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育伦理论文

体育伦理论文

时间:2022-05-02 19:57: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伦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体育伦理论文

第1篇

公共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符玉琴.论企业文化和公共关系[J].理论前沿,2004(19):22-23

[2]邱凌.解析软实力与公共关系的关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2):145-146

[3]黄孟芳.美国当代公共关系理论发展研究[J].新闻界,2009(12):63-65

[4]陆新蕾.反思与开拓:2011年中国公共关系学研究回顾[J].新闻界,2012(4):18-22

[5]卢山冰.公共关系理论发展百年综述[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2):168-173

[6]王梁.网络时代的公共关系[J].现代传播,2012(7):165-166

[7]聂静虹.“第五媒体时代”的政府公共关系刍议[J].学术研究,2009(2):66-69

[8]刘梦琴.刘智勇,论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J].软科学,2012,26(1):59-61

[9]陈开和.论我国在多边外交活动中的国际公共关系策略[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7(6):68-74

[10]任莺.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公共关系的创新[J].新闻界,2013(5):62-65

[11]徐刚,黄训美.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共关系问题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4(5):14-16

[12]于朝晖,敖冬蕾.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型公共关系研究框架[J].现代管理科学,2010(9):36-38

[13]崔凤海.试论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公共关系问题[J].体育与科学,2003,24(6):22-23

[14]杜建国.关于高等院校公共关系宣传的若干问题与思考[J].中国高校研究,2000(2):75-76

[15]吴世家.传播学与公共关系学之比较——以中美高等教育为例[J].新闻大学,2008(2):106-112

公共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杨桦,任海.我国体育发展新视野:整体思维下的跨界整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4(1):1-8.

[2]居延安.公共关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

[3]SCOTTBEEKMAN.NASCARnation:ahistoryofstockcarracingintheUnitedStates[M].USA:Praeger,2009:20.

[4]JOEMENZER.Thewildestride[M].USA:Touchstone,2001:101.

[5]GREGFIELDEN.NASCARchronicle[M].USA:PublicationsInternationalLtd,2005.

[6]向洪.淘金体育[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78.

[7]王永顺.美国全国赛车联合会(NASCAR)的公共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18.

[8]张晓立.美国文化变迁探索:从清教文化到消费文化的历史演变[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98.

[9]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17.

[10]齐超.制度变迁动力理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90.

[11]卢山冰.公共关系理论发展百年综述[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2):168-173.

[12]蒋楠.中国公共关系三十年发展对传媒业的影响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8):1-7.

[13]万茹.行政管理型体育组织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策略——以“现代队罢赛”危机为例[J].体育学刊,2006,13(1):26-29.

公共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周安华.公共关系:理论、实务与技巧[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胡淑芳,周健.中小企业公共关系的运用及对策[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2).

[3]李福纯.云南中小企业公共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8(6).

[4]陈劲甫,许金田.企业伦理:内外部管理观点与个案[M].财团法人信义文化基金会,2016:11.

[5]刘光明.中国公共关系二十年:理论研究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93.

[6]刘先红.关系范式下的公关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74-80.

第2篇

论文摘要: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已经十余年,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诸多问题。对问题的的本质思考需要借助伦理学的思维,通过探究课程改革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伦理的“为何”与“何为”,旨在进一步帮助人们理清体育新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学本质

从伦理学的基本矛盾“善与恶”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探寻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的矛盾。其实,不论课程改革的“善与恶”如何体现,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造就完整的学生而服务的,而造就完整学生则需要以和谐的社会背景为基础,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构建更和谐的社会,进一步促进处于这个社会中的人的更加全面的发展。因此,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学本质是“为了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出现的善与恶”,而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则是解决善与恶的矛盾,更好的促进学生通过体育新课程的学习而成为和谐的人。

二、为何: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原因

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学层面的笼统原因,但为何要这样,其精确的原因又是什么,则需要我们探究。

1.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在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一切领域体现和促进公平与正义。在基础教育领域,要保障和促进公平、正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树立科学的课程改革观,将公平与正义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取向,将促进、满足每一个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需要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支撑点。但在体育新课程推行之前,反观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教师始终把持着整个体育课堂,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将各种运动项目高深的运动技能毫无差错的传授给学生,而且学生还必须要老老实实的接受,不允许有任何的花样与创新。在这样没有区别的教学背景下,且不说不同基础的学生接受相同难度的运动技能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学生除了运动技能的学习而其它接触很少也是一种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会对学生自身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也会将他们培养成不知道什么叫做公平和正义的所谓的人才,那么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还从何谈起呢?

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而体育新课程则要求教师将运动技能当做是体育学习的载体,但绝不是体育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除了学习运动技能之外,还必须要关注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必须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得他们成长于一个公平正义的体育学习环境之中。

2.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公平正义的目的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准备,而构建和谐社会则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将公平、正义要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全过程,而且要在课程改革的结果中加以体现,作到“课程改革为人人,人人共享课程改革的成果”,课程改革不仅应当增进人民的福祉,而且要努力缩小客观存在的社会差距,保障不同族群、阶层的人群能够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从而扩大社会民主和平等,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从体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就可以看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颠覆了传统“体质健康”的单维健康观,形成了“三维健康观”,而三维就意味着更加全面充实,旨在从里到外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另外,“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提出,更是旗帜鲜明的提出了要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所作为。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部分师生的误解,比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将学生始终放在首位,任何事情都以满足学生为主,但这显然是不对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应该也是有所选择性的,不能盲目的迁就学生,而应该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客观的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三、何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实践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要求每一个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而获得参与公共生活、相互尊敬和明智判断的美德,使他们成为社会体系的合作者、社会正义原则的遵守者以及优良美德的践行者,成为和谐、自由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人生的创造者,从而很好的规避那些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这毕竟还只是一种理想的层面,如何实现这种理想还需要我们不断的从伦理层面探索实践途径。

1.进一步强化政府对落后地区体育教学的支持力度。平衡是社会和谐的根本诉求,只有通过平衡才能抑制两极分化,才能达到共同前进的目的。但是,教育发展不平衡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国情,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滞后,基础教育办学条件落后,办学质量较低,这不仅长期困扰和制约着这些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阻碍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体育教学领域,不平衡现象非常之严重。比如,在江浙沪等发达地区,学校的条件堪称豪华一流,但在西部边远地区,很多学校不仅基本的篮球、排球、足球等体育器材没有,就连正规的体育教师也都没有,很多体育教师都是由其它学科的教师来兼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体育课能够开展得好吗?学生的体质能不下降吗?因此,我们的政府应该要大力支持这些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积极筹措资金解决经费问题,向这些地区派遣优秀教师支教,等等,努力提高落后地区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关注课程改革发展的不平衡并努力解决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和各自的发展需要关照不周,在制定课程政策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发达地区学校、城市学校和重点学校为依据与标准,缺乏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注。其结果是,基础教育课程一方面不能很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无法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比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自2001年颁布以来,已经推行了十年的时间。在推行的过程中,无论是主管体育的政府行政官员,还是从事理论研究的高校体育专家,还是从事基层体育教学研究的教研员和一线体育教师,都对课程标准对不同地区的非适应性本身提出了很多问题,希望国家能够尽快修订课程标准来解决这些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体育新课程标准制定组在修订课程标准方面似乎没有任何的动作,而且面对这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没有发表任何导向性的意见。很显然,这种沉默的态度毫无裨益,只会伤害广大关心基础体育教育工作者那颗热情的心。因此,我们要努力关注不平衡发展并相反设法去解决。

3.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公平开展。无论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多么繁荣,但其最终落脚点还在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否则一切都是徒劳。在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实践者,课程改革能否成功,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实践。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要承担服务和谐社会构建的使命,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就必须保障“课堂公平”,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树立“全纳”的观念,平等、公正地对待、信任、评价每一个学生,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开发,生命价值得到展现,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四、结束语

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进而探析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伦理本质,是体育新课程健康顺利发展的内在要求。伦理责任与义务是藏于体育教师内心的一种潜意识,我们只有充分激发广大体育教师的这种潜意识,才能为通过体育新课程的开展从而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才能为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全面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嵘,张建华,毛振明.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问题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74-78.

[2]李忠堂,阎智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60年回顾[J].体育学刊,2010,17(12):52-56.

第3篇

论文摘要:伦理具有深刻的批判反思与自我反省功能,同时,这种批判反思与自我反省功能直指学校体育这一伦理实体中的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因此从伦理去审视学校体育对于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意义。学生体育权利的保障和实现离不开伦理对学校体育“实然”状态的反思和批判。同样,学校体育的健康、持续、高效开展也离不开伦理的价值导向与行为规约。学校体育由“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的转变,需要我们在学校体育价值取向上确立关怀生命的价值取向,重视学校体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在体育教学方面努力做到体育教学的公平与正义,在课外体育活动方面努力通过制度措施保障学生自由、平等参与体育活动权利的实现,在学校运动竞赛方面确立竞赛活动的人文性、游戏性、教育性、非功利性。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学校体育的发展不仅需要得到教育学的诊释、社会学的关注、文化学的聚焦,更需要伦理学的审视和规约。“伦理作为人类的自我发展在个人欲望的满足于社会秩序的和谐之间的一种平衡机制,既是人类自我实现的方式,也是社会矛盾的调节方式和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存在诸多伦理问题,表现为在价值层面淡漠学生生命价值,忽视体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在体育教学方面学生没有被平等的对待,教师教学行为有失公平性和正义性;在课外体育活动方面,学生自由、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无法保障甚至被侵犯;在体育竞赛方面,功利主义、锦标主义盛行,弄虚作假现象不断等。本文综合运用教育伦理学、体育伦理学相关理论对学校体育价值观念、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与竞赛等4个方面进行审视,为学校体育由“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转变提供科学的价值导向与理性的行为规约。

1、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的伦理审视

学校体育价值取向渗透在学校体育实践的方方面面,规约着学校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实践样态。影响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是人们对教育和体育的本质及目的的认识。要克服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工具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就必须从伦理中心“人”和“生命”的维度去探寻教育和体育的本质及目的。

1. 1关怀生命—当代学校教育价值的新取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教育界相继出现了“生命是教育的起点”、“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教育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活动”等新的教育理念。叶澜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反思了长期以来把“教育的目的异化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的工具性教育观,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将知识技能融入生命,从而“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质量”。“关怀生命”作为一种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已经为当代中国教育界所关注和认同。

1. 2体育个体享用功能—体育本质的回归

体育的本质和目的何在?有学者从哲学、人类学的角度指出“体育根源于人的本质,体育的本质在于人类的自我创造。”“从体育的本质来看,体育之所以存在,最根本的前提是对人的肯定,是追求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力过程。”卢元镇教授指出:“在现代社会里,体育要使整个人类的生存质量得到提升,肩负着崇高的使命,将其功能定位为:维系人类的健康,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最终使人类充分地享受自由和幸福。这应该是比较全面和合理的,任何时候都应成为体育的理想和追求。”黑格尔巴古希腊人喻为“自由自在,犹如天中歌唱的小鸟”,“世界是美丽的,生活是欢乐的。人们在这个世界中兴高采烈地生活。这是希腊精神的特征。”这种希腊精神同样深刻蕴含着体育精神:自由和快乐。体育是“人为”的更是“为人”的,其“为人”乃是对人内在追求(自我和谐、自我娱乐、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宣泄、自我补偿、自我完善和自我平衡等)的满足。重视体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时代的呼唤,更是体育本质的回归。

1.3学校体育价值观念的确立

学校体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但必须清楚看到:功能不等于本质,功能反映的是“学校体育有什么用”,本质标示的是“学校体育是什么”。服务于社会并不是学校体育的本质,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才是学校体育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康德有句名言:“人是目的,人在任何时候要被看成目的,永远不能只看成是手段。”马克思也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学校体育应当确立关怀生命的价值取向,重视学校体育的个体享用功能,这也是当前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理念的应有之义。

2、体育教学的伦理审视

2. 1教学伦理—体育教学的内在维度

“教学伦理就是以现代道德哲学和现代教学论为视角,审视教学过程中的伦理现象,揭示其深刻的伦理内涵和师生所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教学伦理研究触及教学的整个领域,它不仅涉及教学中人的行为,而且涉及教学的制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手段、评价等。可以说,一切教学中的人与事都包括在教学伦理的视界之内。教学伦理研究最终既要为教学中的人立道德之法,又要为教学自身立道德之法”。教学伦理研究不仅在于给人们提供伦理知识,更在于赋予人们的内心一种伦理精神。在这种伦理精神的引导下,教师不断地对教学要素和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伦理反思,不断增强教学责任和教学智慧,实现教学有效性与正当性的统一。因此,关注教学伦理是体育教学过程的内在维度和应有之义。

2. 2教学伦理的缺失—当代体育教学之反思

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如空间的开放性、人际交往的频繁性、身体活动的多样性、教学目标的多维性等特征,使体育教学注定成为一个伦理在场的过程。然而由于体育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实然”边缘化状况,因此体育教学过程的伦理性,或合道德性没有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足够关注,使之长时间处于被遮蔽状态。

首先,教育具有“人为”性和“为人”性,然而伴随教育现代化进程,体育教学在呈现科学化的同时,表现出教学程式化、工具化、功利化的倾向以及学科中心主义。包括学生和老师在内的“人”的价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失落了,教师只管运动技术的教学,而忽略了有着丰富情感和敏感内心世界的学生的存在。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则是对体育教学过程中“人”的失落的最好描述。其次,体育教学中的不公平现象广泛存在,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学生体验机会与结果的不平等,体育教师过分青睐体育尖子生,而忽略了所谓的体育“差生”。再者,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品格和职业道德上也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教师在教学中专断独行无视学生的权利与呼声、频繁体罚学生和伤害学生的自尊、缺乏责任感等方面。总之,伦理的缺失使体育课堂丧失了和谐与欢乐的本性。因此,教学伦理的回归不仅是和谐课堂、优质课堂构建的需要,更是优化学生课堂生活状态、提升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水平的需要。

3、课外体育活动的伦理审视

3. 1课外体育活动的价值

学校不仅关涉到学生的未来发展,更关涉到学生当前的生命存在状态。“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教育要关照学生的生命世界,就必须关照学生的学校生活。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包括运动竞赛、广播操、各种娱乐性的体育游戏、体育表演等。课外体育活动集教育性与娱乐性、竞技性与游戏性、自由性与制度性、个体性与公共性于一体,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不仅是一种教育活动,更是学生自由、快乐生活的载体。 转贴于

3. 2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的一项基本权利

《世界人权宣言》、《体育运动国际》、《儿童权利公约》、《国际奥林匹克》都详细规定了“参加体育运动是所有人的一项基本权利”。这些“国际条约和非政府国际组织的规章,或站在人类自身发展的高度,或从生命健康权和文化及发展权等基本人权的角度,或从体育涵义及其功能的角度,阐述了体育权是天赋的应然权利,确认了公民体育权利的基本人权,规定了公民体育权利的平等性及法律保障性等公民体育权利构成要素”。我国《宪法》、《体育法》、《教育法》均对青少年学生的体育作了规定;《体育法》强调“国家对青年、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给予特别保障”、“学校必须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学校应当创造条件为病残学生组织适合其特点的体育活动”;《教育法》规定“教育机构应当完善体育、卫生保健设施,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另外国务院及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的体育法规及规章在制度上确定并保障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权利,如:《学生体育工作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等。

3. 3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伦理问题

学生有平等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权利,有自由选择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权利。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正规教育机构,具有从制度、设施等方面保障学生平等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以及自由选择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权利的义务。从伦理角度分析,每一个学生的体育权利均应当得到公平的尊重和保障,课外体育活动应坚持人文性、教育性、游戏性、非功利性。然而受各种功利因素影响,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存在很多有悖伦理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平等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权利被侵犯;学生自由选择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被无故挤占;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的强制性,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与自主;学校履行保障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权利的责任感不强,保障经费不足等等。总之,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函需伦理的审视和关照,需要学校管理者反思和改进。

4、学校运动竞赛的伦理审视

4. 1教育伦理的视角

“教育伦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合理性、价值性的关系的学科”。“一切与教育有关的人和事,教育中的一切人和事,都应在教育伦理学的视野之内”。学校运动竞赛作为学校活动的重要内容自然也在教育伦理学的视野之内,从教育伦理学的视角去审视学校运动竞赛,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把握学校运动竞赛存在合理性和价值性。

从本质上讲学校体育竞赛是“学生发展”而不是“体育发展”的教育活动,应隶属于正规的教育评估体系。如果学校运动竞赛活动变成了不是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它们不是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学校竞赛活动在学校是没有位置的。然而当前学校运动竞赛却存在着严重的功利主义、锦标主义现象。人文性、业余性、教育性、游戏性、非功利性的丧失正改变着学校体育竞赛的根本目的,学校运动竞赛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性受到了严重挑战。

学校竞赛活动必须向学生回归,向教育回归,真正成为教育的载体、学生的舞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渴求学生在运动生活中成为“一个为运动而爱运动的人;一个审慎地尊重合理比赛规则,并在那些规则下奋力以自己的最大优势对抗他所尊重的对手的最大优势的人·····一个希望由业余运动员而不由职业运动员装扮成业余运动员参加一场业余运动比赛的人;一个承认在大民主的生活中自己能证实自己是一个更加健康的人”。

4. 2体育伦理的视角

“体育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的一脉,是关于竞技体育运动道德矛盾与冲突、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学说”。平等、公平、正义是最基本的竞技体育伦理法则。校际间的运动竞赛是以运动竞赛为方式以促进校际间沟通与了解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校际间的运动竞赛同样应当遵守平等、公平、正义这些基本的体育伦理法则。然而受利益因素驱使,当前的学校运动竞赛也出现了诸如运动员资格造假、虚报年龄、服用禁药,承办方操纵比赛等等违背体育伦理的行为。如,2009年4月重庆大坪中学女足以强劲的实力夺取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冠军。根据规定,参赛队员必须是来自同一所学校的全日制学生,而多家媒体指称该队是以国少队为班底组建,大坪中学仅派出两三名选手。根据《新体育》报道,广东省体育局对2008年全省各项目青少年锦标赛中获得前8名的运动员和准备参加2009年省青少年比赛及第13届省运会比赛的近1.5万人进行了骨龄拍摄。结果显示,年龄造假参赛的有3 000多人。而近年来,兴奋剂等禁药的使用也大有向学校蔓延的趋势。在基层学校运动竞赛中承办方偏袒本校运动员,为了本校声誉操纵比赛的事实也屡见不鲜。

第4篇

【论文摘要】 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从真实情境、合作与交流、反思性实践和自我建构等方面,阐述了体育教师个体建构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策略。

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是近年来教师职业研究中的热点话题,关于体育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也由此产生。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所谓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包含了教师个体专业思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以及专业自我的形成。”[1]如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使体育教师的个体专业化发展成为一种主动、积极和持续的行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真实情境——体育教师学习的有效方式

体育教师可通过对真实教学中可能出现或遇到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分析和解决,这样不仅有助于学习者较快地进入教师的职业角色,而且可以较为顺利地实现知识的迁移,将所学的概念、原理、技能与解决实际问题密切地联系起来。我们借鉴建构主义常用的手段,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为体育教师的学习提供相应的“情境”。

1.1体育教学录像。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阶段的教师教育,所选择的体育教学录像应具有典型性,但不一定是完美的、成功的教学案例。体育教师通过观摩、分析录像中的教学行为,来提升自身的认识。例如,近年来各地举办的体育教学观摩活动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案例,但也不乏一些错误或问题,如过分渲染教学情境而导致教学偏离主题;一些教师为激发学生的热情而过于煽情;有的教师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出现的一些错误理解等等。体育教师可通过分析与讨论,明确精华的内容进行学习,同时也要对存在的问题或错误进行了解,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修正意见,但要把握合理性与科学性,克服盲目性与随意性,不断提高专业认识水平。

1.2收集体育教学案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可积极地收集一些体育教学案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收集的教学案例进行学习、分析和研究,重点找出好的做法与不足之处,从中汲取实践经验,克服不良问题,这样有利于逐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专业成长与进步。

1.3设计多种教学方案。依据不同的教学理念、不同的教材特点、不同的教学条件,体育教师应主动地设计出多种教学方案。在集体参与的教研活动中,将这些教学方案呈现出来,让同伴们分析、讨论,提出各种建议与意见,自己要认真倾听和进行笔记,通过集体评议的方式诊断教学方案,然后进行修改,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从而提高教学能力。

2合作与交流——体育教师学习的基本途径

美国学者亨特认为:“在学校生活中或教师培训中,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或某种形式的教师团体,是教师职业实现专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2】体育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学习的基本途径。在方法上,①应注重本校内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通过教研活动、互相观课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研讨,交流体会、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②要重视校际之间的同行合作与交流,可围绕某一主题开展校际问的教学观摩、课例研讨、优课推广、主题座谈等活动,使教师从中获得启迪和教益,丰富教学经验;③可加强教师培训中的团队合作,并积极地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结构的重组,关注与时俱进,跟上时展的步伐,使专业成长与教育发展协调前行。

3反思性实践——体育教师自我发展的关键

美国建构主义代表人物凯塞琳·福斯纳特指出:“一个被赋权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在学习和研究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乐趣的反思型决策者。”【3】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在教学领域中运用各种知识与经验,不断修正原有的目的与方法,以切合情境的变化和具体需要,解决具体的问题。这种对实践的反思能力,正是体育教师面对新课程挑战所需的重要素质。

体育教师在各种培训中,应重视联系已有的经验、联系自身的教学、联系体育学科的特性、联系学校的实际,用科学的理论和新课程的理念,通过教学日志、同事之间的交流、网络平台等方式来省察、反思和评议;采取“行动研究”、“自主设计”等活动形式,将理论导入课改实践。也就是说,教师要不断通过“理论——实践——反思——理论”的反复循环,促进自身教育认知结构的重建,实现自己专业素质的发展。另外,体育教师的反思应从三个递进的层次展开:“①在课堂教学中是否选择和利用了适切的教学策略;②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一些教育标准对某个真实的问题做出独立、客观、理性的个人决策;③要求教师对直接或间接与课堂相关的道德、伦理以及其他类型的常规标准进行质疑、批判和重构。”【4】

4自我建构——体育教师学习的理想与归宿

体育教师无论是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还是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都应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对培训的内容有主动地需求,对所接收的信息有自主整合的能力。从教师培训来说,我们提倡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模式,尤其倡导教师的自主培训,这不仅是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而且是自我建构专业化素质的必然过程。从体育教师的自主培训来说,首先要有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有培训的时间安排和具体内容;其次是在自主培训中,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对体育教育的认识,逐步走进专业成熟,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建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重点师范院校.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美]凯塞琳·福斯纳特著.沈文钦译.成为反思型教师[M].中国轻

第5篇

论文摘要:体育价值观是全球体育事业演进的动力源,基于自组织协同学理论对中西方体育价值观进行了审视。系统自组织协同学理论赋予中西方体育的个体与整体、人格化与竞技化、养生化与健身化、单一化与多元化等多维度体育价值观全新的发展基调。

伴随全球体育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与现代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中西方体育交流与互动的平台不断跃迁,中西方体育的差异性逐步缩小。体育价值观作为社会文化的 “橱窗”在中西方体育的胚胎中孕育和生长着,表现出鲜明的差异性,并影响着世人对体育的理解。体育价值观依附于体育活动,同时又以一种意识形态来影响体育运动,制约着中西方体育的发展。如何使中西方体育价值观和谐发展,加快全球体育事业发展步伐,探索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的 “和合”发展是当前体育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l 协同学自组织观

协同学理论是在 2O世纪 7O年代后崛起的自组织理论精髓。协同学理论指出,系统各要素问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而产生某种协同与竞争,从而推动系统自组织的不断演进。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但非平衡走向有序的过程是通过自组织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协同来实现的。

竞争将导致协同,协同是指系统中诸多子系统的相互协调的、合作 的或 同步的联合作用 ,是系统整体性 、相关性的内在表现。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嬗变,正是由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由无协同向高度协同的转变所致。序参量的形成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协同与竞争的结果,在协同与竞争的相互作用下,系统运动中的某些模式得到加强,把更多的子系统吸引到自己的影响下来,从而不断壮大,另一些模式则失去了原有支持者,逐渐走向衰败,最后一个或少数几个模式就会战胜其它模式.取得支配地位,成为序参量,役使子系统协同发展.推进系统的不断演化。

体育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体育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总体看法,是体育的基本价值反映在信念、信仰、理想等方面的总和。中西方体育价值观在协同与竞争的相互作用下,系统运动中的某些模式量的出现得到加强.把更多的子系统吸引到 自己的影响下来,从而不断壮大,另一些模式则失去了原有支持者逐渐走向衰败,最后取得支配地位成为序参量的少数几个模式就会支配其他模式,役使子系统的协同发展,推进系统的不断演化。协同学为我们探索体育价值观的演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2 协同学对现代 中西方体育价值观自组织融合的解读

2.1 “个体”与 “整体”价值取向

在确定性的科学观视野里,整体特性可以还原为个体特性,认识了个体特性,再把其累加起来即可以了解整体的特性,这样的思想同样也触及到了体育 “个体”与 “整体”价值取向的问题。以个人为社会本位的西方文化中的个人或自我是独立的,是和他人分离的,鼓吹 “人是绝对自由的”“他人就是我的地狱”。这集中体现了西方体育文化的个体型特征。这种追求个体先行发展的体育价值取向割裂了全球体育价值观的整体性。

哈肯主张,“以超 出系统的部 分特性来 理解 与掌握系统”,认为 “系统存在整体性,宏观系统能够表现出微观系统所没有的系统量,描述整体的行为必须用与微观量完全不同的新概念”,个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并不是单纯的组成整体,而是在此基础上形成部分叠加所无法具备的宏观主导参量.它在全部微观量贡献基础上形成且具有部分叠加所无法具备的主导参量。这种系统观无疑为我们审视 “个体”与“整体”的体育价值取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也凸现了笔者强调的寻求整体共性与单一特性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2.2 “竞争”与 “仁和”价值取向

“竞争”与 “仁和”是现代中西方体育价值观中相随相伴的一对概念。古代中国注重情感和尊崇道德观念,这在体育运动领域得到了充分的体观。这些传统的道德观念来自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如孔子的 “尚仁”,墨子的 “兼爱”,其积极意义在于规范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平和社会气氛。中国人的个体竞争过早受到压抑,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历代相传,反映在体育上即是崇尚体育的伦理价值而贬低体育的实用价值,直到今天仍可以在体育观念中找到它的踪迹。中国民族体育文化是以儒家 “天人合一”、“身心一元”道家 “各安天命、无为而治”,佛教 “克己复礼”为哲学基础,它是传统农业文化的产物。古代采取的是修身养性与嬉戏娱乐的运动观,其代表产物是气功、导引养生术和嬉戏娱乐。礼仪观和嬉戏观是对中国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影响最深刻的两种思想,把体育运动纳入到道德培养、教化民心的轨道上,要求体育只能在 “礼”与 “仁和”的节制下发展。

哈肯赋予了 “仁和”与 “竞争”体育价值观全新的思想内涵。协同学中的 “协同”概念,从广义上讲,既包括仁和、协作,同样也包括竞争的因素。“竞争”与 “仁和”之间的矛盾运动,是体育这一结构系统形成与演化的重要因素。协同学指出,序参量的形成是协同与竞争的共同结果,中西方体育价值在 “仁和”与 “竞争”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下,出现各种各样 的子系统的各 自运动模式和集体运行模式,每一个集体运行模式的出现,都是参与这一集体的组成部分之间协同的结果,而多个整体模式的出现,则是因为子系统之间存在差异与竞争。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体育价值观中的 “仁和”与 “竞争”正是微观子系统间的竞争与协同、集体模式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序参量之间的竞争与协同,成为推动系统演化的动因。系统的发展离不开协同的作用,否则将会变成一团散沙,但同样也离不开竞争,否则系统内的协同将缺乏最初的驱动力。系统通过协作达成有序,而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媒介,显然就是通过促使运动员之间形成竞争,并利用竞争来相互沟通与交流,在自发的基础上产生协同,完成 “竞争对手 竞争 (仁和) 更高层次的竞争……”的循环链条,无论是对运动员、教练员而言,这显然比单纯的强调 “仁和”或 “竞争”更加具有可持续发展力 。

2.3 “人格化”与 “人体化”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体育观是以人格为主的价值取向,而西方体育也强调 “身体”与 “精神”的统一,但他们更注重对人体的塑造与培养 ,把人体培养放到第一位。和中国相比,他们更强调人体的 “力”与 “美”。他们心 目中的理想人物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某种内在人格,而是血统好、发育好 、比例匀称、身手娇健 、擅长各种运动的人体。古希腊对人体的崇拜和重视对它的文化、教育、艺术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导致了人体艺术和雕塑艺术的兴起。这种注重人体本身价值的文化风气,直接影响到古希腊人的体育价值观。

协同学的序参量原理和支配原理指出,系统的有序性并不是外部强加给它的,而是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自由竞争导致序参量的出现,从而对系统内的子系统具有约束力量,统合子系统共同发展才逐渐形成的。“人格化”(道德约束)是内在的、自然的而不是某些人或集体给予的,而 “人体化 ”(竞技 自由)则建立在自由的竞争之上。人格、道德、伦理的约束力一旦形成 ,子系统就会自发对此臣服,而不需要外在力量刻意维持。通过这样的途径,“人格化”教育与 “人体化”训练有机地统合在一起,而奠基 于自由 (道德、伦理)之上的约束 (加强科学训练),才能最有效地发挥其功效。协同学的支配原理还包含着时间要素的哲学意义,它意味着不同运动模式占有时间的多少。那些依靠外在强制力量取得的约束性,只是在短暂的时间内或许能够发挥作用,但从时间的角度看来,它们最终会被抛弃,而依靠自由竞争形成的伦理道德的约束性,将会具有更长时间的支配地位,更具备长时效应。从中西体育文化的长远发展看来,我们坚持中方的 “人格化”熏陶与西方的 “人体化”自由竞技互动发展,是更为合理的选择。

2.4 “养生化”与 “健身化”价值取向

在以儒家为主导文化的古代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因而,中国体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通过身体锻炼以外达内、由表及里、由形而下的身体有形活动来促成形而上的无形精神的升华,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其作用主要不在人体。中国传统体育以 “养生”为主,尤其重 “养”。而西方体育以 “健身”为主,尤其重 “健”。西方体育强调运动和肌肉健美,体格健壮,注重对人体外形的称颂,强调身体的外部运动。中国传统体育强调整体效果和直观感受,强调意念作用和内部修炼,对动作的把握靠直观顿悟,动作简单但内涵深刻,讲究动作的神韵,不仅要形似,更重要的是要神似。

“养生化”与 “健身化”在哈肯的协同学理论视野里是中西体育发展的两难抉择,但是这两个趋向却在互动中实现了交流和融合,从 “竞争”逐渐走 向 “协同”。中西方体育价值观两大子系统在不断地进行互动交流,西方体育文化正在不断吸收融合东方体育文化的精粹部分,具有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特色的运动项目如气功、武术、中国象棋等开始移植于西方文化的土壤中,打破 了西方竞技体育一统天下的格局。与此同时,西方一些知识分子和青年致力于东方体育文化精神的研究,以试图从东方的处世之道和养生之道中寻求解脱。在非线性机制下,“养生”与 “健身”的竞争与协同并存,通过内部交流产生的内在驱动力 ,使中西体育价值观逐渐发生交流融合,从对立走向协同,形成了更加高级的有序结构。

2.5 “单一化”与 “多元化 ”价值取 向

中国社会曾出现过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局面,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独尊儒术就成了一统帝国的思想特色,价值取向的单一性成为了中华一统的象征。这也就导致了中国体育价值观的单一性。长期以来,我国以健身类项 目为主,忽视了竞技运动的开展;片面强调增强体质,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这样以来就无法体现体育价值观的多元化 ,不能充分发挥体育运动者的个性,不利于提高运动者的兴趣与能力,不利于培养体育意识和终生体育思想。欧洲历史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其文化来源的多样性、民族的多样性和地域上的分散性。无论是古代的罗马帝国、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还是拿破仑帝国和第三帝国都不过是些松散的集合体。他们的体育价值观也在多元文化观念的影响下呈现出多样的色彩。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的竞争,中西两端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导致体育价值观的不断交流与互动。体育价值观应是多元化的局面.哈肯认为,多元竞争导致了序参量的出现.多元化 是形成部分叠加 的主导因素 ,多元思维的竞争与协同是宏观主导参量出现的内在诱因,多元体育价值观的竞争与协同推动整个系统自组织演进。系统自组织阐明并非单一的体育价值观在起主导作用,而是全球价值观的一种整合与互补。哈肯对于单一与多元的理解,无疑为我们审视中西方传统体育价值取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也凸现了寻求体育价值观多元共性而非单一特性的重要性所在。

3 结论

(1)体育价值观是中西方体育文化碰撞、迁移、融合的主导因素,全球体育价值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系统自组织视野中寻求中西体育价值观发展的途径,敢于 “正确运用理性寻求真理”来对此做出探求、尝试与体验,能够促使现代全球体育事业的快速与健康发展。

(2)伴随时代的进步与体育事业的发展.中西方体育文化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 “开放的有序”、“涨落的有序”“远离平衡态的有序”推动整个系统 自组织的演进,这是一个有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3)中西方体育价值观存在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在新的历史时期,体育价值观将影响到全球体育的发展。协同学理论给予了西方体育价值观在实现途径和制约机制等现实操作层面全新的启示,集中反映在个体与整体、人格化与人体化、养生化与健身化、仁和与竞争、一元化与多元化的体育价值观等多纬度之上。

参考文献

[1] 孙庆祝,王振涛,邵桂华.竞争与协同:学生体育素质演进的自组织观[J].体育与科学,2004(1).

[2] 孙鸿.中西方体育价值观比较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06.

[3] Jantsch,E The self-Orginizing unverse1[M].OxfordPergam on Press,1980

[4] 周军,左新荣.论体育的社会功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8):94—96.

[5] 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L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l,184,l85.

[6] 向家俊.中西文化差异与体育价值观[J].体育文化导刊 ,2002(2):32—33.

[7] 杨国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3前体育观念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1988(4):24—26.

[8] 宋亨国,李瑜.中西体育文化比较,兼论“入世”与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2)41—43.

[9]苗东升.系统科学辩证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0]李可兴.中西方体育价值取向比较[J].体育学刊,200(2):37—39.

[11]胡皓,楼慧心.自组织理论与社会发展研究[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

[12]顾渊彦.体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3]宋小荣.论全球化时代中西体育价值观价值冲突的形成及意蕴[J].体育与科学,2005(2):46—48.

[14]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6:202,205.

第6篇

1.1实用主义思想的侵蚀

目前发达国家的竞技体育已高度职业化和商业化,体育活动自始至终都渗透着金钱的魔力和实用主义思想。现实利益成为参与者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其唯一的体育道德标准,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在大型国际比赛中获胜的运动员,可以一举成名,并带来滚滚财源;同时其教练员、俱乐部老板及经纪人的前途和经济利益,也与运动员的成绩直接相关。正是在这种小团体利益的驱动下,为了确保实现其目标,必然会产生一些有悖于体育道德的行为。

1.2重视个人主义忽视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是我国体育道德的基本原则之一,集体的力量是通过每个个体的努力来实现。在体育领域里人们崇尚自我奋斗、自我完善、实现其价值,但因此也会滋生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忽视和否认集体的力量,导致集体主义群体和谐蜕变,甚至丧失。

1.3多元价值取向和利益的驱使

传统体育道德中那种讲求奉献、重在参与的价值取向在引导人们行为时缺乏力度,进而使得多种价值取向并存,导致人们在体育行为的选择中缺乏强有力的道德依据。一方面社会对成功者的评价皆以成败论英雄,忽视了体育真正的价值是在于过程而非结果,造成对体育的价值评定失衡,影响运动员对自身价值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体育明星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与号召力是其他公众人物难以比拟的。部分运动员、教练员正是受此影响,期望通过比赛而一举成为明星人物,享有其特权和地位,因而不惜在比赛中采用弄虚作假的不道德行为。

1.4片面看待竞争意识,失去尊重他人的道德理念

体育比赛鼓励人们树立健康向上的竞争精神,“更快、更高、更强”是竞技体育的宗旨。但是,“和平、友谊”是体育追求的更高境界,如果片面看待竞争意识,就会使“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失去意义,把对手看作敌人,使得传统体育讲求的“礼、让”等伦理道德规范在功利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而球场斗殴、辱骂甚至殴打裁判、利用比赛进行报复和伤害对方等非正常现象屡见不鲜。

1.5职业道德和技术水平不高

有些运动员和教练员一旦取得成绩以后就以此为砝码,要待遇、讲条件,把集体和领导的关心当作理所当然,而对训练则应付了事,失去了继续拼搏的体育精神;有些运动员境界不高,缺乏体育道德,比赛中不讲精神文明、消极怠工、故意放水等;有些裁判员把个人情绪带进比赛,在出现错判、误判后不但不能正确对待,甚至搞起平衡手法,造成错上加错。

2以德治体是体育发展的根本途径

2.1体育运动的特点是要求良好的道德保障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也在不断提高。体育对人类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月体育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不断跃上新台阶。无论是群众体育还是竞技体育的发展,其自身的特点都要求有良好的道德保障。

2.1.1体育活动的群体性

体育活动中有许多群体运动,如篮球、足球、排球、接力等,这些运动的特点是参与人数多,整体性强,要求每人各其职、积极配合。要完成一个动作,打好一场比赛,都必须努力完成自己的职责,失职便意味着要加重队友的负担,也就谈不上配合,就会影响集体的成绩,并最终使自己遭到淘汰。

于集体项目的体育运动强调群体性、合作性,参与这些体育运动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必须是集体,而决非是个人,个人的存在只是如何使集体更强大,更有战斗力,可以摒弃过分自负者的个人英雄主义,从而加强道德修养的培养。

2.1.2体育竞赛的公平性

竞争是体育运动的特征之一,体育运动常以竞争的形式出现,因此有人称它是现实社会竞争的转型。但竞技体育比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更为公平、公正,在体育竞争中人们更能体会到竞争的公平和快乐。人类热衷于体育竞争,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严格、公平的竞争规则。然而随着现代体育逐渐走向市场化、职业化,竞技体育中的某些方面已背离了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的“和平、友谊、进步”的理想,取胜变得比参与更重要,于是很多不正当手段就应运而生,黑哨假球等体育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地扰乱了体育竞技秩序公然地违背了公平比赛的道德原则。竞技体育的公平性,要求必须有相应的体育道德来维护。

2.1.3体育运动主体的年轻化

体育运动的参与者是不分年龄、性别,但由于竞技体育要求不断挑战极限,使参加者多以年轻人为主。他们朝气蓬勃精力充沛,但心理尚不成熟,控制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差,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体育市场中的不道德问题。年轻人是体育的主力军,是国家的未来,但是现今体育道德中的腐败现象严重影响年轻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强化体育道德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2体育事业健康发展需要正确的道德指导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复杂多变。如何做到既考虑社会利益、他人利益,又兼顾个人利益,以利于体育事业的发展,这不仅是体制管理问题,更是体育道德的考验。另外,在体育运动的具体行为中,也同样存在遵循与道德规范的问题,如裁判员吹黑哨是否符合道德,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是否正当等等。在竞争激烈、充满变数的竞技体育中,运动员、裁判员只有清醒地认识自身的道德责任,遵循正确的道德准则,才能真正地促进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认为,道德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下,通过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以及个人的自觉锻炼、修养而逐步形成的。由此看出,要加强竞技体育中的道德建设,就必须从加强教育、道德自律和改善社会环境3个方面着手。3.1建立道德教育系统工程

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是举世公认的。体育本身就寓于教育中,而道德教育是教育的一个核心而重要的内容。19世纪初,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所用的“教育”概念是一个同培养道德性格有关的概念,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他提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道德教育在教育系统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乃是由道德在体育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所决定的。1992年4月17日,顾拜旦在《致全国青少年运动员书》中说:“当今世界充满发展的极大可能,但同时也存着危险的道德衰败。为防止这种道德衰败,顾拜旦大力倡导道德教育应成为体育运动的核心。从个体的角度讲,要实现一个人的生命价值,要使其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和受尊重的人,要使其人格尊重得到彰显,就必须是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即必须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这是做人和处世的根基。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教育不仅要建立完备的知识传授体系,更要把道德教育放在核心位置,无论是在体育教学中还是在体育竞赛中,既要掌握竞技知识和技巧,提高运动水平和技能,使其“学会做事”,更要对他们进行完整的道德教育,使其“学会做人”。这就需要建立道德教育系统工程,这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正确的道德观的形成也不是很快就能达到的,我们必须进行锲而不舍的探索,将这项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和途径,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这时更应十分注意道德教育的系统性,由浅人深,有计划地长期进行,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的道德教育很难达到提高运动主体道德境界的目的。

3.2加强道德自律

在体育运动实际中,为了促进体育竞技的健康发展,人们利用各种手段对体育竞赛进行调节,如法律手段、行政手段、道德手段等。法律手段是维护竞争秩序必不可少的,如中国足球的打黑、打假,就在努力争取司法的介入。但我们应看到,无道德根基的法制手段是不牢靠的,因为法律是人制定的,人的道德水平不高,法律、行政手段就只能如浮萍一般,缺乏根基,不会长久。特别是当法制不健全时,一些道德素质较低的人就有可能钻法律空子。事实证明,道德素质低下,往往是体育竞争秩序混乱的根源。只有加强道德自律,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因为道德是超越法律、行政调节手段的一种特殊方式,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从约束人的行为角度看,法律、行政手段是一种强制性的“硬约束”,在市场化条件下,当求利所激发的个人私欲冲破道德堤坝时,“硬约束”尽管可以收到明显效果,但毕竟是短时的,只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它往往未能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这在效果上可能形成一种“暂时性效应”,一旦体育竞技中出现“障碍”,原有的秩序就会有被冲破的危险,法律条文、行政干预也就成为一纸空文。原因何在,就是因为这些人丧失了应有的道德良知。所以,最关键的调节手段还是加强道德自律,因为道德是以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运动行为。它主要是通过教育的方式,逐渐使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竞争中的善与恶、美与丑,从而把正确的道德原则、规范变成内心信念,自觉抵制各种非道德的体育活动,从而达到体育竞争行为的道德化,收到“持久性效应”。从调节范围看,道德的功能比法律、行政的功能广泛得多,在体育法规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有些领域还需要道德来调节,靠每个人自身道德的调节和约束。它完全克服了法制手段的滞后性和消极性,它深入到社会生活每一个角落,直接影响人的内部精神世界。保证体育的健康发展,必须提高体育参与者作为道德主体的自律意识,使其时刻以道德为准绳,约束自己的言行。

3.3优化体育社会环境

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而且是一种社会活动和行为实践,社会实践环境对于运动主体思想道德健康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唯物史观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状况和可能的道德拓展空间是他们存在于其中的环境所决定的。环境对个体道德的决定具有偶然性,任何社会都有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而要使社会群体道德获得提升,则必须使环境条件得以改善,因而社会环境对道德的决定具有必然性。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社会环境,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体系,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倡导体育竞争的基本规范,使运动主体在从事体育竞争活动中遵循公平、公正、守法的道德原则,随着体育竞争活动的频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增多,使得一贯遵循的道德准则会出现多元化的现象,造成原有的具有权威的价值体系发生危机,成为空洞的训条,这时,应加强体育道德立法和体育道德监督。体育道德立法就是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等,将部分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给体育市场主体以相同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评判,使其明确权力与责任的关系;道德监督就是要通过社会舆论营造出主导性的道德价值判断标准,协调存在的多元价值取向,倡导正义道德,传播先进思想,弘扬社会正气,加强对运动主体的正面教育和引导,使其知耻辱、有良心,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外界舆论和行为结果反省、调整自己的行为。并注意引导竞争主体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道德熏陶,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汲取道德营养,在平时的职业行为中自觉受到道德教育,从而具有一颗高尚的道德之心。只有这样,顾拜旦所倡导的“和平、友谊、进步”和“更快、更高、更强”体育精神才能永远发扬光大。

4参考文献

[1]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编.奥林匹克[M].詹雷译.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

[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95.

[3]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熊斗寅.体育文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5]车洪波.市场经济的道德评价与建设[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8(2):6.12.

[6]杜培.当代中国道德失范及道德嬗变探源[J].甘肃理论学刊,1998(4):20—22.

[7]冯亚平.试论体育道德的形成与发展[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18(S1):109—1l1.

[8]王洪海,王豫.论体育中的道德教育[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9(4):54—55.

第7篇

体育人文精神是体育事业的核心,不仅作为体育运动的精神指南,而且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殊的功能。构建和谐社会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体育文化领域的振兴和繁荣以及优良人文环境的营造,对体育人文精神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为加强和改进体育人文精神指明了新的方向,促进高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有必要对其作出新的思考。

1 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高校体育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1.1 体育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与和谐社会的本质具有一致性

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需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不断完善的制度体系,而且需要营造以友好、理性、关爱与宽容为核心内容的和谐人文环境。从根本上讲,和谐社会主要包含四对和谐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社会内部的和谐、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和谐。“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大致归纳出人文精神的科学、道德、价值原则、人本主义、终极关怀五层含义。体育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思想的体现,它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关注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体育运动所蕴含的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伦理、体育思维方式、体育行为方式等,都是体育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体育人文精神的标识。可见,体育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具有一致性。

1.2 加强和改进体育人文精神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体育是社会事业的一部分,它既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能够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体育人文精神是一个复杂的文化体系,即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真实精神、人的真情实感、人的真实愿望,它提倡在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以及学生的生命意义,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完成对真善美的追求,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交际、学会生存,鼓励每个学生充分实现健全的自我。它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促进社会文化更加繁荣、倡导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促进人际关系诚信友爱四方面。因此,体育人文精神在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方面所起到的特殊作用,是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

1.3 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高校体育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从加强高校体育人文精神教育的现实意义出发,体育教育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的心理辅导、行为引导、认识指导、评价督导、审美诱导和道德劝导,关注高校体育的人文精神,使大学生的体格发展与其人格完善相协调,社会实践与人格实践相协调,生命机体的健康及个性品质的提高,能够和社会及其时代精神的文明相适应,使体育的发展及人的发展能够和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的发展相适应,以利于大学生身心和谐、知行统一和人文素质、综合创新能力的增强。因此,我们必须将高校体育人文精神纳入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最终培养出具有较强“能力意志”与“能力资本”、有相对完美而独立人格魅力及旺盛的生命活力的人。

2 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体育人文精神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人文精神是指属于人关于其自身的生存、生活、发展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对人的人性、人格、人生、价值、责任心和责任感的尊重、关心、关注、关怀和弘扬,是人及人类体现自身尺度,洋溢人生理想和信念,对真、善、美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人文精神实质上属于人的素质范畴,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实质上是对大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体育教学在目标的定位上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受到广泛的认同,体育人文精神伴随着其发展过程中,虽然总体发展趋势是前进的、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点。

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人为本,以大学生健康为首要目标,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虽然强调的是“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实践的结果却呈现出只重视“智力”和“德育”,而对“体育”是有之不多,缺之不少的尴尬状态。完全生理的体质关怀成了高校体育的唯一目标,对于更深层次的对体育的要求和理解成为一种无回应的呐喊,“人文精神”离体育教育已很遥远,我们的体育教育成了一种名副其实的、可有可无的“体质教育”和“体力教育”。高校的体育教学这种偏重于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却忽略了进行体育人文精神教育的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导致有许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愿意主动上体育课,不能真正领略体育课程中所蕴涵的“真、善、美”的人文思想的真谛,逐渐形成了“重技术、轻精神”,“重成绩、轻人格”的恶性循环,以至很难达到完美技术和人性的统一;另一方面,对“健康”理解不够全面深刻,对与体育相关的体育伦理、社会、心理、生理、人性、休闲、生命等诸多问题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这些都制约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3 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高校体育人文精神的对策研究

3.1 “和谐”思想指导下更新教学理念,突出人文体育的培养

高校体育教育之根本,不仅要教给大学生各种身体运动,还要传授体育运动所蕴含的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伦理、体育思维方式、体育行为方式等,这些都是体育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体育人文精神的标识,从而达到既健身又育人的目的。然而,在高校体育课中却长期存在着教学内容、形式、培养目标、评价方式等不科学的现象,追溯其根源,便是理念颇为陈旧,人文精神严重缺乏等问题。文献资料表明在我们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只注重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教学活动失去了生活的特性,导致体育课堂呆板而缺乏活力,这势必造成学生厌学,不得不使我们要好好反思。体育教学中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教育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教学方法的采用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真正需要,要求高校体育必须努力在教学中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渗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的和谐发展,使高校毕业生不但德才兼备,且智体双修。

3.2 调整课程体系,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高校体育教学的课程体系,应当较全面的开发多种类学科,为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土壤。这就要求学校体育工作者在教材的编订中,不但要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精华,而且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将又新又好而且实用性强的健身方法引进到学校体育中来。在实践中可将普通高校人文体育课程的体系具体的教学内容多样化,以学生不同时期发展、不同心理、不同体质为根本,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例如:健美操、体育舞蹈、形体舞蹈等项目,可以使学生从中体会到“美”的真谛,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武术、太极拳、舞龙舞狮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技能教学过程中,把过于竞技性的教材简易化,科学合理地修改其操作过程和难度要求,使得该运动项目更加适合学生的身体条件和接受能力,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在进行运动损伤处理以及营养卫生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意识,增强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精神动力;净化学生的心灵,能够使学生怀揣感恩面对周遭的人或事,以此达到培养其健全人格的目的。

3.3 构建科学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认识活动,它是人类对自身实践活动自觉的鉴定和反思的过程,其实质在于促进人类活动日趋完善,从而更加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评价长期以来均为针对课程结果进行的评价,对产生这一结果的过程关注不足,评价结论更多的用于对评价对象的甄别和选拔的目的。而在和谐社会背景下逐渐再变革的体育教学评价更体现人文精神,回归评价的本质内涵,即评价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首先,不能为“评价”而评价,评价应该起到鼓励学生学习的作用,发挥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即可促进学生的发展,又可使教师的发展和教学工作上得到改进;其次,评价的形式应该更能体现评价的客观性,各种形式的评价有机结合,以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与公正,这也是评价中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其三,评价的内容应丰富多彩,不仅考察学生的运动成绩,要帮助每个个体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最大限度的实现其自身价值。

3.4 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

人的发展最高境界是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要实现人作为发展手段的工具价值到人作为发展目的的精神价值的飞跃,必须通过人文精神的洗礼,然而,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对营造体育教学的人文氛围,促进人文精神的培养大有裨益。我们可以将积极、健康、活泼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纳入教学计划,以学生为本,完善各种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举行体现大学生特点、具有文化品味的各种竞赛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和体育精神;定期举行体育摄影、体育漫画、体育知识、体育主持人等各种竞赛活动,做到专业性与大众性结合、娱乐性与教育性结合、健身性与竞赛性结合、经常性与定期性结合,采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都能间接地起到激励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

3.5 加强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质

任何教育改革最终都要靠教师来实行,如(下转第27页)(上接第4页)果没有相应素质的教师,再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都将落空。在体育中实施人文精神教育同样靠教师去落实,要靠一支有相应理念和素质的教师队伍来保证,要取决于体育教师的人文修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学不高难以为人师,身不正难以为世范,老师学术造诣很高,治学执著严谨,便会受学生尊敬,教师的学识、为人及人格力量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作为高校教师必须具备新时代的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具有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人文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在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凝聚生成的教育智慧。

 

参考文献

[1]马岳良.体育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价值[j].体育学刊,2004.2(11):24-26.

[2]卢元镇.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3]曹卫.体育文化渗透与人的生活[j].体育文化导刊,2003.10:48-49.

[4]张雪临,马晶,龚德胜.中国体育文化人文精神与和谐精神的当代意义[j].体育与科学,2005(26)5:27-29.

第8篇

论文摘要:体育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日趋成熟.其主要内容之一,是研究和解决体育社会问题,然而什么是体育社会问题,目前理论界尚无定论.该文通过分析,指出了体育社会问题的两重属性:通性—危害社会秩序;特性—影响体育发展.同时尝试给出体育社会问题的定义,以供参考讨论。

1、前言

从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大学林启武先生编出《体育运动社会学》讲义起,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我国体育理论界如火如茶地开展起来,其中卢元镇、黄捷荣、刘德佩、吕树庭等专家学者在这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正如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会长郑杭生先生所讲:“社会学不研究社会问题难以称得上是社会学”,同样体育社会学不研究体育社会问题,也只能是理论家们象牙塔里的玩物而已.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了从1994年到2001年的全部1 556篇关于体育方面的文章,发现有7b篇关于体育社会问题方面的论文,有研究体育暴力的、兴奋剂问题的、侵占体育场地设施的、独生子女引起体育后备人才短缺的等等,这表明我国体育理论界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是务实和严谨的.但美中不足的是,以上论文多是对某一具体间题进行的调查研究,而从整体层面或基本理论方面来研究的很少.

2、质疑

在以前的一些论著中有出现过“体育的社会问题”或“体育中社会问题”等,而“体育社会问题”实际上是与它们有严格区别的概念,限于篇幅在此不作过多讨论.“体育社会问题”这一词组,在国内最早是出现在卢元镇先生1989年发表于《体育论坛》上的《试论体育社会问题研究》一文中,该文较完整地介绍了我国体育社会问题的种类和特点,同时对体育社会问题的解决作了一定的阐述,但欠缺的是没有明确地指出什么是体育社会问题.体育社会问题这一概念在国内外学术界仍处于未确定状态,也是我国体育社会学界中使用得多而定义却不确定的概念之一值得庆幸的是在2000年第2期《湛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中,看到肖洁副教授的《对当前体育社会问题的思考》一文(以下简称“对文”),第一次试图给出了体育社会问题的定义和界定,这是尝试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开端.但是我认为“对文”关于“体育社会问题”的定义和界定是不够准确的,值得商榷.

一、“对文”称“体育社会问题又叫体育违规问题,它是指在体育行为或与体育有关的活动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我疑惑:

(1)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违规违纪都是和行为联系在一起的,指的是某种行为“不遵守、不依从”某些规定和纪律,这表明“违规问题”的意思也是指“不遵守、不依从某些规定的行为的问题”,那么“体育违规问题”就是指“与体育有关的不遵守、不依从某些规定的行为的问题”.“对文”指出“体育社会问题又叫体育违规问题”,那么就是说“体育社会问题”又叫“与体育有关的不遵守、不依从某些规定的行为的问题”.这一说法显然是片面的,似乎不能含盖所有的、具体的体育社会问题.

(2)“对文”称“它(体育社会问题)是指在体育行为或与体育有关的活动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从上面这个判断句中可以看到两个关键词“体育行为”、“体育……活动”,我们知道“行为”、“活动”都是动性的,按“对文”的意思体育社会问题都是动性的.那么体育社会问题就没有静性的了.

(3)“对文”的第三部分—当前主要的体育社会问题之例6"高水平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高水平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毋庸置疑的是体育社会问题,但请问这一客观存在的、静态的现实,如何具有“行为”或“活动”去违反了哪样的规定和纪律?如果得不到肯定的回答,那么这一问题就不是体育社会问题了.

(4)“对文”的第三部分之例5“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这是我国特有的体育社会问题之一,但用“对文”的定义来考查,却要得出否定的结论.“对文”称“它(体育社会问题)是指在体育行为或与体育有关的活动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它是表明“问题”产生的范围—“在体育行为或与体育有关的活动中”,“问题”的结果—是“违规违纪”的.而我们知道,产生“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政治的需要—我国政府为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早日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成为体育强国,而有目的的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倾向于竞技体育,即问题产生于政治和经济方面而非体育方面;竞技体育的超常规发展,不仅不“违规违纪”,相反是我国政府提倡或支持的.综上所述,“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这一体育社会问题,问题产生的“范围”不是“在体育行为或与体育有关的活动中”,问题的“结果”也不“违规违纪”,那按“对文”的定义,“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应不是体育社会问题了!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

二、“对文”的第二部分—对体育社会问题的定性和界定中指出:在体育行为中,常用五个标准来衡量:

(1随反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的一切体育行为;

(2)违反体育目的、任务的一切行为;

(3)违反体育运动竞赛规则和条例的一切行为;

(4)违反奥林匹克精神和原则的一切行为;

(5)违反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一切体育行为.

就此五个标准,逐个予以质疑,会显得很繁琐,仅就标准“违反体育运动竞赛规则和条例的一切行为”,我就不太明白.比如说,某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的“带球走”,就是一个违反篮球运动竞赛规则的行为,并且也仅是一个违例行为.但按“对文”标准的界定,“带球走”却成了一个“体育社会问题”.不可否认体育社会问题是属于社会问题的子集,按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会长郑杭生先生所说:社会问题是指“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影响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运行,妨碍社会协调发展,……须动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社会现象.‑A、请问“带球走”是如何“破坏社会正常运行”或“妨碍社会发展”的?B、所谓“动用社会力量解决”即是动用政治、经济、法律、政策或行政命令等手段解决.而对于运动员“带球走”,裁判员吹一下口哨就解决了,难道裁判员吹口哨也是“动用社会力量”?

所以,从“对文”关于体育社会问题的定义,和对体育社会问题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仅仅看到体育社会问题是“行为”的—动性的方面,而看不到体育社会问题是“事实”的—静性的方面,那么是对体育社会问题的缩小化;而不加限制的“一切行为”又是对体育社会问题的动性部分的扩大化.

3、分析

对于如何定义“体育社会问题”,我认为:

第一,体育社会问题是从属于社会问题的,首先它必具有社会问题的通性—危害社会秩序.另外,体育社会问题又是有别于其它社会问题的,这说明它具有自己的特性—影响体育的发展.根据一些专家学者对我国许多体育社会问题的研究表明,其对社会的危害远不及其他社会问题强烈,其更多的是表现为对体育运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对体育社会问题作出定义时,必须表明它的两重属性,即通性和特性. 转贴于 第二,对于任何具体的概念,都存在一个范围,绝对不是“一切”的,同样体育社会问题也是有范围的.对于体育社会问题的界定,先要考察其母体—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对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畴,目前存在三种基本看法,其代表分别是美国《社会学百科》认为“以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研究它的结构、内容、变革和发展.研究以体育运动为特点的社会行为、关系和作用.包括系统内的以及与其它系统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日本体育社会学家营原礼认为“是从社会学观点研究体育事实及与体育有关的问题,力图使体育合理化的科学”;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会长安德理斯·霍尔(A " Wohl)则认为“是记述、研究与体育运动及体育社会功能相关联的社会现象的经验科学.它通过研究促进体育运动发展或妨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阐明规定这种发展的法则,并且在我们期望的范围内,通过这种研究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虽然他们在文字表述上不一样,但对本质东西的认为基本是相同的,即体育社会学是“第一,把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第二,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研究其内部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第三,研究体育运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及它与其他社会组成部分的关系。”

了解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畴,那么对体育社会问题定义时:

(1)应该把体育运动上升为一种社会制度来考察.因为体育社会问题是属于体育社会学内容之一,体育社会学本身是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来研究的,那么界定体育社会问题时,也应该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来考察.同时体育社会学又是社会学的分支,探讨体育社会问题也就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发展到当代社会,广泛地和政治、经济、宗教、民族、种族。··…等发生联系,已具有了自身特有的组织结构、法律法规、经济运行机制、保险保障制度……等等,已构成为一种社会制度.反之体育社会问题出现后,大多是通过对体育运动的某一机制或制度产生影响,从而阻碍或干扰体育运动的正常、健康发展的.

(2)应该表明是与体育运动有关的社会现象.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现象”是“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的形态和联系”,那么“社会现象”就是“社会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的形态和联系”,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作用、社会事实都属于社会现象.与体育运动有关的社会现象,也就是与体育运动相关联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作用和社会事实.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体育社会问题应是:以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与体育运动相关联的社会行为、关系、作用和事实,出现病态或失调,危害了正常社会秩序,并影响体育运动正常运行和协调发展,需动用社会力量解决和控制的社会现象.

如此理解体育社会问题是因为:

(1)指明了体育社会问题作为社会问题时必须具有两重属性:通性—危害正常社会秩序,须动用社会力量解决和控制;特性—影响体育的正常运行和协调发展.例如足球“黑市”赌博,如果它是纯粹的赌博,虽与足球这一体育事实相联系,但它只是危害社会秩序,那也只能归于其它类型社会问题.如果赌博过程中,有收买球员、裁判员,或通过种种方式控制和干扰比赛,那它不止危害社会秩序,同时影响了体育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就属于体育社会问题.

(2)涵盖了体育社会问题的全部,即与体育运动相关联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作用及社会事实,包括了动性的体育社会问题—社会行为和社会作用引起的;静性的体育社会问题—社会关系引起的和某些客观社会事实.

第9篇

论文摘要:高职体育课中的隐性课程是潜在文化性教育,尤其是体育文化的影响、作用,提倡体育课中隐性课程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能受到正规体育课程教育以外的教育和影响,本文阐述了隐性课程的涵义、特点,教师在运用隐性课程进行体育课教学时应具备的素质。

高职体育课程中的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一样,是构成高职体育系统的精髓。通过体育课这一特定的时空环境交互作用,把隐性课程中的理性层面,即人类社会文化的习俗、价值和观念及技能的认识和情感,反映在体育教学整个活动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综合力而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影响及作用。近年来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较重视显性课程改革,忽略对隐性课程重要性认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高职体育课改革发展进程。

一、隐性课程的涵义及特点

隐性课程是指非正式学习的各种教育要素,如师生关系、教学风格、课堂规则、按能力分组等,是一种隐性的、无意的、隐喻的或者是还未得到认可的教师经验,但都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可以说,隐性课程是文化的反映,是人的生活习俗、文化教养、精神境界以及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在个体身上的集中表现,并通过教学、教师的行为等方式同显性课程同时起作用。显性体育课课程是高职院校正式的教学活动,是必须完成的课程。隐性课程虽然不象显性课程那样有统一的教材、内容、要求及目标,但它所隐含的精神、文化、伦理等教育要素,一直在体育课中发挥着作用和影响,如体育教师的良好精神面貌、为人师表、敬业精神层面、价值取向和规范化操作的行为,就能说明是隐性课程教育的具体体现。隐性课程教育,既取决于教师对体育教育意义的认识和把握程度,又取决于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和内心境界。隐性课程的内容选择与设计,主导权在于体育教师,所以弘扬什么精神,发展什么文化传统,提倡什么品质和培养什么能力等等,都是隐性课程教育所要涉及的方面。作为体育教师更应在思想上、行动上有所认识和体现,真正把能反映一定文化的、身体的、智慧的、情感的、意志的、行为的等正面品质的内涵,贯穿于整个隐性课程教育之中,进而把学生发展成全面的人。

提倡隐性课程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受到显性课程教育以外的教育和影响,如队列队形教学,“步调一致”的练习要求,就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性,其一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规范能力,其二是树立良好的作风(指军人作风)。尽管“步调一致”练起来单调、枯燥,但对学生心灵的陶冶、促进是久远的。所以隐性课程教育,对时代风貌、伦理道德、行为举止、审美情趣等正面的东西起到了融化、传承的作用,尤其是对陶冶人性、塑造人格、培养人生能力意义深远。因此,隐性课程教育对高校体育课改革意义是重大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他们进行体育诸多方面的力培养和体育观念、意识的形成,不能单纯地局限在显性课程的有关知识上,而是使他们全面合理地摄取体育文化(包括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的价值,消化于人格生命中,获得人生意蕴的全面体验,充实生命内容,陶冶情感与灵魂,达到灵与肉的“全面唤醒”,成为全面发展的多维的人。隐性课程教育活动主要有如下两个特点:

1、文化性

体育课程是从人类社会文化中筛选出来的精品,因此被列入其课程的内容就有可能被继承、发展,尤其是体育文化功能的教育就能得以具体化。体育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和社会规范,也是人的社会化的手段。体育文化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涵,它是一种以人的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现象,是由人对体育的需要、思想理论方法等观念形态的内容和外化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体育活动以及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的规格和设施构成的,包括多种精神和特质因素的复杂整体。而隐性课程中的体育文化教育,也是多种精神和物质因素构成的。所以体育课隐性课教育也具有陶冶、培养和教化人的作用。随着人们对积累起来的文化价值(含体育文化价值)认识的提高,蕴含在体育课程教育中的文化特性,也越来越强调对学生的陶冶与影响,其中的体育文化特性对学生就有着独特的作用。实质上,体育教育过程也意味着是将学生从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塑造中“唤醒”的过程,即从“自然”到“文化”,从“现实”到“理想”的过程。可以说,体育课中的文化性也是多种精神内涵的整合,他决定了体育课程的构建,而这一构建又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水平和变迁,反过来制约着体育文化的发展。

2、行为性

体育课中隐性课程教育的行为性,主要是指体育教师的行为影响,包涵着行为的思想情感性、伦理道德性、知识品位性、智慧能力性等,是以其外延的行为来评价的。在课堂上,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因素颇多,但教师外延行为乃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因为不同的教师行为会造成不同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以及给学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如行为的动作、表情、举止等。可以说,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和心理环境,正是决定学生行为表现积极性高低的直接而重要的条件.

二、教师在运用隐性课程进行体育课教学时应具备的素质

隐性课程特别强调行为的潜在教育要素,以及追求自然渐进的影响效果。体育课不同于别的课,他是以身心互动为特点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又要求体育教师把内心的精神境界外化在身体行动上,进而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即“身教”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运用隐性课程进行教学时,其行为的外在表达应具有积极的理性层面及内涵,提高大学生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要从体育教师的自身抓起。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1、美好的品德。敬业、爱业、为事业献身的精神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成为一名称职的体育教师,必须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勤奋热情、积极进取,要有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体育课中,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与人为善,先人后己,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和体贴学生等,是形成体育教师威信的基本力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格罗康等人早就主张心灵美与身体美的和谐一致是最美的境界。这里的身体美就包含着体育教师身体动作的姿势美和姿态美,同时也是体育教师心灵美的直接反映。体育教师的行为里隐含着一定的思想、品德因素,因此只有内心和外表表达的统一和一致时,才能构成美好的品德形象。所以,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诸多行为上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在教学互动中体现出其品德行为上美的一面,以致给学生以感染和影响。

2、高深的知识修养。丰富的知识修养是力量的源泉。体育教师必须精通体育知识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还要不断更新知识,做到不断完善自我。具备必要的体育专业知识、文化意识以及知识丰富、见多识广的体育教师,能和学生达成共识,增进心理相通,能令学生信服。可以说,体育教师在身体力行中,如果能以理性行为来概括其自身的身体行为,以及体现自身的知识价值及其能力,不仅能对学生起到教化、陶冶等的作用,而且还能更深一层地激发学生认知、探究、创新的心理。

3、多才多艺。体育教师应有开拓进取精神,有独到的教学与训练风格,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优美的动作示范和丰富的形体语言以及恰到好处的帮助、提示、保护,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美与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体育和从事运动实践的积极性。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组织管理教学能力、动作操作和示范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和预见性能力等。也就是说,“琴棋书画歌词诗赋”,应略知一二,从中体现出其一定的才华、才干和才智,从而给学生一种博大精深、触类旁通的感觉。所以说,体育教师多才多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激发创造性能力的发挥,并能使学生产生信赖感。

4、好的感情投入。这是形成和谐课堂气氛的关键。师生间的交流,应本着感情对感情的交流,人格对人格的交流,这是建立良好感情基础的基本条件。要热爱学生,要和学生交流思想和动作感受,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及时调节运动量,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教学环境中,在教师优美、准确的示范及语言表达的带动下,完成教学任务。在行为上坦诚自然,对学生和蔼可亲、热情爱护、保持尊重、理解、信任的态度,在课中形成和谐的感情、良好的沟通、协调的行动、个性的相融等气氛,由此才可能增进学生对教师的亲切、友谊、信赖和支持。所以体育教师良好的感情投入,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

上述四种理性层面的行为反映,对学生诸多方面的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作为体育教师,在隐性课程教育中更应立足于理性行为的表达,把属于美好的、优秀的、善意的、坦诚的、和悦的等精神内涵通过其身体行为体现出来,同时也要避免不良行为的出现与影响,进而使体育教师的理性行为影响力得以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 缺失 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教学专业化的持续推进,体育教学已经成为了高校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优秀的体育人才发掘和培养也要依靠高校体育教学,所以重视和强化高校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和提升的现代化教育中,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还存在着比较大的缺失,比如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学技术的单调等。为了强化高校体育教学的综合效果,积极的进行教学缺失的分析,并就缺失的应对措施进行探讨意义重大。

一、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缺失

(一)教学的统一性较强

目前,高校教学统一性较强是教学缺失的重要体现。从体育教学的实践来看,由于个体间的差异较为明显,所以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体育项目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潜能,而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但是目前的统一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其体育潜能的发挥受到了影响。正是因为这种教学模式的存在,所以部分学生的真正体育特长得不到发挥。可以说,统一性较强的教学模式,不仅有碍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发挥,对于我国体育项目人才的发掘和培养也有着不利的影响。

(二)教学理念的更新不足

教学理念的更新不足也是目前表现较为突出的缺失。高校体育教学虽然是以实践为主要方向,但是理论教学不可忽视。而无论是实践教学还是理论教学,都需要一定的理念指导,这样,教学的发展才会更具方向性。由于时代在变化,教学方法和技术也在改变,所以教学理念要做好时时的更新,但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理念,其更新速度远远滞后。正是因为理念指导的落后,所以体育教学的动力以及科学性会出现问题。

(三)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不充分

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不充分也是目前表现较为突出的高校体育教学缺失。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更新的速度明显的加快,而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体育教学是非常重实践的学科,所以需要不断的进行实际赛事的分析,学生的认识和技术才会有明显的提升。而要想获得最新的体育讯息资料,就需要借助网络媒体。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变得十分必要。但是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多媒体技术以及其他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二、应对高校体育教学缺失的措施

(一)积极的改变教学的观念

积极的改变教学观念是应对高校体育教学缺失的重要措施。教学观念的改变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是继承工作。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虽然说并不全都适合现代化的体育教学,但是其中的一些理念和思想对于体育教学的积极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进行教学观念的改变时,这些积极因素一定要充分的继承。第二是创新。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在某些方面会限制现代化体育教学的模式改变,所以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对这些失去活力的理念进行积极的剔除,从而结合现代化教学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针对性理念的打造。将传统积极理念和全新的现代化理念进行结合之后,具有积极作用的现代化体育教学理念便会产生。

(二)打破统一化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

过去的体育教学,实行的基本都是一对多的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发掘学生的体育潜能、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具有抑制作用,所以为了应对传统体育教学中的缺失,可以实现学模式的打破,进而实现因材施教。进行因材施教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体育项目的选择,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学生对于兴趣爱好的热爱注入到教学中。第二就是针对项目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教学。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强化具体训练的开展。通过理论和训练的配合,因材施教的效果会更加的明显。

(三)在教学中积极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

在教学中积极的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也是应对体育教学缺失的重要策略。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的突出优势:第一是增加了体育教学的多样性,打破了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而教学模式的改变则可以有效的丰富学生的学习思维。第二是现代化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体育老师专业上的不足,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的专业化提升。在具体的利用中,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赛事视频的分布讲解,使学生们对体育训练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视频教学来提升教学的专业程度。简言之,现代化技术的利用,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的课堂,更加强了教学的专业性。

结束语:体育教学是目前高校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所以体育教学中依然会存在一些缺失。这些缺失严重的影响了体育教学成绩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积极的分析这些缺失,并针对缺失进行补救措施的探讨,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意义重大,对于提升高校综合教学质量意义同样重大。

参考文献:

[1]俞达.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教书育

人(高教论坛),2015,03:92-93.

[2]赵启全.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缺失与回归[J].山

东体育科技,2015,01:88-92.

[3]黄汉升,吴燕丹.普通高校本科“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改革

的路径――基于体育院、系学生毕业论文的现状思考[J].

中国体育科技,2011,05:116-127.

[4]丛灿日,付冬梅.我国高校体育工作失范的归因及应对

――《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引发的思考[J].体育

学刊,2015,06:93-98.

第11篇

根据医学院校及医学生的特点,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1突出重点原则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根据高等医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及不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功能和作用,结合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生的现实需要,确定若干门主干课程。主干课程的选择,应体现重点性、综合性、全面性的要求,在不同类别的课程中分清主次。如我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把《医学伦理学》作为加强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重点课程来抓,该课程先后被评为广州市重点课程、广东省重点课程、广东省优秀课程、广东省精品课程。在2001年国家教育部对我院进行的本科教学随机性评估中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

1.2循序渐进原则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需要按照不同门类、不同课程的内容和特点进行设置。不能简单地认为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就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不需要考虑开设顺序等问题。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安排要形成系列,按照不断深化、不断扩展的原则构成前后顺序关系,并根据医学生心身发展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纵向连贯,贯穿于高等医学教育的全过程。

1.3整体性原则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要研究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规律,注重内容上的衔接性、综合性,避免重复和分科过细的情况,将分散在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学科群,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医生与病人》课程就是贯彻这一原则的典范。

1.4主辅相承原则

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实践中,可以根据各门课程在内容、功能等方面的逻辑关系,将其分为不同的“课程模块”,每一模块内含有若干门相互联系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标明在每一模块内哪些为必修课程,哪些为限选课程、哪些为任选课程。我们不同意国内部分学者主张“以必修课为主,辅以选修课”[2]的观点。笔者认为,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人才,而是为了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素质,因此必修课程不宜太多,应充分扩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以选修课为主,辅以必修课”的原则。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最大限度地自主选课,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1.5显隐结合原则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设置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显性课程模式,还应充分挖掘隐性课程的作用。因为人的素质包含多个方面,有认知的,也有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任何单一的教育都不可能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应当在改革显性课程的同时,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于校园文化环境之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得到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

2课程设置

依据以上原则,结合广州医学院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实践情况,我们认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体系应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大模块组成。显性课程模块又可分为不同的子模块,每一子模块承担不同的功能,经过组合后产生整体的预定功能,以实现教学目标。在显性课程的各个子模块中可根据课程的不同作用和地位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不同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学生在每一模块中应当选修多少学分,明确不同模块、不同课程的具体要求等内容。

2.1显性课程模块显性课程模块需要在教学计划安排中明确课程名称、性质(必修或选修)、时间进度、学时、考核方式等内容。笔者认为,该模块可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以教育部98课程方案为例)、人文基础知识课程模块、人文基本技能课程模块、人文社会医学课程模块等四个子模块。笔者对我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248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回收问卷238份,回收率为96%。调查结果显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最感兴趣的有6人,占2.5%,对人文基础知识课程模块最感兴趣的有131人,占55.5%,对人文基本技能课程模块感兴趣的有18人,占7.6%,对人文社会医学课程模块最感兴趣的有81人,占34.3%。由此可以看出,在四个模块中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是人文基础知识课程模块,其次是人文社会医学课程模块,而最不感兴趣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这一结果,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深思。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太感兴趣就放弃该类课程,课程的设置不能仅仅以学生的兴趣为标准。但是,教育者也必须正视现实,必须弄清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太感兴趣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另一方面,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前提下,应合理地增加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压缩可有可无的课程,提高教学实效。

在对学生就每一模块中不同课程的感兴趣程度进行调查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法律基础知识》(占36.2%),其次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占29.4%),最不感兴趣的是《思想概论》(占0.4%)。该调查结果与我院开展的学生网上教学评价的评分结果基本上一致。这说明同学们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与教师的授课效果成正相关。为此,“两课”教师应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狠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加教学实效。在人文基础知识课程模块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电影欣赏》(占27.8%),其次是《大学生心理发展与调适》(占14.5%),最不感兴趣的是《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占2.1%)。该结果说明,医学院校的学生对较难于掌握的人文理论知识不太感兴趣,而倾向于感性的、具有指导意义的人文基础知识。在人文基本技能课程模块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体育舞蹈》(占45.7%),其次是《形体知识训练》(占20.9%),最不感兴趣的是《应用写作》(占12.8%)。该结果说明,部分同学尚没有充分认识到实际工作技术的重要性,或者没有看到作为未来卫生工作者也需要一定的写作技能,而乐于选择轻松易学的实用课程。

在人文社会医学课程模块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医学心理学》(占23.7%),其次是《医学美学》(占13.2%),最不感兴趣的是《医疗保险原理实务》(占2.6%)。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医学生对选修课程的选择倾向于与医学结合更加密切的人文社会医学课程,而对于具有较强人文社科性质的课程则不太感兴趣。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之外,可以根据对其他课程模块调查中学生感兴趣的程度,以及一般的教育教学规律,来确定哪些作为必修课、哪些作为选修课及学时的分配等内容。在表1中带“*”号的课程即为相应模块中学生较感兴趣且专业需要的课程,应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从对我院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6.0%的学生对我院已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门类感到很满意,82.1%的学生感到较满意,感到不满意的仅占11.5%。从教学效果来看,感到很满意的占6.8%,较满意的占81.6%,不满意的占10.7%。但在感到不满意的同学中,有的提出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选课太随便,学时少”、“形式化较强”、“应像平时一样严格要求课堂纪律”等。尽管反映此类问题的人为数不多,但它说明,学生希望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应象对待必修课一样对待选修课,确保教学质量。

总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设置应当充分兼顾到学生的意愿和需要,四个模块应有所侧重,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下,以强化学生的基础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社会医学素质为重点,适当开设人文基本技能课程,并以必要、够用为原则。此外,课程的设置还应考虑到开设顺序问题。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应当实行“靠前置”,放在本科教育的第一至第五学期。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止,思想政治教育应贯彻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人文基础知识课程模块也应实行“靠前置”,即安排在第一至第三学期;以必修课形式开设的人文基本技能课程应实行“靠中置”,放在第五至第六学期,而且学时不宜过多;人文社会医学课程应安排在第五至第八学期,实行“中后置”,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之后开设,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服务。

2.2隐性课程模块

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但培养人的方式并非仅仅局限于显性课程,隐性教育也是人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隐性教育的作用就是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实现的。所谓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隐性课程的作用是在无形的教育中进行的。它包括校园文化、社团活动、学术讲座等形式。校园文化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提高医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渠道,是完善医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医学生适应能力和交往技能、发展医学生人格的有效途径。

3实施建议

完善的课程体系是确保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除了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的课程定位和优良的师资队伍外,还需做好以下工作:

3.1组织保障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顺利开展必须得到政府、高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高等院校的人文教育问题日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尤其医学院校与综合院校的合并,更进一步推进了该项工作的实施。但是,在部分高校尚存在认识不够到位的现象,还有部分医学院校的领导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实践表明,加强组织和领导是确保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为了加强我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院专门成立了“两课”教学领导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任组长,成员包括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等党政领导。并确立了每学期一次的“两课”现场办公会议制度,参加人员包括学院党政领导及其相关部处负责人,说明了组织保障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2教材建设

在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必须将教材建设纳入整体规划中,以教材内容改革为突破口,推进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建设。近年来,我院的《医学伦理学》课程之所以能够取得可喜成绩,关键之一就是狠抓教材建设。通过教材的编写,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最新的学科进展及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切合学生实际,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培养一批师资队伍,巩固教学内容。

3.3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教学是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等医学院校要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医学生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通过实践使医学生认识自我、体验人生,更深刻地领会人文素质的具体内涵,强化教学效果。在教学中,为了巩固学生课程所学的医学伦理学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我们与多家医疗卫生单位建立了固定的联系。通过调查实践,不少学生写出了具有一定质量的调研论文,目前已有20多篇论文在公开刊物上发表。

3.4改革考核形式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知识经济;创造性教育;教师;角色转变

1社会对教师本身有不同角色期待

中国传统社会经常把教师看作社会正统文化和道德的价值观念的代表,韩愈关于“师者传道”的论述是其代表,至于授业、解惑,也并非教文化知识,韩愈后期给以指明,此种角色期待对于形成我国教育忽略个性差异,用社会价值取代个体价值的状况,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伦理纲常的观念,故对教师有“为长”、“为君的角色期待”,《学记》说“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者所渭学为君也。”民间也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这种期待,也一定程度促成了“师道尊严”,“教师中心”的观念的根深蒂固。

尤其是高等教育,更是戴着一圈神圣、权威的光环,加之“社会本位”,“官本位”已积淀成一种社会文化,深人国人的意识之中,昕以迄今为止,在相当部分学校中,要求学生“师云亦云”、“不越雷池”仍被视为天经地义。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则会被认为不合常规而加以开导或制止。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不同的变化,进而影响着不同的社会对于教师的角色期待,在“创造性教育”中我们体育教师应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树立平等意识,加强师生对话与合作。WWw.133229.CoM因材施教。提供高水平的教学服务,形成适合人才健康成长环境的氛围。

2创造性教育教师的角色转变趋势

2.1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大学校园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等都必须以学校和教师的规定为准则,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服从和被控制例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满堂灌的做法,几乎不给学生发挥能动性的机会;评价学生使用驯与顺诛准,听话即是好学生,漠视甚至扼杀青年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造性等等。“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共识,坚持人本高教理念就要明确:学生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多种发展的可能性,有着作为人的各种权利和自由,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树立全面发展的个性观。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创造性一般与个体的智力、个性以及知识有关。因此,它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教师要学会“宽容”。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查则无徒”,教师如果一味苛求学生,那么学生将由“敢想敢说敢干”变得“你教我什么我学什么,你考什么我练什么”学的个性将被“压榨”成共性,遏制了学生的创新动力,学生在脑中已经形成了创新意识意:念,那么我们就得让学生的想法得到实践,就得让他敢于去完成他头脑中的创新想法。

2.2教师观的转变

教师观就是教师对自身在教育教学双边活动的地位和职能的认识。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体育教师的地位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各种信息媒体的影响使教师及教科书的教育主要渠道作用日益弱化,教师的权威地位日渐“淡出”。wto带来的“教育服务”观念也使教师不能再做传统的“严师”、“监护人”、“塑造者”了。高校体育教师要坚持人本教育理念,实现由教育者到引导者,“权威者”到“合作伙伴”、严师到人师的角色转变。坚持人本教育理念,教师的主要职责应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主要功能应是以更丰富、合理并富有情趣的方式去引导学生,主要作用应是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和产生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体育教师更多时候要扮演组织者、辅导者、协调者形象,教学内容也要通过更多样的方式,更巧妙的手段,更丰富的话题来激发学生所潜藏的智慧力量,充分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已尽,趣犹存”。

坚持人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重新设计自身形象。教师应做拓展学生心灵智慧的“人师”,增加对学生的理解;肯定、接纳和帮助学生的现实精神世界,并以自己真实完整的人格与学生交往。教师还应把教学与生活紧密关联,使学生能把握教育意义而加强理解生活的意义。这些对我们教师的角色转变,自身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2.3教学目标培养的转变

注重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要转变单纯以继承为中心教育思想,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继承仅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

2.3.1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首先,要多角度、宽思维,有针对性地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其次,要督导学生自学,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2.3.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追求新异,以求新为荣,培养学生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又不拘泥于原有知识与经验,在俯视、审视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发现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产生新的创新意识。

2.3.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育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像力,独特的知识结构及活跃的灵感,应营造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氛围,启发、诱导、鼓励学生,并采取适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