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一地理总结

初一地理总结

时间:2022-04-10 06:14: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一地理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一地理总结

第1篇

上册地理知识点(一)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上册地理知识点(二)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汉语:主要分布地区:中国、东南亚等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俄罗斯

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2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中国、东南亚等

3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5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上册地理知识点(三)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第2篇

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的基本原则。结合学科特点,在讲解初一世界地理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传授知识和动手实验相结合的原则。

一、地球在我手中——制作简易地球仪,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在讲解初一地理“认识地球”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对经线、纬线、赤道、南北极等有更好的认识,在上这一节课前,我事先安排学生准备好彩笔、乒乓球和铁丝等器材。在讲解地球仪时,首先,让学生用钉子穿透乒乓球,然后用铁丝穿过这两个点,告诉学生,铁丝就是地轴,穿过的两个点分别是北极点和南极点,然后让学生用细彩笔连接南北极点,告诉学生这就是经线。引导学生选取其中的一条作为0经度的本初子午线,那么相对的一条则是180度经线,然后每隔15度划分各条经线。在画各条经线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各条经线的长度都是等长的,而且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了一个经线圈。如何引导学生确定纬线呢,要引导学生在离南北极点的等距离处画一个圆圈,那么这个圆上最大的圆即是最长的纬线——赤道,然后引导学生沿赤道往南北每隔30度画一条纬线圈,引导学生分析纬线的特点,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出,各条纬线的长度不一,到了南北极则成为点了,然后进一步告诉学生,为了便于研究,又划分为低高中纬度。

本节课是师生互动的课程,学生在制作地球仪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地球的基本内涵,由空洞的说教转化为实际的操作,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养成了探究学习的习惯。

二、演示实验,由感知到理性

初一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学既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教材中虽有插图,但学生还是难以判读山谷、山脊、盆地、山峰、鞍部等地形。因为课本的插图是平面的、静态的,学生难以将山峰、山谷等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相对应,如何将平面图设计得立体感强一些,让学生实现由立体感到平面图的转换呢?我设计了一个“等高线演示仪”,我找了几张硬纸壳,对照山峰的模样由大到小剪了几幅图,图由大到小依次表示山峰由低到高,同时代表等高线的刻度有大到小,然后用不同的颜色代表由平原到高原山顶的变化,最底的一张涂上蓝色表示蓝色的大海,然后,将这些纸壳用一个钢钉从中间穿过,这样,一个“等高线演示仪”就完成了。如果重叠在一起,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山谷、山峰、山脊以及河流等地形,沿钢钉拉起则是一个陡峭的山峰,既形象又直观,我将演示仪在课堂上展示后,又让学生分组欣赏,对照演示仪画等高线地形图。这样,学生可以理性地分析等高线地形图的由来,从而在头脑中形成立体感的图像,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立体感,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弄懂了等高线的有关知识。

三、检测试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知识点时,我们注意到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我则要求学生从9月23日开始记录太阳升起和落山的时间,后来引导学生分析随着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昼夜时间在不断地变化,由变短到冬至的最短然后逐渐变长,到春分的昼夜等长然后白昼时间逐渐变长。学生由记录到分析一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二是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和科学严谨的求知精神。

总之,分析、观察、探究实验穿插在整个地理教学过程中,合适的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科学求实、求知的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更符合新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即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作者单位 山东省诸城市林家村镇桃园初中)

第3篇

温州七中在日前召开的教职工大会上宣布了一份特殊的表彰名单――“2010年第一批最具创意有效性作业设计者表彰名单”,18个备课组设计布置的作业被学生评为“适量并收获很大的作业”,5个备课组设计布置的作业被学生评为“最有创意的作业”。这些备课组都受到了学校的奖励。

负担适当、高质的有效作业,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该校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们总是出于种种顾虑,并没把减负落到实处。堵不如疏,疏不如奖。为此,从今年年初开始,温州七中创设和部署了“最具创意有效性作业设计”的评选活动,启动了减负增效的有效作业评估机制。

该校下发了问卷调查表,让学生选择“最愿意做的作业”、“最创新的作业”、“最适量的作业”、“收获最大的作业”和“需要调整的作业”等,让学生对一定阶段教师布置的作业进行评估。而后,年级段依据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对那些评价低的作业,要求相关教师进行修订、调整;那些评价高的作业,则纳入教师考评中予以奖励。

有意思的是,学生们选择的“最具创意的作业”大多是生活化、活动型、体验式的作业。如初一科学“参观科技馆、拍照写原理”的作业,要求用习得的科学知识尝试解释观察到的现象;高一地理要求学生观察总结影响温州的主要天气系统;高二的政治作业,让学生写出一份家庭文化活动策划书,并付诸实施。一位获奖教师认为,这些作业不只是形式的创新,更是学科知识与学生实践、社会生活的广度有机的结合,这样的作业“含金量”高了,学生做的兴趣也浓了。

第4篇

电化教学是利用幻灯机、录像、电影等各种电教手段来帮助学生认识复杂的地理事物。地理内容广泛复杂,时间的长久性、空间的无限性及现象的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决定了地理教学的综合性、复杂性、困难性。而电化教学正好能解决这些教学上的问题。

1.1化虚为实。比如,在讲“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这一章节时,我曾在两个班采用不同的尝试。甲班按部就班细讲课本中的每一个知识点。乙班只放了两段录像,一段是中国商业发展史及当今商业形式和商业发展成就,另一段是关于中国主要旅游景观的介绍。结果两个班的反响截然不同:甲班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乙班学生因有“身临其境”的体会,所以,除能掌握本节内容外,还对地理这门学科大感兴趣。

1.2化远为近。地球在浩瀚宇宙中的位置神秘而难以想象,因而对学生的讲授及学生的理解都有一定的困难。录像可高度浓缩、生动表现出星体的位置、形状、运动等特征,把遥远的星体推到学生的面前,这样,学生理解就容易多。

1.3化静为动。地理现象中很多都是动态的,如洋流、地壳运动等,其漫长的演变和运动过程使人感到抽象又无法察觉它的变化,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但如果通过幻灯或录像可化静为动,让学生直接感觉到地理现象的发生演变过程。

2.以漫画投石问路

现在中学地理教材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有丰富多彩的插图:地图、统计图表、图画、漫画等。其中漫画以其新颖别致在教材中倍受学生的青睐,当然,对于一个初中学生来说,对漫画的理解能力并不是那么深刻,可能还停留在欣赏画面的花花绿绿、热热闹闹,也就是说只局限于表面现象。因此,老师必须利用学生这种对漫画的好奇,正确地引导学生分析画面,剖析出漫画所表现的实质问题,真正把这种吸引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如在讲授初一地理第六章第二节关于“人口增长所带来的问题”时,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苦难的母亲”漫画,要求学生阅读图中内容,提示学生既要注意图中的每一个细微内容,又要回顾前面所学习过的关于世界人口的发展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要及时地对一些同学认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最后由老师作总结,在肯定同学们认识的同时,还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经过这样的尝试,学生大多数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反响也很好。

3.游戏课的设置

地理学这门学科,一方面知识包罗万象,各种因果关系较为复杂;另一方面外在因素由于高考科目取消了地理,使得地理教学必须从应试教学转化为素质教学。老师的教学方法也须不断更新,否则,就会使课堂上的45分钟枯燥无味。游戏课就是把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寓地理知识的教学于游戏之中,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并获得知识。

第5篇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堂课能不能吸引学生,开头是关键,如果课前的2分钟,老师就能利用多媒体提供色彩丰富、图像逼真的画面,配以轻松愉悦的音乐,创设身临其境的情境,营造出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那么学生不仅可以轻松地学到地理知识,还能对地理学科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例如在中图版初一地理《众多的人口》章节,首先以漫画形式进行教育,展示漫画“地球的哀求”,让学生在欣赏之后,自由讨论、分析为什么地球会哀求?这样可以将学生很自然地带入到学习中;其次,拓展延伸知识,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展示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挤等的图片,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是目前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懂得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紧密联系。

二、运用多媒体能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地理课中有许多内容很抽象,特别难懂,原先教师都是挂图或者画草图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是这些辅助手段的静止性和单一性,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而多媒体就不一样,它将抽象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形象化,学生容易消化、吸收,充分体现出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势。例:在讲授“海陆变迁”这一节时,就可以用动画,动态形象地表示出来。首先课前2分钟播放火山爆发和地震的动画(即片头),让学生对海陆变迁有一些感性认识;接着展示图片:南美洲突出的部分跟非洲凹进去的部分几乎完全吻合,引出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最后让学生欣赏大陆漂移的动画,加深理解地球上的大陆本来是个整体,是后来分离才成了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样子。学生看到了生活中根本不可能看到,但又在实际中存在的漂移现象,从而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

三、运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多管齐下,强化学生的记忆

在所有学习中,记忆是一大难题,

许多学生一提到要记忆头就痛。其实,要提高学生记忆效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的各器官要全运用起来,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其实还可以再加上一个“耳到”即“四到”就好了。例:在讲授“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为什么水会往东流呢?说明地势西边要比东边高,水往低处流。用动画的形式展示我国美不胜收的山山水水,记忆山川河流,这样的设计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运用多媒体大大提高了学生读图、辨图、填图的能力

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是要求学生把地理事物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并能在空白填充图上填写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读图、辨图、填图的能力,而由于图片过于呆板,很多学生都是死记,过后又会忘记。多媒体既能看到全图,也可突出某个地点,做到点面结合,便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如讲到黄土高原,首先打开中国地图;接着点击黄土高原的位置,使学生一目了然,再点击放大,在高原上出现各种不同的黄土形态,直观地反映出“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的景象;接着延伸拓展设计相关的问题“黄河的水是从源头开始就是黄色的吗?”让学生分组讨论,展示黄河流域图片,讲解从源头开始到河口为黄河上游,水是清澈的,而中游因为流经了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才将黄河水变黄的,到了下游,由于地势变缓,河道变宽,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出现了“悬河”(地上河),才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说法。及时检查学生是否掌握这部分内容,教师再从中进行引导、总结、归纳,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6篇

【关键词】高一地理;学习方法;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119-01

地理是文科中很有特色的一门功课:文理相通,人地结合。既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理科思维推理,又要有不错的人文素养。但由于初中长期以来的教学现状:初中地理主要放在初一、初二年级进行教学,并且未列入中考范围。学生、教师、家长、社会未能重视,地理作为一门副课存在,加之初三未接触地理,遗忘较多、导致学生地理基础较差;初中地理兼任教师多,这部分教师往往还是学校教学能力较差的一部分,导致对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未能很好培养,学生普遍对地理学习能力不高。本文就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在高一如何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地理学习方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细读书、多设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材是系统表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取系统知识的主要学习材料,只有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多质疑、多释疑,才能逐步提高学习水平。教材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前阅读,课堂阅读和课后阅读。

(一)课前阅读。要求学生有的放矢,结合老师的阅读思考题和课本中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通过阅读,使学生对新课内容有一个粗略的了解,找出重难点,作出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时顺利突破难点。这样既能养成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课堂阅读。在进行新课的过程中让学生阅读,对于那些重点知识(概念、规律等),可以齐读或默读,边读边记,精读细抠,明确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在阅读时,若遇疑难,要反复推敲。这样,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所学知识,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三)课后阅读。结合课堂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勤总结归纳,把每节和每章的知识按“树结构”或以图表形式归纳,把学过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网,结成体,以便加深理解,使知识得到深化。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广联博思。

二、认真听、善于记(笔记)、勤发言,提高课堂听课效果

如何协调听讲、思考、笔记、发言的关系,学会听课,这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的关键。一般来讲,上课要以听讲和思考为主。听课要根据预习中的难易程度,科学用脑,合理分配精力,对重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于难点则要启迪思维,透彻理解。同时要学会记笔记,课本上叙述详细的地方,直接勾划以节省时间,自己的疑问和老师分析的精华之处要简明扼要的记下来。如老师讲概念和规律时,主要记重要的结论,实例,容易出现的错误,注意事项等;对复习讲评课重点记审题方法,思路分析,思维过程,体会表述技巧等。记笔记时不要把笔记本记满,要留有余地,以便课后反思整理。其次要大胆质疑,积极发言,课堂上难免有些地方听不懂或不全懂,因此必须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讨论,切不可爱面子或偷懒,而使问题“积少成多”。只有这样教会学生心到、口到、手到、眼到地听课,才能提高听课效果,提升学习效率。

三、多用图、巧绘图,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对学生能力要求中,读图绘图能力做了很高的要求。近几年的高考中,几乎题题有图,可以说地图是地理知识的第二语言。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用图,教给学生各类地图的阅读方法,判读技巧,并学会用图,绘图解释地理现象,归纳地理知识。

四、善记忆、会记忆,提高记忆效益

地理学科有很多需要记忆的东西,为了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牢固铭刻,指导学生科学的记忆,在头脑中建立起“智慧的仓库”,在学习活动中,当需要某些知识时,则可随时取回,从而保证新知识学习和思考的迅速进行。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指导:

(一)语言简练,记得快。如将世界中低纬洋流分布规律概括为:“南北半球各有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方向概括为“冬逆夏顺”(延伸生活经验:夏天热,穿衣少,做事“顺手”)

(二)幽默、风趣,记得牢。教师可将一些生活经念或谐音用于帮助学生记忆。如记忆气旋、反气旋对应气压中心及四周气流运动方向即可这样记忆:父亲管教采取“高压”政策,学生反(逆反)(反气旋);父亲改变顺应学生,就很容易记住高压是反气旋,北半球 顺时针旋转,气旋与之相反;我国矿产储量居世界首位的锌、钼、锑、钨、锡、稀土、钛、钒,用谐音编成:“新木梯污,洗洗太烦”

(三)理解透彻,反复强化,记得准。引导学生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反复强化,及时运用、巩固。

四、精练习、会归类,提高解题能力、表达技巧

第7篇

关键词:初中 地理 教学

我国基础教育要求改变“应试教育”的偏向,强调着眼于提高公民素质,为基础地理教育提供了大好的发展前景。地理作为一门边缘学科,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根据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融感情、知识、能力于一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情感”因素在地理教学中不可忽视

初中地理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拘泥于教材,强调地理事实的记忆和地理思维的严谨,缺乏生动活泼的地理情趣,也就是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但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一种驱动器,甚至对地理老师的好感也会成学习的驱动力。

二、“电化教学”、“互动教学”应用于课堂

电化教学是利用幻灯机、录像、电影等各种电教手段来帮助学生认识复杂的地理事物。地理内容广泛复杂,时间的长久性、空间的无限性及现象的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决定了地理教学的综合性、复杂性、困难性。而电化教学正好能解决这些教学上的问题。

1、化虚为实。比如,在讲“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这一章节时,笔者曾在两个班采用不同的尝试。甲班按步就班细讲课本中的每一个知识点。乙班只放了两段录像,一段是中国商业发展史及当今商业形式和商业发展成就,另一段是关于中国主要旅游景观的介绍。结果两个班的反响截然不同:甲班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乙班学生因有“走马观花,身临其境”的体会,所以,除能掌握本节内容外,还对地理这门学科大感兴趣。

2、互动教学“更应在地理教学中得到体现。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教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于参与教学过程。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课堂讨论等活动既活跃又深入。

三、改革教学方法,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

把漫画形式或者游戏课的设置溶入教学。现在中学地理教材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有丰富多彩的插图:地图、统计图表、图画、漫画等。其中漫画以其新颖别致的特点在教材中倍受学生的青睐,当然,对于一个初中学生来说,对漫画的理解能力并不是那么深刻,可能还只局限于表面现象。老师必须利用学生这种对漫画的好奇,正确地引导学生分析画面,剖析出漫画所表现的实质问题,真正把这种吸引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如在讲授初一地理第六章第二节关于“人口增长所带来的问题”时,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苦难的母亲”漫画,要求学生阅读图中内容,提示学生既要注意图中的每一个细微内容,又要回顾前面所学习过的关于世界人口的发展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要及时地对一些同学认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最后,由老师作总结,在肯定同学们认识的同时,还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经过这样的尝试,学生大多数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反响也很好。可见,这种教学,重在强调学生在接受感性认识之后,再对知识进行理性化的教学,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认识和积累。游戏课就是把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寓地理知识的教学于游戏之中,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并获得知识。

要促进教与学的双方“互动”面,在实践中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大面积提高。总之,以科学发展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

参考文献:

〔1〕徐立松.孟胜修,王燕津,李通《中学地理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北京教育(普教版),2007,(6).

〔2〕张振国.连荣地《新形势下中学地理教学现状及对策》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3).

〔3〕王占琦.《中学地理教学的点滴体会》河南教育,2008,(7).

第8篇

Michelle417

2001年,新一轮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各个实验区拉开序幕。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地理实验教材的试教工作在全国各地推开则是在2002年夏季。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不仅来势迅猛,而且史无前例,涉及到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教育教学、考试评价等一系列领域。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

作为一个初涉地理教育教学领域的生力军,谈不上有多少丰富的地理教学经验,但是经历了两个多月的磨练,对于地理的新课程改革,无论从教师本身,还是从学生的角度,都有了自己一定的见解,现就初中地理教育教学的有关方面作几点概述。

一、 地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本次地理课改提出的新理念。新课程改革最大的冲击是对教师的。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就是提高教师的素质。

1、 教师的教育观念

现在的教师已不是高高在上、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的一个角色。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来说,首先就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仅仅只将书上的知识讲授给学生听,而是应该抓住问题,结合实际,讲学生身边的地理、讲对学生有用的地理,让他们懂得用“地理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学习知识是为了考试,那是应试教育。地理课改的目的在于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地理教师应随时抓住这一核心棒,以研究式、开放式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教师的职业技能

对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有两方面:一是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二是教师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

扎实的专业知识——地理学研究的范围广、知识面大、与时俱进是它的一大特点。初中地理虽说是基础知识,但是其包括的内容却面面俱到。这样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提高了,如果我们不能牢固掌握所教科目,对一些知识都还存在疑惑那么如何把知识正确传授给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具有解答学生关于地理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教师才是这个职业所需。

丰富的文化知识——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综合人才。教师特殊的身份决定了它比其他任何职业都应该具备更广、更渊博的知识。地理知识的广泛性、时代性又使得对地理教师的要求更高。我们所具有的基础知识不局限于地理的范围,还应融合其他各种知识,比如生物、历史、经济、文化、政治等等。

3、 教师的教法

(1) 备课

改革后,地理教材的内容较以前相比,淡化、粗化了一些具体知识,知识点少了,难度降低了。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初一地理在经过课改后,教材章节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很多知识进行了融合,整个教材体系逻辑性更强,内容结合更紧密。这样就要求我们备更多的课,查资料充实教材内容,丰富课程资源。而且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只备教材,还要备自己、备学生个体。备教材:掌握每节课教材的内容,课本涵盖了哪些方面?书上有哪些学生活动?教材安排的顺序如何?把握清楚根本的内容才能为教师进行知识的扩展指引方向。备教材又不仅仅只看教材,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深入研究课标,正确掌握教学要求、新型的教学理念,以最新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教学。备自己:教师自身在授课过程中具有哪些优点、组织课堂教学的强项体现在哪些地方、还有哪些知识掌握不牢等等;备学生:学生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备学生,抓住他们的兴趣所在,依据各班学生的反馈程度备不同的课。地理教师必须因材施教,能为不同发展层次与水平的学生创设出适宜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合自己求知特点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两个月下来,对各班的情况心中有了数,每个班该怎么去教、知识掌握到何种程度,自己大体上能够拿捏得住。

(2) 上课

A、 创设情景

体现课改成果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课堂教学。教材的变革,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图片更吸引学生、学生的参与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其实,许多同学在学地理这门课程之前已经对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是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一个明确的地理概念。他们有洞察生活的能力及兴趣,他们热衷于探寻奇妙的地理现象,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抓住的闪光点。所以在创设课堂情景的时候应多考虑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够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现身说法;运用先进的多媒体进行课件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是结合鲜活的时事,因势利导,从时事中挖掘出丰富的地理教学内容;也可通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更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还可在上课时通过课件小游戏、学生进行辩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

对于创设情景中所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不求答案的正确性,让学生说出思考问题的思路即可。还可以让优秀学生发挥引导作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学会从内心深处回答老师的问题,学会“潜回答”。

B、 表达能力

地理教师过硬的基本功不仅体现在扎实的专业知识上,较强的语言及行为表达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而,地理教师要不断地锻炼自己的口才,为上好每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地理学科有些方面涉及到空间概念及运动,如果这个时候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教师不进行讲授,也许只有几个同学会达到教师要求。如果讲课教师是一名逻辑思维弱,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的人,那么他的讲授的结果也许只会越讲越糟,学生根本不知所云。相反,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能将所讲问题解释清楚,那么学生学起来也快,听起来也更吸引人。

除了语言外,行为的辅助也必不可少。教师的表情、姿态等构成的体态语言对教学语言的表达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它可以使教师的表情达意更加准确,更加丰富,更加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在课堂上处于学生注意的中心位置,其一个眼神,一举一动,都能给学生传递信息,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适当的身体语言能够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准确性和形象性。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能够将知识更到位地展现给学生,让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C、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 90年代中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提出了“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地理课不仅教知识,还要教学法。受到传统的地理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多是就课本讲课本,课堂显得沉闷、死板,学生一上地理课就犯困。课改后,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重知识的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多媒体课件能够展示强大的地理内容,通过图片、视频影片、动画、游戏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在此过程中教会他们学习地理的方法,使其由“学会地理”上升为“会学地理”。通过情景创设的体验式、研究式和开放式,让学生一步步懂得发现问题、从哪个角度入手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怎样组织语言,通过简短精确的语言将问题解释清楚。课改的学生主动性原则大大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在轻松、活跃的环境中把握知识于学生、于教师,是一种互盈。

(3) 课后总结及反思

新课程在实施中更强调反思。反思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核心内容,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核心,是指导教师发展的实践根据。如果教师不把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刻的反思,那么就会失去思想和发展的活力。教材内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师的教法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拔高,其途径就是通过课后的总结及反思去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及作出对策,如此才能做到教法与教材同步、与学生同步。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会出现新的状况,及时将这些问题记录,课后总结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及教师的灵活处理方式;反思一堂课的闪光点、失败之处;都能使教师广开教学思路,找准自己的问题进行改善,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不仅可以做课后笔记,还可以通过与学生交谈,听同学评课、组内或组外之间的观摩及评课达到反思提高自身的目的。

二、 学生在新课改中的角色转换

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必须从课堂中的主角位置上敢于走下来,成为后台的导演,而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大胆充分地演绎,丰富自己,成长起来。所以,传统教学与改革后的教学之根本不同点就在于:学生能否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课改的中心所在,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地理教材的改革突破口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课程的改革使得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以传授式为主的地理教学已走上创设地理情景让学生自己体验,从而获得成功的新型学习方式。实施过程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通过演讲、讨论、调查、地理热点问题交流等形式,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都动起来。

第9篇

关于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优秀范文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在学校主管教学校长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优势,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学情分析

  本届蒙西阳光学校七年级共有五个班平行班级,平均每个班级30人。由于学生的生源地不同,学生的层次也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开学近一周的观察,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不强,一些小学生身上的特点还没有完全褪去,面对地理这门新的课程,本学期的重点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针对七年级学生好动的习惯,多安排一些动手实践的活动,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地理教材内容丰富,呈现形式多种多样,该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多个学生活动,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和生活体验,同时还有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同时活动又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七年级上册以区域地理为主要框架,包括地球与地图、陆地和海洋、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共五章内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分三节,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主要介绍了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地球的大小,地球仪的组成要素,重点是经线、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第二节主要介绍了地球的两种运动方式,即自转和公转,这里面主要学习自转和公转的一般规律和产生的地理现象,也为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运动做铺垫。第三节地图,主要讲述地图的基本要素,要求学生学习读图、析图、绘图和选图用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分两节,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主要是介绍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关概念和分布,是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第二节海陆的变迁,重点讲述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理论。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共包括四节,第一节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入手,学习天气的相关知识;第二、三节分别讲述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第四节主要介绍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分三节,第一节介绍世界人口与人种的构成和分布;第二节主要讲述世界上各地区的语言种类和分布以及宗教的分布;第三节讲述什么是聚落,以及聚落的类型,聚落的特点和影响聚落形成的一些基本因素。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世界上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别和联系,最后讲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落实“自学精讲,以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理念,加强集体备课,精心准备地理学案,力求每节课学生各取所需,做到天天清、课课清、堂堂清。

  2、以教材中的“活动”部分内容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继承以往教学活动的长处,并不断深化、创新、拓展,形成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3、深入研究学案教学的特点,认真编写学案和教案,把握学案教学的整个流程,充分发挥学案教学的优势。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提高整体地理学习质量。

  5、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在教学在采取精讲多练的方法、教师作适当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教师再进行总结、要课文、图像作业有机结合,激发学习兴趣、帮助理解记忆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归纳、记忆等能力、并及时强化巩固、懂得应用,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感受地理学科的有用性。

  8、指导学生开展地理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关于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优秀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以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培养学生“会学地理”。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承担八年级六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共计315名学生,每周12个课时。班级学生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地理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在教学中要注重分层次,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由于地理是小科,学生重视不够,这是一部分学生地理成绩提够不上来的重要原因。八年级下学期面临会考,从现在起必须做些工作,加强学生的重视,为地理会考取得好成绩打下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的编写,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建立新的教材结构。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情境,使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本册教科书始终如一地注意巩固和强化地理基本技能和能力,使学生在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中,获得基本技能和表达、交流等能力的训练。教科书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力图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学生活动,通过学生讨论、探究、实践的教学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第一章:从世界x,共分三节。主要学习中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等。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共分三节。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共分三节。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重点介绍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指出了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共分三节。介绍了中国的交通、农业和工业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就,分析影响交通、农业和工业分布的因素。

  四、教学任务:

  1、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2、认识中国的自然环境,了解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并能分析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

  3、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

  4、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以及取得的成就。了解交通运输网络和工业、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因素,学会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5、继续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6、通过八年级《地理》上册的课程学习,使学生真切的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人地观。

  五、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对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

  5、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6、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关于地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优秀范文

  一、情况分析:本学期担任初一年级的教学任务,面对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对地理知识的了解不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选好教学的切入点,以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本学期教材为湘教版新教材,其内容同以前相比教淡化了具体知识,虽然内容浅显了,知识点少了,难度降低了,但并不说明课就好上了。如果我们不认真去挖掘,将失去课改的意义,所以要用务实的态度紧跟课改的步伐,学习新课程标准,重塑新课程理念,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在努力学习积极尝试中不断提高。

  二、教学目标:按照大纲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形成。以学校、年级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用多种方式和教学模式,高效地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提高,同时传授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由“我要学”向“我会学”和“我乐学”深入,构建综合素质的形成。

  三、采取措施:

  1、抓好常规教学,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并及时进行反思,形成文字。

  2、倾听学生意见,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

  6、利用网络获取多方面教学素材,充实课堂内容。

第10篇

一、设悬念,激发兴趣

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我在讲《两汉与匈奴的和战》这一课时,我先问学生:“在2000年举办的悉尼奥运会上,我国共得了几块金牌?”学生几乎是齐声回答“28块”,我紧接问:“那同学们知道这第一名,也就是冠军的称呼从何而来呢?”学生都不知道,坐在那儿直摇头。然后我就指出:这冠军的称呼与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历史人物──霍去病有关,那为什么有关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了。

通过这样的导入,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吸收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迫切希望得到解答,上课就认真听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置图像,增强直观

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一般来说,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

如我在讲述《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时,在幻灯上投影出秦的疆域图,让学生说出它的大致范围,然后又投影西汉的疆域,请学生两相比较。然后指出在西汉统治时,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都是西汉的统治范围,这一地区是在西汉统治时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称之为“西域”。那西域又是怎样在两汉时期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呢?通过本课的讲述,我们就能知道原因。这样的导入,既联系了地理知识,把历史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起到较好的效果。

三、用时事,联系史实

在教学中,根据新闻时事,联系具体的史实来导入新课,既可以使学生看到历史无处不在,学习历史能增长我们的知识,锻炼我们的能力,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

如在讲述《昌盛的秦汉文化》时,我这样用报上摘录的新闻来导入新课:据报导,1990年7月, 探险家们在美洲密林中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汉人村,村民都讲汉语,保持了民族特色。据考证,这里的汉人可能是秦始皇时代徐福率领数千名童男童女漂洋过海留下的后代。在日本也有类似的传说,现在日本还有一座徐福墓的遗址。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秦汉时期,封建迷信思想怎样在统治阶级中盛行呢?

时事的来源,关键在于平时的留心与积累。它的运用除了上述作用外,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融恰师生情感的作用。

四、渗理论,强调观点

对于知识尚少、抽象思维能力尚差而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的初一学生还不能进行纯粹的历史理论教育,必须在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将历史理论渗透到实际的教学中去,达到教学目的。在历史教学中,我也注意将历史理论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渗透到导入方法中去,这样的导入方法也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比如我在讲《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时是这样导入的: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大家对秦始皇的评价有两种说法,有的说他是暴君,有的说他是一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也就是说,他既有功也有过,那我们上一堂课学了他的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的过。通过这种导入法,既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初步明白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最基本的方法。

五、叙家乡,引起热忱

学生对自己的家乡都非常熟悉,运用乡土历史导入,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进入课堂的角色。 比如在讲《动荡中发展的南朝》这一课时,我先投影出常建的著名诗篇:“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印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我作出简单解释后指出这首诗所描绘这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常熟兴福寺,兴福寺初建于南朝齐代,名大慈寺,到梁代改名为兴福寺,因寺内正殿后有一块巨石上有着奇异的花纹,左看像“兴”字,右看像“福”字,故名兴福寺。它是在南朝齐梁年代修建的,那么齐梁年代是谁在何时建立起来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

第11篇

一、“虚拟”“现实”与地理教学

(一)虚拟地理环境的概念及特征

虚拟地理环境,可以定义为以化身人、化身人群、化身人类为主体的一个虚拟共享空间与环境,它既可以是现实地理环境的表达、模拟、延伸与超越,也可以仅是指赛博空间中存在的一个虚拟社会世界。其中的化身人、化身人群、化身人类是表示现实世界中的人与虚拟世界中的化身相结合后的集合体。化身是用户在虚拟世界中的三维图形表达,是一种身份表达。对于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吕国年教授也给出了定义:虚拟地理环境(Virtu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VGE)是指数字化了的现实地理环境、恢复与复原的过去的地理环境、预测与预报的未来的地理环境。为了更好地界定虚拟与现实的区别,本文我们暂且以吕国年教授所给定的虚拟地理环境为蓝本进行论述。以此概念,虚拟地理环境用于地理教学主要表现为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下,主体运用某种软件(ARCGIS、AUTHORWARE等)进行模拟现实的教学活动过程。

虚拟地理环境应用于地理教学有如下特征:(1)真实环境的仿真模拟再现,如地形、地貌以及河流等环境的真实再现,包括对过去或未来的模拟再现。(2)用户可以在其间任意虚拟侵入、渗透和交互以及根据意愿任意移动。(3)部分可以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存储、查询和空间分析。例如运用GIS可以实现这种高级的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4)可视化是其重要的价值体现,是用户实现应用的基础。

(二)现实地理环境的概念及特征

通常,我们这么来理解现实地理环境: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地理环境是能量的交错带,位于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错带上,其厚度10~30千米。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水、气候、生物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是一种人类能够直接感觉到的真实地理环境。本文中还要涉及一种地理实体模型的展示探讨,我们暂且将其定义为“现实仿地理环境”。二者同属于“现实”范畴之中。

现实地理环境有如下基本特征:(1)复杂性。地理环境中涉及的因素种类多、数量大,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连接,结构十分复杂。(2)关联性。众多的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各自规律性的关联,同时体现着事物普遍联系的哲学原理。(3)地域性。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但是不同的地域其地理环境不尽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4)稳定性。一定的地理环境在现实世界中在较长的时间内,其形态特征基本趋于稳定状态。例如山地不会轻易转变为平原,平原不会短时间内成为永久性海洋。(5)实践性。现实地理环境的深层可知性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地理学习者只有在现实的地理环境中才能深刻体会与感知地理事物的存在价值,在现实活动中体验地理学习的无穷乐趣,以及培养自身的真实地理情操。

(三)“虚拟”与“现实”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地理环境在地理教学中具有超强的优势效应,如地形地貌时空动态仿真模拟、水文动态模拟、社会文化现象静动态演示等。地理环境具有空间性和区域性,直接的现实活动很难将复杂的地理事物展示出来,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于虚拟的地理环境将纷繁多样的地理事象很简单方便地呈现出来,以达到教学效果。但是,对于一些地理教学内容,如果完全依赖于虚拟的信息媒体,会使教学过程单一化、程式化,致使师生陷入虚拟世界无法现实表达。所以,我们在应用虚拟世界的同时,也应注意现实世界的教学实现。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本身存在于地理环境之中,对所在地理环境有一定的浅显理解,但是在学习比较抽象的地理事物或难以表达的内容时,如果能够在教师引导之下亲身感受或间接通过现实仿地理模型来进行地理事物感知,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现实地理环境的特征不可能实现学生的彻底实践性,所以还应注意结合虚拟世界的动态便利来实现教学过程的双赢。

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所学地理内容,因质制宜、合理安排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避免“一刀切”所产生的“学习审美疲劳感”,注重虚拟与现实的双重地理环境的有效结合,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互动状态。为了较为明确地说明该问题,本文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这一地理教学内容为例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案例分析

(一)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教学案例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该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为要用纷乱的二维地图来想象复杂的三维地形,对于立体感还比较差、见识也比较少的初一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掌握难度较大,非常不容易。初中地理新课标在该部分的课程标准是: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利用泡沫塑料、沙土等制作地形模型。虽然“标准”中只列出了三个地形部位,但其他的地形部位也应作为教学要求,不然的话,学生将不能完整地读懂等高线地形图。在几种常见地形部位中,山峰、鞍部、陡崖都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山脊和山谷的区分则较难一些。为达到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在读图的过程中总结出山脊部位和山谷部位等高线的特点。同时,新课标中并未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问题有所要求,即使如此,我们在真正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把握其应用性。这样不仅让学生懂得学习该内容的现实意义,同时也符合初中地理新课程理念,进而为学生以后进一步深化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学生现有认知比较浅显的情况下,如何把握等高线的抽象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着实需要进一步探讨。

在此情况之下,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在当地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山地不同部位的现实形态,首先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感性知识经验,然后利用虚拟地理环境进行展示,让学生深刻理解等高线的含义及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特征。同时,为了使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有个更加深刻的印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等高线实体模型的制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动手实践能力。这样,便将地理知识的学习实现了现实地理环境初步感知――虚拟地理环境的演示――现实仿真模型的自主建立的过程,使学生的认知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最后达到现实应用的目的。这样的虚拟与现实世界的良好结合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地实现兴趣与效率的双赢。

(二)“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地理教学策略

1.现实地理环境考察阶段

地理教师提前让学生预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有意义地指导山地不同部位的含义,即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山顶。提前带领学生或让学生自主合作进行野外或相关环境的实地观察,切身感受山地不同部位的现实景观。如果实地缺少相关的部分景观,可以指定相似的小地理事物环境进行仿似观察。例如,学生可以去附近公园的高地,仿似感受山顶的景观,在高低凹坡处感受山谷的景观,等等,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初步积累相关的感性材料,为下一步理性感知的加工提供必要的准备。

2.虚拟地理环境演示阶段

(1)首先可以利用ARCGIS10.0软件进行山体三维实体与等高线的交互显示。打开经过处理的三维实体遥感图,引导学生清楚认识山体的不同部位:山脊、山谷、鞍部、山顶等,使学生对山体概念有个清楚的认识,如图1所示。然后,再打开与该山体模型相对应的等高线图层并叠加到图层1上,如图2所示。移动鼠标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山体等高线,最后定为俯视图观察角度,如图3所示。接着,关闭图层1,在演示窗口只留下等高线图层,如图4所示。此时关于该山体的等高线地形图一目了然。

(2)在AUTHORWARE 软件环境支持下,同样可以进行等高线与山地实体的转换,并且赋予其更加灵活的动态性。具体演示过程如下:首先显示一个简单的山地图片,然后在不同的高度上显示等高线,关闭山地图片,形成一个简单的等高线实体框架,如图5。然后点击图5所示的“down”按钮,会使该部分等高线向下移动,形成一个平面形式的等高线示意图,如图6。接着再点击“up”按钮,等高线又恢复到立体结构,如图5。之后,根据这样的演示先让学生理解等高线的来源,使学生的认知从立体到平面实现动态的转换,然后根据类似的立体――平面的转换,进而实现山地不同部位的三维到二维的转变,使学生能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平面深刻感知其立体的模式,实现一种从虚拟到现实的认知感受。

3.仿真实模型实践阶段

学生在观察多媒体进行等高线三维模拟展示之后,就对等高线的产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等高线的产生过程,深化学生的理解,需让学生亲手制作等高线实体模型,那么教师可以先以自制模型为例进行引导。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现实环境事物来深化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也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立刻激活了学生的热情和大脑皮层的神经,学生开始观察、思考、实践、模拟,创造出了很多奇妙的小点子。此时我们可以利用身边信手拈来的事物,让学生思维发散。总之,要充分利用周围现实环境的事物实现地理学习的生活趣味性。

(1)纸环叠置抻压法

材料准备:白纸若干张,剪刀,胶棒,彩笔。

这种方法的制作过程如下:找一张白纸,剪成一个圆环,圆面尽量较宽,命名为“圆1” ;再减一个圆环,圆环半径略小于圆1,命名为圆2,将圆2的内侧边界与圆1内侧边界用胶棒粘牢;接着再剪一个圆3,其圆环半径比圆2略小,将圆3外侧边界与圆2外侧边界用胶棒粘牢。依次类似剪几个圆环,并且依次按以上做法似叠罗汉在边界处粘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类似山体的模型。然后在山体模型的棱角边缘用彩笔画线,模拟等高面的边界,接着从所谓山顶向下按压就会形成平面等高线示意图,彩色边界线即为该山体的不同海拔的平面等高线。同时还可以拉抻形成立体模型,在立体与平面转换过程中体现灵活多变性。根据类似做法,我们可以制作稍微复杂的山体,即带有山谷和山脊或其他的山体模型。这样的制作简单易懂,容易使学生接受和理解,同时实际操作简单,与传统的泡沫塑料法相比既省时省力,又可以进行立体与平面的转换,一举两得。

(2)铁丝套用法

以简单山体为例,先用纸片制作一个简单的山体模型,然后假想以桌面作为海平面,在山体不同的海拔高度相应的以合适的细铁丝圈套牢,将细铁丝取下,在桌面上按海拔高低顺序进行圈套,形成一个简单的等高线平面实用图。这种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易懂,学生容易完成,符合学生初中阶段的简单认知规律。

(3)手心纹理观察法

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手心,发现有许多纹理,汗液会集中于纹理凹内。这时我们可以假想凹线为山谷,那么汗液代表流水,汗液集中在手掌纹理凹线内,也就说明如果山上有水源一般会集中在山谷顺地势而下,这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水与山谷”关系的理解。

(4)双拳对接法

把两只手弓起来,对连在一起,形成两座山脉。手指关节突起的部位就是山顶,两手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手的侧面相当于陡崖。

(5)土豆切割法

将土豆看成是一个山体,按照一定高度比例切成不同小片,表示山体不同等高面。然后从最低面开始依次取出“等高面”放在白纸上,用笔将边界轮廓描画出。这样一个土豆山体等高线示意图就画成了。这种做法可以使学生对等高线的产生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同时也增加了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有些地理事物我们无法通过直接经验学习来获得知识,所以必须依靠虚拟地理环境的演示来实现形象逼真的感受,但是我们看到虚拟世界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感知的同时,往往对其依赖过度,久之便会产生一种脱离现实的飘渺感。因此,对于一些地理事物的学习,我们不可缺少地要走进现实世界,只有将现实与虚拟有效地加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才会实现趣味性和实效性的共赢,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吕娟,魏世明,林叶彬.“虚拟情境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8).

[2]赵粤涛.虚拟建造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

[3]林珲,龚建华.论虚拟地理环境[J].测绘学报,2002(31).

[4]李海成.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解析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计算机教育,2009(6).

[5]荆玉英.地形图等高线的测绘方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10).

[6]肖旭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与实例解析[J].中学政地史,2012(4).

第12篇

关键词:糯食 苗侗 文化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理环境、物产资源和气候条件,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习俗。相同的生存环境造就了相似的文化模式。苗族、侗族居住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境内沟壑纵横,气候宜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湿润温暖,雨季明显,降水量充沛。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典型的写照。

苗族、侗族的饮食结构比较单调,分为主食和副食两大类。主食有主粮和杂粮之分,主粮主要是日常生活的粳米和糯米,杂粮则有小米、玉米以及各种豆类等,一般在缺粮的年份或在年节喜庆时才加工食用。副食包括有肉类、鱼类、蔬菜、酒、茶等。在苗族、侗族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中,糯食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

一、苗侗糯食文化事象概况

苗族、侗族喜吃糯食,史料记载“苗疆腹地,唯宜糯稻” [1]、“苗民俱食糯米” [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的品种繁多。按形状分,有糍粑、搭联粑、汤圆、甜酒粑、糕粑、两合粑、牛打滚、清明粑、米线、米叶、糯米饭、米花、三角粽、枕头粽、背崽粽等。按色彩分,有喜庆粑、火草粑、白糍粑、黑糯米糍粑、多色糯米草木灰掺和而成的糍粑、黑糯米糍粑、乌米饭、花色糯米饭、肉粽、灰粽、豆粽、白粽等。

2、糯米食品,广泛用于节日及许多事务中。在节日、婚嫁、丧葬、祭祀、巫术、造房、走亲访友、请客送礼等都需要糯米饭、糍粑。还用经过磨碎成浆的糯米液制成的“米线”、“米叶”,作为祭祀祖先的祭品和佐菜招待客人。把糯米饭晒干后,炒成米花,用以泡甜酒等客。黑糯米味香、质优、营养价值高,是馈赠亲友的上乘佳品。

在节日中,大年与正月十五吃糍粑、粽粑、汤圆;三月三吃“三色糯米饭”四月八吃“四色糯米饭”、“三色糯米饭角粑”;五月端午吃粽子;六月六吃粽子“、五色糯米饭十月初一吃牛老粑,等等。

3、奇特的糯米食品加工方法。糯米粑又名松耙又称“糯米耙”,有白核耙和藤耙两种。其做法非常考究,白椎耙的制作方法是:将糯米淘洗好,浸泡一至两天,捞出沥干水,放到颤子里蒸熟,然后舀出来放在石臼里用木桃捣烂取出,双手涂上蜂蜡或煮沸晾凉的菜油,把它捏成拳头大小的圆个儿放在木板上压扁即成。待松把干硬后,放人水缸浸泡,以免变质散裂。“藤耙的制作方法是:将一种鲜甜藤洗净春烂,弃甜藤外皮,放人水中浸泡出味,用棕片或纱布滤出甜藤水,再将糯米倒人甜藤水中拌匀,然后,用菜油煎,火不能过大,用锅铲挤压成一个大圆形,再经过多次翻动,煎至两面呈现橙黄色时即可食用”[3]。

油茶:在苗侗人家尤其是侗族人家,油茶是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饮食方式。油茶的主要原料是茶叶、米花、酥黄豆、糯米饭、猪粉肠、姜末、味精等。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糯米蒸熟晒干备用,用时将其油爆成花。然后将一把黏米放进锅里炒焦,在拌入茶叶混炒片刻,加水适量(视人数多少而定),煮滚后将茶叶过滤放盐

重阳酒:苗侗地区盛产长芒糯禾,用此糯米酿制的酒,味道独特,醇香可口。苗侗人家家都会酿酒,每年九月重阳节酿的酒称为“重阳酒”。做法是:先用糯米酿制成甜酒后,置于土坛内掺合,封严坛口,待满年后开坛,酒味四散,满屋醇香。远方的客人,只要来到了侗乡,主人定会取出重阳酒招待,客人酒足饭饱主人才会高兴。

4、有关糯食的传说、故事、诗歌等艺术。苗族与侗族都是我国古老的民族――百越民族的支系,有精耕细作的传统。苗侗人民嗜食糯食,对糯食具有特别的衷爱。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不仅制作了丰富多样美味可口的糯米食品,而且创作了许多有关糯食的故事、传说、诗歌、舞蹈等艺术。本文以苗族关于稻种的来源神话为例。

一种认为谷种原来在神农氏那里,老人叫狗去取谷种,在回来的途中,过大河时,被水冲走了,只带回来几粒藏在狗尾巴里的谷种,苗族才有了种植水稻,所以,现在谷穗就象狗尾巴一样。这种传说广为流传在中国西南各民族中。

另一种传说认为,“洪水过后,世上没有了谷种,有个老人叫姜告略,他吩咐白鸽和麻雀去找种子。白鸽和麻雀飞到夭上银河边,看见谷粒有牛心子一般大,就用刀斧把谷粒劈开,鸽子和麻雀衔着谷粒,飞回人间。人间有谷种,才开始播种稻谷”[4]。

二、糯食文化环境

苗族、侗族糯食文化是其饮食文化丛中的一个文化物质,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从它所反映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来看,在它的形成过程中,物质因素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

1、自然环境对糯食文化的影响。苗族与侗族都是古老的农耕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祖国南部的亚热带水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于种植水稻。因而,这两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古老而深厚的稻作文化。稻米是苗侗人民的主食之一。由于糯米有味美、营养丰富的特点,因此,苗侗人民喜吃糯食便不足为奇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提高,吃的技巧、吃的文化和风俗也不断丰富起来。糯食文化便在苗族与侗族稻作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壤上得到了发展。

2、苗侗糯食文化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的关系。 苗侗糯食文化与他们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关系非常密切,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也是苗侗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产物。

(1)在农忙季节,由于忙于劳动,方便而又便于携带的熟食成了生活中的必须品。因此粘性强、营养价值高的糯米便成了这种食品的最佳原料。糯食在生产劳动中的这种功能,在生产力比较发达、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的今天已显得不很重要,但在生产力落后,物质产品贫乏的古代社会却尤其重要。这从遗承下来的某些节日饮食习俗中可窥见一斑。春节苗侗家家都打糯米糍粑,而且打得比较多。年节期间,各户打的糍粑短期内都吃不完。他们就用独特的方法贮存起来,年后的正、二、三月间上山劳动时,便将它们取出切片,随身便将它们取出切片,随身携带上山,肚饿时随地开火烤粑即可充饥;春耕期间,一般人家收工较晚,一时饭难做好,便可马上各火烤粑粑充饥,既省事又及时。吃五色糯米饭、粽子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内容,这种食品从表面上看是为了短期节日气氛,若进一步细究,可看出这种食品在端午节出现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端午节之后进入农忙季节,人们的室外活动频率加大,为了便于携带和用餐时方便,苗侗人民便发明了五色糯米饭、粽子,既好看,又喷香,在五月炎夏季节,多放几天也不会馊。“节日的这种饮食习俗对产品消费的节制功能,显得是十分隐含和内在的,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糯食文化与生产劳动的密切关系,这在许许多多的节日习俗中还可看出”[5]。苗侗糯食文化因其与社会生产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社会生活中有着这样那样的功用,因而它才得以保存和发展,形成苗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因子。

(2)苗族与侗族都具有热情好客的民族特点。为了招待宾客、走亲访友作礼品之用,于是便想方设法把自己最喜爱的糯米加工成丰富多样的食品,如米花、炒米、糖米花、米线等。米花是用糯米饭晒干后炒成的,用来泡酒待客;米线或米叶,是经过靡碎成浆的糯米浆做成的,作为祭祀祖先和佐菜招待客人;糖米花主要是招待少年客人或妇女走客之礼品;炸米花,主要是招待成年客人的下酒菜。

(3)在侗族的婚嫁习俗中,也可以看到糯米的文化作用。在男女婚前交往时,男方带着食物主动前往女家拜访,这是广西侗族地区的习俗。小伙子知道某家有未婚而又适合结交的姑娘之后便主动上门,带上几斤白糖或红糖。进门之前先把糖藏在门外,之后故意咳嗽或走响脚步,让女方家人知道有男青年来访。女方若愿意就邀请其进来,热情招待。如果小伙子有同伴一起进来,女家会注意第一个进来的人,姑娘的主要谈话对象也是他,对其他人则敷衍而过。在谈话中,女方如果感到满意,就会说: “我们坐的时间长了,煮点糖粥吃吧?”这是姑娘有意于男子的信号。若男子也满意,就到门外把糖拿出来,姑娘则洗锅量米准备煮粥。如果姑娘不同意则根本不提煮糖粥的事。如果小伙子不同意,而姑娘这么说了,他就会说:“今天我忘了带糖了。”并赶快离开。在侗家人看来,甜糯米粥能将男女双方粘在一起,甜甜蜜蜜,从而确定爱情关系。

三、关于苗侗饮食的思考

丰富多彩的苗侗饮食文化给我们提出了若干有趣的关于人类发展的问题,它们是环境和饮食文化的关系,饮食文化和民族文化内涵的关系。前文已经提过,任何人类行为习惯都与其所处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苗族与侗族共同对糯食的喜爱既是这两个民族同出一族系的表现又是证明他们生活环境相似的证明。“自然条件是饮食文化的产生和形成的决定因素,这是任何一种民族饮食文化的共同规律。某一个民族,所处的某一地域,有相差不大的气候、土壤、自然资源、地质地貌等自然条件,这些条件决定其所生长的粮食作物也大致差不多。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粮食作物生产当然也相去甚远” [6]。这是生活在某一个固定地域的人类群体长期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人类创造了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人类的行为,这是毫无疑义的。由于存在这一根本原因,其他原因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就给人类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即如何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挖掘潜力,为自己提供多种多样丰富的食物资源。同时,又不能采取杀鸡取卵的方法,为获取食物而采取破坏性措施;而要对自然生态取保护性措施的情况下获得,就会形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良性循环。千百年来苗侗人民选择糯食作为他们的主食,一方面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糯食能很好的满足苗侗民众需要的表现。这种需要不仅仅在物质上满足了苗侗人民,同时也在精神层面上极大地丰富了苗族与侗族的民族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饮食习俗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饮食习俗的形成、发展和传承,在人们生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与经济生产、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同样,苗族、侗族的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反映出浓郁的稻作文化遗风”[7]。当我们把苗侗饮食习俗当作传承已久的文化现象研究时,就会发现糯食在苗侗文化中的地位,对于我们研究苗侗的工作,有着特殊的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清)爱必达 道光《黔南识略》[M].清道光二十七年重刻本

[2](清)徐家翰 撰 同治《苗疆闻见录》[M].光绪四年刻本

[3]张名位《特种稻米及其加工技术》[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刘芝凤《中国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M](人民出版社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