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零售业调查报告

零售业调查报告

时间:2022-05-12 23:00: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零售业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零售业调查报告

第1篇

联商网、《零售世界》杂志联合IBM举办“聚焦零售未来十年”行业调查,旨在发现行业最受关注的话题,探讨中国零售业的发展之道。

本次调查为期一个月,有260位零售行业的企业家和专业人士参与,其中零售企业家约占68%。受访者从政策环境、经营发展、营销创新、人力资源、技术革新等几个方面作出对零售未来趋势的预测,我们从260份调查问卷中进行数据集中,分析如下:

政策环境

从市场环境来看,调查问卷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零售业面临过度竞争的问题;三分之一的人认为业态区域结构失衡是中国零售业目前的普遍现状。此外,有一部分人认为业态结构不合理成为零售企业的主要矛盾。根据本次调查,与过去相比,呼吁中国零售业过度开放的声音渐弱。

在政府职能部门协调未来零售业发展的政策方面,将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该取消外资零售企业的“超国民待遇”。改革开放之初的时候,我国为了吸引外资,曾经对外资进行了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截至目前,一些外资企业在税收方面是享受优惠政策的,比如税费的减免等。除此之外,一些地方政府,他们以吸引外资作为当地的一项政绩,他们有的时候会强调比如一个大卖场的开业必须是世界500强企业才能进入,而且直接排斥内资企业,同时外资企业根据这样一些条件还会跟政府进行谈判,获得租金和停车场方面的优惠。

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政府需要出台支持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投入农村市场的开发。目前,“万村千乡”工程和“农超对接”项目已经在中国零售业深入展开。此外,制定反垄断法政策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对于一些业内“老生常谈”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比如大店法、农产品流通抵扣税、商业用电等问题依旧备受关注。根据本次调查,受访者对这些选项支持的比例分别是:47%、34%、30%、26%。另外,此次调查表明,传统零售企业对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相关政策兴趣不大。

经营环境

随着零售企业的不断“跑马圈地”,企业精细化管理备受关注。将近78%的受访者认为,影响未来10零售企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快速扩张,无法精细化管理”。“现金流出现问题导致供应链危机”是第二大影响未来零售企业健康发展的原因,支持这一观点的受访者约占比43%;管理团队不统一是第三大原因,支持此观点的人员约占比22%。此外,还有观点认为,外资零售企业垄断后对上有渠道和价值的控制将为中国整个产业链带来危机。

在未来10年,哪种业态将被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就此问题,调查显示其排名分别是:专业专卖店、购物中心、生鲜超市、网上购物、社区超市、大卖场、便利店。由此可以看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零售业发生了巨大的业态变革。以前最受欢迎的大卖场和便利店将不被看好,专业店脱颖而出;购物中心近两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得益于“大型超市百货化”的趋势。而生鲜超市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势力,居于购物中心之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和网上支付手段的改进,网购也成为零售企业关注的热点。

二三线市场是将来十年零售企业争夺的主战场。调查显示,将近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看好二三线城市。尽管一线城市的支持比例下降,但依然要比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受关注。

营销创新

调查显示,商品品质、增值服务、营销创新、卖场环境以及新技术应用成为未来影响消费者购物的几大因素。在营销方式上面,零售企业比较关注的有,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多渠道营销、会员营销、体验式营销、绿色环保营销等。其中,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多渠道营销最受关注。

零售企业家认为,在未来十年零售企业在提升营销能力方面将会出现如下的趋势:

1、基于单品管理的供应链整合;

2、企业之间的品牌结盟;

3、加强与客户的互动式购物体验;

4、自助终端设备广泛应用;

2009年以来,网络购物逐渐兴起,百联集团、农工商超市、利群集团等传统零售商纷纷进军电子商务,而沃尔玛、TESCO、家乐福等外资企业在华推出购物网站,可见电子商务成为零售业发展的方向。针对本次调查中“是否计划2010年开展电子商务”的问题,有一半的人选择了“是”,并且主要方式是自建网店,只有一少部分人选择在淘宝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开店,这个比例只占到4.3%。

面对逐渐兴起的网上零售业,有65%的人认为,传统零售商应该以实体店铺为主,网店为辅。17%的人认为,逐步扩大网点的规模,最终取消实体门店。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零售商对开设电子购物持谨慎态度。

人力资源

调查显示,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两大问题受零售企业家关注,分别是中高层管理者的胜任问题和人力成本上升问题,其中有69%的受访者选择前者。由此反映出的问题是,企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缺乏对人力资本的系统培训,人力资源跟不上。而由于本土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差异巨大,人才良莠不齐,导致零售业高端人才紧缺。在选项中:普通员工的流失得票率最低,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可见,我国零售业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值得注意的是,“用工荒”日趋严重,有学者分析,中国人口红利已经在逐渐消失,作为劳动密集型的零售业,必须转换用工方式,降低人力成本。

接受调查的人员中,69%的人表示零售业人工成本与人员供应不足形成矛盾。零售企业家认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人力成本:

1、通过新技术、设备的应用来提升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

2、加强绩效考核,使人员和岗位最大化匹配;

3、优化组织结构,开展流程再造。

技术革新

调查显示,未来十年,零售企业最希望信息化能帮助企业解决的问题是,通过供应链集成,实现零供互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缺货现象。其次是,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供深层次客户竞争手段,维系老客户,形成竞争力。技术创新方面,零售企业希望推广的技术有,物流管理技术、数据仓库技术、RFID技术、全球数据同步技术等。

根据调查,一下新科技将成为未来零售业信息化的热点:

1、RFID代替条形码进行商品识别;

2、商业智能用于营销策略分析;

3、仓库作业自动化与供应商协同管理库存;

4、自助结账系统;

5、零售商与供应商协同客户关系和促销管理;

第2篇

10年前的娃哈哈童装,前几年的娃哈哈爱迪生奶粉,2012年的娃欧商场,到如今的白酒,娃哈哈的多元化之路一错再错,义无反顾。

大错之白酒之路

2013年11月企业界重磅新闻:娃哈哈集团投资150亿元,高调宣布进军中低端白酒业,“领酱国酒”即将上市。无论宗庆后如何高调、如何壮志雄心,老骥伏枥,其领导下的娃哈哈挺进白酒之路,注定坎坷曲折。

相对于曾经畸形迅猛增长如今拐头持续向下的高端白酒市场,中低端白酒的市场需求比较稳定,但竞争越来越惨烈。目前第一和第二阵营的白酒品牌都在倾力进军中低端。不幸的是,娃哈哈进军的恰是即将大洗牌的中低端白酒领域,更不幸的是,娃哈哈除了有钱,其他什么优势都没有!

没有渠道优势。娃哈哈貌似强大的饮料联销体系无法嫁接到白酒业,联销体的本质是买卖自由独立经销商制,而不是服从命令听指挥的营业部/子公司制。更何况,白酒和饮料的主渠道截然不同,白酒的主渠道是餐饮,这恰恰是娃哈哈饮料联销体系的弱项!以己之弱攻敌所长,胜算几何?

没有运营优势。白酒和饮料虽然都是液体,但是企业运营和顾客消费模式大不相同。饮料保质期短,白酒没有保质期;饮料单价每瓶数元钱,白酒动辄上百元;饮料自己喝,白酒是一群人喝;年轻人是饮料消费主流,白酒消费主流是中年人及老年人……娃哈哈擅长的“快决策快营销”、“海陆空整合传播”等优势无用武之地!

无人才优势。任何项目的成败由操盘人决定,宗庆后是饮料业经营大师,不等于是白酒业经营大师。财大气粗的娃哈哈本可以重金引进白酒业高级操盘手,但是基于娃哈哈“家文化”的坚持,基于娃哈哈无职业经理人生存的土壤,基于宗庆后先生一贯的亲力亲为,宗庆后必然会让自己的饮料业子弟兵运营“领酱国酒”的销售。

娃哈哈历史上曾经推出“关帝酒”、“百花露酒”,曾经销售过法国葡萄酒,都大败而归,这次会有例外的可能吗?

再错之零售之路

2012年宗庆后同样高调宣称:娃哈哈要投资运营国际精品商场、儿童专用商场及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可惜其首个试点——位于杭州钱江新城的娃欧商场开局不利。

在电子商务爆发性发展,传统商业巨头人人自危忙着转型的大时代背景下,宗庆后为什么还信心百倍,逆势而动战略性投资零售业?

贵为传统饮料制造业的巨头,娃哈哈仍然受各大商场进场费、条码费、开店费等名目繁多巨额费用的“剥削”,抗拒“剥削”,降低成本——这是宗庆后进军零售业的初衷。

宗庆后自认为的优势有:资金优势,这毫无疑问;成本控制经验优势,娃哈哈持续成功的秘密之一就是总成本领先战略;政府及地方关系优势;影响力优势,凭借娃哈哈的实力和宗庆后中国首富的身份,各路合作伙伴各怀目的不请自来等。固然,这些优势有些道理,但是相比于外部威胁和竞争劣势,这些优势如蚍蜉撼大树,可忽略不计。

电商对传统各类零售业颠覆式的冲击肯定会出乎68岁老人宗庆后的预料,沃尔玛、百安居频频关店,苏宁电器更名为苏宁云商,银泰百货转型……传统零售业已是各界公认的夕阳产业,即便是宗庆后很看好的三、四线城市商业综合体也已经日渐过剩,娃哈哈进军零售业的时机真不是时候。

隔行如隔山,零售业与制造业经营管理截然不同:企业文化,组织构架,流程管理,人力资源等,无空降兵生存土壤,无多元化集团管控模式,无成熟零售业运营团队,面对沃尔玛、家乐福、特易购等零售巨头,挑战万达、华润、保利等城市综合体运营的强劲对手,不知宗庆后优势何在?

多元经营之误

遥想2002年,娃哈哈多元化经营元年,宗庆后进军童装市场时豪言壮语:“娃哈哈童装3个月内组建2000家加盟连锁店,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10年后,娃哈哈童装年公开销售额只有2亿元,而且已经多年徘徊不前,真正的鸡肋。

回想2010年,娃哈哈爱迪生奶粉上市,宗庆后宣称要冲刺年销售额100亿元,3年过去了,娃哈哈奶粉的年销售额还是不到2亿元,在婴童奶粉业,市场地位连二流都算不上。

人无三头六臂,任何企业的资源也有限。当宗庆后及其团队分身分心多元化进军奶粉业、零售业受挫的时候,也是其饮料主业遭遇瓶颈的时候。

最近3年来娃哈哈纯净水、茶饮料、果汁饮料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特别是曾经笑傲水业江湖的娃哈哈纯净水,竟然被农夫山泉、康师傅水陆续赶超,屈居行业老三之位。

最近3年的主力新产品娃哈哈啤儿茶爽、启力、格瓦斯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热闹了几个月后逐渐无声无息。这里面有偶然更有必然,如果没有多元化经营分散了宗庆后及管理层的时间和精力,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近年娃哈哈的饮料主业会做得更好。

宗庆后领导下的娃哈哈多元化经营之路持续受挫,表象是产品和服务定位不准,经验不足,执行不力。深层次原因是:个人角度,宗庆后本人的集权及自负;组织角度,娃哈哈没有专业而有经验的战略发展研究部门,没有严谨科学的战略决策机制。

宗庆后不喜欢咨询公司。娃哈哈曾经请过某世界著名咨询公司为其做咨询,宗庆后看了咨询报告后不以为然。宗庆后也不相信专业的市场调查报告:“很多调查报告都是不真实的,还不如我自己的直觉判断准确。”

第3篇

在花费2000万美元“旅游费”后,美国富商奥尔森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想,顺利进入国际空间站开始观光和科考之旅,成为世界第三位太空游客。当地时间10月4日,他从空间站接受了媒体采访,对这次太空之行表示很满意,认为耗资2000万美元巨款绝对值!而且他透露,乘飞船进入太空时他毫不害怕,而是兴奋不已,身体状态也一直很好。

奥尔森在新闻会上告诉媒体:“我感觉非常棒,因为梦想成真了!”他描述说:“能从大约370多公里的高空看到地球,真是美妙极了。”

最新考证:莎士比亚原是外交官

日前,英国一名学者和一名历史学家共同声称,根据新的历史证据可以推测,著名文豪莎士比亚的真实身份并非一名诗人,而是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一名外交官。他的真名为亨利・纳维尔爵士。

这两名文学专家称,纳维尔是英国都铎王朝的朝臣。大量历史证据显示,这个从未与神秘事件相联系的男子才是写下所有署名为莎士比亚的名著的真正作者,而在这些名著中出现的政治内容都与纳维尔的观点相一致,作品中的所有地理位置都与纳维尔曾经旅行经过的地点相一致。另外,纳维尔与莎士比亚所生活的城市和年代也相同。

英国小偷最多瑞士小偷最“老实”

英国零售业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英国小偷去年总共从该国各类商店中盗走了价值35.8亿英镑的各种商品,这个数字相当于英国当年零售业营业额的1.59%。

据路透社日前报道,在失窃物品中,最受英国小偷青睐的是剃须刀,其次是酒和化妆品。此项调查涉及欧洲的24个国家的423个零售商,占全欧洲零售业年营业额的20%。

调查发现,芬兰的商店小偷案则在全欧洲排名第二,葡萄牙和希腊紧跟在后,而在瑞士,每年失窃的商品的价值仅占该国零售业年营业额的0.89%。

美国71岁老太获大学选美冠军

名叫穆里尔・桑德斯的71岁老人,在美国东北部州立大学与东方中央大学5名参加决赛的竞美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该学区的冠军,尽管其他几位选手都是20岁的年轻女孩。

加冕礼过后,学生们都争相与桑德斯合影。桑德斯说:“我非常震惊那些孩子会给我投票,我真的没有想到,我想是因为我的年龄,还有,我有一个很好的表现吧。”

桑德斯的朋友说桑德斯非常招人喜欢,而且她与癌症斗争40年。

意大利老妇不认家人只认总理

最近,意大利出现了一名患上罕见脑部疾病的老妇,不认识自己的家人,甚至叫不出水果的名字,可她却认得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还知道他是一位政治家、非常有钱、拥有几家电视台!

学家们仔细研究后指出,这名妇女可能患上了一种叫“语义痴呆”的病。这种病症同人们熟知的阿尔茨海默症有点像,但也不尽相同。“语义痴呆”病导致这名妇女的智力出现退化,极大地影响了她识别面孔、辨认文字和物体的能力。

死而复生不再是梦,动物实验已成功

第4篇

2003年,中国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根据十六大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决定了我国零售业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2004年3月16日,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在全国流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申明,我国将严格遵守加入WTO承诺,于2004年12月11日前,全面取消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股份、数量、地域等方面的限制。

鉴于中国零售业巨大的市场空间,各大跨国零售企业在过去的几年里相继完成了对中国市场的战略部署。据统计,全球零售企业50强中有40多家已进入中国。

尽管采取了各种防御措施,人们对中国内资零售业仍普遍不抱有乐观态度,甚至一家外国咨询机构预测,到2005年,我国3/5的零售市场将被外资零售巨头掌控。

但是,内资零售企业在强敌环伺之下真的就不能有所作为了吗?本文试图用SWOT分析解读中国零售业的真实状况。

中国内资零售企业的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

从绝对值看,目前内资连锁企业在数量上和市场份额上仍占主导地位。表1中,2003年排名前30位连锁企业中,外资连锁企业共4家,合计销售额为296.1亿元,占内资连锁企业销售总额的13.4%,店铺数为119家,占内地连锁企业门店总数的1.4%。因此,从绝对值看,目前内资连锁企业在数量上和市场份额上仍占主导地位。

中国内资零售企业已初具规模,且成长迅速。2003年位居中国第一的上海百联集团销售额是485.2亿元,远远大于2003年中外连锁企业前30位的外资连锁企业(共4家)销售额合计296.1亿元。

表1中,内资连锁企业的销售额增幅和门店数增幅达到32.8%和39.5%,分别超过外资连锁企业19.4%和24.0%,说明国内有实力的连锁企业正在积极扩张“备战”,以和洋巨头抗衡。

内资零售企业具有良好的商业网点。良好的商业网点是零售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一般具有排他性和有限性的特点。尽管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已占据了一些重要网点,但是其门店总数仅占内地连锁企业门店总数的1.4%,绝大多数的商业网点仍然在内资零售企业手中。

劣势(Weakness)

资金匮乏导致规模劣势。如表1“平均单店销售额”所示,外资连锁企业单店销售额将近是内资连锁企业的10倍,这说明外资连锁企业在资金上比内资连锁企业占绝对优势。从表2也可以看出,2002年,内资零售企业平均每个企业资产仅为港澳台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27.8%、20.9%,同样说明了内资零售企业的规模劣势。

偏低的利润率约束企业扩张能力,加重财务风险。内资企业5.1%的利润率也偏低,不足以支撑其做大规模的投资需要,或者说,如果内资企业要获得规模经营,就必须增加融资渠道,这也就意味着内资企业总负债/总资产比例将会上升。港澳台资企业虽然利润率最高(6.2%),但它的高利润率却是与高负债率(78.2%)相关联的,这一点值得警惕。外资企业利润率最低(2.4%)。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恰恰反映了跨国商业巨头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后盾进行着战略性经营,采取预亏损战略和扩张型经营战略的结果。

经营模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仍然滞后。在零售业态方面,近5年来,“连锁超市”这种新兴业态模式在我国年均增长率超过40%,但是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还是百货商店等传统的业态模式。这说明了国内零售业的信息化水平虽有较大发展,但是从整体上说,我国连锁企业很缺乏对供应商、终端客户的前后向整合能力,缺乏高效精简的物流配送系统。

机会(Opportunity)

绝大多数进入中国的跨国零售企业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2003年6月,美林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除了家乐福有赢利外,几乎所有的在华外国零售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趁着跨国零售巨头在中国的根基未稳,内资零售企业应该抓紧时间,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外资零售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即将结束。为了给内资零售企业创造一个与外资零售企业同等待遇的政策环境,国家有关部门正积极筹划相关法律法规。2004年2月,商务部向国务院上报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管理办法》。

宪法的修改将鼓励更多民营资本进入零售业。不久前第四次宪法修改,明确提出保护私有财产,这为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扫清了法律障碍和体制障碍,势必鼓励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零售业。

威胁(Threat)

外资零售业将不再受股权、数量、地域限制。2004年12月11日起,外资零售业不再受股权、数量、地域限制,投资比例可以进一步扩大,可以进入农村市场。

外资可能大规模兼并、收购内资零售企业。外资零售企业下一阶段最有效的扩张办法将是大规模兼并、收购内资零售企业,这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既得的商业网点、节省了解当地消费习惯和进入市场的时间、节约资金、利用当地政府资源等。

第5篇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消费者行为 营销策略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席卷了全球,演变成一场全世界的金融海啸,各行各业都无一受到金融风暴的侵袭。零售行业也不能在这场金融风暴中幸免:奢侈品聚集地I.T 首次进行大幅度变相折扣活动,跨国公司的开店步伐明显放缓,连锁超市销售增幅回落……。对消费者而言,金融危机已悄然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态度及购买行为对零售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金融危机下零售消费者行为特征和变化分析入手,研究我国零售业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建立和维持零售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一、经济危机时期的消费者行为变化

世界金融市场动荡,失业率上升,薪金在缩水,消费者购买力在下降。为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消费者不得不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消费策略。总体上消费者行为变得更加理性与成熟,更注重产品性价比,关注促销信息,选择更多样的购物渠道。

1.消费需求变化

金融危机下,消费支出总水平明显下降,尤其是高档消费的市场份额增幅下降或负增长。住房、汽车等大宗投资以及高价名酒、洋酒等高消费支出会持续低迷,直至经济形势改善。据统计全球奢侈品销售2008年增长速度仅为3%,销售额为1750亿欧元,增速远低于2006年的9%和2007年的6.5%;2009年奢侈品市场将面临6年来首次衰退。

相对于奢侈品而言,食品、快速消费品、日用品等消费并不会减少,基础物资需求及低端消费总量呈现稳定或稳步增长。尼尔森日前的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报告也显示,度假旅游,添置新衣以及外出娱乐活动仍然是中国消费者热衷的消费领域,自身生活状况,工作、生活的平衡,以及健康是中国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

对相同消费产品消费者可能会转换产品品牌,如从外国品牌转向本土品牌,从相对高档的品牌转向普通品牌。大部分国内消费者都会认为中国本土品牌比起国外品牌具有相当的质量,而价格却便宜很多。而这场由美国引起的经济危机也开始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使国产品牌美妆品、飞跃鞋等品牌成了各大论坛上的热门话题,和时尚沾上了边儿。

2.消费刺激因素的变化

在经济繁荣时期,商场影响零售业消费的关键因素一般依次为:便利性、购物环境、产品质量、品种、价格、商场名气等。而在金融危机时期,消费者会变得更加理性和冷静,价格、促销及产品性价比等因素成为刺激消费者消费的关键因素。消费者相对偏好一些低价格的品牌,因而购物的地点也渐渐转向大型超市、折扣店和直销店等。经济危机下,超市和卖场中低价商品和折扣商品排队抢购将成为常见的场面。在异常严峻的国际经济及贸易形势面前,义乌小商品外贸出口却能逆势上扬也说明了价廉物优的消费品同时受到国外消费者的青睐。

经济危机时期由于严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消费者对于厂商的一些促销方法的反应会变得跟以前不一样。比如,对于广告,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非常努力、非常紧张地收集购买方面的信息,因而会更加看重广告所传递的产品性能方面的信息:用途、耐用性和方便性等等;而对于那些仅仅是为了提升产品形象方面的广告,消费者会认为那是一种浪费,进而怀疑其产品的性价比。

而对于零售业的一些具体的促销措施消费者的反应也会发生变化。此时的消费者特别理性,在购买某个产品的时候,总是会仔细地计算厂商可能从他那里获得的利益,如果厂商不能够让消费者很有信服地感受到产品的价值时,消费者就不会购买。比如,此时的消费者可能会宁愿用较低的价格买某个产品而不用较高的价格买一些能够获得赠品的产品。而对于一些抽奖机会,消费者可能兴趣也会减弱,因为他们不喜欢这样的不确定性。

3.消费渠道的改变

经济危机时期的消费者的渠道策略有两个明显改变。(1)消费者购物的频率明显增加。一方面,消费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关于产品的信息;另一方面,购物本身也是一种相对比较便宜的娱乐活动。(2)消费者购物的渠道发生了变化。此时的消费者相对偏好一些低价格的品牌,因而购物的地点一般来说也会由以前相对高档的商店转向比较大众化的商店,比如,大型超市、折扣店和直销店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国际经济低迷形式下,对消费者而言,网络购物的“低成本、高品质”的生活更受消费者青睐,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人们热烈追捧的购物渠道。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2.1亿网民,其中参与网上购物的有5500万,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2007年网络交易量达594亿元,和2006年312亿元的总成交额相比,增长了90.4%,而2008上半年,网民通过网络购物消费额已经超过3162亿元。经济危机时期,无论对消费者还是商家,网上购物都是双赢的一条捷径。

二、结合消费者行为的营销策略

经济危机下,消费者越来越理性,越来越忽视虚拟价值,而转而越来越重视产品本身实际价值,越来越不舍得花钱,这种理性的回归也在孕育新的消费趋势。零售业必须根据消费者行为变化,调整营销策略,以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使零售业能够继续生存并获得发展。

1.调整商品经营结构

经济危机时期奢侈品的消费明显减少,生活必需品也会逐渐转向比较便宜的品牌。因此,零售业应根据这种变化,改变经营思路,适时、灵活地调整商品经营结构,引进新的品类,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经营中高端商品的零售业在不影响企业整体定位、品牌形象的前提下,可以增加一些既有品牌形象,价格又适度的副牌商品。根据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情况,适当引进一些价格合理、款式新颖的进口商品。零售企业应加强商场品牌信誉和食品安全的联系,促进食品销售。

调整商品经营结构,还应结合当前可能的消费增长点。从历史发展看,每次大经济危机,都会出现新的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热点。如1928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以后,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带动了全球新一轮经济增长;1987年的全球经济衰退之后,信息革命和互联网新经济拉动全球新一轮经济增长。这次全球金融风暴后,从我国来看,新能源、3G、农村家电等将可能带动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另外,现阶段中国,大多为独生子女的“80后”已经进入了消费的主导层,并开始掀起组建新家庭的,他们具有新的消费理念,是中国新生代消费者的代表,由此带来的消费浪潮尤其是在时尚性商品和高性价比的商品的消费方面将起到主导性作用,也会主导由他们组建家庭后所带来的婴儿消费潮倾向。总之,零售企业只有根据消费者消费需求,适时、合理地调整商品经营结构,才能增强自身竞争力,最终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2.提升产品性价比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焦点将聚焦在产品本身,所以充分提升产品性价比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最直接方法。提升产品性价比零售业一般有两种价格策略可以选用:要么产品不变,价格上给消费者更多的实惠;要么价格不变,但在产品上给消费者更多的实惠,如加大产品规格或更实用的包装等。总之,围绕如何提升产品性价比做足文章,既可以促进销量,又可以提升目标顾客忠诚度。

提升产品性价比时,零售业最需要注重产品本身的价值创造,而不宜过多关注赠品。即使需要进行促销,在赠品的选择上一定要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可以选择生活必需品或者必需品的替代品作为赠品,这样就可以减少消费者的其他购买开支,更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在和消费者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加理性的诉求,突出产品功能、性能及耐用性等核心内容。另外生产商或零售商们可以尝试主动为消费者提供理由,来帮助消费者选择购买便宜一些的商品,这些理由可以是经济方面也可以是非经济方面,可以是环保主义、健康主义或者简约主义。

3.拓展渠道策略

经济危机时期,大部分消费者的购物渠道会转向那些低价格的商店。零售业必须根据消费者的行为特点,对营销渠道做相应的调整。(1)转换营销渠道。将更多的产品通过仓储式超市、折扣店、直销商店销售以降低价格。但是必须处理好新的销售渠道与原有的销售渠道之间的关系。(2)寻找新的市场机会,扩展营销渠道的覆盖范围。当然,零售业在寻找新的市场机会的时候,应该牢记的一个前提就是:零售业在这个市场会拥有核心竞争力。切忌不顾实际盲目扩张。(3)关注渠道成本,为消费者创新渠道价值。

经济危机往往是催生新的渠道模式的机会,如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危机时的新创意或许会成为危机后的一种商业模式。在当前经济危机下,网络购物已逐渐成为人们热烈追捧的购物渠道。企业需要思考在经济危机下需要减少渠道费用,进行渠道模式的创新,并要积极拥抱电子商务时代。例如每一个有一定规模的连锁企业都可以建立网上商店,在一些规模和销售量大的店里也可开设融合网上商店和实体店功能的“时代设计店”。

4.提供超值服务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产品与服务已相互渗透,形成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正如斯密所言:“似乎没有任何标准可以清楚地划分出两大部门(指产品与服务)的界线。”。而每次经济危机之时,也正是消费者行为、需求服务内容变化转折之期。零售业应充分关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消费者消费行为、需求服务内容变化发展之趋势,强化商品使用价值之外的超值服务,如扩大对VIP的服务范围,增加新的服务内容;增加对消费者消费知识的培训和宣传,使消费者更多了解商品属性、特征,如服饰搭配、化妆技巧等。消费者行为包括一系列的过程,不仅包括购买前、购买中,还包括购后过程,零售业对于消费者购后的关注可以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满意度。比如超市可以建立意见箱、意见簿等收集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设专人对消费者抱怨产生积极回应,建立灵活的退换货机制,争取使消费者每次的购买都是满意的,这样长期下来,就会形成顾客忠诚,是零售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

三、小结

在过去十多年的大众消费革命涌起的浪潮中,中国的连锁业从无到有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种连锁业态发展的速度在全世界零售业中是绝无仅有的,中国各种连锁业态都在进行业态的创新与转型。但受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业态创新转型的趋势不会变,但创新转型的方向与方式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较明显的标志是,从原先的业态转型结合商铺改造同时进行转变为现在的调整商品结构和改进服务。在需求主导一切的今天,零售企业应当切实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多考虑,多动脑筋,经营策略应当根据经济环境和消费者行为的转变而调整,明白思变则通的道理。经济危机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而企业应该以一种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并积极地采取恰当的措施趋利避害,化害为利。

参考文献:

[1]顾建国:2009中国连锁业发展展望(接上期).现代商业, 2009, 1:118~121

[2]美国贝恩公司调查报告,2009年10月29日

第6篇

Gartner最新的一个调查报告显示: 2007年全球RFID市场的增长率为29%,而这一数据在2008年将变成31%。在亚太地区,2007年RFID的增长率为33%,略高于全球的增长率。但是报告进一步指出,中国市场预计要在5~7年之后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超大规模的RFID应用,而在亚太地区的其他地方,RFID将有一个更长的“成长期”。

两年前,RFID技术曾在中国火热一时。这个新概念的出现也引发了很多分析人士的“狂论”。在当时,许多业内人士认为“RFID技术将在2008年到来前,出现规模式的应用。”但如今看来,RFID难免要“有负众望”了。

跌入低谷

曾几何时,沃尔玛这个号称“渠道巨无霸”的零售企业的一纸“通知”――强制供应商在其供应链管理上使用RFID,令当时无数供应商陷入两难的处境: 要么省下大量资金,但须另觅新的零售渠道; 要么不顾当时成本、标准等多方面的不足,强行使用RFID系统,以保住“渠道饭碗”。为此,包括海尔在内的众多供应商们开始了一场火热的“RFID部署大赛”。但也就在此时,无数供应商对RFID也发出了诸如成本过高、标准不统一和技术不成熟等种种质疑。

如今,这几种质疑声音显得并不是那么强烈了。“在去年,RFID的UHF频段标准已经获得了政府批准,而超高频RFID技术(产品)应用也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在价格方面,5美分的标签已在企业可承受范围内; 在技术方面,RFID也在稳步上升。”美国易腾迈公司全球RFID业务总监ChristopherS.Kelley指出,业界看待RFID的态度正在转变,“虽然几年前许多企业部署了RFID项目,但它们基本上都是被动的; 而今,物流企业和零售企业都已经知道该技术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从而主动采用了RFID。”

这一说法也被Gartner新近公布的五大研究结果验证了。Gartner认为: 第一,RFID应用持续增长,其中原先小规模商用实验转为大规模的商业应用是增长的主要来源; 第二,现在更多的企业愿为RFID而变更其工作流程,从而提高生产力; 第三,企业用户开始意识到RFID技术的价值是带来公司业务流程的创新,而非技术本身; 第四,由于RFID应用规模日趋扩大,虽然RFID相关产品价格不断降低,平均业务额却增加了; 第五,企业由以前被动应用RFID技术转为主动应用该技术。为此,RFID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业内很多人士表现出了对RFID的“悲观态度”,有人甚至怀疑“RFID是不是另一个技术泡沫”,但易腾迈公司却不这样认为。“RFID正面临中国市场的好时机。”ChristopherS.Kelley认为,“任何新技术的普及都有一个曲线。当RFID技术刚面世时,业界群情激奋、信心大涨; 此后即进入大失所望、跌入低谷的阶段; 最终市场将转向正轨,把这个技术用于提高生产能力。目前RFID正处于第二阶段。也正是在此时,RFID应用者的观念有了质的转变。所以对于中国的RFID市场来说,现在是一个发展良机。”

分页标题

何处突围?

RFID现阶段最主要的应用依次为: 仓库、运输、物流行业; 门禁、考勤; 资产管理等。有分析人士认为,基于沃尔玛巨大的影响力和RFID标签的优点,RFID将逐渐成为零售业的行业标准,RFID很有希望在零售业中迎来春天。

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尽管有麦德龙这样的大零售商支持RFID,在未来商店中大量采取了RFID技术,同时也部分运用于物流系统―麦德龙将于今年5月启动“亚洲先进物流”与 “TagItEasy!”计划。但总体来看,RFID产品应用的推进依然缓慢。

“零售业对成本的要求较高,哪怕是一分钱的利润也会影响这个企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上说,RFID要在零售行业突围并不容易。”业内人士这样表示。

美国易腾迈中国区RFID业务拓展经理徐承东也表示,零售业要全面应用RFID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仅有的少数运用主要集中于仓储物流的管理。

徐承东认为,RFID在三大行业中最有前途,它们分别是: 民航物流、汽车生产和政府行业(主要是军事物流)。这三大行业的应用案例也是最多的。譬如早些时候,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宣布将RFID技术应用在其轻型货车和厢式客货车中,车主可以通过汽车仪表中的计算机确保所需的东西都在汽车上。据了解,在北美,近50%的汽车的生产都应用了RFID技术。在我国,某些汽车、摩托车制造商也小规模应用了RFID技术。

除了在汽车生产领域,近年来,由政府牵头推动的RFID标准制定工作也有了实质性进展。尤其在军队这个特殊行业中,由于军队要实现精确保障和物资资源透明化,就更离不开RFID技术了。

谁来买单?

与其他IT产品的情况相仿,随着技术日趋成熟、生产工艺及批量应用达到经济规模,各种RFID设备的价格其实一直在下降。徐承东认为,这一趋势在2008年将会持续,但这未必能对RFID的市场需求带来正面的刺激。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RFID技术一直“繁华难求”呢?“行业内缺少第一个成功吃螃蟹的人,没有成功的先驱,自然后人也不敢效仿。”业内专家们谈及RFID的应用普及难题时,大都这样表示。

然而,谁又愿意充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据记者了解,早在3年前,海尔公司就开始了RFID的测试,当然,海尔之所以愿意“第一个吃螃蟹”也有深层次的原因: 它迫于沃尔玛的强制要求,并得益于众多IT厂商的“帮忙”。但此事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可能仍在测试中。”

RFID的发展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但是企业和用户的支持也不可或缺。业内人士指出,厂商今后的策略应该是引导市场进一步了解RFID的价值。以零售业为例,应该使其了解采用RFID方案后取得的经济效益: 譬如可以有效降低整个供应链上的存货水平,可以大幅度节省成本, 实现对仓储物流作业过程的可视化监控。

第7篇

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MBA 中心和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百姓创业调查报告》揭示,在失败的创业者中,因资金周转问题导致企业失败被最多的创业者所认可,其次是创业项目选择错误,第三是管理不善。而把握市场机会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其次是家人、朋友的支持,第三是在创业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

10 万元就可创业

综合众多创业个案,我们不难发现稳健的财务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别举债,别投下家庭储蓄,控制个人财产的资产负债率是对创业者的忠告。

《中国百姓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如果你想创业,有10 万元就可以起步了。在924 份有效问卷中,48% 的创业资金规模在10 万元以下,19% 在10 万到30 万之间。

如果你有了足够的积蓄,而你的年龄又恰好在26 ~35 岁之间,那么就赶快行动吧,这个年龄段看来是创业的最佳时期,在这段时期创业的人数接近一半,达到47%;36 ~ 45 岁年龄段的创业者也占了27% 的比例。其次是25岁以下的创业者占的18%,数量也不少。而46 岁以上的创业者只占到了8%。

理念带来创新

一个很好的创意,也许独一无二,但在市场上并不一定有价值;而市场上有价值的东西,别人在做,你也可以分一杯羹。《中国百姓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多数人往往根据工作、生活中的启发来选择创业项目,所占比重达到70%。男性和女性选择创业的行业存在显著的差异。女性创业趋向于选择的前三个行业分别为餐饮业、批发零售业、信息服务业;而男性创业趋向于选择的前三个行业分别为批发零售业、工业加工业、农业加工业。

专家建议,创业者不能以项目能够赚多少钱为惟一目标。如果能把创业当做一项事业来经营,有理念就会带动很多新的产品创意和实践冲动。

高学历有助于创业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企业雇员和农民是创业的主力军,企业雇员所占比例达到了41.56%。他们所选择的创业行业前四位依次是批发零售业、工业加工业、信息服务业及农业加工业。创业者中男性比例为77%,女性为23%。

在创业者目前的最高学历中,高中学历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专科。专家预测,今后的整体趋势将是创业者向着高学历的方向发展:小学、初中、高中的学历人数在减少,专科、本科、研究生在增加。虽然创业能力不一定和高学历成正比,但教育所带来的思维方式、眼界以及附加的人际关系等资源,无疑会对创业起到良好的助力作用。

积极掌控创业风险

《中国百姓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创业初期,创业者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资金筹集、市场需求、技术、人才和内部管理等,其中市场营销、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和员工管理是最让创业者头疼的问题。而在经营过程中最普遍的问题是资金困扰和客户拖欠账款,这两个问题的严重化最容易导致企业不能正常运转,走向破产。相对来说,司法、宏观经济以及其他的外部环境在创业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影响要小一些。

创业和打工不同,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张罗。对创业者来说,首先要对即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其次,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只有理顺内部的资金、产品和人员链条,后院不起火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第三,不要过于迷信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学专家的论断,更多地关注所在行业、所在地区的微观环境,因为甚至是一个小小的交通环境问题,就有可能给企业的物流带来影响,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第四,在这个强调合作的时代中,一个良好的团队是抵御风险的有力保障。创业者在组建团队时,简单一点,朴素一点,每个人不一定都很强,只要能凝聚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团队,这会比有很多“大明星”的队伍要好得多。此外,行业协会或政府组织会为创业企业提供多方面的帮助,所以创业企业也应该选择加入这些组织,以扩展自己的事业发展空间,寻求更多支持。

重视员工培训更有利于企业成长

一个不断成长的团队才能造就不断壮大的企业,而我国创业企业对人才素质及提升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在《中国百姓创业调查报告》被调查的创业企业中,员工整体学历水平都不太高,主要分布在高中和初中学历水平。2005 年,不同行业的创业企业员工培训支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信息服务业用于单位员工的支出最高,达到2151 元,服装加工业最低,只有247 元。

对于创业者自己来说,持续不断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创业者应具备的前五大品格是诚实守信的原则、人际交往的能力、创新求异的思想、灵活变通的本领、把握机会的意识。应具备的五大能力为市场营销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技术管理能力和生产运作能力。此次被调查者中,有一半参加了各种培训,其中有近60%的人认为帮助作用是很大的。他们主要接受的培训有三类,技术类、管理类和政策法律类培训,而接受管理类和技术类培训的创业者更多一些。

有趣的是,创业者都有读书的习惯。其中有48% 的人平均每天的读书时间在1 ~ 2 小时之间,有32% 的创业者读书时间低于1 小时,读书时间在2 ~ 3 小时的创业者占15%。创业者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工作,以自我提高和工作需要为目的而读书的约占73%。从创业者经常阅读的图书种类统计发现,经营管理类图书、专业图书(医、工、法律、计算机等)和历史人物传记类图书占据了前三名的位置。

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学校创建于1964 年,隶属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是北京市政府首批认定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先后被国家和北京市政府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北京市德育先进单位”和“首都文明单位”等称号。

北京仪表学校设有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自动控制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经贸外语等14 个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同时被北京市教委确定为现代化标志专业。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和计算机应用实训中心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并向全市开发的实训基地。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3640 人。四十多年来,已向社会输送了两万多名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的中等技能型人才。

学校在办好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还开展岗位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为社会和行业培养了近万名急需的各类人才。

第8篇

近几年来,我国的零售业增长逐渐减缓。受到互联网的“创造性破坏力”冲击,传统零售业渐成颓势。而同时,网络零售作为新型的零售模式和应用电子商务的先锋,近些年的发展可谓强势。京东2015全年交易总额达4 627亿元,同比增长78%。2016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了22.3%,达到了13.0万亿,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为22 367亿元,同比增长了28.2%。与此同时,移动支付、O2O、智能购物车等新型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2015年思科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传统零售业创新势在必行。零售商需要引入创新的、个性化的店内体验与分享,并且加快数字化转型。对于零售业来说,电子商务的出现有助于其形成新的经营模式,为企业拓展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影响零售业的内在机制,对传统零售业升级转型过程中电子商务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为零售业升级转型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二、 电子商务影响零售业的内在机制

零售业价值链活动包括采购、生产、发运、营销和服务等基本活动和其他价值链支持活动。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对零售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深入到零售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零售业直面最终消费者,电子商务的出现对这些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1. 采购与生产。零售企业的采购活动既包括对销售商品的采购、对生产性原材料和相关辅助材料的采购,也包括对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各项支持性活动所需物资的采购。生产是将投入的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的活动。零售业的生产活动是指零售企业经营的由企业直接组织生产和加工的自营业务,例如华联、沃尔玛等企业都在探索推进的自有品牌产品的生产。在过剩经济和消费需求多变的现状下,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突出,生产和采购的商品很可能面临积压的情况。而电子商务的出现则加强了企业对市场的了解,强化了消费者对生产和采购的指导作用,向“按需生产”这一理想状态迈进了一大步。此外,将电子商务应用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也能够提升相应流程的效率。而电子采购的使用也让信息能够在企业之间、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供应商之间快速流转、广泛共享。对于零售价值链上的各个企业来说,相关的采购信息能够按权限查询,这改变了传统零售业信息封闭的情况,实现了采购信息的广泛共享。

2. 物流仓储。对于零售业来说,物流仓储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后台仓储和物流的有效管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前台商品是否能及时供应和企业管理费用,优化仓储和物流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零售企业的商品流通速度较快,必须有比较充分的仓储作为保障,但是过多的库存又会增加库存成本。通过电子商务系统更新和跟踪商品采购、库存和销售情况,搭建自动补货和零库存系统,及时地进行补货和供应,可以最大可能地实现存货价值的最大化和存货成本的最小化,从而提升仓储和物流的价值。

3. 销售与售后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的运作为零售企业拓宽了销售渠道,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营销技术和手段,使各个分销渠道通力合作,互利共赢。网上零售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为企业节约了人工费用、租赁费用和管理费用等,控制了销售成本,另一方面也让企业能更好地应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零售业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网上商城,不仅以较低的价格向顾客提品,也能更好地进行品牌打造和树立。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建立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让企业能够对客户的个人基本信息、需求信息有更深的了解,方便企业锁定目标客户,从而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的营销推广。另外,通过电子商务系统,零售企业能够更加便捷地收集顾客意见、进行退换货处理,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4. 价值链支持活动。通过对企业内部信息沟通系统的搭建,员工间信息资源共享、互动和企业经营理念的推广都大大便捷,既有利于提升企业内部运营效率,也能够增加企业内部凝聚力。企业实施电子商务也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每个管理层的管理能力,扩大管理层的管理范围,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对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建立,企业的财务能够得到规范管理。

5. 消费者。首先,电子商务让更多的人成为零售企业的消费者。互联网在逐步向社会各层次的居民扩散,而这些新增的网民中,有许多是网络零售的潜在消费者。三四线城市的实体零售业尚且处于欠发达状态,网络销售的出现使这些地区成为零售业新增消费的重要拉动力。其次,电子商务能够影响到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各个过程。消费者购买主要包括需求激发、收集信息、评估和比较、购买产品和评估与比较等阶段。一方面,电子商务带来的新型营销方式能够激发客户的购买欲,同时也能够简化消费过程,提高将消费欲望转化为消费行为的可能性,从而刺激消费增长。另一方面,电子商务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更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使消费者在面对销售者时更有话语权。并且,电子商务让更多的企业进入了消费者的视线,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产品的价格相应受到影响。通过这些手段,电子商务影响了消费者整个消费过程。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对于零售业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它是否能推动零售业各方面能力提升、最终助力传统零售业升级转型却不得而知,通过对电子商务与零售业升级转型进行实证分析,有助于更深入地、量化地阐述电子商务对零售业升级转型的重要作用。

三、 电子商务影响传统零售业升级转型实证分析

1.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指数测度。通过选择我国域名数、网站数、网页数、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网购交易规模、网购人数、电子商务企业从业人数、网民人数、网络普及率、手机网民规模、电子商务带动从业人员规模、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规模和网购快递企业营收这13个变量进行指标合成,得到2005年~2014年我国历年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值(ECDI),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2. 电子商务与零售业各方面相关性分析。根据第二节中的分析,本文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TRS)、零售业成本(RC)、零售业能源消耗(REC)和零售产品价格(RPP)这四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以下几个假设:

H1:电子商务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正向影响;

H2:电子商务对零售企业成本有负向影响;

H3:电子商务对零售业能源消耗有负向影响;

H4:电子商务对零售产品价格有负向影响。

为了对这四个假设进行检验,本文分别对ECDI与TRS、RC、REC和RPP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为了对经济水平造成的影响剔除,所以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控制变量加以限制。

根据表2可以得到: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电子商务指标正相关;②零售企业成本与电子商务指标之间并无相关性;③零售业能源消耗与电子商务指标负相关;④商品零售价格与电子商务指标负相关。

3. 电子商务对零售业升级转型的总体影响。为了进行量化分析,需要选择能够衡量零售业结构的指标。劳动生产率是产业水平的集中体现,产业结构的演化和升级是伴随着专业化和分工逐渐深入而进行的,而专业化和分工的发展会导致劳动劳动生产率提高,所以可以用劳动生产率L来表示产业水平值。在实际建模过程中,对劳动力进行开方处理,在这里用Y来表示劳动生产率的开方,即Y=。

关于电子商务对零售业升级转型的影响的文献中,并没有成熟的实证模型可以用,所以本文尝试在经典的模型的基础上加以修改,以适应本选题。本文选用钱纳里的“标准结构”产业变动模型作为基础,对零售业的升级转型进行分析。钱纳里的基本模型可以表述如下:

Y=α+β1AGDP+β2AGDP2+γ1N+γ2N2+δT

其中AGDP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N为某一时期的人口总数,T为时间趋势,Y为一个国家经济结构变动的某一个方面,如产业结构。本文将该模型引入,为了适应本文的研究内容,需要对模型进行改造。首先因为原模型是用于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行估计,而本文需要模拟零售业的结构变化,所以使用期末从业人员数来代替人口数,使用单位从业人员盈利来代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另外因为T反映时间虚拟变量,而由于本文所涉及的时间较短,因此这里忽略这个变量。再引入电子商务发展指数ECDI。修正后的模型可以表示为:

Y=a1+a2*ECDI+a3*AP+a4*AP2+a5*NE+a6*NE2

其中,ECDI为电子商务发展指数,AP为单位从业人员盈利,NE为从业人数。经过回归分析,得到表3。

根据表3可得a1~a6的值,a2~a6的标准误都比较小,a1的标准误略大,这与ECDI与AP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关。最终得到的方程为:

四、 结果分析

1. 通过电子商务在零售业中的应用,刺激了消费者购买,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由于电子商务的使用,企业中的各项业务流程得以精简,由于对实体店和社会仓储面积的需求减少,供暖、制冷、照明灯等方面的能源需求大大降低,物流配送的效率和能量使用效率都得以提升,从而推动零售业能源消耗减少。此外,由于电子商务对商品流通环节的精简、交易成本的降低以及电商环境下消费者的低价性追求等原因,电子商务对于零售业商品价格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虽然电子商务有助于减少企业内部多种商务活动成本和企业间交易成本,但总体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并没有促进企业成本的降低。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从事电子商务活动,也会产生成本。举例来说,企业通过网络渠道销售产品,节约了店铺租金和销售人员的人工费,但另一方面,网络渠道的建立、设备的购买和铺设都需要企业花费大量的资金。所以,至少从短期来讲,电子商务的应用对降低企业成本并无影响。

3. 电子商务能够推动零售业升级转型,提升零售业劳动生产率。在传统零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中间环节繁多,运作效率低下,企业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与消费者脱节,消费者的需求信号难以传达给销售商。而将电子商务引入零售企业,一方面能够优化企业内部流程,加强企业与供应商、消费者和其他企业之间的信息流通机制,另一方面也能完善内部管理,推动企业走向国际化,从而使得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在电子商务参与下,零售业价值链得到更新,消费者能够更好地进行购买活动,新的零售业消费群体和消费理念逐渐形成,传统零售业被互联网经济下新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所推动,内部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五、 发展电子商务推动零售业转型的相关建议

1. 对政府的建议。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得知电子商务不仅能增加零售业的消费量、降低零售商品价格,也能够减少零售企业的能量消耗,还能促进零售业升级转型,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对社会有正面影响。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助力零售业发展电子商务。鉴于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为了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政府的建议有:

(1)增加互联网基础建设,提升网络普及率。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当前中国互联网络由于功能设计复杂、开放性不足、调整效率低等原因,难以适应下一代互联网对基础网络设施所提出的要求,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亟待认真思考和采取措施。要注意对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网络基础建设,这些地区的网络普及率比较低,是未来网络零售的新版图。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电子商务发展减少阻力。电子商务的应用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都有正面影响,而当前电子商务管理混乱,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造成消费者对企业的不信任,不利于企业的电子商务化,不利于利用电子商务促进零售业的发展。

(3)增加对人才的培养。在评估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过程中可以发现,2005年至今,电子商务在不断发展,并且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指数的提升速度在不断增加,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还很广,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让社会为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提供更多的人才。电子商务涉及物流、计算机、通信、外贸、法律等多个领域,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也要综合各个领域和学科。

2. 对企业的建议。当前有许多零售企业都在向电子商务转型,但是发展电子商务并不是随意的决定,零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需要注意:

第9篇

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AC尼尔森近日的“2002年购物者趋势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购物者在购买日用品时由以前的传统业态转而选择现代业态,但当今面临众多选择的中国消费者显然并不仅仅钟情于某一家门店。

AC尼尔森的“购物者趋势调查”每年一度在亚太区的12个国家展开,其目的是帮助零售商洞悉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主要的发展趋势。AC尼尔森近日公布的是其在中国范围的调查结果,具体每个城市的调查报告随后。在中国有包括哈尔滨、北京、成都、武汉、上海、广州和深圳的7个主要城市,年龄在15到65岁之间的近7,000名消费者参加了该项调查。

“在中国这样一个巨大但同时又是非常多元化的市场,零售商――不管是国内的超市还是跨国的零售巨擘――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AC尼尔森中国区商业服务部副董事高善达先生在日前的新闻会上说道:“因此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顾客的购物行为和购物态度以及消费者对零售商的看法。只有充分理解了顾客到底需要的是什么,零售商才能把握如何服务于顾客、针对他们的要求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而帮助理解中国普通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也正是我们的购物者趋势调查的初衷。”高善达先生说,“希望今年的调查可以为在中国的零售商提个醒。一般零售商会认为中国一般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已经极大地提高,而事实上零售商的业务作为一个整体也的确是在随之增长。但是中国现代零售业态数量的增长远远超过了销售量的增长速度,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单个零售商的市场份额实际上是处于下降的状态。零售商还尚未意识到的是中国的消费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选择,因此问题在于零售商要给消费者一个充分的理由、才能要让消费者在某一个特定的门店购物”。

购物者的主体:他们是谁?

AC尼尔森的调查显示中国7个城市主要的家庭购物者的面貌与其他国家情况类似,多数是已婚妇女(80%),年龄在25到49岁之间(68%)。他们当中68%来自于3-4个成员的家庭,67%的消费者的家庭月收入不到3,000元。

“我们的调查显示中国的高收入阶层,即月收入超过3,000元的人群,与2001年相比增加了5%。”高善达先生说,“这一数字证实了中国主要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得到了提升,而这也为跨国和国内的零售商开创了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但要谨慎对待的一点是:既然这块蛋糕如此诱人,那么肯定人人都想分得其中一片!”

超市和大卖场日益成为购物首选

随着零售终端――尤其是超市、大卖场和便利店――的飞速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选择到现代业态去购买日用品。我们的零售普查显示:2001年中国的超市和大卖场的数量与2000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根据AC尼尔森的购物者趋势调查,80%的中国消费者每周光顾超市或者大卖场,而同等比例的消费者在这些场所的日用品支出超过了其他渠道。

但同时仍有78%的购物者经常去菜市场购物。

经常光顾百货商店的消费者仅占13%,只有1%的消费者在百货商店的消费支出高于其他渠道。

“我们的消费者趋势调查证明大卖场在广州和上海受欢迎程度最高,分别有50%的消费者在大卖场的花费高于其他购物渠道。”高善达先生说,“而在北京则有59%的消费者在超市花的钱多于其他渠道。”

“现代业态的发展给传统业态,尤其是传统日杂店和菜市场,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冲击。”高善达说,“显然,由于现代业态的零售商为顾客提供了全新的服务,消费者也就心甘情愿地在这样的场所花更多的钱。”

AC尼尔森的调查显示:在其他国家购物者一般一个月仅仅光顾1-2家门店,而在中国,31%的消费者光顾2家门店,而25%的人会光顾3家门店。

在消费金额上面,中国消费者在日用品(包括食品和个人护理用品)上面的月平均消费额达到936元。超过80%的消费者把更多的日用品支出花在现代业态。而占所有购物者30%的高消费阶层的日用品支出则翻了一番,每月在以上用品上面的平均消费额达到1,875元。

“我们在2001年和2002年的调查指出,中国消费者在现代业态不仅光顾的频率在增加,而且花费的金额也在提高。”高善达说。

消费者到底期待得到什么?

参加此次购物者趋势调查的消费者在陈述选择门店的要素时提到5项主要指标,并且各项指标的重视程度大体相当(分别有16%-20%的提及率)。这5项指标分别是“便利的地点”、“一站式购物”、“新鲜、可以即时食用”、“现代化的、高效率的购物过程”、“提供额外的服务”、以及“24小时营业”。

高善达先生指出:“其实上述5项要素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那就是‘便利’,而这几项要素的重要性对于零售商几乎同等重要。”

中国的消费者到底有多忠诚?

据AC尼尔森此次调查的结果,中国购物者更喜欢去不同的门店购物,而没有对某一家门店表示出特别的忠诚。

例如在深圳,最经常光顾沃尔玛的消费者同时也经常在同属一种商铺类型的百佳和家乐福购物。

“摆在中国消费者面前的选择实在太多了,”高善达说,“所以他们没有必要特别选用某一家门店购物。对于零售商来说如何多得到一块蛋糕就成为一个难题。”

“更糟糕的是,中国单个门店的客单量(单次购物规模)在不断下降!”高善达接着说,“因为有众多选择,所以大多数消费者不太或者根本不会觉得有必要进行一次性大规模购物。这也意味着他们虽然购物频率很高,但每次购物时在单个门店的花费金额却减少了――而且他们不会每次都把钱花在同一家店里”。

消费者对零售商期望值增高

正如此次购物者趋势调查所指出:现代业态的发展为中国购物者带来了便利和实惠,也带来了良好的购物环境和更多的营业时间。因此,消费者对零售商的期望值也就水涨船高。

“对于在中国的零售商来说,此次调查的启示就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消费者的不断成熟,零售商必须考虑树立零售商品牌。”高善达指出,“如果‘便利’是消费者之所需,那么就想办法使购物变得更加方便。另外想办法使自己有别于其他零售商。最为重要的是想办法提供更好的整体服务!”

第10篇

[关键词]超级市场;零售业;消费倾向;产业链结构;重组

Consumer Tendency, Marketing Model and the Re-Constructing Of Industry Chains

-Example of the Fish Retailing Market in British England

[Abstract] This paper surveys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procedure of British fish retail market. This study finds out the varying of shopping methods influences on the adjustment of whole framework of fish retailers, and it will cause the reintegration of the whole supply chain of fish product. It proves the adjustment of consumption pattern can drive the correlated industry chain change. Finally, we give our advice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condition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Supermarkets, retailers, consumer tendency, industry chain, reintegration.

一、导言

社会的发展,导致人们的消费倾向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转变。消费方式的变化对零售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零售业逐渐向 “大型化”,“全面化”方向发展。零售业的变革影响供给渠道的变化,最终导致整个产业链结构重组。本文以英国鱼产品零售业为例,阐述了由于英国公众消费方式的变化,大型超市逐渐占据零售业的主导地位。而这种主导地位又对鱼产品供应链的上游供货厂商产生影响,最终导致英国的鱼产品生产企业向大型、集中化方向发展。

本文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英国鱼产品零售市场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第二部分分析了鱼产品零售的变化对整个产品链上游供应商的影响。第三部分,文章阐述了消费倾向的变化引起整个产业链结构的调整的原因。最后文章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未来中国零售业和生产厂商发展提出建议。

二、英国鱼产品零售方式的历史变迁及原因

英国零售业市场结构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发生了重大变化。食品杂货铺,屠宰铺,小商贩迅速地退出了食品零售市场,相反大型超级市场与连锁集团的市场占有率逐步加大。基于这种现象,大超市和连锁商场对整个市场发展的控制能力引起了广大经济学家研究的兴趣。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对价格、市场占有率以及收益这几个方面上。这些研究的结果使我们能够了解食品零售业的运作过程(Kinsey 1998; Farris 1995) 及市场能力的分析。但是研究鱼产品交易变化及其影响的文章却甚少,尤其是分析鱼产品市场的结构和产业链的关系。我们发现在英国,由于人们购物方式的改变,造成鱼产品零售市场构成发生变化,大型超级市场与连锁集团市场份额变大,逐渐控制鱼产品零售市场,进而影响到供应方的产业结构。

世界鱼产品市场可以分成三个部分:①鲜鱼产品和干货制品 ②冷冻产品 ③罐头制品 。1999年度,整个英国鱼类产品零售业市值达到20.9亿英镑,超过1998年市值的3.3%。统计数据表明从1996到2000年度人均对鱼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上降,同时,由于市场价格地上升最终导致鱼产品市场销售额增加,其中以鲜鱼产品和干货制品价格上涨最剧烈(Key Notes 2002)。

从市场份额分析,图1显示2000年冷冻制品占有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约占40%的销售额,发展势头良好。罐头制品销售额约为33%左右。但由于罐头制品销售市场比较成熟,集中在超级市场销售,销售持续增长、但增幅缓慢。这一市场的主导产品是金枪鱼罐头。鲜鱼和干货制品市场表现良好,销售额1999年度上升了6.7%;2000年度上升7.8%。鲜鱼和干货制品的销售地点也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型超级市场。在鲜鱼和干货制品中,三文鱼(Oncorhynchus)最受消费者欢迎,其次是鳕鱼(Gadus morhua)和大西洋黑线鳕鱼(Melanogrammus aeglefinus)。

销售量增幅的最大的鱼种是各种养殖鱼种和三文鱼。 由于捕捞技术进步以及新的市场不断拓展,1995年到2000年三文鱼零售额增加62.4%。虽然长期来讲,渔业捕捞量逐年下降,但由于鱼价也随之上涨(见表一),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食品需求的上升,对鱼产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加(见表二),专家预计2000到2004年度内鱼类零售额会上升9.4%。

表一、1998-2002年渔业捕捞量(万吨)和鱼产品平均价格(£英镑/吨)

年份 渔业捕捞量(万吨) 鱼产品平均价格(£/吨)

1998 92.38 876

1999 83.62 916

2000 74.81 918

2001 73.78 924

2002 68.55 905

See UK Sea Fisheries Statistics 2002

表二、食物和鱼产品上的花费(£英镑,%),1994-2000

年份 全部食物的消费额(£) 鱼产品消费额(£) 鱼产品消费占食物消费的比重(%)

1994 47,122 1837.76 3.9

1995 49,274 1872.41 3.8

1996 52,513 2048.01 3.9

1997 53,188 2074.33 3.9

1998 54,175 2287.00 4.0

1999 54,152 2220.23 4.1

2000 56,237 2118.19 4.3

See Key Note. 2002

大型超市和连锁商店开始影响英国食品零售业起源于五十年代早期。大型超市和连锁商店取得成功与购买食品便利及其本身规模经济有关。也是基于上述原因,其他较小零售商的市场份额急剧下降。鱼产品销售规模的变化反映了产业集聚现象。1998年度,五大超市连锁巨头(TESCO, New Carrefour, Rewe, Sainsbury, Safeway, Edeka)占据了整个鲜鱼市场的60.9%,而在1995年它们的市场占有率仅有31.5%。中等规模零售商市场占有份额变化不大,同时小型零售商贩市场份额急剧下降。1995到2000年度,大型超市与连锁商家的鱼类零售商的市场份额从46%上升至66%。而小型零售商贩的市场份额却从原来的49%下降到18%。不仅仅英国是这样,整个欧盟的鱼产品销售都呈现这样的趋势。

大型超市和连锁商店逐步占领市场的原因有许多,其中主要可以归结为大超市与连锁店的便利性和规模经济。根据英国市场委员会2000年调查报告显示,在完全市场经济环境下,主要供应商可以通过自主降低批发量和零售价格。但在非竞争市场中,供应商一旦降低价格,处于供应链中间环节的批发商为保证自身利益完全可以拒绝这种降价。对于小型零售业来说,他们只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制定者。当大零售商控制了鱼价,小零售商付给供应商较高的鱼价,造成小零售商的利润下降。由于大、小零售商与供货方所处的地位不对称,供应商家对占有很大市场份额的大型零售商的依赖甚于大型零售商对供应商的依赖。大型零售商通过抬高购入价格的方法迫使小商家逐步让出市场份额,最终退出竞争。

三、鱼产品零售变化对供应商的影响:

现在英国鱼产品的最终消费者购物依赖于超级市场甚于对小型商家的依赖。而大型超市和连锁商店的20,000多种产品涉及到大约2,600供应商。这些供应商相互竞争,有些商家愿意提供更优惠的条件来挤垮其他同类的供应商。在过去的20年内,鱼类产业的发展与超市的鱼类零售业发展相吻合。它们的相似的发展轨迹并不是偶然的,由于大超市对鱼产品的需求量上升促使了像三文鱼、鳕鱼捕捞业,罗非鱼、鲶鱼及虾的养殖业,以及鱼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超市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并保持市场地位绝对优势,也会支持这些产业扩大经营规模。英国市场上三文鱼供应量快速增长,产量从1991年的28,569吨上升到2000年的93,468吨。养殖鱼类供应市场由于市场供应量的可控制性和市场价格波动较少,这一市场较容易运作,养殖鱼类产品加工业的规模也是可以估计的。渔业捕捞可以在短期通过改变捕捞时期、长期通过改变渔场数目来有效控制,但最终的供应量要受到自身资源的制约,使得野外捕捞对最终鱼产品供应量的控制较差。英国渔业政策对渔业捕捞量执行TAC、ITQs、IVQs等严格规定,同时高昂的燃料价格和要求对捕捞设备不断再投资带来的经营成本过高,使得许多渔民被迫退出捕捞业。总捕捞量的下降也使鱼产品加工企业数量锐减。

反观零售业方,由于超级市场和连锁集团占据鱼类零售业的很大份额,为了保证企业的销售良性运作,他们对鱼产品供应量的连续性与规模大小的要求不断增加。同时鱼产品供应商也希望能拥有像大超市和连锁集团这样具有大而稳定产品需求量的大客户。这种相互撞击作用促进了这一产业链

结构发生调整。换言之,鱼产品需求量的扩大,打破了原有的供需平衡,供应商必须扩大自己的供应规模,才能满足需求方的要求。这种企业间的整合导致供应方企业数目减少,规模扩大。英国鱼产品供应商的数目从1998年的988个降到1999年的541个。1999年两家全球最大型的鱼产品加工企业Europe. Young’s 海鲜食品有限公司 和 Bluecrest 海鲜食品有限公司宣布合并,组成了Young’s Bluecrest 海鲜食品有限公司。其他主要鱼产品供应商包括:Fisher 食品有限公司、Birds Eye Wall’s 有限公司、食品生产巨头 HJ Heinz 有限公司, Northern Foods PLC和Hazlewood Foods PLC,这些大型企业形成对鱼产品加工销售的垄断地位。造成英国鱼产品供应商之间重组的原因还有:由于大的供应商可根据本地市场的需求进口急需的鱼产品,从而从国际鱼市的价格波动中获利,降低经营成本。同时英国的大型超市和连锁集团一旦发现本地鱼商不能满足其供货需求,完全有能力跳过本地鱼产品供应商直接从国外供应商进货来保证自己的供货渠道的畅通,这使得本地供应商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和销售渠道,努力满足零售需求方的要求,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应付本国同行以及国际同行的竞争。不适应这种竞争的供应商,最终被迫退出市场或被其他供应商兼并。

四、消费方式的改变引发供应链各环节的变革: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消费者购物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购物方式也趋向于方便、快捷。购买预洗、预分类的产品就意味着节省时间,同时选择在一家商店“一站式”购物也能节省消费者购物时间。就鱼产品的销售而言,鱼产品零售业高度集聚于几个大型零售集团(大型超市和连锁商店),也是迎合了这种消费方式的转变(Kinsey & Senaue,2001)。这就使得原本在资金、场地、服务上处于劣势的小商贩在未来的市场竞争生存空间将不断被缩小。其他产品同样存在类似的情况,消费观念及消费模式的变化引起整个终端零售方面销售渠道的变革。

终端销售渠道的变化最终影响到供应商之间的兼并与整合。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希望产品使用方便,购买便捷,同时含有更高的附加值。大型超市及连锁集团必将成为消费者购物的首选,形成对终端销售的寡头经营,造成原有产品供应链的解体,最终引起产业链上游生产企业层的重组(见图二)。产品供应商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竞争,适者生存,最终产品供应主要集中在那些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寡头生产厂家。

六、对我国的启示

当前我国的大型超级市场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我国居民购物尚未形成对大型超市的依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将来人们的购物必将集中在大型超级市场和连锁集团。大型零售商业(大型超级市场与商业连锁)的发展,必将改变我国现有的零售业格局。同时还会进而影响到上游供应商的结构重组。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关税逐年下降等有利因素势必吸引国际零售业巨头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寻找高的经济回报。中国国内消费群已经超过欧美和日本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单一消费群体。怎样适应人们消费模式的改变并且在与国外零售巨头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对于中国本土的终端销售企业来说,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兼并小型的其他零售商,扩大规模,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自己的企业品牌效应,发挥自身本土化的优势,推广特色服务,并且迅速建立自己的低成本、覆盖面广的销售网络,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型连锁集团,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产品供应厂商,同样面临着国内、国际间的行业竞争。本土企业只有把握市场脉搏,以销售网络为中心,迅速完成产品结构调整,打造核心竞争力,发展成有一定规模、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大型企业,才能在将来的产业链调整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Bell R., R.Davies,and E.Howard. 1997.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Food Retailing in Europe: The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Long Range Planning 30(6): 853-61.

Competition Commission. 2000. Supermarkets: A Report on the supply of Groceries from Multiple Stor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Stationary Office Limited, Norwich.

Graham B. 2001,UK Fisheries e-commerce Study;Project Steering Committee

Hartwick J., Olewiler N. 1986. The 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 Use. Harper & Row, Publisher, Inc.

Key Note. 2002. Fish and Fish Products. Market Report (based on trade sources).Key Note Press.

Kinsey J.D. 1998. Concentration of Ownership in Food Retailing: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about Consumer Impact. Working paper 98-04. The Retailing Food Industry Cente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第11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xcex”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三季度全省限上贸易企业景气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进入三季度,随着疫情形势的持续好转,跨省旅游市场放开,“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的持续助推,商贸企业经营形势持续向好。全省417家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延续上季度增长趋势,双指数全面回升,接近甚至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一、批发和零售业持续发力

批发和零售业“双指数”均运行在120以上的“较为景气”区间,生产经营方面表现出商品销售速度加快、业务预定量增加、盈利增加等向好态势。

(一)批发业回升步伐加快

三季度,批发业“双指数”显著提升,接近于上年同期水平。其中,企业景气指数为127,较上季度提高10.6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0.7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7.2,较上季度提高11.9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批发企业经营稳步回升,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3%,高于上半年0.2个百分点。

1.商品销售价格略有上涨

受调查的114家批发企业中,15.8%的企业商品销售价格比上季度上涨,所占比例较二季度提高3.6个百分点;71.9%的企业商品销售价格与上季度持平,较二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12.3%的企业商品销售价格下跌,较二季度降低6个百分点。

2.业务预订量增加

三季度调查结果显示,7.9%的批发企业接到了高于正常水平的业务预订量,较二季度提高了2.7个百分点;79.0%的企业接到的业务预订量处于正常水平,较二季度提高了11.2个百分点;13.2%的批发企业接到低于正常水平业务预订量,较二季度降低13.8个百分点。

3.企业盈利情况好转

三季度,29.0%的批发企业盈利增加,较二季度提高5.5个百分点;57.0%的企业盈利持平,较二季度上升3.1个百分点;14.0%的企业盈利减少,较二季度降低了8.6个百分点。业务量是影响企业盈利情况的主要因素。

(二)零售业超去年同期水平

三季度,零售业“双指数”迅速上扬,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其中,企业景气指数为121.2,较二季度提高20.1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5.8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3.8,较二季度上升19.4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5个百分点。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4.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6.2个百分点。

1.商品销售增速加快

受调查的178家零售企业中,33.2%的企业销售增速加快,较二季度上升6.9个百分点;13.5%的企业商品销售增速减慢,较二季度降低11.6个百分点。预计下季度商品销售增速会加快的企业占比29.2%,较二季度提高13.6个百分点。

2.业务预订量增加

三季度,7.3%的零售企业接到的业务预订量高于正常水平,比二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73.6%的企业接到的业务预订量处于正常水平,高于二季度14.9个百分点;19.1%的企业接到的业务预订量低于正常水平,较二季度大幅降低17.2个百分点。

3.资金周转情况有所好转

调查显示,74.2%的企业资金周转基本正常,较二季度提升7.7个百分点;6.7%的企业资金充裕,较二季度提升0.5个百分点;19.1%的企业资金紧张,较二季度降低8.3个百分点。银行贷款仍是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来源。

二、住宿和餐饮业显勃勃生机

随着7月份跨省旅游逐步恢复,住宿餐饮市场重获生机,住宿和餐饮业三季度景气指数呈现强力攀升态势,生产经营方面表现出客房入住率上升、预定量增加、盈利增加、资金状况好转等积极态势,餐饮业整体情况好于住宿业。

(一)住宿业“双指数”深“V”反弹

三季度,住宿业“双指数”提升迅速,双指数运行在“相对景气”区间。企业景气指数为114.1,较二季度上升33.7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2.5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7.8,较二季度上升37.4个百分点,超过去年同期6.9个百分点。住宿业企业经营有所回暖,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30.5%,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3.9个百分点。

1.住宿业量价齐升

受调查的54家住宿业企业中,9.3%的住宿企业接到的业务预订量高于正常水平,51.9%的企业接到的业务预定量处于正常水平,分别高于二季度9.3、16个百分点。14.8%的客房单价比上季度提高,所占比例较二季度提高9.1个百分点。

2.业务量增速加快

调查结果显示,与二季度相比,55.6%的住宿企业业务量增速加快,所占比例较上季度提高了14.1个百分点;9.3%的企业业务量增速减慢,较上季度降低了5.8个百分点。

3.客房入住率大幅提高

三季度,18.5%的住宿企业客房入住率80%以上,所占比例较二季度上升了14.7个百分点;55.6%的企业客房入住率达50-80%,较二季度提高19.7个百分点;25.9%的企业客房入住率50%以下,较二季度大幅降低34.5个百分点。

4.资金紧张状况有所缓解

调查显示,22.2%的住宿企业资金紧张,较二季度大幅降低19.3个百分点;74.1%的企业资金基本正常,较二季度提高17.5个百分点。

(二)餐饮业“双指数”迅速提升

三季度,餐饮业“双指数”大幅提升,企业景气指数为124.5,较二季度上升37.2个百分点,超过去年同期17.1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4.8,较二季度上升34.1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17.7个百分点。餐饮企业经营加速上升,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21.8%,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2个百分点。

1.业务量和业务预定量增速双上升

受调查的71家餐饮企业中,与上季度相比,54.9%的企业业务量增速加快,所占比例较二季度上升16.9个百分点;4.2%的企业业务量增速减慢,较二季度降低8.5个百分点。本季度接到业务预定量高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占8.5%,处于正常水平的占77.5%,分别高于二季度2.9、28.2个百分点。

2.企业盈利增加

本季度盈利比上季度增加的餐饮企业占42.3%,较二季度提高7.1个百分点;盈利减少的企业占7.0%,较二季度降低11.3个百分点。业务量是影响企业盈利的主要因素。

3.资金紧张企业减少

三季度调查显示,19.7%的餐饮企业资金紧张,较上季度降低15.5个百分点;80.3%的企业资金周转基本正常,较上季度提高15.5个百分点。工资等刚性支出较多是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的最主要原因,占比71.4%,较上季度增加19.4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增加

受信心提振和市场回暖影响,商贸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有所回升。86.9%的批发企业、80.9%的零售企业、63%的住宿企业和80.3%的餐饮企业下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比去年同期增加或持平,较二季度分别提升了8.6、5.5、13.9和19.7个百分点。商贸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增加充分反映了企业对未来经济发展、本行业和本企业经营企稳增长的信心。

四、双“减”需引起关注

认为本季度税费负担比上季度降低的批零住餐企业均有所减少。与上季度相比,仅3.5%的批发企业、6.7%的零售企业、11.1%的住宿企业和12.7%的餐饮企业认为税费负担降低,分别低于二季度13、14.5、9.7和7个百分点。

第12篇

奢价民生知几何

数字

314万元 80后退休前需准备退休金

如果你是个80后,现在30岁的话,假设退休后,每个月想要过上和现在3000元相同购买力的生活水平,按照3%的通胀计算,则你需要准备314万元退休金。

8.66小时 中国职场人均每日工作时长

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平均日工作时间为8.66小时,超出国家法律规定的8小时。其中,有30.3%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最长达16小时。

63% 零售业一年因盗窃蒙受损失比例

据调查,零售业一年损耗超2000亿元,其中有63%源于内外盗窃,这些损失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和供应商身上,造成商品价格直接上涨,并激化零供关系。

微声

“洋”快递获牌照,狼来了?

6月21日,国家邮政局公布了首批通过2012年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年度报告审核的企业名单,联邦快递和UPS赫然在列。尽管后来证实只是获得了国际快递业务牌照,航空货运行业却迎来一片“狼来了”的呼声。

朱庆宇

(中航协市场研究部部长)

“以快递为名,行航空运输之实”

虽然联邦快递和UPS两家公司的服务和产品以“快递”名义出现,但其核心业务是航空运输,两家公司获得快递许可将使其变相扩大在国内的航权,其申报行为实际是利用了中美对于快递业认识与法律的差异,这会对国内航空货运市场将造成严重冲击。

赵欣

(宅急送成都总经理)

“对消费者是好事”

目前国内仅顺丰、圆通有自己的专用货机送货,宅急送是使用中航协下面航空货运服务,两家国际快递巨头对中航协一家独大发起冲击,这将会促进中航协提供更好的服务。未来当他们将业务延伸到市区快递的时候,同样会促进本土快递提升服务质量。

读词

扫楼求职

词源:扫楼求职是一种常用的求职方法,就是到一座写字楼里问每家公司是否需要实习生或者是否有招聘计划,用此方法来获得和公司零距离接触,运气好的话是有可能获得一些工作和实习的机会。求职者可以从黄页中查找某个具体地区的公司名录,然后电话联系,或者直接登门造访。

小编辣评:也许有一天到处敲门推销不胜其扰的不再是卖保险的,而是求职的。

姓氏效应

词源:国外一项研究发现,姓氏首字母越靠后的人在购物时做决定越快。因为美国人热衷于按字母顺序排队,姓氏字母靠后的人从小就遭受排在队尾的境遇,因此当他们看到喜欢的东西便会立刻出手,生怕晚了就没了。据此,一些打折促销的公司首先会向姓氏首字母靠后的消费者发出促销信息。

小编辣评: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原来姓名也能决定命运!

投资移民信箱(第四期)

近期有些读者同我们联系,想进一步了解EB5投资项目的最优资金结构,以及5年后还款担保的问题,我们这一期的专栏将就该类问题同您做一个沟通:

Q:EB5投资人的资金占投资项目总投资的比例是越少越好吗?一般占多少比例较为合适?

HBRC: 就投资人获得绿卡的角度而言,并不是EB5资金所占比例越少越好。美国移民局对于是否给予投资人绿卡的惟一标准就是投资款能否在所投资的项目中创造10个直接或间接就业机会。移民局要考量的是项目是否真的需要EB5资金,如果EB5资金占的比重比较小,就无法证明项目产生的就业是EB5投资的结果,也就无法给予投资人绿卡了。资深律师哈克利建议,EB5投资比例在30%~50%比较合适。

Q:有些项目提供了5年后投资款返还的担保,移民局认可吗?该担保对绿卡申请有什么影响吗?

HBRC: 引用前美国移民局律师哈克利的话回答就是:“任何提供担保的暗示都会违反移民投资风险要求,会使投资者痛失获得绿卡的机会”。投资指的是提供资本而不是出借资本。EB5投资者与项目方的关系是项目合伙人的关系,是需要风险共担的。所以并不存在所谓的第三方的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