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

时间:2022-09-16 00:04: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考核方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考核方式

第1篇

关键词:能力本位; 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127-001

目前,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中,多数职业学校在学生考核和评价方式方面,仍然沿用传统教育的方式,脱离了职业教育以能力本位的本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革的深入发展。因此建立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职业教学考核评估制度,在职业教育中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先进性,它能促进职业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能力本位考核方法与传统考核方法的区别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考核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分散为主、以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法。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成绩考核采用等级制。成绩分为“优秀”、“良好”、“通过”、“不通过”四等。学生成绩的确定是以课业为主要形式,重点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

1.能力本位模式考核以课业为形式,以证据为依据,以成果为标准;传统的考核方式以分数为标准,以卷面成绩为依据。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实际成果为标准。

2.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考核以课业为主、多种形式并用。

3.以成果定等级,重视资料积累。传统的考试方式以笔记或作业定平时成绩,以试卷定期末分数。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以课业形式为学生提供在活动中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成果主要在完成课业的过程中展示。

二、依据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改革职业学校考核评价方法的设想

职业学校考核评估方法的改革,应当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能力考核为中心,考核方法力求全面、真实。在具体的实施上,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明确考核评价的内容与形式

职业学校学生的考核评价,一般基本素质评价可采用档案袋法,而对于学生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评价,一般应采用能力本位试卷,单项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等。

1.1档案袋法。档案袋法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养成教育是十分有效的。档案袋包涵三种类型分袋:第一种,产品档案袋,旨在收集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第二种,过程档案袋,主要反映学生的努力过程;第三种,进步档案袋,通过比较学生不同时期的同类作品判断学生的进步。

1.2能力本位试卷。能力本位试卷是根据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特色提出来的。主要运用于一个教学科目结束时对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评价。

例如旅游专业试卷中的这样两道题:

A.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是什么?

B.应用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对本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很显然,A是知识本位的,B是能力本位的。对于职业教育当然用后面的考题更合适,因此职业学校应用能力本位试卷。

1.3单项能力测试。单项能力测试是针对那些在学生的职业生涯中,经常使用或者很难掌握但又十分重要的技能进行的单独测试。

1.4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是为了评价学生对于单项能力的整合情况,形成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而设计的。比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开展旅游策划活动,制定旅游策划项目。做项目是职业学校教育中常用的一种训练和评价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办法,一般由几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完成一个项目。在小组中,他们组织起来,有分工、有合作、有目标、有计划的开展工作。这样不但能够训练评价他们的专业能力,也能够训练评价他们的通用能力。

2.对于专业课和大部分专业基础课,应当以完成课业为主要考核评价形式,同时可以辅之以其他考核形式

2.1规定课业数量,可根据每门课程课时的多少确定课业数量。一般应以15~20学时设计一次课业为宜。

2.2.对课业的要求,课业设计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所设计的每一次课业都应包括:

①课业题目。

②课业背景。

③学生应完成的任务。

④培养的能力。即通过本次课业要培养和考察学生哪些具体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

⑤课业评价标准。

⑥课业完成时间。

2.3对课业成绩的评定,课业按等级给出成绩,一般分为优、良、及格、重做和不及格5等。

优:课业的各主要部分均表现出色。

良:课业所有主要部分均明显优于合格或课业某些方面出色,其他部分基本达标。

合格:课业所有主要部分均基本符合标准。

重做:课业基本没达到标准。(一般规定重做的课业成绩等级最高为合格)

不合格:课业经过重做仍未达到标准。

第2篇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整体护理的开展,对护士素质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职护理教育应与时俱进,立足于临床工作需求,培养护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礼仪规范,以提升其综合素质,塑造护士“白衣天使”的职业形象[1]。《护理礼仪》系统介绍了护理工作者应掌握的礼仪常识,具有鲜明的人文特点,在高职护理教学中,不仅要教授护生礼仪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其礼仪行为[2]。传统的考核方式为理论考核,笔者认为完全理论的形式对《护理礼仪》考核,模式僵化单一,且对学习目标的评价模糊,不利于高等教育改革。

笔者在《护理礼仪》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并将理实综合考核方式与传统的理论考核方式相比较,效果较满意,具体汇报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校2012级高职护理11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名学生,两组学生性别、年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班均由同一名教师授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均相同,教学进度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理论考核方式,即由老师拟定考试内容与题型,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答卷,包括基础理论题、规范举止题和案例分析题,均以笔试的方式完成,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基础理论题占总分值的50%,规范举止题和案例分析题各占总分值的25%。

1.2.2 实验组

采用理实综合考核方式,即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考核内容包括基础理论题、规范举止题和案例分析题,其中理论基础考题内容和形式同对照组,规范举止和案例分析相关试题改为实践的形式考核,分值分配同对照组,即基础理论题占总分值的50%,规范举止题和案例分析题各占总分值的25%。

①规范动作考核:55名学生分11小组,每小组5人,每组考核时,同时完成5种考核指令,考核指令由教师随机提出,同组的学生同时开始,各自独立完成,以完成动作的效果计分。考核结果采用五级评分法,分好、较好、一般、差、较差五等级,对应分值依次为25分、20分、15分、10分、5分。

②案例模拟:教师拟定11个案例,并制定评分标准,于考前一周下发案例、公布评分标准。 学生则根据案例,各小组自编情景剧,采取开放式的考核形式,即情节、道具自定。

2 结果

2.1 成绩比较

一学期中,对两组学生进行期中和期末2次考核,均采用百分制。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实验组和对照组人数各55人,期中考试成绩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分分别为69.4和63.7,期末考试均分分别为82.3和71.8,对两组学生测试成绩进行比较,通过SPSS统计分析,结果示两组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P

2.2 学生认可度评价

为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考量学生对于理实综合考核方式的认可度,真实反映出考核带给他们的创新体验和学习积极性,笔者对实验组5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5份,回收55份,回收有效率为100%。结果显示:52人认同理实综合考核形式,占94.5%,3人持中立态度;53人认为能提升学习兴趣,占96.4%,2人持中立态度;100%的学生认同考核评价标准。

3 讨论

第3篇

关键词: 微量物证检验 考核方式改革 主要内容

目前,正值公安教育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过渡的重要转型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是公安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考核活动是教育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在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中具有方向性、基础性和标准性作用。在公安教育工作中,如何使考核方式更加科学、合理,更好地反映出学生对所学公安理论知识和各项应用性技术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从而公正、客观地完成对教育过程和学习效果的总结与反馈,是考核方式改革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微量物证检验课程的理论知识考试、实践能力(包括现场物证勘查技能和实验室物证检验技术)考核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满足新时期公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考核模式提出的新要求。

一、微量物证检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在公安教育体系中,公共安全领域内的物证技术包括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公安图像技术、微量物证检验、毒物检验等,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公安应用技术。目前依然在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即一张试卷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方式方法单一,结果难免有失公允。虽然多媒体技术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程教学过程中,但《微量物证检验》考试形式还是以笔答试卷为主,无法实现对学生从知识到技能的全方位考核,不能适应当前的公安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和多元化为《微量物证检验》课程考试和考核方式的重要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依托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无纸化考试,既可以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又可以提供实践能力考核的情境条件。所谓无纸化考试是指在计算机上进行的考试,其主要特征包括:试卷由计算机从已建立的题库中调题组成,考生每人一机一卷,根据显示的题目用键盘或鼠标输入答案。考试结束后,计算机自动完成阅卷、评分、统计及分析等工作。采用无纸化考试,在改变考试形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考试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公安专业的考试由单纯的理论知识引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向,并以公安实践工作中急需的技术和技能考核为主。

二、《微量物证检验》课程考核改革主要内容

为了适应公安刑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强化实践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督促与考核,客观完整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对考核系统的设计和题库的设计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和探索。

(一)考核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要实现无纸化考试,就必须设计考核系统软件。系统总体设计采用所有计算机普遍适用的无纸化考试的原则。首先,考核系统要具有通用性和扩展性强,也就是系统对知识点结构的组织和维护要灵活,并严格按模块划分,以便将来扩展。其次,系统要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系统要易于维护、安装简单,实现一般多媒体电脑配置就可支持客户端的访问,并且具有抗干扰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最后,系统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通过对试题、试卷、成绩和考生信息的加密,保证考试的公正、公平。

考试模块是本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考试时考生登录后,选择考试科目就可以调出试卷,开始在线考试。为了实现动态随机地抽取试题,需要在选题过程中,每选出一题即在试题库中做出标志,以便下次不再重复选取此题,待试卷组题工作结束后再对试题库中的标志位复原即可。考生的答题信息通过单复选按钮选择答案实现。考试结束可以采取将自主提交试卷和到了规定时间自动提示有机结合的方式予以实现。考生输入本人的区队、学号、姓名等个人资料后,计算机自动调出试卷,并将试卷内容显示在屏幕上,考生用鼠标点击所选答案的字母或题干答题。试卷一经调出,计算机自动计时,当到达规定时间时,计算机自动终止考试;若未到时间,考生则可以提前终止考试。

(二)题库设计

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将微量物证检验课程各章节内容的重要知识点疏理。按照各知识点的难度设置系数分类管理。所有题目按课程章节划分归类,题型包括单项和多项选择题,有媒体形式的试题,每道题占总分值的分数比例由教师考前组题时指定。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中应知应会范围内各章节内容课时量的大小、知识点的多少等情况确定每一章节的题目数量,将相关指令录入计算机试题系统软件。根据参加考试的具体人数命令计算机生成相应数量的随机试卷,保证试题的覆盖面和侧重点紧密围绕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题库管理主要包括试题录入、试题分类、试题维护等功能。试题录入可采取集中录入或随时录入;题库中的试题按知识点、题型、难度等不同分类管理;题库维护主要包括对试题库中的试题添加、删除、修改、浏览、重新整理、分类统计等功能。题库组卷主要用于处理考试选择的章节、每章节的题目数量、考试时间、评分标准。使用时由教师输入组题要求及组卷数量,计算机根据教师录入的数值自动产生相应数量的试卷。除了上述考核基本知识的客观试题外,题库中还包括以考核现场勘查及物证鉴定能力为主的案例分析题。这部分题型涵盖各类典型案件中的包括炸药、射击残留物、纤维、塑料、橡胶、油漆、文件材料等不同种类物证的检验分析技术的考核。

(三)实践能力考核系统设计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案件情境,考查学生实践能力。通过重建各种爆炸、涉枪、纵火、凶杀、盗窃、抢劫、、交通肇事等典型案件仿真案件现场,建立案件情境资源库。考试时随机调取案件,再现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为刑事侦查、刑事技术学员提供一个直观地、全方位地审视案件现场,多角度分析研究案情,制定现场勘查方案的考核平台。各种案件现场遗留物证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作用的结果,物证分析鉴定的结论可为案件性质的定性、指明侦查方向提供科学的证据。物证鉴定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实践技能,对于这方面的考核仅仅通过理论考试是不能达到培养目标的。建立物证鉴定虚拟仿真实践考核软件可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使学生在虚拟仿真物证分析鉴定系统中,完成常见微量物证检验技术能力的考核。

第4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考核方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16-02

1.学英语教学的考核方式现状

英语做为高职阶段的必修课程,其教学评价一直被狭义的界定在教育测量,又进一步被限定在教学测试。教学测试的主要手段是考试,英语考试基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及教学实际,在每学期末进行,形式基本上采用普通高校英语评价方式。考试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考试是检测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考试也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更新教学的手段,促使教师"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造,重理论、轻操作"的考试模式,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应该是检验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重点。而近年来,高职院校根据高职教育的目的和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在教材选用,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努力,但是在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模式及内容上却缺乏必要的重视。目前大多数英语考核模式仍沿用传统的期末闭卷笔试模式,其内容大都包含听力、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等几个传统的项目,并以此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检验学生整个学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在这一点上,考核方式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考试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应该是为教学服务的,应该在保持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对英语教学产生正面的导向作用。应将考试理解为对教学的一种效果反馈,一种教学方式调节的方向,一种对于教学改革的促进。因此,大学英语的考核方式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无论是从考核形式上还是考试内容上都应该真正符合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使之真正能为英语教学及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2.大学英语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是高职高专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其培养目标是以素质教育为本,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及技能,使其在毕业后的社会交往和工作、学习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跨文化交流。考试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检测教学效果,学生检测自身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是反馈教学信息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过去我校英语测试多以客观题为主,听力和口语测试在整个试卷中所占比例为零,翻译的比例也低,考查不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就造成了教学目标与测试内容的矛盾。考试形式单一。我院英语考试形式主要为笔试闭卷,时间大都100分钟,并且所有非英语专业考试题型全部相同,考试题型的标准化掩盖了人性化。我院英语考试试题按照基础题目、中等难度题目、高难度题目7:2:1的比例来出题。这种考试方式对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学生非常有利,他们考前集中突击一下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但这却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风建设。

改革后的大学英语课程依然实行期末考试这种考核方式, 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多种手段来综合考查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素质,做到重视平时表现、重视能力培养、重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平时成绩包括:开卷小测验、课堂讨论、平时作业成绩和出勤率。这种学习和讨论训练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对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产生新思维、新观点非常有益。这实际上是将单一的考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将终结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有效结合。终结性考核是一个学期教学活动结束后,对学生完成学习情况进行的整体评价,评价的目的是给学生下结论或者分等次。形成性考核是指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日常学习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的评价,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对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来说,形成性评价更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的英语交际能力、分析表述能力的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比较,形成性考核更完整,更能全面体现学生真实水平。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强化形成性考核;注重考核内容的多角度(即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和多层面(即注重对学生英语基础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英语书面分析表述能力等层面的考核),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3.大学英语考核方式改革的探讨

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英语考试形式,提高了学生对英语考试的兴趣,引导师生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英语考试形式上,摒弃了过去一刀切的英语考试模式,结合了不同知识环节的性质、特点,以及对英语知识的要求和应用程度来确定相应的考核方式。比如,对词汇和短语这样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比较高,可以采取读+译为主的考核方式,因为对这部分的学习要求重点在于掌握这些英语基础知识;对于英语的阅读,往往对于实践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对于英语的听、说方面,采用了口试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而避免学生对英语的单纯记忆,提高学生对英语考试的兴趣,同时又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本学期的英语期末测试中,我任课的三个班级90%以上的学生通过考试,而且考试成绩呈现正态分布。

在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考试模式已难以适应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实行考试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大学英语的考核方法越来越科学、全面、合理。通过这些措施和方法,我们改进了考核评价模式,建立了较为科学的考试体系,加强了教学质量监控,规范了教学管理,调动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 弊端 形成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

【Abstract】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training goal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analyzes the disadvantages of current evaluation methods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and puts forward the new assessment contents and ideas. This article emphasizes the practice examination and students’ studying participation process, combines the formative assessment with summative evaluation, promotes students' autonomic learning.

【Key Words】English teaching disadvantage formative assessment summative evaluation

大学英语是高职高专的一门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和社会交际的日常活动中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高职教学改革中,要加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育意识,必然要改革高职的考试体制,建立健全的学生综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考核评价这个指挥棒的作用,以此来推动学生的学习以及能力的培养。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和考试制度成为高职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职现行考核方式的问题与弊端

1.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受传统的升学考试、学位考试的影响,在高职院校的考试中,考核内容多依附于教材和老师课堂上传授的理论知识,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命题,侧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和继承度,在这种考试中,记忆力的考核处于主导地位,而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于边缘位置,这样的考试与高职培养学生技能的教学目标相违背。

2.考试重结果轻过程。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考试主要以课程结束后的期末考试成绩为准,一锤定音地评价和区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高低。这种考试组织形式缺少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知识能力吸收的效果,导致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应试教育”倾向。

3.考试时间过于集中。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的考试集中安排在期末,平时很少有阶段性的考查或考试,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养成平时懒散的不良习惯,学生觉得平时可以不好好学,只要期末考试前一周突击复习,加强记忆就能过关。

二、改革现行考核方式的必要性

面对以上诸多问题,高职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能力为指导原则,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潜能和学业成就。 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考核的根本目的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的提高程度,考核要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不能禁锢学生的思维,也不能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要通过考试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等。

三、改革考核方式的目的

为促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督促学生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必须对英语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考核方式分为两部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强化学生学习的参与过程,淡化期末考试的分数。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状况,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加强实践考核,改革考试方法

为了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建议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该考核方式应涵盖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其中,学习态度主要指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能力主要指学生选择学习资源、学习媒体、学习方式与方法;学习效果主要指学生独立完成课程学习内容、课程作业、课程实践环节的数量及质量。具体考核形式有:daily report, role-play, discussion, English speech, unit exam, words dictation, team activity, final exam and so on. 此外,课堂评价也不能忽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为学生建立专门的学习档案,通过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学习体会及学习心得。期末考试时,要增加试题的灵活度以重点考核学生理解、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平时增加单词的听写、英文日记的写作、课堂几分钟英文汇报、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等,为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奠定基础。

五、考核方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1.形成性考核(40%)。形成性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40%,满分100分。考核内容有:考勤,平时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考核,阶段性词汇测试考核,阶段性实践考核。其中①考勤:20分,旷课一次扣2分,迟到一次扣一分,扣完为止。②课堂表现:30分,根据学生学习态度:上课是否认真思考,回答问题是否积极,是否认真做笔记等方面来评定成绩。 ③作业:15分,每学期作业6次,另外要求学生用英文写周记或日记,根据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和数量来评定成绩。④词汇测试:15分,每两个单元进行一次听写,老师要认真批改,根据听写情况评定成绩。⑤实践考核:20分,包括口语秀、课前英文汇报、英文演讲、戏剧表演、角色对话、背书、小组活动、个人才艺展示等,确保每学期每人至少有两次表演的机会,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2.终结性考核(60%)。终结性考核以书本为基础,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要求试题题型涉及面广,能综合考查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体题型和分值见下表:笔试部分满分100分。

高职英语课程考核改革必须以实用性为依托,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构建适应高职英语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多种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准备性、形成性、诊断性及总结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考核后的跟踪调查,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分析; 课程特点; 考核方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 0101- 02

经济全球化使得财务会计信息在社会与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把更多的会计专业学生培养成高层次的职业经理人才,为了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分析和解读财务报表的实践技能,财务报表分析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世界范围内得以飞速发展。本文首先回顾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其次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性质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考核方式应当适应其课程培养目标和特点进行适当改革,采用提交课程报告与面试环节相结合的终结考核方式,辅以平时考核成绩,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终身学生的兴趣。

1 国内外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设置情况及发展回顾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在1989年提出,“教学的重点不应仅局限于相关的教学资料,还应重视学科与课程间的交叉,即复合学习的必要性”,自此开始了其会计改革的步伐。aecc于1990年的第1号会计教育状况报告《会计教育的目标》指出:学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在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当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使其终身学习。由此,作为培养学生学会解读会计报表、运用财务报表传递的信息进行决策、战略评估和价值分析的课程——财务报表分析开始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逐步设立和发展。prober & sherman(1988)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末教学计划的安排上,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重要性远低于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程度。而jo lynne koehn & jolene j. hallam在1999年对美国和加拿大362所大学的调查研究则已经表明,67%以上的学校在本科阶段开设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

在21世纪的中国大学中,绝大多数设置会计专业的学校都开设了与财务报表分析内容相关的课程,并且一般作为专业选修课设置在第六学期以后,作为学生在完成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基础课程之后的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课程。实践证明,大学会计专业本专科教学计划内开设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有助于“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极大地满足了实践中对会计人才能力的需求。

2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性质及特点

财务分析本身即根据相关学科或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标准的会计信息分析转换为决策或管理有用的信息;同时,财务分析又根据相关学科理论与实务所需求的信息,转换为会计应该提供的信息。因而,财务分析或财务报表分析在会计学与财务学的关系中,起到的是中介的作用。它是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经济活动复杂程度的加深,在其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的目前以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相关学科为基础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具有以下几点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

2.1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内容具有相对独立性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学科内容不是对原有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学科内容的简单重复或拼凑,它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自己的学科结构和技术方法;另一方面,财务报表分析学科又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学科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构建的一门学科,其不可能与其他相关学科泾渭分明,其独立性是相对的。

2.2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起

点较高,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工具分析和解读企业财务报告传递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从而对企业的价值和发展前景做出评价和判断。因此,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起点较高,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一门课程。其首先需要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作为先修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需要从应用财务知识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针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实施有效分析的能力,以透过企业的财务报表看清企业的本质。

2.3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和综合应用能力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表明其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避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具体技术分析方法和繁杂公式计算过程。一方面,这些技术方法在相关课程如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中大都涉及;另一方面,众所周知,财务分析方法的不同,往往会造成分析结果的南辕北辙,这不是分析方法不科学或不正确的缘故。故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和强调对企业报表进行分析的过程,遵循“战略分析—报表分析—价值分析—前景分析”的一般教学框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依据,将基本分析工具应用到具体的案例分析中,结合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讲授专业基础知识。避免学生出现“只会学,不会用”,专业知识看似学得很好,而一旦看到企业真正的报表便无从下手的情况。

3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一门课程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决定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而考核方式固然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但从根本意义上来讲,它是用外在力量督促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财务报表分析独特的课程特点使其教学方法有别于一般的会计课程,宜采用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并重的教学方法,并在其中适当引用“探究性”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援引“情境模拟”的教学法,从而激发学生探究企业财务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的相关知识储备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当前被广泛采用的考试课以考试定成绩和考察课以考查方式定成绩的一般考核方法对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都是不合适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考核方式应当进行适当改革。

具体说来,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考核方式的确定应当以反映学生是否掌握了分析问题的一般程序和技能为准绳,采用提交课程报告和面试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考核方案设计如下:

3.1 平时成绩占考核成绩的30%

这一部分考核主要是为了促使学生积极出勤,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财务报表问题分析与讨论环节,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具体实践中可采用上课点名、课堂练习提问、对作业完成情况的记录等方式进行,其中出勤占10%,课堂表现占20%。

3.2 课程终结考核占考核成绩的70%,分为形成性考核和分析性考核

这一部分考核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无论是采用单纯考试的方法或单纯提交课程报告的方式来完成都是不合适的:其一,单纯考试的方法会出现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僵化学习情形;同时考试成绩只能反映学生对具体财务分析基本工具的掌握程度,不能反映学生综合运用技术分析工具解读企业真正财务报表的能力;再者,作为一门高起点的专业课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许多基本分析工具在财务管理等课程中均有涉及,再做考试没有太大的意义。其二,如果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终结考核作为考查课进行一般考核,又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利用现有的网络等工具搜索现成的分析报告敷衍了事,扭曲考核的最终目的。

笔者认为,财务报表分析的终结考核宜采用形成性考核和分析性考核两个环节。

(1) 形成性考核,占终结性考核的60%~70%为宜。这一部分考核可以采取提交课程报告的形式,笔者在近年的考核中经常会要求学生在这个环节提交一份最新年度的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不拘分析对象和分析方法,以分析方法的准确应用为准。

(2) 分析性考核,占终结性考核的30%~40%为宜。这一部分考核可以采用面试的方法,即要求每一个学生先针对自己的课程报告进行简要说明,然后授课老师在学生完成的课程报告基础上提出几个相关问题,

导学生对自己的课程报告进行解释。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加入这样的面试环节,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独立完成课程报告的写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自己课程报告中所研究上市公司的关注,老师的几句点评在评价学生课程报告质量的同时,也引起学生对自己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能力的反思,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 邵争艳.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3r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j]. 财会月刊:下半月,2012(1):96-97.

[2] 任家华. 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考[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74-76.

第7篇

关键词:考核方式;建模思路;熟练程度;效果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3-3037-03

在2006版的工业设计本科教学大纲中,考试方式定义为考查,主要以试卷考查为主。为了探索新的考查方法以适应教学需要,开展了多年考试方法的改革,在05级到09级几个年级中进行了实践,采用上机考试方式为主的多元考核方式,获得显著的成效,有助于学生提高建模表达水平,促进教学效果。

1 考核目标与内容

考核的目标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对Rhino等设计软件的应用与操作能力,包括建模技巧、建模思路方法以及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与效果等实践能力的考查。有利于提高学生三维建模的能力。

1.1 两种考核方式的比较

试卷考试适用于理论考试和推理性较强的课程。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知识点的记忆,以及计算推理。而对于技巧与实践的考核是试卷考试的盲点。实践性的考查方式,重点可以测试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对于现实问题的分析,判断,操作等能力与水平。在这样的考核方式下,对整体建模,形体细节刻画的考察多一些。对于整体建模而言,顾名思义,是考察整体效果的,主要在于形体的比例、形式、曲面以及过渡部分的处理。考察的基准点在于轮廓线的刻画是不是完美。曲面的衔接过渡的处理是不是合适,会不会出现漏洞,多余的面,有没有多出来的边。零件的建模在于零件分割的设计与表达。在这里,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工艺与结构的知识,也考查了软件的表现能力。相对来说,对分割与修建工具的应用考察的更多一些。细节刻画对于效果表现来说,可以借助平面软件通过后期制作来完成。这一部分所说的细节刻画在于曲线建模过程中细腻变化的表现,而不应突出零件不断相加这一表达方式。除此之外,建模部分考察的另一个方面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能不能利用最简便的方式完成效果的表现,及他的这种建模方式对后期的影响,一方面是对工程建模能不能起到良好的参照作用;另一方面在于渲染的影响,曲面光滑,当然渲染效果更好,反之,会出现瑕疵,效果就会出现偏差。

因此,计算机软件技巧单单凭借于试卷的问答方式,是不能达到考查实践能力的目的。更直接有效的方式则是直接考查其软件的运用过程和效果。

1.2考核的实施

偏重于计算机表达能力与实践方面教学训练的课程更适用于实践性的考核方式。实施考试要有两方面的要求:首先,考试的硬件设备数量与质量的问题,保证设备数量在一到两场考试完成所有学生的考核,达到考试方式实施效率较高的目标,设备保证软件运行稳定。其次,考试评定要在现场给出结果,再与上交的最终文件进行复审,确保考试结果评定的准确程度。

对于图1的方案来说,考核过程就是软件绘图过程分解。建模与表面效果的表现两部分。考生根据原稿的方案建模。在图1的a部分,要求指定为Rhino环境下建模,监考在考试过程中,考核学生的熟练程度以及完成模型的准确程度。完成的考生应举手示意,监考对其的模型进行评定,符合标准的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效果制作,完成图1的b部分内容。当考试时间到,所有考生停止。监考检查所有考生完成内容和情况。之后根据上交的打印文档评定最终成绩。

2 考核标准

2.1设计创意评分标准

评定创意是一个比较难的过程,借鉴国内外对设计作品评选的方法,定为比较评定法。首先看是否偏题抄袭。出现偏题作弊的情况可以直接否定。另外就是作品之间的比较,分类划分,选出三个档。于是,就可以分出在各个分档中给出成绩。

2.2建模效果评分标准

2.3渲染效果表现评分标准

渲染效果表现的成绩评定标准在于模拟现实材质效果的程度,真实感越强,难度越大,成绩相应就越高。而在过程的评定,在于方法与软件的选择使用上,相近的效果,方法越简单成绩就越高。渲染成绩的由效果与表现过程综合评定得出。于是渲染效果的成绩评定形成一个关系式:成绩=效果评定成绩*系数+方法评定成绩*系数。渲染的效果由模拟现实的程度评价,是一个线性评价,仿真越好,分数越高。方法评定在于快捷程度完成时间的考生自然是比较快捷的。

考核成绩分别由三部分组成:创意成绩,建模成绩和渲染成绩组成。而每个内容都有各自的评定标准与方法构成。层层递进得出结论。

3 考核效果的评定

图2右图中横坐标代表建模效果,以分数判定,30以上为达标。分了四个等级来判别效果,分别是及格、中等、良好和优秀。纵坐标代表每个等级的人数,中等的人数一班较多,达到14人次;二班也比较多,达到10人次。一班和二班优秀的同学是一样的3人次。对于总体来说,一班整体差别大于二班。对于效果评定,这种方法同样具有有效的区分度。

4 待完善的内容

考试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还未完善,主要包括界面设计与程序设计。对学生的考试信息进行确认,每个阶段作业的收发可以由系统来完成。目前各个阶段由教师内容收发和评定。在考试过程中,工作量过大,会对各项评定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5 结论

相比传统的方式,这样的考试与评定方式更适用于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软件的应用类课程的考核。考核的基础在于实践的过程和结果。直接针对实践进行,效果直接。分数的评定分成创意、建模、效果以及过程四个方面进行。相比传统的试卷考试,这一类型的考试,对软件技能类的课程来说,更适合于这种考试方法。

参考文献:

[1] 丁丽军,邹阳.从考试的功能谈高校考试改革[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65-67.

[2] 李红.创业素质及其培养策略探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3] 董文军,张晓华.教育理论研究的“关系”情结及其解构[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4] 王艳丽, 严国强.素质教育与高等学校考试改革[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 51-53.

第8篇

Abstract: It is the objective of higher education to cultivate the advanced professional talents with strong applicability.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commends that be attached more importance to practice teaching, and develop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xplores the Photoshop curriculum assessment methods, to a certain extent, guides students and teaches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ability, and then truly reflects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关键词: 高职;Photoshop课程;考核方式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Photoshop course;examination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4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213-02

0 引言

考试具有评价、诊断、反馈、激励等多种功能,并且实施考核本身,可以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等,所以考试方法的选择对促进教学、检验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现行考核方法,探讨适合高职Photoshop课程教学特点的考核方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适应高职教育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等应用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需要,一方面注重实践教学,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科学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调整师生的侧重点,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培养能力方面,进一步体现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

1 现阶段考试方式存在的问题

1.1 考试内容重基础轻能力 当前,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培养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在学时方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接近1∶1。但是,在设计试卷内容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尤其是对于Photoshop等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考核技能、能力的比重仅占40%左右。课本理论知识依然是考核内容的主体,往往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1.2 考试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 对Photoshop这门课进行考核,现行的考试以结果为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高低,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评价和区分,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其他过程性的考核,依然通过“一锤定音”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考试对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等是无法评定的。很多通过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所收获的情感经验、直接经验也是无法用一场考试衡量的。

1.3 没有体现考试的导向功能 多数学生还是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评优、评奖学金而考试,没有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及激励作用,也不能很好地系统分析及总结教学效果和质量。

1.4 考试时间的集中性 当前的考试时间,通常情况下主要集中在期中、期末,以及学业阶段性等终结时间点,学生在学习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出现平时懒散、考前振作的现象,容易培养学生投机的心理,进一步导制部分学生出现“考前突击”的学习模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2 Photoshop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2.1 引入企业考核标准、突出“能力考核” 学校的考试可由企业提供考试标准和考试题目,调整学校单一考核主体的方式,进而逐渐转变为校企共同考核的方式,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灵活运用技能成为考核评价的侧重点。

2.1.1 来自企业的考试题目能够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了解企业人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企业项目的制作标准。

2.1.2 将职业规范、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融入企业考试标准中。这样就可以把培养诚信、勤劳、团队协作精神等职业素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把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融入到平时学习生活中,按照企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并学习技能。

2.2 强调过程的考试模式 虽然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但学生真正掌握并能熟练应用技能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对于实践技能较强的Photoshop课程,在考核方式上,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分阶段、分过程、分项目地进行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在整个学习过程始终贯穿着考核,正确引导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减轻期末集中学习的压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注重每个教学环节,提高学习效率。

2.3 考核形式多样化 为了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地评价,需要提倡考核评价方法多元化,进一步突出职教特色,考试方式可有以下创新:

2.3.1 以考证取代考试 除了国家Photoshop等级资格证书,还包括行业认证证书,如Adobe平面设计师,合作企业内部认可的各种资格证书,如ACAA平面设计师。

2.3.2 以大赛取代考试 大赛的产生源于社会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是职业院校对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功能完善和拓展。通过参与大赛,一方面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技能的应用进行比较全面地检验,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转变为职业人。

2.3.3 以作品取代考试 考试只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方式,要真正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应该让学生到企业去,在岗位中学习。企业还能为学生提供完备、真实的工作任务、实训环境。学生技能考核完全可以在企业里进行,参与实际工作任务的作品,如果获得了企业认可并被采用,则学生可取得了相应的成绩。同时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解决了实际问题,这种专业自豪感与成就感会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3 Photoshop课程考核方式具体实施

总成绩=(平时考核成绩×30%)+(课内大品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40%)。

3.1 仿企业考核方法 平时考核成绩包括出勤情况10%、课内作品20%。主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参考某合作企业考核员工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设置奖金(分)共计30分。

3.2 公开点评打分法 所谓课内大作品,通常情况下,主要是指由教师指定的3个阶段性综合项目或者是实际工作的任务,例如完成照片处理教学模块后布置任务,学生可完成自己的老照片翻新,自拍艺术照处理等综合任务,也可接教师分派的合作企业相关照片处理工作任务。主要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制作技巧、创意等。对于课内大作品,由教师辅导完成作品的50%,课后自主完成50%。由教师通过不记名的方式对完成的作品进行公开点评,同时结合学生制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打分,包括作品创意、技术难度、复杂程度、工作态度、作品质量、工作速度、团队协作等方面,成绩折合后按30%记入总成绩。

3.3 强调技能熟练度的考核法 对于期末考试,通过上机考核的方式进行,机考成绩占40%,对于机考通常情况下主要考核知识牢固度和技能的熟练度。将机考分成:一是考核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考核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

4 考试方式实施总结

经过二轮课程考核改革实践探索,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和完善一套完整的考试评价体系。从结果来看,对于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通过考试进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更加重视平时的学习,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随着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考核评价体系逐渐趋于合理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曾晓娟.浅谈Photoshop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J].福建电脑,2010(8).

第9篇

关键词: 《就业指导》 考核方式 “三个超越”

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局部或孤立的改革往往难见成效。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与质量,检查学生技能的准确程度与熟练程度,检查老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1]。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以一两张考卷,一两次考试,一位或几位教师来确定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这样不能形成对学生客观与全面的科学评价。它更强调理论,忽视实际应用能力;强调孤立、分散的知识点,无法比较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以单调的分数来描述学生的素质,不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对自身能力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也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调整和发展。《就业指导》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实践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教学评估重点在于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2]。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就业指导》的考核方式必须改革,而改革过程中必须实现“三个超越”。

1.超越以理论知识测试为主要方式的传统考核制度,实现对学生就业能力的综合评价。

《就业指导》作为指导学生获得一种就业能力和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的实用性课程,要为学生的实效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更要为大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3]。就业能力其实是合理的择业心态、良好的气质形象、强烈的人格魅力、较强的书面与口头表达才能、信息搜集与鉴别能力等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集中展现。《就业指导》的外延应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而传统的理论知识考核方式,却谨守着教材理论知识这一狭小的天地,只能考核学生的“所知”与“所不知”。而学生掌握就业理论与知识,不等于他们能发挥其就业能力,灵活展现其综合素质。所以,《就业指导》重在考核学生的“所能”与“所不能”,发现其“所具”与“所不具”。因此,我将书面的理论知识考核改为以参加“模拟应聘”的形式进行,其中有模拟面试、检索就业信息、制作求职简历、签订虚拟的劳动合同等环节,全程侧重于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新的考核方式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为学生参与未来的就业竞争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蓝本。每一次参加考核,学生都获得宝贵的“初体验”,而体验的生成又促进学生将体验转化为可迁移的面试技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形象设计能力、求职信息搜集能力和语言应对能力[4]。

2.超越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方式的传统考试制度,实现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性评价。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评价都依赖于终结性评价方式,即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这种传统的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关注结果,而对于学生如何得到这些结果却漠不关心。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注重过程的评价,是关注未来、关注学生发展的评价。只有在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正因为关注过程,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5]。

在实践中,我以“模拟应聘”的形式,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来组织完成整个《就业指导》的教学与考核。首先让每个小组查找本地医药企业历年的招聘信息,然后从中抽出数家企业为模拟招聘单位,鼓励学生走访这些单位,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然后每组推荐一位同学作为“模特”参加面试,全组同学帮助模特制作简历,设计形象,了解信息,并给予面试前的辅导。在面试完之后,又与优胜者签订虚拟劳动合同,至此,整个教学与考核过程才完结。

反馈、鼓励、指导是形成性评价的三个要点[6],在这一过程中,要组织学生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多次进行小组讨论,有“模特”与“面试官”的总结发言,有“观众”的即兴点评,还有教师的全程指导,形成性评价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组织沟通能力。

3.超越以教师为唯一评价主体的传统制度,实现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民主评价。

传统的考核方式,突显的是教师的权威,而这种权威是透过试卷上的大红叉冰冷地作用于学生。在大批量的试卷批改中,教师无法也无从谨慎地运用这种权威,以形成对每一个学生既合理又全面的评价。教师给出的分数是一元性的,有时甚至是片面的带有专制性的评价。

而《就业指导》考核方式的改革鼓励学生、企业管理人员等参与到考核中来,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现状,将考核变成多主体参与的活动。“模拟应聘”中,“面试官”分别由教师、学生代表、特邀的企业嘉宾等组成。考前,对“面试官”进行培训,明确评价目标,统一并熟悉评价标准。然后,三方根据“面试”中“模特”的表现评分,给出的分数平均后作为该组同学的基分。在整个“应聘”过程结束后,由观众表决,根据“模特”的表现,评出“最佳形象奖”、“最佳简历奖”、“最佳应对奖”等单项奖,适当给予加分。这样,全体学生都参与了评价。最后,由小组长根据本组同学参与过程中所承担的工作及完成情况,依据小组基分适当浮动,给出本组每个同学的最终分数。这样,在整个考核过程中,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评价者,浓厚的民主气氛中体现出公平、合理。

《就业指导》进入高校课程体系为时不久,其教学研究与改革还不深入。它作为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创新教学方法,还要采取多样化的评价考核方法。以考核方式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不但会对考核改革本身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会对其他教学环节的改革起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就业指导》课程的整体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向横向扩展[7]。

参考文献:

[1]刘青,刘畅.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探析.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1:121-124.

[2]张爱云,杜安强.医学生就业竞争力透析与就业指导课程建.医学与社会,2010,6:94-96.

[3]唐玲,蒋舜浩.对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变革的理性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4,1:81-82.

[4]涂凌智.“面试技巧”的体验教学设计.出国与就业,2009,6:119.

[5]熊阳,来平凡.形成性评价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药学教育,2009,6:31-34.

[6]朴杰,杨琳丽,曹德品.关于形成性评价的思考.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010,5:4-5.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校:语文教改;考核

一、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校语文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改革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考试考核方式成了这一系列改革的瓶颈。作为评价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标准,它的滞后性和单一性已经成为阻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美文精读的考试形式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虽然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的完善,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依然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极大的束缚了学生个体发挥的空间。职业教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为主要教学目的,如何把这个目的反映在考核方式中是改革的方向,而闭卷考试达到的目的与美文教育的初衷相去甚远。2、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真正有成效的考试应该能够真实反映80%以上学生的学习情况;3、无法真正达到学生的学习愿望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考核只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因此,《美文精读》课程的考核应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

二、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在具体考核方式的改革过程中逐步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考核方法,其基本思路是:

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况及课后练习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以此作为考核学生学习状况、评定学生学科成绩的主要依据;其实施措施主要为三次阶段测试和最后的学期测试。

1、学期成绩计算方式:

平时成绩(课堂活动分10%+作业分10%+阶段性测试分30%)+学期测试(50%)=学期总成绩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详细记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及练习完成情况,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准确评价,要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加信心,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发展的机会与空间,自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学习目标。除教师评价学生外,还可以开展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学会互相欣赏、互相协作、互相激励。

2、平时成绩的计算方式

(1)课堂活动情况评价方式

我们设定每节课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能以各种形式有效的参与教学活动,再根据总授课时间以及学生总人数,算出每一个学生一学期最少参与的课堂活动次数。一个学生如果在一个学期之内,能有效地参与40次课堂教学活动,他就可以获得成绩考核分中的10分。参与次数增多或是不足,再按相应比例予以增减,保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能各展其能、各尽其能。

(2)作业考评方式:

作业是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它是“思”与“做”的结合。按照美文精读的教学特点,我们按两节课一次书面作业的量计算作业次数。学生们只要能按时、有效自主完成作业即可获得10分的作业分。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对自主性和创新性强的作业则以双倍分值计算,用以鼓励学生的大胆创新,主动发展。

作业的设置尽量做到科学、准确、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独创性,同时,及时评价,尽量杜绝学生抄袭作业、应付任务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分析的良好习惯;做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及特长,促进学生个体之间的良性竞争。

(3)阶段测试的形式和特点

新的成绩考核方式中的阶段测试形式多样,重在考查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的情况,主要采取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写作技能。根据单元训练的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以话题作文的形式进行考核,用一周的时间,学生自主完成。写作形式多样,可以是课堂写作,也可以课后查阅资料,课堂完成。

第二、小组讨论:教师提供与单元训练和课文知识目标密切相关,同时反映时代讯息的论题,学生分组讨论,得出最后论题,并在课堂当堂陈述观点,根据观点的完善和缜密度,教师随堂作出评价,计入平时考核成绩。

阶段测试开放、新颖又具备实效,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和实战性,是在教学实践中备受好评的测试模式。

3、学期测试的改革措施

学期测试的重要性无庸赘述,它在学生考核成绩中占有最大的分值,不仅学生们非常重视,教师也是煞费苦心的设计考核方式;在学期考试中如何扬长避短,摒除弊端,尽量做到高效、科学,既能够体现教学目标,又能做到灵活新颖,是考核方式改革的主要实施方向。我们在实践中采取以下形式:

(1)试卷。试卷设置分为填空题(10%)、选择题)(10%)、问答题(10%)、阅读题(10%)、诗歌鉴赏(10%)、写作(50%),采取百分制的分数设置。其中知识识记占有试卷比例的20%,能力考核占有80%。

(2)写作。以话题作文的形式进行考核,用一周的时间,学生自主完成。写作是集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想考核目标为一体的考核方式,最能体现学生的文学功底,因此,我们认为,把写作作为最后考核的形式,是科学有效,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

(3)情景设置。情景设置形式多样,可以是小组讨论,也可以是戏剧表演。教师设定特定的情景,学生分组进行,最后以小组写作的形式完成任务,这不仅提高了学生们自主完成考核的能力,同时培养和提高了她们团结协作和良性竞争的意识。

第11篇

关键词:维修电工;实训考核;改革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4.071

1引言

维修电工实训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实训课程,是我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实施比较好的实训之一,在我校实训课程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通过维修电工的实训,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电的基本常识、室内照明线路的安装以及故障分析、电动机的拆装、基本的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等内容。这门课程通常是以项目为核心,每个项目又是以多个子项目的形式展开的。这些子项目主要包括识别选用电气元器件、阅读分析电气原理图、元件的定位与线路的安装、通电排除故障等小任务。实训结束后,学生通常要参加劳动部门对其的技能考核,拿到电工证书,对学生的正常就业就有了保障。

考核是任何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的情况做必要的评价。理论环节的考核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常通过试卷的形式,有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其中客观题的考核最为标准,但是也存在一些学生瞎蒙乱猜的弊端。由于国家在人才培养的方针上长期执行的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政策,实践考核长期被边缘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造成的后果是,实践考核的积累的经验比较少,实践考核的评价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几乎所有的实训环节专业的考核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主观性比较强、打分随意、打分结果受教师情绪影响比较大等问题,影响了对学生的科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需要得到一定的改进。笔者曾经碰到过一次学生由于不服实训考核的成绩与老师冲突的一起案例。

2传统的实训考核方法

笔者在工科院校中从事自动化专业教学多年,经历过多次维修电工的实训考核,也积累了一些维修电工实训考核经验。传统的考核步骤如下:

(1)提前准备好实训工具、耗材和元器件,并测试其完好,清点其数目,做好其记录。

(2)准备维修电工实训的考核题目。维修电工的实训考核题目一般从室内照明线路的安装以及故障分析、电动机的拆装、基本的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这三个方面来出。其中基本的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这个方面由于考核的知识点比较多、考核项目容易细化、考核的时间比较恰当等优势常常被列为考核题目的优选。

(3)选好维修电工实训的考核题目之后,打印数十份考核题目,并叠成小纸条便于学生抽签。

(4)根据考核学生的多少,实训设备的多寡来安排实训考核,一般实训考核的时间为一个小时,一批10人。

(5)学生根据自己实训考核时间参加考核。

(6)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确定学生成绩,并通知不及格的同学参加补考。

3传统的实训考核方法的弊端

不可否认,传统的维修电工实训考核方法有其合理性,它起码是前人工作的总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考核的弊端也慢慢呈现出来了,具体的弊端如下:

(1)打印抽签题目的纸条工作量比较大。由于学生的数目比较多,通常是一两百人,要准备的纸条很多,并且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2)学生拿着维修电工实训教材参加考核,给人感觉是在做实训,没有考核的紧张气氛。

(3)学生的实训考核成绩不规范,受老师的主管情绪影响比较大。部分学生对考核结果不满意,情绪比较激动,部分学生有顶撞老师的倾向。

4改进后的实训考核方法

4.1采用抽签软件来代替字条抽签

本人通过大量的实践,在互联网上找一款免费的抽签软件来代替手工抽签。这个软件叫抽签助手2.8。通过这个软件,学生可以大大提高抽签的效率,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的气息。这款软件可以最多输入五十个抽签题目,另外还可以设置抽签的循环速度。

4.2实时打印试卷和评分标准

针对学生对考试规范性的质疑,我们采用现场打印试卷和评分标准的方法。学生抽签完题目之后,立即打印试卷。由于实践考试有其特殊性,学生不可能带笔在试卷上涂画,打印好的试卷还可以循环使用。这种考核方式既保证了考核的规范性又具有一定的环保性。

4.3细化评分标准

针对学生对考核结果的质疑,本人把维修电工的考核细化成五个小项目,它们分别是电器元件选择、元件的安装、布线、通电试验、安全文明生产等。每个小项目又分为若干个子评分项。考核的时候现场给学生打分,尽量让学生做到心服口服,减少学生对实训考核的质疑。

5结论

本人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针对维修电工考核方式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深知,人们对实训考核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的探寻是没有止境的。我希望能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方面的实践。

参考文献

第12篇

每到月末,总是我最忙的时候。我得到幼儿园网站的博客上,查看教师们上传的教育随笔、教学反思、个案观察记录等,然后在考核表“已上交”一栏打钩,统计篇数。这项工作月复一月地做着,自己有些厌烦,教师们也越来越敷衍了事。新学期伊始,我适时转变了自己的观念和做法,不再是月末去赶任务,而是在平时的每一天,抽出时间进入幼儿园网站,阅读教师们上传的博文。没想到,这一方式的转变为我园的考核工作和业务研讨交流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成效。

一、细细阅读,妙语点评

点开每一位教师的博客,她近段时间带领班上的孩子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了哪些发现,对哪个孩子进行了细致的跟踪观察,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方法,一一尽知。有时,教师会为班上某个孩子一句生动有趣的话而忍俊不禁:有时,教师会为某个家长的冲动言行而伤怀感慨;有时,教师又会为教学中一种策略的成功运用而欢欣雀跃。而我,就在电脑前分享着她们工作中的喜怒哀乐。

除了例行公事统计文章篇数与记录文题外,我还有意识地在一些教师的考核表上加了点评。如有个教师每月都会上传许多孩子的活动照片、作品和自己的教育随想、反思,我便在后面写道:“做你班上的孩子,是幸福的,每天都有一个细心的老师用爱的目光在关注他们;做你班上的家长,是幸福的,每天都能在网站上看到孩子们精彩的表现。”有个教师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和家长产生了摩擦,备感委屈,于是我宽慰她:“调皮的孩子让你烦心了,但我们的成长也是从管理孩子、指导家长开始的!委屈是暂时的,你的付出是有价值的,加油!”就这样,考核工作变成一个温馨而愉快的过程。

二、捕捉契机,共同研讨

有时,上传的博文中反映出来的不单单是获得成功的喜悦,还有更多专业上的无助和困惑,有的还是教师个人能力无法解决的。例如,由于班上人数较多,有个教师对饭后散步的混乱无所适从,对这个每天必须开展的生活环节开始惧怕起来。我及时把这一话题带到业务学习中去,让所有教师参与讨论。教师们纷纷献计献策,有的从教师层面的管理形式谈,有的从幼儿层面的组织模式谈。热火朝天的讨论氛围也感染了那位教师,她从原先低头不语当旁听者,到积极发言、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个人的纠结最后演变成对“饭过散步管理”的集体反思,不仅解决了一个人的困惑,同时对其他教师也有启迪。

这次“试水”成功后,我便在教师的博文中有目的地去寻找话题,有意识地引导教师就实际工作中的细节问题进行反思,并勇敢地提出自己的异议和困惑。刚开始有很多教师觉得提出自己的困惑表示自己无能,但一次又一次研讨让她们感觉到,能提出自己的困惑就表明自己在思考、在实践、在积极地寻求转变。于是,困惑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多,反思越来越多,同时,共鸣也越来越多,方法也越来越多。

让教师爱思考、爱钻研、爱探究,她们专业成长的步伐迈得更有力。

三、鼓励成长,适时推荐

阅读教师的博文时,我时常会和教师认真而坦诚地交流,为她们细细指出案例应该怎样描述才能更形象生动,结尾要如何处理才能恰到好处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教师们将文章重新修改后交给我时,她们的眼里多了信心,而我要做的,是择机将这些优秀的文章向网站、专业报刊和论文征评处推荐。一旦有稿子被录用了或者获奖了,教师们写作的积极性更高,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便建立起来了。同时,教师们对我也多了一份知音般的信任,心里有话愿意和我交流,写作过程中的小细节、小收获也愿意和我分享,我的工作开展也更顺畅、更有效。

教育教学资料的检查和考评,只是众多考核工作之一。这些考核工作原本就不该是冰冷、生硬、封闭的,它们应该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彰显活力、体现人本文化、传递关爱与温暖的过程,是最终实现教师心灵与专业共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