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2 00:54: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成本核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二、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1.医院职工成本核算认识问题
纵观我国诸多医院,很多人都认为医院的成本核算是医院成本核算部门及医院财会部门的工作,与医院其他的业务部门关系并不大。从本质上来看,医院的成本核算涉及到了医院日常工作全过程,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量很大,其涉及面也比较广,技术性很强,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主要包括分割收入、分摊费用、划分最小核算单位、确定成本核算对象、保证其他管理系统与成本核算系统衔接等,这些工作仅仅依靠医院的财务部门或成本核算部门很难完成。要解决这一个问题,医院的领导必须要对职工进行教育,在全体职工努力、相关部门和相关科室的支持之下,医院的各个职能部门必须要做到分工协作,医院的成本核算科室及财务部门开展具体的实施,医院开展成本核算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降低医院的医疗成本,控制医院的医疗成本,全体职工都参与其中,对成本核算部门及财务管理部门大力支持,做好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
2.医院计算机网络化管理问题
当前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自从电子计算机出现以后,计算机技术也已经步入到了大规模应用这一个阶段之中,电子计算机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到了医院财务管理及医院会计核算各个方面之中,并且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我国医院的实际情况来看,医院的各个科室都是单独进行计算机的使用,科室与科室之间没有很大的联系,存在着重复劳动的问题,计算机使用的效率不太高,计算机信息资源也一直在浪费,并没有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存在的优越性进行充分发挥。想要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医院必须要注重引进科学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及软件系统,并且要保证这两个系统之间能够相互衔接,联系医院的实际情况,把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及医院成本核算的程序进行结合,使得成本核算能够具有比较好的开发性和开放性,能够随时输出及接收财务数据,使得医院的成本核算资料越来越完整化。
3.医院成本核算问题
医院的成本核算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和工程,因此,医院的成本核算必须要具有和其相互适应的管理体系和具有很强成本核算能力作为后盾,因为医院受到了轻管理、重医疗观念影响,进而将经营管理人才资源配置进行了忽视,使得医院缺少医院经营管理型的人才,特别是缺少懂得财务管理、经济管理,同时又具备医疗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想要改善这一局面,医院要多渠道地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注重提升医院的成本核算人员素质,医院需要大量的懂得会计知识以及管理知识,同时又有计算机技能及医学知识的管理人才,医院成本核算人员必须要做到持证上岗。
二、结语
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医院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医院职工成本核算认识问题、医院计算机网络化管理问题,以及医院成本核算问题这三个方面对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楠单位:内蒙古林业总医院
1、受传统经营观念的影响,对成本管理认识不足
大多数医院经营者受传统经营观念的影响对医院实行成本核算认识不足,认为医院在安全医疗的基础上多收病人便可增加收入,成本核算可有可无。即便有了成本核算也会出现重医疗业务科室成本核算管理轻职能管理部门成本核算的管理模式。同时,重直接成本核算管理,轻间接成本核算管理;重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管理,轻责任成本核算管理等等。比如:目前,许多医院对于行政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管理费用没有进行分摊;房屋折旧费没有计提和分摊。这样算出的成本并非完全成本,是一种粗放型的成本核算形式,反映出来的医疗成本也较低,使得医院管理者对医院的经济效益高估,对管理者的决策产生误导,最终影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2、成本核算管理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
目前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起完整的医院成本核算理论和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体系,在行业规章中缺乏统一、科学、规范的方法,导致各医院在实际操作中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核算范围也各不相同,造成成本核算资料只能在本医院内部进行纵向比较,而不能在不同医院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使数据缺乏可比性,不便于对成本进行效益分析。
3、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水平不高
从目前状况来看,大多数医院计算机网络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缺乏反馈式控制,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独立于其他系统,不能很好的与成本核算系统衔接,信息资源存在很大的浪费,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没有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甚至出现手工核算电脑数据的现象,而手工操作往往又会导致成本核算工作效率降低,准确性差,制约了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4、忽视人力资源成本、质量成本和环境成本管理
医院成本管理的目标不是由利润最大化这一短期性的直接动因决定的,而应该定位在以患者满意和降低成本为核心的更具广度和深度战略层面上。从广度上看,医院成本管理应该从其内部的成本管理,发展到供应链成本管理;从深度看,应该从传统的成本管理,发展到精益化成本管理(人力资源成本、质量成本和环境成本)。传统的成本管理忽视了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和质量成本管理及环境成本管理。人力资源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医院利润的高低,加强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有效控制是增强医院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成本是医院的寿命。因此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可以节省大量的费用,从而增加收益,可防止收入降低。
二、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1、实行成本核算是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需要
医院在市场经济下要提高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就要根据卫生改革的要求把“事业”当成“产业”办,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诊治病人多,医疗质量高,病人负担的费用少,则社会效益好;医务劳动耗费少,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益越好。
2、实行成本核算是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的依据
由于医疗服务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医疗服务项目完全由政府定价。成本是制定价格的最低界限,只有正确核算成本,真实反映医疗服务耗费,才能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定价提供依据,才能使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耗费得到合理补偿,保证其正常运转。
3、实行成本核算能够增强职工成本意识,使职工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通过开展成本核算,能够使全院职工认识到成本核算不仅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且是医院所有部门、所有员工共同的事情,成本核算需要多部门的配合,成本分析也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参与。目前,国家正在倡导节约资源,主张用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效益。通过成本核算,可以使职工了解医院经济运行的情况和成本支出情况,这样就能树立全院职工的成本意识和成本观念,自觉节约资源,杜绝浪费,从而实现医疗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
4、实行成本核算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的基础
成本核算是医院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激励制度是促进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管理措施,绩效工资核算是实行按劳分配的一种补充方式,是对医务人员提供超额劳动的报酬,是激励制度的重要内容。
5、实行成本核算是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医院要在竞争中取胜,就要面向市场,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只有及时提供准确的成本资料,才能使预测、决策和分析等活动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三、完善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措施
1、做好成本核算基础工作,规范运作流程
(1)在成本核算前,必须对医院各部门、各科室的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界定产权,确认价值,核实资产的占有量。
(2)建立健全实物资产的计量、计价、验收、领退、转移、报废、清查和盘点制度,这是进行成本控制、正确计算成本的重要前提。
(3)建立数据分类标准和操作规范,便于计算机操作,使医院经济管理各子系统之间信息数据能够自动分类和归集,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为成本核算的自动化、科学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4)成本核算离不开可靠的原始记录和凭证,应该制定原始记录与凭证传递流程,为成本核算提供可靠依据。
(5)成本核算不应局限于事后的记录和计算,应在费用发生之前和发生中加强审核与控制,应事先制定费用的开支标准,明确费用审批权限,做到有章可循,便于有效控制成本。
2、对成本费用进行合理的归集与分摊
(1)确定成本归集对象是实行成本核算的基础,目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按核算对象不同可分为医院级成本核算、科室级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三个层次。医院可根据自身管理要求选择适宜的成本核算对象。
(2)按照谁受益归集给谁的原则,尽可能将成本归集到最低级的明细项目上,同时要归集到最小的部门。
(3)为了便于成本管理,可按月、季、年确定成本计算期。
(4)直接成本是将各科室的各项支出直接归集到科室医疗成本,间接成本应按照合理原则在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不同科室或不同服务项目之间进行分配,在分摊时要做到谁受益多,谁承担成本就多,以便明确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职责,使效益评价公平合理。
3、将某项间接成本费用进行分摊
(1)成本费用分摊的内容有:不同服务对象之间的成本分摊;科室单位间的分摊;床日、诊次和项目成本的分摊。
(2)成本费用分摊的主要原则:因果关系、受益程度、公平平等、承受能力。
(3)常见的成本分摊基础是按收入的比例分摊,如检验费、检查费;按科室职工人数分摊,如管理费用;按科室面积分摊,如清洁费用、电费;按住院床日数分摊,如水费、能源费;按床位比例分摊,如管理费用;按门诊人次分摊,如门诊水电费。
(4)常用的分摊方法:直接法、阶梯分配法、双重分配法、联立方程法。其中,联立方程法最精确,但操作复杂;阶梯分配法可清楚表明间接成本的构成;双重分配法更适用于中小型医院。
4、进行医院成本分析
(1)医院成本分析包括:分析医院总的成本水平;分析各战略经营领域的成本水平;分析各战略经营领域中主要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水平。
(2)医院成本分析的一般方法有:收支平衡分析、分析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编写成本分析报告等。
(3)医院成本分析的专门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标准成本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等。
5、提高成本核算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水平
由于医疗服务技术性强、涉及面广且复杂多样,专业分工精细,业务流程和经济的运行比较复杂,而且成本核算的层次多,数据量非常大,因此医疗服务的成本核算必须依赖于计算机系统,医院要在全院建立一套功能完善、包含核算管理功能模块的计算机系统,在收费处、临床、医技科室、仓库、药库、后勤、财务实行联网,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成本核算数据的共享,全面提高成本核算管理质量和效率,使计算机网络在医院成本核算过程中发挥作用。
6、严格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正在成为主导地位的核心生产要素,医院必须把人力资源作为战略资源考虑,合理控制人员增长,精简科室人员,提高员工的知识和创新能力,实行竞争上岗、转岗分流,避免因人才的“高消费”而导致成本的升高,从而影响医院经济效益。
总之,成本是医院竞争的战略核心,医院相对其竞争对手要保持较大的优势,极为重要的途径就是在成本方面有所作为。通过开展成本核算,充分挖掘医院人、财、物的潜力,使医院有限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从而增强医院的竞争力,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宜珍、周瑞、李春:医院财务管理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潘文珍、王路:关于医院成本核算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
[3]陈晓玲:浅谈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性[J].现代经济,2008(7).
[4]江晶: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
[5]费峰:医院成本分配与核算[M].上海:上海财政大学出版社,2008.
[6]张凯: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J].经济师,2008(3).
[7]张英:医院管理咨询实务[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7) 14-0114- 03
doi:10. 3969/j.issn.1671-5918. 2017. 14. 043
[本刊网址]l'ittp://hbxb.net
引 言
近些年来,新财务制度得到推广和应用。不仅有助于财务会计活动顺利进行,还能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资金浪费,促进企业综合效益提升。成本核算作为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运行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目前在成本核算中,一些工作人员没有严格遵循规范流程进行,制约成本核算水平提高,对企业发展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为扭转这种局面,推动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应该落实新财务制度的各项措施,有效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进而避免资金浪费,努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也为企业运行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注入生机与动力。
一、新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意义
对企业运行和发展来说,成本核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做好该项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财务会计工作水平,对企业发展和综合效益提升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实现对资金的合理利用
资金利用是企?I的一项重要活动,对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情况,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在日常工作中,不注重成本核算,对资金使用状况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忽视及时跟踪资金使用情况,则容易导致资金浪费,不利于企业运行效益提升。而落实新财务制度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对资金使用加强跟踪与管理。能有效规范和引导资金使用,确保资金使用落到实处,使其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进而有效提升资金利用效率,为企业运行和发展创造条件。
(二)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水平
加强成本控制,严格资金支出和管理,这是每个企业不可忽视的工作,有利于实现对成本的严格控制。在新财务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下,采取措施调动工作人员热情,明确他们的职责,严格按规范要求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能够实现对资金的合理利用,进而严格控制企业各项支出,让资金利用落实到位。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成本预算方案,减少不必要损失,这对加强企业成本控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运行发展和效益提升紧密相连。落实新财务制度的各项规定,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可以有效约束和规范工作人员的各项活动,激发成本核算人员的主动性,让他们严格遵循规范流程开展各项工作,对资金使用和成本核算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修复和完善措施。进而避免资金浪费,减少不必要支出,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二、新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不足
虽然加强成本核算具有重要作用,也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与重视。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新财务制度没有严格落实,一些成本核算人员责任心不强,制约成本核算水平提升,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成本核算组织机构不完善
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制度措施,合理配置成本核算工作人员,这是有效开展成本核算的前提和基础。但目前一些企业忽视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没有根据财务会计和成本核算需要,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不利于工作人员相互协调与配合,影响成本核算工作水平提升。
(二)成本核算体系结构不健全
为优化成本核算流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立即采取修复措施,有必要结合具体需要完善成本核算体系结构。但一些企业不注重该项工作,成本核算制度和相关措施不完善,一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成本核算责任制和奖惩激励机制没有严格落实,不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热情,对成本核算活动开展也产生不利影响。
(三)工作人员成本核算水平有待提升
例如,一些成本核算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成本核算流程、工作要点不熟悉,在具体工作中,未能严格遵循新财务制度的规定开展成本核算的各项活动,容易导致数据计算和分析错误。或者忽视建立完善的管理培训制度,新知识和新制度学习不足,难以提高工作人员综合技能,制约成本核算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
要想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必要的。这样既能加快成本核算速度,还能减少误差,促进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提升。但目前在具体活动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忽视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或者数据资料收集不全面,影响成本核算工作效率提高。
三、新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对策
为有效提升成本核算水平,结合新财务制度的要求和相关规定,推动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完善成本核算组织机构
要充分认识成本核算对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将成本核算纳入财务会计工作之中,推动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根据经营状况和财务会计活动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并增进管理、财会、销售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要合理安排成本核算人员的日常工作,密切分工,增进联系,将成本核算责任层层落实到位,形成完善的成本核算组织机构。完善制度措施,推动成本核算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促进工作效率提升。加强成本核算重要性的宣传活动,提高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成本核算人员工作热情,让他们掌握新财务制度,遵循规范流程开展成本核算各项活动,为企业发展和运营创造良好条件。
(二)健全成本核算体系结构
成本核算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关键,为提升工作水平,健全成本核算体系结构是必要的。可以成立成本核算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规划成本核算制度与流程,确保方案得到有效实施。建立成本核算工作小组,明确每个工作人员职责,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填写报告,为企业财务会计决策提供参考。根据实际需要,对成本核算流程进行完善和优化,改进存在的不足,努力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加强监督管理与考核,确保新财务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并统计各部门成本核算情况,发现存在的不足时应该及时完善,不断优化成本核算流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有效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水平。
(三)严格落实成本核算责任制
?樘岣叱杀竞怂愎ぷ魉?平,实现对成本的严格控制,建立并严格落实成本核算责任制是必要的。这样既能有效规范成本核算人员的每项活动,还能明确他们的职责和任务,为提高成本核算水平奠定基础。作为企业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成本核算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明确成本核算部门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有效规范和引导各项活动,进而让他们按新财务制度的要求开展各项活动,确保成本核算工作落实到位,促进工作水平提升。要根据核算对象和核算任务与工作要求,拟定每个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让他们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保障各项制度得到严格执行与落实。利用新财务制度健全成本核算责任制,更好约束和规范工作人员职责,提升成本核算人员责任心,严格遵循制度和规范要求开展各项活动,进而出色完成成本核算任务。
(四)提高工作人员成本核算水平
为确保成本核算水平,推动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成本核算队伍建设,努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必要的。为此,应该根据成本核算的具体需要,引进财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成本核算工作人员,充实成本核算队伍,努力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工作队伍。为提高工作效率,成本核算应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工作人员胜任成本核算各项工作的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培训机制,采用现场授课、讲座等形式加强学习,深化对新财务制度的理解与认识,提高专业化水平,并明确成本核算的目标和流程,熟练开展各项活动。加强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学习,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开展成本核算的各项活动。加强管理与考核,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建立并落实责任制,让成本核算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并按规章制度要求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同时,成本核算人员要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加强理论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学习,熟悉成本核算工作流程。要具备奉献精神,遵循规范流程开展工作,做好成本核算的每一项活动,对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和完善,顺利完成成本核算各项任务。
(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合理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是必要的。这样不仅顺应时展趋势,还能有效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为此,要根据成本核算具体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收集并完善财务会计信息和数据资料,保证数据信息完整,为成本核算活动开展和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与参考。同时,在完善的数据信息支持下,有利于财务会计数据信息查询和分析,为成本核算活动开展创造便利。要建立成本核算动态跟踪和分析机制,注重成本核算信息的更新和完善,及时查询和分析数据资料,进而详细全面掌握财务会计和成本核算状况。同时还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培训,让工作人员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成本核算。并遵循工作流程,掌握成本核算技能,确保成本核算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
目前,多数医院未能构建起健全完善的内部成本核算控制体系,只有建立了相对的成本核算模式。由于传统成本核算工作的管理模式,使管理职能在诸多会计核算管理环节中,不能有效发挥,受到严重制约,并且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管理缺陷。
一、目前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一)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相应监管约束机制
医院缺乏科学规范的成本核算管理的统一标准和核算制度。由于我国现在的会计准则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的成本核算的原则和方法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各医院都是单独的制定自己的核算方法。成本核算管理意识淡薄,尚未建立明确的成本管理负责制度,管理理念落后,缺乏相应的监管约束机制,造成成本管理范畴片面化,在产出过程中不计效益,盲目创收,加剧了医疗成本随收入增长而迅速膨胀的现象。
(二)成本核算管理意识淡薄
医院管理者和职工对医院加强成本核算管理的意义认识不足,成本费用控制意识淡薄,卫生资源不足和利用效率不高,浪费情况严重,医院经济核算责任制与成本管理不能有效结合,成本核算不实,信息失真,医院潜亏严重。
(三)医院成本控制手段落后,缺乏科学的方法体系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服务涉及面越来越广且复杂多样,要求专业分工更加精细。成本核算数据庞大繁杂,对财务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医院成本控制手段落后,不能像工商企业成本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管理控制体系,缺乏与之相应的核算规范方法体系。
二、医院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实施对策
(一)提升成本核算管理意识,更新成本控制观念
为了适应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医院应完善成本核算的管理机制,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规章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全院所有部门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建立双向成本费用核算管理机制,转变和更新成本控制观念。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成本费用控制管理模式,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要对成本费用从经济和社会两个角度上理解与把握,既要从经济视角看成本费用,也要从社会视角看成本费用。
(二)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核算信息系统,推进成本核算管理电算化
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数据是相当庞大和繁杂的,如果仅靠手工来核算十分困难,这就要求在成本核算中要实现计算机系统化、自动化,这是做好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基础。要实现成本核算的计算机系统化,就要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进行编程,建立系统;或者直接购买比较成熟的“医院成本核算系统”软件。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内容要考虑全面,应该包含有成本预测、科室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管理、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等内容,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核算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全方位的解决管理方面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加强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管理。
(三)做好成本管理的预测和效益分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医院经营和管理水平
医院在实施成本核算管理时,要在细化、深化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建立成本核算管理指标体系、成本分析评价体系和成本信息体系,做好成本的分析、控制以及效益的分析工作。要根据成本分析评价的结果和标准,对人员工资、各种材料消耗、水电消耗、公务费及设备购置费实现事前控制。要通过对病人费用水平的考核,强化成本质量的考核管理,实现对医疗服务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成本核算控制。同时,还要选择若干医疗服务项目或病种开展项目、病种成本核算,为医院进行价格决策提供依据,为开展单病种收费管理,降低病人医疗费用提供相关数据。建立健全内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加强以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绩效评估为主要内容的成本核算管理,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高医院竞争力,占有医疗市场份额。
降低管理成本应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真正减少坏账损失;二是提高医院管理效益,推进医院管理的规范化、网络化和科学化,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深化后勤部门改革,本着对内搞好保障、对外开放经营的原则,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使后勤部门由管理型服务转向经营型服务,以减少管理成本。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在对成本核算进行控制管理时,一定要权衡好控制体系执行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全面依据医院自身特点对其进行有序管理。在当今新形势下,实现医院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医院各科室、各部门单位的积极协调,共同努力配合,从而有效提升医院成本控制管理水平。只有正确认识医院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才能正确处理国家、病人、医院的利益关系;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管理,才能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医院各项的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物流企业; 物流成本; 作业成本法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经济社会里,实现产品成本的有效控制是物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重要保障。物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与否对于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经营决策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需要采用有效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对成本进行合理的分配。但是,当前尚未形成适用于现代物流企业的独立会计核算制度,各物流企业在核算物流成本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然而,传统核算方法缺乏准确性,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挖掘新的成本核算方法以满足物流企业的发展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物流企业项目成本核算数据,运用成本管理策略,从作业、成本动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与完善十分必要。
一、作业成本法对物流企业的适用性分析
(一)营运间接费用所占比重较大,迎合作业成本适用条件
营运间接费用所占比重较大是物流企业成本构成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且其营运间接费用核算的范围也比较广。对于以客户或以服务为核算对象的物流企业来说,其营运间接费用包括:车辆的折旧费用、保养费、维修费、搬运费、装卸费等,同时还包括司机的工资、福利费用等支出,在使用车辆过程中涉及的车辆燃油费、油等在物流企业中都归属于营运间接费用,对物流企业来说营运间接费用所占比重较大,是其成本构成的主要方面。对于间接费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是采用工时等作为分配标准,这种分配法在企业间接费用发生额度较大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合理;而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成本核算的动因,细化了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更加准确和科学,符合物流企业成本核算。
(二)有效解决物流服务这一无形产品定价难、个性化强的问题
物流企业有个很明显的特征是在企业整个会计核算中没有存货,其物流服务是企业主要的产品,而这种产品通常体现为无形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物流服务这种产品根据每个客户对运输目的地、时间、运输货物种类的不同,通常也体现为物流服务的非重复性特点,企业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几乎不会出现完全一样的服务。对于这样的差别化无形产品如何进行定价,是物流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如果仍然采用传统会计成本核算方法,很难满足产品的无形性和多样化要求,而作业成本法采用作业动因分析法,将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面,物流成本按物流作业进行分类,把企业物流活动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计入各项物流作业中,有效解决客户之间的成本差异特点,能更为合理地制定出服务的价格,解决无形物流服务定价难的问题。
二、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具体运用
某生猪原料供应物流企业设有仓储部、运输部、装卸部、货代部、配送部、行政部,该企业2011年8月份签订了甲乙两份不同的物流服务合同,合同均规定将30 000件的生猪原料从A地运往B地。其中,甲合同规定:30 000件生猪原料一次性从A地运到物流公司,然后每三天分送3 000件送至B地;乙合同规定,30 000件货物分三次送到物流公司,然后每天送1 000件到B地。
第一步:确认和归集企业发生的各种资源耗费
该物流企业资源耗费包括工资、燃料、轮胎、保养修理费、养路费等。该物流企业8月份间接费用合计数经过统计一共发生100 000元,其明细科目分别为运输部15 000元、货代部1 800元、仓储部30 000元、装卸部12 000元、配送部38 000元、行政部3 200元。
第二步:选择资源消耗的动因
资源消耗动因是分配作业所耗资源的依据,作业的资源动因往往不仅仅只有一个,应该选择与实耗资源相关程度较高并且易于量化的资源动因作为分配作业成本、计算成本的依据,比如:人工小时、机器小时、机器准备次数、产品批数、收料次数、物料搬运量、订单份数、检验次数、流程改变次数等,养路费和燃料消耗的动因可以选择所运输货物的重量或者里程,装卸人员工资与装卸件数有关,可以作为动因,包装作业可以选择包装物品的件数等等。根据资源消耗的动因计算出动因系数以及单位成本动因费用分配率,如表1所示。
第三步:将间接费用按单位成本动因分配率和作业进行归集分配
根据统计出来的动因总数和各个作业单位成本动因费用分配率,计算出各个作业应该承担的间接费用,然后加总计算出每份合同应该消耗的总的成本。其计算公式为:分摊成本=某作业成本(库)分配率×被某产品耗用作业动因数量,计算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同样数量的某一货物,在同一时间内、始发地与到达地不变的情况下,服务合同乙的成本高于服务合同甲。这种成本信息较真实地反映了两份物流合同的成本水平,因为合同乙需要的物流服务更加复杂,所以消耗的服务作业更多。
三、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实施的对策
(一)正确识别物流作业、合理选择物流成本动因
物流企业作业成本划分是作业成本实施的关键步骤,在作业成本划分时应该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作业划分不可过细或者过粗。作业划分过细将会加大成本核算的工作量,增加成本核算的难度,使作业成本法难于应用;如果划分过粗很难体现作业成本管理的先进理念,所以作业划分取决于企业的成本大小、核算人员素质、企业成本核算的目的等多方面因素,在综合考虑各因素后适度划分作业。对于成本动因的选取,物流企业同样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同时还要考虑获取成本动因数据的难易程度、成本动因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偏差、成本动因对行为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建立合理的物流成本动因。
(二)建立有效的物流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管理系统
由于物流企业的物流链包括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等一系列的环节,每个环节都会涉及不同的作业,这么庞大的作业信息的采集和归集必须建立配套的计算机跟踪和控制系统,有相应的软件工具对物流作业进行管理,建立作业数据库系统,否则如此多样化的作业信息,如果缺少计算机系统的辅助支持,计算起来工作量将非常大,难以发挥作业成本法核算的优势。所以,在物流企业中能否有计算机支持系统,能否设计出符合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归集和跟踪的计算机软件,是作业成本有效实施的关键。
(三)建立与作业成本法相配套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作业成本特别是对高个性化服务的物流企业来说,在物流链发生的每个环节,都会产生不同的作业,决定了物流企业的作业成本链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对其管理除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外,还需要配合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对物流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供应链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控制前馈的物料流和反馈的信息流及资金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马士华等,2000)。我国2001年实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18354—2001)中对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在作业成本法管理中应该应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建立起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到客户连成一体的网链结构,同时配合物流企业生产的特点重构供应链管理体系,建立贯穿于供应链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供应链与计算机系统的有效配合。
(四)培养适合作业成本法应用的高素质人才
作业成本在作业确认和成本动因选择上通常具有一定主观性,也就是说,作业划分是否妥当是作业成本计算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不同的人、不同的作业划分会产生不同的计算结果。所以,对于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人员来说,除了应该具备财务人员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外,还应该具有较高的物流成本分析和管理能力。同时作业成本核算法在物流企业中对计算水平要求较高,相关的人员还应该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软件开发应用能力。可以说高素质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对作业成本法的发展至关重要。
(五)作业成本法应在物流企业中循序渐进地逐步展开
作业成本虽然在国外物流企业中已经成功引入,但是对于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来说,作业成本法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应用时,对计算机信息支持系统、企业人员素质等要求较高,而我国除少数信息化程度较高、管理比较先进的大型企业外,作业成本全面实施的条件尚不成熟,所以作业成本法全面实施和普及势必困难重重。因此,建议作业成本应该逐步展开,先行在大型物流企业中应用,对于中小型物流企业来说,可以先在部分环节应用作业成本法,选择重要的作业进行作业成本核算,最后逐步推广。这样,能更有效地发挥作业成本法的作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运用作业成本法能不断改进物流作业完成的效率和质量水平,在各个物流环节上尽量减少浪费和资源消耗,使物流企业不断建立最有效的物流链,处于不断改进的环境中,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逐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 夏金海.作业成本法应用条件分析及实施对策[J].统计与决策,2007(24).
[2] 赵息,孟庆玲.作业成本法在现代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 齐伟超.企业物流成本控制问题及思路[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3).
[4] 崔磊.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宏观视角[J].科技信息,2006(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成本核算已成为实行医院科学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完整的医院成本核算理论尚未确立,医院成本核算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现有医院成本核算原理与核算方法都是借鉴或模仿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原理和方法,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如何建立好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已成为医院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败的关键,本文结合工作体会谈几点看法。
1 目前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1 成本核算基础薄弱
一方面核算软件及网络滞后。在科学技术和网络设备发达的今天,由于没有统一的医院成本核算标准和制度体系,很多医院的采用的成本核算软件需要更新,甚至不少医院仍停留在繁重的手工劳动阶段,效率低下,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管理。
另一方面核算人才编配不够。成本核算的成功运行必须要有一支强有力的成本核算队伍做后盾。长期以来,医院对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对成本核算重视不够,因此使得医院缺少既懂经济和财务管理,又具有医疗知识的复合性人才。
1.2 成本核算与奖金分配的关系处理不当
目前医院将成本核算的结果作为奖金发放的基础和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增强成本意识的作用。但是,它也导致员工不能正确认识成本核算与奖金分配的关系,把成本核算只当作奖金分配的手段,这种本末倒置的认识会将成本核算带入误区,严重影响医院成本核算的发展。
1.3 成本控制仅停留在事后控制阶段
医院成本控制包括制定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控制等内容。但由于目前医院的成本控制仅停留在事后控制阶段,即收入减支出,以结余部分按一定百分比提取科室奖金。这容易使科室过分追求和注重提奖比例,而忽视了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本身的作用和目的。
2 建立和完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
2.1 更新医院成本核算管理软件,完善计算机网络
目前医院业务量较大,其成本核算工作量大、计算繁琐,运用手工计算准确性差。因此,医院应大力推进计算机网络化、自动化,建立内部局域网,根据部门分工,开发功能先进的软件系统,实现成本核算数据的自动收集、存储、分析和信息共享,确保成本核算的高效、准确,为医院决策和发展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支持和信息保障。同时,此软件系统要有与科室成本核算相配套的奖金核算功能,有较完善的成本计划、预测、控制、考核、分析评价等管理功能,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和水平。
2.2 加强医院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事业成功的基础。目前卫生经济管理需要大批懂管理、懂财务、懂卫生和懂计算机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医院应加强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卫生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工作,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必要时,可通过引进人才的办法,加快医院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
2.3 正确认识医院成本核算与奖金分配的关系
科室成本核算不等于奖金分配,虽然成本核算与激励机制密切相关,但是激励机制只是成本核算的手段之一,而不是目的。当然,成本核算要利用经济杠杆,通过奖金分配可以调动大家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更好的促进成本核算。奖金分配应该以科室收支节余为基础,通过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率为指标,科学合理的考核科室工作绩效并核算科室奖金。通过综合目标考核,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病人费用,提高社会效益;通过成本控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逐步建立按岗取酬、按工作量取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奖金分配机制。
2.4 逐步推进三级成本核算,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医院成本核算是一个目标体系,不能只考虑问题的范围局限于成本本身,也不应只局限于成本的发生过程。应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以医院为视角,配合医院的战略选择,以医院的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为重点;二是以科室为视角,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以建立统一、稳定的一线科室为基础;三是以医疗项目为视角,利用资源、成本、质量、数量、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以降低成本为核心。
2.4.1 院级成本核算
医院经营的目标是追求医疗服务效益最优化,即可以兼顾“质量、安全、服务、管理和绩效”。实行成本核算,建立医院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加强内控,合理利用医疗资源,降低成本,以提高医院的生存力、竞争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医院战略的选择和管理措施的实施必须考虑成本的支撑力度和医院在成本方面的承受能力,而降低成本必须以有利于医院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并有利于医院管理措施的实施。
2.4.2 科级成本核算
科室的经济活动直接决定着医院预算的实现以及经济效益的高低。科室成本核算是将全院的各项成本逐级分步骤地分摊到直接医疗科室,充分披露各级各类科室的全部成本,是医院成本核算的最基本的落脚点。要让全体员工认识到,它不仅仅是管理人员的职责,更是全体员工的责任。
【关键词】医院 新会计制度 成本核算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的医院建设需求。医院如果需要促进自身的发展,必须要对现有的医疗成本和经济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因此,推行全成本核算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新会计制度下全成本核算的概念及意义
医院成本核算以往的科室成本多以以奖金分配为目的,因此成本核算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医院全成本核算作为一项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活动,不同于以往医院自行开展的科室成本核算,其成本概念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能准确的反应成本状况,全成本核算属于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成本控制方案,在医院的财务部门工作中,实行全成本核算主要体现在工资成本、医疗消耗成本和管理成本的核算。通过全成本核算的实行,可以对成本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进而可以保证医疗事业的公开化和透明化。
在医院中实行全成本核算,符合新时期医院发展的需求,可以优化医院的资源配置。通过全成本核算,为医院的价值补偿,医疗付费标准的制订以及医院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优化医院的资源配置。同时,全成本核算的应用,可以规范医院的管理流程,各个科室的成本与支出将会更加透明化,有利于医院深入各个层次进行管理。另外,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并且将其纳入正常的工作流程,可以提升员工的积极性,进而可以较好的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二、新会计制度下全成本核算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和员工缺乏对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逐渐制定了新会计制度,对我国医院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但是在医院的发展中,管理人员由于知识和专业素养的缺乏,导致其对全成本核算缺乏有效的重视程度,致使其在工作中,难以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同时不利于为会计部门树立较好的榜样,进而不利于医院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发展。
(二)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在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致使医院的全成本核算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例如在会计部门的成本核算中,会计人员仅仅根据简单的数据单而进行核算,无法对其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同时,成本的核算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完成,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各个部门将缺乏合理的配合,进而无法有效的完成成本核算工作。
(三)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在全成本核算任务中,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会影响成本核算的效率,继而影响着医院的收益情况。在目前的医院全成本核算中,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明显不足,影响着成本核算的效率。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会计人员缺乏全成本核算的专业知识,无法有效的完成核算任务。其次,会计人员缺乏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无法有效的掌控成本核算软件。最后,会计人员缺乏对成本的规划知识,无法有效的制定相应的成本核算计划。诸多因素会对会计人员的成本核算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新会计制度下全成本核算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提升管理人员对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
在医院的发展中,由于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对全成本核算缺乏有效的重视程度,致使医院的成本核算效率较低,不利于医院控制自身的成本。因此,在新会计制度下,我国医院的相关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成本核算意识。首先,管理人员要提升对成本核算的认知,要积极的引进先进的成本核算技术,以期可以更好的为医院节约成本。其次,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员工的引导,使其可以树立成本核算的观念。最后,员工通过培训和管理人员的引导,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思想意识,以期可以全面的提升医院的成本核算效率。
(二)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和监督机制
医院在新会计制度下实行全成本核算工作时,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制度,致使医院的成本核算缺乏合理性,不利于提升成本核算的质量。因此,在医院的核算中,要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以期可以合理的完成成本核算任务。首先,医院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保证监督人员的工作有据可循。其次,医院要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监督部门要独立于医院的体制,使其可以对成本核算进行严格的监管。最后,监管机构要对成本核算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一旦发现其不足之处,要及时的纠正。
(三)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
在医院的成本预算中,如果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将会降低全成本核算的效率。因此医院要不断的制定培训措施来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首先在专业素质方面,医院要聘请专业的人员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可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继而可以更好的完成医院的工作。其次,医院要对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进行培训,使其可以更好的掌握计算机成本核算软件。最后,医院可以在内部建立网络交流平台,使会计人员可以在平台中进行交流,同时医院可以定期的在平台中聘请专家进行网络授课。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必然会提升会计人员的整体素养。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知,新会计制度颁发以后,对医院实施并完善全成本核算具有一定的影响,是其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成为医院实施科学决策、管理与核算工作的重要保障。在这个过程中,医院成为制度下的受益者与执行者,需要正视该项制度,重视全成本核算,以期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袁宗祥.浅议医院新会计制度下全成本核算面临的问题与应对[J].现代商业,2013,(08).
[2]邱晓晖.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全成本核算[J].中国外资,2013,(09).
[3]王威华.新制度下公立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06).
【关键词】工作过程;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一、 引言
2015年7月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职业教育应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更新课程内容,要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根据文件精神,反思当前我们的《成本会计》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手段、组织教学的角度、考核和实训体系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已进行了一些改革,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离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本文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具体改革措施,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成本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就业实际
高职院校使用的《成本会计》教材内容几乎就是在本科《成本会计》教材基础上的缩减版,其中成本核算部分的内容几乎没有区别。众所周知,本科学生和高职学生就业方向是不同的,本科学生主要是在大中型企业就业,而高职学生则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生产工艺过程更简单,定额管理落后,学生学习的一些内容(如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等)在实践中根本用不上。另外教材中所举的一些案例太过特殊,脱离实际,学生学习这样的内容,到了实际中无法解决具体问题。以动力费用(电力)分配为例,几乎所有教材所举案例都只有一个电价,都在阐述总电表度数与分电表度数之和相等的情况下电费如何分配。工业企业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电分为两种,即照明用电和动力用电,二者的电价是不同的。企业各车间和部门的照明用电和动力用电一般分别装有电表,企业按总电表的度数交电费,按分电表度数分配电费,但分电表的度数之和可能就不等于总电表度数。若企业同时使用不同电价的两种电,当分电表度数之和不等于总电表度数,这时我们的电费该如何分配,教材就没提及了。对这一问题若老师不结合实际工作予以补充,学生一到工作岗位遇到该问题就会不知所措。因此可以说现有教材教学内容安排无法适应高职高专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二)在课程教学和考核方式上没有将信息技术与《成本会计》理论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脱离时代的发展需要
当今世界是信息化的社会,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使会计工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的变革,会计电算化、办公自动化已是会计工作的常态。这就要求我们的成本会计教学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到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当前,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成本会计教学中,“课堂板书+PPT”是《成本会计》教学的主要形式。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表格的形式反映各种成本费用计算分配方法和成本核算流程的,现在的教师都以PPT辅助教学,但PPT上的图表看不到数据计算过程,一张图表就需一张PPT,不能反映成本归集分配核算的全貌,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过分依赖PPT直接演示,对于涉及到成本核算的大量表格和数据直接呈现给学生,没有过程体现,学生搞不清数据的来龙去脉和填置顺序,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许多中小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成本核算表格包括会计报表等主要是通过Excel表来编制的。可以说单纯以PPT来进行成本会计的图表教学是极其不恰当的,既不利于学生对成本核算方法和流程的掌握,又脱离客观工作需要,必须进行改革。
传统的《成本会计》课程的课后作业、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大都是书面形式。而在会计实践中,表格的编制填写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的,手工编表这种练习和考核方式是极其落后的,脱离时代的发展需要,也脱离了会计工作的客观实际。
(三)组织课程教学的角度陈旧
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考学生背”的公式化教学,教师授课主要是按教材内容“满堂灌”,生怕少讲一个知识点,至于这个知识点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用却不做过多关注,这种“本本主义”不能实现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如成本会计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成本核算流程,我们的教材对成本计算的基本流程只做了简要介绍,对材料费用、工资费用、折旧费等费用的具体核算流程没做明确的阐述,若老师不结合实账做详细的说明,学生对具体的核算流程认识不清,踏上工作岗位一接触实账就不知所措,导致学生虽掌握了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却难以做到学以致用。
(四)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与其他相关课程知识的融合
会计专业设置的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设置这些课程是因为会计实践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其具体的工作过程是多门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工资核算为例,计算分配工资要用成本会计的知识,编制工资计算分配表格要使用计算机基础中Excel表编制的知识或会计电算化的知识,表格的审核需用基础会计中的知识,依据表格做分录却是财务会计所讲授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各门课程的知识,还能将各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综合应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才能胜任会计工作。高职学生普遍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差,虽然教师会有意识的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前后联系,综合应用,但绝大部分的教师是针对所授同一门课程而言,很少有教师在教学中会结合会计实践工作,将所授课程的知识与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地向学生讲授,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系统性的专业技能。
(五)实训组织方式不合理
在《成本会计》理论课程完成后,高职院校大都会安排相应的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对成本核算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具体的实训方式上一些学校采用全手工实训,一些学校利用软件来进行实训。依据笔者十年的会计从业经验,这两种实训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都各有弊端。
采用全手工方式实训,会计凭证的填制、成本核算表格的编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都是通过手工完成,这样虽然能让学生对会计工作过程尤其是成本核算流程有较深刻的认识,却脱离了会计工作实际。当前的会计工作,办公自动化已实现了全覆盖。即使是没有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对成本核算表格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甚至是账簿的登记,都不再是手工操作,而是利用Excel表来完成。Excel表在会计实践中的应用尤其是成本核算中的应用及其广泛,Excel表的编制应用能力已是会计从业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采用全手工的方式来进行成本核算技能的培养是不合适的,落后于时代的需要,严重影响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对成本会计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来说,掌握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流程是重中之重。采用会计软件来进行实训,虽契合了时代的发展和会计工作的实际,但软件中成本核算的基础表格都是已编好的,账簿和报表是自动生成的,学生没有亲自动手参与成本核算的整个过程,对成本核算表格和账薄中数据的勾稽关系认识模糊,对会计工作过程尤其是成本核算流程缺乏感性的认识,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措施
(一)构建合理的,针对学生就业需要的教学内容
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合理的,针对学生就业需要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学以能用,学以有用。
具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特点,对现有教材不适用的内容进行删减。例如,教材在讲授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时,一共讲述了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分配法共5种方法,根据国外对澳大利亚、日本及英国公司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的系统调查显示,这三个国家50%以上的公司采用直接分配法,其他方法用的比例很小。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高职学生就业的现实,我们在授课时就可以只讲直接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适用于实行电算化企业)。
2.其次,对中小企业日常必须的,学生在日后成本核算分析工作中一定会接触和涉及的内容,如材料费用、工资费用、折旧费用等的核算,包括具体费用的核算程序,费用分配率、分配金额的小数点等方面应结合会计实账工作予以补充。如我们的教材在讲授成本费用分配时,都要涉及计算费用分配率和分配金额。但教材中对分配率与分配金额的小数点保留问题都未作说明,学生很疑惑,不知道究竟保留多少位小数好,对这个问题若老师仅仅是照本宣科,学生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应用都觉得无所适从。在教学中为实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目的,对这个问题应在学生一开始学习计算分配率和分配金额时就应明确,应从实账的角度分四个层次来组织教学。
第一步首先讲授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大体掌握相关成本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第二步,对分配率保留位数的问题,要明确指出在实际工作中分配率保留多少位是根据实践需要来定的。以服装厂为例,服装的生产需要线、纽扣等材料,这些材料价值(单价)很低,为准确进行材料分配计算成本,其分配率的小数点位数应保留较多,就应在四位数以上,可以是五位数,六位数,服装厂生产服装使用的布匹若单价较高,其分配率中小数点的位数可以保留较少。
第三步,应向学生明确指出在成本核算中,被分配的对象不管是费用还是材料的消耗量等,都必须全部被分配完。因此,当分配率是四舍五入数时,最后一个参与分配的部门或产品的费用或材料的耗用量等必须倒挤。
第四步,分配的费用金额最多只能保留二位小数。这是因为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我们的记账凭证和账簿与此相对应其最小单位也是分,因此分配金额最多只能保留二位小数。在实践中为方便核算,分配金额可以保留整数,若被分配费用含有小数,为简化核算,可将小数部分分配给最后一个部门或产品,其他部门或产品的分配金额为整数。
3.最后,成本会计主要讲授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但学生就业范围不仅仅在工业企业,还会在商品流通企业、农业企业等其他企业工作,因此我们在授课时应把其他行业成本核算也作为重要内容向学生进行讲授。
(二)应根据《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成本会计》课程进行有效融合
当前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融入到我们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我们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和考核中,充分利用信息工具促进学生学习,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进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和创新能力。《成本会计》课程的突出特点就是通过表格的形式反映各种成本费用计算分配方法和成本核算流程的,在实际工作中,Excel表在会计中尤其是中小企业成本核算中应用极其广泛。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的需要,应将Excel表引入《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图表教学、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的方式。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1.首先,在课堂教学中,直接采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Excel表讲述成本核算,一方面,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直接结合,可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Excel表格能清晰地展示成本核算表格和账薄中数据的勾稽关系,能动态地反映表格中数据的计算过程。学生可直观了解并掌握成本核算的整个流程,这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为日后正确进行成本核算夯实基础。
2.其次,《成本会计》课程一般安排64学时,其中实践16学时,这些都在教室完成,必要的课堂练习和平时测验都是书面纸质形式,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成本核算技能的培养。可将课程安排在有黑板的机房进行教学,(成本核算涉及大量的公式,公式讲解用板书更为有效)。由于学生在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已初步掌握Excel编制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上课前可安排学生根据教材上的表格自行编制相关的空白数据表格和账簿,上课时教师在讲完相关知识点后安排课堂练习,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计算填制表格,这样在教学中边讲解边让学生操作,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锻炼提高Excel表格的编制应用技能。
由于时间因素,期末考试只能考核成本核算体系的一小部分,无法考核学生对完整的成本核算体系和流程的掌握情况。《成本会计》课程安排在机房上课,平时测验就可选择上机考试,测验时给学生一些基本条件和数据,让学生据此选择成本核算方法体系,利用计算机编制成本分配表格和账簿,完成成本核算工作。这既可有效考核学生对成本核算方法和体系的掌握及应用情况,又贴近实账,锻炼提高学生的表格编辑和计算能力,强化操作技能。
3.再次,对课后作业业务题部分,改纸质作业为电子作业,要求学生用Excel表完成成本核算题,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成本核算的能力。
4.最后,对《成本会计》的期末考试,也可以改纸质形式为无纸化考试,这既与我们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和会计职称考试形式相接轨,又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5.另外,教师还可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PPT课件、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本课程的重点、难点、考试要求、习题答案等上传教学资源网站,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在课堂之外进一步给学生创造一个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教师可利用班级QQ群等平台与学生在课堂以外的空间进行交流探讨,答疑解惑,达到促成学生学会数字化学习的目的。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应从实账的角度组织课程教学
传统的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在教学思路和角度上还是“本本主义”,即从理论课本出发组织教学,这种教学思路和角度满足不了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需要,必须进行变革。我们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围绕课本的知识点,从实账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在讲授完知识点的同时还应分析这些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用,怎么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
如成本会计的核心是成本费用核算分配方法,如何使用这些方法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掌握成本核算基础数据的来源,而对数据的来源教材几乎没有介绍,教师授课如单纯从教材出发,不分析和强调成本核算基础数据的来源,学生就只会根据已知条件做题,到实际工作中没有现成的数据就不知怎么办,这种教学模式完全不可取。我们应从会计实账出发,使用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分析掌握成本核算中基础数据的来源。如我们在进行成本费用的分配时,待分配的费用哪些是由其他部门提供基础数据后计算获得,哪些是从会计账户中直接获得;分配的依据如机器工时、生产工人工资等哪些是由其他部门提供,哪些由财务部门提供。通过这种分析,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进行各种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来源于何处,在以后的会计工作中,才能做到学以致用。
(四)在教学中强化与其他课程相关知识融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会计实践工作是会计专业多门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中,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实际工作,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的知识融入成本会计教学中,以培养提高学生对各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材料成本核算为例,教师在讲授教材案例时,应启发学生分析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其直接依据主要是“发出材料汇总表”,发出材料的计价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两种,这是《财务会计》讲授的内容;编制“发出材料汇总表”的依据是领料单、退料单等,这些单据的编制和审核是《基础会计》讲授的内容;表格的编制使用的是《计算机基础》中的Excel表的编辑知识;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是我们刚学习的成本会计的知识;我们编制的分配表格就是自制原始凭证,应用《基础会计》的知识进行审核;按表格编制会计分录时,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在小企业就业,而小企业有些使用软件做账,有些还采用手工做账,结合学生的就业需要和《会计电算化》课程知识,可引导学生分析采用手工账我们如何做会计分录,用软件做账我们如何做分录。通过启发式教学,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强化与其他课程相关知识的融合,可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相关课程知识前后联系,融汇贯通,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才能快速地进入工作角色,做好会计工作。
(五)构建既贴近会计实践工作,又满足学生学习和就业需要的实训方式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在中小企业就职。当前,中小企业成本核算很多是通过编制Excel表来完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利用Excel表进行成本核算的技能,以增强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如前文所述,无论是全手工实训还是使用软件进行实训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都各有弊端。我们认为采用“手工账+Excel表”的方式来进行成本会计的实训,可有效融合全手工实训和使用软件实训的优点,满足对学生的成本核算技能和Excel表编辑能力培养的需要 。
“手工账+Excel表”的实训方式具体措施是:凭证的填制采用手工方式,但成本费用的分配表格、会计账簿、报表、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表都用Excel表来编制。学生利用Excel表来进行成本会计实训,其编制的 成本分配表格就是进行成本核算的自制原始凭证,从编制审核原始凭证到填制记账凭证再到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账簿,编制试算平衡表和会计报表,学生都是全程参与、亲自动手,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流程,了解成本核算表格和账薄中数据的勾稽关系,掌握会计核算的来龙去脉,增加学生对成本核算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日后实际工作中对账务的分析和理解,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尽快胜任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由于实践中许多中小企业是直接应用Excel表来进行成本核算的,利用Excel表来进行成本会计实训,既可让学生掌握成本核算流程和核算方法,又能提高学生对Excel表的编辑应用能力,还与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相契合。可以说采用“手工账+Excel表”的成本会计实训方式,可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与企业的需求无缝对接。
四、《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实践
2007年我们将《成本会计》教学大纲、课程标准、PPT课件、本课程的重点、难点等教学资料上传校园网站。从2012年开始我们改变教学思路,从实账的角度组织教学,依据中小企业成本核算岗位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将相关课程知识结合实账需要融入成本会计教学中,同时,将会计实践工作中广泛使用的Excel表格引入《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教学中注重结合课程特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严谨细致、勤勉尽责的职业素养。改革练习方式,将课后业务题布置为电子作业。这些改革,突出了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缩小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提高了学生对知识尤其是多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四年来我们已在17个教学班推行了这些改革措施,通过对实施改革班级的327名同学的调查了解,同学们一致认为,用会计实账中广泛使用的Excel表来讲授成本费用分配表格,使他们直观了解并掌握如何使用Excel表来进行成本核算,使成本会计的学习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由枯燥乏味变得兴趣盎然。课后作业也是利用计算机来完成,这种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直接结合的方式,使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大为提高,课上课下都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对自己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胜任成本核算工作充满信心。同时,用人单位也反馈我校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工作上手快,动手能力强。
五、结语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使学生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中获得工作知识、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学生对成本核算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实现职业岗位与课堂的“零距离” 接轨,显著地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成本核算理论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郭兆.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4(2).
[2] 唐茂霞 .将Excel表格引入成本会计教学[J].财会月刊, 2015(2).
[3] 李芸达,陈国平,范丽红,费金华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J].会计研究, 2015(2).
一、医药企业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医药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1)计算机信息手段应用不充分在医药企业成本管理中,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会计计算机管理方式的普及不全面,是阻碍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认识会计电算化方法,促进医药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向信息时代靠拢,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发展。(2)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制约医药企业成本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会计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关系到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效率的高低。但是,由于企业普遍缺乏对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培训和专业技能的规范,常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会计核算的随意性,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计算方法,导致成本核算的信息不全面、不及时。(3)成本预算失控等问题由于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预算失控是医药企业中较为常见的成本管理问题。成本预算缺乏合理的控制和约束,以至于总部对门店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造成阻碍。总部对门店的物流配置、门店自身的资金流通也因此失去控制,无法正常运转。2.医药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1)售价核算的弊端许多医药企业财务管理中依旧使用传统的售价核算方式,及“商品进销差价”的核算,虽然核算操作简单,但是售价核算的方式会给管理者造成视觉误区,而且容易出现错账、虚账、假账的不良行为,对医药企业的管理和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2)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核算不规范是医药企业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由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导致财务管理中出现多样的会计核算模式,即使有明文规章制度,缺乏对实际应用的监督,也不利于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系统化运作。(3)会计核算方式滞后当前许多医药企业的会计核算还沿用着传统的会计审核模式,没有普及信息化的计算机会计审核方法。滞后的会计核算方法,限制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不仅耗时长、不准确,还增加了工作负担,得不偿失。(4)会计核算的效率低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程序繁琐、效率低,很难做到票据、实物流动、资金运转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药企业的经济活动。其主要原因有采购不统一,资金应用效率低,以及不规范的会计审批操作,直接导致会计核算效率不高的问题出现。
二、优化医药企业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创新方法的有效措施
1.发展医药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1)创新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发展医药企业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创新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模式。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一般以总部统一管理和授权门店两种成本管理模式为主,创新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将统一管理和授权管理相结合。资金的流动统一由总部进行集中调动、筹集和分配,门店需要时,按照资金审批流程进行申请;同时门店将店面每日营业款进行结算,保留门店经营所需,其余的款项上缴总部。新的成本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资金的高效实用,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2)完善存货的进销存管理制度医药企业的特点之一就是商品繁多、种类丰富、数量庞大,而且还相对较为分散。完善医药企业存货的进销存管理制度,是通过管理科学化节约成本的重要形式。不合理的存货管理方式造成的浪费,是成本核算管理的缺陷。完善存货的进销存管理制度,注重每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降低存货的损耗;合理规划商品有效期内的使用范围;做好财务与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确保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3)规范会计核算,重视成本预算管理预算作为账目管理中重要的财务指标,重视成本预算的作用,要抛弃流于形式的成本预算方法。全面规范会计核算的流程,重视成本预算的管理,从控制成本预算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明确财务管理部门各个岗位的责任制度、量化考核方法,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能保证医药企业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4)建立计算机成本管理系统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成本核算管理中,促进医药企业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推广。信息时代的经济发展,重视管理的高效性和可靠性。显然,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医药企业经营规模的发展。建立九三级成本管理系统,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促进医药企业成本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2.优化会计核算创新方法的途径优化会计审核创新方法的主要途径分为“总部—店面”的会计核算方法、“总部—区域—店面”的会计核算方法、总部的会计审核处理方法、加盟店的会计审核处理方法四种会计核算模式。(1)“总部—店面”的会计核算方法“总部—店面”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是以总部财务部门对所有的门店财务进行整合、审查、核对。门店主要以报账工作为主,并根据管理和经营的需求制定辅助账目。总部定期对门店的资产、损益和财务进行统一核算。(2)“总部—区域—店面”的会计核算方法“总部—区域—店面”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是区域财务部门直接管理门店的账目,并对总部报账。简单来说,就是区域总部定期核算门店的资产、损益和财务,总部定期核算区域总部的资产、损益和财务,从而确保会计核算的精细化、准确化。(3)总部的会计审核处理方法和加盟店的会计审核处理方法总部的会计审核处理方法和加盟店的会计审核处理方法重要是针对医药企业中非直营经营模式的会计核算方式。根据店面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会计审核模式,确保医药企业经营模式多样化的正常运作,促进企业经济活动的发展和进步。坚持会计审核的基本原则,保证会计审核的信息全面、客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药企业的发展规模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创新会计核算的方法,将现代计算机会计应用其中,促进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向信息化发展是重要的优化措施之一。针对当前医药企业成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全面实施优化成本管理和会计核算创新方法的措施,提高成本管理及会计核算的效率和质量,为医药企业在竞争和发展中提供坚实的后盾,确保医药企业又快又好的飞速发展。
作者:吴剑卿 单位: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成本核算;会计核算;并轨;实践
中图分类号:F606.6 文献标识码:A
医院成本核算就是医院在进行预防、医疗、康复等医务服务的时候所消耗的物质资料的价值以及一些必要的劳动价值的核算,简单地说即是医院在各项活动运作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及物化劳动的总和。具体的说它是由业务费、原材料费、劳务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公务费以及必要的管理费几种成本组成的。医院之所以会采用的成本核算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加真实、准确的反映医院医疗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这也是医院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适应社会对医疗成本核算的监督所必须要做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医院的成本核算可以划分为: 药品单位、服务单位及医疗单位。
1会计与成本核算的机构设置及其经历的核算模式
在财务科管理上会计组和成本核算办在行政上是并列的,分别各自使用会计软件和院内计算机中心开发的经济核算系统软件,分别各自负责着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成本核算的基础是会计组提供的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将医院的各项成本费用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仔细的划分为间接成本和科室层面的直观性成本数据,再通过经济核算系统的核算,把间接成本分摊后,汇入相关的成本科室中去,进而得出相关的成本核算报表。在过去,成本核算的数据都是由工作人员手工录入的,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则是按照医院的管理要求进行具体的选择的,成本核算的范围较为分散致使分院一些科室并未及时的纳入成本核算的范畴,其核算数据并不完整。而且,由工作人员手写录入的成本数据,很容易产生错误、出现差错,对今后的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08年以后,会计组开始实施新的并轨措施即在处理会计的原始凭证的时候,也一同进行各科室的明确数据的手写式录入,但这样的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弊端,因为手写录入所要做的工作过于庞大,且涉及的人员过于冗杂,没有坚持多久即宣告失败停止了。在这一阶段录入的科室的成本数据是比较准确的,不过由于会计员不了解成本核算科室及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就有可能造成差错,手写录入的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2并轨模式的探索
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并轨的可行性模式是核算办新的规划,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总结了并轨模式失败的一些原因,归纳整理为:(1)手写录入要处理的数据过于庞大,直接导致了并轨模式实施的失败。(2)会计软件公司的软件技术落后,不能满足和支持会计组实施并轨模式的实施。(3)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没有制定合理的计划或没有对计划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对于数据的处理不当。(4)缺乏和相关部门的沟通,且缺乏群众的支持。
核算办在分析了上述并轨模式实施失败的因素以后,能够正确的对形势进行认识和分析,并及时的作出必要的应对。因为受到会计软件技术情况的一些限制和约束,所以工作人员要把会计组作为医院层面的数据中心,重视医院核算单位明细成本数据中心的核算办的作用,进而重新规定直接成本数据的整理核算科室的任务,将主要工作转入核算办的管理范畴。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还没有进行成本核算的科室中有关占地面积、人员数量、财政状况等最基本的资料纳进核算的整体范围之中。依据《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规范成本核算的相关规定,医疗费、医药费等一些具有福利性质的费用也需要进行必要成本的核算。其解决的难点在于处理科室直接产生的大量成本数据。在和设备科、供应室、药库、计算机中心以及总务科等不同部门的协调沟通以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利用计算机中心所提供的技术可以把财务人员核算的各个科室的成本报表以电子表格的形式上报给核算办。
根据并轨的需求医院的计算机中心,研发出的会计数据、HIS系统数据、导入核算数据的新的软件功能,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点击经济核算系统的菜单,并且将统一格式的数据整理后进行转换,使其成为标准数据文件,最后将这些检验以后的数据文件汇入到经济核算系统里。如今正在实行的并轨模式主要表现在会计组的成本数据衔接上,一般是由会计组的工作人员将成本费用数据发送给核算办,再由核算办的核算人员初步的把会计数据浏览一遍,接下来他们会根据规定仔细的将这些数据分成四个类别:(一)要再次进行整理汇编的科室明细成本数据;(二)需要在权责发生制下多个会计摊销的数据;(三)成本以外的部分数据;(四)能够导入核算系统的部分会计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理第二类已经整理过的成本数据的时候,要注意核算单元编码和核算单元的对应关系、核算科目编码和核算科目之间的对应以及关导入前的先行复核凭证总额系等诸多问题,并且要在各部门进行数据整理之时一同进行数据复核,将工作流程尽量简化。在处理这些数据中的第四类会计数据的时候,要在浏览数据的同时,对核算单元、科目等进行复核。同传统的手写式录入方法相比成本核算的运行模式是一次质的飞跃,它具有更科学的计算方法,更简便的计算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数据核实时的错误率,缩短处理数据所需的时间,甚至,可以将原本一个月才能处理好的数据,在一周之内就完成了最终的核算。
进行每月的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数据核对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并编制调节表的制定,可以有效地确保成本核算数据的质量。表格的格式可以参照银行存款余额的调节表,可以设置为四列,左边的两列设置的内容是需要调整的成本核算项目的名称及其金额,右边的两列设置的内容是需要调整的会计核算项目的名称及其金额。调节表的内容一般是不变的,会计数据里面的第一类和第三类数据,均需要经过调节表去实现与总额平衡项目的要求相符。但是,核算办所提出的和会计组对帐调节表的要求,在一段时期内受到了来自会计组的阻力,后在各个科室领导的协助下,经过一定的努力沟通,消除了误会开始了正式施行,至今日一直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坚持月末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对帐能够有效地确保成本核算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理想的并轨模式
成本数据如果能够在会计处理的初步阶段就直接的并入到各个核算单元之中去进行处理的话,无疑会使得会计核算更加的趋于及时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的原则,当成本核算的工作人员从会计系统将一些工作时所需要的数据资料直接导入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是将工作的重点也一同转移到了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层面上了,完成了职能的最终转变,这时的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各自发挥着完全的作用,可以说这就是理想的并轨模式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于红莉.我区公立医院实行科室核算应关注的问题探析[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4):26-29.
[2] 方学功.对医院会计核算中几个问题的看法[J].卫生经济研究,2004(6):55.
[3] 卢志强,朱苏谨.浅谈医院固定资产核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卫生经济,2004(8):69.
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由于成本会计的范畴界定,成本构成中知识消耗型资源的补偿、新的制造环境与新的管理理论及方法的产生等知识经济环境的冲击,激烈的市场竞争、经济全球化与网络经济等市场环境的影响,成本会计面临极大的挑战,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将导致成本信息的失真,满足不了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需要,亟需革新与发展。对此进行分析思考,首先提出企业应该实施作业成本法,为未来成本会计发展提供技术平台与理论研究的支持,企业有必要利用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中心的一切信息管理手段来支撑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同时应在成本核算规范化与统一化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成本会计;发展趋势;企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企业制造工艺技术、制造环境的不断改善,成本会计范畴的扩大及市场环境的冲击等都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
1影响企业成本会计发展的因素
1.1成本会计内容的界定
成本是一个价值范畴,成本会计所研究的成本,主要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单位所发生的各类成本费用,在财务会计中主要指产品的制造成本,而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地发展。譬如,在西方国家,成本定义是为了一定目的而支付的或应支付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该定义从外延上超出了产品制造成本的范畴,如产品开发成本、质量成本、资金成本等;从成本内涵上决定了成本必须与管理相结合,要求成本能够提供管理需要的信息,如变动成本、机会成本、目标成本等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当今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成本会计包含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与成本考核七个方面。然而,这种范畴的界定在成本会计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成本核算重视产品制造成本,对产品在研发、供应、销售等环节的成本忽视;其二,成本会计应以核算为中心,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才能为成本管理提供需要,然而,将成本会计与成本管理混淆在一起,在成本核算中成本项目过于简单而使成本控制缺乏针对性,成本信息失真也使成本管理达不到效果,不能明确企业各部门的职责;其三,将成本会计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或是归入财务会计当中,涉及成本的问题都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科交叉。事实上,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是管理会计的内容,成本计划、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应归入财务管理更合理[1]。因此,企业成本会计在发展过程中,纵向深入不够,进入了盲目横向拓展的误区,而对成本会计内容的界定首先会影响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
1.2知识经济的冲击
1.2.1知识经济对成本补偿的影响
随着产业结构从物质型转向知识和信息型,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变得更加知识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在成本构成中,知识资源消耗的比重越来越大,而资本与劳动力两大生产要素的耗费比重则越来越低。如若采用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难以全面界定和计量资源的耗费,将导致成本会计信息的失真,越来越满足不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因此,如何对知识资源消耗进行全面可靠的成本补偿将影响成本会计未来的发展。
1.2.2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在新的制造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能在生产各领域实现自动化。譬如,在产品的设计中,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在产品的工艺设计中,使用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系统;在产品的加工过程中,使用数控机床(NCM)和弹性制造系统(FMS),还有计算机辅助工艺生产(CAPP)、自动化立体仓库以及MRP、ERP、CRM等管理信息系统广泛应用于企业的制造环境。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行了集成原料输送、配方计算、过程控制、生产管理、成本分析为一体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研究,并在企业当中进行了实践应用。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生产领域当中,能够大大提高生产力,降低劳动力的成本,并能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由于新的制造环境必须在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下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相应的组织结构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若仍然采用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会出现制造费用更加多样化与复杂化,且费用的归属也发生变更,将间接费用简单化处理,没有揭示出业务活动背后真正的成本动因,导致成本信息的失真,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1.2.3新的管理理论及方法的产生
近年来,制造技术的进步促使了管理上的创新,新的管理技术不断涌现,以追求零缺陷、零库存为主要目的的适时制(JIT)生产系统和全面质量管理(TQM)制度成为企业降低产品成本、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有力武器。同时,战略管理理念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对影响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进行决策,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采用适时制生产的企业,将存货水平降到最低,期末存货量少,可用倒推成本法来计算成本,而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显得没有必要。在零存货水平下,生产量就是订货量,以致于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售出产品之间的分配没必要,大大降低了传统成本会计的工作量。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企业,在成本方面既关注量又考虑质,符合现代管理理念,但由于产品质量由顾客来界定,很多企业又试图准确核算质量成本,对这项成本的确认和计量仍然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点。同时,传统的成本会计主要反映短期的成本信息,将固定成本进行短期的期间化处理,淹没了大量战略信息,企业绩效难以真正体现。因此,一系列新的管理技术与方法的使用,不同于传统的批量生产方面的问题,只有企业具备先进的管理水平,成本会计才能革新与发展。
1.3市场环境的冲击
1.3.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外大量公司涌入国内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激化了市场上的竞争。国际间分工协作日益紧密,广泛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我国市场上的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为了能够获得自己产品的竞争优势,企业欲采用低成本战略扩大市场份额,十分重视对自身成本的控制,而采用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将会导致成本信息失真,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
1.3.2市场竞争的影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客户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挑剔,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成为主流,大规模生产已成为不可能,因此需要企业在生产组织与安排上体现适应性与灵活性。同时,竞争使得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如采用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将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往往一致,成本核算主要采用分批法,核算程序复杂的品种法和分步法等将不重要;其二是产品生命周期越短越需要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成本信息,因为企业没有时间做出决策调整。
1.3.3网络经济的影响
网络的普及使得企业间存在虚拟组织结构,将临时把人员召集起来,以利用特定的机遇,待目标完成后即行解散的临时性组织,这种组织结构改变了传统成本会计核算的前提,基本的核算实体不存在或不稳定,会计主体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会计分期的确定,对临时性组织短暂的经营再进行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没必要,颠覆了传统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因此,网络经济将对成本会计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时下电子商务的盛行就是典型。
2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
传统成本会计只重视制造成本核算,对产品在研发、供应、销售等环节的成本忽视,尤其是其中知识资源的消耗,成本会计应进行全部成本与责任成本计算,并且随着新技术革命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深刻变革,都要求成本会计进行革新。
2.1作业成本法的实施
作业成本法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日本及欧美各国的高科技企业中应用。该方法应用于新的企业观,即把企业看作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形成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每完成一项作业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2]。由此,适时制生产方式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一方面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深入到作业层次,必然要求成本核算工作由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另一方面,会使企业的间接费用大大增加,并且在构成内容上多样化,客观上要求把成本计算的重点放到间接费用的合理分配上来,但传统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不仅提供的成本信息非常有限,而且往往使生产量大、技术上并不复杂的产品成本偏高,生产量较小、技术上比较复杂的产品成本偏低,从而使成本信息失真。因此,为了提高成本的可归属感,应以作业为基础计算产品或劳务的成本。作业成本法不仅为间接费用的分配确定了合理的基础,而且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发生成本的原因(成本动因)上,从而揭示了资源消耗与成本对象之间真正的联系,并把作业、作业中心、顾客和市场纳入成本核算范围,极大地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准确性。除此之外,作业成本法能够有效改进企业战略决策和业绩评价,提高经济效益。当然,作业成本法在具体使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在于成本动因的选择上带有主观性,为人为操纵成本提供了可能,作业成本计算过程是相当大的一项系统工程,费用较高,在国外高科技企业中发展较快,但在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较多的我国发展缓慢。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业成本法为间接费用的分配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虽然作业成本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成本管理从以“核算”为基础到以“生产过程中的作业”为基础是成本会计发展的大趋势[3]。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与JIT和TQM相适应,企业应当采用作业成本法。与企业的战略管理理念相适应,产生了战略管理会计,通过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方法、成本动因分析和价值链分析等方法,进行企业战略规划和绩效管理。
2.2实行成本会计电算化
随着时下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成本会计电算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也为新的成本会计方法的实行提供了技术基础。使用财务软件进行成本核算,能减少企业的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当然,实行成本会计电算化,不仅能根据成本核算系统提供标准的、实时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发挥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与成本考核这六大职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4]。然而,现阶段我国企业成本会计电算化的水平与理想差距较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是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各类企业所使用的财务软件决定了成本会计电算化的水平,虽然由软件生产厂商开发的不同软件会适用不同类型企业,但这种适用性不具有长远性,更重要的是,并不能完全满足其中的任何一家企业的需要,因此在软件使用中,企业还是会做很多手工性的辅助工作,对后期软件的更新又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问题。其二是企业未能建立起一个以人为主导,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中心,将会计信息系统与生产、销售、物资、人事等信息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对企业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加快企业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才能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其三是尽管有些企业已经使用管理型软件,但并没有实现全面的效用。在成本会计方面,软件当中的管理、分析模块很少被启用,往往处于闲置状态,一般只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很少反应管理会计信息,不能实现事前的成本预决策和事中的成本控制等。实行成本会计电算化,现如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失为成本会计的一种发展趋势,企业有必要利用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中心的一切信息管理手段来支撑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
2.3成本核算规范化与统一化
由于在成本会计发展过程中纵向深入不够,所以对成本会计基本理论、计算模式和计算方法的研究不够深入,导致成本会计跟不上时代步伐。譬如,成本会计的假定问题,对成本、支出、费用、生产费用等基本概念的界定问题,构成成本的各费用要素如何反映及公平转移分配问题等,过这些成本核算的基本问题的研究会影响成本会计核算的规范化与统一化。当企业涉及间接成本时,没有人能够精确计量生产产品或劳务实际消耗的资源金额。但是,确实存在使用统一方法的趋势。最为重要的是企业往往在计量完全成本时,在整个企业都采用相同的做法。因此,比较不同产品的成本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在行业内部也存在成本计算实务同化的趋势,这也有助于行业内部的成本比较。当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成本核算的统一化表现为与国际趋同。随着国际间分工协作日益紧密,越来越多跨国企业集团的产生要求成本会计采用国际上先进有效的方法以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
3成本会计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虽是必然,但现实的发展状态与理想差距甚远,未能实现成本会计的目标,因此需要向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应该借鉴国外的理念及自身的经验,建立健全我国成本会计体系,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其次,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成本效益思想。在实践中,企业往往片面强调短期成本的降低,反而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的成本战略,不能适应现代化成本管理的要求;最后,应该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和素质,在企业当中,从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到基层运作建立全员的成本意识,做到人人关心成本。对于企业的成本会计人员,为了更好地胜任未来成本会计工作,除了要具备作为一名会计人员的素质外,还应当全方位了解企业,懂企业生产技术,懂企业经营管理,具备娴熟的计算机技能与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知识,优先掌握新的成本会计方法,做到与时俱进。
作者:霍丽洁 单位:天水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平.成本会计的发展及策略论析[J].财会研究,2009(14).
[2]程小辉.价值链下作业成本管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4).
[3]张君.网络经济下成本会计的发展与成本核算[J].经济师,2014(4).
[4]赵晓光.成本会计发展的有效途径[J].现代商业,2009(23).
[5]仝彬,高彦.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我们的对策[J].商业现代化,2012(2).
关键词:烟叶成本;核算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71-01
烟叶成本核算复杂性的原因是烟叶的等级、数量不确定性及成本构成项目繁多等因素造成的。目前在烟草企业还未形成一种比较完善统一的烟叶成本核算方法,导致烟叶经营成果信息可比性差。有些烟叶成本核算方法,很容易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甚至利用烟叶成本核算方法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利润的工具,所以必须建立一套统一的烟叶成本核算方法。
一、烟叶成本核算复杂的因素
烟叶由烟农到烟厂,一般要经过收购站点的验级收购,调入县级烟草公司中心仓库经过挑选整理后,重新验级确认,最后到烟厂验级,每一次验级,烟叶成本均需重新计价调整库存成本。所以烟叶成本核算不仅仅包括调拨给烟厂时的成本结转,还包括因内部管理需要,重新对烟叶进行等级确认时引起的成本变动,同时烟叶的成本不仅有收购价等直接成本,还包含烟叶生产投入等间接成本。烟叶成本核算复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烟叶等级的不确定性。由于烟叶等级是凭人的肉眼来判定的,不同的人对同一把烟叶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烟草公司向烟农收购100公斤等级为C2F的烟叶,调拨到烟厂时可能变成为50公斤的C3F和50公斤的C2F或其他的组合。烟叶等级的不确定性导致烟叶成本还原性差,烟厂验级确认后任何一个等级的烟叶,都难以分辨出它的原始组成等级。
(二)烟叶重量的不确定性。由于烟叶成包处理、挑选整理、空气湿度变化等原因,烟叶重量均有合理的升损。烟叶重量的不确定性导致可能出现有账面数量而没有库存实物,也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
(三)烟叶成本归集的范围不确定性。烟叶成本除了收购价格、农业特产税及附加、提取烟叶进项税(负数)这三项组成部分外,还包括各种烟叶生产投入和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烟草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办法》规定了烟叶产前投入支出列入烟叶成本,但目前各地产前投入政策不一、投入方式不同,有投入生产物资的、有投入现金补贴的、有投入固定资产类的,如何归集产前投入、如何摊销产前投入仍然是个难点。
(四)成本结转依据的不确定性。由于烟叶等级每经一次验级后,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发出烟叶的等级与重新验级确认的等级一般是不一样的,究竟按发出等级计价结转成本还是按重新确认等级计价结转呢?采用不同的方式,成本结转的量就不一样。
(五)烟叶成本调整变化次数不确性。由于烟叶生产经营管理要求不同,烟叶在收购点,县级公司仓库及调拨给工业企业工商交接前都可能经过挑选整理。每一次烟叶的重新验级,库存烟叶成本需重新计价一次,增加了烟叶核算的繁杂性。
二、目前烟叶成本核算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结转依据方面
1、按发出烟叶等级计价结转成本。据近几年的烟叶等级质量监督检查报告看,商业企业烟叶的收购等级合格率大大高于工商交接等级合格率,这说明商业企业大多存在提等提级调拨的现象。如果按发出等级计价,就会出现烟叶成本“高转低留”现象,即烟叶结转成本高出其实际成本,会出现仓库还有大量库存烟叶,账面的库存金额为负数的现象。
2、按烟厂验收确认等级计价结转成本。在烟叶供过于求或收购等级合格率低于工商交接等级合格率的情况下,会出现烟叶成本“高留低转”现象,库存实物与账面价值不符。工商交接等级低于烟叶收购等级,结果导致商业公司积压的库存烟叶价值大大低于账面价值,形成大量的库存潜亏。
(二)烟叶生产投入结转时间和分摊方式方面
烟叶生产投入发生在烟叶种植阶段以及烟叶收购后根据烟农交售给予的加价补贴,烟叶生产投入在发生时列入烟叶生产投入补贴科目归集,烟叶销售时摊销进入烟叶销售成本。但分摊方式各地不一样,有些公司按收购烟叶数量分摊,有些公司按收购烟叶价值或实现的销售收入价值分摊,有些公司在有烟叶销售收入的月份按月平摊。
三、烟叶成本核算办法的探讨
(一)烟叶生产投入归集内容及分摊方式探讨
烟叶生产投入由于各地投入方式、政策、分摊方法不一样,情况比较复杂,很值得探讨。
1、烟叶生产投入归集内容。在烟叶产销环节中,烟农与烟草公司关系很像委托加工业务的双方关系,烟叶生产前烟草公司与烟农签订合同,合同中规定烟草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及部分生产物资,烟农生产出的烟叶必须卖给烟草公司。从以上流程来看,按会计确认原则,烟叶的生产投入形成的应该是一种成本。目前,各地产前投入的方式有很多种,有投入烟种、化肥、农膜等生产物资,有投入烤房建设、烟田供水及烟田道路等基础设施,有投入生产用机器设备的,无论是何种投入支出均应纳入烟叶产销成本之中来。
2、烟叶生产投入分摊方式。烟叶生产投入支出一般发生在烟叶实现销售前,甚至跨年度,根据会计配比原则,产前投入的分摊应在实现烟叶销售收入时分摊。同时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产前投入的摊销比例按烟叶的价值计算相对较科学,因为好等级烟叶一般较次等级烟叶更容易销售出去,可以减少因积压烟叶带来更大的潜亏。烤房建设、烟田供水及烟田道路等基础设施、生产用机器设备投入金额较大,且受益年度长,应根据设施受益年限来分摊。
(二)烟叶成本结转方式探讨
无论采用发出等级计价转成本还是采用验收确认等级计价转成本均欠科学性,烟叶成本核算可以借助计算机的处理来达到烟叶成本还原核算,使烟叶成本结转相对准确、合理。现介绍一种相对科学的烟叶成本核算方式。
一批烟叶无论是由收购站点调入中心仓库、还是由一个仓库发出进行挑选整理、调拨给烟厂,由发出烟叶仓库的保管员将该批烟叶的等级输入计算机,计算出该批烟叶的总价值,接收仓库重新验级入库后,计算机根据每一个新等级烟叶占该批烟叶总价值的比例来分摊原始成本,做到不以重新验级后的烟叶等级价格计算库存成本,保持原来的原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