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8 13:40: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3.会用关联词:“一个……一个……另一个”说话;会写“胳、膊”两字。
4.明白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学习重难点:
明白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学习准备:
PPT课件
教学流程:
一、质疑导入
(一)直接揭示课题、师生共同板书。
(二)齐读课题。
(三)题目告诉我们有几个儿子?
(设计意图:在学生头脑里更深刻的记住是“三个”儿子,以便后面产生质疑。)
(四)读老爷爷的话,产生质疑。
1.自由朗读第12、13自然段,找出老爷爷的话。
2.生汇报。(出示课件)
3.齐读。
4.让生提出疑问,产生质疑。(板书:一个儿子?)【表现好的小组奖大拇指】
(设计意图:让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去探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读懂文本、解答质疑
(一)读懂妈妈,体会母爱(1―6自然段)
1.回顾朗读时应注意什么?
2.自由读1―6自然段,勾画三位妈妈说自己儿子的话。
3.体会前两位妈妈的话。
(1)让生汇报。(出示课件)
(2)自由朗读,交流理解前两位妈妈说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生汇报,带着感情读。【表现好的小组奖大拇指】
(预设):
A.生:自豪。师:那就请你“自豪”地读出来。
B.生:骄傲。师:那就请你“骄傲”地读出来。
C.生:得意、高兴。师:请你读出“得意、高兴”的心情。
(4)齐读。
4.体会第三个妈妈的话。
过渡语:前两个妈妈这样夸赞自己的儿子,这么爱自己儿子,第三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儿子的呢?
(1)生汇报。(出示课件)
(2)让生说读此位妈妈的话语气如何?
(预设):
A.生:平谈、平静。
B.生:遗憾、婉惜。
C.生:不高兴、苦痛。
师:读读体会,怎样的心情最贴切?(引导以“平淡、平静”的语气来读)
(3)齐读。
5.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
(1)小组分角色朗读。
(2)全班分角色朗读。
(二)读懂儿子,回报母爱(7-11自然段)
1.学习第8自然段,体会妈妈拎水的辛苦及需要帮助。
(1)师朗读第8自然段,让生体会妈妈们提水的感受。
(2)学生汇报自己的体会。
(3)圈画体现拎水辛苦的词句。(出示课件)
(4)朗读、体会妈妈拎水辛苦。
(5)指导“胳、膊”两字的识记方法及书写。
A.分析“胳、膊、腰”三字、回忆带有“肉月旁”的字。
B.以游戏“大家一起动起来”来加强学生识记生字,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表现好的小组奖大拇指】
C.交流“胳、膊”其他的识记方法。
D.指导书写“胳、膊”。
E.学生练习书写。
F.小组评价、交流。
(6)体会“走走停停”一词。
A.仔细观察这个词,你有什么发现?
B.你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C.体会这个词的作用。
(设计意图:体会“AABB”式词语的作用及练习说这样的词语。)
2.学习第9-11自然段,了解三个儿子的表现。
过渡语:妈妈们拎水多辛苦啊!你们看,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假如此刻你就是这些妈妈们。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生明白妈妈们的需要,为后面讨论“老爷爷看到的是哪个儿子?”做铺垫。)
(1)默读、勾画三个儿子的表现
(2)汇报(出示课件)
3.理解孝敬父母的道理,解答课前质疑的问题。
(1)出示老爷爷的话,再次朗读,学生想:老爷爷会只看到哪一个儿子?为什么?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板书:孝敬、懂事……)【表现好的小组奖大拇指】
4.让生对另外两个儿子提建议。
三、师生共同回顾、复述故事
四、说话练习、升华主题
1.用关联词“一个......一个......另一个”介绍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
2.将这关联词运用于生活中。
3.由“一个……一个……另一个”引申到“一只……一只……另一只”。
3.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如何孝敬父母。
五、小结
六、作业超市(出示课件)
七、以歌曲《我的好妈妈》结束教学
附:板书设计
23 三个儿子
一、扎扎实实的预习,为高效课堂的基石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三环节”高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学习过程的起始阶段,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我校高效课堂教学中,首先重视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对于低段的预习,要求学生首先排除生字、生词障碍,课文能读得通顺流利。我在把握年段目标的前提下,根据教材内容、学情实际,准确定位课时目标,紧紧围绕“识字写字”、“理解读好课文”两个重点展开教学。
如:在本课的预习要求中明确下面三点:1.带着你们的收获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2.文中的词语,做到到正确认读。3.重点词语的读音,字形以及运用都要做到掌握。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基础上,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授课策略。
二、尊重学生的基础,抓识字和写字教学的实效
识字和写字是第一学段语文的教学重点,多识、写好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本课的生字,变调的比较多。在集中识字环节,在学生已有的预习基础之上,重点设计了字的读音和汉字的书写。通过范读和范写来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搞形式,不走过场。
如“沉甸甸”的“甸”变调,“晃荡、胳膊”轻声,都在语境中巩固生字读音。在理解“拎着”一词时,给学生提供了熟悉的语言环境和动手实践。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落实词语的学习和生字的巩固。
识字是教学的重点。多数字学生识记并不难;对容易混淆出错的字和读音,需要教师未雨绸缪,及时引导提醒。读这些带生字的句子,一是为了在语言环境中进一步巩固汉字的识记效果;二是为了抓住重点句子来学习语言,发展语言;三是可以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后面的阅读打基础。
三、紧贴语文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课教学设计围绕学生读书的主线来安排教学活动。通过示范读书,自主读书,合作读书,欣赏读书,探究读书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落实知识,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世界。学生示范读书,帮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激发读书兴趣;自主读书,展示学生的成功,增强自信;合作读书,互帮互学,扎实基础,体现真实的学习生活;欣赏读书,注重同伴引领,深化理解;探究读书,促进学生的感悟与体验,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
在实践中学语文,在阅读中学习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了1-6自然段后,总结了学习方法: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继而让学生用这个方法小组合作学习7-13自然段。参与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成就感,成就感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源,学习兴趣又反过来激发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学习,培养自主的习惯。“教――扶――放”的做法给了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教学理念。
如学生通过第三个儿子默默无声的表现,立刻就能体会到:一个好儿子的好,不能光表现在会翻跟头、会唱歌上,而应以实际行动去分担妈妈的重担。此时,学生已意识到,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听、说、读、思、演等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让孩子们自主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长此以往,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适度拓展,加深认识,人文影响致深远
对学生有深远影响的课堂不应画上句号,理想的课堂留给学生的可能是知识,亦可能是情感的升华。本节课,我努力拓宽学生语文的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在拓展阅读部分充分运用自读课本《我就是喜欢我》读故事《黄香温席》,诵记《弟子规》等形式思接千载,链接古人。又推荐阅读以“孝”为主题的传统故事《中华传统美德书》,绘本故事《有一天》,将语文学习延至课外,相信也将孩子对父母的孝心延至生活之中,这才是人文情感的深远影响!
打造和谐高效课堂,我校的“阅读识字”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为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锻炼与展示的空间。我们的课堂追求的就是:上好一堂非常扎实的、原汁原味的语文常态课,扎扎实实读,扎扎实实写,扎扎实实讨论。
一、教材分析
(一)解读作品
《雷雨》是先生的处女作、成名作,更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雷雨》讲述了“五四”以后一个带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黑暗生活。故事以封建家长和资本家周朴园为中心,展开了他所直接和间接造成的各种复杂尖锐的矛盾冲突,而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闷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剧作以“雷雨”为题,一是因为矛盾冲突的发生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二)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雷雨》作为文学样式出现在课本中,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剧本属于语言艺术的范畴,具有可供阅读的文学价值。一般说来,戏剧文学的特点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要求有集中的戏剧情节和激烈的戏剧冲突;戏剧文学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我们要了解人物,就要分析人物的对话独白。为此,我确定了《雷雨》一课的教学目标:理解戏剧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特点;通过有感情的阅读,揣摩人物语言,感知人物内心世界,借以分析周朴园人性的复杂。
课本节选的是第二幕,在这一幕中,戏剧集中展示了周朴园与鲁侍萍、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周朴园是本幕乃至整部戏剧的核心人物。两个家庭的悲剧,三十年前的旧事和三十年后的现实都与周朴园有关,而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冲突和人事纠葛的核心都是周朴园。为此,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在周朴园与鲁侍萍、鲁大海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品读人物语言,把握周朴园的性格、心理。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人新课,理清矛盾冲突和人物关系
《雷雨》是一部四幕悲剧,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关系交错,人性复杂。这就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课本节选的第二幕前对整个戏剧情节有一个整体了解,并理清本文的主要人物关系。因此,我设计了“导人新课,理清矛盾冲突和人物关系”的环节。
2.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第一个环节,学生们对整部戏剧剧情和人物关系有了整体的了解,并明确了节选部分的主要人物和矛盾冲突。接下来便进入第二个环节:分析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周朴园,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对于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以及感情问题,历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围绕“周朴园爱不爱侍萍”这一问题展开。这样纵然可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文本中研读人物的话语来解读人物形象,但这样得出的“爱”与“不爱”或“也爱也不爱”的结论,显然不能深入周朴园的内心,全面地解读其性格特征。
作家自己曾经说过:“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透过作者的阐述,我们似乎能够看到作者旨在塑造一个“人性复杂”的周朴园。因此,对周朴园的解读,不能简单地用一个“爱与不爱”去分析,也不能简单地用“资本家贪婪自私”的话语给周朴园贴上阶级属性的标签。
通过对课文节选部分的研读,可以发现其表现的是两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侍萍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
在周朴园与侍萍的矛盾冲突中,周朴园对“死去的”侍萍是怀念的,而对于眼前“活着的”鲁侍萍却表现出冷酷、严厉的情感态度。应该说,怀念是真实的,冷酷也是真实的。这都是周朴园内心的真实写照,学生们可以在文中找出根据。在这一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诵读的环节,让学生分角色诵读最能展现人物内心的对话,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来分析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在解决完这两个问题之后,我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周朴园对“死去的”侍萍怀念,对活着的鲁侍萍却表现出冷酷的一面,该怎样理解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怀念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填补内心情感的空虚,目的非关爱,而是利己。)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分析周朴园人性的复杂。
另一个矛盾冲突的双方是周朴园和鲁大海。两人关系特殊,既是父子关系,也是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在两人的矛盾冲突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周朴园?通过阅读分析,学生们比较容易得出如下结论:作为父亲的周朴园,有温情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冷酷;作为资本家的周朴园,残忍、狡诈。
3.人物形象总结
通过前两个环节的分析,学生们已经看到了一个复杂的周朴园,既有温情的一面,也有自私、冷酷的一面。最后用作家自己的话语作结,定位周朴园形象的特点――人性的复杂。
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理清矛盾冲突和人物关系
师――今天,我们学习戏剧《雷雨》。作者是著名剧作家。(板书课题、作者)《雷雨》是一部四幕悲剧,课本节选的是第二幕。之前的情况,我们来看课题注解①,请一位同学读。(找一位学生阅读课题注解①)
师――课本节选的第二幕,有几个主要人物?主要表现的是谁与谁的矛盾冲突?
明确:主要人物有周朴园、侍萍、鲁大海、周萍和周冲。主要表现的是周朴园和侍萍的矛盾冲突。
师――还有谁和谁的冲突?
明确:周朴园与鲁大海。
师――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谁能说一说?
板书设计:
侍萍
周朴园
鲁大海
(二)分析人物形象
师――我们先来看看周朴园和侍萍的矛盾冲突。周朴园没有认出眼前的侍萍,认为侍萍30年前就死了,周朴园对于“死去的”侍萍是什么样的情感态度?(给学生4分钟时间看书)
明确:怀念,愧疚。30年的时间没有忘记;保留着侍萍的生活习惯,夏天里关窗;要为她修坟;课本61页相关语段。
师――对于死去的侍萍他是怀念的,但他没有想到站在面前的这个人竟然就是侍萍。周朴园对活着的侍萍是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学生会结合60―63页来回答,引导学生关注60页相关语段)
指导诵读:读出周朴园的复杂的心理――由“温情、惊讶、紧张”到“冷酷、严厉”。
师――对“死的”怀念,对活的冷酷。回头再看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该怎样理解?怀念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填补内心情感的空虚,目的非关爱,而是利己。
师――侍萍表明身份后,周朴园由温情到翻脸速度极快,面对侍萍的愤诉,接下来周朴园是怎样对待侍萍的?
明确:劝慰――柔情哄骗――永不相见
师――另一个矛盾冲突是周朴园和鲁大海的。两人关系特殊,既是父子关系,也是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在两人的矛盾冲突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周朴园?
明确:
作为父亲的周朴园:有温情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冷酷。知道鲁大海是自己儿子的第一反应不是骨肉亲情,而是儿子罢工反对自己。开除鲁大海。冷酷。
作为资本家的周朴园:让江堤出险,警察打死矿工。残忍,狡诈。
(三)总结
“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
附:课题注解①
(1910―1996),原名万家宝,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剧作,其中《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相关情节: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年轻时爱上女仆梅侍萍,并有了两个儿子。后来,周家为娶门当户对的富家小姐,在年三十晚上,将刚生下第二个儿子(鲁大海)的梅侍萍赶出门,并强迫留下长子周萍。走投无路的侍萍抱着儿子投河自杀,幸而被救,从此流落他乡。后来,侍萍又嫁给鲁贵,生下女儿四凤。侍萍在济南某校当佣人,鲁贵在周公馆当差,四凤在这里做侍女,鲁大海在周家煤矿当工人。一天,侍萍从济南回来看女儿,被周朴园续娶的太太繁漪叫到周公馆,发现这家的主人就是周朴园。这时,作为罢工代表的鲁大海也恰好来找周朴园谈判。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教学反思
《雷雨》一课篇幅较长,再加上学生戏剧知识的匮乏,一节课的时间教授此文颇有一些难度。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在实现长文短教目标上是颇有成效的:
1.课前介绍文体常识,引导学生把握戏剧文体特征。
课前介绍戏剧的有关知识,包括戏剧的概念、戏剧的种类、戏剧的几大要素(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戏剧文学的特色(适合舞台表演、要有戏剧冲突、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戏剧的语言及特色(动作性、个性表现力、抒情性、有潜台词)。
关键词:语文课堂;深度学习;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9-0077-03
近年来,“有效教学”广泛流行并深入人心,随之流行的还有“高效”一词。
深度学习为有效课堂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从理论上说,深度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主体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提升学习层次,强化学习能力,去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的综合学习。[1]它是有效学习、高效学习的必然要求。
为了帮助学生在美好的语文世界里倘佯、想象、创造、发展,不断吸引学生投入深度学习,我们要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磁力充足的强“磁场”。笔者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发现了促进深度学习的几个有效策略:
一、多角度建设:让深度学习“磁场”更丰厚
语文教学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2]。我们应从不同角度去建设文本教材,既要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也要融入学生的主观创造,促使学生变被动的文本“接受者”,成为文本“创造者”、“享受者”。
1.删“繁”就“简”,话题提炼突出“精”字。要想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进行个性化的感悟,教师需从课文众多的信息中提炼出最本质的核心信息(最具有教与学价值的“精华”),它可以是一个字词、一个句段、一个技能点、一个情感点等等。教师可通过一个精当的、观点鲜明的话题,来切入文本建设。
2.由“薄”变“厚”,资源整合突出“巧”字。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博览群书,开阔眼界,扩展视野。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文本的规定性,又要补充教材,拓展内容,重组资料,要充分利用、合理开发、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对教材、课堂、教师自身的不断超越。
3.由“静”变“动”,实践方式突出“活”字。为了进一步强化和内化文本内容,可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当小导游、演课本剧等,通过师生共同研读文本、挖掘语言实践点,让活动过程本身也成为一份丰厚的课程资源。这些活动过程促使学生应用语言、内化语言,使学生真正将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提升学习层次,强化学习能力,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
二、多方面激活:让深度学习“磁性”更强烈
层次性需要是发展性教学主体参与内在机制的动力性环节。无论是利用超出学生预期的“新异刺激”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还是挖掘文本空白,精心营造拓展空间……教师通过把目光“锁定”在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上,呵护童心,满足他们与生俱来的“四心”——好奇心、好动心、好胜心、创造心,通过多方面激活,让深度学习的“磁性”更强烈,促使学生更好地享受语文课堂学习。
例如,一位教师教《清平乐·村居》(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你仿佛看到翁媪在干什么,彷佛听到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同桌同学边想象边进行分角色模拟表演,师指生上台表演。)
生1(媪)拍拍生2(翁)的肩膀:老头子,你一生都是我们家的顶梁柱,现在好了,三个儿子多能干啊!
生2(翁)拉着生1(媪)的手:老婆子,你才能干呢,给我生了三个好儿子啊!
师:就这样,老两口聊啊聊,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歌: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走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此情此景可以凝聚成一个字,那就是——
生:媚。
师:不仅她媚,他也媚,这就叫——
生:相媚好。
师:这是怎样一个“醉”呀,因媚而醉!
多么精彩的一个教学片断!教者引导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入情入境,品析演绎,语文味十足。
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语文教学就要为课堂的有限时空注入无限的张力,增强课堂活力。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把语文课上得生动些、活泼些,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我们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激活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何愁学生不自然而然地走进深度学习呢?
三、多层次推动:让深度学习“磁力”更充足
实践证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方面来不断增强学习“磁力”。
1.把握一个前提——深度参与,激活新知
要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首先需要激励学生深度参与,只有深度参与,所学的知识才能被激活。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专题探究、主题拓展、观点争鸣、小组讨论等。如:《秦兵马俑》(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一课,可以设计表格式导读学案,从“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各有什么特点?分别是如何抓住特点进行具体介绍的?”这几方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展示时,通过学生活动的参与面、探究的纵深点、思维的批判性、建构的生成度这四方面对学生参与的深度作出评价。
2.突出一个重点——深度思考,获取新知
学生在探究阅读中能否深入思考,取决于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精当。我们要层层深入、由表及里地引领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从局部到整体的概括,从微观到宏观的提升,从事理到哲理的锤炼。它只是给予学生思考的方向、思维的空间、发展的机会,而不是以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想。
如:《我和祖父的园子》(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一文,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追问,引领学生透过语言文字,逐步体会背后的情感,并归纳出这类文体的阅读策略。
第一层次,走进祖父的内心。当学生从“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这句中仅仅体会到祖父的慈爱时,追问:“祖父啊祖父,你为什么要这样大笑呢?你辛辛苦苦耕种的谷穗,就这样被你的孙女儿割掉了,你难道一点儿也不生气吗?”这一问,让学生深入体会到祖孙之间特殊的亲密关系以及祖父那一颗孩子般的童心。
第二层次,倾吐萧红的心声。学完课文后,再次追问:“多年以后,萧红长大成人,她一生颠沛流离,四处漂泊。这时候,她想起自己的祖父,想起这个特殊的园子,写下这篇文章。此时,萧红在心里,最想跟祖父说些什么?”这一问,让学生去触摸萧红对童年的眷恋,对祖父的感激和怀念。
第三层次,体会形神的契合。在第二问的交流之后,继续追问:“萧红这些想说的话,在文中并没有直接说出来,她把这些话藏在文中的哪些地方了?”这一问,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关注文中“字里行间,处处深情”,让学生从一个个细节,一处处景物,一句句描写,发现其背后藏着的对祖父深深的感谢、深深的怀念。
教师在这样三个层次的追问基础上,最后归纳出阅读这一类抒情性散文的根本策略:要关注课文中的每一个细节与每一处景物描写,读懂其背后的情。
3.抓住一个关键——深度引领,加工新知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如何让学生对动态生成的新知进行梳理、加工,教师适时、适当、适度的引领是促进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关键。教师要有一颗慧心,做学生思想的“助产士”,为课堂感悟实践中生成的学生智慧“接生”;也要有一双“慧眼”,做“课堂麦田”的守望者,让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偶然”促进学生反思碰撞并不断生成智慧,让“教育智慧”成为点燃学生深度学习的导火索。
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时,笔者紧紧围绕课后问题“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抓住文中的三个“没想到”展开教学,先引导学生找到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难过”、“愧疚”,引导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会难过?又为什么感到愧疚?让学生再次品读课文,抓住文中语句细细体会。
当学生通过“竟然”一词体会到作者没想到母亲这么轻时,笔者适时追问:“母亲就在眼前,一看就知道大概多重,作者怎么会没想到呢?作者的难过与愧疚,仅仅是因为不知道母亲的体重吗?”学生纷纷体会:“作者平时对母亲是不够关心的”,“作者心里的母亲一直是那个曾经身强力壮的母亲,而今突然发现,母亲老了,还这么瘦!”。此时笔者顺势指导学生重点品悟作者回忆小时候母亲翻山越岭时的句子,逐步引导学生走进母亲和作者的内心,感悟母亲的伟大与孝子的情怀。
这样,在学生遇到学习疑惑时,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在学生进行学习拓展时,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在学生有了学习感悟时,教师给予适度的点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和谐互动,以便学生将所学新知进行灵活的梳理、加工。这是深度引领。
4.实现一种延伸——深度开发,拓展新知
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只注意孤立的、个别的问题解决,应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理解,对教材进行深度的二次开发,对教学进行系统设计,引导学生发现文本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展所学的知识,把握思维拓展的绝佳机会。
笔者曾听过一节《天鹅的故事》(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课时的公开教学,整节课环环相扣的四步设计令人耳目一新。
整个教学设计,教师先引导学生把故事还原到一句话,然后层层叠加文本内容,演绎出故事的三种写法,在故事的三种写法的比较中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理解作者运用“场面描写”、“点面结合”、“故事套故事”等写作形式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从而试图帮助学生建构起文本的意义与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思维拓展的具体要求都得到很好的体现。
正如成尚荣先生提出的: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教学的根本性变革在于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是“让学”[3]。深度学习贵在参与,重在思考,妙在引领,巧在拓展。通过多种有效途径,让我们的文本真正“活”起来,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发展”起来,让我们的教学真正“高效”起来,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求!追求深度学习梦想的路远没有尽头,让我们继续用智慧探寻……
参考文献:
[1]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5).
【关键词】新课; 导入; 方法
好的课堂导入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增添课堂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为创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下面,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体会和前人的经验,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新课导入的方法与技巧。
1 开门见山导入法
这是在进行新课时教师直接从课题中提出新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从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直接进入学习状态。如在教学实践活动课《铺一铺》时,教师可以直接导入新课,告诉学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动手摆一摆,铺一铺,探究哪些图形可以密铺,哪些图形不可以密铺,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 情境导入法
这是新课改以来使用最多的课堂导入方法,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教材内容和实际的学习目标出发,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导入新课。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通过创设两个班分卫生区,其中一个卫生区是长方形,另一个卫生区是平行四边形,这两个卫生区的面积是否相等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出要比较它们的大小,必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教学目标。这样把学生的好奇心由潜伏状态变为积极的活动状态,在愉快、热情的情绪中投入学习,收到较佳的效果。当然,情景的创设必须与课堂学习内容有关,为教学目标服务。
3 故事激趣导入法
这是把新课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编成故事,通过新颖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到愉快而又充满探究的问题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如教学《数的整除》时,讲孙悟空在花果山摘33个桃子,给猪八戒偷去9个,沙僧知道了到孙悟空哪里揭发,要求把桃子平均分,悟空同意了,八戒说还是猴哥好。再问学生,它们每人分几个桃子?学生兴趣盎然,竞相发言。再如教学【按比例分配】时,讲一个富翁去世后,留下九千万美金,在给律师的遗书上,关于财产分配,孩子们的继母分得三分之一,两个儿子分得余下的三分之一,女儿分得余下的六分之一,那么,它们每个人可得多少财产,从而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进而引出新课主题。
4 知识迁移导入法
知识迁移导入法即所谓“温故而知新”,是从旧知识入手,教师根据知识间联系设计具有严格思维程序,让学生积极思考,逐步从已知向未知过渡,主动顺利的领会新知识。例如,在教学《口算乘法》时,教师可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板书3个6是多少的习题,待学生口答后,再让学生回答3个10是多少,最后让回答3个16是多少,学生根据以上回答很快就能算出正确的结果。这时揭示课题,学生很快掌握了口算方法,轻松愉快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淡化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有效降低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
5 悬念导入法
教学时以悬念作为学生的好奇心的出发点,不但会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会使学生们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导入新课,避免了平铺直叙之弊,又可收到寓教于趣之效。
6 类比迁移法
利用知识间的迁移规律,对同类知识进行类比,以获得新知。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根据分数同除法的关系,从“商不变性质”推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新知,而且也强调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7 联系实际法
数学是和人们生活生产实际联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许多数学知识都直接源于生活生产实际。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实际事例出发,使他们意识到数学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性,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增强求知欲望。如:“多位数的认识”。首先设计一组一万以内的读写练习。由于是已学的旧知识,学生能很快的读写出来。接着出示:我国已有1300000000人口,领土面积6900000平法米......学生由于只接触到万位以内的数,因而读不出来: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需要的数的范围往往是非常大的,万以内的数是不够的,这节课我们学习“多位数的认识”。
8 归纳导入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具体实例的本质属性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从而得出概念,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如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自己切土豆的过程;及时归纳:切第一刀,发现一个面;切第二刀时,发现一条棱;切第三刀时,发现一个顶点,这样就让学生建立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感性认识,初步学会从面、棱、顶点这三个几何要素去认识它们,以形成初步空间观念。
9 竞赛导入法
教师根据小学生好强、争胜、爱表现的心理特征,在新课前设计富有竞争性的小比赛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去,这样学生能迅速进入竞赛角色,投入地学习新知识。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前,先让两个学生上黑板涂两个相差很大的正方形的小格和长方形的大格,通过比较发现涂长方形大格的学生动作尽管很快,但仍赶不上涂正方形小格的学生,根据竞赛结果不难发现:两块图形的面有大小,从而体现出面积概念中面的大小不同的含义,使学生对面积概念先建立一个重要的感性认识。
10 设疑导入法
在新课开始时,提出新颖而有一定难度的、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题目,让学生产生疑问、猜想等,使学生思维活动有确定的目标,这样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讲“三角形的特征”时,巧妙的设计三个口袋,每个口袋只露出三角形的一个角,有的露出锐角,有的露出直角,有的露出钝角,然后让学生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三角形。这样有肯定有否定还有不能确定的变化状况极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课的类型搞好每一节课的导入设计,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做到导之有序,导之有理,导之有度,就能把握知识的连续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习。事实上各种导入法并不互相排斥,有时几种方法融合会使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新课导入的方法与技巧”;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
[4] 奚定华著《数学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