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

时间:2022-04-22 07:48: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爱留守儿童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县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村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村两委等组织的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第一步、建立关爱档案。通过三个月的走访串户,我对本村“留守儿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详细了解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爱好、家庭情况、家长务工地点、联系电话、监护人等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在争取到了县、乡两级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制定具体帮扶方案,对“问题留守儿童”、“困难留守儿童”作为重点帮扶对象进行关爱。

第二步、构建关爱网络。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积极发挥自身示范带动作用,组织村两委、党员、以村民组为单位,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初步形成以乡党委政府为带头,大学生村官为主体,村干部、党员群众主动参与的结对帮扶关爱网络。

第三步、搭建关爱平台。一是以村级网络为平台,做一名“联络员”,开通“亲情视频”,让留守儿童与父母每周进行一次视频交流,接受亲情关爱;二是以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平台,做一名“播放员”,每月组织一次留守儿童观看励志教育专题片,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做一名“管理员”,全天候为留守儿童开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四是以留守儿童活动室为平台,做一名“组织员”,利用节假日,组织各种有益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文体娱乐活动。

第四步、开展关爱活动。通过县、乡党委政府的大力资助,积极开展“家长”、“爱心妈妈”、“临时爸爸”等关爱活动,由妇联、共青团牵头,为留守儿童购买书包、文具、衣服、食品等学习生活用品,尽力为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让留守儿童在帮扶和关爱下快乐健康成长。

四、工作安排

八月份:

1、成立村级领导组、对全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摸底。

2、建立留守儿童基本档案。

3、开展“爱心妈妈”等结对活动。

九月份:

1、留守儿童信息更新

2、与学校配合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领导专班。

十月份:

1、开展留守儿童庆国庆活动

2、完善结对活动、档案信息更新。

3、开通留守儿童亲情电话、有条件开展亲情视频。

十一月份:

1、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会。

2、继续开展结对活动。

十二月份:

1、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第2篇

论文摘要: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首先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打工,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3亿,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约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家长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2)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来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2.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学校,更要高度重视,不歧视老师儿童,平等地对待他们。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比如城里留守学生之家和心理咨询室,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村里可以聘请离退休的老师当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孩子思想、情感辅导。

3.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但不能让留守儿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中,可以通过讲座、“夏令营”之类的活动来进行。同时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向留守儿童倾斜,并且树立标兵,在留守儿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氛围。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为了生计,为了梦想或背井离乡、进城务工,或踏出国门、打拼创业。其中大部分是夫妻二人一同外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了“留守儿童”问题。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现状的阐述,剖解分析监护人所应肩负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关键词 :留守儿童;利益保护;监护人

中图分类号:D43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162-02

收稿日期:2015-04-08

作者简介:张天宇(1990-),男,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民法研究。

一、何为“留守儿童”

(一)普通留守儿童

20世纪末期,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许多青壮年为了生活离开故乡,进城打工,他们靠自己的双手为家庭创造财富。他们为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者着力量,但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在老家与祖辈们相依为伴。他们几乎见不得自己的孩子,很少给孩子关心关爱,故而他们的孩子成了现金大家熟知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二)“洋留守”儿童

与普通的留守儿童不同,在我国大部分沿海城市中,有这样一群留守儿童,他们有着中国孩子的面孔,却有着外国国籍;他们出生在海外,却在中国读书成长;他们陪伴在爷爷奶奶的身边,父母却远在大洋彼岸拼搏创业。这些孩子被称为“洋留守”或是“洋娃娃”。这些留守的“洋娃娃”,不愁吃穿,可以飞往国外享受优越的医疗服务,父母会从远方将金钱、礼物源源不断的寄回国,只是他们很难能见上父母一回。

二、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留守儿童人数众多且低龄段儿童人数众多,根据最近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留守儿童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6000万人。其中,14岁以下的竟然占4390万以上。留守儿童与自己的父母聚少离多,一般都爷爷奶奶这样的祖辈来照顾,爷爷奶奶辈年事已高,文化水平不足,对孩子又过于溺爱,几乎没有能力来辅导或监督孩子的学习。而农村学校的条件也跟不上节奏,无论是硬件上的条件,还是教师能力资历上的条件,或是教学理念上的局限,都不能对孩子有一个完善的监护。

正处在成长发育时期的留守儿童由于无法获得父母的关心以及在思想,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在成长中缺少父爱和母爱,很容易产生偏激、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等心理问题,有的还存在脾气暴躁,冲动一怒,无事生非等性格问题,有的甚至会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我国“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分类及其应负的义务与责任

在我国,如何让留守儿童吃得饱,穿的暖,如何给他们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如何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如何保护他们减少受到外界的伤害是保护留守儿童权益的主要问题。而对于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其监护人起着关键性作用。我认为应有以下几类监护人对留守儿童负有监护的权利、义务以及责任:

1、父母

虽然留守儿童的父母远在他乡,不能时时刻刻陪伴着他们。但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8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父母作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必须对未成年子女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权益加以监督和保护。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首先应当由其父母担任。

2、祖父母、外祖父母、近亲属

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做为最长陪伴留守儿童,最多照看他们的人,祖父母、外祖父母、近亲属或无疑替代着父母的角色。

3、委托监护人受委托人

受委托人是被监护人的监护人与其达成协议,照看被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处理监护事务。在农村留守儿童中,也存在着父母委托他人代为照看孩子的情况。受托人可以和应当行使何种职责,应完全由当事人之间委托监护的协议确定。所以,受托人得履行的监护职责决定于委托监护协议的内容。

4、居委会、村委会或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做到能时时关心群众,重视群众;能对群众的困难做出立竿见影的解决措施;能依靠法律,依靠公权力,在尽可能达到的限度内,凭以监护人的身份来保障留守儿童生活的权益,保护留守儿童,通过法律程序来剥夺失职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资格,使其不受到家庭暴力,社会暴力的侵害。

5、社会团体

我国现今有各式各样的公益组织自发成立来关爱留守儿童。许多地区通过妇联,社区福利机构,公益组织机构向留守儿童提供资金,资源为其生活提供自助,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其排忧解难,疏导心理问题。

众所周知,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义务和责任也是紧密相连。只有一个人没做到其所应有的义务才会承担相应责任。故而,权利义务与责任三者同时存在,则其一斑,可见全豹。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监护人应负有的主要权利义务,同时应负的责任有以下几点:

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其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权益免受不法侵害。

我国留守儿童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许多家庭难以承担对留守儿童成长的抚养,有的父母刚生下孩子便将其遗弃,更有甚至直接将婴儿残杀在襁褓之中。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监护人不单要保障孩子们身体健康,茁壮成长,而且要保障孩子们的名誉不受侵犯,隐私不受侵犯。就拿隐私权而言,生活中许多监护人常忽略孩子自身想法,多数出于好心为了多了解孩子身心发展情况,任意偷看孩子日记,私自拆开。隐藏或毁弃孩子信件等事件常有发生。这类做法既会伤及孩子脆弱情感,又会使孩子过早对监护人产生叛逆心理,不信任心理,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2、保障被监护人正常的生活,为被监护人提供生活上基本的各种需求。

监护人应当保障被监护人的吃穿住,保证被监护人在生活上得到基本的保障,保证被监护人一日三餐有着落,穿衣保暖免受凉。

2013年,南京江宁发生饿死女童案这一悲剧。女童父亲正在服役,女童母亲下落不明。只身在家的小女孩没有照料自己的能力,被活活饿死在家中。作为女童法定监护人的亲生母亲,将年幼的孩子扔在家中置之不理,显然是严重的失职。而政府作为对服役人员的看护,应该实时了解服役人员家中情况。更何况此类特殊案件,当地居委会,当地民警、户籍警应当及时,妥善安置未成年人,保障其有东西可以吃,有衣服可以穿,有地方可以住。对父母拒绝履行或没有能力履行监护义务的情况下,政府应当起到监护人的角色,其有权利、义务,甚至有责任来接管,来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

3、代替被监护人管理其所有的财产,使其免受不法侵害。在为被监护人利益考虑的情况下,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十八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监护人不得随意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除非是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考虑。随意处分而导致被监护人财产损失的,监护人应当赔偿其损失。站在孩子的角度,站在弱势群体角度,他们的书本、笔记、作业都是孩子的只是财富;他们的玩具,相片等物品都是装满生活记忆的物质财富。监护人如果随意将其处置,不单不利于培养儿童管理自我财物的习惯,更有可能提早引起孩子反叛心理,极端心理。尤其是长期受不到关爱的留守儿童,玩具常常成为他们心灵的寄托,倾诉的对象。为了留守儿童的身心更为健康发展,监护人应该做到保证被监护人财产管理的义务。

4、为被监护人,被监护人进行各类民事活动,进行各类诉讼,保障被监护人权益。

对于留守儿童这样弱势群体,常常受到侵害没人理没人管,不知道向谁申诉,不知道向谁维权,只能默默忍受痛苦。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六条 规定,监护人在发现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应与侵害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应向法院通过非讼或提起诉讼的方式,要求侵害人进行赔偿或承担责任。

留守儿童因为缺少关爱,为了吸引眼球,或为排解内心苦闷甚至愤怒,有的儿童会做出偏激甚至极端的行为,对社会,对国家财产,对他人人身或财产产生危害,造成损失。此时,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监护人应当为被监护人的行为承担经济赔偿义务和责任 。

5、保障被监护人的受教育权,保证被监护人健康发展

接受义务教育是儿童依法享有的权利。对于留守儿童,他们由于地域、户籍、资源的不平等,更需要更好的教育让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世界,树立良好的价值观生活观。减少缺少关爱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来陶冶他们的性情,通过广泛结交小朋友来扩展他们的性格,通过正确的教育教学让他们懂事理明是非。

根据我国《教育法》第十八条,《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监护人必须将年龄到了可以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送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不得私自妨碍其入学或者强迫其退学。辍学。对于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无论是法定监护人,还是委托监护人或其他监护人,都无权限制或剥夺,且应根据法律相关规定,与学校相互配合,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观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努力将留守儿童往积极阳光的道路上引导。

6、及时预防、阻止被监护人走上犯罪道路。

由于缺少妥善的监护甚至无人监护,留守儿童很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威胁去犯罪。根据四川省成都市政协提供的一份关于儿童犯罪的调查报告,有将近80%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都是犯罪份子胁迫儿童造成。又由于生活的无奈与残酷,许多留守儿童为了生存,过早的接触社会,踏入社会,受到了歪风邪气的侵害。作为监护人,应当与教育机构以及公安机构相互配合,对被监护人严格管教,在保护其合法权益,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合理有效措施矫正、消除不良行为。对于留守儿童即将犯罪,或已经犯罪熟视无睹,置之不理的监护人,应当根据法律法规明文规定,严肃处理。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留守儿童.http://baike.baidu.com/view/109106.htm.

[2] 任运昌.林健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的背景和方向.2007.

[3]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教育学刊.2005.

[4] 罗丽华、丁峰:“论我国监护制度之不足与完善”,《法学杂志》,2002年第2期.

[5] 柳青:”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之研究”武汉大学硕士2004年学位论文.

[6] 冯娟:“试论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中国政法大学硕士2007年学位论文.

[7] 王松丽等:“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及其法律对策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第3期.

[8] 范世乾:“学校承担监护责任的法理分析”,《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9] 马芳:“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2008第10期.

[10] 张孝义:“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及监护人应对策略”,2009年第2期.

[11] 王威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缺陷及完善”,2011.

[12] 胡万红:“监护制度研究”,2004.

第4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而进入人们的视野。城乡发展的现实差距、农民的生存理性以及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让更多的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由此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转型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差的体现,也是我国发展战略演进与制度转轨的产物。正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洞察其产生的深刻动因,探寻问题的解决路径,对于实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留守儿童教育与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1.学业方面。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理应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业上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留守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根据四川省妇联2005年的调研结果,农村中14周岁的留守儿童在校率仅88%,在初中辍学学生中,留守学生所占比例较高。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60.4%(眉山市),91% (遂宁市),成绩优良的只有6% (遂宁市)。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成为流失学生中的新群体。[1]另据笔者对安徽省安庆市与河南省信阳市8所农村初中的抽样调查,初三年级16个班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测算显示: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方面与非留守儿童存在很大差异,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平均优秀率仅为4.8%,而非留守儿童则高达16.7%。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的差距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独立人格逐渐形成阶段、社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学习的自觉性还没有稳定地形成。因此,父母的关爱、监管以及必要条件的提供是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重要前提。

2.品德方面。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远离,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又因农村环境的特殊性,留守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或者同学之间拉帮结派,与社会上的问题青年纠合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罪恶的深渊。左泽华调查发现,13%的留守儿童平时有说谎的习惯;15%的人有过偷人钱物、破坏公物、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2]据统计,历年刑事犯罪中有近20%的青少年为这类孩子。留守儿童正处于树立理想、认识人生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上的帮助,他们极易产生人生观、价值观念上的偏离,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人格方面。《心理学大辞典》中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也称个性,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在心理学家看来,人格具有下列特征: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社会性。人格形成和发展是在个体成熟和社会化中实现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制约儿童人格的发展。生物因素主要有先天气质、体貌体格、成熟速率等,而社会因素中对儿童人格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因素和同伴因素。家庭是儿童接触最早、接触时间最长的成长环境,在儿童最具可塑性的时候,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与父母建立的早期依恋、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都对孩子的人格产生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根据常青对江西玉山县242名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采用的问卷测验、投射测验、作业测验三种不同的测验工具进行的研究[3],发现留守儿童比较偏激、易猜疑、孤独、内向、缺乏自信,容易悲伤,自觉性不如别人。从性格类型来说,留守儿童不稳定、不适应类型占了38%,稳定、适应但是消极适应型占了18%。留守儿童对于权力需要、爱情需要、归属需要方面的愿望比较强烈,他们的需要主要来自家庭和社会。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差最大是在尚未满足的需要所属领域中的家庭和爱情需要,留守儿童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而在权力需要等其它21个方面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留守儿童来自家庭领域的需要比非留守儿童强烈的多,他们比非留守儿童更渴望父母的关爱与亲情,更重视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理解。

4.心理方面。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现有的研究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孤僻内向。由于缺乏父母关爱,交流渠道不畅,留守儿童难以向外界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闭的心理;此外,留守儿童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显性与隐性的现实差距,自己的想法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内心容易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受挫情绪。二是冷漠乏信。长期得不到亲人关爱的留守儿童渐渐淡漠了对亲情的渴望。根据笔者的调查,有18%的孩子认为自己和父母的感情“淡薄了”,41%的孩子表示只是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主要内容是“要钱”,一些留守孩子甚至表示把父母当成了“提款机”。[4]亲情呵护的缺位,孩子在一个缺乏温情的环境中长大,使得孩子们不懂得去享受爱,去关爱别人;心理支持的缺失,孩子缺乏应有的鼓励和肯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强,以至对成功的期望值偏低。三是心胸偏狭。留守儿童过早过多地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生计所迫,容易产生社会不公的意识。因此,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会多些灰色成分,便产生了仇视他人,仇视社会的心理倾向。这使得他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容易产生偏狭的认识和过激行为。

(二)留守儿童教育与成长中的问题分析

1.制度与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二元体制的产物,这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是不谋而合的。城市中的现代工业与农村中的传统产业在效率上存在巨大的差别,因此,劳动力收益差距吸引农业中的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这也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配置的规律。在中国,由于长期实行重工业优先和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使得原本就已存在的城乡鸿沟更趋深阔。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把“三农”问题作为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了,富裕了,实现了现代化,留守儿童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2.政策实施的乏力。留守儿童问题因其涉及范围广泛而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包括政府和学校。在政府的倡导下,很多城市学校已经竭尽全力地整合资源,让一些留守儿童享受了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是,由于城市务工人员收入低微,根本无法缴纳城市学校高额的赞助费和学费。即使经济上有支付能力,也难以要求学校能敞开校门,因为许多学校考虑到这样或那样的因素,不愿意接受这些儿童。为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城市学校的行为,鼓励学校吸收农村儿童,让更多的孩子不再留守。

3.父母观念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与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明显的。有些父母在外面挣钱后,看到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产生了读书无用的观念,觉得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与其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供孩子读书,还不如让他们早些走向社会。于是,“蠢孩”逻辑颇为盛行。这在客观上也加剧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

4.学校、社会努力的缺位。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学校、社会在这方面的责任是显然的。学校除了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外,还应该是社会的一分子,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多地担当起培养关爱孩子的责任。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和小学由于经费、编制和校舍等因素的限制,往往爱莫能助。另外,社区本来是个熟人社会,在帮助、教育、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有很多可利用的资源,但是,社区在这方面的行动还是有限的,并没有充分发挥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的作用。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一)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从根源上来讲,是因为长期的城市优先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及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发展差距的结果。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谐社会是一个内部诸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产生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动力的系统。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二元结构的影响。为此,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样,更多的农民就可以就地就业,使更多的孩子可以享受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二)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保证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存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不为”,而非不能。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农民工子女就学应该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为了全面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很多地方也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并相继取消了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借读费。但还有很多城市,在学校资源闲置的情况下,依然对农民工子女的入校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门槛,导致了大量儿童留守,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从实际出发,在制度机制上不断创新[5],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城市中小学的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学校愿意接收农村儿童。如可以考虑设立协商机制和代偿机制等,只有完善了制度,才能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

(三)建立、完善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社区是个小社会,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乡镇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由村委会负责,联合学校、关工委、妇联、派出所,充分利用老教师、老干部和青年志愿者,构建立体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监护体系。这个体系将有助于全面、动态、细致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情况,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和行为倾向。并且在发现问题之后可以采取联动措施,妥善处理。在这方面,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如安庆的姥山社区就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陶行知家乡——安徽歙县创立的“家长”制度,在实践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是要有奉献精神的。因此,父母在这方面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笔者认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至少应有一位家长留守,这对于孩子的人格的培养和学业成绩都是有益的。[6]一方面,因为亲子关系直接影响着儿童的人格发展。无论是国外Blunrind.D和Ainswirth.M的研究,还是国内孟育群、刘金明的研究,都印证了这一点:亲子关系和早期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对儿童的发展起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亲子关系与儿童学业成绩存在明显联系。Ruttre.M等人认为,除智力低下和受教育机会缺乏外,儿童由于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不良均可导致学习困难。俞国良等的研究得出了“学习不良儿童家庭资源、学习动机和认知水平因果关系的模型”,他们认为,对学习不良儿童而言,家庭资源对其学习动机有显著的影响;学习动机对认知水平也有显著的影响;家庭环境、父母关系和父母简单化策略对认知水平有轻微的影响;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资源对学习动机和认知水平有因果性的影响作用。

(五)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关爱留守儿童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来抓,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首先,学校应健全和完善寄宿制,在此基础上,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的生活引导,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解决他们平时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其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将留守儿童的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再次,家长学校制度正常化、规范化。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会议形式,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了解留守儿童生活、学习、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教育策略。最后,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应建立畅通的定期联系渠道,以便于共同教育管理孩子,家长宜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两次,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班主任可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高培文.和谐社会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四川农村留守儿童为视角[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2):125-127.

[2] 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10):32.

[3] 常青.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研究——以江西玉山县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7-23.

[4] 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56-157.

第5篇

论文关键词 留守儿童 受教育权 法律权益

近年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这样进一步积极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但是,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我们所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学术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界定各有不同,有的学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对此,笔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他们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出务工,而继续生活在户籍所在地,并由父母单方,或是其他亲人委托监护,抚养的未成年人。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权缺失

我国《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担任监护人。” 目前,许多在外务工人员无法亲自照顾孩子,不得不把孩子交由他人监护。在此次调查的300户中,大约有61%的孩子是留在农村和爷爷、奶奶、居住在一起,有28%的孩子是由单亲监护,大约11%是和其他亲戚生活。

尽管这些孩子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可以得到来自家人的照顾,但久而久之,缺少父母的监护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孩子心理和生理产生不利的影响。

首先,对于隔代监护而言,在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大多老年人以前接受的教育与现代教育存在差异,有的老人无法接受现代教育的变化。因而,也无法在学习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帮助,甚至,还会固守自己教育观念,与孙辈形成代沟问题,阻碍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另外,祖父母在对留守儿童也会出现过分的溺爱,这样不仅会造成孩子心理,性格上的不健康,严重的还会让未成年人违反法律,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

其次,单亲监护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并不能满足其需求。这些家庭中大多是父亲或是母亲一方离开家乡,去别的省市工作,这样势必就会造成了家庭中一方缺位,这样许多留守儿童就得不到应有的家庭关爱。除此之外,留下来的人要承受照顾孩子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双重负荷。因而,很难使留守儿童受监护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再次,亲属监护亦存在诸多不利因素。有些亲属对于农村留守儿童不能履行严格的监护责任,而且也不能积极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注重满足这些孩子人身安全以及物质方面的需求,缺少给予留守儿童来自家庭的关爱以及与亲人之间的沟通,这势必会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对农村留守儿童受监护权益同样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二)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问题

我国《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尽管为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提供了法律的保障,但却仍无法使留守儿童受教育权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进城打工,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习则无法亲自教育。因而,有些留守儿童在情感上极为落寞,导致学习上也变得消沉,根本无法在学习上集中精力,学习成绩不佳。另外,目前,有许多留守儿童是由父母以外的他人代为监护,尽管,这些孩子在生活方面有所保障。然而,却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有效监督。此外,在道德思想和人格培养上的效果也是显微。长久生活这样环境中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自身的发展,极其容易使留守儿童产生性格缺陷,心理障碍,辍学等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留守儿童受教育的风险,其受教育的权益也得不到落实。

此外,学校对于儿童教育与家庭教育一样,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父母不能与孩子一起生活,家庭教育功能逐渐出现弱化的情况下,学校教育此时却也无法起到强化及弥补家庭教育不足的功能。这对于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益极为不利。所以,学校教育中的问题也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因素。首先,有些学校忽视对留守儿童提供相应的教育,缺乏合理的管理体制,没有能力针对留守儿童设立相应教育措施。其次,在一些地区也存在着学校教育资源缺乏,经费供给严重不足。因而无法保证留守儿童拥有平等的教育资源。最后,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加,而农村教师队伍的数量却无法满足留守儿童增长的需求,农村教师工作多,任务重,没有足够精力去照顾这些孩子,在对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和学习问题上也不能及时有效解决,无法保障留守儿童应有的受教育的权益,长此以往,将会导致留守儿童失去学习的动力,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给社会的安定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问题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而留守儿童因其是未成年人,加之缺乏有效的监护,则更易产生人身安全诸多问题。近些年,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层出不穷。2011年甘肃校车事故,因校车超载发生车祸,造成44名幼儿受伤。 今年万年县发生了火灾,两名留守儿童家中不幸遇难。在江西宜春,五名留守儿童同时溺亡于村后的一口水塘。 此外,农村留守儿童受到不法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件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就在今年初,广西北流市连续破获两个抢劫团伙案件,涉案嫌疑人20人中大多都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其他亲属带大。 所以,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需要社会各界予以必要的关注。

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权益法律对策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一方面要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全民族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鉴于此,更需要法律上对他们给予相应的保护。

(一)完善监护制度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要重视对其子女的监护,积极履行法定监护人的法律责任。我们无法否认,父母在孩子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子女的教育不仅让他们能够温饱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给予这些孩子真正所需要的来自父母关爱与照顾。因而,父母应尽量将孩子带在身边,照顾其生活,履行作为法定监护人监护的责任,了解留守儿童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其次,发挥社会公益力量的作用。虽然,政府采采取各种措施,力求不断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但紧靠政府单方面的努力还不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为此,则需要社会的力量,通过社区,学校,社会公益机构的组织宣传,建立以民间的捐献及志愿者的参与为主,逐步推行农村留守儿童的多元监护。以求农村留守儿童的受监护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二)形成合理的教育管理体系

由于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所以政府应提供充足的经费,这样,才可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得到有效落实,保障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此外,建立农村社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体系。构建由基层学校,村委会,派出所形成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教育管理体系,鼓励爱心人士创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组建义务辅导员队伍,定期与留守儿童沟通,做好留守儿童品行方面的引导。除此之外,学校应建立孩子的成长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学校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全面的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教育以及父母的联系方式等情况。帮助教师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也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与学校进行有效的沟通,更好的使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益得到可靠保障。

(三)强化行政监督

首先,当留守儿童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公安以及司法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为这些孩子提供法律援助,发挥司法保护的职能,帮助他们充分行使自己的救济的权利。其次,进一步强化留守儿童的法制观念,尽量避免这些孩子因得不到到适当的监护,而进行违法犯罪行为。此外,相关政府部门可以设立留守儿童工作组织,专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为这些孩子及时提供全面的保障措施。总之,通过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力求切实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第6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家庭功能弱化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将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于是,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了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此诞生了。笔者来自农村,从小在农村长大,很早便关注到“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及这个群体背后所隐含的问题。

一、国内学者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

王宗飞《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留守孩子”令人担忧》对3725名“留守孩子”进行的调查发现,与普通孩子相比,这些缺少了父母关爱和管束的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容易使这些孩子在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长此以往,他们会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为任性、暴躁、极端的性格。黄应圣、刘桂平(2004)认为,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花钱不知节省、道德情感缺失、只知单向地接受爱而不施爱、依赖性强、缺少社会责任感、生活自理能力差等。林宏(2003)对福建省的留守儿童的研究也发现,有55.5%的留守儿童表现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显得更加自卑或暴躁等,出现一些极端的性格。

二、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在研究中, 笔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作文100篇进行调查, 时间以近十年为例,即从2001年到2011年。以4年为一个分界,每4年随机抽取25篇作文,作文主题包括写人、叙事、想象、日记四种类型。在抽取的日记中,笔者采用计词法,提取出和儿童幸福感有关的词汇,及它们出现的频率和百分比。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是,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心理影响情况。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作文中提到“孤独无助”的词汇较多,占调查人数41.6%;其次是“恐慌不自在”,占调查的32.3%;“被遗弃”占调查的12.1%;“轻松自由”占调查的l0.7%。调查反应了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无助”、“恐慌不自在”现象一直有很深影响。

其次是,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教育问题成为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一个很重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作文中提到“喜欢上学”的词汇占61%,“一般”的占39%。学习上遇到困难,、提到“找父母”的词汇占16%,提到“向老师求助”的占44%,“向亲戚求助”的占11%,“自己解决”的占21%。

最后是,心理情感和道德发展问题成为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调查研究中,在学习上,表明这些留守孩子希望得到更多指点和辅导的词汇占45% ,表明希望得到同学们的关心,和同学一起学习、玩耍的词汇占27%,表明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在身边帮助自己学习的词汇占34%,表明希望自己学习好,能给父母争光的词汇占70%,表明希望得到老师更多关注和关心的词汇占26%,表明希望有更好的经济环境,有更多的学习资料的词汇占25%,表明不想继续在这里学习,而想和父母一起去城里学习的词汇占1%。

三、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家庭功能的关系

美国杰出的人类学家摩尔根指出,家庭“是一个能动的要素,它从来不是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而发展的”。一个人能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她)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家庭。英国近代思想家约翰•密尔说家庭“就其对于人类幸福感的直接影响来说,却是比所有其他问题加在一起还重要的一个问题,而家庭成员能否感觉到幸福,取决于这个家庭是否很好地履行了它的各项功能。所以说家庭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和家庭成员的主观幸福感有联系的,尤其在留守儿童身上,笔者认为是尤为重要的。

首先,外出务工的父母离开家后,家庭的教育功能会弱化,进而导致留守儿童教育的缺失。如在有些留守儿童的作文里写道:“我不想做没有爸爸妈妈疼爱的孩子”。究其原因,一方面,有些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部分家长潜意识里认为,读书无用加之农村孩子学习有成的机率不高,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经商做生意、打工挣钱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过问过少。

其次,在情感满足方面,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的长期陪伴,对家庭感受不到温暖,家庭情感功能的缺失造成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缺失。在2001年到2005年的作文调查中,笔者发现因父母不在家,“孤独、寂寞、不开心、想哭”等消极词是留守儿童写作中常见的,而在非留守儿童的写作中,“高兴、快乐、开心、爱、喜欢”等积极词汇是常见的,出现的频率高。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造成亲情欠缺,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都希望自己也能像其他同学那样能够常有父母陪伴,不希望父母长年在外。

再次,家庭的社会化功能也随着父母的外出而逐渐减弱。在近10年的“小学生作文”调查中,笔者发现在2001年到2005年中,儿童的价值观还尚未出现偏差,作文中,反应父母不在家而不开心的词汇较2005年以后的少。究其原因,一方面,从2005年开始,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增加,由于外出经商务工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回家次数较少,与留守子女联系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而少年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另一方面,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少年儿童,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

四、总结

我们知道, 儿童当下的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它关系着他们现在的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同时, 儿童现在的生活与未来的生活有同样的价值, 儿童当今生活质量的低下, 必定会影响到其未来的主观幸福感。现当代,随着外出农民工流动增多,家庭功能也逐渐弱化,这同时也对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产生了影响。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当关注留守儿童的每一天、每一刻的感受与体验, 让他们每一天的生活、让他们整个的童年既快乐又幸福。(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呼和浩特市)

参考文献:

[1] 李继先.家庭、情感与幸福[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

[2] 殷世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M].中国教育学刊.2001.

[3] 王秋香.家庭功能弱化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M].山西大学学报.2002.

[4] 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10).

第7篇

[论文关键词]心理精神疾病 青少年儿童 理解关爱 心理健康 

 

心理疾病是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统称。精神疾病主要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心理疾病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人格障碍、神经症、身心疾病以及重性精神病。比如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强迫症、焦虑症,心身疾病如哮喘、高血压、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都是心理疾病。 

目前全球约有10亿人正在经历心理、神经、精神疾病的影响。为引起全社会对精神卫生问题的关注,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发起创立并将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在这一天,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向大众宣传精神卫生科普知识,促进人们积极地追求精神健康,并向精神疾病患者伸出关爱与援助之手,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心理精神疾病的偏见,并结合现实情况和精神卫生的需要,确定每年的活动主题。201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 

 

一、我国心理精神疾病问题的现状分析 

 

人类疾病经历了传染病时代、普通病时代之后,自20世纪末开始进入精神病时代。精神病是由精神因素引起的,或以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或可用精神疗法治愈的一组疾病的总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心理压力的增大,有精神疾患的人也日益增多。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指出,成年人中抑郁症患者正以每年11.3%的速度增加,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头痛、腹痛、失眠、乏力等疾病比例也呈上升趋势。我国青少年儿童的精神卫生状况非常令人担忧,青少年儿童是心理障碍的易感人群,在17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我国卫生部从2000年开始在精神卫生日组织开展大规模活动,宣传精神卫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当前我国青少年儿童精神问题的患病率已经超过了国际15%~20%的平均水平。仅常见的以注意力分散、多动、冲动为特征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患病率即达到5.07%左右。据估计,其中有30%会发展为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并且成年早期的犯罪、酒瘾、吸毒、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率是普通人群的5~10倍;以不服从指挥、向规则挑战和对他人抱有敌意为特征的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患病率为8%。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尤为突显,青少年网络成瘾、吸毒、违法犯罪这些令人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在我国也明显存在。重性抑郁障碍通常起病于青少年,可导致心理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并有自杀的危险。目前青少年自杀位居全球青少年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16.0%~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其中,包括家庭、教育、社会风气等在内的社会因素影响很大。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很复杂,包括生物因素(遗传或外力致使大脑受损等)、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据江苏省盐城市近期公布的一份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显示,14%的中小学生心理反应有异常现象。其中,中学生高于小学生,城市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显高于农村学生。长春市精神障碍患者比率临近最高值,平均每十个精神障碍患者中就有三个是青少年,略高于15%~20%的国际平均水平。其中,大多是由于家庭、社会、学校风气在内的诸多因素引发的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心理的因素之一。如空气污染、嘈杂声音、居房拥挤、交通乱杂、环境卫生不良、人际关系等增加了心理和躯体应激,对精神卫生产生不良影响。致使青少年儿童长期处于厌烦、紧张状态之中,易患身心疾病、神经症和某些精神病。青少年儿童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相当缺乏,美国每四名精神科医生中就有一名儿童精神科医生,而我国儿童精神科医师不到三百人。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低、形式化严重。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维护工作基本处于空白阶段。突发公共事件的儿童心理危机干预还处于萌芽阶段,尚未把儿童心理救灾纳入救灾预警机制。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医学科学进步,青少年儿童躯体疾病发病率逐年降低,但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青少年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居高不下,甚至逐年上升。 

二、青少年儿童心理精神疾病问题的教育策略 

 

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如何帮助孩子化解心理问题,是当前我国青少年儿童教育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1.营造快乐学习、和谐师生关系、和谐班级的学校氛围,引导教育处于超负荷的学习及升学压力的青少年儿童学会调整心态。社会的快速发展,升学、择校等让很多中小学生被高强度的学习压力所困,青少年儿童在遇到困难时因不会调整、控制情绪形成烦恼,而长期的情绪压抑是精神疾病的基础。学生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地调理,久而久之学生的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便由此产生,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学习任务过于繁重,天天面对着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复习资料,面对着父母老师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负。目前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患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疾病者都不在少数。青少年儿童因考试压力所引发的心理症状主要有反应迟钝、焦躁不安、学习恐惧、抑郁及厌学心理。 

针对以上问题,应加强对青少年儿童及其家长、教师、职业人群、社区居民的宣传,组织精防医生走上街头,开展精神病防治知识宣传,开展免费心理咨询及义诊活动。学校教育应突出教育学生学会认识情绪、学会缓解压力的能力宣泄和放松、保持心理平衡。学校可通过建立心灵援救网,积极宣传和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教师平时要多给予学生爱和尊重,用情感去关爱学生,打动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充满着温暖,充满着美好。 

2.营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充满关爱、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单亲儿童的心理障碍。儿童时期是人生中的准备时期,从小拥有健康的心理会让人终生受益。但家庭的变故常常使一部分学生的心灵受到创伤,行为发生偏差。单亲儿童会因失落感和痛苦的情感体验,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孩子会因此产生心理障碍甚至不理性的过激行为。 

鉴于此,家长应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困惑,多与孩子加强沟通,努力营造理解关爱、快乐生活、和谐的家庭气氛。学校教育应侧重于教师用爱心软化,用积极演练法辅导具有逆反心理的儿童;用激励自信、指导训练法辅导心理自卑的青少年儿童;用疏导安慰、角色位移法辅导具有妒忌心理的青少年儿童。经常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电话等形式,与家长们交流沟通并建议他们做到: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多关心孩子,千万不要因为工作上、生活上遇到了挫折,将痛苦带给孩子;家长们要多与孩子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活动,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了解他们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了解他们的困惑,及时给予疏导。通过心理辅导这一新型教育手段,打开他们的心扉,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使他们都能健康成长。 

 

3.营造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青少年儿童对网络的依赖心理。适当上网是有益的,但每天用大量时间上网,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极有可能诱发心理疾病。青少年儿童如长期处于虚拟状态,会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严重的甚至会发生人格分裂。 

因此,对于青少年儿童学习时间、每天户外玩耍时间、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等,应全程跟踪干预,引导青少年儿童正确对待学习、娱乐,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和科普文化活动。心理协会、精神卫生中心、少年之家共同合作举办心理精神疾患的科普讲座和培训等,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卫生讲座。学校或教育局等组织一支反应快速的专业队伍走进校园,经常开展心理健康文艺宣传活动。 

 

4.营造和谐的人文关怀环境,减少生活贫困的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压力。下岗职工子女、偏远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和学校的贫困生这一群体由于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的双重作用极易导致心理疾患。 

对此,应采取措施,进行联动宣传,营造声势,让全社会都来关爱弱势群体,减少歧视。可采取募捐及其他形式的助学方式使其走出贫困阴影,助其顺利地学习及生活,组织心理专家、疏导人员进入社区,举行“理解关爱,邻里和谐”为主题的宣传教育,进行扶贫帮困活动。 

 

5.营造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氛围,培养青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对其学习目标、期望值加以正确的引导。有些青少年儿童对学习的追求有急功近利和期望值较高的倾向,当学习结果长期没有得到预想的回报时,难免会造成青少年儿童心理失衡。强烈的挫败感、情绪的剧烈波动、时间的流逝,极可能摧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有些学生由于对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费太多的力气,总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可学习现状往往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就容易失望、失落;也有些人因急于求成而拼命学习,不断给自己加压,苛求自己,结果常常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失败,由此诱发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甚至于有的青少年儿童因此而轻生。一些青少年儿童往往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明了,有的孩子则只是看到自己的缺点,产生自卑心理。 

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引导青少年儿童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是关键,要让他们懂得客观评价自己、不苛求自己,发扬长处。学校可开展心理危机研讨会,邀请心理专家常来讲课,交流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工作经验,呼吁社会关注生命,降低自杀率,引导家庭开展的生命教育,以便形成家校联教机制,更好地开展自杀预防工作。 

 

6.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建立家庭、学校、社区共同预防机制。现今溺爱独生子女成为很普遍的现象。从小在过分溺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只关心自己眼前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人漠不关心。除了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之外,还常常表现为性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惧甚至有暴力倾向。家长的溺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病灶,这种潜在危机就像定时炸弹,引爆后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因此,培养独生子女学会理解支持他人的习惯,培养换位思考能力尤其重要。应培养他们懂得什么叫理解和爱心,这既是交友的必需,也是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让独生子女学会倾听和表达。认真倾听他人谈话和意见,使用恰当的语言同他人交流和沟通是很重要的。这种“听”和“说”的技能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对青少年儿童及其家长和教师、社区居民以教育宣传、预防为主,对独生子女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干预,加强家、校、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起共同良好的预防环境。 

 

7.营造良好的和谐的社会环境,提高青少年儿童对社会快速发展的适应能力。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社会关系日趋发复杂化,导致一些青少年儿童难以适应。这种不适应包括很多方面:对学校班级的不公平现象看不惯,又因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郁闷、烦躁;为别人给自己的评价偏低而愤愤不平;因信仰的苍白而产生失落感、无归属感;因个人能力与优秀的差距而焦急、无奈等。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家长、老师及所有关心青少年儿童的人士,都要努力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这里所谓的“生活技能”不是指洗衣、做饭、整理内务等“生存”能力,而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青少年儿童之间容易因一点小事产生摩擦和矛盾,轻者闹意见,重者就会一时冲动骂人、打人、讽刺、讥笑。因此,要培养他们严格的自律能力,学习为人之道,形成健康心理素质。 

 

第8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117-02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其以下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1.亲情的缺失,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程度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在对我校248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有70.1%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7.3%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一周或更长时间才能与父母联系一次的比例达到64.9%,甚至有16.5%与父母没有联系。即使在有限的联系中,留守儿童也很少能够直接与父母通话。留守儿童强烈渴望与亲人的情感交流,但是父母难以企及,因而大多数留守儿童变得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也不大愿意寻求帮助。248名留守儿童中,有焦虑心理的占27.4%、抑郁的占27.6%,有恐惧感的占24.5%、易怒的占22.7%。

2.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导致行为偏差的出现。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而由于种种原因,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在对248名留守儿童的相关调查中发现:有过失、说谎、偷窃、攻击以及破坏行为的,分别占57.6%、35.2%、7.4%、30.6%和41.3%。另外,受出外打工的家长影响,留守儿童易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出现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248名留守儿童中,有40%的孩子学习成绩为较差,38.7%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

3.监护权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由于父母疏于照顾,临时监护人又因种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监护权,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孩子的生存状况存在诸多隐忧。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目前农村适应留守孩子的公益性娱乐设施很少,而社会上诸如网吧、游戏厅、不良书刊、黄色碟片等无不污染着孩子幼小的心灵,不少留守儿童经常光顾此类场所。

二、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意义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对家庭、学校而且对我们整个社会教育体系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剖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缺失,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因素,从几年的学校德育及对学生思想教育经验来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是儿童个体成长的重要阵地,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将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终身的影响。因为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父母的呵护和关爱,是儿童最为安全、温馨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儿童的基本需要。但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享受不到这一正当的权利。其家庭或者是父亲外出,导致父亲的教育角色弱化;或者父母双方外出,使得“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如亲子互动,外出务工父母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城镇教育费用较高,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儿童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碰到不顺心的事心中一片迷茫。同时父母也没有机会传达自己对子女的爱,认为自己打工就是为了孩子,只要给孩子以金钱补偿就对了。这样长此以往孩子拿着钱也就心安理得地乱花,无形中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孩子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人生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父母和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作为一种教育因素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质量和儿童的成长发展水平。其次表现为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一方面,农村贫困家庭不能为少年儿童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陈旧。农村的贫困文化及教育现状滋生了农民“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等思想,使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并对教育持有一种功利性价值取向,进而将其演化为一种短视的实惠观,以家庭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另外“留守儿童”寄养家庭代养人文化素质普遍低,其寄养家庭缺少文化氛围,无力辅导其学习,教育方式不科学、不理性,难以了解到儿童的心理困惑,从而也加剧了“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留守儿童”的不良性格和行为习惯。

2.农村文化教育环境的制约。众所周知,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经济落后与文化贫困相生相伴,这种现象在我县农村和边远山区尤为突出。这种贫瘠落后的农村文化以其浓厚的小农意识顽强地“抵制”着外部先进文化的影响,消极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构成了制约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障碍因素,使农村的教育缺乏必要的文化动力和观念支持,缺乏刺激和推动农村教育发展所需的人文环境,人们难以打破原有陈旧、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客观地影响了“留守儿童”对教育选择的倾向。农村经济生活的现实是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小规模的简单生产方式短期内无法换代升级,人们往往感受不到传播人类文化和开启人类智慧的教育带给他们的“实惠”。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短期内的经济利益,教育对他们来说纯粹是一种“风险投资”。加之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加剧,教育返贫现象的存在,在相当程度上淡化了他们对子女升学接受良好教育的价值选择,使他们变得更为务实和保守,及早让孩子停学外出打工或者孩子不愿读书也不要紧,减少这笔投资相对实惠。同时,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管理存在的种种弊端,也使教育缺乏鲜活的动力。

三、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成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破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难题,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都必须共同努力、通力合作、相互配合。从一年来的调查、探讨中发现,为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外出务工的父母加强引导,促使他们转变观念,改进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其作用不容忽视。要促使外出务工的父母转变错误的观念,引导他们关注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更要重视孩子的精神和心理的需求,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所以已经具备条件的父母,应当将孩子接到身边接受教育,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而暂时还不具备条件的父母也应该慎重选择托管的临时监护人,重视孩子的监护权,多创造时间和机会与孩子交流,加强与孩子沟通,努力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2.在家庭功能缺失的条件下,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应发挥主渠道的作用。一方面,学校要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的制度化建设,如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定期向所在地乡镇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制度、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等,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常规化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创新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模式。大胆创新课程设置。调整课程结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生存、安全和法制教育,使之自尊、自立、知法、守法,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和整体素质;优化教育内容,增加生存技能的教育,以适应社会和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鼓励、支持团队中的核心角色与留守儿童深交朋友,多与他们交流和沟通,抚慰他们的心灵和感情,使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

3.社会各界要关心农村“留守儿童”,尽量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各种媒体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多宣传他们的现状,公布他们的实际困难,增强社会各界对他们的了解,提高对他们的关注程度,从而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多做贡献。乡镇以及村委会等也应该发挥作用,通过设立校外辅导站等方式,为农村“留守儿童”增加能够开阔眼界,扩展知识面的场所,可以聘请学校的辅导员或有一技之长并热衷于服务“留守儿童”的同志担任辅导员,引导孩子全面发展。只要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农村“留守儿童”,那么他们就会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春艳.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J].教坛聚焦,2010(17)

[2]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论文,2006(8)

[3]周小骥.成都市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与分析[D].四川大学MPA学位论文。

[4]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第9篇

[关键词] 留守学生 问题 对策

由于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怎样使“留守学生”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已经成为农村教育工作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留守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学习成成绩不理想

留守学生的成绩不理想有多方面原因,主要有:其一,自身厌学。其二,家长的态度影响留守子女的学习。其三,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有限。

2.心理状况不理想

留守学生心理状况不理想,部分学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具体表现在:一是与家人、老师、同学的关系不融洽。二是情绪或情感问题突出。三是具有任性、自卑、孤僻的性格表现。

二、解决留守学生存在的问题策略

结合多年的农村教育工作经验,我个人认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耐心呵护,适时地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实现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留守学生寄居环境的改善

从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学生寄居在祖辈家里,进行着隔代教育,教育难度很大。所以,我们首先从改善学生的寄居环境出发,建议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帮助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通过举办“家长会”,对监护人进行专题讲座,使他们了解留守学生的特点,懂得留守学生的心理,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①要尊重孩子的选择,留给他们一定的空间。要正确引导,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简单地限制、否定。不能满足的,应加以说明,做通孩子的思想,消除误会,防止产生代沟。监护人应该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更多的关爱,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所想,所需,要多跟他们交流、沟通,但要避免唠叨。②要注意培养留守孩子的生活能力,不要因为孩子小,父母又不在身边,而对他们加倍的溺爱。③当留守学生遇到困难时,监护人及时帮助解决。如果自己不能解决的,我们也应尽力替孩子想办法,出主意,寻求解决办法的途径。如学习上无法指导孩子,我们可以通过电话请教老师或别人。总之,在孩子眼里,我们是非常愿意,也非常努力地帮助他们的。只有这样,孩子心里就不会有孤立无援的感觉,就不会因此而心烦。④当留守学生表现进步时,监护人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2.加强家校联系

①通过家访,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寄居家庭更需要教师上门家访,帮助监护人分析留守学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想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通过家访,老师帮助监护人正确分析寄居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教育措施。在平时,学校还建立了家校联系卡制度,要求老师向学生公布电话号码,当学生求助而监护人又无法提供帮助时,可以通过联系卡或电话跟老师取得联系。②老师应时时与远方父母保持联系。老师是监护人,是学生和学生父母之间的桥梁,当寄居生活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时,老师及时联系孩子父母,根据孩子的特点,重新选择寄居家庭,尽一切可能减少寄居学生的心理障碍,以免出现更大的损失。

(二)学校主动出击,营造良好的学习围氛

留守学生的问题大多发生在寄居家庭:离开学校,感到孤独;离开老师,变得孤立无援;离开同伴,面对的是唠叨不停的监护人……这就是留守学生时常感到苦闷的事情。面对这一群体,学校怎么办?

1.给予集体的温暖

孩子远离父母,时常会有孤独感,会有莫名其妙的烦恼,会有伤心时的热泪,因此我们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当学生取得成绩之后,学校向学生父母和监护人送去一封报喜信……虽然这是永远无法代替父母的关爱,但至少可以使学生的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体验得到淡化或抑制。

2.开展心理辅导

学校政教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寄居生活,静下心来,克服困难,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学校还有专人负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等问题,使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通引导。学校尽最大的努力给这些留守学生最大的帮助。

3.突出学习上的帮助

由于寄居家庭的特殊情况,学生更需要学习上的帮助。因此,除老师热心辅导外,班级也组建有学习小组,以便遇到学习难题时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三)关注问题学生的教育

在寄居学生这一群体中,不少学生存在着行为、学习、心理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给予特别关注。在开展调查分析基础上,我们把问题学生按学习、行为、心理等三大类建立个案研究档案,并落实重点对象的帮“困”措施,进行跟踪研究。各负责老师深入问题学生家庭进行家访,开展定期谈话,跟问题学生交朋友等等,密切配合班主任老师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留守学生”队伍的不断壮大,给学校教育带来更大的负担,这就更需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以促进“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宗奎,孙晓军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期刊论文]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第10篇

我参与的课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下面我从研究的过程、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惑等方面做简要汇报。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是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7年4月~2017年8月),准备阶段。

首先,我们在4月2日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国家、省市等有关关于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文件,强化教师责任。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4月11日,我们选取了6名有志于做课题研究的老师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和职责,并着手对全校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登记,建立了各班级共63名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并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

5月16日,我们召开了课题组成员会议,各人汇报所了解的各班级留守儿童行为品性、学习能力、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等教育现状,确立实验内容,制定实验研究方案。

5月23日,我们根据研究方案,进一步制定了学习制度、帮扶制度、考核与奖惩制度等相应的保障制度。

第二阶段(2017年9月—2017年8月),研究阶段。

收到立项通知书后,我们立刻与9月19日进行了传达,并集体学习了有关问题学生教育的理论。

为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的行为品性、学习能力、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等现状及影响的主要因素,课题组参考了有关资料于10月19日编制了问卷。问卷分为四个大部分,分别是,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学习状况、教育状况。每项都设计了很多问题。问卷设计好后又请学校其他教师对问卷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

10月24日,课题组成员对各班级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期中考试后,学校开家长会的时机与留守儿童学生家长或者监护人进行座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11月7日,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深入了解留守儿童行为品性(包括思想状态、行为习惯、言行举止)、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目的等)、生活习惯(包括饮食健康、自理能力、卫生习惯、安全保障等)、心理健康(包括性格情感、自我认识、社会适应性等),经过认真分析,写出了调查报告,初步总结出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转变的方法。

接着又拟定测试卷,对留守儿童进行品学综合测试,各班抽取2~3名得分较低的学生(智力正常)作为问题学生个案,并建立个案档案,收集他们的评价材料(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监护人、同学的评价)、实物材料、档案材料。找出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分析导致这种现状的各种因素:主观因素(学生自己的智力、行为、习惯因素等)、客观因素(家长因素、监护人因素、社会因素、教师因素、学生之间影响等)。然后我们讨论商量对策:

主要有1.建好留守儿童之家,(一方面在学校中,我们还联系有条件的村委会,例如西平村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亲情电话、亲情QQ,使留守儿童在课余有一个文化娱乐、交流感情的休闲场所。

2.开展主题班会、走进留守儿童之家等活动,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现状,不断发现新的情况,贴近学生,走近学生。边实验边研究,让留守儿童学得安心,生活开心,家长放心。

3.根据留守儿童现状,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在活动中受启发,在交流中受教育,在相处中求愉悦,从个性中找共同点,从共性中找差异。探索出留守儿童教育的新方法,新措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开展,我们总结出要搞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重点做好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构建了对留守儿童做到“四掌握”“四管理”,“当好五员”的教师管理办法。

二是,搭建起了对留守儿童“三多”“三沟通”班级管理平台。

三是,建成了对留守儿童学生“五个一”活动的学校管理机制。

四是,筑起对留守儿童学生“十个一项目”的系统管理工程。

第三阶段(2018年9月—2018年4月),总结阶段。

1.收集汇编研究资料;对课题研究的整体情况做细致的分析、总结,整理有关调查数据及材料,总结活动中的经验、教训,撰写研究报告,总结出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案。

2.积极组织论文投稿;

3.完成结题报告;

4.课题结题鉴定。

下面说说课题研究成效:

1.学校办学层次得到提升。促进了教师走向专业化,构建了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有1人次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5人次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1人次获得市级教学工作先进个人,3人次获得县级教学工作先进个人,1人次获得市级优秀教师,2人次获得县级优秀教师,2人次在市级以上刊物,12人次学生作品在市级以上交流或获奖。

2.学生成长得到了保障。挽救一些心灵受到伤害、扭曲的留守儿童,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性格孤僻的变得开朗了;成绩平平的变得优秀了;脾气浮躁的变得稳重了。

3.家庭和谐得到维护。拯救了几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建设平安校园,和谐社会。 

4.社会稳定得到加强。对减少青少年犯罪、社会安定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积累一些“留守儿童”的教育的经验,为未成年人的研究提供一些素材、案例。

下面说说困惑或者希望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5-182-02

一、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的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领域,他们的父母常年打工在外,使得这个弱势群体在遇到困难时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包括家人等自然支持体系的支持。在农村地区学校开展学校社会工作,能够使得留守儿童这一群体遇到困难和需要支持体系时可以求助于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 此外,学校社会工作通常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问题开展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来满足其需求,这能够与硬性的制度化的学校管理进行互补,从而更有效更全面的解决留守儿童学校教育所面对的问题,这表明了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具有必要性。

二、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分析

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介入的过程中秉承“助人自助”的核心价值观,其扮演的角色不单单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解决者,更重要的是扮演资源中介者的角色。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自有的社会支持网络和学校教育的服务网络进行分析来寻找二者相契合之处,从而为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活动介入的意见和建议。

(一)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

学者们在针对少年儿童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时,多将其社会支持系统划分为学校系统、家庭系统、政府系统、社会系统。 本文借鉴已有研究的划分标准,将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主要细分为同辈群体支持、家庭支持、学校支持、政府支持这四个方面,它们从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为留守儿童个体及群体提供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与服务。

1.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群体而言,他们的同辈群体多由学校同学和村里的同龄孩子构成。留守儿童作为单独的个体,在其社会交往过程中与同龄人群接触得最多并且互动得最频繁,在家庭支持缺失的客观现实下,同辈群体能够为个体提供感情支持。

2.家庭: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与普通家庭不同,父母在外务工无法长期陪伴在孩子身边,无形中增加了孩子心理问题和偏差行为的出现几率,但家庭给留守儿童提供的支持仍然不容忽视。留守儿童家中的隔代监护人对孩子进行生活照顾,为孩子提供生活需求的基本支持;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的收入是维持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3.学校:学校是对留守儿童进行系统教育的学习机构,一方面学校教师能够向学生传授各个学科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学校也承担起了树立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责任。尤其在寄宿制的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校方不仅需要对学生提供生活方面的照顾与呵护,还需要对于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层面的指引和疏导。

4.社区:留守儿童个体所在的社区也是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中的重要一环,包括居委会,派出所,街道办在内的组织机构都担负着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的工作职责。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完善,鲜有为少年儿童所服务的公共娱乐场,留守儿童的社区支持能力小,影响甚微。

5.政府:政府能够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来为留守儿童提供多种形式的保障与支持,这对于留守儿童的这一弱势群体而言是相当重要的。现阶段留守儿童在政府支持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在于,受客观经济水平和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程度影响,中央政策和各级政策实施力度不够,大量的留守儿童及这一群体所在学校只能无奈的面临“僧多粥少”这一现实。

(二)学校教育服务网络

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是本文的中心点和立足点,学校教育组织网络是指学校为在校留守儿童提供服务的组织体系。本文选取贵州省绥阳县小关小学为例,分析农村小学的学校教育服务职能部门。该校学校教育组织网络主要由少先队、教务处、工会、总务处、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即留守儿童之家)、食堂这几个部分构成,分别对留守儿童的食、住、行、乐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服务。对农村学校的教育组织网络的探析能够为学校社会工作针对留守儿童开活动开展寻求组织机构和场所。

1.少先队:少先队重点关心学生在课外的发展,针对在校的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了留守儿童管理小组,由班主任或科任老师担任小组管理人员。对留守儿童在校实际生活中面临的衣、食、住、行、心理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区分和整理。据学校老师介绍,该校在对于在校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和家庭经济收入等)进行了了解后,按照受助需求的急迫程度划分了个案,每个班级对班内的特别个案进行优先教育服务,内容包括家访、课下学业辅导等。此外,少先队还能开展大量的课外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外的技能训练和感情疏导,这些活动往往颇受学生的欢迎。

2.教务处:教务处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管理机构,主要对学校各教师的教课任务、目标、进度及计划,学生的学习需求及考试各方面的事务进行处理,是学校的主要机构之一。小关小学的教务处针对该校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已开展的工作包括进行全校的留守儿童学习情况统计工作、组织教师对各自班级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并与监护人维持联系(已形成专门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个人的学习成长记录袋、制定不同形式的提高成绩的辅导策略,如小关小学晚自习辅导计划等。

3.总务处:总务处是学校主要的后勤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学校工程、财产、维修、保障、生活起居等服务的管理工作。一方面,总务处联系学校工会,为留守儿童联系社会各界的物资帮助,以保障所有活动开展都有经费支持,学校也制定了现阶段“从食堂出发”的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方式。另一方面,学校总务处挤出了部分资金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适量的资助,以保证贫困生不因为经济压力而落下学业。

4.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小关小学的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在2013年依托于学校建立,该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主要对在校学生的课后生活进行监督和管理,依托学校寄宿制的办学方式来开展中心活动。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还担任了关注学生行为养成的重要责任,留意儿童在生活中的个体需求和存在问题。

在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发展步入正轨后,2013年10月,在绥阳县小关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乡团委和妇联在原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的基础上创建了小关乡留守儿童乐园板房。乐园以“社会上有人关爱、生活上有人关照、学习上有人关心、心理上有人关怀、亲情上有人关切”的“五关”为宗旨,搭建提升留守儿童“兴趣、情趣、志趣、苦趣、奇趣”的五个平台。

5.食堂:由于小关小学是寄宿制办学,学校食堂供应在校师生的一日三餐,因此,食品的安全卫生尤其重要。学校食堂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职能部门,在保证师生饮食健康安全的前提下,还应当关注留守儿童群体的饮食习惯养成。

(三)契合点:探寻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可行性

在前文对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具备必要性的前提下,将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学校的教学服务组织网络进行比对不难发现,学校的多个教学服务组织的工作职责和组织特征与留守儿童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各项需求环环相扣,学校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工作方法与思路,可对学校教育进行辅助与补充。因此,学校社会工作在介入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中具备现实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少先队:同辈群体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处于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容易受到不良的同辈群体价值观误导而出现偏差行为,而少先队作为学校教育组织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引导的主要部门,有责任对留守儿童出现的偏差价值观进行引导。传统的少先队教育方式多采用校级文艺活动或者主题班会的方法来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宏观引导,这样的工作方法使缺乏在微观层面对留守儿童个体心理需求的观察和评估,从而导致学校教育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教学盲区存在。

学校社会工作可以补充学校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技能来协助教师,以留守儿童的某些心理活动过程为主题,组织留守儿童成立10人以内的成长小组来促进留守儿童的人格健康成长。

2.教务处:家庭教育缺失下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缺失是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现状,因而针对留守儿童所开展的学校教育便肩负着更多的压力,教务处作为对学校教学活动进行管理的主要部门更是承担着多重的教育责任。一方面,教务处需与留守儿童家庭保持联络,全力提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水平;另一方面,教务处需要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学校的教学能力和效果。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没有办法关注到在校的所有留守儿童,在现阶段无法全面有效地提升其受教育水平。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与学校教师的区别在于,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对留守儿童开展个案或小组工作时,不受到教育大纲的限制,也没有应试的教学压力,专职社工更能够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问题,用整体的视角来关注留守儿童所身处的环境,并对案主所处各系统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整体把握。

3.总务处:汇集资源以满足留守儿童各项需求:总务处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是与校工会一起,为需要帮助的贫困留守儿童寻求多方的物资帮助,这与学校社会工作的工作目标相重合。社会工作者作为资源联络的桥梁,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需求,为其寻求社会帮助。留守儿童的每一个体因自身情况的不同,个体间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的需要也会不一样。因此,社会工作者在确定服务对象后,会对案主的生态系统进行评估并广泛收集资料,从而准确地确定服务对象所需资源,这使得资源收集的过程更精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4.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社会工作活动开展的主要阵地: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的工作职能和学校社会工作相似,即通过一对一的“师生结对帮扶”活动对留守儿童的单个个体进行个案管理,通过开展书法、绘画等兴趣小组对受助儿童开展小组工作。

三、结语

通过将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与留守儿童学校教育服务网络进行比较能够发现多个契合之处存在。社会工作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针对留守儿童群体面临的具体问题来进行介入,而学校的教学服务网络则为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服务的平台,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具备可行性。

注释:

第12篇

现在关于留守儿童的界定,基本上已达成共识,将其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等同,即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这些留守儿童要么仅由在家的单亲(一般为母亲)看护,要么被留给了祖父母、兄弟姐妹、亲戚、邻居等父母之外的其他人代为照料,他们无法享受到家庭正常的抚养、教育和关爱,儿童权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李庆丰在《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按照监护人类型的不同,将留守儿童分为隔代监护型、上代监护型和自我监护型三种。当然这三种类型的留守子女所表现的特征是不同的。殷世东等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中又补充了单亲监护型。总而言之,留守儿童所指的是那些父母至少一方长期在外,无法被给与正常的家庭生活的孩子,就现阶段而言,这样的儿童大量存在于农村,因此在本文中所谈的相关研究都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展开的。

2.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研究

关于农村儿童的研究中最突出的就是关于这一群体所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由于切入点的不同,因此存在多种类型的问题分析,从运用的分析视角的不同来看,包括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分析,但也有部分文章综合了几种分析视角,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存在所产生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因此,综合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给儿童自身发展带来的问题和对社会所造成的问题两大类。

2.1给儿童自身发展带来的问题

2.1.1心理问题

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于2004年6月15日至7月15日分别对甘肃、河北、江苏三省五县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中国教育报》2004年9月16日第16版发表了刘亚、孙晓军撰写的《留守儿童,“心事”向谁说》的文章。该文揭示了留守儿童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四类心理问题:情绪问题、交往问题、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在郭三玲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一文中也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内向、自卑、悲观、孤僻、情感相对冷漠、人际交往能力差等等,同时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留守儿童的焦虑、紧张感和孤独感比其他儿童低。对心理问题的分析基本上都集中于焦虑、自卑、任性、孤僻等问题,当然也有部分提到了留守儿童的注意力问题,认为留守儿童由于心理孤单以及对父母的思念,课堂上很容易注意力分散,不能全神贯注集中于学习,久而久之,会对学习产生极差的影响。

2.1.2学业问题

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是存在争议的。一种观点认为,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要差于拥有健全家庭的儿童。这部分学者认为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心理问题。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外出离开,亲情感缺失,安全感不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在一段时期(大多数为半个月或一个月)或较长的时期内,学习兴趣不高,缺乏驱动力,学习变得消沉,课堂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情况也不太好。二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父母外出初期学习成绩下降,虽然其中大多数儿童过一两个月能有所恢复,但最多只能维持原有水平。三是学习辅导及方法问题。有许多儿童因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又得不到及时的辅导,结果导致学习成绩低下,学业欠债越积越多。另一种观点认为父母在外打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影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2001年进行了“农村外出劳动力在家子女受教育的状况研究”,结果发现,父母在家的学生与留守儿童在学业行为上没有显著差异,儿童的学习成绩与父母是否外出打工没有明显的关系,并且留守儿童在学习信心和学习效能感上都略高于父母在家的儿童。吴霓等认为,留守儿童对学习表现出的兴趣与非留守儿童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都对学习表现出相当的兴趣。但在对自身学习成绩水平的认知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留守儿童对自我学习成绩水平的估计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对自我学习成绩的认知持积极态度,只有相当小的一部分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较差。同时还存在这样一种观点,来自于段成荣和周福林的《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在该文中作者通过借助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抽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小学教育状况良好,但初中教育问题明显。小学留守儿童的在校率很高,而到了初中阶段则大幅下降,仅为88%。据此提出如何在留守儿童中巩固和加强初中教育是一个紧迫问题。

2.1.3道德问题

在道德问题上,现有文献都集中在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水平下降问题的讨论上,普遍认为留守儿童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期,因此必须重视对其道德成长的关怀。有论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严重。许多“留守儿童”表现为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欺负同学,出现较大比例的早恋现象。此外,有的孩子迷恋游戏机,夜不归宿,严重的甚至有敲诈、吸毒等违法行为。有论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缺失。他们只单向地接受爱,不去施爱,更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整天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他人缺乏诚信,片面强调个人利益。依赖性强,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有论者指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发展出现危机。“留守儿童”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期,如果是由祖父母的隔代教育往往意味着由文盲来抚养孩子,托付亲戚照管,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或经常盘问,而农村教师由于受到教育条件的限制对每位学生的关注也十分有限。其结果造成亲戚以为老师管教,而老师以为有家长照看的情况,学生的道德教育往往放任自流。由于长期缺少管教,甚至一些“留守儿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违法乱纪现象。根据调查表明,20%以上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家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对他们的道德教育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还有论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和农村教育质量与城市本身有较大差距,加之家庭教育缺失和农村社会教育的弱化,农村学校德育工作难以正常开展,这势必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政策发育,甚至导致少数“留守儿童”走向违法乱纪的道路,这给学校德育管理带来相当的难度。

2.1.4安全问题

谈到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身安全问题,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特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需要面对更大的人身安全的威胁。由于得不到父母和家庭的有效监管,如受到人身伤害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特别是近年来留守女孩受性骚扰或犯的例子不胜枚举。另外当自己的行为失控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教导,致使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轻生自杀的道路,危及自己的人身和生命,生存、发展权丧失。另一方面是儿童健康安全的问题。平时缺乏很好的照顾,生病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而影响健康,这直接威胁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使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普遍较差。有学者从医学的角度,将留守儿童作为需要给予关注的弱势群体,认为留守儿童的卫生保健存在很大的问题。

2.2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

留守儿童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对儿童自身具有很大的影响,带来一系列问题,同时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在这方面已经有部分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认为首先留守儿童问题不仅会影响我国人口质量的提高。并从农村基础教育的维度讨论了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任何国家或地区,人口质量的提高要依赖于整个社会的教育状况。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农村教育对我国整体人口质量的影响将会更加深远,而留守儿童作为未来中国人口主力军的一支中坚力量,对他们教育的成败必将会对我国下一代人口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有的学者也提出,留守儿童现象不但对儿童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代养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影响。因为大部分代养人都是应该安享晚年的老人,但因为隔代抚养,他们往往要承担更大的生活压力。不但增加他们的身体负担,而且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这种对老年人关注的观点,使我们看到了儿童之外的受影响者。

3.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分析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分析的主要可以分为父母、家庭和社会三个大的方面。其中家庭的原因成为近几年研究的重点,但父母自身和社会对于这一问题的影响仍然未受到重视。近期有多篇论文皆从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个方面来阐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黄晓慧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思考》一文中,专门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的成因进行了讨论。她认为主要是四方面的原因:第一,追求经济利益与履行教育职责之间产生矛盾;第二,家长文化水平低,缺乏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识;第三,家长教育意识薄弱;第四,老人或亲戚代替父母行使监护权利,教育职责未随之转移。当然家庭教育的缺失并不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家庭维度的全部原因,还包括家庭亲情的缺失以及家庭生活氛围的缺失。这一方面也有学者在理论上进行了论证,认为留守儿童所处的非正常的家庭环境是造成一系列问题的根源。从父母的角度看,由于父母进城打工没有改变农民的身份,但改变了职业和生活方式,从而价值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比如,在对待教育与金钱的态度上,对家庭价值的理解上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或者通过家庭本身的变化来影响孩子。有些父母开始认为,学习是无用的,与其在教育上投入很多的钱,还不如早点出来打工挣钱,这一理念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观念,使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减弱。有些父母外出打工之后,长了见识,有了积蓄,随着交际面的扩大,夫妻感情上也起了变化,致使原本和睦的家庭烽烟四起,有的家庭甚至走向解体。离婚对成人来讲可能是一种解脱,却极大地伤害了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这种伤害使很多原本家庭亲情缺失的留守儿童的问题进一步加剧。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但在这方面的研究显然是不够的。目前仅有部分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找到了问题,但尚未有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来解释这一问题产生的社会深层原因。有学者从校外不良少年和不良社会传媒的影响方面来分析社会对此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周全德、齐建英的《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考》一文中,对问题的成因分析点出了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负面因素的综合性作用所致。他侧重于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农业劳动的女性化态势,农村家庭结构、功能、生活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家庭观念和家庭关系的变异等负面因素的相互认同与相互加强,干扰了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正常社会化过程,使他们不少人的健康成长受阻。另外还从“三农”问题的视角来分析,认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城市与乡村之间不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农村社会学的视角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经济滞后、法治失范、道德滑坡以及人口膨胀和人口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农村社会良性运行受阻的一种反映;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由农村男劳动力大量外出造成的“缺席父亲”以及由农业劳动女性化造成的母亲对自身职责的力不从心有关;从家庭社会学的视角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社会变迁而来的家庭结构断裂、家庭功能紊乱、家庭关系淡化、家庭生活方式变异的综合体现,它反映的是农村家庭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一种特殊的文化失调现象。这篇文章在成因方面的上述论述,虽皆未能展开来谈,但却为在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视角。

4.“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分析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很多学者从多个角度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究竟如何减少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给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充满关爱的、健康的成长环境呢?目前的相关研究大多有针对性地对社会和政府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其中段成荣、周福林通过研究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从户籍制度以及其他相关体制的改革入手,消除留守儿童产生的条件。他们认为这是治本之道,但却是需要较长的时间的。同时他们也呼吁政府部门尽快组织有关留守儿童的专项调查,并指出了应重点关注部分留守儿童高度集中的地区。上面所提的建议是宏观的,也是较难在短期内见效的,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也促使很多学者给政府提出了许多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综合来看,主要包括:(1)建立留守儿童的教育和保护体系;(2)增强和发挥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3)政府加大宣传和管理力度,明确父母的抚养教育义务;(4)给农民工以公平待遇,将农民工子女就学纳入城市教育体系;(5)在各地农村大力提倡利用农闲和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举办“家长学校”,以提高“留守儿童”家长或家长的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6)下大气力改变优质教育资源过分集中于城市的不合理现状,努力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还有一部分学者从学校和家长的角度来分析对策,认为应该大力推进农村新课改,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改变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杜绝“留守孩子”因厌学而辍学现象的发生。注重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创造有效的育人环境,给留守儿童以特别的呵护和关爱。建立健全家校联防育人机制。学校要向家长公布学校各科老师的联系方式,召开监护人座谈会,提高他们的素质,帮助他们转变教育观念和育子方式,并提醒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加强同社区、村组的合作,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同时学校还要主动与当地文化、工商、妇联等单位配合,净化学校周边环境。

5.对现有研究的评论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自90年代开始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确实给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在留守儿童所获得的家庭看护、留守儿童的性格发展与心理变化等很多方面均有体现。同时,这一问题也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它所带来的影响不再局限于家庭范围内,随着这一群体的数量不断增加,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学者们更多的将视角转向对社会的关注,他们所得出的诸多研究结论和建议,不仅有助于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同时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但也应该看到,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还存在很多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地方。首先,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中,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占很大的比例。这是因为在“农村留守儿童”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尤以教育问题为重,不仅包括由于这一社会现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所造成的影响,还包括对整个教育发展的影响。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到,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一系列问题中,教育是核心问题,如果能够解决教育的问题,使其发挥正向功能,则可以有助于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的解决。但教育问题也是一系列问题中最难解决的,因为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合力的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考虑这三方面力量如何协调的问题。在已有的研究中,虽然在对策方面对这三方力量均有考虑,但却未深入研究它们如何协作这方面的问题,以及每一方在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应发挥多大的作用的问题。其次,目前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学者的关注点基本上集中于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表面现象的描述,并根据这些现象探讨问题形成的原因,然后提出一些对策建议。现在大多数学者运用实证方法研究这一问题,但却对实证研究所得到的数据缺乏理论层面的分析,仅从表面反映的问题对其进行描述。这种对于现象的描述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对问题的现状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但另一方面,这也造成了研究的理论深度不足,大体上都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没有从社会根源上去挖掘。虽然现在已经有部分学者开始从非社会的视角来讨论这一问题,并认为大多数留守儿童存在的是非社会方面的问题,而不是行为,而且留守儿童的非社会还缺乏及时、足够的关注,但这一研究视角仍然只是在心理学领域开展的,并未有更进一步与其它学科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