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士官事迹材料

士官事迹材料

时间:2022-06-06 22:17:29

士官事迹材料

第1篇

转业士官抗击疫情先进事迹材料

自X疫情爆发以来,作为X的一名转业士官党员,X同志积极参与防疫工作,下沉X社区、一线战“疫”,协助社区开展值班值守、宣传劝导、环境消杀、上门测量体温、信息统计、进出人员登记、生活物质配送等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充当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员,冲锋在一线的疫情监测员,社区群众的生活服务员。

得知社区社区要组建“三无小区”消毒小分队,有着部队X年防化洗消经验的他,立即报名参加。消毒工作是防疫的重中之重。为提高小组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X首先对消毒组成员进行X知识的培训,严格认真的教大家如何正确穿脱防护服及佩戴护目镜等一系列防护工作规范操作。

为了更好的保持“三无小区”内空气新鲜畅通和环境清洁,消毒组实行日间消毒轮班,使用稀释好的次氯酸钠消毒液展开无死角彻底消毒。每天对小区进出口、围栏、楼道、垃圾桶等物体表面以及人员流动密集的场所进行消毒。

同时,充分发挥优势,以“艺”战“疫”。将消杀工作的知识要点与步骤,精炼成通俗易懂的“十字口诀”。在工作中,利用微视频、短视频、动画、摄影、手机交互等现代创作手段,做普及性消毒知识宣传,做一线消毒人员能看得懂的作品,精心创作,一大批抗“疫”作品相继问世。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X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群艺工作者“我是党员我带头、疫情防控冲在前”奉献思想,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第2篇

社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一)

从20xx年开始,当每年春秋换季之时,驻平65571部队某连队的官兵们都会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家住铁西区北沟街西二里委七组的***老人每在这个时候都会把自己亲手缝制的拥军鞋垫拿到连队,亲手分发到部队的战士手中。

今年76岁的***,从原市二轻局秘书科退休,是一名有着47年党龄的老党员。老人有三儿一女,各自成家,他和老伴张玉平独自生活。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组织部门把他的关系转到了北沟街社区,***便在西二里社区这个大家庭里发挥着余热。20xx年的夏天,西二里社区与驻平65571部队某连官兵一起联欢,***得知战士们离家都很远,平时训练很艰苦,鞋垫磨损得也非常快,外面买的鞋垫不结实,用不了几天就穿破了。联欢会结束时,老人为部队战士缝鞋垫的念头油然而生,他的想法得到了老伴张玉平的大力支持。他们每年都会根据共建连队的官兵需求,为大家制作拥军鞋垫,后来,又开始为连队的战士们制作帽子和手套,从20xx年至今,他已经做了超过700双鞋垫,不仅温暖了官兵们的双脚,更温暖了他们的心。

***老人会缝鞋垫缘于他年轻时学过缝纫手艺。17岁那年,他在四平市工艺绣品厂当工人时,向厂里的师傅学会了缝纫和刺绣,后来,家里买了缝纫机和码边机,一些缝缝补补的活计就在家里解决了。***说,“缝制鞋垫也要讲究技巧,布料必须铺平,针线还要匀称,否则硌脚。”闲不住的***老人用退休金买来线团和大绒面料。为了保证鞋垫合脚,他特意要来了每个战士的鞋号。

说起制作拥军鞋垫等物品的时候,王老露出了快乐幸福的笑容:“我对子弟兵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说句心里话,缝制鞋垫的工序很复杂,要经过黏合、裁剪、缝制等步骤。老伴张玉平先将垫布一层一层地挂浆、粘贴,烘干后,他再照鞋样裁剪,最后一针一线缝制,一双鞋垫要缝上几百针。65571部队某连战士李青海对记者说,王大爷很辛苦,经常来帮助我们,他缝制的鞋垫吸水性好,牢固,冬天穿起来很舒服、很暖和。今年,又给我们炊事班做起了帽子、套袖。一次,王大爷在给部队送鞋垫的时候,一位山东籍小战士紧紧握着老人的手说“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一定站好岗,放好哨,做优秀的士兵。”共建连队的穿过***鞋垫的战士高双印把老人的生活挂在了心上。今年夏天,高双印等三名小战士打着雨伞,抬着一箱新鲜蔬菜找到老人的家,战士们把亲手栽植的茄子、柿子和黄瓜等蔬菜送给王大爷。***老人被这种军民鱼水之情深深地感染着。

西二里社区主任陈世艳对记者说,王大爷为社区做的事从来不和别人提起,但也有人讽刺过他,“哎呀,老王头,你没事就帮社区、帮部队做活,你得到什么好处了,”王大爷只是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说,挺坦然的就过去了。他就是凭心去做,去感染身边的人。几乎西二里社区的每个居民都认识***老人,社区老年活动室方凳上的坐垫是他亲手缝制的;社区里40多平方米的老年秧歌场地是他一锹一锹平整的;居民邻里纠纷是他赶去进行调解和好的。与***老人家住一个楼栋的西二里社区居民吕连霞说,***是我们社区的优秀共产党员,经常为我们服务,缝制暖气片套,还给我们做鞋垫,因为王大爷也很大年纪了,他还帮我们做这些,我们很感动。这不,社区那套新棉裤、新棉袄是他刚刚送来准备捐给四川地震灾区的……。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让大家感到钦佩。

***居住的北沟街西二里委曾是我市的棚户区改造1号地,去年夏天,***和其他1000多户居民高高兴兴地回迁到被命名为“滨河家园”小区,今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暖气楼。“这楼房建的多好啊,现在屋里热乎乎的,阳光一进来,满屋子通亮,棚户区居民生活很幸福,在这么好的环境中安度晚年,能够为战士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感到欣慰,我对子弟兵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我要为战士们继续缝制下去,”***老人自豪地说。

社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二)

社区民警事迹材料

由于辖区连续七年没有发生入室抢劫、入室盗窃等刑事案件,没有被打击处理人员,耿成全同志于xx年、xx年、xx年连续三次被自治区公安厅授予“预防犯罪能手”光荣称号。xx年、xx年、xx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xx年4月被呼市公安局嘉奖一次,在xx年度呼市公安局组织的业务考核中全市第一;因辖区连续六年无吸毒人员,xx年4月,耿成全同志被市政府评为“禁毒先进个人”,xx年、xx年被玉泉区分局评为工作先进个人,xx年,耿成全同志荣立个人二等功,xx年,耿成全同志入选全市公安的十佳基层基础标兵。

一、勇挑重担,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耿成全同志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的一言一行处处体现一名党员的党性原则和政策水平,把辖区的治安稳定和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作为他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他作为一名公安民警高度政治责任感、工作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19xx年,耿成全同志调任三里营东社区任社区民警,由于该社区为城郊结合部,治安状况复杂,基层基础工作有待于加强改善。接手以后,他一头扎下去,以其特有的谦逊工作方式,迅速融入群众之中,关键时候他甚至一段时间吃住在管区,以实际行动来告诉群众,民警耿成全是真心听取群众对公安工作看法和想法的,是来解决问题的。真心换来民心,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众越来越信任他们的民警“小耿”了。随之治保会、联防队等组织也纷纷健全壮大起来,九年来该社区刑事案件得到有效遏制,人口管理效果突出,没有被打击处理人员,“无毒社区”成果不断巩固,辖区没有“××功”等xx组织人员,没有群众上访事件,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四无小区”。心血和汗水,浇灌出丰硕的果实,使三里营东社区成为社区警务建设的典范。

二、贴近群众,构建稳定和谐平安社区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耿成全同志以开创人民满意的派出所为契机,在社区积极开展民情调查,根据工作职责,努力去解决群众困难。19xx年六月的一个深夜,耿成全同志接到辖区回收公司宿舍居民的求助电话,水管冻裂,要求帮助。他立即骑车赶到现场,由于井内积水已满,他只有一桶一桶往外提,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井中的总闸露出水面,时间不等人,在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下,他毅然跳进冷水中,排除了险情。居民朱和平一家都下岗了,且疾病缠身,在最困难的时候,耿成全把米、面送到了他家。居民杨玉柱孩子的“农转非”户口一直得不到解决,他调查了解以后,主动给其办理了审批手续,并将办好的户口送到杨玉柱手中,周围居民纷纷叫好。时间长了,居民也把他当成了自家人,xx年10月,铸造厂的居民听说他妻子要生小孩,自发送来婴儿用的小棉被、小枕头等用品,警民关系之深,可见一斑。

三、建立新型社区警务机制,加强“三基”建设

xx年初,石东路派出所作为社区警务建设的试点单位,耿成全立即在治安环境较为复杂的民族储运公司宿舍区建立了社区警务办公室,想方设法配齐了硬件配套设施。该警务室的成功运作,不仅使治安辅助力量有了办公地点,更主要的是方便了小区内居民报警求助、办理户口、身份证和举报线索,提供了快捷的服务和法律支持,成为公安工作深入的一个纽带。

社区好人好事事迹材料(三)

第3篇

王杰是20世纪60年代和雷锋齐名的英模人物,是那个时代革命青年的标杆。他是装甲兵某部工兵营的一名班长。1965年7月14日,在带领驻地张楼公社的民兵进行地雷实爆训练时,出现了意外情况:拉火装置失控,发生自燃。当时,在场的12名民兵都惊呆了,不知如何是好。而有丰富爆破经验的王杰知道,此时只要自己身体向后一仰,就可脱离危险。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在导火索马上要烧完的那一刻,大喊一声:“快闪开!”纵身跃起,扑向炸药包,用自己的身体把炸药包完全盖住。轰的一声巨响,炸药包爆炸了,在场的12个民兵得救了,而年仅23岁的王杰牺牲了。英雄的生命化作一颗闪亮的新星,光华夺目飞向浩浩云天。

王杰的事迹无疑是感人的。但接下来的善后处理却十分耐人寻味。上报到师党委后,派来的调查组起草调查报告时,要写清王杰牺牲的具体情节,就遇到一个问题:拉火管为什么会自燃?是因为拉火管自燃,还是王杰操作失当造成的爆炸?而根据在场的12名民兵的叙述,王杰的操作完全正确。可是,又实在无法解释拉火管自燃的原因,于是几经周折,师党委只好把王杰的牺牲定性为“一起由于违反操作规定而造成的责任人死亡事故”。这样认定的话,王杰不但不是英雄,而且将被认定为有错误。而此时,张楼公社的领导和群众还不知道师党委的结论,但不明白部队为何迟迟不能确定王杰的烈士身份。天气热了,群众和部队搜集到的王杰遗骸保存不住,需要赶快下葬。于是张楼公社党委书记来到部队说,王杰是为了保护民兵牺牲的,当地群众和干部强烈要求将英雄安葬在他牺牲的地方。部队同意了。7月16日上午,张楼公社党委书记在王杰的灵柩前引路,得救的人和家属以及公社干部扶着王杰的灵柩一步步缓慢地走向墓地,群众和部队官兵跟随,组成了一支从头到尾有十几里长的送葬队伍,一路哭声,感天动地。王杰下葬后,大家仍自发地守在墓地,久久不愿离去。

然而,就在部队下午举行的追悼会上,营教导员在悼词中仍按照师党委定下来的结论,说了这样的话:“王杰身为班长、以及技术能手,酿成了不该发生的恶性事故,给部队建设和人民群众造成了损失……”这个追悼会引起了全营官兵的不满:不管怎么说,王杰为了掩护在场的12个人,用自己的粉身碎骨,挽救了其他人的生命,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出来的。王杰是伟大的,他不是英雄,还有谁能当英雄?而王杰生前所在连的官兵对此更是不理解。战友们写了许多怀念王杰的文章,表达自己的哀思。追叙王杰平生的事迹,大多数是连里干部都不知道的。他们说,王杰平时踏实肯干,从不表现自己。做的好事难以计数。平时最苦最累的活、最难最险的事,他总是抢在前头。但他自己从来不说。被救的民兵和人武干部知道这个结论后,更是又悲痛又气愤。他们既是被王杰救下来的人,又是王杰英勇献身的见证人。他们联名给部队领导写信呼吁:“王杰教员是为我们死的,不能冤枉他呀!”

调查组组长、师政治部主任刘德一在得知战士和群众的意见后,请求师党委再让他带队重新调查。除了重新走访被救的12个人外,还到王杰生前所在连,听了王杰战友对其生前所做的好事的介绍,并发现了王杰从不示人的20多本日记。一翻开日记本,刘德一就流泪了。那是王杰金子般的心灵流露呵:

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前途?革命事业就是前途。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

……

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

日记中,还几十次提到、、雷锋等英模的名字,并且对照英模不断寻找差距。显然,王杰的英勇献身,是偶然中的必然,是有其深厚思想基础的。我们不但差一点埋没了英雄,而且差一点冤枉了英雄。

调查之后,刘德一在返回师部的途中,巧遇青年部副部长崔毅。崔毅得知了王杰的事迹后,立即改变了行程,和刘德一一起来到师部,进一步了解王杰的情况。并向军区政治部主任写了一份报告。7月下旬,军区又派出调查组,重新对王杰的事情进行复查。经过半个多月的调查,认定这是一次意外爆炸,王杰是舍己救人的英雄。与此同时,王杰所在部队的师党委在听取刘德一汇报后,又传阅了王杰的日记,大家无不为英雄的事迹和精神所感动。随即向装甲兵党委报告了新的调查情况和师党委新的意见,并且请求撤回原来的结论材料。

按说,到了这一步,王杰的烈士身份可以认定了吧?不然。因为装甲兵党委认为,必须拿出最有力的证明材料,才能说明王杰不是因为操作失误而出现爆炸事故的。为此,装甲兵党委决定再派一个专家小组赶到事发现场,对王杰使用过的炸药和拉火管进行检测。专家们非常认真负责,他们不仅再次找到见证人了解情况,对实物进行了检测,还在现场找到许多爆炸后的遗留物,进行科学鉴定。并用王杰使用过的同类爆炸材料进行了30多次爆炸试验。最后,结论出来了:一、当时所用的拉火管已过期,会突然发生引爆,这是采取任何补救措施都来不及的,是不可抗的。而且这样的隐患,只有火药专家们进行实物检测时才能发现,作为一般爆破作业专门人员的王杰是发现不了的;二、王杰虽然发现不了拉火管过期,但怎样躲避炸药包爆炸时的杀伤角,他是完全清楚的。从事发地点王杰所处的位置看,在炸药包爆炸的瞬间,只要他向后仰倒,就完全可以躲避爆炸时形成的45度最大杀伤角,保住自己的生命。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王杰是为了救别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真正英雄。他的形象是高大的,他的灵魂是高尚的。

专家的结论一出来,英雄的壮举终于大白于天下,一切尘埃落定。于是乎,师党委再次开会,在确定王杰为革命烈士的基础上,又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重新为王杰召开了规格更高的追悼大会。而王杰的英雄事迹材料和他的日记,被打印多份,逐级上报。各大传媒报道王杰事迹后,引起军委秘书长罗瑞卿的注意,指示在部队进一步扩大宣传。再后来,又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注意,纷纷发表谈话或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学习王杰,王杰成为一个时代的英雄楷模……

第4篇

关键词:刘大櫆;生平;事迹;考辨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5—0157—04

自清朝乾嘉以来,文人学者对“桐城派”的研究成果丰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桐城派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各方面研究都有所深入、发展,包括对桐城文学流派代表人物《年谱》的再整理和再充实。对于刘大櫆年谱的整理成果主要表现在吴孟复先生的《刘海峰简谱》和孟醒仁先生的《桐城派三祖年谱》里;另外,蔡锦芳先生曾在《中国典籍与文化》上撰文对个别问题作了考证。尽管成就明显,但各家年谱及其他相关文献对刘大櫆生平中一些基本事迹的描述存在分歧和错误。如刘大櫆的出生年问题,吴孟两家年谱说法不一:有认为康熙三十六年,有认为是康熙三十七年;又如刘大櫆入湖北学使幕的时间,两家也存在分歧;尤其是对刘大櫆后期事迹行踪的描述,各家意见出入很大。这些问题的正确解决,应是当代桐城派研究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进一步深入桐城派研究必须完成的基础性工程。鉴于此,笔者不揣固陋,针对有关问题,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考辨。

一、刘大櫆生年考

出于自身科场失意的特殊经历,刘大櫆一向很少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及自己的年龄,他写文章也很少像其他人那样在末尾标上“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作”的字样。这给我们了解刘大櫆的生平活动制造了障碍,也给我们的作品编年工作增添了困难。甚至连其生年问题,至今都没有一致的结论。关于刘大櫆生年,当时文献记载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刘大櫆弟子吴定《墓志铭》言其“年八十二”,《祭文》言“天赐公寿,八十二秋。”一是同乡姚鼐《传》文中言其“年八十三”。现代人基本依据此二说,吴孟复《刘海峰简谱》认为姚刘同乡,语当可信,遂从姚说,认为刘大櫆出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孟醒仁《三祖年谱》则以吴定《墓志铭》和《祭文》以及《辞源》等书为据,认为刘出生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并言:“但姚鼐作《传》,言其八十三岁,可供参考。”看来,孟醒仁采取康熙三十七年说,但对姚鼐三十六年之说,没能找出证据进行否定。

笔者认为,姚鼐的说法有误,吴定等人的说法是正确的。依据是刘大櫆自己提供的一则材料。在《刘大櫆集》卷十《祭张闲中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昔在康熙之辛丑(笔者按:公元1721年),初托子以交契,愧学业之未成,年甫(笔者按:刚,才的意思)臻于廿四。举一世以杈枒,子独揄芬而匿秽。信两情之无疵,与草木同其臭味。”①看引文中字下有标点的部分,可知刘大櫆1721年时,年刚二十四,即虚岁二十四。根据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推知,刘大櫆生于公元1698年。因此笔者断定,刘大櫆生年问题当以吴定说法为准,即刘大櫆(1698—1779),享年八十二。姚鼐《传》文和吴孟复《简谱》说法有误。

二、刘大櫆入湖北学使幕时间考

关于刘氏入湖北学使幕时间问题,研究者说法不一:首先,吴孟复《刘海峰简谱》中言:“乾隆十九年(1754)甲戌,(刘)应湖北学政陈浩聘,入其幕中。”②其次,孟醒仁《三祖年谱》第127页有:

1753年乾隆十八年癸酉刘大櫆五十六岁

大櫆入湖北陈学使幕,充幕宾。按学使乃指陈浩,其任湖北学使,《通志》年月失考。考大櫆《寄叶书山》诗自注:“予以经学应举在京,值书山视学贵州、湖南时。及彼事峻北上,予又在湖北学使幕中。”又考《清史列传·叶酉传》,谓酉于“乾隆十二年提督贵州学政。十七年提督湖南学政”。又,《湖南通志》载十五年任。学使三年一任,此乃连任,应为十五年任,十七年底任满,回京述职。则大櫆约于十八年春间入陈学使幕。故系于此年。

春,将赴湖北学使陈学使幕,道过好友倪司城家,读其所作诗。为作《倪司城诗序》,序从略。(《海峰文集》)③

笔者认为,刘入湖北学使幕时间吴孟复《简谱》所言为是,而孟谱这段文字则存在多处错误。

首先,证据错误。本谱言十八年春,大櫆赴学使幕,以叶酉任学政事为据。并引《清史列传·叶酉传》,谓酉于“乾隆十二年提督贵州学政。十七年提督湖南学政”。又,《湖南通志》载十五年任。学使三年一任,此乃连任,应为十五年任,十七年底任满,回京述职。关于叶酉任贵州学政的时间,乾隆十二年至乾隆十五年,诸书所载相同,但就叶酉任湖南学政的时间,各书所载不同,主要有两种。一是,乾隆十五年说。(有《湖南通志》,《清代职官年表》)。二是乾隆十七年说,(有《清秘述闻》、《清史列传》、《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073404号》)。笔者依据《乾隆实录》记载,认为应以“乾隆十五年”说为准。材料如下:

八月。辛未朔。丙戌(笔者按:十六日)。谕:直省学政,已届更换之期。安徽学政双庆、广西学政罗源汉俱著仍留原任。湖北学政,著葛德润调补。湖南学政,著叶酉调补。④

据上文可知,叶酉任湖南学政应是“乾隆十五年八月”。又《清秘述闻》第344页载:“庄存与,字芳耕,江南武进人,乾隆乙丑进士,十八年以侍读学士任湖南学政。”⑤《清代职官年表·学政年表》亦载:庄存与于乾隆十八年九月戊辰,任湖南学政。可见,叶酉应于十八年九月离开湖南学政任。

那么叶酉任湖南学政的时间应为乾隆十五年八月至乾隆十八年八月,任期三年。孟谱言“此乃连任,应为十五年任,十七年底任满,回京述职”之言不妥。叶酉并非连任,也不是乾隆十七年底任满回京,而是于乾隆十八年九月任满回京。则孟谱以叶酉十七年底任满回京,并推言其十八年春入湖北学使幕,显然不确。

其次,大櫆十八年“春,将入湖北陈学使幕,道过好友倪司城家,读其所作诗。为作《倪司城诗序》。”此言误。据《清代职官年表·学政年表》载:陈浩于乾隆十八年九月甲子十二日任湖北学政。⑥那么,十八年春,陈浩尚未有湖北学使任,大櫆如何能未任先赴,于十八年春往陈学使幕呢?又据大櫆《倪司城诗序》言:“岁庚午,司城一至京师,余与相聚才数日,怅然别去。忽忽阅四岁。今春,余将之武昌,道过司城。司城出酒肴共酌,意气慷慨,其平时飞动之意,犹不能无。然而司城年已七十矣。”庚午之岁是乾隆十五年,司城与大櫆相见,“忽忽阅四岁”之后,应当是十九年。根据上述两则材料来看,《序》中所言:今春,余将之武昌,道过司城。这里的“今春”应是乾隆十九年春,刘大櫆赴湖北学使幕,此时叶酉已离开湖南回京(根据上述文字知,叶酉于乾隆十八年九月离开湖南学政任并回京),这种境况与刘大櫆《寄叶书山》诗自注语:“及彼事竣北上,予又在湖北学使幕中”所言情景相合。

因此,“大櫆入湖北陈学使幕,充幕宾”之事在乾隆十九春,不是十八年春。鉴于此,孟谱中“其道过倪司城家,读其所作⑦诗,为作《倪司城诗序》”等事迹俱在十九年,而不是乾隆十八年。孟谱此年下所录诸多与湖北及学使幕有关的事迹(见该谱第127页)俱应移于十九年下。

另外,尚小明《清代士人游幕表》载刘大櫆“1753—1755在湖北学政陈浩幕”。⑧应据此改为“1754年—1755年在湖北学政陈浩幕”。

三、刘大櫆入黟时间考

关于刘大櫆赴黟任教谕的时间问题,此前学界说法有三种:

首先,吴孟复《刘大櫆简谱》言:“大櫆于乾隆二十四年或二十五年在黟。”⑨

其次,孟醒仁《三祖年谱》相关文字如下:

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刘大櫆六十四岁

旋赴皖南黟县教谕任。此后在教谕任约共六年。按《黟县志》载刘大櫆二十六年任,桐城人,副贡生,入名宦传。其前任为吉梦赍,二十五年离任,后任陈国林三十二年任。知大櫆任教谕,前后共六年。⑩

最后,是蔡锦芳在《刘大櫆与徽州学术文化》一文中认为刘大櫆入黟在乾隆二十八年应是不易之论。其材料依据是歙人汪梧凤的《送刘海峰先生归桐城序》。原文如下:

乾隆癸未(二十八年)秋,桐城刘海峰先生官博士于黟。先生抱圣贤之道,精经史百家之言,作为文章,崛奇幻渺,与唐退之、宋欧阳氏相上下。黟地近吾歙,吾数人乃得师事先生,数闻议论。岁丁亥(三十二年),先生去官居歙,于是吾徒与先生共晨夕,乐杯酒,雄论古今得失是非。悲歌欢笑,辄时时益念东原、藻中远隔数千里。不能与先生肆志于山巅水涯之间,为可惜耳。今年辛卯(三十六年),易田又以乡举走都门献赋天子,而先生亦以年髦思返桐城,然后知聚散不常,又不仅以出处之途异也。

汪梧凤是刘大櫆在黟县任教谕时的从游弟子,这篇《送序》是刘离开徽州时汪送别之作,题目中名言“归桐城序”。如果这篇作品可信的话,那么作为及门弟子且亲历其事的汪所述的内容,应该可信。但“乾隆癸未(二十八年)秋,桐城刘海峰先生官博士于黟”这句话本身的意思是值得推敲的。这句话,不一定说明刘一定是二十八来黟任职,只能说明刘二十八年在黟居官,并不能排除刘二十六年来黟的可能。那么蔡锦芳依据汪文,以为刘大櫆于二十八年秋入黟无疑,笔者以为有点武断。《刘大櫆集》有《马湘灵诗序》一文言:“癸未(乾隆二十八年)之秋,湘灵橐其诗遗余数百里之外,使为之序。”又言:“马湘灵名苏臣,马朴臣之弟,桐城人。”从这个数百里之外文字推测,刘此时应该是在黟,与汪梧凤文中“癸卯之秋官黟”时间相合。但这则材料也只能说明刘癸卯之秋即二十八年秋在黟,不能说明刘一定是此时来黟。

而孟谱据《黟县志》认为刘二十六年入黟,笔者翻检嘉庆年间编撰的《黟县志》,所载与孟《谱》内容相合。嘉庆与乾隆时间相去不远,县志所载应该是可信的。因此,笔者认为,刘在二十六年入黟可信,吴氏《简谱》中“刘大櫆二十四、二十五年入黟”的推测不确,蔡锦芳先生的结论也不可靠。

四、刘大櫆若干作品写作时间考

吴孟复《简谱》言:“乾隆二十七年(1762)壬午……是年,江永卒,作《江先生传》。”并言:“海峰为黟学教谕时,‘巡抚托(闵)公(振武)檄令主安庆书院’,诗集中亦有《至安庆书院》。此当在乾隆二十七八或三十年、三十一年。盖二十九年曾在徽州,偕程瑶田、方根矩、吴阆游黄山,而三十二年则已辞去教谕。”

蔡锦芳文依据刘入黟在二十八年说,以为《江先生传》写作时间,不一定在二十七年,可能是后来江门弟子请托而作。笔者认为,其二十八年说牵强,所谓后来弟子请托之说更为牵强,难以让人信服。孟醒仁《三祖年谱》亦认为,《江先生传》作于乾隆二十七年。笔者认为,吴孟年谱所言是。

至于《至安庆书院》写作时间问题,吴孟复《简谱》所言过于宽泛。蔡文认为,应作于三十二年。根据当时制度,各地的教职人员由各省巡抚负责选聘。笔者以为,“巡抚托闵公振武檄令主安庆书院”之事,应在二十九年第一届任满或三十二年上半年第二届任满时,正值刘大櫆斟酌去留之际发生。根据其诗集中《至安庆书院》等诗来看,刘大櫆确实去过安庆书院,并在途中作《至安庆书院》等诗。但除了这几首诗,没有任何资料能证明或反映他有安庆书院任教的经历。笔者以为,刘大櫆确实去过安庆,但他主讲安庆书院之事,未必竟成事实。

五、刘大櫆离黟后去向及归里事宜考

刘大櫆于乾隆三十二年去黟县教谕一职,这是大家共同承认的,《黟县志·职官·学校》中有明确的记载。且其下一任任职时间是“乾隆三十二年七月”,刘应在七月或稍前离任去黟。但大家对刘三十二年离黟后的去向却说法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

吴孟复《简谱》言:“(刘)自黟去官,应聘至歙,主讲问政书院,金榜、吴定、吴绍泽等从受业。在歙纂修《歙县志》、《黄山志》。”

孟醒仁《桐城派三祖年谱》言:

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刘大櫆七十岁

大櫆归陈家洲(今属枞阳)后,主讲安庆书院,吴定又从之游,继续学习古文及经学。按大櫆《赠大夫闵公传》:“予以黟县博士,巡抚托闵公振武檄令主安庆书院。”(《海峰文集》)则其回桐城约在冬春之间。

蔡锦芳先生文所引汪梧凤文《送海峰归桐城序》中称刘大櫆于乾隆三十二年“去黟居歙”(引文详见入黟时间考部分)。笔者认为,汪梧凤是刘大櫆及门弟子,刘大櫆在徽州后期一直从游,应当知悉刘去黟及离开徽州的情况,其文章所叙应当可信。孟醒仁《三祖年谱》中所谓大櫆“于此年归陈家洲后,主讲安庆书院”,并断定刘于此年冬春之间“回桐城”之说皆误。刘大櫆三十二年离黟后入歙则符合历史事实。

且据汪文可以推断,刘大櫆于乾隆三十二年七月离黟后,遂居歙而教,直到乾隆三十六年归,其后遂“不复出”。又据吴简谱知,此期他在歙县问政书院谋职。而孟醒仁《三祖年谱》中则认为:

刘大櫆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辛卯,辞去安庆书院主讲,归里,盖自此年始。按大櫆《汪在湘文序》:“辛卯之岁,予以老病,将归,诸子相送,远出城阙之外,依依不忍别去。”可见此后不再主讲书院。

根据上文,笔者认为,此处刘大櫆于是年“辞去安庆书院主讲,归里”,误。大櫆于本年归里,不是自安庆书院,而是从歙县归里。又孟谱此处引刘大櫆《汪在湘文序》文,如果用此文来证明其此年离开安庆书院主讲归里不出的话,显然不妥。文中文字只能证明,刘于此年归里,但不能证明刘于此年自安庆书院归里。《序》文中虽言及诸子相送的依依不舍之状,但这里的“诸子”应指在徽州歙县的从游弟子们,包括汪梧凤在内。据郑虎文《汪明经梧凤先生行状》记“梧凤卒于乾隆辛卯(三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春秋四十有六。”汪一直在家乡闭门读书,并没有言其到安庆读书之事;如果据孟《谱》所言,是年辞安庆书院而归,则诸子应在安庆书院读书,与史实不符。又姚鼐《刘海峰先生传》云:“(先生)年逾六十乃得黟县教谕,又数年去官归枞阳不复出。”并未言及刘主讲安庆书院事,而吴孟复《简谱》言:“乾隆三十六年(1771)辛卯刘大櫆七十五岁离歙回桐城枞阳。诸生送至城外河桥,有泣下者。海峰纂修《歙县志》刊印。其后吴定亦多次渡江来请益。”结合吴《谱》、《汪在湘文序》、《送海峰归桐城序》及《汪明经梧凤先生行状》中所言,慎重思之,这场归里送别,应是从徽州歙县归里,而不是在安庆送别。因此,孟《谱》乾隆三十三年至三十六年刘大櫆曾主讲安庆书院之说内容皆误。

注释

①②⑨[13][14][15][20]刘大櫆:《刘大櫆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14、619、619、82、620、620、620页。

③⑩[16][17]孟醒仁:《桐城派三祖年谱》,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7、142、152、159页。

④《乾隆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一),中华书局,1999年。

⑤法式善:《清秘述闻》,《清秘述闻三种》(上),中华书局,1982年,第344页。

⑥⑦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第四册),中华书局,1980年,第2660页。

⑧尚小明:《清代士人游幕表》,中华书局,2005年,第84页。

[11]蔡锦芳:《刘大櫆与徽州学术文化》,《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3期。

[12]汪梧凤:《松溪文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十辑第二十八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148页。

第5篇

缅怀革命烈士,体悟红船精神

二、活动意义

1. 参观革命烈士陵园与事迹陈列室,实行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了解民国时期中国内忧外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 聆听**校长的一堂课,感受革命烈士在革命年代的家国情怀、红船精神和人文精神,深化学生对红船精神的认识。

三、活动时间

4月*日(周六)上午9:00-10:30

四、活动地点

***革命烈士陵园

五、活动对象

高一、高二年级

带队教师(3 人):********

六、活动流程

9:00在烈士陵园广场集中:整理队形,献花、默哀。

9:00—9:10重温入团誓词:在***班团支书带领下,重温入团誓词;

9:10—9:30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在***校长带领下,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和事迹陈列室,通过自主学习的途径了解革命烈士生平事迹;

9:30—10:00聆听校领导讲红船精神:***校长带学生进一步了解69名革命烈士中的较为突出的事迹和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红船精神;

10:00—10:10学生代表讲革命烈士事迹:***班团支书重点选取一名革命烈士讲述其事迹与贡献;

10:10—10:20学生代表分享感悟:4名学生代表结合红船精神和革命烈士光辉事迹,发表对此次团日活动的体会与收获;

10:20—10:30校领导总结发言:师生共同为革命烈士献花,***校长为本次团日活动进行总结性发言。

七、准备材料

1.校团委在活动前准备好鲜花;

2.活动当日学生需着校服,团员需佩戴团徽,并携带团章或入团誓词(见附件)。

八、安全保障

    正值周六放假,参加团员统一由父母车辆接送,确保交通安全!

九、 宣传工作

第6篇

近日,我对分公司下发的《关于在全省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向胡万春、张明俊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及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刻学习,并且结合自身进行了深入思考,我从心里由衷的敬仰两位共产党员前辈,从他们的事迹中我受益匪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胡万春、张明俊同志身先士卒,严格践行了习近平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用自己的言行为广大的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作出了榜样!

这两位普通的村官,在他们短暂的人生里留下了不朽的精神与璀璨的传承,胡万春、张明俊同志时刻提醒着我们广大党员同志,领导干部始终要把永远听党话,坚定的跟着党走作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信条。他们用自身的事迹告诉我们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党员干部修身做人就是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加强党性锻炼和自身修养。更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践行“三严三实”。

我虽处于汉川分公司基层,但有幸通过这次学习了解到了胡万春、张明俊同志的事迹,他们一心为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基层干部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的真情挚爱并且深刻认识到他们对党忠诚,他们临危不惧,冲锋在前的英雄本色,尽职尽责,一心为民,胸怀大爱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深刻学习,把立德摆在首要位置,牢记入党誓言,铸牢理想信念这个主心骨;把实践作为砥砺品质的课堂,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矛盾问题中培养“三严三实”作风;把慎独慎微作为严格律己的操守,努力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更是两位同志给予我们的箴言。

作为汉川分公司南湖收费站的我,也和两位村官同志一样,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基层,但我要像他们一样,不仅要干好本职工作,为来往的司机朋友提供优质服务,在工作中应该身先士卒,尽职尽责!在生活中,更要乐于助人,胸怀大爱,保持和谐的同事关系,始终要为公司的蒸蒸日上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我更认识到对党忠诚,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严于律己,乐于助人是张明俊同志留下的不朽的精神,临危不惧,冲锋在前,尽职尽责,胸怀大爱是胡万春同志优秀的品质。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要严格践行“三严三实”,把它们作为日常工作的基准,为人做事的准则,时刻牢记张明俊、胡万春同志的事迹,要以他们为学习榜样,以思想自觉提升行动自觉,督促自己,完善自己,早日为南湖收费站,为汉川分公司的建设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社会添砖加瓦。望领导督促指正,我定将此次学习心得铭记于心,以全新的更好的姿态投入到收费站工作中去。

第7篇

近期学习了当代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材料,又从网络、报刊等媒体上详细了阅读了张云泉同志的先进事迹介绍,在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他的一个个故事,折射出了当代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向张云泉同志学习,最基本的是学他如何做人、做官。张云泉奉行“做人必须象人,当官不可象官”。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22年来,他坐的是“清水衙门”,干的是机关最难的活,但他始终不忘做人之本,讲人道,为社会不平伸张正义;重人情,为弱势群体流泪奔波;守人格,不为社会邪气面侵蚀;有人德,不为一已之私利面枉公。他时时勒修为官之德,不打官腔,说的都是暖心话、真心话、贴心话;不拿官架,善与百姓为伍,甘为老人洗脚;不耍权术,敢于直面问题,从不推诿扯皮;不为官累,只计人民得失,不争个人仕途。他的一言一行,他的所作所为,与另一位党员的先进代表郑培民的“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是高度统一、一脉相承的。张云泉同志先进事迹的核心就是“做人、做官”,其精神实质就是:坚持党性,忠于事业的政治品格;牢记宗旨,必系百姓的公仆情怀;勒勉务实,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严于律已,一身正气的高尚情操。

对照张云泉同志的先进事迹,自己在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最大的差距就是思想的同化,行动的自觉。我在就业局工作已有三年,虽然做了不少的工作,但在思想上偶尔会出现懈怠,在日常的工作中,有时缺乏一种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斗志。对一些复杂,疑难的工作,虽然通过交流、沟通、请示等方式加以解决,但自身在创新上远远不够,缺乏精益求精的态度。并且在平时的工作中,得到表扬,可能激动一阵子,学习先进,也可能热情一阵子,但总是缺乏恒心,难以持续。

以张云泉为镜,最迫切的是提高自身觉悟,投身于我县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去。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深刻认识到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的紧迫性。首先要有责任感,并把这种责任感转化为“献身、负责、求实”的工作精神,落实到“干平凡工作,创一流业绩”的实际行动中去。要时刻用张云泉的思想比照自己的思想,开拓创新,解决问题,促进就业,奉献社会。树立做好我县就业工作的五颗心“为民服务的真心,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解决难题的决心,长期作战的恒心,甘守清贫的平常心”。立足本职岗位,围绕中心工作,我将以“五颗心”为出发点和归宿,恪守做人之本,谨修为言之德,时刻践行一名就业工作者和共党员的先进性,为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更上一个台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8篇

一、明朝时期

1. 正德年间

天津最早的方志是明正德年间修的《天津三卫志》,十卷、刊本。《明史・艺文志》卷二有记载“胡文壁天津三卫志十卷”,这是见于文献记载的第一部天津志书。内容有天津名称的由来、建置沿革、山川形胜、城池屯田、学校阅场、物产风俗、人才盛衰、忠孝节义及艺文著述等均有记载。胡文壁未及刊刻此书,“稿垂成而迁去”。到了正德十四年(1519)才由天津副使吕盛将它补完付梓,并名之曰《天津三卫志》。(正德)《天津三卫志》是木刻板存分司亭中,后因失火原版销毁。

(正德)《天津三卫志》的编者是当时的天津兵备道副使胡文壁。其修志事迹见(康熙)《天津卫志》所附载的伦以训序中,翰林院国史编修伦以训在为《天津三卫志》作序中所述:天津列峙官署,莫非甸藩之雄,而所辖之地固错综于郡县间,在两义皆宜志,而旧未有纪也。整饬宪副耒阳胡公既莅事,进属将、父老、诸生问其邦之故,则以无志告,公曰:“是在我。”乃用修政之暇,稽方界,核故实,采异闻,授诸生具草,躬笔削而成之。

胡文壁,字汝重,号石亭,明湖南耒阳人,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明武宗正德(1506-1521)中,历户部郎中、御史,迁天津兵备副使。宦官张忠督直沽皇庄,纵群小牟利,使许多商民失业,胡文壁依法惩治,遭张忠诬陷下狱,谪延安府照磨,掌收发文稿,核对文书卷案。明世宗嘉靖(1522-

1566)初,累官四川按察使。(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39《宦绩》;(嘉庆)《重修一统志》卷362《衡州府》2;清代康熙年间至乾隆年间撰写的《明史》卷188《列传》76《张文明》附等,对胡文壁均有记载。

《天津三卫志》吕盛做跋中述:正德乙卯八月下浣,余受命来兹整饬天津,时户曹郑公士凤以督储寓天津监司,一日召饭于浣浴亭,遍览群公壁韵,重为之惜曰“天津何无志也?”郑公曰:“闻前此整饬胡公汝重修辑垂成,以改选去,弗克终事,稿付学宫收录。韩公守清继之,久值地方多事,诚有待于执事之今日也”余曰:“诺!汝重之余为同年,况斯典旷之久矣,义不敢辞。”

接替胡文壁撰修《天津三卫志》的吕盛,字文郁,明代南直隶建平(今安徽郎溪)人,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授浙江义乌知县,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任湖州知府,改东昌府。后迁天津兵备副使,改云南参政。(康熙)《新校天津卫志》卷2《官职》;(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39《宦绩》,《畿辅通志》卷187《宦绩》;(乾隆)《浙江通志》卷151《名宦》;(乾隆)《天津县志》卷14《明职官》均有记载。

2. 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修的另一部天津方志(万历)《天津三卫志》,是在万历十八年(1590)天津监督仓储,户部分司郎中张常,从山东都指挥使倪云鹏手中得(正德)《天津三卫志》旧刻本,遂与天津副使彭国光商议重修卫志,彭国光委任天津儒学训导胡曰懋负责编纂,搜集资料包括“教化之纯疵,风俗之厚薄,贤才之登进,武职之承袭,军民之利病,营伍之更番,事体之沿革,户口粮钱之增损,祥瑞灾异之互见,御制诗敕之褒封,忠孝节义之纪传,文艺吟咏之标题,寓居隐逸之迁延,物产、商贩之盛衰,甚至民谣巷议有关风化者”。经过“搜罗考证,井井有条,除原志仍旧外,其余应补者增之,应革者注之,天津形势城池,卷首各应图绘者绘之。”万历二十年(1592)纂修完成,彭国光升迁离任,此书由张常于是年刻成,该书除保存了正德本的内容外,还搜集了许多自正德十四年(1519)以后七十三年的天津史料。康熙十一年(1672)《天津卫志》编修时,(正德)《天津三卫志》、(万历)《天津三卫志》都还尚存,并收录了这两部志书的序言和跋语。乾隆四年(1672)(乾隆)《天津县志》序中则说:“邑故卫地,卫志有胡文壁本,甚佳,然不可得,今所存惟康熙间本。”由此可知《万历天津卫志》也已亡佚。

(万历)《天津三卫志》组织编纂者有三个重要人物,彭国光、张常和胡曰懋,张常和胡曰懋已查不到更多的史料和记载。

彭国光,字用卿,明江西德化人,明万历八年(1580)进士。当过晋江知县,万历十七年(1589),以左给事中升天津兵备道副使。据记载居官清廉,才识明敏。其裁驿递,整理海防,尤受称赞。万历二十年(1592),升浙江参政。(康熙)《天津卫志》序例卷2《官职》;(乾隆)《天津县志》卷16《名宦》;(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卷39《宦绩》,(光绪)《畿辅通志》卷188《宦绩》6;《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第1371页,对胡国光均有记载。

二、清朝时期

1. 康熙年间

第9篇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题,4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表中)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2、右图是我国古代一项的水利工程。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①该工程是元世祖 下令开凿的②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A.②③④ 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3、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4、宰相魏征去逝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知人善用的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为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5、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的西安世园会的会徽取名为“长安花”(见右图),取意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这取意于源自我国古代的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 D.行省制6、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B.促进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C.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D.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7、中国是世界陶瓷大国。唐朝代表性的陶瓷工艺珍品是AB CD8、唐朝是我国历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A.遣唐使来华B.鉴真东渡日本C.玄奘西游天竺D.文成公主入藏9、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B.中华文明的起源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10、中国古代文化、科技光彩熠熠,下列人物与称号对应正确的是A.张仲景——诗圣B.王羲之——医圣 C.吴道子——画圣D.杜甫——书圣11、一座古代石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是隋朝的A、赵州桥 B、玉带桥 C、宝带桥 D、泸定桥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唐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 ②唐朝时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③唐都洛阳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④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联系 ⑤玄奘西行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⑤D.①③④13、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地动仪模型① 曲辕犁② 筒车模型③ 罗盘针模型④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14、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15、某同学选用下面两幅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据地图内容判断,该同学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A.西汉推进大一统B.唐朝“和同为一家”C.两宋民族政权并立D.元朝拓展疆域16、宋代是中国瓷器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瓷都的城市是:A、杭州B、泉州 C、景德镇D、广州17、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虽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初期,它就是A交子 B会子 C美元D英镑18、历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我国古 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于A.西汉B.魏晋南北朝 C.唐朝中后期D.南宋19、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 C.元朝大都D.明朝北京20、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 ②围炉而坐,饮酒唱歌,“守岁”。③早起登高,祝福新年。④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D. ①②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60分)得分 评卷人21、朝代更替(10分)(1)依据图标,判断朝代。(6分)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朝代接龙(4分)五代十国、元、隋、唐、北宋、南宋五代十国 元得分 评卷人22、认真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1分)(1)图一: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________(2)图二:名画《步辇图》中,唐太宗接见的是吐蕃首领 的求婚使节,此后公主入藏,“和同为一家”。(3)图三;隋朝工匠李春修建的世界最古老的的单孔石桥——。(4)图四;隋朝修建的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5)图五:唐朝的________,是世界工艺的珍品。(6)图六:《玄秘塔碑》的作者________和颜真卿并称为“颜筋柳骨”(7)图七:北宋时期,四川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8)图八:南宋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他是________。(9)图九:鉴真来到日本,精心设计了________,被视为日本的艺术明珠。(10)图十:玄奘西游回到长安,写成了《 》一书。23、找朋友与判断是非(9分)(1)连线题(5分)A李白 a剑器舞B杜甫 b《秦王破阵乐》C唐太宗c“三吏”、“三别”D唐玄宗 d《望庐山瀑布》E公孙大娘e《霓裳羽衣舞》答案:A —— B —— C —— D —— E ——(2)以下是某学生撰写的《宋代的社会生活》论文中四个主要观点,请你判断它的正误,请在正确观点后的【 】打“√”,在错误观点后的【】打“×”。(4分)(1)北宋初年,奢侈之风盛行,普通百姓都穿着精美华丽的衣服。 【】(2)北宋的肉食中以牛肉为主,南宋时南方人多吃鱼,临安城内外的鱼店不下一两百家。 【】(3)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已经有了。 【】(4)宋代人们出行多用马车,也有驴车,达官贵人出门乘轿也很普遍。 【 】得分 评卷人24、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下图中,图一为大雁塔,图二为小雁塔。唐朝时,新科进士齐集大雁塔下题名留念。武举进士则在小雁塔题名。材料二: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图一为大雁塔 图二为小雁塔。材料三:明经考试中,有一种“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材料四: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唐代的什么选官制度?(2分)其中的武举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开始的?(2分)(2)材料二反映了李世民统治时期的情况,你认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的“帖经”试题会助长什么不好的学习方法?(2分)进士科考诗赋在唐代有什么积极影响?(2分)(4)读了材料四,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25、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材料三、“四大皆空修道义,六根清静解禅缘。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请回答:(10分)(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你能说出当时日本派哪些人到中国来学习?(2分)(2)材料二说的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4分)(3)材料三和唐朝的哪位历史人物有关?请说出他的主要著作。(4分)26、七年级某班同学对隋唐、宋元两个时期进行单元主题学习,设计了如下表格,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8分)时期 主题归纳 问题探究隋唐 盛世经济的繁荣(3分)(1)封建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________ ; (2) 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________ 。 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1分)(3)与唐朝“合同为一家”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宋元 多元文化的碰撞(1分)(4)与两宋政权均存在“战”“和”的少数民族政权是经济重心的南移(3分) (5)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他们会从什么地方出发?(1分)运送些什么东西?(1分)(5)南宋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1分)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C B C C B D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B D C C C A D B C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60分)21、(1)1、隋 2、唐 3、辽 4、北宋 5、南宋6、金(2)1、隋 2、唐 3、北宋 4、南宋22、(1)《金刚经》 (2)松赞干布 、 文成 (3)赵州桥 (4)交通运输 (5)唐三彩(6)柳公权(7)交子 (8)岳飞 (9)唐招提寺 (10)《大唐西域记》23、(1)连线题A —— d B —— C C —— b D —— e E—— a(2)判断1、× 2、× 3、√ 4、×24、(1)科举制(2分),武则天(2分)(2)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2分)(3)是会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知识。(言之有理即可给2分)促进了唐朝诗歌的发展和繁荣。(2分)(4)科举制在唐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是我国历重要的选官制度。(2分)25、(1)遣唐使(1分);留学生。(1分)(2)人物:鉴真(2分);事迹: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2分)(3)人物:玄奘(2分);事迹:西游天竺学习佛法(2分);26、(1)开元盛世或贞观之治(1分)(2)筒车(1分)、曲辕犁(1分)(3)吐蕃或藏族(1分)(4)西夏(1分)(5)广州或泉州(1分)、丝绸、瓷器、茶叶等(1分)(6)市舶司(1分)

第10篇

活动主题: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用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

活动背景:2013年以来,我党各级机关在的号召下,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基层单位,江西省贵溪市金屯镇高公村抢先一步,积极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和资源开展了反铺张浪费教育。经过半年多的集中学习,村委会所属45名党员都认清了奢靡之风的危害,强化了防腐拒腐观念。今年3月5日,是学雷锋日。雷锋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半个世纪了,可他的事迹和精神,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不容忽视的教育意义。雷锋同志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模范,他的这一精神也是反铺张浪费教育的好教材。所以,在这一天,高公村精心策划组织了一场题为“学雷锋精神研讨会”的远教专题活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朱加太、市委组织部远程办主任叶剑锋应邀出席,全村45名党员及36名群众代表前来就学。

活动实录

议程一:收看课件。在活动之前,高公村大学生村官、远教站点管理员杨春燕在平台上下载了雷锋同志的事迹专题片和相关文字资料,并在市委远程办的建议下选取了《永远的雷锋》《雷锋之歌》两部专题片用于播放。鉴于这些年来雷锋的精神和事迹已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化,所以在活动之前,管理员将雷锋同志的事迹材料打印出来,组织党员进行了先期学习。活动开始,管理员参照文字材料对雷锋事迹进行简短介绍,然后播放课件。

议程二:讨论雷锋精神。播放完毕,大家展开热烈讨论。村支委周万益说,村里不少人吃饭多盛,吃不完就倒掉,是浪费;党员朱芳芳说,在那个年代,雷锋同志津贴很少,却能一年省下一两百元资助别人,我们今天收入高了,却有很多人入不敷出,也是因为浪费;村党支部书记李汉富说,学雷锋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反奢靡也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今后要加强自身的作风管理,自觉拒腐防腐。大家相继发言后,由市委组织部朱部长进行总结。朱加太副部长说,学习雷锋不能只停留在喊口号上,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精神的优良传统,又要紧扣时代脉搏,把雷锋精神同时代精神统一起来,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雷锋精神。

议程三:说说个人学雷锋的打算。村民孔凡旺是村里的带富能手,经常无偿帮助村里的贫困户,还无私地向贫困户分享自己的致富经验,因此在今年被评为镇里的“学雷锋标兵”。这次活动中,他更全面地了解了雷锋精神的全貌,也认识到了时代的需要赋予学雷锋活动的新意义。他计划今后从自身做起,厉行节俭,把省下来的资金更多地投入到事业拓展上来、用到帮助村民中去。其余党员也纷纷做了表态。村委会在会上敲定,将这项活动长期搞下去,并由班子成员带头,以承诺的形式把个人的学雷锋计划确定下来,在活动每一阶段结束时对践诺情况进行民主评议。

活动效果

研讨结束后,村委会成员和党员纷纷上交了心得体会和学雷锋计划。大学生村官杨春燕负责牵头,大家坚持将活动向纵深开展。村支委周万益召集全体村民,以谈心的方式提醒村民“爱惜盘中餐”。“爱惜盘中餐”在高公村蔚然成风,男女老幼都开始以剩饭剩菜为耻。杨春燕还拓展了这一学习活动的范围,组织村里的青年党团员成立了“学雷锋志愿队”。志愿队在率先提倡节俭的同时,还广泛开展了向孤寡老人送爱心、帮扶困难家庭、当“清洁乡村”卫士等志愿活动。如今,“学雷锋”已成为高公村的新风尚,“新雷锋精神”正成为高公村的新名片。住在高公村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李汉亮动情地说:“‘雷锋’回到了我们村!”

(作者为江西省贵溪市委组织部干部)

第11篇

梁氏兄弟的黄埔履历

梁鼎铭(1895―1959),原名协荣,祖籍广东顺德龙江,父亲梁紫荣在南洋水师海容巡洋舰上任正管轮职,家中有兄弟姐妹6人。梁鼎铭排行第四,下面尚有一对双胞胎弟弟,即梁又铭和梁中铭。梁鼎铭自小喜爱绘画,初学西画,后改学中国画,梁又铭、梁中铭也自幼在兄长的带领下写生、绘画,走上艺术道路。1917年,为负担家庭生计,梁鼎铭进入英美烟草公司广告部担任美术宣传设计,绘制美人图、月份牌等,收入颇丰。

或许是因为父亲任军职的关系,梁鼎铭自小就立下了救国之志。在英美烟草公司任职时,兄长砺中曾叮嘱他:“常常听你说要救国,但是到了紧要关头,没身体是不行的。”为此,他向当时上海有名的拳师蔡南拳学习拳剑,业余坚持自修国学、绘画。1923年创办天化艺术会,与同好友人互相砥砺,共同进步,梁又铭、梁中铭也是会员。1925年五卅惨案的发生,促使梁鼎铭下定了投身革命的决心。1925年5月30日,上海学生2000余人在租界内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被英国巡捕逮捕100余人。下午,万余群众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闸巡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学生,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国巡捕竟开枪射击,当场打死13人,重伤数十人,逮捕150余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愤慨于帝国主义之蛮横,梁鼎铭毅然离开上海,来到当时的革命根据地广州开个人画展。经朋友陈希曾的引见,他结识了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表达了自己愿意以8年苦学所得的历史画专长,投身革命宣传工作,并期望今后条件具备时能从事历史画的创作工作。极为赏识梁鼎铭的才学和志向,邀请其加入黄埔军校工作,在政治部担任中校艺术股长。

黄埔军校由孙中山先生手创。在国共合作的推动下,军校办学卓有成效,校园朝气蓬勃,大量革命军事、政治人才从军校源源输出。黄埔军校由此成为海内外进步青年衷心向往的热土。梁鼎铭进入军校后,深为校内紧张、火热、战斗的革命氛围所感染。1926年,梁鼎铭充分发挥其特长,为黄埔军校创办了一种新的艺术刊物――《革命画报》。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发起北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黄埔军校师生为骨干的北伐军,接连打败了兵力数倍于己的吴佩孚和孙传芳军队,占领了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省份,将革命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梁鼎铭亦投身北伐,调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中校艺术股长,负责艺术工作,后相继任第8路军政治部组织科长、北路总指挥部政治部宣传科长等职。1928年在上海复职,梁鼎铭自广州潜赴上海,主编《图画京报》,并任北伐军总政治部艺术科长一职。北伐完成后,梁鼎铭奉命赴欧考察德、法、意、比四国美术。归国后,任中央党部建筑阵亡将士公墓委员会艺术专员,为他在南京中山陵旁灵谷寺建筑画室,开始专心从事历史绘画的创作。1934年秋,梁鼎铭患严重头痛症,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严重影响创作。他选择再次回到黄埔军校,担任教官一职,以作短暂的休养。此时军校筹备成立革命历史纪念馆,梁鼎铭担任筹备委员,全权负责该馆图片设计、美术和陈列布展等工作。1938年秋,国民政府西迁入川,梁鼎铭亦举家追随迁徙。1938年冬天至铜梁军校任教官兼新生社总干事,继而任成都军校教官,后因病辞职往峨眉山修养4个月。1939年,任四川綦江战干团主任教官职。

1926年7月,梁又铭和梁中铭孪生兄弟俩应兄长梁鼎铭的召唤,来到广州。梁又铭最初任职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中尉绘画员。9月,任政治部宣传科编纂股中尉绘画员(相关记录见《黄埔军校第五期同学录》,湖南省档案馆校编《黄埔军校同学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版,第151页,以及梁氏后人珍藏的梁又铭先生在黄埔军校任职的委任状),接替梁鼎铭继续主编《革命画报》。1927年10月,升职为政治部宣传科编纂股上尉绘画员。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梁又铭先生20世纪40年代末绘的《忆绘北伐前之黄埔》水墨画。画稿上,高高矗立的旗杆和其上飘扬的党旗为视觉的中心。画面的近景落在黄埔军校校本部直通江面的木码头上,码头前拥拥簇簇停泊着好几艘汽船,不远处一艘汽船正缓缓驶过。码头上隐约可见正朝着黄埔军校走来的人。校本部的欧陆式大门与现在旧址的样式完全一致,门口站着两个持枪的卫兵,大门上挂着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门口左右白墙上分别写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等字,远处隐约可见黄埔军校俱乐部和绵延的扯旗山。画稿绘制入微传神,可见梁先生对那段黄埔军校岁月的深刻追忆和缅怀。

1929年,梁又铭任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战史画画师,并协助梁鼎铭于南京灵谷寺画室创作。1932年一二八松沪抗战爆发,梁又铭请缨赴沪参战。1936年,担任国际新闻摄影社社长,负责全国新闻图片的统一工作。1936年底,在周至柔将军的力邀下,梁又铭投效空军开创《中国空军》月刊。

梁中铭在黄埔军校停留的时间较短。他来到广州后,先在黄埔军校入伍生政治部任职,负责编辑《入伍生画报》。后相继担任广东地方武装团体训练员养成所政治训练宣传科画师、航空救国协会画刊主编、南京京报画刊主编、南京时事月报图画编辑、军委会政训处中校股长等职,抗战时任《阵中画报》社社长。

黄埔军校艺术之花――《革命画报》

作为新型军事学校,黄埔军校极为重视政治教育和政治宣传,印行了大量的校报、期刊、特刊、文集、讲义、丛书、小册子和传单,广泛宣传主义和革命。黄埔军校政治部内设出版科,专门负责期刊、报纸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负有艺术长才的梁氏兄弟在这里找到了用武之地,黄埔军校的许多出版物上都有梁氏兄弟的作品,如为黄埔军校第5期同学录创作的四幅宣传国民革命的插画,而最能代表梁氏兄弟在革命宣传上贡献的,则是由其接力主编的《革命画报》。

《革命画报》是梁鼎铭创办的一本以漫画为主要形式的杂志,颇具影响力和个性特色。画报为周刊,从第1期到第48期基本上逢周五出版一期。第50期后改为星期六出版。此外,画报还在节日、重大政治事件或历史事件纪念日出版特刊,这是画报的一大特色,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先后出版有五卅特刊、民国政府成立一周年纪念特刊、九七特刊、十月革命九周年纪念特刊、反基督教特刊、新年特刊、三八特刊、总理逝世二周年纪念特刊、巴黎公社56周年暨三一八惨案纪念特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16周年纪念特刊等16种特刊,具有鲜明的政治触觉和强烈的时代感。

画报除第38期的二七特刊为彩色外,其余的均为红、绿、褐等单色单页石印,16开的纸横排四版,每版一图或多图,图上辅有简短的文字说明。这样的设计和排版既可当作传单散发,又便于在街衢巷尾张贴,很好地发挥了画报的宣传功能。

从目前所找到的《革命画报》来看,报于1926年5月5日创刊,1927年7月16日出版第60期,跨度一年多。梁鼎铭担任画报的主编,他充分发挥漫画的特色,通过讽刺、类比、比喻、夸张等各种手法,传播新闻,讽喻时事,宣传革命。1927年,梁鼎铭离开军校投身北伐后,弟弟梁又铭继任主编,故能继续画报的编辑主旨和方针,使其风格保持一致。梁氏兄弟也是画报的主要作者。《革命画报》上刊登的每幅漫画都会在边角位置署上创作者的名字。在画报上署名较多的作者有鼎、名、鼎铭、又铭、乙乙、工人、西玲、光郎等。其中乙乙(乙乙是梁鼎铭的别名,见《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学录》,湖南省档案馆校编《黄埔军校同学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版,第71页)、鼎和鼎铭是梁鼎铭的笔名;又铭和光郎(光郎是梁又铭的笔名,见《梁又铭小传》《梁又铭先生画集》,梁又铭艺术基金会2004年9月印行)是梁又铭的笔名,“名”应为梁氏兄弟的笔名。由此可见,梁氏昆仲在画报编辑发行上的重要作用。

《革命画报》与血花剧社同为黄埔军校的艺术之花,它是军校重视革命文艺活动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大革命时期漫画宣传热潮的产物。《革命画报》上刊登的内容包括抨击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报道北伐进展和北伐军的英勇战绩,广大人民群众对北伐的支持和拥护;报道国际工人运动的情况;介绍孙中山的生平事迹,宣传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等革命思想,等等,对于揭露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罪行,发动群众支持北伐战争,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都起了极大的作用。

在梁氏兄弟二人的努力下,《革命画报》的销量日益上升,传播甚广。据黄埔军校《政治部(1927年)四月二十日至五月三十一日政治工作报告》一文中所言,《革命画报》每周的发行量是4万份。(见《黄埔军校史料》第440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交通落后,信息传播渠道闭塞的20世纪20年代,这样的发行量是非常惊人的。即使是民国时期号称发行量最多、发行地区最广的通俗画报《良友》,最高峰时期的销售量也是4万余份。若以此而论,《革命画报》可谓是当时的明星刊物了。

梁氏昆仲的历史绘画成就

历史画是西方美术的重要题材之一。17世纪的欧洲理论家认为历史画是绘画最重要的题材,而严格范畴意味的历史画概念,由17、18世纪欧洲艺术学院所形成。艺术学院继承了所谓“诗如画”的人文主义看法,历史画被赋予至高无上的位置。画面构图往往结合了宣传与艺术,使艺术成为政治宣传的最佳利器,除了宣扬国家民族面临困境所凝聚之团结意识外,更重要的是塑造英雄的崇拜。在中国,西方绘画经由传教士传入中国,最初的内容多为静态人物和宫廷生活。1840年的鸦片战争惊醒了沉睡多年的国人,内忧外患纷至沓来,促使民族意识日益高涨,成为时代主潮。1919年新文化运动,推动写实主义的盛行。许多艺术家在美术救国的号召下大量创作宣传画,特别是抗战爆发后,民族意识空前高涨,美术抗战的时代要求刺激了宣传艺术的发展,同时也反过来为战斗题材的美术提供了丰富的沃土。

梁氏兄弟,尤其梁鼎铭先生,可谓是中国战争题材历史画的先行者。梁鼎铭在初次见到黄埔军校校长时,就曾表示,“我以八年余之苦学得历史画之专长,今愿以所长报效革命,先为宣传工作,它日期望展我历史画之能。”(转引自台湾佛光人文社会学院郑雅文硕士之毕业论文《梁鼎铭昆仲绘画之研究》,2005年。)可见对自己的革命及艺术道路有相当清晰的规划,心中早蓄此志。在黄埔军校的岁月,梁鼎铭虽然事务繁忙,但仍坚持用画笔记录历史的理想。他在广州大石头黄氏宗祠设立画室,花费了半年时间创作《沙基血迹》油画,这是他从事战史画创作的开端。这幅画源出于黄埔军校学生抗击帝国主义的一段惨痛经历。1925年6月23日,黄埔军校派出第3期入伍生总队和党军部分官兵约700多人参加了抗议 “五卅”暴行的反帝示威活动。游行队伍经过沙基路时,遭到沙面租界英、法驻军开枪射击。黄埔军校师生不顾自身危险,挺身而出,掩护群众撤退。在沙基惨案中,军校入伍生和党军官兵中弹牺牲和受伤不治者31人,伤者53人,损失惨重。此次事件,梁鼎铭虽未亲身经历,但却是触发其民族主义情怀和对帝国主义仇恨的导火索。在这幅画中,梁鼎铭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遭英法军队惨杀时混乱的场面、尸横遍地的悲惨景况,画面中始终竖立的旗帜和虽然倒下仍奋力举手呐喊的人似乎象征着永远不灭的中华民族精神,给人以希望。画作完成后,一直悬挂在黄埔军校俱乐部的礼堂内。1928年黄埔军校搬迁到南京,这幅画也随之运到南京,继续收藏在黄埔军校俱乐部内。1938年南京沦陷后下落不明。

对梁鼎铭的历史绘画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持。1930年,为梁鼎铭在南京中山陵旁灵谷寺建筑画室,梁鼎铭自署为“战画室”,他“战画室主”的称号便是由此而来。自此,梁鼎铭开始着手绘构一系列历史巨画。其时,梁又铭亦在南京任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战史画画师一职,遂从旁协助梁鼎铭的创作工作。此后的4年多时间,除1934年因身体原因暂停休养外,梁鼎铭一直专注于军事史画的创作,最先完成的是《惠州战迹图》。

《惠州战迹图》画幅纵732.4厘米,横2136.2厘米,历时两年零9个月,这一作品以西画而言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创作此画时,内外条件都已达到最优,从内部条件来说,梁鼎铭不复此前只是将绘画作为业余,而能专心一意从事创作。且经过前期欧洲的游历,必然于画技上有所感悟,而能将其运用到画作上。有研究者还提到其当时绘画使用的都是从国外购买的材料工具,也因之而使绘画作品的效果大为增色;从外部条件来说,史画的创作获得的大力支持和援助,彼时南京国民政府刚于1928年在形式上完成国内统一,局势平和,故梁鼎铭能有时间、心情、资源做精心的创作准备。如绘制时特派一营官兵做模特,包括人物远近关系、各种姿态均分群组画速写打稿,画中的人物大小比例几乎等同真人;为求真实,将惠州城墙砖由原地带回摆放、研究;画作尺寸达两丈高,为便于作画,梁鼎铭自行设计了升降梯。

《惠州战迹图》反映的是1925年9月广州国民政府第二次东征攻打惠州情形。画面以蓝色为底色,构图巧妙地采用环绕型半圆弧设计引导视觉,站在画前仿佛有置身战场的真实感。画面背景是圆弧形的惠州城墙,城墙上硝烟弥漫,破损处处,城墙上方杨坤如部队的官兵正惊慌失措向下乱射,墙头搭着云梯,东征军官兵正奋勇向上攀爬,有官兵牺牲从梯上倒下。城墙角东征军官兵正发起冲锋,神态生动,有集中火力向城墙射击增援的,有呼喊战友英勇前进的,有扛云梯的,也有等待攀登的,再现了战争的宏伟场景,东征军官兵牺牲奋战的精神跃然纸上,极具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画作完成后展示于南京灵谷寺画室,梁鼎铭更做多个与真人等身的雕塑,摆在画前增加气氛。可惜的是抗战爆发后,因此画尺寸过于巨大未便携带,据闻已经毁于炮火。

1935年,梁鼎一鼓作气完成了《济南战迹图》《南昌战迹图》《庙行战迹图》等几幅画作。《济南战迹图》以1927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1集团军攻占济南,奉军部队败退为背景。《南昌战迹图》反映了1926年11月亲临前线,指挥第三次攻打南昌的情况。在两次攻打南昌失败后,采取先截断敌军供应线的做法,调集左、中、右三路军会攻,重挫了孙传芳的主力部队攻占南昌。《庙行战迹图》描绘了1931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庙行镇之战,真实地诠释了庙行镇战役的激烈战况,反映出中国官兵坚守阵地、不惜英勇牺牲的精神。

这5幅画作被称为的“五大史画”,其中《沙基血迹图》《惠州战迹图》《济南战迹图》《南昌战迹图》等四幅都是反映黄埔军校师生反对帝国主义、为国家民族征战牺牲的主题,可惜的是这5幅画作,都在战乱中毁于战火。从这几幅画来看,梁鼎铭采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战争史,以大气派的宏伟架构展现战事的激烈,以及官兵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不屈精神,可说是史诗风格的战争记录画。梁鼎铭也把历史画作视为自己毕生的艺术追求,晚年他在自传手稿中曾自我评价说:“余致力历史画一事而终吾生,自评为优,虽然经历万苦枉过数十年,但自以为慰者有一言曰:‘朝闻道夕可死矣。’余以历史画为‘道’,可言之曰‘历史画成功而死可矣’。”

在梁鼎铭的影响下,梁又铭和梁中铭兄弟也走上了以艺术报效国家、以画笔记录民族抗争历程的道路。梁又铭在抗战时被借调到空军航空委员会,任《中国空军》的艺术主编,因有感于中国新兴空军的战绩和壮烈牺牲,投入空战史画创作。梁中铭长期担任军队中唯一的艺术宣传刊物《阵中画报》社的社长,被誉为“站在火线的战士画家”,常亲赴最前线,以速写的方式描绘军人激战报国的英姿。后在桂永清的建议下,梁中铭调到海军服务,亦因此绘制了海战史画。正如周至柔在梁又铭抗战画册上题词所言:“以时代画人的手法,写时代武力的尖峰。为艺术辟新园地,为抗战留大史迹。”

第12篇

关键词: 谱牒史料 命题思路 时序 动机 综合

近年来谱牒类试题颇受命题者的青睐,除了它本身的史料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谱牒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所蕴含的“家风”和“族风”包含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命题者根据需要对谱牒史料加以整合,推陈出新,在知识再现、线索分析、论据对比、生成结论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近年来谱牒类试题的考查,其命制思路有迹可循,探求该类试题的命制思路,有利于在日常教学中对其进行针对性解读,有助于学生高考解题思维的培养、观察视角的选择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思路一:时序与地域

历史时序观念是指在历史学习中树立时间意识,运用各种时间术语及历史分期进行历史陈述,把握历史变迁与延续、原因与结果等逻辑关系。历史时序观念是分析和理解历史知识的纵向轴。谱牒史料试题利用涉及的不同时代内容,达到勾勒社会嬗变脉络的目的。历史学习中,在全球史观指导下的地域观念是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不同的发展线索,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特色的文明互相碰撞,彼此交融,共同发展。地域观念是剖析历史的横向标。通过中西方谱牒史料的展示,反映不同文明的发展及碰撞交融也是一项重要的考查手段。

材料一:立族长,立族正、族副,劾查良莠,宣圣谕,敦族义,创祠宇,置祭田,守坟墓,重谱牒,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据明万历四十年《虎墩崔氏族谱》“族约”(注:圣谕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即“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1)概括材料一中“族约”内容的主要特点,这些“族约”在当时有何作用?

材料二:(在19世纪的西欧)没有生产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父母一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群组。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了父母的家,当有了一个在新地方安居的机会时尤其如此。……这种“空巢”家庭(指子女离家后父母独居的家庭)数量的增加是近来家庭发展的一个特征,并且是与工业化进程相联系的。

――[奥]迈克尔・米特罗尔、雷因哈德・西德尔《欧洲家庭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西欧家庭结构和家庭职能的发展特征,并简要说明其原因。

材料三:叶善F负责这版族谱的编写。他详细叙述了自己留学日本十年的经历,以及对自己产生的影响,“琴自奏也,耜自耕杼,目织工自成器也,极之纤细……呈新社会庄严璀璨之现象。”“何以故?”他反问道,“此皆为国家主义的民族,而非家族主义的民族也。”……而在1867年版的《叶氏族谱》倭仁序对传统家族制充满赞誉,认为它是中国社会秩序的基础。――[美]周锡瑞《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3)材料三中《叶氏族谱》前后两个版本序言中的家族观念有何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宋元以后,私家之谱,不登于朝,于是支离傅会,纷纭蝽驳,私造官阶,倒置年代,遥遥华胄,徒为有识者喷饭之助矣。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1116,《巨野姚氏族谱序》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族谱、家谱在研究家庭变革方面的史料价值?

答案:(1)特点:宣扬教化,维护等级制度;强调伦理道德,体现儒家思想;重视宗族关系管理。作用:约束族人言行,调节家庭关系,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2)特征:家庭结构:父母独居家庭数量增加;家庭职能:家庭的生产职能逐渐消失。原因:工业革命,机器生产逐渐取代家庭手工业,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雇佣劳动者进入工厂做工;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加强;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3)变化:前者强调传统家族制度,后者强调民族主义。原因: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西学东渐,西方的民族、国家观念得到传播;近代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叶至F本人留学日本的经历对其产生影响。

(4)族谱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家庭和社会状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是族谱、家谱本身严谨性不够,存在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情况,有虚假成分,需要与其他史料印证。

在时序与地域思维指导下,该题最大的特点是作纵横双向比较,巧妙地把古今中西的谱牒史料关联起来,让学生借助历史知识的迁移分析历史现象,深化对社会发展变迁的认识。首问要求阅读材料并准确提取有效信息,调动并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人际关系的调整、宗族内部的管理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三个层次概括谱牒的特点及作用。次问通过对谱牒史料分析所得的历史进行逻辑整理和认知对比,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观察历史的脉动,在工业革命这一历史关键节点浓墨重彩地勾勒西方家庭结构的变化及深刻的经济思想根源。三问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联系对历史现象做出合理判断,突出了中国近代以来新旧观念的兴替。最后一问则是综合材料,通过有效衔接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客观辩证地分析谱牒史料的价值所在。

在该题型中,涉及时序问题往往以核心概念为牵引,聚焦问题,发散思维,突出历史发展中的传承与创新,强调历史的延续性立足于社会稳定等角度分析,而历史的变迁则突出社会进步的思路。地域观念的考查集中反映在以全球史观为指导的中西方文明的碰撞交汇,拓宽学生视野宽度和思维广度。

思路二:动机与效果

动机属于主观范畴,指支配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主观愿望或意向,是人们活动的直接动因。效果属于客观范畴,反映人们按照一定的动机进行实践而产生的客观后果。动机是效果的行动指导,效果则是动机的行动体现,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人的动机是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并在实践中实现从动机到效果的转化。动机的好坏及其效果的好坏,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客观的回答。谱牒类试题中往往会结合史料中反映的历史现象深究其背后的社会根源,并考察其带来的社会变化。

材料: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6分)

答案:(1)内容: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2)作用: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本题旨在借助唐太宗改革谱牒的史料考察其政策的内容及影响。概括谱牒改革内容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可得出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据材料“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可得出扩大入选范围;据材料“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可得出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据材料“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可得出建立新的门第标准。第二问分析谱牒改革的作用即着眼于基于动机的历史效果。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从当时看,据材料“皇族被列为第一”和所学知识可得出加强皇室地位,维持了政权的稳定,抑制了“山东士族”的影响。从长远看,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此题囊括了史料概括和历史认知两大能级要求,通过学生认识并分析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关注历史背后的进步意义,全面客观看待历史。

在此思路指导下,透过谱牒史料阐释历史问题的过程中,试题不再拘泥于单一知识点的罗列,更多地侧重于历史思维逻辑的完善,其集中体现于观点的准确、论据的充分及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特别是以“‘历史事实’为题,或为论证的逻辑起点展开他们的理论和观点,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层层剖析,来说明历史的复杂性或历史学的多种属性”[1]。许多问题不要求考生面面俱到,而是要做到观点与史实的逻辑一致性,揭示历史现象背后的动机与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思路三:联系与综合

谱牒史料的形式和内容集中了档案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旨要,因此,摒弃非是即彼的线性简单对立思维,关注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以宽容的多元理解的心态解读谱牒方能完整准确地理解历史。

如前例,综合四则材料分析谱牒的史料价值,必须熟练运用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其史料价值。比较常见的方法有辩证唯物主义法、历史比较法等,在谱牒史料丰富的情况下还应考虑多学科综合研究,密切关注谱牒史料与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人口学、语言学等学科的交流与相互借鉴。

囿于认知理解,本文仅从谱牒类试题的命制思路中时序与地域、动机与效果、联系与综合三个角度分析,这并不意味着应试教育向前迈了一步,而是基于史实的规律探寻与思维拓展得以提高。事实上,在高考命题中,探索命题规律与反命题规律是相生相伴的,无论何种思路,最后均落实在改变问题的视角、彰显能力立意、熟练运用史学方法及逻辑思维的考查要求上,以期取得甄别、选拔人才的功能。研究命题思路,提炼相关的理论要素,同样起到锻炼思维、提高阅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历史涵养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