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语文教师总结

高中语文教师总结

时间:2022-09-04 03:07: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语文教师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语文教师总结

第1篇

年,本人任教高二升入高三年级的两个班的语文,兼任学校教研处主任,工作量1.6。全年兼本年级的语文学科备课组长,并担任了年级特优生培养的辅导老师。回首这一年是我工作14年来尤其辛苦的一年,也是工作成果有着充盈收获的一年。从个人立业的角度而言,更是找到了跨越发展的方向和平台。

感谢各位同事支持我、帮助我,各级领导扶助我、指导我,让我继续在教研管理工作的岗位上摸爬滚打,给了我锤炼、提升自己的舞台;也庆幸我自己有着教书育人的不倦的激情、有着持续读书学习的不竭的动力。

本人奉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业准则,严于律己,光明磊落,温良恭谨,与人为善。以校为家,恪尽职守,勇挑重担,超工作量满负荷运行,常常为工作而废寝忘食。热爱学生,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不仅在课堂上坚持德育渗透,而且注重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学生,在学生评教中深受学生的敬重与欢迎,年终被评为“师德优秀个人”、“先进工作者”。

信守“以学习者身份从业,以思想者姿态施教”的工作准则,在勤于学习、耕读不辍的过程中苦练内功,在教学上不断超越自我。订阅专业杂志5种,全年购买业务书籍40余册,潜心研读;精心选购优秀的高三语文教辅资料15种,兼收并蓄,取精用宏。被评为浏阳市“百名读书积极分子”。正是在这样的读书背景下,本人立足于践行课程改革新理念、追踪把握高考改革的新动向,在教学设计上博观约取,追求“用教参而不囿于教参”的个性化处理,总是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前提下精心选材备课,形成了“纵横拓展,浅入深出,知能并重,激思启智”的语文课堂教学特色,所教语文课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可见、可感的良好发展,教学效果好。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多次面向校内外同行上教研公开课和示范课,所授公开课得到醴陵二中、浏阳一中等同仁的好评。被市教育督导室、市教科所选调,陪同教研员赴六中、一中等校参与高三教学调研并评课,并在全市高三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对公开课作点评。

荣任“核按钮”和“热点重点难点”两种知名教辅品牌的语文编审,参与编写两本高三语文复习用书《高考语文核按钮?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用书?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论文《在课程资源自主开发过程中践行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获长沙市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优秀论文一等奖。课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获长沙市it节课件专项评比二等奖。

在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积极承担青年教师培养任务,对张晓玲、周辉等青年教师的教学经常给予评点,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两位分别已担任备课组长、教研员,并有多项论文在省市县各级发表或获奖)。

第2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认识的日趋透彻,教师的职业行为相应要求逐步提高,“教师必须在履职过程中不断进取、终身学习而实现专业化发展,以适应教育教学的相应要求”的基本观点越来越清晰地被确立。可见,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时展的要求。然而,当前山区高中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缺乏教学经验、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对山区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山区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山区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了寻找有效促进山区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笔者对百色市西林县共79位高中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放问卷79份,共收回有效问卷79份,具体的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山区高中语文教师缺乏教学创新能力

 

山区高中语文教学要达到《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和专业能力,特别是教师创新能力,其包括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三部分。山区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创新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和促进剂。调查结果发现,认为在教学中欠缺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教师分别占38%和40%,而对教材和疑难问题处理情况中能“独立钻研”和“以自己思考为主”的教师分别占13%和12%,这反映了山区高中语文教师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上的严重不足,见表1。

 

表1山区高中语文教师创新能力的调查情况[n(%)]

 

认为自己在教学中最缺乏的是 创新观念 创新思维 创新方法

 

10% 38% 40%

 

自己对教材的处理 以学生的实际为主 以教参为主 以自己的思考为主

 

48% 40% 12%

 

在教学和科研中遇到疑难问题时 向同事请教 独立钻研 暂时放下

 

85% 13% 2%

 

山区高中语文教师创新能力的欠缺在课堂教学上表现最为明显。与外地同行相比,山区高中语文教师在目标把握、教学设计、资源整合、教学方法和课堂艺术等方面明显低一个层次。笔者曾参与外校名师和山区高中语文教师讲授《荆轲刺秦王》的听课,相比之下,外校名师的授课效果更明显。外校各师采用影视导入课堂,先让学生观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然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让他们说出许多相关的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荆轲在易水送别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怆感情。而本地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对文章进行故事引导、介绍人物背景。学生在课堂上似听非听,课堂气氛较沉闷,课堂三维目标大打折扣。可见,山区高中语文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其教学效果不佳。这也反映了山区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较低,从而导致其教学质量不高,并导致了山区高中的高考语文成绩总体较低。

 

(二)山区高中语文教师缺乏良好的教学科研态度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结合教育教学新理论,不断探索教育科学,勇于开展创新型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教师不断拓展领域知识广度和深度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山区高中语文教师的科研热情和科研水平较低,见表2。

 

表2山区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科研的调查情况[n(%)]

 

参加教学科研活动的态度 主动要求参加 36.6%

 

被动参加 63.4%

 

参与教学科研活动的主要内容 学习新课标、文件、学科理论 30.3%

 

听课、评课 42.7%

 

组织相关活动 22.9%

 

进行有目的的课题研究 4.1%

 

由表2可见,占63.4%的山区高中语文教师是被动参加教学科研活动,这说明了他们对自身的教学领域缺乏深入的知识探索欲望,对教研活动缺乏兴趣,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甚至认为教学科研活动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不如花更多的时间辅导学生的学习。从参与教学科研活动的主要内容来看,教学科研活动大多是让教师参与学习一些例行文件、听课、评课活动,只有4.1%的教学科研活动是针对课题研究而进行的。在西林县所抽查的10所中学中,能正常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学校未达到30%。教师普遍认为教学科研活动只是一种形式,走过场,没有真正在教学科研活动中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和疑点,因而没有兴趣也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由此可见,教师不能有效参与教学科研活动,其科研成果不明显,影响了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三)山区高中语文教师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硬指标,无论是从应试、考核还是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角度来看,写作能力都应该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必备的、首要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素养。由表3调查的数据来看,占74.4%的语文教师从教以来没有发表过作品,可见,语文教师的写作能力普遍存在缺失现象,严重影响了作文教学的开展,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学生难以在写作上提高语文成绩。

 

表3山区高中语文教师写作能力的调查情况[n(%)]

 

从教以来公开发表作品5篇以上 3人 2.6%

 

从教以来公开发表作品5篇以下 18人 23%

 

从教以来没有发表过作品 58人 74.4%

 

山区高中语文教师写作能力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不能从容驾驭作文教材,对作文教材理解和把握存在偏差;二是作文评价方法单调,指导学生写作的效率低下,无法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三是对各类写作体裁的特点和写作方法不了解。笔者曾参与某山区高中语文教师讲授人教版第三册二单元《中学生要不要读名著》的听课,该教师对名著了解比较有限,且没有预先设计学生该如何写这类作文,因此,他在布置作文的时候,并没有任何讲解和引导,就只在黑板上写出作文题目,并向学生提出上交作文的时间和要求就不了了之,让学生无所适从,结果可想而知。

 

(四)山区高中语文教师普遍缺乏虚心向学的品质

 

自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以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山区学校带来了新的师资力量,也极大地提高了山区教学质量。然而,有些新来的教师因为在学历上高于老教师而自恃清高,与其他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与沟通,导致自己在专业成长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此外,还有部分山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上急功近利,凡事以岗位的提升、职称的晋升、教学或科研评优评先等奖励的获取作为教研活动的出发点,普遍缺乏虚心向学的品质,极易产生负面情绪,这就影响了山区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精神,也会影响教师教学过程的实施。

 

二、促进山区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专业知识、专业精神、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相关教育部门要完善继续教育制度,提高教师的专业创新能力,山区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主动参与教研活动,重视教学反思,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自己成为一个专业教育者。

 

(一)完善继续教育制度,提高教师专业创新能力

 

山区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充分认识教师专业发展在新课改中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将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提到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如完善教师培训和进修制度体系。山区高中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做到自我进修、自我完善,使学习成为专业发展的内需,提升其职业修养,更新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还要积极投身教学科研的改革与实践,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探求、感悟和反思,培养自己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教师。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关键是自身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而这些只有在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下才能得到保障。因此,教师要在科学、合理的继续教育制度下,通过积极参与业务学习和教育科研活动,不断地自我提升,博采众长,独立思考,潜心研究,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

 

(二)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活动,使自己成为专业教育者

 

教师成为一个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山区高中语文教师在参加教学研究时,应将语文课程与教材、语文与其他相关的学科、学校特有环境等作为研究对象,把教学的相关环节或课堂授课方式或学生的学习方法等作为研究过程,运用相关的教学理论来检验其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研究课题、发表教学论文、编写教材、举办课题讲座等方式,不断检测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山区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并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使自己成为专业教育者。

 

(三)重视教学反思,做到虚心向学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山区高中语文教师要面临许多棘手的问题,要敢于结合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改变不合时宜的教学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山区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山区学校的特定环境,抓住课堂与课外的“关键事件”,总结一套适宜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使自己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与此同时,老教师在处理教学难题时有一定的经验和方法,新教师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各种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总之,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山区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存在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使之贯穿于整个课程改革和教学活动之中。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师 小组合作 学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99-01

在现如今的高中语文实践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并且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也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因此,要如何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工作显得至关重要。但是,现实不是理想的状态,因为各种因素导致小组合作在实践教学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要努力地改变这种状况,从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1 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1.1学生个体化

小组合作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参与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平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在思想相互碰中得出一个做有效的方案,但是,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当进行小组讨论时,往往只是几个较为积极地同学参与到谈论中,而其余的同学则是如无其事,在一旁做着自己的事,既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愿聆听其他成员的答案。这样就导致了小组合作失去了应有的效果,小组代表在回答问题时只是说出自己的答案,而没有很好地综合其他成员的意见,这样的合作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1.2缺乏充足的时间

因为教师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且教学任务比较繁多,所以许多高中语文教师为了赶进度,减少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时间,这样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独立的思考,也导致小组来不及总结就必须很快的回答问题,这样的交流是起不到实际效果的,学生只会象征性的进行探讨,而没有真正的进行思想的交流。

1.3教师没能给与正确的评价

当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后,高中语文教师只是仅仅依照学生答案的标准程度进行批评和表扬,没有结合小组在讨论过程中的积极性进行综合的评价,这就会导致那些积极参与讨论但是没能回答出正确答案的小组失去学习的热情。

2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应对措施

2.1有效地分组

高中语文教学要打破传统“就近原则”的分组方式,应该结合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优点与缺点进行互补式的分组,这样学生才能在合作中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才能显著地提高合作的效率;才能促进小组每个成员全面性的发展。

2.2做好引导工作

高中语文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当的是“指挥官”的角色,做好引导工作,才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而且在进行小组讨论时,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走到学生当中,对同学讨论的内容、方式进行了解,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地对错误进行纠正,这样语文教师就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能更好地开展往后的教学活动。

2.3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开放式的探讨模式

高中语文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探讨性,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小组成员的热情,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性,而且,要给每位学生足够合理的时间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百家争鸣”的教学课堂。因为大部分语文问题是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的,这样可能导致小组内的意见和看法不统一,这也是小组合作过程中肯定会出现的问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更应该本着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理念,提倡小组成员要尊重他人的建议,在的方式下总结出一个合理的答案。例如:在苏教版《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在文化碰撞中中国文化、外来文化与全球化之间有什么关系?”等具有探讨性的问题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必须要求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说出自己的看法,因为这样探讨性的问题是没有标准的答案的,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

2.4有层次地进行合作

当小组成员在发表自己意见时,要有一定的先后顺利,而且下一位成员要很好地与上一位的意见形成衔接,使得小组发言有条不紊、观点明确。例如:在回答《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的问题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小组内的代表先进行观点总和,接下来就由小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样其实和辩论赛的形式差不多,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小组的最终答案会更加准确完美,也有利于调动课堂的气氛,使小组的每一位成员能够参与到探讨中,这样才能达到互相进步的目的。

2.5组织更多的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综合素质,因为语文教学具有开放性,所以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各种各样的具有教学意义的活动,例如课文朗诵比赛、即兴创作比赛、演讲比赛等等。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针对不同的小组的成员结构组织形式各异的活动,因为爱好相同,所以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彼此间的交流会更多,而且也会互相帮助和理解。在课下,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参与到学生小组讨论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的查阅有关语文资料,获取更多课外的知识,这样不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使得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有更深一步的进展。

总而言之,虽然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许多不足,但是只要高中语文教师积极地做出改变,将班级内的每个同学进行有效的分组,做好引导的工作,解放同学们的思维想象,丰富课堂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小组都能够多方面多层次的进行交流与合作,这样才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从而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增加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爱琳,陈鸿秀.合作学习小组的稳定性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3).

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途径;语言;积极性;师生互动;多媒体技术;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121-01

环境和气氛对一个人的心理和精神都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无数的教师实践更证明了:良好的课堂气氛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益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往往是最快乐和轻松的。高中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直接影响学生的升学。因此,一直以来,高中语文的教师都在不断挖掘和探究有益于活跃课堂气氛的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在教学中,笔者根据和学生的交流、自身的教学实践,积累和总结了一些利于教师提升课堂质量、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本篇文章从中拣选了:如何使用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巧妙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这具有代表性的四点进行尝试性的论述。

1.掌握和应用艺术幽默的教学语言

我们认为,活跃课堂气氛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掌握和使用具有艺术气质的教学语言。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传授学生汉语言知识和文化的科目,因此对教师本身的语言功底要求是很高的。著名的语言学大师乔姆斯基曾经讲过:"语言是一门艺术。"的确,语言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工具,善于运用这一工具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活跃课堂气氛上往往事半功倍。具体在教学中,举个例子,高中的语文课本中,古诗、古词和古文占有很大的比重,文言文的语言本身是比较严格和专业的,用一些学生的话说,叫做:"文绉绉的。"但是我们在讲的过程中用现代的语言,甚至是一些网络热词来解释和阐述,联系当下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也不失为一种更加有趣的教学方式。现代的语言和事例更加直观、简单、容易理解,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和应用,就能够实现更加轻松和高效率地学习。除此之外,应用幽默的语言是教师活跃课堂气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教师的幽默话语加之古灵精怪的面部表情的配合,常常给学生带来清新快乐的感受。善于应用幽默语言的教师的课堂上,常常是笑声一片,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和谐。但是幽默的语言并不是容易达到的教学艺术,需要教师睿智的思维和灵活的反应能力。

2.尝试各种途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原理中的辩证法告诉我们,解决事情要从内外因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的分析。课堂气氛的营造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单单是教师以个人努力是不能够达到教学情境的创造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如果想要活跃课堂气氛,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的积极性。学生和教师两者,一个是教学主导,一个是学习主体,是良好课堂气氛的共同创造者。高中时期,学生的学业压力是比较大的,而且很多学生都很难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和快乐。尤其是高中语文中的很多教学内容涉及到文言文的背诵和记忆,是比较枯燥辛苦的。如果学生认为学习是痛苦的,那么,教师该怎样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我们认为,首先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多穿插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和故事,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地将奖励机制引入到平时的教学中,鼓励和奖励充分参与课堂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最关键的是,语文教师要明白学生的内心想法、了解学生的切实需求,这样子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总之,一个善于尝试各种途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能够成功活跃课堂气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加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上文中我们刚刚强调过单纯依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支撑起整个课堂的活跃气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还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中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亲密互动,往往能成功活跃课堂氛围,轻而易举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师跟学生互动的时候,要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见解,合理公平地跟学生一起完成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和讨论。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将学生分为三五人为一组的小组,让其进行沟通交流,是我们常常采取的方式之一。在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我们教师并不是无事可做的。为了避免学生出现说一些题外话、跑神、不作为的现象,我们要主动走进各个小组、观察和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之中,随后根据观察,请学生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学生在跟语文教师、跟同学的交流互动中,激发了兴趣、增长了见识、吸收了知识。最重要的是,这样的互动保证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真正贯彻了尊重学生学习主人翁地位的教育理念。在讲解《虞美人》一词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笔者就请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和评价该词的作者李煜。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激烈的谈论。有的学生认为李煜懦弱昏庸,有的学生认为李煜诗才可贵,有的学生认为李煜生不逢时,也有学生认为李煜是一个识时务的俊杰等等。最后,笔者对学生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总之,在活跃高中语文课堂的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坚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这一原则。

4.巧妙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第5篇

关键词:诗词鉴赏语文语感主体性

关于诗词方面的鉴赏教学,在新课程的改革之中有许多较为创造性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对于高中语文的诗词教学都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使诗词的鉴赏教学走向有效化以及科学化的道路。不过当前取得的教学成绩,并不能够掩盖当前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之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笔者联系了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且提出一些相关的思考和建议。

一、当前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所存在问题的分析

首先,是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的教学相对比较功利化。在高考这根教学指挥棒的指引之下,高中的语文之中诗词的鉴赏教学相对趋向于功利化。在日常教学之中,语文教师侧重于对鉴赏技巧方法的灌输,但是很少对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进行培养,特别是高三教学阶段,很多诗词鉴赏的技巧都如同潮水一般地涌向了学生。而有相当一部分的高中语文教师,并不注重诗词鉴赏题目上的质量,反而是比较追求诗词鉴赏题目的数量,希望通过训练上的多多益善,能够压中高考的题目。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到底就是对于学生高考成绩的追求,忽视了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一个渐进性的过程,极大地违背了诗词鉴赏的自然规律,丧失了诗性美的追求,很大程度上和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即对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的要求相违背。

其次,是对于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性地位没有进行凸显。在长期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往往是被放在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诗词鉴赏通常是缺乏学生的个人体悟,而变成了一种教师个人自己对于题目的解读。实质上,学生才是教学过程当中应当重视的主体,无论是谁,包括教师也无法进行代替和包办。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鉴赏主体,无论是学生的经验、知识,还是这些学生的情感、性格以及思想都是不尽然相同的,所以他们对于诗词等文学作品的鉴赏,必然还是存在着明显的个人特色。所以,诗词鉴赏的教学应该要以学生作为中心,学生是诗词鉴赏的主体,不应该以教师的个人审美强加于学生身上。

最后,是教学过程的僵化、趋向于模式化。在整个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的教学过程之中,诗词本来就是一种具有相对较强文学特征的一种体裁,但是往往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并没有注重对这些诗词的内在机理进行剖析,而是要求以僵化的解答模式,即是第一解题、第二释词、第三结构、第四总结等类型的手段,对诗词鉴赏的艺术进行人为的切割。而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机械化的教学手段以及僵化的教学程序,也极大地削弱了诗词本身的趣味性,也对学生的主体创造性的发挥产生了极大的抑制。

二、加强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的建议

(一)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好

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较高的要求。而就在诗词鉴赏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学生的审美观念以及审美意识正是处在于一个初步形成的阶段,因此,高中的语文教师是有着不可以进行推卸的教学引导责任。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将主导型的作用发挥得更好,高中语文教师要更好地提升自身对于传统诗词的鉴赏综合素质。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师,更不能够固步自封。因为高中的教材不可能常常进行修改,所以高中的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对于自己诗词鉴赏知识的更新,在日常的教学备课的过程当中,要如同一池活水,才能够包容各种新的知识。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不仅仅要对传统的中国诗词进行积累以及关注,更要关注到现当代的诗词发展。一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不够重视新体诗,所以其所教导的学生接触的数量也不多。实际上,现代的诗词因为节奏明快,意境优美,也可以引起高中生的喜爱以及共鸣。

(二)尊重高中生的个体性差异,将学生的鉴赏主体地位发挥出来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教学的过程,一方面,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认识自己并且发展自己的过程,是提升自我精神境界的过程。在诗词的鉴赏教学的过程之中,学生的语感的培养,要关注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现实的状况,高中的语文教师要特别关注到语言能力培养的发展规律。教师要转变自身对于学生的传统观念,要认识到当前的高中生并不是一个非常抽象的鉴赏主体,不能够刻板地接受知识,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人,都是一个具有完整自我审美价值观的个体。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诗词鉴赏教学的过程当中,高中生才是诗词鉴赏的主体,高中语文教师不应该把自己对于诗词的鉴赏感受以及审美价值观去代替学生对于诗词的鉴赏以及感受。高中语文教师要特别关注且尊重学生的诗词鉴赏的主体地位,并且让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在鉴赏过程当中得以发展,特别要珍惜学生的创造性的鉴赏理解。教师在诗词鉴赏的教学过程当中,促进学生个人审美价值观的发展,这样才能够在高中诗词鉴赏教学过程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要引导学生对诗词创作以及诗词鉴赏的手法技巧的掌握

传统的诗词所运用的表达技巧,都是和诗词这一种文学体裁的特征以及审美上的追求相互适应的。诗词常见的表达方式不少,如反语、对比、衬托、双关、通感、互文、夸张、借代等修辞上的技巧,而表现技巧有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先抑后扬等等。所以,高中的语文老师要注意对这些技巧的特征以及作用,向学生进行传授,才能够让学生在解答诗词鉴赏问题的时候,用词更为准确。不过,这一方面不能够仅仅依靠填鸭式的灌输,而是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鉴赏实践上的经验进行剖析、体悟,这样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才能够有质的提升。学生要通过这些诗词中不同的意象,去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意象之间的联系。

三、结语

诗词鉴赏对于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对于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有着非常大的意义,这是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的方面。

参考文献:

[1]曾祥富.浅论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读”的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4).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外阅读;阅读目标;阅读量;阅读书目;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4-0090-02

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加强语文的课外阅读教学也成为题中之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提出了如下要求:应积极扩大阅读视野,具有较为广泛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还应学会如何自主、正确地选择课外阅读材料,通过课外阅读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虽然有这样的要求,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课外阅读并未真正引起高中生、家长及语文教师的切实关注。进入高中阶段后,由于沉重的学习压力和高考负担,大部分高中生及语文教师均将目光集中于语文教材的W习及相关练习上,学生根本无暇顾及课外阅读,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也极少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变得越来越不乐观。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的阅读方式变得多元化,学生的阅读内容也变得纷繁多样。这些变化,使得语文课外阅读的价值重新被发现,使得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必要性重新被认定。基于此种情况,相关教育者需对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策略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从而有效促进高中生的课外阅读。

一、有效确立课外阅读的目标

要想真正开展好课外阅读,首先必须确立有效的课外阅读目标。课外阅读目标,一般可分为学生课外阅读目标与教师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目标两大部分。第一,学生课外阅读目标。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目标应为:通过课外阅读,掌握科学的课外阅读方法与技巧,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充分体验到课外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对外界进行认知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获得审美素养的提升。第二,教师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目标。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目标应为:在对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充分调查与了解的基础上,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应逐步总结与探索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策略。要稳步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要求。设立上述课外阅读目标之后,学生可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二、提高师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与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未形成切实、准确的认识与理解。应该怎样提高师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呢?第一,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对高中语文教师而言,首先必须充分认识高中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教师唯有真正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除此之外,学校对高中语文教师也应提出一定要求,要求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广泛、有效的指导。教育局在组织高中语文教师进行培训时,也应引导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予以一定重视,并积极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指导。第二,要提高高中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更能扩大对外界的认知,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审美素养等。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经常提醒高中生要不断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当高中生和高中语文教师都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后,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方能稳步开展与实施。

三、有效确定课外阅读量与时间

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假如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过大,无疑会占据过多的学习时间,不利于高中生正常课业学习的开展;若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过小,则无法取得预期的课外阅读成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进行了明确规定:高中生每年的课外阅读量应不低于一百五十万字,每年至少要阅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或者其他文本。因此,高中生应严格依据该要求积极进行课外阅读。高中语文教师在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方面,也应给予科学指导,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进行十五分钟的课外阅读,每月至少阅读半本书,每年至少阅读五本书。如此一来,就可以轻松实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要求。除此之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应在每周单独抽出一节课作为课外阅读课。从高中语文的具体教学时间与任务安排上看,高中阶段抽出少量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具备条件的。

四、积极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

从古至今,优秀书籍不计其数。其中,有优有劣。为更好地引导高中生开展课外阅读,避免一些劣质书籍影响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积极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高中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时,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生阅读的二十部作品必须积极推荐。在此基础上,还应积极推荐其他一些优秀书籍。值得注意的是,高中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推荐相关课外阅读书目时,应与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课文有效结合起来。例如,执教《边城》一课时,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完整的《边城》小说;执教《雷雨》一课时,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完整的《雷雨》小说;执教《荷塘月色》时,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完整的《朱自清散文》等。这种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方式,不仅可以扩大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高中生加深对相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另外,高中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时,应对一些经典名著进行推介,诸如《围城》《文化苦旅》《冰心文集》等。与此同时,还应向高中生积极推荐一些知名报刊,比如《读者》《意林》。

五、结合多种方法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应在课外阅读方法上对高中生进行有效指导。在具体的课外阅读方法上,学生应重点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

(1)粗精结合,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积极指导高中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学生尤其应做好粗读与精读相结合。比如,阅读《红楼梦》时,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故事情节时应快速浏览;在理解人物塑造手法时可逐字阅读、细细品味。只有将粗读与精读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成效。目前,很多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或仅采用粗读方式,或仅采用精读方式,这样的阅读方法均是不科学的。因此,高中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指导高中生做好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进行粗读与精读,将粗读与精读有效结合。

(2)做好笔记,提高阅读能力。高中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应积极做好阅读笔记,做阅读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成效。高中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经典名句,这些经典名句对高中生的文学素养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学生若能在阅读时将这些经典句子记录下来,并在之后进行反复阅读、揣摩,定然会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在指导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重点提醒高中生做好读书笔记,做好读书笔记能帮助高中生更好地提升文学素养。

(3)定期交流,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为高中生搭建课外阅读的交流平台,如建立QQ群或微信群等,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心得、交流课外阅读方法。在QQ群或微信群中,学生要积极分享自己在课外阅读中摸索出的一些好的阅读方法,供其他同学借鉴。对于一些在课外阅读中摘录的经典句子,也可与大家进行交流。除此之外,教师通过QQ群或微信群,可以及时指导高中生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并教给学生一些好的阅读方法。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4)持之以恒,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对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必须做到持之以恒。只有做到持之以恒,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持续不断的提升。除此之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应在日常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督促高中生进行持之以恒的课外阅读。高中生只要长期坚持课外阅读,必将会由量变发生质变,产生理想的阅读成效。所以,无论是高中生还是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及课外阅读指导方面,均应做到持之以恒。

(5)阅读展示,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督促高中生写课外阅读心得。学生写的一些较为优秀的阅读心得,教师应将其张贴在班级阅读栏或学校的公告栏中,让其他同学进行阅读、体悟,从中获得更多有益的课外阅读体验。这样的做法,对那些阅读心得写得较好的高中生而言,是一种积极的鼓励,可以鼓励他们在今后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进行课外阅读。同时,也可鼓励其他高中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外阅读、写课外阅读心得,从而不断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6)鼓励发表,提高阅读能力。S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报刊的发展也步入一个新的台阶。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应积极鼓励高中生根据课外阅读所得,撰写文章发表在相关报刊上。学生在报刊成功发表作品之后,他们无疑会增添更多的成功体验和动力,会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会更愿意将读书心得写出来形成文章,这势必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目前,很多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并不强,这样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进而促进高中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外阅读活动,不断提升课外阅读能力。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促进更多高中生积极地参与课外阅读,不断提高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成效,教师应重点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有效确立课外阅读的目标,提高师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有效确定课外阅读量与时间,积极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结合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粗精结合,提高阅读能力;做好笔记,提高阅读能力;定期交流,提高阅读能力;持之以恒,提高阅读能力;阅读展示,提高阅读能力;鼓励发表,提高阅读能力。只要能认真完成上述要求,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就必然会不断提升。事实上,有效促进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策略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方面,在具体过程中仍有很多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和把握。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参与到高中生课外阅读策略的研究中,不断丰富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延平.反思与开拓――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语文学刊,2004(06).

[2]邹金桃.手机阅读引入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摭谈[J].课程教学研究,2012(02).

[3]秦俊巧.论语文课外阅读教学重要意义及指导方法[J].语文建设,2012(14).

[4]张健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第7篇

1.高中语文课堂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理念缺乏更新动力

首先,社会各界关注的都是高考录取率,为此,教师会“不择手段”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其次,构建高效课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和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它重视的是学生的长远发展,学校、教师在面对教学理念和课堂实践创新无法通过短期行为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时就会显得胆怯。最后,新课程改革也并未得到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及时和有力的支撑,这对语文这门需要长期投入才能逐渐显效的课程来说,矛盾就显得尤其突出。由此可见,学校及教师缺乏实质上的教学理念更新的动力。

1.2学生对语文存在错误认知

就语文在高中课程中的地位而言,语文虽然具有主课的地位,但是因为语文课具有教学和考试关系不紧密的特点,也让学生在现实的选择中不得不将语文置于次要的位置。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心理预期和错误认知也是导致新课改理念不能得到实施贯彻和无法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原因。

1.3语文教师的抵触和惰性

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认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认为新课改理念缺乏实施条件。这种抵触情绪实质是一种不作为,没有充分认识到新课改的实质是提升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平时语文教师也可以在各级各类的开课评比展示活动中上出符合新课改理念的公开课,但是到了日常教学中,往往又回归传统既有的教学习惯。这种语文教师身上存在的惰性使得需要长期努力构建的高效课堂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2.1做好高中语文教学的规划

规划,意即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索、考量和设计的整套行动方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做好规划,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1)教师必须学习并明确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创新。(2)语文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3)要结合学生情况、学校实际以及相关教学资源,制定高中语文分年级和知识能力分阶段达成的教学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循序渐进地实现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并评价教学效果。

2.2同等重视课内外阅读的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教学,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良好的阅读能力对于语文的应试水平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内阅读通常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的,对于课堂类型的不同,教师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价值。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引导学生,同等重视语文课的课内外阅读,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变被动阅读为自主、自觉的阅读。当然,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一旦形成良性循环,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也就逐渐生成了。

2.3科学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由学科特点决定其有相当的复杂性,就文本类型和教学模式这两个维度本文提出两点思考。首先,不同类型的文本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高中语文文本的类型是很多的,主要包括文学类、论述类、实用类等,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各类型文本的解读能力。如论述类文本,教师应重在指导学生明确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作者论述的思路和价值判断,同时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不仅立足于解读文本,同时培养思辨能力以利写作。对于实用类文本,则应侧重于培养实用性思维能力,这类文本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是基本的分析、总结、归纳和演绎等能力是此类文本教学中的重点。其次,教师应灵活采用各类教学模式。语文教学模式种类也很多,如“经典范例――诵习” 型、“知识――传授”型、“能力――训练”型和“语文素养――养成”型等。面对林林总总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要根据自身能力和文本特点灵活运用。所谓旧的教学模式只要适合就要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如果生搬硬套往往得不偿失。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喜新厌旧,相反的,要做到新旧结合,要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策略上的科学性才是保证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前提。

【结 语】

一言以蔽之,要想构建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需要制度、学校、语文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课程制度及考试评价制度需要更优秀的顶层设计,学校的教学改革氛围和激励机制是基本保障,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师自身对于新课改理念指引下的高效课堂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觉悟,并努力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人,学生是可爱的,他们一定会是这场课程改革积极的参与者和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最终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陆欢欢.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优化策略探析【J】.课外语文,2014(16)

【2】吴再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4(72)

【3】白振峰.优化教学设计 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

第8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素养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广泛实施,作为奋战在教学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及时学习新课程改革要求和目标。对语文教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明确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采取的方式方法,不仅仅是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获得突破性的发展。

二、新课标背景下加强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高中语文素养教学对学生而言,是一件“双赢”的事,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它需要日积月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新课标中已经明确地指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学的目的简单地来说就是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观,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提高的过程,对整个社会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当前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的现状

1.学生语文基础底子薄

高中生的语文底子薄就会在作文习作中出现错别字、病句、词义不明、结构混乱等诸多问题,这说明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语文素养较差。

2.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我发现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学生除了课上时间外,课下基本不学语文。学习上不是出于对语文的兴趣,更多的是采取题海战术学习语文,这对整个语文学习是十分不利的。

3.学生文化鉴赏力不够

目前,我们的教育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作为社会、家长仍然看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这就造成传统教学理念与课改新理念之间的矛盾,很多学生仍然没有课余时间读名著,积淀文学素养。

四、提高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的有效策略

1.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要有不断创新的语文教学新理念。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培养自身的文学鉴赏力,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素材。在对学生授课之前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例如,如何通过背景导入课文、课程的最后如何进行概括总结进行思想的升华等。

2.将语文素养教育渗透到每节语文课堂中

一个成功的课堂应当是学生与教师处于良性互动的状态。在实际的课堂上,每个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作为教师必须能够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因材施教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必须在课堂上通过听说读写,将语文素养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学素养。

3.将语文素养教育延伸到课外

新课标提倡开放的教学课堂,要求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生活。语文素养教育也应当充分利用课外,培养学生多读、多看、多写,从生活中的点滴入手,积淀文化底蕴,提升语文素养。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要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新要求下,将培养高中生的语文素养作为长期工作,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从而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第9篇

摘 要:在时代和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课改的步伐也日益加快,这使得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探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旨在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适合自己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途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探究性教学,逐渐成为教育界中备受关注的热议话题之一。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构建氛围;创设情境;总结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2-0129-01

高中语文教师实行探究性教学的良好途径浅析。

一、构建轻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进程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具体来说,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尝试逐渐摒弃传统的枯燥教学形式,根据学生个性成长特征以及教学实际的需求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进程中注重轻松氛围的创设,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更多的活力。比如在学习在教授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所包含的意义进行讨论和思考,教师在同学们的讨论中要注意情感以及思想走向的引导,让同学们在感悟文章内涵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意义所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也更加懂得珍惜亲情的重要性。在这种宽松和谐的课堂讨论中,学生不仅逐渐加深了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和记忆,而且在更加深层次的探,究中培养和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为综合素质的提高作好了强而有力的铺垫。还有,教师要经常性地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新课改的最新要求来不断地补足和完善教学内容,争取将课堂更多的时间交由学生来掌握,使得学生在主人翁意识的引导下主动地去学习、去领悟,为综合素质的提升打好基础,也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更宽广的发展平台。

二、创设探究性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展过程中,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教学事实,高中语文教师通过创设科学合理的探究性情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作好铺垫,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详细一点来讲,首先,文字的内涵博大精深,教师可以尝试运用语言文字,声情并茂的创设虚拟情境,比如诵读、演讲、课本剧表演等,在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力度的基础上人为的再现文章意境,促使学生也能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已有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学好语文。其次,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多媒体在课堂中的运用已经司空见惯,可以为探究性教学的开展以及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良好的典范说明。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章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任务的鲜明特征逐一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并且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悟所学文章的意境,并且在开拓自己思维的前提下促使探究性教学的领域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展,提高教学水平,也为高中语文教师的工作带来新一轮的改善春天。再者,高中语文教师在工作之余要注重自身素养的不断加强和提升,加强自身在语文方面的造诣以及领悟能力,为探究性教学的不断创新作好重要铺垫。

三、引导学生注重学习成果的总结

在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探究性教学中,要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注重随时总结学习成果,为之后学习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和经验奠基。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地展示自己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果,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总结。而写小论文不仅是一种综合素质得以锻炼的形式,而且可以为学生总结能力的提升作好不可替代的重要铺垫。对于结论比较突出的论文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扬,激励学生产生更多的动力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使得高中语文教学真正地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比如在学习有关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后,学生在学习成果的总结下能够继续讲诸如《劝学》、《陈情表》等文章的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充分展示了他们在把握文章主旨下融会贯通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而且在老师和同学们有力的肯定下信心感倍增,激发其他同学跃跃欲试、参与课堂的主动积极性和热情。还有,积极的情绪可以使人思维开阔,教师要在同学们展示成果之时要成为一名耐心的观众,一名大胆质疑、创新的激励者,将学生的观点去粗取精,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为探究性教学提供更多的活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不仅在凸显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使得学生的个性、语文能力等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教师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促进探究性教学进步的更多良好途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的发展输送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古诗词 鉴赏能力 提升策略

引言

我国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被世界各国称之为诗歌的国度。在众多的文学作品当中,古诗词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在培养我们中华儿女的文学美感以及道德情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古诗词的鉴赏,要想提高高中生的语文成绩,语文教师就必须要从高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高中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应对之策。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关于提升高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够对广大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准确掌握古诗词的背景

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鉴赏古诗词之前,一定要先和学生们一起搜集关于古诗词的作者资料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帮助学生们了解清楚诗词内容的灵感来源,引导学生们真正理解和体会每一首古诗词的真实内涵,为更好地鉴赏古诗词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高中阶段,语文教材中所出现的各类古诗词,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进行深入且细致的研究,一般情况下都会找到比较容易找到具体的突破口的,比如作者的生平事迹与遭遇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

比如,语文教师在介绍柳永的诗词时,便可以采用介绍作者生平事迹的方式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这样介绍柳永:“有一位著名词人,他不仅仅是一位风流倜傥的文学才子,更是一位屡试不中,但是屡败屡战的补习生,他日常生活中最喜欢做的一件事便是饮酒,是当地比较出名的酒鬼,是经常出没于秦楼楚馆的浪子,也是一位仕途比较坎坷的小官员,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奉旨填词’的专业词人,是一名浪迹江湖的游客,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放不羁的花花公子,他敢爱敢恨,但是却是一名无妻无室的光棍,与他相关的事迹真是数不胜数。”经过语文教师的介绍之后,必然会激起学生们的了解欲望,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就会变得高涨起来。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与诗歌相关的故事来引入教学,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视听方面的刺激,以此来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二、采用问题教学的方式,针对性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鉴赏不仅仅是学生与古诗词文本之间的互动对话,更是学生与诗词作者的思想碰撞以及心灵交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绝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其能力的培养必须要贯穿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始终,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时,一定要紧密切合语文古诗词学习的目的性、规律以及特征,让学生们学会品味和领会古代诗词中所承载的全部信息,逐渐推求诗词作者的真实写作意图,在这里,所提到的问题教学是鉴赏古诗词内容教学中的一大重点,语文教师必须要谨慎设计问题教学的环节。我建议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着手:

首先,语文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好带有鉴赏性的问题,通过问题来引领学生们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学习的状态,问题可以是进行鉴赏性学习的起点,也可以是终点,所以,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一步便是要寻找到最富有鉴赏意味的问题,评价问题质量的重要标准,主要集中在三点,分别是:能否成功激发出学生们鉴赏古诗词的热情;能否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和思辨意识;能够符合“知人论世”的原则。

然后,语文教师要针对课堂教学的主题内容精心组织好每一次的鉴赏性讨论,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想尽办法来集中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一直都处于一种自主鉴赏的积极状态当中。

最后,要恰倒好处地惊醒总结,并留有余地,把鉴赏的热忱延续到课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般都会对教师讨论的问题进行评判,看看孰是孰非。不评判固然不对,但不把握好评判的“度”也不利于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鉴赏的良性发展。比较理想的评判,应是在肯定鉴赏行为的基础上,对一些不正确的看法进行扼要的剖析,对一些还需作进一步透视的问题进行思路、方法或角度的点拨,或将鉴赏要点深入浅出地处理,同时勉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探其精髓。

三、激发学生的批判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为一名真正的阅读者,必须要具备的一种文学素养便是敢于对古诗词进行科学理性的判断。语文教师可以尝试摆脱原有的课本指导以及诗词讲述,激发起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对这首古诗的意境以及所要表达的中心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扩张,语文教师要根据实际学习情况提出不同的改善一件,学生们可以反驳或者完善的意见,在这种方式的引导下,学生们便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与欣赏古诗词中的关键语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把握住了诗歌本身的灵魂和精髓。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更新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兰蓉. 浅析如何提升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学生的鉴赏能力[J]. 新课程・下旬,2016.

第11篇

【摘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贯穿始终。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就是以阅读教学为切入点,又因为语文在高考当中占着不可忽略的分量,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也变得更加突出。众所周知,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和学习新生事物的能力,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很有帮助。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把课堂教学的主体还给学生,这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让阅读成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强调阅读应该是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应该是学生个性理解文本的行为,而不是教师逐字逐段进行文本分析的教学模式。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上的主要参与者,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在文本中寻找答案,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低。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师的有效组织下,进行高中语文阅读的高效教学。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根据平时的教学经历和经验总结,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关键性

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能够不断适应当今的社会。考虑到语文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阅读在语文试卷上的比例,而且阅读理解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在社会交流中表现。因此,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就显得尤其的重要。

语文阅读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内容。对于语文的学习,大多是在于阅读能力的好坏。学生可以从阅读当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教师要注重阅读的教学,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从阅读的材料当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有效的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心智,通过阅读古今文章,学生能够明辨事理,逐步培养与提高独立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阅读的教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会在思想上和作者产生共鸣,能够明白社会上的善恶丑美,在阅读里体验生活。在大量的阅读的基础上,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更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掌握一些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不断地观察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情况,经过长期的研究,我发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两大方面策略进行努力:

1.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文本中深度挖掘信息资源。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逐步改变以前逐字段分析阅读材料、单纯地针对阅读后的习题进行讲解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身的组织作用。另外,教材是高中语文阅读训练的基础,教师不要忽略教材,要在把握教材中文本阅读的规律的基础上,再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的课前准备,仔细研究阅读内容,认真备课,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把文本创作的社会背景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把课堂教学推向。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文本的比较阅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要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文本,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对文本的结构、人物描述、表现方式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助于以后的阅读理解。

2.教师要借用多媒体等现代高科技的教学设备,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阅读的教学只是教师不停地讲,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教师单纯地把阅读的技巧一些表达方式传输给学生,处于课堂教学被动地位的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这些,更谈不上很好地应用。

教师可以应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图片、视频、音频做好课前的导入,启发学生,使其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更快地融入到教学当中。例如在学习《雨霖铃》一文时,通过导入歌曲《送别》,歌曲中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能够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很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为文章的讲解做好铺垫,有助于学生从内心真正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多媒体的应用能够让学生觉得课堂充满新鲜感,从多个感官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而且,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上的四十分钟的时间很有限,利用多媒体,能够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起来。此外,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扩大学习的资源的范围,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资源,对教材上叙述不太详细的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具体地展现给学生,这样对教材的补充能够促使很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设计一些阅读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把答案很好地展现给学生,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把答案板书在黑板上或口述给学生带来的时间浪费问题。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可以把课堂上需要的一些内容在课前做好准备,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很好而又不浪费时间地展现给学生。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材的重要作用,深度挖掘教材中的信息资源,在学习教材中的文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外阅读训练。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的使用方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形成具有自身个性、多样式的教学风格,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搜集更多的阅读教学的资源,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从内心爱上阅读,从而为阅读教学打好基础。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高度重视阅读教学策略的把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阅读教学计划。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师努力的一个重要的方向,阅读策略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广大的高中语文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伶伶.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探析时代教育,2013(20)

[2]林玲.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语文素质[J].成才之路,2007年21期

第12篇

高中语文素养教学对学生而言,是一件“双赢”的事,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它需要日积月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新课标中已经明确地指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学的目的简单地来说就是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观,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提高的过程,对整个社会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前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的现状

1.学生语文基础底子薄

高中生的语文底子薄就会在作文习作中出现错别字、病句、词义不明、结构混乱等诸多问题,这说明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语文素养较差。

2.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我发现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学生除了课上时间外,课下基本不学语文。学习上不是出于对语文的兴趣,更多的是采取题海战术学习语文,这对整个语文学习是十分不利的。

3.学生文化鉴赏力不够

目前,我们的教育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作为社会、家长仍然看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这就造成传统教学理念与课改新理念之间的矛盾,很多学生仍然没有课余时间读名著,积淀文学素养。

三、提高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的有效策略

1.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要有不断创新的语文教学新理念。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培养自身的文学鉴赏力,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素材。在对学生授课之前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例如,如何通过背景导入课文、课程的最后如何进行概括总结进行思想的升华等。

2.将语文素养教育渗透到每节语文课堂中

一个成功的课堂应当是学生与教师处于良性互动的状态。在实际的课堂上,每个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作为教师必须能够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因材施教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必须在课堂上通过听说读写,将语文素养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学素养。

3.将语文素养教育延伸到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