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2 11:52: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一化学教学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根据化学教学计划和考试进度要求,这次期末考试内容为高一化学上半册全部内容,内容多,时间紧。为了考出较好的成绩,研究常州市样卷,针对教研室出题意图,针对重点复习。我备课组作如下安排:
1 复习时间:约为十天,即元月五号到十五号。
2 复习内容:整册教材,四个专题,十个单元。
3 复习重点:2、3、4、5、9、10单元。
4 复习过程方式:
(1) 复习基本概念和方程式,叫学生默写方程式等。在复习过程中,对准每个知识点,精选2到3个例题进行讲解,大概用3到4课时。
(2) 根据复习顺序以及《学习与评价》留下来的专题复习资料,讲解专题复习练习,特别期中考试后的内容。
(3) 根据四个专题具体内容,精选三份练习题,期中考试前的一份,期中考试后的两份。针对学生弱点,加强针对性练习。具体安排为:史可卫负责两份,吴柯军负责一份,抽空考试形式叫学生练习,抓住学生存在问题,精讲,并能延伸知识点,以求实效。
(4) 针对学生调查反应,练习效果,出一分简单的概念性试卷,回归课本,增强学生考试信心(吴柯军负责)。
一、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
今年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的编排有了大的改革,比以前要系统,但知识点间的联系较差,因此我在备课时,参考和分析了很多有关资料,尽量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方式,认真写好教学纲要,尽量使知识点的教学有条理性,学生较易学和理解。同时课后及时对刚上完的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记录自己的不足和收获,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改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
人教版新教材在编排上增添了不少实验和有关图画,图文并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水平的要求也更高了。在教学中,我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学生实验,或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还严格要求学生,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加强学生的实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水平。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因为广东省实行的是新课标,对于新课材,经验不足,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不少问题,比如说在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方式,教学难度控制等方面。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时,我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同科组老师的课(尤其是同级的老师),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也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
四、认真批改作业,及时进行针对性评价
作业是一种很好的信息反馈方式,从作业中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布置作业要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对我校所使用的辅助资料进行筛选,选编习题,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我认真分析并记录了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针对性的评讲,并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做到有的放矢。
五、根据学生实际,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我教的四个班中,大部分同学上课还是很认真,学习劲头也较浓,只是个别班后进生面太大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也就差,有些学起来就没信心,更不想去学。针对这种情况,我通过找他们个别谈话和分析他们的作业、试卷了解原因,对于对化学不感兴趣的,我就用一些实际例子跟他们说说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或聊一些有趣的化学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对于没有努力去学的学生,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对于由于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一类的学生,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等等。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同时,后进生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在作业或练习或在课堂上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四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特制定以下计划。希望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学习。
一、弹性调节难度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要求,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加强方法指导
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课堂、课后有分别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联系生活,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适当利用课件加强教学直观性。注重课堂的节奏、容量大小,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特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后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培优补差的方式。
四、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
按照学校的要求,我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按时按量的布置了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
五、实验教学有待加强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在教学中尽量做好每个演示实验。本人教学中,课前准备较周密,演示实验现象明显,效果良好,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清楚;教师应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甚至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的思维。
以上是我进行化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想法,我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化学教师工作计划(二)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化学教学任务,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需要完成高中化学必修二的教学任务。为了能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必修一的内容,特制订一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积极开展教学教研工作。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为中心,结合学生现状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狠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率。
二、具体工作和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加强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研究新课标,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2.转变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3.改变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课质量、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与要求,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
4.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集体备课,教案和学案基本统一。每一节课都有一个主备,然后集体讨论,补充完善。备课组要做到资源共享。作业在完成课本上的习题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完成补充习题。
5.完成教材中必要的实验探究和演示、学生实验,并适当补充部分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三、课程的实施与操作
1.备课要求
对于化学概念、知识与技能的备课,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同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基础来确定重难点,找出突破难点的方法,螺旋上升地安排核心化学概念、知识与技能的内容。突出促进学生、教师的发展,体现学科特点、教师特色,备课思路过程要有特色。
2.授课要求
(1)应重视新知识的引入,新知识的引入是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的过程。在新知识引入中既应重视与旧知识的联系,又应创设有利于迁移的情景,因此能否讲好引入是讲好新课的一个关键。
(2)新授课应树立化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化学活动的教学的观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化学活动的教学。化学活动是学生经历化学学习过程的活动,也是学生自己建构化学知识的活动。
(3)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有效的化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的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化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策略。
(4)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5)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造精神。
3.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是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记录学生成长和评价反馈的重要手段。但是作业过多过难,则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疲于应付,严重地束缚和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故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量性,使适量的作业既可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又能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自学、总结、归纳和反思。
(2)层次性,作业本身要有层次,应由易到难。
(3)针对性,设计或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适合其个性发展的作业,培养和促进每位学生发展其特长。
(4)实践性,让学生动手、动脑,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
4.测验评价必要的测验检查是检测教学效果、激励学生学习的一个有效方法。各章及时过关考试,认真对待周清、月考。
以上是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化学教师工作计划(三)
一、本学期教学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化学必修2》是高中化学课程必修部分的第二个模块。本册教材通过《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有机化合物》、《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四个专题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从个别到一般的化学元素化合物的规律总结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定性研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热能,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反应速率的简单介绍,为选修四打基础;掌握简单常见有机物甲烷,乙烯,苯,乙醇等有机物的性质及用途,为选修五打基础;通过对一系列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学习,使学生对元素化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负责高一年级206,208,209,211班4个班的化学教学。学生化学基础、水平不一,学生考虑问题不全面,思路不清晰。短时记忆和长时间记忆效果都不是很好。就206班这个班级来说学生还是有一定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成绩还可以。
208、209、211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中等生所占比例不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
三、教学目标
完成必修2教学内容,实现模块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熟悉高考化学的题型和命题趋势,尽快提高教学基本功。教学上,不同班的学生,要视基础不同而有所不同;同学在课上要多一些自主学习,在其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组织讨论,自己归纳、总结。自己动手探究等多种方法。
同时,对优生强化学习,进行提优,对差生同样要做好补差工作。对普通班的学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知识点尽量简单化,力求学生能够理解。同时降低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也能适当放进一些学生活动以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过程管理。结合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对学生要进行过程管理强化,包括:学生课上表现(听讲、回答问题、学习笔记、分组讨论、纪律情况)、课下作业、随堂检测、学生实验以及学习态度综合评价等方面。
(二)重点生的管理。
1、做好尖子生选拔、培养工作。广泛培养,建立优秀学生的学习档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每周加一张综合训练习题,必须全批全改,利用课外时间及时谈话和指导。做好化学竞赛的辅导工作。
2、了解边缘学生(及格线附近)的情况,上课多关注、作业批改后要尽可能面批,及时督促和检查。
3、督促后进生学习从遵守课堂纪律开始要求,课上可提问简单问题,实验课加强指导,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温暖。安排专人给他们留适当基础检测,经常关注他们。
(三)备课。
1、备课。提前收集整理备课资料,包括教材分析、参考教案、课件等,结合教学大纲和模块要求,根据本年级学生实际,各抒己见,确定本节课三维目标、重点难点、典型例题、授课方式、掌握程度以及是否拓展和补充相关内容等,组织学案、习题和作业,电脑课件。
2、编写教案。除原有格式内容外,及时整理教学反思,并作反馈。
3、作业和检测。学生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交流作业中的易错点,讨论优化解题思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四)上课和听课。
1、上课。研究新授课、习题课、章节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每种课都要精心设计问题。新授课要引领学生理解、掌握原理和概念;习题课要引导学生经过练习和思考讨论,对概念和原理加深理解,熟悉解题思路和方法。
复习课要指导学生归纳和整理重要知识点,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对重点难点要精讲,通过习题归纳规律,强化非智力因素(信心、细心、方法)在答题中的重要性。每节课都要求学生规范书写、按要点答题,当堂做巩固练习,还要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
2、听课。认真记好听课笔记,课后总结听课收获和心得,与自己的课进行对比,学习长处发现不足,及时完善。
(五)实验教学。
根据新课程模块要求,尽可能采用边讲边实验、分组实验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方法和技能,了解化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形成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在高一上学期的时候,我们安排了5次学生实验,到这学期我们同样也要加强实验教学,分组实验提前一周通知实验教师。实验前要求学生充分预习,实验时及时观察记录、做好归纳和总结。
化学教师工作计划(四)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四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特制定以下计划。希望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学习。
一、弹性调节难度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要求,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加强方法指导
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课堂、课后有分别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联系生活,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适当利用课件加强教学直观性。注重课堂的节奏、容量大小,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特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后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培优补差的方式。
四、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使教学工作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我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按时按量的布置了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
五、实验教学有待加强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尽量做好每个演示实验。
本人教学中,课前准备较周密,演示实验现象明显,效果良好,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清楚;教师应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甚至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的思维。
以上是我进行化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想法,我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化学教师工作计划(五)
在学校校长、主任等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深刻体会新课标精神的基础上,我高一备课组拟在本学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所任班级的化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有计划的安排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在开学之前,我高一备课组各成员充分分析和总结上学期的学生情况,并要求各成员准备制定本学期的具体教学计划和措施。同时,要求成员熟悉教材,并认真做一些习题,达到有所准备和有所储备。新学期开始,我们继续钻研教材和体会新课标的指导精神,并逐步了解、熟悉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备书本、备学生、备实际,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在备课组中发现、了解情况,并及时讨论和解决。
二、积极作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我高一备课组主要是年轻教师,有热情但缺经验,同时也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
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一次的测验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努力钻研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集体备课小组的作用,互相交流教学经验,集体研讨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最佳教学方法。明确教学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2、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3、做好课后反思工作,及时总结教学心得和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教会学生会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通过以上几项措施,全体高一化学教师,团结合作,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
三、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一、抓好新学期的教学常规检查工作,组织好常规教学活动。
从新学期开始,教务处坚持每
天检查上课情况三--四次,做好检查记录。全学期检查教师教案、听课笔记、学生作业、教学进度等各二次。学校领导亲自参与常规检查工作,发挥教研组长在学科教学检查中的主动性,让教研组长参与到教学各环节中来,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改革常规检查方法,期中期末召开班长和学习委员会议,了解任课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作业检查让学生干部参与进来,定期由学习委员上交记录,教务处全面检查作业二次,抽查二次。
第一次检查教案情况:体育组书写好的是xx亮。高二年级物理备课组较认真,其中xx的教案体现出电教手段和板书设计。数学组xx
第二次检查教案情况:高二教师书写规范字迹工整的教师有xx
第一次检查教师听课笔记,听课次数较多的教师有xx。
第二次检查教师听课笔记,听课次数较多教师有xxxx。听徒弟课比较多的教师有宋学平、段晓霞。高二听课较多的教师有xx
检查高一记分册,记载小考、提问次数多,记分册运用的比较好的教师是xx
教师上课情况:教师能以教学为中心,扎实开展工作,教学稳定有序进行,总的情况很好。存在的问题有:a关注教学反馈,根据反馈情况调整好教学做的不够。b听课发现启发式教学原则贯彻不深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力度不够,师生互动过程比较差,有的班级学生有睡觉、看书画、下棋等现象。c教具使用不规范。d听力课、体育课、实验课、信息技术课铃响前应到位,体育课离教学楼远些。e早自习听力情况有所好转,但未达到100%。f有个别教师仍在办公室辅导学生,影响老师备课。针对以上情况学校加强教学检查力度,确定四月份和六月份为教学质量检查月。工作重点抓常规教学的规范性。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从严要求并及时反馈给年级,予以纠正。
第一次检查高一高二学生作业。作业检查情况:1、同一学科同一层次班级间不同班级作业量不同。高一数学:5班数学作业16次,6班作业5次,小考次数基本上相同。高一化学:8班作业4次,试卷3份,小考5次,练习册20次。6班作业8次,试卷2份,小考2次,练习册1次。高二物理:6班作业22次,试卷12份,小考2次。9班作业6次,试卷15份,小考1次。2、普通班作业批改次数比非普通班批改次数少。3、作文批改:学期过半批改没过半的班级有:1年2班、1年6班、1年10班、2年6班。4、总体上比较好的备课组有:高一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高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
第二次检查高一高二学生作业批改,检查作业批改、小考、练习等。高一:语文作文各班5-6次,其他还有随堂作文等。数学4班最好40次,物理1-4班最好30-32次。年级作业批改完成规定要求。高二:语文作文各班8次以上。代数、几何11班最好39次。物理4、5、6、7、8、10班较好有25-30次。年级作业批改完成规定要求。
进入四月份学校加强教学检查力度,四月份为教学质量检查月。工作重点抓常规教学的规范性。规范教学行为,突出教学质量,从严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对期中到期末阶段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1)搞好集体备课、搞好以老带新活动,新教师
要听老教师的课,做到先听后讲。(2)课堂教学要有互动性。课堂纪律不能不闻不问,要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提倡讲练结合,不满堂灌,不一讲到底。(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不断的督促,对学生的激励手段要加强。(4)加强批改和小考。(5)探索启发式教学,探索具有我校特点的创新课。设疑不要超越学生本身的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前提,以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以对学生的思惟训练为中心,以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为原则,以多项信息反馈为调节。(6)加强高一高二的学科竞赛辅导,发挥尖子生的辐射作用。(7)加强办公室的纪律和教学纪律,不许把学生撵出课堂。
进入六月中旬以后,由于高一高二会考和高三年级报考志愿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各年级的教学秩序一度出现反弹,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这一现象,马上召开中层干部和全校教职工大会,针对近日教学秩序混乱现象,xx向全体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要求教务、政教两个部门和三个年级通力合作,迅速扭转教学秩序乱的现象。教务处加强了检查力度,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年级。每天反馈二-三次,使年级教学纪律迅速好转,恢复到了正常状态。
组织好高一、高二的期中、期末考试,指导好高三月考。老师准时参加考前会,已经形成制度。对期中考试(1)监考情况:各考场学生人数是空前的,已经达到了最大限额,各考场的老师监考比较认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完成了任务。(2)取收试卷情况:取试卷大家按顺序,收卷未发现一张漏收试卷和答题卡现象,表现较好。(3)考题情况:考题勘误较少,现场勘误也较少。(4)流动监考情况:比较认真负责,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各年级及时开好考试质量分析会,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全学期教务处组织高一高二市全能竞赛,全国数、理、化、生学科竞赛初赛、盟校通讯赛、高一高二期中期末联考、协助高三组织月考5次等多种考试,做到了组织到位无差错。
二、抓好教研、教改和岗位培训工作。
1.公开课教学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开课教学50余节。
3月25日xx老师参加市级地理评优课,教育学院xx一行三人来我校听课并进行评选。对魏老师的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盟校优质课校内选拔赛4月9日---10日在七楼举行,数学学科做课教师xx。经评委打分评选出xx老师代表学校参加盟校优质课竞赛。政治学科做课教师xx。评选出xx老师代表学校参加盟校优质课竞赛。.4月21日xx、xx等一行13人前往xx151中学参加八校优质课竞赛,最后xx老师分别获得盟校二等奖和三等奖。
4月15—18日教务处组织了本学期青年教师第一次汇报课。xx等15名教师作了汇报。大家一致认为,在学校领导及老教师的亲切关怀下,经过几学期的教学实践,通过导师带徒活动,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青年教师已迅速成长起来,课堂教学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4月22日xx老师去九台参加xx省中学数学课研讨会并作课,受到与会者的好评。5月10日、29日xx老师分别在学校七楼会议室作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公开课。希望通过此举带动我校研究性学习活动进一步走向深入。
6月3—7日教务处组织了本学期青年教师第二次汇报课。xx等19名教师参加了汇报。第一次汇报课中出现的问题有所克服,启发式教学原则得到贯彻,德育目标明确,电教手段普遍应用。
2.各研究性学习小组本学期开展活动两次,表现突出的是xx指导的《xx古墓与环境》小组,活动开展的最好,在“五?一”放假期间率学生赴xx考察,并作了成果汇报。
3.导师带徒活动情况,开展好的有:高一物理:xx。
4.各教研组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化学、物理、语文、数学教研组最为突出,尤其是化学教研组活动有创意、收效好。xx老师还作了观摩课。本学期共录制《教学杂谈》节目四期,由地理、化学、物理、历史教研组完成。
5.岗位培训和外出学习情况:假期参加研究生学习的教师有xx、xx等。微机培训内容办公系统,全校教师踊跃学习,电教室内坐满求知的老师们,非常令人感动。大家按照电教主任的要求做,积极提交教案,提交课件,如期完成了任务。
3月17日xx师范大学牛广田教授来我校作教育理论报告,全体教师牺牲休息时间,聆听专家讲座,感到很受启迪、颇有收获。3月18日牛教授在集团二中为我校高一五班、高一八班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语文课,没有课的教师踊跃听课,课后牛教授与听课的教师在多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
3月29日学校组织高三各科教师在xx教师带队下去xx参加高考信息交流会。
4月23日xx老师去泰安学习英语24字教学法。
4月27日xx率xx老师去露林高中听xx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做课、xx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报告。
5月30—31日xx率xx等教师去xx师大附中学习听课。
6月11日xx去市内参加市教科所组织的省“十?五”期间重大课题开题会。我校有两个省级课题、一个市级课题入选,并被市教科所授予“实验学校”铜牌。
6月12日xx一行去xx二中参加省里组织的高考报考指导会。
6月13日xx率xx老师去通化市一中观摩“研究性学习延伸与研讨课”,感到很受启发,收获颇丰,决心在我校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7月2日我校被省里确定为“青少年责任教育与培养实验学校”并挂牌。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教学改革 仿真实验实验视频
高中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因此,学校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关系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和学校教育的成效。新课改背景下,传统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理念与方法虽然依然有其固有的优势和有效性,但随着课程内容、学生层次及周围环境的变化,传统高中化学教学中同样存在着一些理论与实践难题。
如高中化学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脱节、化学实验方法的陈旧与单一等。由此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高中化学教学水平极为“低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改变教育观念,应用与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一、造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验脱节的原因
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高中化学教学里面的一项重要要求,这种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体现在化学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而且体现在学生对化学实验步骤、方法的掌握上。
而对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材加以认真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现在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脱节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较为复杂,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受人为因素或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有些化学实验总体的成功率并不高,实验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是有些化学实验具有危险性,同时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如氯气与氢气在光照的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爆炸,对师生的安全是一个威胁。其次,作为实验材料的氯气本身,如果泄漏或者挥发出来也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在遇到此类危险型实验的时候,很多教师都会采取课堂口头描述实验现象,学生下课背诵实验现象的教学形式。由于学生并不能真正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这个实验中去,切身地感受实验过程和实验效果,其结果便是被动地接受该化学知识点,学习效果往往不如人意。
三是有些实验操作过程过于复杂,趣味性有所欠缺,常常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实验兴趣。
四是化学课堂教授时间有限。在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计划中,普遍给予化学教学的时间极少,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教学时间是72课时,要在该时间内讲授完两本必修教材近70个知识点,难度不小。也就是说,大多数高中化学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通过化学实验演示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视频及仿真实验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尝试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仿真实验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前只能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现在完全可以在课堂上采用以软代硬的方式来完成。因此,计算机与仿真技术的成熟也为解决高中化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供了契机,并具有化污染为绿色、化不见为可见、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等多方面的作用与意义。
1.化污染为绿色
现行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中还存在SO2、Cl2、硝基苯等有毒物质的制备及相关性质实验,但有关这些物质的课堂演示实验及学生的分组实验会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而引入仿真化学实验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相对直观地操作、观察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通过快速地浏览各实验内容、操作原理、操作过程(规范)、实验结果,以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快速获取知识的需要。这种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也符合目前国内外提倡的绿色化学实验,即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实验对环境的污染。在欧美及中国内地教育发达省份,计算机仿真化学实验computer-simulated chemical experiment( CSCE)作为绿色化学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化学教学与研究的一个热点,它在化学教学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2.化不可见为可见
利用Flash技术设计的插件及DV拍摄的实验视频,正逐渐应用于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这种既有理论的讲解,又有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清晰结果(颜色、沉淀、气体产生等现象变化)的新型实验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凭空想象的弊端。同时,仿真实验视频的最大优势是实验过程比较形象、生动和清楚,也不费时,学生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通过直观的观看了解实验过程与原理,加深对化学理论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增加学习兴趣。
笔者在实际化学课堂教学中就曾经做过很多次这样的有益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譬如在讲授氯气和甲烷的化学反应实验时,笔者就将自己事先已经准备好的一段氯气和甲烷仿真实验动画,在课堂上进行交互式播放。采用这种新型实验教学方式,取得了极佳的教学效果:首先学生耳目一新,充满了新奇感,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也直观地观察到了这两种物质的反应现象,较好地理解了它们的性质和相关知识点;还避免了氯气是有毒气体,甲烷是可燃性气体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实践证明,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地利用现代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就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3.化静态为动态
通过课堂演示仿真实验过程与显示实验结果,能够化静态为动态,使相应的化学理论知识的重点、难点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与理解。例如笔者曾将苏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中乙酸乙酯的合成实验做成仿真动画,并以插件形式放人PPT上相应的知识点位置,在课堂上讲授到此内容时,通过逐步演示仿真动画,引导学生去完成模拟实验并及时向学生提出实验的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此外,在讲解该知识点时,笔者还对该实验中可能会产生的错误操作及由此引起的危害进行“真实”性再现,引起学生的重视,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和实验技能。课后效果证明,这种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化抽象为形象
基于Java的平面二维操作环境及Macromedia Flash与Chem office等软件制作的仿真化学实验,相比较于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方法还有一个重要的优点和作用是,能通过即时即地的实验演示,把一些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予以直观化、形象化了。
例如笔者在讲解高中化学中的电解质的电离内容时,主要通过演示氯化钠在水中的电离仿真动画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此方面化学理论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与此相对应的是,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反过来也更加坚定了笔者对于新型实验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探究,深刻理解到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是化学教学中两个互相补充、密不可分的方法。
三、结语与展望
【关键词】整合;探究;实践;创新
新课标苏教版教材在编制形式和内容上较传统教材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课程中实验不仅贯穿于必修1、必修2中,而且还作为一个独立的选修模块――“实验化学”,这不同于以前人教版教材(没有单独的实验教材,只是把学生实验内容穿插在每本教材之中),“实验化学”模块该怎么教?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好像无从下手,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我区组织的多次教研活动中大家也是争论纷纷。下面笔者以我区高二化学教研活动中的一节公开课“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专题中课题1――“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教学为例分析。
【教材分析】
本专题选取火柴头和牙膏作为实验对象,可以加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对化学有新的认识。《火柴头成分检验》中包含的知识点在高一化学学习中属于重点内容,且该课题知识内容较为简单。本课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分析过程去真正理解和体会检验的方法和原理,所以本课题的重点是获得检验物质存在的一般思路,其次是物质的性质,同时用理论来指导对具体物质检验的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片段及感悟】
教师有意将该课题安排在《化学反应原理》中的沉淀溶解平衡一节之后,沉淀溶解平衡后,P83编排了“交流与讨论”,恰恰是关于牙齿的溶解平衡及防止龋齿的措施。在这样的情景下进行牙膏成分的检验课题时,教者首先复习牙齿的主要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平衡:Ca10(PO4)6(OH)2 ? 10Ca2+(aq)+6PO43-(aq) +2 OH-(aq),由该溶解平衡入手,引导学生对牙膏的可能成分进行大胆的猜想。学生很容易猜测出牙膏中可能含有钙和磷酸根及牙膏溶液呈碱性等,然后引领学生阅读《实验化学》P32表3-1牙膏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进而提出碳酸钙和甘油的检验。
1 适当整合教学内容,活用教材
高中化学新课程设置了两个必修模块和六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选修模块,《实验化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模块,而是依附于其他模块的基础上。同样对于《实验化学》的教学,笔者认为不应该把它看作独立的学科模块,我们应该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化学实验重在平时”,实验化学中涉及的实验我们应适时的分配在平时教学中完成。如上“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安排在沉淀溶解平衡之后,可以很自然的由《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过渡到《实验化学》上,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实验化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模块,而是与其他模块紧密相连的,它必须依附于其他模块的基础知识。上述教师,就认真整合了教材,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时机进行了“牙膏中主要成分的检验”。这样处理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而且让学生在学过化学原理之后,深刻领会到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领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教师在该处教学中有关牙膏成分的处理比较巧妙,并未采用传统的方法――阅读《实验化学》P32表3-1牙膏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获知牙膏的主要成分,而是在教学中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猜想与假设实验论证,最后结合教材全面了解。这样处理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重要的是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能鼓励他们在生活多利用化学的思维解决未知的问题,避免了学化学仅仅为了考试的局面。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往往将《实验化学》的教学放在了最后,匆匆结束它的教学,似乎完全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求得心理上的安慰。正因为如此,笔者才提出适当整合教学内容的看法,具体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将“实验化学”分散到平时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完成
《实验化学》这本书一经推出,很多教师对它产生了排斥心理,理由大致有:有些实验以前从没有做过也从没有考过,将来高考会考这些内容吗?有很多仪器、药品中学实验室里没有,购买手续也很烦琐,总不能做无米之炊吧?“实验化学”和“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穿插教学还是单独集中教学?若是同时开设,师生的负担会不会太重?若是集中教学,实验员忙得过来吗?笔者认为,《实验化学》集中一起解决势必会出现诸多弊端。
1.1.1实验室工作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实验准备工作
就我国现行的状况,经济发达的地区,重点中学的实验室还比较完善,化学实验室也配备了专业的实验工作人员,但还有很多的学校连专门的实验员都没有。有些是一线教师兼实验员,有些直接是任课教师亲自动手准备实验。在本身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实验准备工作。在匆匆忙忙中准备实验,何谈对实验的深入研究,更不会将实验探究的思想传递给学生。
1.1.2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备一节高质量的课
《实验化学》是一个全新的模块,无论新教师还是老教师,我们都是学习者和实践者。“实验化学”的教学内容对教师的专业研究素质是一次极大的挑战,对于“实验化学”的教学,教师不能抱着完成教学任务的心态,而应积极备课,在实施教学前,教师更应该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充分做好实验教学准备,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果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集中在一起,教师只会疲于完成上课内容,很多教师备课的过程仅仅是拷贝别人的课件,无暇去思考新课程为我们留下的大量的思考空间,也不能有效的将个人的思想渗透到教学中。
笔者认为要解决当前在《实验化学》教学中的备课盲点,有关部门必须为一线教师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和教师间的交流机会,即使再忙也要做好新课程教材与教师的培训,同时要为一线教师提供必要的备课资料。目前我们教师手中关于“实验化学”的备课资料太少,在备课中常常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有些教师给以个人的猜测,有些教师干脆避而不谈。例如:关于原电池中加入重铬酸钾(或高锰酸钾或双氧水)去极化的原理,上过这节课后,有多少教师明白其中的原因呢?“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一线教师不能充分领会课程理念,盲目教学,以加班加点,延长学生学习时间为代价提高高考分数,这样的方式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1.1.3实验药品和器材难以在短时间内备齐
《实验化学》中所涉及到的很多实验药品和器材,以往都不曾用到,条件较好的重点中学可能提前有所配备,但现实中很多学校都是临阵磨枪,到了上相关内容前几天才想到这些药品和器材,很多都需要临时购买,而购买过程还需经过学校有关部门的同意,这其中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最终会导致药品和器材不能及时备齐而影响教学的进行。例如:在“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中涉及到牙膏和注射器的购买,并且注射器还不易买到,必须由学校出面在医院才能买到。
1.2因校制宜,敢于变更某些不可为的实验
《实验化学》的宗旨是精选核心的化学实验方法,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学化学,而不是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某些实验本身。笔者认为在进行实验化学的教学中,鉴于各校实验室的药品限制等诸多因素,我们应该大胆变更教材中的某些实验,甚至大胆的放弃某些不可为的实验,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增加个别实验。例如:苏教版《实验化学》中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涉及到“氯化钴溶液的变色原理”,我校实验室长期以来根本就没有储备氯化钴这种药品,如果我们强行上这堂课,只会纸上谈兵,课堂流于形式。而“化学反应原理”中设计的实验:
Cr2O72- + H2O ?2CrO42- + 2H+ 和2NO2?N2O4
(橙色) (黄色) (红棕色) (无色)
足以解决问题,“实验化学”中没有必要再次利用实验探究。“实验化学”的教学让我深刻感受到试剂的选择是灵活的,不必照搬教材,如在“纸上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课题中,教材里样品是FeCl3和CuSO4混合液,经过反复实验,用CuCl2代替CuSO4效果明显好些,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观察现象。当然,有时候根据需要,我们也可以添加一些实验。例如国庆长假,考虑到学生会跟随长辈走亲串友,不免会接触很多保健品,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调查市场上有哪些补血保健品,哪些属于补铁补血的,你如何检验其中的铁。”并要求学生假期结束带上自己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这样的实验拉近了化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也提高自己的实验设计能力。
1.3整合教学内容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整合课堂教材内容的前提就是要研究和处理好教材,利用课程标准来解读教材,依据课程目标做好对教学任务的分析,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他课程资源进行整理与选择,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并创造性地运用。
1.3.1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整合课堂教学内容
整合课堂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时候教师对“实验化学”的整合难以定夺,例如:我校高一年级在进行《化学2》中铝的性质时,完成了《实验化学》专题2物质性质的探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这样的处理显然有些欠缺。具体表现在,该处的课题方案设计关于铝表面氧化膜的实验探究中有一个实验――“将一块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20mL0.5mol/LCuSO4溶液中。观察铝片表面的现象”。如果按照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现象只有一个――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产生,实际实验中产生的另一现象――铝片表面上有气泡产生,对于高一的学生就难以解释。如果放在高二学生学习“原电池”和“盐类水解”之后,“铝片表面上有气泡产生”该生成点为课堂教学留下了发展空间,它将成为课堂中精彩的生成点。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教学应注重学生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新教材更注重将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心理发展相结合,体现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教师在备课中应清晰的了解每个模块的内容,对于《实验化学》的教学应选择恰当的时间和时机,而不要本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思想。
1.3.2从教学评价的角度指导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
教学评价是直接影响一线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如果在教学评价方式上有关部门不慎重,将会使“实验化学”教学偏离编者的意图。推行“实验化学”的阻力不是来自学生而是来自教师,原因是实验化学高考到底考什么?怎么考?这是困绕一线教师的疑团,包括关于“实验化学”的试题资料和期末统测题如何出,都是大家争论的焦点。“实验化学”中设置的实验只是学习的一种载体,笔者认为,关于实验化学的教学评价,不能太过于强调教材中的实验本身,特别是综合性的教学评价中。笔者在现实中发现很多地区,为了促使一线教师重视“实验化学”,也为了检测一线教师是否落实“实验化学”的教学,在教学评价的试题中太过注重实验操作的细节,而忽视实验能力的考察。例如在一次期末统测中有这样一道关于“实验化学”的题目:
比较MnO2和CuO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能力大小的实验中若催化剂的质量均控制在0.1g,6%的H2O2溶液均取5 ml,可选择的实验装置是
标准答案是D,但在实际实验中教师常常对所用药品进行了稀释,而采用的量筒是10ml量筒,导致考试中这道题错误率极高。出题者的出发点是检查各个学校是否落实实验化学的实验,是否让学生亲自体验实验。结果却导致相反的结果,进行实验操作的同学错了,那些根本没有走进实验室的学生,凭借课本中的理论和记忆反倒正确率高。其实我们教师自己也不一定知道为什么选择50ml的量筒,仅依据这些数据无从知道答案,难道要求我们的学生去硬记吗?
笔者认为这样的出题倾向并不能促使“实验化学”真正实施,而只会使它流于形式。前面也提到过“因校制宜,变更某些不可为的实验”。如果采用这种评价方式,势必强迫所有的实验必须一律进行,而且还得照搬课本,教师还怎么有胆识进行实验创新呢?关于“实验化学”这方面的试题,无论是网上,还是资料上都很难找到称心的,既然“实验化学”已经实施,有关专家就得用心为教学准备一份合理的,促进教学的习题。实验化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初步形成运用实验手段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实验”只是解决知识的一种手段,根据这一特点,习题设计中应当由注重学生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向开放性,批判性和综合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发展,习题类型也要注意体现生活化,情境化,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牙膏中甘油和碳酸钙的检验实验,进行总结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流程:
在学习牙膏中甘油和碳酸钙的检验后,教师进入火柴头成分的检验,首先介绍火柴的起火原理,并请学生写出火柴起火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点燃
S + O2= SO2, 2 KClO3=2KCl +3O2,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按照牙膏中甘油和碳酸钙的检验流程,自己绘出火柴头成分检验的流程图:
2开发思维导图,指导《实验化学》教学
“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是知识和思维过程的图形化表征,学习者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迅速掌握整个知识架构,从而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形成、促进知识的迁移。《实验化学》中涉及到很多实验探究思路的形成,其原理较难理解,步骤又较繁琐,且它所涵盖基础知识点较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作出较高的要求。这样势必有些中下等的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而思维导图正担负此重任。
例如:专题1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课题3硝酸钾晶体的制备中关于硝酸钾晶体的制备步骤教材中是这样描述的:
将一定浓度的硝酸钠和氯化钾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使溶液浓缩,将有氯化钠晶体析出。趁热过滤,即可分离出氯化钠晶体。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可使硝酸钾晶体析出。经减压过滤分离出的硝酸钾粗产品可用重结晶法加以提出。
这样的文字表述如果让学生阅读完,很多同学对实验操作仍然一片茫然,理不清头绪。在此处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绘出一份思维导图:
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再被动地去设法记下教材中的每句话和阅读一串串长长的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字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极大地提高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它对于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有巨大帮助。
笔者经过高二一年《实验化学》的教学,发现《实验化学》的知识点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其实验操作步骤又较繁琐,在新课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难以理解和记忆的地方,加之现在的学生对较长的文字处理能力有所欠缺,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能有意识地加强思维导图的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关于SO2的鉴别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先回顾了SO2的基本化学性质,如酸性氧化物性质,漂白性和氧化还原性。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加之SO2性质学习的早在一年前完成,产生了知识的淡忘,教师在此处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在实验最优化和实验改进上时间仓促。
3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缓解课时紧张
《实验化学》在化学实验的三维目标上与其他模块存在根本的区别,其他模块的化学实验内容不要求系统学习化学实验知识、技能,主要是运用实验手段为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运用实验方法验证化学知识,《实验化学》的学习以实验课题的完成来驱动学习任务的完成,更强调学生的实践、讨论、思考和协作学习。
本堂课出现教学目标本末倒置的原因是在时间分配上出现失调,二氧化硫性质的复习将实验探究的时间大量挤占,课堂上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突显探究过程。在我区教研活动中关于“是否复氧化硫性质”教师间出现了两种了分歧,一方教师认为从《实验化学》的《课程标准》要求看,通过本模块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这里的教学重点是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装置的改进,而不是有关的物质性质的记忆,不必复氧化硫性质;另一方则认为《实验化学》的学习好比一座高楼的最高层,而其他模块的基础知识好比高楼的地基,地基不牢固,又何谈高层建筑。
笔者则认为二氧化硫性质要复习,但又不能影响实验探究的进行,如何解决课时不够的矛盾呢?笔者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开发课外时间,《实验化学》每个模块本身就安排了“知识预备”这个环节,我想编者的用意也是想它承担起课前预习的功能。关于二氧化硫的性质多数学生只是暂时的遗忘,只要我们课前准备一份复习讲义,让学生提前温顾,课堂上就会很顺利的进入探究性学习中。再者,“实验化学”中的有些实验若按照教材里建议的流程,一节课内难以完成,为符合中学教学实际,必须有所改变。例如物质分离与提纯中“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烧制海带灰需要的时间太长,可利用课外时间,安排几个学生代表在午间来操作,并将过程拍录下来,以照片和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省去了用坩埚灼烧海带的时间,为课堂中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赢得了时间。
《实验化学》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实验化学》涉及的实验内容却较多,而且其中的探究性实验的进行更是费时,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是每一个化学教师必须面对的挑战。在实施探究性实验前,教师更应该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充分做好实验教学准备,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依据上述实验方案,按照课本P33-P34的实验装置图,进行实验:
现象并不很明显。分析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并启发学生改进实验装置。
分析过程:课本的装置中SO2在敞开的体系中产生,气体难以收集,应设法在可缓冲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从而分析出下图装置:
4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留下的发展空间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是促进学生发展、实现课程目标的工具。教师要以教材为本,但切不可认为把教材上的内容教给学生,就是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分析并准确把握教材所体现的课程目标和教育理念并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实验化学》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课程模块,它在实践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我们一线教师在面对时不应只顾抱怨,而应积极应对,协助出版社不但将它完善。笔者认为《实验化学》在以下两个方面具有开放性,为我们留下了发展空间。
4.1有些实验难以操作,实验装置有待改进
以往的实验都是教师先讲原理,学生再按着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照方抓药”式的实验操作,学生的实验基本上属于一种纯技能的训练,停留在表观层面,缺乏足够的思维容量和学习兴趣。针对上述现状,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的目标是“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实验教学跟探究学习融合起来。在教学中应尽量发挥实验的探究本性,让学生体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丰富学生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重要的是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如上,关于火柴头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收集是一个难点问题,教师在此处积极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课本,进行创新。
王祖浩前辈在《实验化学》教材中写给同学们的话,其中最后一句是这样的:“《实验化学》不应成为一本照方配药的实验册,在每一个课题的研究中,希望同学们都能积极思考,精心设计,大胆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足以可见他老前辈也希望通过《实验化学》的学习,使我们的青年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并形成良好的批判精神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实验化学》中的有些实验可行性并不是很强,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敢于批判课本,敢于创新。其实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倡导这种思想,比如杭州市每年举办的“化学实验调演”,其宗旨就是鼓励化学教师研究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并进行改革创新,并鼓励化学教师对新教材的研究探讨。
4.2从环保的角度看,有些实验有待改进
化学实验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改进有毒、有害实验,比如:通过实验装置的改进,把敞开式装置改为封闭式,实验仪器生活化、微型化,实验药品微量化等,尽可能减少污染。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渗透绿色化学思想,从理论到实践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如上实验经过改进后,只需2~3根火柴头,实现了实验药品微量化;同时避免了二氧化硫的污染。试想如果按照课本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学生实验,全班至少二十多组同时进行实验,在小小的实验室里二氧化硫的污染可想而知。
总之,苏教版《实验化学》对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的变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不断实践、总结,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体验科学精神,展现自己的智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6实验化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