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6 22:00: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平面镜成像实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感知虚像的特点含义。
3.通过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等效替代法的运用,提高探究能力。
【实验原理】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以方便确定像的位置。
2.用两支同样的电筒以便于判断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实验器材】
带轮子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筒,画好方格的塑板,背面有胶的彩色纸板,白纸。
【实验操作步骤】
1.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带方格的塑板上,对准刻度线,将亮着的电筒放在玻璃前,透过玻璃观察这个电筒成的像,像在哪儿?在玻璃板的后面,将底座转动,观察玻璃板的另一侧,将白纸放在刚才看到像的位置,纸上没有。这不是实际光线组成的,所以得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2.将底座复位,用另一个灭着的电筒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找到当前电筒所成的像,直到与像完全重合。再换两个位置重做以上实验,可以得出像和物是等大的。
3.辅证实验:用彩色纸板粘在塑板上,让学生观察在镜中纸板的像占有几格,可清楚地判断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再利用方格数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很方便得出结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5.利用数学中有关对称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实验效果】
实验简单操作性强,实验现象明显,便于学生得出结论。
【实验创新之处】
1.原实验中可见范围小,不能多角度地展示给学生观察,设计底座带轮子,可灵活方便向各个方向展示。
2.原实验蜡烛燃烧高度发生变化,像物难以重合。另外,烛焰不稳定。改用相同型号的电筒,易于重合且像清晰稳定。
3.用边长1厘米的方格纸代替原实验中的大白纸,不用尺量,就能很快观察到平面镜中“对称的像”,能准确说明物像等距。纵线与平面镜垂直可直接观察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的特点。
4.实验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实验探究过程快捷、准确,具有较强吸引力。
【实验教学反思】
“平面镜”一节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它是通过实验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而用光的反射定理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提出虚像的概念,做好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是关键。围绕本次实验对实验教学的功能与作用进行反思:
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要求,为了让学生更确切地理解虚像,可以试着推到像,发现无论如何推不倒,再用白纸接像,使学生明白虚像的含义。
2.实验教学就是让学生亲历知识的过程,在探究物与像大小关系时,一定要强调“重合“的含义,所以多次实验体验“重合”。
王永珠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这一节,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如按书中实验操作方法,会发现蜡烛移动时很难保持竖直状态,而且容易倾倒,影响效果。而我们改用光具座做这个实验时,操作就会很简单,完全可以做学生实验。操作是这样的:如图(系数码相机所照),选取一块比蜡烛略高的薄玻璃板(用厚玻璃板做时会出现两个不重合的像)。用光具座的两个滑块将玻璃板竖直夹在光具座的中间位置,拧紧滑块下面的固定螺丝。蜡烛是粘在可移动的滑块上。下面的操作过程和书中大致相同,这样做移动蜡烛就会很方便,物距和像距可以从光具座的标尺上直接测出。这个实验的关键是玻璃板和蜡烛竖直固定好,可以使用铅垂线校验,使实验更准确。
制作简易潜水艇模型
盖向青
山东东营区(新区)第一中学,山东省东营市257000
在进行“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时,为了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潜水艇的浮沉原理,很多老师通过视频、录像等手段将潜水艇的浮沉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应该说对学生的视觉是一种震撼。但这些视频录像并不能很好的解释其浮沉原理。在教学中我尝试自制简易潜水艇模型并应用于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制造方法如图所示:
大塑料瓶中装满水;小玻璃瓶内装入适量水,不盖瓶盖将其倒扣放入大塑料瓶内,并使其漂浮在大瓶中;然后将大塑料瓶瓶盖拧紧。
使用方法:使用时只要略用力捏塑料瓶,小玻璃瓶就会下沉;当松手时小玻璃瓶就会上浮。当用力适当时小玻璃瓶将悬浮在水中。
原理:当用力挤压塑料瓶时,塑料瓶中的水因压强增大而进入到小玻璃瓶中,使小玻璃瓶的重力增大而下沉。当松开手时,小玻璃瓶中的水在内部气压的作用下排出一部分,使小玻璃瓶的重力减小而上浮。
优点:此模型制作简单,易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虚像的概念,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2.初步学习用光路图研究几何光学的成像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以及归纳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运用对称法确定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广泛的应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镜子成像的现象引出平面镜成像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验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再从光的反射定律出发,借助于作图分析发光点怎样成虚像,并扩展到物体怎样成虚像.最后加强了联系实际,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用用平面镜的例子.并介绍了平面镜在潜望镜上的应用.讲好本节课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虚像概念的建立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法建议
1.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应作为探究性实验进行教学.
2.进行必要的实验指导:
1)尽可能选薄一些的玻璃,否则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
2)平板玻璃一定要保证竖直设置,两只蜡烛大小应一样并竖直放置以方便观察和研究.
3)怎样判定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5-3-1,手移动B,当看见B与A的像变成一只点燃的蜡烛,从不同的角度看,都看到B的芯上有火焰,B正好跟A的像重合.这时,用笔贴近A和B的下端,描出它们与纸的接触线,得到两个小圆.这两个小圆的圆心,就是A和B的位置.
3.渗透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课本从发光点S的像推论物体的像,教学中还可把物体的像区分为发光物体的像和发光物体的像,并在教学中说明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4.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借助光路图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总结得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虚像”概念的建立
教具:
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蜡烛一对、小蜡烛一只、大蜡烛一只;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支架一幅,方格纸一张,同样大小的三角板(30度,60度)一对、刻度尺一把.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方法1:由日常生活中的照镜子引入课题
课前要求学生在家中分别在大面镜前和小面镜前观察自己的像,提出平面镜成像的概念,并提出问题:
1)人或物体在镜中的像的形状、大小跟原物一样吗?
2)人或物体在镜前移动时,镜中的像怎样移动?
3)镜中的像是否能和小孔成的像一样呈现在光屏上?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议论和回答,引出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方法2:在教室前悬挂一大一小两面镜子(悬挂的角度尽可能是同学们都能看到自己的像),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再准备几面镜子,让学生从前传到后,观察自己的像并与前面两面镜中的像相比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用的镜子是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具体地说就是像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像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探究指导:要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我们虽然可以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像,但如果在平面镜后面仿制一块光屏(白纸),屏上不会呈现物体的像,因此我们无法用尺子去测量像的位置和大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为此,你选用什么样的“平面镜”?
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3)如何比较物到镜面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4)如何比较物像的大小、形状的关系?
5)怎样观察物与像的左右关系?
6)怎样通过实验判定像的大小与物到镜的距离是否有关?
学生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交流分析归纳得出探究结果:
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是__________.
3)像的左右与物的左右关系是__________.
4)像的上下与物的上下关系是__________.
5)当物体远离或靠面镜移动时物体的像的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像的大小、形状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虚像
方法1:从平面镜成像原理出发
让学生结合课本70页图5-1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发光点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指出镜平面镜发射出来的光线是发散的,不会相交.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人们习惯的认为看见的东西都在前方,会觉得反射光像是从前方镜中的像点射来的.实际上镜中并没有光直接到达.这说明虚像点不是反射光线的交点,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的.
老师演示:(用摄像机代替学生的眼睛反映在大倍投上)
点燃的蜡烛放在平板玻璃前,通过玻璃观察观察到像,并用光屏接收像,直到认为接收到像,移动摄像机的镜头绕过玻璃直接对准光屏,光屏上并无像存在.
方法2:学生分组实验,分别尝试用光屏接收像,但接收不到,使学生对平面镜成虚像产生强烈印象.然后通过对平面镜成像光路图的研究,讨论两个问题:(1)到达观察者眼睛的光是从何处反射来的?(2)像点是怎样形成的?教学中,学生比较能接收像点实际上不存在的观点,但他们感到困惑的是人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感觉,因而给教学带来一些困难.可告诉学生,人们的这个认识的由来是根据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事实.
3.平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的应用比较广泛,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让学生了解平面镜的应用.除课本上提到的,可以让学生列举还看到在哪些地方使用平面镜,并结合每种情况,分析平面镜起什么作用.
三、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A.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
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倒影中物体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倒影中物体的高度比真实物体略大一些
分析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然后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选择、判断.
解答 由于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且左右相反的虚像;所以倒影中物体排列的左右位置正好和拍照时的真实位置相反;由于光在反射过程中存在能量损耗,因此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且清晰度略差一些;所以只有D选项不符合平面镜成像原理,选D.
例2 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
A.虚像,距离变小
B.实像,距离变小
C.实像,距离变大
D.虚像,距离变大
分析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它是由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 ①平静的湖水相当于平面镜,它把来自小燕子的光进行反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就形成了像,由于该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所以该像是虚像;
②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由于小燕子与水面的距离变小,所以像与水面的距离也变小,故小燕子与像之间的距离在变小.选A.
例3 如图2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
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
分析 (1)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2)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这是关键.(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4)如果实验中玻璃板前后移动,则像距物距不相等,自然使B始终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解答 A.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效果好.
B.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会变化.
C.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不能发现光屏上有成正立的像.
D.如果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玻璃板前后移动,则像距物距不相等,所以会发现B始终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选A.
例4 把一个高0.8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
A.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靠面镜
B.高度变大,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C.高度为0.8m,以2m/s的速度靠面镜
D.高度变大,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分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距等于物距,物像对称,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已知此人身高1.6m,所以他在镜中的像高也是1.6m.
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他以2m/s的速度在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也以2m/s的速度在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面镜,所以选项A正确.
例5 如图3所示,小华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镜中的( ).
A B C D
1观察日光灯管通过反射面小孔成像现象
1.1推想
如果圆形亮斑是太阳的像,那换用其他的光源,也应当能得到这些光源的像。
1.2方法
晚上,打开一盏日光灯,利用平面镜将灯光垂直反射到另一间房(最好拉上窗帘)的墙壁(若墙壁不是白色的,那最好贴一张大白纸或贴上一块大白布)上。逐渐减小反射面,观察墙上亮斑的变化情况。增大或减小反射面到墙的距离,观察亮斑的变化情况。
1.3拓展
拓展1:验证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拓展2:换其他光源试试。
1.4说明
若减小反射面时发现亮斑只是亮度变暗,其形状、大小均不变,则此亮斑即为日光灯的像(从形状上看也是如此)。适当改变平面镜与光源的距离,可以观察到放大的像。挡住灯管的一部分,观察像的变化,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即可推知物体通过小孔成倒立的像。
若幸逢日食,则观察日食时墙上亮斑的变化能更直接地证实通常情况下所观察到的圆形亮斑为太阳的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想,若能借助墙角等障碍物挡住太阳的一部分,是否也能看到太阳的像,在此想法的指引下,笔者后来又引导学生利用从窗入室内的阳光做太阳通过小孔成像(换用平面镜做不仅操作起来更方便,而且效果也更好)的实验。在小孔慢慢地移至光与影分界线的过程中,圆形亮斑慢慢地变成半圆形直至完全消失——与我们通过窗口看太阳,慢慢地从光区移至影区所看到的太阳被逐渐遮挡的过程中形状变化的规律一样。当在小孔处所见的半个太阳是朝右时,半圆形亮斑是朝左的。这表明,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换用不同形状的障碍物(如在一个球的影区做上述实验即可模拟日食的情形——半影区对应日偏食)做此实验,则更能突出上述特点。当学生观察到相关的现象时,都觉得十分神奇。
2测量圆形亮斑的直径与其到平面镜的距离之比
2.1推想
若圆形亮斑为太阳的像,则由成像的原理图不难看出,上述的比值不仅与镜面到墙壁的距离无关,而且应当等于太阳直径与日地间距之比。
2.2方法
改变镜面与墙壁间的距离,测量几组数据,算出比值,并用此比值和太阳直径与日地间距的比值(可从网上查到)相比较。
2.3拓展
将太阳换成日光灯(或蜡烛),测量其像的长度与像到镜面的距离之比。
2.4说明
圆形亮处的直径与其到平面镜的距离之比并不是一个定值。当然,若能保证日光灯与镜面的间距一定(换用台灯很容易控制间距),则由成像的光路图也能看出,比值也不变。
3与小孔成像对照观察亮斑的形状 大小与明暗的变化
若圆形亮斑为太阳先反射(平面镜成像)后通过小孔成的像,在改变反射面形状、大小及其与墙壁的间距的过程中,亮斑的形状、大小与明暗等的变化规律与太阳光直接通过小孔时成的像应当相同。
关键词:德育渗透;像;平面镜;实验;合作
作者简介:曲波(1973-),男,大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实现素质教育.教学活动绝不仅是冰冷的知识传递,只有知识没有情感交流的课堂是枯燥乏味的,十报告中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堂上教师潜移默化地营造一种德育渗透环境,以知识为载体,既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也让学生知道“如何做人”.笔者在《平面镜成像》一节教学中,做了尝试如下:
1导入:
准备足够多的、大小合适的平面镜,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不失时机地问:平面镜中的像有什么特点呢?比如:(1)像在什么地方?(2)像的大小跟自己一样大吗?(3)改变你与平面镜的距离,你在镜中像的大小改变吗?怎样改变?激发出学生强烈地探究欲望,自然进入下一教学环节.
2设计实验:
学生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器材(平面镜、透明的薄平板玻璃各一块,完全相同的蜡烛模型两只,大白纸一张,刻度尺、铅笔等),独立设计实验,【可适当参阅课本(人教版)p77实验内容部分】制定出实验步骤.然后在小组内提出来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取优去劣,最后制定出一个全体小组成员认可的,共同的实验方案.
通过此环节教学,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学习中要懂得向他人借鉴,寻求帮助.集体的力量无比巨大,要善于借助团队集体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就连今后学生的人生道路成长,也是如此.
3进行实验:
31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及操作活动中老师的及时提醒、指导,力争让学生做到:
(1)学会合作,学会分工.整个实验活动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实验过程中各成员间要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团结协作.一起摆放仪器,有找像的,有测量像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的,有记录数据的......
(2)形成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32学生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实验中,“平面镜”若与桌面不垂直,或虽与桌面垂直,但在实验过程中又无意移动了“平面镜”位置,都不容易准确找到像的位置 .
2.心态急躁.寻找像的位置时,并没有做到“像的替代物”与眼睛看到的像“完全重合”就急急忙忙认为此处就是要寻找的像的位置.
3.及时记录实验数据.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实验图热闹,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光看、光说、光做,却不记录.
4.按制定好的计划严格实施.实验中,有的小组只做了一次实验(找了一次像,做了一次测量),就迫不及待地向老师汇报实验结果.殊不知,一个实验结论的得出,是多次实验的结果(至少三次).
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巡视中要及时发现,及时给予指导纠正.
33实验中的难点处理:
(1)实验器材的选取
实验中有的小组选取平面镜找像,也有的小组选取透明的薄平板玻璃找像.由于平面镜背面涂有一层不透光材料,学生无法看到平面镜后面的情况,也就无法寻找并确定像的位置,导致实验无法进行.对此,学生做实验时教师可先不予置评,当学生看到了镜中的像,但却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急的抓耳挠腮,迫不及待地想解决问题时,教师再指出问题所在,和本小组同学共同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换用透明的薄平板玻璃.
本环节这样处理,意在让学生学会选择恰当的器材来完成实验,选择对了,可使后面的实验顺利进行,也较容易得出实验结论.选择不对,努力白费.由此引申出,无论是学生今后的升学就业,还是婚姻家庭的建立,选择至关重要.要让学生学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恰当正确的选择.(2) 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虽然实验中找像时学生做到了“像的替代物”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是等大的.但学生潜意识里还是不接受,总是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远了,像就变小了;物体离平面镜近了,像就变大了.
对此,教师告诉学生,上述现象是人眼的一种错觉,举例来说,中午的太阳看起来只有盘子那么大,但太阳真的和盘子一样大吗?(学生哑然失笑,似乎有点明白了).接着,让学生自学阅读课本p104页“人眼的视角”部分(看插图),至此,学生恍然大悟,就彻底明白了.
(3)平面镜成的像到底是实像还是虚像?
《光的直线传播》一节,学生在学小孔成像时,对实像、虚像的概念已有了初步的认知.小孔成的像是光线射过小孔会聚形成的,是实像.是可用透明塑料膜(光屏)接受的.平面镜成像时,光透不过去,虽然眼睛在平面镜中看到了像,但却无法用光屏接受,说明这个像不是由物体发出的光透过平面镜会聚形成的,不是实像,而是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形成的,因而是虚像.
借助老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由既定的实验现象或事实进行推理、分析,最终得出科学结论.
4评估、汇报交流与分析论证
实验中测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时,测量结果可能不那么精确,稍有偏差,教师对此不必过分苛刻,只要学生尊重事实,在汇报交流时能找出原因(是读数粗心、还是测量不认真造成)即可.
实验结束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师适时引申:人生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人生,对待他人,你将获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5平面镜的应用
利用网络查询:(1)平面镜在中国古代产生、发展的历程.增强学生对祖国古代科技的自豪感.
(2)潜望镜的构造、潜望原理(光路图).
6n下巩固:
(1)课余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潜望镜,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训练.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
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四.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一、一个热点:眼睛和眼镜
青少年的近视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焦点,眼睛和眼镜自然就成了中考命题的热点。中考主要考查眼睛成像原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原因及其矫正方法。
例1: (2013年 江苏省淮安市)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若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1所示,则正确的说法是( )。
A. 该眼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B. 该眼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C. 该眼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D. 该眼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解析: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来自远处的光线经过折射后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而是会聚在视网膜后。所以要想让来自远处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应在眼睛前面放一个能使光线会聚的凸透镜,使入射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变得会聚些,再进入眼睛,便能使像会聚在视网膜上。
答案:D。
二、 两种光学镜子的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对称”。即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连线垂直于镜面、物像左右相反。凸透镜成像要明确“三个区域”(物所在的三个区域和对应的像所在的区域)和“两个分界点”(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处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以及物像的变化关系(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例2:(2013年 四川省成都市) 小涵站在平面镜前0.5 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m。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像的大小只跟物体大小有关,跟平面镜大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但是我们远离平面镜时,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变小,是因为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小,产生了错觉,像的实际大小是没有发生变化的。
答案:0.5;不变。
例3:(2013年 山东省日照市)图2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 (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3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解析:(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它成的像大小相等。(3)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的特点,应在物体一侧观察。(4)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可知能成两个像,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此题。(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像等大、等距、连线与镜面垂直,据此分析实验的操作步骤。
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2)像和物大小相等。 (3)M。(4)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形成像。(5)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点和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进行比较 。
例4:(2012年 四川省自贡市) 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移到距凸透镜18 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6 cm B. 10 cm C. 16 cm D. 20 cm
解析: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体在凸透镜前移动,在光屏上总能得到倒立放大的像时,说明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即f
答案:B。
三、三类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
三类规律是: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规律。
(2)光传播到两种介质分界面时的反射规律。光的反射规律的表述要注意因果关系:入射是“因”,反射是“果”,所以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规律。在分析折射现象时要注意“在空气中的角大”。在光的反射和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例5:(2012年 江苏省扬州市)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景物在镜中成像 B. 勺柄在水面“断开”
C. 拱桥在水中的倒影 D. 蜡烛通过小孔成像
解析:A和C都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勺柄在水面“折断”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答案:B。
例6: (2013年 湖南省岳阳市)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
C. 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D. 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解析:A,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B,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被照的物体和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在胶片上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C,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故C错误。D,当u
答案:B。
四、 四种光路的规范作图
光学作图是中考经常考的内容。主要有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光路图、折射光路图、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光路图。作光的反射、折射光路图时要注意角的大小关系,作平面镜、凸透镜成像光路图时要注意实像用实线画,虚像用虚线画。
例7:(2011年 辽宁省鞍山市)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4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传播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解析:因入射光线垂直于水面,所以不改变传播方向,光线会沿直线射到水中的平面镜上,然后遵循光的反射规律被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传播到水和空气的分界面时,因是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所以又发生了折射,空气中的折射角大于水中的入射角。
答案:如图5。
例8 :(2011年 四川省广安市)在图6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虚像A′、B′。
解析:找出线段上两个关键点A、B,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它们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B′后,再将A′、B′点用虚线连接起来即可。
答案:如图7所示。
例9:(2011年 江苏省扬州市)如图8所示,在图中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解析:凸透镜可以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凸透镜另一侧的焦点处,而凹透镜可以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在另一侧发散。且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是会聚于另一侧的焦点。
答案:如图9所示。
五、 五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而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两个透镜的组合,中考中一般考查它们的成像原理。显微镜和望远镜仅在个别省市中考题中出现过,考查的概率很小。
例10:(2013年 江苏省常州市) 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探测器与“战神”小行星擦身而过,如图10,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探测器上的照相机先后拍摄了一组照片(镜头的焦距不变)。对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
B. 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
C. 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
D. 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
解析: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底片相当于光屏。凸透镜成像时物和像的变化关系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当像变小时,像距也变小,物距就变大。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尽力将演示实验变为学生自己动手的探究实验,在没有或效果较差的实验仪器的情况下,尽量的自制和改进,尽量为学生创设最基本的物理教学环境。下面谈一下我自制和改进教具的一些做法。
一、“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实验的优化――“蚕茧手套”
在初中物理第四章第一节课《电荷》教学中,用玻璃棒与丝绸摩擦,能使玻璃棒带电。若遇到阴雨天做此实验,现象很不明显,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倘若气候潮湿,演示会彻底失败,令人懊恼。因此,我发动学生找来了不同材质的丝绸、丝巾等,在相同的温度、干湿度下分别与玻璃棒摩擦,反复实验比较,从中选择效果较好者,最终是旧丝绸被面效果最佳,我就倡议本校四位物理教师用此旧丝绸被面做了两年实验。在此期间,多次遇到阴雨天,实验虽不是完全失败,但玻璃棒仅能吸起为数不多的纸屑,演示效果不能使人心满意足。
1996年春,小女儿养蚕,看见蚕吐丝的情景,使我受到启发,能否用蚕茧(丝绸的原材料)替代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做实验?倘若效果更好,岂不美哉!立即试验,效果果然显著。我又注意到在摩擦的过程中,由于蚕茧在手心中来回晃动,有时会导致玻璃棒与手接触,影响实验效果。为此我将蚕茧剪开,用针线将其缝在线手套上,带着手套让蚕茧与玻璃棒摩擦,效果反倒不如以前,我又试着将缝有蚕茧的手套放在碱水里蒸5分钟~10分钟拿出来,蚕茧变成了一团很柔软的丝,晒干再做实验,效果大为改观,十分显著,令人欣喜。我又在阴雨天湿度较大的情况下重做这个实验,现象也相当明显。成功了,我将此就命名为“蚕茧手套”,以便上课时好说好讲。我根据养蚕同学较多的实际,要求学生每两人做一个“蚕茧手套”,改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既训练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样的课堂更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二、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改进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材中是在桌面上竖直放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镜中所成的像。分析教材中这一实验装置,存在的问题是:
①“使玻璃板和桌面垂直”难以做到,导致实验误差,影响结论得出;②用另一支蜡烛在玻璃板后找像,前后左右的位置不容易找到;③农村学校,桌面不平会影响物像关于镜面的对称 。
回顾几年来我为此所作的改进,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用光具座实验
把玻璃板固定在光具座上面中间位置,点燃的蜡烛置于玻璃板前,用另一等高的蜡烛置于像处,但由于光具座不能转动,只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来从侧面读数,难以让学生直接得出“像距等于物距”的结论。
1.自制“平面镜成像演示仪”。
第一步:用一块钢板做底座,底座上焊三角钢筋支架。第二步:用一截(长40cm左右)废槽钢做横梁,其上画有刻度线,在槽钢中心点焊一金属夹,其作用是确保平面镜与横梁垂直。第三步:在槽钢内、玻璃板两侧各装――可移动的木芯,以调节像、物距平面镜的距离,在木芯等距处各固定――可旋转360°角的插蜡烛台、又在蜡烛台的侧面各固定――可竖立起来的“刻度尺”(与模梁垂直)用来测量蜡烛的高度。
2.“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
第一步:将仪器组装好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通过玻璃板观看蜡烛的像,再把另一蜡烛放在像处,拿出两张纸分别置于物像两烛焰上,学生就会看到像的烛焰是不能烧着纸的,学生根据看到的现象,自然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第一条规律,“等大正立的虚像”。
第二步:将横梁旋转90°,使学生直接读出点燃的蜡烛(物)、未燃的蜡烛(像)与玻璃板的距离,从而得出成像的第二条规律,“像距等于物距”。
第三步:竖起两蜡烛处侧面的“刻度尺”,学生能直接读出“蜡烛高度相等”,继而利用数学推理得出成像的第三条规律,“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第四步:改变物距,验证成像规律。
DSLR(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的缩写)即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及光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众多摄影爱好者的宠儿.近十年来,普通数码相机(DC)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胶片相机,且近几年来逐步走进了中学物理课堂.但是,笔者发现在一些课堂教学活动中,DSLR与普通数码相机相比,不论是在演示效果,还是在后期处理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优势.笔者设想如果能将DSLR引入到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定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让笔者通过举例来说明DSLR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中所具有的优势.
1 获得频闪照片——更准确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诸如进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等教学内容时,往往需要通过分析运动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运动细节来推导出运动规律.这时,我们往往借助频闪照相法来锁定物体在不同时刻的运动状态,然后将所得的若干张照片进行合成,通过后期测量和计算来总结归纳此种运动的规律.传统的胶片照相不仅相机的快门速度较低,而且后期冲洗合成周期较长,存在诸多弊端.但自从数码相机问世以来,我们可以通过用数码相机将运动过程记录下来,然后将所得图片导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后期图像处理(如用Photoshop等软件均可达到).但是普通数码由于采用的是电子快门,相机的快门时滞(锁定焦点的情况下感光元件记录下一张照片的时间)比较长(一般为0.2秒到0.5秒之间),而数码单反相机采用机械快门,快门时滞较短(一般在几十毫秒以内).快门时滞的长短在连续拍摄时(如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频闪照相时),对所摄照片的画质影像较大.如果用传统数码相机进行自由落体频闪,往往会因为时滞较长,而产生运动物体的拖影现象,这在后期相片处理的时候是比较麻烦的.用时滞较短的DSLR进行自由落体频闪照相,当采用高感光度(ISO为100-25600)时,虽然会产生少量的噪点,但是可以把拖影的问题完全避免,而卡片机一般不具备高感光度.这样,在后期用软件对图像处理时会大大减少工作量,并且在测量距离参数时也会相应地减少误差.
2 验证平面镜成像原理中的距离关系——更简便
众所周知,物理中探究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利用“蜡烛在平面透明玻璃板中成像”实验来巧妙验证的.但是,该实验对于学生来说不够直观,步骤较多,理解难度较大.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借助DSLR相机镜头上的测距窗(尼康等多个品牌的镜头上配有测距窗),通过数量关系,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粗略验证平面镜成像原理中的距离关系,即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使相机的光学平面与镜子的距离保持在一米以内(便于准确读数),将焦点锁定在平面镜的边框A点(如图1所示),此时可以通过测距窗直接读出相机光学平面到平面镜(镜子)之间的距离,即相机到达平面镜的距离,记为d1.然后,将镜头向平面镜的左侧进行一个微小的侧移,此时可以在镜子的B点看到镜头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此时对B点进行对焦,通过对焦来完成对此次测距窗距离的读数,并记下此次的读数为d2.通过对比d2和d1的大小可得数量关系,从而从数值关系上,间接证明了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是关于平面镜对称的.该实验操作简便,且数量关系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学生感觉可信度较高.而传统的数码相机,因为镜头上没有测距窗,又无法更换镜头,所以要测距离,只能通过结合相机的主要光学参数和复杂的公式进行距离计算,所以无法完成该实验.
3 检验光波是否为横波——更直观
人教版高中教材选修3—4第十三章第6节中,设计了一个检验光波是否为横波的实验(如图2所示).该实验可以通过运用DSLR常用配件偏振镜来实现.实验中先将一个相机偏振片置于自然光源(如太阳)下,透过偏振镜观察光源,可以看到偏振片是透明的.然后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P,可以发现光强度在旋转过程中没有明暗变化.接着,在偏振片P后放置另一个偏振片Q,仍以光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Q,观察此时透过两个偏振镜片的光强度如何变化.通过观察,很容易发现在旋转偏振片Q的过程中,透过两个偏振片的光强度发生了明显改变,并且在旋转到某个位置时,光强度最大.通过这样一个简易的小实验,让同学们非常直观地理解光波是横波这一特性.同时,通过让同学们在试验中观察DSLR偏振镜片,纠正了很多同学对俯振镜片是类似于“带有狭缝”的镜片的误解,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 同步观察课堂实验——更清晰
在中学物理课堂中,有很多需要同学们认真、细致观察的演示实验,但由于条件有限,大多数时候教师只能在讲台上演示,因此,很多同学无法近距离观察实验现象.数码相机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数码相机AV接口与电脑、电视机或者投影仪连接,把数码相机当做探头,全程“直播”实验过程,从而让全班同学都能够比较清晰地观看到实验过程.但是,在一些需要精密观察的实验中,如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仪的读数,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等实验中,用普通数码相机做探头,在投影仪幕布上画面并不十分清晰,给读数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此种情况下,如果改用DSLR相机做探头,并换上微距镜头,会达到非常好的观察效果.这是因为在DSLR的工作系统中,无论是采用CCD还是CMOS,数码单反相机的传感器尺寸都远远超过了普通数码相机.因此,数码单反的传感器像素数不仅比较高(目前最低600万),而且单个像素面积更是民用数码相机的四、五倍,因此拥有非常出色的信噪比,可以记录宽广的亮度范围.600万像素的数码单反相机的图像质量绝对超过采用2/3英寸CCD的8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的图像质量.并且在DSLR中,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与此相对的,一般数码相机(DC)只能通过LCD屏或者电子取景器(EVF)看到所拍摄的影像.显然经过处理所成的像要比光线直接成像效果差很多.从而,使用DSLR可以使同学们在投影幕布上更加清晰地看到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达到演示实验的教学目的.
其实,DSLR相机中所蕴含的丰富物理知识也是中学物理教学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比如,机身较重增加了相机的惯性,从而使相机在使用的过程中更稳,不易因产生晃动而影响画质.相机中的五棱镜通过对光线的折射,使进入人眼的图像与实际拍摄物体是成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有别于传统相机中成像左右相反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在中学物理课堂中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资源.
当然,DSLR也存在着诸多“软肋”,比如价格较昂贵,保养和使用方法较繁琐.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入门级单反的价格也一直控制在5000元左右,对于大部分的学校都是有条件配备的.笔者深信,数码设备将逐步走进中学物理课堂,DSLR也将助力中学物理教学,使常规教学与现代技术结合,为新时代的物理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如图1,平面镜M与N垂直,只要入射到M上的光能再经N进行二次反射,或入射到N上的光能再经M进行二次反射,则二次反射后的光必与原入射光线反向平行. 同学们可结合图、反射定律及几何知识证明.
各种机动车辆为提醒它后面尾随车或行人的注意,其车后都装有红色警示尾灯. 这些尾灯由于白天和晚上都要使用,因而其内确实有发光的灯泡. 自行车也有尾灯,说是“灯”其实它并没有发光的灯泡,白天不起作用,而晚上在公路上行驶时,后面的汽车灯一照,自行车尾灯就通红透亮,从而引起汽车驾驶员的注意. 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呢?
打开自行车尾灯表面的透明塑料片看,里面有红色的玻璃片,其表面有凸出的若干个小三角形,任意的小三角形表面与相邻的小三角形的表面互相垂直,如图2所示. 只要有光照射它的都能将光“反向射回”,由于反射面是红色的,所以反射出红光. 可见,自行车的尾灯应用了图1的原理.
二、 物体置于互成角度的两平面间能成几个像
引例1设两平面镜互成90°角,如图3所示. 问: 物点S经两平面镜后能成几个清晰的像?
分析将平面镜延长,如图4所示. 据平面镜成像特点: S经平面镜AO成像S1;S经平面镜OB成像S2;将S1看作物,经OB成像于S3. 将S2看作物,经AO也成像于S3. 即物点S经两平面镜能同时成像于S3,结论: 当两镜面重直时,物点S经两平面镜共能成三个(S1、S2、S3)清晰的像. 若以镜面交点O为圆心,以O点到物点S的距离为半径画圆,所成三个像恰好在同一圆周上.
引例2设两平面镜互成60°角,如图5所示. 问: 物点S经两平面镜能成几个像?
分析S经AO成像于S1;S经BO成像于S2;由于连续反射――将S1视为物点,经OB成像于S3;将S2视为物点,经OA成像于S4;将S3视为物点,经OA成像于S5,将S4视为物点,经OB也成像于S5(两像重合). 结论: 物体处在互成60°的两平面镜间时共成5个像. 同样,这五个像与物同处在一圆周上.
说明 以上两例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镜面对称性)作图的,其中还运用了将像点视为物点再成像的知识(此点为同学们不了解),但它的正确性可以通过一一作光路图得到证明. 本文未采取一一作光路图的办法,是因为在同一幅图上作那么多像的光路图显得杂乱,反而不易说明,也不易看清楚. 同学们若有兴趣,可取一一作光路图的办法尝试一下.
归纳以上两引例,可推出以下的一般性结论:
(1) 保证每一个像都清晰的条件是,两平面镜夹角θ与180°的比值为整数,即180°/θ°=整数.
(2) 当θ角满足上述条件时,所成清晰像的个数为N=360°/θ°-1,且N个像同处在一圆周上.
例 若两平面镜互成45°,物体S经两平面镜能成几个像?
解 因为180°/45°=4为整数,所以能成的像个数为N=360°/45°-1=7(个).
三、 从凸镜、凹镜说到“哈哈镜”
我们知道,凸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它有虚焦点,有点类似凹透镜,凸镜有增大观察范围的作用,如汽车上的观后镜. 凹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它有实焦点,有点类似凸透镜,汽车头灯内的“发射镜”、太阳灶、医生检查耳道时戴在头上的反光镜,都是利用了凹镜的会聚作用. 事实上,凸镜和凹镜也都能成像. 如图6所示,凸镜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凹镜所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如果把一块大的镜面,部分做成平面、部分做成凹面、部分做成凸面,那就成了“哈哈镜”了. 如图7是一块“哈哈镜”,上面是平面,中间是凹面,下面是凸面. 你站到这样的镜前一瞧,热闹啦: 头是正常的头;躯干变得又长又大(腰变粗了,肚子挺起来了……);腿却变瘦、变短了……各部分不成比例,整个儿是个丑八怪. 若是不懂事的小孩会吓一跳;知道个中原理的人会哈哈大笑,“哈哈镜”由此得名.
四、 汽车头灯玻璃罩的奥秘
汽车头灯和手电筒大同小异. 手电筒的灯罩是平玻璃,而汽车头灯的玻璃罩是凸状的,且上面有横竖条纹式的棱,如图8所示.
汽车头灯在灯泡后面有一个凹镜(反射镜),灯泡的灯丝就处在该凹镜的焦点上. 灯泡发出的光经此凹镜反射会聚成一束平行光射出,从照亮车前方路面这方面看,这是优点. 但是,驾驶员还必须顾及其它,如路边的行人、路标、岔路口等,还有前方路边设置在较高处的各种标志牌等. 这些也都需要有适当的光照才能看清. 汽车头灯的灯罩做成图8的形状,就是为了照顾这些方面. 这个灯罩可看作是由一个透镜和若干个棱镜的组合体. 利用它们对光线的折射可以起到散光的作用,既能均匀柔和地照亮路面,又能分散一部分光照亮路边景物及各种标志牌,确保行车的安全.
五、 视觉暂留与电影
看电影时,我们看的是逼真的活灵活现的“活”画面,而再去看看电影的胶片,却是一个个“死”照片,“死”的照片映现到银幕上怎么就“活”起来了呢?原来,电影技术是利用了人的视觉生理特点――视觉暂留. 当景物从人的眼前消失后,视神经对它的印象还会保留0. 1秒的时间. 在黑暗中,迅速地移动一支燃着的烟头,会看到一道亮线,就是由于视觉暂留.
拍电影时,摄像机每秒钟拍24张照片,相邻两张照片的景物或动作相差很小. 放映时,这些照片依次从镜头处通过,每秒钟也通过24张,当前一张给人的视觉印象还未消失后,后一张又跟上来了,因而会看到连贯的“活”的动作.
每秒拍24张,每秒也放24张,因而从银幕上看到的与实际上动作的快慢是一致的,电影技术中还广泛使用“慢镜头”和“快镜头”. 例如,一个跳水运动员,完成动作的时间很短,为了看清楚她动作的细节,可以采用慢镜头. 原理是: 如果拍摄时加快拍摄速度,每秒钟拍得的照片多于24张而放映时仍每秒放24张,那么银幕上的动作就比实际动作慢. 相反,如果拍摄时每秒钟少于24张,而放映按正常速度,那么银幕上的动作就比实际动作快,这就是“快镜头”.
六、 光的颜色和物体的颜色
1. 色光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
可见的颜色有七种: 红、橙、黄、绿、蓝、靛(平常人称“青”)、紫. (注: 这七种颜色的顺序要记清楚).
七种颜色的光(七色光)混合为白色光. 其实,把等量的红、绿、蓝三色光混合,就可以得到白光. 因此,我们把“红、绿、蓝”称为三基色,也称光的三原色.
七种颜色的颜料混合为黑颜色. 其实,把等量的红、黄、蓝三种颜料混合,就可以得到黑色. 因此我们把“红、黄、蓝”称为颜料的三原色.
利用三原色光适当配制可得到其他色光;利用三原色颜料适当配制可得到其他颜色的颜料.
2. 物体的颜色与视觉
关于物体的颜色应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非透明体,一种是透明体. 光射到非透明体上,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如果光射到透明体上,则一部分光透过,一部分光被吸收. 不同的物体,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过的情况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为了说清楚光所引起的人眼的视觉,让我们来观察以下三组实验:
实验 1 光的色散实验――自然光(如太阳光,燃烧火焰的光)又称白光. 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可见光混合而成的,它可以利用三棱镜的折射分开,这一现象称为光的色散,如图9所示.
实验 2 如果在上述实验,即图9的棱镜和白屏之间插一块无色玻璃(如教室的窗玻璃),则它并不影响白屏上七种色光的分布,无色透明体能够让各种色光透过. 反过来说,能够让各种色光透过的透明体是无色的. 若在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则白屏上就只出现一条红光带(如图10);换句话说,只让红光透过,而其它光被吸收的透明体是红色的. 同样,如在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蓝玻璃,则白屏上就只出现一条蓝光带. 因此,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实验 3 如果在图9实验中的白屏上贴一张绿纸,如图11所示. 则只能观察到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呈绿色),而其它地方是暗的. 这说明绿色物体只能反射绿色光,而其它光被吸收. 反过来说,若物体只反射绿色光,而把其它光吸收,则物体就呈现绿色. 结论是: 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作图题是中考光学部分的常见题,常规的反射、平面镜成像以及透镜作图一般不容易失分,但非常规的作图题很容易造成失分.
例题1(08南京) 如图1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末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
解析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是因为小球反射的光通过平面镜的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所以光线的传播方向是由小球到平面镜,再由平面镜到人的眼睛.画平面镜需要借助法线,因为法线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夹角的平分线,所以我们先把此角的平分线画出,然后再画出该法线的垂线即是平面镜的位置.解答此题的关键之处是利用了法线的两种身份:“角平分线”、“垂线”.
例题2(08扬州)如图2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S′为点光源S经凸透镜成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凸透镜,并完成光线SA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本题首先根据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那么SS′连线与OO′的交点就是透镜的光心,这样凸透镜的位置就可以确定了;从S点发出的任意一条光线都要经过它的像点,折射光线过S′点,该题的作图就完成了.如图.
二、 灵活应用造成的失分.
从物理走向生活和应用是中考试题设计的主要方向之一,在这部分试题中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试题的具体情境,把知识活学活用.这样的试题对能力要求要高一些,所以容易造成失分.
例题3(2010黄冈)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透镜(填“凸”或“凹”),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 ;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填“透镜”或“电路板”).
解析本题本质上是考查凸透镜的性质、成像规律等应用,因为试题情境很新,考生没有接触过,所以很容易犯错,尤其是第三空.答案依次为:凸;虚;小于一倍焦距电路板.
例题4(2010泸州)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因为在“光在纤维中的传输用于光学通信”的成就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在玻璃纤维中的传输情况是光线每次由内层玻璃芯射向外包层的分界面时,均要发生反射,而不折射,从而使光在不断的反射中沿内层玻璃芯向远处传播,如上图.请根据图回答:当增大入射光线AB的入射角时,CD光线的入射角(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D点将要向侧移动(选填“左”或“右”).
解析每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项经常会作为中考试题的背景资料,这类题由于题干较长,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较高而容易失分.答案为:增大;右.
三、 新颖的实验设计题造成的失分.
中考物理实验试题设计为了体现公平性和良好的区分度,实验设计的情境都比较新颖,造成丢分的主要题型都集中在实验设计题上.
例题5(2010大同)下表列出的是在进行探究实验时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请你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填写在表中对应的空格里.
解析本题在当年的中考中难度系数达到0.2,之所以造成大面积的丢分,主要是学生对这几个实验没有切身的体验,平时动手实验时对遇到的实验问题缺乏深入思考,解决起来感觉无从下手.尤其是第一个解决方案,学生很难完成.
例题6(2010广州试题)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1) 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 ;(2)记录 ;(3)量出的距离.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
解析本题也是一道很好的能力设计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初中物理光学中的主要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但情境非常新颖灵活.答案依次为:(1)自己的像落在广告牌上时;(2)自己的站位;(3)自己的站位到玻璃屏蔽门;刻度尺;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