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楼盖课程设计论文

楼盖课程设计论文

时间:2022-06-26 09:12:25

楼盖课程设计论文

第1篇

为了提高土木工程专业RC楼盖课程设计手算的可靠性,本文采用MATLAB语言编制了RC楼盖课程设计手算电算程序,通过手算电算程序,可以验算手算计算结果的误差和准确性。

关键词:

RC楼盖课程设计;楼盖手算;楼盖电算

1前言

多年来,作者的教学实践证明,RC楼盖课程设计对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能力的培育与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不可或缺的作用。RC楼盖课程设计虽然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实用性的优点,但是,该课程设计也具有如下缺点:首先,这是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接触到的第一次结构方面实践课程设计内容,由于学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还不是深入,故感觉很难、不好下手。其次,在计算过程中,对基本方法、基本构造、施工方法不是很熟悉,故结构布置、截面的选择不是很理想、导致施工困难。最后,在计算过程中经常有错误和笔误,导致后续计算结果不正确;例如板的荷载计算有误,那么次梁的计算必然会出现错误,主梁的计算也同样如此。

2RC楼盖课程设计的实例

(1)教学实例简介。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10.0kN/m2,混凝土采用C30,主梁及次梁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板内钢筋采用采用HPB300级。

(2)计算结果。按塑性分析法进行板设计。可以得出CDSSRC软件计算结果和手算计算结果的最大误差为,可以忽略不计。按塑性分析法进行板设计,电算计算结果:可以得出手算计算结果和电算计算结果的最大误差为,可以接受。

3结论

本文通过对RC楼盖课程设计的手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校核,并对误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1)土木工程专业RC楼盖课程设计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内容;手算计算结果的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满足要求。

(2)在计算过程中经常有笔误和错误,导致后续计算结果不正确,利用手算校核程序,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

作者:黄瑞新 岳喜妍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刘雁,邹小静.混凝土结构中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01):107-110.

[2]王强,陈慕杰,陈宜虎.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新课程,2013(08):74-75.

[3]魏晓.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创新[J].教育界,2014(03):106-106.

[4]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混凝土结构(上、中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黄瑞新等.RC楼盖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建议[J].山东工业技术,2016(08):274-274.

第2篇

关键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099-02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是我院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建筑施工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应用性很强。如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由于该课程存在先修课程多、教学内容多、试验现象多、概念多、公式多、系数多、符号多、简化假定多、构造要求多、教学环节多的“十多”问题,容易产生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两难问题。为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结合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我院课程组教师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

工学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程组教师根据调研和专家审定,提出课程知识目标为:掌握混凝土、钢筋和砌体材料的种类和特性;掌握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及其构件的一般构造知识,包括抗震构造知识;掌握一般构件的设计方法;掌握现浇楼梯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型楼盖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多层砌体结构的基本设计方法。

对应的课程能力目标为:具有进行一般钢筋混凝土构件、砌体结构构件的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的能力;具有在实际工程中熟练运用结构构造知识的能力;具有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具有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培养行业标准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进行沟通与表达训练,学会团队工作。

聘请分别来自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工程师加入到课程组团队中,全程参与课程建设。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确定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工程案例的选取等。聘请企业工程师对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指导、把关。团队中的专职教师则必须在每年假期到企业兼职,与企业人员开展技术交流和技术研讨活动。

以院级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开发课程教学网站,重点是使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地与主要岗位相结合:设置专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动态;针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实施,团队教师编制规范解读;开发在线测试,与施工员、二级建造师考试题目及复习思考题挂钩,学生应可随时上网参与自检自测,既巩固所学知识,也为岗位证书考试做好准备。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除在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参观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外,我们一是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聘请企业专家和用人单位开设讲座等各种形式的专业教育,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让学生树立起成为“复合型”人才的观念,避免产生“施工人员只需按图施工,用不着掌握结构构件的计算,学结构没啥用”等错误观念。二是成立学院结构设计兴趣小组,组织有兴趣的学生承担一些设计任务,如PPT课件制作或资料收集等工作,实现部分差异化教学。三是组织两项院级技能大赛:结构设计大赛和钢筋绑扎大赛。比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最关键的是深化了学生对力的传递构件、受力特点和结构图识读的理解和掌握。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教学模块

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原则,本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即课程导入模块、混凝土结构模块、砌体结构模块和抗震基本知识模块。将很多高职院校中单独设立的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结构材料、混凝土结构实训、结构施工图识读等模块融入混凝土结构模块和砌体结构模块中。如图1所示,模块又分解为若干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再分解为学习任务。在同一个模块中,若干个学习情境之间呈递进关系。同一个学习情境下,不同的学习任务有的呈递进关系,有的呈并列关系。而工作任务中具体学习单元的顺序就是完成工作任务的顺序。

根据课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我们在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现浇肋型楼盖和楼梯设计三个学习情境中,将实际工程项目、典型工程案例作为载体引入教学中,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教学过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在各教学环节融入标准、规范、图集、协作等内容,将课程建设为集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养成和创新教育于一体的教学平台。

如图2所示,每个学习情境都以实际工程项目(现阶段的项目来源为典型建筑物,如学校教学楼、实训楼等)构建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如钢筋混凝土构件这个学习情境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选取一块板、一根梁、一根柱进行设计,最后一个环节是配筋图的识读或绘制,通过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来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的设计由简单

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呈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课程设计示意图如图3所示。以混凝土结构模块为例,该模块设计了5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又划分为多个学习任务。第一个学习情境为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包括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单项训练,分为三个学习任务,分别是钢筋混凝土板的设计、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钢筋混凝土柱的设计,由最简单的板开始到梁进而到柱的设计。后4个学习情境为结构设计,分别为现浇肋型楼盖设计、楼梯设计、单层厂房和多层房屋,分别从平面结构体系、简单的空间体系、相对较复杂的空间结构体系到最复杂的空间结构。这样,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通过“教、学、做”有机融合在一起,就做到了“做中学,学中做”。

这种设计体现了由构件到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也融合了现行规范和构造要求,避免了为讲构造要求而讲构造要求,为了解规范而去讲解规范,将受力特点、计算公式、图纸识读、规范和构造要求融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一个个实训的完成,不知不觉地掌握课程核心能力。

典型工程图纸的应用贯穿教学始终

在混凝土结构模块中,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每个学习任务,现浇肋型楼盖、现浇楼梯、多层房屋的工程载体都是同一个项目。学生在开学初就以小组为单位拿到整套典型建筑物的图纸,这些典型建筑物都是学校自身的建筑物,有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宿舍和食堂等。这些建筑物就在学生身边,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并且,教学楼、实训楼等平面布置相对简单规则,有利于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就完成了一块块板、一根根梁、柱,进而到楼盖、楼梯,最后到节点构造,由点到面,由面到整体,如搭积木一般完成了整个建筑物建设的所有工作流程。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由平时作业成绩、平时表现、期中考试和期末考核共同组成,平时作业成绩占总分的30%,平时表现占总成绩10%,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10%,网络使用情况占总成绩的5%,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45%。总体上是弱化期末考核,突出平时考核。

平时作业由小作业(占10%)和大作业(占20%)组成。小作业为课后练习,要求每名学生独立完成。小作业主要帮助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大作业共五个题目,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个构件到平面结构最后到简单的立体结构的思路设计,分别为悬臂板设计、外伸梁的设计、柱的设计、单向板现浇肋型楼盖的设计和现浇板式楼梯设计。大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既可以按模拟实际工程题目完成,也可以制作助学课件如PPT等。每组学生自行分工合作,完成后由各组选派一名学生代表介绍设计思路、设计中碰到的问题、进行成果展示,并接受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提问,即类似于答辩环节。由教师、全部组长、课代表三方根据完成情况和答辩情况综合给出一个小组分。再由组长根据组员的贡献对每个组员进行评分,结合学生自评和教师评分得到每个组员每次大作业最终得分。网络使用情况分值根据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自我测试的分值来共同确定,规定学生最低在网时长并通过课程答疑、在线测试等形式确定学生上网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永梅,赵均.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2).

[2]陈建兰,郭小俊.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3]吕文晓.类比方法在建筑结构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7(5).

[4]吕文晓.开放教育专科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8(8).

[5]刘晓宁,朱显鸽.《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第3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物权法学;信息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050-04

一、建构主义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20世纪末以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为影响中国教育界的主要教学思潮。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源于建构主义认识论:科学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知识是个体建构的,知识的积累建立在共享或协商的基础上,依赖于人际良性互动。知识的形成通过两个连续体完成,一是“外部输入―内部生成”连续体。知识是人的心灵与外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过程。二是“个体―社会”连续体。主客体的交互作用是知识形成的基本机制。[1]在建构主义看来,学生是知识认知的直接主体和知识意义上的主庸菇ㄕ撸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节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对学生的知识建构起引导和促进作用。

信息时代催生高等教育的革新。建构主义学习论在新常态时代背景下为教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创新式的教学思维方法。换言之,“以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引领了教学领域的革命,加速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领域的运用,引起了教学价值观深层次的变革,促进了课程信息化的发展。教学设计是完成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通过课程信息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理念上实现“五变”:第一,变“以教师为中心”为“师生共同探索”;第二,变“以教材为中心”为“教材和教学信息资源并重”;第三,变“以课堂为中心”为“课堂与课外并重”;第四,变“以知识为中心”为“知识与能力并重”;第五,变“以学会为中心”为“以会学为中心”。

二、建构主义下物权法学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综合把握现代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研究过程。”[2]高校课程信息化的教学活动是教师针对专业课程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通过编辑教学信息、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有机整合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整体性、目的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并重视信息和互动协调、学习反馈,这对法学课程信息化的教学设计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课程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是高校课程信息教学的第一环节,教学设计的安排是否科学、创设是否合理,这关系到整个课程教学的效果。

“法律的精神就是所有权。”物权法学是本科法学教育的基础科学,是规范社会财产关系最重要的法律学科,也是法学专业课中最为晦涩的基础课程。如何让法科学生掌握物权的基本原理,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物权法教学,这是法律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因此,在对传统物权法教学模式进行变革时,非常有必要在建构主义理论下探讨物权法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教学目标的界定

中国历来缺乏物权观念,“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设计难以将复杂难懂的物权法原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出来,难以培养学生汲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物权法学课程信息化的教学目标应当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了解物、物权的内涵,物权的基本权利,物权的取得、变更和消灭的规则,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和占有的基本理论,让学生“亲历”物权知识的理解和形成过程,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物权法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与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

物权法学课程的情境创设需要根据物权学科特色融入教育者的智慧、热情与创新,吸纳教育者的认知、协助、配合与参与,并渗透物文情景。物是物权法的核心概念,物权法体系是围绕物的归属与利用关系构筑起来的。物权法不是规范物与物或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调整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在教学设计中贯彻物文理念。物文理念是指以物或财产为课程设计中心,围绕财产观念与财产流转关系为主线,融财产观念于教,寓物概念于学,实现在财产观念下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换言之,将物文理念与认知过程结合起来,做到以物权之“境”促物文之“情”,以物文之“情”促主动之“学”,以主动之“学”促自觉之“思”。此外,课程信息化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应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依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情景,充分运用网络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活动的多元化。具体来说,课程设计应以动态网页为依托,将每章的教案、课件、教学图解、图片展示、案例分析、视频资料、音频资料与物权法知识点以超链接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信息资源以形象化和生动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界面设计和独特的课件风格,指引学生领会物权法理论。同时,通过物权知识的情景创设,可以陶冶学生的物文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物权情景中享受物权知识的魅力与乐趣。

(三)信息资源的设计

传统的物权法学教学环境是以教材为中心,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对物权法原理和法条进行解读,教学资源基本就是教材和成文法律,这样简单的教学信息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代法学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学信息资源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础,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环节。这需要课程在信息化的创设上按照教学目标和课程理论体系有组织地构建,需要教育者将物权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依整体性、系统性和灵活性进行科学整合,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首先,应遵循学习规律系统地构建信息资源。应根据法科学生学习法律课程的特点,遵循学生“阅读、记忆、理解、运用”的学习规律,通过教师理论讲授、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实践训练、学生再理论深化与自主测试、再由教师解疑等教与学的互动形式进行动态地创设信息资源。网络课程的源目录设计应由课程介绍、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实践、模拟法庭、物权法前沿、物权法名家、司考题目、网上考试以及网上答疑、网页链接等十一项信息资源组成(见下图)。

其次,依照物权法体系有序地构建信息资源。物权法学是依调整物的归属与利用关系的逻辑体系构建,因而,教学设计应当按照物权法的结构顺序予以创设,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物权法的思维框架。物权法包括五编,第一编是物权法总论,第二编是所有权,第三编是用益物权,第四编是担保物权,第五编是占有。教学信息源应有顺序地根据物权法体系构筑,有效地对物权法学的内容和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设计(见下图)。

最后,信息资源应兼顾质与量的关系。信息源的量是基础,信息源的质是关键。教师应当根据课程内容尽量扩展课程的信息源,并遵循因材施教的规律,有机地摄取信息源,使课程信息源在教学情景中得以有效利用。在收集这些网络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按照物权法的结构体系有机整合,并通过网络导航将其呈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使学生能获取最丰富、最新的学习信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独立思考与知识建构,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具体来说,应在教学设计中建立富有特色的教学信息数据库,编排详细的目录,保证学生能够方便查找和利用。具体来说,物权法课程信息资源至少应当具有物权素材库、物权法律法规库、物权案例库、物权法律文书库、题库和文献资料库等六大类资源库,其中素材库包括了物权法课件、物权图片库、物权图解库等部分;物权案例库涵盖了案例简介、分析与评价、案例视频等内容;题库包含了历年物权司考题、每章节练习题、强化练习题、模拟测试题等资源;文献资源库囊括了物权法立法前沿、物权方法论、著名学者的重要文章、物权名家讲座视频、经典名著和教材目录等资料。

(四)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

建构主义强调问题情景、真实任务、协作学习等方式的教学设计,以成就知识构建意义。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教学信息资源的支持主动学习,推动自身对理论知识的主动建构,自觉成为主动汲取知识的主体。交互式学习和协作学习是增强学生学习能动性的良好途径,是学生自我塑造、自我纠正与自我完善的信息加工过程。

在自主学习上,在物权法信息化的教学设计中,学生根据资源库的案例分析、视频资料、物权名家著作、法学网站链接等不同途径搜集资料以获取知识,这能有效地拓展学生对物权法理论的理解。在协作学习上,教师通过“问题创设―共同讨论―论证分析―师生共享”的方式,促进知识意义的协作构建。在信息化的设计上,教师将物权法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着力解决大多数法科学生即使通过司法考试也不会办案的通病,通过富有实效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汲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线答疑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学习互动的良好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创设物权法的理论问题,指引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教师也可以选取适当的物权理论问题和典型案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开展会话交流。这既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模拟法庭是协作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当选取有争议的物权法司法实践案例,并附上案卷材料、法律文书等资料,将学生分成审判合议庭、原告及人、被告及人三个小组,开展模拟法庭训练。在组织学生参加物权案例的法庭旁听活动中,在开庭前教师应将主要案情介绍给学生,将争议焦点交由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组织学生到现场旁听法庭庭审。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生动、直观的教学实践氛围,增加学生的真实感受,达到素质教育与法律思维相结合,创新能力与适应社会能力相结合的法学教育目的。

(五)学习效果的评价

学习效果评价是教学活动的目标和重要环节之一。建构主义认为,“评价应该关注知识的建构过程,运用各种评价方法衡量学习者的成长过程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3],这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主动学习、建构学习、有目的地学习、真实学习、协作学习的总体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估。[4]建构主义的评估设计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的简单机械式评估。在主动学习的评估上,学生利用教学资源上的物权法司考题目和网上考试,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进行有目的地训练,以达到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目的。网上答疑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效率。同时,在讨论式学习和协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的发言和讨论结果,可以有效地进行点评与分析,有意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能动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馈,让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进。综合评估学习效果是对学生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考量,这也有利于教师意识到教学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以提升教学效果。

三、物权法学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实例

理论是抽象的,实践出真知。在物权法学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中贯彻建构主义理念,还需要从实例上进行分析,这样才能真正领会先进的教学理念。下面以物权法学第九章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为例,按照以上四个环节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现代都市社会小区物业纠纷日益增多,小区物业涉及的法律问题即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理论知识。通过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及其所蕴含的专有权、共有权和管理权。教师通过对小区物业纠纷案例、小区物业图片、知识图示、相关文章及网页链接,让学生自主学习并浏览相关教学信息资源,从而掌握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基本理论以及处理小区物业纠纷的基本技能。这其中的重点、难点是专有权及共有权、管理权的基本涵义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情景

教师首先应当引入真实、直观的物权背景资料,创设相应的情景语言,导入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一幢幢小区及高层办公大楼的图片展现在课件上,教师开始讲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立法意义。随后,教导入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案例。

案例:开发商A公司出于促销目的,承诺凡愿意购买某住宅楼顶层房屋者,将获赠该楼的楼盖(天台)。某在华外籍人士B购买了该楼的顶层房屋,同时获赠该楼的楼盖。B在楼盖上安装了一个可以盛水3吨的大浴缸,每天在浴缸内游泳。该楼其他居民了解此事后,以浴缸过重威胁楼房安全为由要求B拆除浴缸。B以楼盖系其所有,其享有支配权为由予以拒绝。请问:两者的争议如何解决?

然后,教师讲授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及特征,进而分析上面案例涉及的理论知识,并以图示的形式表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蕴含着的专有权、共有权和管理权的内容,以及高层建筑物的专有部分与共有部分(见下列两图)。

在分析专有权时,通过设计问题: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与一般所有权有什么区别?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会对相关知识进行比较,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同时,以专有权知识净化学生的人格理念,让学生懂得专有权人在行使专有权时不得危害建筑物,不得妨害其他住户的安宁、安全及卫生,应平等地行使共有权,不得请求分割共有部分。在讲授共有权与管理权时,通过随意搭建小区公共绿地变身“私人花园”、小区公共车位之争、小区物业收费与利益之争等案例视频,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共有嘤牍芾砣ǖ哪诤。

(三)教学信息资源

在创设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教学信息资源上,除了要在课堂上展示课件内容(包括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基本理论知识、案例导入、图片、图示、漫画、案例视频)外,还应通过超链接信息技术将法条链接、司法实践、在线测试、网上答疑、法学论文、网页链接等涉及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相关教学资源与课件连接起来,让学生在课外浏览,以深化其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充分享受自我认知的乐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网上搜集一些央视的《今日说法》或省级卫视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视频,一些物权法名家和律师讲解的案例视频,将课件与中国法院网、北大法律信息网、中国民商法网及中国司法网等网站链接起来,让学生在课外浏览。例如,在司法实践上设计有下列一则房产开发商擅自占用小区公共绿地的法院判例。

案情简介:2006年,被告A在某县城开发一小区物业。2015年1月15、16日,四原告分别与被告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分别购买小区第一幢A单元601室、D单元701室、D单元401室、A单元301室商品房。双方约定同年5月房屋交付使用,在房屋交付后90日内被告为买受人办理房产证。2015年7月,被告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改变原设计,将小区西南角原设计为绿地的地方改建为5个车库。2015年9月,县政府办公室通过检查认定,该小区商住楼项目建筑占地面积超66平方米,建筑容积率超过1.99,建筑密度超6.99,未设置绿地。当年10月,被告补交了城建规费并接受罚款。

法院认定及判决:一审法院认为,根据《物权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建设单位或者其他行为人擅自占用、处分业主共有部分,改变其使用功能或者进行经营性活动,权利人请求排除妨害、恢复原状,确认处分行为无效或者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被告擅自改变原设计,将小区西南角原设计为绿地的地方改建为5个车库,侵害了四原告等业主的合同权益,原告方诉请被告拆除5间车库,符合法律规定,予以支持。同时被告未按约为原告办理房产证,原告诉请要求被告办理符合法律规定。一审判决被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判决生效后1个月内拆除在某小区西南角所建的5间车库。

(四)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知识点内容比较多,理论较深奥,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教师应设计有争议的理论或案例问题,让学生相互协作以探求知识。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教学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指明中国民商法网有许多涉及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论文,诸如李建华《论商铺业主经营权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冲突的司法处理》,杨立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立法存在的问题及所应采取的司法对策》,等等,学生通过网上搜集相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立法动态与学术论文,能更深刻地了解理论知识。再有,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进行协作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上答疑或QQ聊天的形式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课外协作学习过程中的疑惑。

(五)学习效果评价

学习效果评价应由学生课堂思考题发言、协作学习讨论和课外学习、网上测试及期末考试等形式组成,由教师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件设置如下思考题让学生解答,以检测学生领会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能力。

甲、乙、丙、丁分别购买了某住宅楼(共四层)的一至四层住宅,并各自办理了房产证。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多选)

A.甲、乙、丙、丁有权分享该住宅楼的外墙广告收入

B.一层住户甲对三、四层间楼板不享有民事权利

C.若甲出卖其住宅,乙、丙、丁享有优先购买权

D.如四层住户丁欲在楼顶建一花圃,须得到甲、乙、丙的同意

在设计网上考试时,应当按照由浅入深、渐进式的学习规律,将网上测试题分为基础练习、强化练习和物权司考题,由学生在网上自测,并通过信息技术设置练习答案和学生自测分数,以此作为课外学习的成绩考核依据。

四、结束语

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创新型社会的建设,大学教育承载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使命,是引领社会进步潮流的方向舵,是构筑中国创新社会的助推器。建构主义为大学专业课教学模式的革新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在大学课堂中推广应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乃是落实培育学生创新观念的重要举措之一。在物权法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贯彻建构主义是造就法科学生主动学习、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这需要教师领会建构主义原理,并在教学环节中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总结经验,让建构主义落地生根、开花。推而及之,如果中国大学教师都在实践中创新探索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未来创新型社会人才必然不断涌现,中国创新型社会的铸成也就指日可待。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华.教学设计研究:百年回顾与前瞻[J].教育科学,2000(4):25-29.

[2] 常向东,赵丽新.高校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5):74-75.

第4篇

关键词:物业智能化 教学 问题

物业智能化是我国的一个新兴项目和朝阳行业,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非常大,但矛盾的是许多学校并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因为它要求学生在拥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我院特开展物业管理专业楼宇智能化的课程教学,由于是新的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从行业需求看,物业智能化企业都想招到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马上上岗,以节省培训费用。但我们物业的学生总担心自己所学无法胜任或水平不够而选择改行。这体现出课程教学与行业需求存在错位。

1、“压缩版”教学。效仿本科的“压缩版”教学,强调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动手能力。我校《楼宇智能化》课程一共72学时,但实训课程仅有24学时,达不到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效果。

2、教学计划滞后。对于要适应信息迅速变化的物业智能化行业而言,需要根据行业的最新需要及时修改教学计划。而现在的教学计划都是在前一年就制定好的并按部就班的实施,这不仅体现不出“新”,还使学生不能第一时间学到行业的新技术。

3、实训教学环境不足。物业智能化涵盖楼宇自动控制、lonworks eip 教育培训、智能家居控制、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综合布线、卫星有线电视、闭路电视监控与防盗报警、停车场管理、一卡通、背景音乐、可视对讲等11个系统。由于是新开课程,我院目前的实训系统仅有一半,且未实现对学生课后开放。

4、未设置相关配套课程。物业智能化要求学生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除了该行业自身的知识,还需具备相关知识,如电工学、电子学、绘图学、工具使用与操作学等等。而我院并未配置这些相关课程的教学,因此物业学生在实训教学中往往不知道如何看图纸、绘图纸、使用工具及拆装设备元件等等。

5、教师不够专业。该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训教师均为非专业,理论教师出身工厂的高级工程师,对机器设备的运作原理、构造、维护等都很在行,现为我院的副教授。虽然其原工作背景与物业智能化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相关性,但毕竟不是正统科班出身。实操教师是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的,但早期并未学习和接触过物业智能化这个新鲜事物,由于缺乏理论和实操经验,在实操教学上并不能起到专业理想的效果。

6、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低,主动性较差,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对于教师不教的或没教好的内容,学生也不会去学。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和现象,本人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和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

1、坚持以“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为原则。物业智能化需要的是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两者缺一不可,因此物业智能化课程教学应将理论和实操并重。现在的72学时可延长至90学时,理论与实操的比重为。由于我院是高职院校,强调动手能力,实操课的学时甚至可以多于理论课。

2、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设置相关配套课程或教学单元,帮助学生更好更完善地掌握物业管理楼宇智能化的知识。

3、提高教师专业业务水平,让专业教师与社会接轨。教师应摆脱教材的束缚,通过自学、外出培训、在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等手段方法不断为自己充电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还能及时将行业新的信息和动态反馈给学生,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

4、改善实训环境,课后开放实训室。尽可能购置物业智能化涵盖的所有实训项目系统,让学生能充分了解和学习,面面俱到。规定课后开放时间,派教师或班干学生进行管理,让有兴趣的学生在课余也能进行实操训练,弥补课堂时间内未做完的项目,提高动手能力。

5、改进考核方式,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对于像物业智能化这种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说,期末考试可以取消笔试形式。建议采取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的课程设计、项目实训、答辩等考核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6、完善网络课程。将物业智能化的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上,使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也能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教师还可以开通在线论坛或加入学生班级q群,实时为学生提供答疑。

7、加强校企合作,聘请企业精英进入学堂开办讲座或上课。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物业管理楼宇智能化行业要求学时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等。要使学生具备这些软硬件素质,除了对学生提出要求外,教师自身也要具备更高的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我院的物业智能化在这些方面还显得不足,由于是新教学课程,还有改进的空间和时间。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非电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52-02

电工电子技术在高等工科院校非电类专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内容不仅已经发展成比较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具备很强的实践性。这门课程是多种电类基础知识的综合,在整个非电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强,覆盖面广 ;,课程内容又较为抽象,课时又相对较少,学生很容易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产生畏难厌学情绪,严重影响到了教学质量。通过教学组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交流与总结以及对非电类专业部分学生的调研,发现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仍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各专业制订教学计划一刀切,没有针对不同专业进行不同区分;学生普遍存在重视不够和学习兴趣不高的的现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没有充分的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没有很好的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进行了少学时非电专业“电工电子”教学体系的改革,主要在明确教学目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合理利用网络教学等多方面进行了改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结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面向工科非电类各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其特点是涵盖的理论多,信息量大,由此衍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的工程领域。但是由于学时有限,教师在授课中不可能对各专业一刀切的所有内容都讲到。此外,各个专业对该学科知识应用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而当前高校中对非电专业电工电子学教材均是统一购买,所用教材针对性都不强,不能突出不同专业的不同应用重点。对此,可根据各个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和学生培养目标,在了解各个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有区别的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确定课程内容与深度,制订教学大纲,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最核心、针对性最强的内容,进行重点讲授。比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可加强电动机控制和可编程控制器方面的教学;对测控专业的学生重点在仪器使用和电气测量方面,对化工与材料专业则加强元器件特性及使用范围方面的教学。

二、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辅助理论授课和实验教学

在理论教学中引入计算机仿真能够实现理论教学的拓展和实验教学的补充。由于电工电子课程内容涉及很多电子元器件,而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对课程中涉及的元器件没有多少感性认识,对很多抽象的概念无法掌握。近年来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引入,运用将黑板板书演绎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利用动画、视频等手段对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进行直观的演绎,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了教学中的难点,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然而尽管多媒体课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但其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电工电子学课程抽象难懂的难题。而能建立起学生感性认识的现实实验又不可能搬进课堂,现有的实验也只是从课程中的某些典型实验中选取,实验内容和理论教学内容存在脱节情况。

Multisim是一款知名的计算机仿真软件,也称“虚拟电子工作台”。在 Windows 环境下,Multisim软件有一个完整的集成化设计环境,可将原理图的创建、电路的测试分析、结果的图表显示等全部集成到同一个窗口中,是一个集原理电路设计及功能测试与一体的虚拟仿真软件。将Multisim仿真软件引入到课堂授课和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进行习题讲解时,可以在理论推导完成后引入电路仿真,验证理论推导的结论,使得理论推导更加具有说服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进行实验授课时,可安排学生在进行实物实验之前先进行Multisim虚拟仿真,这样就能使学员能够预知实验结果,对电路具有初步的认识,进而在进行实物实验时更容易理论联系实际。

将Multisim仿真软件引入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弥补实验仪器、元器件短缺以及规格不符合要求等因素,还能利用软件中的各种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

三、将科研项目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作者在PhotoShop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实施项目教学法.加强专业设计技能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制定科学有效的项目,更好地体~EPhotoShop软件在其最终运用时的就业导向性。

PhotoShop是平面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平面设计人员使用最为广泛的工具之一。目前PS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技能逐项讲解过关 的陈旧教学模式。而对于自控力越来越差,个性口趋自由化的 中职学生来说,课堂中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地传授已经吸引不 了他们,一部分学生会慢慢从教师的一贯思路中撤退,而一部分学生即使坚持到了最后,往往也是学了课内的知识,而没有真正理解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模式的缺点是缺乏实际运用,与就业不能很好地衔接。一般学生在学习后都是只会“仿做课本例子”,经常出现学生在学习中很出色,可到了就业时却无法胜任实际岗位的需求的现象。

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面对现实,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激活学生潜能,根据企业对平面设计师的专业技能要求来实施教学。

首先,要了解我们的服务对象。据近期教育部职教专项课题调查研究反映如下:当前中职新生文化水平低,如数学未达初二水平约60%,英语未达初二水平约72%;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较差;自觉性、主动性和学习习惯差;美术功底差,审美意识弱,不爱学理论,兴趣低;但是学习专业技能课、实训课的兴趣比较高,动手能力强。

其次,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企业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具备积极好学、敬业、责任心强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具备安全生产,注重质量、效益,协调合作的职业意识;针对平面设计人员特别注重具备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的专业技能。

因此根据教育部于2009年初《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我校在PS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实施项目教学法,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设置专业技能课程,加强专业设计技能的训练;根据工作实际和社会实践设置课程内容,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应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PS是一门操作性强、实践应用广泛的课程,我认为教师应在学生熟练掌握软件基础之上的创意设计阶段,结合行业需求设置现实中具体项目,和学生一起去完成,即让学生带着具体任务去探索,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可使用项目式驱动教学法,通过实施一个个完整的项目来组织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

实施项目教学法,在PS教学中制定科学有效的项目,能更好地体现PS软件在其最终运用时的专业指向性。我近年来在PS的教学中大胆尝试,依托原教材的基础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制定并实施了PS实训项目教学,实训项目在教学设计中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则。

1.有针对性的项目设计

PS软件主要运用的对象是影楼、广告公司、印刷企业、服装企业和网络公司。因此在项目在内容编排上我以工作中常见的平面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方法为主线,包括照片处理、室内设计后期、宣传品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UI界面设计、店面装满设计、企业VI设计、服装设计。内容上由浅人深,涵盖PS各工具的使用和各种常见平面设计作品的设计方法。各项日都以实例操作为主,除讲解典型案例外,还提供相关理论知识,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理论基础,同时还提供相关艺术设计方面的知识,在实训内容上提供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实训项目,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无论学生以后从事哪方面的工作,都能有针对性地学习与实践。

2.教学内容涵盖全面

在教学内容L我本着由浅人深的原则,安排项目进度。我从学生最易接受的照片处理开始,教学PS工作界面、画布大小与像素、色彩属性、裁切工具使用、存储模式与存储方法,同时通过学习黑白照片制作、相册制作等学习图章工具使用、羽化与曲线调整、色彩调整等方法。这样一步步地学习,内容上逐渐涵盖PS软件各工具的使用和各种常见平面设计作品的设计方法。各项目都以实例操作为主,每个项目中除讲解典型案例外,还提供了相关理论知识,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理论基础,同时还提供相关艺术设计方面的知识,在实训内容上提供让读者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实训项目,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

3.实训内容贴合实际

在项目的实训部分,我设计贴合实际的实训任务,既可以吸引学生兴趣,又可以与就业要求充分贴合。如照片处理部分,贴合影楼的常见工作.教学内容包括证件照制作、儿童艺术照、相册制作,实训项目则是婚纱相册内页设计,既体现实用性,内容上也具吸引性。再如店面装潢设计,贴合广告喷绘公司的常见工作,教学内容包括门头喷绘、室内写真、易拉宝设计等,实训项目则是化妆品店门头设计。让实训内容更好地贴合实际,是项目教学的另一个制胜法宝。

基于以上原则.我在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具体实训项目:以上任务基于影楼、广告公司、印刷厂和网络公司的常见业务,同时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了PS软件的使用和设计理论与方法.取得丁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很多学生正是学好了这门课程,在就业时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并快速地开展工作。

4.工学结合、多方位展示

第7篇

关键词:特色专业 楼宇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a)-0000-00

特色专业是高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在一所学校中,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楼宇智能化专业相对来说 “同质化”现象不多,且由于大部分院校尚未开设,所以大众对此专业认识不足。而随着我国智能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直接拉动了对智能楼宇新职业人才的需求,建设重点及特色专业势在必行。

楼宇智能化R凳撬孀沤ㄖ、计算机、控制、通信技术的发展产生的新兴交叉性学科。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智能建筑行业是现代科技的产物,涉及多个学科的众多技术。智能建筑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到90年代初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而我国从2000年后开始大规模建设智能大厦及智能小区,智能建筑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本专业服务区域经济,从智能建筑到智慧城市,有着较大的人才缺口及良好的发展前景。作为特色专业建设,可以更好地发挥本专业的区域优势及专业特点。

楼宇智能化专业培养的学生可从事现代智能化楼宇设备设施的设计、施工及运行维护、除做工程外也可从事已建成大楼在能源和室内环境品质管理及大型物业管理的工作,属于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除要求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建筑、电工电子、计算机应用、机械、热工、等技术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学习现代智能化楼宇设备设施(如暖通空调、给水排水、建筑电气、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构造与性能、测试技术、调试方法、运行和维护等专业知识。由此可见,本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跨行业的新兴专业,涉及到各个专业知识及技能。

将楼宇智能化专业作为特色专业进行建设,是由特色专业的特征决定的。特色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在专业建设的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独特的风格。培养的学生质量在整体上要优于其它院校该专业学生,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有较高声誉的专业。对于楼宇智能化专业而言,各院校开设不多,但社会需求量较大,且知识面跨越较大,在许多方面可以实现创新。如剖析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对传统模式进行改革推进,在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及教材方面均可有特色体现。

目前为止,我国尚无特色专业的具体标准,各地区一般通过文件形式予以明确。如部分地区的“特色专业建设点评审指标”。该评审指标分别从建设目标与支持保障、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对特色专业作以评估。此标准涵盖面较广,面向所有专业,而之所以作为特色专业建设,不可能追求大而广,本专业的特色专业建设可做到某几个类别的独到创新。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使用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方式来实现资料的采集和汇总。

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预先设计好特定问题,对被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来获得目标资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为了了解目前楼宇智能化专业学生状况及社会需求,制定合理问卷,采用此法进行学生调研及企业调研。此环节由我系两位奋战在一线,与学生关系融洽的青年教师完成,资料收集准确到位,并统计出相应的数据。访谈过程由副高职称教师下企业锻炼完成,由于经验丰富,与企业工程师就本专业特点及发展方向进行沟通,获得第一线的企业资料。

文献分析法。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查阅楼宇智能化专业作为特色专业研究的相关论文,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学习借鉴相关成果。

归纳总结法。根据调查结果和前人经验,结合自己的认真思考,总结出楼宇智能化专业作为特色专业的可行性及建设过程。

楼宇智能化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目前与中电科国信安基地实现校企合作,已开办多届订单班;课题负责人有着十多年本专业教学管理经验,同时拥有着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参与设计过十余个大型智能化项目,双师型教师。团队主要成员完成《浅议智能建筑的设计》等多篇相关专业论文,其中《浅析高校数据中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获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优秀论文;部分成员参与编写项目式教材《AutoCAD基础教程》,内含大量智能楼宇案例。

楼宇智能化技术建设特色专业建设分析及解决方案:

1、人才培养方案:以行业背景为依托,邀请弱电各子系统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修订,剔除传统课程,大力实现项目式改革。对此,走访各企业专家,对部分课程提出要求,如传统CAD课程,结合行业特色,修订为智能建筑CAD,并辅以各工程案例,使其更有针对性;如给水排水、空调、建筑电气合并为建筑设备课程并进行信息化教学等。

2、师资队伍建设:根据本专业跨学科多交叉的特点,打破教研室管理教师的模式,整合各专业教师,以教学经验丰富的副教授作为团队领导,将电子、计算机、建筑设备、控制专业的精英教师整合到一起,打造符合本专业特色的名师工作室。对于楼宇智能化专业所属的系部,一般会有计算机专业、电子专业、自动化专业教师,而此专业特点是涉及各类学科,因此可挑选各专业的精兵强将,重新组建成工作室,以教学丰富的名师作为带头人,对本专业发展十分有利。

3、课程、实习实训及教材建设:以项目式教学为主线,整合实训室,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加设建造师培训课程,有效实现工学结合。针对传统课程在讲授时的枯燥、抽象等缺陷,在授课方面实施信息化教学改革,以“建筑设备”为例,建设信息化精品课程。

第8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工业建筑设计;教学过程;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作为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程,在工民建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工程、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等多个专业开设,涉及学生面广量大,并且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介绍了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房屋建筑的构造原理与构造方法等基本知识。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本课程对于所有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专业均是一门基础课程。在整个系统的专业学习中本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如何讲好这门课,如何学好这门课,对后期的课程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讲好这门课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至关重要。

一、目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该课程涵盖了民用建筑设计和工业建筑设计两大部分内容,涉及公共建筑设计、民用建筑设计、单层厂房设计、多层厂房设计,但教学计划为一个学期且安排的课时量较少,对于厂房设计这部分内容大部分教师只是一带而过的讲授,学生也是一知半解。(2)该课程的内容大多数为国家的规范、标准的解释,识记内容较多,内容枯燥无味,在课堂中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较困难。由于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属于学生较早学习的专业课程,大量深入的专业课未开设,学生对建筑构件、建筑功能等概念无具体的认识,再加上教学方式大都是采用课堂理论教学,学习效果不理想,存在黑板上盖楼的现象。(3)现阶段CAD的快速发展,无论从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CAD作为主要作图方法与工具,大部分学生认为手工设计、作图已经过时,对平时的手工大作业敷衍了事,或者向教师反映要采用CAD来完成大作业,造成对基本设计原理和制图标准掌握较差,看不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以至于对本课程越来越不感兴趣。(4)教材中的作业、插图较陈旧,无法跟实际工程相衔接。教材更新较慢,规范、标准陈旧,与现用规范不同,导致《房屋建筑学》课程修完后不能与社会上的实际应用接轨。

二、解决方法

(1)《房屋建筑学》课程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应用性较强。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课堂教学,配合插图、录像,但受可实际参观的建筑工地的限制、学生在课外教学中对实际工程掌握和处理能力,受到极大的制约。加强多媒体课程的建设,引进模拟软件,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积极改革,在教学中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理论与实践做到有机的结合。同时多开展第二课堂,开展房屋建筑学的趣味教学,可以让学生根据施工图动手制作相关模型,是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制作楼梯间、基础等模型。(2)《房屋建筑学》在教学过程中,仅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的教授学生虽然易懂,主要是规范、标准,但真正让学生动手设计时,学生会出现无从动手的尴尬局面。而模拟软件立体化多媒体课程在教学设计时,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强调“协作学习”等。因此,这种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课后以自主学习为主,对于像《房屋建筑学》这类课后需不断自学的课程,多层次的知识信息的组合将使学生学习更加合理、学习效果得以大大提高。(3)在专业课学习中加设该课程的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允许学生用计算机绘制较简单的CAD图,但数量不超过2张,其他作业还是采用手工作图,且其中有一张图纸要上墨线。既可以避免学生应付做作业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手绘能力。(4)在开课初安排多个学时的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认识建筑组成,为理论知识学习打好基础。(5)推广使用国内优秀教材。以知识点为单元组织教学,不断更新和深化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与国内外先进建筑技术水平的同步增长。(6)鼓励学生自己参与课堂,定期举行优秀作业展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7)根据以往对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学生对国内外地标性建筑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设计风格、难点突破特别感兴趣。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对国内建筑和国外建筑设计方法、风格同步讲授,同时多讲国内优秀建筑的设计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投其所好,因材施教。

三、结语

中国的建筑还处于低端建设水平,需要更大的革新,并且还需要很多高端的建筑来满足人民日益要求的高水平生活,建筑是支撑这一切的支柱,因此对土木建筑人才的需求不仅表现在量上,而且表现为质的提高和飞跃,因此,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是本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参 考 文 献

[1]傅文庆.现场教学法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31)

[2]刘志麟,刘丰贤.浅谈《房屋建筑学》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6(4)

第9篇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GBF蜂巢芯;密肋楼盖;施工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years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experience,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cast-in-place concrete GBF honeycomb core ribbed flo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to solve GBF honeycomb core construction process related problem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innovation, solve the cast-in-place concrete GBF honeycomb core rib floor cover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produce quality problem.

Key words: in situ concrete; GBF honeycomb core; ribbed floor;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V54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0 引言

随着建筑业技术创新的的不断深入,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形式不断涌现,近几年来出现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体系实现了建筑的大开间、轻质、隔声、隔热、灵活分隔,能够节省大量的水泥等矿产资源,是一项资源综合利用率较高的新型建筑材料,但如何保证其施工质量就成为一项新的课题。经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现浇混凝土GBF蜂巢芯密肋楼盖施工技术进行了探索和创新。

1 技术现状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是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与现浇实心混凝土楼盖相比,可节省三分之一左右楼板钢筋用量,空心结构具有自重轻、刚度强、隔音效果佳、降低工程成本等众多优点。目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主要采用满铺大模板的方法,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 极易产生GBF蜂巢芯位移及上浮等质量问题,不能充分利用GBF蜂巢芯所产生的作用,同时所采用的满蒲大模板也不利于材料的节约和成本的降低,外观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增加了后期装饰效果的难度,需要进行技术创新,以便能够解决在空心楼板施工过程中的诸多技术难题,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后期装饰效果。

2 方案论证

2.1具体内容

利用GBF蜂巢芯本身的结构特点,经过全方面计算、试验、论证,采用定型模板及相应支撑体系组成网格空心模板新型支撑体系,在满足载荷系数情况下,设计并制作“回”字形定型化模板,以部分蜂巢芯底部作为模板,定型模板与蜂巢芯底部有效连接,选用专用固定件,形成组合型模板;此技术不仅能够防止蜂巢芯上浮及位移而导致结构尺寸变化,避免出现质量事故,同时还能提高构件表观质量,避免GBF蜂巢芯周圈漏浆现象,提高后期装饰效果。支撑体系通过设计计算采用定型模板自身木方作为板底龙骨,以相应顶托加固龙骨,立杆采用通常杆,水平杆及剪刀撑按照设计计算书要求搭设。

2.2“回”字形模板设计原则

1)实用性。主要保证GBF蜂巢芯密肋楼盖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具体要求:

接缝严密。

保证构件的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

模板构造简单,支拆方便,且能够重复利用。

2)安全性。保证在施工工程中,不变形,不破坏,不倒坍。

3)经济性。针对GBF蜂巢芯密肋楼盖结构的具体情况,采用竹胶板为模板,在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一次性投入,增加模板的周转使用次数,减少支拆用工,实现文明施工。

2.3模板及支架设计

“回”字形模板可按梁模底模研究来研究,属于受弯构件,可按简支梁计算。

现浇混凝土GBF蜂巢芯密肋楼盖施工中梁侧模用GBF蜂巢芯代替,混凝土产生的侧压力在此不做计算。

(1)梁底模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M=1/8ql2

σ=M/W≤fm

M―弯矩设计值(N・mm);

q―作用在梁底模上的均布荷载(N・mm);

l―小楞间距(N・mm2);

W―截面抵抗拒(mm3);

fm―弯矩强度设计值(N・mm2);

σ―受弯应力设计值。

2)挠度验算

W=5q′l4/384EI≤〔w〕

q′―作用在梁底模上的均布荷载(N・mm);

E―弹性模量

I―截面惯性矩(mm4)

(2)小楞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小楞可按简支梁计算

M=1/8pl(2-b/l)

σ=M/W≤fm

p―作用在小楞上的集中荷载(N);

l―计算跨度(mm);

b―梁的短边长度(mm)。

2)挠度验算

在挠度计算时,梁作用在小楞上的荷载可简化为一个集中荷载计算。

W=p′l/48EI≤〔w〕

p′―作用在小楞上的集中荷载(N)

(3)钢管立柱验算

一般按立柱的稳定性控制,可按两端铰接受压构件来简化计算。钢管支架的链接方式有两种,扣件对接和扣件搭接,根据横杆步距的不同,两种链接方式的立柱允许荷载取值。立柱稳定性验算公式如下:

σ=N/ψA≤f

N―每根立柱承受的荷载(N);

A―钢管截面积(mm2);

ψ―轴心受压稳定系数,可根据钢管立柱长细比λ求得,

λ=L/i(L为横杆步距,i为钢管回旋半径)。

2.4构造设计

充分利用蜂巢芯的结构特点,在“回”字形模板下部模板预留孔洞以60mm专用固定件对每个蜂巢芯进行加固,使GBF蜂巢芯与模板接触紧密,防止漏浆,每个蜂巢芯不得少于8个专用固定件。专用固定件安装时应注意保护,以便重复使用。

3 工艺路线

3.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放线楼盖支撑及模板安装框架肋梁钢筋安装蜂巢芯板安装水电预埋、预留板面钢筋安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模。

3.2关键工艺

1)根据蜂巢芯结构尺寸以及位置设计制作定型模板,并设计模板组装图,以便在安装过程中照图施工,确保位置准确性。

2)施工放线

按照楼盖梁板设计图纸、根据测量放线控制网在下层现浇面上弹控制线,找出竖向支撑的安装位置,以主梁为基准设置定型模板并在模板上弹设控制线,以便设置GBF蜂巢芯及肋梁钢筋,做好对暗梁、GBF芯筒、预埋水、电管、预留孔等作放线定位,核对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预留孔应放线检查后提前打好,严禁事后打洞。

3)支撑及模板安装

支撑体系必须满足施工要求,首先要根据实际荷载和具体情况分析并设计支撑体系,通常采用钢管支撑体系,竖向支撑与水平支撑连接采用直角扣件,按规范要求设置水平杆及剪刀撑。立杆采用通长杆,并在竖向支撑顶部设置500mm长顶托,顶托设置在定型模1/2处。定型模板由框架主梁处开始安装,最后支设中心部位,以防止误差积累,同时由于空心板跨度较大,支模时跨中按3‰的坡度起拱;模板安装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定型模板应拼接紧密,模板接缝处理采用胶带纸粘接,涂刷粉质脱膜剂,并浇水湿润。

4)蜂巢芯安装

蜂巢芯安装前应对其外观情况进行逐个检查。缺损严重的不得使用,破损不超过规定范围的可以进行封补、填塞,然后再铺设。在定型模板与GBF蜂巢芯接触部位采用海绵条进行密封处理,以防止漏浆。蜂巢芯应按事先设计完成的平面布置图进行安装,如设计未作具体要求,GBF蜂巢芯与梁墙钢筋的净间距不小于钢筋保护层厚度,在不合模数处安装相应配件或按照设计要求加设钢筋并浇注实心混凝土。GBF蜂巢芯安装后,在“回”字形模板下部按照模板预留孔洞以60mm专用固定件对每个蜂巢芯进行加固,使GBF蜂巢芯与模板接触紧密,防止漏浆,每个蜂巢芯不得少于8个专用固定件。专用固定件安装时应注意保护,以便重复使用。

5)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的浇筑对模板及支撑体系有重要影响,必须有合理的浇筑顺序和必要的注意事项。输送混凝土的泵管应尽可能从宽梁上架设,如确须从蜂巢芯顶面架设泵管,应在纵横梁相交处的加设弹性缓冲垫,以缓减泵管对蜂巢芯的冲击力。浇筑混凝土时,应对称平衡浇筑,不得将振捣器直接触压蜂巢芯表面进行振捣。如遇蜂巢芯变形过大或破损,应及时采用支护挡板进行封堵,以抵抗混凝土对蜂巢芯的压力。浇筑混凝土应注意的事项:(1)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所有GBF管充分浇水湿润,以免 GBF蜂巢芯大量吸水降低混凝土的和易性而产生蜂窝、麻面等现象,但浇水不可太多,模板底不能积水。(2)混凝土浇筑时应特定方向方向推进,并在竖向分2次浇捣,以防止漏振 ;振捣混凝土宜采用直径30mm的振动棒结合小型平板振动器协同振捣,但不得将振动器直接接触 GBF蜂巢芯;振捣间距不宜超过0.30m,一次性浇筑范围不宜超过3.00 m。(3)混凝土浇筑宜采用泵送混凝土,并严格控制混凝土级配,石子粒径不宜大于 25mm,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小160mm。(4)加强混凝土的二次抹面工作,在浇筑混凝土硬化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其表面,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并终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4 注意事项

1)定型模板必须严格按设计的制作。

定型模板必须按照工程实际进行设计计算,并设计模板拼装图,提前制定安装顺序及注意事项,并根据现场施工进行调节,避免后期安装不到位。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浇筑顺序进行施工,并时刻观察蜂巢芯的破损情况,对于蜂巢芯破损超出允许值且不能修补时,要及时更换蜂巢芯,以免造成质量隐患,同时也要注意对模板及已完产品的保护。

5 结语

现浇混凝土GBF蜂巢芯密肋楼盖施工技术研究主要是根据蜂巢芯的结构特点,创新采用“回”字形模板代替传统满蒲大模板,并通过可靠的支撑体系,很好的解决了在施工过程中的上浮和位移等技术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CECS175:2004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 [s]

第10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meaning of the course design, problems existed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the non-professional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paper explores both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then sums up the teaching law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gineering structure course in non-professional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教学;研究;重组教材

Key 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teaching;research;recombin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232-01

0引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城镇规划等这些非建筑工程专业唯一一门与结构有关的课程,在专业课教学中有其特殊的意义。它近年来受到了如学时减少、教材陈旧等因素的困扰,面临改革。

1课程设置的意义

首先,通过《钢筋混凝土结构》(以下简称结构)课的教学,要求学生理解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并能理解施工中的一般性结构问题。其次,非工民建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以后与结构师的合作过程中会相互理解,更好地配合。一部分学生经过适当的培训还能适应监理、技术员等工作,以缓解建筑技术人员的短缺。因此,非工民建专业学生学习结构知识后能为其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拓宽就业门路。另外,“专升本”政策是国家在普及高等教育过程中实施的一项有益措施,以黑龙江省为例:2010年有15%的应届高职生有机会通过考试升入本科继续学习。其中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城镇规划等专业学生也同比例升入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继续学习。由此可见,结构课对非建筑工程专业的开设更为必要,对专科与本科教学的衔接起着重要作用。

2课程存在的问题

结构课程一直是教与学的难点课程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内容多、学时少课程内容丰富且复杂,具体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承载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结构设计和构造要求,结构施工图等内容。为增强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各高职院校纷纷缩减理论学时,若在有限学时内面面俱到的讲解,必然导致学生疲于应付,教学质量下降。

2.2 理论多、实践少学生感性认识少,缺乏实践经验,是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一大障碍。有些专业学生直到课程结束称仍然没见过实际的过梁。现场实践缺失的同时,由于非建筑工程专业不设课程设计环节,所以导致学生设计实践能力也存在不足。

2.3 教材不分专业现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统编教材的知识体系均十分全面,每个章节所占比例、各章节例题均基本相同。非建筑工程专业没有针对各专业方向的结构教材,重点不明确,特色不鲜明,使得教与学皆感到许多不便。

3怎样解决存在的问题

3.1 重组教学内容根据非建工专业对结构课的要求,在教材组织上将教材分为两大基本部分,一部分为基本构件的计算部分,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单块板、梁、柱的计算方法,如受拉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等可酌情讲解或删去不提;另一部分为综合设计部分,重点为多块梁板组合的设计。厂房结构等可以酌情不讲。在教学中一道单向板肋型梁楼盖设计长达十几页教材之多,究竟精讲还是略讲是困扰很多任课教师的一个难题。我校根据学生特点,将梁板结构中楼梯计算部分精讲,并结合实际教学楼内楼梯间选择设计题目让学生在独立设计中完成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为该设计工作量不大,非常适合少学时结构课选用。通过大胆删减可以使授课内容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更利于非建工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另外可采用多媒体结合图纸给学生讲解平法施工图[1]。让学生能够读懂结构施工图。

3.2 引入实践为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我校在大一安排学生进行一周的认识实习,在大二安排学生进行四周的生产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所有非建工专业均安排了时间不等的工地实习环节[2],借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更好地学习和消化结构课程。

3.3 改革教材为改进教材内容偏多,缺少专业特色等不足,应注意结合各专业特点,归纳、总结、合并一些内容,大胆减去部分内容,补充一些专业侧重内容和当今建筑业最新发展信息。如建筑装饰专业可增加墙改柱结构计算;城镇规划专业可增加园区建筑小品结构设计内容等。

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对于非建筑工程专业的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考验。这就是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深化教学改革,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最终摸索出一套能够为我们所用的方法或途径。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房产测绘;面积测绘相关规定;预测与实测差异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商品房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商品房作为一种特殊消费品已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与多数消费品不同,商品房的购买价格通常是单价与销售面积的乘积。然而,在购房时,单价通常一目了然,但销售面积计算却存在一定出入,购买者时常感到受了开发商的欺诈,因此,上诉至法院的情况很多,同时,也给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全国各大城市由政府发文,要求“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预售商品房前,应委托具有测绘资格的测绘单位进行面积预算”,并建立商品房面积备案管理制度,基本上保证销售合同面积与办理产权证时的面积一致,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发生。

二、房产测绘的意义

房产测绘作为保证房屋和房屋用地的有关信息客观、公正、完整、准确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规范房地产市场的交易行为,提高房产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地、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房产测绘的质量是房产测绘土建功能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它既可以为房产产权人提供法律保护依据,同时也是检验商品房买卖面积是否缩水的重要手段。

三、面积测算的相关规定

1.计算建筑面积的房屋的条件

层高在2.20m以上的有上盖有围护,结构牢固的属于永久性的可作为人们生产或生活的场所的建筑物。

2.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的范围

1)房屋内的阁楼、夹层、插层、设备层等局部楼层及其楼(电)梯间,层高在2.20m以上的部位计算建筑面积。

2)穿过房屋的通道,房屋内的门厅、大厅,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挑楼、全封闭的阳台、房屋间永久性的封闭的架空通廊,均按其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属永久性结构有上盖的室外楼梯,按各层水平投影面积之和计算。

3)楼梯、楼梯间、电梯(观光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烟道井通风井、排气井等均按房屋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4)有永久性上盖,有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停车库及房屋天面上,属永久性建筑,层高在2.20m以上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及报警阀间,均按围护结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5)层高在2.20m以上的地下层(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等)及其相应出入口,按其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保护墙)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6)与房屋结构相连且有非独立柱或围护结构的永久性门廊、门斗,按其柱或围护结构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7)依坡地而建的房屋,利用吊脚做架空层,有围护结构的,按其层高在2.2m以上部位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8)以幕墙作为房屋外墙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9)有变形缝的房屋,若其与室内相通,该变形缝计算建筑面积。

3.计算一半建筑面积的范围

1)与房屋相连有上盖的无柱走廊、檐廊,层高在2.20m以上的,按其围护结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2)独立柱的门廊,独立柱或单排柱的车棚、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等属永久性开放式建筑空间,层高在2.20m以上的,按其上盖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一半。

3)有顶盖且不封闭的阳台、挑廊,按其围护结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其中有部分不封闭的阳台要已以下情况来计算阳台面积。

4)所在层无顶盖的室外楼梯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5)有顶盖不封闭的永久性架空通廊,层高在2.20m以上的,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6)有永久性上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层高在2.20m以上的,按其上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四、商品房预测和实测

1.商品房预测

商品房面积预测既商品房预售面积的计算,是指房屋开发商在房屋竣工前,为了办理房屋销售许可证和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根据相关的技术规定,按照设计的房屋图纸资料,对各套房屋的建筑面积进行分摊计算的行为。预测面积可作为开发商在前提项目宣传中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商品房网上备案和销售使用。

2.商品房实测

商品房面积实测,是指房屋竣工验收后,由开发公司委托具备房产测绘资质的测绘单位,依据《房产测量规范》和房屋竣工图纸、变更图纸、预算数据等,对房屋进行实地勘测、绘图并计算出面积。实测面积是购房者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房款结算、物业费结算等的依据。

五、预测与实测之间的差异原因和解决办法

1.面积产生差异的原因

预测建筑面积和实测建筑面积存在差异:有可能处于规划设计的变更、在房屋施工中产生的施工误差、竣工后房屋由于部分公用面积改变或服务范围改变等多种原因导致预测与实测面积的不相符。

1)数据的采集

预测主要是依据设计施工图纸进行数据采集,而实测的数据是由测绘人员通过手持测距仪在现场实地采集,其中不仅含有仪器测量误差、墙置偏移及抹灰层厚度等因素的影响。

2)图纸的变更及施工原因

房地产开发部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可能会对建筑设计进行变更。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由部分施工误差导致图纸中完全平行的两面墙,在实际测量中不平行。

2.解决办法

加大宣传,让老百姓在购房时了解预测和实测会有差异,并在合同备注栏中作出详细规定。开发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对建筑设计进行变更,导致面积差异较大时,应及时告知购房者。这样相对来说可以减少购房者与开发公司之间的矛盾。

六、结束语

商品房测绘,是房产测绘企业的重点工作,其预测成果是开发商与购房者的交易依据,其实测成果是房屋产权面积的确定。要解决预测和实测成果之间差异引起的纠纷问题,更好的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仅要从现在的测绘产品质量管理办法、建筑面积计算标准及方法上下功夫,还要在不断完善测绘程序监督机制的同时,加强测绘成果监管,提高测绘成果质量,以诚信工作的态度从事房产面积测绘工作,不断提高综合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凭借掌握的知识,技术方法和手段正确处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各地、各城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需求,遵循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规定的原则,制定一套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实施细则或更加祥尽的补充规定。同时各城市的房地产测绘管理部门应加强联系,经常进行经验交流。这样才能不断为社会提供科学、优质、高效的测绘服务,全面推进测绘工程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方国,时东玉,王建设. 房产测绘 2007.08。

[2] 刘天奎, 地籍与房产测绘综合学术论文集 2008.01.

[3] 黄张裕,高俊强. 测绘管理法规概论 2007.08

[4] 林平.浅谈房产测绘重要性及其质量管理[J].价值工程2014

[5] 高阳.房产测绘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第12篇

关键词:工程能力;培养;教学改革;课程

Reform and practice on course of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facing engineering ability training

Liu Jianping, Jia Zhirong, Shi Ju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255049, China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engineering capacity cultivation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the important part. Articles combining CDIO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ncept, to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course students'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improving students' creativity as a starting point, from reforming course system,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ing practice teaching, attention to teacher training for project explores ways and means of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cours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ngineering capacity; training; teaching reform; course

重视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共识和趋势。CDIO是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学科交叉、渗透与综合,现代工程的社会性、复杂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点更加突出。土木行业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和创造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教学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2]。

房屋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专业课,是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的后续课程,在土木工程本科培养计划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该课程内容包括绪论、梁板结构、单层厂房结构、多层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等五部分,内容丰富,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强,从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重视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注重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探索了房屋结构设计课程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1 面向工程实际,改革课程体系

基于CDIO培养大纲要求,以强化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房屋结构设计课程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将房屋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分为结构概念设计、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新结构新技术四大模块,对其知识模块进行优化组合。将土木工程传统知识与最新技术进展相结合,将专业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将书本知识与教师的科研成果相结合,将基本概念与工程案例教学相结合。同时,对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和课外实践教学等环节,按“分阶段、递进式”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改革,形成了“多模块、多类型协同发展”的课程体系。

2 优化教学内容,增强工程意识

CDIO教育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因此知识的连贯性、承接性和互补性变得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紧贴工程实际,优化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补充新技术、新方法、新规范、新标准等,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和时效性。

2.1 整合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

在教学中以“结构布置―计算简图―截面设计―构造处理―施工图绘制”为主线,避免重复,重讲概念、讲思路、讲动向,剔除或减少与力学、高层房屋结构设计等课程内容重复或相近的成分。如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分层法、反弯点法、D值法)、肋梁楼盖结构连续梁按弹性理论的内力计算方法、单层厂房排架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其基本的计算方法在结构力学中已经学习,再将理想状态下的力学方法引入具体的结构中来,需要一个过渡和熟练应用的训练。因此,将此内容安排在房屋结构设计课程中,只讲计算要点,过程不重复,遇到建筑抗震设计、高层房屋结构设计等此类问题,就可略去不讲。

2.2 教学内容与现行规范相结合,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

作为一个土木工程师,必须掌握国家的有关规范、规程。本课程的教学涉及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等,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这些规范。因此,教学中既要对结构设计方法进行重点讲解,又要介绍规范条文,引导学生对规范条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规范的能力。

2.3 加强概念设计内容,注重学生概念设计能力培养

结构概念设计不是某种具体方法[3],它贯穿在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包括结构方案的选定和布置、荷载传递路径的设置、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的判断和加强以及承载力和结构刚度沿高度的均匀分布等,它是结构工程师的基本功。一个合理的结构设计往往是结构概念设计、结构计算分析、构造措施三部分内容的有机结合,概念设计是结构设计的灵魂。因此,教学中应重视概念设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结构布置和细部构造的关系。

2.4 增设新结构、新技术模块,拓宽学生的工程视野

从CDIO的角度上改造房屋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体系设置,除了要大力加强课程间的横向联系和交叉综合外,还要考虑根据房屋结构设计课程的工程应用背景,增设新结构、新技术教学模块作为该课程的延续和深入,如增加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混凝土叠合箱网梁楼盖、新时代下的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多功能综合建筑的概念设计等新技术专题,并给出相应典型实例,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宽学生的工程视野。

3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工程思维能力

3.1 基于工程实际的案例教学

在教学中将大量的工程图纸、图片和资料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增加工程因素、工程内容,使理论知识具体化、实体化,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思维方式。同时,介绍国内外典型的建筑结构设计实例,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通过多方案比较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

3.2 基于项目的“做中学”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全面探索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采取以问题为导向,以大作业、课程论文、文献综述报告等为载体的探索式学习模式,培养学生从工程全局出发,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工具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探索未知的能力。

3.3 基于问题的启发式、讨论式和讲评式教学

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和讲评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论和讨论”的思路,组织课堂教学[4]。

4 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工程能力培养

4.1 将CAD/CAE软件引入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阶段,开展专项训练和引导,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受到结构工程师所必需的综合训练,如查资料、结构方案布置、结构分析、结构施工图绘制等,并将PKPM,天正建筑CAD,ANSYS等CAD/CAE软件引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外科技活动中,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和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

4.2 搭建结构设计大赛平台,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学科前沿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活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结构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立项等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科学思维、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4.3 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是我们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另一有效途径。通过把在课内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表现出研究兴趣和潜质的学生组织起来,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培养他们研究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5 重视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

教师工程素质的高低是工程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课程组每个青年教师都制定了相应的培养计划,实行指导教师责任制,青年教师通过组织、指导学生的设计竞赛、课外科研及其他实践性环节,使自身的知识面得以扩大,并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取得相关的执业资格证书,在理论知识达标的基础上,检验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是否达标;鼓励教师到国内相关行(企)业参加工程实践、科技开发或兼职,在搞好技术服务的同时使得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6 基于注册考试制度的试题改革

土木工程行业已实行注册师执业制度,结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大纲要求[5],本课程考试中,试题题型、覆盖率接近注册工程师考试试题,且大幅度增加连锁计算题、综合概念题的比例。比如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涉及计算简图、内力计算、内力调整、内力组合、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斜截面承载力计算、钢筋直径、间距、根数等构造要求的确定等方面,每个题目涉及内容广泛,需要综合知识和技能,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

7 结束语

房屋结构设计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以上各种途径的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综合应用、工程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训练,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郝智秀,季林红,冯涓.基于CDIO的低年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探索―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案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36-40.

[2] 吴鸣,熊光晶.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桥梁工程教学改革[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83-86.

[3] 谢群,胡伟.将概念设计融入高层建筑结构教学的必要性与方法[J].高等建筑教育,2008,3: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