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7 10:00: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技术员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代农业
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而农技推广体系又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是发挥新形势下科技对“三农”支撑作用的重要依托。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普遍扎根农村,直接联系千家万户,是整个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和前沿,在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技术支撑过程中起着“大楼底座”和“神经末梢”的关键作用。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求,农技推广体系中人才缺乏、素质不高、职责不清、机制不活、服务手段落后等一些不适应新形势的问题日渐暴露和凸显,新形势、新任务都迫切要求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一、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地处太行、太岳、中条山三大山系之间,属于丘陵山区。全县40万口人,54.6万亩耕地,其中五分之四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并且很少有5亩以上的大块平原地,立地条件决定着我县的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很低,加之人均不到2亩地,如要粮食获得高产,势必通过提高单产来实现,而要实现粮食单产的提高,加大科技的投入最是关键。
看一下我县的科技资源现状:目前,全县在编在岗农业、畜牧、蚕桑、林业、水利、农机等农技人员565人,其中,县局345人、乡镇220人。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占11.8%;初、高中学历人员占88.2%。且人员老化、素质不高、服务手段落后。
科技资源的溃乏与落后的农业生产现状决定着加强我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有着更加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二、存在问题
1、人才缺乏
一是总量不足。乡镇农科站大多站只有1人,且身兼数职,一人得负责技术、植保、土肥、果树、环保、农产品安全、食用菌、蔬菜、新能源等多方面的技术服务工作,还要忙于政府日常事务和中心工作,很难分出心力来搞研究,搞创新,搞推广。
二是专业人才缺乏。以乡镇蚕桑技术员为例,22名技术员中大专学历只有4名,占总人数的18%,初、高中学历的占到82%,且大多不是蚕桑专业毕业的,只是在实践中土生土长的乡土人才,由于自身素质的欠缺,接受新技术的能力非常有限,更谈不上搞科技创新。
三是人才队伍老化。由于近年没有分配或招聘到农业系统的农业专业人员,造成农业战线人才短缺、人员老化且后继乏力,工作热情和激情不高。以蔬菜技术人才为例,目前,全县只有5名技术员,且年龄均在46岁以上,外出学习机会少,知识更新慢。2010年以来,全县共发展设施蔬菜1500亩,全部聘请的是山东寿光的技术员。
2、服务网络不健全
服务网络在村级基本形成断层,村委一级没有设立专门负责农业技术的人员及科技服务点,服务网络到达不了最需要的底层,很多农业技术、信息要想真正推广到农户、农民、种养大户、经营户很难。
3、投入不足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待遇没有保障。以乡镇农技人员为例,“三定人员”就有12个,工资虽有保障了,但养老保险、医保等长期没有解决。二是装备水平很低。大多数乡镇农科推广站只有1-2间办公室。靠“一张嘴、两条腿”搞推广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推广经费缺乏,没有新技术研发、推广财政专列经费。
4、机制不活
在现行的体制下,基层农技人员没有量化的目标、任务,职责不清。并且缺乏合理的竞争上岗、考评、晋升等激励机制,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业活力。
三、建设内容
1、加强培训,建设队伍。一是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不仅要定期派送县、乡两级农技人员到高校、农业先进县学习新技术。还要广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定期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高基层科技人员的综合能力。二是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加快培养农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科技示范户、大学生村官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种养大户、农村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经营型人才。真正打造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硬的人才队伍。
2、健全服务网络。实施全省“一乡一站、一村一点”全覆盖工程,每个乡镇建设一个农技推广站,每村建设一个科技服务点,培育科技示范户,建成“县农技推广部门—镇农技推广站—示范户—辐射户”的农技服务网络,并且每村要有专门负责科技工作的两委干部,解决村级科技服务环节薄弱的问题。鼓励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构建以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其他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机构。
3、加大投入,提高装备。要抓住国家今年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主要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搞好生态建设,逐步改善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条件和水平。同时,市、县财政也要逐步加大最基础的农业科技推广及农业综合开发经费投入,购置、配备先进的办公设备,并且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大专学历,现年**岁,199*年参加工作,200*年入党,200*年被聘为农业技术员。
我本是一个“只知埋头工作、一向与世无争”的基层农技员,今天我站在这里竞编竞岗,既是对我多年来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一个检验,更是对我献身农技推广事业理想的一次考验。我生在农村****在农业、热爱农民,从小,看着我长大的、护在我身边的,都是辛勤的农技工作者,在他们的教育和熏陶下,我对农技推广工作有关了浓厚的感情,我月亮船教育资源网立志要把“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服务农民增收”作为毕生孜孜以求的事业,做一名优秀的农技员。96年高考结束,我毅然选择了农业院校,并参加了华农农学专业的进修。1999年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基层一线工作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至今已有六年。
我认为自己竞聘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岗位,我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我有专业优势,我毕业于农业院校,所学的是农学专业,干农技推广工作是我的正业,与“隔行如隔山”的门外汉相比,我专业对口,工作起来自然“如鱼得水”,我具有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必备的基础条件。
第二,我有实践经验,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六年时间里,我先后实践过棉花、水稻、油菜、柑桔、蔬菜等多种作物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共计参与新品种试验示范30余项次、参与实施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20余项次,其中:多项优质新品种、增产新技术和高效新模式已大面积应用,多项项目课题通过了相关专家验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实践探索,使我对全市主要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都有了新的领悟和提高,让我积累了大量的农技推广和基层工作经验,并于2004年被评为全局先进工作者。我已基本具备了独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能力,即使在灾害频发的今年,我所负责指导的20个水稻科技示范户,仍然实现增产12.4%。
第三,我有年龄优势,常言道:“三十而立”。三十岁前后,是人的一生中精力最旺盛、创造力最强、干事效率最高的时期。我将近而立之年,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头脑灵活,思想成熟,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完全有能力、更有精力从容应对。
第四,我有技能优势,一方面,在多年来的工作中,我养成了勤于学习的习惯,对新事物接受快、掌握好;另一方面,为了能与现代农技推广工作接轨,我自学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能,并能熟练运用现代办公工具进行远程技术学习和信息交流;另外,我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基层工作期间,我先后数十次参加了局、乡镇和农技站等各级组织的各项农情调研和科技攻关活动,撰写了数十篇调研报告和技术文章,其中参与撰写的多篇专业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这些能力,对我今后推广农技、宣传农情、服务农民,必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如果这次竞岗成功,我计划从以下五个方面继续努力工作,让自己在理想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一是坚持政治修养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二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农技推广和基层工作能力;三是坚持试验引进与示范推广相结合,高标准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四是坚持宣传培训与入户指导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效果;五是坚持总结继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储备和参谋服务水平,努力为我市农技推广事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积累,福建省农业科技取得长足进步,农业科技组织机构得到较快发展,福建省逐步形成了省、市、县、乡各级政府机构相衔接的纵向农业科技体系,以及高等院校、企业、中介组织等参与的横向农业科技体系。农业科研队伍素质持续提高,农业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明显提高。但从整体看,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十分薄弱,科技与生产脱节的问题还比较严重,离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目标距离甚远。并且,由于农业科技具有“三性”,即公益性(政府主导)、长期性(稳定支持)、区域性(自然规律和农业技术的区域差异性),以及受福建省环境、资源等自然条件和农业科技制度等人文因素影响,致使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1.1农业科技研况
2006年至2010年,福建省在产业带建设中先后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星火计划与科技富民强县项目237项,落实经费5907万元,其中:科技部安排科技富民强县专项12项、星火重点项目17项,下达科技经费2757万元;省科技厅安排省级星火计划项目208项、下达经费3150万元,加大农业优良品种的引进和示范推广,扶持星火龙头企业示范推广农产品保鲜、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选择具有技术水平高、规模大、技术创新能力强、对农村重点行业的科技进步具有先导作用的企业组建星火行业技术中心,至2010年底,产业带内新增省级星火行业技术中心34个、市级星火行业技术中心63个。在农业科技机构中,福建农林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省林业科学院、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等是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地市科研所是福建省农业科技开发活动的有效补充和农业科技推广的生力军。但是福建省科研机构设置较分散,市级科技组织占一半以上,农业科研机构需要依据市场机制进行必要整合。
1.2农业科技推广情况
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化及科技特派员有效地促进农业科技推广。2010年“,三农”服务中心试点在45个乡镇开展,新增长乐等16个县(市、区)作为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取得实效,全年共招聘3万多名农牧业村级农技员,招聘1000名农业院校毕业生充实到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组织推广专家筛选出294个次的主导品种和305项次的主推技术。至2010年,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完成4期培训班,培训科技特派员、县乡农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员410多人,全省通过省级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累计建立市级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198个、县级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82个。福建省基本形成了省级农业技术推广站为核心,以县农业人技术推广中心为纽带,以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为基础,以信息服务体系为辐射的政府指导型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体系。随着市场体制逐步建立与完善,大批农业科技服务企业、农业科技组织等经济实体和社会团体逐步发展壮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正向市场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教育、科研、技术推广等自成体系,“产、学、研”缺乏内在联系,难以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
1.3农业科技应用情况
2010年,福建省选派200多名科技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带项目、带资金进驻183家农业企业;建立各类企业创新中心和农科院科研工作站28个,建立企业生产示范基地110个。累计推广水稻、茶叶、果树、花卉、牧草等新品种150多个,引进台湾地区及国外良种180多个,良种结合良法累计推广示范53.33多万亩;推广家禽1000多万羽、猪和草食动物超过40万头(只)。全年示范推广经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20.44万公顷,推广再生稻面积5.83万公顷,推广甘薯、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应用马铃薯稻草包芯、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2010年福建省选育或引进通过省级审(认)定的农作物新品种共12类60个品种。全年共举办各种新技术新机具现场演示会659场,培训指导农机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机操作手26674人次,培育示范户741户,新增各类主推机具45035台(套)。2010年福建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2%,农业技术人员占农业劳动率为0.2%。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应用范围还不够大,需要努力加强扩大科技应用。
2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农业科技研发阶段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
1)农业科研分工不明确。农业科技公益性研究和商业竞争性研发的分工不明确,两种机构没有合理分工与合作。在福建省甚至国内至今都还未形成产业技术链式的科研体系,仍然沿袭课题组模式,分不清公益性还是商业性,研究效率不高,成果应用面窄,造成成果供需失衡。
2)科研人才流动机制不顺畅。农业科研队伍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缺少来自内部的改革动力和人员的合理流动性,科研系统表现出超稳定的人才结构,不但人才进入机制不顺畅,更缺少合理流动和退出机制。
3)农业科技投入不足。我国《农业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同时,还规定各级财政应优先支持农业科研教育和农业技术推广等农业活动。福建省的政府农业科研投入总量虽然每年都有增加,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政府财政总收入的增长速度,而且二者之间差距不小。如2006年福建省农业科研投资的增长速度为16.2%,低于财政总收入的增长速度28.5%,到了2007年,农业科研投资22.8%的增长仍低于财政总收入26.7%的增幅。目前福建省各级政府对农业科研投资的力度有所增强,但稳定性较差。
4)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一方面科研机构很大一部分科研项目是脱离现实需求,缺少针对性;另一方面,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家对农业新科技的成果强烈需求却找不到有效途径获得。农业信息服务建设平台发展滞后,各级政府部门、科研单位、生产农户不能很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2.2农业科技推广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农村科技推广网络不健全。福建省目前农业推广仍以政府相关部门行政干预的方式为主,与农户联系不紧密,并且缺乏有效的推广激励措施。这种通过行政命令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与农民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不符合农业经济建设的发展规律。
2)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队伍总数庞大,人员素质不高。全省农技队伍人员配备不足,每万名农业人口中仅有10名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农技人员,且分布不均,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尤为严重;乡镇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现象比较严重;基层农技人员普遍存在整体素质低、知识老化等问题;政府对民办服务组织扶持、引导不够,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育滞后,农技服务结构上出现断层。
2.3农业科技运用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小规模生产,技术应用推广难度大。传统分散的农业经营体制不利于形成集约化、规模化效应,不利于有效的配置农业生产资料,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严重影响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能力。
2)农民科技素质较低。目前,福建省农村劳动力中40%左右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占48%左右,高中及高中以上程度占不到12%,其中大专以上更是不足0.5%,显然,福建农民是一个“知识贫困”的群体。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农村里都是有能力的出去打工,没有才能的人就留在家里,这样进一步降低了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
3促进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要把农业技术创新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必须将各个与农业有关的主体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各个主体的首要职能进行准确定位,发挥各主体的优势,明确分工,加强合作,实现信息共享;改变传统农业科技研发脱离实际的问题,实现研究项目的确定由上面决定转变为由底层农民决定,以农民的现实需求为导向;改变农业科技推广主体和推广方式单一的局面,实现将单一的科技受用者的角色向既是使用者又是推广者的局面转变。
1)改革体系体制。先对福建省农业科研机构进行一次普查和分析,测算政府对科技的需求和县市政府的技术需求。在此基础上,区分三种性质的改革方向与投资主体,逐渐区分任务和项目来源,并以法律形式规定各类科研机构的性质定位、投资主体和经费渠道。整合资源,将农业科研机构中分为三种类型,保留少数属于公益性的农业教育及科研机构,将研发目标已经进入产业化领域的一些机构转制进入企业,将一些具有咨询与中介性质的研究机构转化为私营研究团体机构,如农业合作组织。
2)分类指导。政府要重点支持公益性科研机构,这类研究往往研究周期长,费用高,见效慢等特点,准入门槛较高,一般企业没有能力承担。同时也要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企业不断进行农业科技的创新性研究,扶持私营研究机构和组织的发展。
3)省里设立农业研究开发及推广局。将分散到各厅局的农业科研及推广职能加以集中分类管理,重点进行福建省的农业应用研究和开发性研究。该机构规划出本省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及产业,国内外农业技术的引进,规划所需要的科研机构的数量和科学家岗位数量以及职责与职能;引导农业科技打破现有的固定家庭、作坊式的研究,形成流动性的研究平台;协调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的各类资源,如政策资源、人才资源、资金资源、土地资源、信息资源等;指导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及引进农业风险投资基金。
4)改革公益科研机构和人才的考评机制。目前的评价机制不适于科技创新,包括人才评价、成果评价、论文评价等。比如:教授、研究员是我国最高等级的人才,而其社会定位被无限外延及赋予行政化,在这种情况下,终身制不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公益科研机构仍要发表学术论文和原始研究报告,但应弱化数量要求,强调论文的质量和对科学发展的贡献,或对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力。
5)稳定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严格贯彻《农技推广法》、《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切实解决乡镇农业站的体制问题、建设问题,恢复农业站的功能职责。通过与院校,研究院合作,共同培养有文化,有技术,有责任农技骨干到基层工作,服务在乡镇第一线,保证广大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扎根基层,把科技、信息、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直接导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与农业、农村、农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关键词] 农机技术 推广 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211-01
一、前言
农业、农村、农民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农业推广部门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技术科学、有效推广对于提升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发挥着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农机推广工作受到来自体制、制度、自身传统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其具体实施存在诸多问题,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农机技术推广方法,使其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
二、当前我国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正视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就我国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可表述如下:
1.农机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就我国县、乡两级与农业发展关系较密切的基层政府而言,政府的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有很大一部分应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真正用到农机推广的经费少之又少。加之之前在农民身上征收的农机管理费被取消,导致农机推广资金更加“捉襟见肘”,这就导致了许多先进的农机技术及农机因为资金不足的原因无法到达农村。[1]
2.农机使用者和经营者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主要劳动力中有很大比重的人为文盲或半文盲,他们掌握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其农机使用的素养有待提高。他们在具体的农机操作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往往忽视说明书的指导作用,一味地按照自己经验进行操作使用,在某种程度上极易导致农机使用效率的降低和农机寿命的缩短,最终会影响农机技术的推广应用。
3.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不健全
就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来说,它主要存在于县、乡两级机构,这就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县、乡两级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他们对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现状了解不够,这就导致了他们决策的制定或农机技术、设备的引进不能有效地与当地农业发展现状密切结合起来。这一问题的明显表现就是购买来的设备在本地不能切实保证其功能发挥的最大化。而派驻在乡镇上的农机技术推广员则普遍被当做包村干部使用,其职能错位使得其作用无法发挥。
4.农机部门与相关部门工作配合度不高
农机技术及设备的功能、作用必须推过层层地实验、推广才能合理调配,使其作用、功能尽可能实现最大化。然而,我国农机推广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各部门协调不当,主管部门一味地发号施令,各相关部门配合度不高,这势必导致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停留在“喊口号、走过场”层面,最终受损的还是农民的利益。
三、探究新时期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方法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策略,探究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方法的全新策略,切实推动农业大发展、大繁荣。
1.保障农机推广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
就政府而言,要切实增加对农机推广经费的投入,建立、健全以政府财政补贴为引导,集休投资作补充,个人和联户集体投资为主的多元化投入体制,[2]切实保障农机技术及设备推广难、经费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可建设农机服务示范园,切实保障农机技术与当地农业发展现状相适应。再者,除了多方筹措经费,农机部门还要切实保障农机专项资金使用的合理化并做好监督工作,比如大型农机器械的购买应以农户联合投资为主,政府补贴和银行低息贷款为辅;农户购买数量较少的小型器械以农民自付为主,政府给予三百至四百元的财政补贴。
2.提高农机使用者和经营者的专业素质
首先,要从源头上通过开设农机技术培训班、进行远程教育等途径提升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其次,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对农机设备操作人员的具体操作实践能力进行“手把手”地指导,并向他们灌输基本、先进的农机保养知识和安全生产、操作技术,切实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3]
3.建设新型的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针对农机技术推广不健全的问题,农业相关部门要建立一支由农机专业技术干部、农民技术员和农民技术骨干组成的担县、乡、村三级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从而保障最新的农机技术能尽快地普及到农民身边,更好地为农民、农业服务。除此之外,要定期组织农机技术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时根据当前的农业发展形势和农业技术发展现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技术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发展。
4.切实加强农机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工作配合
首先,各部门要从意识形态领域认识到加强工作配合的极端重要性,摒除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工作方法,促进各方信息畅通、工作有序配合。
其次,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重要作用,建立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具体来讲,农机部门要加快农机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将各种农机技术信息、设备基本情况和农业部门的工作安排及时对外公布,并在此基础上保障各部门的资源共享,方便其他相关部门能追踪农机部门的工作动态,从而做出工作部署,保障基本工作的有效落实。
四、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农业越来越重视,出台了各项方针政策来推动农业发展,因此,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则更具发展活力和空间。各地农业部门要抓住这一发展的有利时机,从制度、意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层面切实采取有限措施,保障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从而为农业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创作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苍艳玲.浅谈如何搞好我省的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0,(4):23.
关键词:生态休闲;农业;宝鸡
1休闲农业概述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旅游休闲已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农业是一种结合了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的农业新模式[1],是将生产、生活、生态结合为一体的新产业[2]。发展多功能休闲农业可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转移就业[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的同时,可以开发农业资源,修复农业环境,还可以促进城乡信息、科技等多领域的交流。以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生态园的规划为例,对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既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探索,也有规划设计的实践。
2宝鸡市新育休闲农业生态园区发展现状
2.1新育生态园概况
新育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位于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齐西村,隶属宝鸡新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成立,计划共投资2800万元,规划占地面积67hm2,目前是省级生态园区,有新打机井2眼,1台变压器。生态园主要提供园林绿化,农业种植,家畜禽、淡水鱼养殖,农产品销售,垂钓和农业技术咨询服务等。现在,园区已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达成协议,开展校企合作,将生态园的种养殖基地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并聘请山东寿光资深技术员全程全面指导管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园区品位。目前,园区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正在建设家禽饲养基地,日光温室、垂钓、种植、养殖已出具规模。游人可自行采摘、喂养、垂钓、健身和娱乐等,是集有机食品和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以观赏农村风光、参与农业生产、体验农家生活、进行农业教育、品尝农家餐饮为主要内容,将自然景观与农村独特的民俗文化有机结合,将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有机结合,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休闲度假需求的一种农业产业经营模式,是合理开发农业资源、拓展农业功能的有效平台。新育庄园向游客提供休闲度假的机会,游客通过交流沟通、体验农村生活、参与农业生产等亲身感受融入到农村中去[4]。
2.2生态园的发展目标和宗旨
生态园区建设追求生态、绿色、环保,以无公害有机蔬菜、绿色生态果园、生态循环养殖为目标,生产绿色有机食品、建设生态观光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技术作支撑,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兴农、富农、健民、强民”为宗旨,依托北坡森林公园的生态优势和运粮寺的人气优势,努力建设集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围绕“陈仓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后花园”的定位,拟建设提供设施种养殖、农家山庄、垂钓休闲、自由采摘、QQ农场体验、苗林观光等服务项目。
2.3休闲产业规划布局
2.3.1农业种植区建有QQ体验农场,提供100多块免费地块,并为游客免费提供种子、肥料、农耕工具。
2.3.2生态养殖区建设猪舍7座,羊舍1座,占地6.7hm2存栏生猪1100头,为关中黑猪,主要喂草料和玉米,55kg左右出栏。羊180只,有山羊和绵羊等。
2.3.3绿色采摘园在生态园北部建成高标准蔬菜日光温室26座,采用一面坡冬暖式下挖式温室大棚,后墙和侧墙均为土墙,保温效果好。种植黄瓜、小乳瓜、西红柿、茄子、豇豆、小礼品西瓜等8个品种,大力发展有机蔬菜水果种植,在生态园南部建成占地11hm2的樱桃、葡萄、沙桃、猕猴桃、黑巨李等优质果品基地。
2.3.4休闲娱乐区建设8000m2的接待建设中心1处,餐饮部的所有食材从养殖、种植、采集加工到销售均为自主经营生产,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保障,是无污染、无公害的新鲜蔬菜和绿色食品。黑猪肉是纯粮食喂养,富含多种营养,具有延缓衰老、降低胆固脂、改善续页循环等普通猪肉没有的营养价值;羊肉品类齐全,绿色环境无污染,营养价值高,食疗药疗效果明显;地下深水井养的特色鱼肉,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羊肉泡、四季烤肉、农家菜等地方特色小吃开辟了农民增收新渠道,建有标准运动体育场、台球桌、篮球场等,配套有星级宾馆住宿,冬季取暖采用原始火墙。
2.3.5自然风光引进合欢、国槐、油松、雪松、樱花等名贵树种建造8hm2景观林区,蔬菜、水果无农药、化肥污染残留。建成面积0.7hm2的垂钓池1座,让游客在宁静、清新的大自然环境中低消费、高享受。
2.3.6有机肥料利用采用了在沤粪池发酵有机肥。在宝鸡市农技中心的帮助下建成50m3沼气池。动物粪便通过管道排入沼气池,利用沼气做燃料和照明,利用沼渣和沼液浇地种菜、养鱼,实现了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养殖厂的猪粪、鸡粪,在沤粪池里沤发一段时间后,用作有机肥,沼渣肥浇地,达到了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利用,与化学肥料相比,这些肥料具有营养全、肥效高等特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还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2.4休闲旅游与农民就业
示范园建成后,长期雇佣村组80余名农民入园务工,使周边群众有了就近就业的机会。既能辐射带动当地就业[5],增加国家税收,带动相关行业,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又能实现老百姓菜篮子市场长期稳定,通过雇佣劳动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增加农户收入。同时积极推动农产品向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方向发展。
3生态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羊舍空间较小,换气设备不能满足需要,排气不顺利。计划投资扩建羊舍,更新换气设备。(2)沼渣、沼液主要用做肥料,但沼气利用不理想。因生态园离住宅区远、资金不足等原因,沼气利用存在困难。希望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提高沼气利用率。
4今后发展的方向
将增加粮食作物的种植(小麦、玉米)面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经济消费产品。新育生态园的休闲农业发展不但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环境净化与生态保护,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在生态园内部合理安排物质循环,尽可能减少燃料、肥料、饲料和其他原料的输入,求得尽可能多的农产品输出,达到生产发展、生态保护、能源再生利用、经济效益提高。
作者:刘紫垠 梁宏卫 刘景辉 徐乃林 张雪玲 王敏 单位: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邱佳,史亚军.中国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3):214~317.
[2]范水生,朱朝枝.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原探[J]东南学术,2011(2):72-78.
[3]许艺娜.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初探[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3,25(5):104-107.
关键词:欧美国家;农业;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001-4
0 引言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大于其他行业之和,许多农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弱国,农民的人均收入低,生产技术落后,许多地区还停留在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农业水平。一直以来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投入,有了先进技术,就有了农业的现代化。但这一观点存在偏颇,确切的说,必须拥有掌握了先进农业技术的现代农民,才有农业的现代化。人是技术的应用者,人的素质是农业水平的真正衡量尺度。离开了现代农业技术当然无法发展现代农业,但即使有了技术,没有一支受过培训的农业人才大军,也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农业生产。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认为:“在解释农业生产的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差别时,土地的差别是最不重要的,物质资本的质的差别是相当重要的,而农民能力的差别是最重要的。”农民素质的差距,原因主要在于农民所接受的教育有差别。西方发达国家在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长期实践中,通过制定了一系列农业教育政策来开发农业人力资源资源,本文总结和分析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教育政策和农业教育的特征,为我国农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借鉴。
1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从农业教育立法着手
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按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西方发达国家为开发农业农村的人力资源,首先通过立法的方式来推进和保障农业教育。联邦政府于l862年颁布的《莫雷尔法案》,可以看作第一个职业教育法,该法案规定,按各州在国会中参议院和众议院人数的多少分配给各州不同数量的国有土地,各州应当用这类土地的出售或投资所得收入,在5年内至少建立一所“讲授与农业和机械工业有关知识”的学院。后来这类学院被称为“农工学院”或“赠地学院”,这些学院是《莫雷尔法案》结出的果实。
各州根据当地情况对所接受的赠地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分配和使用。用于独立设置农工学院的有28个州,宾西法尼亚等州是把拨地转给原有的农业学校,还有的州是在州立大学增添农工学院。农工学院的发展为美国职业技术,尤其是农工业职业技术的发展培养了众多人才。
德国为了保证农村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十分重视理发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到目前,德国共颁布了十多项有关职业教育的法令,例如《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实践训练师资条例》等,农业职业教育在这几个调理中均有提到。如《职业教育法》中规定了联邦政府和各州在职业教育中的义务,对工业、农业、商业等多个领域开展职业训练作了明确的规定。目的是让劳动者通过培训,可以获得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能力。德国还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农民要想独立经营农场,必须获得“农场师傅证书”,这一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有效地推动了德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英国政府自二战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法令、法规来确保农业教育的稳固。1947年,政府颁布了战后第一部《农业法》,这部法律对推行农业教育给予了政策及法律上的支持。之后,政府又多次颁布或修订了《农业法案》。1967年,英国教育和科学部颁布了《农业教育法令》,号召在农村地区大力开展农业教育。1986年,英国政府向议会提交了9823号教育白皮书,题为《教育与培训并重》,进一步强调要继续搞好普及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工作,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全国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相协调。欧美国家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立法先行的方式较好地保证了农业教育的推进。这一做法非常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虽然法律和国家政策存在区别,但两者有紧密的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是具有最大效力的国家政策。法律相对于政策来说规范更为明确,推行的手段更有力量,也更为稳定。所以,政策上升为法律后可以有国家强制力得到有力的推行,法律在执行过程中有民事、行政和刑事的制裁手段。因此,在我国的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也只有通过立法先行的方式才能保障有效有力地实施农业教育。
2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鼓励多元参与经费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保障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若缺乏财政支持必将成为空中楼阁。由于人力资源开发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看存在人员流失风险,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结果的正外部性,因此,仅靠人力资源使用者来投资开发人力资源将存在动力不足问题。更重要的是,农业人力资源知识和技能的不足一定程度上是各国城乡差异的结果,因此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首先必须是政府。政府应从财政投入、综合管理和统一调配的角度负责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美国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由联邦教育部和农业部负责,虽然两个部门各有分工,但是在为农业教育争取争取经费方面都各尽所能。美国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不具体管理农业、工业等各专业类高等教育,其主要职能是依据相关法律,保证人人能有平等机会上学,制定联邦政府对学生的资助政策(每年提供学生贷款基金为500亿美元左右)和提供研究经费;监督各州教育的实施。通过专门立项拨款来促进和调控高等教育,如设立信息网络建设和远程教学项目。
联邦政府农业部的主要职能是通过项目向各州立大学的试验站和推广站提供经费(每年10亿美元左右),进行社会对农科学生需求量以及可提供就业机会的分析统计。向国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布,以争取国会拨款、为农学院争取生源;通过举办研讨班和教学立项等办法来引导学校的改革;为农科专业学生提供奖学金等。除了政府作为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美国的第三部门――各种教育协会和农协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合性协会有美国教育协会、赠地学院和州立大学联合会以及地区协会等,主要任务是代表成员院校到国会游说,争取通过有利于教育的立法,而不是指导如何办学;专业性协会有农学协会,实际上起着一定的对农业教育的管理作用。协会制定专业设置标准,对农学院定期评估,联邦政府的奖贷学金要在通过协会的评估后才能获得。
大量第三部门的存在有效地补充了政府职能所不及之处。同样,为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德国各部门每年为农村职业教育下拨了大量经费,如德国大学,他们2002年投入在农业教学及研究的经费就有4.653亿欧元。而且,联邦各州政府每年还必须投入大龄费用以支付农村职业教育系统的人事、校舍建设和维修、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费用。通过有效的财政分级负责制度,德国政府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了可靠的经费来源,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而且,德国政府积极鼓励个人或企业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捐助,增加农村职业教育经费。德国实行的“双元制”职业培训的经费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负担,其中企业承担约3/4。企业所承担的培训包括培训设备、培训人员工资、受培训人的津贴和社会保险费。企业培训受到国家的鼓励,培训费可以免交利润税。职业学校的费用由州政府负担,学校建设费用由地方政府和州政府共同负担,日常开支由地方政府负担。
澳大利亚把职业技能培训放到提高公民劳动力素质,保证国民经济高质量、高效率运作的高度来认识。国家专门设立了“教育、培训就业与青年事务部”(DEEF)和“国家职业培训局”(ANTA),实施规范有序的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政府对农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非常支持,以墨尔本TAFE学院――农业与畜牧业培训部为例(TAFE是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的英文简称),学院90%的经费由政府拨给,各大农场主和企业也非常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10%的经费由农场主和企业资助。
澳大利亚政府为支持农业,在其农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澳大利亚农业行动方案》中指出,政府的目标是减少干预,向农业生产者、加工者及出口商提供自主经营权,由其自行决定产业的未来发展。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从生产加工包括研究与开发到交通运输、市场准入和市场开发涉及27个政府和由政府资助的有关机构。
3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重视学习者实践技能的培养
德国职业教育具有注重培养学生谋生能力的特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它有着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工业革命兴起的过程中,重视对青年人传授“实用”知识。尤其是二战后全国大规模地办教育。职业教育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德国,中学毕业后不谋求上大学资格的年轻人通常决定接受一种职业教育,在“双元制”中进行培训。所谓“双元制”教育是指企业中的实践培训与职业学校的理论相结合的形式对青年人进行职业培训。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同样如此,农业的职业培训也像工业及手工业一样实行“双元制”,农业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加强对青年人的农业实践技能的培养。
学徒每周3-4天在农业企业里实习,1-2天在职业学校里接受理论知识的传授。3年培训结束后通过由行业协会组织的结业考试,获得专业人员的合格证书。学生在3年的农业企业学习中,会学习掌握各种专业生产、农业机械操作、农作物栽培与管理、畜禽饲养、疫病防冶等方面的技能。
由于在农业企业、学校同时进行培训,学生在农业企业学习过程中,学到了本行业许多实际应用技能与课堂相比,这种培训方式特征鲜明。在对农业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学校学生的新技术、新机械设备和培训方面也体现了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教育思想。
在法国,农业教育中学生的实践活动多,时间较长,分布在各个年级的不同阶段进行。实习的地点可在农场、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处理工厂、研究所、农业管理部门或国外的有关单位农业渔业部还资助学生到国外实习的费用,而且还将不断提高资助金额。学生到国外实习不仅可以学习科学技术,而且还可接触当地的文明、文化,增长多方面的知识,同时也为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打下基础。这种实习是直接接触生产,能更好地巩固和应用学生所学的知识。
由于学生直接参与第一线的劳动,亦受到实习机构的欢迎。学校不仅不用向机构支付费用,相反,实习机构要向实习生提供吃、住条件,有些机构还会给实习生支付一些生活补助费。因为实习生不仅是学习,而且是一位临时劳动者,能帮助实习机构完成一些工作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次的实习,撰写总结及论文,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并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现代化农业要求,走向社会。
4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建立统一和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资格认证制度
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资格认证制为人力资源的技能开发提供了能力要求和甑别的标准,同时该制度也提供了职业准入门槛设置的基础,它不仅有助于规范职业教育的培训内容和体系,也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职业技能学习动机。
法国于1946年设立了数学、技术等文凭,1952年有了工业学习证书(工业研究证书),1954年又开设了经济、管理技术高中文凭。20世纪五六十年代,呈现出国家干预的技术教育快速增长、以及法国技术进步带来许多新工种等两大特点,职业教育文凭更加系统化。
60年代后,对职业教育继续改革,义务学习年龄从13岁提高到16岁,有了学分分类,出现了“技术员证书、专业技术员证书、技术初中系列文凭、职业高中文凭、职业教育证书”等文凭。农业职业教育的资格认证制度也诞生于那一时期。农业职业高中学制为两年,颁发“农业职业能力证书”和“农业职业学习证书”两类文凭。全法有农民技术培训中心861个,每年举办各类农业培训6000次以上,加上地方一些专门机构和企业举办的培训达1.2万次,每年有5万多人接受各种培训。
培训对象是面向义务教育后的青年,时间通常为两年。2/3的时间在雇主农场实习,1/3在农业培训中心学习。目的是使没有接受过农业教育、不具备农业生产经营知识的农民取得农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丰富农业生产者的专业知识;或者使参加农业生产经营1年以上并接受过一定农业教育的农民.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水平,培训结业后授予“农业职业能力证书”。
自1997年以来,16-25岁青年都可以通过培训获得“农业职业学习证书”、“农业职业高中汇考文凭”、“农业技术员证书”和“农业高级技术员证书”等农业职业技术文凭。澳、新两国均有相当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并与学历教育相联系。澳大利亚国家资格系统称为澳大利亚资格框架,是资历、不同院校问学分转换、学科、证书、课程间的有效衔接。澳大利亚有3个教育培训系统:普通教育1-12年级、职业技能培训、高等教育,资格框架规定了各教育培训系统和其颁发的资格证书之间的关系。这种统一的证书制度和课程内容的模块式结构使职业技能培训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相沟通;使就业前教育与就业后培训相联系,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思想。澳、新两国都有全国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其标准的制定均是由各行业组织拟定,提交政府认定的机构(新西兰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局)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向全社会公布,各级培训机构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培训考核。澳大利亚政府相继颁布实施了国家资格及认证框架、国家培训认证框架、新型学徒制度等,由此形成了包括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在内的培训资格认证及注册机制,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职业能力系统。
5 服务于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高等教育
服务于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高等教育强调跨学科设置专业与市场导向美国在农业科学研究方面,通过建立各种跨学科、跨院系甚至跨校企的研究中心和研究室来推动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解决实际问题。
大学中的各种中心,大多数只是一个虚设的网络,一种合作的形式虽然这些中心不是实体组织,但可以把各学科的教授为解决共同研究目标集合起来。一些中心不仅与院系、学术界联系广泛,还与社会上的一些行业协会、企业合作,这些企业、协会作为中心成员并提供经费。例如,加州大学建立了农业问题中心、消费者研究中心、环境健康科学中心、全球环境变化国家研究所、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等l8个研究中心。其中设在农业与自然资源学院的加州食品和农业研究中心还组建了l7人的执委会,分别来自植物、动物、食品等不同院系和政府、企业及民间组织,该执委会负责协调政府、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合作,共同开展跨学科研究,自1991年成立以来,其研究领域不断深人拓展。
德国各大学的农业专业以市场为导向,富有时代气息。比如,哥廷根大学农业科学系的马学,在传授马匹养殖的科学基础外,授课内容还包括关于马的体育运动及经济学知识;基尔大学的牛奶生产专业,传授牛奶及其衍生产品如奶酪、酸奶等产业链知识;而柏林鸿堡大学,则设有跨学系的有机农业学群;其它,还有营养科学、植物药理、乡村不动产管理、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新兴的实用专业。德国农业学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专业跨学科综合设置。国民经济、企业管理学、基础社会学、法律等也在教学大纲之内,同时,学生还需具备计划和组织的能力,商业头脑及沟通合作能力。
6 欧美国家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体系的差异
欧美国家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体系差异比较欧美各国农业教育中也体现出了各国不同的特点,这是由各国的农业和教育发展的历史路径所形成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农业院校的设置上。在美国,基本上不存在专门的农业大学,农业的高等教育依托于各个综合性大学,许多大学下设农学院或者是与农业相关的专业和研究所,比如美国的加州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就有不错的农业相关研究机构。
而在美国的中学一级教育中,也很少有专门的农业职业学校。以公立高中为例,“美国的公立高中89%为综合高中,其中有的开设职业教育的专业或课程。其余11%又分为地方职业学校(半工半读)和全日制职业高中,数量大约各一半。”在11%的职业学校中,一部分开始农业相关的专业,或者仅开设相关课程而不设农业方面的专业。
而在法国,设有专门的农业职业高中、农业技术高中,从农业技术高中毕业,还可以考取专门的农业高等学校。综合性大学里一般不设农业相关专业。在德国,农业职业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农业职业学校、农业专业学校和高级农业专业学校,而在高等教育阶段,既有专门的农业专科大学,又有综合性大学中的农业科学院等机构。
在英国,情况与德国有些类似,综合性大学内部设有农业相关学院,负责农业科研和发展农业高等教育。在各个县有专门的农学院,但是,农学院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从属于某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和农业中学等一起组成了初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体系。
澳大利亚在12年的普通教育之后,有一个职业技能培训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在各种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学习各种职业技能,农业方面的职业技能也在选择范围内,高等教育中的农学教育主要由综合性大学来承担。在学校的性质上,各国之间也有差异。
美国的农业高等教育依托于高校公立私立并存,但公立在数量上占优。法国的公立高等农业学院有25所,私立学院有7所,公立院校的规模和实力都强于私立院校。职业技术学校主要为公立,由农业部主管。而在德国和澳大利亚,有实力的综合性大学几乎都是公立,职业教育学校也以公办为主。上述差异概括如下表1。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体系,以政府为主作为公共服务的投入和开发是关键。
7 欧美国家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对我国的启示
欧美国家农业的发达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法国、德国,农业人口所占比例都不足总人口的5%,但是不但做到了主要农产品的基本自足,而且还大量出口其他国家,其单个农民的生产效率是惊人的。有资料显示,1950年时1个德国农民只能养活10人,而现在可以养活130人,正是由于举国上下都高度重视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创新,才使得德国从传统的农业弱国发展为现代农业强国。而其核心,便是先进教育体系培养出的高素质的德国农民。
综合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正是欧美国家良好得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体系造就了高素质的农业人才,从而成就了发达农业。但是,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它需要与其相配套的一系列措施,更需要站在时代前沿的一套先进理念。
借鉴欧美国家农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经验,我国在农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实践中迫切需要下述环节:制定完善和有效的农业教育立法,以此从根本上确立农业教育的法律地位;政府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并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力量加强引导与鼓励,以此保证农业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农业人力资源重视实用技能的养成,从而培养有用的农业人才;确立统一的农业人才资格认证体系,提高培训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紧跟市场需求开发农业人力资源,培养复合型农业人才。当然,我国存在着与西方发达国家不甚一样的国情,比如,幅员广阔、地区差异极其突出;农业作业方式相对比较,集约化农场相对匮乏,农业的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长期人为的城乡差异导致农村人力资源享受到的基础公共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明显落后于城市。因此,我国开发农业人力资源,必须在吸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和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农业教育,从而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实用型的与现代农业接轨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 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87.
[2] 舒尔茨著.郭熙保,周开年译.经济增长与农业[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3] 舒尔茨著,姚志勇,刘群艺译校.报酬递增的源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 董红,王有强.国外农业立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9,(4).
[5] 郝婧.法国农业职业教育[J].世界农业,2008,(6).
[6] 何兵存.澳大利亚、新西兰农业技能人才开发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7,(11).
[7] 洪添胜,黄朝阳,张岳恒,等.法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1,(11).
[8] 教育部赴美考察团.美国农业高等教育的特色与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1,(1).
[9] 赖炳根.中德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比较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9,(3).
[10] 王文槿.谈美国的农村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 2004,(22).
[11] 刘正坦.德国的农业职业教育[J].现代农业, 2001, (8).
[12] 青木.德国农大生捧着金饭碗[J].小康,2006,(8).
[13] 邰沛沛,张丽.中外农业教育的结构层次及特点比较[J].世界农业,2009,(3).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十二五”以来,四川省坚持走创新型农业发展道路,农业科技对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现代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3375万t,粮食主产区地位得到巩固;油菜籽总产达到230.9万t、居全国第二,连续13年创历史新高;马铃薯产量稳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上升到第二,蔬菜产量上升到第三,水果、食用菌、中药材、蚕桑、花卉产量进入全国前列;肉、蛋、奶产量稳定增加,生猪、水禽、兔、蜂群生产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大省地位;水产品产量达到132.6万t。2014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03元。
2四川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2.1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一是强化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产业团队发展到12个,整合154名农业科技专家,建设了60个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县;二是加强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乡镇或区域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意见》(川委办〔2011〕29号)等重要文件,实施了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全省9310个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基本实现了“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总体要求,激发了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的活力;三是强化了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机制,通过实施“农业科技三大行动、农业科技促进年行动、农业科技服务三深入行动”等标志性活动,形成了部门大联动、力量大联合的新格局。
2.2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成果突出
“十二五”期间,育成并通过国家审定农作物新品种、畜禽品种357个,省级审定444个,畜禽国家保护品种达到11个;创制育种材料300多份;研究集成新技术、新模式、新工艺240多项,研发新产品20多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授权及专利84项,形成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50多个;获得国家及省级科技进步奖励140多项。
2.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成效明显
全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达到71.8%,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85%以上,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8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0%,病虫害综合损失率控制在4%以内,畜禽强制免疫做到了应免尽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
2.4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主体加快发展
加快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全省认定或达到认定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接近6万人;经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7329家,其中国家示范社462家、省级示范社1030家,入社的农户达到261.7万户;有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500多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6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89家。
2.5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科技服务应对得力
针对近年先后发生的川南和攀西地区严重干旱、川东地区的严重洪涝灾害、稻飞虱等病虫害暴发等,及时启动应急科技服务预案,突出重点区域,抓住关键时期,坚持科技抗灾,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2.6农业科技对产业发展支撑作用显著
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水平的快速提升,为打造川西20万hm2茶叶产业带、龙门山脉6.67万hm2红心猕猴桃产业带、成都平原40万hm2稻菜轮作产业带和长江上游26.67万hm2晚熟柑橘集中发展区、川中6.67万hm2柠檬集中发展区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同时,四川盆地优质生猪、盆周山区优质肉牛羊、川西优质奶牛、川中优质禽兔、盆周山区冷水性亚冷水性鱼类、攀西地区热水性鱼类等优势养殖主产区已初具规模,农业科技都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3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当前,在农业生产进入“双高双紧”的新阶段,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青壮年劳动力紧缺”的突出矛盾,要实现稳粮增收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目标,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拼资源、拼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安全、高效、绿色发展道路转变,坚定不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3.1要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
四川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农业劳动力成本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土地流转成本不断提高。面对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任,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单产水平和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2要把增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作为适应农业经营主体新变化的基本途径
当前,适度规模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关键生产环节的技术服务需求巨大。为此,要进一步突出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主导作用,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参与,积极构建充满活力的“一主多元”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农机服务、植保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和推广服务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农业科技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提高科技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科技服务的需求。
3.3要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继续发挥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基地建设为纽带,把创新、教育、推广各方力量配置由重复分散转向科学分工与联合协作相结合,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武装农业、提升农业,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效率。
3.4要把大力培育农业科技应用主体,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着力点
现代农业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社会化农业。农民仍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但对其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也就是要实现职业化。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持续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使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幸福农业转变,改变传统农业“苦、脏、累”的形象,激励和吸引一批有志于在农村创业兴业的劳动者从事适度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推动形成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但能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
4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的思路
农业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也是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四川有各类农业科研教学单位40多个、农业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创新中心41个、专职农业科研人员2000多名、各级各类农技推广机构11746个、在编农技推广人员58573人,是名副其实的农业科技大省。近年来,农业科技在四川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但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比仍有差距。为适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应突出解决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不活、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农业科技应用主体,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效率,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
4.1深化农业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农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
一是探索建立事业导向、利益驱动并重的人才激励新机制。对职务发明、知识产权转让和成果转化的收益,科技人员和其团队应具有话语权和支配权,以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活力;二是建立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引导机制和成果评价机制。要改变农业科研课题立项与农业产业发展实际脱节、科研成果评价重论文轻转化的问题,农业科研项目要盯紧市场、瞄准需求,要解决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三是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结构。建立财政资金稳定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使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优势科研团队和青年科技人员获得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减少“争课题、跑项目”的时间和精力耗损。
4.2强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水平
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一是以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宜机械化种植为导向,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二是集成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的配套新技术,研究“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技术路径、种植模式、经营方式等;三是大力开发适合农业生产实际的农机具,主要农产品精深加工机具,以及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着力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实现重点区域、主要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率先突破。
4.3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能力
积极构建充满活力的“一主多元”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一是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切实理顺管理体制,落实人员编制、岗位设置和“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等保障性支持政策,确保基层农技人员队伍稳定,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在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中的引领和主导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校在产业科技服务中的作用,探索农业科研院校与农技推广的对接机制,继续加强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增设牛、羊、小家禽、水产、蚕桑、小杂粮、花卉等产业创新团队,形成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合力;三是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科技服务,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倾斜政策、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这些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开展农机化作业、病虫害防治、耕种收等市场化的生产服务。
4.4加快培育农业科技应用主体,提高农业科技吸纳能力
一是借鉴崇州市土地股份合作型、广汉市粮经大户经营带动型,新津县“大园区、小业主”全程托管型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积极探索创新,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有文化和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创业,支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农业创业人员给予财政补助、创业项目和贷款优惠等政策支持;三是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和实用技术培训,加快培养村社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大学生村官、农民技术员等农村农业发展带头人,扩大农业科技应用主体,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人才保障。
4.5做好农业科技服务工作,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水平
论文关键词:科学原理;技术科学;技术教育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技术和职业教育术语》(1984年)第8条的解释,所谓“技术教育(technical education),这种教育在第二级教育高端和第三级教育低端时培养中级人才(技术员、中级管理人员等);在大学水平时培养高级管理岗位的工程师和技术师。技术教育包括普通文化教育,理论的、科学的和技术的学科学习,以及相关技能训练。”尽管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技术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可以一直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希腊和罗马,而以技术教育为目的的学校教育的发展却是产生于18世纪后半叶,19世纪后半叶走上正轨,并随技术的发展而逐步高级化。
一、工业革命催生了学校形式的技术教育
如果要追溯技术教育产生的渊源,其雏形是产生于欧洲中世纪的学徒制。学徒制最初的形式是父亲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儿子,是一种与初期手工业相适应的教育形式。后来随着手工业的发展,为了生存与竞争,手工业者不能单靠自己的孩子的力量进行工作,必须把一部分技艺传给别人的孩子,才能保持足够的手工业生产者。然而,“自斯蒂文(Stevin,1548-1620)和伽利略(Galfleo,1564-1642)时代以来。力学科学使人对机器产生了新的理解,尤其是在18世纪,数学开始经常被运用到机器构造的理论和实践中去。在18世纪,可以看到有关材料强度的实验开始出现,这对于应用力学的发展和性能良好的发动机的设计是有帮助的。精密测量是科学的重要基础,对于一切复杂机械装置的设计和维护,它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实用工程技术本身也获得了发展的动力。这种变革实质上是机械技术的新开端。机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催生了一般称为机器时代的新时代,引起了工业领域的大变革。特别是蒸汽机的发明,成为工业革命的核心标志。工业革命的四项基本成就是:用机器取代了工具、引入新的原动力、普遍适用的原动力、工厂成为生产组织的一种新形式。技术的变革和工厂的规模化生产,促使学徒制走向衰退,学校形式的技术教育开始出现。从学徒制走向学校形式的技术教育,一方面是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使然,此时的劳动者已从掌握手工工具进行生产发展为掌握机器进行生产,如果不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必然导致生产力的破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工农业开始出现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对劳动者需求的规模和要求也在提升,需要批量“生产”劳动者。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所指出:“大工业在再生产出旧的分工和固定化的专业的同时,它需要有适应于不断变化的劳动需求而可以随意支配的人员,工艺学校和农业学校是这种变革过程在大工业基础上自然发展起来的一个要素。”当然,在当时,尽管学校形式的技术教育开始产生,但学徒制依然起着较大的辅助作用,许多特种艺人还要采用学徒制进行培养。由此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业革命初期并未完全促进技术教育的发展,相反,由于使用了机器,资本家得以大量雇佣女工、童工来代替原来有手艺的成年工人,而且每天工作时间很长。在当时,只有少数的“慈善家”才给工厂做工的孩子以上学的机会,主要是半工半读的学校,进行小学文化教育,也逐渐增加一些技艺教育,这些学校成为早期技术学校的前身。这个时期,除欧洲几个国家外,其他地区技术学校极少,如日本到1875年只有一所技术学校,总共仅15名学生。18世纪后期,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英国建立了一些开设实用课程的实业学校。
二、科学原理在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技术教育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进入电力时代,这又一次的技术革命,促使技术教育得以迅速发展。电力的应用并非直接来源于生产,而是来源于科学实验。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成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经过了几十年,到19世纪70年代科学家才制成了有实用价值的发电机和电动机;19世纪80年代,解决了远距离输电问题,出现了电力照明;十九世纪末,又出现了无线电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不但对工厂的劳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更促进了技术教育的发展。以工业革命的起源地英国为例,在19世纪20年代,英国孕育了其历史上伟大的教育运动——建立技工学校(mechanics’institutes)。但当时的这类学校的办学者对其特殊的作用并未有很清醒的认识,使得这类学校一度陷入困境。“这类学校在经济波动中起伏不定,忽好忽坏,当就业情况好时,它们兴旺发达。在经济萧条的年代,政治学明显比自然科学更重要时,它们就失去了活力,因为技工学校的方针不是去探讨一些容易引起争论的有关政治或经济的问题。”采取技工学校的方针并不奇怪,因为当时大多数的技工学校都是由富裕的制造商或商人积极主动创办的,他们对政治激昂的情绪并未给这类学校带来好运,这种热情未能持续多久,到1830年,技工学校就陷入了困境。技工学校在当时陷入困境和衰败一方面是办学者没有明确认识到“学校的目标是教会工人(干什么学什么)掌握那些他们在工作中会用到的科学原理;让他们了解这些科学原理实际的应用,以及怎样学以致用;使他们能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工作,并有能力对工作进行改造;教会他们如何在社会中提升自己,使业余生活过得既体面又愉快。”技工学校授课内容很少与工人每天的工作相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在当时条件下缺少作为技术教育基础的初级教育。尽管当时的技工学校没有对英国的工业革命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也不能满足英国大众对技术教育的需要,但其作用的显现已使一些有远见的人认识到英国的工业不能再依靠早期对贸易和商业的垄断,也不能只靠那些没有受过技术教育的发明者和手工艺技师了。“其培养的一些学生已走向成才之路,如扬(James Young,1811-1883)先在格拉斯哥的安德森学校学习,后来成为石油工业之父。在英国的兰开夏郡、柴郡和约克郡创办的工会(技工学校的一种形式),走出了技术教育体制化的第一步。他们和艺术学会合作第一次在全国举行了夜校生的技术资格考试,并在19世纪下半叶融入了全国的技术教育系统。”1889年,英国《技术教育法》的颁布,以及基于此法令的所有地方当局的技术教育,格拉斯哥皇家技术学院、哈德斯菲尔德技术学院、曼彻斯特技术学院等高等技术学院的建立都受到技术学校运动的影响.
与英国相反,当时的一些欧洲大陆国家则以义务教育为基础来发展技术教育,如在普鲁士,1826年提出一项规章,要求所有7-14岁的儿童要上全日制的学校。在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儿童在完成初等教育学业前不允许参加工作,大约到14岁才能进厂劳动,但他们必须在职业学校继续接受教育,一直到16岁。这种全日制的职业学校对工人带来很大的好处:不但讲授与许多职业相关的科学原理,而且还迫使年轻人继续阅读和思考,所有的学校都教科学和几何制图,有些学校是高度专业化的,专门教授纺织、采矿、建筑、酿造以及类似行业的技术。
技术教育产生时期的技术学校在许多专家学者的眼中被看成了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产生时期,其原因在于当时的技术学校主要是培养职业领域的技能型(操作型)人才,而且当时的职业都与生产技术有关,可以说当时的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1851年以前,英国的中学和技工学校对技术没产生什么影响,大学对技术的影响就更微乎其微了,绝大多数早期的大学实际上根本不聘请科学家讲课,维多利亚前期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就学的少数工业管理人员并不要求学习与技术有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但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对英国来说是一个转折,尽管这次博览会对许多英国人来说是一个举国自我陶醉的独特盛会。一百种产品经国际评审团评议后,英国赢得了其中绝大部分的金奖。然而,一些富有远见的观察家对来自海外竞争的迹象引起了警觉:很明显,英国在贸易和商业方面的霸主地位已受到威胁,显然,一些国家正超越英国,因为他们的手工业工人受到比较良好的教育,政府对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给予慷慨资助。如为了新技术发展的需要,“许多欧洲大陆国家都设立了高等技术学校,而且,大家都认识到这是培养未来有志于成为工业企业技术带头人的途径。不过,德国的几所大学已经培训,而且还在培训许多化工技术方面的人才。众所周知,欧洲大陆大量创建制造业公司、机械工厂及其他类型的工厂,如果没有在学校中建立高等技术教育的体系,没有为最初的科学调查配置必要的设备,没有对教学和最初的研究工作进行正确的评估,那么,在诸多不利条件的影响下,高等技术教育是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欧洲大陆国家广泛实施高等技术教育的体制并非是出于人道主义,它旨在促进欧洲大陆国家间的相互竞争,赶上并超过英国的工业水平。为了争取化学工业的领导地位,德国转向大学求助。 从1830年开始,德国的历史学家兰克(Ranke)、科学家亥姆霍兹(Helamholtz)等把研究精神带进了大学,结果大学的研究实验室,而非大学的课堂,成为培养化工专家的苗圃,而且他们和德国的化学工业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荷兰,早在1864年,代尔夫特已有一所有国家资助的技术专科学校,它的宗旨是为荷属领地培训工厂经理、工程师、建筑师采矿专家。即使在美国,创建技术教育事业也比英国坚定。在殖民地时期,美国还没有独立的技术教育,只有一些服从主人命令而不以学术技术为主的艺徒制度。独立战争之后,特别是随着农业技术和机械技术的发展,社会对技术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莫雷尔法案》(MofillAct),规定联邦政府赠予每个州一定的土地,土地出售的收入用于支持大学,“赠地学院”由此得名,它们建立的初衷是推广农业技术和机械技术。由国家资助的学院的捐款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技术教育在美国的发展。1865年创建的麻省理工学院因其办学宗旨而闻名:“我们打算为那些想在企业里担任管理职务的人提供机会……在我校,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政治和社会的关系,并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生产工艺。”面对这种情况,英国的有识之士提出:“以前,原材料是我们优越于其他国家的主要资本,现在原材料价格正在逐渐扯平,由于运输得到改善,原材料不再奇货可居。将来我们必须扶持工业,不是靠土地的资源优势去竞争,而是靠智力的竞争;而理论科学的研究者……是工业战车的‘骏马’……在为工业教育创建学校的同时,也为英国的科学进步作点贡献。”在这些有识之士的影响下,1853年,英国女王在演说中对政府支持与工业有关联的技术教育做出承诺,一年以后内阁增设了科学和艺术部,目的是促进科学和技术教育的发展。它的第一个有关教育的任务是管理已经开办了两年的国立煤矿学校,该校与一所私人集资、在1845年开办的皇家化学学院合并,从而开了国家资助高等技术教育的先河。整个这段时期,来自对欧洲大陆竞争的担忧成了英国进行教育改革的原因之一。
然而真正推动英国技术教育的发展的主要动力还在于1867年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英国曾在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中几乎包揽了所有项目的大奖,而到1867年,却不得不对勉强得到的12个奖项感到满意。面对这种现状,“一种非常一致的观点占了优势,认为我们的国家已表现得缺乏独创性,而且在常规工业技术方面也止步不前……人们达成共识的原因是法国、普鲁士、奥地利、比利时和瑞士已拥有了一套对雇主、工厂和车间经理的完善的工业教育体系,而英国却没有。”针对这种情况,当时的英国议会决心对技术教育的迫切需求开展调查,并通知驻外使馆的大使和领事报告所在国的技术教育发展情况,同时委派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调查关于在各工业部门进行理论和应用科学教育的各种规定。该委员会的报告成了英国技术史上的转折点,因为从此英国将技术教育课程设进学校,也导致20世纪英国工业的高度发展。该委员会在报告中阐明了两个论点。第一,欧洲大陆各国较低的工资和工业的稳定发展使制造商在争夺市场方面能够成功与英国竞争。第二,在某些企业里,这种竞争的成功取决于经营者对应用科学的掌握,而相比之下英国不具备这种条件。例如。披露了由于价格便宜,格拉斯哥一座建筑物上采用了比利时制的铁架,比利时依靠对矿石、石灰石助溶剂和燃料进行化学分析的方法降低了铁架的生产成本;英国的纺织品被送到法国染色是因为法国的技术比英国先进。这种先进归因于法国学校的应用科学教学。英国吸取了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的失败教训后,通常意义上的学者,还有企业家们,都积极倡导科学和技术教育,尤其是支持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方面的高等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技术教育,建立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把工厂的经验和大学教学结合起来,把车间的经验和实验室的工作结合起来。1889年,由英国皇家委员会起草的《技术教育法》(Technical Instruction Act)颁布,准许地方当局建立技术学校。一年后通过了地方性《税收法》(Taxation Act)使地方当局可以利用一大笔从关税和消费税中收到的金额(所谓的“威士忌酒钱”)来发展技术教育。该法通过后不久,莱斯特职业学院和布莱顿技术学院就建立起来了,全国的技术学院都振兴起来了。
三、技术的科学化和科学的技术化推动了技术教育的高移
关键词:科技服务;人才;产业特色;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132-03
一、科技服务业的定义和发展意义
科技服务业是指拥有一定设施、设备或工具,进行科学研究和为技术创新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服务和管理的国民经济部门,主要包括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技术开发与转移、技术推广与转让、技术孵化与咨询、科技交流与培训、科技风险投资、科技评估及科技鉴证、知识产权服务及其他技术服务等业务。科技服务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才能得到长足发展[1]。
在以科学技术为驱动力的市场经济中,高效率的科技服务业的存在,能够极大地活跃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国家和区域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和区域的科技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科技服务机构以科技知识服务来创造价值,具有高乘数效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1]。科技服务机构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创新主体的粘接剂和创新活动的催化剂。科技服务机构活跃于技术需求者与持有者之间,它们沟通机构间,主要是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技术流动,促进创新体系内各参与主体间互动,并通过进行技术搜寻、评估和传播,实现创新体系内在的有效联系[2]。在中国当前日益以技术为驱动力的市场经济中,高效率的科技服务机构的存在,能大大活跃与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二、培养科技服务业人才的战略意义
科技服务业是知识智力密集程度很高的行业,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深厚的科技知识背景,更要有广阔的视野,而且要通晓现代管理、经济、金融、法律等多学科知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服务是一项创新性工作,一定要有创新型的人才,人才问题始终是提高和保证科技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最突出问题[1]。创新型人才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的状况是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以致整体素质不能适应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缺乏一大批科既懂技术、又懂法律且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标准低。综合性科技服务业人才的缺乏是影响科技服务机构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2]。
三、加强科技服务业人才队伍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1.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服务创业环境。对于科技服务行业中的优秀人才在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上要给予必要的保障,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激励,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全身心投入从事科技服务工作,充分施展他们的创造、劳动和智慧。政府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发展科技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来抓,要做出周密的安排和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和措施。为科技服务人才创业提供优良的环境。提高科技服务人员物质待遇,完善科技人员基本社会保障制度[1]。
2.借用“外脑”,多层次、全方位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服务业人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请设立博士后实习基地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养和造就一批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复合型人才。吸引曾在国内外科技服务业取得成功经验的人才,特别是香港、澳门和新加坡的科技服务人才来指导工作。建立科技服务业人才库和项目成果库,鼓励留学人员创办科技服务机构[3]。
3.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人员的培训体系,提高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把培训作为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对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出明确要求,根据人员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重点,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并在时间和经费上予以保证。培训内容既要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职业道德、行业规范、公共关系以及现代科技、经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也要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专门知识以及科技中介服务的方法、规则、手段等专业技能[1~2]。
4.大力兴办职业技能教育,增设科技服务方面的专业,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并重的模式。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改善技工学校教学条件。调整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增设科技服务方面的专业。设立政府技能人才奖励基金,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等多种举措。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培训基地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1~2]。
5.建立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制度。逐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科技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使科技服务业走上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政府部门要对科技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进行资质认证[1~3]。
四、建设有产业特色的职业教育
上文“科技服务业人才队伍培养的方法和措施”中第四条提到“大力兴办职业技能教育……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培训基地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那么广东省职教类院校应该如何发挥职业教育职能,为珠江三角洲以及广东省工业企业输送高技能的科技服务一线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显然,职业教育已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而上升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正在与地方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更加密切地联系到一起。根据这一思想,职业教育就要立足当地产业优势,与当地产业接轨,即本地有什么主要产业,职业学校就主推相关专业,将职业学校的专业办在地方经济增长点和企业兴奋点上,把课程设在社会职业岗位的缺口上和岗位能力的要求上。建设有产业特色的职业教育,是以服务当地产业为根本出发点,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经调查发现,目前推动地方经济、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高级管理、设计人才普遍紧缺,高级技工和高级技师短缺;技术开发实力不足,高端研发人才缺乏,有较高实力的企业研发中心少;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缺少服务集群的工程研发中心、技术检测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及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人才。
因此,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以地方经济、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谋划职业教育势在必行。
1.确立职业教育为特色产业发展服务的理念,提高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渗透到地方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形成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职业教育的科研方向是技术应用开发,研究领域重在区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上。围绕地方经济建设、依托特色产业、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最终目的是服务特色产业发展、提升产业规模和质量。
2.职业教育要与产业集群发展对接,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加强紧缺人才重点专业建设,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需求办好特色专业。企业是最了解职业岗位专业需求的。职业教育要增强专业的适用性,主动加强与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沟通,或是通过市劳动部门、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人才市场等组织,了解不断发展的产业经济对于职业岗位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改革,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形成“根据产业需求设置专业,针对企业要求开发课程;课程满足职业,技能保障就业”的良性循环。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加强职业教育针对性,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实行订单培养,搭建就业平台。
全国各地发展有产业特色的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取得的成效:
浙江湖州依靠当地产业发展职业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04年,湖州市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职业学校在专业调整上实施“提升传统专业,淘汰落后专业,培育新兴专业”的策略,几年来,共淘汰落后专业10余个,培育新专业20余个。经过布局调整和专业优化,该市职业学校的实力获得整体提升。如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形成了信息产业、数控机械、电子电工和商贸财经四大模块;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形成了服装、艺术、现代服务业、学前教育四大模块;湖州交通学校形成了汽修、物流、路桥三大模块;湖州现代农业技术学校形成了园艺、种养殖特色模块。各县也呈现主干专业不重叠、专业建设错位发展、专业特色鲜明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市基本实现学校与地方产业、专业与行业企业、教师学生与职业岗位的三个对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贡献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2008年年初,温州市人民政府曾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其中就指出,要推进职业院校专业化、专业系列化改革,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努力形成与温州经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区域职业教育专业特色。现在,根据本地产业特色主推相关专业的职业学校感觉到了职业教育区域特色带来的好处:因为处在产业集中区域,企业对各专业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学生毕业基本就能就业,相当抢手。因为就业率高,学校招生也很轻松,形成了特色专业办学的良性循环。
广州南华工贸技工学校与番禺特色产业有机结合,发展职业教育新途径。2003年开办珠宝专业之初,广州南华工贸技工学校便与当地珠宝企业、珠宝行业组织和中国地质大学合作,高薪聘请业内高级人才,购置先进的工艺、微镶、鉴定、设计专业设备,强化技能性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受到了众多珠宝企业的欢迎。现在,广州南华工贸技工学校的珠宝专业已成为全国最大、设备最多、专业方向最全面、就读人数最多的技工学校,并成为广东省金银首饰商会常务理事单位。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发展有产业特色的职业教育,学校要适应社会、企业、学生需求,推进联合办学,即对准市场、产业链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促教学,对准就业育人才。可以在开展“订单式”教学和“菜单式”培养的基础上,按照“岗证结合、校企一体”和“工作室 + 企业或用户订单”的思路,不断开辟校企合作新途径,找准学校与企业利益的结合点,实现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学校与用人单位成立学科建设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保证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做到与企业同步、与市场高度吻合。
五、总结
《珠江三角洲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里提到:“珠三角产业发展主要目标――优势产业集聚:优势产业跨行政区划空间集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培育出一大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和优势产业集群。到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7%;到2015年,以上两个比重分别达到55%以上和28%以上;到2020年,以上两个比重分别提高到60%以上和3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珠三角乃至全省重要的主导产业。”“产业发展重点;教育服务。重点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含技工教育),高起点举办一批面向全省招生的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努力建成全省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地带和南方重要职业教育基地,积极开展技能培养培训和技能鉴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积极推进粤港澳教育服务合作,促进珠三角教育服务与国际接轨。”
发展地方经济与优势产业,单靠少数专家和技术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大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技能人才。大力发展有产业特色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为地方经济发展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科技素质的重大举措。因此,职业教育要走与地方经济、特色产业相结合的道路,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办学,围绕地方紧缺人才办学,调整服务面向,努力为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切实解决好教育同经济结合问题。只有这样,广东省职教类院校才能发挥好职业教育职能,为珠江三角洲以及广东省工业企业输送高技能的科技服务一线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优势。
参考文献:
[1]赖志军.佛山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
[2]岳玉珠,苗慧敏.中国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1):274-275.
[3]李碧花,刘小清.广东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J].企业家天地,2008,(1):31-33.
Methods and Measures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T) Services
――Tra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S&T) Services Personnel,Construct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
YANG Nan-yue
(Industrial Training Center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65,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