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

时间:2022-04-22 07:48:32

关爱留守儿童论文

第1篇

在对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个体观”路径的困境进行分析,基于生态系统观提出应在系统的情境中认知个体需求和提供关爱服务,并尝试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提出关爱留守儿童群体的“家庭生态系统观”。研究认为,在家庭生态系统内部,需在时间系统上注重事先干预,保证留守儿童家庭抚育决策时机与个体生命历程中“社会性时间”发生的一致性;重视支持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实现的意义,强调家庭责任与权力的共存。在家庭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中,认为应首先定位好家庭的基础性角色,完善主体间的联动机制;积极投资家庭,加强家庭能力建设,通过改善家庭生态系统间接关爱留守儿童,最终营造公平制度环境,形成关爱留守儿童及家庭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家庭生态系统;发展型社会政策

一、引言

2015年,贵州“毕节四名留守儿童集体服毒死亡”震惊了整个社会;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此次惨剧与三年前震动全国的“五名留守儿童取暖闷死垃圾箱”事件都发生在该市七星关区。人们在质问为什么又是毕节之时,再一次将目光聚焦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不足的问题。为解决留守儿童关爱不足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国内学者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也从最初对留守儿童人口特征、现状的全景描述,开始转向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干预研究,并围绕如何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纷纷开展探索。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实践虽然回应留守儿童的关爱需求,也确实缓解了对留守儿童关爱不足的问题,但留守儿童悲剧的频频发生证明越过家庭、直接面向留守儿童的“个体观”关爱服务路径并没有收到预期的实践成效。笔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历程是个体以家庭为基地、成员间共同互动组成的家庭生态系统与外部周围环境互动的结果,只有在生态系统的情境中,在留守儿童家庭生态系统适应外部生存环境的过程中,才能完全认识留守儿童的个体发展。因而,影响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路径选择的因素,不仅涉及留守儿童个体的微观层面,而且与广泛的社会情境中如何帮助和支持留守儿童家庭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息息相关。创新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路径。

二、问题的提出

西方福利国家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就已通过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干预家庭抚育儿童事务,其中对儿童福利供给实现路径问题的探讨,一直是西方福利国家的研究议题。相关研究以家庭生态系统功能实现的价值理解作为研究起点,并将其作为影响儿童福利政策路径选择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欧盟不同国家间福利制度进行比较后发现,很多国家的福利供给路径往往是基于国家对家庭功能实现机制的不同研判进行构建的[1];有学者围绕国家与家庭在儿童福利供给中的关系归纳儿童福利类型,研究发现无论是“国家家长主义”所强调的国家干预路径,还是“家庭父母权利论”和“家庭结构论”所强调的家庭主导路径,或是儿童权利中心主义所强调的多元路径,都就以下两点达成基本共识:一是确立国家儿童福利供给的主导地位。当家庭抚育儿童模式无力承担责任、面临失灵之时,国家作为儿童终极监护人天然具有干预家庭儿童抚育事务的责任;二是西方学者在国家和家庭责任界限不断重新界定中,不仅注重国家层面的儿童福利供给,而且开始重新重视支持家庭功能实现在儿童福利供给的作用,并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角度支持家庭积极行使育儿责任[2-4]。西方福利国家虽然与国内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完全不同,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对于家庭功能实现意义的重视及所强调的国家儿童福利供给的天然性和介入方式的合理性,值得学习和借鉴。国内学者对于如何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根据国家介入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方式的不同,主要形成以下模式:一是国家干预模式。此模式认为国家应当在家庭出现困难或危机时,以事后补救方式向留守儿童个体提供服务。如社会支持理论下设立留守儿童专项基金,“替代”视角下开展的“寄宿制学校”、“家长”、“机构托管”等关爱服务模式等;但与此同时,该观点担心为育儿父母提供制度化支持会削弱其责任意识、破坏家庭内互助传统,所以其首先强调的是留守儿童父母的养育责任与义务,遵从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家本位下的育儿责任分配,将育儿视为家庭私领域,希望家庭尽可能承担养育责任,并对父母监护权进行监督[5-6]。二是儿童权利中心模式。该模式强调留守儿童的能力、主动性和参与权,相信留守儿童拥有支配生活、建立自信的主动性和能力,进而使其拥有权力,参与自身相关问题的决策。如通过“赋权”等方式支持留守儿童组建留守小队[7]。三是家庭权利中心模式。国内一些学者较早关注到了家庭在国家—个人关系中的“中介”地位和政策工具作用,并在其影响倡导下逐渐形成家庭权利政策模式[8-9]。该模式强调对家庭的支持作用,认为家庭既是责任主体,也是需要国家支持的权利主体,如提出了“支持、投资家庭”、“通过立法或公益捐赠等形式,确保留守儿童家庭的亲子团聚权”等建议。从上述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实践模式可以看出:现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主要延续传统计划经济时代面向个体的福利供给思路,不仅忽视了留守儿童的年龄意义和家庭抚育间的关系,而且走的是一条以政府为单一责任主体、“事后补救”、强调家庭责任取向的“个体观”路径。我国家庭变迁背景下家庭功能的日趋失调及儿童福利供给中“支持家庭”的缺席所带来的弊端都启示我们,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有效运行需跳出家庭责任取向下“个体观”路径的思路。尽管不少学者赞同家庭权利取向路径,但国内对于此路径的探讨多停留在关爱行动的经验层面,不仅少有学者针对留守儿童提出系统的、可操作的关爱服务政策去帮助整个家庭照顾、关爱留守儿童,而且对于该采用何种路径展开工作、进而深化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学者们也没有达成一致性看法。

三、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个体观”路径的困境分析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路径选择问题,研究思路上要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10],首先将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生活放置于以经济增长为主导目标、偏向城市的“功利性”国家发展模式之中进行考察,从宏观上了解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根源;而如果“家庭对社会变迁的适应是由新境遇的特点、策略的习惯行动方式以及其所察觉的需求和选择所建构”[11],则还需考察“留守生命体验”微观层面的社会化生态环境。即在与家庭、社区、学校及政府等主体的互动中探讨留守家庭结构缺损背景下,到底国家应通过何种路径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本文认为需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化的两个阶段,即家庭内、家庭外社会化。选取劳动力输出大省河南省X市寄宿制小学———塔集镇中心小学的一留守儿童小刚(化名)作为个案分析对象,在对家庭生活史访谈资料质性研究基础上,按照其家庭内社会化过程和家庭外社会化过程展开介绍。

(一)家庭内社会化阶段:家庭责任取向下的抚育能力下降和家庭策略失灵在家庭内社会化阶段,我国目前家庭责任取向下的“个体观”路径关爱服务正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受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农村家庭保障功能寄予厚望,强调并希望家庭承担起照顾子女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家庭育儿责任;但另一方面,人口转变和家庭变迁却使农村家庭保障根基遭受破坏,随着家庭抚育能力自生性不断减弱、家庭策略日趋失灵,家庭难以有效承载育儿的责任。而小刚兄妹家庭内社会化经历也正反映了这种两难境地。小刚的父母结婚后于2006年和2008年生下一男一女。为解决沉重的生计压力与减轻育儿负担,小刚出生后其父就南下到广东东莞一家电子厂打工。由于离家远、工作假期少,小刚父亲只有过年才回家团聚,平时通过电话和家人联系。由于爷爷、奶奶过世早,家里照顾孩子、操持家务都由小刚母亲承担;在对小刚母亲的访谈中进一步得知,家里除了孩子免费接种疫苗等母婴保健方面可获得国家支持外,孩子遇到看病缺钱等困难时也多是向亲戚等非正式社会关系网络寻求支持,而非求助于国家。到了2011年,为过上正常家庭生活、解决分离之苦,小刚父亲把妻子、兄妹二人一起接到东莞生活。2012年即将到入学、入园年龄的兄妹二人,因非东莞本地户口,入学和入园需缴纳不菲的“赞助费”,尽管多年打工有了一点积蓄,但高昂的费用还是让一家人犯了愁。加之工厂经济不景气、打工收入下降,小刚父亲面对“家庭温情”和“孩子教育机会”,无奈选择了后者,不得不让妻子和小刚兄妹二人离开东莞,回河南老家上学。在留守儿童家庭内社会化阶段,我国目前家庭责任取向下留守儿童关爱的“个体观”路径已经遇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具体原因有两点:一是家庭责任取向下的家庭抚育能力下降。家庭被赋予了充分的政策想象空间,但受人口和社会双转型影响,小刚一家正面临由于家庭成员离散造成的不稳定性增加、家庭功能趋于失调等问题,尽管其能提供较好的生活物质抚育,但其承担传统社会抚育责任的能力已严重下降。二是传统家庭抚育策略日趋失灵。从家庭抚育策略视角看,小刚父亲将一家人接到东莞是其主动适应社会转型的体现。但囿于城乡二元制度藩篱和“功利性”国家发展模式,异地打工时很难以最稳妥的家庭“双系”抚育方式将孩子带在身边,其子女也难以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小刚一家受制于“经济吸纳、社会排斥”的制度体制返回原籍,尽管其母亲承担着照顾兄妹生活的责任,但社区、邻里守望互助资源日趋式微下的“单系抚育”策略,难以应对日益增加的物质生活抚育和社会抚育压力,并使得家庭不完整、不稳定所带来的问题更为突出。

(二)家庭外社会化阶段:介入服务的角色定位不清,关爱主体间关系脱节此阶段,学校、同辈群体等与家庭一起构成了影响儿童家庭社会化的主要环境;而这一阶段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继续进行社会文化教化传递、完成“社会继替”[12]。而此时儿童家庭外社会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农村寄宿制学校,无论是国家中小学的教育布局调整到“两基”攻坚,还是到应对留守儿童关爱不足问题,均被当作重要的政策工具。国家制度层面推行的“撤点并校”以及寄宿制中小学建设,在和家庭抚育的互动中正型构着小刚兄妹的生命历程和人生轨迹,影响着小刚兄妹家庭外社会化的发展。2013年9月,小刚到了上学的年纪,因该镇2001年就已开始推行撤点并校、集中办学,所以小刚只能到离家足有4公里远的镇中心小学上学。为了免于上学的奔波,小刚母亲带着女儿搬到学校附近租房住,开始了陪读生活。2014年年初,为解决留守儿童和偏远地区儿童的义务制教育和生活问题,塔集镇教育部门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发展寄宿制学校。7月份新改建成的塔集镇中心小学成立,有职工68人,学生1210人,其中寄宿生592人,成为该地区最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小学。9月份,小刚母亲安排好兄妹俩寄宿后,同年10月份到东莞和丈夫一起打工。住宿期间,小刚兄妹的伙食相较于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留守儿童好,因家里经济条件允许会经常去食堂打点新鲜的蔬菜和肉类;学费方面,兄妹俩并不符合国家“两免一补“相关政策,每学年每人要交280元的寄宿管理费和80元的课本作业费。这样算下来小刚兄妹每年总计会有将近4000多元的食宿、生活和学习费用,小刚兄妹俩的教育费用相较于非寄宿制学生增加明显,这也给家庭造成了额外的经济负担;在生活照顾方面,虽然学校每3个宿舍会配一个生活老师,但因”僧多粥少“、管理考核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小刚兄妹俩的生活大部分需要自理;而更让人担心的则是心理照顾方面,由于父母都不在身边,尽管学校定期组织开展父母和留守子女间的”亲情电话“、”谈心屋“等弥补留守儿童感情缺失的活动,基本的父母关爱和亲情温暖难以进行简单替代。据孩子反映,每周最不愿过的就是周末,因为老师和很多同学们都回家了,在文化生活封闭的校园中他们感到孤单苦闷,特别想家,但有家难回。通过上述案例,一方面可以看到,被列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的寄宿制学校建设,作为一种直接面向留守儿童个体的关爱服务平台,凭借老师的亲情、同辈群体的友谊一定程度上确实弥补了留守儿童关爱不足的问题;但另一方面,这种以“家庭式的学校管理和校园生活”、“家长式的教职工”等方式来为寄宿制留守儿童提供的关爱服务,并没有收到预期成效。结合案例,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对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介入的角色定位不清。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关爱服务介入的价值取向不清。寄宿制学校建立的初衷是解决撤点并校后上学远、上学难以及减轻家庭的交通费等育儿负担,被许多省市地方政府作为解决留守儿童关爱不足问题的一剂“良药”。但实际过程中却发现,寄宿生活不仅没有减轻农村家庭的育儿负担,而且造成了留守儿童弃学现象的增加。这与“我国公共政策中家庭价值取向的摇摆不定”有着莫大关联[13];另一方面是留守儿童年龄意义下的关爱服务介入角色错位。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寄宿学校开始逐渐超过家庭成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因素。虽然采访中塔集镇中心小学校长也谈到希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离开父母、不离爱的大家庭”,但任何机构都难以完全替代家庭这一“原始性结构”来满足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14],应慎言将寄宿学校作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的“万灵药”来替代家庭抚育和父母关爱,这一点也早已被国外的理论和实践所证明。二是关爱留守儿童的主体间缺乏有效链接,关系脱节。留守儿童家庭外社会化需要通过家庭、儿童同辈群体、师长以及大众传媒等家庭生态系统各主体间的互动共同完成中介社会成员间的交流。但调查中却发现,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多元主体间的关系脱节,缺乏有效链接。一方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塔集镇中心小学囿于教育经费有限、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师生比一直不高,这些留守儿童学业上难以获得学校老师及时的督促与指导。生活上,寄宿制小学又因错位的替代角色,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缺乏经常性的互动与反馈,因而小刚和妹妹出现成长烦恼和心理问题也很难第一时间发现和排解;另一方面,虽然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等外部环境主体都被赋予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职责(如在“毕节四名留守儿童集体服毒死亡事件”的紧急事态下,政府相关负责人被问责停职、教育部门和学校老师也被处分),但调查中发现当地确实存在政府部门、学校等服务主体间“无专属责任”的现象[15],主体间缺乏必要的协同合作,彼此难以形成服务合力。从上述案例分析中可以得出,目前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实行的是家庭责任取向的“个体观”路径。在家庭内社会化阶段,尽管仍寄望延续传统家庭育儿的自主性,但在留守儿童家庭抚育能力下降以及家庭策略日趋失灵的背景下,忽视了当下家庭生态系统输入与输出间的严重失衡状态。在“功利性”的偏城市发展模式下,国家不仅没有为其提供必要的经济和政策支持,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从像小刚这样的农村家庭生态系统中汲取资源,而此种资源的单向输出,不仅会加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生态系统正熵值的增加,而且会增强农村家庭生态系统的无序性,从而加速留守儿童家庭生态系统的崩溃。在家庭外社会化阶段,国家推行的寄宿制学校建设既忽视了留守儿童家庭生态系统微观层面的家庭自我能力建设,又因其外部环境输入服务的角色不清和输入主体间脱节等原因,难以满足留守儿童的家庭亲情需求,而且极易造成家庭抚育在留守儿童家庭外社会化关键阶段的失语。

四、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路径建构

沿着家庭责任取向“支持个体”路径演进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被实践证明难以真正满足留守儿童需求和提高关爱服务的成效。放弃单纯依靠传统强调家庭责任的“个体观”路径,转而采取“家庭生态系统观”来指导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创新,或是我国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可行路径。为探讨这一问题,借鉴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对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家庭生态系统观”路径进行论证。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发展型社会政策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分析范式,在发展理论指引下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对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詹姆斯•梅志里(J.Midgley)、吉登斯(A.Giddens)、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谢若登(M.Sherraden)等。其理论的基本思想理念是,在政策重点上,其重点关注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在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强调社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基本功能上,强调社会投资,认为其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手段;在思维方式上,相对于传统社会政策的事后干预思维,其更注重对社会问题进行事先预防,重视“上游干预”[16]。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政策与经济协调发展下的生产论,认为社会政策是生产力,它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和保障作用;社会投资论,认为通过再分配政策将社会资源用于人力、社会资本的投资,由缺陷干预转向提升个体和家庭的能力建设;社会政策对象的整体系统论,认为社会政策的对象是全体成员,将传统救助的特殊对象转变为对个人和家庭福利系统的整体提供;社会政策的事先预防论,强调将发展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反对事后补救型的救助,主张通过对“上游干涉”来影响个人的社会竞争力,从而减少不利困境的因素[17]。尽管发展型社会政策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引入国内的时间不长,但目前已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如张秀兰、徐月宾等人通过对发展型社会政策研究而较早提出了“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模式”[8],另一些学者则从该视角分别就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18]、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9]等展开探讨,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

(二)构建“家庭生态系统观”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从生态系统观出发,“家庭生态系统观”一方面是指要理解留守儿童个体的社会化就必须将其放置于家庭生态系统之中,“除非是在系统的情境中,否则无法完全认识个体的发展”[20];另一方面,是指要从更广泛的社会情境来看待家庭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即留守儿童所处的家庭生态系统也是嵌套于宏观系统、外观系统、中介系统和微系统等一系列系统层级中的,其在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互动中会影响家庭自身生态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发展。因此,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以生态系统观为导向,从家庭生态系统的时间系统、家庭生态系统内部的微系统以及家庭生态系统外部的环境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等三个层面,来论述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家庭生态系统观”路径构建问题。1、时间系统:注重事先干预,保证家庭抚育决策时机与个体“社会性时间”发生的一致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家庭生态系统观”路径的时间系统,不仅要把个体的生命历程置于社会变迁背景下考量重要事件对于个体的影响,而且还要从个体的特殊年龄意义出发关注个体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社会性时间”。对于身处特殊年龄段的留守儿童来说,其社会性时间是指他们按照社会期待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而按照纽加尔顿的“标准时间表”理念,为促进留守儿童家庭外社会化的顺利实现,应保证留守儿童家庭抚育决策的发生时间(如父母亲一方留守下的“双系生活抚育、单系社会抚育”等家庭抚育决策)与接受学校义务制教育的社会性时间重叠。这种与留守儿童个体生命历程的“标准时间表”高度保持一致的家庭决策发生时机恰当与否,直接决定了其对于留守儿童早期社会化的影响程度。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目前仅仅对留守儿童提供应急或修补性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更应重视对其社会化发展的预防性事先干预,并将留守儿童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才能使留守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可持续进行。为家庭抚育决策时机与留守儿童个体生命历程中接受学校教育“社会性时间”发生的一致性创造条件,一是通过促进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业”、为留守母亲提供就近就业培训等形式,努力创造条件鼓励父母亲一方留守看护和照顾幼儿,不仅利于家庭抚育决策的实现,而且利于家校教育联动合作机制的建立;二是针对目前撤点并校后给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所带来诸多弊病,建议相关部门应制止过度地撤并农村学校之风,并尽快通过科学规划、立法等形式为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提供依据,从最基层的村小教育和社区生活底层型塑开始,力图保证留守儿童在“恰当时间”(Timing)按照社会期待接受学校教育、顺利实现社会化。2、微系统:重视支持家庭功能实现的意义,强调家庭责任与权力的共存对于家庭内社会化阶段的留守儿童而言,家庭微系统是个体活动和交往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环境;生态系统观下家庭生态系统内的亲子关系、父母关系的互动,会对留守儿童产生最为关键和基础性的影响。因此,政府主导下为日益恶化的留守家庭生态系统提供支持和援助也是发展型社会政策应有之义。一是明确帮助和支持家庭生态系统发挥育儿功能的意义。在家庭生态系统日趋恶化的背景下,要提高关爱留守儿童的成效,首先就得改善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庭微系统功能,使家庭微系统内亲子保护性因素能对留守儿童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二是注重家庭责任和家庭权利的共存。需要明确的是必须首先强调留守儿童父母应负有首要的抚育和保护责任,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留守儿童的家庭困境和其策略失效也决定了国家责任的必要性;国家在给予留守儿童家庭帮助和支持的同时,应通过制度文本设计附带条件(如要求其参加劳动技能培训等)保证或监管其行使育儿责任,正如“第三条道路”观点所强调的,“公民必须先尽责后享受”。3、中系统:明确微系统互动中家庭的基础性角色,完善主体间的联动机制中系统是家庭、学校、社区等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作为中系统的组成部分,家庭与学校、同辈群体等微系统的互动关系也影响着留守儿童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家庭生态系统甚至决定着其他微系统对留守儿童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所以,首先要在重新定位家庭功能基础上,界定清楚家庭在微系统互动中的基础性角色,明确正是家庭“原始性资本”的特性决定其难以简单被寄宿制学校、社会救助和保护机构所替代。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有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减少社会化过程中各种不良行为的出现,而且也有助于储备未来潜在的人力资本;其次,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主体间的联动机制。针对案例中寄宿制小学建设的主体间脱节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农村小学教育布局进行修正的基础上,立足于建立“家村校”的三级联动机制,旨在通过家庭、农村社区与学校的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形成各主体共同参与、合力保护局面,从而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4、外系统:积极投资家庭,加强家庭能力建设,改善家庭生态系统外系统是留守儿童未直接参与、但却对其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如现行的社会保护政策和制度等。为承担育幼责任的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和服务帮助,是发展型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为提高关爱留守儿童的服务成效,首先需要调整关爱服务的配给和组织方式,即纠正单纯以个体为单位提供关爱服务弊端,扩大以家庭为生计单位的公共服务,积极投资家庭、发展家庭能力,改善家庭生态系统,进而间接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顺利实现。具体措施包括:一是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国家可以对留守儿童家庭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如义务制教育中将其子女列入“两免一补”的对象;二是提供社会服务支持,在育幼、医疗等一些基本社会服务领域采取支持性措施,以减少家庭抚育成本,如通过政府、企业、社区等的联动为留守儿童父母创造就近就业机会,促成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在平衡工作———家庭的关系基础上从“出口”方面减少农村留守儿童;三是加强家庭能力建设。依据社会支持服务的目的、目标人群的不同,政府可通过直接提供或间接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等方式,通过社会工作介入等形式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导以及家庭婚姻关系咨询等服务,提高和提升留守儿童父母的抚育能力和教育水平,通过改善家庭生态系统间接满足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等基本的需求,从而促使其健康成长。5、宏系统:营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形成支持和投资家庭的文化氛围布朗芬布伦纳指出,处于最外层的宏系统是共存于微系统、中系统和外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系统,其实际意义上是一个广阔的意识形态,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发展。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出发,“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因此根本之策还在于首先要注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从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政策也是生产力的角度出发打破以往将其视为经济发展负担的错误观念,营造公平、合理的体制政策环境,并通过改革户籍制度的城乡差异、以财政支付转移手段为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态系统平衡进行物质、资源和服务等形式的社会投资;其次,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关键是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支持家庭、投资家庭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即形成一个政府、学校、社区等都有责任、动机和行动支持家庭、帮助家庭行使其功能的制度框架。

五、结语

如何有效地为留守儿童提供有效的关爱服务,不仅关乎我们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而且更能“展示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灵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问题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在于此问题的讨论不仅涉及城乡二元区隔体制的消除、偏经济导向“功利性”国家发展模式的变革,而且牵涉到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后布局的再调整等诸多问题。尽管如此,此问题背后的实质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如何合理调整国家、社会与家庭三者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关系模式与角色定位。对此,围绕着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路径选择问题,在分析家庭责任取向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支持个体观”路径弊端的基础上,以生态系统观为导向,提出在家庭生态系统的情境中全面认识留守儿童个体的发展需求和提供有效的关爱服务,并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尝试从家庭生态系统的时间系统、内部微系统以及外部环境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三个层面来建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家庭生态系统观”路径。即在留守儿童家庭生态系统的时间系统层面,要注重事先干预,保证家庭抚育决策时机与个体“社会性时间”发生的一致性;在微系统层面,重视支持家庭功能实现的意义,强调家庭责任与权力的共存。在家庭生态系统外部环境的中、外、宏三个系统层面,首先要在微系统互动中定位好家庭的基础性角色,完善主体间的联动机制;其次,积极投资家庭,加强家庭能力建设,从而通过改善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态系统间接关爱留守儿童;最后要营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最终形成支持和关爱留守儿童家庭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LEWISJ.GenderandtheDevelopmentofWelfareRegimes[J].JournalofEuropeanSocialPolicy,1992,(3):159-173.

[2]FOXHARDINGLORRAINE.Family,StateandSocialPolicy[M].Basingstoke:Macmillan,1996.

[3]刘继同.儿童健康照顾与国家福利责任重构中国现代儿童福利政策框架[J].中国青年研究,2006,(12):51-56.

[4]程福财.家庭、国家与儿童福利供给[J].青年研究,2012,(1):54-55.

[5]卜卫.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和支持行动模式的分析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8,(6):26-28.

[6]刘利民.努力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J].中国妇运,2012,(3):4-8.

[7]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4.

[8]张秀兰,徐月宾.构建中国的发展型家庭政策[J].中国社会科学,2003(6):84-96.

[9]陈映芳.国家与家庭、个人———城市中国的家庭制度(1949-1979)[M]//季卫东.交大法学(第一卷).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10]MILLSCWRIGHT.TheSociologicalofImagination[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59.

[11]G•H•艾尔德.大萧条的孩子们[M].田禾,马春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9.

[1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3]吴小英.公共政策中的家庭定位[J].学术研究,2012,(9):52.

[14]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759-760.

[15]王思斌.留守儿童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怀[J].中国社会工作,2015,(6):62.

[16]张秀兰,徐月宾.发展型社会政策及其对我们的启示[M]//顾昕.中国社会政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7]张秀兰,徐月宾,詹姆士•梅志里.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18]方巍.农民工子女的城市社会融合———发展型社会政策视野下的杭州市个案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2,(4):415-420.

[19]张伟兵.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重大转型及其对中国社会政策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1):89-95.

第2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四级关爱体系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6 ― 0022 ― 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其家庭中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并且数量逐步增多。农村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中,由其他长辈或父母其中一方抚养的儿童。由于父爱或母爱的缺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注与联合教育不够,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分析,提出了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策略

一、留守儿童状况

(一)留守儿童的分布情况

齐齐哈尔市儿童总数92.4万人,其中留守儿童2.43万人,占儿童总数的2.64%,小于17岁的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的86.94%。在齐齐哈尔所属农村9个县(市)中,讷河市6231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5.59%;克山县3831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5.73%;依安县2360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9.69%;龙江县2011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8.26%;甘南县1747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7.18%;克东县1646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6.76%;富裕县1372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64%;拜泉县1276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24%。泰来县331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36%。在7个区中,富区占最高比例,为2.81%;龙沙区占最低比例,为0.25%。

从上述数据比较可以看出,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数目较大,县(市)外出务工的人员比例比市区高,以讷河、克山、依安、龙江外出务工人员居多,城区中外出务工的人员比例较少。所以,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教育工作任务比较艰巨,迫切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和爱心人士行动起来,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做好。

(二)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

从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来看,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的主要是以父母双方外出为主,与祖辈一起居住的8430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1.2%;与亲属一起居住的1107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6.7%;自己住或住校的1035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6.3%;与邻居、同学或父母的朋友居住的258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6%;经常更换监护人的475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9%。父母均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中,隔代监护的占大多数,受监护人的态度、能力、等因素的限制,监护人在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教育、心理、安全等方面监管不力。这些情况说明家庭对孩子的监护关爱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存在隐患,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

调查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有良好的学习动机,积极向上,不希望父母外出打工。如果条件允许还是想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7647人,占留守儿童的46.5%。由于外出打工人员的婚姻情况较为复杂,长期在外,无法与配偶及子女生活在一起,极易引起婚变,离异与单亲家庭随之增多,家庭中的亲子教育缺失的现象就比较突出,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十分不利,甚至给子女造成身心健康的伤害。

二、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由于亲情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乏倾诉和帮助,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沟通交流,有的孩子在心理、性格上出现偏激,行为上极易走向极端。通过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如有的孩子不愿意与老师、同学交往,在班级与家之间两点一线。缺少自信,无论学习还是活动,都不主动。

2.自尊心过强,内心比较敏感,对老师及亲友等的教育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人际关系过于敏感,老是怀疑别人瞧不起自己,甚至议论自己,所以不合群。

3.亲情缺失,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认为父母只是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有的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所以父母回家了甚至故意疏远他们,亲情关系出现了一定的障碍。

4.缺乏父母关爱,存在性格缺陷问题。如有的孩子过于自卑、懒惰、冲动、优柔寡断等等,严重的影响了其健康成长。

三、辅导策略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围绕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积极宣传“儿童优先”、“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理念,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宣传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职责任务,宣传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发家致富与子女教育的关系,宣传留守儿童自立自强的典型事迹以及各地留守儿童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外出打工的父母转变观念,使他们明白,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二)强化政府统筹和重视,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

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并重点强调要加强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强化政府职能作用,重视和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笔者认为,并一直在呼吁建立以市县乡政府为主导,出台相关政,强调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策,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力度。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更新其家庭教育观念,掌握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庭对儿童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健全制度,完善留守儿童的管理措施。市县乡政府和学校都要积极探索对留守儿童教育辅导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力争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关爱体系,市级政府部门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师资培训基地,定期进行培训,满足县乡村师资的需要。县级政府部门要设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中心,乡级政府部门要设立农村守儿童心理辅导站,自然村要设立心理辅导室,以保证把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落到实处。做到县县都有心理辅导中心,乡乡都有心理辅导站,村村都有心理咨询师。

(三)建立长效关爱机制,把关心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

设立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示范校,真正发挥学校在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的作用,根据各学校留守儿童数量情况,建立留守儿童示范学校,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对其进行重点辅导,生活上特殊关心,有的还特别为留守儿童安排小食堂、午休室,免除外出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设立“留守儿童之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设立专门负责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和教师,按照工作计划定期进行心理辅导活动。负责培养和扶持以民间组织为依托的留守儿童服务机构。在留守儿童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之前,市县乡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兴办留守儿童服务站等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机构,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如有爱心的心理咨询师、优秀退休教师等),切实把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工作做到位。

(四)大胆创新,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辅导机制

1.充分发挥家庭监护作用。家庭是留守儿童的第一责任主体。监护人一定要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观,在孩子的身心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疏导。留守儿童家长需要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多向孩子的班主任和监护人了解孩子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加强与孩子的亲情沟通,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

2.加强学校教育管理。一是学校要全面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档案。班主任老师要做好详细的调查工作,把留守儿童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留守儿童家长互通孩子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合力。二是教师要根据对留守儿童建档的情况因材施教,并建立“家长”志愿者队伍,及时面对留守儿童成长中的问题,教育关爱和心理辅导有机结合。三是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成立心理辅导室,开设心理信箱,设立心理热线,使用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等方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四是加强学校的综合实践课、完善体育设施,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培养其兴趣和爱好,使其身心得到陶冶。

3.社会要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一是新闻媒体要对社会爱心人士开展的各种帮扶行为进行大力宣传,让全社会形成关爱和帮助留守儿童的氛围。二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留守儿童送温暖,要结合当地实际,建立留守儿童辅导站、“留守儿童之家”、“爱心书屋”等,为其提供精神、物质等方面的食粮。三是充分发挥民政局和妇联等组织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宣传教育,招募志愿者心妈妈、爱心爸爸,让留守儿童享受人文关怀。四是有爱心的心理咨询师走向乡村,在乡村学校、乡村指导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心理辅导站,为其进行有效的指导。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繁重的爱心事业,是一项关系一大批到青少年能否茁壮成长的伟大工程。让我们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强化政府统筹和重视,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作用,建立长效心理辅导机制,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大胆创新,力争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对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的师资培训与心理关爱体系,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爱的三位一体的心理辅导机制,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在磨练中学会坚强,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

〔参 考 文 献〕

〔1〕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05).

第3篇

在我国,“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十分关注的社会群体。所谓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从农村来到城市务工就业,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儿童。他们大多数依靠祖父或外祖父母监护生活,有的甚至独自一人过着独居生活。他们从小与父母分离,缺少父爱及母爱的关怀与呵护,缺少家庭的温暖与温情,他们或性格孤僻,或桀骜不驯,在成长的过程中更无法得到正确的思想认识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极易产生认识的偏离、错误的价值导向和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为此,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关怀问题引发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重视。在2013年5月,全国妇联曾《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6102.55万,其中独居留守儿童更是多达205.7万,占留守儿童比例的3.37%。而在一些劳务输出人口较多的地区,留守儿童的数量更为庞大。尽管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有其他亲人照料,但他们面临的各种伤害、暴力风险都比一般儿童来得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以及衍生的心理健康等问题。童年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陌生,它承载了我们许多关于儿童时期的美好记忆,童年是美好的,它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盒子,里面装满了欢声与笑语;对于孩子来讲,儿童时期应该是阳光明媚的,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他们都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然而却有这样的一群孩子,因为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从幼儿甚至小婴时期就开始与父母分离,他们从小没有父爱、母爱关怀,没有感受过家庭温暖;他们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思想上得不到良好的引导,缺少道德的约束;长期的思想及行为偏差使他们逐渐成为了社会的包袱乃至毒瘤,可见,关爱留守儿童不能仅仅只是解决温饱,让他们远离外部伤害,如何让他们在思想上获得良好教育、心理健康得到良性发展更加重要。2016年年初,在新春的余味还没有散尽的时候,一则“留守儿童年后和母亲分离嚎哭”的新闻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一个嚎啕大哭的小男孩在爷爷奶奶的拉扯下挣扎着向前想要拉住母亲的手,嘴里一直说着“你们不能这样对我”。孩子的母亲坐在车中不停地抹着离别的泪水,母亲的无奈与孩子的不舍尽现其中……然而这样让人心酸的场景却只是中国上千万留守儿童大军中的一个缩影,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何改善留守儿童的生存及教育环境,值得我们用心去思考对待。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现状

2015年6月9日,贵州毕节四兄妹集体服农药自杀事件震惊了整个社会,据调查四兄妹均为留守儿童,平日里,他们并不缺吃少穿,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是缺少关爱和陪伴,更值得一提的是,事发后多日四兄妹的父母依旧音信全无。受此事件影响,社会各界都引起了对关爱留守儿童思想及心灵的关注。特别是在《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年)》一文后,更引发了对留守儿童关注的热潮。

(一)家庭思想教育的弱化致使心理问题凸显

在我国,单亲抚养和隔代抚养是留守儿童最主要的抚养方式,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处于独居状态或者是寄养在亲戚家。无论是哪种生活方式,这些孩子都是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必要的情感慰藉,长期孤独使得他们渐渐形成自卑、胆小、焦虑、孤僻任性等一系列消极的心理情绪障碍,加之没有父母在一旁引导、疏通,在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极易引起负面情绪的爆发或者走向极端。

(二)思想政治教育淡薄形成的人格与认知的偏差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知发展起直接作用,但由于父母常年外出务工,没有时间顾及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也缺少足够的关心和教导,思想上缺乏交流与引导,没有在幼年时期形成一个正确的思想认知。所以许多留守儿童往往会缺乏安全感,出现性格内向、自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等缺陷,并逐渐在长期的孤独中形成人格与认知的偏差。

(三)家庭的不完整导致行为障碍的出现

与父母分离带来的不安全感很容易使留守儿童产生戒备和抗拒的心理,特别是隔代抚养过程中产生的思想观念的差异、沟通障碍以及教育上的落后,使留守儿童缺少精神上的关怀与道德上的约束。特别是有的留守儿童自律能力差,加上与父母长期分离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道德品行,对新监护人教导又存在抗拒心理,致使行为出现偏差,不仅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早退、说谎打架时有发生,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一起厮混,极容易受到诱骗走上犯罪道路,成为社会安全的隐患。

三、对留守儿童思想教育对策的探析

(一)完善家庭教育培养机制

家庭是人类最基本的群体形式,也是儿童社会化的基本单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儿童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独特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父母亲的思想认知对儿童有直接影响,良好的思想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一个好的品格认知,但是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教育与关爱,长期缺少家庭的温暖,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情感培养、品德品质、安全保障及知识学习方面都处于整个儿童群体中的弱势地位。因此,家庭教育的优劣关系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所以,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要搭建好与外出务工父母沟通的桥梁,将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家长也要时刻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在外地的父母要保持经常和孩子的联系,关心他们的生活,关爱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情与关怀。同时要健全家庭教育保障机制,用科学的方法去培养和教育孩子,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亲子关系。在学习和生活中为孩子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

(二)营造健康的校园思想教育氛围

如果说家庭是培育孩子发芽的温室,那么校园就是可以让孩子茁壮成长的土地。我国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被提起,思想道德教育的推行工作也在逐步加强。健康的校园思想教育氛围可以净化孩子的心灵,缓解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消极思想和情绪,帮助学生走上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道路,培养积极的品格,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另外,学校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祖国培育出大量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同时也要健全留守儿童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实处关怀与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通过关怀增强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的信心。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开展各项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为祖国培养积极健康的学生。

(三)结合社会、家庭、学校的力量共同协作

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不能仅仅只局限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更需要调动全社会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如学校、家庭、社会以及政府共同协作,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安稳的外部环境。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另外,还要严厉打击各种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积极为留守儿童提供各种帮助,呼吁社会各界人士来关爱留守儿童,真正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港湾。同时,政府也应该落实和健全关于留守儿童的政策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和社会力量的积极配合,担负起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责任。总之,关爱留守儿童不应该只是仅仅关注物质方面,只是浮于表象,更多的是要深层次地对其思想和心灵的关爱,关注他们的内心成长,让留守儿童不在感到孤单与彷徨。谨以此文希望社会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用行动给予留守儿童一份关爱,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远离孤独,找回家的温暖,实现留守儿童不再“留守”的愿景。

作者:张陶陶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曾惠芳.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之对策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10):38-40.

[2]祝畅.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J].科教导刊旬刊,2014(01).

[3]罗家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01-1603.

[4]费招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矫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刊,2014(01):137-139.

[5]黄凤芹.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04):169-169.

[6]郑应霞.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改善对策[J].教育评论,2014(10):97-99.

[7]戴斌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新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机制研究”学术研讨会,2014:44-47.

[8]曾惠芳,刘飞翔.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现状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

[9]郭金峰,宁锦歌.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5(02):119-121.

[10]邬志辉,李静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01):65-74.

[11]杨青,易礼兰,宋薇.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家庭亲密度、学校归属感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03):197-201.

[12]王思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的社会工作参与[J].中国社会工作,2016(07).

[13]卢燕飞,齐可民.母爱剥夺对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及营养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03):272-274.

[14]程志超,张涛.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政策研究[J].东岳论丛,2016,37(02):97-102.

[15]许惺,杨学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01):125-128.

[16]“留守儿童年后和母亲分离嚎哭”[N].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2016-02-17.

第4篇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农校对接; 动漫教育; 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刘艳玲(1976—),女,湖北老河口人。讲师,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三维动画理论与实践研究。 E-mail:。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转移,留守儿童数量日益增加,由此产生的各种留守儿童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2008年全国妇联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1]报告指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农村留守儿童非常普遍。报告同时指出,亲情缺失和教育监护不力等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电视依赖等事例时有报道,究其原因,这与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和教育监护不力无不相关。喜爱动漫、亲近游戏本是儿童的天性,然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缺乏父母关爱,隔代教育又不尽如人意,在媒介发达的今天,相对于其他非留守儿童,“喜爱”和“亲近”更容易演变成“沉迷”,产生了所谓的“电视保姆”,更有部分儿童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

笔者近期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就“留守儿童媒介使用”问题进行文献研究。在查阅的相关文献中,有部分文献使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留守儿童媒介使用概况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其具体数据可部分反映当地留守儿童媒介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媒介使

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尽管现有反映留守儿童课余时间支配的文献数量不多,但从现有文献调查数据及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可以认为目前留守儿童由于媒介使用不当及优质动漫资源缺乏等引发如下动漫教育问题:

(一)优质绘本及纸质书稀缺,留守儿童阅读量匮乏

在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方面,研究者积极倡导建立留守儿童图书馆,以丰富留守儿童阅读资源。研究者普遍认为留守儿童阅读量极其匮乏。在实证研究方面,杨靖、黄京华[2]通过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对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Z镇W村留守儿童的阅读情况作了调研。具体数据为:25名一至三年级留守儿童中只有8名儿童家里有童话故事书;41名四至六年级留守儿童中只有3 人看过较为完整的《安徒生童话》或《格林童话》。上述数据表明,留守儿童阅读量显著不足,相对于教辅读物,儿童文学、科普读物与名著类图书更显薄弱。尽管在现有文献中暂时没有其他研究者对留守儿童阅读情况作深入实证研究,但从目前农村经济状况及教育发展状况,结合现有留守儿童文献,可以认为,目前农村留守儿童阅读量匮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对电视过度依赖

现有文献对留守儿童电视观看问题研究较多。如谢斌、冯玲玉[3]对甘肃省天水市360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在留守儿童“获得信息方式”的调查中,67.5%选择看电视,32.5%选择读书看报;在“最喜欢干的事情”调查中, 45.8%选择看电视,18.6%选择和同伴玩;留守儿童平均每天观看电视的时间是2.6小时左右,其中33.9%的留守儿童平均每天收看电视时间超过3小时。杨靖、黄京华对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Z镇W村9位7~12岁留守儿童采用入户观察的方式进行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收看电视时间为 2.5个小时左右,周六周日观看多集连播电视剧的现象比较突出,最多一天看电视时间累计超过8个小时。其他研究者如张轶楠、陈锐[4]和李远煦[5]的调查,对于留守儿童观看电视时长的结论大体相同,即一致认为,留守儿童在电视观看中花费时间过长。

(三)初中及以上留守儿童容易发生网络成瘾问题

网络成瘾对儿童身心发展危害特别大,在众多留守儿童问题中,沉迷网络、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在留守儿童接触网络的文献研究方面,崔淑春[6]实地调研湖北省咸宁市南林桥镇留守儿童接触网络情况,在“平时喜欢的活动”调查中,选择最多的是“看电视”,有151人次;而选择最少的是“上网”,仅有30人次。进一步考察上网留守儿童年龄及网络接触程度,崔淑春得出“上网的留守儿童主要是中学生。接触网络的留守儿童数量少、比例低,但是网络对留守儿童杀伤力巨大”的结论。在网络成瘾的预防措施研究中,研究者多数采取“严防”和“监控”的指导思想,如建议组建家庭、学校、社会监控网络等。

在人生最重要的成长期,由于父母长期缺位、监护人教育监护不力、重养轻教等因素,致使媒体充当了留守儿童的精神抚育者,成为“父母”。留守儿童在接触媒体时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指导,难以正确对待和有效使用媒体。另外,农村阅读资源匮乏,也不利于留守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如何找到有效途径,充实留守儿童课余生活,培养阅读兴趣,并进一步引导其合理使用电视、网络等媒介,是目前研究者应高度关注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新途径

充分利用儿童喜爱动漫的天性,结合高校丰富的动漫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从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对动漫的审美情趣入手,寻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新途径。

(一) 农村留守儿童动漫教育需求分析

第5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图书室;人格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8-0028-02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长年外出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未成年孩子。由于脱离了父母的直接监护,这些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孩子在生活、健康和教育等方面均存在不少问题,容易出现性格心理缺陷、价值观偏离、学习成绩较差等现象,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孤儿”、“单亲孩子”或“问题儿童”的现象日益凸显,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

1.生活质量低,意外伤害率高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生活状况并不乐观。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抚养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祖辈的隔代抚养。这种情况下,祖辈大多对孙辈较溺爱,因而对孩子有求必应,对其顽劣行径也舍不得严厉管教;并且祖辈大多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年龄上的代沟更不懂得当代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上年纪大精力有限,无论在体力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有效承担起对孙辈的家庭教育职能;另一种是寄住在亲戚家。这种情况下,因为在亲戚的立场上不便对孩子进行过多过宽过严的管束,而孩子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感觉总是寄人篱下,也容易和亲戚家年纪相近的孩子产生矛盾。

另外,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家或忙于生计,缺乏家庭管护,他们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家里往往只有老人和孩子,老人小孩防范、防护能力弱,导致留守儿童受到意外伤害的几率远远比普通家庭儿童大。

2.人格发展不健全,心理问题多,易受不良因素影响

由于父母关爱的缺位缺失,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一定锻炼,但长期缺乏亲子情感交流和指导,这些孩子容易产生孤独、自卑、叛逆、不合群的消极心理,形成任性冲动、为所欲为、敏感多疑的性格,难以建立对社会、对人群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难以形成对规范和道德的遵从习惯,人格发展不健全,思想道德状况堪忧。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现代传媒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现代传媒除给农村少年儿童带来新的学习、沟通方式之外,其中一些腐朽、庸俗和低级趣味的文化和有害信息也会给留守儿童的心灵带来伤害。当前互联网等新兴现代媒体已经渗透到大部分农村,为留守儿童沉迷于网吧提供了可能性;外出务工的父母又大都给孩子足够的零花钱以弥补其对孩子的关爱不够,这就为留守孩子自由出入网吧提供了经济条件;另外,农村孩子缺少公共活动的场所及设施,而电游室、网吧的大门则向他们随时敞开,加之他们缺乏成人的管教或管教不严,这些都使得留守儿童丧失自我,沉迷游戏成为必然。沉迷于上网和游戏就成了部分留守儿童课余的主要生活方式。

3.学习成绩欠佳,积极性不高,违纪现象多

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日趋突出。一方面,由于外出务工人数多的地区,大都为老少边的山穷地区,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硬件设施滞后,师资力量缺乏。在正常教育管理之外,学校难以对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进行特别监管。因此,没有强自觉性的留守儿童极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加上思念父母、担心受歧视等心理障碍,很容易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上进心。另一方面,由于父母关爱、家庭教育的缺失,而祖辈及其他监管由于人文化水平和家教知识的制约,使得他们缺乏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教育引导往往不得法,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也无法给予有效的帮助,以至于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厌学、逃学、辍学的倾向比较明显。

除了缺乏监管而不认真学习外,部分留守儿童及其家长陷入“读书无用论”的误区。农民工进城虽然没有改变他们农民的身份,但改变了他们的职业和生活方式,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很多人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认为打工也是一条不错的致富道路。辛辛苦苦读书到头来还是要打工还不如早打工早赚钱。有些父母甚至会在假期把孩子接到身边,让不谙世事的孩子们从小就听父母描述或者亲身体会外面的花花世界,致使这种“不上学可以省很多钱,不上学还可以挣很多钱”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严重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创建农村“留守儿童图书室”的对策思考

众所周之,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除了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外,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课余生活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和安排。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可以有效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自卑感。所以,创建农村“留守儿童图书室”是帮助留守儿童忘记心灵创伤、开拓视野、充实知识结构、健全人格发展的有效途径。

1.政府作为领导者,负责组织规划、牵线搭桥

政府作为领导者,必须强化政府统筹,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发展农村“留守儿童图书室”。建立由市(区、县)相关部门组成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建章立制,研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步在全省各县市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图书室”,使留守儿童接触更多知识,感受文化熏陶,获得心灵慰藉,丰富课余生活。

政府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要加强部门合作,整合资源,调动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在涉及创建发展规划、图书资金来源、图书资金使用、图书室管理、图书保护与更新等诸多方面,扎实地开展工作,逐步形成政府领导,各部门各司其职,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留守儿童图书室建设管理体系。

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构建社会呵护网络。一是各乡镇、村(居)委会应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的建设工作,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有关信息情况。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数目,确立该乡镇所建图书室的规模,使图书资金得到有效利用。针对各类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切合实际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教育问题。二是建立志愿者服务工作机制。将志愿者工作细分为“心理、生活志愿者”、“图书室志愿者”等。对生活较困难和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实施特别关注,进行“一对一”的特别关怀,组织他们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图书室的建设、书籍的管理和充分利用,实行专人负责制,使农村的留守儿童都有课外书籍可读,组织各类的读书比赛,激发留守儿童的阅读积极性,帮助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崇高的精神。

2.社会作为承载者,负责筹集资金、广泛参与

作为帮助留守儿童,捐助创建农村“留守儿童图书室”的主要承载者,社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社会中的各种企业、学校、个人都是关爱留守儿童的主要贡献者。他们或捐助资金或捐助图书,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为留守儿童图书室的建立奉献爱心。充分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爱心,是发挥社会力量,解决留守儿童困境的重要途径。

首先,应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在全社会进行宣传发动,号召全社会都关注留守儿童,了解他们的生活困难、心灵困苦。积极倡导社会各届爱心人士结对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之家,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图书室,通过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积极鼓励企业家们以经济帮扶为主导的关爱行动。

其次,创建农村“留守儿童图书室”还只是关爱留守儿童的第一步,农村“留守儿童图书室”的发展、完善才是一个长期需要我们关注的事业。农村留守儿童不可能永远都读同样的书籍,图书室的书籍在一定时期内需要更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留守儿童接触到更多知识,培养更浓厚的课外阅读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社会各界可以在不同时期捐助资金或图书给农村“留守儿童图书室”;妇联、团委也可以根据人们的爱心愿望安排他们的捐助时间和地点,从而促使爱心资金的合理分配;各留守儿童图书室之间还可以进行图书交换,既节约购书成本,又使留守儿童能够读到新的课外读物。

3.学校作为实施者,负责具体操作、管理使用

从目前我国农村的现状来看,由于农村学校之间的间隔距离比较远,农村“留守儿童图书室”的捐助形式通常以学校为单位创建,从而达到满足该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需要。所以农村学校是直接负责农村“留守儿童图书室”的单位,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作用成为农村学校必须承担的责任。

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学校肩负重任。首先,学校应建立健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制度,建立“留守学生”档案。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帮助和疏导,通过老师、同学、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的缺失,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等。通过创建图书室,使学生自己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弥补父母外出打工带来的心灵创伤,培养健全健康的人格。

其次,为充分利用农村“留守儿童图书室”,可以成立一个课外阅读互助小组,帮助留守儿童提高阅读兴趣,充实心灵。教师应指导留守儿童打破学校、年级、班级界限,组建校内外课外阅读小组,由高年级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每个小组指定一名指导老师负责,每周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比如小组成员互相说故事、每周阅读总结等,帮助留守儿童培养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扩充留守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创建农村“留守儿童图书室”,为每一位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场所,对于家庭、学校和全社会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庄美芳:留守儿童学习品质现状调查报告[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11).

第6篇

本文以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省内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颍上县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等方法对300名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现状进行分析。调研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阅读目的功利化,阅读时间不足,缺少有效的阅读指导等。本文分析造成留守儿童阅读困境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阅读机制作为解决措施。

关键词:

留守儿童;双重传播;阅读现状;对策

一、引言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儿童群体。根据全国妇联课题组2013年的数据,目前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人,占全国儿童的21.88%。①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制定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措施。2016年2月14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②而阅读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状况堪忧。“儿童文学的发展、普及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目前我国乡村超过一半的留守儿童存在阅读缺失,在没有父母和优质儿童文学书籍的陪伴下,乡村留守儿童的心灵饥荒是可怕的,应引起国家和社会的足够重视。”③本文通过调研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省内国家级贫困县颍上县留守儿童阅读问题,提供可供参考的措施,为解决留守儿童的阅读问题贡献力量。本次研究“留守儿童”的概念沿用段成荣、周福林在《留守儿童研究综述》中的解释,参考其基本的要素:外出父母的数量、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孩子的年龄界定。④因此,本次研究中对于留守儿童的定义是:父母有一方在外务工时间超过半年并且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而留在户籍所在地的0-14周岁的儿童。本研究中“阅读”是指不包括教学课本、工具书、教辅的课外阅读行为。

二、论述视角

笔者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把留守儿童的阅读行为视作一种涉及几方的信息传播过程。信息的传播过程指在一定的传播契约背景下,传播者把所要传播的信息经过一定的媒介进行传播,传播的过程中有时伴随着噪音,受传者接受信息并进行效果反馈,从而完成整个的传播过程。⑤在留守儿童阅读这一传播活动中,笔者所定义的传播这种行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所定义的媒介是从广义上能使传受双方发生关系的凭借。在此论述视角下笔者定义了两种视角:以传播“读书功利性”观点为主导的传播过程和以提供物质书籍为主导的传播过程。

三、双重传播过程下的阅读现状

(一)以传播“读书功利性”观点为主导的传播过程

1.定义传播过程

在这一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所共同遵守的传播契约是:多读书以获得更高的成绩,即唯成绩论。传播者是父母、老师,传播所凭借的“媒介”是家长和老师重复的教诲和老师所留下的带有目的性的阅读任务。受者也即留守儿童,反馈则是唯一的,即成绩。

2.调研发现

笔者调研发现,问及“你认为孩子阅读的作用”(此题为多选,开放性题目)时,家长的回答100%为“对学习有帮助,能提高成绩”,只有17%的家长同时选择了“提高自身修养”的答案。同样,问到教师“你认为阅读对孩子的作用”时,回答也集中于“增加词汇量、利于写作”等类似答案。相应的,我们问及留守儿童“你认为阅读的作用”时,84%的儿童回答“能提高成绩,帮助学习”。以上证明了以“提高修养、增长视野”为主要目的的素质性阅读目的被传者(家长和老师)忽略,同时受者(留守儿童)也受到了功利性阅读观念的影响。

3.此类传播过程的后果

这种传播模式造成留守儿童失去了阅读本身的乐趣,同时,他们带着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直接寻找答案,把阅读视作一种负担。再者,唯成绩这一反馈效果使得在阅读过程中获得难以量化的素养的儿童自尊和自信心受挫,使本就贫瘠的阅读状况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4.原因:家长受教育水平较低,应试教育存在弊端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由祖辈完成,而祖辈的文化程度低下,加之农活繁重,在家庭教育上难以发挥作用。祖辈本身认知有限,也使留守儿童的阅读局限于功利性。受国内应试教育的影响,成绩是硬性评判标准,所以尽管教师对于阅读的功能可能有全面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或者期望值是能借阅读获得良好的成绩。

(二)以提供物质书籍为主导的传播过程

1.定义传播过程

这一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是父母、老师、学校、政府,所传播的“信息”则为“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传播所凭借的“媒介”也即传者通过各种途径把书籍传送到受者手中,例如文化书屋、学校图书馆、自家书房等。在此种传播模式中间有噪音干扰“信息”和受者之间的接触,如家务活、网络的侵蚀、作业占用时间等。这种传播模式下,受者也即留守儿童的反馈是难以量化的,这是一种以传者努力增加受者“信息”的可获得性为主导的传播过程,对于受者的反馈是被忽略的,也是难以评测的。

2.调研发现

笔者发现,在这一传播模式下,囿于各个传播要素的缺陷,留守儿童阅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外阅读时间短,课外阅读书目不足

从调研中笔者发现,留守儿童的阅读时间非常不足。留守儿童每周的阅读时间有41%在1小时以下,29%的留守儿童阅读时间不到2小时,20%的留守儿童阅读时间不足4小时,只有10%的留守儿童阅读时间在5小时以上。笔者还发现,留守儿童阅读量非常小。对于纸质图书年阅读量,11%的留守儿童一年一本书都未曾阅读,26%的留守儿童一年的阅读量为1-3本,28%的留守儿童年阅读量为4-6本,20%的留守儿童阅读量在10本以上。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9-13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课外图书阅读量为7.62本,0-8周岁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34本⑥,即0-13周岁的未成年人的阅读数量平均为6.98本,根据笔者的调查结果,有80%的的留守儿童未能达到平均阅读水平。谈及原因也即噪音,在笔者的问题“你认为影响阅读的因素有哪些”中得到的回答中,30%的留守儿童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过多导致没有时间阅读,24%的留守儿童认为课外书太少,14%的留守儿童认为农活家务太多。其余则是因为没有兴趣、家长老师不支持等,所占比例较小。

(2)图书获取渠道狭窄,阅读需求不能满足

针对“你获得图书的渠道”这一问题,留守儿童的图书主要来源以父母家人居多(27%),其次同学互借(26%)、学校图书馆(23%)、老师提供(6%),而其他文化设施的来源如文化书屋(2%)、公共图书馆(5%)等都占比较低。笔者发现,囿于家长的教育水平和经济能力,能提供给孩子的书籍非常少。同学之间的情况是相似的,所以互借图书虽扩大了来源,但总量上是很少的。笔者在采访中得知,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比较老旧,更新慢,并且每周开馆时间非常短。留守儿童获取图书最主要的渠道所能得到的图书其实是非常少的,阅读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3)缺乏阅读指导,影响阅读效果

针对问题“陪伴留守儿童一起阅读的角色”的调查显示:独自一人看书的占56%,和同学、朋友一起看书的占34%,由父母陪伴的只有5%,隔代或间接亲属陪伴阅读的占3%,由老师和图书馆管理员陪伴阅读的比例都是1%。因此,留守儿童在阅读时多数情况下独自一人或与同龄人一起,缺少成年人引导。同时,调研还发现,农村师资力量薄弱,老师一人身兼数职,无暇分身来关注儿童的阅读。只有11%的老师在回答笔者设置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时给出了具体答案,而89%的老师只是泛泛而谈,究其原因,除没有剩余精力关注儿童阅读外,教师本身素质的局限使得他们也难以给予学生阅读指导。家长方面,看护留守儿童的祖辈文化水平低下,难以给予帮助。

四、建议

留守儿童是一个数量极为庞大且极需关爱的群体。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曾出台多项措施,为他们献爱心、送温暖。其中针对阅读的活动有建设留守儿童阅读空间等,然而,使这些关爱服务形成体系,使之科学化、长效化、实效化还需要长期探索。⑦但在目前阶段,我们不能忽略留守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在笔者看来,目前最切实可行的是建立以学校为核心的促进留守儿童阅读的机制。论及缘由,除去上述政府和社会的帮扶都处于不断探索阶段,难成体系,不具有连续性之外,更贴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也在阅读方面所能给予的帮助还太少。所以,目前有能力连续帮助留守儿童的对象,学校是最优解。

(一)转变思维:注重阅读的素质提升作用

首先,学校必须从思维上改变阅读功利化的现状。学校除了看到阅读对成绩的提高作用,更要重视阅读对提升素质的作用,制定一系列促进留守儿童阅读的改进措施。同时,学校也应与家长沟通好,让家长认识到阅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作用,开拓家长思维,从而推动家长从精神上和物质上支持留守儿童的阅读。

(二)具体举措

1.让阅读反馈可以量化,提升儿童积极性

功利化的阅读目的让留守儿童丧失了单纯享受阅读的乐趣,难以从中全面提升素质。要从根本上转变儿童思维,提升其阅读积极性,就必须让他们从阅读中获得的素质提升得到反馈渠道,而不是仅仅体现在成绩上。对此,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活动,如朗读活动、演讲活动等,让他们从课外阅读中所提高的素质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得到彰显。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和热情。

2.促进“两定”阅读:定期、定形

为改善无书可读的现状,学校应尽可能提高留守儿童与书籍接触的可能性,如定期开放图书室,在学生中做好推广等。而定形则是把阅读以一定的形式固定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成为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比如在每个班级开辟图书角,放置适合各自年级阅读的图书,让阅读在他们的意识里成为一种固定符号。

3.丰富阅读指导

针对留守儿童缺乏阅读指导的问题,学校可以开设阅读课程。阅读指导的内容可包括“图书馆如何利用”等,引导留守儿童自主阅读。同时,面对留守儿童参差不齐的学习程度和各年级的文化水平,教师应做好图书推荐工作,减少阅读障碍。教师还应对留守儿童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如运用精读、泛读的方法,指导他们读写结合,使用工具书等。⑧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阅读互助小组,让留守儿童互相解决问题。

4.做好中间人:学会利用社会资源

在社会上有很多爱心资源苦于没有途径而难以实现其价值。而对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应该承担起对接的责任,引进社会爱心资源,形成体系,这样也可以减少学校本身的负担。学校应指派相关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对接社会资源,如与大学生志愿者、爱心社会人士等合作,形成长效机制,丰富留守儿童可读的书籍,增加阅读辅导等。

注释:

①全国妇联课题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R].2013.

②建立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N].中国青年报,2016-02-15.

③朱羿.学者:乡村留守儿童阅读缺失令人担忧[DB/OL].中国社会科学网.

④段成荣,周福林.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3).

⑤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R].出版参考,2016(5).

⑥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孙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⑦黄建伟.留守儿童,拿什么关爱你?[N].中国教育报,2015-05-19.

第7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安抚

随着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和城市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在城乡校园中,形成了新的特殊社会群体-------这就是留守儿童。他们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地工作而自已的孩子被留在家乡,生活在非常态家庭的环境中,通常在隔代、亲友或委托人照管之下。近年来有数据表明,目前在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已经接近5000万。各级的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对这个特殊群体倾注了大量心血,并想方设法地做了很多扎实有效的工作。回顾多年以来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我们由于缺乏系统理论作为支撑,这样就导致关爱工作的技巧和方法不够科学规范,最终使我们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开展很大程度上都只是取决于关爱工作者的自身经验、文化素质、教育意识等主观因素,时常大部份工作仅仅只是通过节日慰问、家长座谈等传统的简单形式来得以实现,这样就带有一定的随意性、非系统化,根本就不能深入下去切中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内核。我们要如何更加科学、专业、规范地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也伴随近年来留守儿童群体的迅速扩大成为学界和留守儿童工作者们所关心的课题,笔者将社会工作理论引入到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以求对我们新时期留守儿童工作有所借鉴和相应的启发。

一、 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根据共青团四川省委的统计数据,仅仅四川就有农村留守学生约有300万人,占四川全省800万少年儿童的百分之三十七。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孩子就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相当部分的学生就因为缺乏父母的亲情关爱和教育引导,存在心理上失衡、道德上失范、学业上失教、行为上失管、生活上失助等问题。留守儿童主要生活在四种照管情况下,每种方式都有他自身的缺陷和问题,而且这些缺陷大都具有交错叠加的特点。第一点就是单亲照管。劳动力和人才在流动的初期,有的家庭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已的子女安置在他们所上班工作的城市,这样的情况下就只能将孩子留守家中,由父母亲中的一方照顾,这种方式显然就打破了天然形成的和谐亲子氛围,这样就造成留守儿童情感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第二点就是隔代照管。隔代教育这种情况就是现在农村主要的家庭教育方式,但这样的教育方式自身就存在缺乏培养人才的高标准意识、情感代替理智等种种不良心态、老人本身素质不高这三个大的弊端,长此下去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辅导、帮助和支持,而且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较大,长辈和孩子间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第三点就是亲友照管。这种方式其实是最不好的,他们很少关注儿童好习惯的培养和心理、精神上的需要,儿童缺乏亲情抚慰,对孩子内心的一些困惑、需求、兴趣都无法关注,这样也就造成了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真空和心理健康的缺陷。第四一点无人照管。父母长期在外,父母新尽量满足儿童物质方面需求,对其个性发展和习惯养成基本无能为力。孩子就缺少直接的关爱与监护,易产生安全隐患。

二、怎样做好安抚工作

1、合作交流让给我们的学生进行自主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愈来愈显得非常重要了。但这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天生与之具来的,而是经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慢慢地形成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性的缺少父母的关爱呵护,这种自闭心理是比较严重的,他们常常不愿与其它人交往,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鼓励他们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为学生们展示和表现自己提供一定的平台。我们要多鼓励他们克服自闭心理,试 探着主动与人交往,慢慢获得成功的体验。

2、我们的学校教师要有意识的教给“留守儿童”心理保健的方法,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使他们的心理趋于稳定和平衡。我们常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转移法:要学会自觉的转移自己的注意中心。对正在经受精神折磨的儿童,要让他设法去摆脱眼前的情境,比如倾听他们自己喜欢的一些音乐,或者到户外散步,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可以通过一些人多的娱乐活动,比如下棋,练习书法,画画,阅读等有有益的活动来消除当时不是很正常的情绪。 第二种就是宣泄法:压抑、自卑,自弃等心理是我们“留守儿童”常见的一些心理状态,要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法得以排解:他们通常是可以通过写日记诉说,要么就是给远方的父母写信或者打电话诉说,也可以在没人的空旷的地方大声吼叫等方法,这样是可以及时疏导心结,化解积郁,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同时他们还可以找知心朋友和值得信任的师长,倾吐他们的悲伤、委屈、苦恼、愤怒等情绪,这样就可以解除内心的冲突。 第三种自我暗示法:在我们的成语中的比如"望梅止渴"、"草木皆兵"、"杯弓蛇影" 等,这些都是暗示作用的生动写照,暗示作用能够强烈地影响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都能起显著的导向作用。当学生们的记恨念头产生的时候,要用Z言自我暗示,强制压抑自己萌发错误的动机和欲望。要不断的告诉自己,“我能行”、“我一定会处理的很好”、“我不比别人差”,不轻言放弃。 这样经常性的努力,不懈的去锻炼,就会使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

参考文献

[1]金映雪.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J].科教导刊,2016(7):127-128.

第8篇

关键词:网络;留守儿童;负面影响;对策建议

科技的发展催生了网络的普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又加剧了留守儿童新生群体的产生。留守儿童作为中国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尤其是在网络的发展中,很多留守儿童网络成瘾,严重者酿成悲剧。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如何面对,如何发挥网络的优势来减少和规避网络的不良影响。本文将从留守儿童与网络之间的关系入手,来探讨其负面影响,并从多个方面来提出改进建议,以帮助更多的留守儿童从网络中回归学业。

一、网络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从网络的产生到发展,不可否认,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也从网络的便捷性、信息化资源中获得了更多乐趣。然而,网络对留守儿童来说,更多的是沉溺,是戕害。关于网瘾少年酿成悲剧的报道并不少见,网络带给留守儿童的伤害也是有目共睹。网瘾少年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信息繁杂,容易迷失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念。网络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信息资源呈现方式上多彩多样,然而丰富资源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内容,特别是一些负面的思想认识,对于留守儿童的价值观成长带来影响。很多孩子因为缺乏正确的辨别能力,导致网络迷失,以致于因为无法满足上网需求,而发生偷窃、伤害家人的举动。

(2)网络负面言论等隐匿性信息容易诱发少年道德失范。在网络世界里,虚拟化的网络环境,个体在进行网络信息交流时,由于身份的隐匿性,对自我价值认知及行为、言论缺乏应用的责任感,再加之留守儿童年龄小,对社会、对生活的认知力不够,而长期的沉溺网络更容易弱化自身的道德观念,导致个人行为失范而误入歧途。

(3)沉溺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网络作为媒介平台,网络游戏是留守儿童沉迷网络的主要原因。由于留守儿童在自我管理上,缺乏家长的有效监管,在性格上多内向,对学习缺乏热情,也不善于与学生、教师交流。因此,在网络游戏里,很多留守儿童可以滔滔不绝的聊天,可以在网络游戏中结识新的伙伴,与其他游戏玩家进行经验交流,甚至与社会青年混在一起。久而久之,在网络游戏中而不能自拔,加剧对社会现实的讨厌,以致形成网瘾,耽误学习,荒废学业。

二、留守儿童沉迷网络的根源分析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新时代农民工涌向城市,而子女却留守农村。因家长关爱的缺失,老人对孙辈的溺爱,使得留守儿童心智发展不健全,必然导致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障碍、性格缺陷和学习成绩不好等问题。沉迷网络是多数留守儿童的选择,也成为留守儿童网瘾问题的社会因素。一方面生活上缺乏有效的监管,青少年在成长中因为无法与父母形成良好的管教环境,父母在留守儿童内心中的规范导向作用缺失,导致很多留守儿童缺乏对自我的良好规范。特别是在广大农村,隔代监护、亲朋监护现象中留守儿童的网瘾倾向更重,祖父辈文化素质较低,对孙辈的溺爱难以发挥应用的监管职责,亲朋在监管上又陷入顾忌心理,担心留守儿童的父母有意见。另一方面,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因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良好沟通,对于学生在管理上过于强调学业,忽视留守儿童厌学、逃学的家庭因素。另外,在城乡结合处,因政府监管不力,很多商家为谋求私利而对未成年人开放网吧,为留守儿童提供了逃学收容场所,加剧了儿童网瘾的发展。

三、改进网络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对策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部分,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网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更需要社会各界加以关注和应对。客观、正确的认知网络的作用,理性的对待和使用网络,克服网络对广大留守儿童的负面影响。

(1)政府要加强监管,优化网吧管理环境。对于社会上网吧的管理,文化部提出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严谨进入网吧,政府要从制度和规定上,加强监管,依法查除黑网吧,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在网络环境治理上,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尤其是对于色情、暴力等有损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资源内容进行清理,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来打击和消除不良信息的危害。另外,在网络游戏管理上,国家应该从网络游戏产业发展上,加强对游戏的监控与管理,特别是对于游戏玩家身份的验证,要避免未成年人参与其中。如落实好放沉迷系统,对于连续运行3小时的账户应该自动退出。

第9篇

留守儿童是转型期由于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而伴生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本文所提供介入服务的东乡族留守儿童指的是那些聚居生活在东乡族地区,其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或经商而他们留在家与监护人一起生活的18岁以下儿童。

根据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调查报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了6100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1]也就意味着在我国,大约5个儿童中就有1个是留守儿童,而且这些儿童中的许多甚至一年都见不到自己的父母。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在我国是一个数量非常庞大的群体,而且他们大多都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滞后的农村地区。同时,在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占到很大的比例,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儿童群体的数量还在逐年增加。

二、东乡族地区留守儿童困境

社会工作“人在情境中”的理论注重把案主的问题和需要同其所处的成长环境等联系起来。东乡族地区因地理区位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除了具有其他地区留守儿童的共性之外,也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一是东乡族地区留守儿童不仅比例高,而且流动性很大。在笔者开展介入服务的H村两所学校中,有近一半学生的父母(主要是父亲)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比例与号称打工大省的四川、河南等地的比例相近;二是地处偏远的极端贫困地区,受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和交通状况等负面因素的限制,这里留守儿童的生活基本上局限在自己的家庭和所在的社区里。三是由于处于聚居民族地区,社区环境对东乡族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东乡族地区,母亲外出务工的较少,但是她们大多为文盲或者半文盲,受教育程度很低,而且东乡族地区教育基础落后,老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爱很少,使得东乡族留守儿童能够得到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功能很弱。四是由于东乡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特殊的文化使得东乡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民族归属感也比较强烈。所以在东乡族地区开展留守儿童服务实践时要尊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展开社会工作服务。

三、社会工作介入东乡族留守儿童服务的路径选择

因为东乡族留守儿童的需求差异比较明显,社会工作在这里的介入路径需要集中在留守儿童个人及其所处的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多个层面,通过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服务。这种介入路径不仅符合东乡族地区留守儿童的特点,也与社会工作基本的工作方法相一致。

(一)个人层面的介入

1、借鉴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理论,利用留守儿童的特殊个性和经历。东乡族留守儿童由于自身经历的不同,形成了一些优于普通儿童的个性,如独立、坚强、有责任感等。所以,我们要发掘东乡族留守儿童自身的积极力量,把焦点放在他们的各种能力上,利用东乡族留守儿童本身存在的资源来引导他们改变,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去解决一些问题的。[2]

2、充分利用同伴群体。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同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东乡族留守儿童在村庄、学校与同伴间的交往在逐渐增加,与同伴的交往成为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在留守儿童之间,由于具有类似的经历和拥有更多共同的话题,他们更愿意获得彼此之间的交往。所以,在开展服务时,社会工作者要把他们的同伴群体资源调动起来,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地与同伴进行交往互动,获得同伴的帮助,以协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二)家庭层面的介入

1、父母在外多辛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孩子。所以,社会工作者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东乡族留守儿童父母加强与留守在家子女的联系,鼓励父母及时掌握和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给他们更多的亲情关爱,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进行指导和教育。在开展具体服务时,可以把父母及监护人的联系方式、联系的时间间隔等制成表,鼓励留守儿童和监护人与其父母定期取得联系。

2、动员邻居照顾。生活在东乡族社区里的村民对于村里的留守儿童有一定的关注和了解,他们的孩子也会和村里的留守儿童一起玩耍。利用这一点,可以动员邻居充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让他们在监护人缺位的情况下,可以找邻居帮忙,起到一定的临时监护作用,并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

(三)学校层面的介入

1、对于东乡族留守儿童来说,学校是他们重要的学习和生活空间,所以要充分发挥东乡族地区学校的各种功能,弥补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弱化。具体来说,学校要适当多的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灵世界和他们的全面成长,要鼓励老师增加对留守儿童的感情投入,开展一些辅助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课程,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2、在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为留守儿童建立学习、生活帮扶小组,让他们在感受到集体温暖的同时满足基本的归属感需求,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通过互动和分享,表达对彼此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学校还应该在对留守儿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建立档案和联系卡,密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充分发挥东乡族地区学校的纽带作用。[3]

(四)社区层面的介入

1、因为东乡族社区是一个围绕清真寺聚居而形成的一个传统社区,村民之间有着经常性的互助行为,这种互助会使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生活上的帮助与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挖掘东乡族社区的这些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建立以村委会、残妇联和清真寺为核心的社会支持,与寺坊组织合作展开社会工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与学校的不足。必要时,还可以运用灵性的社会工作理论对东乡族留守儿童的开展服务。

2、在对东乡族地区留守儿童开展服务时,要尊重和运用案主所属的独特文化资源,取得阿訇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支持,让他们在帮助留守儿童时也能起到一些积极地作用。

(五)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1、对东乡族留守儿童而言,尽管存在许多对他们的成长不利的因素,但他们也可以拥有一定的社会支持,如政府、公益组织等。社会工作者可以结合实际的需要,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利用一些资源为东乡族留守儿童搭建一个支持平台,使服务能更有效和持续的进行。

2、发挥社会工作专业的优势,鼓励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让社会各界增加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获取资金和物质支持等,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东乡族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

(六)运用社会政策和法规

1、可以借助东乡族地区正在开展的“精准扶贫”政策,按照每个干部帮扶一名留守儿童的模式,对一些需要重点关爱和教育的留守儿童进行结对帮扶,从生活、心理等方面为他们提供帮助。

2、健全东乡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体系和保护机制,切实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第10篇

论文摘要: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首先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打工,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3亿,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约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爱抚。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家长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2)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来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2.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学校,更要高度重视,不歧视老师儿童,平等地对待他们。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比如城里留守学生之家和心理咨询室,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村里可以聘请离退休的老师当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孩子思想、情感辅导。

3.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但不能让留守儿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中,可以通过讲座、“夏令营”之类的活动来进行。同时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向留守儿童倾斜,并且树立标兵,在留守儿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氛围。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 成长 机制

一、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长效机制的意义

1.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目前,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机制,能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爱与关怀,让他们发现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全独立的人格,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2.为国家新一代人才成长创造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长效机制,让孩子们平等接受教育,帮助他们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同时可以培养新型高素质农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长效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家庭观念的落后,压缩留守儿童成长空间

“二元制”城乡社会机构,制约留守儿童成长关怀机制的建设。城乡差距的加大,使得农村社会的日益衰老与凋敝,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发展愈加不受重视。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状况,留守儿童的父母选择外出打工,将年幼的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看。缺少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成长会出现各种问题。

家庭观念的守旧,影响留守儿童关怀机制的建设。伴随着整个国家对经济发展和经济理性的大力倡导,农村社区逐渐建立起对商品化和货币伦理的广泛认同。受父辈观念和农村习俗的影响,部分留守儿童的家长坚持“金钱至上,上学无用“错误观念,对物质利益过分看重。家长外出务工很少回家探望孩子,很少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他们获得物质利益的时候往往以牺牲对孩子的教育、关怀为代价,这样对留守儿童成长极其不利。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组织不协调,配合不统一

在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问题上,家庭教育给与学校教育支持力度不够,二者甚至发生冲突。学校教育极力强调亲情关怀的重要性,希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树立榜样与示范。留守在家的孩子缺少父母的管教和学习的范例,有些行为习惯根本无法养成。当学校要求家长配合教学活动时,家长找各种理由推脱。当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家长将全部责任推给学校,以学校未尽到监护、教育义务为由,要求学校负责。

受制于教育资源匮乏与乡村贫困,学校教育存在配合不到位地方。国家推行新课程改革,要求各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行自主学习、家学(家庭学校)互助教学模式,但乡村教育资源不足,教学条件落后,教师素质偏低,使得此类教学活动在乡村学校很难展开,留守儿童失去与父母加深感情、增进了解的机会。城乡发展不平衡,使得乡村教育很难留住学生。相对贫困的生存状况,让留守儿童看不到改变命运的希望,很多留守儿童离开学校,成为城市的“农民工二代”。

3.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志愿服务体制建设不完备

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落后,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与城市的喧嚣与繁华相比,农村更显沉寂与落寞。农村社区文化匮乏,乡村学校课外活动单一、枯燥,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缺乏乐趣。加之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迫切需要情感关怀,然而监护人观念意识落后,很难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灵世界。

志愿服务工作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帮助留守儿童了解世界。然而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志愿服务体制建设面临诸多困境。首先,留守儿童的志愿服务队伍相对稀少,他们很难覆盖广大的农村尤其是偏僻村落,其次缺乏相应领导管理机构,留守儿童成长关怀志愿服务工作组织松散,体系不完善,工作方式不合理,志愿关怀效果不明显。此外运作不规范,缺乏制约监督机制,也使得志愿关怀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将爱心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让爱心在农村发挥作用,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长效机制的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当先,教育是第一要务的思路,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发展乡村文化,完善留守儿童成长志愿服务体制,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的长效机制。

1.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建设,转变观念,重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

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建设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长效机制的关键。国家要重视新农村建设,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招商引资,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工提供就近就业的场所,为留守儿童的家长照顾孩子提供便利。加强农民工劳动技能的培训,为农民工就业提供便利,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相对富裕的成长环境。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政策扶持和技术援助,开办乡镇企业,使得留守儿童的家长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改变唯经济至上的思维模式,努力实现社会经济水平与人的发展水平的同步提高。要认清家庭关爱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意义,正确处理好生产、创收与子女成长、教育等之间的关系,明确奋斗的一切为了孩子,孩子是整个家庭的未来。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增加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机会,要定期通过电话、电脑等媒介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关怀与温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留守儿童的家长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让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建立家庭、学校联动运作机制,密切配合,加强协调

在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长效机制建设过程中,家庭教育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家长要拿出时间陪伴子女,要重视留守儿童在校表现,强化自身对孩子的关爱思想,要爱护并正确教育子女,父母的关爱是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要尽量创造最好的条件保证孩子的健康发育。在农村,家长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为孩子树立榜样,帮助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德,配合学校德育建设。要时间陪伴孩子,要重视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表现,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要理解学校教育,给予学校教育更多的支持与鼓励,加强互动,消除误会。

改善乡镇学校办学条件,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乡镇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改善乡镇学校的生活条件,积极引进优秀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配合家庭教育,创造更多条件,帮助学生、家长参与教学互动,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便利。同时要加大推行义务教育的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宣传义务教育,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要让留守儿童看到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希望,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走进学校,接受教育;要提高教学质量,为留守儿童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3.大力弘扬农村文化,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体制

丰富社区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搞好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建设。弘扬农村文化,政府要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要搞好社区文化建设,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引导留守儿童参与其中,感受乡村丰富多彩的文化。要建设“农村书屋”、“乡村图书馆”,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拓展留守儿童的知识面,让留守儿童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 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让留守儿童通过网络与父母沟通交流,获得亲情的温暖;同时通过互联网了解外面世界,开阔留守儿童的视野,收获快乐。

积极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体制建设。在针对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社会服务供给过程中,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以社会工作者服为主体,志愿者为支持力量,在社区、学校和家庭层面为流动和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服务。要增加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伍,政府要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留守儿童志愿关怀服务建设,建立一批覆盖面广、素质高、业务强的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伍;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志愿服务工作领导体制,改善管理制度,采取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志愿者的整体素质,改进工作方式,净化志愿服务者队伍,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志愿服务工作。建立一套检测和鉴别系统,对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估,让对留守儿童的爱心真正送到需要的地方。

总之,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长效机制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内容和创新形式,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建设重要性和意义的认识,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作为发展目标,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关怀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祖国的下一代成长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潘璐,叶敬忠.“大发展的孩子们”: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困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6)

[2]王丽萍.农村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6)

第12篇

留守儿童是指年龄在14周岁以下,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本人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儿童,是对亲子分离现象的一种描绘。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是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而产生的特殊群体,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如果我们不能较好的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让他们健康的成长,那么留守儿童问题有可能成为我国新的不稳定因素。

留守儿童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但直到2004年媒体大量报道了留守儿童在学业、生活及性格培养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后,这个特殊群体才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推动下,引发了大家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研究。但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从亲子分离和亲子教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健康、行为、学习、人格等方面的不良影响来进行讨论的,更多关注部分留守儿童的一些负面情绪和消极行为,对留守儿童内部存在的个体适应差异特别是积极适应的个体等方面研究的较少。以至于部分研究带有先入为主的倾向,更关注与留守儿童有关的负面问题,觉得留守儿童和问题儿童是划上等号的。但还有一个现象,同样在留守状态下,一些留守儿童却能很好适应当下的生活,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美国的心理韧性理论恰恰解释了这个现象,在面对不利反应时人们面对逆境时的调适能力。个体的心理韧性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就会发挥作用,它会让个体更好的适应环境。

衢州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曾对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以衢州市为例)开展过为期半年的调研。其中显示:小学和初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接近,正常率均在90%左右,有问题和问题较为严重的比例差距均不大。这一结果与平时大家认为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很严重具有较大反差。课题组呼吁:留守儿童不等同于“严重心理问题”,不能随意的给留守儿童帖上“心理问题严重”、“问题儿童”等标签。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不应放在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干预,而应放在对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等方面。这和笔者在走访留守儿童时的感受是一致的。而心理韧性理论和积极心理学就恰恰解释了这一现象。

从心理韧性的视角切入进行研究,这对社会体系如何介入留守儿童问题,进行积极的干预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呼唤社会对留守儿童有个全面、客观、发展的认识,还能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自己,健康地成长。

二、留守儿童和心理韧性理论研究现状极其重要性

1.国内外留守儿童研究现状:因国外农村留守儿童现象较少,问题不突出,相关的研究也非常少。而国内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2004年——2005年是转折点,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各地主动采取了多项措施,也以多学科、多视角、多层面的形式展开了讨论,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自2006年至今,研究成果迅速丰富,其中以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心理问题的研究居多。

2.心理韧性理论现状:心理韧性的理论始于美国,是在对处境不利于儿童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不同的研究者对心理韧性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但公认有两个操作性定义要素:一是个体遭遇了逆境或正遭遇逆境;二是尽管个体遭遇的逆境给个体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但个体能够成功应对或适应良好。所以,心理韧性的本质是个体的正常发展,这种发展既是一种过程,也会是一种积极的适应结果,是个体人格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留守儿童由亲子分离所带来的困境符合心理韧性的操作性定义。

另外,在对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中,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危险性因素指那些增加不良适应结果出现可行性的生物的、环境的以及心理社会方面的因素;保护性因素则是与前者相对抗的积极因素,这些因素能够降低问题行为等不良适应出现的可能性。国外研究者经过多年研究,普遍认为,心理韧性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中介作用的是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外部保护性因素包括环境中的因素,它能减少危险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并能增强个体的应对能力。内部保护性因素包括气质、能力、技能以及自我观念等。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也不是非此即彼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有些留守儿童可能面临教育、道德、心理等的困境,但对有些儿童来说,留守儿童的经历反而会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努力,在生活上更早独立,而起到保护性因素的作用。我们需要挖掘与留守儿童逆境相对抗的保护性因素,而在影响的各种因素中,社会支持这一保护因子对留守儿童的适应于发展至关重要。在我国,沈烈敏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适应过程,即个体获得的社会资源越多越可能出现适应性的反应,心理弹性程度便越好。

3.心理韧性理论下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现阶段,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外部影响因素和留守儿童的外在行为表现上,对其内在发展机制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带有一定的局限。何在社会现实中,从积极的角度来关注留守儿童,使研究视角从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困境转移到寻找保护性因素和提高适应能力上来县级尤为重要。

三、心理韧性理论下构建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

根据以上提到的心理韧性理论的影响因素,可从内部保护性因素、外部保护性因素出发,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维度对留守儿童进行社会支持。

(一)内部保护性因素——个人支持系统

许多研究表明,高自尊、高自我效能感、以问题为导向的应对方式,乐观且有责任感的人在经历高危或重大消极生活事件后仍能发展良好。Block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和人格中的社交能力、与人相处融洽、情绪稳定性、责任心等高度相关。Ruter于1990年在对许多经验型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后提出了弹性发展的作用机制,其中就包括对个体危险因素的认知和通过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来实现心理韧性,比如主动与他人建立安全与爱的和谐关系以及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经验。

所以,学生要注重个人自立自强的品行的积累,要学习良好地与人相处等技能,家庭、学校、社会应注重对留守儿童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培养,让他们具备在学习、生活中积极的本质,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正能量”,让他们形成客观的归因方式和动机取向。我们在宣传时也尽量多宣传正面典型,使这些正面典型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这里还要指出一点的是,留守儿童不是被动的社会支持的接纳者,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也就是肖水源提出的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利用情况越充分,积极发展在逆境中就能发挥越多的作用。

(二)外部保护性因素——家庭支持系统

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热情及时的照料、精心的抚育和温暖支持的亲子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韧性发展具有积极作用。Werner曾对200名高危儿童追踪研究32年后指出,即使是处于贫穷、父母离异等情境中,如果儿童能与至少一位有胜任能力、情绪稳定、能够满足孩子需求的家长建立紧密联系,那么这个儿童发展出较高弹性的几率就越大。这里的家长包括父母中的一方、其他监护人、亲戚等。当然,对于孩子而言,即使父母中的一人留下来,也比其他看护人员尽心尽力地照顾更能获得心理支持。

所以,留守儿童本人或者社会其他组织要从帮助他们建议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取得一个良好的沟通模式、探索儿童较好发展的教养体系出发,给予留守儿童本人和家庭积极的情感和责任。家长如果不在身边,也应通过其他方式与学校与孩子多多交流。比如可在留守儿童外出家长中开展“签一份申请协议、留一个外出电话、学一点家教知识、每月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的“五个一”活动,聘请有关教育专家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利用节假日等外出创业人员集中返乡之际,对留守儿童家长及临时监护人进行家教知识、监护人权利义务、维权、技术技能等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监护能力,使每个外出务工家长明确发家致富与管理教育孩子的责任义务关系。

(三)外部保护性因素——社会支持系统

留守儿童在亲子分离的情况下,因其内部心理弹性、外部保护资源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其中社会支持是心理弹性最重要的保护因子之一,来自家庭、同伴、社会的支持有利于留守儿童的适应于心理健康恢复。所以,我们需要挖掘与留守儿童逆境相对抗的保护性因素,因为这些保护性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战胜、补偿或削弱因为留守而带来的消极影响。而在影响的各种因素中,社会支持这一保护因子对留守儿童的适应性发展至关重要。

情感关系理论认为,个体具有多个社会人物组成的社会关系框架,当个体因为分离、失去重要他人时,这个框架就会随之发生改变,每个人都在不断构建新的情感关系框架。如果个体只依赖一个人或者特定的每个人,就会削弱他作为自主个体的能力。

因此,我们在介入关爱留守儿童问题时,要有导向性地帮助留守儿童拓展关系渠道,形成良好的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邻里关系等,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技巧,树立正确的朋友观等,告诉他们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之外获得心灵的充盈,尽可能的拓宽增强心理韧性的渠道,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

同时,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需要多方面筹措共同努力的。比如以KH县为例,在整合有效资源上面,县里以“五有”为标准,抓好基地建设,即:有一个活动场地、有一支志愿者队伍、有一笔专项基金、有一条亲情专线、有一套管理制度。盘活、整合利用新建和修缮的村级办公活动场所,以及教育布局调整后的各类安全可用的校舍等场地,采取一村一建、多村联建、村企合建、与农户共建等方式,广泛建立村级活动场所;整合县内图书馆、文化馆以及乡村(社区)的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建立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文娱活动室,确保未成年人课余时间活动有去处。在制度上,“留守儿童俱乐部”实施情况是列入各乡镇、部门新农村建设目标考核内容的,而且还作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重要考评依据。并且把公益性活动、阵地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一笔专项资金。

群团组织也可以开展比如流动青少年宫、结对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等。动员青年企业家、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城区少先队员与农村留守儿童俱乐部、留守儿童结对定期到各留守儿童俱乐部开展互动交流。鼓励企业采取村企结对形式,常年支持“留守儿童俱乐部”建设。

从高校的角度出发,相关的专家应多为关爱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帮助政策制定和工作实施有的放矢,解决根源性的东西;在青少年学科建设上等开展实践。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出发,要把关爱工作放到社会管理的总体格局中去谋划,注重统筹结合;要摆到社会管理的基层建设中区落实,比如借住乡镇、街道、社会服务中心的力量;充分发挥基层信息化系统的功效,纳入平安综治考评中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