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09 05:55: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对作者巴金作简单介绍,既是一种文学修养的熏陶,也是从语文的内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读的是个别学生,检查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字词的学法似乎有些凌乱,但有实效。)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简化分段,强调清晰分段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质疑是一种重要能力,既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又激发学生边读边思。)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观察、描写之巧妙。)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这是一项语言表达练习,同时也是理解的深化。)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宽泛的问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空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在置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

第2篇

一、有感情地读课文

首先教师要钻研教材,熟悉文本,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三、四年级学生易模仿,如果加上教师的指导,很容易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其次,训练学生形成语感。如果听过于永正老师的课,便可以感受到他的朗读技巧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难过时低沉地读,兴奋时激昂地读,环境、事情、人物的不同体现在对应的语速缓慢、抑扬顿挫等方面。实践证明,教师高超的朗读能力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第三是平时课堂中要有尽量多的“朗读时间”,做到“人人有事做”,达到大多数学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二、确定好阅读课老师的角色

首先是做好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服务者。其次是做一个聪明的语文教师,把学习自还给学生。老师挤出时间干什么?是观察与思考、准备与设计好教学。比如在执教《白鹅》时,若能把鹅的姿态用课件播放出来,结合课文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飞回蓝天的恐龙》时,若能引导学生事先查找《恐龙图鉴》,再根据课文的内容筛选出有效的信息,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三、培养概括能力

第二学期的“段落训练”是连续了低年级字、词、句训练与高年级篇章训练的桥梁,所以在第二学段要提高“段落”的实效,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首先要根据课文特点,突出训练重点。如《长城》一课自然段不多,可按自然段教学;《颐和园》一课则可抓重点词句,如美丽的大公园长廊排五殿万寿山昆明湖美丽的景色;《鸟的天堂》可抓两个重点段教学:一是描写大榕树,二是写鸟飞起时的状态;《爬山虎的脚》可引导学生注意段与段之间、句与句子之间爬山虎的生长过程……

其次,从段落的概括入手,让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二学段阅读目标),因此,根据不同的课文,教会并引导学生如何分段,归纳段意的方法。怎么教会学生比较准确归纳出段落大意呢?一是合并段意法。比如《观潮》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壮观景象。《颐和园》一文主要介绍了长廊、排云殿、万寿山、昆明湖的美丽景色。二是揭示学生抓中心句、中心词,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白鹅》第二自然段,“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是中心句。而写鹅的吃相一段,“三眼一板”是中心词,可引导学生找出并归纳。

再就是扩充题目设问法。如总结写动物的《猫》一课主要写了猫的哪些特点?第一段又围绕着什么来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如写静物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指谁跨越海峡,生命桥是怎么回事?再如写人的文章用三句话设问:谁为什么做事?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记事的文章可用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归纳,对于较长的文章可启发学生用此方法。

四、抓住重点,注意细节

到了第二学段,学生已接触不少较长的课文,抓住重点来教便显得很重要了,如《鸟的天堂》一课,文中出现了五次“鸟的天堂”,则应重点抓住静态的榕树动态分析文章。

有些长文如《巨人的花园》注意细节描写,“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就可以围绕“会说话的眼睛”、“凝视”启发学生从前后文的内容思考这个小男孩要告诉巨人什么,从而点明文章的思想感情。

许多名师常会“同课异构”。不同的教师针对不同的课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兴趣,采取多种方法并优化教学流程上好每一堂阅读课,让每一堂阅读课有鲜味,“色彩纷呈”。怎样优化教学流程呢?课前充分做好教学设计,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好板书、主次分明、不被学生牵着走,课堂上把握大局,随机应变。

五、做到读写结合

第3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 动态教学 简单 讨论 误区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21

语文教学,是学生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语文教学,本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师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常常闭门造车,只凭自己的想法思路去备好课写好教案,有些甚至生搬硬套别人的教案或者教学设计,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表现,所提的问题,不管学生的答案怎样,都不合教师的心意。教师就希望学生答出自己所要的答案,且是唯一的答案。这样使本应鲜活灵动、富有情趣的语文课堂,变得异常无趣、机械与僵化。“动态教学”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不再是由教师照本宣科,而是教师依据学生的生理年龄、性别特点以及知识能力、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动态教学”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它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尊重学生的个体表现,敢于暴露课堂中的意外,再现“原汁原味”的教学模式,从而构建起开放的、丰富多彩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师只要因势利导,在适宜的情境之下,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参与到有趣的“动态教学”中来。

一、以“简单”引航

受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影响,学生在理解、感悟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会有些简单、肤浅。如果我们能恰当地把这种状况当作一种教学资源,那么我们就可以以此为教学起点,引领学生由浅入深。比如,在一年级口语交际《如何处理垃圾》的教学中,教师问:“垃圾从哪里来?”一年级的小朋友自然而然想到:同学们随便扔的纸,铅笔屑随地丢,地上就有了垃圾。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回答,但教师却能抓住这一个简单的回答――教室有垃圾,追问学生:操场有吗?有什么垃圾呢?树叶从哪里来呢……这些问题马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思维的闸门也立刻被打开:操场上的垃圾是从别的地方吹来的,树叶是从树上落下来的;家里的垃圾有鱼骨头、菜梗等。教师抓住了这简单的回答,引导学生拓宽思维、打开思路,使学生获得出了更加有意义的、更深层次的答案,最后明白了垃圾是如何产生的,解决了垃圾的分类处理等问题。因此,很多时候我们作为教师,不要轻易放过每一点看似简单的答案,它可能是很多问题的引子,是真理的导火索,是起航灯。教师及时而智慧抓住“引子”,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思有所得,帮助学生读懂文本的内涵。

二、让“讨论”升华

因为语文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活动过程,因此常常会出现同一问题有不同意见的情况。面对学生的争论,教师不要遏制,更不能抹杀,应及时把握良机,抛出问题以深化学生的认识,让学生各抒己见,在争论中碰撞、融合。例如,教学《月光曲》这一课中的这一段: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教师这样展开教学。

师:盲姑娘没有见过贝多芬,他们不认识,为什么她能猜到这是贝多芬呢?

生1:从盲姑娘的话“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我感觉到盲姑娘听得很认真。

生2:盲姑娘酷爱音乐,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她能肯定这首曲子确确实实是贝多芬先生弹的。

师:说到知音,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因为钟子期喜欢听俞伯牙弹琴,能从琴声里听出高山流水。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从哪里看出来呢?

生:盲姑娘是第一次且只听了一遍贝多芬弹琴,就听出贝多芬弹得很娴熟、感情很深,所以是他的知音。

师:贝多芬为什么不承认自己是贝多芬呢?

生1:我觉得贝多芬会想:盲姑娘知道是他弹的了,音乐已经让他们心心相印了,所以没有必要非得承认自己就是贝多芬,只要盲姑娘感觉到他的音乐是多么好听就可以了。

生2:音乐就是贝多芬的语言,所以他并不想用语言来表达,只想用自己的音乐来回答。

可见,教师要善于捕捉师生讨论中闪耀出的火花,组织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纷纷发表不同的意见,使他们心灵碰撞,深入思考,从而产生新的认知。

三、从“误区”求真

语文课堂上,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我们既不能奉送“真理”,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利用可利用的因素,引导学生寻找答案,及时纠正;以学生错误的答案为前提,不断学习,深入研究,在误区中抽丝剥茧,悟出真知。

例如,《鸟的天堂》一文的教学片段――

生:“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榕树了”的“逼近”一词,我觉得用在这里不太恰当。

师:为什么呢?

生:我们平时讲距离越来越近时,习惯用“靠近”和“接近”,用“逼近”显得不合理;当人们遇到压力时,才用“逼近”。作者是坐小船去鸟的天堂,根本谈不上逼近。“逼近”有时候,还含有“紧迫,速度快”的意思,但作者在文中说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没有快的意思。

师:是的,小船走得不快,作者的心情也很轻松,文中竟然用“逼近”,而不用“靠近”,看来值得研究。

生: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逼近”用得非常准确,因为榕树正是茂盛时期,显得非常高大,相对于小船中的人来说,大榕树有气势逼人的感觉。可以说,大榕树在逼近我们,我们也在逼近大榕树。

师:很好,能联系上下文来思考,说明你已经掌握了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同样,作者早就听说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那一天的出船让作者非常兴奋,也非常急切地想看到这株大榕树,有“紧迫,速度快”之意。高大而充满生机的榕树,离我们越来越近,可以说成“迎面是逼人而来的大榕树”。“逼近”一词能突出榕树之大,也能突出作者急切的心情。

师:从“逼近”这个词能感悟出榕树的高大,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因此,在阅读中多问多思,我们一定能从中发现更多的精彩。

教师抓住了课堂教学中这一误区,以自己对课文敏锐的思考,为学生的研究、探索引线搭桥,使学生感悟到隐含在课文中丰富而独特的信息,与作者产生共鸣。

“动态教学”的课堂,需要教师精心而全面地设计教学,全面考虑学生在课堂中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同时还要充分作好处理突发问题的预案,灵活应对不可预测的事件,将这些课堂上的“不速之客”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契机。

第4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县的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地尊重,教师也有了更为自由的发挥空间。本学期我校教务处组织青年教师课堂赛课活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观摩这些课,真是觉得大开眼界,同时又感慨万千。综观这些课堂,从教学设计,看教师的导语,看教师的讲授、提问,看教师的教学流程,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组织能力,可谓课课有招术,匠心独具。品嚼这几节语文课,一些年轻教师对新课程的精髓还没有真正理解,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改进与思考。

1 课堂拓展应立足语文基础知识一个人的学习,单单从课堂上获取的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语文能力是少之又少的,大部分的都是自己在漫长的语文实践中获取的。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只依靠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文本这一点点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语文老师应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向课外,到生活这个广阔的世界中去汲取学生自己所需要的营养。

一些老师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花了大量精力在越来越新奇的教学设计,越来越精美的教学课件,越来越热闹的小组讨论上。但这些“繁华”过后,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呢?一晃而过,让人眼花缭乱的课件,留给学生回味的也只能是几声喀嚓喀嚓的声音和几张美丽的图片了。乱哄哄地讨论看似热闹但大多缺少明确的指向,学生海阔天空,甚至胡言乱语,却一概受到肯定鼓励。其实,一节好的语文课,应重在求“实”。教师怎能单纯地为了追求课堂气氛,而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呢?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如同给学生打开了一扇面向生活、社会、世界的窗户,让他们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引发了学生更为深刻的思考,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无疑是大有益处的。在这几节语文课堂上,我们也看到了这几位语文老师在自己的课中设计了拓展练习,以此实现语文走向生活,走进更广阔天地的目标。基于对语文新课程实践的一些感悟,我认为语文拓展延伸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拓展要适当,要注意体现语文学科的特征,使拓展内容和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不能不着边际。拓展的关键在于在尊重学生学好教材、立足课堂的基础上作必要而有效地拓展延伸,以实现学生学习上质的飞跃――超越教材、超越课堂。

2 语文课堂应是平等、和谐的课堂

教师在新课程中最大的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在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而教师的工作就在于帮助孩子们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知道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在这几个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3 语文课必须让朗读扎根于课堂的沃土中

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结构紧凑、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思想内容积极向上的小短文,有写景的,有状物的,有记人、叙事的,每篇课文在写法上都有其独特之处。教师在教学时,应给学生以整体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心去读,自己去慢慢琢磨文章的写法特点,细细体会文章所表述的意思及其创设的情景。学生读出味道来了,自然就有了学的兴趣。不能把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否则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会是片断的、零散的。例如《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不能将每一段的段意、写作方法和中心思想分隔开来讲解,而要紧扣文章的主题,让学生能跟作者一起乘着小船领略“鸟的天堂”,一同享受那令人心醉的美丽景象,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语文的学习在于培养语感,而语感来自多层次的朗读。平时,我们很多老师让学生草草读过课文就迫不及待地“启发”学生去讨论回答问题,表面上课堂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的思考理解缺乏深度,因为学生对文本了解不够。课堂轻视朗读,不与文本潜心对话,再精彩的文章到了学生口中,也会变成苍白、空洞的谈论,又何来情感、美感?有人这样说过“朗读训练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能使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兴奋起来。”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我觉得,课堂环节无论怎样灵活多样,应保持语文本色不能变,必须让朗读扎根于课堂的沃土中,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

4 让语文课堂余味无穷

观摩这些课堂,有多位教师都出现了我们教学中的通病――急于引出答案。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学生需要进行思考,而我们的教师多为了赶进度或怕冷场,往往吝啬等待的时间,从而犯下了一个大错――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问题刚提出,就急于从学生中找到答案;发现答案与自己预设的不一致,就赶紧去扭转;任务刚布置,就急于让学生展示。草草的回答和展示中,剥夺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其实,等待也是一种教育智慧。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正所谓“静如处子,才会动如脱兔。”在我们教师静静地等待中,学生思维的火花一定会充分飞扬,产生余味无穷的效果。

语文课堂是一个大观园,景致无穷,作为一线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武装下不断探索,在探索中勤于反思,我们一定会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心中精彩的世界!

第5篇

一、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地学习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从多媒体课件中选取合适的、教学需要的动画、文字等资料,配合光、形、声、色,提高语言感知的效果,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唤起学生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产生一种强烈的听、说、读、写的愿望。如在导入朱自清的《春》一文时,教师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说说你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景象,朱自清又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春天呢?”教师的导语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纷纷将注意力集中在大屏幕上。在轻松优美的音乐《春天在哪里》中,屏幕上出现了这样几组画面:山渐显绿意,小草钻出地面,杏花扬着笑脸,杨柳在春风中翩翩起舞,细雨如丝、如缕……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二、信息技术可以激励学生在活动中开拓创新的精神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因此综合性学习也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例如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同学们分工合作合作,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地制作特别的班级纪念册。在写临别赠言,送上真情与祝福时,学生利用电脑创新地制作了动画临别赠言,有的同学还有新意地利用电脑画了一幅幅多彩、新意的画,并用打印机打出来,在班级联欢会上相互赠送。有些同学以小组形式创新地利用电脑为学校写倡议书、建议书,并打印出来投递到校长信箱。全级的班干部还筹划搞一个创新地毕业联欢会。毕业在即,毕业生早已经欢呼雀跃,未雨绸缪地凑在一起谈论如何搞个创新地毕业联欢会的事情,大家利用QQ和微博向同学们收集建议,最后确定了创新的表演项目有10多个,其中学生的课本剧《皇帝的新装》创新的演绎,留在每个毕业生脑海中,久久不能忘怀。这些内容和程序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和决定,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创新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一生宝贵的财富。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

在阅读教学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要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强烈地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参与学习过程。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主动感悟、搜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对所学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再经过引导步入新的知识境界。使学习主体参与教学,形成发现问题――积极探究――追求创意的模式,促进学与教的优化。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在这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受单一的教学手段的限制。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通过其独特的优势,创设了恰当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达到对文章内容具体而深刻的理解。如我在组织学生学习《鸟的天堂》一课时,先出示榕树图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然后通过视频播放百鸟奏鸣及大榕树的近观远观图,使学生如身临其境,鸟的天堂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已然具像化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四、利用成熟的网络平台,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1、利用信息技术的网络平台,使学生合作交流更为方便。

小组合作学习时,电脑可以成为合作的焦点,学习信息指向明确,可以减少信息的流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组之间或不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自由交流,使得学习范围无限扩大。 在汇报交流阶段,教师可以点播,使信息大家共享,避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单向反馈。在运用结论解决问题阶段,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提交自己的作业,可以在自由讨论区留言,发表自己的意见,以供老师和同学进行研讨。

2、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课上和课后教师、学生、电脑之间的更为广泛、更为自由地交流。

第6篇

南楼小学王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请允许我——一位忠实实施课改的教师,用我职业性的哑嗓为您演讲。我的题目是《回望幸福话课改》

“把教师做成一种播种幸福的职业”我一直以此作为自己的教育理想。转眼间执教已十三个春秋,我与课改相伴而行不觉十年。十年风雨兼程,十年春华秋实。蓦然回首,有思考中的迷惘,有摸索中的艰辛,也有反思后的播种,但更多的是迷惘中的追求,艰辛里的执著,播种后的收获!每当夜阑人静之时,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教育故事,一个个色彩缤纷的教学情景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让我内心的眼睛看见风景,望到幸福。

还记得初为人师时,我踌躇满志,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模仿名师风采,从容做课,处变不惊,感觉颇有几分才气。很快,就得到一节做研讨课的锻炼机会。一次次教材研读,一次次教学设计,一次次“台词”背诵,一次次课前“预演”,我忙碌着,感受着感悟着!终于。在众目睽睽的课堂上,我被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一双双惊羡的眼睛包围起来,因为所有的教学环节一如课前预演一样,天衣无缝般地展现在同行面前。生平第一节公开课,教学预案与课堂流程如此吻合,反响如此强烈,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在激情燃烧之后,又隐隐觉得我的课似乎缺了什么。我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中。

经过一阵痛苦思索和学习后,我终于发现了症结所在。原来自己追求的是教师所谓的教学艺术,只顾着展示“个人才华”,却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主体的研究。随后,我调整了自己的角色,更多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力求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喷薄而出,这个地方学生会有什么问题,哪些学生能自己解决,哪些学生需要帮助,我都了然于胸。让课堂成为充满期待的人性课堂,使全体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同样是公开课,在教学《鸟的天堂》时,我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自己提出本课学习要解决哪些问题。他们兴趣高涨,提出的问题写了满满一黑板。我先表扬他们肯动脑筋,接着又引导他们进行筛选……评出有价值有意义的几个问题:然后,学生分成小组,围绕以上问题进行讨论。末了,各组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而我要做的,就是真诚地鼓励、适时地点拨他们。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味盎然,收获多多,作为老师的我自然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人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换言之,一堂好课,最高境界乃是无课。这几年我不断学习,大胆尝试,主要是遵循学生学习规律,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精神,努力在教学中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另一方面则是踏实耕耘、切实求证。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胸中悟出始通神。凭着我对语的执著,不信东风唤不回。

今天,在我的课堂中,教师教得有激情,学生学得也动情。在我的课堂中,学生能在我的引领下,徜徉于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并真切地感受语文的魅力。在我的课堂中,有叛逆声音的存在,有小桥流水式的平淡温馨,也有长江黄河般的豪迈气势。课堂中我常常与学生陶然而醉,如沐春风、如浴甘霖……

作为教师,十三年来,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摆渡人,孩子们则是那一船船的乘客。曾几何时,我因自己是摆渡人而抱怨,送走一届届的小学毕业生,而我仍要回到原点,只有自己不断重复同样的路程,只有自己看着一成不变的风景,只有自己拥有没有前途的人生。今曰,我为自己是摆渡人而庆幸:陪伴一群群孩子并与之携力划向理想的彼岸,只有自己享受着他人托付的信任,只有自己不断分享着孩子们成长的收获和喜悦,只有自己有幸一生与青春同行,与课改同行。

从相识到相知,我常常与课改热情相拥,在我的卧室床头,一大摞课改杂志常伴随我安然入眠;在我的办公抽屉里,各类课改书籍常助我在教海中自由驰骋;在我的成长记录袋里,一份份科研实绩常激励我不断挑战,超越奋进……还记得在学校青年教师赛课中,我一举夺魁;还记得班主任素质大赛中,我上课、演讲,酣畅淋漓,痛哉快哉……

第7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提高 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已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一、抓好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生对课文的知识事先做个先知先觉的过程,学生预习时会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对于困惑或疑问的知识点会有深刻的印象,学生往往经历了一个自动获得知识、解决疑难的过程。学生带着疑问上课就会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如学生在预习《草船借箭》一课时,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钦佩不已的同时也产生了几个疑问:为什么诸葛亮去借箭的时候故意一边擂鼓一边呐喊?为什么诸葛亮知道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为什么诸葛亮只要二十条船,不要多点或少一点的船?……因此,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在上课时迫不及待地要求解决。在集体讨论和教师点拨中,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顺利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课堂上就能节省时间,有利于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大量的事实证明,凡优秀的教师,在课前都会很认真地做好课前准备。有的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方案,有的细细斟酌考虑,他们所做的教学设计方案,许多都成了青年教师学习参考的材料。因此,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备课,因为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了解学生的情况,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该怎样教。可以说,一堂课就是一盘棋,我们要下好这盘棋,就得在踏上讲台之前有一盘计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上灵活应对,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三、创设和谐的氛围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心灵碰撞的过程,不光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合作的运用,因此,我主张教师本身首先是一团火,并把这一团火化成对学生的情和爱带进课堂,尊重、理解、宽容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热情服务中、关心与尊重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进而感到老师可亲、可信。教师要因“学”论“教”,设计教的过程,课堂上打破学生围着老师转、老师围着教案转,而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设计教的过程。

四、重视朗读训练

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是读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听出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像《给予是快乐》、《去年的树》这类课文,通过朗读就能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同情之心;像《火烧云》、《观潮》、《鸟的天堂》等这类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积累优美词句,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爱国之情。在阅读教学中,课文中的重点段,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朗读理解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朗读不但可以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而且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当然,朗读的形式也要多样化,可引导学生自由读、小组读、同桌互读、比赛读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五、培养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和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要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与作者对话,明白文本的主旨,从更深的层次理解文段,老师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联系有关背景资料进行深入理解。如阅读《匆匆》这篇课文,读懂了作者从八千多个日日夜夜中产生的感受,可以联想到自己度过的四五千个日日夜夜,从而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也悟出一些道理。在阅读的同时,要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通过动笔画一画、写一写、与同学议一议,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只有养成了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我们的课堂才会真正具有实效性。

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第8篇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小课题研究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任何课题的研究都有它的预期目标和终极成果,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注重平时的积累和提炼,不论是叙事研究、活动设计、案例分析还是阶段论文,都有效地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与体悟、自我总结与完善、自我提升与发展,从而完成专业自我的发展。

一、平台搭建,让教师的发展有路子

学校为了使教师全面提高、长足发展,搭建了“四个平台”——课堂教学展示、教学设计评比、教学心得演讲和教学专题研讨。

(一)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展示。

每学期学校都要以课题研究为主线组织教学观摩活动,有优质课评比、有自荐课观摩、也有家长开放日活动展示,还有专题研讨以及分管领导的随堂听课。优质课评比一般是全体教师参与,在相同领域内或在同一主题下设计教学活动,集体观摩评比。汇报课可以是本人自荐,也可以是年龄组推荐,教师观摩评议;专题研讨往往是一课多研的形式。在《开展阅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进入实施阶段后的第二学期,我校开展了优质语文阅读课评比,这也是第一次集中展示此项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在这次评比观摩中,我们发现了教师的进步,观念的转变,尽管课堂组织上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但都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了首位,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在这次评比中,陈雪老师设计的《鸟的天堂》,还参加了东港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中小学教师技能竞赛活动,得到了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和观摩者的一致好评。

形式各异的展示活动,让广大教师通过活动观摩、现场研讨、分组再实践,提高了教学能力与反思能力,实现了角色的转换。

(二)异彩纷呈的教学设计评比。

教学设计是将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和学的系统过程。在教师中开展教学设计评比活动,可以推动教学设计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总结和提升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思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设计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是一节课、一节主题班会、一次主题活动……设计要突出课题研究的需要,能否科学、创造性地设计方案的内容、方法以及具体实施后的效果等。参与评比的优秀设计供大家学习、借鉴,并推荐好的教学设计参加上级竞赛,上传学校网站,极大地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设计的水平。

(三)精彩绝伦的教学心得演讲。

为优化教学行为,转变教育观念,给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和分享心得的平台,学校在每次周例会前安排四名教师进行教学心得演讲,让教师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滴心得通过演讲这个舞台与其他教师分享,同时促进自己演讲水平和个人素质的提高。

(四)丰富多彩的教学专题研讨。

间周三下午为专题研讨时间,每个学年组、教研组带一个问题参加,可以是研究活动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也可以是某一个特殊研究活动中的个性问题,还可以是教师个人盲点,或者是身边的某一教育案例。大家在研讨会上共同探讨。通过剖析、反思、互相启迪,不断进行思维碰撞,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育理念。

二、专家引领,让教师的发展有效度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学校每学期根据确定的培训主题,有针对性的邀请有关专家、名师到校进行讲座,指导。

2012年2月27日,学校请丹东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王群主任到我校为全体老师做了《教师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专题讲座。2月28日,请丹东市金汤小学特级教师孙波来学校为全体班主任做以《美丽来自于书香》为主题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辅导。2012年8月27日上午,我校请来全国特级教师、小学语文学科知名专家贾志敏老师为全体老师上了语文讲读课《卖鱼的人》,然后做了《怎样教语文》专题讲座;下午先上一节作文指导课《扩写》,然后做了《小学作文怎么教》专题讲座。28日上午,贾志敏老师与我校领导和部分骨干教师进行了一上午的座谈,面对面交流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的困惑,课外阅读与积累的方法等。贾老师的课自然、质朴、实在,贾老师的讲座清晰、简明、深刻,让老师们有一种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的感觉,的确是受益匪浅。

通过一系列的专家、名师引领,使我们的课题研究更加有实效,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自我反思,让教师的发展有深度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的发展公式为“成长=经验+反思”,如果教师在获得经验的同时,能坚持自觉地反思,那他的发展就不是一种短期的或阶段性的,而是一种可终身持续的发展过程。

(一)通过撰写教学故事,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在开展小课题研究中,学校非常注重教师的教学实践反思,用内省和自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首先以校长做表率,及时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反思评价,并给予有效的提议和建议。其次,引导教师思考“对什么进行反思?如何进行反思?为什么要反思?”,不断地用新思想来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把实践中的问题转化为教师研究的课题。

在反思的基础上指导教师撰写教学故事,并针对教师的实际水平,不断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回顾、诊断等方式对自己的行为,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或修正。月底上交各年组分管领导,分管领导根据教师反思的具体事宜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合理的建议,并优中择优上传学校网站,为教师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

(二)通过撰写个案分析与论文,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经常提醒教师注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树立成果意识,为课题结题作准备。教师要自始至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并通过研究和实践,或验证,或补充完善,或丰富发展他人的理论。当研究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课题的研究进行认真总结。在深入的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做法、体会与感悟进行理论的提升。因此,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就是教师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提升理论的过程。

(三)通过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探究能力的提高。

小课题研究的实质就是对问题的探究,小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对教育问题的探究过程。通过实验,我们把小课题研究的过程大致可概括为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等,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对问题的探究,而教师的研究能力就是在这种过程中不断发展与提高。

如2012年7月,在结束了一学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后,二年组全体教师在学年组长刘立娜老师的组织下集中对一年来还没有解决或新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提炼,归纳整理出三方面共计20个问题:

【语文教学方面】(7个)

有感情朗读始终没有多少成效;

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够完整,不够流畅;

识字课如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看图作文中错别字较多;

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

学生的课外阅读缺少明确的方法指导;

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没有很合理有效的检测方法。

【数学教学方面】(5个)

计算不准确,“马虎”成普遍现象;

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差;

数学教材中的习题设计针对性不强,无层次;

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落到实处;

简单应用题的学习注重过程,但缺少方法的指导是否会影响以后稍复杂应用题的学习。

【行为习惯方面】(8个)

学生不会主动学习,多数处于被动状态;

学生爱撒谎,不愿承担责任;

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需提高;

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意识不够;

学生的“感恩”教育要加强;

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靠老师“看着”;

不珍惜学习用品,铅笔、橡皮等掉到地上了,不知道找回来,只知道买新的;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要多用点心思。

新学期伊始,已经步入三年级的他们不需要学校安排,根据梳理出来的问题,确立了自己要研究的小课题,并且分清主次,依次研究与实践,探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和方法。

由此可见,小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探究能力的良好途径。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平衡

新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不知不觉已经有十年了,它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师们从观念和意识上有了极大的转变,强调以生为本,关注全体;重视教材解读,尊重文本价值取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但是走进课堂,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在教学行为上也浮现出一些问题令人困惑。课堂教学变热闹了,但重形式的多而重实效的少了;学生的学习情绪高了,但从语言文字的感悟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少了;学生学语文的渠道增多了,视野开阔,信息量大了,但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却越来越被忽视了……我想,这个矛盾不仅是我们还没有真正弄明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涵义,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没有寻找到阅读教学的平衡点。

1 读写结合,训练平衡

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等。为改变“读写分离”的局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很多老师提出要将练笔挤进阅读教学,体现“读写结合”。怎么理解“读写结合”中的“结合”呢?我认为不能单纯理解为阅读课上有“写”的练习就叫“读写结合”。真正的读写结合应该是阅读与写作训练的一体化,是阅读能力训练与习作能力训练的一种平衡。

课堂中的读写结合要抓住读和写的共同点进行训练。语文教学实际上是以阅读文章为主,将词句段篇、听说读写融为一体的语文综合活动。作为阅读教学,肯定要把文本“怎么写”的问题,放在一个至为重要的位置来加以对待。因为语文学习中,如果抽空了“言语形式”去教学,语文课就不能成其为语文课了。而写作之前的心理准备、材料准备、情感激发,都需要获得适当读的指导,需要老师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理解能力。教师必须搭好脚手架,把文本理解、语言训练、口语交际、写作指导等环节用老师最为擅长的手段、学生最容易消化的方法揉合在一起。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写中促进思维,在写中学会转化语言。在《鸟的天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以榕树(或鸟儿)的身份向人们介绍自己的生活。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融入课文,进入角色,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要逐步训练他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更准确地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能从感性的材料中提炼观点,形成中心,从而为今后脱离范本,自我表达形成知性的判断。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执教《望月》一文时,把文本解读成三大板块――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从内容上分解成三大块后,王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出写法特色的不同――“江中月”有散文的味道,“诗中月”有诗歌的味道,“心中月”有童话的味道。同时,在品写法的时候,王老师利用作者赵丽宏的原话,再次提炼出读法――“千江有水千江月”。这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立足“阅读本位”。第二课时,王老师立足“写法本位”,主要引领学生探究作者是怎么写的,让生明白“江中月”部分作者按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的顺序写;先写景又写事,景物交融。其间,王老师还拓展了朱自清、贾平凹、斯妤的写月片段,引导学生品读赏析,然后让学生写自己心中的月,读写结合,把学生带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2 顺学而导,习得平衡

当前一些教师误解了“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的理念,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课堂上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整堂课学生信马由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教师把课堂时间,课堂主体全交给了学生,却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这样的教学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表面上是获得了学习的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教师的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增加灵活度,要在自主和主导之间寻找平衡点。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关键在教师的“导”。“导”的功用在于使学生知识情感自然连接,由学习知识到发展能力顺利过渡。所以,当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高于学生的现有认知时,教师的“铺路搭桥”就成了顺学而导的关键。

3 适度拓展,课内外平衡

语文学习离不开文本,我们教师应结合编者用意去理解文本、用好文本,并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文本、拓展文本,使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主体性的舞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同时,语文学习必须处理好文本学习与其他学习资源的开发,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第10篇

片段介绍:

1.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① 课堂常规(略),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

②小游戏:模仿各种小动物,随音乐跟教师一起跳舞。

2.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① 跳跃: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② 唱儿歌进入情境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练知识技能评价。

③学生唱一编一跳一练一评,在活动过程中掌握技能。

3.激活思维,拓展能力

① 小游戏:模仿各种小动物,创编各种跳的方法。

②唱儿歌分组游戏能力拓展创新能力评价

③ 学生唱、唱创、创评、评, 展示创编内容。

4.稳定情绪,健全身心

① 放松:听音乐、师生共同舞蹈。

②小结:师生共同讲评。

【案例评析】

一、创设乐学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理念: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他特别强调兴趣的重要作用。兴趣是感情的体现,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事实上,只有对某个事物感兴趣,学生才能自觉地、主动地、竭尽全力去观察它、思考它、探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容易在学习中产生新的联想,或进行知识的移植,做出新的比较,综合出新的成果。也就是说,强烈的兴趣是“敢于冒险、敢于闯天下、敢于参与竞争”的支撑,是创新思维的营养。

分析:本课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利用各种游戏创设情境,用音乐贯穿全课,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思、思中创,即玩中有所得,从而充分感受到自主与合作的乐趣。遵循学生课堂上的心理活动发展过程,进行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仅起到适时的诱导和点拨;在进行技能学习时,不再是以往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分组练习的老方法,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感受,经过思维在大脑中形成表象;然后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教师再进行点拨。在这种循环反复的过程中,教师的点拨要有层次性。开始上课时,教师就用小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快乐;游戏开始了,教师亲切自然地描述:“秋天是蓝色的,晴朗的天空碧蓝碧蓝,一群小鸟飞过来,让我们和小鸟一起飞吧。”学生们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着欢乐的小鸟自由飞翔。有独自飞的,有成群飞的……仿佛进了鸟的天堂。“嘟”一声哨响,教师迅速做出了集合的手势。学生们快速跑向教师,他们在慌乱中总算站好了,但有两个小朋友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教师故作急切的样子说:“这两只小鸟迷路了,谁能帮他们找到家?”大家很快帮助两个迷路的“小鸟”找到了自己的家。

二、选择合作伙伴,培养探究能力

理念:歌德说:“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么成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心中理想的合作伙伴,这也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才能和适应能力。

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我表现、合作探究、努力创新,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教师的补救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会,都有所得,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进行锻炼和创新的意识。在学习方法上,运用了自主学习方式,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把教材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创设挑战情境,体验探究成功

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作为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

第11篇

关键词:创造性;培养;语文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43-02

从教二十二年,我对新课程理论中“教师在由过去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权威者转向平等者”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还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教学的程序化,教学方式的模式化,就会忽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灵性,窒息语文教学的生命力。语文老师唯有充分发挥创造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语文教学生命力的源泉,才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那么,语文老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语文教学生命力的源泉呢?

一、在课堂教学方式上

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生动地组织在一起,这时,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所教学生的具体学情来认真备好课,精心设计好教法,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更好更高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在担任八年级的语文老师时,我能从生活的角度,审美的角度,趣味的角度出发,创造性使用新的教学方式,收到了较佳的效果。如我在教学《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时,针对八年级学生审美意识较为浓烈的特点,我提出了以下问题:假如你是中央电视台《请你欣赏》栏目的导演,要拍摄美丽的青海湖,请你以这篇文章为依据,说说你想拍些什么?想怎样拍?听完这些问题,众位“导演”从第5段中认为要先拍近处的草滩、菜花,再逐渐放远,拍摄湖水,这绿色、黄色、蓝色和谐相融肯定会非常美;有的“导演”说要对准一只只鸟儿来拍摄,拍出这里是一个“鸟的天堂”;有的“导演”则认为要在冬天去拍摄青海“冰鱼”,那肯定非常有趣……对于青海湖的美,同学们的眼里发现了很多很多,自然也就增强了保护意识,知道不但要保护青海湖,还要保护身边美好的环境。

二、在教学语言上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传递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语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因此,我们必须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努力做到准确而有表情地传授知识。根据文章的不同,作者思想感情的不同,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或诗情画意,或幽默风趣……对学生的回答,以鼓励性、赞扬性为主,充分尊重、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与探讨的氛围,因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罗杰斯)。另外,课堂教学中的无声语言,如表情语言、手势语言、体态语言等,都可以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我们都应好好运用。

三、在板书设计上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非常注意自己的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注重板书的目的性、针对性、概括性、条理性、计划性和灵活性,不追求形式,讲究实用、实效,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意图用文字、表格或图示直观、清晰地展示给学生,并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创新。或以凝练的字、词概括内容,或以图析文……如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课文中,我把花红的几个原因概括在黑板上:物质基础、物理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学生对这六大原因一目了然。教学《桃花源记》时,用渔人的行踪“发现桃花源”、“进访桃花源”、“离开后再寻桃花源”帮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使学生把握了重点。又如我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分析、理解鲁达这个人物形象,我精心设计了下面这个表格,学生们对照表格里的内容,能有目的、有条理地理解课文,从而完成对鲁达这个人物形象的把握。

四、在提问设计上

在课堂上,教师恰当的提问,会起到启迪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思维活动,促使他们参与学习,提高创新意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学设问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具备实际,就是适合学生的实际思考水平,引导、鼓励学生探索、创新的特点;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整体性、量力性、启发性、趣味性和灵活性。同样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例,我在上第三课时的时候,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情,灵活有序地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按照课文内容理顺下列情节的顺序。

A.智走他乡?摇B.父女诉苦?摇C.义赠白银?摇D.酒楼宴友?摇E.消遣郑屠?摇F.旅店送行

2.哪些片段最能体现鲁提辖的性格?(学生举手发言,允许百家争鸣,教师肯定“消遣郑屠”和“拳打郑屠”)

3.鲁达为什么要三次消遣郑屠?这体现了鲁提辖的什么特点?

答:为了激怒郑屠,使其主动动手,为“拳打”找正当借口;反映了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粗中有细。

4.分析“三拳痛打郑屠”。(从打前骂、打的位置、打得结果、描写角度、比喻的修辞几方面来分析)(具体见板书设计)

5.打前骂有何作用?三拳有何异同?

答:骂是为打张本。三拳的描写,基本格式相同,比较起来,有同有异,同中求异。同的是:鲁提辖怎么骂他,打在什么地方,打得怎么样,好像什么,镇关西外观如何,或什么感觉,格式一致。句式也一致,构成排比。异的是:三次骂法各不相同,三次打的地方也不同,三次打的感觉也不相同。三拳三个比喻,三个喻体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去形容,内容丰富,富有表现力。三拳三个落点,一拳比一拳厉害

6.你认为这三拳的顺序可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可,因为鲁达本意不想打死镇关西。

7.这三拳可以看出鲁达的什么性格?(嫉恶如仇)鲁达明知失手打死了镇关西,为什么却说“这厮诈死”?(急中生智,以便争取时间能够解脱,表现了他粗中有细的性格)

8.自古以来,“杀人者偿命”,鲁达打死镇关西,如果镇关西的家人状告鲁达,谁愿意担当鲁达的辩护人?你又该怎么辩护?(鲁达打死镇关西,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举;镇关西强占民女,恶贯满盈罪有应得。)

9.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碰到类似的事情,你会不会打抱不平?你又会如何处理?

答:得理饶人,求助法律,要勇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运用智慧和法律将坏人绳之以法。(这一题允许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法律常识去作答)

以上几个问题,始终能体现实际、引导和鼓励的特点;并能体现整体性、量力性、启发性、趣味性和灵活性这几个要点,浅出深入,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在问题设计上我做够了功夫,因此不但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在作业布置上

第12篇

一、“出入法”的四层构型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①

检视陈善的出入法,它在构型上大致有四层,即求入、求出,怎入、怎出,为何入、为何出,知出、知入。从逻辑上看,它呈现出是什么(求入、求出)、怎么样(怎入、怎出)、为什么那样(何入、何出)、结果怎样(知出、知入)的逻辑关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清晰地勾画了出入法的层次型模。

(一)“求入”“求出”:读书根本大法

“读书须知出入法”,陈善开门见山地指出出入法对于阅读的重要价值,同时,也激起读者对出入法的心理期待。接着他转向读书本体,认为读书的真谛在于入书和出书,这里有两个关键词成为读者把握读书真谛的“钥匙”,一是“求”,二是“所以”;“求”是指阅读前的阅读心理准备和心理期待,“所以”是指入书、出书的方法和理由,既要明白入书、出书方法是什么的问题,还要清楚为什么选择此方法的问题。这句话除了字面意思之外,还隐含着文本至上的思想,也就是说,始入终出的标准必须以文本为基准,而非文本以外。“求入”“求出”从整体上描述了出入法的规范,回答了出入法是什么的问题。

(二)“怎入”“怎出”:呈现出入标准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亲切”一词成为入书标准的词汇, “亲切是亲近切实的意思”。②然而,从字面意思和惯常用法来看,“亲切”似乎不能用作标准,“标准,衡量事物的准则。”③标准代表着可测量、确定性,“亲切”是一个模糊性词汇。事实上,这恰恰反映了陈善对阅读特质的认知,他认为读书是为了获得圣贤正理,而个体在通达圣贤正理的心智上是存在差异的,经典之作,是作者对个体与客观世界互动中产生的生命经验的高水平提炼,也就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性转化——理,阅读者在理解圣贤正理上肯定存在着千差万别,如何确认他或她入书了呢?陈善给出的标准就是阅读者与作者在文本上的共鸣,正如朱熹所说:“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④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一个非常确定性的标准,因为它考虑到了阅读者的个性差异。

标准的合理性决定着标准存在的可能性,但标准还应有具体的内容,陈善的入书法在标准内容上存在着两个层次,一是“见得”,指涉的是文本文字,即对文本文字的“见”,它规范的是“对什么”的准确理解,这是对象性标准内容。“亲切”, 通过文本认知,反映出阅读者与作者生命经验体认上的一致性,这是程度性标准内容,对象性和程度性内容标准构成了陈善的入书标准。

“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陈善的出书也有两层内容标准,一是 “用得”,这是对象性标准,它的对象已不再是文本,而是文本材料和精神的位移,即书外之用。二是“透脱”,即阅读者对文本理解后的脱离,即不拘泥成规和书本,是程度性内容标准,出入法的标准展现出两个层次的内容,即在“见”后的“用”,变作者(亲切)的为读者(透脱)的。

(三)“何入”“何出”:论证出入法理

“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双重否定等于强调性肯定,陈善用警示性后果强调入书、出书的价值,让人毋庸置疑、振聋发聩。它是陈善对出入法合法性论证的内容,“不能入得书”,说明读者与作者的心路不一致,作者的“言外之意”无法把准,即“不知古人用心处”。因此,入书可谓是入心,它体现着读者与作者在情感、思绪、经验、言说上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掌握作者的真实意图,否则,根本就接近不了作者,可谓是咫尺而天涯。“死在言下”,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表明读书的目的不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为运用而读书;二是不领会作者精神实质的运用是一种不具生命力的照抄照搬。

我们变换了一下说法,“入书,能知晓古人的用心;出书,能使古人言语获得新的生命力。”这样,陈善的意思就更加明了,它清楚地显示了出入法的基本效用,即开始要找到入书的门径,进而弄清古人的用心,体现出“活读书”的理念;终了要把古人言语及言外之意投放到新的时空中,使之获得新的生命力,正应了“读书活”的古训。陈善弃去一般肯定形式而用强烈的否定句式来表达,旨在强调出入法对于阅读所具有的生死存亡作用,语气掷地有声、不容置疑。

(四)“知出”“知入”:明确统整地位

“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这显示了出入法的统领性作用,从陈善对出入法的阐述来看,它既是一种具体的阅读方法,更是读书的一个基本法则。说其是一种读书方法,是以它的个性而言的,它和涵泳法、不求甚解法、整体感悟法等同样作为读书的技法而存在,存在着特定的程序、鲜明的手段和有别于“它法”的特质,就出入法作为一种方法而言,它告诉读者,开始时要认清门槛,结束时要寻机脱离,这样既能对文本准确地理解,又能在吃透文本皮壳和骨髓后生动地运用,使阅读活动有序进行,阅读效度得以提高。

这是出入法作为方法存在的层次,同时,它又存在着读书法则的内涵,每一步不但告知程序如何,还要对其程序追问个为什么,“之所以”“不能入”“不能出”、“得尽”等语词的表述,对其价值作用、实践效果、读书规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型模,体现出其作为法则的合法性论证。

二、“出入法”的三大特质

从陈善对出入法的描述来看,呈现出三大特质:一本于文本;二两层一体;三根本大法。

(一)本于文本

何谓“文本”,汉文指文字作品,英文指text。从传播学的角度,文本包括纸质的和电子的;从作品体裁看,文本包括文学和文章。为何“本于”,出入法的创造者陈善身处南宋?对于儒家文化的发展来说,南宋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程朱理学就是儒家文化发展高峰的标志性成果,它作为时代的共识和主流而存在是必然的。因此,在“圣贤正理”的理解理念上,忠实于“圣贤正理”和不可随意解读是程朱理学不容侵犯的底线,朱熹说过:“圣人言语,皆天理自然,本坦易明白在那里。只被人不虚心去看,只管外面捉摸。”⑤文本成为人们弄清圣贤之意的根本,散心在外、先存意思是不可能获得圣贤之意的,因此,南宋学者们提倡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再则,从文本理解的技术上看,也无法不本于文本,宋代学者把文本理解分为两层——文意和义理,“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⑥文意是语言文字所表达出的作者之意;义理是作者之意所揭示出的自然之理。没有对第一层次文意的理解就无法获得第二层次的义理,文意的理解是前提性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文意的理解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圣人言语,一重又一重,须入深处看……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⑦就阅读目的和技术而言,文本是调动人阅读情感、阅读心理、阅读行为、阅读层次的最核心要素,读书,读圣贤之书,就是对文本价值的最好阐释。陈善要求对圣贤之书要本于文本的思想,虽存在着时代性的限制,但本于文本确实是阅读的根本,否则,读者就会游离于阅读之外,收获甚微。

(二)两层一体

“见得亲切,用得透脱。”“亲切”,指心贴于文本上,排除杂念,把意思看得通融,这样就能找到进入文本的路径。朱熹也用到亲切:“且所贵乎简者,非谓欲语言之少也,乃在中与不中尔。若句句亲切,虽多何害。若不亲切,愈少愈不达矣!”⑧陈善和朱熹都把“亲切”作为理解的标准,旨在说明不刷干净头脑专心文本,是很难摸到文本语势的,因为文本有大本大原处,有大纲大目处,有枝枝叶叶处,不忠实醉心于文本,怎能找到进入的门径?

“透脱”,指的是理解文本文意和义理基础上的运用,而不是脱离文本的随意阐发,朱熹也曾有过精彩的论述:“看文字,须要入在里面,猛滚一番,要透彻,方能得脱离。若只略略地看过,恐终究不能得脱离。”⑨对文本文意和义理的把握是为了运用,把握得越透彻,脱离得越顺利,运用的目的是通过理解圣人之意,更好地把握自然之理,圣人之意是自然之理的言语赋形,不能通透圣人之意,就根本无法理解自然之理,也就死在了古人言下。

出入法的出入标准是理解和运用的统一体,它是符合阅读内在规律的。我们可以梳理出这样两条思路:一是文本内含文意和义理两个层次,文意是语言文字所表达的语意,而义理是通过文意揭示的自然之理,自然之理肯定是书外之物;二是阅读目的是为了突破文本的两个层次,理解文意就要入书,要想入书,必须贴心聚神于文字上,忠实于文意,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文意,把握文意是为了获得自然之理,获得了自然之理才算完成最高层次的阅读目的。因此,入书是为了出书,出书必须以入书为基础,入书是为了理解文意,理解文意是为了通晓义理;不能入书,文意就无法理解,义理更不用说;不能出书,自然之理就无从知晓,反而受困于作者文意。因此,出入标准是忠实于文本内涵下的阅读理解和运用的有机统一体。

(三)根本大法

出入法内在地反映着文本特质和阅读层次,它从阅读角度揭示文本的内涵组成——文意和义理,文意是通过文本的语言文字得到的,义理是通过文意的延伸得到的,阅读的目的就是由文本的外壳进入到骨髓,其出入机制与文本内在结构组成是一致的,体现着规律揭示的特点。另外,陈善从出入法的要求、标准、价值、作用、地位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释,构成了完整的体系,具有法则的性质。出入法不但清晰地亮明自己作为一种方法而存在,而且科学地宣示着自己揭示规律的法则气质,对各种读书法有着统整作用,正如陈善所概述的那样“知入知出,得尽读书之法”,由此可见,出入法是读书的根本大法。

三、出入法的三大启示

“两个向前看”是母语学科研究的基本理念,即“向前人看”和“向前沿看”。“向前人看”,历史长河中的许多经验是经过人们长期实践积累形成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展露着实践的意蕴和科学的气质,对此进行挖掘、整理是尊重传统和不隔断历史的表现;“向前沿看”,母语学科要想发展也需要汲取其他学科最新的科学成果,这样也才能更具活力。兼有具体方法和基本法则两重身份的出入法,就是“向前人看”的研究范畴,它至少有两种思想值得当前阅读教学的借鉴。

(一)本于文本——文本上的理解

本于文本是出入法的重要思想,它虽有着“忠于圣贤正理”的时代烙印,但从文本特质和阅读层次而言,本于文本是出入法带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和重要提示。本于文本首先要忠于文本,忠于文本就是对文本拥有敬畏之心,这就关乎着阅读态度、阅读心理问题,古人云:“读书不可不敬”,就是要平心静气,要耸起精神,树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朱熹也说:“读书有个法,只是刷刮净了那心后去看。”⑩讲的是读书前心中不要先有个意思,要忠于文本。其次,在阅读实践中要下苦功夫,读人文字犹如猛将用兵、酷吏治狱,不做到极致不罢休。

“文本悬置” 成为当前阅读教学的最大问题,教学方法上,以讲代读、多讲少读的痼疾难改,学习形式上,以声音、图像替代文字的风气日盛,内容设计上,用走程序替代内容理解的现象普遍。例如,教师讲《鸟的天堂》就在多媒体上先呈现一棵大榕树、讲《女娲补天》就放映一段女娲补天的视频、讲《天鹅的故事》先给出一个天鹅的画面等等,这些都是先入为主的表现,它消解了语言文字的表现力,也夺去了学生品味语言的兴趣。

一位教师讲《女娲补天》:

当你从题目中读到“补天”时,你想知道什么?

为什么补天?

怎样补天?

为什么要补天?

结果是怎样的?

(注:以上问题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的。)

从形式上看,问题的序列性很强,教师可以很好地讲下去。但问题的提前提出势必会影响学生阅读的心理和着力点,他们都在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理解文字和品味文字背后的意蕴,是一种典型的程序化现象,其实质是游离于文本之外。

凡此种种,都违背了语文科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二)顺文而入——缝隙中的门径

凡文学或文章里面都有路子,即平时所说的文路、思路或语脉,读书的基本法则就是找到缝隙进入文本,朱熹曾说:“读书,须是看着他那缝隙处,方寻得道理透彻。若不见得缝隙,无由入得。看得见缝隙时,脉络自明。”11找到入书的门径是读书的关键,入书的门径是在阅读中找到的,陈善把“见得亲切”作为入书的标准,直接强调“见”,就是对阅读行为的强调。当下的阅读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教者往往不是在阅读中搜寻蹊径,而是事先预设门径的存在,或题目或开头或结尾等等,阅读教学的进程就变成了用文本材料证明预设门径的流程,这样入书门径就成了阅读的目的,是为证明而阅读,阅读课就成了证明课,教师自然也就成了逻辑推理者,读,非常自然的被消解于无形中,阅读教学无阅读就成了普遍性现象,这看起来非常奇怪的事情,其实一点儿都不奇怪,是完全可以预想到的。入书门径是理解文本的手段、过程,并是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绝不是预设的,更不能作为阅读目的而存在,陈善“见得亲切”中的“见”字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怎么才能入书呢?朱熹的三“见”,是对入书方法的精妙阐释,

他说:“读书,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读来读去”,书是有内在结构的,必须读起来才能来来去去,才能层层深入;二是“推陈出新”,读一读,明白了一层意思,再读读,看看在前一层意思的基础上有无新意产生,若有,就是进了一层,依此下去,新意迭出,层层深入,文字背后的东西逐步浮现出来,直至白纸黑字变成活生生的生活景象。这给我们重要的启示——路是走出来的,文路是读出来的,不断浮出的新意就是前行的路标。

(三)脱于文本——理解上的运用

脱离文本的本质是阅读层次的递进,即从第一层次文意的理解到第二层次义理的通晓,也就是从作者语意到其所反映的自然之理的递进。因此,运用必须是在理解上的运用,出书的标志,是运用中所表现出的自然之理与文本中的自然之理实质的一致。

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这方面问题最大,具体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忠于文本的理解(或称为“我主张” 性的理解),在文本理解之前自家先有个意思,这个自家意思或从教参上搬来的,或想当然来的,或从新课改上牵强附会来的等等,总是千方百计地把文本包在自家意思的套子里。

例如一位教师讲《藏羚羊的故事》,他心中先有一个“保护生态”的意思,结果教学设计的流程就成了:司机见羊——羊的表现——科考队员的表现——我们应该怎样。这样不可能真正进入文本,更不用说出来了,学生脱离文本,只能带着迷茫的表情附和着教师的生态教育。

如果我们忠实于文本,感悟就会截然不同:

“忽然,一只藏羚羊从对面的草坡上飞奔而下,一直奔到狭窄的路中央,‘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在一个土坑附近,躺着一只气息奄奄的小藏羚羊。它的一条后腿,正在向外渗着血水。”

“那只老羚羊纹丝不动地跪在车前,并用一种乞求的眼神盯着他俩。它缓缓站起身来,一步一回头地往草坡上走。”

很显然,这是在展示伟大、纯粹、本能性的母性特质,这是所有动物所共有的,当然也包括人。学生在文本上着力后,一定会激发他们对生命经验中伟大母性的认同感,本能使之然也,他们头脑中会有许多伟大母性的图示闪现,这时候,更多的言说诉求就会在其心中产生,内在的言说诉求与外在的“出书”体现出同质性,出书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天鹅的故事》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当天鹅用自己的身躯撞开冰层时,教师带领同学总结天鹅的表现时,概括为“团结”“勇敢”“拼搏”“果敢”等等,突然有个学生说:“傲气!”这是一个准确理解后运用的语词,天鹅撞开冰层后所展示出来的样子,就是居功自伟的形态,它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肯尼亚迁徙的角马头马在渡过有凶险鳄鱼的马拉河后,总是在岸上犟头撒欢,显示出成功后高傲的样子;我国西南苗族妇女一旦做了母亲,马上梳起高高的发髻,以标示自己做出了贡献。

从文本的白纸黑字中能读出活生生的生活画面,这不但入了书,而且出了书,更须强调的是,它是理解上的运用,没有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不可能概括出“傲气”这一语词的。

注释:

①陈善:《扪虱新话(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版第864页。

②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6)》,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050、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