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机械制造就业方向

机械制造就业方向

时间:2022-04-01 11:51: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机械制造就业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机械制造就业方向

第1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数控专业 核心内容 教学模式

机械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业不断进步升级,中国制造业随着世界潮流开始更新换代。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技术、工艺正在逐步取代传统设备、技术和工艺方法。与此同时,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升级也在进行。飞速发展的制造业对数控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需求量越来越大。应用型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主要基地,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人才力量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大胆创新,以社会需求为己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制订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配置核心课程与实训项目,优化教学模式,实行学历教育与证书培养相结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出一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道路,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一、社会需求

学校教育最终是为社会、企业服务的,不能孤立盲目地“闭门造才”,需要有一种开放的办学思维,充分了解和认识社会需求,把企业作为我们的客户,学生是我们用心培育的结晶,摸清市场的命脉,才能造就可用之才。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了解到目前机械行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

1.国家装备制造企业。一些制造业大户经济实力雄厚,技术设备的升级更新走在行业的前端,且订单任务饱满,因此对高素质的数控机床操作和编程人员需求很大。

2.军工企业。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军工的投入,武器装备的科研不断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因此需要与之配套的精密加工行业,并使之产品化。军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迫切需要掌握数控技术的各层次人才,推动军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3.民营、合资、外资企业。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模具制造、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发展迅猛,大量需要精通加工、编程、维修的复合型人才,这方面的人才需求总是存在缺口。

需求岗位主要有:(1)数控机床操作技术员;(2)数控编程工艺员;(3)数控维修技术员(生产企业);(4)数控设备技术支持(设备销售厂商);(5)数控车间管理员。

二、核心内容

明确了培养目标和方向,专业课程设置要围绕这个中心进行,大体可分为以下大方向:

1.基本素质与能力。培养基本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和车间管理能力等。

2.机械制造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识图和绘图、工程材料选择、机加工能力、机械零件测量基本能力。

3.数控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数控设备使用和维护,加工工艺与编程,cad/cam技能应用,数控设备常见故障判断能力,模具制造基础能力。

基于以上几个方向选择和设置科目,使学生能从事数控编程、设备使用、维护和技术管理、数控设备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工作,实现培养具有较高数控操作技能、懂工艺、能编程的从事生产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三、教学模式

如今开设数控专业的高职院校不少,却依然存在人才缺口。究其原因,普遍存在理论要求足够,实践经验过少。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培养所需的职业技能,因此在培养方式上作多方面尝试。

1.模块化教学:包括内容模块化和课程安排模块化。将有关机械制造技术、电气控制技术、数控应用技术的内容有机整合,不能面面俱到,取其精华形成综合课程。课程安排上打破常规课程贯穿整个学期的思维,可以集中完成某个内容或者某项技能的学习。

2.实训实验基地:高职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训实验课程的设置和硬件条件的投入,借助这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使之掌握的知识技能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3.校企合作:加强校企合作可以从企业了解培养需求,保持办学与时俱进;工厂实际环境是学校实训无法模拟的,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提前适应就业环境。选择管理规范、技术先进、软硬条件具备的企业作为合作单位,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发挥高校教师能量,实现双方共赢。

4.师资力量:教师是传授技能的纽带,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有效办学的关键。课程综合化要求教师具有更宽泛的专业基础和更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要熟悉社会当前的生产实际,具有一定的经验。如今教师多是院校型而非经验型,重理论多于实践,自身现场经验不够丰富。要采取自身培训和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师资培养,提高实践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同时可以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

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地位不可或缺,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数控人才是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不断探索,继续创新改革,迎接挑战。

第2篇

Abstract: Anhui Sanlian university is the "industry-based"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that the main training is applied talents.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the profession is wide, there are more professional direction, different educational locate schools have opened this profession. As an application-type school, "machinery" direction in line with the school's educational orientation, "CNC technology" is the main direction of modern machinery to improve the skills of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professional CNC positioning.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数控技能;方法

Key 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CNC skills;method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3-0173-02

0 引言

机械制造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专业方向之一,是安徽三联学院该专业的专业方向。现代制造技术又是机械制造方向的主要内容,数控技能也就是我院该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数控技能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一个教学周期内全面提高学生的数控技能,区别于其它普通本科高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内容。文章通过教学实践,从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阐述了提高学生数控技能的方法和措施,通过不断教学改革,希望能全面提高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数控技能。

1 梳理课程体系,突出“数控技能”核心

应用型本科相对于普通本科还是个新鲜事物,很多学校对应用型本科定位还不够明确。应用型本科专业申报时,往往都是按照普通本科的模式来开展的,其课程体系也都是参考普通本科设置的。“什么都学了,什么都没学到”[1]是很多普通本科毕业生对自己大学四年的总结。应用型本科以培养高水平应用性人才为目标,这就必须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由素质文化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模块、选修模块和实践模块五部分组成,课程多达40余门,具体专业方向不明确。根据专业方向,围绕数控技能,梳理出影响学生数控技能的主要课程(如表1[2]所示)。加强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高学习效果是提高学生数控技能的基本保障[3]。

2 转变教学方法,提高课程学习效果

根据表1所示的课程,根据与数控技能的核心程度,选择《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作为课程教学改革对象的试点。教学改革重点在于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即将全部的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分别如表2[2,4]所示),以任务为基本教学单位,突出每个任务的具体应用,使得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部分内容,从而调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以前数控实验时,一个小组只有少数几个人愿意动手,现在大家都跃跃欲试),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学习效果显著提升。此外,为了巩固课程教学效果,组织专职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根据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合作编写两门课程的习题库,并将习题库作为期末考试的考试题库,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确保习题库作用的发挥。试点课程的成功经验必将逐步推动其他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控技能。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施教能力

安徽三联学院是所民办高校,同其它民办高校一样,师资问题也是学院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具有高级职称的高水平人才。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多渠道,分层次,专兼结合。具体来说,对于具有高级职称的高水平人才,坚持柔性引进和自主培养,该院最早从2013年开始柔性引进高水平人才,以机械工程学院为例,共柔性引进教授2人,副教授14人。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其正面效应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解决专业核心课程年青教师驾驭不了的问题,取保了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引进高职称教师中,多数教师每周都有4-6节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利用学院组织的“青年教师导师制”活动,柔性引进老师与年青老师组成帮扶对子,加快了年青老师的成长,目前我院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显著提高,以机械工程学院为例,目前在研的省级教科研项目多达近20项,在项目引领下,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参与项目。此外,机械工程学院青年教师通过培养在安徽省本科高校教学竞赛中或的二、三等奖,创下省内同类学校最好成绩,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4项,发表教科研论文30余篇,青年教师施教能力显著提高。

4 强化实验室建设,确保核心技能

实验室是学生获取动手技能的主要来源,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作用更加突出。安徽三联学院虽是民办学校,办学经费紧张,但对于学生核心技能培养,硬件投入也毫不含糊,2013年10月至今,该院先后投入300多万元购置数控实验设备,目前已购置普通机床20台,数控车床12台,数控铣床4台,数控线切割机床6台,且所有设备都已投入金工实习、数控实习教学使用。考虑到数控系统的特殊性(数控系统多样性),所采购的设备涵盖了主流的FANUC系统、华中系统、广数系统等,大大提高学生对数控系统的适应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数控技能。在2015年10月初开展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反馈情况来看,2015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共145人,从事数控相关的89人,约占61.3%(2014届仅占38.9%),一方面企业数控设备普及率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由于学生数控技能得以确保。

5 结合实训环节,突出工程应用

实验室能够培养学生基本数控技能,但仍不同于工程实际[5]。实验室只能培养学生对于数控编程与操作的基本技能,但对于数控加工工艺,同学知之甚少,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生产实践,从实践中熟悉各种加工工艺,因而实训环节对于数控技能培养至关重要。目前我院已建有多个实训基地,主要有长城制冷有限公司、长源液压、斗海工程机械公司、应流集团等,学生通过第八学期为期8周的毕业实习,对各种不同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控技能。

6 结束语

数控技能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技能之一,全面提高学生数控技能是实现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共培养具有一定数控技能应用型本科生近400人(2016届280人还在学习中),这既符合专业的发展定位,也符合我校“以工为主”的学校办学定位,更贴合市场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斌.以人为本提高质量打造就业工作品牌[J].交通职业教育,2010,4:41-43.

[2]吴明明.《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2012,8:113-114.

[3]吴明明.数控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点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9,2:80-81.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机械制作工业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事关整个国家工业体系。随着我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尤其是国务院推动我国工业4.0以及中国由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迈进,机械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国内外形成统一的市场,中韩自贸区、亚太自贸区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中国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机械行业面临更为残酷的挑战,社会企业对机械人才的要求层次不断提升。高职机械专业是培养我国机械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机械专业教学必须认真研究社会发展需求,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造就更多的高素质应用人才,服务学生的就业发展,更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一、当前我国高职机械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职机械专业是培养我国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针对学生的基础和未来发展需要,立足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结合国内外行业发展背景,开展相关教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但是,虽然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高职教育模式改革滞后,教学理念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造成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一直以来,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高职院校生源一直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造成学生整体素质不高。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是培养我国机械制造业一些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技能人才的基地,教学内容改革一直比较滞后,教学模式长期缺乏创新,教学方法较为固定,没有形成丰富的有效教学方法。高职机械教材变化较慢,尤其不能编写针对学生实际和行业发展的创新教材,很多教材内容较为陈旧,不少都是已经淘汰的技术或者工艺,企业正在采用的新工艺却不能及时编入教材,学生感到知识落后,毕业后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就业竞争力不强。机械类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开发能力。但是,现在的高职机械类教学模式较为落后,重视学生的机械理论,忽视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训练。重知识、轻能力是不少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能真正突出机械类专业的职业特色。

二、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分析

1、转变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思想和理念是教学行为的重要指导,决定着教学的方式和效果。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首先应该改革教学思想,注重教学理念更新。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一线专业技能人才,一线工作岗位和应用技能人才标准决定了高职机械类专业课教学必须围绕学生的未来的职业活动和岗位特点展开教学,不是培养学术性人才,也不是培养专家性高手,必须强化专业教育思想。为此,需要从三个方面做好转变。首先实现从学术研究性向应用技能型转变。其次,由过去注重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向技能实用型转变,案例更多的是生产一线的成熟经验,是较为实用的应用技能。再次,转变管理方向和内容,改变过去只管教学不管市场的局面,教师面向市场,围绕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强化学生的行业适应能力,突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2、注重教材更新选编

教材是教学最为重要的凭借,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是能力转化的重要间接依据,在整个教学系统中与教师、教法、手段同等重要的关键因素。机械专业的教材编写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材的知识编排体系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结构,教材的知识新颖程度决定着学生的能力发展等级和社会适应性,要想让学生能够学到最新的知识,培养过硬的能力,保障学生能够与社会发展接轨和时代进步,教材提供的内容应充分体现行业发展趋势、职业办学特色以及社会时代特征。为此, 改革教材编写设计,紧跟科技发展和行业进步,突出行业发展实际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尤其是能够结合案例进行教材编写,突出技术应用环节;做好教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化,不是简单叠加,而是能力的优化组合。确保教材的新颖性,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编排设计都应出新;突出适应性,教材应与社会发展接轨,学生在校学习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适应企业岗位特点;注重教材与实践的统一,凸显实践性,针对生产环境和工作流程,指导学习知识理论,应用指导实践。对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优化选择,去粗存精,确保教材能够紧跟行业发展。

3、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机械专业教学需要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主要目标,知识目标抓哟是专业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能力目标则是操作能力、迁移提升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创新应用能力等。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需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可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会让课堂教学变得更为枯燥。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改革创新,首先,改革教学方法,摈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多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和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完学生的学习机械专业的潜能,丰富学生综合素养。更多采用直观生动的现场教学,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其次,变革教学模式,实施模块式、学分制、工学交替制、分层次等教学形式,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突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再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合理实用电化教学、多媒体、网络的呢手段服务教学,更好地再现机械加工生产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感知生产过程、设备应用操作,运用动画演示各种工作环节、原理以及具体细节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机械应用技能提升的重要保障,也是进一步激发他们工作热情、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机械专业教学传统的教学评价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不利于学生及时改进学习方法,也不利于教师改进教学策略,更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

首先应该改进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重视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时更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突出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教师知识的广度和新颖度,看重教师的理论教学更应强调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效果,不但要重视知识的讲授,又要强化对学生的实训、实习课程教学的指导和管理,在做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前提下只做那个渗透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技能。

其次,对学生的评价需要做好全面化、多元化、实用化,突出学生的动手应用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突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不是让学生单一的记忆一些知识。同时,对学生的评价是一个综合全面和动态化的工作,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重点放在学生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上,对机械操作、故障排查、维护维修等进行综合考核,确保学生有真正的应用技能。

总之,高职机械专业培养应用性人才,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专业应用技能为核心,结合社会和时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略,探索高职机械专业教学的有效方法,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数控技术专业 改革方案

为了适应我市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满足社会对机电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遵照教育部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有关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就加强数控技术专业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

一、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背景

(一)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社会背景

高等职业教育实际上是一种高等专业技术教育,其目的是教育与培训高级职业人才,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管理方式现代化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人才资源新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应对现行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顺应时展及形势的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批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行业背景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机械制造行业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其中数控技术专业的先进性决定了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度。数控技术是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备紧密结合的产物,也是机械设备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应用范围涉及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在短时期内,加快数控技术一线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目前机械行业的重要问题。

二、数控专业人才社会需求预测分析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数控技术专业显得尤为重要,企业中原始的、简单的生产设备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加工企业购置的技术先进的新型数控机床。为适应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就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操作技能的复合型数控技术加工人才。通过对地方行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了解,对用工信息的收集整理,我们发现数控技术专业仍为目前急需的热门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改革措施

(一)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定期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议,听取有关企事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明确社会用人需求与技术的发展,提出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在培养目标上,强调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1.加强学生基本素质教育。

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生英语、计算机能力的锻炼,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加强。只有高职学生拥有较高的基本素质,才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就业岗位,适应市场的需要。

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高职学生必须掌握职业岗位近期和长期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基础理论课按专业设置,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必需、够用”为度),弄清基本概念,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本着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专业素质,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运用启发、引导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问题解答式、讨论式等,再辅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性、实践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

3.实行学分制,改革学绩评价模式。

改革用单一期末考试来评价学生学业的传统评价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职业教育强调学生必须获得“双证”即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有的课程或项目的成绩可直接与社会考证或考级成绩挂钩,社会认可学校也认可。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1.强化实践环节,注重技能培养。

高职教育要注重实训、实习环节,强化技能训练,建立起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及特长技能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而且要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从简单做起,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掌握实训、实习内容,从而达到实训、实习的要求。要善于发现有特长的学生,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参加实验室管理,帮助辅导其他学生,或让他们到社会上兼职。

2.加强校企合作,形成“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有利于提高数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企业的需求是职业学校确定数控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职业教育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才会有出路。具体来说,学生在企业所完成的学习任务主要是实践教学,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组织培训、岗位实习,实施专业综合技能训练,等等。学生所完成的“专业综合技能训练”题目都是企业生产现场的实际生产任务,并由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考核,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毕业后直接上岗,形成“订单式”数控人才培养模式,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现代高职教育要求教师不仅熟练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知识及发展动态,而且必须掌握本专业的专项技能,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的,以及其它领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必须朝“双师型”方向发展,在专业跨度上要“一专多能”。

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选派教师去高等院校进修或者选派教师到生产第一线去锻炼,同时也鼓励教师通过自学等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技能水平,拓展知识结构;二是从生产管理第一线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或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来校兼职授课。

通过以上从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理论教学体系与内容、实践教学体系与内容到教学模式和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整个教学体系的改革,我院数控专业较好地体现了高职教学特色,培养的毕业生已逐渐得到社会认可,为其他专业的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机械基础实验平台;实验室建设;整合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5-0252-03

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及创新能力薄弱是当前高等教育最突出的问题。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故加强实践环节是形势所趋。中南大学机械基础实验平台主要承担全校工科类本科生的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制图、创造工程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与管理工作。为了满足中南大学首创的创新型大学办学要求和“A”型人才结构目标,本文探讨如何整合优化大机械基础实验平台,建立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集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一体的基础性实验平台。

一、大机械基础实验平台建设方案

(一)搭建六个开放性实验教学平台

实验中心根据独创的“五个层次”实验教学体系,搭建了六个实验教学平台:引导认知平台、基本训练平台、基础实验平台、综合实验平台、创新实践平台和开放实践平台。

(二)建立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

实验中心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了实验教学全过程和实验室基本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建立了开放性实验教学网络管理系统。

(三)队伍建设及激励机制

学校和实验中心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激励措施、监督机制,激励实验教学人员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同时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参加科研工作,使实验教学人员与教师一样可在学术上有所发展,稳定了实验队伍。

(四)建设三个特色示范基地

按照从机械测绘、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的创新过程,建设三个特色示范基地:图形三维可视化虚拟技术示范基地、现代测绘制造基础技术示范基地和机械创新实验示范基地。

图形三维可视化虚拟技术示范基地其组成部分有:大幅面沉浸式虚拟现实投影系统、小型桌面虚拟现实系统、6自由度交互式虚拟现实系统、虚拟现实及视景仿真软件系统。

现代测绘制造基础技术示范基地主要由三坐标测量仪、影像测量仪、复合式激光扫描机及小型快速成型系统组成。

机械创新实践示范基地主要组成部分有:学生创意制图、创新设计展示厅、机构概念创新设计和机械设计展示厅、机械创新设计多功能自控展示厅、机构创意组合实验室、机械传动设计及多轴搭接实验室、平面机构创新设计及运动分析实验室、平面机构设计分析及动态仿真实验室、TRIZ创新实验室、机械系统集成组合实验、机器人机构与控制搭接实验室。

二、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一)实验教学理念

1.实验教学要与我校首创的创新型大学办学要求和“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突出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

2.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对不同能力、不同潜力、不同志向的学生实现个性化培养,提高其应变能力,以创新型人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多样化综合型高级人才为培养目标。

3.将资深教授实质性地引入实验中心的关键岗位,使之在实验室规划、建设中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实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师资的有机融合以及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产品研发的有机融合。

4.本着让实验教学覆盖广、受益大、影响深的原则,大机械基础实验平台应该成为全校学生工程实践训练和素质教育基地。

5.通过学、研、产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依托我院学科性公司――山河智能和中大创远,工艺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设计与论文等实践教学到科技成果产业化学科性公司进行,教师和学生置身于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实际工作之中。

6.加强与国内外学校、科研机构和工厂企业的合作、共建和交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与装备,实现开放办学。

(二)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构建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开放型、综合性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1.认知性工程训练:以建立大工程背景知识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对工程实践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出发点,开设机械结构认识、制造工艺认识、控制技术认识及工程管理认识等四个教学单元,面向全校理、工、文、经、管及法学6个学科门类数十个专业的大一学生开放,为全校各个专业提供多种选择,使每位学生在不同的层面上认识工业系统实现的主要流程和涉及的关键技术,由此建立基本工程素养。

2.工程技能基础训练:以培养学生在知识经济时代应该具有的工程师意识和职业转移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为目标,在保留传统实训项目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性、创新性的实习实训项目,把机、电、计算机、数控技术相结合,突出先进制造技术的训练和培训,面对全校机械专业、非机械工科专业以及经济、商学、管理等文科专业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开课,将实践教学及其工艺理论知识的学习内容分为若干个教学模块:材料成形模块、常规机械加工模块、数控加工与CAD/CAM模块、特种加工与快速成形模块,不同专业学生可选择其中若干个模块进行教学。在这个层次的工程训练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完成基础工程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等一系列的工程训练项目,直接获得对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过程的基本认识,接受生产工艺技术组织管理能力的基本训练。

3.机械工程学科基础训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加强其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之间的联系为目标,通过让学生按几何体表达机构综合机械设计机械创新的认识规律依次进行引导认知、基本训练、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践,将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创造工程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机械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体系,面向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大二、大三学生开课。该实验教学体系打破过去为实验而实验的封闭的实验教学体系。

4.科技创新实践:以机电系统工程为背景,以培养与训练学生对产品的全数字化设计、制造、测试、管理及创新能力为目标,中心主办了“数字化制造三维建模竞赛”、“湖南省机械设计创新竞赛”、“中南地区港澳特区金工设计制造创新竞赛”,并组织参加全国各类竞赛,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创造性地集成运用所学知识,掌握全数字化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知识、技能及创新能力,支持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及实践。

三、大机械基础实验课程体系设置

(一)课程建设理念

围绕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综合分析与创新能力、自主设计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在总结了中心近几年的教学及改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条主线、二者服务、三点结合、四个转变、多种模块”的非技术性工程素质培养四年不断线教学的课程建设理念。一条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为主线;二者服务:教师、实践实验指导人员联手为学生服务,工程实践与学科基础实验联手为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服务;三点结合: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三点有机结合;四个转变:由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向理论、实践教学成功接轨转变,由传统的金工实习和课程设计向现代工程实践教学转化,由操作技能培训向技能、管理与创新实践相结合转变,由单项技能传授向基于网络的集成技术传播转化;多种模块:将实践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教学模块,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来进行模块式教学。

(二)课程体系结构

实验中心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为打破原有教研室的束缚,拟采用全新的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在现有课程设置基础上进行调整优化。其课程分布如图1所示。

四、成效与展望

整合优化后的大机械基础实验平台实施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调动了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大量的设计型、研究型的实验项目和开放型的体系,提高了学生积极学习工艺知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制作技能和先进制造技术的主动性。

2.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性工程素质有较明显的提高。来自后继专业课任课教师、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不同院系的以及研究生培养部门或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表明,在大机械基础实验平台实施的实践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3.通过实验教学的改革,学生对创新实践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实验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几年来共有100多篇论文公开发表,平均每年有30篇评为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4.通过各层次实践教学锻炼和创新设计的磨练,学生的才智与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优化了各类专业的本科生知识结构,毕业生就业率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吃苦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众所周知,古代科学的突出特点是知识体系的统一性;近代科学的典型特征是知识的分化;而现代科学则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朝着知识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本文所探讨的大机械基础实验平台正是顺应现代科学发展趋势而构建的符合大机械学科发展规律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基础实验教学平台。放眼未来,大机械基础实验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将持续不断的服务于培养与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万华.机械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4,(3).

[2]郭海波,何竞飞.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2).

[3]李健.建设创新型大学,服务创新型国家[J].求是,2006,(3).

[4]郭海波,何竞飞.机械基础实验平台的整合优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8).

第6篇

关键词:卓越计划;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师资队伍;管理和评价体系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是多层次的,包括“985”大学、“211”大学、地方重点建设大学和一般学校等4种不同类型。参与高校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长,肩负着不同层次和类型工程人才培养的使命和责任。因此,参与高校尤其是地方普通院校,如何依托行业背景,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制定与办学定位相适应的“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值得探索与实践的。

河南科技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下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轴承设计与制造、液压传动与控制4个专业。在5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该专业依托地域和行业优势,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优势与特色。特别是轴承、液压专业方向,在机械行业有较大的影响力。2011年,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学校将参与国家“卓越计划”作为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全面开始实施试点班的培养工作。

二、明确优势和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

人才培养特色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人才培养方面所独有的、优于其他院校的、为社会所认可的优良特性,是该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主要标志。“卓越计划”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办出专业优势和特色,所以参与高校要立足于自身长年办学形成的优势和特色,最大限度地运用好“卓越计划”的各项政策措施,使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得到具体体现,进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切实加强和进一步发挥。

河南科技大学是全国培养轴承技术高级人才的唯一一所高校,“人无我有”,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目前,轴承专业方向已经培养了5000 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75%以上从事轴承技术、管理与销售工作。根据初步统计,成为企业技术、管理与销售骨干的毕业生约占95%,担任企业中层领导的毕业生约有45%,5%以上的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高层领导,还有部分毕业生自办轴承企业,成为有知识、懂技术的私营企业家,也有在国外从事轴承技术研究和国际贸易工作的毕业生。这些校友遍布整个轴承行业,为学校在轴承行业赢得了很好的声誉,更重要的是为我国轴承工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一种行业优势与办学特色。所以本项目计划从20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45名同学中,采取学生自由申报和学校选拔相结合的方式,选取40名左右的同学组成“卓越班”,按轴承专业方向进行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实践,以期使该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更加鲜明。

三、依托行业背景,加深校企合作深度

“卓越计划”的特点之一是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将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该计划的前提。虽然“卓越计划”规定了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责,但目前还没有像国外那样以立法和制定法规来强化企业参与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相关职责的有关政策,所以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在选择专业领域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必须注重本校人才培养所具有的行业企业背景。

洛阳是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林立,科技力量雄厚,机械工业发达。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洛阳第十设计院均是轴承专业化生产、研究与行业规划单位,与河南科技大学高级轴承专业人才教育一起,形成了我国轴承行业的技术与教育中心,为实施校企深度合作教育奠定了地域优势。目前,校企联合建立了“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轴承陈列馆”“ENERPAC(美国)超高压液压实验室”“固高科技(深圳)运动控制实验室”等 7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18个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香港白马轴承有限公司、美国实用动力(上海)有限公司、美国铁姆肯(上海)有限公司、浙江新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在校设立了专项奖学金。校企联合的“长大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掘进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复杂地层特大型竖井钻机及成井工艺关键技术”项目分别于2005年和200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卓越计划”方面,已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舍弗勒投资有限公司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三家签订了“卓越计划”的联合培养协议。其中,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了“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四、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计划”提出了“3+1”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广义来讲,“3+1”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打破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突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通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狭义来讲,“3+1”人才培养模式指校内学习与校外企业学习工作学期总课时分配不小于3∶1,注重的是学以致用,工读交替、学用相长。

“卓越计划”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校内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工程基础教育的任务;企业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工程职业教育的任务。校内学习阶段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基本的实验和实训;企业学习阶段以实践教学为主,辅以必要的理论学习。该培养方案实施的主要特点、难点和重点是企业学习阶段,因为合作教育的目标是在真实的企业和岗位锻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企业参与的程度和学习的效果是“卓越计划”成败的关键。

河南科技大学结合专业的客观实际,在“卓越计划”构筑的宏观指导框架下,按照培养目标要求,依托签约的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和校企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提出了“校企全程互动”的产学研合作的“3+1”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全程互动”体现在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理论实践教学、基地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等环节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紧密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具体来讲,构建公共基础教育、工程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企业工程实践、课外素质能力拓展的五个层次人才培养课程新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打破传统的授课顺序,实行2.5年(学校)+0.5年(企业)+0.5年(学校)+0.5年(企业)的教学方式。其中,2.5年(第1~5学期)在校学习公共基础理论、工程基础理论;0.5年(第6学期)在企业进行工程认知、生产实习、现场操作及分析、专业工程课程及其课程设计;0.5年(第7学期)再回校学习专业知识拓宽课程,完成全部实践报告及总结答辩;最后0.5年(第8学期)在企业进行以工程项目设计和综合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毕业设计及操作加工实践,使毕业设计的工程实际项目达到100%。课外素质能力拓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该模块设置了4个素质能力学分,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素质能力学分的获得途径为:参加学术讲座、自主学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科竞赛、工程训练等活动或参与教师、企业的科研课题并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等。

五、校企互动、相互渗透,构建新型的教师队伍

构建一支满足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卓越计划”成功实施的关键。为此,河南科技大学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卓越计划”师资队伍建设: 派遣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做科技特派员或实践进修,提升中青年教师工程能力素养,强化工程背景;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聘请有丰富工程经历、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师为学校的兼职教授,来校作技术讲座,担任企业学习阶段部分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目前,学校聘请了中国隧道集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王梦恕院士担任名誉院长,28名企业、科研院所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通过校企双方互动,相互渗透,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六、改革管理与评价体系,保证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结合“卓越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招生、选拔、学籍管理、实践实习和就业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为该计划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学校成立了“卓越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委员会、校企联合培养协作组;学院成立了“卓越计划”工作小组和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校、院两级的领导机构负责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与管理。

建立校内质量监控体系、社会评价体系、联合培养单位质量反馈体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以学生工程能力评价为主体,建立以课程、实践、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的工程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评价,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

七、结束语

“卓越计划”从根本上讲,是为适应新的时代特点、适应新的发展阶段对人才的新要求而进行的工程教育改革和转型。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必须大胆实践探索。结合河南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和试点专业形成的自身优势和特色,依托行业企业背景,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3+1”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体现承载学生工程素质与工程能力的课程体系,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总之,以试点专业为对象,进行全面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加凸显专业的优势与特色,为机械行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

[2]汪泓.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8).

[3]唐勇奇,黄绍平,刘国繁等.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教育探索,2010,(12).

[4]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第7篇

李想 张家口煤矿机械制造技工学校

摘要:现如今社会形势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而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其能帮助学

生准确看清自身情况,明确自身需求,在职业生涯中找到与自己相合适的工作与职位,并加强学生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和设计职业生

涯能力。同时,职业生涯设计教育也是促进“学生以学校为荣,未来学校以学生为荣”教学想法的实现途径,争创优秀学校出全能型

人才。在此,本文将探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设计;学生;教育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和社会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

如何规划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就业,是职业教育者应该深思的

问题。职业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培养社会实用

型的技术人才,帮助学生找寻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方向,协助学生

进入社会更快捷,使学生对职业生涯有一个初步的定位,并带领

学生做好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拓宽对自己未来人生规划的认知。逐

渐建立起正面的职业意识和态度。

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任务与目标

(一)职业教育的实质任务

国家把培养技术性人才的主要任务投放到了中等职业教育

里面,从学生选择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开始,就已经确立了自己未

来的职业归属,等同于一锤定音基本不会再有变化。所以,老师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学生本身的想法和对自己所选专

业的认识。以便学生熟悉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使学生挖掘自身

个性,对未来职业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观、

价值观。并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有相对的目标,慢慢从学生这一角

色过度为职场工作人员,同时理清两者之间的利害关系。使学生

学会随着社会形势的快速发展,跟随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给自己

定位。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掌握及时调整和加强专业方向是顺应

时代的必然需要和追求。

(二)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发展中国家,对市场的需求

有很大开发空间而就业也成为人才市场最头疼的问题。根据这一

基本国情,改变以往职业教育理念转向以就业和人才为发展中

心。也是配合国家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给予中等职业学校目标的

历史要求。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完成自己职

业生涯的设计、实施为职业生涯所做的计划、管理并实现自我职

业生涯的价值,满足学生对社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不能

单单的解释为教会学生知识、得到一份工作,而是让接受教育者

在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既有效又不浪费。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对策

(一)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作为必修课开设

很多时候社会带给我们的经验是能力重要但职业道德也很

重要,必要的时候加强对职业道德的培养是顺应社会需求。应对

学生进行教育、建立爱国主义思想、传播法律制度、

心理健康咨询、培养职业道德素养和规范行为意识等义务。执行

新入学学生的入学教育、毕业生实习前的教育、毕业与就业的教

育。选择正能量传播法,寻找学生毕业后成功的典型让学生认识

到职业道德和职业基本技能的重要性,从而学生受到感染和激励

成为勤奋负责、踏实进取、热心工作的优秀职场工作者。

(二)针对职业指导和就业成立服务机构

通过多种渠道、不同方面建立职业指导和就业的服务机构,

使学生获得信息的方式变得简单而富有选择,例如开设讲座、召

开报告会、组织社会实践等等。面对学生的各种疑难问题给出详

尽的回答以及处理方案,及时将学生信息与企业就业信息紧密联

系,并采取各种形式推荐毕业生就业。给学生提供完善的指导和

就业服务机构,帮助学生增强对职业规划的认识。

(三)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与教学融会贯通

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将学习的专业的目的

与教学内容相衔接,使学生明白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学习一门

知识,而是学会一种生存的技巧。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促进学

生自身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合理明确的配合,就可以达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就比如说,数学的逻辑思维运转、语文的人物自传、

护理的道德操守、道德思想的案例指导、体育的意志和抗打压教

育等等一起合理运用。

(四)提高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教育能力

教师是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上

面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从上学开始,与教师在一起的

时间最多,所以教师的言语与想法同时是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

都说老师是学生的第二个父母,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关键的引

导作用,而学生自己也会深受老师启发。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职业

规划有一个崭新的认识,那么在师资培训的时候应该加强教师对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关注度,并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培训

关于职业规划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挖掘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分析目前社会的就业情况和自己本身的教学实践能力。

(五)组织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积极与职业教育规划的引领者接洽协商,为学生创建关

于职业教育规划的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活动

或者竞赛,比如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竞赛、广东省举办的职业

教学指导会、广东省职业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学校文明风采活动、

职业生涯设计比赛等。根据活动主题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分

析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确定今后发展的方向,也让职业教育

更具有现实意义。通过不同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树立榜样力量,

经历实践加强自身的信念,深刻了解自身的发展潜力,逐渐走向

成熟。理智的规划学生自己的职业生涯,生活不是随便决定。

三、结语

有目标、有理想的计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职场上也就成功

了一半。它也可以概括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拓宽职业生

涯的技能,找准适合自己的位置也很重要。通过全方位的再教育

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关于职业生涯的活动,学生对职业生涯

规划形成了初步的雏形,在自我职业选择上面学会了比对分析,

想通与未来自身去向的联系,同时仔细思考自身的潜力和缺陷,

努力造就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姚贵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现状调查分

析[J].职教论坛,2004(31):61-64.

第8篇

【关键词】产教融合 机电类人才 人才培养体系 校企合作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121-03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命脉之门。”由此可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的重要作用。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结合专业实际和区域产业实际,与企业广泛开展深入的实质性合作,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建立了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使学生得以在一个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必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本文拟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产教融合下机电类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构建。

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按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就业面向的职业岗位,遵循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根据教育部对相关专业课程的要求,结合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职业技能课程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课程。由军事理论与训练、就业指导与创业基础、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两课、高等数学、实用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人文素质等课程组成,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

第二部分是依托W生毕业后所从事岗位群而设置的专业课程,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PLC原理及应用、电梯结构原理与安装维修、电机控制电路设计实训、单片机电路设计实训、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训、工业控制技术实训等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课程。

第三部分是以职业素养培养为主导的校外综合实践课程,设置了毕业实习及综合实践(顶岗半年或以上)校外实习项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养成、职业道德。

第四部分是以职业技能考核为主导的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由中级维修电工、电梯电气安装与维修操作、低压电工作业操作等考证实训及鉴定系列课程构成,考证实训结合相关专业课程,作为“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获得相对应工种的中级或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相对齐全,能够满足该专业学生实训要求。该校校内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具体如下:

(一)校企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由企业投入资金、设备、教具和教学软件,学院提供场地和配套设施,校企双方共建品牌培养基地。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通力电梯实训基地为例,该基地由企业提供实训设备,实训场地按企业要求进行改造、装修,企业负责设备安装及调试等。主要设备包括:MX32、MX18马达及模拟控制运行设备;MX14马达及模拟控制运行设备;配套的E-Link5.1电梯管理系统、门机系统等。通力电梯实训基地按照企业标准配置专用工具、维修保养等设施,场地营造品牌文化氛围,实现学员在实训中心学习场景与企业实际环境一致。实训基地配置信息化现场教学教室,教室配置完善的多媒体教学硬件、演示教具,用于订单班教学,同时教学硬件满足对通力电梯员工的培训。

校企共享型实训基地以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抓手,由企业制订实训基地场地建设和实训设备配置标准,为学校品牌订单班教师进行师资培训及资格认证,企业参与订单班组班、教学以及实习就业过程,学校则为企业培训学生,按照企业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认证,直接在本地区进行企业员工培训,承接企业在本地区的品牌文化推广,达到校企“双赢”的合作局面。校企共建的实训中心成为企业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培养、企业品牌推广的基地。企业为学校培训教师,不仅是订单班授课资格培训,而且持续提供新技术、新梯型培训,打造一批始终与企业实际电梯维保过程相结合的专业师资队伍。这样,学校和企业的场地、设备、技术、人才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协同发展的合作机制,为本地区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人才保证。在校内建立校企共享型实训基地,双方共享共用,既满足在校生开展实训实习的需要,又承担企业员工业务培训和技能考核职能;既为通力电梯在职员工提供内部技术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也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训操作的平台,为电梯行业储备更多的技术人才。

(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主体为:学院“科研团队+机电创新团队”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以研发产品和生产指导为主,以产品生产组装为辅。对于一些校内难以加工完成的机电零部件,可以寻找在国内有能力提供该服务的企业,进行外协加工。目前已有产品为模块化电子电路开发箱,采用“所见即所得”的研发理念,目前已经应用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教学5年,性能优越。开发箱由一块主板和7块插接板组成,可以方便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电子电路设计实训。该产品配套了“理实一体化”实训教材,目前,市面上没有同款产品。产品立体停车系统为景观式立体停车系统,是集机械、电子、传感器、自动控制为一体的教学设备,荣获国家发明专利,在东盟职教展上获得了国内外嘉宾的广泛好评,可方便地为学生提供自动控制、传感器、电机拖动等课程的实训。产品研发团队按校内外生产企业对产品的设计要求,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产品,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生成与转化。学院荣获国家发明专利的“八面玲珑立体停车系统产品”及为学生服务5年的“模块化电子电路开发箱”等,都是依托生产性实训基地平台师生自主研发的。通过生产性实践平台,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连接校园与社会,沟通学生和市场,服务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科技创新、就业创业和社会服务,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贡献全力。

(三)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创新创业实践区依托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的先进理念,以注重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进行机械创新思维、设计和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及基础教育为目标,通过构建交通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推动学院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创业和就业,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以期推进产教融合,实现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创业实践区的建设,将成为学院机电机械类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科研团队研发中心,并将成果转化以及推广应用,为行业、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人员提供技术培训。

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设有机电和机械等学科专业的机械加工中心、机电创新协会、产品研发中心等,以创新的思维构建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等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成果技术转化与创业孵化的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科技制作与研发的场所。同时,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有专业特色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把企业引入校园,在院内建立“IT创新创业孵化器”等实践锻炼平台,让学生“真刀真枪”在真实课题中得到锻炼。根据专业特色,成立专业社团和学习阵地,举办电子设计大赛、电工技能大赛等专业特色的学习竞赛活动,为学生科研创新搭建平台。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在全国的电子设计竞赛、广西“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广西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等活动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多项作品荣获国家专利。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以通力订单班为例,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专业群与全国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已合作4年,企业为订单班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并提供奖学金,学院则按企业要求,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及教材、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共同推进学生就业,使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成为企业稳定型储备人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围绕电梯的技术研发、设计制造、市场营销、安装维修、售后服务等各个工作环节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使专业具有鲜明的电梯特色。通力订单班的课程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五学期):学生在学校集中培训,课程由企业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授课;第二阶段(第六学期):学生到企业生产实习,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定导师共同指导。具体培养过程如图1所示。

订单班大胆实施课程教学改革,专业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一致,R悼纬烫逑涤敫谖荒芰Χ杂Γ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组织过程与企业生产同步,毕业生能够“零距离”上岗就业或自主创业。订单班的师资来源更丰富,采取“校企互动、专兼互聘”的教师聘用方式,聘请企业工程师担任专业课程及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技术专家、技术顾问等职务,互派人员进入工作站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攻关等实质性工作,合作共赢,大大促进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学院在多个专业推广该育人模式。从2012年至2015年,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通力电梯合作培养学生人数108人,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据统计,到通力电梯实习的学生,实习结束留下的学生达75%。部分学生已经成为通力电梯公司的技术骨干,通力电梯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和提升的空间。从2011年开始,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几年间学生整体质量得到提高,大大提高了企业维保技工素质水平;通过近4年实习生的情况来看(见图2数据),实习生留用率高达75%,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电梯公司对电梯人才的需求。

四、校企共享型教师队伍建设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派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5名专业教师到通力电梯南宁分公司参加生产实践;派送2名专业教师到昆山通力电梯工厂参加企业培训;派送2名专业教师到武汉交通学校参加通力电梯员工培训;邀请企业工程师到学校给专业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及聘请行业工程师走上讲台,担任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这种积极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的做法,提升了教师的实践能力,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进行专业指导,帮助教师了解行业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实现了校企间的人才双向流动。通过这些途径,专职教师的工程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逐渐打造了一支有理论、懂技术、会管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结语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产教融合带来的好处展现出来。首先,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同时,也极大提高了教师队伍技能素质和技术水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承担培养工作及企业参与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计划,推进教学与课程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专业建设;学生提前一年解决就业,毕业实习结合企业工作过程,由校企双方共同指导学生毕业实习,很好地解决了学校与企业衔接这一普遍存在的难题。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与培训,提升师资能力;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改善办学条件,凸显办学特色。几年以来的校企合作实践证明,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明显,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就业率达96%,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多数学生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和中高层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伊少云.在目前形势下,高等职业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15)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产教融合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2014JGA333)

第9篇

关键词:技工学校 技能课 培训 考核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技工类的职业教育经历了起步、发展的过程。培养各类技工专业人才,对促进企业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等都会产生积极作用,企业急需建立起一支动手能力强、数量可观的高技能人才大军。但是,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技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虽然有了相当的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技能操作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技工学校技能操作培训相对滞后

总体上讲,技工学校技能操作培训仍带有传统性,存在内容比较陈旧,形式比较单一,学习内容与企业单位管理需求、用人需求脱节,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不够,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技能培训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技工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着随意设置课程的倾向,能请到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优秀师资匮乏,实训教材针对性差,实训内容更新慢。二是教学缺乏创新。如教学方式单一,新知识、新方法、新观念、新技术不能及时反映或补充到培训工作中。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实际教学不同步。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技工教育工作的开展,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提高,必须改变旧的思路和做法,勇于创新,使这些问题在技工教育发展中得到根本解决。

2.社会偏见依然存在

中国自古就有崇尚“劳心”而看不起“劳力”的世俗偏见。但是操作技能高超的劳动者理应在工作报酬上有明显的体现,近几年来,“蓝领”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年复一年的高中扩招和高校扩招似乎仍然说明中等职业教育培训的对象是成绩差和家里穷的学生。这种观念直接影响到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量和质量。

二、解决途径

1.进行课程改革,制订技能标准

要确定合适的课程比例,加强技能操作课的资源配置。制订技能标准,提升教学质量。如笔者学校要抓牢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素质课,调整开足适应企业基本需求的专业基础课,增设一些选修课,为中专学生制定了《普适性课程技能标准》和《专业课程技能标准》。要求教师和学生严格按照普适标准全面提升学生普适技能,并严格执行专业标准,使学生学有所遵循、学有所长、学有所成。

2.自编校本教材,加强教学研究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底子,放开手脚,鼓励教师自编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校本教材,认真加强教学研究,积极投入课改实践,不断探索组合式教学方法,采取尝试、快乐、分层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取得学习的主体地位,主动学习、热爱学习。教师要用探索的精神,创造性地搞好教学工作。

3.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技工学校要重视全体教师的“双师型”培训和教师队伍再造工作,提出“培养人才,造就教师”的主攻方向,造就一支全新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加速进行教师队伍脱胎换骨的改造,以适应教学的需要,打造一支职业教育的航空母舰。如笔者学校在开展“导师制”活动的基础上,一方面给青年教师压担子,要求每人必须超工作量承担教学任务兼班主任工作。另一方面选派大批年轻有为的教师分批参加国家、省和市相关部门组织的职业学校教师培训,要求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必须获得相应资格证书。同时从机械制造、电子电器专业的学生中选拔成绩较好的“留学生”到那里接受专业教师的指导,强化学习实用技术、实训设备。

此外,笔者学校还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聘请企业技能人才到学校给学生或教师上培训课,讲授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传授企业生产现场经验,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4.加强实训建设,注重实训操作

笔者学校根据各专业的教学实际,以与企业要求的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为目标,不断添置了实训设备,设置了电工、微机实训室,车、钳、电子、数控、测量、激光、雕刻、汽车维修、家电维修等实训室,购买了一大批实训设备,培训了一批实训教师。开展教职工技能竞赛,以比代练,推动了技能的培训。

5.拓展实习就业渠道,尽心尽力安置学生实习就业

笔者学校在与企业签订协议的基础上,逐步通过各种途径拓展与未签订协议的企业建立协作关系,拓宽学生实习就业渠道。学生在校期间,学校采取走岗、贴岗、顶岗等不同形式的实习,尽心尽力安置好学生的实习就业。

6.严格技能鉴定管理,科学考评技能

第10篇

关键词:市场需求;师资;专业设置;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6712 文献标识码:A

职业教育是为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世界就业(创业)准备的教育。未来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现实是面临“入世”与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和积极发展知识经济的双重任务,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始终贯穿在现实与未来的一切发展之中。职业教育的发展只有把这一大背景下对劳动者和人才素质所提出的新要求集中凝结在培养目标上,并据此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结构、教材内容、教学形式等进行全面改革,才会有无穷的生命力。目前,职业教育面临解决的问题是职业技术教育,要从过去的偏重理论教学转为注重实践,以市场需求确定专业培养方向,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明确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

首先按照专业技能培训的要求,建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新的教学计划根抓当前市场需求,对原计划中的课程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得到充分体现,使教学计划更加实用,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其次,教学内容要合理,应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创新,特别是把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知识及时融合到教学内容中,使教学更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适当增加学校在实践教学设备上的投入,使实践教学基本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加大现场教学在专业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使学生能在实践中充分领悟所学的理论知识。如机械制造类专业,要一改以往的专业课结构,加强与实践联系较密切的专业内容。如机床加工、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的相关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又能对其产生学习兴趣,培养求知欲望,锻炼意志,建立起讲――演――练一体化教学,学用结合,以学带练、边学边练、以练促学的学习方式,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还会增加毕业时就业选择的空间。

再次,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分层次教学很好地解决了教师因学生掌握的文化课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带来的授课难题;启发式教学,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及锻炼的机会,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开放型教学把实践教学延伸到校内外实习基地和下厂等,使学生克服厌学心理。例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汽车构造课,将教室搬到车间结合汽车实物讲解汽车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按燃油的流动路线(油箱一汽油滤清器一汽油泵一化油器一空气滤清器一进排气管一消音器等)讲组成,然后分别请同学们前面结合实物给大家讲,营造与学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提高专业教师素质为目标,造就 “双师型”,师资队伍

首先,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教师作为学生行为的指导者,必须保证自身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正确引导青少年识别各种错误的思潮,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同时教师要严于律己,有忠于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及良好的师德,能够真正地教书育人。

其次,教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科学文化素质的优劣、智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目的的实现,专业理论教师不仅应掌握比较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有较强的实践教学指导能力,这是强化实践教学的关键。学校应创造条件促使专业理论课教师向“双师”发展。当前,国内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就是“双师型”教师的严重缺乏要完成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其专业课教师就必须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即“双师’素质。传统的教育体制所培养的教师缺乏必须的实际工作经验,直接来自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又缺乏教师的基本素质。有些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了“双师”水平,却很难与时俱进,使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协调发展。据有关研究表明靠原来的体制来完成“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只能是一个设想,要完成职业教育的目标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必须依靠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让优秀技术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要积极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培训实习,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实习制度,进一步提高“双师型的含金量。

3.专业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

专业设置是高职教育为经济、社会有效服务的关键,是教育与经济的接口,是高职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具体体现,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关键环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专业开发和专业调整;一是根抓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岗位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对相应的专业进行培养目标及课程调整;三是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好的专业教学,实验实习等教学资源。因此,专业开发、专业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教学、专业教师队伍培训和专业教学条件装备等都是专业设备内容。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必须认真进行专业调查,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同时,对那些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专业,按条件可能原则和就近原则加以调整。

3.1 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的优势设置专业

市场需求是专业设置的前提条件,这是由职业教育的职能决定的。众所周知,职业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在两个专业的市场需求相同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开设学校具有优势的专业,但是对于那些前景看好的专业,即使学校暂无优势,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市场需求是动态变化的,有的热门专业,市场的需求时间不会太久,几年之后就会饱和或者过剩,因此,对一些市场热门专业一定要分析

其发展前景,绝不能跟着别人后面跑,对需要开设的每一个专业都应该深入调查,广泛征求意见,进行科学论证。一所学校开设的专业数量要适中,并做到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相结合,这样才能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2 专业设置要有前瞻性和超前性

高职专业设置既要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又要着眼于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越来越来频繁。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不仅要适应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行业的需要,还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国际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积极开发些“超前性”的专业,满足国内、国际劳动力市场的未来需求。

3.3 专业设置要以宽为主,宽窄结合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在生产、经营、服务、管理一线的技术人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往往不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些综合性的问题。因此,高职教育要针对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拓宽专业口径,增强覆盖面,以适应科学技术日趋综合化的趋势,利于学生就业和学校持续发展。

3.4 设置特色专业

教育资源的优劣,不但关系到专业设置的质量和水平,而且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率,要创办一个新专业,必须有一定的教育资源作保证。对于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必须做到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有所为,在力所不能及的条件下有所不为。当然,对于前景看好而自身条件不完全具备的专业,则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努力做大做强。加强实践教学,要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要达到1:1,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实习设备作保障,因多数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经费有限,实践设备投入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校企合作能解决政府短期内不可能对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太大的投资,所以学校应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作为常抓不懈的战略任务。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面临就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必须通过人才市场来推销自己、展示自己。通过职业资格鉴定,毕业生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代表其职业技能水平,是劳动者求职、任职资格的凭证,更是劳动者到企业就业不可缺少的证件。我校积极组织计算机、汽车维修工等专业的学生参加相应等级考试,取得劳动厅颁发的职业技术证书,使学生提高了职业能力,为就业创造条件。另外,我校利用汽车驾驶培训驾校的条件,对在校生开展汽车驾驶技术培训下作,经地方公交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严格考核,每年都有不少学生获取汽车驾驶证书。

第11篇

内容摘要: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的就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由于82.6%以上的FDI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使得FDI就业创造效应主要也是在东部地区有所体现。与FDI对区域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影响相比,FDI对区域的就业影响有限。另外,各地区FDI的进入动机、投资方式、产业分布等有很大差异,因此FDI对区域就业的影响也会不同。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FDI 区域就业

研究背景

发展中国家纷纷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除了弥补资金和技术缺口,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希望FDI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FDI对东道国的就业效应主要包括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前者是指FDI增加会直接吸收劳动力就业,间接就业效应是指通过投资乘数作用,外商投资又可以带动其他领域和企业的就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从而间接增加就业。UNCTAD(1994)一项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可以在东道国通过影响上下游企业间接地创造就业,外资企业每增加一个员工,至少会创造1-2个就业机会。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连续16年成为吸收FDI 最多的发展中国家,FDI对中国的就业具有一定影响。中国的开放是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逐步推进的,由于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基础良好,以及FDI本身具有聚集效应,这样,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东部地区走在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前面。根据魏后凯的研究,1979-2006年,我国各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82.6%集中在东部10省市,而中部6省、西部12省市区和东北3省则分别只占7.1%,4.2%和6.1%。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各区域的就业影响是不一样的,FDI在我国区域的分布特征,为研究FDI对区域就业的影响提供了典型样本。

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FDI对我国就业影响的研究成果很多,但结论并不一致。如蔡、王德文(2004)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了FDI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结论是FDI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具有显著效应。李海舰(2000)认为1980-1995年期间,FDI具有扩大就业的作用,1996-1998年则仅起到了转移就业的作用,而1998年后,FDI表现出对就业的挤出,扩大了失业。郑明月、董登新(2008)认为FDI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就业而言,FDI有显著的替代效应,而对中西部地区效果不明显。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1993-2007年FDI在我国四大区域的就业人数变化,比较FDI对不同区域的直接就业效应的差异,同时比较了各区域FDI在就业、外贸、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中的份额,直观地说明FDI对区域就业影响的有限作用,论文也比较了各区域FDI的进入方式、投资形式以及产业分布的差异,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外商直接投资就业人数动态变化分析

随着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数量的不断增加,外商投资企业的就业人数也是不断增加的。2007年末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数为1496.3万人,与1985年末的6万人相比增长了249倍。虽然从静态角度来看,外商投资企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很低,对就业的直接效应不大,但从动态角度来看,FDI吸纳的就业人数还是逐年增长的。图1呈现了1993-2007年期间全国以及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FDI企业就业动态变化状况。

(一)FDI企业就业人数动态变化分析

通过图1可以发现:

1993-2007年间东部地区在FDI企业的就业总人数上升很快,由1993年的229.2万人上升到2007年的1283.2万人,增长了4.60倍,占全国FDI企业总人数的比重由1993年的79.53%,上升到2007年的85.76%,上升了6.23个百分点。2007年东部地区FDI企业就业人数多的省市是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和广东,这七个省市占全国的比重为80.26%,这些省市也是吸引FDI最多的地区。图1清晰地显示出东部地区FDI就业人口趋势的变化与全国的变化趋势一致,而且两条曲线的位置很接近,说明我国FDI企业就业人口的增加主要是在东部的FDI企业,这与我国82.6%以上的FDI集聚于东部地区是一致的。

中部地区1993-2007年间,在FDI企业的就业总人数1993年为22.6万人,占当年全国FDI企业就业人数的7.84%,2007年为101.2万人,增长了3.48倍,占全国FDI企业就业的6.76%,下降了

1.08%。2007年,湖北、湖南以及河南是中部地区在FDI企业就业人数较多的省份,它们也是FDI较多的省份,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还是很大。西部地区1993年在FDI就业的总人数为17.8万人,占全国比重的6.18%, 2007年为44.6万人,增长了1.51倍,占全国比重的3%,下降了3.18%。2007年,西部地区在FDI企业就业较多的省份是四川和重庆,这两个地区也是西部FDI聚集的省市。东北地区1993年在FDI企业就业的总人数是18.6万人,占全国FDI企业就业人数的6.45%,2007年增加为67.3万人,增长2.62倍,占全国的比重为4.50%,下降了1.95%,2007年FDI企业就业人数较多的省份是辽宁,辽宁也是东北吸收FDI最多的省份。从图1可以看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FDI企业就业人口不但绝对量偏低,而且所占比例也很低,十几年中比例还有所下降,这和其在全国FDI流入量中所占的比例基本一致。

(二)FDI企业在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比较

表1是各区域FDI三个年份的有关统计数据,对比来看,可以发现FDI在四大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东部最高,但也是逐年下降的,在其他三个地区的比重本来就不高,也呈现逐年下降态势。FDI企业进出口占地区进出口比重在四大区域都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东部,外资企业进出口占东部进出口比例2007年时已达59.24%,超过了国内企业的比重,东北外资企业进出口占地区进出口的比重也较高,2007年达42.97%,中西部地区这个指标较低,2007年中部为

29.1%,西部为19.30%。外资企业在各地区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是逐年增加的,特别在东部和东北地区,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的占比较高,2007年东部为41.08%,东北为21.15%,中西部地区较低,分别为11.14%和9.99%。

与上述这几个指标相比,外资企业就业人数占各地区城镇就业人数的比重则明显偏低,东部地区1995年的比重为6.05%,2003年下降为4.31%,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末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使周边国家或地区的“世界工厂”地位受到重创,而中国则通过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使珠三角和长三角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带,这也改变了整个中国工业的布局和农民参与工业化的进程。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的劳动力数量巨大,导致东部地区按城乡统计的城镇就业人口,2003年比1995年增长了1.92倍,所以2003年东部外资企业就业占东部城镇就业的比重低于1995年,而2007年东部按城乡统计的城镇就业人口比2003年增长了14.4%,外资企业就业占东部城镇就业的6.86%。中西部地区外资企业就业占地区城镇就业人数的比重很低,东北地区略高于中西部地区,说明这三个地区FDI不但绝对量低,而且创造就业的效应也很小。东部地区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在2008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危机中,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大批出口导向型企业订单骤减,沿海省份的机械制造、服装纺织、电子电器等行业陆续出现大规模裁员,号称“世界制造业之都”的广东东莞市大批外资企业倒闭、自动结业或压缩规模,终结了“世界工厂”的蓬勃景象,终结了持续四年的“民工荒”。

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就业的影响途径分析

一般来讲,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进入我国:一种是并购,通过收购或兼并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另一种是新建企业,也被称为“绿地投资”,即在东道国新建企业(没有包括合资和合作企业,只指独资经营企业)。绿地投资在短期内会吸收较大量的就业,而且通常是东道国的普通劳动力。

除了直接创造就业,还通过间接效应也可以创造新的就业,比如大量短期临时工以及带动相关产业中企业的就业。通过并购进入方式,一般会导致被并购企业的业务整合与人员调整,在短期内会挤出一部分就业,但长期看整合后的企业竞争力增强,也会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中国商务部的《外商投资报告》指出,近两年来,外资收购兼并方式的投资增多。尽管制造业中并购投资的比重不到FDI的10%,但涉及到一些重要产业,比如我国装备制造行业这种并购的外资形式较多,影响较大。总体来看,在并购整合中,短期会较少就业岗位,但长期来看,更合理的结构会增加新的生产能力和就业。

(一)FDI进入形式对区域就业的影响

由于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主要采取了新建企业的方式,在1998-2006年间,中国东部地区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以中外合资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比重为26.07%;以中外合作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比重为9.82%;以外商独资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比重为60.41%;以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的比重为1.09%。累计统计数据表明,外商在中国东部地区的投资主要以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方式进行,其中外商独资方式占绝大比例,中外合作方式和外商股份制方式的比重相对较低。改革开放后的较长时期内,外商投资主要以中外合资方式进行。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逐渐深化和市场发育渐趋成熟,外商独资方式逐渐增多,目前已经超过中外合资方式,成为最重要的外商投资方式,相对其他三种形式,外商独资企业对于国内投资的带动作用较小,对就业的吸收能力也较小。陶坤玉(2007)认为虽然外商独资企业比例的上升减少了FDI对劳动力的直接吸收,在一定程度对总就业量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是却对东部地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劳动力的就业能力,间接影响到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而金碧、陈仲常(2007)的实证研究结论认为FDI与其独资化倾向均对就业有着积极而显著的正影响。

从1998-2006年,中部地区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以中外合资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比重为44.51%;以中外合作企业方式进行投资所占比重为10.41%;以外商独资企业方式进行投资所占比重为44.82%;以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方式进行投资所占比重为0.40%。上述累计统计数据表明,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利用外资方式的一个重要不同是,中外合资企业方式所占比重大致与外商独资企业方式所占比重持平。

西部地区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以中外合资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比重为45.06%;以中外合作企业方式进行投资所占比重为14.17%;以外商独资企业方式进行投资所占比重为39.38%;以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方式进行投资所占比重为1.30%。从上述累计统计数据来看,西部地区以中外合作企业方式进行的外商投资的比重比中部地区更高,而以外商独资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比重则比中部地区更低,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效应就远远低于东部地区。

东北地区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以中外合资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的比重为44.82%;以中外合作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比重10.11%;以外商独资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比重44.42%;以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比重0.65%。从上述累计统计数据来看,东北地区以外商独资企业方式进行的外商投资的比重最高,其次为中外合资形式,中外合作和外商股份制形式比例很低。尽管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外合资的形式比例高于东部地区,但由于外资企业数量和投资额的绝对量远远低于东部,所以FDI对这三个区域的就业总量影响有限。

(二)FDI的产业分布和FDI企业的进入动机对区域就业的影响

从FDI 在我国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看,如表2所示:直接就业创造效应与外商直接投资来源结构和投资结构有着一定的相关性。FDI在我国四大地区的产业分布最集中的是第二产业,东部地区这个比例最高为68.67%,西部地区最低为52.23%;而西部地区FDI在服务业中的比例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低;FDI在四大地区第一产业中的比例都非常低。中国FDI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其高度集中在制造业,这种投资结构与中国的比较优势变化是一致的,即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品具有最大的比较优势,因而其国际竞争力也较高。由于东部沿海拥有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的先行优势,因而成为了吸引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FDI最多、也是FDI相对集中的区域,主要是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加工贸易比重较高,东部FDI加工贸易占全国加工贸易的八成以上。蔡、王德文认为,沿海地区的三资企业是中西部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及新就业劳动力的重要吸纳部门。而2008年以来的世界经济衰退,使得该地区外资企业大量裁员,造成了2008年底失业农民工“大返乡”的壮观场面。刘守英在2009年第2期《财经》杂志上撰文指出“出口导向企业受挫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绝不是局部的、临时性的,它将直接影响中国依靠出口导向战略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格局,影响沿海地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影响内地农民工的跨地区流动和非农就业,进而影响中国尚未完成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因为FDI对各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产生影响,区域工业化的程度对就业就有影响。走在工业化进程前面的东部地区有着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吸引外资的区位优势,外资在东部沿海的集中促进了其产业集聚,东部沿海地区农村丰富的劳动力储备正好回应了大量外资企业在该地区的建立,整个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又引发了劳动力向东部地区流动。朱金生(2005)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力大规模向沿海地区流动,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投资倾斜是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重要导向因素,二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资本投入向东部地区的倾斜,更重要的是FDI的大量流入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注入的强大动力,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地区劳动力大量流入东部地区,FDI除了对区域就业的直接效应外,还通过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区域的进出口贸易、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等对区域就业产生间接的影响。

就外商直接投资的间接就业创造效应而言,无论是新建企业,还是并购企业在理论上来讲都是存在的。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我国企业生产的投资品的购买有限,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与其相关的前后向产业及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也极为有限,因而创造的就业机会也是有限的。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统计数据,因此无法用精确的数据表现出这种外商直接投资的间接就业创造效应的强弱或大小程度。

结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FDI对我国的就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外商投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我国就业做出了更大的贡献。由于85%以上的FDI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使得FDI就业创造效应主要也是在东部地区有所体现,FDI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就业创造效应微乎其微。过去20多年中,中国利用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了大量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构成了独特的工业化道路。因此,今后在利用外资促进就业方面,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就业压力长期存在,因此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不能盲目否定利用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

第二,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人民币升值和国内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FDI开始向成本更低的周边国家转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吸引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FDI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保持中国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上的国际份额,发挥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

第三,从长期来讲,今后在增加和扩大就业方面,要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内资积累、强化内资增加就业的功能,建立以外商直接投资带动就业为辅,以国内投资拉动就业为主渠道的就业模式。

参考文献:

1.UNCTAD.1994年世界投资报告[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4

2.魏后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区域经济的变迁[J].经济学动态,2008,5

3.蔡,王德文.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一个人力资本分析框架[J].财经论丛,2004(1)

4.李海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成效分析[J].中国外资,2000(3)

5.郑明月,董登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5)

6.桑百川.中国沿海外商直接投资外移趋势分析[J].当代亚太,2009(3)

7.常红晓,任波等.农民工失业调查[J].财经,2009(2)

8.陶坤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总体就业量的实证分析[EB].省略.cn

9.金碧,陈仲常.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传导渠道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1)

10.刘守英.农民工不是“过客”[J].财经,2009(2)

11.朱金生.FDI与区域就业转移: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国际贸易问题,2005(6)

12.蔡,就业优先既必要又紧迫[J].财经,2009(18)

第12篇

早在两年前,富士康老总郭台铭表示,未来3年将用100万台机器人取代人工劳动力,用于生产线上具有单调、重复性高、危险性强的工作。这一举措引来众多关注和讨论,但也被认为只是噱头。前不久,富士康将于2013年在哈南工业新城建设机器人产业园,生产100万台机器人,招工数量大幅下降,大量生产线装配机器人等消息,再次引发业内对机器人的热议。

如今,中国制造业正掀起机器人热潮。各地也纷纷为机器人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近期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牵头的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重庆要建设国内第一家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浙江拟建机器人产业联盟等。

无疑,工业机器人正在改变中国制造业的人力生态。这是否意味着机器人时代的来临?机器人给国企带来什么样的管理挑战?国企如何应对?《国企》杂志特邀相关专家进行探讨。

迎来机器人时代?

资深管理专家

红智博:人口红利消失呼唤机器人发展

体力劳动人口短缺造就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推动机器人应用成为新趋势。第一,从人口的年龄结构来看,我国有三个人口生育高峰,其中第二次是在1962-1970年。这部分人口已达到43-51岁,影响了劳动力的质量,而且很多已摆脱从事体力劳动的生存模式。第二,从人口的传统意识角度来看,社会主流人口秉承“体力劳动卑微、脑力劳动高尚”的传统思想,而且现代社会中的80后、90后年轻人追求平等自由,不再像上辈人一样听从命运安排。结果就是愿意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少。第三,从人口素质提升的角度来看,第三个人口高峰阶段(1981-1990)的人口素质大大提升,在接受高等教育以后,多数人只接受脑力劳动而不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缺少年轻人接班也成为机器人进入体力劳动的一个根源。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

黄阳华:机器人应用趋势非常明显

所谓“机器人时代”,并非一个规范的学术概念,尚缺乏具有共识性的、严谨的概念界定,所以也难以用具体的标志性事件或者准确的数据作为划时代的标准。从全球范围看,工业机器人已经有50年历史。50年来,工业机器人实现了技术持续进步、控制系统智能化、配套设备协作能力提升以及制造成本下降,为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创造了必要的技术经济条件,工业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现在,工业机器人市场越来越繁荣,全球主要工业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市场的工业机器人销量都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全球多用途工业机器人销售比上年增长38%,达到166028台。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市场上的工业机器人销售也大幅增长。“十一五”期间,多用途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翻了两番;2011年销量比上年增长51%,达到22,577台,占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13.6%,已经成为推动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增长的重要力量。据可靠估计,中国在2014年将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需求量最大的市场。

和君咨询副总裁

宋克春:机器人时代正在酝酿中

机器人时代正在酝酿中,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我国人力资源环境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第一,新《劳动法》实施,劳动用工法制化,之前很多没有保障的一线基层员工给企业增加了用工成本。第二,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信息化,人力资源展示平台更多,企业信息更加透明,有序促进了基层员工的合理流动。第三,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发展的平衡,逐步导致全国劳动力市场更加合理,长三角、珠三角的民工潮越来越少,就业更理性,基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发生变化,由企业市场变为员工市场。第四,劳动力年龄结构发生变化。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人口所占比重正在逐年下滑。据统计,2012年末,我国15-59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2%,较上年末下降0.60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劳动力以80后、90后为主,拥有基本学历,对信息敏感,对报酬、环境诉求更高,管理难度大,流动性大。第五,人力成本涨幅很大。企业的工资涨幅最低5%,一般的10%,高的达到20%,否则留不住员工。因此,人力成本和管理难度都在加大,推动机器人的发展。

其次,我国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会逐步降低机器人的成本,为机器人的发展奠定基础。

人民大学人事劳动学院副教授

吴清军:“机器人时代”仍未出现

“数控化智能制造”一定将成为今后制造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但从目前全球使用机器人的数量和产品规模来看,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仍未出现。机器人替代人力,可以节省企业用工成本,但是,影响整个制造业发展的因素,除劳动力成本之外,还应考虑到原材料、产品设计、物流、产品市场、资源环境以及劳动力就业等因素。所以从日本、韩国、德国以及美国的经验来看,机器人的采用率是一个国家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的结果。

普汇创展管理咨询机构高级合伙人

况杰:应用还不广泛

毫无疑问,大工业生产必将需要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机器人都已被广泛应用。而在我国,除了汽车制造以及一些生产环境恶劣的领域外,机器人还远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在成本上也没有大的优势。因此,机器人的应用将来会更广泛,但要说“机器人时代”来临还为时过早。

机器人快速发展有何影响?

黄阳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冲击劳动力市场

首先,工业机器人对于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将会带来系统性影响。

第一,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是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在经济持续增长和资本不断积累的同时,劳动力供给逐渐减少,人口红利逐渐耗尽,加之劳资矛盾升级,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使得中国的要素禀赋结构正在发生转变。作为对资本深化的回应,使用工业机器人代替劳动力逐渐符合中国新的比较优势。通过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将有效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

第二,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推动支柱产业的发展升级。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具有明显的产业特征,不同产业中工业机器人密度(台/万工人)差别非常大。从国际经验看,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多的是汽车产业,其次为电器电子产业。根据我们对汽车产业的调研经验,外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生产车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大部分工序由成套的工业机器人完成,仅有少数工序有工人参与,机器人密度比较高;后者则保有大量的生产工人,工业机器人使用较少,机器人密度非常低。产业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与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性能呈正相关,是产业高端化的重要指标。因此,通过提高应用工业机器人的密度以提高制成品的性价比,是提升支柱产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第三,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带动中国产业升级。工业机器人产业本身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其自身成长就能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因此,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将创造出市场需求,进而带动自身产业的成长,推动制造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升级。中国特定的产业结构将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工业机器人需求结构,为本土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创造市场机遇。工业机器人还是典型的复杂性产品,集成了诸多先进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它的发展有助于带动多项基础技术的突破和系统集成能力的提升。

第四,发展智能工业机器人促进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和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制造业从自动化转变为数字化的变革,先进的制造技术将对大规模流水线和柔性制造系统进行改造,对国家间竞争优势的重塑、二三产业关系、世界经济地理和国家间利益分配机制产生深远影响。而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是数字制造、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制造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智能工业机器人是制造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重要载体。

其次,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必然给中国劳动力市场带来强烈冲击。

第一,生产线上引入工业机器人确实替代了人力劳动,但是不能静态地将此归纳为“机器吃人”。从历史角度看,更多、更具效率的机器的使用,不仅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而且增加了生产的迂回性,衍生出了数目众多的新产业,相应地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同样如此:在减少生产线劳动力数量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其他的用工需求。因此,劳动力需求减少和就业创造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就中国而言,工业机器人的引入本身,就是企业对劳动力不再无限供给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并不一定会造成严重失业。

第二,影响就业结构。引入工业机器人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方式也将随之进行适应性调整。制造业企业中的一线低技能工人,甚至是部分熟练工将被工业机器人替代,而调试、维护和控制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性岗位将会相对增加。在产业层面上,随着产业的高端化,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将会增加知识型员工的需求,也会相应地带动生产业从业人员的增加。换言之,工业机器人的引入将使就业结构高端化。长远来看,未来智能工业机器人还将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吴清军:倒逼中国经济转型

中国出口导向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过去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但是,欧美国家正在进行的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再工业化会给中国以低价劳动力为中心的低端制造模式带来巨大冲击。当然,中国如果能积极应对国际市场对制造业的冲击,智能制造模式也会倒逼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结构性转型,带来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表现为:第一,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制造业升级,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二,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逐步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能的小型规模企业;第三,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从劳动密集型模式向信息化、科技化和自动化的模式转变。

机器人的使用必然会给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尽管从国际上看,除美国之外,日本、韩国、德国以及其他国家,机器人使用率上升并没有带来失业率的上升,但从欧美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历史来看,工会和其他劳工组织为保护工人工作岗位,都极力反对过企业机械化和自动化。在中国,制造业仍然处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低端模式,使用机器人在一定意义上并非是补充性劳动,而是替代性劳动,特别是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不断大幅上升,促使一些企业使用机器人的直接目的就在于节省劳动力成本。所以,需要警醒的是,政府在大力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同时,更需要做好防控对就业产生的巨大冲击的准备。目前我国劳动力队伍素质还不适应智能高端制造模式,整体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仍较低,这就要求政府在大力推动高端制造的同时,提高劳动力队伍素质和技能水平。否则,机器人带来了生产力的提高,但带来的社会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尚普咨询分析师

房艳菲:给企业带来巨大影响

机器人快速发展给企业带来巨大影响。第一,机器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机器人在运转过程中不停顿不休息,产品质量受人的因素影响较小,产品质量更稳定。第二,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在规模化生产中,一台机器人可以替代2到4名产业工人,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机器人没有疲劳,一天可24小时连续生产。第三,机器人容易安排生产计划。由于机器人可重复性高,只要给定参数,就会永远按照指令去动作,因此安排生产计划非常明确。第四,机器人可缩短产品改型换代的周期,降低相应的设备投资。机器人与专机的最大区别就是可以通过修改程序以适应不同工件的生产。在产品更新换代时只需要重新根据更新产品设计相应工装夹具,机器人本体不需要做任何改动,只要更改调用相应的程序命令,就可以做到产品更新和设备更新。第五,机器人可以把工人从各种恶劣、危险的环境中解救出来,拓宽企业的业务范围。第六,机器人代表着工业自动化的最高水平,体现了企业先进的加工能力和科研能力,使企业形象和竞争力上升了一个台阶。

况杰:也要看到负面影响

对于企业而言,当下机器人一次性购置成本高,给当期利润造成压力。大量使用机器人导致生产过程和生产管理的革命性变化,企业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可能导致生产线不稳定。另外,对劳动力知识技能要求提高,企业需要发现和培训大量新的技术工人,这也不容易。

国企面临什么机遇和 挑战?

黄阳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经过多年改革,我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增强,是我国产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引领力量。特别是在部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国有企业是重大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主体,承担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任。同时,国有企业还是国家科技和产业政策的重要执行工具。因此,从国有企业的视角来看工业机器人的影响,应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将工业机器人本身看作一个提供最终产品的产业,二是将工业机器人看作是在生产过程当中投入的中间产品。

首先,当前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在关键技术的突破、核心零部件的本土化、应用领域的拓展以及产业化等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制造业大规模应用工业机器人还需要一个过程。从使用传统工业机器人升级为使用智能工业机器人,则需要一个更加漫长的过程。作为发展中国家,虽有潜在的后发优势,但是中国需要突破更多的现实约束。中国作为装备制造业大国,但代表机电一体化最高成就的机器人产值仅占全球市场不足十分之一的份额;从市场应用角度来说,日本每万名生产工人中就拥有1700多台机器人,而中国每万名工人拥有机器人数量仅是日本二十分之一。在此方面,部分装备行业的国有企业既有技术、人才、资金、关键零部件和专利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又有能力推动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同时,国有企业也有责任在关系到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技术领域积极开拓。

其次,工业机器人作为生产装备,对国有企业而言机遇要多于挑战。一方面,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设备能有效提高国企的生产效率,对于加强安全生产、提升职工福利等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减员增效”改革,我国国有企业人均资本装备比相对较高,生产要素结构总体上倾向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机器人对国有企业就业人员的冲击相对较弱。

吴清军:机遇大于挑战

机器人使用对国企的挑战表现为:第一,国际竞争市场的挑战。随着日韩以及欧美国家智能高端制造的不断推进,国际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当高端制造的产品质量和成本都要低于低端制造时,国企的产品出口势必受到重大的影响,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必然受到巨大挑战。第二,劳动力就业的挑战。机器人使用虽在部分岗位上是补充性劳动,但大量使用机器人势必会成为替代性劳动。劳动力成本固然降低了,但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力成本会在短期内大幅增加企业运行成本。受限于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不太可能进行大面积裁员。所以,机器人的使用与工作岗位保留将使国有企业陷入两难境地。第三,同行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挑战。由于用工较为灵活,一些外资和民企有可能为提高企业生产率而率先使用机器人,从而冲击国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给国有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带来挑战。

机器人也给国企带来了巨大机遇。第一,国企的科研、专业技术人才为机器人的研发与使用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第二,国企的生产规模更加适合向数控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的生产转型。第三,国企拥有的先天性资源要优于其他性质企业。第四,行业领先地位既给国企带来巨大的压力,也是动力,市场竞争压力将倒逼国企转变生产经营模式。

中研普华研究员

张祥光:带来新的管理变革

机器人生产,并非单纯地替代人工。它给企业带来的必然是管理变革的大考验。

第一,对人的管理永远是企业永恒的课题。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必须依托大量技术人才。而在当下的中国,结构性的人才短缺,导致企业对真正的“人才”求之不得。在机器人时代,将出现两类技术人才的短缺。一是产业工人,并非以往传统概念中毫无任何技能的工人,而是新型技术人才。比如在IT企业,产业工人就是大学生。二是机器人开发者。开发机器人的复杂性,往往需要更高端的技术人才。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无论如何都是一个长期的挑战。国家从教育体制上当有所作为,企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更应该上升至人才战略的高度。

第二,产生新的技术管理难题。当然,大量运用机器人,员工的数量减少,管理的复杂程度降低,简化了管理流程,更加便于管理。但与此同时,机器人生产,同样带来了新的技术管理问题。现代工厂整个系统基本上是计算机化,信息的收集完全不需要通过人,而通过机械自动化即可对生产情况了如指掌。有了机器人以后,就要求工厂实施数字化管理。原来的图纸是打印在纸上,而现在都是存在电脑里,产品的演示、产品的生产数据均如此,所有这些都呈现数字化的趋势。而数字化将带来一些软件业的发展,其背后必然依托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显而易见的是,这将对企业的管理模式提出全新的挑战——基于技术的管理升级是必须的。

国企如何应对机器人时代?

吴清军:国企应有所作为

我认为国企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应对:第一,调整战略发展思路,积极应对国际竞争市场的挑战,以高端智能制造为战略目标,调整生产经营思路;第二,转变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从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转型;第三,机器人使用从补充性劳动向替代性劳动递进式推进,逐步建立信息化、高科技化、自动化的生产和管理流程;第四,加大自动化生产的研发投入,使机器人生产更加符合岗位需求,也更加节约生产成本;第五,加强劳动力队伍建设,提高劳动力科技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培育一支能够在机器人的使用和维护中称职的专业队伍。只有国有企业主动和积极应对机器人使用带来的各种挑战,才有可能把挑战转变为机遇,使国有企业保持并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更进一步加强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

况杰:借机推进现代管理

首次,使用机器人不单是生产手段和生产工具的变革,而是生产过程和管理思想的变革。企业可以随着机器人的大量应用,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柔性生产方式、六西格玛管理等现代管理思想的应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次,机器人目前还是以简单重复动作为主,智能化水平还不高,对于国内的机械制造行业,国企应该积极参与新型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使之更加适合我国的生产环境应用,不仅自身降低成本,而且带来新的利润点。

红智博:国企要“急看慢跑”

国企要一边应对时展要求和现代化改革的进程,一边是尚未退休的陈旧性工人。一方面多数国企不缺乏改革资源和技术,另一方面他们不知如何面对陈旧性工人的处理。我认为,国企针对当下阶段需要采用 “急看慢跑”的策略,即国企必须具备超前的发展眼光,同时慢慢通过教育投入改变的方式使陈旧性工人具备新思想和新技术,以应对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改变必然需要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以及财力成本,比粗暴处理旧工人、快速替换新工人风险和成本要低得多。所以,对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国企要勇敢面对、细心改革,要勇于承担责任和示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宋克春:引入机器人需要多方思考

首先,每个国企所处行业以及特点都不相同,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引入机器人。生产规模比较大,加工工艺比较成熟,程序标准化、流程化的国企可以规划引入机器人,可以提高效率和减少管理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