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货币升值论文

货币升值论文

时间:2022-11-29 01:57: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货币升值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货币升值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升值股票市场资金流动升值预期

1引言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我国股票市场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2人民币汇率调整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必将改变我国现有进出口状况,进而影响对进出口依存度大的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及业绩,尤其是以美元结算的商品影响较为突出;对于出口型企业也有一些负面影响。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但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居主导,主要是以价格取胜,一旦人民币升值,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从而出口将受到严重影响,目前1300多家上市公司中与进出口直接相关的个股主要集中纺织、机电、从事外贸进出口的企业。同时,由于进口的增加,人民币升值意味进口产品成本的降低,一些原料依靠进口的上市公司也会因成本降低受益,如:石化板块、航空板块的上市公司,因为飞机、汽油等进口物品成本的大幅度降低,盈利上升,总体表现为利多。高科技产业也将受益人民币升值,这些行业的关键设备或配件往往依靠进口,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这些公司的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会明显下降,公司盈利将上升。下面对不同的行业做具体得分析。

2.1房地产行业

人民币升值一般意味着国内经济整体向好,投资机会多而且收益水平相对可观,因此,将有大量的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国内市场,房地产等市场由于流通性较好将成为这些资金集中的场所,最终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扬,这在日本和台湾市场表现得比较明显。

2.2银行业

汇率调整对银行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汇兑损益、资本金充足率、实体经济的影响等等。汇兑损益、资本金充足率主要影响的是净外币头寸比较大的银行,根据去年的统计,在目前上市的银行中,民生银行的外币净头寸在几家银行中最多,汇率调整会使其产生大量的汇兑损益,对其净利润影响较大,浦发银行所受到的影响最小。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是对银行业影响最大的问题,一旦实体经济不能经受汇率调整所带来的冲击,银行在短期之内坏账就会上升,金融体系可能受到影响。

2.3航空业

人民币升值将使外币负债水平高的行业公司,以支付较少的人民币完成原先等额的外币债务支出,其中交通行业以航空股的外币负债最为集中,航空公司有大量的航空器材融资租赁负债,每年需支付一定数量的利息费用和本金。以南航为例,其资产负债率基本维持在70%左右,经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航空公司毛利率将提高0.5%百分点。上海航空、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人民币每升值1%,产生的汇兑收益折合每股收益约0.035元、0.026元和0.021元。

2.4钢铁业

人民币升值对钢铁行业的最大利益在于降低钢铁行业的采购成本:目前40%左右的铁矿石依赖进口,而以铁矿石为主的原料占钢材成本的30%~40%;受益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宝钢、武钢、马钢、济钢、南钢等以进口铁矿石为主要原料的公司,这些公司的铁矿石国外进口和国内采购的比例基本是7:3,其他如鞍钢、新钢钒这类公司以自有矿山为主的公司,则影响较小。

2.5石化行业

我国石化行业进出口模式是资源换技术和资金,就进出口结构而言石化行业出口主要集中在基础化工加工原料,产品附加值比较低,例如:尿素、纯碱、烧碱、磷肥、硫酸镁、碳酸钠等基本化工产品;进口主要集中在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品。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国际市场高附加值产品增强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会削弱资源类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优势。受人民币升值直接影响比较小的主要是依靠非关税壁垒保护的化工产品,配额外的高关税能够减缓价格下降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作用。而对于中国石化这种具备完整产业链的公司来看,整体受益于人民币升值。

2.6纺织行业

据研究,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2%~6%。如果人民币升值5%~10%,行业利润率下降10%~60%。特别是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行业受损较大。上市公司中的先进企业,因利润率较高,导致成本中可贸易品占比下降,每百元受损的绝对额较大,但利润率下降的幅度较小,但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其升值的边际负效应会扩大。我们对升值后内销产品利润率变化的判断是:理论上计算,因成本中可贸易品的存在,内销产品的利润率应上升。如果动态分析,外销产品利润率的下降必然导致销售的“外转内”,内销的“升值优势”很快消失。

2.7旅游业

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使境内居民出境旅游变得更加便宜,而外国游客入境旅游变得相对昂贵,这对国内的旅游景点类公司显然是不利的,但对旅行社类上市公司有利。

2.8造纸业

由于我国优质纸浆大量依靠进口,人民币升值能降低造纸成本,对造纸和纸包装类上市公司是利好。

3从资金的角度来看,升值以及升值预期为股票市场带来了增量资金

3.1从总体上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1)全球视野下,人民币升值可以提高国内证券市场的估值水平,因此将吸引国际投机资本,以正规和非正规渠道进入中国证券市场进行套汇,人民币升值将提升以人民币计价的A股的国际估值,随着全球对中国经济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机会感兴趣。而QFII则打通了外资进入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通道,2005年6月我国将QFII额度从40亿美元提升到100亿美元,随着未来市场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进入国内证券市场,并提升整个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估值。

(2)由于人民币升值幅度远未达到热钱的预期,投机性热钱进入市场的可能性在进一步加大。对于人民币升值幅度的预期普遍在5%~10%左右,因此在人民币升值幅度远未达到热钱预期之前,投机性热钱进入市场的可能性在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在是否升值的不确定性因素消失后,投机性的热钱可能会迅速放大,进入市场。所以从“热钱”预期效应来看,人民币升值对近期证券市场构成正面影响,冲淡长期的负面因素,因此“热钱”很可能会继续进入房地产、债券和股票等人民币资产。

(3)基于升值通缩效应以及国内宏观经济处于回落阶段,促使国内维持低利率水平的预期得到加强,各行业预期回报率下降将凸显A股市场的资金洼地效应。由于国内宏观经济已经处于回落阶段并且政府也担心通缩压力加大,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的利率仍将维持较低水平并且各行业回报率水平仍在下降。除了股票市场,当前我们已经难以发现另外一个可以替代股市的长期下跌的处于历史低位的市场。多数实业投资的暴利让位于宏观调控;多数大宗商品价格处于历史高点;黄金价格随着美元走强开始疲弱;房地产价格受到国家严厉监控;债券市场收益率已经下降至2003年底水平,国债收益率已经与当前银行存款的税后收益率相当;货币市场收益率也持续下降。我们发现,在市场游动资金在房地产、大宗商品、债券及货币市场的游走过程中,从吸引力角度来看,随着其它投机机会的逐步消退,股票市场无疑越来越具备投机吸引力。

3.2人民币升值将对A股、B股、H股市场形成结构性的冲击

(1)A股市场。实质利好,但潜藏一定风险且会产生新的分化。汇率升值,会带来资本市场效应,使大量外来资金投到股票市场上去,有利于市场资金的扩容,活跃A股市场,增强市场信心,从中长期的技术面上看,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实质性利好。同时,通过带动直接投资直接进入各行业,形成资本投入、购并和重组的热潮,成为促进A股上涨的另一条途径。尤其是不断升值的预期对不断上扬的股市起到进一步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同时,人民币升值有可能成为影响股票市场的不稳定因素。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一个谨慎的逐步开放过程中,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互动关系将更为明显。预期人民币升值会对国际资本,尤其是投机资本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而金融资本的流入短期内无疑会增加国内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刺激市场行情上涨,但基于投机资本“快进快出”的特点,一旦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减弱,会造成资金的抽离,对证券市场构成很大的冲击,增加市场剧烈波动的风险,也将使监管当局面临巨大压力。

(2)H股市场。H股是以港币标价的人民币资产,人民币升值意味着H股升值,而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潜在收益将成为刺激行情上涨的重要力量。目前H股公司资产优良,经营稳定,业绩增长较快,优势突出,加上与对应A股股价水平相比偏低,H股行情依然可期,而升值预期的影响也将为其行情演绎推波助澜。

(3)深、沪B股市场。人民币升值后,B股上市公司的资产将增值,有利于其开展业务和增强盈利能力。人民币升值对沪深B股的影响略有差异。由于深市B股和沪市B股分别以港币和美元计价,美元的走弱会使沪市B股市值缩水,投资者面临着系统性汇率风险造成的投资损失,对沪市B股投资者产生极大的心理不安。从2001年2月B股对境内居民个人开放以后,国内投资者逐渐成为B股市场的重要投资主体,人民币潜在的升值预期导致多数投资者目前不愿以现在价格兑换美元投资B股市场,以避免人民币升值给自己的外汇资产带来损失。由于缺乏资金支持,沪市B股整体走弱将难以避免。但从另一个层次来看,如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为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启动B股市场,人民币升值的长期性与B股投资的高收益将成为投资者未来博弈B股市场的两种选择。深市B股市场由于毗邻海外短期资本活动频繁的香港,因而资金供给将比沪市相对宽裕,虽然目前港币采用紧盯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在人民币升值下,香港汇率制度和港币币值走向实际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而持有港币非像持有美元那样必定受损。

参考文献

1张艳,陈鸿鸿.从广场协议看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3)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套子,讨论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任何时候都会遇到批评的声音。别人总会找点事儿闹闹,与其闹人权,闹知识产权,不如闹货币,因为货币是最好搅和的。所以,有一个外国大使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大国就要厚脸皮,因为全世界都在盯着你。

通过人民币汇率等问题让我感觉,我们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总是跳进别人的套子去讨论别人提出的问题,而且很多问题年复一年地辩论下去,根本辩论不清楚,这使得我们非常被动,又显得不够理性。我们应该找出一些建设性的方式,拿出自己的办法来应对,别人听不听是另一个问题,但能不能拿出来自己的办法是最重要的。从目前情况看,国际贸易或国际经济都不平衡,无论是谁的责任,这是一个事实。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即使从自身的角度考虑,也应该缓解这些不平衡问题。

中美之间总在吵架,总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是反过来,我们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如何来,互相都能支持对方的舆论和观点,并在这个过程中维护自身的利益,这是最重要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美之间的共同点:首先,中国和美国都认同一件事,就是中国不要有过多的贸易顺差,中国用贸易顺差赚美元,然后去投资,还总赔钱,这肯定划不来,所以要减少贸易顺差。

其次,中美都关心各自的就业。从美国来看,没有什么比增加就业更重要;对中国来说,也非常关心就业问题。在这方面,中美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中美之间的中小企业能不能合作?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增加美国的就业,可以让美国经济走出困境;同样,中国的中小企业也需要发展。

中美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有很多机会,美国的中小企业有先进的技术,但中美企业之间的合作还有一些困难,比如信息问题、成本问题等,这就需要两国政府的参与,比如办一些美国中小企业贸易促进会或投资促进会,把中小企业带到中国开展销会,用这种方式来合作。

现在,中国和美国都存在需求不足、生产过剩的问题。但我们可以和非洲合作。非洲市场急需投资,急需发展,非洲的基础设施有很大的市场。如果中美能联手,加强对非洲的投资,把非洲的基础设施建立起来,就可以创造很多需求,对美国有利,对中国也有利。

同样,美国的很多地方也在招商引资,也有很好的项目,中国有这么大的外汇储备,用这些储备来促进中国企业对美国的投资,很多方面都可以合作。如果大家都把问题提出来,并拿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我认为,这比打“汇率战”更有意义。

第3篇

关键词:黄金价格;实证分析;影响因素

一.背景与意义

黄金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兼有商品属性,金融属性,货币属性,目前在各国外汇储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黄金之所以如此特殊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密不可分。

最早的国际金本位制度是在多国实行金本位制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最早的自发的国际货币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是:黄金是国际货币,汇率是由两国的货币的含金量决定,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融化,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以及银行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金币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国境。此时的金本位制尚有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两种类型,无论哪种类型都体现了黄金在国际支付中的巨大作用。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金本位制度的瓦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将国际的支付体系改成为:黄金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度,弥补了金本位制时黄金供给的不足,资源浪费等问题,但因为美元危机引起人们对美元失去信心,美国与其他国家矛盾加剧,最终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因美元不能时刻保持与黄金的市值挂钩,又维持经济的持续腾飞的“特里芬”难题的出现使得牙买加体系浮出水面,并延续至今:它规定浮动汇率制度的合法性,减弱与黄金挂钩的货币制度等。在如今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不能否认黄金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各国的黄金储备中仍然是占比最大的重要资产。

而我国黄金市场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变迁后,在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可以交易黄金,白银,铂金等贵金属。这也标志着中国黄金市场开始走向市场化。

黄金作为作为具有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流通手段的重要商品影响其因素很多,本文主要考虑的有:美元价格,汇率,GDP,CPI,外汇储备。

二.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上海期货交易所AU100,2009年1月5日到2013年12月31日共计1250个黄金交易数据,如今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的黄金品种有AU99.99,AU99.95,AU100,PT99.95,这些指标分别表示黄金的纯度。而笔者选择AU100的原因是此种黄金的计价单位为100g,而其他品种的黄金计价单位为1000g,本文的主要想测量的价格波动时我国消费者所购买的黄金的价格变化情况,所以AU100更能反映所观察目标。

2.1最小二乘法估计

用单位个检验的方法检验我国黄金价格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由于数据是时间序列型,需要对其平稳性进行检验,建立模型为:

y=b0+b1x0+…+∑ni=1Xibi+1+e i=1,2…n

由于最小二乘法的估计变量越多,随机误差越大,会出现重复共线的问题,所以选择两个有代表性的变量来反映其与黄金价格之间的线性关系。,它们是,汇率变化情况X1,上证综合指数变化情况X2,之所以选择汇率和上证综指,是考虑到黄金以美元标价,消费者的投资,经济的发展程度可以通过股票指数来反映,因此,利用EVIEWS对上述模型进行检验,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上图为上证综指变量,汇率变量的散点图,可以看出他们的关联性不大,在2010年以前汇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上证综指指出在2008年的低点开始向上反弹,之后上证综指都在其周围波动,总体有向下行走的趋势,而汇率在2010年之后一直处于下滑的趋势中。说明两者的相互影响,可能影响黄金的价格。

黄金价格会变化0.03426个单位,汇率上涨一个单位,黄金价格会下降1.58887个单位。而由于我国大盘指数一直在2000+左右浮动,人民币近几个月也出现贬值倾斜,由此可以看出黄金价格的下跌与这两者有一定的关系。

2.2 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了进一步找到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又不仅仅从线性关系的角度加以衡量,所以考虑到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而时间序列的数据都必须建立在数列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所以仍要对其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为了减小数据间的波动,直接对其取对数。相关变量选的是货币供给量M2,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以及汇率的变化X2,上证指数的变化X1。

通过对上证综指X1,汇率变化X2的因果检验可知X1,X2都为黄金价格变化的原因,也进一步验证前面的最小二乘法的估计,这里汇率指的与美元的汇兑的比率,也说明黄金价格在美元的贬值或升值中得到改变,由于美国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退出,美国经济的复苏,强劲的美元有不断升值的可能,也也预示着黄金价格会在美元升值背后开始有下滑的趋势,当然黄金价格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即使美元升值也不是一定会导致黄金价格的下降,还需要考虑其它影响因素的作用。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选取上证综合指数,汇率,货币供给量,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物价指数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来探讨影响我国黄金价格的因素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黄金价格是受多因素影响的,它与上证综指成正相关关系,和美元的汇率成负相关关系。黄金作为特殊商品不仅与股票指数息息相关,也因其作为世界的货币而受到美元的影响。在大盘指数趋于低谷之时,会使黄金价格趋于走低的趋势。美国经济的复苏,是美元走强,也是推动最经黄金价格走低的另一方面原因。

其次黄金价格还受CPI,M2等变量的影响。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有时候的黄金价格上升不是因为美元真的走低,或者大盘走高,而是由于通货膨胀原因导致的,通货膨胀的强弱会带动消费品的价格的走高或低,黄金尽管是特殊商品,但仍然具有商品的属性,特别是在我国,由于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结婚等重要意义的时刻黄金商品是不可或缺的物品,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受CPI价格的影响。

第三黄金价格不收GDP指标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经济的增长速度对黄金价格的影响不明显,所以如今的经济增速稍稍放缓,但那不是影响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

因此建议持续关注黄金市场的投资者或消费者,不要仅仅考虑黄金市场供给需求的影响因素,还要考虑美元的强弱,股票市场的运行,以及广义货币供应量等因素。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月.我国黄金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引导关系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111年4月

[2] 王申强.黄金市场分析与中国黄金市场可持续发展.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3] 张晓丽.黄金价格影响因素分析.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4月

第4篇

关键词:汇率升值;中国;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9-0082-02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增长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无论从何种角度看,经济增长状况始终是决定一国货币价值的根本因素。其原因在于:如果一国经济增长率较高,人们对宏观经济的良好运行状态产生信心,外国投资者必然踊跃前往该国投资,从而引起该国国际收支资本项目的收入增加,该国货币需求旺盛,币值自然上升。但也不能就说“经济的高速增长会带来货币升值,而经济增长的停滞或衰退则会使货币贬值”。事实上,经济增长对汇率的影响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1)一国经济起飞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的发展表现为粗放式经营,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是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使国内的一般价格水平上升,从而本国的币值下降,即汇率的上升。这与中国在1981―199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的同时人民币也跟着贬值的事实相符。(2)一国经济较为成熟阶段。当经济增长较快时,产出必然增加较快,这就使它相对以前有更多的供给,包括更多的出口品的供给,而消费者的需求虽然随着收入而增长,但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律表明,消费需求的增长赶不上产出供给的增长,故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供给相对消费的需求旺盛,从而对物价有向下的压力。这就使得1995年开始人民币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而出现升值压力的原因所在。

(二)国际收支状况和外汇储备情况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外汇市场的形成与国际贸易和投资是分不开的,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收支的总和。在浮动汇率制下,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变动,因此国际收支逆差将引起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即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国际收支顺差则引起外汇汇率下降。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项目差额不仅是国际收支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还是外汇储备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我们将选取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项目差额作为分析指标,揭示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第一,经常项目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经常项目顺差近年来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这就潜在地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第二,资本项目对中国汇率的影响。一国外汇储备的减少意味着该国外汇市场上需求大于供给,本国货币有贬值压力,储备的增加则表明外汇市场上的供给大于需求,本国货币有升值的压力,而通过分析发现资本项目和外汇储备量有较高的相关性(0.65)。同时外汇占款的增多也导致货币供应量的激增,对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以及通货膨胀构成一定的压力。

(三)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货币供应量大体上成正相关,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投资者不但可以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更看好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因此,外商投资大幅增加。由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人民币资金相当紧张,外资进入又多,所以出现了明显的外汇供大于求,造成人民币升值趋势。

(四)中外利率差异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利率政策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影响汇率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利率的相对高低会影响资本流动的方向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较高的利率水平会刺激国际资本流入,并减少本国的流出资金。从而影响国际贸易规模,使利率差异对汇率走势的影响力不断提高。

二、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影响

汇率变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有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刺激进口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国外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比以前便宜,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二是有利于改善吸引外资的环境,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使已在华投资的外资企业的利润增加,从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促使其进一步追加投资或进行再投资;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吸引大量外资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间接投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三是有利于减轻外债还本付息压力,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未偿还外债还本付息所需本币的数量相应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外债负担。

(二)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1.抑制出口增长

人民币汇率升值后,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如果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则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对中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伤害。

2.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资本市场上活跃的多为国际游资,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在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将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由于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迫使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从表面上来看,货币供应量在持续增长,但供应结构的差异却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4.增加就业压力

由于目前中国提供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是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人民币升值将抑制或打击出口,最终将影响到就业。在当前中国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可能恶化就业形势。

三、针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提出的对策建议

(一)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

汇率升值的压力来自于多个方面,而出口的快速增长、资本流入、外汇储备迅速增加,都是重要影响因素。但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很高,从对外贸易入手,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较为不易。不过,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伙伴中,对美顺差最大,来自于美国的压力也最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对外贸易地理结构来减轻对美国市场的依赖。针对资本流入所带来的压力,在继续鼓励外资流入的同时,我们的企业可以适度考虑以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入他国市场。针对外汇储备迅速增长所带来的压力,我们可以采取措施适当控制其增长速度。另外,也可以考虑推行QDII制度。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为渐进式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打下基础。

(二)在全球化背景下权衡人民币升值问题,适时调整汇率水平与汇率制度

从国际经验来看,既然经济大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面临汇率升值的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是不可避免的,而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在人民币未来的升值过程中,避免出现类似“广场协议”那样的大幅度汇率调整极为重要。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要签订类似“广场协议”式的国际性文件。为此,要让汇率始终能够反映经济基本面。我们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对人民币汇率适时作出适当的调整,使汇率水平既能真实反映中国的经济状况,又能避免未来人民币快速升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要认识到,成功地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对于未来的宏观经济稳定、贸易品部门与非贸易品部门产业间的平衡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都具有深远而积极的意义。而这一点,有待于政府采取果断措施,消除升值预期。

(三)要综合处理汇率升值影响物价水平所产生的问题

对于人民币未来走势,基于巨大的升值压力,我们必须对其可能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要实事求是,具体深入地分析他国汇率波动的历史教训,才能真正有助于我们借鉴。汇率问题,涉及面甚多,在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各种国际交往的情况下,汇率变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我们不能单从本币的升值来看对物价和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不能因为眼前出现的通货膨胀趋势而寄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抑制短期通胀压力。在短期内,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毕竟,通过人民币对外升值来抑制通胀的短期作用也是有限的,但汇率升值对宏观经济所造成的影响是整体的,且宏观经济政策对物价的影响也会抵消本币升值对通胀的抑制作用。所以说,要认真研究综合处理汇率升值通过影响物价,进而影响经济系统的问题,为未来人民币升值后减轻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作好准备。

(四)其他减轻人民币升值负面影响的对策

针对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我们可以适时调整我们的贸易战略,减少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程度。作为出口企业来说,要努力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逐步改变原来低劳动力成本、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的做法。针对出现人民币升值对物价水平下调的压力,以及对总需求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通过西部大开发的措施,扩大内需来解决。针对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储备风险,我们要深入研究未来世界主要货币的变动趋势,根据我们进口规模,适时调整中国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和总量规模。针对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我们可以大力发展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增加投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 张鹏,张丽芬.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影响评价及绩效评价[J].时代经贸,2006,(51).

[2] 毛瑞萍.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企业资金运作和经济发展的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5).

[3] 任晓东,安岗.人民币升值及汇率制度改革对经济的影响[D].经济学论文,2008.

第5篇

【论文关键词】欧债危机;危机原因;启示 

 

过去的2011年,是内忧外患多种因素繁杂交织的一年。 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主权信用危机恶化,欧美各国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全球经济再度衰退的忧虑充斥市场。整体来看,欧债危机是中国外部经济面临的一场重要危机,怎么应对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探究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之前,我们先简单谈一下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欧债危机的原因分析 

1、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高赤字 

如果将债务杠杆比喻成潮水,那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政府联手利用公共财政的“再杠杆化”掩盖了金融体系的“去杠杆化”。但是这种掩盖是暂时性的,自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人们最常想起的词语就是“高赤字”。 

2、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欧元区经济政策结构不平衡 

欧元区现阶段实行的是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然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常年的不对称性使得各项矛盾和问题得以积累。在08年全球次贷危机的冲击之下,矛盾开始暴露,直指主权债务危机。尽管货币一体化为欧元区成员国政府搭建了更大的融资平台和竞争优势,但是由于经济状况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对称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些优势。另一方面,欧元区签订的《稳定与增长公约》并没有完全遵循最优货币区的要求,各国的实体经济结构不尽相同,这样更容易遭遇“不对称冲击”的影响。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周期不同步,欧元的诞生也未能显著缩小这种差异。同时欧洲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选择上,无法也不可能满足成员国不同的货币政策偏好,从而增加了危机蔓延的可能性。 

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历史原因:高福利政策 

高福利意味着政府的高支出,必然伴随的则是高税收。高福利政策使得欧洲各国在经济发展上缺乏一种活力,并且在财政支出上远高于非高福利国家。不得不说,高福利是高赤字的一个重要源头。 

二、欧债危机给中国的影响 

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断显现出来。欧美经济的不景气,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出口。由于中国的经济主要还是外向型经济,出口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很高。出口的下降,必然会对中国经济各个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一)导致人民币“升值” 

最近在欧债危机的冲击下,避险资金纷纷转向美元资产,随着美元走强,人民币也跟着升值。从1月4日到5月28日,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升值达到15.9%;同期人民币对英镑升值了10.7%。在不到半年时间内,人民币已经因欧洲债务危机而对主要非美货币出现较大幅度的升值。人民币“被升值”还将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 

(二)影响中国对欧洲国家出口 

由于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中国出口到欧洲的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企业如果用欧元和英镑收汇,则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此外,由于欧系货币贬值,欧盟对中国动出口将会增加,中国的贸易盈余还可能会继续下滑。 

(三)外汇储备缩水 

欧元和英镑贬值,将使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出现缩水。我国防范外汇资产的缩水问题,必须采取动态的资产管理模式,即不仅需要关注投资的收益,也要关注汇率变动带来的资产价值变化,以保证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 

   (四)投机资本流入可能增加 

现在人民币对欧元和英镑升值,欧元和英镑投机资本流入同样可以获得人民币升值的好处。因此防范走弱货币如欧元和英镑等资产的流入。 

(五)欧债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对中国的外需影响较大 

欧债危机已经影响了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恢复步伐,同时还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欧洲国家经济恢复增长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外需短期内继续承压。 

三、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一)财政刺激计划要在可控的范围内,把握好财政赤字的“度” 

目前我国的国家债务和财政赤字远低于国际公认的风险临界点,但是不能太乐观。因为首先,我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gdp考核观”,使得地方政府盲目举债搞发展,财政入不敷出;其次,当面临经济下行是,政府刺激计划会使财政负担加大,可能造成通胀的压力以及对私人部门的挤出效应。所以中国必须高度警惕地方政府的债务结构与债务负担,做好债务测算和偿债平衡工作。 

(二)注重转方式、调结构,由投资出口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 

希腊的局面警示我们不能过分地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出口是我国促进经济发展的杀手锏,但是这种方式极易受到外部冲击。从长期来看,出口导向型模式是不可维持的,中国应该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依靠外需转到以内需为主,扩大内需是经济结构转换的核心环节,消费是拉动经济更好更长效的动力。此外,在出口战略上,将主要向欧美国家出口转向亚洲新兴国家、东盟、非洲国家的出口,出口产品也应全面转型升级。 

(三)与国际接轨,增加中国财政的透明度 

目前中国财政透明度整体较低,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中国应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国际机构的沟通、协调,缩小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财政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的差距。 

(四)正视地方债务风险,防范于未然 

第6篇

论文关键词:,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进出口

 

2011年3月1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收6.5668,较前一交易日继续走高。而在2005年7月21日,此中间价却高达8.1111。从图1中也不难看出,自从我国实行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汇率在稳步下降(直接标价发下),或人民币相对美元在升值。2005年7月21日至2011年3月18日,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19% 。是何原因导致人民币步入了长达六年的升值通道,且目前仍保持着升势?对此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正是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试图找到原因并对其影响进行评估。

图1

1、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原因

1.1 政治与国家战略原因

这是左右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涨跌的首要因素,主要包含历史的政治因素与当前的国家战略两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扩大了出口,形成了以出口为导向,以出口促发展的经济政策。为了使中国出口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价格竞争力,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特殊历史时期,人民币价值被人为的压低、扭曲。这种做法使得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经历了大繁荣,带来了GDP的高速增长。自2005年汇改以来,我国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转而实行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制度进出口,我国已不会在外汇市场上实施强有力的干预措施来维持汇率稳定,人民币币值被人为压低的局面已成为历史。此后,人民币的升值成为必然。

随着08年国际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国的出口受挫,尤其是对美国的贸易量锐减,“出口”这一强劲的经济发动机已经光鲜不再。因此,决策层将目光转而移到了国内,着力于扩大内需,以消费促增长。此后,中国保持低币值来促出口的意愿下降,不再过多干预汇率,人民币在市场供求的作用下,汇率趋于合理。另外,美国在危机中的表现差强人意,令美元趋于弱势。作为国际间主要结算货币的美元,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波动势必会引起全世界范围内的担忧。人们渴望币值更坚挺、汇率更稳定的世界货币。在这种大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被提上了日程,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中国方面也有意识推动这一进程,并在周边国家陆续开展了人民币结算业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人民币想要成为被广泛认同、接受的世界货币,要有合理的估价,坚挺的币值与相对稳定的汇率中国。而目前我们所看到的,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恰恰说明了我们的货币走在国际化的道路上。

1.2 人民币的升值

不仅仅是对美元,自2005年7月21日至今,人民币对除日元外的四个主要货币均有不同程度的升值,具体为:对欧元升值8.58%,对港币升值20.09%,对英镑升值25.56%,这意味着人民币的购买力在提高,价值正回归合理。

人民币的币值被低估这一观点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有关人民币兑美元合理汇率的讨论,许多学者曾进行过论证。格里高利·曼昆曾运用一价定律,通过麦当劳所销售的巨无霸在两国的售价来估计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根据2005年的麦当劳的价格,在中国为10.5元,美国是3.06美元。据此换算,人民币兑美元合理的实际汇率应该为4.43。人民币被低估了2.36倍。这种简单而巧妙的计算方法粗略的证明了人民币确实被低估。

1.3 美元的贬值

与中国相反,美国近些年来的贸易账户常常是逆差,而美国信用体系的过度膨胀,贷款消费意识的过度强化,更是加快了美元贬值的进程。为了刺激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所带来的衰退,美国推进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供给的大量增加使这一情况更加恶化。

1.4 中美之间的贸易差额

由于历史政治原因进出口,人民币的价值被压低。直接后果是中国连年的贸易顺差未能改善。如今,人民币在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必然会因为贸易顺差的存在而趋向于升值。

1.5 资本的流入

资本流入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中国引进外资,二是国际资金的流入。

中国经济长达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令世界瞩目,加之富有吸引力的利率水平,使中国成为了备受国际资本的青睐的理想投资地。投资客做多中国资产,促使着人民币不断地升值。

目前,我国对国际游资采取的态度是宽进严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投机炒作对汇率波动的影响。可以预计,若中国对国际游资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会消除资本撤出中国困难的顾虑,从而使更多的资本流入国内,短期内会促使人民币升值,长期来看放大剧汇率大幅的波动的风险。

2、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对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利益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人民币升值会使出口企业的产品在国外价格上升,不利于出口。因为类似的原因,进口商品变得更加有竞争力。如何消化因为出口企业利润减少而造成的失业人口,以及国内企业如何面对进口商品参与竞争,是经济管理部门需要进行研究的重要议题。

2.1 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的升值同时影响到出口企业与进口企业。

对于出口企业,长期的升值会促使其压低成本、减少生产、裁员。在这种情况下,较理想的出路就是尽快进行产业转型,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或者带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以恢复企业盈利。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正呈现上升的态势。特别是今年年初,各地出现了用工荒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工资的上扬,对于依赖廉价密集劳动力的传统出口企业,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没有及时转型,那么企业所面对的很可能是破产。因此人民币的升值一方面影响着出口企业的产出与相关岗位的就业状况,另一方面积极的促进了产业经济的调整。广大出口企业面对此不利因素时,当审时度势,抓住困难背后的机遇,积极转换思路,及时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与产业的升级。能否做好这一点,是企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值得一提的是,在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进口原材料成本下降,这将引导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源密集型产业过渡,从而对进口原材料产生一定的依赖。

而对于进口企业,人民币升值则会加速其成长。持续扩大的盈利会促使社会资源加速向进口行业及相关配套产业转移进出口,同时也会吸引一大批人才从事相关工作。进口商品的繁荣会给传统的国产商品市场带来冲击,可能会改变国人消费习惯,长期看会使中国国民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从而给中国经济带来长久的影响。

目前中国海外并购的案例逐渐增多,并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一种趋势。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企业完成海外并购57起,披露金额达294.19亿美元,较2009年分别增长111.1%和249.9%。尽管目前主流的观点否认人民币的升值为此类并购案增加的主要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人民币币值的提高,汇率会在海外并购所起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旅游业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随着人民币的逐步升值,中国的外国游客数量会下降,这不但会影响到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涉外餐饮服务,外事翻译等系列相关产业中国。

如何协调出口企业的产业转型与进口产业的加速发展,如何引导中国企业进行合理海外并购、规避跨国投资风险,如何缓解因此产生的结构性失业,尽快使进口企业小花出口企业的失业工人,是摆在经济职能部门的重要议题。

2.2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出口的下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图2可以看出,2005年至2010年的2月,出口占GDP的比率下降了约8% 。

图2

类似于宏观经济学中的回振效应与溢出效应,人民币升值引起中国更多的进口商品后,会使得中国的主要进口国出口增加,促进其经济繁荣,转而增加我国出口商品的消费,提高本国产出。由此往复,中国及主要贸易伙伴均会从中受益。

原材料、矿石、燃料的进口价格降低会使PPI有明显的下降,压低整个社会商品与劳务的价格水平;同时,低廉的进口商品会压低CPI指数,使中国的经济有机会步入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增长期。

2.3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也是广泛的,并且具有双重影响。

一方面,由于升值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冲击,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一部分人的结构性失业。

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币对他国货币升值,这意味着出国旅游、留学在价格上更具吸引力。中国已经出现了海外留,海外购物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可以预计,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中国的海外留学、购物、旅游热潮还将继续并持续壮大进出口,中国国民会更多的走向世界,中国文化也随之将更深远的影响全球。另外,由于价格下降,进口商品更富吸引力。人民的消费篮子商品变得丰富,消费者可供选择的商品更加多样化,国产商品与进口商品的全方位竞争也会极大提高广大群众的消费效用,社会整体福利上升。

2.4 对政治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与各贸易伙伴的摩擦不断,中国在海外倾销与反倾销案件呈上升趋势。美国、日本、欧盟也先后向中国施压,试图迫使人民币更快的升值。中国频繁出现的贸易摩擦,究其根源,离不开人民币币值被低估,导致中国出口的商品具有低廉的价格,在海外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这一经济现状。而人民币的逐步升值,有利于缓和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摩擦,使得各种外交政治活动得以更加顺利的展开。

3、结语

可以认为,人民币的升值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民币正在经历价值回归,已经迈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肯定与褒奖,这更加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惠,提高了消费者的福利。同时,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这是机遇,更是巨大的挑战。如何尽快适应人民币升值的脚步,合理的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缓和各阶层矛盾,调整各个产业的利润分配,以及配套出台相应的进口出口与贸易政策以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是摆在国家面前的一个问题。能否顺利通过这个挑战,也是抓住机遇,促进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附录

[1] 凤凰网财经,1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668 继续走高,finance.ifeng.com/forex/whyw/20110318/3698375.shtml,2011/3/18.

[2] 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美元),pbc.gov.cn/publish/main/537/index.html,2011/3/18

[3]中国银行,当日牌价,boc.cn/sourcedb/whpj/,2011/3/18

[4]IAS GROUP,China Export/GDP Ratio,iasworldtrade.com/images/stories/Econ/china-export-gdp.jpg进出口,2010/09/08

[5]张远超,孟祥仲,宏观经济学,济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3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

[7]走自中国,中企远征海外步伐加快 需规避海外并购风险,news.chinaventure.com.cn/2/20110304/52089.shtml,2011/3/4

[8]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袁磊,山东经济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袁磊,1989年7月出生,男,籍贯山东省青岛市,现就读于山东经济学院应用数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

第7篇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企业

一、 人民币的发展进程

1985年1-9月,人民币汇率从1美元=2.80人民币调低到3.20,贬值幅度为12.5%;1986年7月5日,人民币汇率再次调低到1美元=3.7036人民币,贬值13.6%;1989年12月16日,人民币汇率调低到1美元=4.7221人民币,贬值21.2%;1990年11月17日,人民币汇率调低到1美元=5.2221人民币,贬值10.6%;

此后几年,官方汇率逐步向下进行小幅调整,至1993年12月31日,人民币汇率已下调到1美元=5.80人民币,贬值幅度累计达107.1%。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新的外汇管理体制,取消官方汇率,而改由外汇指定银行自行确定和调整人民币汇率,于是,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滑至1美元=8.3人民币,累计贬值幅度达196.4%。2005年7月21日,由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改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值2%。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6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598,较前一交易日继续上涨9个基点,首次升破6.16关口,再创汇改以来新高。6月份以来,人民币已经五次创新高。

二、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人民币的急剧升值,导致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失去竞争力,大量国际资金流入中国,许多大中小企业举步维艰,濒临倒闭。不景气的国内企业发展,本来就严峻的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给我们带来许多严重的负面影响。人民币的汇率变动,未来发展趋势,成为了最为重要的问题。而要把握未来走向,就必须要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原因:(1)国际收支,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由于外币的供给大于外币的需求,导致外币贬值,本币面临升值的压力。我国国际收支方面一向是处于顺差的态势,而且很大部分是双顺差,所以也就有了现在人民币升值的现状。相反,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外币的供给小于需求,就会导致外币升值,本币贬值。(2)经济状况,经济增长状况始终是决定一国货币价值的根本因素。如果一国经济增长率较高,人们对宏观经济的良好运行状态产生信心,必然引起外国投资者的投资热潮,热钱涌入,从而引起该国国际收支资本项目的收入增加,该国货币需求旺盛,币值自然上升;(3)外汇储备的增加,如果一国的外汇储备过多,则外币供给大于需求,使得外币贬值,相对地本币升值;如果一国的外汇储备较少,则情况相反,本币将会遭到贬值,外币升值。我国的外汇储备一向居高不下,外汇占款的增加导致货币供应量的激增,通货膨胀的问题也随之浮现,国家只好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回流流动性,这样一来人民币也就升值了,而且,热钱涌入,又近一步恶化本币升值问题,形成恶性循环;(3)中美利率的差异,从利率平价理论可以知道,利率和汇率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率的高低会影响资本的流动,如果中国的利率提高,有助于外资流入,从而使得外币供给大于需求,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反之,若我国的利率较外国的低就会使资本外逃,流入更高的金融市场,我国外币需求大于供给,使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我国利率高于美国利率,使得境外资金流入我国,减少本国资金的流出,使得我国汇率水平一直居高不下;(4)金融危机的影响,西方多国为发展本国经济,增加出口,发展对外贸易经济,对中国这个拥有巨大贸易顺差的国家就格外关注,为了减少中国的出口量,增加本国出口,保护本国企业,必然积极不遗余力的迫使人民币升值。 影响人民币的汇率变动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必须审慎把握,从而利于我们分析未来的汇率走势,对政策的制定指明方向。

三、人民币升值之利:

人民币升值可能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也意味着老百姓手里的钱更值钱了,可以为人均国民收入作出适当的贡献,增强中国国际间的影响力。对于进口企业来说,其要支付的人民币就少了,特别是对于原材料采购在国外又在本国制造的商品来说,其生产成本会下降,营业利润因此会上升。而且我国居民的国际购买力也会增强,国内企业会增加在外投资,而且投资的盈利也会相应的有所增加,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与培训,也有利于大家出国旅游,同样对外国的商品的需求也会有所上升。同样人民币的升值使得外债折算成本币的数量少了,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人民币升值既有有利之处,也有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弊端:

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放缓。(1)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到我国外贸和出口。人民币升值,就会提高中国产品的价格,带来的是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同时会降低我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加就业压力,从而引发国内经济的不景气;(2)人民币升值导致外国投资变得相对昂贵继而新增的海外投资则会减少,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将被大大消减,另一方面,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可能增加,使我国的金融距爆发危机的边缘越来越近;(3)当一国的货币发行量大于该国的商品产出量时,就会导致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是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道理,人民币对内贬值直接出现的情况就是通货膨胀;(4)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损害。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势并不乐观。如此时人民币升值则会是使目前这种状况更加恶化。

总的说来,人民币对外的升值呈现出弊大于利的现状,国家应当采取积极有利的措施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水深火热中拯救我国的出口企业。(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注解:

第8篇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制造业;经济发展;汇率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利用其自身的比较优势将本国经济的发展成功的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凭借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使之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担负重要角色。近年来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呼声日益高涨,面对国际上的压力,人民币升值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目前我国出口商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产品处于产业链环节的最低端且外贸依存度高,人民币升值出口受阻势必会影响到国内企业的发展,进而加大就业压力,在此情形下有必要研究人民币升值对整个制造业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的成因分析

1.我国汇率制度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且在2009年的一段时间里再次实行联系汇率挂钩美元,迫于美国压力于2010年再次实行浮动汇率,但仍然限制浮动范围。图1为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图。在现行汇率机制下,外汇储备急剧上升导致基础货币的投放不断加大。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未来美联储宽松政策退出的推进,在基本面无明显改善的情况下,新兴市场货币的贬值压力恐有增无减,这或将间接推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

图1 人民币汇率走势图2.经济因素

推动人民币升值最根本性原因是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持续走强,势必会造成本国货币的升值压力;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贸易顺差,并且顺差的额度在不断扩大,同时由于中国劳动力比较廉价,商品生产成本很低,这使得我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极具优势。欧美日各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提高中国商品的价格,以此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保护本国的传统行业;自2005年的汇改以来,人民币一直在保持着预期非常清楚的单边升值态势,大量的热钱涌入国内,增加了人民币的需求量,助推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二、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影响

1.制造业出口数量影响

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的出口影响比较大,海关总署发言人郑跃声多次提到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影响企业进出口变动的最主要因素为市场需求,但出口企业对汇率变动敏感度增强。自1985年来,人民币汇率的几次较大幅度的波动,均对我国出口产生了明显影响。1994年1月,人民币对美元由5.8贬值为8.7,当年出口增加31.9%;2002年1月到2003年5月,美元对欧元贬值达33.8%,是影响2003外贸出口增加34%的重要因素之一。

图2 制造业出口走势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2为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对部分制造业影响,我国国际贸易中更多的是加工贸易产品,其中电子机械设备和其他制造业受人民币升值影响较大,除了石油、天然气产品原料类在我国储备量不充分外,相比其他一般贸易出口,加工贸易出口的影响更大。

2.制造业利润影响

自2007年以来,制造业已经踏入高成本时代,各项成本明显抬高。部分地区地价和房价涨幅过快,原材料、人工等各项成本越来越高。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如集成电路、电子器件等其他技术含量较高的半成品都需从国外进口,由于我国的制造业优势仍然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若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涨价,则会极大的缩减出口企业的利润。据业内人士测算,人民币每升值l%,企业出口1美元,就要损失近0.1元人民币的利润。

3.投资影响

人民币升值致使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投资资本回报率降低,且预期远期人民币汇率延续贬值,从而抑制了境内企业海外融资的热情,进而使国际资本总流入量下降,特别是在高端制造业转移方面,影响会更大,如在2008年10月,我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在本年度第一次由同比增长转为同比下降,11月和12月更是分别下降了36.52%和5.73%,人民币升值导致使国内投资环境恶化,减弱了外商投资积极性。

4.就业影响

我国制造业的特点是附加值低、缺少技术含量和严重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人民币汇率升值导致了国内的劳动成本价格的相对上升,从而降低了国内生产的成本的优势。人民币升值带动企业努力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从而导致了劳动力需求与就业的下降。从国外投资的角度来看,汇率的升值将导至出口品变得更加昂贵而丧失成本优势,因此企业将重新调整企业的生产布局,如国际知名品牌“耐克”,就把生产基地从我国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越南,这也造成了我国就业机会的丧失。

三、总结

中国应据本国具体国情,合理制定一套人民币升值战略及相应配套的货币政策,防步日本后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扩大内需,实施进口与出口并重、支持和便利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导向。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要求,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伟,苏剑.人民币升值及我国的应对措施[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4)

[2]石巧荣.人民币升值预期成因分析: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2)

第9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消费品物价指数屡创新高,银行利率频繁调升,通货膨胀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应提前做好准备,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规避相关风险。本文就面临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下,企业在筹措资金方面的策略作一粗略地探讨。

通货膨胀一般是指价格水平持续的和显著的上涨。根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第一,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目前,很多国家都存在着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第二,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100%以下,此时货币的流通和购买力均有较快速度的下降;第三,超级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此时物价持续大幅上涨,货币购买力猛降,各种正常的经济体系遭到破坏,最终导致货币和价格体系完全崩溃,危害极大。

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2007年后包括猪肉、部分农产品在内的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消费品物价指数CPI持续增长,到2007年上半年末这一指标提高到4.4%,已经越过了中国人民银行对通货膨胀的警戒线。最近几年来,由于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国内外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相当比例的城镇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实际收入提高等诸多因素,使得我国经济积累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考虑到国际收支顺差矛盾持续积累后有向物价上涨扩散的趋势,综合国内外因素判断,当前物价上涨并非仅受偶发或临时性因素影响,我国的通货膨胀风险正趋于上升阶段。通货膨胀最终将引发泡沫经济,虽然目前我国仍处于温和的通货膨胀阶段,但社会各方仍应正确对待,不能轻视其危害。

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一)企业资金供需矛盾尖锐

资金需求不断膨胀。通货膨胀使企业资金占用量不断扩大,资金需求迅速增加。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通胀时,企业为减少原材料涨价所造成的损失,而加大存货的采购量,实行提前进货,超额储备的办法,使资金需求量势必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物价上涨,即使是同样数量的存货也会占用更多的资金。

资金供给持续短缺。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抽紧银根,减少货币资金的供应量。物价持续上涨,导致利率上涨,使得各类有价证券价格下跌,增大了企业在资本市场获取资金的难度。另外,由于企业经营和财务风险增大,银行更为严格地选择放贷对象,贷款条件也会更为苛刻,这也是资金供给短缺的因素之一。

(二)货币性资产持续贬值而实物性资金相对增值

通货膨胀环境下,企业拥有的货币性资产,因为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而导致价值缩水。而实物性资产随着物价水平的提高而升值。

(三)资金成本不断提高

资金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

通货膨胀是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企业资金成本的。利率一般由纯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变现力附加率、违约风险附加率、到期风险附加率等组成。通货膨胀越严重,资金提供者对通货膨胀附加率的要求也越高,最终导致通过利率的提高,加大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通货膨胀环境下企业的筹资策略

(一)适时调整企业资金结构

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虽然利率也在不断提高,但往往还是赶不上物价的涨幅,因此,实际利率反而是下降的,甚至会出现负利率的情况。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采用借款的方式筹措资金是十分有利的。所以,在通货膨胀程度较高时,应改变原有资本结构,适度增加负债资金的比重。

(二)针对不同的筹资方式采用灵活的筹资策略

1.债券筹资采用浮动利率方式。在正常情况下,发行债券使用固定利率的方式,对发行方和投资人来说都比较方便。但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固定利率的债券,会使投资者的实际利率非常低,甚至出现负利率。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选择发行浮动利率的债券,其收益率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动而变动,避免了投资者的损失。 转贴于

2.普通股筹资采用高股利政策。由于普通股的预期收益较高,并可一定程度地抵销通货膨胀的影响(通常在通货膨胀时,不动产升值时普通股也随之升值),因此普通股筹资更容易吸引资金。而股利分配是现代公司理财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恰当的股利分配制度能激发广大投资者对公司持续投资的热情。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投资者对未来前景往往信心不足,因此,此时企业应选择高股利的分配政策,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来吸引资金,使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条件和机会。

第10篇

    2007年开始,中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就在一直高位运行,从年初的2.2%上升到当年12月份的6.5%,然后又上升到2008年2月的8.7%;随后CPI一路下滑,降到7月6.3%,最后12月降到1.2%[2],形成一个从上升、高峰、再到下降、消失的完整过程。

    而同一时期,世界上石油、粮食、铁矿石等大宗初级产品价格在飘升。2008年7月,世界石油价格暴涨至创纪录的历史高点147美元。粮食、铁矿石等其它我国大宗进口资源的价格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而我国又是这些资源性商品的进口大国,石油、铁矿石一半以上需要进口,粮食中的大豆更是90%依赖进口,通过国际贸易使通货膨胀传入我国,并对国民经济造成伤害。

    二、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路径分析

    关于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概念,学术界至今尚无定论。一般是指:在开放经济中,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和国际资本流入规模过大,导致进口商品成本上升和国内货币供给被迫增加,进而引发国内市场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本文主要分析由于国际大宗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导致我国出现的输入型通货膨胀。

    一般而言,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涨,首先推动我国原材料、材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的上涨,然后引起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即工的上涨国际贸易论文,最后再传导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而引起物价的全面上涨。2007年初级品进口中,非食用原料和燃料等生产原料比重占91.67%,这些产品进口价格变化必然改变国内厂商的生产要素价格和生产成本,表现为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变化,并最终间接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水平。

    以石油为例,由于石油是基础能源产品,是工业交通的血液,被誉为“黑色黄金”。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又引起国内交通运输、用油工业品以及居民燃气价格的上涨;有机化工产品价格的上涨则与国际原油价格同步,随着有机化工产品价格的上涨,其下游的塑料、橡胶和化纤等工业中间品的价格也进一步上升,并由此一步一步向下传导,最终引起整个社会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三、国际大宗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

    世界上石油、粮食、铁矿石等大宗初级产品除了受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限制外,由于其以美元计价,在世界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以及受次贷危机影响金融资产接连发生危机的背景下,世界大宗商品被赋予了金融投机以及资产储备功能,从而导致这些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的态势。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放任美元贬值,通过贸易逆差向全球输出大量美元,成为全球货币的“供钞机”,造成世界范围内货币供应过多、流动性过剩,国际市场石油、原材料、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形成全球性通货膨胀。衡量美元强弱的指标美元指数在此期间发生了巨大波动,美元指数的上升说明美元升值,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下跌,反之则贬值,商品价格上涨。美元指数由2006年9月1日的85.67一直下跌至2008年3月7日创73.11历史低位,在此期间,国际大宗初级产品价格急剧上涨[3]。

    四、对策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货币增长;汇率传递;进口品价格;消费者价格;SVAR

一、引 言

汇率传递(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问题是当前国际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通常,汇率变动对一国贸易品的进出口价格和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称之为汇率传递效应。一般来说,汇率变动首先影响进口品价格,然后影响国内生产价格,最后才影响消费者价格Jonathan McCarthy(2000)。

目前已有理论说明人民币汇率上升将会导致进口品价格的下降,进而导致消费者价格的下降,但对中国的实证研究却存在争议①。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汇改以来的我国的汇率传递问题和货币政策对汇率传递的影响进行再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就目前国外的研究而言,国外学者对进口品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汇率传递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汇率传递效应是下降的。Sekine(2006)对6个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汇率传递效应,得出汇率变化对进口品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都在下降。Marazzi和Sheets (2007)发现美国进口品价格对汇率变化的累积反应从20世纪的70年代的0.5下降到80年代的0.2。Bouakez和Rebei(2005)考察了货币政策对加拿大汇率传递的影响,得出货币政策的变化是该国汇率传递效应下降的主要原因。更进一步地,随着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出现了针对不同国家货币政策对汇率传递影响的研究。Devereux,Engel和Storgaard(2003) 在开放宏观经济框架下,考察了货币增长与汇率传递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内生传递模型。该研究认为货币增长波动较小的国家,汇率传递程度相对较低;货币增长波动较大的国家,汇率传递程度会相对较高。

而国内的研究则众说不一,既有认为升值可以抑制通胀的,也有认为升值推进通胀的,或者认为影响不大的。比如,施建淮、傅雄广、许伟(2008)研究发现自2005年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升值对降低国内通货膨胀有比较显著的解释力。而曹伟、罗浩和邓升军(2009)研究表明,人名币名义有效汇率上升会导致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杜运苏和赵勇(2008)利用VAR模型研究中国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对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的传递,发现三类价格指数对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的传递效应虽然具有统计显著性,但其传递率非常低,特别是消费者价格指数。项后军和潘锡泉(2011)基于内生结构突变等检验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紧缩作用,但其效果很微弱。类似的研究还有封北麟(2006)、梁红等(2007)、刘亚等(2008)、倪克勤和曹伟(2009)、王晋斌和李南(2009),等等。

目前国内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其一,虽然一些文献得出汇率传递效应下降的结论,但忽视了影响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譬如货币供应量等货币政策变量),没有从货币政策的角度进行分析。而忽视这些十分重要的可能会影响到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不仅会导致实证结果的估计出现偏误,而且还无法给政策当局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以及相关的汇率政策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其二,即使少数文献研究了货币政策对汇率传递的影响,但缺乏不同模型的对比分析,可能较难排除货币政策以外的因素对对汇率传递的影响,使实证结果的可信度降低。即使少数文献使用了对照组,但多用M2而非M1进行研究。

有鉴于此,本文拟使用SVAR模型研究中国的汇率变动对进口品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相对于以往的研究,本文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创新:第一,在考察汇率变动对进口品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汇率传递的同时,考察货币政策对汇率传递的影响;第二,研究货币政策对汇率传递的影响是通过模型对比来实现的。

二、模型、变量与数据

(一)理论模型

本文的模型设定参考Bailliu and Fujii(2004)与Ito et al.(2005)和张瑞娟的文献,实证研究汇率变动对进口品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影响程度。假设在垄断竞争市场下,国外i公司与本国j公司间存在技术开发之合作契约;当国外i公司欲将产品销售于本国市场时,必须经由本国j公司代为销售,故本国j公司可对产品订价。令本国进口品价格是以进口国货币订价,即以本国货币单位订价;汇率则定义为以一单位外国货币可兑换本国货币S单位。国外i公司的收入需考虑本国进口品价格Pi (以目的地通货定价),与本国汇率S,且该产品与本国的需求h(・) (会受到本国的所得收入Y与其销售价格P等因素的影响,而国外i公司的成本Cf 则需要考虑本国产品需求 h(・),以及所投入生产的要素价格QW 。

得到线性化后的进口价格表达式为:

Pti=a0+a1st+a2pt+a3yt+a4qw+^t1 (1)

消费者价格线性表达式为:

Pt=r0+r1st+r2yt+r2qwt+^t (2)

其中 ^t1和^t 为误差项。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探讨货币增长对汇率传递的影响效果,本文在(1)(2)实证模型基础上加入货币增长量,从而考察了货币增长下的汇率传递。

(二)变量定义和数据说明

本文以2005年7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的数据为样本,并以2005年7月为基期。实证研究所需采用变量有:进口品价格(IPI)、本国消费者价格(CPI)、汇率(S)、本国所得(Y)、国外生产要素价格或工资(QW)、以及本国货币供给(MS)。其中进口品价格(IPI)、本国消费者价格(CPI)、汇率(S)与本国货币供给(MS)分别选取进口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名义有效汇率与狭义货币供给M1来替代。

(1) CPI 是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来源于中经网②,以2005年7月为基期。

(2) IPI是进口物价指数。 我国进口价格指数的统计数据较为缺乏,因此采用李颖(2008)的方法,对进口价格的构造方法如下:根据海关统计的月度主要商品进口数量和金额构建进口价格指数(数据来源于中经网),具体表达式为

,其中, et为t期的汇率(直接标价法)。

(3) M1 是狭义的货币供应量,数据来源于中经网。

(4) QW 国外生产要素价格,也就是国外生产成本。没有直接的统计数据。用加权的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作为国外总体生产成本的替代变量。(贸易伙伴的生产价格指数来源于IFS,进口额来源于中经网)

(5) Y国所得由产出缺口YGDP代替。没有GDP的月度数据,采用工业增加值作为GDP的变量,并利用X12 进行季节调整,然后采用Hodrick-Prescott(HP)滤波得到工业增加值的循环因素,从而得到产出缺口的变量。工业增加值原始数据来自中经网。

(6) S是名义有效汇率指数,来源于IFS。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采用间接标价法,其指数上升代表人民币升值。

三、实证研究

根据Sims(1980)的论文,一般的k个变量P阶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p)可设定为如下形式:

第12篇

论文摘要:人民币升值以来,我国的贸易顺差仍然继续扩大。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回顾,通过数据说明人民币升值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贸易收支失衡问题。探讨了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提出从深层次上调整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因素。

引言

自2003年起人民币升值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关注焦点。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解、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将美元兑人民币的交易价格由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即人民币升值2%,目前调整为1美元兑7.58元人民币左右,人民币升值问题不断升温。本文从贸易角度考察了人民币升值与贸易顺差问题,以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相关研究综述

人民币升值与我国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中,可以分为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升值会减少我国贸易顺差,减少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改变国际收支失衡,减少外汇储备。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升值分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对出口有一定的负面冲击,但长期来看对出口的影响不大。第三种观点认为,汇率升值对不同产业、行业有不同影响。对贸易产业会产生负面影响,而有利于非贸易产业的发展。张二震认为,汇率不能解决国际贸易收支平衡问题,人民币升值并不是解决贸易顺差的根本途径。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占约55%,而加工贸易具有明显的“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特点,受汇率的影响不显著。同时,服务贸易不进入海关统计,只在国际收支上体现,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只统计了货物贸易这部分。人大证券与金融研究所所长赵锡军指出人民币升值对资产价格有绝对影响。当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期望越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大,资产价格上升压力就越大,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影响出口。对于汇率和贸易的关系在实证研究方面,许多学者采用经济计量模型进行研究,也得出不同的结论。如Chowdhury(1993)、Caporale和Doroodian(1994)选取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等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为样本,提出连续、大幅度的汇率波动会对贸易产生不利影响。但Klein(1990)、Bailey、Tavlas和Ulan(1987)、Daly(1998)、Chou(2000)认为,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要视不同国家和产业、行业具体情况而定。本文从贸易角度,考察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减少贸易顺差,解决国际收支失衡的途径。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中美之间贸易顺差不断加强。对此,美国不断对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以减少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然而事实表明,2005年我国贸易顺差达1020亿美元,2006年全年贸易顺差创历史新高,达到1774.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4.6亿美元,增长74.0%。人民币升值并没有减少中美之间贸易顺差。

根据弹性理论,一国货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具备改善效应的条件是要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当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即当EX+EM>1时,其货币贬(升)值可使出口收入增加(减少),进口支出减少(增加),贸易收支逆差(顺差)减少,从而改善贸易收支。否则,当EX+EM<1或EX+EM=1时,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对贸易收支不具备改善效应(会分别导致其贸易收支差额不变和贸易差额进一步扩大)。

我国学者如厉以宁、张明、谢建国等人经过研究得出了不同的进出口弹性,但一致认为我国的进出口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小于或接近1,基本不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按照上述结论推断,人民币的升、贬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收支不具备改善效应。

从图1可以看出,自1994年—2005年以来,不同贸易方式下贸易收支变动情况中,一般贸易顺差于2003年跌入低谷呈现逆差后缓慢回升,加工贸易顺差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其他贸易逆差则不断加大。从汇率来看,选取1994-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和日元的平均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经历了贬值——基本稳定——升值的变化趋势。把图1和图2结合在一起,可以看出,加工贸易顺差不断上升时期,正是人民币不断升值时期。

1.从贸易方式进行分析

我国出口贸易的55%是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进行的。无论是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大部分原材料、零部件来自国外,加工出口国只获得了极为有限的加工费,商品增值比例很少。人民币升值会使进口原材料价格和企业成本下降,抵消大部分因人民币升值给出口的消极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随着跨国公司日益发展及资源的全球流动,一国的出口产品可能不是“本国企业”生产的,而是外国甚至进口国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生产的,出口产品不仅使用了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甚至大部分来自进口,或来自最终产品进口国的进口。而根据传统的统计方法,加工贸易出口额都记在出口国的国际收支账户上,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它不仅掩盖了出口国的出口规模后面的真实经济关系,而且扭曲了国际贸易中实际的利益关系。[

以芭比娃娃故事为例:中国出口价格为2美元,而进口原材料为1美元,运输、管理费为65美分,中国获得的加工费(工缴费)只有35美分,其在美国国内的售价达20美元。美国厂商获得了主要的利益,中国的收益只有35美分,但2美元的出口额却记在中国的头上。正是这种不合理的贸易统计方法,在加工贸易成为中国主要贸易方式的情况下,不切实际地夸大了中国的出口贸易利益。尽管中国的贸易是顺差,国民收益却未必是最高的,因为加工贸易利润一般只有3%-5%,绝大部分利润被外资企业拿走。中国只赚数字不赚利润。

因而从贸易方式上来看,人民币升值不会对贸易收支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从国际产业转移的角度进行分析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即产业由一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现象。它主要是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来实现的,一般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开始再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从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转移到次发达国家或地区,再由次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美之间的产业转移属于垂直型的产业转移方式。根据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将处于标准化阶段的制造业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将生产转移到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中国。国内外资企业从本国或地区进口大量机器设备和中间产品,进行加工装配后以中国名义向欧美出口,导致了中美贸易顺差。而我国对韩国、日本、东盟和台湾地区却保持逆差,逆差总额为1261亿美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汇率并不是中美之间贸易顺差的根本原因,人民币升值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

三、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解决国际收支失衡的途径

1.调整贸易商品结构,改变贸易增长模式

目前,我国出口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制造业环节上,即使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从事中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国内增值率和产品的附加值不高。粗放型的贸易增长只能带来数量扩张,还造成较多的贸易磨差,我国的对外贸易应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高技术含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循环发展。具体来说,鼓励企业发展高科技产业,走资本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的发展道路。

2.适当控制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效率

目前,国际贸易顺差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引起的,尤其是国际直接投资的推动。资本项目的顺差会积累较多的流动性。FDI主要流入我国第二产业,附加值低,外资利用效率不高,应适当控制其投资规模。同时鼓励外资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环保产业,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3.提高金融效率,优化贸易结构,实现金融与贸易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