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海洋石油工程论文

海洋石油工程论文

时间:2022-03-03 01:06: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海洋石油工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海洋石油工程论文

第1篇

主要是对服务合同的签订前审批流程、商务谈判、技术澄清、服务合同变更及索赔等程序性文件的管理,及对服务合同条款规定、合同印章使用、合同评审制度等管理内容。

二、海洋石油工程项目服务采购管理中存在问题

1.理论指导相对缺乏相对于工程建设质量方面有质量管理体系、进度方面有传统进度计划、费用方面有全面的概算预算管理,海洋石油工程的服务采购管理缺乏比较完善的体系和理论支持。海洋石油工程项目的服务采购管理还处于萌芽阶段,仅仅是意识到服务采购管理的必要性和优点,而服务采购管理的有关理论却相对较少,项目服务采购管理的理论指导大大落后于行业发展速度。

2.管理方法陈旧落后海洋石油工程项目服务采购现阶段的主要方法有:

(1)项目服务采购计划控制方法

此方法基本沿用企业服务采购运作方法,根据项目的进展和需求,制定服务采购计划。根据项目各种因素的变化和计划的执行情况,调整计划内容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服务采购,未考虑项目的生命周期和具体需求,精度低、预见性差,对关键设备和物资的采购无保障措施。

(2)项目服务采购质量控制方法

对于项目服务质量实施情况的监督和管理。企业采购背景的前提下,项目服务采购的质量控制也仅仅限于项目交收后的检验。项目服务采购的人员仍保持着企业采购的需求方心态和作风。在质量控制方面,基本属于事后控制。未考虑项目服务采购需求受到项目生命周期的限制。海洋石油工程项目服务采购管理方法和控制手段较为落后。对项目服务采购的供应商或承包商的管理仍沿用企业供应商或承包商的传统管理模式,项目服务采购计划还仅仅是简单的费用及工期安排,对服务采购合同的管理基本停留在文档管理的初级阶段。在项目服务采购的过程中,并没有运用和实施战略分析、动态跟踪、过程控制、系统管理等方面的工具和方法。

3.项目缺乏统筹兼顾

第2篇

英文名称: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出版周期:

出版地址:

种:

本:

国际刊号:1673-1506

国内刊号:11-5339/TE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中科双百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中国海上油气》是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主管、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主办的石油及天然气科学综合性技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CN 11-5339/TE),重点报道我国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科学的重大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钻采工程及海洋石油工程。《中国海上油气》的前身为《中国海上油气(地质)》和《中国海上油气(工程)》,分别创刊于1987年和1989年。《中国海上油气》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核心期刊,已被“联合国《水科学与渔业文摘》”、《中国海洋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石油文摘》、《中国地质文摘》等近20个数据库或刊物收录。 《中国海上油气》的前身为《中国海上油气(地质)》与《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与《中国海上油气(工程)》分别创刊于1987年和1989年。《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2年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曾多次被评为河北省优秀科技期刊:2002年获全国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海上油气(工程)》曾被评为天津市一级期刊。两刊于2001年同时进入“中国期刊方阵”,位于“双百”和“双效”层面。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与《中国海上油气(工程)》己被“联合国《水科学与渔业文摘》”、《中国海洋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石油文摘》、《中国地质文摘》等近20个数据库或刊物收录或列为核心期刊。

主要栏目:

油气勘探

油气田开发

钻采工程

海洋工程

获奖情况

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第3篇

摘要:

通过详细介绍仿生学在石油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石油工程仿生学的概念,指出了建立石油工程仿生学的必要性,概括了石油工程仿生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并梳理了其发展趋势。目前,仿生学在钻井、管道、井筒等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未来石油工程仿生学研究应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按生物原型阶段、数学模型阶段和工程实现阶段循序渐进地加深研究成果,尽可能避免模仿的复杂性;同时加强在模仿中的创造与创新。石油工程仿生学发展应以生产中的技术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改善现有的或创造崭新的技术系统为目的,有层次、分阶段地开展应用研究,在功能材料、表面性能、信息获取与处理、工程实现等方面为关键技术问题的突破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和技术手段,经知识积累、成果转化和工业化应用3个阶段,逐渐形成涵盖勘探、开发、工程的仿生技术体系。

关键词:

仿生学;石油工程仿生学;仿生技术体系;材料仿生;表面仿生;信息仿生;工程仿生

为了适应环境、延续生命,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和优胜劣汰,造就了近乎完美的结构、形态和功能。五彩缤纷的自然界一直是人类产生各种技术思想和发明创造灵感的不竭源泉,从千百年前模仿蜘蛛织网发明渔网,到近代模仿鸟类飞翔发明飞机,再到21世纪模仿鲨鱼皮结构发明鲨鱼皮泳衣,人类一直在向大自然学习,利用仿生原理和思想推动技术进步,对仿生学的使用也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变。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性状、原理、行为以及相互作用,从而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的技术科学[1]。自仿生学诞生到20世纪末,科研工作者经过几十年的探索,逐步加深了对仿生学的认识和理解,初步掌握了仿生学研究方法,完成了基础知识的积累。进入21世纪,仿生学的思维和方法迅速渗透到各个学科和行业,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根据发表科学论文数量推断,这一阶段的成果占了总数量的近90%。在这一时期,仿生学在石油工程中也出现了应用案例,不仅利用仿生学理论解决了钻井、管道防护等技术难题,并且对石油工业的技术创新理念和思维也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了仿生学在石油工程领域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在对仿生学在石油工程领域发展历程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石油工程仿生学的必要性,并概括了石油工程仿生学的研究特点和方法,梳理了其发展方向。

1仿生学在石油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

仿生学的本质是模拟生命系统,其学科结合和行业结合的特点促进了优秀的仿生研究成果从科学研究走向生产实践,最终投入实际应用。仿生学和石油工程的交叉在钻井、管道、井筒、油藏等领域也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

1.1钻井领域

1.1.1仿生钻井液井壁稳定问题一直是困扰国内外钻井的难题,水平井比直井的井壁失稳问题更加突出[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根据海洋生物贻贝足丝蛋白的超强黏附能力,研制了仿生强固壁钻井液体系[3]。该技术在聚合物主链上接枝类似贻贝足丝蛋白中的一种关键基团,合成类似贻贝蛋白质的水溶性聚合物。仿生钻井液体系在岩石表面自发固化形成致密且具有黏附性的“仿生壳”,起到维持井壁稳定的作用。试验井现场钻井试验表明,该仿生钻井液体系在抑制钻屑分散、稳定井壁、携屑等方面效果显著[4]。此外,模仿细菌结构开发了含仿生绒囊的钻井液[5],在钻井过程中无需固相即可暂堵漏失储层。目前,仿生绒囊钻井液已在煤层气欠平衡钻井、空气钻井、防漏堵漏、快速钻进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1.1.2仿生PDC钻头机械钻速与使用寿命是衡量钻头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6],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钻头因其出色的切削岩石速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已成为最常用的破岩工具之一。然而,常规PDC钻头依然存在金刚石与硬质合金结合力不足、防黏效果不明显、磨损较快等缺点,为此,吉林大学开展了仿生钻头研究工作,研发的仿生钻头已从最初的单一功能仿生,发展到目前的耦合仿生,钻头性能也由单一的减黏脱附发展到减阻、耐磨、切削效率等指标的综合提升[7-9]。仿生耦合PDC钻头借鉴了竹子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布方式,牙齿中有机/无机2种不同材料的梯度复合形式,树木的年轮排布,贝壳表面的非光滑形态,以及蝼蛄前足的快速挖掘特点等多种生物特性,并将其进行耦合设计,如图1所示。现场试验表明,仿生耦合PDC钻头比常规PDC钻头钻进速度提高1.5倍,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钻井成本。

1.2管道防护

1.2.1仿生水草海底防冲刷技术海底管道是海上石油输送上岸的主要方式[10],然而,海底复杂流场所引起的海底冲刷造成了管道悬空,给海洋采油安全和海洋环保带来重大风险。由于常规水下抛石、砂包堆垒、混凝土沉排垫等方法效果不理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提出了一种模拟海草黏滞阻尼作用的仿生水草海底防冲刷技术[11,12],原理如图2所示。当海底水流经过仿生水草时,其流速降低,减小了对海床的冲刷;同时,仿生水草促进海流携沙的沉降淤积,逐渐形成被仿生水草加强的海底沙洲,达到了埋管目的。现场试验表明,防冲刷仿生水草施工1年后泥沙淤积厚度达20~50cm,防护效果良好。该技术在海管悬空治理中得到了大范围推广应用。

1.2.2仿生血小板管道修复技术英国Brinker公司模仿血小板在伤口处凝结的原理,开发了一种管道修复技术[13]。在管道流体中加入Platelets微粒,当其流至裂缝处时,流体压力迫使其进入裂缝,达到阻止泄漏的目的,如图3所示。该技术已应用在BP公司Foinaven油田的注水管道和阿帕奇公司在Forties油田超期服役的原油集输管道上,为管道安全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1.3井筒领域

1.3.1仿生泡沫金属防砂技术中国疏松砂岩油藏分布范围广、储量大,开采过程中必须采取防砂措施。根据骨松质的三维立体结构,提出了一种仿生泡沫金属防砂技术[14]。泡沫金属内部为三维孔隙结构[图4(a)],砂体进入孔隙后沉积在其中,但流通孔道不会被堵死,实现了常规平面防砂到三维立体防砂的转变[图4(b)]。基于仿生泡沫金属的复合防砂管[图4(c)],由不同孔隙度的多个泡沫金属防砂层、导流层、保护层等组成,该结构不仅扩大了防砂的粒径范围,还保障了防砂管的渗流能力和结构强度。目前,已发展出防砂粒径0.15mm、0.25mm、0.35mm的系列化仿生泡沫金属防砂工具,在油田应用5口井,对于出砂严重的井,防砂效果显著,大幅延长了检泵周期。

1.3.2仿生非光滑表面膨胀锥技术膨胀管作业过程中,膨胀锥与膨胀管内壁间存在巨大的摩擦阻力。为了降低摩擦阻力,提高膨胀锥的耐磨损性能,以穿山甲为仿生对象,模拟其体表的高强度保护鳞片结构,研发了仿生非光滑表面膨胀锥[15](图5)。仿生膨胀锥变径段采用激光刻蚀、超音速火焰喷涂、离子束沉积等方式进行表面织构蚀刻以及表面硬质涂层涂覆。仿生膨胀锥在中国石油大庆油田进行了4井次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胀锥相比,仿生膨胀锥降低膨胀压力15%以上,表面无明显磨损痕迹,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作业风险。

1.3.3仿生振动波通讯技术自然界中,沙蝎、大象等动物能感受由固体介质即大地所传导的振动波,据此进行信息传递。受此启发,研发了一种仿生振动通讯技术[16],该技术在井口安装大功率振动信号发生器作为波源,油管或套管为传输介质,将振动信号传输到井下,井下工具接收到振动信号并进行解调处理,实现地面和井下无线传输,技术原理和振动信号发生器如图6所示。

1.4油藏领域纳米机器人是仿生信息感知和传递的典型代表。纳米级机器人随着注入流体进入油藏中,记录分析油藏压力、温度以及流体形态,并将这些信息储存在随身内存中,之后纳米级机器人从产出流体中被分选出来,进而提供了在油藏旅途中提取的重要信息。沙特石油公司已经对纳米机器人的尺寸进行了评估,对加瓦尔油田阿拉伯-D油藏中的850块岩心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孔隙-喉道尺寸分布图,大多数孔隙喉道尺寸大于5μm。为了避免桥堵,纳米机器人的尺寸应为孔隙喉道的约1/4。目前,纳米颗粒注入试验以及软件模拟等工作已在进行中[17-19]。此外,国内外近年来提出了仿生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ShapeMemoryPolymer,简称SMP)[20,21],利用SMP材料能够在转变温度控制下随意变形的特性,设计了结构简单、座封可控的仿生封隔器,座封过程不受井下流体性质影响,胶筒尺寸可定制,并且通过调节SMP的转变温度,可适应不同井下温度,以满足不同井深条件下的完井需求。除了硬件,还出现了“软性”仿生研究成果。例如,中国科学院王守觉院士提出了“仿生模式识别”的概念,将传统模式识别的“区分”事物转变为“认识”事物,使之更接近人类“认识”事物的特性[22]。石油工作者将这一理论应用到了油气管道工况识别中,在样本较少的情况下取得了较高的识别准确率[23]。

2石油工程仿生学发展展望

目前,仿生学虽然已经在石油工程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有些甚至已经在油田现场试验,但仿生学与石油工业的结合依然只是“星星之火”,没有达到燎原之势。为了系统、全面地推动仿生学与石油工程的融合,向自然界寻找推动石油工业进步的灵感和启发,2009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石油工程仿生研究部门,开展仿生学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1建立石油工程仿生学的必要性经过几年探索,笔者所在的石油工程仿生研究部门开展了仿生泡沫金属防砂、非光滑表面、仿生振动波传输等多项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部分已进入现场应用阶段。总体来说,通过专项研究迅速找到了石油工程和仿生学的结合点,并从最初的研究思路转化为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石油工程现场,解决了油田技术需求。这充分说明了开展石油工程和仿生学的结合研究是合理的、可行的,从长远来看,建立“石油工程仿生学”是非常有必要的。“石油工程仿生学”是借鉴生物系统的结构、原理、功能等特征为石油工程技术难题提供解决方案的应用科学。建立“石油工程仿生学”意味着更加系统地开展仿生学在石油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发掘石油工程的仿生创新源头,有利于更有目的性地开展仿生基础研究,有利于加速仿生学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有利于仿生学思维和方法在石油工程领域的普及与传播,以点带面,促进石油工程与仿生学的全面结合。

2.2石油工程仿生学的研究特点石油仿生学研究可以分为3个阶段:生物原型阶段,数学模型阶段和工程实现阶段。首先研究生物某种功能的实现机制和结构特点;然后研究并简化其结构,抽象出物理模型,进而建立数学模型;最后采用技术手段,制备实物模型,实现对生物系统的工程模拟[24,25]。仿生学作为前沿领域,研究成果大多属探索类,注重理论性和超前性,而石油工程作为应用行业,以现场需求为驱动力,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推广性。因此,在科研实践中,石油工程仿生学应以满足生产中的技术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改善现有的或创造崭新的技术系统为目的,有层次、分阶段地进行单元仿生或多元耦合(协同)仿生[26]研究。同时,石油工程仿生学在模仿生物的特性或功能时,要尽可能避免模仿的复杂性,要在模仿中创造(创新),研究成果与仿生原型并不一定完全相同,以期最快地解决生产实践难题,然后循序渐进地加深研究成果的仿生特性,由研究成果实用化向仿生最优化分阶段推进。根据这一特点,确定了石油工程仿生学研究和应用的2种主要方式:①需求驱动型,在石油工业的科研和生产实践中提出技术问题或功能需求,有针对性寻找并借鉴生物的同类或相似功能,经过可行性研究后开展仿生学三阶段研究工作;②源头驱动型,加强与世界仿生学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密切关注仿生学或生命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找准其与石油工业技术需求的结合点,开展应用研究。笔者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石油工程仿生学研究特点的适用性,验证了研究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例如,泡沫金属研发之初采用泡沫镍作为基材,虽然在技术上具有明显优势,但高昂的价格阻碍了推广应用,为此,继续开展研发工作,开发出不锈钢泡沫技术,使其具有了推广应用的条件;仿生非光滑表面膨胀锥技术则是充分借鉴了其他研究机构的成果,优化改进之后应用于膨胀锥,不仅解决了油田生产难题,还促进了仿生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仿生振动波通讯技术则是在原理上借鉴了动物的通讯方式,但在实现过程中通过大幅提高信号发射强度的方式避免了高灵敏度、小信号接收器开发的复杂性,从而在最短时间内实现生产井指令由地面到井下的无线传输。

2.3石油工程仿生学的发展方向

随着石油工程仿生学系统性研究的启动,研究内容体现出了明显的方向性,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依然不足。根据石油工业的技术现状、需求和特点,以及仿生学的整体发展水平,未来石油工程仿生学应注重材料仿生、表面仿生、信息仿生和工程仿生4个方面的系统性研究,以点带面,形成涵盖勘探、开发、工程的仿生技术体系。

2.3.1材料仿生材料仿生的目的是仿制天然材料或利用生物学原理设计和制造具有生物功能,甚至是具有真正生物活性的材料。石油工程领域的材料仿生主要分为2类:①在机械、电学、化学、物理等方面具有仿生特性的主体材料,此类材料或在宏观上体现出明显的仿生特征,或通过外场刺激可调控其分子的长度、结构、化学组成、表面形貌等,进而调控材料性能,如轻质高强材料、仿生记忆材料、压电材料、可降解材料等,该类仿生材料主要用来替代石油工业中常用的钢铁、橡胶、陶瓷等,作为其核心功能部件,或作为传感器敏感元件,大幅提升现有材料、工具以及传感器的性能指标;②具有强化、修复、、保护等作用的微观仿生材料,提高现有制剂性能、界面结合效果等,此类仿生材料多以添加剂的方式应用。

2.3.2表面仿生自然界许多生物体的表面结构是非光滑的,无论是陆地、海洋或是天空中的生物,其表面的不同形貌往往都是为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而表面仿生是在仿生对象表面实现类似生物的表面结构,从而表现出更好的表面性能。未来,石油领域的表面仿生多是对机械部件表面进行处理,重点应集中在仿生非光滑表面和仿生浸润性两个方面。加强对不同生物功能表面结构的研究和模仿,将仿生非光滑功能表面应用到大量处于恶劣环境中的设备、管线、平台中,提高运动组件的减阻、耐磨、脱附等性能,以及非动组件的防腐、防垢等特性,延长装备寿命,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对材料表面进行仿生浸润性处理,使其具有自清洁、亲油、疏油、亲水、疏水等不同浸润性特征组合,从而衍生出新的功能特性。目前正在利用表面仿生技术对前文提到的仿生泡沫金属进行处理,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在泡沫金属表面涂覆一层厚度为30~40nm的聚全氟烷基硅氧烷薄膜,使其具有新的表面浸润性特征,根据需要实现疏水、亲水、疏油、亲油等不同特性组合,在工矿、石化、冶金、机械、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7]。

2.3.3信息仿生信息仿生主要是对生物信息获取、大数据处理以及生物间信息沟通、协同等特性的模拟与实现。石油工程领域的信息仿生主要可分为2类:①借鉴生物在信息感知和传递方面的特性,研制新型传感或信息传递装置,提高信号采集的精度、广度及适用范围,此类信息仿生技术可用于油田生产数据的精确采集,以及信息的高效传递,从而提高油田生产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控制水平;②在信息处理方面借鉴生物的大数据处理机理和方法,提高大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建立决策机制,并将其应用在地震解释、油藏认识、开发方案制定以及油田综合管理等方面,促进油田勘探开发高效运行。

2.3.4工程仿生目前,工程仿生是对生物某种功能的模仿,注重仿生功能的实现,不强调机理相似:①对生物功能的模仿和实现,此类仿生多是受某种生物功能启发,注重结构相似或生物功能的工程实现,体现生物功能的智能性,并能够满足生产实践需求。目前,石油工程领域的控制方式正在由传统的机械方式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引入工程仿生,不仅能够优化功能结构和控制方式,还能够促进功能拓展,提高作业效率和便捷化程度。②材料仿生、表面仿生、信息仿生等方面的工程实践方法。现有的诸多仿生学研究成果还局限在实验室环境,在其向工业应用转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解决成果本身的适用性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具备切实可行的工程实践手段。

2.4发展展望石油工程与仿生学的结合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研究成果为“形似”仿生。随着生命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以及技术手段的完备,生命科学从生物结构、功能、特性等研究,逐渐深入到生命活动规律、发育规律、生命本质、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研究。生命科学的发展加深了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不仅能够拓宽石油工程仿生研究的广度,更加深了研究深度;反之,石油工程仿生学的发展也使得人们在具体的科研实践中深化了对生物本身及其活动的理解,进一步促进生命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有形化[28]。此外,电子、材料、控制等学科的技术进步也将促使石油工程仿生研究成果越来越“神似”。石油工程仿生学未来发展大概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知识积累、成果转化和工业化应用(图7)。2020年前,为知识积累阶段,任何一个学科领域的发展,都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其中既包括仿生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与储备,也包括石油工程仿生学研究人才和研究方法的积累,这一阶段要不断加深对仿生学本质的认识与理解,探索并逐渐形成石油工业与仿生学的结合模式;2020年到2025年为成果转化阶段,对实验室研究成果进行简化和鲁棒研究,使之在性能或功能上能够满足现场应用的要求,形成基本完备的工程实现技术和手段;2025年后,部分研究成果在生产、成本、效率、能耗、作业工艺等方面能够满足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要求。2008年提出的仿生井概念是未来石油工程仿生发展的集中体现[17],代表了未来石油工程仿生研究成果的高度融合。未来的油井会像植物一样“生长”,像植物寻找土壤中湿润的地方一样寻找油气,一旦钻好垂直井(种植井)后,井将会“按自己的方式生长”。一个智能的分支会延伸到一块含油区域,一旦该区域水淹后,就将这个分支“砍掉”,并在另一个含油区域“长出”另一个分支,如此反复。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系统容错;负载平衡;数据集成服务;数据传输;数据仓库;数据采集、

1. 数据集成服务系统

1.1数据集成服务系统(DTS)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DTS 是英文Data Totalization Service 的缩写,意思是数据集成服务。DTS集成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仓库等多项技术,使用了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把信息技术与传统的石油勘探开发进行了有机的结合。DTS 数据集成起源于1999 年中海技服承担的国家863 钻井液技术集成项目,经过不断地开发,最后形成了功能强大的集成化数据服务。

目前DTS服务已经成功地推广到渤海五号的QHD作业区、渤海十号的SZ作业区及南海四号的W作业区,并成功地将数据实时地显示到中海石油有限公司的各个地区公司。

1.2 DTS的系统结构

DTS对作业现场的数据集成后实时地传输到下设在陆地的数据库服务器,然后由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处理, 分析处理的结果则及时地反馈给作业现场,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分发给网上的各远程终端。

DTS系统结构如图1.1

图1.1 DTS系统结构图

(注1:在此进行动态平衡处理整个系统的作业任务,使系统负载处于优化状态。)

由图1.1可以看出:DTS的油田远程勘探、开发数据集成服务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现场采集装置;传输装置;各种地质、工程资料装置。

该系统集成了油田开发过程中钻井、完井、油藏测试等各个阶段的现场数据,形成了完善的钻完井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据集成服务,不仅有助于后方基地的决策,而且可以实现作业过程的远程监控及现场数据资源的二次开发。其成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对安全、优质、高效、低耗、低污染的石油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DTS系统把各种现场数据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通过卫星与总部数据库与其它各种终端进行传输,在这个庞大的传输系统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分布式系统几乎全部要遇到的瓶颈问题―――即整个系统的负载平衡、系统容错问题。

2. 系统容错和负载平衡技术概述

2.1 概念

系统的容错和平衡负载是大型分布式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的概念。在分布式系统中,相对客户端无需知道中间层应用服务器的确切位置,所以中间层应用服务器出错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致命的。但是,如果多个执行相同任务的服务器同时工作,系统在某个服务器发生故障后能将当前服务器中的任务切换到另一台正常工作的服务器,这将实现系统的自动容错功能。同样,如果能将大量的任务平均分配到多个执行相同服务的服务器, 这将平衡服务器的负载,减少系统等待时间,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2.2 特点

(1)当某台应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原先连接到该应用服务器的相对终端可以立刻连接到其它提供相同服务的应用服务器,并继续相互进行作业,这就是所谓的容错能力。

    (2)断点续传功能:这种机制能够有效地避免数据传输或保存的冗余重复。

(3)能够根据系统的不同负荷,动态分配数据传输链路连接,不至于有的相对终端负载过重,有的相对终端负载相对过轻,使所有的相对终端的负载达到一个平衡。这就是所谓的负载平衡能力。

3. 系统容错和负载平衡技术的实现

Delphi提供了一个TSimpleObjectBroker组件,该组件提供了基本的容错能力和负载平衡能力,通过对此组件编程来实现系统的平衡负载和自动容错功能。

3.1容错能力的实现

TSimpleObjectBroker组件能维护一个能够执行应用服务器的机器列表,并且提供其中的机器名给TDCOMConnection或TSocketconnection作为连接的远程机器的名称。当TDCOMConnection或TSocketconnection连接的主机出 现故障时,TDCOMConnection或TSocketconnection可以从TSimpleObjectBroker取得一个新的能够执行应用程序服务器的远程机器名称,然后再连接到这台新机器以取得应用程序服务器的的服务。

3.2暂存数据的实现

TClientDataSet组件提供了两个方法SavetoFile和LoadFromFile。当所有的应用程序服务器都发生了故障,或是数据库服务器发生了故障,调用SaveToFile方法把ClientDataSet中所有的数据包括在相对客户端更新的数据保存到一个文件中,然后在应用程序服务器或是数据库服务器恢复正常后再执行相对客户端应用程序,调用LoadFromFile方法加载先前存储的数据到ClientDataSet中,再调用ApplyUpdates方法把相对客户端更新的数据更新回数据库中。

3.3 负载平衡能力的实现

要让分布式多层结构提供负载平衡能力,只需TSimpleObjectBroker的LoadBalanced属性设为True就可以提供简单的负载平衡能力。

3.4 断点续传的实现

现场数据集成系统将采集并经过处理的数据按照某种协议进行分割打包成一个个经过编码的数据元,在以经过编码的数据元为单位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如发生中断,系统的断点续传功能将自动记载先前进行数据传输IP地址、主机号及数据传输发生中断时断点数据元的编码,当恢复数据传输后系统从数据传输发生中断时的断点开始进行数据传输。这样就避免因数据重复传输而造成的数据冗余。

4.  结束语

远程数据集成系统不能只是现场数据的简单再现。未来的数据集成系统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发展:

(1)、围绕需求在充分利用井场信息,收集整理井场其它资料以充实数据来源,在此基础上完成多种资料的数字化、规范远程传输的数据格式和内容。

(2)、编制适合不同需要、丰富高效的客户端软件。

(3)、要充分利用实时数据资料,充分利用已有的软件,加快开发急需的事故诊断、专业分析、工程评价等应用软件,不断提高生产管理者的决策水平。

参考文献:

[1].宋永强.油田数据集成服务系统简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技术服务公司(2001.3)

[2].姜洪.张希等.数据库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

[3]. 李标.Internet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中国海洋石油出版社

[4].罗昌隆.油田远程勘探、开发数据集成服务系统.石油工业出版社

[5]. 陈彦林 王晓宁. 开发安全稳固的分布式多层应用系统. 中国航天科技集

团第十一研究所计算中心

第5篇

自学考试时间

辽宁朝阳2020年上半年理论课考试时间为4月11日星期六、12日星期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各专业考试课程和时间安排详见(附表四、五)。2020年上半年实践环节考核和论文答辩的时间由各主考学校确定,各专业实践环节考核课程及时间安排详见(附表六、七)。

停考专业和遗留问题处理

(一)停考专业

1.能源管理(专科和独立本科段)专业自2017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0年下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2.会计、会计(会计电算化方向)、护理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航海技术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方向)、法律、日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加工方向)、焊接、视觉传达设计、广告、环境艺术设计、饭店管理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4个专科专业和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应用本科)、数控技术(应用本科)、园林(应用本科)、计算机器件及设备(应用本科)、英语、物流管理、日语、石油工程、机电一体化工程、采矿工程、珠宝及材料工艺学、模具设计与制造、广告学、旅游管理、工业工程和新闻学等16个本科专业自2018年上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1年上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3.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方向)1个专科专业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应用本科)、营养、食品与健康、应用化学、机电设备与管理(矿山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和教育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自2018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1年下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以上停止接纳新生报名的39个专业的专业代码和专业名称不进行调整,仍按照原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报名考试及办理转考、免考和毕业,2021年下半年起停止颁发毕业证书。

(二)停考专业遗留问题处理

停考专业停止安排课程考试后,该专业的考生可按下述办法选择遗留问题处理方式:

1、停考专业中未合格的课程,可选择其它专业中名称和课程代码相同的课程进行考试。

2、停考专业中,尚有二门以下(含二门)理论课没有合格成绩不能毕业的,可自主选择自学考试其它原则上相近专业的相关课程参加考试,取得原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门数和学分即可按原专业申请毕业,最后办理毕业时间为2021年6月30日。

3、停考专业中,尚有二门以上理论课没有合格成绩不能毕业的,可按自学考试相关规定转入其它专业参加考试,取得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合格成绩后,按照转入专业申请毕业。

开考专业

专科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连锁经营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文秘、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等10个专业。

专升本专业: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物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动画、土木工程、护理学、药学、中药学、眼视光学、公安管理学、社会工作、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交通运输、人力资源管理、汽车服务工程、学前教育、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小学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会计学、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法学和物联网工程等36个专业。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实施细则〉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的通知》(教职成厅〔2018〕1号)文件精神,我省制定了《2018年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调整工作实施方案》,从2018年下半年起,开考的专业全部调整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已下简称《专业清单》)内专业,原开考专业不在《专业清单》内的,专业调整后全部取消,并停止接纳新生报考,2021年下半年起停止颁发毕业证书。专业调整对照情况详见(附表一、二、三)。专业调整后,原本科专业“第二学历”专业计划文件已不适用,2018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考“第二学历”,不再按照“第二学历”专业计划给新生办理课程免考。

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会计学(AB计划)和工商管理(AB计划)等九个专业,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计划中增加公共政治课“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2019年下半年起报考该九个专业的新生,须考“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符合《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认定和课程免考实施细则》(辽招考委字〔2009〕21号)要求的考生,可以申请课程免考。

附表四:辽宁省自学考试2020年4月考试课程安排表(开考专业)(点击链接查看)

附表五:辽宁省自学考试2020年4月考试课程安排表(停考专业)(点击链接查看)

第6篇

自学考试时间

辽宁2020年上半年理论课考试时间为4月11日星期六、12日星期日(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各专业考试课程和时间安排详见(附表四、五)。2020年上半年实践环节考核和论文答辩的时间由各主考学校确定,各专业实践环节考核课程及时间安排详见(附表六、七)。

停考专业和遗留问题处理

(一)停考专业

1.能源管理(专科和独立本科段)专业自2017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0年下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2.会计、会计(会计电算化方向)、护理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航海技术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方向)、法律、日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加工方向)、焊接、视觉传达设计、广告、环境艺术设计、饭店管理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4个专科专业和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应用本科)、数控技术(应用本科)、园林(应用本科)、计算机器件及设备(应用本科)、英语、物流管理、日语、石油工程、机电一体化工程、采矿工程、珠宝及材料工艺学、模具设计与制造、广告学、旅游管理、工业工程和新闻学等16个本科专业自2018年上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1年上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3.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方向)1个专科专业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应用本科)、营养、食品与健康、应用化学、机电设备与管理(矿山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和教育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自2018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名,2021年下半年起不再安排课程考试。

以上停止接纳新生报名的39个专业的专业代码和专业名称不进行调整,仍按照原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报名考试及办理转考、免考和毕业,2021年下半年起停止颁发毕业证书。

(二)停考专业遗留问题处理

停考专业停止安排课程考试后,该专业的考生可按下述办法选择遗留问题处理方式:

1、停考专业中未合格的课程,可选择其它专业中名称和课程代码相同的课程进行考试。

2、停考专业中,尚有二门以下(含二门)理论课没有合格成绩不能毕业的,可自主选择自学考试其它原则上相近专业的相关课程参加考试,取得原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门数和学分即可按原专业申请毕业,最后办理毕业时间为2021年6月30日。

3、停考专业中,尚有二门以上理论课没有合格成绩不能毕业的,可按自学考试相关规定转入其它专业参加考试,取得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合格成绩后,按照转入专业申请毕业。

开考专业

专科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连锁经营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文秘、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等10个专业。

专升本专业: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物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动画、土木工程、护理学、药学、中药学、眼视光学、公安管理学、社会工作、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交通运输、人力资源管理、汽车服务工程、学前教育、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小学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会计学、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法学和物联网工程等36个专业。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实施细则〉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的通知》(教职成厅〔2018〕1号)文件精神,我省制定了《2018年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调整工作实施方案》,从2018年下半年起,开考的专业全部调整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已下简称《专业清单》)内专业,原开考专业不在《专业清单》内的,专业调整后全部取消,并停止接纳新生报考,2021年下半年起停止颁发毕业证书。专业调整对照情况详见(附表一、二、三)。专业调整后,原本科专业“第二学历”专业计划文件已不适用,2018年下半年起停止接纳新生报考“第二学历”,不再按照“第二学历”专业计划给新生办理课程免考。

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会计学(AB计划)和工商管理(AB计划)等九个专业,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计划中增加公共政治课“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2019年下半年起报考该九个专业的新生,须考“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符合《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认定和课程免考实施细则》(辽招考委字〔2009〕21号)要求的考生,可以申请课程免考。

附表四:辽宁省自学考试2020年4月考试课程安排表(开考专业)(点击链接查看)

附表五:辽宁省自学考试2020年4月考试课程安排表(停考专业)(点击链接查看)

第7篇

关键要:石油钻井工程技术;主要问题;发展方向;钻井技术

当前阶段,在国际油气勘探的背景下,油气开发模式逐渐发生转变。随着各国油气资源的不断开采利用,油气开采的传统模式逐渐被现代的开采模式所替代。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石油资源的消耗在逐年增加,而在石油需求量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石油钻井技术便成为了石油行业发展的一大关键。为提高我国油气资源的生产,政府加强了对石油钻井工程行业的支持。但是,我国的石油钻井技术仍与世界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很不利于石油钻井行业的发展。为了有效推动石油开采行业的发展,提高石油勘探的成功率有效保证石油开采的安全,我们便必须努力提高石油钻井技术,从而为石油开采作业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保证石油开采作业的正常顺利进行。本论文通过对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阐述,提出了现阶段石油钻井工程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钻井工程技术发展趋势给出了见解。

一、当前我国石油钻井技术发展的现状

从我国建国起,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左右,我国绝大多数石油企业所采用的石油钻井技术均为高效钻头技术与喷射式钻井技术,而经过我国不断的技术研发以及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目前我国的石油钻井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并带动了整个石油钻井工程操作水平的进步和工程规模的扩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石油开采质量和数量的提高。如今,我国的石油开采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制定出不同的开采方案,科学有效的开采方案既提高了开采效率,又大大减少了开采石油资源所消耗的成本资源,从而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石油钻井开采的效益是与开采成本有必然关系的,虽然我国石油钻井开采技术正处于一个朝设备机械化、国产化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但是由于石油开采钻井设备的造价过于昂贵,设备运转所需资金过高,因此对企业的盈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如何能够降低开采的成本,使石油钻井开采的效益最大化,是现阶段我国石油开采设备研究的关键点,未来的石油开采设备,不仅仅应注重设备的实用性,也应在保证实用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设备损耗的成本。此外,随着石油开采规模的扩大,我国的石油储量有了明显减少,易于开采的石油资源已经十分稀少,因此许多油田较为苛刻的开采条件、恶劣的开采环境给石油开采技术和设备带来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国的石油钻企业必须积极研发能够充分应对深井高位高压情况的新型石油钻井设备,从而有效保证石油资源的顺利开采。最后,在石油勘探作业与开采作业中,数据测量的准确程度永远是决定石油开采是否安全、是否顺利的关键,因此石油企业同样应注意对信息掌握的准确程度,努力加大对钻井的测量技术和信息传输与控制技术。做好钻井相关数据的测量工作,确保钻井工作人员的安全作业。

二、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应用现状

(一)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的应用。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的主要组成是导向工具以及地质导向仪器。在进行钻井的过程中,地质导向钻井技术一般会与油藏工程技术相互结合,从而实现了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的主要特点,即可以在进行工程钻井的同时,实现随钻控制的功能。由于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对储层特点以及地层结构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同时也可以实时根据钻头的轨迹实现钻头的控制,从而使钻井的采收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提升了钻井的成功率,同时也降低了钻井施工的成本,提高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二)大位移井钻井技术的应用。现阶段我国的大位移井钻井技术主要是通过水平井和定位井技术中的核心技术总结得出的新技术。由于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存在较多的技术难点,从而导致大位移井技术不能得到较广范围的运用。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理论的不断提出,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当前阶段,我国在研究大位移井钻井技术方面已经找到相关的规律,逐渐解决了在实际钻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应用。作为一种定向的钻井技术,水平钻井技术的运用需要高科技的随钻测量仪以及相应的井底动力工具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来说,水平井钻井技术的钻成井倾斜角的范围在86度以上。由于水平井在我国石油钻井工程的生产过程中出现时期比较早,并且通过近几年对于生产过程中问题的解决以及技术的不断改进。相对于其他钻井技术,水平井钻井技术已经具备钻具稳平、多开转盘、上下调整等技术特点,极大地促进了石油钻井工程的生产效率。

三、现阶段石油钻井工程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研究不足。由于在进行深层钻井阶段,深层地质的硬度较强,需要钻井工具不断进行钻冲。在这个过程中,钻井工具会与深层地质进行强烈的摩擦,并且产生较多的热量,导致钻井机械的运行功率下降。同时由于大部分钻井工具高强度的运作,造成机械损耗过大,易产生钻井事故。所以,为提高石油工程的钻井技术,需要对钻井工具的质量进行提高。(二)石油钻井工程技术设备质量较低。现阶段,我国在石油钻井工程技术中使用的钻井技术主要是深水钻井技术以及水平钻井技术,通过不断的研究使这两种技术在不断成型,从而提高钻井的生产效率。但是存在许多规模较小的钻井以及老井,需要相关部门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实现钻井的全面利用。(三)石油钻井工作人员素质层次不一。石油钻井作业人员作为井下作业的主要人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努力确保钻井作业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也应切实提高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二者互相结合方能有效防止钻井意外事故的发生。虽然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依然未能实现井下作业完全自动化,因此绝大多数企业主要的钻井作业人员仍是最基础的钻井工人。对于钻井工人来说,不仅仅应掌握过硬的操作技术和端正的工作态度,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以及一定的事故处理能力,在发生井下意外事故时,应做到快速发现险情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补救。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对基础工人综合素质的考核,显著增强了石油钻井工人的工作能力,但是仍有许多石油企业存在钻井作业人员素质层次不一的现象,甚至有部分企业为了减少人力成本雇佣不合格不专业的人员进行钻井作业,既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又对钻井整体工作的进行造成了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加大对钻井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引进,从整体上提高企业基础工人的素质,使其能够适应日益提高的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更好的投身于石油钻井生产工作中。(四)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管理机制不完善。先进的石油钻井工程技术便需要完善的技术管理机制,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并不具备足够完善的技术管理机制,在实际的石油钻井作业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环节冲突、设备使用冲突、技术监管不到位等现象的发生,很不利于石油钻井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面对此现象,石油企业必须加强对石油钻井技术的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将技术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日程来看待,并派遣足够专业足够负责的人员对每一项技术每一台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监管和记录,对设备使用不当、技术不达标的现象进行严格的控制,最大程度上保证钻井作业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四、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观念发生改观,石油工程逐渐向信息智能化、绿色化等方面转型。为了寻求更多的石油资源,人们开始向深层工程技术以及海洋工程发展。通过不断对技术进行选择以及完善,使油气钻井的技术更加高效安全。同时,在进行钻井作业阶段,保证钻井机械的作业逐渐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转变。(一)深层工程技术发展方向。在传统石油开采工程技术的生产模式下,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有效采油量逐渐减少,我国很多油田都进入了枯竭期。要获取更多的石油资源,就必须具有向更深地层空间探索的能力,从设备上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可视化、集成化等功能,促使工程技术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二)石油钻井设备的自动化与规模的大型化。随着石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大,石油开采企业对于石油开采的效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了解决传统钻井作业中的问题,实现石油开采效率最大化,钻井机械设备将逐渐向大型自动化方面发展,同时企业将利用更为专业的钻井工具,向地质深层以及海洋钻井方面发展,此外通过寻求更高效,更加安全稳定的作业模式,改善钻井作业配套,努力朝着交流变频调速驱动石油钻机的方向发展,企业将实现设备结构的最简化以及开采设备的完全自动化。(三)石油钻井作业的智能化。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样给石油产业带来很大的发展契机。通过利用高科技技术,将使钻井设备逐渐向信息化、智能化以及自动化发展,同时运用先进的技术向更加高效、快速、稳定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远程控制。此外,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监管,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快速了解施工环境,并根据现场的具体条件制定作出合理的判断,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从而有效避免各种不必要的损失与失误,同时也可以大幅提高施工效率,促进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四)更加专业的施工团队。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加快研究新型钻井技术,对当前阶段钻井作业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可以寻找出更高效的钻井方式。同时,随着我国专业人员培养制度的不断完善,将会有更多新型的石油作业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投入到石油的生产中,将会对石油产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对于石油的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增大,石油钻井技术对于石油开采有着直接的影响,石油开采技术的提高,石油的开采量也就随之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切实认清当今石油产业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石油开采技术,确保石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彭冬双 单位:大庆钻探钻井四公司工程分公司

参考文献:

[1]石林,汪海阁,纪国栋.中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现状、挑战及发展趋势[J].天然气工业,2013,10:1-10.

[2]段宏涛.浅析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现状、挑战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2:118.

[3]师璟,吴萍,罗坤.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初探[J].企业技术开发,2012,08:161-162.

[4]王宝.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风,2013,04:130-131.

[5]张扬.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初探[J].河南科技,2013,21:25+29.

[6]刘广生,陈阳,丁康玉.石油钻井作业成本节点管理模式[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2(04).

第8篇

关键词:荃湾航道 通航环境 风险识别 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

1.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水工设施建设和水上活动日趋频繁,水上交通安全面临诸多风险,这些风险直接威胁着人命和水域环境的安全,给港区、航道的安全、效率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其需要进行有效控制。通过系统分析航道水域通航风险因素,量化计算风险因素重要性,对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缓解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惠州港荃湾港区主航道正在按照5万t级集装箱船不乘潮单向通航、7万吨级散货船乘潮单向通航的标准进行扩建。相关文献等对荃湾港区主航道的气象、水文、航道、交通流等通航环境特征进行了介绍,这里不再重复。本文即针对航道扩建后的惠州港荃湾港区航道通航环境,运用系统工程学原理对惠州港荃湾航道通航环境风险进行辨识,并建立通航环境风险因素指标体系,最后将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取荃湾航道通航环境风险指标权重,以期为充分认识风险,有针对性、区别性的采取风险防范措施等提供指导。

2.基于系统工程学的惠州港荃湾航道通航环境风险辨识

2.1风险识别

根据系统工程学原理,船舶航行安全需要人-船-环境-管理四个方面来共同保障,对船舶通航安全的分析通常也在该系统工程的框架下进行。作为影响船舶通航安全的四大系统之一,通航环境系统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荃湾航道实际情况,本文采用系统性分析的方法将荃湾航道通航环境风险因素分为4大类,即:自然环境、航道条件、航道周边、其他特征;该4大类共包含12个风险因素,即:风、浪、流、雾及能见度、航道宽度、航道水深、弯曲程度、航路交叉、碍航物/浅区、导助航设施、交通流量、特殊要求。荃湾航道通航环境风险因素识别见表2-1。2.2风险指标体系

通过上文分析选取的风险源,结合1-9标度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过程进行指标体系构建,从而建立通航环境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结构见图2-1。

3.基于AHP的惠州港荃湾航道通航环境指标权重

3.1指标重要性比较判断矩阵

采用AHP的1-9标度对指标重要性进行比较,得到指标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见表3-1~3-5中所列。经计算,下述5个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3.2指标权重计算

根据层次分析法流程,计算各因素在总系统中的权重,结果见下表3-6。

各因素在总系统中的权重如图3-1所示。

3.3讨论

指标权重是某被测对象各个考察指标在整体中价值的高低和相对重要的程度以及所占比例的大小量化值。指标权重是从事风险综合评估实践中多因素、多水平分析时的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关键问题。权重越大,说明在进行安全管理时应该被赋予更多的精力。根据前文的通航风险识别和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可见,惠州港荃湾航道通航环境风险指标体系中,航道条件和自然环境是权重为第一、第二的两大类因素,其次依次是其他特征和航道周边布局。这说明,在安全保障资源如建设条件、人力、技术水平有限的前提下,应将有限的建设条件有比例、有重点地实施于该类因素,以期在不同指标的风险程度变化时,通航环境系统的风险能够在总体上保持较小的波动,即尽量保持系统的总的风险最低。就惠州港荃湾航道通航环境系统来说,风险指标类别需要关注的比例依次为: 航道条件(43.30%)、自然环境(28.56%)、其他特征(18.52%)和航道周边布局(9.80%)。最底层指标需要被关注的比例详见表3.1。

4.结语

本文根据系统工程学的观点对惠州港荃湾航道通航环境风险进行了识别,建立了惠州港荃湾航道通航环境风险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得了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所求结果能够为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进行资源分配、采取安全措施等提供参考,如提高航道通航标准、加强恶劣气象、水文条件预防预控、完善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效的管理规章和交通组织方案,等等。同时,权重的计算结果能够为后续的通航安全综合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贺美洋,黄晶晶.荃湾主航道船体下沉量及富余水深计算[J].中国水运月刊,2010, 10(3):7-8.

[2]纪国梁.浅谈水下碎岩施工技术在惠州港荃湾港区主航道扩建工程实践中的应用[J].珠江水运,2015(1):54-55.

[3]吴兆麟,朱军.海上交通工程[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2版.

[4]张大恒.港口通航环境安全综合评价系统及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3月.

[5]陈厚忠,郭国平.清澜港5000t级航道风险分析与评价[J].船海工程,2008(4):82-84.

第9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文科研究生;虚拟学习社区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079-03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我国各高校在教学上开始大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研究生的教与学提供了多元的选择。本文将从文科研究生的学科特点和学习特点出发,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促进研究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探讨几种可以用于促进文科生学习的具体技术手段,如信息数据库资源共享、基于学术交往的虚拟学习社区以及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等,并以利用基于学术交往的虚拟学习社区为例,探讨文科研究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习的应用策略。

一、文科研究生的学习特点

1.文科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人文科学已经逐渐分化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类。所谓人文科学,是指那些有着强烈的价值取向、知识保留程度比较大的学科,如文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则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与社会发展和运行直接相关,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等,它们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上述二者由于研究方法和思维范式相似,一般都统称为文科。

2.文科研究生的学习特点。

(1)积累性。文科研究生的学习需要大量经典著作的阅读和学术研究论文的研读。学文科者都知道一句话,叫做“文史不分家”。一般来说,文科类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重叠的比较多。学历史的不但要了解历史的发展进程,还要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学文学的不但要懂当代文学及古代文学,对其他学科知识,比如历史、地理甚至生物方面的知识,都要有一定了解;学外语的如果没有深厚的中文根基也很难行得通。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科也出现了很多边缘以及交叉学科,这也要求研究生对两到三门学科都要有相当的了解。

(2)具有实现主动自觉研究学习的意愿。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依然是研究生的首要属性,但这一阶段的学习属于更高层次的学习,类似于成人化的学习,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意味着,研究生不能脱离长期的自主学习和钻研。比如,学习本专业及研究方向相关的核心课程,研读代表性文献,独立思考一些学科领域内的热点问题等,这对于培养研究生扎实的科研基本功,以及习得学术规范具有重要作用。

(3)具有主动交流的意愿。对于文科研究生来说,长期的学科学习使其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等都是为其他学科的研究生所不及的。学术交流是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掌握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培养其思辨能力、产生创新思维的条件。院校及校际举办的跨学科学术论坛,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做的专题学术报告,使得文科研究生将个体研究与群体学术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哪里有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哪里就会成为科研成果源源不断的知识创新中心。

(4)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较弱。多年来的专业学习使得文科研究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但相对来说,文科研究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又使得其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较弱。在当前的信息社会,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是研究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学习与研究工作的前提和条件。特别对于文科研究生而言,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好因特网和网络信息资源,不在因特网这一国际平台上从事学习和研究,就不可能全面、及时地了解前人已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不可能充分了解和跟踪这些领域的前沿,难以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文科研究生学习的技术手段

研究生不同于从基础教育以及大学阶段教育,其特殊性在于课堂学习的时间相对减少了,更多的时间用于研究工作。他们若想在某一领域、某一方向深入进去,就必须利用信息高速传递、共享的现代网络。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渗透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基于文科的学习特点,为了增强文科研究生这种自我引导式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广泛地使用各种网络信息资源来扩展自己的知识,提出相应的问题,并依靠敏锐的批判性思维进一步深化自我引导式学习,做出创造性成果,以下三种用于促进文科研究生学习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值得探讨。

1.信息数据库资源共享。图书信息的网络化和共享化。教学信息在网络环境下的传递速度、范围、距离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新的教育形式打下了基础。网络技术的应用使用户能共享图书信息资源,也实现了用户之间的资源共享。这就为文科研究生阅读大量文献,把握学科发展脉搏,将学术视野与国际接轨,开阔眼界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例如,中国知网(http:///)是利用较为先进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建成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通过产业化运作,为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最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中国知网服务内容包括:第一,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提供CNKI源数据库、外文类、工业类、农业类、医药卫生类、经济类和教育类多种数据库。第二,数字出版平台。数字出版平台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工程。数字出版平台提供学科专业数字图书馆和行业图书馆。第三,文献数据评价。《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V1.0)的主要统计内容为:中国正式出版的7000多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献量及其分类统计表;各期刊论文的引文量、引文链接量及其分类统计表;期刊论文作者发文量、被引量及其机构统计表。文科研究生要充分利用好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查阅,在掌握本学科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发展动向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交论文。中国知网的出现是广大文科研究生的福音和得力助手。

2.基于学术交流的研究生虚拟学习社区。基于学术交流的研究生虚拟学习社区,是指一种利用网络交互技术构建的在线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研究生、教师及其他专家学者组成虚拟学习群体,围绕共同关注的主题展开交互,以促进社区内的学术交往、情感交流、知识建构与集体智慧发展。社区学术交往是指由社区中的研究者参与的、围绕学科领域内学术性主题展开的、以个体科研能力提高和集体智慧的发展为目的性研究活动,社区学术交往过程是通过主体间的观点交互以及主体与环境、资源的交互来完成的。虚拟学习社区对文科研究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面向研究生的虚拟学习社区,首先必须保持一定的学术性,具有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比如,目前办得比较成功的“北大经济学人论坛”、“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等都具有各自学科特色。大量学术性、专业性文章吸引了源源不断慕名而来的访问者。学术交往是社区构建的根本目的与主要功能,在学术交往这样一种“深度会谈”过程中,研究生、教师及其他助学者围绕相关学术性主题进行观点思想的碰撞,共同为主题探究投入热情与智慧,参与深度的知识建构,“依靠自身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可全方位地获取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对问题的完美解决”,这就是一种创新思想和集体智慧的凝聚过程。研究生通过贡献有学术价值的原创性观点和独到见解,提升个体的创新能力。另外,文科研究生应首先从学习者身份出发,立足于自身刻苦钻研,根植于平时大量的文献阅读和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悟性和思维的敏锐度,这样才能从社区学术交往中汲取更多的养分,催生更多、更广泛、质量更高的学术交往活动。研究生也应摆脱保守的门户观念的束缚,勇于突破自我,“完全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肆无忌惮’地自主学习”,以持续改进的精神对待自己已有的观念、思想和方法。研究生应始终以平和、从容的心态投入于社区中的学术交往,融会到虚拟学习社区开放的、深层次的群体知识建构中去。

3.教育资源开放共享。2005年,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犹他州立大学开放课件项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放课件项目、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等致力于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高校、组织、基金会,联合建立了开放课件联盟,共同推动开放教育资源的研究与发展。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国际现象,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机构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实现教育革新的战略选择。一般情况下,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包括校园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和网络远程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两个方面。

文科研究生可以合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以达到辅助学习、拓展知识面的效果。例如,麻省理工学院是免费开放教育课件的先驱,它计划在2013年把1800门课程的课件都放在网站上,提供课程与作业的PDF格式下载。麻省理工学院在中国大陆以及中国台湾都建立了镜像网站,网址.cn(中国大陆)。

三、文科研究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习的应用策略

将现代教育技术用于促进研究生的学习是有前提和条件的。笔者在此以虚拟学习社区应用为例,根据文科研究生的特点,探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习的应用策略。

1.虚拟学习社区是利用网络交互技术构建的在线学习环境,要参与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基本的前提条件是文科研究生自身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由于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文科研究生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笔者认为,要利用虚拟学习社区,文科研究生必须具备计算机理论能力和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前者为掌握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如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概念、国际互联网的工作原理等;后者为掌握搜索引擎、脱机浏览、在线欣赏、文化传输、网页设计方法,网页制作、图像处理等技术。

2.文科研究生自身对技术的态度,是利用虚拟学习社区促进学习的另一前提。文科研究生应持有正确的技术观。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文科研究生应持有多元的技术观,不为了学技术而学技术,而是为了用技术而学技术。在遇到问题时,多元的技术观可以帮助自身用开阔的视野面对问题,用多样的途径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技术的运用才有了意义。另一方面,对现代教育技术要持有一种悦纳的态度。只有内心愿意接纳技术,才能更好地使用技术。

3.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是文科研究生利用虚拟学习社区促进学习的基本保障。文科研究生保持自身的学习动机是保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习的基本保证。文科研究生利用虚拟学习社区进行学习是以自主学习为主的,这要求文科研究生自身保持学习动机,加强自身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具有善于汲取知识信息、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积极的内在需求;加强对信息的敏感性、洞察力,善于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与教学、学习等活动相联系,具有一定的鉴别信息和分辨真伪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才能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资源环境中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进行选择、运用;才能提高效率,不至于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之中。

第10篇

关键词:沉积特征;沉积环境;瘤状灰岩;矿物组成;地球化学;殷坑组;下三叠统;安徽

中图分类号:P588.2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structur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geochemistry characteristics of nodules and matrix from Lower Triassic Yinkeng Formation at West Pingdingshan section in Chaohu of Anhui, China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nodular limestones are composed of nodules and matrix, and develop well in Yinkeng Formation; nodule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microcrystalline limestone, micritic micrite and microcrystalline micrite calcite with the color dominated by gray, light gray and gray white; the main minerals of nodules are mainly calcite, accounts for 54%-85%, the rest part is made up of quartz, plagioclase and clay minerals, and also contain a small amount of pyrite; the matrix occurs predominantly of yellow, brown-yellow and yellow-gray calcareous mudstones, followed with pelmicrite; compared to nodules, matrix contains less calcite mineral, more quartz and clay minerals;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the nodular limestone, including banded nodular limestone, discontinuous nodular limestone and random nodular limestone; the three types are the result of combined processes of the differential compaction, and gradually enhance pressure solution during the diagenesis; discontinuous nodular limestone occurs first within many layers and thicker, and develops mainly in the upper part of slope; then, banded nodular limestone distributes in the lower part of slope; at last, random nodular limestone is thinner and develops poor, only appears in deep water basin environment.

Key words: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nodular limestone; mineral composition; geochemistry; Yinkeng Formation; Lower Triassic; Anhui

0 引 言

地|历史中,凡是具有瘤状形态及相似产出特征的灰岩被统称为瘤状灰岩[1]。这种灰岩在中国前寒武纪、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中均广泛分布,如广东凡口和广西大厂地区中上泥盆统[2]、云南东北部及贵州北部二叠系[3]、四川西北地区下志留统王家湾组和宁强组[1]、中扬子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4]、新疆库鲁塔格地区下奥陶统巷古勒塔格组[5]、河北燕山地区中元古界高于庄组[6]、浙江常山地区奥陶系砚瓦山组[7]等地层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瘤状灰岩发育。在沉积地层中,瘤状灰岩岩石特征明显,层位稳定,具有一定厚度,是地层划分和对比的良好标志层[2],它还可以为分析沉积环境和沉积条件提供可靠的信息[1],因此,深入研究瘤状灰岩具有十分重要的地层对比和古环境恢复意义。

安徽巢湖地区下三叠统发育齐全,出露良好,是下扬子地区进行地层学、古生物学、岩石及沉积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的理想场所[8-12]。该区早三叠世研究一直备受重视,主要涉及生物地层[13-16]、层序地层[17-18]和碳氧同位素演化[16,19-21]等方面,而针对下三叠统瘤状灰岩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岩石学和成因方面[22-25],对瘤状灰岩矿物学、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仍显薄弱。本次研究采集15个殷坑组样品分别做了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碳氧同位素、主量和微量元素测试,通过野外露头观察描述和室内分析,对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下三叠统殷坑组瘤状灰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恢复了瘤状灰岩形成时的古环境。

1 区域地质背景

巢湖地区位于安徽省中部(图1),平顶山位于巢湖地区西北近郊,离城中心不足5 km,平顶山西坡剖面为采石修路所掘,基本垂直地层走向,十分有利于野外地质工作的开展。平顶山的最高点海拔不超过200 m,山体基本上都由早三叠世地层构成为一紧闭向斜的核部,核心轴部位于山顶及相连的山脊处。向斜朝NNE向仰起,故整个地层序列基本上由北往南变新,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及下伏二叠系见于北部地区的山坡上和南部地区的山脚下,北部的平顶山一带保留最新地层为下三叠统上部南陵湖组下段,其上的地层及中三叠统仅见于南部的马家山一带[18]。

安徽巢湖地处下扬子地块西北缘,西以郯城―庐江断裂带与华北板块相分隔(图1)。根据地层的岩性、岩相、古生物等特征,巢湖早三叠世地层由老至新分别为殷坑组(T1y)、和龙山组(T1h)和南陵湖组(T1n),各组之间呈整合接触,与下伏上二叠统大隆组灰黑色放射虫硅质岩和硅质泥岩连续过渡[16,25]。瘤状灰岩十分发育,主要分布在殷坑组以及和龙山组中,平面上出露在平顶山北坡、西坡剖面以及马家山剖面,平顶山西坡剖面最为发育。殷坑组沉积时期的海域具有自东南向西北依次为浅水碎屑岩台地、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深水斜坡和深水盆地“四分”的古地理格局[26](图1)。在和龙山组沉积时期,古地理地貌仍然保持“四分”格局,但南部的浅水环境有所扩张,深水环境向北退缩,北部的深水斜坡逐渐变为浅水碳酸盐岩台地。在南陵湖组沉积时期,“四分”的特点已不甚清楚,浅水沉积区继续向北扩张,深水沉积区则继续向北退缩;至南陵湖组沉积后期,本区已全部变成以滩、局限海为特征的浅水沉积区[26]。

2 垂向分布特征和岩石学特征

2.1 垂向分布特征

根据野外露头实测资料[8],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殷坑组划分为25层,厚36.54 m(图2),这与前人提出的平顶山北坡、西坡剖面殷坑组厚度约38 m的数据相当[27-28]。

殷坑组整体分为上、下两套岩性组合(图2):下组合由第1~19层组成,以泥岩、泥页岩、泥质微晶灰岩、含泥微晶灰岩和瘤状灰岩呈韵律性沉积为特征,菊石以Ophiceras和Lytophiceras为主,双壳类以壳瓣薄、纹饰细弱的Claraia griesbachi和Claraia concentrica为主,牙形石以Hindeodus typicalis 和Neogondolella krystyni为主;上组合由第20~25层构成,为泥页岩夹少量瘤状灰岩,菊石以Prionolobus和Gyronites为主,双壳类以Eumorphotis inaequicostata和Eumorphotis huancangensis为主,牙形石以Neosspathodus kummeli和Neosspathodus dieneri为主[15,28]。殷坑组还见有少量水平觅食潜穴生物遗迹,以Palaeophycus、Ophiomorpha、Chondrites、Brookvalichnus、Planolites为主,这些化石个体保存完整,大小参差分布,显示原地埋藏特点,生活在较闭塞的潮下带静水环境[29]。泥岩和泥页岩呈青灰色、灰色和灰黑色,含黄铁矿,产双壳类、菊石等化石,水平层理发育,反映低能较深水强还原环境沉积的特点。

瘤状灰岩由瘤体和基质两部分组成,按瘤体的排列方式将瘤状灰岩划分为条带状、断续状和杂乱状 3种类型(图3)。条带状瘤体为边缘波状起伏的层状微晶灰岩,微晶灰岩已发生细颈化或局部被拉断,其与泥岩为互层沉积,且平行于层面;断续状者则表现为瘤体相互分离,断续排列,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杂乱状者表现为瘤体相互分离,杂乱排列,其间充填基质,方向性不明显[7]。条带状、断续状和杂乱状瘤状灰岩在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上呈规律性分布,断续状瘤状灰岩分布在殷坑组第12~19层[图2和图3(a)、(b)],条带状瘤状灰岩主要分布在殷坑组第19~20层[图3(b)],杂乱状瘤状灰岩零星分布在殷坑组第22、24层[图2、图3(c)]。总体上,断续状瘤状灰岩最先出现,而且出现的层位多,厚度大,最为发育,然后为条带状瘤状灰岩,且在第19层中条带状瘤状灰岩与断续状瘤状灰岩呈不等厚互层[图3(b)],杂乱状瘤状灰岩出现的层位最少,厚度最小,最不发育(图2)。

2.2 岩石学特征

研究剖面殷坑组瘤状灰岩由瘤体和基质两部分组成[图3(d)]。瘤体多为灰色、浅灰色或灰白色[图3(d)、(e)],常呈不规则条带状、似椭球状和疙瘩状,无明显搬运、磨圆和分选的迹象,大小不一,小者0.4 cm×1.2 cm,大者呈条带与基质互层分布,占岩石体积的40%~80%,大都顺地层走向分布。瘤体主要为微晶灰岩、泥晶微晶灰岩和微晶泥晶灰岩,组成矿物以微晶或泥晶方解石为主。微晶方解石直径在1~4 μm,电子@微镜下透射光能够透过岩石薄片,但视域比较暗,标本上可见白、灰、灰黄、灰蓝色浑浊状很细的物质,肉眼难辨别出颗粒;泥晶方解石直径更小,在4 μm 以下,电子显微镜下透射光不能透过岩石薄片,视域黑暗。根据全岩X射线衍射实验分析,瘤体主要矿物是方解石,占整个瘤体的54%~85%,次为石英、斜长石和黏土矿物等陆源物质,黏土矿物主要包括伊利石、绿泥石(表1),此外,瘤体还含少量的黄铁矿[图4(a)]。瘤体内生物碎屑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很少,一般小于5%,以菊石类和薄壳扁平型双壳类为主,也有少量腕足类和牙形石化石[17]。瘤体内部缝合线和黏土膜发育,大致呈放射状、束状、锯齿状分叉合并,尖灭再现,将瘤体分隔成大小不一的不规则块体[图3(f)、(g)],有时可见瘤体边缘因缝合线穿切而呈撕裂状[图3(d)]。微晶或泥晶方解石中CaCO3含量在44.33%~76.95%之间,平均为64.87%,不溶组分含量在23.05%~55.67%之间,平均为35.14%(表2),这也表明瘤体矿物组成是以方解石为主。

Qz为石英;Cal为方解石;Pl为斜长石;Pyt为黄铁矿;I为伊利石;I/S为伊蒙混层;θ为衍射角基质颜色较深,呈黄色、褐黄色和黄灰色[图3(d)、(e)],颗粒细小。与瘤体相比,基质中方解石矿物明显减少,石英、黏土矿物明显增加,斜长石含量变化不大(表1),基质中CaCO3含量在29.00%~49.79%之间,平均为40.42%,不溶组分含量在50.21%~71.00%之间,平均为59.63%(表2),这表明基质矿物组成主要为黏土矿物,包括伊利石、绿泥石、蒙皂石及伊蒙混层,方解石次之,也见少量的黄铁矿[图4(b)],生物碎屑含量在2%左右,个别可达3%,因此,基质岩性以钙质泥岩为主,泥质微晶灰岩次之,在沉积时接受了较多的陆源物质的供应。

瘤体与基质接触关系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为接触界线截然明显,呈港湾状或波状[图3(d)左侧和图3(e)];另一种则表现为接触界线不甚分明,呈逐渐过渡关系,方解石含量向瘤体方向逐渐增加[图3(d)右侧和图3(f)]。瘤体在基质中的排列方式有条带状、断续状和杂乱状3种。条带状瘤体为边缘波状起伏的层状灰白色微晶灰岩,微晶灰岩已发生细颈化或局部被拉断,其与黄灰色钙质泥岩互层沉积,且平行于层面,瘤体的成层性极好[图3(b)],重结晶和溶蚀作用较弱[图3(e)];泥灰比低,瘤体中CaCO3含量在65.22%~76.95%之间,平均为72.26%,不溶组分含量在23.05%~34.75%之间,平均为27.74% (表2),方解石含量比较高,占整个条带状瘤体的80%~85%(表1)。断续状者则表现为瘤体相互分离,断续排列,瘤体之间被泥质充填,成层性较好,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图3(a)、(b)],一些小的微晶方解石瘤体“漂浮”在基质中,内部发育缝合线[图3(h)],部分定向或雁行排列,重结晶较弱,但溶蚀作用明显变强[图3(d)、(h)];富泥贫灰,泥灰比高,瘤体中CaCO3含量在44.33%~76.26%之间,平均为60.77%,不溶组分含量在23.74%~55.67%之间,平均为39.23%,与条带状瘤状灰岩相比,灰质含量明显减少,泥质明显增加(表2),方解石含量明显减少(表1)。杂乱状者为瘤体相互分离,杂乱排列,其间充填基质,方向性不明显,瘤体呈悬浮状分布于基质中[图3(c)、(f)],重结晶变化不大,溶蚀作用更为强烈[图3(f)、(i)];泥灰比居于条带状和断续状瘤体之间,瘤体中CaCO3含量在62.84%~69.27%之间,平均为66.05%,不溶组分含量在30.73%~37.16%之间,平均为33.95%(表2),方解石含量居于条带状和断续状瘤体之间(表1)。上述3种形式瘤体所对应的碳酸盐岩分别称为条带状瘤状灰岩、断续状瘤状灰岩和杂乱状瘤状灰岩。

综上所述,瘤体和基质在颜色、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组成及显微构造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表3)。这种差异在岩石的风化面显得尤为突出,表现为瘤体易遭受风化淋滤,而基质不易遭受风化淋滤,由于瘤体的溶解流失,从而使瘤状灰岩表面呈孔洞状或蜂窝状,如浙江常山国家地质公园门口展示出的黄泥塘剖面奥陶系砚瓦山组瘤状灰岩样品从1998年竖立到2008年,经历10年时间风化淋滤,瘤状灰岩样品顶部表面呈孔洞状或蜂窝状[7],越靠近上部孔洞越大。

3 沉积环境恢复

瘤状灰岩在沉积环境恢复中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瘤状灰岩是特殊沉积环境的产物[1],它对有关沉积环境和沉积条件可以提供可靠的信息[30]。但前人对瘤状灰岩形成的沉积环境争论较大,相应提出了瘤状灰岩形成于较浅水的碳酸盐台地[31-32]、台地边缘斜坡[5,24,33-35]、深水盆地及陆棚[2,36-38]、孤立的深海高地[39-41]等不同认识。本文从岩石学、矿物学、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安徽巢湖平顶山殷坑组瘤状灰岩形成的沉积环境进行论述。

根据地层的岩性、沉积构造、成岩作用、特殊沉积物、古生物组合等,殷坑组自下而上发育4个沉积旋回(图2),即4个四级层序,整体构成一个Ⅱ类三级层序的上升半旋回。第1个沉积旋回由第1~10层构成,厚2.4 m,形成1个四级层序,层序底界面为Ⅱ类层序界面,因为二叠纪末的海水没有完全退出本地区,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和生物群连续过渡,没有明@的沉积间断[17];本旋回岩性由灰色泥质微晶灰岩与灰(青灰) 色中层泥岩和灰色薄层泥页岩构成韵律沉积,明显包含6个小韵律沉积;本旋回泥质微晶灰岩向上逐渐变薄,泥岩及泥页岩向上逐渐变厚,灰泥比逐渐变小,这种在不足1 m范围内韵律旋回中灰岩层快速减少,即被泥岩强烈优势韵律旋回所取代,表明沉积水体快速加深[42];本旋回地层可能处于碳酸盐岩开阔台地环境[43-45]。第2个沉积旋回发育在第11~18层,厚10.1 m,底部岩性为灰色厚层微晶灰岩,中部为8.34 m厚的灰色、青灰色断续状瘤状灰岩与青灰色、灰色、灰黑色泥岩薄互层,顶部为1.1 m厚的青灰色、灰色、灰黑色中层泥岩与灰色中薄层断续状瘤状灰岩互层,瘤状灰岩无论瘤体还是基质的δ13C值总体上处于稳定正漂移阶段(图2),表明海水持续变深,可能达到较深水上斜坡环境。第3个沉积旋回为第19~20层,厚6.1 m,下部为灰色厚层断续状瘤状灰岩,在12.85~13.20 m夹有条带状瘤状灰岩,条带状瘤状灰岩次生溶孔发育,被后期亮晶方解石充填,上部为青灰色薄层泥岩夹灰色薄层条带状瘤状灰岩;相对第2个沉积旋回来说,本旋回地层的灰泥比要小些,而且瘤状灰岩δ13C值也持续正漂移,反映水体略有变深,可能处于较深水下斜坡环境。第4个沉积旋回发育在第21~25层,厚17.94 m,以青灰色、灰色薄层泥页岩为主,夹少量杂乱状瘤状灰岩,本旋回地层的灰泥比在殷坑组最低,瘤状灰岩δ13C值最大,反映水动力极为平静,水体继续变深,是4个旋回中水体最深阶段,可能达到了深水盆地环境[8]。综上所述,殷坑组自下而上划分为开阔台地、上斜坡、下斜坡和深水盆地4个沉积环境(图2),其中断续状瘤状灰岩主要发育在上斜坡,仅少量出现在下斜坡,条带状瘤状灰岩分布在下斜坡,杂乱状瘤状灰岩则出现在深水盆地环境。条带状、断续状和杂乱状瘤状灰岩在剖面上呈规律性分布,也与后期成岩作用强度密切相关;显微镜下岩石学观察表明[8],溶蚀作用依次增强,重结晶作用强度有所波动,但整体趋势变弱(图2)。

自下而上,殷坑组开阔台地环境灰岩δ13C值由-5.97‰上升到-3.75‰,正漂移幅度达到2.22‰;之后进入上斜坡环境断续状瘤状灰岩发育层段,瘤体δ13C值由-4.83‰缓慢上升至-1.80‰,最大正漂移幅度_到3.03‰;进入下斜坡环境条带状瘤状灰岩发育层段,δ13C值略有下降;之后在深水盆地泥页岩和杂乱状瘤状灰岩发育层段,δ13C值又缓慢上升至-1.17‰;进入和龙山组底部,δ13C值上升至0.71‰。总体上,殷坑组灰岩δ13C值处于负值区,由下到上,碳酸盐岩(灰岩和瘤状灰岩) δ13C值由-5.97‰变为-1.17‰(表2、图2),记录了一个明显的δ13C值正向大漂移,幅度达到4.80‰,反映了水体逐渐加深过程。这个正向大漂移本身包括了3个小的缓慢正漂移和3个小的短暂快速负向漂移(图2),由此构成的正向大漂移表现为阶梯状、旋回性的上升过程。

从微量元素分析来看,当陆相淡水流入海洋中时,与海水混合,淡水中携带的Sr和Ba分别与海水中丰富的SO2-4反应并生成SrSO4和BaSO4,但是由于BaSO4的溶解度相比于SrSO4要小,所以通常SrSO4较BaSO4迁移得远,至远海通过生物作用的途径沉积下来。Chen等认为沉积物中w(Sr)/w(Ba)值大于0.35便显示浅海环境[46],友等认为淡水沉积物中w(Sr)/w(Ba)值小于1,而海相沉积物中w(Sr)/w(Ba)值大于1,w(Sr)/w(Ba)值为0.6~1.0,则为半咸水环境[47]。研究区殷坑组浅水开阔台地微晶灰岩w(Sr)/w(Ba)平均值为0.54,上斜坡和下斜坡瘤状灰岩基质w(Sr)/w(Ba)平均值分别为0.67和0.73,到深水盆地为0.43(表2)。前3个沉积旋回的w(Sr)/w(Ba)值显示了该区沉积环境由浅海向深海过渡的特征,但对于深海沉积物,可能受海底热液喷流作用的影响,其Ba含量显著增加,例如样品PY14的基质和瘤体中Ba含量突然增大至1 346.18×10-6和 1 372.35×10-6(表2),此时海、陆相判定就变得不准确[46],因此,最后一个沉积旋回的低w(Sr)/w(Ba)值可能无法正确反映殷坑组的深海沉积特征。Frimmel研究认为,非海相(湖相)灰岩具有高的Sr含量((1 078~2 483)×10-6),滨海近岸带灰岩动荡水体条件导致碎屑物质混入,具有高的Y、Zr含量[48]。研究区瘤状灰岩基质中Y 含量为(9.65~24.40)×10-6,平均值为18.08×10-6,Zr含量为(5.72~9.31)×10-6,平均值为6.73×10-6(表2),具有较高值,表明灰岩受到陆源碎屑影响较大,因而更近于滨海近岸带环境。深海沉积物与浅海沉积物相比,较富集Cl、Ag、Cd、Mo、Mn、Cu、Co、Ba等微量元素[49]。当w(Mo)>5×10-6、w(Cu)>90×10-6、w(Co)>40×10-6、w(Ba)>1 000×10-6、w(Ce)>100×10-6、w(Pr)>10×10-6、w(Nd)>50×10-6、w(Ni)>150×10-6、w(Pb)>40×10-6,沉积深度可能大于250 m[50]。研究区殷坑组各样品中Mo、Co、Ba、Ni等元素的含量普遍较低(表2),说明该区虽然存在水体深度的变化,但普遍深度应该小于250 m。一些以黏土吸附形式存在的元素(如Cr、Ni、V、Ba等),因黏土矿物含量常有随水深及离岸距离的增大而增大的特点,这些元素也可间接指示古水深信息[51]。殷坑组样品位置(样品与殷坑组底界的距离)与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图表(图5、表2)显示,随样品位置升高(样品深度变浅),瘤状灰岩样品中瘤体和基质中所含Ni、V含量均逐渐增加,说明殷坑组的沉积水体深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瘤状灰岩样品基质中的Ni含量普遍高于瘤体,而V含量普遍低于瘤体,可能与瘤状灰岩形成过程中的元素分异有关。

从稀土元素分析来看,灰岩及水体中稀土元素用澳大利亚后太古宙页岩均值(PAAS)标准化。La、Ce 等元素异常计算方法参照文献[48]和[52],即假设相邻元素之间的差值为常数,则标准化后稀土元素异常的线性表示方法为

本剖面瘤状灰岩基质的稀土元素总含量为(62.29~103.64)×10-6,瘤体的稀土元素总含量相对基质较低,为(42.78~93.87)×10-6。图6(a)为用PAAS 标准化的REE+Y分布模式,本区瘤状灰岩以轻稀土元素富集(瘤体和基质的[Pr/Yb]PAAS值分别为1.60和1.58,[Sm/Yb]PAAS值分别为2.02和2.01),La和Ce具有明显的负异常(瘤体和基质的[La/La*]PAAS值分别为0.81和0.75,[Ce/Ce*]PAAS值分别为0.65和0.68),Eu基本无异常(瘤体和基质的[Eu/Eu*]PAAS值分别为0.97和1.00)为特征(表4)。

PAAS标准化的正常海水具有La正异常、Ce负异常、Gd正异常,轻稀土元素和中稀土元素相对于重稀土元素亏损[55][(图6(a)]。热液则以强烈的Eu正异常为特征,河水和其他淡水以较平缓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特征[56-57]。研究区殷坑组瘤状灰岩PAAS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湖泊淡水、湖泊灰岩的平坦分布模式有所不同,但与河口、海岸和浅海相具有一定类似性[58-59][图6(b)],说明研究区瘤状灰岩的沉积环境受到大量涌入海口的陆源碎屑物质的影响[29],稀土元素被吸附沉淀,导致其与湖泊淡水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不同,发生异常。

图6(a)显示,除了底部的样品PY1处在最下端以及样品PY2处在最上端,即最接近河口和潮间带相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外,其余样品随其与殷坑组底界的距离增大,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从河口和潮间带相逐渐向浅海相方向移动。整体而言,研究区样品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更接近浅海相特征[图6(b)]。这说明殷坑组沉积时期,巢湖平顶山地区海域逐渐向内陆入侵,海水深度逐渐增加,而样品PY1、PY2的异常可能与殷坑组沉积初期东特提斯地区大规模海侵发生前的水体动荡有关。

成岩过程使碳酸盐岩中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可能发生变化。一般来说,该过程对多数稀土元素和元素Y影响较小,即使经历较强蚀变,碳酸盐岩中稀土元素和元素Y也十分稳定。这是由于稀土元素和元素Y替代了方解石晶w中Ca2+的位置,且孔隙流体中含量很低。然而,稀土元素中的Eu和Ce受到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改变价态而与其他稀土元素发生分异,在孔隙流体存在的情况下可形成异常[46]。殷坑组灰岩中[Ce/Ce*]PAAS值同[Pr/Yb]PAAS值、[Pr/Sm]PAAS值均不具有相关性(图7),[Eu/Eu*]PAAS值同[Pr/Yb]PAAS值、[Pr/Sm]PAAS值具有轻微的正相关性(图8)。总体而言,上述参数之间相关性极弱,表明元素Eu、Ce在殷坑组沉积层中发生了明显分异,指示成岩过程中稀土元素遭受明显蚀变。

4 结 语

(1)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下三叠统殷坑组瘤状灰岩极其发育,横向上分布稳定,成层性良好,纵向上常与钙质泥岩、微晶灰岩交替成层,具有明显的韵律性。

(2)平顶山西坡剖面殷坑组瘤状灰岩由瘤体与基质组成。瘤体多为浅灰色或灰白色微晶灰岩、泥晶微晶灰岩和微晶泥晶灰岩,组成矿物以微晶或泥晶方解石为主,次为伊利石、绿泥石等黏土矿物,瘤体内部缝合线和黏土膜发育,将瘤体分隔成大小不一的不规则块体。基质颜色较深,以黄色、褐黄色和黄灰色钙质泥岩为主,泥质微晶灰岩次之,与瘤体相比,基质中方解石矿物明显减少,石英、黏土矿物明显增加,斜长石含量变化不大。

(3)殷坑组自下而上划分为开阔台地、上斜坡、下斜坡和深水盆地4个沉积环境。其中,断续状瘤状灰岩主要发育在上斜坡,仅少量出现在下斜坡,条带状瘤状灰岩分布在下斜坡,杂乱状瘤状灰岩则出现在深水盆地环境。条带状、断续状和杂乱状瘤状灰岩在剖面上呈规律性分布,也与后期成岩作用强度密切相关,它们的溶蚀作用依次增强,重结晶作用强度有所波动,但整体趋势变弱。

(4)殷坑组碳酸盐岩δ13C值处于负值区,自下而上,由-5.97‰变为-1.17‰,记录了一个明显的δ13C值正向大漂移,表明沉积水体逐渐加深,因此,殷坑组碳同位素垂向上变化所反映的海平面变化趋势与沉积相演化是一致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变化也表明殷坑组沉积时期,巢湖平顶山地区海域逐渐向内陆入侵,海水深度逐渐增加,但深度应该小于250 m,瘤状灰岩形成的古环境应该是处于离陆地不远、水深又较大的斜坡或深水盆地环境,瘤状灰岩形成时受到大量涌入陆源碎屑物质的影响。

样品测试过程中,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赖鸣远、刘倩等提供了热忱帮助,曲长伟、李达、陈顺勇、王兵杰、寿昊蕴、汪谦等参加了部分研究工作,黄志诚、邓程文、冯旭东等提供了热心帮助,成文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吴胜和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童金南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李壮福教授提供了有益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蓝光志,张廷山,高卫东.川西北地区早志留世瘤状灰岩的类型、成因及意义[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4,16(3):1-6.

LAN Guang-zhi,ZHANG Ting-shan,GAO Wei-dong.Classification,Genesis and Significance of Nodular Limestone of Early Silurian in NW Sichuan[J].Journal of Southwestern Petroleum Institute,1994,16(3):1-6.

[2]高计元.中国南方泥盆系瘤状灰岩的成因[J].沉积学报,1988,6(2):77-86.

GAO Ji-yuan.Origin of Nodular Limestone in Devonian System in South China[J].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1988,6(2):77-86.

[3]金振奎,冯增昭.云贵地区二叠系瘤石灰岩的成因[J].岩石矿物学杂志,1994,13(2):133-137.

JIN Zhen-kui,FENG Zeng-zhao.The Origin of the Permian Nodular Limestones in Yunnan-Guizhou Region[J].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1994,13(2):133-137.

[4]袁志华.中扬子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瘤状灰岩成因研究[J].地球化学,1998,27(3):276-282.

YUAN Zhi-hua.Origin of Nodular Limestone Within Daye Formation of Lower Triassic in the Middle Yangtze Region[J].Geochimica,1998,27(3):276-282.

[5]白云风,程日辉,王璞B,等.库鲁克塔格地区巷古勒塔格组瘤状灰岩及其沉积环境[J].新疆地质,2006,24(4):361-364.

BAI Yun-feng,CHENG Ri-hui,WANG Pu-jun,et al.Nodular Limestone in the Warty Sedimentary Seqence of the Hanguletag Formation in Kuruktag,Xinjiang[J].Xinjiang Geology,2006,24(4):361-364.

[6]夏 丹,汪凯明,罗顺社,等.燕山地区高于庄组张家峪亚组瘤状灰岩成因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9,23(1):4-7.

XIA Dan,WANG Kai-ming,LUO Shun-she,et al.Origin of Nodular Limestone from Zhangjiayu Second Formation of Gaoyuzhuang Formation in Yanshan,Hebei Province[J].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2009,23(1):4-7.

[7]张 霞,林春明,凌洪飞,等.浙西地区奥陶系砚瓦山组瘤状灰岩及其成因探讨[J].古地理学报,2009,11(5):481-490.

ZHANG Xia,LIN Chun-ming,LING Hong-fei,et al.Nodular Limestone and Its Genesis from the Ordovician Yanwashan Formation in Western Zhejiang Province[J].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2009,11(5):481-490.

[8]林春明,张 霞,于 进,等.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下三叠统殷坑组沉积及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学报,2015,89(12):2363-2373.

LIN Chun-ming,ZHANG Xia,YU Jin,et al.Sedimentary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ly Triassic Yinkeng Formantion at West Pingdingshan Section in Chaohu,Anhui Province[J].Acta Geologica Sinica,2015,89(12):2363-2373.

[9]张钰莹,江大勇,何治亮,等.安徽巢湖下三叠统含巢湖龙动物群地层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2017,36(1):72-76.

ZHANG Yu-ying,JIANG Da-yong,HE Zhi-liang,et al.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ata Containing Chaohusaurus Fauna in Lower Triassic in Chaohu Area,Anhui Province and Its Palaeo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J].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7,36(1):72-76.

[10]钰莹,江大勇,何治亮,等.安徽巢湖下三叠统南陵湖组中上段微相及古环境初探[J].地层学杂志,2016,40(3):290-296.

ZHANG Yu-ying,JIANG Da-yong,HE Zhi-liang,et al.Microfacies and Palaeoenvironment Analyses of the Middle-upper Member of the Nanlinghu Formation(Lower Triassic),Chaohu,Anhui Province[J].Journal of Stratigraphy,2016,40(3):290-296.

[11]周 敏.安徽早三叠世巢湖龙前肢比较及分类学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2(2):227-233.

ZHOU parison of the Forefin of Chaohusaurus and Its Taxonomy Meaning,Early Triassic,Anhui Province[J].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2015,52(2):227-233.

[12]郝天琪,季 承,孙作玉,等.安徽巢湖地区早三叠世粪化石内的牙形石[J].地层学杂志,2015,39(2):188-196.

HAO Tian-qi,JI Cheng,SUN Zuo-yu,et al.The Early Triassic Conodonts in Coprolites from Chaohu,Anhui[J].Journal of Stratigraphy,2015,39(2):188-196.

[13]郭佩霞,徐家聪.对安徽巢县青龙群时代的认识[J].地层学杂志,1980,4(4):310-315.

GUO Pei-xia,XU Jia-cong.Understanding the Ages of Qinglong Group in Chaoxian,Anhui Province[J].Journal of Stratigraphy,1980,4(4):310-315.

[14]郭佩霞.苏、皖早三叠世晚期菊石的发现[J].古生物学报,1982,21(5):560-567.

GUO Pei-xia.On the Occurrence of Late Lower Triassic Ammonoids from Anhui and Jiangsu[J].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1982,21(5):560-567.

[15]赵来时,童金南,ORCHARD M J,等.安徽巢湖地区下三叠统牙形石生物地层分带及其全球对比[J].地球科学,2005,30(5):623-634.

ZHAO Lai-shi,TONG Jin-nan,ORCHARD M J,et al.Lower Triassic Conodont Zonations of Chaohu Area,Anhui Province and Their Global Correlation[J].Earth Science,2005,30(5):623-634.

[16]童金南,HANSEN H J,赵来时,等.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层型候选剖面: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剖面地层序列[J].地层学杂志,2005,29(2):205-214.

TONG Jin-nan,HANSEN H J,ZHAO Lai-shi,et al.A GSSP Candidate of the Induan-Olenekian Boundary:Stratigraphic Sequence of the West Pingdingshan Section in Chaohu,Anhui Province[J].Journal of Stratigraphy,2005,29(2):205-214.

[17]童金南,殷鸿福.下扬子区海相三叠系层序地层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997,27(5):407-409.

TONG Jin-nan,YIN Hong-fu.The Marine Triass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Lower Yangtze[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1997,27(5):407-409.

[18]童金南,赵来时,左景勋,等.安徽巢湖地区下三叠统综合层序[J].地球科W,2005,30(1):40-46.

TONG Jin-nan,ZHAO Lai-shi,ZUO Jing-xun,et al.An Integrated Lower Triassic Sequence in Chaohu,Anhui Province[J].Earth Science,2005,30(1):40-46.

[19]左景勋,童金南,邱海鸥,等.巢湖地区早三叠世碳氧同位素地层对比及其古生态环境意义[J].地质地球化学,2003,31(3):26-33.

ZUO Jing-xun,TONG Jin-nan,QIU Hai-ou,et al.Carbon and Oxygen Isotopic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and Its Paleoenvironment Significance During the Lower Triassic,Chaohu,Anhui Province,China[J].Geology-geochemistry,2003,31(3):26-33.

[20]左景勋,童金南,邱海鸥,等.巢湖平顶山北坡剖面早三叠世碳、氧同位素地层学研究[J].地层学杂志,2004,28(1):35-40,47.

ZUO Jing-xun,TONG Jin-nan,QIU Hai-ou,et al.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Stratigraphy of the Lower Triassic at Northern Pingdingshan Section of Chaohu,Anhui Province,China[J].Journal of Stratigraphy,2004,28(1):35-40,47.

[21]左景勋,童金南,邱海鸥,等.下扬子地区早三叠世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的演化特征[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36(2):109-122.

ZUO Jing-xun,TONG Jin-nan,QIU Hai-ou,et al.Evolution Characteristic of Carbon Isotopes in Early Triassic Marine Carbonate Rocks from Lower Yangtze Region[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6,36(2):109-122.

[22]韩树.安徽沿长江地区下三叠统瘤状灰岩成因研究[J].地质科学,1983,7(3):232-238.

HAN Shu-fen.Preliminary Study on Origin of the Lower Triassic Nodular Limestone in the Region Along the Yangtze River[J].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1983,7(3):232-238.

[23]郭福生.下扬子地区三叠系下统瘤状灰岩成因研究[J].东华地质学院学报,1989,12(4):17-22,34.

GUO Fu-sheng.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Origin of Nodular Limestone of the Lower Triassic in the Lower Yangtze Region[J].Journal of East China College of Geology,1989,12(4):17-22,34.

[24]朱洪发,王恕一.苏南、皖南三叠纪瘤状灰岩、蠕虫状灰岩的成因[J].石油实验地质,1992,14(4):454-460.

ZHU Hong-fa,WANG Shu-yi.The Origins of the Triassic Nodular and Vermicular Limestones in South Jiangsu-South Anhui Provinces[J].Experimental Petroleum Geology,1992,14(4):454-460.

[25]靳学斌,李壮福,陆 鹿,等.下扬子巢湖地区下三叠统瘤状灰岩成因再探讨[J].高校地质学报,2014,20(3):445-453.

JIN Xue-bin,LI Zhuang-fu,LU Lu,et al.Reappraisal of the Origin of Lower Triassic Nodular Limestone in the Chaohu Area,Lower Yangtze Region[J].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2014,20(3):445-453.

[26]冯增昭,吴胜和.下扬子地区中、下三叠统青龙群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J].沉积学报,1987,5(3):40-58.

FENG Zeng-zhao,WU Sheng-he.Studing and Mapping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y of Qinglong Group of Lower-Middle Triassic in the Lower Yangtze Valley[J].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1987,5(3):40-58.

[27]左景勋,童金南,赵来时,等.早三叠世下扬子古海洋地球化学环境的修复过程[J].地球科学,2013,38(3):441-453.

ZUO Jing-xun,TONG Jin-nan,ZHAO Lai-shi,et al.Geochem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of the Lower Yangtze Paleocean in the Early Triassic,Southeastern China[J].Earth Science,2013,38(3):441-453.

[28]郭 刚,童金南,张世红,等.安徽巢湖早三叠世印度期旋回地层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37(12):1571-1578.

GUO Gang,TONG Jin-nan,ZHANG Shi-hong,et al.Cyclostratigraphy of the Lower Triassic in the West Pingdingshan Section,Chaohu,Anhui Province[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7,37(12):1571-1578.

[29]钱迈平,郭佩霞.下扬子区三叠纪古生物和古地理变迁及其主要原因[J].江苏地质,1996,20(3):156-165.

QIAN Mai-ping,GUO Pei-xia.The Evolution of Paleonotologic and Paleogeographic Faces in Triassic Period in the Lower Yangtze Valley and Its Essential Cause[J].Jiangsu Geology,1996,20(3):156-165.

[30]KANDEMIR R,YILMAZ C.Lithostratigraphy,Facies,and Deposition Environment of the Lower Jurassic Ammonitico Rosso Type Sediments(ARTS) in the Gumushane Area,NE Turkey:Implications for the Opening of the Northern Branch of Neo-Tethys Ocean[J].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2009,34(4):586-598.

[31]郭福生,梁鼎新.浙江江山瓦山组瘤状灰岩的成因[J].矿物岩石,1993,13(3):74-80.

GUO Fu-sheng,LIANG Ding-xin.On the Origin of Nodular Limestone in Yanwashan Formation in Jiangshan,Zhejiang[J].Journal of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1993,13(3):74-80.

[32]王鸿祯,史晓颖,王训练,等.中国层序地层研究[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

WANG Hong-zhen,SHI Xiao-ying,WANG Xun-lian,et al.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China[M].Guangzhou:Gua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00.

[33]MULLINS H T,NEUMANN A C,WILBER R J,et al.Nodular Carbonate Sediment on Bahamian Slopes:Possible Precursors to Nodular Limestones[J].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1980,50(1):117-131.

[34]ZHANG Y D,CHEN X,YU G H,et al.Ordovician and Silurian Rocks of Northwest Zhejiang and Northeast Jiangxi Provinces,SE China[M].Hefei: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ess,2007.

[35]YALCIN M N,YILMAZ I.Devonian in Turkey:A Review[J].Geologica Carpathica,2010,61(3):235-253.

[36]冯增昭,王英华,李尚武,等.下扬子地区中下三叠统青龙群岩相古地理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

FENG Zeng-zhao,WANG Ying-hua,LI Shang-wu,et al.Studing on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y of Qinglong Group of Lower-Middle Triassic in the Lower Yangtze Valley[M].Kunming:Yun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88.

[37]郭成贤,王正允,王方平.深水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的稳定同位素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20(2):144-147.

GUO Cheng-xian,WANG Zheng-yun,WANG Fang-ping.Stable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Diagenesis in Deep-water Carbonate Rocks[J].Oil and Gas Geology,1999,20(2):144-147.

[38]COIMBRA R,IMMENHAUSER A,OLORIZ F.Matrix Micrite δ13C and δ18O Reveals Synsedimentary Marine Lithification in Upper Jurassic Ammonitico Rosso Limestones(Betic Cordillera,SE Spain)[J].Sedimentary Geology,2009,219(1):332-348.

[39]MARTIRE L.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Condensed Pelagic Sediments:An Example from the Rosso Ammonitico Veronese,Northeastern Italy[J].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1992,94:169-191.

[40]MARTIRE L.Stratigraphy,Facies and Synsedimentary Tectonics in the Jurassic Rosso Ammonitico Veronese[J].Facies,1996,35:209-236.

[41]HAAS A,PECKMANN J,ELVERT M,et al.Patterns of Carbonate Authigenesis at the Kouilou Pockmarks on the Congo Deep-sea Fan[J].Marine Geology,2010,268(1/2/3/4):129-136.

[42]童金南,左景勋,赵来时,等.安徽巢湖下三叠统剖面研究[C]∥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编委会.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28辑.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147-163.

TONG Jin-nan,ZUO Jing-xun,ZHAO Lai-shi,et al.Study on the Section of Lower Triassic in Chaohu,Anhui Province[C]∥The Editorial Board of Symposia on Stratigraphic Paleontology.Symposia on Stratigraphic Paleontology:Vol 28.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2004:147-163.

[43]林春明, 顺,王淑君,等.苏皖地区石炭系露头层序地层研究[J].沉积学报,2002,20(4):537-544.

LIN Chun-ming,ZHANG Shun,WANG Shu-jun,et al.Study on Outcrop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Carboniferous Strata in Anhui and Jiangsu Provinces,China[J].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2002,20(4):537-544.

[44]林春明,凌洪飞,王淑君,等.苏皖地区石炭纪海相碳酸盐岩碳和氧同位素演化规律[J].地球化学,2002,31(5):415-423.

LIN Chun-ming,LING Hong-fei,WANG Shu-jun,et al.Evolution Regularities of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s in Carboniferous Marine Carbonate Rocks from Jiangsu and Anhui Provinces[J].Geochimica,2002,31(5):415-423.

[45]林春明,杨湘宁,卓弘春,等.贵州台地相区宗地剖面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层序地层特征[J].地质论评,2005,51(6):698-707.

LIN Chun-ming,YANG Xiang-ning,ZHUO Hong-chun,et al.Outcrop Sequence Stratigraphy on the Late Carboniferous-Early Permian Strata in Zongdi Area,Guizhou Province[J].Geological Review,2005,51(6):698-707.

[46]CHEN Z Y,CHEN Z L,ZHANG W G.Quaternary Stratigraphy and Trace-element Indices of the Yangtze Delta,Eastern China,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Marine Transgressions[J].Quaternary Research,1997,47(2):181-191.

[47]友,郭文,张国栋.几种地球化学标志在金湖凹陷阜宁群沉积环境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7(2):51-60.

WANG Yi-you,GUO Wen-ying,ZHANG Guo-dong.Application of Some Geochemical Indicators in Determining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the Funing Group(Paleogene),Jinhu Depression,Jiangsu Province[J].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1979,7(2):51-60.

[48]FRIMMEL H E.Trace Element Distribution in Neoproterozoic Carbonates as Palaeoenvironmental Indicator[J].Chemical Geology,2009,258:338-353.

[49]姜在兴.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JIANG Zai-xing.Sedimentology[M].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2003.

[50]NICHOLLS G D.Trace Elements in Sediments:An Assessment of Their Possible Utility as Depth Indicators[J].Marine Geology,1967,5:539-555.

[51]熊小辉,肖加飞.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示踪[J].地球与环境,2011,39(3):405-414.

XIONG Xiao-hui,XIAO Jia-fei.Geochemical Indicators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A Summary[J].Earth and Environment,2011,39(3):405-414.

[52]BOLHAR R,KAMBER B S,MOORBATH S,et al.Characterisation of Early Archaean Chemical Sediments by Trace Element Signatures[J].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04,222(1):43-60.

[53]翟大兴,张永生,田树刚,等.兴蒙地区晚二叠世林西组灰岩微量元素与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沉积环境讨论[J].地球学报,2015,36(3):333-343.

ZHAI Da-xing,ZHANG Yong-sheng,TIAN Shu-gang,et al.The Late Permia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of Linxi Formation in Xingmeng Area: Constraints from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s and Trace Elements[J].Acta Geoscientica Sinica,2015,36(3):333-343.

[54]翟大兴.内蒙古东部及邻区晚二叠世古地理特征与油气远景[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5.

ZHAI Da-xing.Oil and Gas Prospect and Palaeoge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Late Permian in East Inner Mongolia and Its Adjacent Area[D].Beijing: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15.

[55]ZHANG J,NOZAKI Y.Rare Earth Elements and Yttrium in Seawater:ICP-MS Determinations in the East Caroline,Coral Sea,and South Fiji Basins of the Western South Pacific Ocean[J].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1996,60(23):4631-4644.

[56]GAILLARDET J,DUPRE B,ALLEGRE C J,et al.Chemical and Physical Denudation in the Amazon River Basin[J].Chemical Geology,1997,142:141-173.

[57]朱兆洲,王中良,高 博,等.巢湖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地球化学,2006,35(6):639-644.

ZHU Zhao-zhou,WANG Zhong-liang,GAO Bo,et al.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Lake Chaohu,East China[J].Geochimica,2006,35(6):639-644.

[58]NOZAKI Y,LERCHE D,ALIBO D S,et al.The Estuarine Geochemistry of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Indium in the Chao Phraya River,Thailand[J].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2000,64(23):3983-3994.

[59]梁 涛,王立军,张朝生,等.潮间带水体各要素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模式[J].中国稀土学报,2005,23(1):68-74.

LIANG Tao,WANG Li-jun,ZHANG Chao-sheng,et al.Content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Water and Sediment of Intertidalite[J].Journal of the Chinese Rare Earth Society,2005,23(1):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