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登月计划

登月计划

时间:2022-01-30 19:46: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登月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登月计划

第1篇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

一说到月球和登月,大家一定会想到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吧!可是你们知道吗?早在一百多年前,着名科幻作家凡尔纳就在他的书中演出过精彩的“登月计划”呢!这个登月计划几乎正好比“阿波罗计划”早了一百年!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凡尔纳的登月计划中一探究竟吧!

《从地球到月球》讲述了天真幽默的阿尔当、知错就改的尼切尔船长、大炮俱乐部主席巴比康三人组成的探月队,在地球以及太空中发生的种种历险和趣事。这本书情节幽默有趣,许多情节还令人感到惊心动魄、出人意料!在这本出版于一百五十多年前写的书中,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先进的现代元素!我真是有点怀疑作者是不是先穿越到现在才回到以前写书的。

我认为,在这本书中,作者有一点非常值得我们称赞----文中的“炮弹车厢”并没有登上过月球,而是阴阳差错地落回地球,作者并没有给他们完美登上月球的机会。我认为,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并不是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人生并不完美。我们要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乐观地面对生活,不怕困难,执着自己的梦想,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如果你这样做的话,你以后就不会再有人生的遗憾了!你看,书中的主人公面对突发的意外——当得知自己成为月球的卫星后,并没有沮丧,还乐观地做起实验来。

《从地球到月球》这本书的结局更是如此,当他们鬼使神差地落入太平洋后,主人公们并没有感到沮丧绝望,在救援队紧张到来准备救援他们时,他们竟然在一起打着扑克,还乐在其中,一点都没有绝望。

这本书中,在巴比康一行遇险后,他们的好朋友J.T马斯顿,这位身残志坚的大炮发明家,不顾生命危险去救巴比康,还差一点送了命----由于太激动,J.T马斯顿差点掉进了深达几百米的望远镜中。这点令我十分感动:友情真是伟大,竟然可以超越一切的力量,这真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最好解释。

书中的主人公们,从不放弃梦想,一直引领着“炮弹车厢”,飞向他们梦想的地方,他们对梦想的执着毅力、临危不惧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让我们一起追逐着梦想,向着未来前进!

第2篇

苏联

世界上第一个进行绕月探测的国家

探月初期,苏联领先于其他各国。1959年1月2日,苏联发射的“月球一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飞越月球。1959年9月12日,苏联发射了“月球二号”探测器并撞击月球,成为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1968年9月,首次实现无人飞船绕月球飞行并成功返回地球。

据统计,从1958年到1976年,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64个探测器。为了实现登月计划,苏联设计了N1巨型火箭,共试射了4次,都以失败收场。在美国成功登月后,苏联的登月计划于1976年取消。

美国

将人类脚印留在月球上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在月球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第一个脚印,这也是人类月球探测最辉煌的成果。美国之后又多次发射“阿波罗”号飞船对月球进行了探测。

由于财政预算紧缩等原因,“阿波罗计划”之后的近30年间,美国的探月步伐大大放缓。1986年,美国提出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1994年1月和1998年1月,美国分别发射了“克莱门汀”号月球轨道器和“月球勘探者”号轨道器对月球进行探测,为日后建立月球基地探路。

欧洲

希望在月球建立“诺亚方舟”

20世纪80年代,由欧洲17国组成的欧空局开始探月研究。2003年9月27日,欧空局将“智能1号”探测器送入太空并完成了多项探测任务。

欧空局探月计划首席科学家弗英曾表示,欧洲希望在月球上建立一个“诺亚方舟”,将地球物种的基因存储起来,当地球遭遇核战争危机或小行星撞击时,人类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续。

日本

世界上第三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1990年1月,日本成功向月球轨道发射了“飞天号”科学卫星。但这一小型探测卫星很快失灵,最终于1993年4月坠毁在月球上。

2007年9月14日,日本成功发射“月亮女神”绕月探测卫星。2009年6月,“月亮女神”在完成了调查任务后撞向月球表面,完成最终使命。发射“月亮女神”也是日本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月球探测的开端。

作为“月亮女神”的后续卫星,日本预计于2015年、2025年分别发射“月亮女神2号”、“月亮女神3号”。

印度

探月道路历经波折

印度于2008年10月22日发射了第一颗绕月飞行器“月船1号”。

印度原定在2011年向月球发射“月船2号”月球探测器,并使一个登月机器人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由于种种原因,“月船2号”被迫推迟至2013年发射,之后又推迟至2014年发射。

中国

起步晚,起点高

2004年,中国正式启动绕月探测工程。根据规划,嫦娥工程按照“绕”、“落”、“回”三步走的原则进行。

2007年10月24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一号”。

第3篇

连中三元后

从2007年到2013年,我们骄傲于“嫦娥”1号、2号、3号的百发百中,圆满成功。就在2013年12月2日,“嫦娥”3号发射升空不久,我们注意到各大媒体最显著位置出现了“‘嫦娥’5号项目已取消”的新闻。在此我们援引这条新闻中最核心的一段话“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相关内部人士处获悉,我国对探月工程,乃至整个航天规划有重大调整,原来进行的载人登月准备工作暂缓。目前的探月计划,将是——‘嫦娥’3号达到落月;由于‘嫦娥’4号已经投产,也将如期发射,未来将完成模拟载人登月,进行采样,然后返回地球;预计的‘嫦娥’5号将停止研发。探月计划将告一段落”。

此消息一出,有疑惑,整个探月工程进展如此顺利为何突然终止;有遗憾,几千年的登月梦,几十年航天人的技术储备就这样戛然而止;当然也有极少部分总是洋洋得意于特立独行的人们为此叫好,以为终于可以用探月工程的钱吃一顿饱饭了。而事实是,几天后的12月11日,传出“近日,‘嫦娥’5号回收分系统空投试验完成了第二批次共5个架次的投放,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的消息。对不起,上面那位为取消而喝彩的同志,您可能要饿一顿了。

我想,作为一个航天战线上工作的科研工作者,接受记者采访的“相关内部人士”也许本意并不是如此,按照作为“嫦娥”1号备份的“嫦娥”2号在1号成功后转为3号先导星的先例,“相关内部人士”可能是想表达3号成功后,其备份4号会承担5号的任务采样返回。任务还是那些任务,只不过名字叫法不一样了,排序自动提前了一号。如此就说得通了。但是,与3号同一平台的4号可能无法实现预计中5号的全部任务,不过与2号同样去先导探路,验证其部分新技术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作为嫦娥工程既定“绕、落、回”计划中最后一步,采样返回的主体“嫦娥”5号任务已经在2011年立项,并开始研发。参与该任务的,不论是项目总体单位探月工程办公室,还是项目核心探测器的研制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均未有任何迹象表明停止项目合同。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2013年12月17日表示:“‘嫦娥’5号大约2017年前后择机发射,任务是采样返回。”我们有理由相信,“嫦娥”5号确定正在稳步推进研发进程。在看到“嫦娥”3号精准地避开前方10米远的大坑稳稳着陆之后,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在探月二期圆满成功的基础上,三期的研发人员会给我们新的惊喜与振奋。

登不登月

也有好事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将上述被曲解的新闻直接引申为“中国载人登月计划可能已取消”。听起来十分惊悚,可细想起来,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自2006年颁布探月工程三步走后,老百姓听过“绕、落、回”,也就听到2020年实现采样返回这里就结束了。从未看到我国载人登月的时间表啊。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近期表示:“关于中国的载人登月,科学界和老百姓都非常关心,但国家还没有正式立项,不存在取消的问题。”其实,早在2013年两会期间,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胡浩透露:“备受关注的载人登月计划仍未正式立项。”

没有正式立项,何谈取消。但是我们要不要登月,能不能登月是可以讨论,也是可以回答的。

在国内媒体传出迟疑声音的时候,外媒倒是一派乐观祥和的气氛。美国《福布斯》评论:“假设中国的探月工程按计划进行,那么将在2025年的某个时间实现载人登月。”英国《独立报》援引天体物理学家戴维·怀特豪斯的话:“15年后下一位在月球上行走的人,很可能是中国人。”美国航空航天局新闻发言人乔士华·巴克就“嫦娥”3号评论软着陆与载人登月的异同时说:“从本质上来说,这二者是一样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着陆器的大小。”。我国运载火箭专家也称:“只要解决一个重型运载火箭研制问题,载人登月技术理念和技术基础就已完全具备了。”

至此,我们能不能登月的问题回答完毕。其实,业内人士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实力以及潜力。那么我们有没有在为载人登月做相关的技术储备呢?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古人都为我们担心过蟾宫内的生存问题。要想载人登月,首先必须确保可支持人类生命维持不可或缺的生命保障系统。而我们确实在为地外生存所需的氧气、水和食物这三道生命线的维系做着准备。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报道,12月1日17时04分20秒,北京航天城,随着“开舱”口令走出的航天员唐永康、米涛圆满完成了历时30天的我国首次受控生态生保集成试验。这意味着在不与外界有任何交互的全封闭实验舱内,我们已经能够实现满足2名宇航员30天地外生存的氧气、水和食物。应用滴灌技术和无土栽培的4种蔬菜除了满足食用需求外,通过数盏LED灯光的照射还能经光合作用把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据称每13.5平方米绿色植物可为1名宇航员提供足够的氧气。

值不值得

在回答了我们完全有实力登月之后,还要回答到底登不登月。为什么在知道自己能做好之后还要迟疑问个“为什么”?因为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总是首先思考值不值得的问题。

人们总在取得成绩的时候,同最先进的类比,我们的“嫦娥”工程进行到目前虽然在功能上相当于美国60年代的“勘察者”计划,但比其有许多方面进步。如此比较后会有短暂的掌声,以显示虚荣心得到满足。而后便安于满足,觉着这笔钱其实拿来买点吃的喝的更实在一些。可是“勘察者”后续的“阿波罗”计划,他们忘了去比较。或者说他们只看得到自己身边、自己眼前的一点点。

航天从来都是一个历时周期长,需要前期巨大技术储备的浩大工程。如果就此我们放下目前的进程,当有一天美国人登上火星开垦新疆域的时候,我们才想起来,咱们月球还没上去。对不起,到时候再捡起来,登月最少10年以后。为何一定要在知道落后了才追赶?

也许去火星,你我的有生之年是无法亲身体验了。但这绝不能是我们放弃挑战的理由。有网友说:“五百年前,中华民族放弃了对海洋的探索,五百年后,不能再让子孙痛惜我们放弃了星辰……”说得真好。您能想象葡萄牙人在拒绝对同胞麦哲伦环球航行资助后的懊悔吗?您有没有一丝丝地为刘大夏烧了郑和的航海图籍而咒骂过他的短视与狭隘?或者不冤枉了他,明朝的海禁政策是否让我们失去了航海大发现的先机?如今的航天大发现,我们不能再自断前程。

第4篇

在卡内基• 梅隆大学的机器人实验室里,研究生乔纳森• 赫斯特(Jonathan Hurst)和同事们紧张地盯着一条“腿”――它被架在一个转轴上,活像一条驴腿,而且正像驴一样不停地围着转轴傻跳,但跳得还不太稳,不时踉跄着,艰难地找着平衡。

这条高1 米左右、重几十千克的家伙是赫斯特的毕业杰作,他把它命名为“大个儿(Thumper)”。几个月来,它一直在实验室里艰难地学习着跳跃的动作。并非不会行走,而是它的使命就是如此。这个设计来自一个更为雄心勃勃的庞大计划――Rhex的一部分,其任务是开发出一个有6 条腿,能走、能爬楼梯、还能跑能跳的机器人。赫斯特的这条腿就是为这位还未降生的机器人准备的。

向自然学习

给机器人装上双腿的工作早就开始了。20 年前,MIT 著名的腿实验室研制出了一条能独立跳跃的自控腿。这条腿装备了微型计算机和电源,膝盖是它唯一的“关节”,而“脚掌”则是一个十字架。这条腿长1.5 米,能站立、伸直、朝前迈进并抬起来。

为了适应各种复杂的地形,腿实验室的后继者们对三种不同的运动步态――走、跑、跳分别展开了研究,更多的机器腿被制造出来,它们分别被命名为步行者(Walker)、跑步者(Runner)和跳跃者(Hopper)。很显然,科学家们的目的,是希望这些功能最终能集合到一个机器人身上。

然而直到目前为止,即使像日本本田公司制造的“阿西莫”这样的最新一代仿人机器人,能够慢跑、倒走和上下楼梯,却仍只能在平坦且没有阻碍的地面行走,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时,像“大个儿”这样会弹跳的优点就显示出来了。

在自然界的生物中,很多昆虫、鸟类和兽类都擅长跳跃。一只跳蚤通常能跳到15 厘米高,30 厘米远;蝗虫更加厉害,可跳到30 厘米高,70 厘米远。赫斯特强调,模仿人类不是机器人的目的,而只是手段。跳着走的机器腿比像人一样迈步的腿更节能,而且可以走得更快。如果跳蚤能跳30 厘米远,那么以弹跳前进的机器人不用跳30 米,每次一米就足够跃过很多障碍了。

简单法则的胜利

在赫斯特之前,传统的弹跳腿设计几乎都很复杂:要么是电机带动齿轮,却不容易产生自然的弹跳姿态;要么是液压或气压传动,虽然能产生弹力,却往往难以控制。也有一些试图借鉴古老的弹簧。美国宇航局就曾研制过一种弹簧机器腿。赫斯特自己所在的实验室以前也设计过一种模仿“弓”的弹跳机器腿,当“弓弦”收紧,弓体就被压弯,从而在竖直方向上产生两个力,将机器人的身体顶离地面。

和众多前辈们不一样,年轻的赫斯特试图遵循一条古老的技术原则:保持简单。首先,他只保留了唯一的关节:膝关节,它足够保证两个基本的自由度:向上或向下,向前或向后。而踝关节和髋关节都被抛弃了。其次,他要决定正确的起跳力度和角度。一旦弹跳力和方向确定,腿就能以一定的初速度跳离地面,取得一定的高度和距离。为此,他总共只运用了三个电机:一个调节腿的总长,一个控制腿的角度,第三个调整腿部的刚性。接下来,他用一连串线缆和滑轮的组合作为传动装置;最后,他把储能装置换成了一对玻璃纤维做的长条形弹簧,它组成了腿最重要的部分:肌肉。当它们在钢缆拉动下张开时,就像一对拉满帆的双翼, 随时准备着将腿送离地面。

就这样,3 个驱动电机、5 根钢缆和铝滑轮连接、1 对玻璃纤维弹簧,几乎就构成了这条机器腿原型的全部。和那些全身缠绕了密密麻麻的电线、装有复杂的电路板、齿轮和电机组合的机器人相比,他的设计可说尽显简单之美。

这条腿的灵感也许来自于现代复合弓,连弹簧的材料都一样。我们知道,传统弓就是一根轻质木料配上弦,而复合弓则采用了新型的玻璃纤维,并在弓上加装了滑轮和线缆――看上去和赫斯特的机器腿多么相似!人拉弓弦时,滑轮和线缆将力传递给弓体,弓体储存和释放弹性势能,只不过是在水平方向,而机器腿利用的则是竖直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赫斯特的设计借鉴并超越了前人的思路。

能量消耗和起跳时的平衡一直是困扰弹跳机器人的难题,腿的自重越大,消耗的能量就越大,同时惯性也越大,因而也越容易失去平衡。研究表明,由肌腱和肌肉储存和释放的能量占日常能量总消耗的40%。而“大个儿”跳跃时消耗的能量却与相同体重的人相当,这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弹簧。据计算,要保证起跳时的动能,只需要75 克的弹簧就足够了。而如果将弹簧全都换成电机,重量则要增加30 倍。新的设计无疑大大减轻了机器腿的体重,从而减小了腿跳跃时的惯性,使它不容易摔倒。再加上弹簧本身就是天然的减震器,能量和平衡这两大难题就这样被巧妙地解决了。

机器人的一小步

赫斯制造了两条这样的机器腿,一条在卡内基• 梅隆的实验室,另一条在他的合作者,密歇根大学的吉策尔(Gizzle)教授那里,后者将被装配在一个名为“梅布尔(MABEL)”的双足机器人身上,用来进一步研究腿部运动的控制。

更多有价值的工作正在不少研究者那里悄悄进行,比如更清晰的成像技术、更敏锐的传感器以及更快速的运算处理芯片,这将使得机器人移动身体时具有更好的“感觉”和“智能”:在最短时间内对新的地形状况作出判断,为下一次起跳做好准备。有了赫斯特提供的简单、轻便、高效率、具有良好的弹性和稳定性的机器腿原型的帮助,相信这些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了。

相对于“假肢”这类现实应用而言,更具诱惑力的应用是在航天领域。目前,掌握登月计划的美国、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的登月工具几乎都是带轮子的小车。据负责中国登月机器人项目的专家透露,未来“嫦娥”登月计划的首选也是轮式小车。然而,这并非因为车更好用,仅仅因为更合用的机器人还没有制造出来。实际上,在外星球表面的移动速度并不是那么紧要。早有研究表明,弹跳式的移动方式在诸多方面都挺适合月球。

第5篇

中俄联合探测火星活动将于2011年11月实施,届时,由我国负责研制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将与俄罗斯研制的“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一起由俄“天顶”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前往火星。

根据中俄两国协议,双方原定于2009年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进行联合探测,后因故该发射计划推迟。中方卫星“萤火一号”以探测火星空间环境为目标,并与俄罗斯“福布斯―土壤”卫星,形成对火星空间环境的首次联合探测,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和重要的科学意义。中俄联合火星探测计划的实施,将实现中国首次行星探测,推动卫星有效载荷研制水平的提升,增强行星探测的能力和影响力。

在联合飞行的过程中,两颗卫星通过电缆连接在一起,“萤火一号”的能量由“福布斯―土壤”供给。到达火星轨道后,火箭会找一个相对合适的位置把“萤火一号”放下,两颗卫星自此各奔前程。期间,俄“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则将在“火卫一”表面着陆,提取“火卫一”土壤等样品,并返回地球。“萤火一号”则进入绕火星的椭圆形轨道,正式开始履行它的火星探测使命。整个过程,“萤火一号”最近距离将飞行3.6亿公里,最远距离将飞行5.7亿公里。“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将在绕火星轨道上对火星空间环境和大尺度地貌进行探测,“萤火一号”还将与“福布斯―土壤”探测器联合完成对火星环境的掩星探测。

据悉,因为火星在我国古代被称为“荧惑”,所以作为我国火星探测计划中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取其谐音,便被命名为“萤火一号”。在轨运行期间,“萤火一号”将展开对火星空间环境、太阳风与火星磁场关系等领域的探测工作。此外,两国的探测器还将联合对火星大气层进行透视,绘制大气层中水汽和温度的垂直分布图。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

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飞行任务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按照计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将于2011年年底前先后发射升空。

“天宫一号”既是交会对接目标飞行器,也是一个小型的空间实验室。“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后,将与它进行交会对接。目前,“天宫一号”已完成各系统性能试验、系统间接口匹配和模拟飞行测试,即将转入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试验测试阶段。“神舟八号”飞船也已于今年3月中旬完成电性能测试。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持续发展必须突破和掌握的基本技术。在今年完成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后,中国还将于明年发射“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实现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并开展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室相关科学实验活动。

嫦娥三号

目前,“嫦娥三号”已完成方案设计,将于2012年冬到2013年春发射,而探月三期发射时间预计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5月。“嫦娥三号”在月球着陆后,“嫦娥”将分为两部分:着陆器和月球车,月球车将在月球表面巡游,着陆器定点守候。月球车巡游的范围可达到5平方公里,在90天的时间中实现月面巡视、月夜生存等重大突破,开展月表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等探测活动,并抓取月壤在车内进行分析,得到的有关数据将直接传回地球。最快到2018年,中国将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软着陆在月球表面特定区域,然后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

“嫦娥工程”三期完成以后,中国将进入载人登月阶段,那时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就会全部浮出水面。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将会成为“嫦娥工程”的第四期工程。在这一期工程中,中国将如何载人登月呢?根据中国科学家的设计,我国所计划采用的方式是先用运载火箭将飞船送上地球轨道,随后,飞船自行移动至月球轨道,释放出登陆舱,降落在月球表面,宇航员登陆月球。活动完成后,宇航员返回登陆舱,飞离月球,与在月球轨道上等待的飞船重新对接,并返回,至此登月过程结束。

夸父计划

“夸父计划”是中国的一个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又称为“空间风暴、极光和空间天气”探测计划,得名于中国神话中的夸父。由于2012年将是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2012年至2014年太阳活动将会很强烈,因此“夸父计划”三颗卫星计划在这个时间内发射,主要是为观测到新的日地物理现象,进一步揭示日地空间风暴机理,监测行星际扰动传播,为灾害性空间环境预报提供观测数据。初期飞行时间将为2~3年,如果按期实施,该计划将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系统的日地空间探测计划。

第6篇

埃德温・奥尔德林(1930―),美国宇航科学家,1966年11月11日参加双子座航天飞行,成功地完成在太空行走的实验;1969年7月16日进行阿波罗工程的登月飞行,4天后登上月球.本文是他登月返回后在美国国会联席会议上的讲演.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怀着身为美国人的高度自豪感和身为人类的谦恭心情,向你们说一句从前任何人都无权说的话:“我们在月球上散步了.”但是,在静海基地留下的脚印,不仅是属于“阿波罗11号”的全体宇航员的,而且是由全国数以万计的人所共同留下的,他们是政府、工业界和大学的人员,是这些年来在我们之前为“水星号”“双子座号”和“阿波罗号”辛勤劳动的工作小组和全体宇航员.

那些脚印是美国人民和你们的,你们是美国人民的代表,你们接受并支持了那不可避免的登月计划的挑战.同时,既然我们是为全人类的和平而踏上月球,那些脚印也是属于全世界人民的.对于所有在悠悠转动的地球上仰望夜空的人,月亮都匀洒银光,绝不厚此薄彼.因此,我们希望,太空探索的成果也将由大家平等分享,从而给整个人类带来和谐的影响.

科学考察意味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人们根本无法预知全部结果.查尔斯・林白说过:“科研成果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条通向奥秘而又消失在奥秘中的道路.”

当我们向全世界敞开门窗,让外界了解我们的成就和失败时,当我们同世界各国分享我们的发现时,我们在太空方面取得的成就,已成为我国生活方式的象征.这给了我们所有人以希望和鼓舞,以便解决地球上某些更为困难的问题.“阿波罗”号所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只要有足够坚强的意志去干,国家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踏上月球的第一步,也是踏上太阳系各行星和最终走向太空其他星球的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一小步”,这句话阐述的是事实;而“对人类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跃进”,则是对未来的希望.

我们国家在“阿波罗”计划上的做法,可以运用来解决国内问题;我们在未来太空探测计划中所做的工作,将决定我们的跃进究竟有多大.谢谢大家.

第7篇

“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证明中国航天业在发射场站及设施,运载火箭,飞船及装备,航天测控网站,远洋测控船,大规模远程数据通信,航天工程设计、制造、检测可靠性方面,先进管理、指挥、控制、通信、遥感方面,航天及其相关基础产业的人才能力和结构方面,都更加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人和中国装备的通天之路已经敞开了。

那么,什么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呢?

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

美、苏(俄)这些航天强国拥有的那些先进的、实用的、有效的、有威慑力的航天手段,我们迟早都要有,而且――

我们会以中国人的聪明智慧,走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航天之路。

以我个人观点看,中国航天的几个努力方向是:

大幅度提高航天遥感的分辨率

光学观测、摄影的分辨率是航天遥感的重要指标。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依特埃克公司在为中央情报局执行的“科洛纳计划”时,克服了卫星摄影胶片回收的重重困难,用全景相机达到了30―50米的分辨率。后来,美苏两国不断提高光学摄影的分辨率,目前最先进者达到了0.1米。一个国家航天摄影分辨率的每一次提高,都将迫使潜在对手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而该国将坐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巨大战略利益。

提高分辨率的方法之一是采用大口径光学相机,其镜头直径在1米以上。这种高分辨率相机(类似小型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和美国KH系列卫星的大镜头)可用火箭先行送入轨道,再与载人飞船对接,由航天员与地面站联合操控。由于计算机软件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即便中口径的相机,也能获得高分辨率的图片。

中国可利用后发优势,届时,整个世界的最详尽面貌将在中国人眼中一览无余。四两可拨千斤,中国的国家安全将获得更好的保障。

大力改进星载雷达技术和多波段(宽频谱)遥感技术

飞船是科学实验的良好平台。当云层覆盖地球表面时,就必须用雷达来探测地球。侦察并定位海洋上的军舰和船舶主要依靠星载雷达。早期的星载雷达笨重而且性能低下。为了达到足够有效的发射功率,就要装备大面积的太阳能帆板。这也是美

国航天飞机(载重20吨)和太空实验室空间站(总质量90吨)被设计得又大又重的原因之一。

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发展,使星载雷达特别是合成孔径雷达可以做得又小又轻,效率反而提高了。但这方面的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外国不会给我们,需要中国航天人和基础工业的努力奋斗。任何星载雷达和元器件的进步,都将大大提高机载雷达和弹载雷达的性能。星载雷达的改进,将使超级大国依仗的航母战斗群变得脆弱,迫使之重新思考它的全球战略。

此外,飞船处在外层空间的超真空、深冷、失重的环境中,这有利于红外探测器的使用和改进,也有利于各种先进的X射线、宇宙射线、重力、磁力、伽马射线和其他粒子束探测器的使用和改进。中国的仪器仪表、探测器产业大有发展空间和用武之地。红外探测技术也是最重要的军民两用技术之一。

建设载人轨道空间站是有远见的空间政策

从“神五”、“神六”飞船的结构、功能看,中国航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设在轨道上持久飞行的载人科学实验空间站。从技术角度讲,俄罗斯的“礼炮”、“钻石”空间站的发展模式较适合中国。中国空间站将采用积木式组装方式(类似苏俄“和平”号空间站和目前的国际空间站),用载人飞船和无人货船(类似俄“进步”号)与之对接,轮换航天员和专家。

显然,中国将在自己的空间站上从事大量的有效、实用的科学实验,为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提供应有的助力。这方面,除美、俄外,世界各国只能望其项背。日本、欧盟的富有和人均GDP都超过了中国,只是由于近视的惟利是图的空间政策,导致它们不得不依赖美、俄的资料和国际空间站,一有风吹草动,像“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出事,所有的航天实验计划都付诸流水。最关键、最重要的航天资料、航天工程资料、航天装备和成果,美、俄是不会同别人分享的。探月计划将取得大量实惠

中国的“嫦娥”探月计划,是一项雄心勃勃而又实实在在(可取得大量实惠)的伟大航天工程,足以同美国“阿波罗”工程比肩。“阿波罗”工程(1961年5月一1972年12月)历时11年,参加工程的有两万家企业、200所大学、80余所科研机构,总人数达30万人。它将六名航天员送上月球之后,为美国奠定了航天业霸主的垄断地位,连当时的苏联也悄然搁置了自己的载人登月计划。

显然,目前中国的“”二号系列火箭(起飞重量460―480吨)不足以完成“嫦娥”计划的探月使命。中国必须研制推力更大的火箭。第一步就是要达到相当于美国“大力神”34D(起飞重量689吨)到“大力神”4NUSⅡ(起飞重量930吨)的推力级别。第二步将选取1000吨级和“土星”五号火箭(起飞重量2946吨)之间的某个级别。无论如何,它的运载能力将超过欧洲空间局的“阿里亚娜”五型火箭(起飞重量733吨)。假如不研制那么巨大的火箭,就要在地球轨道上分段组装月球轨道舱、登月舱和返回舱。无论选取哪种途径,中国航天人都要迎对巨大的困难和挑战。随着“嫦娥”计划的每一步进展,中国航天事业都能获得很高的回报,并把它的成果转移到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的方方面面。

能从事载人航天的国家才是一流国家

我想告诉读者的就是:

正是在航天领域的激烈角逐和伟大成就,使美国和前苏联成了无可争议的超级强国,而视载人航天为畏途的国家们,无论如何富裕、技术上有自己的绝活,也只能甘于二流角色。

载人空间站是一个妙不可言的技术平台。它可以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遥感,照相,医学,生物,材料,气象,灾害预报,地质勘探,多学科实验,利用微引力、超真空、极低温环境的各种航天工程,通信和雷达实验,激光和红外实验,宇宙线和粒子束实验,天文观测和天文导航,等等。

如果有谁胆敢向一个国家发动军事进攻或以此相威胁,那么,空间站也是最好的保卫和平的平台之一,有它和无它可大不一样。

第8篇

为什么“玉兔”不是圆的

有人对“玉兔”长方形的身体有意见:为什么不能设计成球形,为什么用轮子不用履带?想把“玉兔”做成球形的人很多,技术人员把做出的样子拿到试验场一试:动不了。所以还是长方形比较靠谱。

国外月球车有的是全副武装的履带,有的是长着几只脚,为什么“玉兔”用的是轮子呢?原来,月球表面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松软的土壤,特别容易打滑和下陷。履带在松软的情况下通过能力很强,但是一旦被石头卡住,就需要进行维修;腿式的移动方式越障能力很强,但是控制复杂,还特别消耗能源。这样看来,果然还是灵活的轮子比较适合。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玉兔”的轮子很特别:弹性的筛网可以筛掉月面上的尘土,锯齿形的棘爪能帮助它轻松抓地,避免滑倒。

给月球体检

“测月”的任务主要由“玉兔号”月球车来完成,“玉兔号”月球车一边行走,一边会通过全景相机获得分辨率很高的地形地貌照片。它所携带的测月雷达能够获取月壤层30米和月表浅层结构100米的精细结构,分辨率分别是厘米级和米级。同时“玉兔号”月球车机械臂上的探测仪器还会分析探测点的矿物成分。最终,“玉兔号”月球车将会提供月球上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物质成分和浅层结构为一体的综合地质层面科学信息。

“玉兔”能找到水吗

2009年9月24日,美国航宇局在新闻会上宣布,科学家经过对三个独立航天探测仪器传回的地面数据分析发现:月球表面存在水。不过这月球上的水,并不是陨石坑底部的地下水,也不是被土壤吸收的水,而是普遍存在的附着在月球土壤表层的水。

2009年11月13日,美国航宇局发表新闻公报,首次确认月球南极陨石坑内存在水冰(水在低温下固结的冰)。2013年8月27日,美国航宇局宣布,该机构资助的一个研究团队借助一种探月仪器,在月球表面首次远程探测发现了可能源自月球深部的所谓岩浆水,这一发现表明月球在形成之初就可能有水存在!

这次“玉兔号”月球车将探测月球表面以下100米内的地质结构,它能找到水吗?

“嫦娥”还去月宫吗

第9篇

航天,我的梦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有梦想才会有追求的动力,才会有美好的未来。航天,是我始终的梦想。我希望自己能像古代官员万户一样勇于为梦想而奋斗;像杨利伟叔叔一样勇向天空;向背后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一样勇于探索和发现……

每每听到有关航天的故事,看到有关航天的新闻,总会牵出我童年的飞天梦。我蹒跚学步、牙牙学语时,就经常听爸爸妈妈提到杨利伟叔叔,夸他了不起,称赞他是航天英雄。英雄?幼稚的我那时还不大懂‘英雄’二字的含义,但是看着大人们满脸羡慕的表情,我不由得暗暗下决心:我也要当英雄。渐渐地,我上了小学,翻开词典,我真正知道了英雄的含义;英雄就是令人敬佩的人。当我真正明白英雄的含义后,我自言自语道:“我一定要当英雄,而且要当像杨利伟叔叔一样的英雄。”

光阴似箭。虽然童年已经悄然离去,但是那时的飞天梦我还记忆犹新。渐渐地,我了解的科普知识多了起来,还知道了《嫦娥奔月》的神话,看到了古代人民对天宫的向往。后来,我还知道了古代官员万户的飞天故事,他那敢于为飞天梦想献身的精神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当然,航天飞行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我也听说过航天飞船在空中爆炸的消息,但无论怎样都阻挡不了我对航天的渴望,都抹不去我的航天梦。现在我国科技越来越发达,神五神六接连上天,又发射了嫦娥卫星,还制定了登月计划。看着这一个接一个的成就,我心里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以后好好学习,勤奋读书,掌握航天知识,锻炼航天本领,早日实现我的航天梦。

啊,航天,我的梦!

第四初级中学

八六班:贺英纯

第10篇

漫漫奔月路

2007年10月24日,北京时间晚六点零五分,亿万中国人通过电视和互联网,和数千在四川省山州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现场的观众一道,目睹了“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搭载三号甲运载火箭,在细雨后的天穹腾空而起。

火箭发射几乎整整24小时之后,25日晚6时左右,“嫦娥一号”完成了首次变轨,将其轨道由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50930公里,变为近地点约600公里的绕地轨道。

据悉,首次变轨为远地点变轨,即只提高绕地轨道的近地点高度。从10月26日至31日,“嫦娥一号”还会进行三次至关重要的近地点变轨,将其远地点逐渐从目前的5万公里左右,提高到从地球向月球的转移轨道。

在经历了发射首日的星箭分离以及成功进入地球轨道、展开未来提供能量的太阳能帆板之后,对于“嫦娥一号”而言,一系列的考验也刚刚开始。

也就是说,如果一切顺利,“嫦娥一号”在发射一个星期之后,才算完成“预热”,真正踏上奔月之路。

“这几次变轨,尤其是10月31日的最后一次变轨,对于整个工程的成败至关重要。如果‘枪口’没有对准靶子,怎么可能命中目标?”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有关专家对《财经》记者表示。

之所以选择通过多次变轨,而不是直接飞向月球,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引力对飞行器进行加速,从而节约其自身所携带的宝贵燃料。这也是发射深空探测器的“惯例”。因为一旦燃料耗尽,就意味着这一飞行器的寿命再也难以掌控。

不过,即使顺利通过这个关口,也远没到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

在从地球到月球的漫长路途中,工作人员还必须多次调整航向,以保证月球始终处于“靶心”位置。而在接近月球时,还要经过连续三次刹车,才能把“嫦娥一号”真正稳定在距离月球表面200公里的轨道上。

截至10月26日,“嫦娥一号”的整个飞行过程一切正常。但之前累计只有半数的全世界探月成功率,仍然使得人们不敢过分乐观。

也许,只有等到了11月7日,当“嫦娥一号”真正进入了绕月轨道之后,才能对成败做一个初步的判断。甚至这一时间还要推迟到11月下旬,看届时卫星能否顺利传回第一张月球图像。

从发射到进入常规工作状态,无论对于工作人员还是公众,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日本于9月14日刚刚在种子岛航天发射中心发射的“月亮女神”绕月探测器为例,一直到10月21日,日本航空宇宙开发机构(JAXA)才宣布其进入了常规的绕月观测状态运行。

而最终做出判断,也许还要再等上一年多的时间。按照设计,“嫦娥一号”将在轨工作一年;其最终的归宿,很可能要根据其实际运行情况稍后再做出取舍。

“亚洲时间”

此次“嫦娥一号”上,搭载了六套共计24件仪器,它们除了将对月球表面进行三维立体成像,还将对月球上14种元素的含量和成分以及月壤厚度等进行探测。此外,在奔月过程中,其携带的仪器还将通过对于太阳风等的测量,更多地了解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环境变化。

在中国之前,前苏联、美国、日本和欧盟先后成功发射了月球探测器。但作为中国自主走出地球的第一步,“嫦娥”探月如果能成功,仍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美国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资深研究员、著名的华裔科学家邹哲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认为,一旦“嫦娥一号”获得成功,对于中国将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邹曾在美国发射的“星尘号”(Stardust)彗星探测器中,担任设计者和副首席科学家职务,并刚刚在今年夏天荣获美国航空航天局颁发的“特殊科学成就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文学家、国家天文台名誉台长王绶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嫦娥一号”的成功,表明“中国航天事业由此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如果说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那一轮“月球竞赛”充斥着美苏“冷战”色彩,那么这一轮月球探测热潮,毫无疑问带着鲜明的“亚洲特色”。

前国际月球探测工作组主席、印度国家科学院名誉科学家班达瑞(Narendra Bhandari)对《财经》记者透露,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球初航一号”(Chandarayaan-1),按照计划也将于2008年4月正式发射升空。目前,班达瑞也是“月球初航一号”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

这意味着,如果一切顺利,到2008年夏天,围绕月球轨道运行的三个探测器,将全部来自亚洲国家。因为欧洲空间局于2003年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聪敏一号”(Smart-1),已经于去年结束了使命;而美国的“月球勘探者轨道探测器”(LRO),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项目委员会副主任科琳哈特曼(Colleen Hartman)表示,要等到2008年10月才能正式发射。

在班达瑞看来,今天探月热潮重来并不偶然。在对过去半个世纪的探索进行消化和吸收之后,人们已经逐渐明白探测月球到底要解决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围绕这些真正的任务来精巧地设计仪器,比如研究月球的矿物成分,以及精确描绘月球表面等。如日本,在“月亮女神”上携带了两颗更小的卫星,以便更好地对月球的重力分布以及磁场进行观测;印度的“月球初航一号”也将携带一个撞击器,以观察其整个下落过程。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表示,中国发射“嫦娥一号”完全是处于科研目的。欧洲空间局(ESA)的科学项目主管索思伍德(David Southwood)也认为,由于现在全球的军事对抗远没有冷战时期那么激烈,因此,中国完全出于中国军事目的而探月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了”。

但他同时强调,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新兴“巨人”,都希望通过这样的太空探测活动,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科技能力,并且凝聚整个国家的民族自豪感。

实际上,类似月球探测这样的太空项目,从来不像一个单纯的科学项目那么简单。从最初的“冷战”时期的军事诉求,到现在的民族和国家凝聚感的指引,都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

“到月球去是非常遥远而困难的任务,中国将其作为一个展示自己技术与实力的舞台,也是很自然的事情。”美国科学院院士、夏威夷大学教授杰威特(David Jewitt)对《财经》记者补充道。

走向“大合作”

2006年夏天,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在“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的开幕式上公开表示,中国的探月工程将成为一个“开放的项目”(open project)(参见《财经》2006年第16期“‘月球竞赛’重来”)。

尽管“嫦娥一号”上并未搭载任何其他国家的科学仪器,但这种国际合作已经开始了:欧空局在“聪敏一号”上的经验,已使得中国受益匪浅,尤其是在远程测控方面。对数十万公里之外的目标进行准确测控,仅仅依靠中国自己的网络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在邹哲看来,国家之间必要的太空探索竞争,有利于保持整个领域必要的活跃程度。但合作的重要性,在业内人士看来远远超过各自为战的竞争。

杰威特明确指出,在一个自由市场上,当然可以推行“优胜劣汰”的竞争性法则。问题在于,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行为。比如,美国已经几乎探测过整个太阳系,但即使这样一个超级大国,也无法承担所有的工作,哪怕仅仅是实现到2018年“重返月球”目标,更不用说更加恢弘的火星计划了。

因此,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项目委员会副主任科琳哈特曼对《财经》记者表示,在今年10月访问俄罗斯期间,其局长格里芬(Michael Griffin)已经正式邀请俄罗斯这个昔日的“对手”,参与即将于明年发射的“月球勘探者轨道探测器”项目。

此外,美国还分别在日本和印度的探月计划中搭载了自己的仪器,以更全面地了解月球。

与中国、印度乃至日本相比,美国的月球计划在一个高得多的水平线上。迄今为止,除了美国,这三个国家还都没有明确的载人登月计划。中国正处在研究中的“嫦娥一号”二、三期工程,也仅仅把目标锁定为探测器着陆、月面巡视以及无人采样返回等。

不过,在索思伍德看来,这并不影响各个国家在探月上的合作。

“不同国家可以有不同目的,并不妨碍大家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他补充道。而这个共同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月球,从而更好地认识地球、我们所处的太阳系,乃至整个浩瀚的宇宙。

2006年9月,格里芬访华期间曾表示,美国和中国在月球探测方面,还没有明确的合作计划。

在“嫦娥一号”顺利发射升空之后,美国航空航天局新闻发言人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仍然强调中美之间无论是在载人登月或者无人登月方面,迄今为止都没有明确的合作计划。能否取得积极进展,这位发言人表示,“将取决于中国能否在美国担心的一些问题上采取进一步的举措,比如如何防止太空技术扩散等。”

第11篇

1.“零窗口”发射

10月24日18时05分:“10、9、8、7……3、2、1,点火!”就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01号指挥员李本琪下达点火口令的同时,发射控制台操作手皮水兵按下了红色的点火按钮。排山倒海般的轰鸣声压向重重群山。三号甲运载火箭喷着烈焰,把嫦娥一号卫星稳稳托起……意义:这是三号甲运载火箭的第15次发射,它的又一次顺利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航天开始了历史上最远的“”。

2.卫星顺利入轨

10月24日18时29分:火箭起飞后第1473秒,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控制大厅里响起“星箭分离”的报告声。三号甲运载火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嫦娥一号卫星进入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50930公里的超地球同步轨道。意义: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标志发射成功。

3.三次变轨全部一次成功

10月25日至29日:事件:卫星进入预定地球轨道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按照预定计划,向在太空飞行的嫦娥一号卫星发出变轨指令,对其实施了1次远地点变轨和2次近地点变轨。3次变轨全部一次成功,使嫦娥一号的飞行轨道逐步抬高,为正式奔月做好了准备。意义:近地点变轨时间短、难度大,变轨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测控技术有了新突破,达到了新高度。

4.开始真正的奔月之旅

10月31日17时15分:飞行在南太平洋上空600公里的嫦娥一号卫星接到地面发送的变轨指令,卫星底部发动机立即点火。长长的橘红色火焰,似乎给“嫦娥”穿上了一件艳丽的花裙。推力为490牛顿的发动机要通过连续10多分钟的点火,使“嫦娥”的飞行速度从8千米/秒提高到10.58千米/秒以上。意义:这次变轨,直接关系着卫星能否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与月球交汇。这样的卫星变轨,在我国航天测控史上还是第一次。

5.原定3次中途修正只进行1次

11月2日10时25分:根据飞行计划,嫦娥一号卫星在长达114小时的奔月途中,将安排3次中途修正,以确保卫星在长达数十万公里的路途中精确地飞向月球。然而,原计划于11月1日和4日进行的2次中途修正没有实施,原因是卫星轨道控制“很精准”。卫星只在2日进行了1次修正,通过星上装载的两个小推力发动机的点火,对卫星飞行航向实施了修正。意义:嫦娥一号卫星仅用1次修正就达到预期目标,标志着我国的卫星轨道测定与控制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

二、“嫦娥奔月”的现实意义

“嫦娥奔月”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的中国神话故事。现代人探月、登月却昭示出另一种现实主义的象征――充分体现了我国综合实力和航天科技的水平。

中国继神州系列航天飞船升空之后成为航天大国,启动探月工程则是稳固中国航天大国地位的有益尝试。“嫦娥一号”这个充满中国特色的名字蕴含着多维的现实涵义:一是脉动着充满想象力的民族文化属性;二是预示着中国对月球的系列性探索,既有探月的“嫦娥一号”,就会有登月的“嫦娥二号”;三是和“神州”系列飞船一样形成了中国放眼寰宇的博大情怀。中国的探月工程和美、俄等国共建空间站的努力一样,都是承载人类未来命运的开路先锋。所以,“嫦娥奔月”不仅意味着国人的民族自豪,也是全人类欣喜的大事。和大航海时代西方冒险家发现新大陆的残酷殖民不同,人类在月球、太阳系内的每一次航天远行和科学探测,都是在寻觅人类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是在丰富人类自身的认识。如果说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在地球上依然难尽如人意,在航天事业上,人类没有理由也没有能力进行狭隘自私的尔虞我诈和竞赛。所以,中国的“嫦娥奔月”和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一样,都以人类最美好的想象进行谨小慎微的航天探索,虽然在表象上赢得了一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但现实意义绝非是为了赢得一个国家的虚荣和民族主义的自豪。

这种超越民族和文化的人类普世情感对“嫦娥奔月”同样适用。当中国的“嫦娥一号”实现绕月飞行并对月球实施全方位探测时,她带来的月球的全新信息不惟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当我们曾经不惮于以怀疑的思维揣摩美国的登月计划是在殖民月球时,今天的国人会感到些许羞赧。同样,当我们的“嫦娥一号”实现探月飞行时,其他国家也不必不安和猜忌。

三、结语

第12篇

今天,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全球航天人的奥林匹克盛会。我谨代表主席和中国政府,向国际宇航界的科学家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本届大会以“推动航天发展、造福人类社会”为主题,很有意义。人类自古就有飞天梦想,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诗人屈原就畅想“登九天兮抚彗星”“援北斗兮酌桂浆”。上世纪中叶以来,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到阿波罗飞船登月成功,再到探测器登陆火星,人类的探索一步步向浩瀚的宇宙延伸。从这一伟大的进程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宝贵的启示。

第一,追求科学真理。人类永远有探索未知的理想,科学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一点上。霍金说:“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把宇宙弄个明白——它为何如此,为何存在”。宇宙探索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有的国家、有的民族走得快一点,有的慢一点,但都代表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追寻。航天人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先锋。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人类的进步,都有一种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这种精神是航天事业之魂。坚守这种精神,人类迈向太空的步子才能更大、更远。

第二,促进人类和平。太空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开发利用太空应以和平为本。航天技术用于和平是人类之福,用于战争是人类之祸。当前人类面临的自然灾害、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空间威胁等共同挑战越来越多,除了和平利用太空,别无选择。1951年国际宇航联成立的宗旨,就是全球宇航界联合起来,推动和平利用太空。中国航天员在太空说:“为了人类的和平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他们向全世界倡议“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和平利用太空,才能呵护好我们的共同家园。

第三,谋求民众福祉。航天技术的飞速进步及广泛应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带动全球计算机、通信技术全面发展。中国的空间技术成果已有约2000项应用于国计民生。在汶川地震等抗灾救灾中,遥感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对灾情研判、救援引导、通信保障起到了关键作用。现在日常用的微波炉、卫星导航仪、肾脏透析仪等,都是航天技术的衍生品。航天科技在造福民众的同时,也获得了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广阔空间。

第四,扩大国际合作。共享太空是各国的平等权利。联合国专门宣言,倡导太空开发应促进所有国家的福利和利益。各国气象卫星数据实现全球共享,多达16个国家联合建设国际空间站,中国与巴西联合研制资源卫星,都是国际合作的成功典范。中国已同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71项航天合作协定,为多个国家提供整星出口和卫星数据资源等服务。中国愿与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分享发展航天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秉承合作开发、共享太空理念,加强国际航天交流与合作,让太空开发的成果造福全人类。

10天前,36年前发射的旅行者1号已确认进入星际空间,这是人类问天的又一个历史性事件。太空探索只有逗号,没有句号。需要航天人有比太空还宽广的胸怀,以执著无畏的献身精神,永不停步地探索,永无止境地追求。

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竖起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嫦娥一号月球探测三座里程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展道路。我们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共同谋求人类福祉。(本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李源潮9月23日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