范实验室”在全省率先建成,省人民医院、西安儿童医院与县医院建立医疗联盟,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反映彬县新农村建设成就的电视剧《心愿》开播,大型历史秦腔剧《公刘立豳》上演,健身广场遍布城乡,群众文体活动日渐活跃。全省县级党政领导优先发展教育现场会、职业教育推进会、群众体育工作会和全市11届运动会在彬召开。保障体系日臻完善。累计投资25.3亿元,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8863套,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题基本解决。建立健全贫困学生、高龄老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救助机制,受灾群众专项救助资金有效落实,计生失独家庭养老补助、社会化养老工作在全省率先实施。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建成智慧城市信息化管理平台,社区网格化管理探索前行,服务群众扁平化。置换政府债务9.8亿元,债务风险大幅降低。建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实行安全生产、维稳“流动黑牌”制,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和发生。平安彬县建设稳步推进,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

五年来,我们内外兼修、强化管理,自身建设明显加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探索建立“4+2”工作机制,大力发扬“马上就办”和“钉钉子”精神,干部作风不断改进,执行能力显著增强。全面清理和处置违规公务用车、超标办公用房、“吃空饷”等问题,有效遏制“”问题。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逐年下降。坚决服从县委领导,主动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重大事项充分征求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意见,最大限度汇集智慧、凝聚合力。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维护了风清气正、求真务实的政府形象。

同时,统计、审计、司法、法制、科技、供销、烟草、气象、人防、档案、金融、通讯、电力、消防、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兵役、双拥、残疾人、慈善、红十字、妇女儿童等事业都有新进步。五年来,先后荣获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等省级以上荣誉40多项。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省市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历届县委、县政府薪火相传、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通力协作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长年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彬县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拼搏铸就辉煌,经验弥足珍贵。五年发展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无论处在什么阶段、面临什么挑战,都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推动经济社会赶超跨越发展;都必须始终用改革的办法破除体制障碍,以创新思维化解发展难题,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都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都必须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勇于担当、真抓实干、马上就办,把目标任务一项项抓在手上,一件件落到实处!这既是经过艰苦实践得来的宝贵经验,更是今后工作中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遵循。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转型升级任务艰巨;贫困人口相对较多,自身发展能力不强,脱贫攻坚难度不小;创新活力不够,管理、科技人才短缺,投融资渠道还须再拓宽,环境保护压力依然很大;一些干部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不强等。对此,县政府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彬县转型发展的攻坚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必须看到,彬县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发展潜力足、空间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稳中求进的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态势没有变。我们引以自豪的是,全县上下推动经济逆势回升取得积极成效,干部群众奋发向上的氛围已经形成,追赶超越的合力日益凝聚。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敢为人先、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变压力为动力、变危机为机遇、变论道为苦干,就定能在爬坡过坎、追赶超越的征程中占得优势、争得主动、赢得未来。

按照县十六次党代会部署,今后五年县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迎难而上、追赶超越”为总基调,大力实施“3456”战略,加快建设“五个彬县”,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初步建成“陕甘宁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力争进入“全国百强县”。

预期目标主要是:到2021年,生产总值达到344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大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规模工业产值达到472.6亿元,年均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10.5亿元,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6.4亿元,年均增长1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076元,年均增长1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单位GDP能耗年均降低3.5%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县政府将在五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创新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组建彬县煤化工研究院,跟踪研究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和超临界水蒸煤等尖端技术,打造煤化工经济核心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延伸鞋业加工链,巩固电力、建材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形成煤炭、化工、电力三个百亿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制造业、轻工业、建材工业四个十亿产业集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瞄准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经营市场化水平,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和互联网+等产业,建成西咸两日游精品旅游环线,打造一批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和物流集散中心,推动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

(二)协调发展,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紧扣城市定位,以“撤县设市”为抓手,实施“东建、西进、南改、北扩”战略,建设“一城四区”板块,拉大城市框架,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聚集城市人气。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到20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突破20万人。加快新民和北极全国重点镇、太峪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永乐和龙高门户镇、水口旅游镇、义门和韩家农产品示范镇建设,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有序推进农民向市民转变。到2021年,力争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加快“智慧彬县”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

(三)绿色发展,建设生态美丽家园。实施“东花西苗南北林”工程,持续抓好重点生态工程,推进城乡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43%;积极实施泾河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建成彬州湖和诗经文化风情园水系工程,构筑全域生态安全屏障。认真落实采空沉陷区治理规划,保障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低碳循环发展,探索建立垃圾分类和综合利用机制,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持续加强大气、水、土壤等综合治理,让彬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四)开放发展,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开放与重点突破兼顾、“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深化与丝路沿线城市和中亚国家对接协作,实现联动互补发展;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联系,承接产业转移,力争落地一批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培育新的增长点。配合建成合凤高速、榆渝铁路,不断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五)共享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小康。全面决胜脱贫攻坚,2020年同步够格进入小康社会。巩固提升十五年免费教育,新建高中1所,与高校合作按照大专以上建制联办彬县职院。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8%以上。深入推进平安彬县建设,让群众有更多安全感。

各位代表:勤劳笃厚的古豳儿女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正在向着全面小康阔步迈进。我们坚信,通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矢志拼搏,宏伟蓝图一定能变成美好现实,一个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幸福的新彬县必将迅速崛起!

三、2017年县政府工作重点

各位代表:2017年是党的召开之年,也是我们加快建设“五个彬县”、打造“陕甘宁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紧扣“五大发展理念”和“追赶超越”要求,念好“七字诀”、实施“七个年”,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建中心等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预期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规模工业产值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5%。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

(一)对标中央要求,决胜脱贫攻坚

大力实施“脱贫决胜年”,突出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力争年底实现户脱贫、村退出,2020年以前坚持力度不减、投入不少,巩固提高脱贫效果。

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以贫困群众为主体,新建标准化果园2万亩,实现贫困户人均“一亩果”目标。总结推广“公司+基地+贫困户”产业脱贫模式,开工建设新民矮砧密植苹果示范园、正大集团百万头生猪基地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发挥致富带头人核心引领作用,试点推行财政扶贫资金和农村集体资源入股分红模式,引入“电商+贫困户”“光伏+贫困户”等成功做法,助推产业脱贫。对贫困户开展订单、定岗、定向精准培训基础上组织外出务工,同步推进公益性岗位、企业安置等形式,促进贫困户就业脱贫。力争全年新增公益性岗位400个。

因势利导发展现代农业。复垦土地3500亩,新建高标准农田4万亩。以现代果业项目为引领,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引导果农增施有机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推广果业标准化生产和果畜循环发展模式,发展绿色生态果业。实施果业品牌战略,举办第三届赛果大会,治理包装市场,统一标准、规范标识,打响彬州果品品牌。建立县镇村三级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引入中介机构评估土地流转价格,争取农村集体资产改革试点,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推进适度规范经营。继续支持万亩核桃、万亩油用牡丹、万亩花椒基地扩大规模,建成新民现代果业、太峪草莓、永乐和义门时令西瓜、韩家小杂粮“四个千亩”产业基地。新增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认证家庭农场5家,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坚持不懈抓好移民搬迁。整合捆绑项目资金,重点抓好新民屯庄社区、义门中心社区等17个移民(脱贫)搬迁安置社区建设,完善配套公共服务体系,确保1077户贫困群众、1883户非贫困群众安居有保障。深入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富裕百姓”建设,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19个。

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效。健全贫困生资助网络信息,逐户落实教育资助措施,引导社会力量开展“爱心助学”,完成教育支持脱贫1422户3168人。落实医疗救助“十三条”,全年救助613户1800人,探索慈善救助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模式,不让一户贫困户因病返贫、因灾致贫。对脱贫群众“扶上马、送一程”,继续给予扶持,帮助稳定脱贫奔小康。

众志成城力促脱贫攻坚。教育引导贫困户摒弃“贫困光荣”“等、靠、要”思想,坚定信念甩穷帽,勤劳致富奔小康。健全脱贫攻坚责任机制、监督考评机制,落实部门包村、干部包户、第一书记驻村“三统一”定点帮扶制,坚决召回不称职的驻村第一书记,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政策措施落实,真正做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二)推进工业转型,提升发展质量

按照“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思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优势突出、链条配套、集群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

继续稳定煤炭产业。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力促大佛寺煤矿改扩建项目全面投产,文家坡煤矿、小庄煤矿、雅店煤矿3个现代化矿井联合试运转,有序释放先进产能。支持企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试点,转变煤炭生产方式。加大煤炭分级洗选力度,力争洗选率达到75%以上。建成火车西站煤炭集运站,争取西安铁路局增加煤炭运力,降低企业成本。密切关注煤炭市场形势,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开展煤炭推介活动,巩固开拓销售市场。落实工业稳增长35条,推行规上企业联络员制,定期研究解决企业发展的困难问题。

抓紧调整工业结构。把园区作为调结构重要载体,引入市场融资机制,开工建设新民高端能化园区化工大道、污水处理厂、供气管网等设施,完成轻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及断头路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建成3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配套商混站,完成厂区桩基施工、长周期设备订购;66万千瓦低热值超超临界CFB示范发电项目力争年内开工;按照“研发在高校院所、中试转化在彬县”的思路,与西安交大、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对接,适时组建煤化工研究院,争取最新科研成果中试转化在彬县,打造陕甘宁毗邻区域能源化工研究转化新高地。加快非煤产业项目建设,陶瓷仿古砖生产线、腐殖酸复混肥生产线确保投产达效,海航苹果脆片加工生产线一期等项目力争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精心培植骨干企业。以战略思维和开放胸襟,引进县外人士来彬创业,鼓励“创客”在家乡做股东、当老板,掀起全民创业热潮。强化与省市对接,扩大直供电、直供气范围,清理非税项目,降低企业成本。发挥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作用,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制定指导性意见,实施“个转企”“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和“小升规促进计划”,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产品销路好的“瞪羚企业”。全年新增750户个体户、56户中小微企业、5户规模工业企业。

(三)狠抓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

以实施“项目攻坚年”为抓手,下势开展招商引资,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

创新思维抓招商。一是突出全民招商。落实招商投资信息搜集奖励机制,发挥5个招商分局主力军作用,鼓励引导全社会参与招商,掀起全民招商新高潮。二是突出商会招商。设立成都西安商会联络处,组建长三角、珠三角、大西安区域招商联络处,实现以商招商。三是突出链条招商。重点围绕煤化工产业链,策划包装增链、补链、延链项目,设立宁夏宁东能化基地招商分局,动员基地企业到彬县投资,年内至少招引1个煤制芳烃项目。四是突出园区招商。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吸引客商投资兴业,县农产品加工园区至少引进2个项目,轻工业园区引进4个项目。五是突出环境招商。开展网上审批,推进项目会签制,完善土地供应、基础配套等保障要素,依法处置影响投资的各类行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健全完善意向项目对接洽谈、签约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年内至少招引5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招商到位资金60亿元以上。

凝心聚力建项目。加强项目资金调度,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建立健全主体责任清晰、进度时限明确、制约措施严格的项目投资落实机制,确保年度投资172.73亿元的166个重点项目按计划实施、快速度推进、高质量建设,以投资扩总量、促发展。

(四)放大比较优势,打造区域中心

扎实开展“城乡提升年”,聘请国内知名团队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泾河西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加快打造“陕甘宁毗邻区域中心城市”。

做强基础。312国道彬县段改建三期、刘家湾至水口段公路改建项目年内通车,306省道彬县段改建一期完成年度计划,342国道彬县段改建、彬湫公路改建等全面开工,西银高铁站台、通用机场启动实施,配合建设西银高铁、合凤高速彬县段,加快构建陆空并进、四通八达的立体式交通网络。完成红岩河水库大坝主体工程、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启动红岩河水库净水厂和供水管网建设,逐步解决群众饮水难题。改造农村中低压电网,保障群众用电需求。

做美城乡。紧扣城市发展定位,实施重点工程,提升城镇建设水平。一是实施泾河西区开发工程。建成垃圾压缩站、污水处理厂,开工侯家砭停车场、集中供气管网,力促五年后建成一个“设施全、绿化优、环境好、景色美”的宜居新城,与泾河东区珠联璧合、比翼齐飞。二是实施旧城改造工程。开发改造迎建村、彬中巷西入口原老汉门市等区域,逐步让老城区旧貌换新颜。三是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完成纬二路东段、创新东路等7条市政道路和三官庙等背街小巷道路改造,筹建城东客运站和城区公交车站,市场化运营奥体中心地下停车场,新建3-4处停车场,打造更加便捷通畅的交通系统。四是实施城市水系工程。修复改造提升诗经文化风情园水系,规划建设彬州湖,为城市增灵秀之气、添灵动之美。五是实施城市内涵提升工程。建成开放广场,为市民奉献一道视觉盛宴;开工建设城市规划馆、科技馆、博物馆,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六是实施城市亮化提升工程。维修改造城区现有亮化设施,实施19处楼宇彰显地域文化元素的亮化工程,让城区夜景可视可读。七是实施城镇建设提升工程。创新融资方式,精心抓好新民、北极2个全国重点镇和水口县级重点镇建设,争取新民镇开展镇级市试点;推进太峪全域旅游名镇和永乐工商重镇建设,建好“县域南北大门”;统筹推进龙高、义门等镇基础设施,打造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精美城镇。八是实施城乡管理提升工程。严肃城乡建设规划,强力推进高渠至鸭河湾段、红岩河水库段和工业园区周边综合整治;改造名仕花园广场,取缔新市街马路市场,探索推行环卫工作市场化模式,打造创卫示范一条街。加快撤县设市进程,完善资料上报,力争通过省级报审。

做好融合。发展第三产业,壮大城镇经济,构建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新格局。一是做大旅游产业。编制《彬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绘就产业发展蓝图。加快建设豳州驿门户景区、侍郎湖三期工程、国际滑雪场和丝路天台现代农业观光园,确保年内对外开放;开工建设大佛寺景区,启动花果山景区开发项目,全力构建点、线、网、面全域旅游共生链,不断完善西咸两日游精品旅游环线。抓住程家川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机遇,引入社会资本开发乡村旅游。定期选择景区举办主题活动,探索建立旅游联盟。实施旅游“后备箱”行动,通过旅游促进特色产品销售。力争年内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亿元,增长20%以上。二是做活商贸流通。建成义乌商贸城二期、温州商贸城,开工建设世纪华联商贸城等项目,培育相互补充、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实体市场体系。依托商贸物流园区,启动建设仓储物流中心,发展农产品仓储、第三方物流等现代业态。三是做精新型业态。稳定房地产市场,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探索建立购租并举、市场配置机制,重点抓好搬迁群众现房安置,完善政策吸引周边群众来彬购房居住。支持成立影视传媒公司,鼓励创作更多反映县域风情的影视作品。发挥县文司作用,每季度举办一次大型文体赛事活动,培育扩大文化消费市场。制定出台发展规划,探索发展城市夜间经济。发挥咸阳北部食品药品检测检验中心、矿山救援中心、消防救援指挥中心作用,促进总部经济快速发展。引导更多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让金融为实体经济输血强体。

(五)坚持系统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理念,切实抓好“生态覆盖年”,全面落实“增绿、减排、治水、抑尘、修复、控源”六大措施,让群众享受通透视觉、呼吸新鲜空气。一是增绿。实施“东花西苗南北林”工程,年内重点抓好县城南北两山、城乡街道、旅游景区、“六大园区”等重点区域绿化美化,实施4.8万亩林业重点工程、7000亩“南北林”工程,绿化城区2000亩地块,建成1000亩育苗基地,加快打造“渭北苗木基地”,争创“省级生态园林县城”。二是减排。取缔城区所有燃煤火炉和20蒸吨以下锅炉,实施瑶池电厂锅炉超净排放、恒通果汁集团燃煤锅炉改造,淘汰黄标车,增加公交车,推行低碳出行,禁止燃烧秸秆,减少废气污染。三是治水。遵循柔性治水理念,全面启动泾河流域治理,新建义门、太峪等4个镇污水处理厂,完成城区泄洪渠截污、西河南段治理、南河南段治理项目,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借鉴“海绵城市”理念,治理农村涝池湿地,既留住乡愁,又治理污染。四是抑尘。规划建设环保型储煤场,巩固露天经营性储煤场取缔成果;所有煤矿、建筑工地、城区东西入口均设车辆冲洗台,冲洗除尘进出车辆,绿网覆盖建筑工地,减少扬尘污染。五是修复。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实施下沟、水帘洞、陈家坪、火石咀等矿区采空区治理工程。六是控源。严把项目审批关,不审批一个污染项目。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保护离任审计,严查环境违法案件,以法制保障“绿色彬县”建设。

(六)致力改革创新,释放发展潜能

大力实施“改革深化年”,向改革要红利、向创新要动力,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聚焦重点促改革。筹建彬县行政审批局,彻底消除“多部门审批、多环节流转、多头跑路”现象,争创全市行政审批示范县。大力实施“资本运作年”,筹建县农业产业投资公司、旅游产业发展集团和太峪旅游投资公司,发挥县城投、文投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作用,融资10亿元以上;推行PPP模式,撬动社会资本10亿元以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简化程序、降低门槛,增强市场活力。发挥“智慧彬县”信息平台作用,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勇于探索促创新。设立县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为企业创新提供优质服务。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骨干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设产业创新联盟,实施技改升级。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引进硕士研究生10名、本科毕业生150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3000人(次),力争博士后和海归留学生人才引进实现“零突破”。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聘请专家教授策划包装项目,开展科技创新研发。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管理使用办法,真正形成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氛围。

(七)聚焦民生改善,建设幸福彬县

坚持新增财力和财政总支出“两个80%”用于民生不动摇,不遗余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切的民生问题,加快建设人有普保、劳有应获、学有良教、病有适医、老有颐养、住有所居的幸福彬县。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以教育质量提升“2111”工程为抓手,争取与西安交大按大专以上体制联办交大彬县职院,完成8所学校“全面改薄”项目,健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实行教师逐层淘汰下放制,优化管理人员队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力争高考二本上线率全市位次前移,确保初中升学率进入全市前五。深化“1+X”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妇幼保健院,启动公立医院“小综合、大专科”建设,建成县级医院血液透析室、ICU重症监护室等重点科室,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扎实推进“五个一”镇村文化工程,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室10个、健身广场10个;办好第二届全民运动会,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完成新一轮《彬县志》省级评审修改,力争年内出版发行。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力争完成城镇就业36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保制度,建立稳固的社保体系。加强村级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经办服务机构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关爱失独家庭、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切实加强社会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以贯之抓好煤矿、校园、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托智慧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密防范、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的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创新思维做好,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各位代表:群众幸福感就是政府成就感。我们将集中财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筹资15亿元,推进撤离煤矿采空区治理五年行动计划,建成枣林、候兴、西堡3个搬迁安置示范村。二是筹资1亿元,新建城区公办小学、幼儿园各1所,解决县城学校大班额问题。三是投资1500万元,在北极塬再建3-4处农村饮水工程,解决20个村1.8万人饮水问题;提升新区水厂供水能力,日供水量由5000方增加到7000方,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四是投资2100万元,改造农村通组路、城区背街小巷,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五是出台社区管理办法,县城所有小区统一由城关街道办管理,实行“城关街道办+社区管委会+物业公司+小区”管理模式,实行精准有力的管理和服务。六是投资8000万元,抓好平林路、马王庙等集中供热改造,逐步实现城区清洁取暖全覆盖。七是筹资建立基金,给1000名贫困母亲发放一定产业扶持资金,鼓励发展产业实现脱贫。八是整合西安交大一附院彬县医院、县敬老院等资源,建设融养老、托养、康复为一体的陕甘宁毗邻区域医养中心。九是依托移民搬迁,出台空心村治理规划,在城镇周边或中心村安置群众,保护村庄部分原貌,让搬迁群众记住乡愁。十是完善干部职工大事审批制度,引导各村制订村规民约,规范红白喜事办理,倡导文明新风。

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未来五年,我们将建设民生政府、责任政府、高效政府、法治政府、清廉政府,奋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大胆解放思想。鼓励广大干部更新观念,跳出彬县看彬县,打破思维惯性,破除路径依赖,善于用合法合规又突破常规的办法,破解追赶超越中的难题。全面贯彻落实“三项机制”,支持创新、鼓励探索、宽容失败。

弘扬实干作风。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最盼望的事情做起,及时回应老百姓关切,不空谈、不观望、不扯皮,脚踏实地,担当实干,把既定的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抓出实效。

强化责任意识。对政府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做到牵头领导、推进主体、配合单位、时序进度“四到位”,将挂在墙上、写在纸上的责任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考评化”。

提升执行能力。“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看准的事情、定下的决策,立说立行,马上就办,以最简的程序、最快的速度启动实施,不误事、不掉链。大力弘扬“钉钉子”精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坚决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