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护理实训报告

护理实训报告

时间:2023-01-07 10:55: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护理实训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护理实训报告

第1篇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评价体系

2004~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分别资助各地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至今已建成一批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以下针对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及评价体系谈几点认识。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主要问题

装备更新迅速,管理理念滞后 依赖政府投入,短期内实验实训设施装备条件明显改善,但装备规模扩增后的管理矛盾突出。表现在规章制度不全,人员配置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管理理念滞后,措施方法陈旧。

招生规模扩大,实训工位不足 职业院校连续几年的扩增招生,部分已建成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结构布局与功能已不能适应迅速增长的学生人数。

依赖国家支持,缺乏后续增资 上级财政支持的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实训装备。其特征是导向性、一次性,而非经常性的资助。各校应该根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改革、就业需要等,有计划、有步骤地逐年追加投入,保障可持续发展。

部分资源冗余,设备利用率低 过分豪华、不切实际的高档装备,至今作为实训陈列展示,没有发挥应有的实训功能。平时闲置并不参与实训,成为上级主管部门检查时的摆设,时间久了又要面临淘汰或更新,造成资源浪费。

开放时间不足,实训服务不够 实训过程缺乏开放性、综合性,不能高效合理地使用实训室。由于管理协调、信息反馈、服务准备、实训耗材等因素,实训过程不能向全体护生全天候(包括双休日、节假日等)开放;学生不能自选实训项目;影响护生实训时间的自我掌控,不利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法陈旧,实训项目欠新 实践教学仍采用教师原本熟悉的教法,没有紧跟临床护理技术的最新进展;教材依旧,教法照旧,项目陈旧,有的脱离临床实际,有的临近淘汰;新的临床路径和护理程序没有进入实训基地,尤其是专科护理技能实训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实践教学课程改革深度不够。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评价指标构建

(一)评价目的作用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评价的目的,取决于不同的评价主体。财政部门是教育投资方,依据投资目标的实现与否,评价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与运行效益;教育部门是职教的监管方,依据基地的社会性质,评价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功能;学校是经营方,依据行政管理的目标任务,评价其执行及完成任务的经济与社会效率;教师与学生是实训基地的使用方,评价其实用性、方便性和创新性。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的评价目的归纳为如下几点:(1)总结成绩,发现问题。(2)判断质量和运行成效。(3更新理念和调整思路。(4)争取达标,赢得信誉。(5)以评促建、促改、促管。(6)吸取经验,以利再建。不同的评价目的,会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产生不同的评价结论。但无论何种结论,越是客观公正和切合实际,越能产生积极影响和预期效应。

(二)评价理论依据

欲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掌握科学的评价理论是基本要求。它是统一评价认识,制定适宜标准,作出公正评价的基础;也是评价结论发挥积极作用的内在力量。各地抽调的评估专家,其评价理论的知识储备不同,所以各有所长。分组时,评估专家应取长避短,各司其职。常用的评价理论如下:

实证主义理论 认为凡事物总有数量,有数量就可测量;经测量可知量变,有量变就有质变。以测量数据作为分析判断依据,以数据说明问题,做出基本评价。不可测量的部分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其转化为可测量的部分,再进行论证评价。

目标分类理论 依据评价目标,将评价对象先行分类。分类后由于性质相同的内容集中在一起,易于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避免一概而论的模糊评价,使评价更为明确具体,有针对性,便于依据评价结论进行实训基地建设的整改与完善。

知识构建理论 凡评价,总是选择事物的某一进程,进行时间横断面的随机抽检分析,不必等待相关知识与经验完备以后进行。投巨资建设护理专业实训基地是近五年内的事情,其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既需要时日,又分成阶段。根据构建主义理论,评价中的分等分级更符合事物发展的阶段论。

社会需求理论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维护人民身体健康的社会需要。社会需求常可用作评价标准,用来评价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社会服务功能越好,符合社会需求程度就越高。

科学发展理论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的科学发展,指在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临床护理与社区护理、普通护理与特别护理、疾病护理与康复护理等实训领域,实训项目的衔接、融合和配套;管理模式的选择与运行机制的构建;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技能培养与就业导向;技术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理论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评价重点在于人的作为而非实物装备。对实训基地的结构与布局、设施与装备、数量与质量、管理与效益、规划与发展的评价,最终是对人的管理能力、创新水平和工作效能的评价。因此,评价的重点不是事物的数量,而是工作的质量;不是设备的多少,而是发挥的价值效应。

上述理论在评价中配合应用。理论不能以偏概全,单一理论在实践应用中,总有自身缺陷和盲区。

(三)评价原则要素

理论与实践一体原则评价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要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即“理念要新,实践要行”,说到做到,做到写到,写到看到,看到评到。

软硬兼顾原则软件指管理、效益和效应,硬件指装备、设施和设备。软件是质量价值所在,硬件是数量实物基础。基础扎实,管理到位,则能产生效率和效益。评价时要更看重质量和效价。

内外结合原则评估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眼光要关注校内校外两方面。加强内涵建设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并服务于校外需求。评估专家不应仅按照主观认识评价,更应依据其他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不仅横向评出高低,更要纵向评出服务满意度。

量效转换原则等级对应评分,评分对应等级。教学评价应以数据测量为据,难以量化的绩效考核,可通过量效转化公式或量表,折算成统计数据,再进行分析评估,做出定级评价。

(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评价理论和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评价方案制定

(一)评价标准等级

评价标准很难有统一的评价标准。(1)评价标准由评价主体确定,依据评价目的而变。(2)评价标准应需而生,因时而异。(3)现代评价标准正向“由刚转柔、由量转质,由物转效”演变。所谓标准,只是变动的量标,而非固定的钢尺。可在上述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制定适宜的参考标准。根据上述评价体系制定的评价标准,较适宜校内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的评价,尚不适宜校外医院临床教学基地的评价。

评价等级有的地区将评价等级分为合格、不合格与优秀三级;有的采用星级法分为五级(一星至五星)。前一种方法有明显的定性态度,后一种方法分级排序而不定性表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更易为大家接受,利于继续努力晋级。星级标准应预先制定,评价结果对号入座。即使自评,也能预测自己所在等级,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评价策略方式

评价策略客观公正的评价应采取相应策略。(1)明确评价主体。评级主体可由出资方、承办方、用人方三方组成的专家群体担当,也可聘请专业中介评估机构主持。(2)预先公布评价方案,包括评价时间、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量表、评价程序、评价方式、评价等级、评价用语等,形成完整的评价执行方案。(3)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评价,宜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实到虚、由硬到软、由量到质的递进策略。先从硬件环境切入,转入实训项目,再看管理效益,细审创新规划。(4)集中评价结果排序分级。做到全面掌握信息,总结特色亮点,理出成功经验,写出评价报告

评价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内审自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管理人员根据评价标准,先期内审自评自纠。内审自评应严格把握评测积分要点,从严入手,账物对应,数据准确,计算正确。(2)外援参评。聘请兄弟院校护理专业负责人组成外援同行评审组,对本校实训基地进行模拟评价。外援参评借助外脑智力和经验,较能发现问题和缺陷。因是专业同行,评价更为中肯求实。(3)专家点评。由临床护理专家、护理教育专家、护理管理专家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组成的专家组进行点评。他们平时参与护理实践教学,熟知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的内部情况,能够抓住要害、缺陷、问题进行分析点评。(4)上级抽评。由国家或省级教育评估院组织专家现场评价。上级抽评程序严谨、科学规范,评价权威,效应明显。尤其是他们的评价意见,可作为指令,贯穿于后续整改实施之中。

(三)评价过程报告

评价过程 听取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查看过程文件资料、测量核查硬件数量、调查取证管理效能、观摩实践教学授课、座谈创新发展理念、交流各方评价观点、撰写初步评价意见、集中反馈建议信息。每一过程均有材料纪要,以便综合分析评价。

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分会议报告和书面报告两种。会议报告也称即时报告,一般于评价结束时,当面反馈给受评实训基地管理人员。书面报告也称事后报告,一般于评估结束后,各路专家集中比较分析,广泛听证意见,综合评分论定。书面报告应由以下部分组成:(1)评价组织过程描述。(2)评价意见汇总(包括分类评价意见和总体评价意见)。(3)成绩亮点归纳。(4)缺陷问题指点。(5)整改意见建议。(6)重点努力方向。(7)评估专家签名盖章。评价报告应注意读者一般为专业负责人以上行政管理人员。评价报告的语言应言简意赅(1000~1200字为宜)、规范流畅,意见应实事求是,态度要真诚坦率,亦应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常唐喜,侍杏华,王艾兰.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新探[j].教育与职业,2007,(21):169-170.

[2]陆秀华.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6,(3):26-27.

[3]华危持.护理实训基地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2009,(3):136-139.

第2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学基础;PDCA循环;实训教学

护理学是一门技能型的应用学科,实训教学在护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又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还是与临床紧密联系的纽带。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样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中医基本护理操作技能,为进入临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奠定基础。PDCA循环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程序,它代表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这是一个循环改进过程,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PDCA理论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近几年来随着中医特色护理的不断开展,中医护理技能在临床上应用较为普及[1],为进一步与临床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相结合,提高中医护理学基础实训技能的教学质量,我们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运用于2013级护理学专业的《中医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推动了实训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1研究方法

1.1计划阶段(P)

作为PDCA循环的起始阶段,首先要针对《中医护理学基础》目前实训教学的情况,组织教师对教学大纲进行讨论,并根据中医护理实训技能在临床实施的情况,了解其实际需求,同时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实训教学条件等因素制定教学计划,确定实训教学内容、教师、授课方式,制定《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技术操作评分标准》、见习和实纲,使师生明确实训教学的目的、方法、内容、重点和难点等,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各项实训内容的课时数、难易程度等,进行有针对性、层次性的教学,以此提高学生实训技能,使技能教学管理质量循序渐进,初步形成《中医护理学基础》实训技能教学管理工作的循环体系。

1.2实施阶段(D)

1.2.1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示教课及实训课前都要对学习内容进行预习,课后均要进行复习、总结,即“两预”“两复”。示教课前通过预习,使学生对示教内容有一定认识,教师在示教课上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演示,引导学生逐步熟悉相关知识点、重点及难点,课后学生对示教内容进行记忆,探究不解之处。实训课前,在复习示教课内容的基础上,熟悉实训相关内容,进行自我练习、组内练习,教师可通过对学生实训情况的观察,发现学生的问题,对待共性问题,集中解决;对待个性问题,逐一解决;还可将临床病例引入教学,并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两人分饰“护士”“病人”,培养有效的沟通技巧,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训知识紧密结合,使实训不仅仅停留在表浅的认识和机械性的模仿上。课后,学生对实训练习情况进行总结,撰写实训报告。1.2.2课外练习强调“三练”,指的是“开放练”“见习练”“实习练”。课堂教学的学时数相对较少,课外开放能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培养个人的弱项环节,逐步掌握规律,进而使自己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我们应用“以学生为主,实训教师为辅”的团队管理模式[2],对实训室进行开放管理,学生在开放练中总结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责任感,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每学期组织两次课间见习,观察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运用的情况,如运用中药保留灌肠法对肠炎患者进行治疗,运用耳穴埋豆技术减轻失眠患者的失眠症状,运用中药熏洗法治疗皮肤病患者,加深同学们对中医护理技能的直观认识,并可与学习阶段存在的问题相对照,发现问题、找出不足之处并剖析原因,提高学习质量,为后期临床实习奠定基础。在临床实习阶段,通过将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与临床病例相结合,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懂得尊重、同情、关怀患者,能为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护理服务,既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情感,又有利于完成护士职业角色的转换。

1.3检查阶段(C)

1.3.1课堂反演示通过在实训课上轮流抽取学生进行实训项目的反演示,结束后采取学生自行评价、实训室成员相互评价及教师总评三种方式结合评价,以反映学生对实训技能的掌握程度,并进行及时有效的、针对性强的纠正和弥补。1.3.2实训技能竞赛每个实训项目结束后,进行实训技能竞赛,按照实训分组(2人一组),几个小组同时进行当次实训项目的考核,结合学生的实训报告进行批阅,记录为日常成绩。1.3.3期末考试每学期课程结束后,进行实训技能考核,由学生抽取不同病例的考签,辨证,口述操作目的、穴位定位、穴位疗效,最后进行具体操作考核。1.3.4调查问卷期末考试后,发放调查问卷,从辨证施护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四个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共计12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四个等级分别赋值4分、3分、2分、1分。

1.4处理阶段(A)

1.4.1课堂纠正学生实训课上的问题通过反演示呈现出来后,教师可立即针对问题予以指导,将容易出错的地方详细指出,使共性及个性问题得以及时解决。1.4.2阶段小结每次实训课、实训竞赛或每个学期完成实训课程完成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均进行认真分析,对实训技能完成质量高或完成步骤优的学生给予表扬,同时指出完成质量低或步骤完成不佳的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对学生的实训报告进行详细认真地批阅,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及时有效地反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总结分析和调整,不断完善,以提高中医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的教学质量。

2结果与分析

2013级护理学专业学生59人,课程结束时考核理论成绩86.75±8.55分,实训技能成绩87.73±9.60分。问卷评分结果辨证施护能力9.80±1.58分,知识运用能力10.01±1.63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9.68±1.70分,沟通协调能力9.42±1.49分。与往届比较学生的理论及实训技能成绩均有显著提升,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利于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利于学生辨证施护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感觉到教学更加充实,学到更多实用的东西。

3体会

3.1PDCA循环法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实训教学工作中,不断增加的责任及与时俱进的挑战在循环体系中逐步产生,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得以促进,更激发了不断学习新知识、理论、技能,吸收新思想、新教学方法的热情,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本次研究表明,PDCA循环法使学生辨证施护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它通过定期进行总结反馈,及时有效的效果评定,教学方法的循序改进,使教学质量持续提高,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PDCA循环法呈现的是阶梯式的渐进方式,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习成效得以提高,进而推进实训成绩的稳步上升。由结果可知学生的理论及实训考试成绩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与邓璐璐等[3-4]的研究结果一致。实训教学使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教”与“学”,而是在真实的操作环境中体会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通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感受学习的乐趣,认识中医护理技能并自主地学习,逐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将临床病案引入实训教学,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学习,在体会护患双重角色时,既掌握了中医护理实训技能,又深刻体会到护理工作的真谛,有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实训技能竞赛引入实训教学,在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的同时,达到提高学习成效的目的。

3.2PDCA循环能促进校内外实训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使管理行为规范化,提升教学工作效率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制订与教学实际情况相吻合的教学计划,在实施阶段贯穿教师、学生、学校和医院环节,进行反复自查、自省和互查循环,不断发现问题,继而制订新的教学计划,推进护理技能教学工作,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形成互助、促进的整体[5],实现学校学习和临床见习、实习有机结合。在PDCA循环模式下,师生都能准确把握每个教学环节,做到有的放矢。总之,《中医护理学基础》作为高等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训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动手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每一位教师都应在实训教学中不断探索提高学生中医护理实训技能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的中医护理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幼文.PDCA循环在护士中医护理技能操作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4):670-671.

[2]张歆,陈群,许瑛,等.开放式护理实训室的团队管理模式初探[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2):131-132.

[3]邓璐璐,范福玲,刘少鹏.PDCA循环法在《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1):100-101.

[4]李天一,柯庆,饶芳,等.PDCA循环在《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1):66-68.

第3篇

【关键词】健康评估 护理教学 实训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082-01

在为护理学生教授和讲解健康评估这门课程时,护理教师不仅需要将关于人体健康的一般原理和检验知识告诉护理学生,同时要从真实护理工作的层面出发,组织学生参与护理的实际训练活动,这样护理学生在了解健康原理的同时还能真正掌握护理技巧。为研究护理过程训练活动对教学的影响,提高护理学生健康评估课程的学习效果,我们抽选本校的护理学生进行对照教学研究,过程以及成果整理为下文。

一 对象和方法

1.对象资料

从本校2013年4月~2014年11月在校就读的护理学生之中选出120人,选择的对象均为女性学生,年龄在18~20岁,报考本校时的成绩接近。依照授课方式将这批护理学生划分成两个教学组别,常规组60名学生参与普通护理学习,另外60名分到实训组并在真实的看护工作中接受职业实训。

2.教学方式

第一,以普通讲解方式给常规组学生教授健康评估课程中的知识和评估技巧。

第二,实训组结合护理工作进行健康评估的实际护理工作训练。(1)设置实训任务与学生共同探讨评估工作。负责教授健康评估的老师均为具备8~12年护理经历的护师,老师们按照护理工作的职业培训以及临床操作规范,将课程的内容以及实训环节联合起来设置:病史资料调查、常规评估、胸腹检查、腰脊检查评估、心电检验、头部检查、反射检查等评估,针对上述检查评估设置实训项目、创设具体的案例,让护理学生围绕病人案例进行研讨。同时老师要给护理学生讲解自己参加临床工作时遇到的真实案例,并让学生围绕案例谈谈实施健康评估工作的方法。(2)深入临床工作组织学生完成实训项目。在护理学生对基本的健康评估知识和相关原理有所认识之后,老师要联系临床之中的评估工作对实训的案例进行设计,让病人来到病房之中尝试在老师的指导之下,亲身体验健康评估的过程并亲自给病人实施评估工作。具体而言,来到病房并选择了案例之后,老师要先给护理学生进行健康评估的示范,将护理学生平均分到6个小组,参加不同的护理实训项目,对真实病例的常规信息、病史资料和诊查档案进行采集,并将文件整理好。依循护理评估工作的规范程序,在老师的指点和辅导下,帮助病人进行不同项目的健康检查,为病人采集真实的健康资料。(3)对健康评估的护理训练环节进行报告和点评。结束全部的健康评估知识讲授,并完成临床的实际训练教学之后,老师要把实训组护理学生集合起来,让学生说说本次参加实训的体会,同时老师要指出这次健康评估工作中在学生身上发现的工作缺点并进行指正。

3.评定方式

健康评估的所有课时和讲解工作完成之后,对不同组别的护理学生进行本课程的测验,测验除了包含一般知识讲解和原理分析之外,还要进行有关的护理实际训练考试,把不同组别护理学生在两项考试方面得到的分数归集起来,以统计形式进行比较。

二 结果

通过健康评估测验,分别对不同组别的护理学生进行成绩收集的情况看,实训组的护理学生在健康评估工作的实训考试上以及原理考试方面得到的测验分数都比常规组学生更优P

不同组别护理学生在基本原理以及护理的训练方面的分数(分)

分组

总数

课程原理测试

课程操作实践

常规组

60

77.6±8.53

74.22±10.86

实训组

60

82.12±9.61

90.05±6.58

三 总结

第4篇

关键词:实训;学生;实操能力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护理人才的培养,因而,为生营造一个自主、宽松、能够充分发挥其个性潜能的实验教学环境,是目前护理教学所必备的;同时更应优化实验室管理,面向护生,提高实验室作用。我校通过对护理实验室开放管理尝试以来,护生在实践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对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实验室优化管理建设指导思想

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护理专业是我校的骨干特色专业,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护理专业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与临床实践的需要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实践教学方面,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此,探讨以临床医院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面向、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强化职业能力模块和专业技能项目、制订科学的考核评价办法、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学校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被定为北京市教委“十二五”实训基地重点发展项目,护理专业基地建设与教学改革将形成同步发展,将有利于提高卫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优化管理落到实处

1.实训基地概况

2005年,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了护理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目前护理专业实验室共计28个,其中专科护理实验室20个,包括内护、外护、手术室、儿护、妇护、康复护理、基础护理演示室、ICU、急救实验室、模拟病房、中医、人文素质实验室及多功能示教室等。护理实训总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其中,护理操作室1300余平方米。并配备有国内外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如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高级护理人模型、高级生命复苏模型(CPR)、多功能病床、骨科牵引床、多功能婴儿护理模型、分娩模型、心肺触诊听诊模拟人、心电图机、综合护理模型、各种护理注射模型、洗胃机等,另外,还拥有可供针灸、推拿、拔罐、刮痧、康复功能训练室等中医护理技术练习的仪器和设备。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模拟实际岗位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

2.实训基地管理

采用集中管理模式,统筹安排实训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实训教学活动,使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由教学科与教研室共同制订。实训中心实行开放式管理,学生可根据需求项目进行实地训练。同时建章立制,使实训教学、仪器物资、安全等各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我校制订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操作规程;为了提高设备使用率和低消耗,实行使用登记,专人管理、维护、保养工作责任制。同时加强“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医院实践、考察,让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

3.校院合作,优化教材

学校聘请知名的医护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对医院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进行系统分析,吸纳临床实践经验,在原有《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老年病护理学的基础上》,以临床常用技术和常见病的护理程序为中心的原则进行优化、分解、整合,开发出《基础护理程序与技术》《内科护理程序与技术》《外科护理程序与技术》《儿科护理程序与技术》《产科护理程序与技术》《妇科护理程序与技术》《母婴护理程序与技术》《健康评估》等校本教材,其中《基础护理技术》一书被北京市教委评为校本教材一等奖。科学性地进行课程改革;其目的就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结构;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确定课程内容;采用理论―实践一体教学。建设规划根据不同岗位要求设置的课程,确定教学内容和训练重点。要定期召开护理专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拓展办学思路。

三、以就业为本,实施教学改革

1.准确定位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本着“宽基础、活模块、高素质、强能力” 及“实用为准,够用为度”的原则,突出知识和技能的岗位应用性,缩短教育与岗位的距离,构建融“专业技术、与技术相关的专业理论、文化知识和与岗位相关的法律要求、与合作相关的人际规则”于一体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形成“能用、会用、管用”的岗位能力。

我校把护理专业课程划分为基础护理和临床专业护理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及普通文化课程三大部分。其中明确专业技能项目,严格实践教学与考核并行,考核合格方能到医院顶岗实习。

2.以能力为本位,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我们加大实验、实训学时,目前护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达到1∶1。在努力提高实验开出率的同时,改革了以往一张卷子定成绩的做法,对一些实践技能性较强的学科,设置了技能考核项目,如基础护理、急救护理课程,制定了考核标准,使学生在明确技能标准的情况下参加实验、实训教学过程,收到良好效果。同时聘请临床的医学专家、护理技术标兵等来校讲学或做技能操作表演,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强化了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3.学生能力的提高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一体化实训室;建设与管理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teaching-learn -do" integrated care and training roo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Ma Jinping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 Guangzhou, 510925, China

Abstract: The training room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the Vocational College to carry out practice of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It constructs a multifunctional training room including multimedia teaching, demonstration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raining, which is imitating the hospital’s ward in the environment, location, overall arrangement and device configuration. This room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carry out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of "teaching-learn-do" integrated mode,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seamless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ractice training of teaching and clinical work. What’s more, opening training room can enhanc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skill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grated training roo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6]16号)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实用型”高技能护理人才,近年来我院基础护理技术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教学做”一体化就是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训室,师生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1]。实训室是“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实施的基础场所,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一个理实一体化的护理实训室,因此,我们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要求进行基础护理实训室的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1 一体化护理实训室建设的重要性和要求

1.1 一体化护理实训室建设的重要性

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它要求针对每一个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实践环节,保证每一个实践内容都能进行实验实训,使学生通过实践消化知识、训练技能、形成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职业思想和职业道德[2]。因此,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和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它的建设水平和教学服务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一体化实训室为“教学做”一体化创设了条件,为岗位技能培训搭建了平台。

1.2 一体化护理实训室建设的要求

护理实训室建设的原则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教育理念,建设一个贴近临床,设置布局仿真医院病区环境,采用全真实训设备,实训项目、流程的设置都与实际工作过程一致的一体化实训室。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均在实训室完成,要求教学场所必须具备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训教学的设备和条件。

2 一体化护理实训室建设和管理情况

2.1 一体化护理实训室建设

2.1.1 实训环境建设

近年来我院投入800多万元改造和扩建护理实训室,建成2个高度仿真的模拟病区,面积达800多平方米,可容纳2个实训小组共60~70人同时上实训课。实训室分为两个教学区域,一个用于理论教学和示教的多功能示教室,另一个用于实训的模拟病区,集多媒体教学、示教与反示教、课内外实训、同步录像等多功能于一体。模拟病区布局按医院病区模式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尽快进入护士角色。设有护士站、模拟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室、准备室、库房、卫生间等。护士站设有计算机、医疗文件柜及各种医疗文件记录单、病历架、电子病区一览表(具备呼叫及对话装置)。模拟病房配备医院病房标准用物,设有中心吸氧、中心吸引和呼叫装置,共有50个病床。每个模拟病区还有1个多媒体示教室和1间无菌操作、输液练习室。

2.1.2 实训设备建设

购置了大批先进、并与医院实际匹配的仪器设备,如全自动洗胃机、中心供氧及吸引装置、吸痰机、注射泵、输液泵、心电监护器、心电图机、超声波雾化器、氧气雾化品、床上洗头盘、心肺复苏以及各种操作练习模型等。为减少学生练习各种注射时引起损伤,我们购买了大批静脉注射模型、臀部肌肉注射对比模型、皮内注射模型、皮下注射模型等,让学生在这些注射模型上练习熟练后,再相互做真人注射练习。还配用一次性消耗用品如导尿包、灌肠器、口腔护理包、各种注射器、留置针、胃管、吸氧管、吸痰管等,医院用什么我们就配备什么用于操作实训。这样学生就能使用全真或仿真的仪器设备进行各项技能训练,提高训练效果,使实训练习与临床工作实现“零距离”。

2.2 一体化护理实训室管理

2.2.1 安全管理

制定实训室用水用电安全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实行实训指导教师和学生双重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实训指导教师负责白天安全监督检查,课外时间则由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学生骨干,轮换值班,每天晚上实训练习后检查有无关好门窗,是否关闭风扇、灯、水龙头,设备是否断电等,保证实训室的安全使用。

2.2.2 物品管理

制定实验仪器设备和教学物品保管制度。实训室物品种类繁多,有固定资产、一般资产和消耗性实训用物等。固定资产和一般资产全部登记在册,做到每件物品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定期进行资产核查,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保养、检测和维修,确保仪器设备完好率。在每学期末,根据下学期实训课时计划和班级人数,制定消耗性实训用物采购计划,交教务部门审核,上报学院采购。

2.2.3 实训室开放管理

实训室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16时至21时、双休日全天。开放方式是以小组(5~6人)为单位,将床位和实训用物分到各个小组,由小组长统一安排和管理,学生每人每天轮流到实训室练习1小时。开放练习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同学间相互观摩练习,相互评价纠正,对一些共性问题由组长记录,第二天报告任课教师进行集体解答指导;教研室每周安排1~2个下午与技能考核前派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同时,学生在每项操作实训2~3周后,按统一的操作评分标准进行自我考核、小组长考核、教师抽查考核,做到每项操作人人达标。

3 一体化护理实训室运行效果

3.1 实训场地实景化,有利于实训教学与临床工作无缝对接

模拟病区的环境、场地、布局以及设备配置都是仿照医院病区进行建设,达到场地实景化、技能标准化、装备现代化的要求。基础护理的全部实训项目都在模拟病区进行实训,方法和步骤是:每项操作示教后,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案例情景,2人1组相互扮演护士和病人角色,操作的场景、步骤与护理岗位工作过程一致:首先到护士站查看、核对医嘱到病房评估病情,告之相关事项,做好操作前解释到准备室准备操作用物或到治疗室配药(口服药和各种注射操作)到病房操作操作后整理用物,物品归位,垃圾按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最后回到护士站进行医嘱签名、记录。实训用物也是使用与医院实际匹配的仪器设备,如吸氧操作用床边中心供氧装置和一次性氧管;吸痰操作用床边负压吸引装置或吸痰机;特殊药物注射或抢救时用注射泵和输液泵;雾化吸入操作用超声波雾化器或氧气雾化器等。一次性消耗用品也依照医院配备用于操作实训,让学生每次实训课都置身于仿真环境,使用全真仪器设备,犹如在医院病房、以护士角色进行各项操作及对各类患者进行护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实现实训教学与临床工作的无缝对接。

3.2 实训室集多媒体教学、示教、实训于一体,有利于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

建成的实训室分多功能示教室和模拟病区2个教学区域,集多媒体教学、示教与反示教、课内外实训、同步录像等多功能于一体,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因此,我们将基础护理技术大部内容直接在实训室上课,将理论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师生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例如在学习“体温的观察与护理技术”时,发给学生每人1支体温计,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认识体温计构造测量体温(3种方法)检视体温计判断测量结果异常体温护理体温计的清洁、消毒和检查方法。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技能的训练紧密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3]。

3.3 通过全方位开放实训室提升学生综合技能

由于实训课时少,学生实训课上的练习时间有限,为让学生尽快消化课堂上学习的新知识、新技术,我院全方位开放护理实训室,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情况,对未熟练掌握的实训项目进行练习,以达到对各项操作充分掌握和灵活运用。开放练习时学生自主管理用物,自主练习,自我评价考核,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培养了她们的团队合作与勤奋钻研精神,让学生在实训中学会了思考及解决问题,独立完成操作,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开放实训室既能充分利用实训室的有限资源,又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还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近年来我院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得到医院的一致好评,带教教师评价我院实习生在动手能力、综合处理问题和沟通能力上优于其他学校;我院护理专业毕业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3年达100%。

参考文献

[1] 赖颖真.“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9):46-47.

[2] 李发荣,赵鹏.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现代职业人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J].教育与教育研究,2011,25(4):97-99.

第6篇

1、内容的选取和组织

根据临床护理岗位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所需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参考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以护理学基本技术为核心,整合、归纳和选取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急救及重症监护技术的重要知识点、技能点。通过设计典型临床病例,依据临床护理工作路径划分模块,采用岗位导向模式组织教学,在强化学生护理操作技能的同时,加强临床思维、人际沟通和解决临床工作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岗位的要求,提高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能力。“妊娠高血压疾病护理”是一个以病人入院到出院(经过治疗—抢救—手术前—手术—手术后护理)的时间发展为横轴划分教学模块,按病房和手术室护士(主班护士、治疗护士和责任制护士以及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的岗位任务为纵轴进行情景设计的典型教学案例。

2、教学的条件和实施

(1)建设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模拟化病房模拟病房是保证教学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模拟病房最好能够配置智能模拟人,利用模拟病房的空间、布局和设施,通过模拟护理工作情景,引导学生遵循护理程序,练习各种操作技能,观察病人治疗效果和病情转归,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从而达到综合实训的目的。

(2)教学过程

①分配任务:以每班50人为例,10人为一组,共分5组,每组承担1个模块的工作任务。各组的角色任务包括编剧(写脚本)、导演(安排角色和排练)、剧务(物品准备)、病人、家属、医生、主班护士、责任护士、治疗护士等。每组选出1位组长,并配备一位指导教师。

②资料准备:教师课前及时下发病例、相关模块材料及任务要求。学生按要求积极准备,并通过网络、图书、见习等方式解决问题、收集材料。

③课前排练:按照模块任务和要求,各组组长组织编写脚本、分配角色、准备物品、进行排练。

④小组展示:每个模块的情景教学均安排在模拟病房/手术室进行。每个模块平均4学时,前2学时全班集中进行小组成果展示,授课教师和其他学生观摩。

⑤课堂讨论:小组组长对整个准备工作和演示过程进行说明和自评,再由教师和其他各组学生进行点评,点评内容包括学习态度、仪表着装、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应变能力及人文理念等方面,最后任课教师就本模块及拓展内容进行提问和总结。

⑥分组练习:在展示、点评、讨论和总结后,全班学生5人为一组,分为10小组进行练习,参与本模块展示的10位学生,分别进入各小组进行指导。

⑦总结汇报:每个模块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上交实训报告,教师进行教学总结,所有文字材料交教研室存档。

(3)考核方法和形式

全部模块完成后,进入考核阶段。学生以小组(5人)为单位进行综合实训项目考核。考核前一天抽取病例,每班考核安排4学时,每组平均20分钟。考核分数按照理论提问,单项操作技能,医疗文件处理,综合职业素质(包括仪表着装、服务态度、沟通能力、临床思维、健康宣教、团队合作、应变能力及人文理念等方面)的权重进行计算。

二、特色与创新

临床护理综合技能应用课程的病例设计独特,教学组织形式新颖。为全面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发挥了以下积极作用。

(1)依据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经过治疗—抢救—手术前—手术—手术后护理的过程划分教学模块,与护士真实的工作路径结合,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为学生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2)按照病房/手术室护理岗位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情景,是行动导向高职教育模式在课程中的体现,通过对学科体系的解构和行动体系的重构,提高了实训教学的时效性和完整性。

(3)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组织情景教学和进行综合技能考核,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合作性,对锻炼他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原有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以及提高职业能力和素养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词:契约教学法;高职;护生;外科护理

0引言

目前,高职护理学生较多,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欠佳,表达沟通能力有待提高,相比之下,学校实训教学资源匮乏,不能因材施教,使得护生的实训教学达不到最好效果。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Knowles[1]认为“学习契约”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学习协议书,是基于成人学员之间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而帮助学员组织并实施其学习活动的技术手段。契约学习已被广泛应用于欧洲及北美等许多国家的大学中,在国内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较少,高职护生的应用未见报道。为了更好的解决以上问题,结合学校、教师及学生特点,我校对《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采用契约教学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高职护理三年级学生中挑选190名女生进行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94人,对照组96人,学生年龄、基础课成绩、专业课成绩经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1.2教学方法

由96名成员组成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即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规定的实训内容以案例形式展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之后书写实验报告册,或者将实训操作教授给学生,学生练习后考核。实验组采用契约教学法:即教师向护生阐述契约学习和小组教学法的学习理论及实践背景,制定契约的步骤和师生之间双边要求。将具备不同素质特长的学生平均的分配到各组,每组6人,并设小组长。具体过程(见图1)为:①诊断学习需要:教师首先提供一份《外科护理学》实训课程内容的目标学习计划,与学生共同探讨该计划的形式和内容,要求学生每组按照个人需要设定学习目标,并形成书面内容递交给教师;②确定学习目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汇总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结合课程标准、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针对性的调整学习目标、学习计划以及学习内容,继而将学目标细化为可执行的小目标,形成简明扼要的书面语言让学生参照着去执行。③确定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④确定完成日期;⑤决定完成目标的证据;⑥选定评价证据的工具与标准;⑦教学双方共同商讨学习契约;⑧履行学习契约;⑨评价学习活动。

1.3评估方法

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形式进行效果评估。①理论成绩:将实训重点内容以纸质试卷形式进行测验,总分为50分。②实践成绩:每组根据所给案例,提出护理诊断,角色扮演模拟术前及术后护理措施,总分20分。换药、穿脱手术衣及外科洗手为必考的实践操作,总分30分。③教学满意度:对教学方法是否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两组学生满意度采用χ2检验。

1.5研究思路、过程(见图2)

2结果

2.1两组理论成绩及实践成绩的比较见表1。

2.2两组教学满意度的比较见表2。

3讨论

3.1契约教学法

契约教学法是通过建立学习契约(LearningContract)来组织教与学的学习方法。从本质来讲,契约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的需要及目标为主导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基于成人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指导其合理规划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经验为基础组织教育活动。它取代了传统教学导向和以学科为基础的体系,根据学生的需要去组织与实施教学计划。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在契约教学法中学习者负担大部分的责任[2]。Tompkins[3]认为契约学习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可以再次协商的工作,是由师生共同达成的,强调学习者的决策活动与目标有关的自我决定的相互关系。学习契约是师生之间为了某课程的教与学及其所达到的学习效果而达成的书面协议,协议中约定了学习者的目标、达到目标的方法和策略、学习活动进行的时间、完成活动的证据以及确认这些证据的标准度[4],是组织、实施、监测和评价学习活动的依据[5]。从法律角度来讲,学习契约虽然是师生之间订立的一个不具备法律效力的书面协议,但它是个体化学习计划的有效载体。它规定了师生的责任、学习资源以及活动方式,明确了学习目标、效果评估等重要内容,并且也针对违反契约的行为明确了惩罚措施,双方签字即可生效[2]。

3.2契约教学法提高《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成绩、提高教学满意度

在传统实训教学中,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临床需要选定的,教学目标依据中等学生学习水平设定,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教师难以做到因材施教,部分学生因基础薄弱,课堂上不懂的知识越积越多,导致学习兴趣下降,成绩不高。契约教学中,以“乳癌病人的护理”为例,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有小组筛选出“自我检查”是实训教学中掌握较为薄弱的知识点,善于表演的同学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小组强化,又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学习效果评价;也有小组认为临床表现极难掌握,却喜欢编写案例,于是采用编写临床表现的案例的形成完成此任务。在“穿脱手术衣”操作中,有学生认为穿的几个先后动作容易忘记,于是以小组为单位,编写操作口诀,并集中练习相关动作。在契约教学中,学生找出自己的薄弱点,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强化、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考核,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了知识,理论及实践成绩、教学满意度均有提高。在《外科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契约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教学满意度。但是要达到较好的效果,需要占用一定的课前时间,需要师生共同配合。同时,因学生需求不同,侧重的学习内容不同,教师工作量较大,要求教师对课堂具有较灵活的掌控能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两名教师搭配上课,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KnowlesMS.OnUsingLearningContract[M].SanFranciso:Jossey-Bass,1986:45-200.

[2]冯立民.契约学习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J].护理研究,2005,19(8):1592-1593.

[3]TompkinsC,McGrawMJ.Thenegotiatedlearningcontract[M].In:BoudD,ed.Developing,studentautonomyinlearning.London:Kogan,1988:172-191.

[4]刘业惠,杜红霞.契约学习法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14):77-78.

第8篇

【关键词】实训课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170-02

实训课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手段,是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作为专业课老师, 实训课该教些什么,怎样教,才能教得好,怎样教学生对本专业感兴趣,才能学得好。这些问题是老师经常要思考的问题。只有认真备好实训课,精心上好实训课,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让学生认识实训课的重要性

实训课是学生实习前向临床过渡的实践课程,尽管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但是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实训课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其进一步明确实训课的重要性,为以后工作打好基础。

2.认真备好实训课

要上好课就要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也是教学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实训课不同于理论课,如果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仓促上阵,往往会对突发故障或学生的操作疑问束手无策,处于被动尴尬的局面,以致影响教师形象及实训效果。因此,教师应做好三项准备。一是准备好设施。根据实训内容和项目,准备好实训用物。二是设计好教案。教案即要扣紧实训课内容,又要突出讲解重点、难点;既要考虑训练过程中学生的理论基础,又要预测学生技能掌握情况及容易出现的错误;既要考虑教师怎样示范、怎样指导,又要突出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操作。三是课前熟练操作。做到胸有成竹。凡是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教师应按要求提前操作一遍,并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调试,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实训课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情绪转换,随时调控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处于饱满的情绪之中。

3.1身临其境。教师在实训课开始前,创设模拟病房环境、角色扮演等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学习兴趣。

3.2明确教学任务。教师以简练的语言给学生讲解实习内容、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注意的问题、考核的方法等,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以此激发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兴趣。

3.3培养“我能”的心理。实训前,老师简单介绍本次实训课的用物,鼓励学生只要认真听,仔细看,踏实练,就一定能赶上和超过老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精心上好实训课

4.1优化实训内容。实训内容是教师示范指导和学生操作训练的重要依据,是专业技能形成的载体。优化整合实训课内容要以培养适用性人才为导向,顺应医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一是增加实训物品的准备及整理,使学生更加贴近临床,在针对不同“患者”的操作中培养沟通交流和应变能力,加深对患者的理解,培养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探索欲,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定期参与临床实践,了解先进的医学理念及学术动态,引进新型实训物品,使各项操作更加科学、准确、快捷,确保教学内容和岗位需求的“零距离”。三是运用循证医学理论指导护理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推理和想象做出正确的结论,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2强化组织教学。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纪律,教学就不能顺利进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从学生出勤、着装、用物准备等环节入手,使学生在思想上、物质上都做好的准备,进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实训上来,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

4.3做好示范操作。示范操作是上好实训课的关键环节。在实训中学生对刚接触的新课题感到较难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讲完操作步骤、实训要领之后,必须做好演示示范。示范时,对于重点操作要着重示范,难以掌握的要反复示范,同时要讲解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引起学生的重视,必要时可讲些相关知识或设置一定的悬念,启发学生去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4.4加强巡回指导。巡回指导是促进学生操作技能和技巧不断提高的有效方法,应贯穿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指导中教师要做到眼勤、腿勤、脑勤、嘴勤、手勤。眼勤就是及时环视现场,发现操作问题,及时解决。腿勤就是亲临学生操作的现场指导操作动作及其技巧。口勤就是对发现的问题,理论上或操作上遇到的难点,或学生容易忽视、容易出错的地方,要及时讲解,苦口婆心地予以指导。手勤就是针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缺点,给学生以正确的示范,让学生正确地掌握操作要领。

4.5总结提高。实训课结束时,教师从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出现问题等方面进行讲评。对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同学们对本次实训内容掌握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纠正。同时,指导学生认真书写实训报告,自我总结得失。

4.6及时整理用物。实训课上完后,要及时组织学生将所有用物按规定要求进行归类摆放,场地进行彻底清扫,使其恢复实训前的状态。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总之,实训课的教学应体现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应从实训课的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积累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及实训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文国.张庆岭;李颖梅;方洪征.以服务社区为主的针推实训课教学改革实践.[J]. 《卫生职业教育》2014年 第05期;

[2]龙章琴. 护理学基础实训课教学方法改进初探.[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3年01期;

[3]汪小莹. 提高护理实训课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年18期;

第9篇

健康评估课程的实施有以下几点难点:(1)课程内容繁琐、抽象,以医学基础知识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又与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临床课程紧密联系,不易理解记忆。(2)课程实践性较强,临床见习机会受到限制,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机结合,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3)健康评估的实践技能培养是一重要内容,需要建立在反复操作练习的基础之上的,而实训教学配套资源与学生人数比例失调,也限制了护生动手能力的发展。[2]

为了提高健康评估的教学效果,提升护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职业综合能力,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运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一门课程的全部内容按照学习目标及培养能力目标不同划分成模块,[3]根据不同模块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效果显著。现具体介绍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随机选取本院2013级3年制高专护理2个班,均为女性,年龄18-20岁。随机抽取1个班(58人)为实验组,1个班(56人)为对照组,两组均为全国统一招生。

2、方法

两组学生同课程、同教师、同步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讲授一示教一学生练习”,按教学计划进行;实验组采用模块化、多元化教学。现介绍如下:健康史采集、常见症状学与心理社会评估三大模块,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大致相同,主要练习护患沟通技巧与方法,故采用相似的教学方法,主要为病案引入法及角色扮演法,3-4人一组根据病案角色扮演,一般为护士、患者、家属,可随意制造问题,从而锻炼护士的沟通与应变能力,分组演示后由教师评教指导;身体评估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采用了情景教学法与教学做一体,在仿真实训室,教师、学生着装统一与医院要求一致,3人一组,分别为护士、患者、家属,根据教师设置情境确立检查部位,实训室循环播放该部位检查录像,护士对照做身体评估,2名教师巡回纠错,检查完毕3名同学互换;心电图检查模块采用的实景教学,8人一组一台心电图机,先由老师演示心电图描记后,由学生互做心电图,并对自己的心电图进行分析。

二、结果

1、考核成绩

理论考核(100分)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案例综合分析题,以反映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实训考核(100分)通过技能考核、实训报告书写2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结果见表1:

表1 学生考核比较表 (x±s)                   分

组别 人数 理论成绩 实训成绩

实验组 58 80.32±2.05 85±1.87

对照组 56 73.28±1.94 79±2.16

t值 18.839 15.833

P

2、调查问卷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多元化教学的认可情况。发放问卷58 份,当场收回58份,回收率为100%。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组学生对多元化教学效果评价         人(%)

项目 同意 基本同意 不同意

激发学习兴趣 29(50.00) 19(32.76) 10(17.24)

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25(43.10) 25(43.10) 8(13.80)

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33(56.90) 20(34.48) 5(8.62)

学会护患沟通技巧 32(55.17) 22(37.93) 4(6.90)

培养辩证思维 28(48.28) 24(41.38) 6(10.34)

三、讨论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元化教学是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性强,适合度高,灵活性好,从而改变传统教学的枯燥感或其他单一教学方法带来的审美疲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在教学中应用仿真模拟实训法、教学做一体、情景教学法增强学生的评估成就感,强化学生的职业使命感。

2、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辩证思维

多元化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还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评估的知识与技能。比如通过多媒体课件中视频、音频、典型阳性体征图片的应用,使一些抽象复杂的内容,具体形象化、简单化,使学生更易理解。[4]通过教学做一体、模拟实训法的开展,教师手把手地指导纠错,使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掌握评估的技能。病案导入分析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从而了解到护理工作的个体性,做到“因人护理”而不是“因病护理”。

3、提升护患沟通能力

因医院临床见习有困难,故常采用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由学生之间相互扮演患者与护士、家属,模拟护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也从一定程度上活跃了教学气氛,锻炼了学生的护患沟通能力。这样为学生今后步入临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4、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

第10篇

一、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职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但他们对初次接触的人和事容易产生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因此,我们从讲授基础护理技术的绪论开始就以详实的图片资料讲解护理学的发展与现状,说明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同时让学生观看临床护士工作视频资料,让学生在头脑中对护理工作形成良好的印象,了解今后的从业方向,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到教学医院参观,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全过程,以加深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理解,还邀请临床一线护理专家到学校做报告,让同学们感受工作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开展学习讨论会,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每年护士节组织进行护理礼仪汇报演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技能大赛,获奖学生还有机会代表学院参加省市级的比赛。

二、实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开展互动式教学

临床护理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了跟上护理学发展前进的步伐,让学生尽早地适应临床工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更新了教学内容,避免各章节内容交叉重复,及时地反映临床护理发展的新动态,对一些新技术以及伦理道德、卫生法规等内容进行补充。例如,皮内注射法,在传统教材上讲解的方法是:在前臂内侧与腕横纹皮肤纹方向呈90°进针,注入0.1mL药液。我们通过查阅文献和临床实践发现,在前臂腕横纹上三横指正中处,和腕横纹皮肤平行进针,注入药液,疼痛明显减轻,于是及时地更新了教学方法。又如氧气吸入法,在教材中只介绍了鼻塞给氧法和鼻导管给氧法,但是现在大多数的医院均有中心供氧装置,因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加上了中心供氧法的相关内容。

三、重点培养动手能力,加强实训课程的考核力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按照卫生部印发的技能训练标准,教师首先进行示范性教学,接下来由学生分别做操作演示,同时给学生播放教学录像,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时间、操作程序和操作质量上严格要求。每学完一项操作都要求学生录制操作视频,作为平时实验成绩记录在册,并选取优秀的操作视频放在校内网站上供同学们学习借鉴。学生从一开始就接受严格、规范而又系统的职业训练,在就业前就学到一门从业的技能。

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学校在每学期均进行理论和实训的双重考核,由原来的单纯理论考核,改为理论课与实训课均需要考核并记录成绩。实训考核标准参照本市卫生系统护理技能大赛标准进行,考试内容让学生随机抽取。此外,在每年的护士节举办大规模的护理技能大赛,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技能大赛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针对课时、实训场地不足的问题,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开放实训室,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练习机会。为使教学不与临床脱节,任课教师轮流到附属医院挂职,以加强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此外,学校还经常参加学术交流,更新教育理念,专业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

四、增强护理职业意识,塑造护士职业形象

护理工作是服务行业,离不开服务意识;患者是弱势群体,更加需要关爱。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确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站在社会和患者的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确立以患者满意为中心的质量标准,增强护理职业意识。为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地适应临床工作,学校定期举办护理礼仪培训班,通过聘请礼仪专家开展知识讲座、观看录像、示范表演、发放护士礼仪规范手册、开展护理文化建设活动、定期考评等方式,对护生进行规范化礼仪培训。

我们在护理实践中,要让她们在护理专业课的学习中强化护理人文关怀,关心、体贴、尊重患者,突出人文精神,让学生懂得护理操作技能只是护理帮助患者的手段,要获得患者满意的效果,还要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把尊重、关心患者放在第一位。要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在技能的训练中强化整体护理观念。在考核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考核,而且还要重视学生态度和情感目标的考核。要让学生认识到,临床护理直接面对的是身心备受困扰的患者,不仅要求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有仁爱之心,成为患者可以信赖的人。

第11篇

关键词 5S管理 仿真医院 运用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是培养具有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以能力为本,重视实践能力的操作与培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资格、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尤其对护理专业来说,实践性和应用性更强,它需要在仿真的环境中不断地进行实践,仿真医院为护理专业的同学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学习平台。仿真医院是以医院环境为模板,设计护理实训场所,在实训场景总体布局上达到一所小型医院的标准,在技术要求上与现代医院建设同步,配备与三级医院相近的先进设备和设施,具有护理专业领域的先进性。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对护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基地规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针对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使用率高、占地面积大、设备多等现象,如何引入一种新的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解决实训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实训室的资源,规范人、物、事的管理,改进工作方法,从而规范老师、同学的形为,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教学质量、学习效率,提升实训基地的整体形象,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本文主要根据笔者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实践,对仿真医院开展“5S”活动进行探讨。

1 5S管理的概念、作用

所谓5S是指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所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的活动,由于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五项环境品质管理精神,这五个词日语的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称为5S。5S管理是目前现场管理中一种常用的、重要的、优秀的管理方法,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日本的江户时代,那时的日本人,已开始习惯抛掉不想要的东西,以“空”为佳,起先在制造业应用,特别是丰田公司成功实施5S管理后,逐渐扩展到其它的工业领域和服务业,它对每位员工的日常形为规范提出要求,倡导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规范现场、现物管理,营造一目了然、整洁优美的工作环境,从而逐步完善制度,实现管理的标准化、提高员工素质、提升企业的形象。仿真医院通过实施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实训室,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实训环境,以促进学院和谐发展,提高实训效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2仿真医院开展的5S管理

5S管理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在具体的实施和执行过程中,需要强有力的行政支持,形成全员参与的一个氛围,在5S推行的期间,制定了相关的5S管理模式的制度、护理劳作教育的制度及奖惩制度。仿真医院实训部的管理人员较少,既要管理护理、助产、临床、康复专业的十几个实验室,又要给每位在仿真医院授课的教师准备实验物品、整理实验物品、带教实验,工作量大。推行5S管理模式,需要实验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学生进行系列的培训和讲座,使每个人对5S的管理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积极推进,看到5S、了解5S、关心5S、实施5S,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

2.1整理Seiri

将实训室中的任何实验物品区分为“必要的”与“不必要的”,必要的留下来,不必要的实验物品清除或放置在其它地方,目的是能“空”出地、防止误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各实训室的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场所进行整体的环境整顿,全面清查,制定“要”与“不要”的标准,如实验仪器、设备、器材、耗材、实验桌椅,按实训场所的大小、功能布置、将不要的物品一律清出实验室,做到实训室内无不用之物,消除管理上的混乱、差错。其次是对具体的每个实验内容(实验物品、实验台及周围)的整理,每次实验前区分要与不要东西,对要的实验物品调查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及放置的位置,对本次实验不要的物品坚决清理出现场,做到实验的现场无不用之物,消除实验现场混乱的现象,同时避免学生错拿、错放、寻找而引起的实验差错事故的发生。再次是学生进入实验场所进行实训,与实验无关的物品不能带入实训室,统一放入指定的储物柜内,做到学生的物品与实验物品不混合放置,避免实验现场混乱的场面。实验管理人员要做到每日进行自我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这是改善实训室的第一步。

2.2整顿Seiton

整理留在实训室中的实验物品,将其分门别类放置,定位、定量、摆放整齐,加以标识,目的是使实训室一目了然,以减少寻找实验物品的时间,这是提高效率的基础。整顿分三步,第一步是将前面的整理工作落实,把实验室整理好的实验用品(如实验仪器、设备、器材、耗材)按实验项目的时间先后顺序和使用频率进行统一管理编号、明确标志、定置摆放,并执行使用登记制度,特别是一些高端的仪器设备定位放置,并且符合放置的要求,制定该仪器的操作流程。第二步是对经常使用的物品且用量较大的,放在柜子或抽屉里,明确数量,定点、定量放置,在显眼的地方做好标记。在实验现场对当次实验进行定点、定量放置,方便实验时随时取用,同时减少浪费,对于学生实验中必带的物品也要定点放置,做到现场整齐。第三步是对人的定位与定量。定位是根据实验班级安排实验的场地,在每张实验桌或床单位上贴上标号,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按照学号对号入座,不至于学生自己站哪儿、坐哪儿都不知道,造成混乱的局面,定量是根据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组,按每组的人数分配实验用品,做到人与物的统一。实验结束后,按要求整理实验器材,将器材放置于规定的地方,对废弃的物品放入指定的筒内。每一位参与实验的老师和学生都必须参加整顿。

2.3清扫Seiso

将实训室(包括清扫的用具、实训场所的环境、设备设施)清扫干净,目的是保证实训室的干净亮丽。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清扫是最简单的一项活,但是不见得人人都会扫。清扫也是一项技术活,在实验室管理中分为三方面的清扫。一是在实验准备前,对整个实验室环境的清扫,建立清扫责任区,一般由护理、助产、临床专业的各班认领各实验区,分配劳动工具,每月安排一次对分管的实验区进行彻底的清扫,每周安排1-2次小清扫。二是在实验准备中,对实验用品、实验仪器、实验台进行清扫。三是在实验结后对使用过的仪器、设备进行清洁和养护,如发现有异常的情况及时维修,在清扫的同时做好设备、仪器及其实验用品的清点工作,对在实验过种程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彻底清除,并对整个实验室的环境清扫干净。在实施这一过程中,实验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学生三方要共同配合,制定相关的清扫制度,在实验现场由参加实验的同学清扫,平时的清扫则是由各班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人人参与,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主人翁的意识,提高修养水平。

2.4清洁Seiketsu

清洁是对前面整理、整顿、清扫三项内容的工作进行到底并且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将3S取得的良好作用维持下去,并且不断的进行、持续改进。清洁也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对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定期或不定期、随时自我检查与互相检查实验室清洁卫生,消除环境对人体健康、教学质量的影响。二是对仪器设备的清洁,制订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并安排专人负责。三是对实验人员的清洁,养成持久 、有效的清洁习惯和行为方式,如言语干净、办事快捷、不拖泥带水、行事周密等

2.5 素养Shitsuke

这是5S管理的核心。是指每天持续做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自己的形为。5S活动始于素质、也终于素质。在开展5S活动中,要贯彻自我管理的原则,培养老师和学生自律精神和自觉从事5S的好习惯,自觉遵守实训室各项管理制度,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素养也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仿真医院实训部负责人制订有关规章制度,推行可视化管理看板,实施5S的教育宣导工作、推动各种激励、奖惩措施。第二是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做到仪表整洁、备课充分、实验准备充分,以饱满、热情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实验教学中去。第三是学生守时守纪、讲文明、懂礼貌、乐于助人,做到语言礼仪规范,仪表礼仪规范,行为礼仪规范,同时在实验时,做到课前预习,课堂中以认真、求实的态度完成实验,课后仔细、认真地完成实验报告及各种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工作。每日坚持5S管理,一点一滴持续改进,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实验室管理工作将会上一个崭新的台阶。任课教师、实验管理人员和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与学习能更好地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优良的教学风气。

3结论

实训室通过5S管理,能够使实验现场干净、整洁、有序、布局合理、创造了温馨、舒适的实验环境,同时营造“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 5S管理是一种管理,而不是什么手法和技巧,它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和长时间的坚持不懈。在开展5S活动中,通过不断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工作,其目的是能从琐碎而单调的动作,潜移默化地改变师生的思想,提高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

参考文献

[1] 胡野,李旭升,胡爱招.“教学做一体”的仿真护理实训模式创新[J].浙江医学教育,2009,8(4):1-3.

[2] 吴玲玲,胡野,王丽华.仿真医院在教学实践与评价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9,6(6):283-285.

第12篇

【关键词】 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江苏省高校

一、江苏养老服务产业人才需求状况

据江苏省民政厅2014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960万人。户籍人囗7677.16万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0.57%,高出全国5.07个百分点;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囗总数的13.97%,高出全国3.87个百分比,江苏老年人口总数已经位居全国第三。

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性环节,但养老服务业“未备先老”的人才需求问题尤为突出。2014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后称“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培养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较好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以适应和满足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需求。

对未来中国城市地区养老服务业市场需求的分析表明,老龄服务市场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十分巨大,到2050年预计需求数量达到1554万人,然而,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很难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江苏省的养老机构同样面临人才匮乏的现状,据不完全调查,最基层的养老护理人员流失率达到40%,而且整体人才架构也不能满足本省养老机构的需求,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软肋”。

二、江苏各高校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江苏开设养老服务专业的院校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随着前文中提及的《意见》之后,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截止2014年,全国的养老服务专业开办院校数量分布为:北京 12所,湖南6所,江苏 8所,浙江3所,山东12所,辽宁6所,安徽8所,福建4所,湖北3所,云南4所,四川7所,贵州4所,河南6所,黑龙江4所,山西3所,广西、青海、海南、甘肃、河北、广东、江西各1所,新疆、上海、天津、重庆、吉林各2所。横向比较,江苏开办的高校数量领先于全国其他省市,但是纵观江苏8所高校均为高职类别,并没有本科院校。

根据研究,我们将江苏省开办养老服务专业的高校(后文简称:开办高校)的基本情况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开办高校的分布情况;开办高校的性质;开办高校学生基本情况;开办高校专业设置情况。

(1)开办高校的分布情况。根据调查显示,江苏省开办养老专业的高校分布较为平均,其中苏南地区5家,分别是: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昆山),江苏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江苏南京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苏北地区3家: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连云港),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徐州)。

(2)开办高校的性质。江苏省的8所开办高校均属于高职类别,其中全日制公办性质院校3所,分别是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占总比例的37.5%,它们中的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国家示范性院校;省级示范院校1所―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还有1所(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具有了省级示范院校建设资格。

(3)开办高校学生基本情况。全国开办高校学生的招生总人数在2014年前是2500人左右,2015年增加至3600人左右。但就江苏省养老服务专业招生的情况而言,并不是非常乐观。根据调研显示,很多院校中的养老服务专业的招生并没有完成指标,而完成指标的院校中很多学生都并不是专业第一志愿录取,而且很多都选择了注册入学和中高职衔接的方式,普通招录的指标很低。

(4)开办高校专业设置情况。江苏省高校开办的养老服务类专业主要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主,由各自院校特色衍生的相关专业为辅,比如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保健(老年运动与保健)、江苏钟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社区看护、社区管理与服务以及护理(养老服务)等专业。

2、江苏高校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开设情况调查分析

统计显示,江苏8所开办高校中依然按照高职指导课程设计完成,所有的课程都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实践与理论部分各占一半,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老年服务能力、涉老机构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及外语计算机等应用能力,与此同时还开设了配合职业资格证考试的中级养老护理员上岗证实训,与养老机构共同开发的诸如养老机构服务实训、康复理疗技能实训以及养老护理技能实训等企业实践课程。

3、江苏高校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配备情况调查分析

根据本课题的调查,目前江苏省养老服务专业的师资100%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个别学校还有名师领队。专业教师的学术背景主要集中在护理类及管理类相关专业,其中专兼职教师的比例基本都在50%左右,其中兼职教师主要由相关医学院中从事保健护理及临终关怀等工作的专业人士担任。

由于养老相关杂志数量较少,对养老类专业的教师职称提升造成一定影响。目前该8所学校主要任职教师基本都处于副教授及讲师的职称等级。

4、江苏高校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江苏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就业率非常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养老相关专业就业率都达到了100%。直接对口职业资格证书仅有“养老护理员”一类,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包含“社会工作者”及“保健按摩师”两类。

但是工资水平偏低,上海地区实习工资为2500-3000元之间,转正后在3500元以上,平均高出苏锡常地区500元人民币左右,而江苏其他地区转正后的工资仍未达到3000元人民币。与此同时还有较大的工作强度,所以造成很大的人才流失量。

与此同时,养老专业的就业专业对口率呈每年上升趋势,据统计2014年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为50%-60%,2015年其专业对口率达到了70%-80%。

三、结语

综上所述,江苏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培训机构单一、培养层次较低以及师资队伍的专业化不高等方面,而这些问题的改善将会是直接解决目前江苏乃至全国养老服务人才市场紧缺与人才从业意愿相悖矛盾的关键,并能为后续优化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效思路。

【参考文献】

[1] 吴玉韶,党俊武主编.老龄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M].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

[3] 高校招生专业目录(2011)-(2015).教育部汇编.2011-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