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计上机实训总结

会计上机实训总结

时间:2023-01-25 04:29: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上机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会计上机实训总结

第1篇

1、当我们发现很多来读书的学生基本上是只会计算机的皮毛,也就是只会开机、关机、上QQ聊天,而且还有很多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根本就不会计算机基础应用。针对这钟情况,我们在计算机教学设计上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分成一个个情境任务来完成。例如,情境一,初识计算机中的任务一,识别计算机各部件,任务二,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安装;情境二,计算机系统安装中的任务一,Windows(最新版本)安装,任务二,Windows的基本操作等等…。

2、这样不管是会电脑的,不会电脑的学生都能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到自己不会的知识和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教学设计也要求由浅入深,由简到难,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也是从初识计算机到会基本操作,到设计更多、更复杂的任务,例如,学生会Windows操作后就要求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在Word文字处理的应用中,教学设计同样采用任务教学模式;从设计个人简历,到艺术小报的设计与制作再到毕业论文设计,逐步使学生掌握文字处理的各种操作技巧及方式。学生有任务做,上机课也会认真完成,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3、计算机基础课程总体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会以下几点:

1、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认知能力,2、学会计算机基本的操作系统的应用能力,

3、学会利用办公系统软件时进行操作的能力,

4、学会基本的网络应用能力,

5、学会利用计算机来处理专业知识的能力。教学总体设计出台有利于老师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课程教学也体现了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改进的重要性。要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首要任务是老师要备好课,要做好学期授课计划及教案的编写工作。

3、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案非常重要,要上好一门课,教案是关键

计算机基础教案包括以下内容:授课时间、节次、班级、授课类型、章节、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参考、教学方式、教学作业及总结,为了能更好的突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为主这一特点,我们将教案中增加了: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和分析方法、授课思路、教学辅助手段、重点突出及难点解析、师生互动。特别提到师生互动环节,老师可以在上机实训时,与学生交流这堂课中哪些掌握得较好,哪些还有待提高,哪些不会需要再重新学习;在上机课上,学生也会发现很新东西,也会与老师分享他们自己学习到的一些小巧门,把这些便捷的操作方法与同学生共同分享,也达到了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能把师生互动环节设计到教案中,更有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提升。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条件改件分析

1、目前是现代化、信息化的时代,教学课程授课安排上,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老师不仅要写好教学计划、教案,还要自己制作好电子教案,也就是教学PPT的制作。上机实训课程上,机房要配备良好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安装好计算机基础课程所需的教学软件,还应安装良好的教学控制系统,能在上机课程中向学生布置电子任务,并监督任务的执行、完成、检测等工作。这样能保证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的改进分析,促进大学生学以致用

1、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从课程设计、教学定位、教学条件、教学实施,每一个环节的改进都倾注了老师们的集体智慧,当然到学期末,我们也会用成绩,用作品来考核学生们到底学到了多少。所以教学设计改进中计算机考核测试也进行了逐步分析和改进。我们将平时上机成绩占到了总评成绩的一半,因为平时上机每节课老师都会安排任务,任务布置下来后,学生就要去完成它,学生制作完成任务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去体会,去享受的,最终的结果是要将任务上交给老师检测,看是否合格或更加优秀。

2、学生们在上机实课程中完成的作品,如个人简历表格,电脑艺术小报,我们都会将优秀的作品打印出来,张贴在学院的宣传栏中,供大家参观、评比。我们也会将学生们自己分组制作的PPT作品在班级、在学院范围内进行评比,评比的目的是让大家能相互学习,相互提高,这样才达到我们教学的本来目的。对于期末上机测试,是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综合测试,检查他们这一门课程综合能力的提升水平,当然能通过系统学习后,再参加全国的计算机等考试将更能让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越。

3、学以致用,学了计算机就要会用,用到学习中,用到工作中;我们所教授的都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学设计上肯定要以公共基础性课程的安排为主,但也要结合学生自己所学的专业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例如,旅游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后,能制作有关旅游前沿、旅游资询、旅游风景、旅游文化等相关知识的艺术小报,康复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也能制作有关健康小常识、康复医学知识方面艺术小报。学生即学会了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也学习了自己专业的相关内容,专业与基础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大学生知识结构内涵的提升,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第2篇

一、教学方面

在11年,我先后承担了07级xx专业《xxx》和06级xx、xx管理及06级与05级xx《xxx》的教学工作。为了能上好这两门课程,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课程,针对学生才学习完“基会”就直接过渡到“中财”且会计准则新修订的实际情况,我在课程准备时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同时,在教学安排中,尽量把准则中新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对于《财务分析与会计信息系统》这门课程,为了给学生财务软件的使用一个直观的展示和系统的认识,我参考多所高校相关精品课程教案,自己编制了实训教程并在课件制作上将软件演示的屏幕截图融于课件中,让课件不仅有理论知识介绍还有案例演示,我希望“信息系统”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使用软件,更要让他们以后在实际工作中能设计出符合企业财务环境和管理要求的信息系统。为了能上好每一堂课,我在背课上下了不少功夫,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及时调整和补充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二、工作方面

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此外,对于系上安排下来的其他工作,本人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我还承担了06级的独立操作实验指导任务,在11年暑期带领06级会计专业的学生分2批次完成了独立操作实验。另外,在这一学期中,我根据系上的安排担任08级会计专业3、4班新生的班主任,为了让他们对会计专业有更好的认识,我还制作了详细地专业介绍课件。在新学期中,我将一如既往的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完成自己的各项教学任务。

三、业务进修方面

为了能上好《财务分析与会计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我在教学之余,还挤时间自学计算机数据库语言方面的知识,让自己能及时解决学生在软件使用中所遇到的数据库方面的问题。在暑假期间,我还积极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新教师培训,在培训中提升自己。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针对自己语速较快的特点,尽量控制语速;此外,在课程安排与设计上,力求让自己的教学风格更为简洁明快。

2、对吸收能力慢的学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做好教学个人工作计划。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更是欣慰的.欣慰的是我生活在一个团结的充满人情味的教师群体氛围中,尊敬的领导、热情的教师和活泼可爱的学生让我感到了大家庭般的温暖,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用满腔热忱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财务会计》的教学中,考虑到上课班级人数众多,每次课下课后,我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同学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动态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尽可能照顾到大多数同学的学习进度。介于《财务分析与会计信息系统》这门课程理论比较枯燥的特点,课堂上注意精讲精练,让学生尽量多动手操作;为此,我将每次三节课的上机操作延长了一节;力争做到每上一次机,学生对用友财务软件的认识就更进一步。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找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第3篇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早在2009年,财政部在《关于加强会计电算化建设的意见》中,就要求核算单位的电算化的使用率达到80%。企业会计核算的信息化、会计电算化,是市场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会计电算化是市场的选择。大中型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与社会的需要,首先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中小型企业,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地采用电算化的会计核算形式。市场需要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市场对于会计电算化类人才需求,持续上升,市场对于具备会计电算化知识的高端会计人员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具备熟练的电算化实际能力的人才,受到市场的青睐,同时,具备电算化的初步技能也成为进入企业的门槛。

目前,全国核算单位达到1200万户左右,企业对会计人员的总需量达到3000万人。企业管理中对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要求也逐步提高,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对于电算化专业的新的要求,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瞄准这一市场行情,强化了学生会计电算化专业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会计类专业中开设了会计电算化课程,电算化课程成为会计专业课程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且,相关专业也涉及会计电算化课程,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电算化课程的实践过程中也积累了相当一部分的经验,传统的理论型、精英型教学模式,在的教学实践中有所突破。

一、制约会计电算化教学效率的因素分析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效率不符合市场的要求

对于教学目标的认识,专任教师们往往会停留在抽象的理解上,没有具体的对象作为其支撑,这种层次的认识,会进一步地影响到教材选择、教材的理解与教学方法、教学测评等各个环节,因此,在总个教学中起着最基础性的作用。

针对重庆工程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同学认为电算化课程的设置非常重要,有实用性,说明绝大部分同学对于课程的认识正确,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教学目标。

高校会计电算化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在会计电算化的课程设计中,财务应用与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相分离,侧重于会计报表的处理与总账模块的学习,但是这种设计远远不能够满足企业会计核算的高一级需要。选择好合适的教材,把有限的课时放在高效的教学上,直接关系到高职电算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在会计电算化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充分利用教学互动、教学相结合等模式和方法。教师有必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改变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让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到发挥和重视。

(二)教师缺乏知识更新,实务操作不娴熟

长期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长时间脱离会计岗位,有可能缺乏会计实务经验,跟不上实务发展的节拍,在教学中,理论难免与实际相脱节,加上会计专业教师比较紧缺,授课任务比较重,没有时间自我提升,进行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合理或老化,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是制约会计电算化教学与实训的重要因素之一。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交叉的理论知识融合和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任课教师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才能有效驾驭。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Sybase、Oracle等大型软件在会计上得到大量地应用,电子商务也与会计电算化软件进一步融合,给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课程能力考核不突出

课程考核在电算化教学中具有导向作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应该突出学生的电算化操作能力,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然而,长期以来,电算化教学的考核以理论知识点为主,重视理论知识而没有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学生上机的机会比较少,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差。高职院校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岗位能力训练,增加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效率改进的经验总结

(一)明确教学目标,根据企业需要确定教学内容

第一,为明确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教师对重庆博文财务管理有限公司、重庆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重庆中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煤电气有限公司、等近七十家中小型企业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职业岗位能力及岗位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开展调研工作,确定出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建电算化课程教学体系,突出高职特色,加大实践比例,着重学生电算化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第二,组织专任教师与兼任教师,从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视角,对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岗位任务进行深入而细致地分析,对电算化课程教学与实训项目进行的开发与研究,共同编写教材和开发实训项目。结合职业要求的知识、技能、态度、素质,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筛选。加强学生的电算化操作技能,体现工学结合,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充足的动手机会。

第三,在进行广泛的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之上,确定《财务软件运用》课程等核心课程,会计电算化能力模块设置《EXCEL在财务工作中的运用》、《财务软件运用》和《ERP运用》课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电子商务方面的内容,拓宽学生视野;通过建立电算化试题库、多媒体、电子教案等途径,强化电算化教学对于各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融会贯通。

(二)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

第4篇

【关键词】一体化 成本会计 高职教育

一、教学做一体化的内涵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精神明确提出,各高职院校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做“一体化”所强调的就是把国家职业标准作为考核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依据,把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把依据教材理论所设计出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载体,把各专业层次学生充分调动起来作为课堂教学主体,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先后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体化”教学模式以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为创新点,成本会计课程改革紧紧围绕这一特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性为着力点,在课程体系上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构建“工作过程完整”而不是“学科理论完整”的教学模块,打破传统教材按内容编排章节,变为以工业企业产品生产过程实际为主线,按产品成本核算流程将教材内容整合,划分四个模块,每一模块下分设若干具体工作任务,包括材料购入―生产领用―产品生产―产品完工―结转入库―商品销售―收入成本结转―成本分析、考核等全套核算业务,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并将学生在校期间所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体系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发展职业能力,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成本会计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意义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专业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在课程设计上,通过对几所高职院调查显示,通常情况下在进入本课程学习之前会开设《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其后会开设《会计岗位综合实训》、《中级会计实务》、《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等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双重作用。因此,如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教”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的环节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协同合作,寻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问题;在“做”的环节通过分组协作反复演练,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的职业岗位需求显得尤为重要。纵观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充分显现出“一体化”教学模式完全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是高职院综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衔接手段。

三、成本会计教学做一体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授课场所单一,大多安排在校内多媒体教室,按传统教学模式将教材内容分理论与实训两部分,分段教学,并未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做”一体化的主要特征是在仿真模拟环境下教师引导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做合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条件所限仍存在三项分离,只讲不做、讲做分离的情况。体现在:受课程内容的影响以及学生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大部分学校对成本会计课程编排仍采用边理论边实训的形式,即安排一部分课程学时内容在机房或模拟实训室上,一部分学时内容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由于部分学生对成本核算内容和程序理解不连贯,造成虽然是在机房或实训室上课,但仍然以教师为主的“教中学”,而不是“教学做”的授课的形式,课上很大一部分时间都体现为教师占主导地位的讲授,学生一味地服从教师的安排,对所学内容缺少积极主动性、没有参与互动的意识;也有的学校在教学设施设备和师资力量条件等方面不能满足全体学生同步实训的需求,便采取上机演练与手工操作分批交换进行“做学”的方式;还有少数学校缺乏具有实践操作经验的一线教师,对成本核算操作程序和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以及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不够熟悉,于是采用照本宣科,用讲授代替实践演练和学生模拟操作,无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真正目的。

(二)教学方法模式化,教学手段未体现新形式下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未能与时俱进

“一体化”教学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一种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改革,突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通过与企业专业人员协作共同探求一种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学习方法和授课手段,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操作技能。但在实际应用中,成本会计的课堂教学仍然停留在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把产品生产过程分解到每个案例每项工作任务中,借助多媒体设备在演示核算过程的同时尽力做到讲练结合。对于一体化教学中所提倡的互动与问答、分组协作等授课形式,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加之采用分组授课的方式会占用较长的时间,影响教学进度的同时课堂秩序也难以操控把握,评价体系不完善并且复杂多样,以上种种因素均造成授课教师缺乏对“一体化”教学方法使用的驱动力,使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存在难度。

(三)教材体例单一,内容缺乏实践应用性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教学改革的媒介,“一体化”教学中,对教材的选用和校本教材的开发,应以工业企业产品生产真实的核算程序为蓝本,以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能力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即以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为终极目标,以企业岗位对人才要求为本位,从专业知识水平、职业技能本领、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对成本核算岗位和成本核算人员进行全面分析,结合企业产品生产实际和企业管理要求设计工作任务明确授课要点,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突出高职教材的实用性。同时,每项任务核算之前就明确规范的成本核算操作程序与具体的成本核算方法,保教材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兼顾“一体化”教学成果的考核与评价。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所选用的教材仍然停留在以学科体系为主的先理论后实践,重理论轻实践,知识点多、表格数据多、公式多,例题多,前后案例互不衔接的情况,学生们通过对教材中例题的学习只能达到对某专项业务的核算并未实现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掌握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整个流程的技能要求,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四)课程考核体系单一,考核指标与评价标准未能与企业岗位需求有效衔接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组织学习、总理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讲话并按照讲话精神积极组织教学改革,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但在实施改革过程中,对于学期末的实训考核评价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闭卷笔答方式,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一体化”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些学生甚至平时不参与教学互动,只靠期末集中突击复习照样取得较高成绩。为此,要真正实现“一体化”,应围绕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和依课程内容设计的工作任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倡以学生动力为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扩大考核指标与评价体系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创新能力、思维灵活度、职业道德水平及团队协作意识都尽在其中。在考核过程中,结合校内实训专业委员会或外聘专业技术人员的所列出的考核标准,甚至可以聘请校外专家进入课堂现场点评,将校内教师评价和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一是按照“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要求,充分利用校内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以及信息化教学资源。学校应加大对教学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营造产品制造业岗位化的工作环境,增强校内实训室的职业氛围,保证实训课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以将若干独立的工作任务串联在一起,体现为一家企业整体的产品核算程序,请同学们通过教学软件分组完成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全套业务。这种实训形式不但增进学生们对企业经营管理、资金运作、产品成本核算等方面的了解,更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愉悦,必将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学习积极性。

二是传承技术技能,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技术技能进步需要不断传承和创新,因此,“一体化”教学中应鼓励教师有效利用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大胆尝试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工作任务设计、工作情境创设、相关案例引用等方式,将教材内容合理整合,激发学生学习产品成本核算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参与实践演练活动的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目前课堂较为枯燥的问答式学习氛围,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出全员互动的浓郁的学习氛围,增强互动连锁反应,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元化课堂氛围。鼓励同学们分组讨论、老师只是课堂的引领者,推进各小组之间,同一小组内部组员之间针对工作任务的有效互动,演示、点评各小组的实训成果并总结在实训中出现的问题,提升解决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核算问题与方法的能力,保证成本核算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和授课质量。

三是加强“一体化”课程授课教师对企业岗位综合素质能力的培训和现代职业化教学观念的转变。“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无论是从专业知识还是专业技能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倾向于学生专业能力和岗位职责的培养,这就要求在校期间最大限度利用资源,营造真实的或仿真的工作情境。就目前来看,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利用业余时间选派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与校外兄弟院校定期座谈,建立校内外专家委员会针对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需达到手具体目标进行研讨等等。此外,还可以利用校外资源,积极引进企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教师、助教等,以提高教师实践技能和教学水平。

四是认真研究组织制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考核设计标准和评价指标。在具体实训演练前向学生们明确将要达到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职业素质目标和具体考核标准,以提高评价的公平性、客观性。同时将平时的过程性考核与学期末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把学生的日常考核评价作为实训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合理确定两者的结构比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分值比一般设计为3:7或4:6左右,以实践动手操作或者实践作品展示考核为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边学边做,知行合一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第5篇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176

近几年,教育部也对专业建设、办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增加了力度,陆续了《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2016)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2017)。对高校的专业引进退出机制,对专业优胜劣汰,淘汰落后专业,调整专业,设置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在新的形势下,独立学院的发展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特别是人才的培养要满足社会大环境的需求。

1人才培养模式所包含的要素

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涉及三方面,分别是培养什么人;用什么培养人;怎样培养人。那么总结下来,有三个要素是重点。一是培养目标和特色,是全部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和核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结果的依据。二是课程设置,课程是围绕培养目标和特色的展开,是教育内容,为实现教育目标经选择而纳入教育活动过程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的总体。三是培养方式,培养方式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掌握教育内容而采用的程序、方式和手段的总和。培养方式既包括教育活动的方法,也包括教育活动的程序。

2国外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本文主要选择了美国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其中数据收集的方式主要通过文献的整理,对留学生的采访来获取,一共研究了16所来自美国和澳洲的公立和私立学校。

21美国会计的培养目标

1989 年,美国会计学会组建了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了:“会计专业教育应该为学生成为职业会计师做好准备,而不是在进入职业界的时候成为职业会计师。” 会计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打好终生学习的基础。二是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既注重基本知识的教育,更注重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美国高校的会计专业的培养定位是培养学生未来在会计职业上需要的能力,并不是单单培养专业技术能力。

211课程设置

学校的会计课程都基本为通识教育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会计类专业课程三大类。大部分学校对通识教育的学分都有规定,不能在教学中占的比重过小,以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学院为例,通识教育的学分不得低于全部课程一半的学分,而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不得多于全部课程一半的学分。会计的专业必修课程一半设置在6门左右,学分在30分左右,这些课程分别是财务会计Ⅰ,财务会计Ⅱ,成本会计学,财务会计 Ⅲ,审计学原理以及联邦税制。另外,学校为了鼓励学生从事科研和实践,也会安排科研项目和实习计划的学分,一般在12学分左右。

212教学方式

在专业核心课程上也引入案例研究,项目研究,专题讲座和文献总结等形式,例如,芝加哥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会计专业很早采用了“翻转课堂”的形式,教师扮演引路人和点拨者,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则通过小组协作、案例研究、模拟操作、文章研讨等方式在上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准备资料做展示,做媒体资料和在课堂上进行演讲说明,还要和同学们进行讨论。考试不再是成绩判定的最后结果,平时的参与度和课堂表现反而占的分数达60%~80%。特别是在审计、成本会计、财务与管理会计等课程上,都用了企业案例和项目研究等教学手法。另外,教材选用上也更灵活,老师并不是按照书上的章节顺序进行讲解,而是自己准备讲课的内容,或者把财经类的媒体,如《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等也成为教学材料的部分。

22澳大利亚会计的培养目标

澳大利亚会计师公会和澳大利亚特许会计师协会的职业要求是“让学生渴望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发展与创造;愿意开始并参与变革:重视个人生活与职业生活中的事实、正确、诚实与道德的标准;承担责任、义务并主张权利;欣赏自己及其他的文化与风俗。具备继续学习、增长知识、严谨的分析能力和创造力;拥有完整的、广阔的学历和知识;清晰地交流与流畅地写作;拥有团队合作的能力;拥有解决问题与做出决策的能力;自信并能够清楚地陈述自己的意见;逻辑地推论和从观点中辨别事实。”这也是澳洲很多大学的制定会计人才培养目标遵从的方向。

关于课程设置方面,澳大利亚大学计教学活动形式多样,每个大学都不太一样,以莫纳什大学会计专业为例,一般设置基础商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职业技能培养、专业选修课四个模块;以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为例,其会计专业本科只有两门必修课,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其他课程,例如财务报表分析、高阶管理会计学、审计学、公司治理、公司法等都是属于专业选修课,主要学生能达到学分要求,课程选择上的限制是很少的。会计本科的教学方式以课程学习为主,其教学活动内容一般由四个部分共同组成,包括授课、小组讨论与辅导、课堂练习与辅导、计算机实验室练习。这四个方面相互补充、互为作用。

本科阶段的学位教育采用学分制,莫纳什大学的会计专业需要完成144学分左右即可拿到学士学位,其中选修课程在48个学分,专业基础课和职业技能课程占96个学分,本科全日制学习时间为3年,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每门课程每周上课三个学时,修完一门课程并及格可获得25个学分,即在本科两年半的时间内学习18门课程即可获得会计学本科学位或双学位。

3中国独立学院会计人才的培养情况

本次研究选取了四川省的三所独立院校为研究对象,分别是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和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这三所独立院校是搜狐网在2016年评选出的中国独立院校综合排名前20强,具有代表性。

31培养目标

总体上,三个学校的培养目标有以下内容,第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人文修养。第二,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方面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第三,都点明了毕业生未来可从事的岗位和所具备的技能,例如,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等从事会计、审计、税务等工作,也可以在大型跨国企业、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就业或考研、出国深造。三所学校都意识到了,培养会计人才最终培养的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加大了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安排,同时也增加了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在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也凸显了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走国际化的路线。第二,增加了学生计算机技能、外语技能、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职业判断力的培养。

32课程设置

三个学校的会计学专业开设情况如下,每个学校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自身的资源都设置了不同的会计学方向,见下表。

会计学(公司会计方向、金融会计方向、税务会计方向、内外部审计方向)、会计学(CPA方向)、会计学(ACCA方向)

在课程体系上,三个学校都兼顾了以下的教学体系见下图。

三所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总结图

其中以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为例,会计专业毕业的学分大约是166学分左右,其中课程体系包含了五个主要部分,分别是通识教育课程占35%,58个学分;系级平台课(专业基础课)占15%学分;专业核心课26个学分,占16%;实践教学环节占24个学分,约14%;专业和其他选修课占20%的学分比例。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会计专业的总体学分约172学分,课程体系包含了四个主要部分,其中通识教育约70个学分,大约40%,比例在三个学校中比较高;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大约占60个学分,约35%;实践实习环节占42个学分,占25%。

不难看出,四川省的独立院校在课程配置上,越来越向国外高校靠拢,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通识教育课程都达到了35%以上的设置,另外,在实践环节上也增加了学分比重,三个学校平均达到了20%左右的水平,并且学校和校外的企业建立了多家产学研基地,为学生的实践实习打下基础。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为例,在实践学分里加入了“创业创新”的模块,把创业创新的培训和课程也纳入了学分的一部分。同时院校们都加强了“以促教、以赛促学”的模式,积极地带领学生参与到一些省级和国家级的比赛,同时把相关的参赛软件和会计实战流程,引入到课堂中来,比如引入了网中网财务软件,用友ERP沙盘以及金蝶软件等,为学生搭建了针对会计专业课程(如,成本会计,会计基础,审计,纳税申报,企业经营模拟实战,ERP沙盘等)实训课平台,这些财务软件平台都实现了企业运营,整体决策,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和会计账目等综合管理能力的考察。同时,学校开设了“云教学”手段,实现了网络上老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老师在网络平台上授课答疑,学生在网络上参与讨论,完成教学作业。各个学校近几年都加大了商科或者是会计实验室的投入,其中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的商科实验教学中心和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的会计实验教学中心拟被列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3教学方式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在课堂教学上推行“雅典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的模式,已经向国内外的知名高校学习,摒弃了“填鸭式”教学,上课老师们采用案例分析,小组展示,研究报告和专题研究等多样化的形式鼓励学生们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三所学校都有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可达50%~60%),降低期末考试的分值比例的趋势,更加关注同学们的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避免了一考定成绩。另外,美国和澳洲流行的导师制,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学分制的学习形式,也在这三所高校中实行。教师们都设置有课后答疑和辅导的Office Hours,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还设置了两个半天的教师坐班时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另外,英语教学和计算机教育的重视,也展现了学校紧跟时代的变化,让学生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

在师资方面,学校积极引进海归教师,双师型导师,聘任与拓展兼职教师,如聘请国外相关合作院校教师担任兼职教师; 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所长、大型企业集团老总、相关行业组织精英担任兼职教师。

在国际化方面,学校都积极寻求对外合作,和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学校合作开展了游学,留学等多项合作。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也是西南地区高校中,首先推行“双语教学”课程的首家学校,早在2002年开始,就引进了国外的教材和外教,开始试点在学校的商科专业开始国际化教学,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授课,锻炼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现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也开设了部分会计专业课程为“双语教学”,三个学校平均聘用约20名左右的外教师资队伍和60人左右的海归队伍,主要从事双语教学和国际课程的教学工作。专业下面开设方向等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可以看到有两所学校已经引进了国籍证书接轨的相关课程,实现了“课证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比如ACCA、AICPA方向班等,同时学校还开设有国内CPA证书专业,以及开设国内会计资格证书等相关会计类培训课程。 对于中文专业课程,各个院校也积极地开发了自编教材,适合独立院校的学生使用。

对于考核方式,独立院校也逐渐引入了多种考核形式,开卷,闭卷,提交论文,免考资格获取,上机操作,课堂测验等形式,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避免了在期末积压性考试,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4结论

比较了国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看到近几年,四川的这三所独立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改进并且加强了教学方式的改革,已经在方方面面缩短了和外国优质高校的差距,甚至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更加贴合中国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教学理念也逐渐和国际接轨,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第一, 国际化模式授课,学生会有一个“磨合”期。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和大学的“翻转课堂”授课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已经习惯了“填鸭式”被动接受老师的讲课知识,在实施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展示等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和接受期,从被动学习变成自主学习,老师们还需要多多支持和鼓励学生勇于进行独立思考和自我学习管理。

第二, 国际证书方向的课程需要用双语教学,同时本部分独立院校也陆续开设了双语教学的课程,但是学习效果受学生的英文水平以及自主学习的情况影响。关于双语课程怎么学好,老师和学生要多沟通,对于消极对待英语教学的同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加引导。

第三, 课堂管理和学生考核的管理要加强。采用了案例分析、小组作业、作业展示、课题研究等形式上课,教学过程难免会出现松散的情况,老师们要加强课堂的监管以及学生课业表现的考核,只有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要求,才能够真正体现“翻转课堂”的价值,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学到东西。其实这种互动式教学形式,老师不是更p松,反而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准备上课内容,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成绩进行考核,加强课后辅导和教学引导等。

同时,学校需要继续推进教学质量的监控和保障体系建设,为教学创新的实施创造可持续化的支持。

第四, 建立产学研机制相关的保障制度。目前,我国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中松散、短期的现象比较严重,鼓励合作主体积极参与,共建产学研机制,并以此规范各主体的行为和活动。通过契约明晰合作单位的责权利关系,建立投入、风险、利益、产权归属等一系列制度,保障项目正常运作,也可以成立相关委员会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徐筱中澳会计专业本科教育比较[J].财会通讯,2013(1):111-112

[2]吴涛中澳会计教学比较及其对我国双语教学的启示[J].会计之友,2010(12):124-125

[3]孙晓玲澳大利亚大学会计教育及对我国大学会计教学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4(6):66-70

[4]贺欣澳大利亚本科教学模式启示――以会计学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8(7):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