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3 19:05: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成本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决策成本;信息成本;成本
一、企业决策成本的构成
决策成本的研究是从21世纪初开始兴起的,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王智慧(2001)等人按不同决策权分配形式的特点,分析了决策成本产生的原因,建立了基于决策成本的决策权最优分配数学模型以确定决策权的最优分配位置,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张世和(2002)从决策起始因素、物质因素、时间因素等方面分析领导决策成本的构成因素。王维(2003)等从企业的决策成本形成因素,从决策权分配的角度对决策成本与决策权分配进行系统分析。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企业决策成本是由信息成本和成本两部分组成。
(一)信息成本
美国科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和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从信息的功能上将信息定义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可见在一个决策过程中加大信息量,可以减少其中的不确定性,降低风险,帮助决策者做出最优决策。然而,信息获得需要付出代价,并且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信息失真造成的决策成本的增加,也同样会产生相应的成本。
(二)成本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增加,企业所有者深刻感到无法应付和完成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因此他们就可能委托他们认为能够胜任的专业人员他们执行管理和经营企业的职能,这时就产生了关系。在活动中,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委托行为的重要因素。
二、企业信息成本分析
(一)成长期企业信息成本的形成分析
1、使用不完全信息导致信息成本增大
众所周知,无论企业花费多大的代价从外界获取信息情报,对企业而言要么是既成的事实要么是预测未来的境况,这些信息的使用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不仅发展迅速,而且也更需要这种迅速发展,它需要企业能够把握信息的瞬息万变,要能做好决策。然而,现实情况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企业根本无法面面俱到的把握好来自各方面的外部信息,只能大体把握市场变化的趋势。而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也正好处于自身的一个发展优势环境中。对于决策者而言,不同的决策者对于信息的把握以及运用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只有完全的利用信息才能尽可能的减少企业的决策成本。
2、不注重信息的获取导致利用信息所付出的代价增大
成长期中的企业往往陷入一个误区,他们往往认为自己企业处于市场上的亟需,产品不会缺乏销路。这就导致了企业对于信息情况的搜集不会太重视,反而它们还会认为过多的在信息成本上的投入是一种浪费。
(二)成熟期企业信息成本的形成分析
1、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性致使信息成本增大
进入成熟期的企业面对着一个复杂的市场环境,这一时期市场上所有的生产者都能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他们的产出已经足以从数量上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企业为了能准确的获知市场的情况,就会增加信息成本的投入。
2、组织系统钝化导致信息成本增大
进入成熟期的企业,其组织系统趋于钝化,使信息在企业内部传递过程中造成大量的"摩擦损失"从而使得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增大。造成信息成本的加剧增长,从而使决策成本的不断增加。
三、企业成本分析
对于企业的成本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几乎是差不多的。
1、不健康的企业文化增大成本
劳伦斯・米勒也曾在《美国企业精神》一书中说,公司唯有发展一种企业文化,这种文化能激励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一切行为,只有这种公司在竞争中才有可能成功。但并非所有企业都存在健康的企业文化,许多企业缺乏团队精神,员工精神涣散,可能存在这种不利的现象:人和企业的所有者即委托人之间存在自身利益上的冲突,这样会导致有损于企业集体利益的个人行为的出现,所造成整体决策的机会损失,从而形成成本。
2、竞争激烈致使知识成本增大
知识储备缺乏或知识的获取滞后对于决策的时效性的需要,会导致决策失误或机会损失。这样,知识贫乏的决策者要获得决策所需知识,则需要企业支付相应的费用。如企业培训自己的员工等活动,所有这些都需要花一笔学费,形成决策的知识成本。
成熟期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是最为激烈的,由于市场的竞争除了需要企业决策者自身不断的学习和掌握知识外,还要进一步加强职业经理人和员工对知识的掌握,这样对于知识的付出就增加了成熟期企业决策中的成本。
四、企业决策成本的控制
通过之前对决策成本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我们了解了企业决策成长增大的主要原因,所以为了能有效的控制决策成本下面一些措施应当予以应用。
1、借助情报企业搜集信息
进入成熟期的企业所面对市场受到竞争者的争夺,环境复杂、竞争激烈、单单只依靠企业内部的信息搜集部门已经不足以应对如此众多的竞争者,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引入专业情报公司的帮助,它们可以搜集到企业需要的有用信息。而企业的情报部门可以抽身应对一些重要的竞争对手,实现对竞争对手信息搜集的优化。达到对外部竞争对手信息把握准确的目的,实现对企业决策成本的降低。
2、加强与供应商的协同
企业与供应商的协同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信息收集和原材料供应风险的防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互助与协作,将改变原有的竞争关系,使它们由竞争走向合作,使双方协同发展共赢。实现企业和供应商之间信息的对称,从而降低企业的决策成本。
3、引入消费者参与企业决策机制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企业的利润增长点。企业经营决策效果的最终实现需要通过消费者的检验。而让消费者参与决策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消费者对于决策效果的认同,并且从中了解到消费者对于新替代品需求情况的信息。这不但有利于提高企业决策信息的准确性,而且可以保证决策方向的准确性,达到降低决策成本的目的。
4、建立弹性化、简单化和信息化的组织结构
建立这种结构有利于消除组织内部信息传递中的摩擦和不健康的小团体文化。弹性高的组织结构,有利于企业面对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随时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建立良好的沟通体系和文化氛围;简单化和数字信息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和准确性,从而达到降低决策成本的目的。
5、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
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可以有效控制由于委托过程中目标不一致所造成的决策成本增加问题。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会促使经理人为决策者提供所需决策信息。
6、合理分配决策权
为降低成熟期企业决策的成本,企业决策权应该是在管理层上下目标一致的原则下,按知识和信息优势分配决策权力,即将决策权分配给拥有知识和信息优势的人。
五、结语
处于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产品出现同质同效的趋势,企业如何挫败对手,获得消费者手中的订单,成为各个厂商竞争的焦点。如何获得比他人更强的竞争力,也是我们研究的热点。企业决策成本作为影响企业的利润的一个项目在现代经济中越来越多的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因此,决策成本对于企业生命周期中的任何企业都有着不可限量的影响,都该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曾燕,霍国庆.信息成本研究的视角[J].中外管理导报,2002,(11).
[2]王维,盛秋生.企业决策成本的形成与决策权的分配[J].统计与决策,2003,(4).
[3]王东民.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战略选择[J].特区经济,2005,(9).
1.1 企业心理成本定义
企业心理成本是指由于员工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所造成的企业利益的损失。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企业收入的减少、支出的增加以及企业现实资源的损失。企业的心理成本并不是企业的实际成本支出,它不反映企业对财、物的管理水平,而反映企业对人的管理水平,是企业人文化管理水平的体现。
1.2 企业心理成本的形成机理
要研究企业心理成本产生的根本原因,首先就要分析情绪和情感体验的产生原理。
很多心理学家对情绪和情感体验的产生作了研究,采用不同模型来说明情绪、情感产生机制,比较公认的是沙赫特和辛格(S.Schachtrer和J.Singer) 的“三因素论”和伊扎德(G.E.Izard)的 “分化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情绪认知理论――三因素论。这个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认知的参与以及认知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是情绪产生的机制。情绪状态实际上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脑皮层将外界环境信息、内部生理变化信息以及经验、情境的认知信息整合起来,产生一定的情绪。在情绪基础上,产生情感。
伊扎德以整个人格结构为基础研究情绪的性质和功能,提出了分化理论。伊扎德认为,情绪是在生命进程中分化发展起来的,包括情绪体验、脑和神经系统的相应活动以及面部表情三个方面。他提出了情绪――认知――运动反应模型,认为在激活情绪的过程中个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其间个体内部认知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认知、运动系统和情绪的相互作用经过认知整合导致了一定的情绪、体验和反应【1】。
综合学者们的研究,可以得到两点启示:(1)在情绪、情感产生过程中,其认知主要表现为人的需求,这种需求可能是物质需求,也可能是精神需求。(2)人的需求的满足必须依靠环境的供给。环境供给能够满足人的需求,就会让人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环境的供给不能够满足人的需求,就会使人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这两点启示,对研究企业员工的情绪和情感以及企业心理成本提供了依据。
2. 企业心理成本的表现形式
2.1 企业直接利益的损失
(1)企业应得利益的损失
这种现象在销售和采购环节表现得比较典型。当今企业都面临着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无论是产品(服务)的购买者还是原材料的供应者都有极强的讨价还价的能力。企业要保证自己的利润,不仅对企业的销售、采购人员很高的商务谈判能力,而且要求他们有极强的敬业精神。员工的敬业程度同员工工作中的情绪以及对企业的情感是有直接关系的。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高,对企业的责任感强,就会竭力为企业争取利益;相反,如果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低,对企业责任感低,则其工作责任心就会下降,直接后果就是:企业采购成本提高、销售毛利下降,从而造成企业应得利益的损失。
(2)企业获利机会的损失 企业销售机会是获利机会。然而,销售机会并不是企业真正利润,它是企业或有的利润。员工认真负责地去把握每次销售机会,将机会变成了交易的事实,那么或有利益就会变成现实利润,一旦员工在消极情绪和情感支配下,消极对待销售机会,就会使企业丧失获利机会,造成企业或有利益的损失。这种损失是企业心理成本的一种表现。
(3)企业现实利益损失 员工的不满情绪往往会导致损害企业现实利益。比如:恶意破坏企业的生产设施、办公设施,恶意浪费企业资源等行为。这会造成企业日常运作、维护成本的增长,其增长部分就是企业的心理成本。
2.2 企业间接利益的损失
(1)员工工作效率的下降
美国HPO管理咨询公司就明确提出:情绪也是生产力【4】。员工在消极情绪支配下,其工作热情会下降,工作能力会受到抑制,从而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造成企业利益损失,这种损失也是心理成本的一种表现。
(2)企业人力资源流失 员工对企业的环境有不满情绪,对企业缺乏归属感时,往往会选择离开,随之会给企业利益带来一系列的损失。包括:人力资源本身价值的损失;企业投入各种人力资源成本(如招聘费用、培训费用等)的损失;优秀员工的离职后,一旦被自己的竞争对手所雇用,就会对本企业的竞争地位构成威胁而产生潜在的损失等。
3. 企业心理成本的数学模型
3.1 几个名词
(1)企业理想收入(Ideal Income,II) 企业理想收入是指企业的员工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即对企业没有任何不满的情绪,对企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员工自身心理健康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运作的收入。现实中,企业员工都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的情况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在这种状态下,由于与企业销售环节相关的销售人员无心理问题,不会出现由于员工的消极心理而造成收入的下降和利益的损失,因此,企业理想收入仅仅是企业产品的价格(P)和产品的市场供需状况(D)的函数,即:II=f(P,D)。
(2)企业理想成本(Ideal Cost,IC) 企业理想成本是指企业员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企业经营运作所需投入的成本。显然,现实中理想成本一般也是不存在的,企业理想成本也是理想状态的成本。在这种状态下,IC仅仅和企业的运作成本,包括原材料价格(MP)、人力资源价格(HRP)、企业的生产规模(OP)等有关,反映了生产经营纯技术、管理的显性支出要求。即:IC=g(MP,HRP,OP…)。
(3)企业实际收入(Actual Income,AI) 企业实际收入是指存在员工心理状态问题影响下的企业实际收入,它不仅与产品的价格、市场状况有关,而且还与员工的心理状态(Psychology State,PS)有关。即:AI=f(P,D,PS)。
(4)企业实际成本(Actual Cost,AC) 企业实际成本是指受到员工消极心理状态影响的企业的实际支出成本,它不仅和产品原料价格、人力资源价格、企业生产规模等因素有关,同时也和员工的心理状态有关。即:AC=g(PS,MP,HRP,OP,…)。
3.2 企业心理成本数学模型
为了便于研究,模型的建立忽略企业外部供求关系造成企业收入的波动以及规模经济的企业成本造成的波动。在员工的理想心理状态下,企业的理想收入曲线(II)是一条水平的直线,企业的理想成本曲线(IC)也为一条水平直线,即企业的收入和成本均保持稳定。
在员工实际的消极心理因素的影响下,企业的实际收入曲线(AI)为一条低于企业理想收入曲线(II),这是因为,由于企业心理成本的存在,AI
企业的实际成本曲线(AC)是一条弧形的、开口向上的曲线。这是因为由于企业心理成本的存在,AC>IC。而在企业刚建立时,企业环境的问题,员工之间的磨合问题造成企业的各种矛盾较多,企业心理成本加大,从而造成企业的实际成本(AC)较高;随着企业的发展,各种矛盾的解决,员工的工作情绪就会好转,对企业的归属感也慢慢建立,企业的心理成本就会下降,从而造成实际成本(AC)的下降;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新的矛盾又暴露出来,新的不满情绪又会不断产生,造成企业心理成本增大,引起企业实际成本(AC)的上升。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的心理成本一方面引起企业收入的减少,表现为理想收入与实际收入的偏差(PC1),另一方面则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表现为实际成本与理想成本的差额(PC2),因此企业的心理成本PC=PC1+PC2,如图3-1中所示。企业这时的实际利润(Actual Benefit,AB)将小于理想状态下的理想利润(Ideal Benefit,IB)
参考文献
【1】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等:《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66-368,340
【2】徐国华,张德,赵平《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74-179 185-186
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不断降低工业产品的成本,而成本分析则是寻求降低产品成本途径的重要手段。具体地说,成本分析是按一定的方法,利用成本计划、成本核算和其他有关资料,控制成本的支出,揭示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查明引起成本升降的原因,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以达到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对成本进行分析是做好成本控制的前提和基础,成本可控性即为将成本按可控性分类,指的是将成本项目按其在一定期间内是否可以为管理者所控制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其中,可控成本是指在一个期间内合理地为负责该项成本的管理人员所能控制的成本;与此相反的,即为不可控成本。对于可控的成本,进行分析,这是成本控制工作的关键所在。
企业成本的分析过程如下:
一、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包括:产品生产成本计划完成分析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分析的重点是产品生产成本分析中的可比产品成本分析。
(一)产品生产成本计划完成分析
企业全部产品包括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两大部分。
对全部产品的分析,因为没有全部产品的上年实际成本,所以只能以本年实际成本和本年计划成本进行比较,确定其实际成本较计划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初步了解企业完成成本计划的一般情况。本期实际成本与上年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
可比产品成本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的完成情况,查明影响可比产品成本升降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一步弄清成本升降的原因。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由于成本计划中规定了可比产品本年成本比上年成本降低的任务,即计划降低额和计划降低率,因此,可比产品成本分析,首先要计算出实际完成的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以便与计划降低额和降低率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的完成情况。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的因素分析。
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变动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二是,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
二、主要产品成本分析
主要产品成本分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成本的影响,二是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
主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不仅要按成本项目逐项对比其计划数与实际数,而且还要求列示主要消耗材料和耗用工时的对比资料。
如下对一个棉纺织业某个月的一些成本状况进行分析:
企业的产量完成和盈亏情况:
在这个月中,纱产量:这个月生产纱682.67吨(其中:内销549.95吨,出口:85.72吨,自用纱47吨)另领用捻线倒筒纱21.32吨。上月生产纱:738吨,比上月减少55吨。比去年同期增加69吨,累计增加800吨。
布产量:这个月布入库产量:17.8万米,上月布入库:19.39万米,比上月减少1.59万米。比上年同期增加12万米,累计增加89万米。
纱收入1256万元,总成本1250万元,其中:期间费用102万元,预计利润6万元。布收入162万元,总成本198万元,其中:期间费用14.7万元,亏损36万元。纱和布总亏损30万元。
从这个月的产量来看,总体而言是出现了亏损,是企业在生产和成本分配上出了问题,虽然比较上年的产量有所增加,但比上月的有所下降,并出现了亏损可知,企业的成本效益是做得不好的,出现了亏损,是不能控制好企业生产的成本,不做好成本的管理的结果。虽然在纱的生产中有利润,但这不能弥补在布的亏损,通过企业的生产总结可知,布这个产品生产越多亏损越多。可见,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应该加大力度,以求得在未来的生产投入中扭转这些不利的局面。
以上分析表明:
1.该企业全部产品成本实际总成本比计划总成本超支75万元(1508―1433),超支率为5.23%。
2.全部产品成本计划远远没有完成实现,同时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不平衡。其中,可比产品布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了18万元(198―180),成本超支率为10%,纱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了50万元(1250―1200),成本超支率为4.17%,布纱构成了可比产品成本增加额为68万元(50+18),成本超支率为4.92%,而同时不可比产品超支了7万元(60―53),超支率为13.21%。
3.进一步对超支率较高的布、麻产品进行分析,追查原因,是成本计划制定得不合实际,无法完成,或是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特殊的情况,又或是人为地将属于可比产品的成本费用挤进了不可比产品的成本中,达到成本超支的不明显化的目的。但总的说来,企业的发展前景是值得担忧的,只有在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而又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企业才会有复苏好转的机会。
三、费用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
由于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都按整个公司(总厂)或分厂、车间、部门编制预算加以控制,因而分析各种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查明各种费用实际脱离预算的原因,也只能按整个公司(总厂)或分厂、车间、部门来进行。
对上述各种费用进行分析,首先应以本年实际数与本年预算数相比较,确定实际脱离预算的差异;然后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
分析时,除用本年实际与本年预算相比、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外,为了从动态上观察、比较各项费用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还应将本月实际与上年同期实际进行对比,以了解企业工作的改进情况,并将这一分析与推行经济责任制相结合,与检查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相结合,以推动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各项费用支出。
这个棉纺织企业在某个月的一些费用情况:
1.财务费用:48万元。其中:应计利息48万元。其中农行:45万元。贷款合计:10962万元。
2.产品销售费用:19万元。内销纱运费16.89万元,布运费2.5万元。
3.管理费用56万元。其中:工资13万元,福利费1.7万元,差旅费2.22万元,办公费1.58万元,折旧费4.48万元,劳动保险费17万元,待业保险费1.56万元,房产税1.5万元,土地使用税1.58万元,业务招待费1.2万元,生育1.4万元,其他3万元。
可以看出企业的费用分配还是很合理的,只是在债务方面过大,所以使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很大,应做好成本的分析,以求得控制成本,降低成本,让企业回到正常的经营轨道上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四、成本效益分析
反映企业成本效益的指标很多,常用的有产值成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一)产值成本率分析
产值成本率是企业全部产品生产成本对商品产值的比率,通常用每百元商品产值总成本指标表示。
影响产值成本率指标变动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产品品种构成的变动。二是,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三是,在商品产值按现行价格计算时,还有价格变动的影响。
(二)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
式中的利润总额和成本费用用总额来自企业的损益表。成本费用一般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和三项期间费用。
分析时,可将成本费用与营业利润对比,计算成本费用营业利润率指标。
如利润中还包括其他业务利润,而其他业务利润与成本费用也没有内在联系,分析时,还可将其他业务利润扣除。
关键词:专职;现状;税务会计;税务成本
从笔者多年在企业从事财务和税务工作的切身体验以及在与税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交流中,真切地感受到当前企业对税务的“重视”程度。但这种“重视”
并没有体现在对税务工作人才物的投入,尤其是人才的投入上,而是表现在对税务部门的“担心、害怕”上。当税务部门检查企业的税务状况时,深信自己没有偷税、逃税的企业为什么会“担心、害怕”呢?很明显,这是企业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是企业税务活动现状的必然结果,我们认为,企业设置专职税务会计能较好地解决自信心缺乏的问题(实际上是合法纳税的问题)。笔者将从分析当前企业税务活动现状出发,结合税务会计理论以及企业和税务部门税务成本分析,探讨企业设置符合企业规模的专职税务会计的可行性。
一、当前企业税务活动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办理各种纳税事项,都是由专职财务人员兼职办理,没有专门的税务会计来专职处理与税务部门的各种事项,这种情况在中小企业中尤为突出。这一状况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企业十分“担心、害怕”税务部门,并且很可能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为,一方面企业没有专职税务会计,不能准确理解税务政策法规而多计提多缴税,另一方面是当企业不能准确理解税务政策法规而少缴税时,税务机关一旦查出来,企业将面临加倍的经济处罚,甚至行政、刑事处罚,不少的企业在这方面是有经验教训的。分析形成目前企业税务活动现状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考虑,第一,有的企业甚至税务部门的同志传统地认为,财务人员办理税务事宜是顺理成章的事,并无不妥之处,甚至认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会有冲突,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第二,有的企业考虑,如果增加专职税务人员(机构),企业的管理成本会增加。这两方面的顾虑和考虑是造成目前企业税务活动现状的主要原因,本文将作重点分析。
二、成熟的税务会计理论是企业设置专职税务会计的基础
税务会计是以纳税人为会计主体,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依据税收法规,运用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税务资金运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与策划,目的在于使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及时、准确地缴纳税金并向税务部门提供税务信息的会计学科。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开始,企业税务会计逐渐成为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相对独立的会计分支。特别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税务会计被当作一门学科加以研究。我们之所以认为税务会计能够作为设置专职税务会计的理论基础,并妥善解决税务活动中的主要问题,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征:1、税务会计要严格按照税收法规和会计法规的规定核算和监督税款的形成、缴纳等行为;2、税务会计有着与财务会计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例如作为税前扣除费用的确定、视同销售收入的认定等等;3、税务会计有着明确的目标:按照国家税法规定的要求核算纳税人的全部税款,正确编制、报送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进行纳税人税务活动的分析,保证正确执行税法,维护企业的利益;4、税务会计有着特定的核算对象:包括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费用、营业利润、应税所得、税款申报与缴纳等等;5、税务会计有着规范的操作程序:通过财务会计现有的会计科目,对企业所涉及到的各个税种进行反映和监督,正确计算企业应交的各种税金,其核算的数额通过财务会计的科目,最终反映到财务报表和各税种的申报表中;设置"税务调整"账目调整应税所得,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不同的核算内容计入该账目,该账目只是作为备查账目,不必登录在财务会计账簿中,在纳税时统一调整;6、税务会计有着独特的收入损益确认原则:财务会计的收入实行权责发生制,通过会计核算形成会计利润;税务会计的收入实行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结合,并且修正社会福利、公共政策、期间费用和权益的扣除标准,强调"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不同,税务会计坚持历史成本,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变动,重视可以预见的事项;7、税务会计强调进行合理的税收策划:纳税人在其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活动中,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以合理纳税为目的,运用科学方法,结合自身特点,合理筹划企业税收,充分享受税收优惠的管理活动。
我们不难得出,税务会计是一门成熟的会计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企业设置专职税务会计后,在税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按照税务会计的要求开展税务会计核算,将完全能够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同时税务机关以及其他信息需求主体的要求也完全能够得到满足。
三、设置专职税务会计后企业税务成本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企业依法向税务机关申报和缴纳税款是企业的法定义务。因此,企业在履行该义务时,发生与涉税事项相关的费用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这些费用界定为企业税务成本。在设置专职税务会计前,企业的税务成本是较高的。大家知道,目前我国实行的基本是财税合一的会计制度,税务会计事项采用企业先自行进行帐务处理,但是,由于税收法规没有明确的与之匹配的会计处理办法,企业操作时无从下手;然后,在纳税时由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但由于涉及调整的事项繁锁和复杂,企业可能顾此失彼,这些都导致企业的税务成本居高不下。设置专职税务会计后,企业就可以按照税务会计的要求进行税务处理和纳税。超级秘书网
由于税务会计有着自己独立完整的涉税会计核算体系,能明确地对税法与会计的差异进行界定、协调与处理,同时在纳税阶段,减少了调整事项的烦琐和复杂,这样,企业的税务成本会大为减少。当然,企业设置专职税务会计或机构需要增加一定的管理成本,但这种成本的增加是有限的。
因此,对比相关成本的增减,结合前文我们谈到的涉税处罚和多计提多缴税,设置专职税务会计仍将带来企业税务成本的明显减少。
四、设置专职税务会计后税务部门的税务成本分析
对税务部门来说,税务成本是指取得税收收入而在税收征管方面付出的成本,主要包括征管成本和稽核成本。在财税合一的会计模式下,由于税务会计只是财务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独立的核算体系,无法全面提供纳税人的涉税信息,增大了税务机关征管和稽查的难度,必然耗费较多的征管和稽查成本。设置专职税务会计后,在税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纳税人涉税会计核算质量、纳税申报准确率将大幅度提高,这直接减少了税务机关的征收成本;完善的税务会计核算体系能为税务机关提供全面、准确的企业纳税信息,为税务机关展开稽查提供便利,大大降低稽查成本,从而降低了税务机关的税务成本。
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对于小企业,如果不具备设置专职税务会计(机构)的条件,那么可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如税务师事务所代办涉税事宜,由他们来充当专职税务会计的角色,在这方面税务机关可以积极提供各种帮助和指导,使小企业也能按此要求进行规范报税与纳税。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企业设置专职税务会计是完全可行的。作为企业要加强税收法治观念,要变“怕税务知道”为“就怕税务不知道”,因为,企业要发展壮大,不能以偷税漏税作为手段,而应当合理利用税收政策,积极搞好税收策划,选择最佳纳税方案,做出符合企业利益的财务决策,而这正是企业设置专职税务会计的初衷之一。
【摘要】我国现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造成的两税并存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内各行为主体对如何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存在不同看法革。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成本分析方法,对两税合并政策迟迟不能推行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制度供给成本是影响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创新的固有因素,而宪法秩序等外部环境也对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国家断定统一税制的成本过高,从而延缓了新税制的推行。
Abstract:Theincomeinstitutionofchina‘shomeandforeignenterpriseisfacingoutstandingproblem.Eachbehaviorcorpushavedifferentviewpointsonhowtounifythetaxsystem.ThistextmakesuseofthecostanalysismethodofNewInstitutionEconomicstofindoutthereasonwhythecombinationoftheincomesystembetweenChina’shomeandforeignenterpriseisslowandwhyitcan'tbeputinintopractice.quickly.ThistextalsoassertthatthecostistheinteriorfactorsofChina‘sincometaxsysteminnovationofit’shomeandforeignenterprise,whiletheexteriorsystemenvironmentsuchasConstitutionorderhasgreatinfluenceonchina‘sincometaxsysteminnovationofit’shomeandforeignenterprise.Thecentralgovernmentthinksthatthecostofthetaxsysteminnovationishigh,anddeferthenewtaxsystemcombination.
Keyword:HomeandForeignEnterprise;IncomeTaxInstitution;InstitutionalInnovation,;InnovationCost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吸引外资,对外资企业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内资企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由此,形成了被专家称为“全球罕见”的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制。目前,国税总局的测算实际税率内资企业所得税为22%,外资企业仅为11%。这种差异性的企业所得税制严重违反了税负公平均衡的原则,抑制了我国民族工业和幼稚产业的发展,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整体提高。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要求内外资企业享有平等待遇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国家也把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税制改革提上日程。2005年1月始,财政部高调推进两税合并,随后54家跨国公司联合反对,要求暂缓取消对他们的税收优惠政策[1]。一些相关部门和部分地方政府也对两税合并有抵触。在多方力量博弈后,内外企两税合并草案没有提交到今年3月召开的人大会议上审议,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合并宣告搁浅。
一、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创新成本及其影响因素
所谓制度创新,是指制度的革新、改革、替代等,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新的更有效率的制度供给来改进、替代另一种制度供给的过程。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创新的前提是现存制度之外出现了一种新的潜在收益,而这种潜在收益在现存制度中是无法获取的。只有通过改变原有的制度安排,选择和建立一种新的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才能获得这种潜在收益。但是,并不是潜在收益出现了,就能进行制度变迁。实际的制度创新的发生还取决于成本问题。“如果预期的净收益超过预期的成本,一项制度安排就会被创新”[2][P274]可见,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
对于一项正式的制度安排而言,制度供给的成本至少包括:(1)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的费用;(2)消除旧制度的费用;(3)消除制度变革阻力的费用;(4)制度变革及其变迁造成的损失;(5)实施成本;(6)随机成本[3](P130)。
此外,制度创新还受到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戴维斯和诺斯认为,统治者的偏好和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集团利益冲突和社会科学的局限性、国家的生存危机等制约着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戴维?菲尼在他的制度供求分析模型中提出了制度供给外生变量,主要包括“宪法秩序、现在制度安排、现有知识积累、规范准则、公众态度、上层决策的预期收益等”[4](P155)。
二、当前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创新成本分析
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中国加入WTO,经济国际化的客观需要,但中央政府处于对诸社会稳定与政治稳定的偏好,过多考虑了影响政府制度供给能力和意愿的成本因素,使得政府主导型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创新迟迟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这些成本主要包括:
1、规划设计成本。这是指用于探索、硏究、设计、选择新制度安排的成本。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的关键,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的问题,即规划设计问题。新的税制设计决不能简单将其合二为一或相互靠拢,而应该从当前的经济形势出发,遵循公平税负与促进平等竞争、统一税收优惠与规范税制、国际惯例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各方面通盘考虑,制定出一套完整可行的所得税法,尽力做到财政收入、外商投资与地方政府利益的稳定与均衡。为此,就必须认真研究、设计制度创新的道路、模式和制度规范,支付较高的设计成本。此外,对于世界各国吸引外国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较低的企业所得税制的移植和借鉴,也必须支付信息费用和研究费用,这些费用对于微观主体来说也相当高昂。我国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提出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且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准备,现已初步规划设计好两税合并草案,只待提交人大审议通过。
2、制度变迁的实施成本。改革的实施成本包括公众的反对成本、协调成本、组织成本、试错成本、监督执行成本等。目前中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方向仍旧是“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也就是取消、简化各种所得税方面的优惠,从而扩大税基,在此基础上按照产业和地区来给予优惠。但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已经成立的外资企业怎么办?过渡期是3年或5年还是按企业的经营期限算?其中可能发生的规避行为怎么办?需要昂贵的学习成本和试错成本。况且我国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既是为了弥补我国投资环境的不足,也是为了矫正对内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优惠待遇所造成的不公平。时至今日,政府对国有企业明补暗补的情况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缺乏制度基础,如果取消对外企的所得税优惠,内外资企业在税率上是完全平等了,却可能造成实际上更大、更长远的不平等,必然引起外资企业的反对。这就需要政府在改革的过程中对失益者进行适当的补偿,这些补偿费用形成政府需要支付的制度变迁反对成本。
3、制度变迁的机会成本。制度变迁的机会成本是选择一种制度而放弃另一种制度所必须放弃的收益,这种成本是决定改革取舍的重要依据。我国1991年开始实施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是与国际接轨的,在很多制度设计方面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践证明其方向是正确的,取得过较大收益的。有据资料反映,目前在华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超过25万家,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450家在华投资,其中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的超过30家。新的税制的建立有可能是以牺牲旧制度为代价的。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基本取消按照内资、外资来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转而实行行业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很可能会普遍性提高外资企业税负,从而导致外商投资增长的减速;同时,由于外资企业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55%左右,外资企业税负提高,可能会引起外贸增长速度下降。研究税制创新的机会成本要求我们做出的是这样一种选择,即通过价值对比,挑选一种具有更高价值的制度而放弃价值低的制度。
4、新旧制度摩擦成本。新制度的建立总是不可避免地会使有些人蒙受损失,而不是在没有任何人受损的情况下使另一些人受益。新制度的受益者很可能就是旧制度的受害者,既得利益集团会拼命反对制度创新,形成新旧制度摩擦成本。现阶段,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创新面临较大压力,主要是既得利益者通过种种手段来维护这些低效的或过时的制度,使得制度创新需要支付的摩擦成本很高。表现为:跨国公司集团不愿轻易放弃已经享受的多年优惠政策,上书游说中央,要求“取消对外资企业优惠政策应有一个5到10年的过渡期”[5];国内相关部门和东部沿海地区地方政府,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等同于国家利益,似乎取消了这些制度就是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一般来讲,需求型诱制性制度创新比政府主导型强制性制度创新产生的摩擦成本要小。但是,当旧制度非被取代不可时,摩擦成本再高也是要付出的,因为付出的高代价可能会产生预期高收益,这一道理完全适用于企业所得税制创新。
5、制度创新的时滞成本。所谓制度安排的时滞性,是指在新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之间存在一个时间间隔。即新的制度供给要滞后于新的制度需求的出现。在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和社会阶段,由于社会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所以,适应某一阶段或某一社会情境的制度安排必然随着社会的变化而逐渐失去作用,新的社会情境便需要新的制度安排,而由于人的认知能力、制度“发明”需要时间及新制度的启动存在时间间隔等因素,新制度不可能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同步调适,因此,制度安排的时滞性是必然的。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由于没有重要的社会变革,所以制度的安排会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而展开,时滞性问题表现得不是很明显,而在一个多变的社会如目前我国的转型社会中,由于整个社会结构都需要调整,因此旧有制度明显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新制度的产生和有效施行又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当前我国制度安排中的时滞性便显得更为明显。这一点对于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创新而言,也同样适用。
三、制约我国当前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创新的外部环境分析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过程中,影响我国政府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创新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宪法秩序。宪法秩序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宪法和基本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它也被称为制度环境。宪法秩序通常规定了一国的具体经济制度的总体性质和可能的发展空间,因此,它也决定了制度变迁可能的选择空间。如果一种可能的新制度模式可以有效地获得潜在的外部利润,但这种制度模式超出了一国宪法秩序规定的选择空间,此时,制度变迁或者被迫选择较为低效率的非最优模式,或者去努力改变宪法秩序本身。无论走到哪一条道路上去,对于制度变迁过程来讲,都不可能是最有效率的道路,亦即是成本比较高的道路。这样,一种宪法秩序规定的选择空间的大小就对制度变迁过程的成本产生了影响。2004年,中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例子就说明了宪法秩序与制度变迁成本的相互关系。2004年宪法修正案草案把境外资本纳入了宪法保护范围,对于外资企业的发展而言,这是重大的制度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为外商企业的发展和整个企业制度的变迁开辟了广阔的新空间,我国要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将会适当考虑外资企业利益,可能会降低新税制实施后外资企业需要支付的变革成本。
2、人们的知识积累程度和认知程度。正如拉坦所言,我们拥有社会科学知识越多,我们设计和实施制度变迁就会更有成效。人们对知识的积累程度和认知社会的程度越高,对经济生活和经济过程现状及未来趋势的把握越准确清晰,就越容易以较小的成本设计出制度变迁的目标模式,并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正和调整,反之亦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人们的认知程度和知识积累往往和学习能力密切相关。在许多情况下,制度变迁只需要将别人已经在实行并行之有效的制度学习借鉴过来,根据自身的情况加以适当的改造和本地化,就可以低得多的成本完成制度变迁的规划设计任务。就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改革和创新而言,只要我们对于当前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并存的弊端厉害认识越深刻,把握越准;对于我国当前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机遇和挑战把握越准确清晰,就越容易以较小的成本设计出制度变迁的道路、模式和制度规范。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借鉴世界各国吸引外国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较低的企业所得税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正和调整,也能以较小的成本完成新税制的规划设计工作。
3、现存制度安排。根据诺斯等人的“路径依赖”理论,在制度创新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形成“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即制度变迁一旦确定在某一方向上,其自我强化机制的作用会使制度变迁在既定的方向上持续发展。因此,“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6](P1)。一方面,原有的初始制度选择会强化现存制度的刺激和惯性;另一方面,现存制度安排会形成一个既得利益集团或一种既得利益格局,而既得利益集团会增加制度变迁的谈判费用,造成制度变迁阻力。实际上正是由于路径依赖的惯性使得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创新迟迟不能实现。首先,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在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都保持了高速增长,成效显著,政府容易被现存制度安排的绩效所误导,害怕或者不忍心变革原有的制度安排,认为只要沿着前一轮变迁的路径继续往前走,就会不断完善制度;其次,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后,外资企业的所得税将有所提高,这对外商投资企业来说意味着收益的减少;对东部沿海外向型经济地区而言意味着外资增长速度和对外贸易增长的速度的减缓;对某些政府部门以及涉外工作人员而言意味着政绩(收益)的减少,必然会反对新的制度安排。
4、非正式约束。制度创新是经济主体追求外部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结果。只有当经济主体对一项制度的安排和结构的预期成本少于预期收益时,一项制度安排才会被创新。而经济主体对制度的成本-收益的看法,则要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因为人们是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来获得最大化收益的,而意识形态通过改变经济主体的偏好体系,对成本和收益的值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从随机观察中可以发现,个人在成本-收益计算中仅以获得更多的尊严作为利益取向的行为模式是广泛存在的”[7](P60)长期以来,国人普遍存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外资的拉动”的惯性思维。但现实情况是,中国目前真正缺少的并不是资金,而是投资机会。银行有十几万亿人民币的储蓄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会,因为竞争的不平等,总额超过3万亿人民币的外资享有了“超国民待遇”的投资机会。由于税收政策的不平等,居然出现了数额巨大的“假外资”。给外资以“超国民待遇”的另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外资的到来将带来技术进步。但不久前商务部对外经济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2005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却披露了一个相当惊人的事实:“大量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结果是核心技术缺乏症!”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并没有变成现实。由此可见,非正式规则改变的滞后程度已经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创新需求形成了矛盾和冲突,这种正式制度创新需求与非正式制度不协调带来的矛盾和冲突必然加大制度变迁的成本,延缓新税制的实行。
四、结论
综上所述,创新成本与创新收益的比较关系是制度创新能否发生的关键。所以,合乎逻辑的结论就是,进行任何类型的制度创新,除了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创新收益(选择收益尽可能大的制度创新)之外,都必须同时尽可能减少制度创新成本付出。如果可供选择的创新方案无法避免有人受损,创新面临利益受损者的抵制乃至反对,那么就应该采取某些适当的补偿办法,使利益受损者的损失限于其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并使之相信制度创新将最终增加他们的利益。这样,这些人就可能缓解其对制度创新的抵制态度,甚至加入支持创新的行列。就此次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而言,54家享受超“国民待遇”的跨国公司不愿承担税制创新的成本,上书国务院反对新税改;一些相关部门和部分地方政府由于担心调高跨国公司企业所得税后影响FDI的进入,影响政绩、GDP增长,也对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持保留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一定要遵循成本-收益分析的基本原则,统筹考虑税制变革利弊得失,协调照顾方方面面的利益,使改革带来的风险和负面效应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1]齐雁冰。所得税并轨阻力来自内部54家外企反对新税改?[[EB/OL]]。北京青年报电子版。2005年01月15日
[2]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A].科斯、阿尔钦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3]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4]V·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5][齐雁冰。所得税并轨阻力来自内部54家外企反对新税改?[[EB/OL]].北京青年报电子版。2005年01月15日
关键词:路桥施工企业 工程项目 成本分析
一、路桥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分析的重要性
路桥施工企业在桥梁工程、公路工程、路基工程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力量。纵观路桥施工企业的发展,成本分析在路桥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路桥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分析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事前分析
在路桥施工企业中,事前分析的主要任务集中于成本预测。路桥施工企业可通过成本预测,运用科学方法,对项目施工中各个方案所需要的成本做出合理估计,从而利于路桥施工企业在众多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提升决策水平,减少盲目性。
(二)事中分析
及时进行成本控制是路桥施工企业成本事中分析的重要作用。在工程项目过程中,路桥施工企业及时进行事中分析,可对项目过程中发生的偏离目标成本的情况及时控制,有效防止项目中的实际成本大大超出成本预测,从而积极推进成本管理工作。
(三)事后分析
在工程项目执行后,路桥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的事后成本分析不仅能够找出项目成本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成本困境,更重要的是对良好的降低成本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便进行下一期项目的成本控制。
二、路桥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分析
本文对路桥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成本分析主要从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两个方面进行,对直接费用的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分别是人工成本、机械成本与物料成本。
(一)人工成本分析
在我国路桥施工企业中,人工成本分五点:①职工工资;②职工福利费;③社会保险费;④劳动保护费;⑤其他人工成本支出。一般来说,应对路桥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进行成本分析,其指标主要有三,一是人均人工成本。通过该指标,路桥施工企业可测量工程项目人工成本水平,计算方法为人工成本与员工总数的比值。二是人工成本含量。通过该指标,路桥施工企业可以准确了解工程项目的劳动效率,计算方法为人工成本与项目总成本的比值。三是劳动分配率。通过该指标,路桥施工企业可以了解企业项目中劳动投入与净产出的关系,计算方法为人工成本与增加值的比值。
(二)机械成本分析
路桥施工企业的机械成本主要集中于机械使用费。从整个项目工程来看,机械使用费占整个工程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不可小觑。机械使用费主要包括六项:①机械台班费;②机械设备进退场费;③操作人员工资;④提取工资附加费;⑤机械油料费;⑥机械修理费。因此,路桥施工企业应提高管理水平,控制机械成本。
(三)物料成本分析
在路桥施工企业中,材料费占物料费的很大比重。从中标价的角度来研究,物料费大约占中标价的70%-80%。一般而言,由于路桥施工企业施工周期较长,如果遇到材料费用价格猛涨,将使企业物料成本大大增加,这部分价差将使路桥施工企业利润减少,甚至出现亏损现象。从《中国钢材价格网》数据可知,自2016年3月以来,钢材价格出现了“大涨大跌”的局面,在唐山、太原、长春、重庆等地,钢材价格涨幅较大。根据施工合同,此部分价格差价将由路桥施工企业承担,而使路桥施工企业物料成本增加。
(四)间接费用分析
对路桥施工企业而言,间接费用分两点:一部分是企业的规费,另外一类是企业管理费。从路桥施工企业角度,规费是必须缴纳的,主要有五项:①工程排污费;②工程定额测定费;③社会保障费;④住房公积金;⑤危险作业意外伤害费用。例如,意外伤害保险等。在路桥施工企业中,企业管理费分八点:①管理人员的工资;②办公费;③差旅交通费;④固定资产使用费;⑤劳动保险费;⑥工会经费;⑦职工教育经费;⑧财产保险费等。路桥施工企业只有准确分配间接费用,运用科学方法,才能做好间接费用的分析。
三、路桥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降本增效的措施
根据以上对路桥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的分析,本文将有针对性地提出四种降本增效的措施,以帮助路桥施工企业能够实现管理新水平。
(一)巧妙利用人工成本分析法
在路桥施工企业中,可以通过巧妙利用人工成本分析法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项目效益的目的。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说,路桥施工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应用人工成本分析法。一是人工成本结构分析。该指标可科学衡量人工成本投入构成是否合理。对于路桥施工企业来说,想要科学合理地控制人工成本,最有效的就是调整人工成本结构。另外,员工满意度的提升,会起到间接提升劳动生产率的目的,从而减低人工成本,提升路桥施工企业绩效。二是人工成本比率分析。人工成本比率,理论上分四点:①劳动分配率;②人事费用率;③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④人工成本利润率。在实践中应用人工成本分析法时,路桥施工企业一定要全面分析,从多角度进行,才能真正发现问题,降低人工成本。
(二)根据具体情况降低机械成本
作为路桥施工企业成本组成部分之一,机械成本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四种降低机械成本的措施。
(1)避免杂质。如果路桥施工企业在施工时遇到恶劣的天气环境,那么企业应避免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杂质的掺入,同时还要发挥油的作用,通过油的使用来极大地减少对机械设备的损坏,降低机械成本。
(2)注意防腐蚀。众所周知,部分机械设备是极易被腐蚀的,因此,路桥施工企业要做好防腐蚀工作,尽量降低对机械设备的腐蚀作用,从而减少租赁机械设备的成本。
(3)合理工作载荷。路桥施工企业在租赁机械设备时,要注意合理安排,使机械设备使用时维持在合理的工作载荷。如果载荷过低,对于路桥施工企业来说会造成机械设备方面的资源浪费。如果载荷过高,则极容易造成机械设备的损耗。因此,令机械设备维持合理的工作载荷,对降低路桥施工企业机械成本来说至关重要。
(4)利用合理技术进行管理机械设备。在路桥施工方面,新型机械设备不断出现。从新型机械设备角度出发,企业要采用正确的技术管理方式使用机械设备,以便降低机械设备维修所造成的成本。
(三)全方位降低物料成本
路桥施工企业可从全方位布置,但重点从两个环节着手来减少物料浪费,降低物料成本。一是物料申购。对于物料申购,路桥施工企业应做好提前规划,将需求与存储数量结合,做好统筹安排。同时,路桥施工企业在物料申购时可采取小批量订购,这样就可以降低物料的存储成本。二是物料发放。首先,要注意企业仓库中呆滞物料的管理,例如水泥,钢筋等,做好防损坏防失窃的措施;其次,物料管理时要注意物尽其用,减少积压;最后,路桥施工企业要注意对物料进行清理和盘点,全方位做好降低物料成本的工作。
(四)合理安排企业间接费用
在路桥施工企业中,由于间接费用不能直接归属到某项工程项目中,因此,必须通过合理安排、科学控制的方法来降低企业的间接费用。
(1)降低管理人员相关费用措施。选聘“一专多能”的管理人员,减少管理人员数量,从而从整体上减少管理人员的工资与奖金。
(2)降低差旅交通费措施。严控费用报销,对于计划外的差旅费用要认真审查。从节约资源、全面控制的角度实现差旅交通费的控制。
(3)降低工程排污费措施。通过新技术及新设备的引进,从而减少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企业交纳的工程排污费。
(4)充分发挥财务软件的作用。科技的发展推动技术的进步。目前,已有多款成本控制软件问世并得到广泛应用。路桥施工企业可以通过成本控制的财务软件的应用,来跟踪控制企业的间接费用,提升成本控制水平。
四、结束语
关键词: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成本效益
引言:建筑安全管理包括宏观的建筑安全管理和微观的建筑安全管理两个方面。总的来说,就是将安全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建筑领域当中建筑安全微观管理是直接的,也是具体的,是指直接参与施工安全生产过程,对其进行监督管理,规划,协调和控制建筑安全微观管理要以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为基础,加强安全管理是目标。宏观的建筑安全管理主要是从执法监察、组织、法律、法规等方面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进行管理,指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它是微观管理的行动指南,同时也是一种间接的管理。
本文试图探讨建筑企业建筑安全管理内在要求和管理效益,主要是基于微观管理的概念,是指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加强对其生产过程的控制,使不安全的生产要素以及不安全的行为得以减少,甚至是完全消除,达到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减少一般事故的目标因此,同时它也是一种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
一、现阶段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建筑安全管理现状
(1)建筑安全管理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工作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经拥有12000多人的执法监督队伍,有22个省市区的上千个县和272个地级市均已建立了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初步完善了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体制的形成,有利于加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相关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减少伤亡事故但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整体管理水平偏低和落后是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
(2)相比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建筑业的劳动力更为密集,事故的数量也比发达国家多得多,因为完成同样的工作量大概需要2-5倍的工人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建筑业的从业人数巨大,2009年在整个世界建筑业中,我国占据约25%的比例,从业人数大约为6000万人。另外,根据我国建筑英才网2011年的调查报告,关于人才供应和需求状况,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建筑从业人数达到7100万人,从业人数数量庞大近20年来,与我国建筑行业庞大的就业人数相对应,建筑行业也伴随高伤亡率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产值上升,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事故也相对有所下降,死亡人数也出现逐年下降的状况,但不能忽视的是,近年来的事故总数量还是庞大的,表明建筑企业安全问题依然严峻,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还处于不稳定时期。
2现阶段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滞后。建筑安全管理,要受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及我国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建筑安全管理中,我国实施行业管理国家监督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体制存在很多弊端,影响了建筑安全管理的效益提高随着我国机构改革的发展,企业改制成为趋势,建筑企业需要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独立的行为主体与此相适应,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成为国家建筑安全生产专项监督职能的履行者,应该由原先的行业行政管理向市场监督和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能转变然而,在行政职能转变过程中,我国安全防护行业组织和中介组织数量偏少,发展没有得到重视,发展滞后政府职能转化过程中,其实依然是执行部分行政职能另外,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不到位,不可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安全生产和防护跟不上建筑业的发展步伐。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责不清。2003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成立,但并未根本上改变安全生产严峻形势这主要是因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也存在职责不清问题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责不清主要表现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时,没有明确其职责,更没有明确分工体系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监管职能,但是这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没有明确,这就造成了两者职能的重叠和冲突在建筑安全监管中,如何对建筑安全实施全面管理和监督没有明确的规定。
三、建筑企业建筑安全管理投入分析
1我国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投入概念
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投入,就是为控制危险源,达到保障建设工程的正常开展,将一定资源投放到安全领域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和资源的总称,从而达到更好地实现工程建设的目的关于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经济效益的概念,不同于企业生产的投入产生效益这是因为,衡量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经济效益,需要考虑安全经济效益双重性质:第一,建筑安全效益是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改善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消除建筑安全事故隐患,缩减建筑安全生产中其他恶性工作环境,最大可能地减少事故所造成的费用,同时,保证劳动就业者在建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支出成本第二,是指安全投资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如保养及改造安全设施维护等)。
2 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建筑安全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1)安全投入决策者所掌握信息的准确度和数量在安全投入决策中,决策者判断各种影响因素,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决策的正确性必须建立在广泛的知识和信息之上要保证安全投入决策的正确性,信息的翔实和准确是正确决策的基础,决策者所掌握信息的准确性和数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2)决策者对安全投入重要性的认识当前,决策者对安全投入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因此,建筑安全投入往往不够,建筑安全中可能发生的隐蔽性的安全问题比较多在我国建筑安全投资决策中,决策者必须认识到安全投资的重要性,从而最大可能地减少事故概率,使建筑企业的社会信誉不断得到增强,同时安全生产重视程度的提高,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失,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给我国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即安全投入是投资的一种,也能带来显著的企业效益。
四、结束语
在生产实践中安全管理已得到广泛重视但建筑安全管理有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分析问题资源投资最少时的安全投入,会使得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投入的量化相对容易一些,在结算和决算的时候则可以根据建设项目中实时发生的费用来统计,在预算和估算阶段可以通过工程量清单中的相关部分确定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的成本投入,也是安全事故与安全投入成本经济损失之和最小时的安全投入,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必须要对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成本效益进行合理控制,才能不断加强安全管理,促进我国建筑企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和鼎.安全系统工程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2]杨文柱.建筑安全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张仕廉,董勇,潘承仕.建筑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在企业的融资模式选择上,融资成本是企业考虑最多的因素。融资成本从传统意义上说,是指资金使用的代价,本质是资金使用者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包括融资费用和使用费用。融资费用指企业筹集资金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使用费用指企业因使用资金而向资金提供者支付的费用。
(一)银行贷款成本。影响银行贷款资金成本率的主要因素有借款利息和所得税率。银行贷款的利息在所得税前扣除,可抵减一部分所得税,银行贷款筹资费用很少,一般可略去不计。
(二)债券融资成本。影响债券融资资金成本率的主要因素有债券利息、债券发行价、筹资费用率和所得税率。债券利息应计入税前成本费用,可以起到抵税的作用,但债券的筹资费用一般较高。
(三)股票融资成本。在股票融资中,虽然资金占用成本较低,但是企业上市要支付很高的募资费用。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A股上市个股的平均发行费用占募集资金比例为5.65%,2010年为4.70%,这部分成本升高主要来自于承销费用的上涨。另外,股票融资的资本性成本较高,分红带来的融资成本是从税后利润中支付的,因此这部分成本是不能抵税的。
(四)其他融资方式成本。在其他方式的融资中,其融资成本主要是考虑资金持有人放弃资金使用权而获得收益的机会成本。一般来说,资金持有者期望的收益应于普通股的收益相同或者与市场的存款收益相同。
二、融资成本影响因素
(一)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一般来说,在宏观经济处于低迷的时期,国家为了刺激经济会降低银行贷款的利率,以此来鼓励企业进行融资活动;而股票融资此时会由于经济的低迷,预期收益不大而导致承销成本等降低;但资金持有者为了要求补偿资金风险而要求更高的债券收益,这就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反之,在宏观经济过热的情况下,贷款融资成本会较高,债券融资成本会较低,股票融资成本会较高。
(二)行业格局。一般来说,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会影响到其贷款融资的成本。处于行业领先位置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较低成本的银行贷款,更容易获得较低的债券融资成本和股票融资成本;而处于行业落后位置的企业则很难获得贷款融资或者获得的融资成本较高,其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的成本也相对较高。
(三)行业约束。考虑到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和战略构想,国家会对支持的行业提供较为优惠的贷款政策,债券政策和股票融资政策,间接的较低企业融资成本;而对于抑制的行业则会限制其贷款融资,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这就间接的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在最近几年里,大量施工企业因为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而成立。虽然施工企业呈现出的是积极的发展形态,但是大量的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仍使用传统的审计方式,这种审计方式的目的是查错防弊,主要审计方式为财务检查。施工企业的发展传统的审查方式不仅达不到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的目的,而且不能发挥内部审计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所以改革审计方式是现下控制工程质量成本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施工企业;审计;质量;成本
中图分类号:
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189-01
无论是什么企业都有与其产品结构、工程、人员素质和设备条件等和企业生产能力统一的质量成本。就施工企业而言,工期、质量和成本三个目标是其承建任何建筑工程所想达到的。工期、质量和成本这三者之间,两两存在矛盾的关系,两者即对立又统一,寻求最好的方法解决矛盾,达到将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控制到最佳。这就要求施工企业需要展开质量成本管理的相关管理措施,分析、核算、报告和控制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
1 质量成本管理
对施工企业进行质量成木管理是想要保证工程和产品的总成本能够尽可能的降低,企业的经济效最大化。在对施工企业展开质量成本管理的项目中,首要的是相关人员必须明确知道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是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前提。对于建设工程,其质量目标一般指的是以下两个方面:(1)建设工程质量必须满足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即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国家当前施行的有关法规、法律、技术标准以及规范等。(2)工程质量须要符合合同加以规定的质量要求,建设工程的修建指标的主要目的是满足顾客的要求兴建,根据顾客的需要来建设工程的功能和使用价值,所以工程的建设并没有固定和统一的标准。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在建设工程项目之前应充分掌握该项工程所要求的质量目标。对于制定质量成木管理目标,应该确保工程项目实现基木质量目标,即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合格、安全可靠。
2 审计控制施工成本
2.1 动态控制全过程的审计
施工企业承接的都是工程项目,这种产品区别于普通产品的是其既不能拿到市场上出售,而且其生产都是露天的不能在工厂里生产。而且这种项目的建设需要根据建设单位和地点的改变,而转换不同的施工现场,有可能在本地,也有可能在外省,而且施工环境和条件都因地而异的。工程项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一个个单位工程项目的实现。这就使得施工企业承接的施工项目存在以下特点。
(1)工程施工点多,施工线长,工号存在很强的自主性,这就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工程建设的成本控制难度。总结近年来的实践经验,一般施工企业不同大小的的施工现场少则数十个多则百个工号,一个工号最少也得十几人,多的能达上千人,使得同一工程的各个小项目之间,形成相互交错的现象。这也使得施工工程的成本难以控制和预算,并且施工现场浪费现象屡见不鲜,导致工程成本一直高出预计成本。
(2)不同的工程项目各有特点,不能够通过单一的判断标准来对所有的工程项目做预算成本。列如土建和机加制作的施工成本就有所不同,即使同属于土建项目或者是机械安装工程,但是不同的地质构成和机械制作安装要求使得其成本差异也是很大的,工程项目不能够制定统一的成本评价标准,这对成本的控制也是很大的难题。
(3)由于工程施工场所的特别,导致在工程中会出现不可控制的浪费或者消耗,导致工程在施工结束后核算经费时会出现各项费用支出与预算计划出入比较大。施工现场经常变化,施工现场离市区的远近不一定,施工现场的地下地质情况和埋设物等环境因素有所不同,即使在工程设计阶段时已经考虑到这种差异性,但是从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设计之初的估计和工程结束后的实践出入还是非常大,最明显的是老厂改造工程,此工程的差异和施工难度更大,甚至会使得设计变更最后只有改变工程成本,导致一次包死的责任成本管理对这种工程是不实用的。
通过对上述特点的了解,我们知道工程成本审计过程必须是动态的。传统的工程竣工后的审计早已不能达到工程成本控制的目的,传统的事后审计方式,导致即使发现工程中存在问题,但是补救时间已经过去,发现问题但是对于工程成本的控制已经毫无意义。工程成本审计需要改革,改革后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将工程的成本控制落实到工程预算开始,到工程验收全过程的监督审计,甚至是工程的一个小的单。工程的每种审计都要实际考证核定,相关的审计人员应该经常深入工地以保证能够熟悉掌握工程情况,达到确保审计的准确、真实的目的。
2.2 工程企业内部审计的规范化
(1)现今的关于施工企业的审计法律法规还存在不足,所以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必要的。其内容应该针对审计的内容、责任划分、范围与权限等做出详细而且明确规定,让对工程成本控制进行审计时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将工程成本审计做到规范,做到完美。
(2)对企业进行审计工作,相当于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再管理,可以尽可能的对企业的不足进行弥补和减少日常财务管理的错误。所以,将企业审计做成企业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工程审计制度化和程序化。
3 常规内部审计工作内容
当前,根据施工企业的财务工作实践总结的常规内部审计的基本步骤,主要包括责任审计分工程对项目经理进行经济,事前审计即评价工程项目方案的可行性,在审计的过程中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度对签订合同、预算、施工等阶段进行核实并且进行事中审计,事后审计即在竣工验收结算时审计。审计工程合同阶段,进行工程合同审计步骤包括为保证工程的合理性对一定金额以上的重要合同,审查其完整性、合法性和工程的效益性,并行实施工程节约和减少损失,针对于限额以下的一般合同,只在必要时进行验证抽
查,平时只需要向有关职能部门提出应当审核的要点,再自行审查。
3.1 工程合同阶段审计
工程合同阶段审计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根据工程施工相关法律对工程合同的合法性以及有效性进行审计,首先需要审查的是合同订立的主体合格是否,然后是合同订立的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还有合同的内容包括必要的条款的,合同的内容是否和顾客需要一致,最后考察工程合同是否具备程序要件等,以此保障公司的合法权益。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合同履行情和合同变更与解除的检查与核实,并且对审查合同签订后双方履约合约的情况是否存在变更或者解除合约的情况进行跟踪。
3.2 工程预算阶段审计
工程预算阶段审计是指在工程预算阶段,审计工程在预算阶段所需要完备的相关资料包括大概预算计划书、工程计划任务书以及领导批准立项的需求和有关补充材料。这一阶段的审点在于工程的预算是否合理,工期进度以及工程周期的可行性和主要材料选择的优势。在公司的工程合同中一般均要求在在合同上标明公司工程的收入。总结合同的相关内容,得出相关人员在此阶段的审计中心是降低成本并且在此前提下达到工程得质量要求,在次阶段的审计结束以后,相关人员应根据审计结果对相关文件进行改进。
3.3 工程施工阶段审计
在工程施工审计阶段的审计重点在审核工程预算执行情况,考察工程建筑实物的工程量与设计图纸相符程度,如果差异度太大工程的质量就存在问题,审查施工情况与施工合同的符合情况和基础工程建设程序的合法情况。最后是审核工程施工所用的主要材料以及大型的建筑机械的选购价款等。工程施工过程中按时编报工程审计统计报表并且定期向先关决策、监督人员汇报审计工作的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3.4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是指在竣工结算时,相关的审计人员应该被要求参加工程竣工验收和图纸的会审,最后在接到竣工结算书后,对工程结算资料进行审计。对于审结算的呈递必须保证的资料有:相关人员签署的竣工验收报告和现场技术经济签证等。针对资料齐全的竣工验收工程,对其安装工程和道路工程等的结算书应该进行分别审核,执行专业化的审计能够帮助相关人员对竣工工程进行核算成木和各项工程的质量等级等。工程竣工结算的最后一个步骤是进行工程总体评价。参照工程合同约定、分析各工期的工程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工程进行合理评价,对竣工工程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的解决办法,提出符合实际的及改进方案,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在以后的工程中出现类似问题。
4 结语
综上,通过对施工企业的审计部门进行了一些可行性的描述,我们知道了一个企业应该如何更好地进行内审,把这些措施应用到企业内部,再加以适当的完善,这样就会使一个企业更好地发展,为企业的明天提供了一个更可靠地后盾。
参考文献
[1]邢洪锋,倪翠苹.浅析施工企业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0,(18):56-63.
关键词:投资企业 人工成本 薪资对比
某水电投资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是国家某部委事业单位所属全资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7.5亿元,主营业务为水利水电投资。自成立以来,工程建设规模逐步发展壮大,水力发电项目遍及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和在建水电装机规模300多万kW,年发电量可达100亿kWh,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新格局。至2009年底,A公司拥有13家控股公司,9家参股公司,可控资产规模超过200亿元。
A公司总部在北京,现有人员70人,薪资结构为:
员工工资=岗位工资+年功工资+津补贴+绩效工资;
岗位工资=岗位工资基数*岗位工资系数;
津补贴=住房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
其中,每一个岗位对应三个岗序和三个岗级,每个岗序岗级均对应一个岗位工资系数。A公司根据工作需要对员工进行岗位聘任,从而确定员工的岗序岗级。岗位工资基数、住房补贴、员工交通补贴、部门(副)经理交通补贴、员工通讯补贴、部门(副)经理、高管人员交通补贴等,A公司均有相应文件明确规定。
现针对A公司总部,对人工成本分析如下:
1.基础数据和基础条件
1.1A公司人员
2008-2009年末,A公司人数分别为66人、70人。
1.2人工成本
薪资:2008年及2009年薪资总额分别为600.19万元和637.36万元,年人均薪资分别为9.09万元和9.11万元,较前一年人均增长5.40%和0.13%。上述薪资总额,包含了奖励金、补贴等所有现金收入。
福利费用:2008年及2009年福利总额分别为2.92万元和1.59万元。上述福利,系发放的非现金形式的福利用品。
其他人工成本费用:两年间年发生人事档案存档费等3.4万元。
上述三项费用合计,即为人工成本总额,2008、2009年度分别为604.81万元、640.65万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38%和34.54%,占人工成本的37.30%和34.68%,总收入占人工成本的98.13%和99.49%。两年来,年人均人工成本分别为9.16万元和9.15万元,分别较上一年增幅5.53%和-0.13%。
1.3企业效益
利润总额:合并报表后2008年利润总额为5348.59万元,较上一年增长15.12%。
2009年利润总额为5700万元,较2008年增长6.57%。
装机规模:2008年总装机规模263.37万千瓦,较上一年增长3.54%;2009年总装机规模为294.37万千瓦,增长11.77%。
资产规模:2008年总资产为1,467,080.9万元,较上一年增长25.99%。2009年总资产为2,043,653.04万元,增长39.30%。
2009年内,实现了十台机组并网发电,创造了同行业企业的骄人业绩。
1.4相关基础条件
社会平均工资:2008年及2009年,北京市社平工资为3322元和3726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0.44%和12.16%,平均年增长11.30%,两年总增长23.87%。
居民消费价格: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为5.4%,2009年增幅为-1.6%,但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2.4%,两年涨幅3.71%,员工基本生活成本随CPI上涨而增加。
同类企业情况:A公司与某水务公司,是同一部委事业单位所属企业,某水务公司现执行的岗位工资基数比A公司高300,这说明相同岗位人员的岗位工资,A公司低于某水务15.79%。
办公地址变化的影响:2009年4月,A公司由北京二环内搬至四环外,员工每日上下班路程平均增加20公里,最远的增加40多公里,加之现所在地交通不便,员工上下班交通成本大幅增加,现行的交通补贴标准已远远低于实际支出。
2.人工成本分析
2.12008-2009年增幅比较
图 1 2008-2009年增幅比较
2008-2009年,人工成本增幅落后于资产规模、利润总额及装机规模的增幅。
2.2单位人工成本收益分析
用总资产规模/人工成本,可衡量投入单位人工成本所产生的资产规模状况,通过比较两年的数据得出下图2。单位人工成本的总资产增幅达31.51%。
图2 2008-2009年单位人工成本下的资产总规模趋势图
用利润总额/人工成本,可衡量投入单位人工成本所产生的利润情况,通过比较两年的数据得出下图3。单位人工成本的利润增幅为0.61%。
图 3 2008-2009年单位人工成本的利润趋势图
用装机规模/人工成本,可衡量投入单位人工成本所产生的电站装机规模情况,通过比较两年的数据得出下图4。单位人工成本的装机规模增幅为5.52%。
图4 2008-2009年单位人工成本下的装机规模趋势图
从图2-4中可以看出,2008年以来,单位人工成本所产生的总资产规模、利润总额、装机规模均呈增长态势,其中总资产规模大幅增长。
2.3单位人均人工成本收益分析
用总资产规模/人均人工成本,可衡量投入单位人均人工成本所产生的资产规模状况,通过比较两年的数据得出下图5。单位人均人工成本的总资产增幅达39.48%。
图5 2008-2009年单位人均人工成本下的资产总规模趋势图
用利润总额/人均人工成本,可衡量投入单位人均人工成本所产生的利润值,通过比较两年的数据得出下图6。单位人均人工成本的利润增幅为6.71%。
图6 2008-2009年单位人均人工成本下的利润趋势图
用装机规模/人均人工成本,可以衡量投入单位人均人工成本后产生的装机规模状况,通过比较两年的数据得出下图7。单位人均人工成本的装机规模增幅为11.91%。
图7 2008-2009年单位人均人工成本下的装机规模趋势图
从图5-7中可以看出,单位人均人工成本的总资产规模、利润总额及装机规模均呈增长趋势。其中,单位人均人工成本的装机规模大幅增长。
以上(三)(四)项分析结果表明,A公司的综合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2.4人均薪资与北京社平工资的对比
用月人均薪资/北京市社平工资,得出两者的比例关系,连续比较2007-2009年的数据,得出下图8。
图8 2007-2009年月人均薪资与北京社平工资的比例图
从图8可以看出,A公司的月人均薪资与社平工资的比例正逐渐变小,且08-09年较07-08年变化更甚。这表明,与北京市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相比,A公司员工现有的收入优势正在快速消退。
3.综合建议
3.1综合考虑A公司单位人工成本收益增幅、单位人均人工成本收益增幅及总人工成本收益增幅,建议调增员工人均年收入。
3.2与2007年末相比,两年来北京市社平工资增幅为23.87%,今后仍将继续增长,此次调幅应在社会平均水平之上。
3.3近两年人均薪资微增(0.13%),落后于同期CPI的涨幅(3.71%),此次调资应考虑CPI的影响,以保证员工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017―02
企业健康管理是一项专门针对企业团体用户开发的健康服务项目,它基于企业员工个人健康信息,以实现个人健康目标为目的的个体化健康维护的服务过程;企业健康管理建立在现代生物医疗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模式上,从社会、心理、生物的角度来对企业员工的健康状态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企业管理是对企业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使用,以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1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实施员工健康管理的意义
健康资源是附属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特殊的资源,随着劳动者生理、心理的变化而变动,不直接受管理者的控制。因此,企业要想对健康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从而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就必须对员工实施健康管理。大量研究表明企业健康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生产力。员工健康不仅要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WHO所规定的特征,还要求工作满意。也即员工健康表现为员工的主观满意(工作满意)和客观满意(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实证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度对员工离职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越低,越倾向于离开现有岗位或组织。企业建立完善的健康管理体系,为员工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定期为员工体检,重视关心员工健康状况等措施可以使员工感到被重视和关怀,在工作中有了归属感,提高了精神满足的需求,工作热情高涨,使员工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工作中。波特-劳勒期望激励模型指出,工作绩效受到员工的素质与能力、努力程度、环境制约、员工对所承担角色理解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其他因素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员工具备的能够发挥的工作能力强、工作动机意愿好,其工作绩效一般就会高。企业进行员工健康管理,优化员工工作动机,从而提高工作绩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而员工的健康状况是人力资本的基础和保障。员工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身体、心理健康受到不利影响都会对企业造成缺勤率、事故率的上升,从而导致工作质量下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完善的企业健康管理体系对员工健康的动态管理,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避免员工亚健康风险,提高工作能力。
(3)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以此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健康的真正成本是不健康的员工无法在工作上发挥最佳表现而造成的生产力下降,而不仅仅是企业员工在疾病上所支出的费用。建立完善的企业健康管理体系,有利于降低员工医疗费用等显性成本,以及员工素质下降带来的隐性成本。企业用人成本降低,其经济效益自然会有所提高。
(4)减少员工流失。一方面,员工流失会给企业带来岗位空缺和工作流程中断等问题,使相关成本上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工作绩效;另一方面,员工流失率的上升不利于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影响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企业应该有长远发展的概念,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就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有效的企业健康管理,可减少员工流失率,保障人力资本存量,实现力资源规划。
2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实施员工健康管理的经济成本
中小企业的特点对于员工健康管理存在一些影响:第一,相较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资金和物质资源方面存在不足。第二,雇主与管理者对员工健康管理的认识水平有限。第三,小企业追求眼前利益最大化,忽视长期发展和战略规划。
针对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人力资源、资金和物质资源方面的不足,通过设计“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健康管理与成本研究的相关度问卷”和“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健康管理与成本研究的相关度访谈提纲”,针对山东潍坊市为调差样本,随机抽取该地区内30家属于制造业的中小企业为样本对象,其中中型企业(200~500人)8家、小型企业(200人以下)22家,对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健康管理的经济成本进行研究。
由于企业健康管理是一项投资,投资周期长,投资前期投入大,投资持续周期长,资金流动慢,被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所忽视。在中小企业中,成本管理目标局限于降低费用,很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绝对节约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收益。所以,可以将员工健康管理的投资进行一个成本费用的核算,为中小企业在员工健康管理方面的投资做一个数据性的分析,为中小企业在健康管理方面投资进行指导。
首先,明确企业健康管理的内容。企业健康管理主要包括企业员工健康档案、企业员工健康评估系统、员工健康帮助系统、健康环境改进系统、健康事故评估系统五个方面,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员工健康档案系统。健康档案将员工的纸质病历以及员工平时生活中的点滴健康相关信息输入电脑,能够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对企业员工健康状况的统计分析,量身定制最为合理、有效的健康管理的最佳方案。
(2)企业员工健康评估系统。这个系统以员工健康档案为基础,对员工健康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危害员工健康的因素,制定员工个人和集体的健康计划和政策,有计划的预防疾病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措施可以包括职业病的预防,配备劳动卫生防护工具、企业事故紧急处理体系以及事故处理的培训等等。
(3)员工健康帮助系统。针对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定期为员工进行体检,包括身体和心理的体检。配置健康管理人员、建立健康问题咨询中心、举办健康讲座等活动帮助员工进行健康维护。
(4)健康环境改进系统。根据企业员工健康问题产生的因素,改善引起健康隐患的企业环境问题,重新设计工作场所和工作行为方式,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消除危机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危害因素。
(5)健康事故评估系统。一旦企业员工身体健康状况发生变化,出现健康事故,及时评价因健康事故对员工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额,尽可能将健康事故对员工及企业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
调查者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从各个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财务人员处获得一系列关于企业健康管理成本的数据,将所有数据代入企业健康管理成本的公式,得到样本企业在健康管理上的人均成本。
健康管理的人均成本=(企业员工健康档案的成本+企业员工健康评估的成本+员工健康帮助的成本+健康环境改进的成本+健康事故评估的成本)/企业的总人数
企业员工健康档案的成本=企业组织定期体检的成本+建立健康管理系统的成本(包括企业资料存档和网络资料备份)
企业员工健康评估的成本=制定健康管理计划政策的成本+职业病的防护成本+配备劳动卫生防护工具的成本+建立企业紧急紧急处理体系的成本+事故处理的培训成本
员工健康帮助的成本=配备健康管理人员的成本+建立健康管理咨询中心的成本+举办健康管理讲座等活动的成本
健康环境改进的成本=企业为了提高员工健康状况建立的休闲场所的成本(比如,阅览室、吸烟室、按摩室、上网室、咖啡室等等)
健康事故评估的成本=企业用于提高员工满意度的成本(包括主观满意和客观满意)
过程如下:
第一,研读与整理文献。经过对大量文献的研读与整理,本文拟定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成本体系的指标。因此,文献研读与整理是基础。
第二,发放及回收问卷。将拟定的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成本体系的指标设计成问卷形式发放给山东省潍坊市内随机的20家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问卷填写后再回收问卷。
第三,处理问卷结果。整理20份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健康管理的成本调查问卷,有效问卷10份。
本研究的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成本体系是通过大量文献搜集、分析、整理来构建的。表1是问卷收集数据整理结果。
观察表1,可以看到样本企业的健康管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企业愿意在员工健康评估方面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员工健康档案方面次之,最不愿意在健康事故评估方面付出成本,健康帮助方面次之。但是,仍有企业在健康管理方面零成本。
结合本次调查的访谈问卷,可以做出一定判断:绝大多数的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愿意在健康评估方面付出成本是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政策的强制原因和员工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原因;大部分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愿意在员工健康档案方面付出成本是性价比高(即付出较低的经济成本获得较大的员工满意度,社会影响,企业的正面形象等);没有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愿意在健康事故评估方面付出任何经济成本是减轻成本开支的原因和企业主忽视健康事故评估的原因;小部分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愿意在健康环境帮助方面付出成本是对企业内某些人员的关心原因;一部分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愿意在健康环境改进方面付出成本是企业主的面子原因。
1:员工健康管理档案的人均成本;
2:员工健康评估的人均成本;
3:员工健康帮助的人均成本;
4:健康环境改进的人均成本;
5:健康事故评估的人均成本。
综合数据,可以看到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健康环境改进方面付出的平均人均成本最高,在健康事故评估方面付出的平均人均成本最低,为0。
of it’s home and foreign enterprise
[摘要]:我国现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造成的两税并存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内各行为主体对如何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存在不同看法革。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成本分析方法,对两税合并政策迟迟不能推行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制度供给成本是影响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创新的固有因素,而宪法秩序等外部环境也对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国家断定统一税制的成本过高,从而延缓了新税制的推行。
[关键词]: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制度创新;成本;分析
Abstract: The income institution of china’s home and foreign enterprise is facing outstanding problem. Each behavior corpus have different viewpoints on how to unify the tax system. This text makes use of the cost analysis method of New Institution Economics to find out the reason wh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ncome system between China’s home and foreign enterprise is slow and why it can’t be put in into practice.quickly.This text also assert that the cost is the interior factors of China’s income tax system innovation of it’s home and foreign enterprise, while the exterior system environment such as Constitution order has great influence on china’s income tax system innovation of it’s home and foreign enterpris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inks that the cost of the tax system innovation is high, and defer the new tax system combination.
Key word: Home and Foreign Enterprise;Income Tax Institution;Institutional Innovation,;Innovation Cost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吸引外资,对外资企业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内资企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由此,形成了被专家称为“全球罕见”的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制。目前,国税总局的测算实际税率内资企业所得税为22%,外资企业仅为11%。这种差异性的企业所得税制严重违反了税负公平均衡的原则,抑制了我国民族工业和幼稚产业的发展,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整体提高。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要求内外资企业享有平等待遇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国家也把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税制改革提上日程。2005年1月始,财政部高调推进两税合并,随后54家跨国公司联合反对,要求暂缓取消对他们的税收优惠政策[1]。一些相关部门和部分地方政府也对两税合并有抵触。在多方力量博弈后,内外企两税合并草案没有提交到今年3月召开的人大会议上审议,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合并宣告搁浅。
一、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创新成本及其影响因素
所谓制度创新,是指制度的革新、改革、替代等,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新的更有效率的制度供给来改进、替代另一种制度供给的过程。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创新的前提是现存制度之外出现了一种新的潜在收益,而这种潜在收益在现存制度中是无法获取的。只有通过改变原有的制度安排,选择和建立一种新的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才能获得这种潜在收益。但是,并不是潜在收益出现了,就能进行制度变迁。实际的制度创新的发生还取决于成本问题。“如果预期的净收益超过预期的成本,一项制度安排就会被创新”[2][P274]可见,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
对于一项正式的制度安排而言,制度供给的成本至少包括:(1)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的费用;(2)消除旧制度的费用;(3)消除制度变革阻力的费用;(4)制度变革及其变迁造成的损失;(5)实施成本;(6)随机成本[3](P130)。
此外,制度创新还受到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戴维斯和诺斯认为,统治者的偏好和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集团利益冲突和社会科学的局限性、国家的生存危机等制约着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戴维•菲尼在他的制度供求分析模型中提出了制度供给外生变量,主要包括“宪法秩序、现在制度安排、现有知识积累、规范准则、公众态度、上层决策的预期收益等”[4] (P155)
二、当前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创新成本分析
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中国加入WTO,经济国际化的客观需要,但中央政府处于对诸社会稳定与政治稳定的偏好,过多考虑了影响政府制度供给能力和意愿的成本因素,使得政府主导型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创新迟迟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这些成本主要包括:
1、规划设计成本。这是指用于探索、研究、设计、选择新制度安排的成本。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的关键,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的问题,即规划设计问题。新的税制设计决不能简单将其合二为一或相互靠拢,而应该从当前的经济形势出发,遵循公平税负与促进平等竞争、统一税收优惠与规范税制、国际惯例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各方面通盘考虑,制定出一套完整可行的所得税法,尽力做到财政收入、外商投资与地方政府利益的稳定与均衡。为此,就必须认真研究、设计制度创新的道路、模式和制度规范,支付较高的设计成本。此外,对于世界各国吸引外国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较低的企业所得税制的移植和借鉴,也必须支付信息费用和研究费用,这些费用对于微观主体来说也相当高昂。我国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提出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且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准备,现已初步规划设计好两税合并草案,只待提交人大审议通过。
2、制度变迁的实施成本。改革的实施成本包括公众的反对成本、协调成本、组织成本、试错成本、监督执行成本等。目前中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方向仍旧是“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也就是取消、简化各种所得税方面的优惠,从而扩大税基,在此基础上按照产业和地区来给予优惠。但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已经成立的外资企业怎么办?过渡期是3年或5年还是按企业的经营期限算?其中可能发生的规避行为怎么办?需要昂贵的学习成本和试错成本。况且我国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既是为了弥补我国投资环境的不足,也是为了矫正对内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优惠待遇所造成的不公平。时至今日,政府对国有企业明补暗补的情况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缺乏制度基础,如果取消对外企的所得税优惠,内外资企业在税率上是完全平等了,却可能造成实际上更大、更长远的不平等,必然引起外资企业的反对。这就需要政府在改革的过程中对失益者进行适当的补偿,这些补偿费用形成政府需要支付的制度变迁反对成本。
3、制度变迁的机会成本。制度变迁的机会成本是选择一种制度而放弃另一种制度所必须放弃的收益,这种成本是决定改革取舍的重要依据。我国1991年开始实施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是与国际接轨的,在很多制度设计方面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践证明其方向是正确的,取得过较大收益的。有据资料反映,目前在华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超过25万家,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450家在华投资,其中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的超过30家。新的税制的建立有可能是以牺牲旧制度为代价的。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基本取消按照内资、外资来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转而实行行业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很可能会普遍性提高外资企业税负,从而导致外商投资增长的减速;同时,由于外资企业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55%左右,外资企业税负提高,可能会引起外贸增长速度下降。研究税制创新的机会成本要求我们做出的是这样一种选择,即通过价值对比,挑选一种具有更高价值的制度而放弃价值低的制度。
4、新旧制度摩擦成本。新制度的建立总是不可避免地会使有些人蒙受损失,而不是在没有任何人受损的情况下使另一些人受益。新制度的受益者很可能就是旧制度的受害者,既得利益集团会拼命反对制度创新,形成新旧制度摩擦成本。现阶段,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创新面临较大压力,主要是既得利益者通过种种手段来维护这些低效的或过时的制度,使得制度创新需要支付的摩擦成本很高。表现为:跨国公司集团不愿轻易放弃已经享受的多年优惠政策,上书游说中央,要求“取消对外资企业优惠政策应有一个5到10年的过渡期”[5];国内相关部门和东部沿海地区地方政府,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等同于国家利益,似乎取消了这些制度就是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一般来讲,需求型诱制性制度创新比政府主导型强制性制度创新产生的摩擦成本要小。但是,当旧制度非被取代不可时,摩擦成本再高也是要付出的,因为付出的高代价可能会产生预期高收益,这一道理完全适用于企业所得税制创新。
5、制度创新的时滞成本。所谓制度安排的时滞性,是指在新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之间存在一个时间间隔。即新的制度供给要滞后于新的制度需求的出现。在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和社会阶段,由于社会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所以,适应某一阶段或某一社会情境的制度安排必然随着社会的变化而逐渐失去作用,新的社会情境便需要新的制度安排,而由于人的认知能力、制度“发明”需要时间及新制度的启动存在时间间隔等因素,新制度不可能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同步调适,因此,制度安排的时滞性是必然的。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由于没有重要的社会变革,所以制度的安排会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而展开,时滞性问题表现得不是很明显,而在一个多变的社会如目前我国的转型社会中,由于整个社会结构都需要调整,因此旧有制度明显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新制度的产生和有效施行又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当前我国制度安排中的时滞性便显得更为明显。这一点对于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创新而言,也同样适用。
三、制约我国当前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创新的外部环境分析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过程中,影响我国政府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创新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宪法秩序。宪法秩序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宪法和基本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它也被称为制度环境。宪法秩序通常规定了一国的具体经济制度的总体性质和可能的发展空间,因此,它也决定了制度变迁可能的选择空间。如果一种可能的新制度模式可以有效地获得潜在的外部利润,但这种制度模式超出了一国宪法秩序规定的选择空间,此时,制度变迁或者被迫选择较为低效率的非最优模式,或者去努力改变宪法秩序本身。无论走到哪一条道路上去,对于制度变迁过程来讲,都不可能是最有效率的道路,亦即是成本比较高的道路。这样,一种宪法秩序规定的选择空间的大小就对制度变迁过程的成本产生了影响。2004年,中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例子就说明了宪法秩序与制度变迁成本的相互关系。2004年宪法修正案草案把境外资本纳入了宪法保护范围,对于外资企业的发展而言,这是重大的制度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为外商企业的发展和整个企业制度的变迁开辟了广阔的新空间,我国要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将会适当考虑外资企业利益,可能会降低新税制实施后外资企业需要支付的变革成本。
2、人们的知识积累程度和认知程度。正如拉坦所言,我们拥有社会科学知识越多,我们设计和实施制度变迁就会更有成效。人们对知识的积累程度和认知社会的程度越高,对经济生活和经济过程现状及未来趋势的把握越准确清晰,就越容易以较小的成本设计出制度变迁的目标模式,并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正和调整,反之亦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人们的认知程度和知识积累往往和学习能力密切相关。在许多情况下,制度变迁只需要将别人已经在实行并行之有效的制度学习借鉴过来,根据自身的情况加以适当的改造和本地化,就可以低得多的成本完成制度变迁的规划设计任务。就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改革和创新而言,只要我们对于当前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并存的弊端厉害认识越深刻,把握越准;对于我国当前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机遇和挑战把握越准确清晰,就越容易以较小的成本设计出制度变迁的道路、模式和制度规范。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借鉴世界各国吸引外国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较低的企业所得税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正和调整,也能以较小的成本完成新税制的规划设计工作。
3、现存制度安排。根据诺斯等人的“路径依赖”理论,在制度创新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形成“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即制度变迁一旦确定在某一方向上,其自我强化机制的作用会使制度变迁在既定的方向上持续发展。因此,“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6](P1)。一方面,原有的初始制度选择会强化现存制度的刺激和惯性;另一方面,现存制度安排会形成一个既得利益集团或一种既得利益格局,而既得利益集团会增加制度变迁的谈判费用,造成制度变迁阻力。实际上正是由于路径依赖的惯性使得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创新迟迟不能实现。首先,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在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都保持了高速增长,成效显著,政府容易被现存制度安排的绩效所误导,害怕或者不忍心变革原有的制度安排,认为只要沿着前一轮变迁的路径继续往前走,就会不断完善制度;其次,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后,外资企业的所得税将有所提高,这对外商投资企业来说意味着收益的减少;对东部沿海外向型经济地区而言意味着外资增长速度和对外贸易增长的速度的减缓;对某些政府部门以及涉外工作人员而言意味着政绩(收益)的减少,必然会反对新的制度安排。
4、非正式约束。制度创新是经济主体追求外部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结果。只有当经济主体对一项制度的安排和结构的预期成本少于预期收益时,一项制度安排才会被创新。而经济主体对制度的成本-收益的看法,则要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因为人们是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来获得最大化收益的,而意识形态通过改变经济主体的偏好体系,对成本和收益的值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从随机观察中可以发现,个人在成本-收益计算中仅以获得更多的尊严作为利益取向的行为模式是广泛存在的”[7](P60)长期以来,国人普遍存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外资的拉动”的惯性思维。但现实情况是,中国目前真正缺少的并不是资金,而是投资机会。银行有十几万亿人民币的储蓄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会,因为竞争的不平等,总额超过3万亿人民币的外资享有了“超国民待遇”的投资机会。由于税收政策的不平等,居然出现了数额巨大的“假外资”。给外资以“超国民待遇”的另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外资的到来将带来技术进步。但不久前商务部对外经济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2005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却披露了一个相当惊人的事实:“大量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结果是核心技术缺乏症!”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并没有变成现实。 由此可见,非正式规则改变的滞后程度已经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创新需求形成了矛盾和冲突,这种正式制度创新需求与非正式制度不协调带来的矛盾和冲突必然加大制度变迁的成本,延缓新税制的实行。
四、结论
综上所述,创新成本与创新收益的比较关系是制度创新能否发生的关键。所以,合乎逻辑的结论就是,进行任何类型的制度创新,除了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创新收益(选择收益尽可能大的制度创新)之外,都必须同时尽可能减少制度创新成本付出。如果可供选择的创新方案无法避免有人受损,创新面临利益受损者的抵制乃至反对,那么就应该采取某些适当的补偿办法,使利益受损者的损失限于其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并使之相信制度创新将最终增加他们的利益。这样,这些人就可能缓解其对制度创新的抵制态度,甚至加入支持创新的行列。就此次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而言,54家享受超“国民待遇”的跨国公司不愿承担税制创新的成本,上书国务院反对新税改;一些相关部门和部分地方政府由于担心调高跨国公司企业所得税后影响FDI的进入,影响政绩、GDP增长,也对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持保留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一定要遵循成本-收益分析的基本原则,统筹考虑税制变革利弊得失,协调照顾方方面面的利益,使改革带来的风险和负面效应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1]齐雁冰.所得税并轨阻力来自内部 54家外企反对新税改?[[EB/OL]].北京青年报电子版. 2005年01月15日
[2]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A].科斯、阿尔钦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3]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4]V•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5][齐雁冰.所得税并轨阻力来自内部 54家外企反对新税改?[[EB/OL]].北京青年报电子版. 2005年0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