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低碳环保征文

低碳环保征文

时间:2022-01-26 19:04: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低碳环保征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低碳环保征文

第1篇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节能降碳意识和环保意识,营造“节能有我,绿色共享”的节约型绿色校园的良好氛围,形成崇尚节约节能、合理消费与低碳环保的良好风尚。皇华镇皇华小学推行多项举措加强绿色节能校园建设。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节能降碳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具体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把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到实处,更好地推动建设低碳节约型校园工作。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站、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电子屏等校内舆论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组织开展环保节能知识竞赛、环保节能宣传图片展以及节能减排、崇尚节约征文等活动,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节能意识,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

三是加强家校联手。通过微信、短信等形式鼓励家长参与到节能降碳活动中来,让学生带动家庭参与“低碳环保生活”行动。积极发挥学生的监督作用,发现不良生活行为,能够及时给予指正,把监督工作做到家里,营造良好的低碳生活氛围。

四是加强校容校貌整改。结合学校建设和校园楼层环境,整改供水管道、线路、教学等相关设施,加强校园环境改造,积极打造绿色的校园环境,带动师生自觉投身到节能低碳的生活之中,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品位。

第2篇

实践活动的目标包括以下三个。

1.通过广泛的宣传、调查,让学生了解“碳排放”“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等概念,培养学生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以及关心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识。

2.引导志愿者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个人学习生活中碳排放的情况,寻找与“低碳生活”之间的差距,设计个人减排方案,制定班级和学校的减碳目标。

3.鼓励志愿者积极实践低碳行动,创建绿色校园。同时,通过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通过一个家庭带动整个榆垡,积极投入全民减碳的活动中,达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校园,建设美丽榆垡”的目的。

活动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活动开始阶段:成立志愿者组织,下发《中学生志愿者手册》。通过志愿者亲身参与,积极倡导,做低碳宣传带头人。

宣传教育阶段:组织召开“倡导低碳生活创建绿色校园”动员大会,向学生发出倡议,解读活动方案。制作低碳展板,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学习,了解低碳知识,提高低碳意识(地理、思品、语文)。

实践活动准备阶段:调查“个人碳排放情况”;列出“我的减碳计划”;组织征文比赛;举办主题班会(研究性学习、班会)。

实践活动实施阶段:每周“低碳生活”统计;调查“减碳后个人碳足迹”。

活动总结阶段:根据各班活动情况进行表彰,全校评选“先进个人”和“绿色班级”。

第3篇

节能减排征文:节能减排,从心开始

题记:怀揣节能心,常思减排行。

低碳在我心,大地入帘青。

在资源锐减,环境问题异常突出的今天,节能减排不仅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应是人类前行的方向。节能减排,国家重视,社会关注,但如何转变成企业、个人的实际行动,还需要多方努力。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华能向来重视节能减排,并把绿色节能环保定为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全国首批脱硫脱硝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同步投运、世**例采用海水脱硫技术的百万千瓦机组,华能**电厂在大方向上狠抓落实节能减排,取得瞩目成效。但由于某些员工的节能减排的意识薄弱,在某些小细节上还需进一步完善。大白天,机组的照明灯常常灯亮着。招待所,好多宿舍内的空调全天候上班,照明灯二十四小时营业,热水哗啦啦流得像消防水一样潇洒……

当一种行为与利益无关时,往往需要依靠一份信念去维持。当节能减排的行为与油费、电费、水费通通无关时,缺乏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的人,恐怕不会去太卖力地去施行。落实节能减排,除了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发挥他律的作用外,更关键是变他律为自律,让节能减排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一方面,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点亮节能减排的心。多载体,多形式,宣传节能减排。个人认为可以在厂网主页设立节能减排专栏,通过视频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等形式,让员工了解到低碳环保的必要性,节能减排形势的严峻性,还有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个人行为的重要性。知道重要性之后,还需要知道如何去做得更好。因此,在专栏中,还应包括诸如节能减排手册那样的资料,通过生活实例,教会人们如何更好地节能减排。

另一方面,营造以节能减排为荣的良好氛围。通过表彰先进,惩治落后的形式让员工以自觉做到节能减排为荣,以浪费为耻。互相监督,互相上进。

点亮一颗颗节能减排的心,唤醒沉睡中的环保意识,让华能**电厂的绿色之花绽放得更绚烂。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和教育部《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市全民生态文明教育规划(2013—2023)》等文件为指导,结合我县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的实际情况,以全县中小学生为对象,以建设绿色家园、倡导环保行为、普及低碳理念为内容,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县等创建有机结合,使广大中小学生成为绿色社会的播种者、建设者,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实践者,环境保护的宣传者、监督者。

二、目标任务

1.生态文明教育全面加强。将生态文明教育摆上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行为的培养与训练。积极按照市全民生态文明教育规划要求,实现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普及率达90%以上,其中城区学校要达100%;每学年生态文明教育不少于12课时。在校园布局、建筑设计以及各类设施的配备上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要求,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生态文化,使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成为校园文化的基色,深度宣传“游大湿地,做深呼吸”生态旅游名片。

2.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加快完善。各校要因地、因校制宜,组织编写并认真推行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要积极探索并构建校本教材的循环使用模式,围绕绿色消费、低碳生活、保护耕地、节约资源、垃圾回收、控减噪音、净化空气等内容,分专题、按学段循序渐进开展宣传教育。

3.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丰富多彩。多样化、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以绿色、环保、低碳为主题的校内外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促进生态文明理念入脑入心、生态文明行为习惯自然、生态文明风尚迅速形成。有条件学校可设立生态文明教育主题馆。坚持整体规划、共同参与、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扎实推进绿色学校、节水型学校、无烟校园等创建工作。

4.生态文明实践基地作用有效发挥。各校要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落实师资、设备、教材、课时“四到位”。依托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农业示范园、湿地博物馆、湿地水生植物馆、湿地鱼族展览馆、中学生态科技馆等重要环境基地和场所,为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和实践创造良好条件。

三、推进措施

注重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强大合力,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1.强化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成立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基教科具体负责落实。各校要迅速成立生态文明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相应的全校性的工作运行管理机制,各部门协同推进各项工作。县教育局将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对各学校年度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建立督查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完善考核办法,推动态文明教育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2.开展多彩活动。大力开展以生态文明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教材为主要内容的“三走进”活动。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湿地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节水日”、“生物多样性保护日”、“植树节”等活动深入开展宣传,提高活动成效。各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站、主题班会、演讲、板报、橱窗、手抄报、绘画、微课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活动开展及实际效果。要做好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经验总结,不断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氛围,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5篇

1、低碳校园意识

下面主要从教师与学生对低碳校园的认识、大学生是否应该关注低碳校园建设、低碳意识培养的阻力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如下。(1)低碳校园认识方面。从调查结果(图1、图2)可以看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低碳校园构建的认识方面,学生对低碳校园建设的积极性较高,在“从未听说”这一比例中,老师占到了总数的23.81%,而学生则占其统计总数中的12.97%,有48.11%的同学了解低碳校园的含义和内容,也超出了老师的47.62%这一比例。(2)大学生是否应该关注低碳校园建设。从统计分析结果(图3)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同学认为低碳校园建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大学生都应该关注,这一比重占其总数的88.11%,而认为和自身无关的仅仅为2.16%。这说明青海高校大学生对于低碳校园建设重视较高,也表明绝大数大学生至少对于低碳生活的意愿还是较高的。由此可见,在校园倡导低碳生活是可行的。(3)低碳意识培养的阻力。由图4可以看出,在所有的被访问者中,有79.50%的同学倾向于选择“其他”这一选项,并有64.90%的同学认为仅仅依靠大学生是无法构建低碳校园的。这表明在培养建设低碳校园意识的阻力中,学校等外在因素并不是主导原因,生活习惯在培养低碳意识中也不能起到决定作用。大学生可能存在着构建低碳校园的愿景较高,但却意识淡薄,更多的大学生可能会希望通过学校自身或社会上的力量来构建低碳校园。

2、低碳校园行动

下面主要从网购情况、大学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情况、大学中纸张的使用情况、校园其他资源利用情况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校园低碳建设分析。(1)网购情况。网购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网购已经成为大学生活里不可缺少的购物方式,网购具有高效与节能的好处,网上价格透明,高效便捷,在实现无纸化购物的同时,碳的排放与消耗几乎为零,是大学生活中的一种低碳生活方式。从图5、图6可以看出,在网购方面,老师并不是主力军,但是每月几乎都会网购,且网购次数为1—2次居多,占半数以上;在学生中,平均每月不从事网购的比例为39.67%,且每月网购次数为1—2次的比例为45.11%,所占的比重最高,而每月平均网购3次以上则占很小一部分。(2)大学多媒体使用情况。多媒体教学在构建低碳校园中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节约资源。从多媒体的利用情况来看,其利用的效率较高,大部分都能得到合理利用。在多媒体教室的利用效果方面,通过调研可知,多媒体教学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80%以上,不存在无多媒体教学的情况,说明多媒体教室的利用效果较好。(3)纸张使用情况。造纸的主要原料为木材,每5000张A4纸就等于1立方米木材,我们每造一吨纸就要砍伐大约14棵树,还要消耗300千克化工原料。节约纸张就是低碳环保、低碳校园生活。因此,在纸张使用上,需要考量师生们的用纸情况。在纸张使用方面,可以细分为纸张打印情况、废用纸张的处理方式、课本的使用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第一,纸张打印情况。在纸张的使用上,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图8、图9)可知,老师更倾向于使用双面打印,比率达到了66.67%,远超半数,而超过半数的学生则更倾向于使用单面打印,单面打印与双面打印的比例也比较接近。一部分学生会选择单面打印可能是由于在打印上单面与双面打印的价格相差不大,很多同学认为单面打印之后的纸张还可以当做演草纸,否则直接用完扔掉会更加浪费;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通过单面打印会有更好的效果,而有些老师和同学则认为双面打印这种物尽其用的方式更好,而且双面打印看起来更加方便。从打印社的角度来看,其默认的打印方式也为单面打印,这样也会赚取更多的利润。第二,废用纸张处理方式。如图10所示,在废用纸张的处理上,更多的同学倾向于将废用纸张保留着并且不去理会,所占比例为33.51%,没有对废用纸张作出一个良好的使用规划;也存在一部分学生将废用纸张直接丢弃而不理会。而最佳的低碳方式,就是将废用纸张交给回收人员进行回收,这部分学生只占总数的22.16%。第三,课本的使用情况。如图11所示,在课本的使用方面,有占总数45.4%的同学倾向于将课本借给有需要的学弟学妹,所占的比重最高,做到了课本的循环利用,节约了资源;也有占总数比例40.50%的同学会将使用过的课本卖给回收站,这也是一种低碳的处理方式。在出售二手课本的同学中,大多为即将面临毕业的即将离校的大四学生。第四,校园其他资源利用情况。在校园生活中,约有75.7%的同学会注意在离开教室时关灯,也会有极少部分同学从来不会注意,在自习室的利用情况上,大多数的教室都会空出很多座位。

二、建设低碳校园的策略

1、营造低碳校园环境

建设低碳校园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可以通过“低碳进校园”公益活动计划得到来自文化界、演艺界的支持和推动,举办“低碳”艺术表演团进驻校园公益演出,为校园带来原创环保舞台剧等节目,演出和环保信息地完美结合,可以深刻触动学生和老师;也可以应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校园电视台、校报和宣传栏等宣传手段进行低碳理念的传播,宣传青海省及青海高校当前严峻的生态形势,强调建立低碳生活理念、建设低碳校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形成关心资源节约,身体力行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让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生活受到广大师生的推崇,使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广大师生期待的生活方式;也可以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发放低碳生活倡议书,举行低碳生活学术报告会,开展以建设低碳校园为主题的班会、党日活动、演讲比赛、征文竞赛以及评选“校园低碳先锋”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宣传低碳生活理念,让低碳生活理念深深扎根于广大师生心中。教育和引导师生懂得低碳环保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更是每个公民的一种社会责任,从而使师生自觉地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成为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者、践行者和监督者。

2、倡导低碳的校园“衣食住行”生活方式

大学生是建设低碳校园的主力军,要通过对其进行低碳生活观念教育,促使其自觉参与低碳行动。可以将低碳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在现行的课程体系中强化低碳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渗透与结合,引导学生把低碳生活理念变为具体行为。学生掌握的低碳知识再多,如果没有真正树立低碳生活理念,没有真正把低碳生活理念落实在具体行动上,那么低碳生活仍然离他们很远。因此,可以从师生的衣食住行方面进行低碳校园建设。在“衣”方面:倡导旧衣赠与他人,在通过对青海高校的问卷调查可知,42.2%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内有良好的捐赠渠道来进行旧物捐赠。此外,还应提倡军训服装循环利用,应养成节俭的好习惯,不频繁购买衣物。在“食”方面: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倡按量购饭制,杜绝浪费、自备水壶和少喝饮料等行为习惯。在“住”方面:倡导随手关灯、充电适度、宿舍少装饰、随身携带购物袋和少使用塑料制品等行为习惯。在“行”方面:多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尽量就近游玩和远行选择火车等行为习惯。尽量避免多余的出行。低碳校园建设有时只是大学生活中的举手之劳,简单可行。只要从这些细微处抓起、做起,“低碳”一词在高校校园里就会成为一种使命、一种习惯、一种潮流。

3、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建设低碳设施是高校节能减排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低碳校园的关键。高校应将节电、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等理念融入改造、完善校园基础设施的工作之中,合理规划校园功能和布局,建立节能减排的示范与推广机制,建设科技含量高、碳排放低、环境舒适宜人的生态化、园林化、数字化校园。在校园建筑中,应坚持“更新、可还原使用、重复利用和循环使用”的原则,尽量利用自然通风采光,推广使用沼气、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校园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依赖,并尽可能减少因建筑活动造成的对大气、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将校园建成节能环保型建筑的试点区和示范区;在学习、生活设施建设中,推广使用LED等节能灯具、节能电器产品,选用节能环保型取暖和制冷系统以减少碳排放量;在供水设施建设中,采用无负压供水设备,节约能源和防止水质的二次污染;在水处理与循环设施建设中,采用中水循环利用系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校内市政管线设施建设中,对道路修建与水、电、气、网等管线改造实施统一规划和并网管理;在校园绿化环境建设中,要科学合理地引进本地植物种,增加校园内部物种多样性,确保一定数量的植被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以保障校园内的碳汇,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

4、学校领导的充分重视

第6篇

保护地球的作文1

面对自然气候的恶化,于是人们从日常的行为开始保护地球家园――开始了低碳生活。

“叮呤呤……”,随着一阵清脆悦耳的铃声,睁开朦胧的睡眼,希望的晨曦射进窗户――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早上的洗漱穿戴一如既往,但洗脸刷牙的水用得少了,只为节约水资源;背上书包,和走下楼,钻进小汽车里送上学,们家的小汽车不再是加油的汽车,而是环保的加气汽车,可以减少碳排量。

跨入校门,欢声笑语依旧,空调等大功率用电设备已闲置多时,取而代之的是高科技的太阳能取暖设备,就连电灯用的电也是用的风能电力。

放学了,校门外很是喧闹。以前的零食小摊已不复存在,因为同学们为了保护环境已不吃零食了,因为零食在制作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碳排出。

回到家,迅速地做完作业,和其他同学一样为了不熬夜,少开电灯节约用电。

闹钟也是用带发条的那种代替电池的那种,因为制造过程中产生很多碳,废旧的电池也对地球土壤成份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吃晚饭时炖肉用的酒精炉烧的是用麦秸等原料制作的生物酒精,电视机也集中到一起看,有时会因为频道的喜好产生分歧,但为了节约用电,还是通过民主的举手表决方式,少数服从多数来决定。

地球,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都爱护着您,唯一的希望就是让您斑驳的面庞重新光彩照人,不再有吞噬人类的海啸地震,空气能够清新起来,天空能够湛蓝起来,大地能够绿化起来,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保护地球的作文2

今天是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没有国际统一的特定主题,它的总主题始终是“只有一个地球”。为了纪念世界地球日,中国将今年的活动主题确定为“节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为了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们保护地球,爱护环境的意识。我校将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即一次国旗下讲话,一次专题班队会,一次环保实践活动,一次环保征文比赛、一次“爱护地球”绘画展。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参观美好乡村,感受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变化。这些活动对同学们来说是一次教育更是一次环保实践。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去保护,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地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蓝天白云、清山绿水、阳光空气、山珍海味等等,这都是地球对我们的奉献。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在恶化,天有时不那么蓝,天空中出现了雾霾、沙尘暴、酸雨,山荒了水臭了,阳光失去了明媚,空气让人有时窒息,禽流感污染食品,这些都是地球环境受到破坏而出现的灾害。地球在哭泣,人们在觉醒,保护地球,爱护环境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世界地球日就是全世界为了共同保护地球而设立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作为一名学生应用自己的环保实践行动,用在环保实践中做出的成绩作为礼物献给我们的地球妈妈。在环保中做出成绩很容易,我们学校创建了绿色学校,开展环境类课题研究,成立环保志愿者、绿色小记者队伍、开办绿色小银行、征文、绘画、演讲等等这都是为了保护环境而做的工作。我想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节约一张纸,少用一个塑料袋,不要乱丢废纸,将废品分类回收,节约一滴水,一度电,讲节约不浪费,废物利用等等。这就是我们的'环保实践活动,这就是同学们献给地球妈妈的爱。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地球只有一个,她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为了地球环境明天更美好,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做一名环保小卫士,做一名优秀环保志愿者,为我校的绿色创建、为校园的美丽、为地球母亲更美好而努力吧!

保护地球的作文3

绿色是什么的象征?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代表了希望。无法想象,如果有一天地球上没有了绿色,那人类的文明将会如何,到那时,也许只是灰飞烟灭,一切的一切都只会淹没在漫天飞沙之中。当一片片绿波汹涌的森林被无垠的荒漠黄尘所取代,当无忧地在蔚蓝的天空飘荡的白云被漫天滚滚黑烟所替代,当为地球遮风挡雨的臭氧层被无情的氟里昂所破坏,我分明听见了森林的哭泣,白云的叹息,臭氧层的悲伤。

当你跨进东恩中学的校门时,你想过了吗?你已经生活、学习在了一个充满绿色的美丽的校园里。你真要为此而感到幸福和骄傲。让我们把目光扫向整个学校,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氛围。看,"美观大方的教学楼,构筑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宽敞的大道两旁是令人心情舒畅的草坪、花坛,意韵无穷,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春夏鲜花吐艳,绿意盎然,形成了四季长不的园林环境;文化名牌出现在大道上、走廊里、花坛里;每棵树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草坪上立着温馨的提示牌。这一切,你感受到我们学校的绿色和美丽吗?

学校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你想过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吗?回忆一下自己平时的一举一动,你是否做到了保护、保持这美好的环境而努力。你有过随意踏入草坪的行为吗?你有过胡乱打扫教室、包干区卫生而不去想这是不对的情况吗?你有过随手扔下一张废纸、一个零食袋吗?你有过打开学校的自来水笼头,而没有及时关上吗?

同学们,要把我们学校建成一个花园式的绿色学校,还需要我们师生一起努力,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参与环保活动,培养环保素养,人人争做环保卫士。不要把它想象成很大的事情,环保就在我们身边。当你捡起别人掉下的一张纸时,你就已经做成了一件环保的事情;当你记得及时关灯,不浪费用电;当你用好水笼头能及时关掉,而不让水白白流掉;当你下课、活动时能做到有秩序、有克制,而不是高声喧哗;你就已经在做着环保卫士应该做的事情了。诸如此类的太多太多小事,我们其实都能做到,但可能我们同学以前都是没有去仔细面对和想过的。当然,争做环保卫士,我们的目光还要看得更远。一节小小的电池就可以污染一个人一辈子所需要的水;一棵树一年产生的氧气可以让一个人受用一辈子,一只塑料袋需要经过400年才可能被完全分解掉;对于这些环保的知识,你了解吗?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要用环保的眼光来看发展,用环保的行为来做事,只有这样,才能留给后人们一个能让他们安然生存的,干净的、美丽的、环保的地球。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必须有勇气站起来对大自然做出承诺,承诺用我们的双手使地球母亲恢复青春容颜,承诺用我们的行动来感动大自然,承诺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保证我们的校园永远美丽、干净。但承诺自然并不仅仅是做出承诺,更应是以行动来实现我们的承诺。多弯弯腰捡捡果皮纸屑,多走几步,不要穿越绿化带,践踏绿地。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地球母亲,净化绿色校园。

保护地球的作文4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母亲,他总是慷慨。无私的给我们提供各种我们人类需要的东西。而我们,我们身边的人却总是伤害地球。比如说随地吐痰。到处乱扔垃圾,别看这些都是小事,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人人都这样做结果会怎样呢?

舟曲泥石流就是因为人们乱砍乱伐加上持续的大雨天气导致了山体滑坡从而形成了泥石流,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疯狂掠夺自然资源,消费化碳燃料,导致温室气体排放过量,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矿山滥采滥挖导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

还有如果人类胡乱砍伐树木必将造成沙尘暴。

同学们,地球母亲在哭泣。当你正过着快乐安详的生活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我们的生活环境正一步步的恶化?当你打扫自己的庭院的时候,可曾想到随手捡起大街上。校园里的白色垃圾?当你充分享受春日里的和熙阳光时,可曾想到南极的上空已经失去了臭氧层的庇护。

破坏地球很容易,难道保护地球就如此难吗?当你随手乱扔垃圾时,难道就不曾想到养育我们的地球?其实,做到保护地球母亲并不难:随手捡起垃圾扔进垃圾桶。不滥用化学品,节省资源。

天空是那么蓝,河水是那么清,森林是那么密,就在自然环境给予我们美得享受的同时,有些人也在向大自然索取并不应得的东西。我们不应该这样。我们应该一起携手保护地球母亲,做个孝顺的好儿女。如果人人都这样做,就不会有那么多灾难,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伤亡。让我们一起创造出美好的明天吧!

保护地球的作文5

地球是一颗美丽而神秘的星球,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个鲜活的生命,让子孙后代繁衍生息,她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坚强后盾。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母亲,是我们美好的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现在的地球正面临着严竣的环境危机,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的盲目浪费而深感心痛,“救救地球”——我们的母亲吧,她是我们的生命。

保护地球的资源,就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节约用水、用电、低碳生活,不浪费食品,垃圾分类,再次利用,让地球上的资源得到人类合理的利用,杜绝浪费。

保护地球的环境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做环保小卫士,我们要积极参加一切环保活动,爱护花草树木,植树造林,清理垃圾,不随地吐痰,远离白色污染,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篮子,让我们周围充满绿色;积极进行环保宣传,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大量的环保图片和环保知识,我们倡议“多养一盆花,多养一棵树,爱惜每一片绿地”,让我们地球充满生机,让我们共同走向美好的绿色明天。

第7篇

还地球一份美丽

美丽的自然带来美丽的心境,美丽的心境带来了美丽的生活。千百年来,人类在不断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造福着自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感受清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触摸壮丽;"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让我们聆听喧闹;"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让我们亲近悠闲;"棠梨叶落胭脂色,荠麦花开白雪香",让我们体味斑澜。碧海蓝天,看海鸥飞翔;冰封雪飘,听松涛轰鸣;莺飞草长,赏鸟语花香。清晨,观赏大海分娩太阳;夜晚,仰观广宇闪烁星辰;雨天,让雨点亲吻面颊;雪天,让雪花喜挂眉梢;喂蚂蚁美餐,浇花草甘露;问候晨曦"你好",道别月色"晚安".

这些惊人的数字,这首网传的词,其实已向我们发出了严正的警告:如果只顾盲目地吮吸自然的乳汁,而不立即行动起来,投入保护环境、拯救家园的战斗,最终毁灭的将是我们人类。

所以请从我做起吧!从你的脚下捡起一个塑料袋,从你的手中节省一张纸,从你的家人少用一度电,少扔掉一节旧电池……从现在开始,如果每一位有车的朋友一星期可以少开一、两次车,每个让家长用车接送的同学一周能主动让家长少接送一两趟而改乘公车或骑自行车,我们就会有拥有更多的蓝天……

如果我们不想选择坐以待毙,那么就该觉醒过来,自觉的从身边的环保小事做起,蓝天、白云和绿草地就会这里安家。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滔滔江海,片片绿叶能够造就莽莽森林。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拿起手中的环保之笔,在我们所处的街头巷尾,在这幅美丽而古老的画卷添上自己的一抹绿色,就能使我们的家园掩映在绿色健康的海洋中。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我们集体的力量来打赢这场环保之赛,还地球一份美丽,让我们这块世代繁衍生息的土地更加的洁净,给人类一个更好的生存空间!

低碳环保,从我做起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低碳环保,从我做起。

低碳环保是健康自然的一种象征。绿色环保能带给我们生机、带给我们活力,而绿色校园中的“绿色”也就不只是一种颜色那么简单。走进我们如今洋溢着书香味的校园,你会被那迷人的风景所吸引。高大现代化的教学楼,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鲜艳夺目、争奇斗艳的花卉。漫步在校园里这一派绿景下,会使你感到精神振奋、心情舒畅。校园中的绿色风景,对我们同学是极其有益的。不是吗?一节课后,站在走廊上看看校园中的绿,让我们大饱眼福,也使精神达到更高、更好的状态!在课余时间,同学们又可以在校道上走走,看看周围的景物,不是有置身花园之感吗?由此校园的美好可见一斑。

所以,我们就应该让校园中的绿色永存。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必然为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无限的乐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感受清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触摸壮丽;“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让我们聆听喧闹;“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让我们亲近悠闲;“棠梨叶落胭脂色,荠麦花开白雪香”,让我们体味斑斓。雨天,让雨点亲吻面颊;雪天,让雪花栖挂眉梢;喂蚂蚁美餐,浇花草甘露;问候晨曦“你好”,道别月色“晚安”。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说过:“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头脑一起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自然,人类自我的本真。自然界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物质和能量,是人类存在和延续的基础。雨果曾说:“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近年来,人类由于对环境不够珍惜,随心所欲,滥伐林木,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有关环境方面各类惊人的数字令人毛骨悚然,这其实已向我们发出了严正的警告:如果只顾盲目地吮吸自然的乳汁,而不立即行动起来,投入保护环境、拯救家园的战斗,最终毁灭的将是我们人类自己。为了保护地球母亲,我们需要携起手来,做力所能及的事。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平静的生活里奋力拼搏,生活在都市里,随处可见的住房广告上,总是将居住环境写得极美,青山,绿地,蓝天,碧水是都市人对优质居住环境的期许!

窗可透光,窗可通风,窗可映影……常常在窗边看夕阳西下,在晚霞瑰丽的时刻,在窗边静静地欣赏落日与云彩绚丽的景象,那景象真让人神往与陶醉,西天的色彩艳丽而浓重,这就遮避了许多无赖与困境。白天,城市的天空往往有些灰暗,苍白,严重的污染使得窗外的远景朦朦胧胧,城市的发展使窗外高楼林立,密密层层,挡住了我眺望远处的视线;夜晚,城市的天空又显得躁动而混乱,霓虹灯,路灯,车灯,探照灯,张扬着强光映进窗来,使人感觉失却了许多夜的宁静。现实中的都市总是高楼林立,人群熙攘,车水马龙,但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绿色家园。

都市里,小区楼下才会有花草树木。树梢努力地摇动着,落叶翻飞在枝丫间恋恋地不忍离去,感觉空气中飘来了一阵阵青草味,隐隐地还有些花香。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但还需要一些点缀,环境亦是如此。楼房周围修建一些人工湖,种些水生植物,喂上些许小鱼小虾,在周围设置一些健身器械,这样既打破了环境的寂寞,又增加了风景的内容,人们又将工厂搬到郊外,在公路边安装消声器,再种上些花草树木,扩大植被面积,把城市建设成为了真正清静,幽雅,安逸,花香鸟语的绿色家园。

绿色是大自然赠与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绿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人都渴望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环境里。近年来相应“创建卫生城市”的号召,我们的校园环境也正在发生着全面的变化,校园环境建设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校园绿化程度直接作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决定着校园生活的几多色彩,当然,绿色校园不只是环境绿化与垃圾处理问题,其涵义应更广更深,指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比如,严肃活泼的学习氛围,积极进取的班级精神风貌等。创建绿色校园,不仅只是要有优美的硬件环境,更应该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和素质,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人人都是护绿天使,我们要用绿色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周围的人。我们更应该保护校园环境,共建绿色校园。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低碳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切实地树立起时代责任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共建绿色校园,同护地球母亲,让我们行动起来,将绿色作为我们校园生活的主旋律,用爱心去关注环境的变化,用热情去传播低碳环保的理念,用行动肩负起低碳环保的重任。

让地球妈妈更美丽

老师们、同学们:你们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地球妈妈更美丽》。

曾记得在我幼儿时,妈妈给我描述过这样一幅画: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高高的山,绿绿的草,清清的河水潺潺的流。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互帮互助,亲如一家。多美的画呀!如今,每每忆起,我还是如痴如醉。现在,我已从无知幼儿成长为懵懂少年,我常去我的外婆家。外婆家在乡下,在外婆家门前有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小的时候,我和伙伴们常在那里嬉戏、玩耍。一到夏天,一群群小蝌蚪就会在小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享受这美好时光。可好景不长,近几年来那里建造了许多工厂,一些污水源源不断地排放入小河中,在加上一些家畜粪便和人们的生活垃圾不断排入,小河从此失去了它昔日的美丽。天气一热,河岸边河里的臭味常常招来一些蚊子、苍蝇到处飞,让生活在周围的人们苦不堪言。

这都是怎么造成的呢?是人们的行为不文明,不爱护环境造成的。如果人们多动一动手,多弯一弯腰,多捡一捡垃圾,一起来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就不会造成这样。

再举个例子给你们听听。有一次我和妈妈去上街,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砰”的一声,我转头一看,原来是两辆自行车相对而行时,不知怎么的碰撞在一起,也不知谁对谁错,只见那个年纪稍大点的中年人,从地上爬起来后,赶紧对另外一人说:“对不起,对不起,是我骑的快了点!”那个年纪轻些的人从地上爬起来后,一脸怒冲冲,刚想开口骂人,听到对方这样一说,反而有点不好意思,故作没事似的说:“没关系,没关系,你下次骑车小心点!”一场剑拔弩弓的“战争”就在双方的谅解中烟消云散了。环保演讲稿

你们看,就是因为双方的文明言语,化解了人与人间的矛盾。再回首我们身边,一批文明小天使已活跃在校园内外。马路上,小英劝妈妈不能闯红灯;公园里,童童劝阿姨不要随地吐痰;酒桌上,小杰让爸爸少喝酒,不吸烟;教室里,红领巾们弯下腰,低着头,在为环境的保洁而出力……

第8篇

关键词:全球变暖;低碳生活;地理教学

一、低碳理念的提出

面对全球气候的变化,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协商如何减低或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也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低碳生活、低碳经济。在当今世界,低碳运动已经成为一场涉及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2009年12月7日,以“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为称号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开幕,有192个国家参加,几乎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中国政府承诺,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随即一股强劲的低碳旋风开始席卷中国,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理念迅速渗透到经济运行、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时代在发展,人的认识也随着不断地变化。肩负培育下一代重责的学校也应紧扣时代的脉搏,用切合实际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新理念去教育学生。

二、充分利用地理课堂,培养学生低碳生活意识

要使学生养成低碳的行为,首先应当培养其低碳意识。初中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可能并不成熟,并不完善。所以,在进行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基本的理论观点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予以阐明,使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正确的思想意识。

例如,在学习初中地理七上“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内容时,就可以把教材内容加以适当加工和延伸。教材中论述“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时,更多的是以大气污染物为切入点,论述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关于日常生活和和工业生产中如何提高空气质量,如何减缓全球升温的趋势以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理论较少。那么,结合“低碳经济”的理念,就可以对此作进一步的补充,告诉学生这样的理念:中国人口众多,如果每个人都注重在生活消费中降低碳排放量,这样累积起来的所能减少的碳排放量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就可以为减缓全球气温升高做一定的贡献。

其实,生活中少用一张纸,少用一度电,都是减碳的具体体现。同时,可举一些生动的例子,如马尔代夫召开水下内阁会议以提醒全球关注气候变化,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温室效应”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危害。通过这些阐述,学生就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要想避免环境对人类的报复,就必须从自我做起。因而低碳经济并不是看似与自己无关的事,而是可以从生活中的许多细节入手。

同样,低碳经济的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许多地方都可以进行渗透。最终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学生拥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能分辨不同的行为与碳排放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会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达到一定的认知水平,是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三、在课外实践中贯彻落实低碳理念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低碳理念,仅仅是为养成教育做了铺垫,要想让低碳理念渗透学生的生活,关键还在于培养学生的行为,实现从思想意识到行为习惯的变化。

我校每年利用各种纪念日,如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相关活动,通过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绘画比赛、国旗下讲话等形式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通过举行“绿色行动实验班”的申请、评定和授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植绿护绿、垃圾分类、废电池回收、绿色消费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行动;通过举行“节俭班级”的评比活动,培养学生节水节电的意识。此外,创建校园环保监督岗,推出“低碳金点子”征集活动,校园闲置地补绿,邀请专家开设低碳专题讲座等,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他们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宣传者、实践者。

学校其他科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将低碳的理念贯彻始终,节约每一分教学资源,并且尽可能地将可回收教学资源回收再利用,做到不滥发讲义,单面讲义再利用,随手关灯……渐渐地,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进而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

第9篇

一、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地理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阳光、空气和水以及广阔的空间与活动场所,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没有了环境也就没有了我们人类。长期以来,人们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由于对土地、森林、水和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乱砍滥伐、过度放牧、无节制地占用耕地等,使得全球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这些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且由于许多人环保意识淡薄,破坏资源、损害环境的行为还时有发生。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与环境的对立和统一关系,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及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途径,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本身,使学生产生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挖掘这些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渗透,达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目的。如在进行世界的气候、土地资源、水资源、农业、工业等内容的教学时,都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阐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讲初一地理“气候变暖”的内容时,通过让学生课前了解相关内容、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他们认识到: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同时大量地砍伐森林,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这是最终导致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气候的变暖不仅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地区被淹没,还会使生态失去平衡,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危害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在学习中国地理时,要强化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我们的国情,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如讲到我国的自然资源时,既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又要让学生认识到,因为我国人口众多,使得各种资源人均占有量极其有限。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人类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的要求,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他们纷纷表示自己以后要以步代车、过低碳生活等。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1.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课堂教学是地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主要途经,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主阵地,创新教学方式,以达到环保教育的最佳效果。教学中可充分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出示图片、放映录像等),通过图文并茂、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动为静的手段,增加教学的容量和教学的直观、形象效果,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报纸杂志、调查访问等形式收集各种环保资料,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教师还可以把课外收集的各种有关环境污染的实例和数据用于教学,这些生动有趣的实例和触目惊心的数据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效果。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

学生良好环保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实践。如果一个人不能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也只是一句空话。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和检验,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变为环保实践行为。

(1)配合世界环境主题日,让学生参与实际的环境保护活动,譬如以每年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为契机在全校有意识地开展各种相应的环境教育活动。如进行环保知识讲座、举办有关环保的班会,设计黑板报、手抄报,进行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加强环境意识的培养。配合世界水日,让学生统计家庭、社区的用电、用水情况,调查在水、电利用方面有哪些浪费、污染等不合理现象,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提交给有关部门,并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的好习惯。在世界环境日到来的时候,让学生关注地球母亲,走出校门,走进街道、社区,拣拾白色垃圾,美化我们生活的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2)在日常生活中开展“文明行为弯弯腰活动”,发现地面上有脏物,马上弯腰捡起来放入垃圾箱里,保持环境干净整洁。每个班都分别设置垃圾分类回收桶,把废纸、饮料瓶、废旧电池等物品一一分类收集,并上交有关部门。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环保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他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意识,帮他们逐步养成了节约水电、收集废品、不使用一次性日常用品、爱护花草树木等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起到了卓有成效的环保教育效果。[L]

第10篇

人类城市的进程离不开对城市的规划及美好生活的向往。绿道,作为其重要一项,将城市土地、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本文以广东省珠海市的城市绿道为研究范本,以新型城镇化为研究背景,通过对城市绿道的设计规划和设计管理两方面内容的表述,阐释城市绿道对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意义及绿色城市建设的积极潜能。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绿道 设计规划 设计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026-02

― 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城市建设

(一)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基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提出,它力求以人为根本,以城镇为载体,逐步推进和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化。城镇化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标准,是该国或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参考的重要依据。从世界范围来看,城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由农业向非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据联合国2014年《世界城镇化展望报告>,北美的城镇化率为81.5%,欧洲为73.4%,亚洲为47.5%(图1)。目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期,推动城镇转型升级对于推动和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绿色城市建设与绿道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高智能化水平,增强历史文化魅力,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加快发展新能源、小排量等环保型汽车、加快充电站、充电桩、加气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步行和自行车等馒行交通系统建设,积极推进混合动力、纯电动、天然气等新能源和清洁燃料车辆在公共交通行业的示范作用。”作为将城市土地、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机联动的重要杠杆,城市绿道对促进城市向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道是一种线性开放空间,它通常沿着自然廊道建设,如河岸、河谷、山脉或者在陆地上沿着由铁道改造而成的游憩娱乐通道、一条运河、一条景观道路或者其他线路。美国是绿道建设最早、经验最成熟的国家。其东海岸绿道全长约4500公里,是全美首条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和文化遗产旅游于一体的绿道。德国鲁尔区将绿道建设与工业区改造相结合,通过七个“绿道”工程将百年来原本脏乱不堪、传统低效的工业区,变成了一个生态安全、景色优美的宜居城区。新加坡于1991年开始建设一个串联全国的绿地和水体的绿地网络。我国的城市绿道起步相对较晚,主要分布于东部或沿海等少数地区。

二 珠海城市绿道的设计规划

(一)背景简述

作为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绿道网的一部分,珠海城市绿道规划源于2010年。

其中,绿道1号线和4号线途经珠海(图2)。绿道1号(香洲绿道)线途经珠海市香洲区,4号线(斗门绿道)途经斗门区。路段规划类型包括:滨海都市型、田园郊野型、历史人文型、体育竞技型、海岛休闲型和工业生态型,确立“四纵两横二环六岛”的整体城市绿道规划(图3),并结合驿站、小广场和城市自行车等设施打造路段“兴奋点”。

(二)规划效应

珠海城市绿道的规划从城市土地、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三个方面带动有机融合,形成串连和辐射效应。首先,城市土地。绿道1号线(香洲绿道)将城市东部由北至南串连。北起珠海高新驿站,南达珠澳驿站,将唐家和香洲主城区连接,全长约81公里。绿道4号线(斗门绿道)由东至西串连城市。东起西沥大桥,西至斗门古街,途经新二村、白石村、西湾村和斗门村,全长约28公里。其次,自然风光。绿道1号线(香洲绿道)的定位是珠江西岸山海休闲绿道,从北段唐家湾片区南行,绿道线路紧邻海岸线,沿线风景囊括山、海、树、花等景色,直达珠澳驿站。绿道4号线(斗门绿道)定位则以生态休闲为主题,通过河岸和乡村的绿道修建,带动河流、岸堤、村路等沿线绿道的风光开发和保护(图4)。再次,人文景观。珠海城市绿道借助公园、驿站打造绿道“兴奋点”。以绿道1号线(香洲绿道)情侣南路粤海驿站为例,该驿站提供饮料、免费无线网路、洗手间等便民服务,市民或游客在休息的同时也可以欣赏海岸风景,进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景观。(图5)

三 珠海城市绿遒的设计管理

(一)挑战万面

珠海城市绿道的设计管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规划。应遵循“四纵两横二环六岛”的城市绿道总体规划原则。从珠海城市布局看,东部以香洲为代表的主城区绿道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未来需加强区内以街道为规划思路的绿道网络的规划与连通。西区,作为珠海未来城镇发展的重点,一是需紧密连接村、镇、乡和区,利用现有地形和路况,以斗门绿道为核心,带动西区绿道网络规划布局和建设并连接与东区香洲主城区的绿道网络。二是连接与珠海横琴新区横琴岛的绿道网络,形成基于绿道辐射效应的人口和资源的对接和连动,进而刺激消费与需求。其次,运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绿道不仅需要合理的规划,更需资金、技术、人力三个方面的良好运营。统筹三方面因素是珠海城市绿道的运营关键。在资金方面,可形成由政府和民间双重注资的保障机制,配合网络资金公开平台和季度预算、决算审批确保安全。在技术方面,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研发的道路铺设和维护材料,利用绿道双向开放空间架设太阳能、风能驱动的照明和绿化灌溉系统,降低火力发电所产生的碳排放。在人力方面,建立技术监督、运营维护、规划研发三套人才队伍的分工协作与统筹。再次,公众。提高公众参与的挑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传播。高效的信息传播是公众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利用广播、电视、网路、微信等公众传播平台,在港口、码头、机场、车站等公众场所宣传,提升绿道的公众参与度,争强公众绿色出行的意识。二是制造快乐。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不定期举办以绿道为题材征文、艺术创作、户外健身等大众文体活动,使绿色出行深入人心。

(二)潜力万面

任何小镇或城市,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会遭受劣质环境的影响。从世界范围内看,城市的发展正走向一种低碳、节能和环保的新型发展理念和变革。未来的珠海城市绿道将对城市的节能减排、交通出行、城市特质方面起到积极深远的意义。首先,节能减排。能源所导致的碳排放是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珠海城市绿道的实施增加了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连通了城市区与区的空间,带动了以非机动车方式出行的生活理念。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也符合社会发展对于环保和生态人居环境的要求。如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提出的“至2025年成为世界首个低碳首都”计划。其次,交通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意义在于减少堵车所带来的时间等待和交通堵塞。珠海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设立方便了市民和游客的出行方式。其中,主城区195个自行车刷卡租赁站积极带动人们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不仅提高绿道使用率,而且也可缓解高峰时段的“塞车现象”(图6)。再次,城市特质。绿道的规划建设不仅可以使节能减排、交通状况起到改善作用,而且可以提升城市特质。随着珠海横琴环岛绿道网路逐步建成,由情侣南路延伸线将把主城区绿道与横琴紧密连接(图7)。同时,以香洲绿道和斗门绿道为主干绿道的城市绿道延伸线将紧密连接东西和南北城区,提升城市的整体人居环境与生活空间,为城市向低碳、环保、宜居的城市转型和升级提供持续动力。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环境教育;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59-1

一、结合教材内容课内渗透

课内渗透主要是指在传授知识中渗透环境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关环境污染的危害和治理、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的教育。如在讲述水资源的内容时,要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生成,水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全球因水资源短缺所产生的严重的环境问题,诸如沙漠化、淡水资源缺乏、河流出现断流、工业和城市生活因缺水所带来的问题等。并且要对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进一步提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设想,让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讨论逐步提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各种措施和途径,让学生树立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自觉投身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去。

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突出的环境问题,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文字材料、图表或漫画展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思想中。另外还有以漫画形式出现的如小鸟的悲哀、小草的哀求、飞来的山峰、就地取“材”等以及配置的《家乡耕地减少的忧思》的调查报告和《家乡水资源利用调查》、《家庭用水调查》;还有空气污染指数的高低与空气质量状况与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等。因此挖掘地理教材中蕴涵的环境教育素材,对加强学生生态环境教育至关重要。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渗透

课堂教学是地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整合,创新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电视、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在课堂教学中增大教学容量,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学生对滑坡、泥石流比较陌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件给学生讲解泥石流的危害性:堵塞江河,摧毁城镇,破坏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并引导学生分析泥石流产生的原因:一是山区暴雨多发;二是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流量流速加大,其中人为原因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这样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使课堂教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大为扩展,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增强了环境教育的效果。

三、通过学生探究学习渗透

地理探究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初中地理教学。具体地说它是指教学过程,在地理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讨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多样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其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当然,探究学习方式在地理环境教育中是有其特定的对象内容的,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能够解决或部分解决的问题,才适合于探究式学习。

四、开展环保纪念日活动渗透

环保纪念日主要有3月12日的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22日的地球日、5月31日的世界无烟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6月17日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9月16日的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等。地理教师在重视实践活动对提升学生的环境意识的重要性的同时,可以结合以上这些节日开展活动,让学生在环保实践中学到知识。例如,我们结合6月5日世界环境日,开展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进行宣传环保知识、举办环保知识竞赛、征文竞赛、举办环保绘画比赛等活动;还可以举办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图片展览,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结合“地球日”、“地球一小时”、“爱鸟周”等活动,举办相应的“污染与健康”、“生态环境问题及改善对策”、“人口与计划生育”、“低碳生活”、“光盘行动”等知识讲座、图片展览、黑板报、墙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努力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宣传《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土地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五、组织兴趣小组课外渗透

在我们的地理教材中,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点都介绍得面面俱到,有许多内容必须靠我们课后去查阅,去拓宽。而且学生对老师课堂上照本宣科的讲授往往不感兴趣,而对自己亲力亲为的事情却往往兴趣浓厚,再加上应试教育的限制,也不能在课堂上无限制地讲授环境知识进行环境教育,因此,在课外组织环境兴趣小组,开展环保活动就显得很有必要。

第12篇

关键词:科技实践; 创新; 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13-002

十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我们认识到,一个国家要振兴,就要培养大批科技型人才。科技型人才的培养,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让青少年接受科学启蒙教育。

一、创设科技氛围――构建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很高的科学素养,其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国民的科学素养,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我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凸显学校青少年创新科技教育特色。如举办每年一度的“科技节”活动,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到科学幻想画和科技制作中来,努力在校内营造出浓厚的科技艺术氛围。注重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科学科技探索活动,让学生参与新的科技领域的探索,展开千姿百态的科学幻想,画色彩鲜艳的幻想画,以及开展各种发明、科技制作、生物、物理和化学创新实验等,让学生带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去动脑筋、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新的意识,训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才能。校园里充满了科技馨香,一个个饱含灵性、充满创意的作品,一幅幅奇思妙想的科幻绘画作品,一项项学生科技研究的成果在校内遍地开花,成为学校一大特色。当学生置身校园,就会被学校浓郁的科技氛围所感染,体验到探索与研究的愉悦,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陶冶着情操,完善着人格,成长着能力,发展着自我。

二、丰富创新实践――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所有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强化和提高,成为创新人才。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追求,这是进行创新的动力,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先贤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指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作用。真正的“乐之”才会创作出优秀的科技作品,真正享受创造过程。

1.从科学幻想画到科技制作

幻想是学生们在生活中的奇思妙想,是他们纯真心灵的一种大胆的无拘无束的表露,也是一种聪明聪颖的反映。人生的起飞,理想的腾跃,往往都是心灵彩翼在翱翔。科学的幻想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万花筒,是一首壮丽的人生梦幻曲,是一扇天真的聪明窗。在参加江苏省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的科学幻想画体现他们对未来世界的无限向往,如画的《太空电梯》,使我们去太空的探索变得便捷。《细菌也是宝》体现学生对新型能源的幻想,《中国低碳空间站》更是对外太空的探索画出了蓝图,我校的学生获得了很多奖项,这些是对学生的莫大鼓舞,也成为学生们从科学幻想迈向科技制作的动力,如有位同学就把自己曾经画的《可伸缩公交车》,做成了可伸缩的公交车模型,可以节约能源和交通空间,获得了市级的奖项。

2.从变废为宝到节能减排

在科技主题活动中,以“天地是一幅画,画里有你我。描画生活风景,风景中生活。天地是个园林,人在桥上过。”园博会的主题曲,我带领同学进入先进的从“变废为宝”到“节能减排”的优秀例子,先让同学领略北京园博会是将垃圾填埋场,经过3年建设,1200多万株灌木、花卉已将原来的垃圾填埋场变为城市园林景区,原先的深坑被打造为下沉式花谷“锦绣谷”,在那里可以观赏“晴雪、叠翠、趵突、晓月、秋波、春荫、夕照、烟树”的“燕京八景”。此外,园博园40公顷的湿地也为水源净化、修复永定河河道、调节城市热岛效应作出了贡献。重点介绍科学技术为生态园林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园博会建设广泛采用了透水砖、节水浇灌、垂直绿化、地源热泵系统等新材料、新技术。单是地源热泵系统这一项,每年就能节约标准煤151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40吨。在听完介绍后,同学们意识到生态文明对“美丽中国”的重要性。在科技实践环节中,都采用了低碳环保的材料,如在科技制作《初识太阳能》中,采用废旧的手机电池蓄电及旧风扇运行,充分体现了“变废为宝”,并把可再生的太阳能成为主要的电力来源,又升华了“节能减排”。同学们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带入他们能宣传的范围中,落实到今后的实际行动中。

3.培养创新意识

初中科技活动可以突破课本内容和形式的局限,密切联系实际,反映最新技术成果,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创新精神。心理学表明,青少年时期学生的抽象性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出现了思维的独立批判性,表现出思维的独创性。这个时期,青少年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他们愿意独立思考,提出一些新的设想和见解,乐于去尝试新的方法。我们应珍惜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有主见、有耐心、有毅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主动地、独特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具有创见的思维,具有求异性、独特性、主动积极性等特点。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一切创造活动的主要源泉,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科技活动中作为探索未知的实践活动,必然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能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广泛联想、大胆想象、灵活独特地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和由之激发的浓厚兴趣又会起到巨大的“内驱力”,产生强烈的创造意识,推动创造思维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因此在科技活动的学习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鼓励学生探索求异,对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点滴富有创造性的言行,要及时进行鼓励、引导、赞扬,对于学生的好奇心要尽量满足和保护,形成人人讲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创新氛围,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利用社会资源――传递科技正能量

1.科技协会的总引领

每年大丰科学技术协会都积极组织各种科技大赛,包括科技制作、科普征文和科学幻想画等等,我校积极参加各类省市级的科技比赛,在多年的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很多学生获得大奖,在此基础上,大丰科协的领导对我们辅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我们多参加省市级的培训和聆听专家的讲座,为我们专门请来了省级专家面对面交流,通过学习交流,科技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既而我们的学生更加了解比赛的规则、科学原理、制作上有所创新,向更高的层次的比赛发起挑战。

2.学校社会实践活动

家乡大丰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还有珍稀物种――麋鹿。我校在普及湿地知识、探究湿地保护及稀有物种保护等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又成立了湿地保护志愿者队伍,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着意地将活动向社会延伸,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体现了作为接班人的青少年在创造新文化、传播新文化中自觉承担的特殊文化使命。

每年三、四月是学校的“学雷锋”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月,在每个实践点积极宣传环保、节能减排以及科普宣传,社会反响很好。联系社会实际开展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热情,学校组织进行了科技知识竞赛、每月一次的科技知识讲座、科技征文等系列活动,大大激发了全校学生开展科技训练的热情。学校德育教育中有很多工作是与科技教育有关联的,如每月的星级评议环保节能星级班级的评议。每年六月与十二月确定科技教育主题月,黑板报、校园广播、手抄报等活动,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爱科技的热情,树立正确观念,落实到行动中去。

3.关注科普教育基地

运用社会科普教育基地如:大丰未来科技馆、东方创意产业园和海洋科技馆等地方,以东方创意产业园为例,学生一进门就被“大黄蜂”吸引了,这个变形金刚展示了环保铁艺――用废旧金属制成的“变形金刚”,传递了“变废为宝”的环保艺术理念和创造价值。可别小看“变形金刚”上的零部件,有大丰的阀门废旧配件,有空压机废旧配件,是真正具有大丰元素的环保作品。学生通过参与、体验、互动等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为目的,延伸了课堂的科技教育。科技参观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学生在丰富多彩、富于创造及想象的科技学习环境中感受到自主发挥的心理气氛,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想象能力。这样润物细无声的学习,让很多科技环保的理念深深的留在学生的脑海里,也落实到他们今后的生活中。

四、合作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1.增强团队意识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在的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平时学习竞争激烈,也使部分同学比较自私。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机会并不多,且较多停留在口头引导鼓励的层面。在科学实践中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小组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组中,也许有的同学知识面特别广,思维活跃;有的同学实验操作能力特别强;有的同学计算机特别好,口头表达能力强。如果每个同学都能扬长避短,那他们的潜能就会被最大程度地激发。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他们具有很好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必须尊重他人的想法,敢于承担责任,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精神弘扬也把乐关于合作、善于合作作为重要的基石。

2.激发自主探究能力

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着眼于让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可持续地终身发展。与之相应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性的科学实践活动在学校中广泛开展。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搜集材料、整理、加工、应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大大加强。他们在活动中大胆地尝试、探究,从而获得一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探求态度、批判与创新能力,以及开放而多维性的知识的集合。自主探究不仅课内要进行,而且要延伸到课外。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课外后继性研究,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一环。如根据同学们兴趣爱好,组建“生物小组”、“物理小组”、“科技创作小组”等等,结合教学内容,指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把观察到的现象、新的发现及时记录下来,定期开展小组汇报交流活动和创新小制作进行展评,这对学生的激励是不言而喻的,不但能促使学生将研究活动内化为乐于从事的日常生活内容,而且创新素质也将在自觉活动中得以培养和提高。

综上所述,科技教育着重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接受、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塑造创造性人格,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得以逐渐形成,创新活动才能得以完成,促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以上是我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初步探索,加强课堂上的科技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也是教师提高自身修养的动力。多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开阔眼界,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新一代的中学生能够热爱科学,并运用到平时生活中。只要坚持不懈地把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做实、做细,学校就一定能够为孩子们提供一片更美丽、更广阔的创新发展天空,让学生在体验科学、发展能力、成就自我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齐小兵.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彩虹――科普活动创新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