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3 08:49: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七下语文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家好!时光匆匆,又一个紧张充实、积极奋进的学期即将开始,身为初一语文学科备课组组长,回顾一学期以来我们初一年级语文备课组的点点滴滴,我深感不易却幸福。不易是我们一组两辈人相聚习之学校,面对全新的环境,需要很快适应。幸福是组内石景芬老师,我们亲切地喊她石妈带领我们姐妹四人辛劳着,快乐着,欣慰着。因为我们付出了,努力了,收获了。在习之学校浓郁的教研氛围中,在教研组组长胡玉梅老师和八、九年级语文备课组众多同仁的关心帮助下,我们全体成员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最终我们备课组克服困难,突破了。下面我就将我们初一语文备课组在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交流的主题是:精诚团结、合作互补、实现共赢。在座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我说的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们初一语文备课组在教学工作中的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团队力量,精诚团结,合作互补,共谋发展,实现共赢。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适度统一
平时注重备课组教研活动,统一备课组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进度。比如我们努力做到“四个统一”:
1、在开学之初,备课组听取各位老师的意见,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统一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此基础上精心备课。
2、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疑难问题,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探讨,交换各自的看法,力求统一认识,达成共识。
3、教学后,我们备课组使用统一练习题。(注重学生知识落实的课课清、单元清、每周清知识清单过关)这些练习题汇集了备课组老师的经验与智慧,我们共同研讨随堂练习、精心设计课后作业题,精练精讲,不搞题海战术。如在备课组教研活动室时我们就已经把本学期知识清单、周练检测题命题作了详细的分工,现在我们每上完一课就会有相应的练习跟进,练习中有本课基础题,也有跟中考链接的能力提高题。
4、统一测试。每单元授课结束后,我们以备课组为单位,有计划地组织复习,精心设计单元检测题,在题目设计上,既注重基础,又符合提高能力的要求,既考虑到优秀生,更照顾到学困生。
我们组的统一是适度统一,不搞“一刀切”,如我们在开学之初备课时是同样是使用“20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备课素材,石景芬老师是统一分享,侧重告知我们的学生,我们在能安安心心地在学习和生活,是因为每一个时代都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进而触动孩子们,升华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进行了“五育融合”之中的德育熏陶。白小林老师则将“十位人物”进行分类:一类国家重要领域人物如:张桂梅校长、“北斗”总设计师谢军作为七下第一单元历史中的叱咤风云的人物,学习央视“感动中国”节目形式学习写“颁奖词”;二类便是切合七下第二单元“家国情怀”主题的抗美援朝一等功臣王海上将,着重在此单元分享,进行“五育融合”的德育熏陶;三类即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些“小人物”身上的“大品质”,如武汉快递员汪勇守护战役医护人员,以凡人之力书传奇;又如:开办1元爱心厨房,18年不打烊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这正是七下第三单元的主题。这是我们组在使用“备课素材”方面体现的“适度统一”。
二、合作互补
加强备课组老师间的合作互补,共谋发展,实现共赢。
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想在引领泸州教育的江阳区,在教学中脱颖而出,单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成气候的。只有全组老师精诚团结,合作互补,发挥集体力量,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所以我们非常重视组内的团结协作,共同发展。我们同组五人一条心,开学以来我们出的每一张练习,从资料的查找到试题的研究,我们有分工有合作,资源共享,团体作战。我根据组内每位老师的特长,为大家安排了任务,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定时间、定任务、定要求)。没有一位老师拖后退 。
三、恳切发问
“切问近思”是我们组老师的一个典型特点。因为我们新,我们要多问。多向学生发问,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增进师生感情。多向同组姐妹发问,学习伙伴教学睿智,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多向教研组八、九年级同仁发问,熟悉考试考点。一学期下来,我们深深地体会到:问结合本年级学生学情思考才能有效的实践教学。
四、冲刺练习
根据学科特点,有些板块的知识是需要考前分类强化理解,巩固记忆。于是我们组老师充分研究期末考点,考试范围。根据考点命制涉及基础知识板块、诗歌默写板块、诗歌鉴赏板块、文言文板块、名著导读、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的“考前每日一练”,用时一节课,当天全批全阅对有问题的孩子面评、订正。将双基和重难点在考前让老师和学生都做到心中有数。可谓是文科考点最后一周“理科化”。
【关键词】:发现问题 创设情境
在我国,可以说,问题教学法是伴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现代教育的兴起与发展而诞生的。它是由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提出的,把解决课题或问题作为教学基本过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语文学科实施问题引领教学,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回归课本——发现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让每个孩子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每个孩子都喜欢语文”这种呼声一直没有停止。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换言之,我们的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和求知欲。
1、延伸语文课堂,把预习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阵地
当前“规范办学、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不仅是把时间还给学生了,而且也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平时,许多同学一听老师说要预习,就把课文看了一遍了事,他们认为这就是预习了。那么这算不算预习呢?我想,这仅仅是预习的一个步骤,但还不够。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预习呢?怎样预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我提出了“设问法”、“整理法”、“分化法”
(1)、 “设问法”,从某种角度讲,能对某物提出问题,说明对该事物是了解的。同样,若对预习的内容能提出几个为什么,则说明预习是成功的,不怕不会学,就怕没问题。在预习时,除了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外,还应逐步锻炼自己变换思维的角度,要一题多问,故设难关,以求甚解的自学能力。可见预习时应特别避免的是那种表面无所不知,其实一无所知,头脑中一片混沌。勤于思考,多多设问,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2)、“整理法”,整理是预习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通过预习,对新知识的掌握会做到心中有数,对已学会的知识自己会感到喜悦,同时,也会留下一些尚未得到答案的疑问,这是正常的。这些问题可等待老师讲解。这就需要做好预习的后期工作,将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总结出来,整理清楚。
(3)、“分化法”,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一些教学目标分化成每个问题交给学生在预习时思考。
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接受”的模式,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二、创设情境——探讨问题
老师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刺激学生自己在教师帮助之下寻找正确答案,通过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反复诘难来寻找普遍的意义。
这就需要老师想方设法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学生现在接触的内容用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创设问题情境实质是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平衡状态,以激起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在建立新概念或新规律之前,教师要千方百计设计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创设、渲染,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其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1、针对性。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能远离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要有明确的目的。
语文包罗万象,课堂上我们应该选择某一个“点”进行教学,而苏教版语文教材就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丰富的“点”。就拿七下语文教材来说,有“人物风采”、“童年趣事”、“建筑艺术”、“动物世界”、“信息传播”等知识点。而在“人物风采”这一单元中我们可以根据每一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探索人物身上存在的“崇高与质朴”、“和蔼与亲切”等方面,体会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伟大品质。这些点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文的人文性”。
这样既能使课堂显得很紧凑,消除学生的审美疲劳,也能让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就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2、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们说语文要有语文味。语文教学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区别的标志,就是要既能注重形象也要注重情感的统一。
语文教材中含有无穷无尽的美:绚丽多彩的自然美,千姿百态的社会美,准确生动的语言美,高尚感人的行为美,这些美为我们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可以抓住教材中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精彩传神的细节刻画或真切感人的形象塑造,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予以描绘和渲染,使学生置身于美妙的情境之中,与作品里的人物情相融,心相通,学生便会情趣盎然,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更清晰地记下文中高超的表现手法。
3、针对语文学科有较强的实践性,老师应该善于把教材中“此情此景” 变成了学生的“我情我景”, 让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
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整天面对着一群不爱学习知识、没有养成规矩、少数民族占多数的初中学生群体,老师要想取得一点点成绩和进步,几乎是难于上青天,一筹莫展、 束手无策。经过几年对学生学情的潜心钻研和调查研究,最终从现代教育理论的中,苦苦寻觅答案,却在灯火阑珊处――用学案构建历史有效课堂,学案使他们由“听课”者逐渐转变为“学习”者,由“被动接收者”逐渐转变为“主动探索者”,由“教师为中心”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来,分享获得知识的乐趣,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也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要想实现有效课堂,学案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设计呢?
学生实情是学案设计的基础。我校是薄弱学校,学生的养成习惯极差,基础知识薄弱,少数民族占多数。面对这样的学生,学案设计一定要简练,从最基础做起。
在七下历史《第3课 科举制的创立》的学案设计中,对“科举制的诞生”是这样设计的:
(一)在我校开典礼上,表彰了我班的马婷等同学,他们分别获得了学习优秀奖和学习进步奖,你能说说他们获奖的理由吗?(说对一点,奖励一颗红五星),学生:“李婷同学每门学科的学习成绩都非常好;马飞洋同学的成绩与进校时候的相比,进步很大.他们都是我班中学习的佼佼者,所以在全校开学典礼上应该收到学校的表彰。”引导出通过“考试选拔出优秀人才”的结论。
(二)“考试选拔人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请同学们从课本17页中寻找答案,看谁找的最快,谁就能获得一颗红五星)
(三)“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就是 制度。它是 创立的。
这样,学生就从最基础的开始,逐步探究学习,步步为营,步步深入,通过阅读教材、合作探究等形式,获得相关信息。同时,自己也体验到了获得知识的乐趣。
“科举制的影响”(本课重点)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说一说
(1)科举制是怎样改善用人制度的呢?(分三组合作探究,哪个组最先答出,本组组员都获得一颗五星,同时奖励本组一颗五星) 第一组:隋朝以前怎样选拔人才?第二组:隋朝以后怎样选拔人才?第三组:现在又是怎样选拔人才?
(2)请同学们结合现时生活,各举一例说明: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分三组合作探究,哪个组最先答出,本组组员都获得一颗五星,同时奖励本组一颗五星)
这一目问题解决以后,请同学们,用最简练的语言总结科举制的影响,并写在课本相应的标题后面,方便查找。然后通读全文,加深理解对本课知识的理解,然后反复强化记忆本课的重点内容。
(3)科举制有进步作用但也隐含弊端(教师补充)
科举制度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旦科考成功、金榜题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
(四)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五)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理想,将来你能通过学习哪些科目参加选拔考试呢?
目前,我市中考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理化、政史工七门学科。九年级的每位同学都是通过参加中考,选拔高中学生,参加高中课程的深入学习。
课后,老师通过和同学们的交流,有效作业的批改,了解到:学生对这一节历史课的学习效果最好。同学们都想上历史课。
课后反思:这一节课是本学期开学以来,教学效果最好的一节课。其成功之处在于:
1、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在课堂上,通过利用精心设计的学案,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动手、动口、动脑,亲身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2、学案中问题的设计,特别符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学情。这样设计,既符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增强学习历史的现实性。同时,历史教学也为现实服务,将历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更为学生所接受,通俗易懂,因而,每位同学都能通过各种形式解决问题,都能分享到成功的喜悦,更容易激发同学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逐步实现有效课堂。
3、对教材内容和知识点加以整合,结合学情去设计问题,让绝大部分同学迎刃而解,分享到成功的喜悦,感悟历史,认知历史。
4、多一份引导,多一份鼓励,多一份成功。
5、每一颗红五星,都是同学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是每周历史课上表扬和每学期表彰优秀、进步生的重要依据,请同学们应倍加珍惜。
关键词:数学素养;数学文化;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数学是各门科学的基础,学好数学是成为各类专门人才的必要条件,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也为提高教学质量殚精竭虑。可是数学抽象、逻辑严谨,再加上农村学生见识面窄,家长文化层次不高,许多学生隔代教育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农村学生学习数学有很大的难度。笔者多年从事农村数学教学,为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以《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为理论基础,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研究。
一、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版》指出:“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明确界定了数学素养的前提是获得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目的是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
(一)先学后教
“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的数学体验,而这些体验很多是根植于人的思想中,是隐性不被察觉的。比如笔者在教“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举了一个例子“叫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坐到凳子上,小孩的行走路线肯定是照直走向凳子,不会绕一个大圈子,你认为这是几何中什么知识的应用?”,学生的“先学”要老师根据当堂课的教材内容精设学习目标,让自主有目的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将已有的数学体验用课本上的知识整合为己所用。同时教师也不能闲着,在学生自学的同时,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适时点拨,使学生获取知识,总结数学活动经验。教是学的延续,老师的“后教”应像陶行知先生所说“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帮助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化,知识生活化,使学生获取开启开发文化之门的钥匙。
(二)以学定教
陶行知先生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每一个学生都是家庭的骄傲,今后他也会像我们一样成人,立足于这个社会,建设家庭,参与社会。因此我们教学必须以生为本,为学生今后发展,真实的学习需求出发,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以一个服务者的姿态出现,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引导学生获取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主阵地,教师还要关注课后辅导,就像商品有售后服务,来树立“售后服务”的观念。笔者一般是先摸清学生在课堂上的掌握情况,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去找辅导对象,选辅导内容,采取有效的措施弥补学生的不足,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延续到课外,保鲜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基本的思想方法。
(三)数子十过,不如奖其一功
教师的努力,学生的现状,很容易使老师陷入负面的情绪,以至于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十几岁学生的知识水平,社会经验,思想深度不可能到达老师的程度,是学生弱爆了,还是老师要求太高了?笔者在一次数学作业课上,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个学生课上老是拿的问题来问,虽觉奇怪,但还是细致的做了解答。次数多了,在那个学生座位的周围发出了偷笑声,隐隐听到一句“你又赢了五毛钱”,当时好气又好笑,于是让学生停下,顺口说了一通:“首先要表扬这位学生的胆大,在风险与机遇面前,他选择了风险,很明显他赢了,但用老师做赌注获得的利益也太便宜了,他获得利益与他承担的风险不成正比。今后你们走上社会,特别是做生意的同学,如果你面临一个必须要在巨大的风险与机遇之间进行选择时,你要记住,虽说成功、失败各占50%的几率,但事实是成功了就是100%,失败了也是100%,如果你有承担失败的能力,那你就要用风险去换取你最大的利益,这就是数学”。这样做,维护了这个学生,同时也打消了怂恿者怕被批评的顾虑,又成功地对学生做了一次数学素养的教育,何乐不为?老师,擦亮你的慧眼,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多了,那他的身上正能量也会越来越多,逐渐将数学成绩赶上来。
二、课堂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认为我们数学教学强调知识点的落实,保质保量完成作业,期末考试能考出好成绩,给家长、学校一个好的交代,但总感觉缺了什么。叶澜老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指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的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学生和任课老师相处少则一年,多则三年,学生大一岁,教师老一岁。当我们抱怨学生基础不好,不想学,成绩差时,是否想过自己人生中这样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过于单调了?是否又想过学生人生中这样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也过于单调了?“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从“人”这个角度设计展开课堂教学,从关注生命的高度,来构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生活,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周易》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们的教学在落实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承担起数学的文化功能,在重视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把数学沉淀在学生身体里,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一)在课堂中结合教学资源将数学与文化关联,激发学生的情商与智商
这一点在初中浙教版数学课本中有很多体现。例如浙教版九上数学第63页3.2引语:“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赵州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桥长64.40米,是现存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你知道怎样确定桥拱圆弧的半径吗?”笔者介绍了引语的相关背景知识:隋朝(公元581年―618年),是继汉朝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朝代,隋朝大运河(现在京杭大运河的前身)就是这一时期中国乃至世界的一项伟大工程,而赵州桥仅是这条运河上的一个小小亮点,当学生在这一历史及文化背景下,了解了所学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认识到本节知识“圆的轴对称性(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对人们生活的帮助,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有效地达成了本节课知识情智共举的目的。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课堂教学中与其他学科相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很多学生片面的以为数学不就是一些数字,几个字母嘛,是抽象枯燥无味的,与感性优美的语文就像磁铁的两极永远是对立的。数学知识本身来自生活,不会与生活脱离,需要老师在教学时巧妙的将教材中的知识本质还原到生活中去,寻找教育契机。例如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在教几何体的三视图时,提问学生怎样把握三视图的本质呢?学生回答各异,笔者在总结时引用了苏轼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有如醍醐灌顶,不仅很快把握了三视图的本质,同时还认识到要全面透彻的了解人与事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方面考虑,从而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三)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数学的大众性,向学生传播数学文化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教师狭义的理解为就是把题目做出来或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处理的能力,而忽视了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来说尤为重要,更能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作用,数学文化的核心也就在于数学的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初中数学由于其基础性,更显大众性,更应强调其人文价值,“数学主要的目标是公众的利益和自然现象的解释(法国数学家傅里叶)”,实现他的可持续性发展。笔者在上浙教版七下数学第二章《图形和变换》复习课时,贴出了2009年中国青田华侨总部经济发展论坛的会徽图片,它完美体现了图形变换的轴对称性、旋转性,学生在赞叹美的同时,也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明白数学知识及思想方法最终是要为社会大众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三、结语
学生是在学校成长的一个社会人,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教给他们数学知识,交给他立足于社会的文化,用自己所学所感悟的数学素养,参与社会,成就自我。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