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课件内容

语文课件内容

时间:2022-09-26 11:02:44

语文课件内容

第1篇

高中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了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打破了以往“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统天下的语文教学格局,实现了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黑板静态教学模式到“互动式”的动态演示教学模式的转变。同时,它还拓展了高中语文学习的空间和视野。

一、高中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存在的问题

高中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颇受中学师生的欢迎。近年来,在观摩了校内外及省内外的一些高中语文优质课的比赛活动后,发现很多参赛教师在进行公开课和观摩课教学时都喜欢使用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但是,有不少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否则,将对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影响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高中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使用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过分地追求教学课件的“形式美”。忽视其“内在美”

有的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时,往往变成了纯技术层面上的操作,将语文教学课件背景设计得色彩缤纷,眼花缭乱,其间还穿插大量五颜六色的图片,甚至是音乐,以此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神经,活跃和调节语文教学课堂气氛。其结果导致学生的兴趣点不是集中于语文课程内容学习本身,而更多的是集中在这些图片、音乐及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操作上,忽略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质内容。

在进行观摩课和公开课教学时,有些教师片面追求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形成了“无多媒体不成观摩课、公开课”的思维定式,也有些评委在听课和评课时,只注重授课者是否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对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者大加褒扬,一味给予好评。尽管这些教学设施和手段使课堂教学内容呈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可是在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却存在明显不足,存在“以录像代讲解、以录音代讲解、以屏显代板书”的弊端,仅仅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电子化、声像化而已。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时,应将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得严丝合缝,恰到好处,而不应一味突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不顾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将各类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影片等一股脑地加进教学课件和语文课堂中,去追求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高、精、尖。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不仅要讲究教学课件的外在美形式美,更应突出教学内容的内在美,突出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二)语文课程被信息技术完全占领。忽视了语文课程本身的学习和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观摩公开课教学时,许多老师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施教的教学课堂,常常是被课件的放映展示所垄断。教师不仅为教学课件编制形式所累,而且易被课件材料牵着鼻子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临堂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无从发挥。同时,学生的学习也是按照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进行,学生只能顺应课件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做一些简单地应答,没有足够的时间做深入的思考,更不用说与教师进行交互活动。甚至在一些课堂上,有些学生只是对多媒体信息技术本身感兴趣,他们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好奇心远远超过对语文课程内容的学习。

另外,教师一味追求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时课件演示速度又较快,画面停留时间短暂,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做课堂学习笔记。语文课堂原本非常强调学生做课堂笔记,这样可以使他们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课后按照课堂学习笔记及时复习和总结,还可以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对比学习,做到融会贯通,提高语文学习效率。一些教师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施教的语文课堂,没有准确把握好课件演示的频率和速度,导致有些语文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上课根本听不懂教学内容,也无法做课堂学习笔记,只凭课堂上看那么一点,听那么一点,学生对语文课程需要识记的内容也很容易忘记,如此会使学生记忆难度加大,引起学生的反感和疲惫感。这也就是有些学生一上课就睡觉或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只是希望课后将老师的课件拷贝一份完事的根源。

语文课程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最终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是以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基础的。而有些语文老师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的语文课程教学,以多媒体教学课件信息的展示来代替学生的积极主动探究,只注重语文教学课件的演示过程,缺少对学生有效思维的引导和教师的随机点拨,缺少对文本内容的有效感悟、阐发和挖掘,没有真正引导学生去学习把握文本内容。笔者认为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既没有学习到语文课程应该学习的内容,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也没有发展,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笔者认为,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语文课堂教学时,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像黑板、粉笔一样,只是辅助教师开展语文课程教学的一种工具,不能让语文课堂被多媒体信息技术完全占领。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该是一个得力的”助教”。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也应当在“启发点拨”学生方面下工夫。学生能够理解的内容要简化。对学生难于理解的学习内容,也不能全部用教学课件演示给学生看,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注意逐步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

第2篇

关键词: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69-02

随着我国本科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广泛开展,就业市场对本科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外语应用能力有了新的要求,专业外语应用能力成为21世纪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必备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和未来发展。[1-4]我国教育部对本科生的双语课程教学十分重视,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采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本科双语课程。[5]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又指出: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增加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鼓励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教育部2004年8月开始试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双语教学被列为主要评估点之一。双语教学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高校在本科生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近年来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也突显了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重点内容设置不当、教材建设相对滞后、双语教学师资不足、双语学习氛围较差、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有待改革等问题。为了使“工程热力学”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双语教学,需要对“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进行合理构建和重点内容进行设置,以期把该课程建设成为高质量的双语教学课程,为提高本科毕业生的整体质量和英语应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以适应国家化人才市场的需要。

一、“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工程热力学”作为能源、环境、机械、化工等大类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兼有理论性、实践性和工程性,它起到承上启下、从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的桥梁作用,是本科生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骨干专业基础课,在上述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核心地位。“工程热力学”课程内容具有概念多、基本理论抽象、富含哲学思维和理念、工程应用领域广泛等特点,要实现该课程的高质量双语教学就要对该课程体系进行合理构建,为保证教学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该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已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在教师团队建设、师资英语水平、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网络资源、课堂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方法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条件,为“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团队认真研究了国内高校开设双语课程的案例,确定了“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课程体系主要由教学模式、教学团队、教学内容(如课程大纲、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实施、多层次启发式教学方法、网络资源、课程成绩评价方法等内容组成,认为教学模式、教学团队和教学团队是保证“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双语教学模式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起到关键性影响,首先要确定双语教学模式。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展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可概括为全外语型、混合型和部分外语型三种。

(1)全外语型。采用外文教材,直接用外文授课。这种模式要求师生均应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2)混合型。采用外文教材,混合外文与汉语授课。与全外语型相比,学生较易掌握课程内容,适合学生接触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也适合多数任课教师的外语水平。

(3)部分外语型。采用外文教材,用汉语讲授。这种模式适合外语知识和接受能力较弱的生源。结合“工程热力学”课程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现有的师资英语水平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建议对“工程热力学”采用混合型双语教学模式。

教学团队是实施“工程热力学”课程体系的人力资源保证,教学团队的建设是关键。经过多年的建设,“工程热力学”课程已形成了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学缘结构等较为合理的教学团队。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青年教师具有较高的英语应用水平,为“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师资力量。

教学内容是一门课程知识面宽窄、程度深浅、系统性完善度的体现,也是体现课程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热力学”在建成校级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网络资源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与资源,为“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的教学内容规划与设置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上述条件下,“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团队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并结合现有的师资条件、课程教学资源、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构建了“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的“三段一改”课程教学方法,“三段”即课前阶段、课堂教学阶段、课后检验阶段;“一改”即改革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法。现就“三段一改”课程教学方法的实施构想简要介绍如下:

(1)课前阶段。课前阶段所做的工作重点是确定双语教学模式、选定中文教材和外文教材、编制中英文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确定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和重点与难点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建立习题与思考题库,并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和习题与思考题库在学校的毕博网络平台开放,供学生结合各自的时间、兴趣和特点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教师在课堂讲授前预习要求,以保证学生的预习效果。

(2)课堂教学阶段。课堂教学阶段是将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授课语言采用中文和英文,英文讲授不低于50%。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课堂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分别有中文和英文版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有中英文对照。课堂教学针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即最高层次、平均层次和低层次。最高层次要求学生以英文教材和英文多媒体课件为主,作业用英文完成;平均层次要求学生以中文教材和英文多媒体课件为主,英文教材为辅,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能用英文和中文同时掌握,作业以中文为主;低层次要求学生以中文教材和中文多媒体为主,英文教材和英文多媒体为辅,对课程的重点内容能用英文理解和掌握,作业可全部用中文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以平均层次为主要教学对象,逐步积累经验后过渡到以高层次为主。

(3)课后检验阶段。课后检验阶段主要包括课程作业批改、网上答疑和讨论、课程实验等环节,不仅可以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还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积极征求学生对本课程教学的意见,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改革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法。双语教学的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法应考虑到双语教学的特点,把英语的应用能力作为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的英语作业、课堂英语提问和交流纳入课程平时成绩,并加大平时成绩的权重,以引起学生对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视,激发用英语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保证双语教学质量。

因此,合理构建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由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分层次加以有效实施,并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可确保双语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重点内容的设置与教学要求

“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重点内容的合理设置是保证“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内容的设置应该基本与中文教学的内容相同,同时应吸纳经典英文教材中的新概念和工程应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满足人才市场的国际化要求。“工程热力学”的内容可分为基本概念和理论、工程应用、常用图表三大部分。结合该课程教学团队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建议将如下内容作为“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的重点内容:

在基本概念和理论方面,主要包括:热力系如闭口系、开口系、绝热系、孤立系;状态参数如压力、温度、比容、内能、焓、熵、火用;热力过程如可逆过程、准静态过程、不可逆过程;热力循环如正循环、逆循环;不可逆因素如温差传热、摩擦耗功、自由膨胀;热力学基本定律如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不同形式的实际气体方程;热效率、制冷系数、火用的概念、常见形式能量的火用、火用效率、火用损失、生成焓、理论燃烧温度、平衡常数、相对湿度、含湿量、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马赫数;卡诺定理、孤立系统熵增原理、克劳修斯不等式;卡诺循环热效率,一般热效率表达式等。[6, 7]

在工程应用方面,主要包括:实际应用案例,气体动力循环如狄塞尔循环、奥托循环;制冷循环如空气压缩制冷循环、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喷射式制冷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蒸汽动力循环如郎肯循环、再热循环、回热循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等;湿空气的加热、冷却与干燥等。

在常用图表方面,主要包括:水蒸气表、水蒸气焓-熵图、常用制冷工质的热物性图表、湿空气的焓-含湿量图等。

上述内容是不同层次学生必须掌握的“工程热力学”课程内容基本知识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主要体现在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不同。最高层次同学能够熟练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和相关的英文资料,能在课堂上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流利口头交流,在课后能用英语完成作业,熟练地应用英文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后复习;平均层次同学能读懂上述内容相关的英文原版教材内容的相关内容,能用英语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能用英语写作部分作业题,能用英文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后复习;对低层次同学,能基本看懂英文原版教材中上述相关课程内容,基本能用英语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掌握上述课程内容的英文词汇和表达方法,能看懂英文多媒体课件中的上述课程内容。在双语教学中要强调学科的专业性,绝不能把双语教学变成专业外语教学。

三、结论

合理构建“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和设置课程内容知识点,采用“三段一改”的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英语应用能力要求,把学科内容作为课程教学的重点,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改革教学方法,有望使“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把“工程热力学”建成高水平的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参考文献:

[1]龙国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评析[J].改革与开放,2011,

(4):173-174.

[2]马剑敏,施军琼,胡倩如.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在我校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8,(26):590-591.

[3]栾晓明,姜,马惠珠.工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初探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6):169-172,190.

[4]曲燕.推进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建设和设想[J].化工高等教育,

2010,(1):84-86.

[5]胡炜,蒋.高校双语教学实践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0,(18):

172-173.

第3篇

意义,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情境式教学。然而如果对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当就会影响语文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语文教学 应用思考

多媒体教学是随着近几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发展的,多媒体课件作为现代教学的主要工具,其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缩短教师的备案时间,在课堂上可以将枯燥、不易理解的语文知识通过多媒体工具进行形象化展示,实现其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研究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多媒体课件概述

1.1 多媒体课件的概念 多媒体课件在现代教学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多媒体课件的概念分析主要是指:根据具体的教学大纲、通过多媒体技术将需要讲解的知识转化为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生动讲解的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工具,其具有积极地作用,它占据教学过程重要的地位,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1.2 多媒体课件的特征 ①丰富的表现力:多媒体课件就是利用动态演示工具将枯燥的课本知识转化为视觉感、听觉感逼真的实物反映;可以将学生不易理解的立体层次事物进行动态的展现,必要的时候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复杂事物的演变过程。②良好的交互性: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在内容的学习使用上提供良好的交互控制,而且可以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学习、更好地体现出“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③极大的共享性: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就是依托网络资源,通过网络资源的全球化传输,实现资源的共享,通过资源的共享实现对于语文知识最新的理解,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广泛的形式实现共享,实现提高语文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过程的优化,实现教学目的。

2 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对于教学过程的重要性是非常显著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多媒体课件的依赖程度在逐渐提高,其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许多的问题:

2.1 多媒体课件的过分使用 由于多媒体课件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师备案的时间,结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过分的强调使用多媒体课件,基本上不管教课内容而采用多媒体课件,而不能结合语文教学内容的变化而选择性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导致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效果降低。

2.2 多媒体课件内容缺乏新颖性 由于网络的普及,网络知识已经实现共享,大量的网络精品案例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但是教师在使用网络教学案例时没有进行选择性参考,而是照搬网络教学素材,忽视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知识掌握程度等,结果出现网络精品案例使用与预想的结果不一致;同时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其过重于动态演示的展示,而忽视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不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

2.3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观念不正确 对于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师一般都存在着追求华丽的观念,有的语文教师为了制作的课件获得认可,他们采取大量的动态展示语文内容,比如有的语文教师为了展示山水美,他们利用4分钟进行流水的动态展示;有的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就是为了降低以后的教学备课。

3 小学语文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效果分析

3.1 巧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进入课题 语文知识存在画面感特征,需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联系现实生活环境,理解语文知识内涵,由于小学生对于学习缺乏主动性,他们对于新课的接受存在一定的理解差异,而通过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加强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语文知识形象的展现给学生,多媒体课件丰富的内容大大提高学生的画面感,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巧用多媒体教学,加深了理解和记忆 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主要是依靠单纯的记忆形式,没有建立抽象思维意识观念,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也是侧重对于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忽视他们对于语文知识的抽象理解,这与我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不符的,通过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解决这一弊端,实现对于学生抽象思维意识的培养。例如《海底世界》一课,我们可以通过将海底世界的真实画面生动的展示,让学生们直观的观察海底生物的活动,进而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的讲解,引导学生进入海底世界情境中,以此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于授课内容的记忆。

3.3 巧用多媒体教学,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对媒体课件的综合利用对于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优化学生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等具有积极的作用,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写作积极性,从而使其兴趣盎然、满怀信心、轻松愉快地写好作文。一是以多媒体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运用多媒体创造现实中的美景能激发学生热爱写作,助其养成乐于动笔的好习惯;二是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多媒体集图、文、声、像、动画等手段于一体,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充分发挥写作创新能力。

4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主动学习应用多媒体课件,同时也要正确地认识多媒体课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总之,既应保留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又要发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长处。

参考文献:

[1]刘蕊.语文课堂教学应用多媒体的思考[J].学周刊,2011(03).

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整合;关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7-0034-0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目前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育者也一直致力于研究更完美的整合,希望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是运用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英语课程中,用信息技术创设一种新型的教学课堂,从而优化教学,并以此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的重大创新,目前它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多媒体课件以及由多媒体创设的各种教学资源等。它能极大辅助教师教学并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情况。但目前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件方面

1.倾向关注内容的呈现方式

一些所谓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就是书本内容的另一种呈现方式,把英语书中内容照搬到课件上,以媒体方式呈现,甚至有的呈现内容和书上的顺序都是一样的。这样一味地把多媒体当做呈现工具,而不思考信息技术与课程如何更好地整合,既没有考虑整合的效果与方式,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更没考虑到课程内容的前后联系性等复杂因素,必然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流于形式化。教师应了解书只是一种参考资料,不是标准,所以,制作的课件中应该考虑的实际复杂因素有很多。

2.设计的界面不符合原则

首先,课件颜色的搭配。它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小学生观看的第一眼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态度问题。如:蓝色背景和红色字体搭配在一起,很容易引起小学生观看困难,是很不符合教学传播规律的。

其次,界面字体问题。对于呈现在大屏上的文字来说,字体大小一定要合适。文字太大显得孤立单调;太小影响学生的观看效果,从而造成学习的困难。

另外,文字内容太多。有的小学英语教师不断地把所要讲解的知识都呈现在课件中,造成文字繁多,课件屏数增加。最终造成教师忽略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创造思维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3.课件设计太过注重素材的堆积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下,教师努力制作各种满足教学的课件,试图灵活地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Flash等多种素材结合在课件中,以符合小学生认知心理,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如:对于小学生来说,课件中总是使用Flas呈现英语短文,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放在动画上;另外,课件中图片的使用过于繁多,也容易造成小学生视觉疲劳,给学生杂乱无序的感觉,他们可能只关注好看的图片却不进行思考。这些都是引起学生忽视教学内容重点的原因。

4.课件内容过于单调

课件的内容仅仅是书本知识的重现,却很少有引导性训练、扩展性训练或实践训练等环节。这样的课件内容几乎难以达到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英语学习内容的知识与知识间本应该是网状连接的,只有这种符合学习者学习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让小学生学习英语。学到的东西才有可能存在长时记忆中,将来才会很好地运用到学习中。

(二)教师方面

1.不清楚整合的本质理念

目前,教师对于课程整合的概念,有的是理解不到位,有的几乎没有正确的认识。授课过程总是使用和书配套的光盘,光盘仅是针对一般学生情况而制作的,是供教师参考借鉴的教学资源。但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把配套光盘是否当作课堂教学的准确教材,几乎很少考虑过随书光盘真正适合自己学生的情况。这样的观念导致教师自己不会正确理解和研究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本质。真正的整合是会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发展。

2.忽视整合的动态生成

如果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离开教师和学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教师和学生仍是需要考虑的“双主”。整合中要考虑小学生的能力和教师的学科知识以及课堂预设生成的内容,而不是教师在埋头静态中追求课件的高度,而忘记整合也是需要在动态教学过程中实现。静动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

3.忽略整合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正确使用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有的教师认为有好的英语课件教学过程就没那么重要了,从而忽略了教师所要用到的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教学方法是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的过程中同样不可忽视。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关键

基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对此有所帮助。

(一)课件本身的整合

ppt内容背景色和主要文字要协调一致、清晰,视觉效果好,充分体现课件教学性原则。课件内容不一定完全按照书的顺序,应根据小学生学习进度、掌握情况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合理组织内容并适当引入上位知识。以及多文本、图片、视频、动画的合理结合使得内容更丰富。课件中可以适当拓展学生知识面,加游戏或小活动可以起到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课件的制作,一定要突出教学重点。如:英语小短文的Flas,考虑应该把英语句子的字号加大,或者适时地呈现动画,而不是从头到尾都是动画,避免小学生关注的内容不正确。

课件制作也要考虑到能否在新概念、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这是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因素,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一条原理。每个英语课件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单元小节的内容是相联系的,并且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接受知识水平能力等都是各不相同的,课件内容的制作也应各有风格。

(二)整合注重方法策略的贯穿

在整合过程中,明确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针对不同的内容有不一样的教学思路和不一样的教学方法策略。如:小学六年级Animal Word单元中,讲到“What kind of animal are they?”一课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的方法是:呈现——讨论——合作法。教师给出动物单词和图片,小学生手中也有对应的动物图片;教师播放有关动物的一个简短视频,学生根据自己理解和观看的视频开始分组讨论问题;在最后回答问题的环节,小学生通过合作法找到学生手中所拿的动物图片属于的类型。所以,整合课件中也应该有讨论环节的安排和组织的体现。

(三)整合的动态生成

小学英语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但要考虑课前,而且要考虑到在动态教学中不断修改自己的课件,从而达到完善。毕竟有的小学教师不光是给一个班上课。只有具有这样的理念,才能更好地为整合这一目标做出更大的成绩。

(四)整合的其他方面

1.整合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优秀的教学课件不只是内容的合理整合,而且要关注呈现内容的手段,让小学生容易接受,从而达到真正的整合目的。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考虑小学生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教学目标,接受效果如何,这些都是整合中需要涉及的因素。

2.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也要关注小学生的课后英语学习

整合也应考虑到学生课后的学习,可以更多地制作游戏性课件,或者布置一些运用信息技术完成的作业。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英语。优化教与学这是整合课程要达到的目标,也要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以案例的设计,从而体现整合的关键

以小学英语的内容为主,从案例中简单分析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的关键。

(1)课程的导入,尽量选择与主题相关的视频或动画等素材,时间不易过长。如:讲述“hat、scarf、gloves”时,导入素材是冬天小朋友穿戴的保暖衣物,时间10秒左右。

(2)Listening环节,为避免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尽量在听的时候不提供任何的信息,只呈现小喇叭即可。

(3)vocabulary环节,简单的单词呈现可以用不引起歧义的图片结合词用多媒体呈现。如:要讲述“boy”这个词时,在呈现男孩图片时最好搭配女孩的图片,以对照的方式呈现内容既不引起歧义又达到清晰认识单词的目的。

(4)let’s read环节,不要总是做成Flas,有时不但不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反而会转移小学生的注意力到Flash画面上,达不到既定的效果。一定要突出重点,增大字号。如:动画Flash,寒冷的冬天,妈妈递给小朋友glove,这个图片应该和词一起出现,单词占画面大部分位置,这样突出重点的内容。或把短文设计成游戏抢答朗读的形式,既有趣味性,又能达到小学生学习的目的。

(5)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的整合也要关注小学生的课后英语学习。比如:英语教师开自己的博客或英语群,教师学生均可以上传自己的东西或提问讨论等。或在群内开展英语接龙游戏以引起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展课后练习。以运用信息技术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整合课件制作的把握。必须从英语学科的特点出发,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整合课程。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度,也应从实际出发,制作和学生实际相符的课件。尽可能掌握好度,适时适当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学生有兴趣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最佳整合。

参考文献

1 杨炳奎.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有效整合的若干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8(6).

2 郑向军马琪.浅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J.现代阅读20129.

3 陆勤.把脉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6.

4 薛琨.刘金星.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下的PPT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

第5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现阶段,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手段,已经成为教师的“左膀右臂”,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同,多媒体技术以“声音、图片、动画和视频”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觉系统,使课堂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并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氛围,给枯燥的高中语文课堂增添了不少活力,进而全面提升了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载体多、内容丰富、交流互动性强、功能多、应用广泛等优势,将其应用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首先,多媒体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学习任务比较重,他们在学习中常常无法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这一载体,将文字进行转化,使教学内容成为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进而将语文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如此一来,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其次,多媒体课堂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主进行教学,教学内容有限。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对课本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这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最后,多媒体课堂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深化了教学重难点,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进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进一步培养和提升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了他们的综合能力[1]。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工具,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也是一把“双刃剑”,若运用得不够科学,不但无法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对多媒体技术依赖性过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目的就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进而全面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但就目前而言,教师在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常常只是简单地进行PPT的播放,而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忽视了对学生的启发,以至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不甚理想。其次,多媒体技术应用流于形式。一方面,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价值;另一方面,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常常过分追求视觉的刺激,导致课件无法满足语文课堂教学目标[2]。

三、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一)提高多媒体课件设计水平,制作高质量的课件在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时,课件的质量尤为重要。学生通过课件对语文知识进行直观、生动和形象的了解,可以提升语文学习效果。因此,在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水平,制作高质量的课件。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应当加强对课件制作的技术与设计特色的研究,并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不断提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另外,对信息技术掌握不太熟练的教师,可以通过学校培训、自学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课件的制作水平。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科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课堂学习中。有研究表明,受到心理和生理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基本维持在30分钟左右,为了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语文知识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拓展课堂教学容量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图片链接、声音链接、视频链接等形式,将课外知识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进而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例如,在教学《荷花淀》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及时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将白洋淀人民浴血抗日的场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教师利用图片和视频,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达到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

(四)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听”的模式,学生被动地学习,不能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当前,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网络这一载体,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素材,还可以指导学生借助网络课程资源来发散思维,拓展学习空间,进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学习。例如,教学《雷雨》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相关的影视片段,引导学生对剧情进行整体把握,并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剧本和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在表现力上的差异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把握人物,并对整个作品的主题和思想意义进行分析[3]。

结语

第6篇

微格教学是1963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D.Allen 和他的同事Eve首先开发建立的。它的理论基础是教育科学理论和教学评价理论,即把先进的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作为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系统地分阶段地培养和提高受训者的教学技能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把课堂教学技能分解为导入、板书设计、教学语言和态势、反馈、提问与总结等单一技能。[1]微格教学因课堂小反馈及时便于受训者训练,使受训者通过分析反馈改善自己的教学技能。微格教学最根本的功能就是要让准备成为或已经成为教师的人,通过微格教学这种培训方法来掌握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微格教学的最根本目的。[2]

二、体育院校英语实践课

实践课是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要求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习得知识的一种课程。实践课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现代建构主义作为“教育中的新认识论”问题,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认知过程都存在着个性化差异,学习结果是无法预知的,所以教学是要促进学习,而不是控制学习。现代建构主义强调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营造一种支持性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借助社会交往与周围环境的交互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主张由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进程,要学生自我建构学习目标。实践是建构主义原则适用于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实践教学是知识建构、能力培养非常重要的手段。

体育院校是体育专业学校,因而有其自身特点。相对来讲,体育院校的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弱,英语基础普遍不高,体育院校开设英语实践课不仅符合现代教学需求,同时也会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微格教学引入体育院校英语实践课教学中会使学生更直观、更真实了解自己、评价自己,能使学生在不断的英语实践中改进自我,最终得到全面提高。英语实践课形式多种多样,如双语教学、体现文化差异的小品表演、影视欣赏、英语演讲、外文歌曲欣赏以及跨文化探析等,微格教学主要用于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体育专业双语教学讲课。

三、微格教学在体育院校英语实践课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微格教学在英语实践课中的使用很广泛,如体现文化差异的小品表演、英语演讲等。通常来说,微格教学有三个阶段,教前阶段、教中阶段和教后阶段。[2]在英语实践课双语教学讲课任务中,教前阶段包括教师讲解和学生准备阶段两个方面。教师要向学生讲解教学的一般标准,如教学步骤,备教材,备学生,背教法,和如何制作教案和课件及观看教学录像等;学生在讲课之前要选取讲课内容、收集和选取资料、制作教案和课件等。教中阶段即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学准备和策略设计的展示阶段。教后阶段是学生和老师的反馈、评价及总结。

(一)教师讲解

在进行实践课双语教学讲课之前,教师首先对讲课的通常步骤进行讲解。如准备教学内容,制作教案和课件,安排教学步骤,教姿教态,板书设计等一一做介绍。

(二)观看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录像

在安排学生讲课之前,组织学生观看全院或全系教师讲课技能大赛以及高年级学生已进行双语教学讲课时的录像资料。学生观看这些录像时,教师要讲解录像中的教学内容实施的具体方法,并让学生仔细观察教课教师或学生的教姿教态,为自己讲课做准备。

(三)学生的具体实践操作

1.分组。双语教学讲课本应是一个人的行为,但体育院校学生英语基础弱,能力有限。有些学生无法独立完成此项任务,还有因班级人数多,实践课时有限,因此双语教学讲课实践内容主要是分组进行。在微格教学实践中,老师、学习委员和班长根据班级学生的英语基础情况、学生愿望及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分组,目的是调动所有学生都参与此次实践中。

2.选取授课内容。要求各小组成员一起讨论选取讲课内容。讲课需要制作教案和课件,这些都是小组集体完成的任务。因此全组同学根据兴趣、资料收集和制作课件的难易程度等条件讨论后选取本组授课内容。

3.组内分工。根据确定的授课题目全组同学分工去收集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和音乐视频等。因讲课需要教案和多媒体课件,因此收集资料后要根据小组成员每个人的能力统一分工,如撰写教案、制作课件、主讲人、摄像和照相等。

4.撰写教案和制作课件。撰写的教案要符合规范,内容要体现教学步骤,突出授课的重点知识。课件制作主要从内容和课件制作的科技含量两方面考虑。学生的PPT涉及授课主要内容、相关背景知识理解和语言点学习以及根据文章内容而选取的图片和视频等。

5.教师辅导。微格教学主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教师必须做好指导工作。因双语教学实践内容从学生角度看是难度相对较高的一项实践内容。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来说专业的内容对他们来说相对容易,但授课中需要的英语知识及制作课件、撰写教案等这些准备过程中学生随时会遇到问题。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以便实践课顺利进行。教师可采取面对面辅导、QQ和E-mail等方式对学生的英文教案和备课等情况及时了解和进行指导。与学生共同探讨,帮助学生把握好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示学生教学中的注意事项,以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

6.学生讲课 这是英语实践课双语教学实践中的重点。双语教学讲课这项英语实践内容是在开学之初安排的,学生分组也是在开学之初完成的。小组分工、选取授课内容、收集资料、撰写教案和制作课件等这些课堂授课前的准备工作,都是学生利用正常上课后的业余时间进行的。为了给学生充分准备的时间,双语教学实践课学生正式授课一般安排在学期即将结束时进行。在正式讲课这一天,除了讲课学生、及从事照相和摄像的学生外,其他小组成员及老师都做学生,同时也做评委。

7.课后反馈、评价与总结 这是本次英语实践课的最后一项,也是非常重要一项内容。课后反馈及评价主要来自于师生和现代教学设备两个方面。微格教学中的摄像系统能准确地记录学生在讲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具有直观性、全面性和真实性的特点。[3]全体师生通过观看这些视频资料及时进行分析,找出讲课的优缺点。除讲课、照相和摄像的同学,其他同学都以学生的身份全程上了本次课,所以全体同学也可以对每一小组讲课进行评价。

四、结束语

微格教学在体育院校英语实践课双语教学中的使用,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微格教学使全体同学参与实践任务中,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微格教学反馈与评价也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通过三个学期的反复训练,学生的讲课水平明显提高,为日后走向教师岗位,当好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海红,田凌云.微格教学在英语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沧桑,2009,(3).

第7篇

【关键词】多媒体 英语课堂 辅助教学

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般是以课本为基础,以黑板为媒介,以教师为主导,采取“talk and chalk”的方式;学生多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结果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强,随着教育部提出“改革现在的教学模式,将教师、课本、黑板与学生,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改变为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运用的个性化,主动式学习模式上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就成为一种新兴的现代化教学模式。而计算机自诞生之日起,就和英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何利用计算机这一现代化的智能工具,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和必然。

多媒体教学更有着许多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综合学生多种感官,提高信息的获取量,扩充课堂知识容量,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但不能仅仅把多媒体看作是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教师忽略自己的主导地位,变成机器的演示者,避免片面追求课堂容量,要根据学生实际,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率。

一、多媒体技术与英语课程

多媒体一词是英文Multimedia的中文译名,从英语教学的狭义角度来讲,是指计算机控制的交互式多媒体传送系统(Integrated Learning Systems,简称ILSS)。事实上,其内涵和技术范围已超越了Multimedia一词,实质上是超文本信息综合使用的交互式大型数据库,其中包括文本文件、静止图像、实时影音及处理系统、语言功能、音乐和声效功能等。它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功能及人机交互的功能是其它电教设备无法比拟的,是最优秀的现代教学媒体。

二、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优势

1.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英语教学形式多样化

多媒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克服传统教育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成为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而且,它可以模拟现实环境,利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多感官的综合刺激。

(1)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需要先介绍一些背景知识。如果采用一些图片资料、音频或视频资料来导入新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综合英语上册Lesson 9《Only Three More Days》时,就可以插入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再现当时希特勒统治下柏林的情景。这样导入既可生动明快,且信息输入量大、效果明显。而在讲下册Lesson 6《The Beauty of Britain》时,单凭教师枯燥地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英国是如何做到“ the exquisite balance between Nature and Man.”(自然与人工二者巧妙结合)的。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英国的风光,包括城市的建筑、乡村农舍、麦田以及森林、原野等,有了直观认识,学生便能豁然开朗,对大不列颠的美有了深刻印象,从而对课文的理解也加深了。

(2)语法练习课

在讲授枯燥单调的语法点时,可制作一些Flash动画,用动画来讲解语法内容,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授课内容也就容易接受得多;而对于需要大量例子来解说的语法内容,也可以制作成课件,授课时既省去了教师大量的板书时间,又可较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另外,还可以针对所讲授的内容设计一些面向全体学生的交互式的语法练习,当场练,当场讲评。

(3)复习课

针对复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再将复习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此内容的印象,这样做使复习效率大大提升。

2.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变化多样的演示功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在无形中激发出来,特别是在教授一些复杂抽象难懂的语法时,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立体景象展现出来,学生在各种感官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下,接受了声音、图像乃至于触感等多方面的信息,在以多媒体为媒介的英语课堂上,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之相符的场景,让学生活学活用,大胆地张口说英语。这种情景下的课堂气氛就不是“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所能比拟的。

3.能扩大知识信息量,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

采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可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结合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同时,由于事先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教师省去了板书的时间,有效地促进了英语课堂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

4.使教学更形象,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课文,单凭教师的口头讲解,恐怕难以让学生完全领会和掌握。采用多媒体技术,既可化繁为简,又可以奏效。教师可以播放有关的电影片段或图片资料,让学生有个直观认识,学生能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汲取知识而不感到疲倦和乏味,从而提高教学实效和教学质量。

5.提高课堂效率,充实课堂内容

多媒体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物质条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省去大量板书的时间,用以扩充知识量,增加学生口语的练习,而且利用适当的课件进行授课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它既保留了计算机的交互特点,又具有视听设备完美地呈现图像和声音的优势,具有非凡的表现力,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生动的图像。

6.促进教师自我提高

现代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社会,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种新知识不断涌现,外语教学需跟上时代步伐,不断充实新内容,反映时代生活。外语教师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和扩充。多媒体成为教师获取知识信息最得心应手的工具。通过多媒体可以进行信息访问,可以收集到最新最好的图文并茂的教材,可以根据教学效果对教材很方便地进行动态组织和修改,对学生也可以根据其掌握的程度调整进度,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7.有利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材中有大量的外来素材,其中名人故事(如马克思、爱因斯坦、马丁·路德·金、居里夫人)及名著(如《双城记》、《百万英镑》)都有大量的声像材料。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这些材料有机地揉合到课件中去,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多层面多角度地了解课文。

三、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弊端

虽然多媒体给英语教学带来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也有一些弊端:

1.信息量过大,影响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

电脑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教师如果在制作课件时,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不加选择地罗列出来,文字、音像、图片等各种资料中包含的巨大的信息量,学生短时间内无法接受和消化,无法理清头绪,不知道哪些内容是重点、难点,不清楚该掌握什么,从而令教学效果大减。

2.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容易影响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多媒体课堂上,教师仍应起着督促和引导的作用。而多媒体课堂上所使用的课件大部分采用“放映式”教学,教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难于把握,也难于根据课堂情况和学生的反应灵活机动地调整授课思路和方式,从而成为课件的“俘虏”,教师的辅导地位无法发挥出来。

3.课件制作不够规范

教师为了给课堂教学增添趣味,使用大量音像和动画,看似视觉效果不错,教学实践中却发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课件制作应恰到好处,突出教学的难点、重点,以便学生把握。 转贴于

4.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由于多媒体课件是由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整个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甚至问题都是如此。上课时,教师只是起着“放映机”的作用,按照既定的流程完成各个教学步骤。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只是沿着课件指定的轨道运行。长期采用这种定向的、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必然会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5.多媒体课件制作易使教师忽略教材教法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往往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容易使教师忽略对教材教法的研究。有时教师为了使画面更漂亮些,文字、色彩更富于变化,往往要在一项设置上反复调试、反复运行演示,因对课件的设计付出太多时间、精力,往往会无暇钻研教材教法,而找到与教材相匹配的教法对教师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四、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须注意的问题

虽然多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给英语教学带来了种种好处,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和避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注意充分利用多媒体发挥教师、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要防止因盲目使用多媒体而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现象。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很多作用是计算机不可取代的,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仍然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教师要格外注意与学生的思想交流,用敏锐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表情变化与动作变化,从而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此来调控教学过程。

2.要避免直观形象教学与英语教学脱节的现象

多媒体技术能给教学提供真实的直观形象材料,使学生获得全新充分的感知。但教师还必须使用适当的语言、适时的加以提示、强调、概括等方式予以引导,不能只关注材料本身,而忽视了对学生讲解所展示的视觉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要避免这种造成直观形象教学与课堂教师语言教学相脱节的现象。

3.避免过分使用多媒体课件,影响教学效果

有些教师以为多媒体课件用得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于是,在设计课件时过分利用音视频技术,过分注重课件的动画、色彩、音响等效果。结果是冲淡了教学主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件的画面和声音上,教师成了程序化模式的“机器操作工”。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思维处于被动和僵化的状态,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4.避免操作失误

有些英语教师由于对于各种软件不熟悉,计算机操作水平低下,教学课件的驾驭能力不强,课件请他人制作。在授课过程中不时地发生各种故障,导致课堂教学中断的现象时有发生,白白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多媒体不但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反而干扰了教学,破坏了课堂气氛,使得一堂课就此一败涂地,从而妨碍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不可否认,多媒体确实给英语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我们不能不顾教学实际而任意“拔高”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这一新兴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我们应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发挥其优势,使它为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更加灿烂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罗耀慧.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7.

[2]王媛,王振先,赵科.Internet与英语教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金国臣.多媒体环境下互动式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探索与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

第8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报刊英语教学 课件设计 制作流程

一、多媒体技术辅助报刊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能高密度、大容量、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信息传输。报刊英语覆盖面极广,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天文地理、风土人情、文学艺术等无所不包。要想活跃学生思想,更新语言,丰富知识,扩大词汇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运用多媒体的关键特性对传统的教学形式实施改革,利用电脑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

长期以来报刊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两多两难”,即内容多、生词多,技能掌握难,以及综合运用难。不少学生面对厚厚的教材,大量的生词、阅读练习,负担沉重,望而生畏,因而课堂参与性和积极主动性较差,课堂教学效率低,这与传统英语教学的单调乏味和重复性等形式和特点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将电化教学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的改革结合起来,探讨一种全新的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启发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编入程序,引入报刊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报刊语言准确精练、生动活泼,富于时代感和创造性;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将必要的图像、动画、解释和背景编入课件,融入英语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把报刊英语的特色和多媒体技术的“多样化、交互性和继承性”结合起来,开展报刊英语教学改革,可以达到传统的英语报刊教学所不能达到的目的和效果。

二、报刊英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

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能够高密度、大容量地对学生传输信息。它通过事先设计好的图像、动画、音乐、声音和文本等方式,图文并茂,融音、形、义于一体,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引发他们的灵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阅读的主体作用,轻松愉悦而又行之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在课件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1.兴趣原则

多媒体在文字、声音、背景解说与图像等方面的运用可令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并得到启迪;教师还可以结合所教内容选用比较适合学生具体情况的视听素材(如背景知识、人物传记、外国历史、地理、新闻片和原版碟片),排除学生文化与历史上的理解障碍,拓宽英语报刊教学的广度和加大阅读教学的深度,给学生提供理解所学内容的必要信息或背景。这样与视听结合的英语报刊阅读教学方式可以减少学生阅读理解上的语言和文化障碍,更能吸引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自觉而有计划地阅读各类英文报纸,丰富知识,提高报刊英语理解能力。

2.交互原则

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因此,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体现人、机的双向交流,即课件要能对学生的思维、判断和应答做出必要的反应,并给予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要与CAI密切结合,形成有机的统一。此外,学生还可以使用计算机教学软件(CAI课件),在适合的时间和地点分散人机教学,这有利于学生自己掌握学习内容,速度和次数,避免一些人为的干扰和影响,促进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认知的满足,并逐步优化他们的学习心理。

3.实用和针对原则

英报刊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率,掌握文章的主旨和大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有关题材文章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饰手法。因此,课件的设计要充分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分析和研究文章标题入手,对文中难点、疑点、重点加以突破;提供必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图像、动画和其他有关信息,排除阅读理解中的主要障碍。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有效的信息,发展思维,拓宽知识面,加深对较高难度文章的理解,培养分析和判断能力;根据各自不同的水平和能力,提高语言素质和文化素养,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三、报刊英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流程

1.分析语言材料

在教学内容的分析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课或本文的教学中心思想,层次结构、重点、难点、热点等,搞清本课要呈现的内容及要解决的问题,再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写出课件该解决的主要问题。

2.收集资料

根据需要选编、制作VCD片,使之与教学目标同步配套;同时收集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VCD片,供课堂需要时穿插播放。收集整理幻灯片和投影,将其分类编号,随用随调。

3.设计教学程序图

确定了制作软件,便可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来构建课件制作的程序图;一份完整有效的教学程序图一般有欢迎系统(Greeting)、教学过程(Teaching)和退出系统(Quitting)。在构建过程中考虑到最优化的原则,设计力图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确切实效;与此同时,设定课件结构,将课件具体内容和素材的脚本相结合,将课后练习与教师小结相结合,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4.修改调整

完成制作后,试播,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予以修正。在实际教学中检查教学效果,反馈教学信息。例如,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效果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量化观察与分析等。而后根据交互性、可操作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等进行修改和调整,使之不断完善。

总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优化报刊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它能为改革外语传统教学模式实施英语素质教育提供理想的语言和文化教学环境,达到提高外语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为达此目的,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程序和课件,创设英语报刊教学中的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的真实背景,使学生通过视听说感知国内外语言、历史和文化素材,逾越外报刊阅读理解中的语言和文化障碍,发挥他们学习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通过多渠道的信息输入,学生能够从各个不同层面和角度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学会分析文章结构,评判其思想观点。在处理人机关系上,我们既要看到多媒体的优势,又要看到它的不足,把多媒体技术有机地与传统教学优秀方法相结合,使二者优劣互补,真正达到优化教学质量,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庄为其,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柯和平.多媒体技术的新突破[J].电化教育,1995,(6).

第9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专业课;实践

作者简介:牛瑞霞(1977-),女,河北保定人,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李杰(1972-),男,河南柘城人,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41-02

从2001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就要求各高校广泛开展双语教学,以适应加入WTO后对人才的各种需求。[1,2]我校本科生培养方案也因此进行了大调整,要求每个专业至少有两门专业课为双语课程。我们应用化学专业在2006版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规定原课程“催化作用化学”更名为“催化化学基础”,并改用双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笔者自2004年起即从事“催化作用化学”的教学工作,对相关内容熟悉程度高,且有较好的英语功底,决定承担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改用双语教学模式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目前该双语课程已开展三届,从目前反映的情况看,开展状况基本良好,但仍有诸多不足之处。本文结合三年来从事该课程的教学情况,谈一谈如何上好双语课,如何利用英/汉双语这种新的语言载体将专业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一、要做好课前准备

双语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授课教师,这主要反映在备课的过程中,因为双语授课教师承担着选取、组织授课内容的重要任务。双语教材的选取,即要考虑学生知识框架结构,保证教材内容的适用性,又要考虑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3,4]一般而言,教材有原版、自编、改编等几种选择。对于“催化化学基础”而言,其课程特点决定了应选原版教材,学生可以接触催化领域的前沿科学。但本科生教材难度应适中,毕竟还有一部分同学英语水平欠缺,我们不能因为使用了双语教学模式就忽略了双语教学的双重目标的实现,忽视了传授专业知识的有效性。

在备课的第一步,即教材的选择上应选择语言生动、图例清晰、逻辑性强的原版教材。以“催化化学基础”而言,原版教材很难找到,催化化学系统庞杂,包括均相催化、多相催化、相转移催化、酶催化等等,在学时较少的现实情况下(32学时),想让学生催化化学的基础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必须从一系列原版教材中提炼内容,并根据学生现有知识体系将提炼出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在有限的学时内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要求教师把原版教材读懂读透,结合中文资料充分理解并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只有在教材内容确定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教师教有所依,学生学有所握。

备课过程的第二步就是制作高品质的多媒体课件。目前高校的普遍授课方式为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授课过程可以实现图文并茂、信息量饱满等基本目标,使专业知识的讲授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比如“催化化学基础”中的分子筛的结构,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很难理解其特点,但通过三维立体动画展示,可以使学生清楚的了解,师生间的信息传输变得异常简单,非常有利于弱化难点。

当然,作为双语课程授课教师,实现上述备课过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笔者自进行双语教学以来,制作“催化化学基础”英/汉教学课件已经三年,课件历经多次修改,每年上课前都要对内容补充加以完善,目前基本可以用于正常教学。通过课件的制作,笔者深知不易。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课件素材的搜集要借助网络和图书,需要教师浏览众多网站,比如中国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Google学术搜索、新浪爱问、百度文库、豆丁网等等,并借阅或从网络下载英文原版电子书,阅读量非常大。其二,素材的整理需要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应用水平,需要自学,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软件有图像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音频编辑软件Sound forge、Wave studio,视频编辑软件Adobe premiere,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SMax等。再有,就是将课件素材有机结合在一起,编辑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还要用到软件PowerPoint、Authorware、Director、Visualbasic等。此外,笔者还要用到化学专业软件:Chemdraw、GaussView、ACD/ChemSketch等,用以绘制具有立体构象的化学分子式,展示催化剂及催化反应物种的具体结构,使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中催化作用的神奇及本质。

备课的第三步就是准备学生的further reading材料,由于学生英文水平的限制,自行阅读英文教材和课件有一定困难,仅依靠阅读教材、课件和课堂讲授等环节,可能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仅完成了40%~50%,如能辅以一定量经过提炼的中文资料,学生对知识重点的理解和掌握才能深入全面。所以笔者在每一章节的原版内容讲授之后,都要提供一定的中文延伸阅读材料,需要注意的是,该材料不是原版教材的翻译,而是相应核心内容中文参考。笔者认为,备课过程中第三步是否实施,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双语教学双重目标能否有效实现。

二、要组织好课堂语言

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的特别之处在于让学生借助于英文思维模式学习专业知识。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必须使用一定比例的英语教学语言。至于汉/英语比例,并没有明确的要求。[3]实事求是地讲,在一般高等院校的大三、大四学生群体中开展纯英语教学,可实施性并不强,虽然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十几年,但英语听力水平很低,如果教师纯英文授课,对于学生而言无异于听天书,更不要谈什么教学效果。

笔者曾花费大量时间尝试大比例英文授课,课后一名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反映的问题是:“老师,你课堂上的口语太流利了,但是我都没听懂你在说什么,只听懂了一句OK?”此后,笔者深入思考了这个问题,调整了授课语言的使用比例,在回忆上节内容、引出本节内容、总结本节内容以及习题等环节使用英语,而进行本节核心内容的解释时,英/汉比例为1∶1,并对重要词汇进行中英文对照解释,具体原理的解释采用纯汉语教学。从实施效果看,语言搭配得当,学生既熟悉了英文课堂的常用语句,也对专业知识有了很好的理解。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在期末考试时采用纯英文试卷,考试过程中学生都未曾出现读不懂题目的现象。

三、要规划好教学过程

早在2006年,我校迎接高等学校教学评估之前,学校对基本教学文件进行了统一规范,要求上课前准备好教学大纲、日历、教案、讲稿及课件,其中教案的设计中规定,每2学时教学内容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过程计划方案的设计,并明确注明每个知识点需要的教学时间安排。该项要求目前仍在实施,从这一点看,学校的出发点应该是希望教师在上课前,备课过程中提前设计好课堂教学过程,这是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般来讲,大学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课堂气氛较活跃,因此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时所设问题的大小、难易程度可以适当提高。可以安排设计讨论的环节,引导学生归纳推导出问题的答案,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比如,在何种情况下才可以考虑向体系中加入催化剂以加速化学反应?可以集思广益,让学生自己通过回忆以前的化学知识来寻求答案,学生通常会从反应条件去考虑,这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师生互动性增强,活跃了课堂气氛。当然,在回答问题时,尽量要求学生使用英语,一般情况下使用汉语。笔者经过实践经验总结,一般采用复习旧知识―提出新问题―讨论解决办法―引出新知识―核心内容解释―总结新知识―做习题巩固新知识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在“催化化学基础”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该思路,区别在于,除解释核心知识内容时采用英语∶汉语比例为1∶1外,其余环节均使用英语授课。

总之,任何一部分核心知识内容都能起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找到切入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任课教师必须按照各自的课题特点,灵活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才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四、要强化课堂教学管理

虽然网络技术背景下,精品课程、网络课堂等新兴的教学载体不断出现,但是在我国的大多数学校里,课堂仍是目前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教师对其教学过程的控制与调节能力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身心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进行课堂管理的目的不只是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而是要将纪律管理与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高校里的双语课程普遍安排在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笔者的“催化化学基础”的授课对象是大学四年级学生,学生与老师的配合程度较之前会稍差,所以,进行双语教学尤其要强化课堂教学管理。

心理学上认为,人在心情愉快时,更容易接受事物。因此,教师上课时要充满热情,营造好的课堂气氛,与学生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5]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教师还应该在每节课的一开始就明确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做什么,使学生有学习目标,有效激发求知欲。当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时,要采用婉转的方式,以免其他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习题环节,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融入学生当中,既可以监督学生,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增进师生感情。

此外,笔者为保证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严格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实行课前检查制度,以保证学生在课堂外有一定的阅读英文原版教材的机会,有助于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在课后将中文阅读资料目录提供给学生,用于巩固专业知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1.

[2]李岚清副总理在外语教学座谈会上的讲话[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1997,(2).

[3]刘华.关于提高高校双语教学课堂效果的几点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29-130.

第10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件;设计与使用

1. 引言

随着中职学校教学条件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教学辅助设备进入到教学课堂之中,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语文课作为中职教育体系的一门基础课程,也越来越多的使用到了如多媒体课件等高技术的教学工具,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科技性和吸引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的课件的优势,使之成为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就成为了每个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2. 中职语文课件设计与使用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笔者的观察和了解中发现,虽然课件的使用在课堂上已经成为了一个惯例,但在如何制作课件、如何更好的发挥课件的积极作用、如何更好的协调课件与教师授课之间的关系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

2.1软件使用过于单一,演示效果受限

应当说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课件制作有着多样的选择,如ppt、flash、authorwarw等等能够从多种角度来实现课件教学的效果。但在调查中发现,中职学校语文课件制作过于偏重使用ppt格式,虽然在大多数的环境下,这种软件已经能够满足于教学的需要,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如需要制作动画,创造更具视觉冲击力的效果时就显得力有不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使用课件的能力还偏弱,对于课件设计的创造性还不够。

2.2课件内容过于死板,获取知识偏少

从课件内容的角度来看,一是选题过窄。在课件体系构建上,教师往往过于看重其内容与课本内容的关联性,甚至有的教师将教学设计的内容全文加入到课件中,使得课件显得过于死板。二是素材偏少。这里的偏少不是指数量的少,而是选题的角度偏少,课件中堆砌了大量的视频、音频信息,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被这些动画、音乐所吸引,忽视了其所要表达的本质性信息。三是主题不明。课件使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表达课文深层次的的内涵,为学生自主性思维创造广阔的空间,起到诱导、指引的作用。但现实中往往课件桎梏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的思考,起到了反作用。

2.3课件使用过于频繁,导致喧宾夺主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说道,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人之精神的生长和充盈。因此,教育活动要始终将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特别是对语文课而言,其人文性较强,教师更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引领学生感受字里行间深邃内涵。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看重课件的使用,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甚至用课件来代替教师。这种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做法,使得课件变成了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影响了教学的顺利开展。

3. 中职语文课件设计与使用应把握的原则

结合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笔者认为做好语文课件的设计与使用工作,就必须立足于中职语文课程的自身特点,在提高教师素质、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兴趣方面做好工作,从而增强课件设计与使用的效益。

3.1多样性

一方面,是指在课件的使用方面要采取多种工具,以丰富课件的形式,使课件更为生动。发挥PPT的规范性、flash的动画性、authorware的互动性的特点,从而使课件设计更为科学;另一方面,就是指在内容上,要将视频、音频、图片等等资料相互结合使用,发挥不同体裁的优势,提高课件的观赏性和指导性。

3.2互动性

课件最终是要为教学服务的,而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此课件的使用要始终围绕学生来开展。因此如何将课件与学生联系起来,增强课件与学生的互动、与教师的互动就成为了其作用发挥的重要基础。教师在课件设计时,要将提高课件的友好性,特别是如何灵活的将学生思想反映在课件上就成为了其设计理念的重要内容。

3.3辅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握课件辅助教学的地位,认清课件的从属性,而不能用课件代替教师授课。对此,一是课件设计要突出主题,提纲挈领,避免过度堆砌材料,导致课件内容过于分散;二是课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围绕学生开展教学,而不是为了使用课件而忽视学生的灵活性特点。有必要时可以抛开课件,围绕课堂中学生的状况来开展教学活动。

3.4联动性

一是要与教学资源联动。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优势,结合语文课程的内容,使课件内容与教学内容向关联,使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印证。二是要与职业教育特点联动。在课堂内容选择上,要注重与职业教学的特点相结合,体现职业与就业发展的需要,改变传统的只求形似,忽视神似的弊端。三是要与传统教学手段联动。课件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有其自身的优势,而传统的教具,如黑板等也有其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顾此失彼,而是要发挥传统与现代技术的不同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4. 提高中职语文课件设计与使用效益的重难点环节

教学课件的使用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得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的素材,提高语文课的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同样结合目前课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课件使用效率,就必须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入手,在课件设计、使用以及与师生之间的关系方面下大工夫,才能更好发挥课件的实际效果。

4.1要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件使用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围绕学生开展教学,课件要始终为学生服务,而不是让学生为了适应课件内容而放弃自我的思考。如在《员工守则》一文中,教师既要将课文内容做一阐述,也可以将其他企业的相关制度作为课件的内容加对比,但不能由此来忽略学生的思维习惯,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待员工守则的意义以及内容,而这一形式更趋灵活性,是课件难以体现的。但通过其他企业的员工守则与学生自身理解之间的关系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未来职业操守的理解,增强其职业道德的培养。

4.2要始终坚持教师的重要性

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和基础。在课件设计以及使用过程中,一是要增强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掌握更为全面的课件制作软件的操作技能,增强课件制作水平。二是善于引导学生理解课件的内容。教师要精选课件内容,用更为专业的角度来帮助学生解读课件内容,丰富语文教材的内容,拓展课堂空间,激发学生思考。三是要是始终将先进教育理论作为语文课件制作的基础。课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理论索养的一种体现,它体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力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学技术的领悟。教师要善于通过如“信息传播论”、“系统论”、“最优化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等理论指导实践。

4.3要始终增强课件的互动性

在课件使用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发现和调整课件使用的内容,突出课堂的辅助。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反复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课件中所要表达的内涵,从而使教师、课件、学生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学需要;精挑细选;实用语文能力

多媒体技术进入语文课堂是现代信息技术向语文教学渗透的必然。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为主要授课工具,这也就确定了教学形式主要以黑板板书与口述传授的单一模式为主,教学注重的是“咬文嚼字”,我们面对的中职学生已经历了九年的“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重点语段”等传统教学环节的“洗礼”,而变得麻木,大多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模式能让学生从浅显的直观的具象化事物的认识,逐渐转向对抽象的文字内容的理解。

多媒体技术对教学各环节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其中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中非常常见的工具,它是集图、文、声三位一体,形象、直观、信息量大,而我们在实际教学的备课阶段需要注意许多细节。

一、课件的表现形式需符合实际教学的需要

1.具体来说,可根据个人的喜好,挑选合适的背景和自定义动画方案,但不必太过花哨

背景可以统一用纯色,字体可以简单地用黑体字。每页切换动画模式和文字、图片等出现形式可以结合实际的内容相应地变化,不必拘泥于特定形式,但也不可太过复杂,从而忽视实际教学的效果。

2.多媒体课件的配色是一件比较讲究的事

作为直观性的展现形式,色彩往往是给观看者的第一印象,多媒体课件的配色需注重亲和力与观看课件的持久性,黄金分割配色法是配色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但这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试验,才能得出满意配色效果。

二、课件中用到的图片、音频和视频需要“精挑细选”

就图片而言应具有代表性,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选择图片时,一般以荷塘为主,但背景需在晚上,而且是满月,荷塘中的荷花应符合“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

对于音频来说,人声、音乐、音响是声音的三大元素,这三者在表达知识信息时应分清主次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在同一时间最好只使用两种声音。在同一时间运用多种声音,易造成画面声音过于嘈杂,声音信息过于拥挤,使听者难以承受,从而降低了以声音方式接收信息的效率。如:在课件中加入字词教读的人声,此时因取消其他声效的设定。而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能调动学生主动投入学习,利于学生获取和保持知识,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全面构建十分有益。但在时间控制方面尽可能简短,不能使视频内容“喧宾夺主”,所以,可以事先用视频编辑工具进行适当的剪辑。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源建议用嵌入形式直接保存在PowerPoint内,以免在更换课件播放硬件时出现丢失或者链接出错的情况。

这些媒体的选材可以由学生来提供,这样也可使学生能在课前愿意花时间去认真预习。但对于学生上交的资料,必须在课前做好筛选。如果在班级中以小组为单位,可先让各组组长进行比较,最后由课代表汇总上交。

三、课件的内容并非越多越好

一节40分钟或45分钟的语文课,以PowerPoint所做的课件为例,10页左右为佳,每页的字数以10~20字为好,因为内容过多,或者只是教案内容的照搬,或造成信息量冗余,而学生并未能全部获取上面的信息。以人社版《语文》(第五版)下册中的《劳动合同》应用文写作为例,我因实际教学需要,制作过一个课件,该课件共30页,适合2~3课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两个问题:

1.结构分配不合理

本课件围绕“劳动合同”分成三个部分:劳动合同的由来、劳动合同的定义与分类和劳动合同的结构。其中劳动合同的由来用了9页,主要内容为劳动立法和劳动合同的历史发展,内容较多,大多为课外补充,实际教学以讲授为主,占用时间近30分钟,大多学生不能全部“消化”这些“充实”的内容,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2.重点内容不突出

本课的重点内容应该是“劳动合同的结构”,课件中除了纯文字的介绍,还有少许插图,表现内容较单一,以至于与书本内容相差不大。要使重点授课内容突出,不在于增加文字量,可用精炼的文字概括出关键字。课件的内容与整节课的教学内容相比,如作为辅助补充内容为佳,也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3.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并不局限于用课件上课

所谓多媒体,通俗来讲就是多种媒体,而本身媒体就包括了书籍报刊、杂志画册、广播电视。在信息化时代到来之前,我们同样可以用多媒体的形式来上课。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先让学生听范读,那此时课本书是媒体甲,录音机是媒体乙,再加上黑板上的板书为媒体丙,这样以三种媒体形式的教学方式,同样可以称之为“多媒体”教学,不过我们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更多的是用到了计算机网络这些电子设备,有的甚至还要用上投影仪器,实际的教学成本也相应增加了。

多媒体技术放在十年前应该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而今在互联网普遍运用的时代,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一个PowerPoint课件已经不是“高科技”的象征了。另外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适合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教学,语文课堂传统授课方法是讲授为主,如果还是局限于这一种方法,那么其实只不过是把黑板板书以另一种形式转到电视或投影屏幕上而已。

现今的职业教育本身提倡交流式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必须突显职业特点,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服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语文能力,让他们今后能“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文化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魏玉龙.多媒体课件与语文课堂教学.许昌师专学报,2000.

[2]罗月念,冉怀敏.色彩黄金分割配色法在多媒体课件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8).

[3]关明勇,徐奎.多媒体课件中声音效果的特点及设计.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1).

第12篇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英语教学 设计制作 应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英语教学手段日益丰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化改革。教育部在于2004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着重指出:“要将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上;要改革现在的教学模式,将教师、课本、粉笔、黑板与学生,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改变为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教学三位一体、综合运用的个性化、主动式学习模式上。”利用多媒体英语教学(即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以计算机模式为基础,结合网络、通讯技术集成多种信息载体(如声音、视频、图形、图像、文本)的一种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容量大、信息多、知识结构新、应用面广、效率高等特点。正确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更好地实现教学主次内容的区分处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说,采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式。怎样运用多媒体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已成为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我认为要真正发挥利用多媒体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在于多媒体英语课件的设计及应用。在此我就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及课件制作体会,谈谈对于多媒体英语课件设计和应用的看法。

一、多媒体英语课件设计理念与制作原则

与传统教学相比,当今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已发生很大的改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教学的主导,主要起组织者、协助者的作用;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更是认知的主体,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能执行课堂学习活动安排,并主动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多媒体英语课件应当围绕“学”设计,教师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尽量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探究的学习情境,使学习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英语课件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学优化原则。

利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实现教学最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课件教学价值主要表现在课件的教学目标、内容选择和表现策略上。因此,设计多媒体课件时首先必须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来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课件呈现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决教学难点,强化需要掌握的重点,突出教学中的一些较抽象、用传统的讲述教学方式不易演示的教学内容。所以课件研制时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层次分明,注意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利用多媒体图、文、视、听多角度的特点优化教学结构。

2.实用性原则。

所谓实用性原则,就是运用媒体要得当,不搞形式主义。有些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只注重形式,而轻视内容,一味追求新奇、刺激、有声有色,迎合学生的喜好,而不求有效。在制作课件时,为了课件的美化效果、趣味性,故意插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片、动画、音乐等。这样做虽然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但淡化了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关注,削弱了教学效果。因此,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和形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把握实用性原则,避免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信息。

3.交互性原则。

交互性是指多媒体与学习者信息的传递并非单向,而是双向的,就是多媒体可以输出信息给学习者,也可以从学习者那里接受反馈,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一个多媒体课件如果交互性太弱,仅算是灌输课件,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因此在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时,应坚持交互性的原则,即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需求,合理选择和组织媒体,创设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交互方式,不失时机地穿插教与学的信息交流,实现以多媒体课件为媒介的师生、生生和人机的交互。

4.易操作性原则。

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上既要讲解新知识,又要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因此课件的操作要尽量做到简单、灵活、可靠,链接清楚,便于教师和学生使用。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要设置意义明确的菜单、按钮和图标,便于查找、播放多媒体素材,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和层次太多的交互操作。

二、应用多媒体英语课件应注意的问题

除上述设计制作原则外,在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英语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几乎整堂课都是在呈现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演变成对课件的展示,教师成了课件的操作员,学生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这样就难以发挥多媒体的教学辅助功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所起的是主导作用,而多媒体课件是辅助,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教学学习环境,可以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所以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媒体教学过程和活动。教师的讲解和启发不能仅用多媒体的播放来代替;不能只强调教学容量而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规律和承受能力,应遵循“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2.适时适度的使用多媒体课件。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师要适时适度,也就是说,教师应充分考虑教学需要、教学设计和学生学情,有选择性地在部分教学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而不是用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比如在英语课堂上的Lead-in环节,用多媒体课件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Free Talk用多媒体就是多此一举。另外,还要把握好多媒体课件的时间和播放速度,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理解、思考、交流和质疑。

总之,多媒体课件是英语教学能力和多媒体技术的综合,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深入思考课件的设计和应用策略,使多媒体课件在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马传宝.构建基于Internet的协作学习的应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