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家访沟通总结

家访沟通总结

时间:2022-09-30 15:15: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家访沟通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家访沟通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校 家访 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家访,是联结辅导员与学生家庭最有效的沟通桥梁;家访也是学校探寻与学生家庭建立的强有力的沟通机制;家访更是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神奇催化剂。近年来,各地高校对家访工作越来越重视,家访手段逐步创新,家访效果显著。

一、家访目的和意义

家访可以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辅导员和家长的联系,全面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从而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推进辅导员工作深入发展,提高辅导员服务基层的意识与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搭建学校家庭沟通桥梁

家访能够让辅导员准确、全面地了解受访学生的成长背景和家庭基本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类,并及时予以解决,从而进一步促进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取得相互支持,达成教育共识,赢得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支持和信任,逐步形成育人合力。

2.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

当今社会不少家长存在不当的教育观念,导致教育偏差,会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性格塑造等方面产生影响。通过上门走访,辅导员能够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通过真切的情感交流,辅导员可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家长的责任感和信任度,为其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3.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感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的职业是重要的、神圣的、光荣的。但现实中诸多因素导致辅导员职业认同感降低、工作效能下降,甚至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现象。在家访过程中,辅导员能够真切了解到学生家庭现状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尤其是特殊学生家庭更能够让辅导员加深对本职工作的思考。

二、家访注意事项

1.制定家访预案

认真选取访问对象,以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问题严重或思想行为偏激、孤儿或单亲家庭学生为访问重点;要全面、深入掌握学生的在校表现,例如担任学生干部情况、日常生活情况等,在家访过程中要让学生家长清晰明了地了解学校和学生的真实情况。

2.听取家长意见

家访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在家访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听取学生家长对学校、辅导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及时记录;与此同时,也要多了解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发展期望以及学生更深层次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等。

3.总结家访经验

事后不管是家访工作的大忌。走访完学生家庭之后应根据家长的反馈意见及时做好家访记录、总结家访经验,结合原有资料和家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学生进行新的评估分析,以便对学生进行深入教育。

三、家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要不断创新、突破家访方式

家访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人文气氛等等,以便教育过程更有针对性。实地家访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形式,但绝不是唯一形式。因此家访工作中要将实地访、电话访与书有机结合,也通过制作视频、慰问、问卷调查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与沟通;可运用新媒体等多种手段,创新、丰富家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2.要及时巩固家访成果

家访过后,很多辅导员对学生便不再过问,对家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这是不科学也是不负责任的。艾里克森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与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各方面心理发展存在不平衡,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与冲突,内心体验丰富而且细腻,家访极易引发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因自我保护对辅导员产生抵抗情绪。家访过后,辅导员应与家长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缓解学生的对抗心理,巩固家访效果。

3.要及时有效开展家访培训

家访是一项需长期坚持的工作,访前的准备工作、学校的教育理念等都是辅导员应该掌握了解的内容。因此,访前对辅导员进行相关培训才能有力保障家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家访,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力结合,相信只要肯坚持、肯努力,抓好家访这条纽带,互相了解,传递信息,就一定能够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荣霏.如何提高辅导员职业认同感[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4).

第2篇

   2022关于开展寒假活动总结

  我校积极响应教育局领导要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为出发点,以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为目标,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我校利用寒假对xx学生(包括xx名建档立卡学生)进行了家访。通过登门访问形式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为建立密切、融洽、信赖的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广泛认可。为切实巩固成果,把活动传承好,我校及时对这项活动进行了以下总结。

  一、精心安排

  1.高度重视。我校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家访领导小组,对每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了培训,明确了此次家访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以及要达到的效果和注意事项等。

  2.以家访促家教,用耐心换诚心。家访时,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交流家教的方法、学生的特长、发展优势、教师的期望,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及打算。

  3.本次家访,每班确定家访学生20名,重点家访“尖子生”“学困生”和“家庭贫生”(建档立卡学生)。教师们放弃寒假的休息,冒着严寒,每到一家,都详细地向家长询问了家庭经济收入、身体状况、了解困难的具体情况,鼓励他们树立信心。

  二、家访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次访问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全面地了解了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的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2.家校之间加强了沟通,形成了共识。使家长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情况以及为提高质量所采取的措施。

  3.学校和教师形象有了新的提升。所到之处学生家长热情配合,教师、家长还有学生积极交流,他们对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家访表示感谢。

  4.向学生家求了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三、不足之处

  1.走访的主要是班主任,任课教师参与度少;(高二年级多一些,适量的加入教师的绩效);

  2.范围较小,每班20名同学,包括建档立卡的37名贫困学生;力争以后全员家访。

  3.班主任选择的多是城区或靠近城区的学生,乡镇的学生相对少些,主要是为走访方便;

  4.有些班主任在家访工作中,不够积极,个别班主任没有走访完毕,走访的照片很多班主任没发到班主任群中。

  5.有些班主任的家访记录表填写的不够完整,家访总结有应付的嫌疑。

  总之,本次家访促进家校共建的同时,也有力地增进学生家长与学校的必要沟通,扩大了我校在社会的影响,家访在老师和家长,学校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道五彩缤纷的心灵彩虹。一番番和风细雨的情感交流,一场场深入人心的亲密接触,拉近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增进了老师与家长、学生的感情,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开展好家访活动,用爱心播撒崇高师德,传递人间真情。

  2022关于开展寒假活动总结

  寒假里,同学们都能根据学校倡议合理安排寒假生活,认真完成假期作业,而且积极开展有益、有趣的活动。可以说这个寒假过得很充实、很快乐。现将寒假生活总结如下:

  一、假期作业完成情况

  在假期里,学生们预习了下学期的语文、数学内容,练了练字。有的同学还参加了各类的辅导班,通过不同的培训,培养了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在家长的帮助下,很多同学找了一些适合自己年龄的书读,通过读书,同学们积累了许多优美词句,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真是有很大的收获!

  大部分同学在寒假里能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评出以下优秀学生名单:

  学习小明星:张xx

  读书小明星:李xx

  书法小明星:张xx

  希望同学们在新学期也能继续保持!

  二、感恩父母活动

  在寒假期间为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开展了孝敬父母等活动,号召孩子在寒假里做家长的小帮手,坚持每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并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会关心父母,体贴长辈,让他们在学会自理的过程中,明白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职责,体会

  劳动的光荣,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以及关心他人,关心家庭的责任感。

  三、体育锻炼活动

  假期里了同学们在欢度春节之余,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坚持每天跳绳200个,做仰起坐20个,同时还能在家长的带领下积极参加户外运动,锻炼的筋骨,增强了体质。

  四、开展安全教育

  不论什么时候,安全都是最重要的。假期里,学生在走亲访友、外出游玩时学会了要提高警惕。在家里家长的影响下知道了要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等。孩子们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平安、快乐地渡过了寒假。

  总之,这个寒假同学们过得非常有意义的',相信每个孩子都收获颇丰!

  2022关于开展寒假活动总结

  转眼间八天的在学校的社会实践已接近尾声,这为我这平凡的寒假写下了不平凡的一笔。八天的酸甜苦辣早已印在了我的心底。八天对于我的寒假来说太短了,还没来得及回味就已迎来了孩子们期末考的日子。这八天的实践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给我提供了锻炼成长的机会。在相处的日子里,我各方面都在进步。现就以下几个方面对我这次实践活动做一下总结:

  一.教学方面

  教学作为学校的做主要的工作,对于我这样的还没上过讲台讲过课的大学生,有着极其巨大的吸引力。看到老师们每节课认真备课,充分准备,力求每节课都给学生们介绍新的东西。

  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听了两节英语课,使我对现阶段英语教育问题产生担忧,看到学生们,只注重写,做题,而忽视读,忽视口语演讲能力。我就会觉得我们新一代教育人的责任。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能够使学生们改变对英语学习的不正确的思想。我认为,教学就应该走到学生们中间去,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学生。

  二.日常生活

  这里的孩子们从四年级开始,就要住宿,我通过采访老师,学生们了解到学生们,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们,他们早上六点之前就要起床,寒冬腊月也从不懈怠,然后开始一天的课程,中午累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会。刚一开始住宿,连自己的袜子都洗不好。好在小孩的适应能力强,很快就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上课时是师生,下了课老师就好像是他们的家长,手把手的教他们自己照顾自己。老师们与学生们和睦相处,同心协力,争取更好的配合,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结语

第3篇

暑假家访工作总结一

为将家访工作要做足、做细,进一步加强家校联手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8月26日太平乡中心小学的全体教师在会议室召开了暑期家访工作总结会。全校共有31名教师参加本次家访活动,共走访学生300余人。会上,每位老师认真总结了本次家访工作的情况,针对学生思想工作、心理辅导、家庭教育现状等进行分析,把在家访中的点点滴滴感受与大家分享,对家长们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向在座的其他老师反映,为学校加强学生教育工作、家长学校工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学校家访工作,加强了家校之间的理解和配合,使学校更好地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家访总结会把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问题拿出来讨论,并把家访时与家长们沟通得到的反馈一一罗列总结。而学校领导也就相应的情况作出可实施、可执行的政策,务求通过家访总结会解决学生们的实际问题,为校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气氛,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家访过程

XX年7月19日,八步小学进行暑期家访活动。家访内容主要分三点:(1)学校和家长共同加强对孩子的暑期安全教育。(2)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听取家长对学校的建议和要求。(3)要求家长暑期督促并检查孩子的作业情况。

校委会要求每位老师7:30准时到校,先召开一个简短的教师会,将教师分为三组,分别由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带队。要求在主要路口、人口密集处粘贴放大的公开信,家访时每个村庄必须都要到,到后通过电话或本庄高年级学生将该庄所有学生及家长请到某一位同学家集中(有的学生到父母打工的地方去了,请他们的爷爷奶奶参加)。人员到期后首先我们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尤其强调交通安全、水火安全、饮食安全。并强烈要求家长检查家用电器的插头、开关、接线板等,一定要更换掉不安全的东西。认真检查并维修自行车等交通工具。针对我们鲍冲湖村有一个水库,有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的问题,校长亲自带队到所在的几个村庄,每个村庄都在高年级学生中设立了组长,组长一旦发现有学生私自下水,要求他们立即向校长和下水游泳的家长汇报。并一再要求家长们重视这一工作。绝不许一个学生私自下水洗澡。拜托在家的爷爷奶奶一定要转告去父母那儿的孩子注意各项安全。其次,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作业情况。要求家长与老师一起培养好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希望家长多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活动。耐心的听取了家长们对学校的各种建议。最后我们希望家长暑期不仅要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而且要检查作业的正确性。多让孩子看些课外书。

二:家访中所了解的问题

我们在家访中也听取了许多建议,大概地分类了一下,包括以下几种:

(1) 要求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理。他们普遍反映孩子在家不大听家长的话,因此希望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不能再对孩子放松了,必要时可以打打孩子,家长没有怨言。

就此问题我这样向家长解释:对孩子要严格管理是对的,但既要团结紧张又要严肃活泼。老师不能一直都板着脸,现在实行新课改,要求老师同孩子们打成一片。至于打孩子,我举了许多例子,这些都发生在我或我的同事身上,同家长见面时都说打没关系,可事发后就不一样了。此事一定要慎重又慎重啊。

(2) 作业批改问题。有家长说老师批改作业不认真,明显的错字都没改过来,有些作业没有批改。

我对家长说我们的作业分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不知你指的是哪一类作业。一般情况家庭作业老师以检查为主,只是有重点的有目的地批阅,如果是课堂作业那老师就大错特错了,我们一定会严肃处理。

(3) 收费问题。

我的解释是现在的教材分免费教材和非免费教材,非免费教材是要收钱的,请你们回去加一加,学校没有多收一分钱,如果不明白欢迎到学校去,学校将对照新华书店订书单一点一点的算给大家听。

三:家访反思

通过本次家访,我们要求家长们排除了各种家庭安全隐患,提高了他们对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虽然我们冒着酷暑但我们也稍微安了些心。在家访中发现的问题,将作为我们下期工作改进的方向。最敏感的收费问题向家长说清楚了,让他们明白了,他们也就理解了。家访有利于家、校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孩子们健康、活泼的成长。

暑假家访工作总结二

8月18日,我和吴老师深入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学生卢明浩的家长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我们给他们简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汇报了我们学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们班级是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面对面促膝畅谈,家长对我们教育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与鼓励。有的活动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请家长谅解,对于我们学校的发展、班级建设有什么建议的可以尽管提出来。卢明浩的家长说:万万没有想到老师对学生是如此牵挂和关心,我们的孩子放在你们学校班级,就是放心,你们这是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我们家长一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家长对老师的到来,接待的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学生本人感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学生赵雅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

第4篇

1.关注特殊学生,开展针对教育

班主任从接到一个班开始,用专门的记录本,建立起特殊学生群体,包括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人际交往困难学生,以及学习特别优秀的学生和有特殊专长的学生的个人档案。个人档案中的基本信息包括其家庭情况、父母联系方式,主要记录学生每学期的在校情况,如学习成绩、特长、性格、奖惩情况、所反映问题、最关注问题以及谈话记录等,准确、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各方面需求,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奠定基础。

2.完善谈话制度,加强沟通交流

班主任要对所带的每一名学生分别进行一次深入的谈话。在此基础上,根据所带年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生活的实际以及每位学生不同的需求,适时再与所带的学生有重点地进行谈话。尤其要对每一名需要特殊关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以及人际交往有困难的学生,每月定期谈话1至2次,及时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掌握动态、了解需求,以热诚的态度积极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和处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烦恼,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促使学生朝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

3.倾听学生意见,了解思想倾向

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实际需求,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班主任要根据所带年级学生特点,适时开展调查,了解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并做好调查后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不仅掌握全年级的学生思想动态,而且要具体到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思想情况,针对班级和每一名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工作。

二、学生思想教育空间精细化

1.走入学生家庭,开展家访活动

班主任以亲自走访、电话家访、书信家访、网络家访等形式,深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和特长生、优等生、潜力生等学生的家庭开展家访,保证每个班主任每个学期都能以各种方式与学生家长至少进行一次有效的沟通。班主任针对家访情况撰写形成班主任家访报告,可适时召开班主任家访活动总结交流会。通过家访,使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个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增进家校情感沟通和信息沟通,拓展育人环境外延,提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

2.运用信息手段,开展思想教育

第5篇

【关键词】暑期大家访;辅导员;大学生

“暑期大家访”活动是目前各大高校推行的一种制度,它的实施能够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迈向职业化、专业化,有效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家访能够让高校辅导员进一步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拓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渠道,全面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一、家访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因此本人制订了详细的暑期大家访工作实施方案。

(一)在家访过程中主要了解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家庭环境、生活环境、家庭经济情况等;

(二)辅导员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等;

(三)根据不同学生介绍学院的相关政策,让学生以及家长全面了解学院,清楚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好学院各项政策;

(四)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学院工作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意见和建议;全力配合学生家长提出的合理要求。

二、家访形式分析与总结

家访一般分为三种形式,书、电话访、实地访。放假之前,我向我分管的全体同学发送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信中注明了护理系电话,个人电话,护理系邮箱,方便学生家长与我进行沟通与交流。电话访是针对边远地区的学困生、贫困生、单亲家庭等特殊人群进行交流与沟通。这里重点分析实地访。

(一)关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

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是通过贫困生库进行筛选,根据家访路线集中的原则,确定好每条路线的家访名单。贫困生绝大多数都来自偏远的农村,而高额的学费跟家庭实际经济状况相互矛盾着,因此他们一般承受的压力比较大。根据本次家访发现,大部分贫困生都比较懂事,不仅为家长分担家务,还都选择在暑假打工,为家长分担经济压力,或是凑下学期学费,或是挣点下学期的零花钱。由于本校属于三本院校,学费比较高,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也比较大,因此导致有些贫困生有点心理压力,个别贫困生有自卑心理。因此,在家访过程中,作为辅导员的我们,一直鼓励学生要正视家庭经济条件,我们贫穷但是志向不能短,贫穷是暂时的,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来提升自己以后的生活质量。同时一定要树立美好的理想,绝对不能因为一时的贫穷而消极懈怠。通过为他们讲解学院以往励志成才的故事来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还为他们介绍了学院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可以申请,这些岗位不仅能获得经济补助,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个人能力。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励志奖学金,三金也能为一些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

(二)关于单亲家庭的同学。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因此,单亲的孩子需要家长与老师共同关爱,在家,家长尽量与孩子多交流沟通,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在学校,老师也要尽可能的多与学生接触,多谈心,鼓励学生尽量多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多与同学交流,打开自己,放下思想包袱,像正常孩子一样的生活。本次家访中,单亲学生占了一部分。他们平时可能表面上跟普通学生一样,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却很少向别人敞开,他们往往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家庭,很少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三、家访工作思考与工作展望

(一)走出去——家访有利于全方位了解学生。

通过家访可以对学生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以前对学生的了解,主要源于他们在校的现实表现以及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家庭环境及家庭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通过深入沟通,了解学生以前的经历和在家的表现,不仅能对学生有一个立体的、透彻的认识,而且还能够有效帮助自己以不同的角度和开阔的视野去认识学生、分析学生和帮助学生,做到因人而异,增强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

(二)引进来——家访有利于及时了解家长的意见和诉求。

家访是老师与家长的一个沟通纽带,家访不仅有利于强化家长对学校全新的认识,还能及时收到家长对学生、老师、学院最真实的反馈。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可否认家庭教育在学生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因为家长掌握学生在家的第一首资料,辅导员老师可以针对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与家长进行共同地沟通交流,形成共同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同时在与家长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能够汲取到学生的一些真实信息,比如学生的兴趣爱好,脾气秉性,毕业后的志向等等,这样在以后的学生管理过程中可以因材施教,已达到事半功倍。

(三)家访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管理工作。

首先“大家访”活动的开展,让老师走进学生家庭,拉近辅导员与家长之间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学院老师对他的关爱。其次,辅导员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表现,能够准确了解学生及其家庭存在的实际问题,了解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这对心理不健康的同学,以及国家助学金的评定提供了最前沿、最真实的素材。暑期大家访工作的顺利完成并不是学校、家庭、自我教育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建立的良好的“家庭与学校”联系会一直继续下去,建立“大家访”学生档案,通过上门回访、电话回访、短信回访、网络回访等形式做好学生的跟踪教育工作。而这些工作不一定只在暑假进行,比如电话访、书、网络形式的沟通三种形式完全可以在平时建立起来。家访是一种制度,但更要让家访成为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1]孙卫平.浅谈高校家访工作的开展[J].人力资源管理,2010(3).

第6篇

关键词:高校 家访效果 影响因素

家访工作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言而喻,家访的效果更是重中之重,以往关于家访的研究多集中于家访方式方法的探讨,家访工作如何实施,但是对于家访效果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本文重点探讨了影响家访效果的因素,并为提高家访效果途径提供借鉴。

1、家访的必要性和意义

1.1 了解学生家庭状况

辅导员通过对大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观察,只能从表面上掌握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友等情况,但是很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往往是在家庭中,如父母的教育方式,学生的成长环境等,辅导员只有通过家访工作,深入到学生的家庭之中,感受他们的生活环境,与其父母进行全面的交流,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从而找到一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这些来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

1.2 拉近师生距离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配置比例基本可以达到1:150,但是教育除了具有群体性特点外,还要求辅导员要针对具体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每个辅导员在工作中面对这么多学生,难免会因工作的繁忙而忽视个别学生,此外,在工作中,大多数辅导员都将关注的重点面向那些学习成绩较好或较差的学生、学生干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障碍学生、违纪学生等,对这些学生的关注固然重要,但是对那些平常表现一般,在各方面并不突出的学生而言,长期得不到辅导员的重视和关注,不仅和辅导员的心灵距离较远,而且对其自身的发展也非常不利,如果辅导员能够通过家访对这些学生进行关注,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关怀和重视,这对于他们自信心的建立、自我意识的提高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1.3 促进家校沟通

通过家访,辅导员走进学生的家庭,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学校的相关政策等向家长反馈,家长通过与辅导员面对面的交流,将学生以往的经历告知辅导员,使双方对学生更加了解,形成良好的家校育人合力,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共同探讨学生的成长问题。

2、家访效果的影响因素

2.1 家访对象的反应

家访对象的反应直接决定了家访能否顺利进行。当辅导员走入学生家庭的那刻,就已经开始涉及到学生的一些隐私信息,如向家长反馈学生不理想的成绩,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等,对此,有些学生及家长对辅导员的家访持排斥态度,这样势必会影响家访的效果,轻则一无所获,重则影响师生的关系,使以后的工作难以开展,达不到理想效果。所以辅导员在家访前需要提前和家长、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辅导员需要提前做些准备工作,如改变家访对象或者做好学生或家长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欣然接受家访的要求。

2.2家访教师的态度

辅导员对家访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家访能否成功实施。如果辅导员重视家访工作,就会在家访之前进行详细的规划,如家访对象的确定,家访路线的研究,家访内容的探讨,家访费用的预算等工作,这样既能提高家访效率,又能使家访节省人力、物力、时间、金钱,并达到良好的效果,但如果辅导员只是被动的出于上级的指示、领导的压力,将家访工作当做一种任务和包袱来完成,那么家访的效果必然要大打折扣。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家访效果,辅导员对于家访工作首先要重视,其次是要进行详细而周密的计划。另外,辅导员老师在家访过程中对任何家长都应不管其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家庭差距如何,给予同样的尊重和爱心,使家长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和慰问。

2.3 家访形式的运用

家访形式的运用直接决定了家访效果能否更好的发挥。以往,家访主要是采用家长会或者实地家访的形式进行,而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家访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另外,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多,辅导员数量少,辅导员逐个上门家访已不现实。所以辅导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将个人家访与集体家访相结合,入户走访与集中座谈相结合,专访与顺访相结合,实地走访与书、电话访、短、QQ群访、飞、网络视频访、MSN访、E-mail访、家长论坛访、微博访等相结合的形式开展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

3、提高家访效果的途径

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高校、辅导员、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才能顺利、有效的开展。所以家访效果的提高,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提高家访效果重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和改善:

3.1提高宣传、转变观念

家访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健康的发展,在家访前,辅导员想要学生及家长很好的配合家访工作,就需要对家访工作进行大力的宣传,强调家庭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家长和学生转变观念,消除学生对家访的排斥心理,端正学生对家访工作的认识,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家访工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增加投入、加强考核

家访工作使家庭重新成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方面,为了确保家访工作更好地开展,必须加大经费投入,扩大走访范围,进一步增强家访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此外,可以把家访工作作为高校、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评估指标,与其高校评估、辅导员评优评先等挂钩,使高校,辅导员高度重视家访工作,为家访工作提供保障。

3.3规划内容、家访正规化

3.3.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在进行家访工作时,要把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困难学生帮扶等渗透其中,从而不断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3.3.2提高家校联动效果。辅导员在家访过程中一是要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模式和理念,学校的专业设置,学校的管理特色及收费情况;二是要全面介绍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如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就业等。通过家访,要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学生的状况,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

3.3.3听取家长反馈情况。辅导员在家访过程中要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家庭状况、成长环境等等,同时也要听取家长对学校办学理念、学生的教育管理方面的意见,倾听家长对学生情况的反馈,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另一面”。

3.4 总结及时、家访系统化

家访前辅导员通常要进行很详细的计划,家访结束后,辅导员也要及时认真的总结家访的心得体会,根据家访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今后教育的措施,将这些形成书面材料,为以后的工作做好铺垫。另外,在家访结束后,对被访的对象辅导员也应该给予更多的帮助,可以从心理上,生活上,学习上等各方面来观察他们,看他们是否有新的进步,生活态度是否更加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是否更加踊跃等等,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最终在各方面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晓花,罗慧中.高校班主任家访工作探讨[J].广西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9)

[2]陶慧.远程家访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与研究[J].管理观察,2009,6

[3]姜维军,白雪峰.高校辅导员家访实效性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0,(4)

[4]郭金海,韩雪.高校家访工作实施路径初探[J].科技向导,2011,(26)

第7篇

关键词 有效家访 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Effective Home Visits: Headteachers' Work Magic

WU Xiaoling

(Xuzhou Kindergarten Teachers College, Xuzhou, Jiangsu 221000)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school family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to fully tap the resources to achiev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the need for a comprehensive home visits. Through long-term practice, the author of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ive home visits and experience.

Key words effective visits; headteachers' work

1 访前准备:有效家访的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因此,在进行家访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主要包括:明确家访的原则;选择家访的对象;制定确定的目的;制订家访的内容等等。

有效家访应该遵循“两个提前,两个适当,两个禁止”的原则。“两个提前”即提前备课,提前预约时间。要避免盲目家访,保证充足的沟通时间。“两个适当”即家访时间适当,沟通方法适当。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把握合适的时机,学生因病、事假或取得成绩,或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家访。交流时应讲究技巧,顾及学生及家长的感受和自尊心,把握分寸,努力创设和谐交流氛围。“两个禁止”即禁止以告状的方式进行家访,避免讽刺挖苦学生;禁止在家访时做有损教师和学校声誉的事,说有违教育政策的话。

家访对象应面向全体,一是确保全体学生家庭都要家访到位,保证每个学生每学年至少接受一次家访;二是确定重点,有的放矢,关注特殊学生的发展,确定定期家访对象:军人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保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学困生,贫困生,有不良心理倾向学生,特长生。

有效家访应是目的明确的家访,一般来说,家访的目的主要在于:感受学生成长环境;与家长共商个性教育策略;宣传科学教育理念;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倾听征求家长意见;协调家庭内部情感,等等。

教师须在目的明确的基础上制定家访计划,对家访的时间、对象、内容、形式及工作要求作详尽安排,事先打印所有学生的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充分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常规习惯、行为表现和学习习惯等,并做认真总结、提炼,以备与家长做充分交流。

2 把握家长心理,注意交谈艺术:有效家访的关键

有效家访仅仅做好充分准备还不够,还需注意把握家长的心理,注意与家长交谈的艺术性。

(1)家访态度要诚恳,对学生充满爱心。对于在校表现不太积极的学生,要坦诚相待、开诚布公地说明家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发展,决不摆出“居高临下”之态,或流露教训的语气,以免造成家长的反感。

(2)寻求合作与支持。对于在校表现没有太大进步的学生,应多方面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积极帮助家长解决问题,向家长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找双方合作的共同点和基础。本着帮助学生进步的目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急家长所急,争取家长的配合。

(3)及时肯定和鼓励。有些家长能够正面有效引导,对此应给予及时进行肯定和鼓励。同时,应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优良表现,特别是表扬在校表现积极、学习有进步的学生。通过大力表扬学生、肯定家长,为学生和家长提出更高的目标,师生、家长共同规划学生的更好发展。

(4)抓住契机,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有关知识。家访时,教师应利用家访时机,对家长宣传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纠正不当的教育方法。让家长知道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什么,怎样进行素质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怎样密切配合。与家长建立联系,形成学校、家庭教育一条线,督促家长对学生的管理,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对学生不能放任,也不能打骂训斥。要与老师合作培养特长,扬长避短。

(5)委婉向家长提出要求。为了使家长配合自己的工作,教师也应把握时机,恰当委婉地对家长提出合理的教育要求。

3 相互信任、换位思考:有效家访的核心

家访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为此,教师与家长应相互信任,换位思考。

(1)获得许多第一手育人资料。对班级的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无一遗漏,真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以及学生在家的表现,了解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2)家长老师互相信任。教师应耐心向学生家长讲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家校通、教学设施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获得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的基础上,给学生以鼓励和力量。

(3)多方面认识孩子。教师应了解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更真实、更全面的了解学生,避免以偏代全。比如我班的李同学平时沉默寡言,通过家访了解到主要原因在于体质不好,而不是不关心班集体;贾同学很有个性,有些桀骜不驯,走进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历,便积极与他沟通,走进他的心里,使得贾同学较好地融入了班集体。

(4)换个角度更加理解家长。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工作环境、家庭背景等各不相同,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关心也有差异,但是教育的重要性却是所有家长的共识。在此认识下,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一些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而应该理解家长,特别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他们想教育学生但苦于缺乏方法。这时教师就换位思考,应多理解家长,多与家长沟通,学校和家长共同承担起学生教育的责任。

4 多种联系方式:有效家访的保证

一方面,学生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仅仅凭借1-2次的家访难以达到持续的教育效果,而且有些家长也不乐于接受教师的访问;另一方面,班主任工作十分繁忙,许多学生家住得很远,教师登门拜访会花费大量精力。如何协调这种矛盾?

(1)联系手段现代化。当前是信息化社会,社会经济条件及教育环境的改变,为家校联系带来了便利,家校联系的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进步的需要。比如,可以教师与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及时沟通解决问题;可以建立班级QQ群,家长与家长间、教师与家长间都可以相互交流,总结经验;还可以通过Email联系,反映或了解学生情况,上传班级信息,宣传学校办学理念等。

第8篇

一是目标要“明”。教师应该明确家访的总目标是实现“两增进”“两树立”“两提高”,即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增进家校之间的相互了解;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树立教育良好形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及家长对学校的可信度。每一个阶段、每一次家访都应有更细致更具体的子目标,即希望解决什么问题、实现什么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避免家访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注意每次家访以解决一两个问题为宜,不可贪多求全,面面俱到。

二是准备要“足”。教师上课需要备课,家访亦然,访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备好“家访课”。一要“备学生”。要对被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优缺点等了如指掌,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爱,拉近家长与教师间的距离,使交谈更融洽更深入。二要“备家长”。要多渠道、多途径地掌握学生的家庭背景,主要包括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脾气性格,对孩子的期望以及教育观念等等,找准与家长交谈的切入点和话题。三要“备流程”。在全面掌握上述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围绕家访目标,针对家访对象,对家访的过程作必要的流程预设,避免交谈杂乱无序,漫无边际。另外,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的衣着仪表、精神情绪、表达方式、谈话技巧等等。

三是方式要“活”。笔者从有限的家访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家访方式和策略。

1. 预约式。即家访前通过学生或电话与家长联系,确定家访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新接班级,我常用这种方式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互通学生在校在家表现,向家长提出家教建议,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等等。

2. 邂逅式。即在双方事先不知道的情况下,无意中见面并进行谈话、沟通、交换意见的家访形式。这种情形下,家长大多没有戒备心理,能够让教师获得一些真实重要的信息。比如,我曾经教过一个三年级女生,老是一副郁郁寡欢和自卑无助的模样。我想了解她,帮助她,却找不到很好的时机。一个节假日的清晨,我在集市上碰到了她。她提着一小篮子青菜,跟在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身后。就在她要躲避我的时候,我叫住了她。很快,我知道了老奶奶是她的外婆,她的父母离异,又各自成了家,她跟着外婆过。原来症结在此。之后,我给了她许多她不易察觉的关爱与呵护,不断地激励她找回自信,找回本该属于她的童年快乐。慢慢地,她走出了心理阴霾,得到了健康成长。

3. 邀请式。即在家访前,让希望老师家访的学生递上纸条,上面写明要老师家访的理由、需要老师和家长做怎样的沟通、家访的时间等。这样,淡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便于教师在家访时,多考虑学生的想法,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与家长谈话,使家访更有针对性,更受学生欢迎。

4. 探访式。即针对问题学生对教师家访的反感与抵触心理,巧妙地寻找理由,登门探访,捕捉教育契机,与家长共商教育良策的一种家访方式。我班上有个“刺头儿”,大错偶犯,小错不断,与家长通过几次电话,作用甚微。音乐课上,恶作剧惹哭了女教师后,我决定去他家家访。为了不让他察觉到我的用意,引起他更大的对抗与不满,我想了个法子。我有个远房亲戚与他同在一个地方。这天放学后,我让亲戚带我来到他家。老远就看到他正在屋旁的草垛边起劲地玩耍悠悠球,只见两只悠悠球上下翻飞,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宛如有无数只蝴蝶飞舞在他的周身。我感到惊诧,这孩子还有这一手绝活!他发现了我,一丝怔忡过后,便招呼我进了屋。我跟他说,走亲戚刚好路过,还调侃了一句“我跟你还有亲戚缘呢”,他笑了,显出了难得的腼腆。我从悠悠球这个边缘话题谈起,赞赏他的球技,再过渡到规则,一步一步地让他陷入我设置的“圈套”――要讲纪律,要有约束感。这次家访效果出奇的好,他没有狡辩,没有油滑,只有认同和默许。虽然后来他还是时有违纪犯规,但勇于认错,诚恳改过的行为令人刮目相看。

5. 联动式。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我都会邀约几个科任教师和学生进行集体家访,同方向、同村组居住的学生家庭都会访到,这样,我能从中较全面、较客观地了解到他们的家庭状况、在家表现、性格、习惯、爱好、特长以及亲子关系等综合情况,这些情况为我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育策略提供了参照与依据。这是一种轻松和谐的家访形式,学生没有压力,无需戒备,无拘无束;教师无需说教,能适时巧妙地指出学生的不足,指明努力方向,并传授方法。家访途中,一路谈笑风生,欣赏田园风光,亲近自然,融洽师生、生生关系,消除隔阂,加深感情,一举多得。

6. 网络式。近几年来,我带的班上的留守学生超过了半数,父母外出打工,年末甚至几年才回家,照顾孩子的都是些年迈的老人,他们精力不济,知识有限,对孩子的教育几乎是缺位的,大多是放任与溺爱。而从人的成长与教育的规律来看,亲子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实现和发挥这个作用?网络互动成了最好选择。我每接一个班,都会向学生及家长告知我的电话、QQ、邮箱、博客,方便联系,每个月我都会主动地通过网络与班上每个留守学生的家长至少联系一次,通报学生情况,征求他们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和意见,提醒他们多抽空和孩子联系、沟通、交流,并给他们支招,提建议。

教无定法,家访不可能有定式,因人因势,灵活运用,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四是沟通要“诚”。家访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要投入真心真情。教师要练就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与长处,家访时多赞赏学生,尤其是有第三者在场时,更要以表扬、肯定为主,让家长因孩子的出色表现而有荣耀感和成就感。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多替家长着想,不抱怨,不推卸,与家长一起研究、商讨解决办法。交谈中,教师要诚恳、亲切、谦虚、礼貌,不居高临下,不自以为是,不夸夸其谈。要注意表达技巧,说话要字斟句酌,逻辑严谨,条理分明。评价学生要有真实可信的素材,力求客观全面,恰如其分,要让家长感觉到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关爱和对家长的尊重。

第9篇

本学期根据区教育局和学校安排,我们进行了“课外访万家”活动,并且认真填写好《教师家访记录表》。

入户家访,清茶一杯,促膝而谈,果然效果与电话交流大不一样。两个多月的家访工作,我不仅在第一时间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状态下的学生们,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家访结束了,但工作却还刚刚开始,发现的问题怎样解决?家长的期望如何才能实现?如何更好地管理这个班级等等,这些都是眼前的问题。现对我的课外访万家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家访工作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重要方面,而家访则是连接这两方面的重要桥梁。家访有利于强化家长参与学生教育的意识,真正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访也有利于提升教师对职业的理解和感悟,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促进教育的有效性。家访更是现代教育观的具体表现,是一种优质的服务。

二、家访前要明确目的和内容

家访前我全面地了解和研究学生及家庭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家访的作用在于了解反映学生情况,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得以结合起来,搞好教育工作。所以家访的目的要明确,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内容要具体真实。

三、家访时要以正面教育为主

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家访工作应是“报喜”,是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

四、家访后要做好家访记录,及时反馈。

每次家访后,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把家访过程中达成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行为表现,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及时反馈,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在整个活动中,我和彭老师深入34户家庭开展了家访活动,参与率是100%,总的来说,走访很成功,拉近了家校的距离,密切了师长联系。这次走访在学校、教师、家长之间架起了一个交流平台,为处理班务,教育孩子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第10篇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是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第一环境,更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为了让更多的家庭成为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环境,成为健康的理想的学习型家庭。我校一贯重视家长学校的建设,重视家校联合对孩子的教育。为了让家长更加了解学校的办学目标、管理措施、校园建设、教学动态、学生学习和生活等,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使家长的思想观念跟上学校步伐,与时俱进,使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更有成效,更有保障。同时,促进家长与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老师之间的思想、感情的交流,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总结如下:

1. 优化家长学校组织。

学校每学期举办一到二次家长学校活动,由学校心理咨询室负责人向家长做讲座,内容涉及家庭教育、习惯养成、心理干预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家长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同时,也给教师和家长提供了一个面对面的机会,使家长和老师针对个别学生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交流,为学生的教育和发展做好了更加充分的准备。

2.学校成立了新的家长委员会,并召开了家长工作委员会会议。

家长委员会由每班一名家长组成,并明确了家长委员会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学校将家校合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建立了家长委员会议事制度,紧紧围绕学生成长、家庭教育、学校发展、教育策略等问题不定期的进行沟通协商,使家长充分的参与到学生教育与学校发展的工作当中来。

3.完善各项激励机制。

学校将班主任与家长联系情况纳入班主任考核内容,包括通过电话、微信通知等形式进行家访情况、发放告家长书情况、选家长参与学校期末监考活动情况等均纳入班主任考核内容,从而使家校联系逐步步入正规化、常态化轨道。在鼓励家长方面,我校每学期都根据家校合作情况由班主任推荐、学校评选优秀家长,并在学期末的家长工作总结会议上表彰优秀家长,这极大地激励了学生家长支持家校合作、参加家校合作、做好家校合作的热情。

4.家访活动

我校鼓励教师通过微信信息发送、电话家访、面对面交流等多种方式积极进行家访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同时将家访活动和家校路路通信息发送情况列入教师考核,保证了家访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

5.进行多形式的家校互动。

1.特别重视家长会的召开。家长会是家校协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学期都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每次开学初、大型考试后和学期末,都要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近期的学校工作及学生表现,商讨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以期改进。

第11篇

家访,这个曾经充满了温情,饱含着成长中无数回忆的家校沟通形式,今天却颇受争议。那么,在多种家校电子沟通方式冲击下,在应试教育功利化驱使下,在各行各业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加大的今天,教师还在家访吗,你认为家访还有必要吗?

为此,《今日教育》记者走访了重庆沙坪坝、南岸、江北、北碚、江津、綦江、南川、秀山等区县,选取了优质学校、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农民工子弟校、学生中留守儿童比例高达70%的学校等五类学校,对它们进行了深度调研。

优质学校

不规定≠不作为,家校沟通超越方式的局限,追求更有效

[调查学校] 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 重庆市第一中学

[调查采访] 树人小学位于重庆传统教育强区沙坪坝区,是城市优质示范校,荣获过“全国家长示范学校”的称号。校长杨志渭在回答中很在意区分“家访”和“到家访问”两个概念。他认为,增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的沟通现在比过去已越来越强,但到家访问的次数已越来越少。他的回答从一个看似不相关的故事开始。

《今日教育》:有人说,今天传统的家访处境尴尬,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杨志渭:今年春节,我开车与哥哥一起下午3点出发,在相隔15公里外拜访了两家亲戚,两家亲戚之间又相隔五公里。给两个亲戚拜了年,晚上七点赶回家里吃饭。一方面我们很高兴,因为过去如果没有两晚三天我们走不完两家亲戚,效率明显提高了。另一方面,虽然钱物比过去送得多了,但亲戚间没有过去那么亲了。这是不是与今天家访的处境十分相似:节奏快了,以拉家常的方式获取的亲情、感情也发生了变化。

杨志渭:学校对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有硬性规定。不过,到家访问只是家校沟通的一种方式,对于方式我们应当给予教师和家长自由选择的空间,我们更看重的是沟通的效果。

《今日教育》:教师和家长对于家访的看法,你的了解是——

杨志渭:说实话,今天老师和家长都不愿在家里交流了,这种形式使家长和老师都有点别扭。这很像我们住进楼房后,很不愿带朋友到家里玩一样。原因有四:一是沟通的渠道多元化——电话、班级博客、飞信;二是家长比过去主动来学校的时间多了,家校沟通的目的不一定要通过在家里见面才能实现;三是社会节奏加快,现在的老师学习、工作和知识能力的升级换代压力比过去大多了,忙碌也是事实;四是现在老师家访可能比过去教本村孩子时距离要远多了,到家访问有困难。更何况有多少家长愿意教师到家慢慢聊,有多少家长愿意将几套房子的地址告诉老师?多少家长愿意放弃自己挣钱、应酬的时间来陪老师?恐怕老师以完成学校规定任务的家访也要预约吧。需要预约的不再是家访,很可能是“工作汇报”。所以要求家访也不是城里多数家长的要求。

《今日教育》:那么,你认为家访还有必要吗?

杨志渭:当然还有必要,但这种必要更多是针对个别学生。毕竟面对面的沟通,与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方式相比较,花的时间精力会更多些,感情上靠得更近些。但是愉快沟通的前提是双方都有想沟通的意愿。而且不要指望到家访问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

无独有偶,与树人小学相距约10分钟路程的重庆市第一中学,是重庆市教委直属学校,老牌名校,家访在这所学校的境遇与树人小学大体一致。重庆一中办公室主任张群力告诉记者,学校对于家访并没有制度上的规定。同时他也介绍了学校引导家长共同教育学生的系列活动。

《今日教育》:我听有家长说,3月22日学校有一场文明礼仪大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也邀请家长参加。请问这样的活动是偶尔举行,还是有计划安排的?

张群力:是有计划安排的。学校非常重视德育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系列活动,师生和家长共同参与,一起互动,全面育人。比如我们还有学雷峰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孝敬孝道活动、扶贫济困活动、读书交流活动、文艺汇演活动、体育比赛活动等等,里面都有家长们的身影。

《今日教育》:举办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张群力:通过邀请家长参加活动,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一方面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教师及时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另一方面学校征求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员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的德育氛围,提高社会、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

[调查故事]

3月7日,树人小学二年级(1)班的同学们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教师——班级里的苗爸爸。今天,苗爸爸进行的是电脑知识的讲解。这是这学期杨老师和家长一起开展“苗爸苗妈进课堂”活动的第一站。

对于杨老师的认识更多是从她的班级博客“一棵苗中队”中来。全班家长中百分之百都会不定期打开这个班级博客,了解班级的最新动态。通过这个博客,二年级(1)班的家长和杨老师结合得更紧密。

打开《苗爸苗妈进课堂》的博文,可以看到开学之初杨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我们知道,老师和家长是同事关系,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教育,而且我们教育的对象完全一致——那就是您的孩子。我们也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伴随终生的老师。当然,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的苗爸苗妈也在进步与成长。”杨老师一直坚持,在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上教师主动效果会好一些,引导他们按照正确的教育理念来帮助孩子,配合学校老师的教育。

3月14日晚9点多,重庆一中初一年级的班主任韩世坤接到了一位家长的电话,咨询如何与同学相处的问题。“孩子进入初中已步入了少年,自我意识加强,再加上现在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同学之间争执不相让的情况时常都有。建议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学会尊重对方。”韩老师的解答让家长十分满意。像这样的沟通,一周有时会有七八次。据了解韩老师所教班的家长文化程度高,不仅仅关注孩子的分数,当孩子成长中有烦恼时,他们都愿意主动和教师交流。韩老师坦言,像这种家长有需求的交流效果通常会更好。

[调查思考] 城市优质学校中对于家访没有硬性要求,但是这并不代表学校对于家校沟通的不作为。事实上,这类学校在家校沟通过上已超越了方式,追求的是更有效。

以留守儿童为主体的学校

家访规定“双百”,却苦于缺少配合

[调查学校] 重庆市江津区清溪沟小学

[调查采访] 清溪沟小学是一所山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生占70%以上。校长毛子宪就是清溪沟人,对于家访这个问题,毛子宪想得更深,带领教师做得更多。

《今日教育》:学校教师现在还家访吗,学校有相关的制度规定吗?

毛子宪:我们提出了家访达到“双百”,即家访100%学生,100%教师都要家访,并且要求有家访记录。

《今日教育》:目前这方面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毛子宪:最大的困难是隔代家长问题,孩子父母外出务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这些家长多为文盲,基本上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家校无法形成有效合力。

《今日教育》: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进行家访?

毛子宪:至少家访可以真实地了解一个学生的成长背景,有助于教师更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举一动。这些家长虽然帮不上忙,但是家访能让他们支持学校的教育。

《今日教育》:这么说来,在清溪沟学校教师承担了家校共育中更多责任。

毛子宪:的确,我们教育的重心就是养成教育。我们有一个可亲可敬的教师团队,像父母一样管这群孩子吃、穿、住、行、病。孩子入校后都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今日教育》:空巢的现实无法改变,学校对家校共育有什么更积极的打算?

毛子宪:一是我们在学校设立了4部“亲情电话”以加强孩子、家长、学校三方联系;二是抓住家长逢年过节的机会进行有效家访,然后电话跟进。这些举措都收到了一定效果。

[调查故事]

清溪沟小学的代凯红是重庆市首届“最可敬可亲教师”。在她与留守儿童充满爱的故事里,家访就像一座七色的彩虹连接着家和校,如暖暖的春雨滋润着家长和孩子们的心。

2011年代凯红刚刚接手了一个班,班上一个叫小东(化名)的孩子学习抛锚了,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做就趴在桌子上睡觉。有一天小东偷了别人的东西被发现后,索性偷偷跑回家不来了。放学后,代凯红叫上一个认识路的孩子去家访小东。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接待了代老师,交谈中得知那是孩子的外公外婆,他的父母一直在外地打工,已经几年没有回家了,小东在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外公说:“他要读就读,不读就算了,我不敢逼他,要是逼出了什么事情,我负不起责……”最后代老师带着失望、心酸、无奈回了学校。

回来后代凯红反复想,“不能就这样放弃,这么聪明的孩子,不能就这样让他毁了自己”。于是,代老师一次次和小东的父母打电话:“找再多的钱都是为了孩子,家财万贯都换不回孩子的良好品行……”小东的父亲一回来就到学校跟代凯红聊了很久。小东又回到学校。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东一天天变了——爱学习了,爱帮助人了,成绩一天天好了,期末还考了个“双优”。

[调查思考]“双百”规定却苦于缺少配合,家访的尴尬也反映出当前农村空巢家庭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对这一群特殊学生,家校合育的担子严重倾斜压在学校这一边,这也考验着学校教育的担当能力。

农民工子弟校

争议在这里暂停的客观原因是农民工家庭对于家访有强烈的需求

[调查学校]重庆市江北区滨江小学

[调查采访]滨江小学被江北区政府确定为首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定点招收学校,是重庆市流动人口子女示范家长学校。当我们把家访这个有争议的话题抛给校长刘志时,反馈是:在学校家访很受欢迎,家校共育效果显著。

《今日教育》:学校招收的农民工子女占全校生源比例是多少?

刘志:95%以上。

《今日教育》:为什么家访在学校没有争议?

刘志: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校的性质——农民工子弟校。农民工离开家乡来到城里打工,有一所学校专门招收他们的孩子读书,他们对学校十分信赖,很支持配合学校的家访工作。另外教师通过家访走进孩子的生活空间,了解他的家庭环境,更有针对性开展教育,学生转变喜人,教师工作有成就感。当然,针对学校教育对象的这种特殊情况,我们提出了“办民工满意学校”的号召,树立“办农村孩子乐园,做民工家长亲戚”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抬头走路,埋头学习,动手做事”的校风,家访在这里发挥出了教育正能量,所以各方都满意。

《今日教育》:学校有哪些举措提高家访工作的教育效果?

刘志:一是家长情况详细登记管理。农民工家长工作不稳定,居无定所,中途换住址很平常。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访的工作难度。为此,学校开学之初建立专门的农民工子女花名册,详细登记学生父母姓名、务工单位或场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现租赁房地址、房主姓名等情况,专门管理。二是对于家访的情况进行阶段评估。农民工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低,子女生活和学习习惯较差,需要教师反复细致做工作。对此,学校德育处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要求班主任带着副班主任一起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在规定时间内交还德育处,再由德育处进行统一整理和统计,对于现阶段的成绩给予表扬,对问题及时研讨对策。三是进行深度研究。学校申报了市级课题“中心城区务工子女定点学校学生成长问题研究”,历时四年,探索总结出民工子女教育的“呼吸式德育策略”等6种方法,为家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调查故事]

程梅是滨江小学“中心城区务工子女定点学校学生成长问题研究”课题的参研教师,研究方向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全面分析了学生情况后程梅选择了何冰冰、罗仁良、陈红利、王亮等5名学生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这几位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代表性。在最初的两三个月中,程梅对每一个孩子的家访少则2~3次,多则5~6次。随着课题研究的推进,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罗仁良说话能力增强了,陈红利没有因妈妈的离开而学习下降;王亮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在家访中尝到甜头的程梅开年之初就盘算下学期的家访:把全班45名学生家访完。片区这样划分:学校附近、大石坝、大庆村、盘溪和南桥寺。学生的选择:学困生、品学兼优生、贫困生、习惯有问题的学生和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时间安排:放学以后、双休日和寒署假。

[调查思考]争议在这里暂停的客观原因是农民工家庭对于家访有强烈的需求。但是不可否认,主观上学校对于家访工作的细致管理、及时评估和课题研究,也为家访发挥出教育正能量增色不少。

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

在寄宿制学校中通常会进行片区家访,学校家访的对象集中于单亲家庭的学生

[调查学校]重庆市北碚区金刀峡镇小学(农村小学)、重庆市秀山县凤凰中学(寄宿制中学)、重庆市教科院巴蜀实验学校(民办寄宿制学校)

[调查采访]对寄宿制学校采访中发现了家访的一种变式即片区家访。

《今日教育》:请介绍一下学校家访的情况。

田勇(秀山凤凰中学副校长):学校推行全封闭、全寄宿制管理。寄宿制学校对学生承担的责任更多更大。家访就十分必要了。学校制定了片区家访制度,时间主要是安排在假期以及周末,一般一年一次。重点对象为特殊学生。

《今日教育》:为什么要进行片区家访?

郭晓娜(教科院巴蜀实验学校校长,教育学博士):我校有很多学生来自区县,家长到学校一次不容易,没有办法多次和家长进行面谈。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每学期每个地区召开1~2次片区家长会。学校组织一个团队(一般是中层干部、班主任和生活老师组成)。放假的时候护送学生回家,同时就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予以解答,并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收集报给学校,学校再进一步研究解决问题。

《今日教育》:个人家访和片区家访,你觉得两者有相通处吗?

郭晓娜:无论哪种家访都是一个普通的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问题。这就涉及沟通的艺术:一是态度好,任何时间任何问题都不厌其烦与家长沟通;二是情商高,总是能够抓着最关键的问题,解答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最后都能得到圆满的解决;三是目标一致,所有方法都是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还有一点我个人认为很重要,那就是与家长沟通的次数很重要,当然根据情况不一定都是家访,平常QQ、电话多联系,慢慢地家长和老师成为朋友,很多问题都能够得到圆满解决,最终使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

[调查故事]当金刀峡镇小学、秀山凤凰中学、教科院巴蜀实验学校的问卷调查和采访结束后,学校提供的个案像事先约定好似的集中到了单亲家庭学生。在查阅了2012年重庆市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发展调查报告后,我们似乎找到了原因——调查显示,全市中小学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离异家庭和重组家庭增多,共占10%。

汪兴会是金刀峡镇小学六年级一位班主任,班里39名学生中单亲家庭学生共有10人。汪老师讲了一个真实的案例:

小红(化名)的父母不到结婚年龄生下了她,母亲2岁离开家,父亲长期在外打工,小红一直跟着年迈的婆婆生活。婆婆文化不高,对孙女缺少管教。

上学期,镇上的一位人大代表调研了解到小红到现在户口都没上,与汪老师联系。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小红的户口很快办好了。汪老师抓住这个机会找小红谈心,并动员全班同学都来帮助她,一学期下来,小红变化很大,同学们也愿意和她玩了。汪老师说:“对于像小红这样的问题学生,家访是教育的第一步。”

[调查思考]在寄宿制学校中通常会进行片区家访,片区家访能提高家访的效率。但无论是个别还是片区家访,良好沟通都是有效教育的基础。

家访的个案集中于单亲家庭的学生。通过《今日教育》QQ群进行网络调查,进一步发现无论是哪类学校,特殊学生如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都将是家访的首选对象,因为这类学生容易出现心理、行为偏差,需要特别关注。

后 记

第12篇

“检讨过去,把握现实,创造未来”,这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警句名言。20世纪上半期,陶行知先生在批判继承我国道德教育的优秀传统的同时,吸收融合了西方现代德育的先进理念,并在中西德育理论的碰撞中归纳总结,历尽多年,独创一种符合当下的德育思想理论。这种德育思想理论指导了我们的过去,在开创我国现代教育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给我国近阶段探索德育改革和创新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本文试图在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后就家校联系,结合教育大家访活动谈一点认识。

家校联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一种有着极长的历史和传统的教育方式,也是学校对班主任工作考核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笔者从教多年,且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亲历了家校联系在这些年的一些演变与作用,深有感触。

家校联系的方式经历了多样化发展,具体而言,现在有家访、请家长到校、家长会、书面联系等方式。

在手机普及到千家万户的今天,家访似乎是一个老的话题,又似乎是有点久远的事了。记得刚从教的几年,业余时间经常性地进行家访,每到学生家里,先不说家访的内容,就学生家长热情诚恳的态度,就很让人感动,那时的家访确实是有作用的,而现在家访这一形式基本上已经消失,即使有,也变了味。学生反感,怕你告状,家长不情愿,好象你要麻烦他,老师亦不愿意,连个家庭往址都很难弄清,更别说满大街地去找了。

请家长到校吧!到是前两年较为时兴的一种家校联系形式,学生在校有什么问题了,请家长来一趟学校,班主任和家长沟通一下,交换一下意见,本来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但也有问题,一般来讲,总归是学生在校有了点问题,才请家长。家长来校后又难免要爱到班主任和其它任课教师的当面开导,多少有点难为情,甚至于有的家长怕到学校来,尤其是一些后进生的家长。有些家长出差在外,跑业务,当天来不了。有些家长在合资企业工作,请假出来本身就是一件难办的事。

家长会,每学期也就一两次,既然是会,且是一个众多家长一起参加的会,难免针对性不强,效果亦不是很好。

而书面联系是比较实用的方法之一,但目前也是一些通知之类的东西多一些。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学校的班级人数是比较多的,如何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反馈给家长是摆在各位班主任前面的难题。笔者班级的学生每天都会把当天的作业记在一本“作业记录本”上,我也会把今天发生的一些事情和部分学生今天的课堂表现写在本子上,让学生带回家给家长看。这样呢,这本作业记录本就身兼二职,除了记录作业之外,也有了家校联系之用。但现实是,这本本子由学生自己带回,如果写了批评之类的语言,那往往是那天学生忘记带回家了。对于批量处理的一些重复信息,则会占用到班主任的大量精力,影响其它工作的展开,传统的手工操作费时费力,弊端较多。

学校教育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任何一种教育的方式无不是一个特定的时期的反映,一种历史的产物,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老的东西遇到一些困惑,甚至于被人淡化以致于抛弃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

下面笔者就我这一年的一些做法,谈一些看法:

笔者曾接手一个初三毕业班班主任工作,班级学生数39人。如何把每个同学在校情况尽可能多地如实地反映给家长,是我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既然传统的一些做法已失去其优势,那么出路又在哪呢?首先解决一个认识上的理论问题:家校联系应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在分析了班级学生及其家长的情况后,发现班级学生家庭电话普及率100%,家长拥有移动通讯工具39人,这是一个很大的可利用的资源。于是开学伊始,便设计了一个表格,除告知班主任及课任教师联系电话外(包括移动通讯),要求家长详尽填写家庭往址,家庭电话,移动通讯,电子信箱等。然后将这些信息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建立一个班级家校联系资料。下面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沟通与信任:从打电话开始

开学一周后,在掌握了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便开始了我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主要目地是建立相互之间的的一种信任,增进彼此了解,以期在今后进行良好的配合。逐一的给学生家长打电话或通过家校短信平台告知孩子在新的环境中一周来的表现,主要是告诉家长孩子身上的闪光的优点,这个期间我多半是不提学生缺点的,至少在我充分了解学生个性之前,我先得主动发觉学生的优点,以便和家长有足够多的共鸣,方便今后的交流与沟通。给每个学生的家长通电话或通过家校短信平系而不遗漏一个,以示教育的公平性原则。

这个方法很好也很有效,家长感知了老师的诚意后,对教师有了一种信任感。在取得了一个好的开头的基础上,将电话家访逐渐引向深入。现在是家长主动和我电话联系的多,孩子有事没事家长总爱打个电话谈谈。

目前,电话家访已成为我班主任工作家校沟通的主要方式,我的家访是通过电话完成的。电话家访的特点是方便、快捷,能够快速的和家长做双向沟通,及时的反映学生当天的在校表现。老师能很快的联系到家长,反映事实,家长能和老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由于电话家访也有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局限,我们在电话家访时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电话家访要选择适当的时机。

电话家访很快捷,但要分场合。如果能选择学生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进行,那自然可以避免让学生陷入尴尬的境地,就算父母直言学生的缺点,也不至于让子女子陷入不安。电话家访要分时间,如果在家长下班以后的时间进行,那么家长能有足够的时间来用于相互交流。

电话家访的内容要充分准备。

电话家访很快捷,但绝不可随意。电话家访之前可以事先罗列一些要讲的重要事项,哪些要讲,哪些要强调。哪些是问题,怎么去解决,把事情孰轻孰重排个顺序。要避免告状式的家访,让电话家访既能反映学生的问题,又让家长知道孩子的闪光点,看到孩子的进步和教育的希望。

电话家访要有心平气和的心态。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老师的话一般很在意。老师在讲话的时候语速要一定要慢一点,避免词不达意。因为观察不到对方的情绪和表情,所以语气语调就显得就显得尤其重要。用平常心来叙述家访的内容,与家长探讨,老师和家长用良好的情绪来交流,也让家长接到老师的电话时不会紧缩眉头。

二、轻松时髦:条条短信通家校

在电话家访的同时,我还利用家校路路通用短信的形式进行家校联系。我班的家校互联是接手后开通的,从去年九月到今年的三月,每个学生家每个月每个礼拜都能收到来自班主任的短信,家校联系的效率大大的提高。

利用“家校路路通”信息平台,班主任和课任老师们可以在家校互联软件平台上编发信息到家长的手机对学生相关情况予以及时通知,家长通过手机回复的信息同样会显示在老师们使用的网络主页上,双方可以即时沟通学生状况。

大到学校的通知,一个短信群发,就能轻松解决,比如开学报到日期的提醒,传统的做法很难想象,而群发短信确能让家长在同一时间里接受到信息。小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可以通过短信的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比如“您的孩子在昨天物理课表现积极,特此表扬。留言人:姚老师(直接回复给对方留言)。”等等。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家校之间的沟通。种种便捷的“家校互联”方式是否能真正在家、校之间架起畅通无阻的桥梁呢?

这里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是家长要拥有手机并会使用短信功能。我们班学生家长手机拥有率是比较高的,但相当一部分家长,手机是很高档的,但却不会使用短信功能,我的做法是让他的孩子教他,会了给我发个信息来。

二是短信要个性化,不能异化为一种通知的功能,对不同的学生要求有不同的个性化的信息,这样才能使家长感兴趣。

三是和家长的交流要尽可能的深一些,比如我现在就常和很多的学生家长探讨一些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三、传统与历史|:发扬光大

家访能够让家校联系的更加紧密,其目的除了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还可以让老师能够更直接的了解到家长的需求。家长对孩子的成绩要求各不相同,老师在培养学生向更高更强的彼岸前进时,也要借助电话家访、短信互动的快捷优点,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培养目标。与此同时,老师如果能够结合传统家访,面对面的和家长交谈,一定会起到更加良好的效果。

传统的家访是有着厚重的人文基础的,在新的时期,我们更应注重与研究与探讨我们的传统的家访这一形式,让它发扬光大。

在我刚从教的那个年代,通常每个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家长也很少要求对每个孩子在学校的情况都了解得面面俱到,对家校联系也没有太高的期望。随着岁月的变迁,孩子们都住进了楼房,学生住得越来越分散。独生子女的增多,使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甚至对学校的要求有“苛责”之嫌。

我坚持每学期都对部分学生进行家访,尤其是一些困难生(生活上的、学习上的、行为上的),主他们切实感知到老师的关爱。

现代教育中,家长要求越来越高,家校联系的手段越来越先进,但手段先进并不能成就成功的家校联系。家校联系,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要努力做到和家长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和学校达到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