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扶贫工作报告

扶贫工作报告

时间:2022-07-19 09:21:59

扶贫工作报告

第1篇

根据《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2017年全省高校定点扶贫工作考核的通知》(川教工委函〔2018〕1号)要求,学院积极、认真、实事求是地对照定点扶贫工作考核指标进行自查总结。定点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司法厅领导下,结合对口帮扶的足然村实际,集全院之力开展对口帮扶精准扶贫工作。经过建设,足然村2016年顺利通过省州县三级验收,在X县XX乡四个行政村中第一个退出贫困村序列。2017年,学院帮扶工作力度不减,以“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防止返贫”为目标,以创建“省级四好村”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调整,进行传统观念转变教育,帮扶成效显著,现就我院2017年度定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主体。学院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其他院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的对口帮扶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与分工,建立健全了由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政治部牵头,各部门配合,各党(总)支部结对,各党(总)支部书记为帮扶责任人的帮扶机制,形成了任务明确、相互配合、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政治部落实专人开展与对口帮扶单位和驻村干部的日常联系工作机制。

学院充分发挥扶贫领导小组职能,全年共X次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学院定点帮扶工作,要求各结对党支部和帮扶责任人积极开展定点联系帮扶工作,及时听取学院驻村干部工作汇报。强力的组织领导和完善的工作机制,及时有效解决了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了帮扶成效。

2、坚持统筹推进,提升帮扶成效。积极参加由司法厅牵头的定点扶贫工作联席会议,2017年5月,学院院长在xxx组织召开扶贫工作会,学院政治部主任4次参与由xxx、xxx组织召开的脱贫攻坚推进会。通过参与相关协调会,学院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脱贫攻坚相关部署要求,结合学院优势和足然村实际,开展相关工作,提升了帮扶成效。

同时,学院积极组织学院干部先后4次参与由省委组织的赴新龙县、道孚县、甘洛县的督查考核工作。通过交叉考核,发现问题,查找不足,学习经验,学院根据考核结果取长补短。

3、深入一线调研,谋划工作举措。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2017年,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其他院领导、中层干部及相关工作人员分7批共37人次到足然村调研、指导、检查脱贫攻坚工作,为足然村的脱贫工作起到了督促指导作用。今年暑期,学院组织20名师生开展大学生暑期脱贫攻坚暗访调研活动,走访XX州XX县12个村40户贫困户。

政治部安排专人对接脱贫攻坚工作,全年以来,向各级单位按时报送高校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季度报表、2017年高校对口帮扶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统计表及上级各部门要求的脱贫攻坚相关报表。另外,学院每月定期向教育厅扶贫办报送驻村帮扶简报,截止目前共报送简报12期(总33期)。

4、开展驻村帮扶,落实相关待遇。按照选派驻村干部要求,学院于2015年12月选派优秀科级干部xx到足然村驻村帮扶。xx同志扎根足然村,积极工作,结合足然村实际,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良好成绩。学院党委主动关心驻村干部,解决其存在的实际困难,按照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关于切实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生活工作保障的通知》(川组通〔2015〕69号)相关规定,落实驻村干部待遇,并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倾斜。xx同志踏实认真的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2017年被人社部、司法部表彰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优秀驻村干部”。2017年12月程勇同志驻村期满,经学院党委研究决定选派优秀科级干部xx接任足然村驻村干部。

二、 开展集中攻坚,合力有序推进

1、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帮扶计划。为进一步加强定点扶贫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成效,学院党委研究制定了《学院关于开展对口帮扶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意见》、《学院对口帮扶深度贫困县实施意见》等文件,与xxx县委签署帮扶协议,为推进帮扶工作理清了思路。同时,根据对口帮扶足然村情况,会同足然村村“两委”、“三四职干部”、“贫困户代表”等共同研究,确定工作重点,制定《足然村十三五脱贫规划》(2016-2020)和《学院2017年定点帮扶足然村工作方案》。

2、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定点扶贫以来,学院将足然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努力解决好村民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等民生问题。2017年足然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一是“查漏补缺”,对仍需增设的地方进一步申请完成;二是制定相关制度,对基础设施进行后期管理维护;三是结合实际,制定村民小组负责制、村民小组长责任制,各村民小组负责该小组的相应基础设施管理维护,出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按照工作方案,学院结合足然村实际,优化产业调整,在种植业方面,学院帮扶xx万元购买紫皮土豆种子、化肥等,发放给全体村民进行种植,今年种植紫皮土豆xx余亩,收益xx万元;帮扶xx万专项资金用于新建2个大棚经济蔬菜种植,每季收益5000—6000元,较好带动村民的种植热情,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在养殖业方面, 40头犏母牛一半以上开始产奶,每头犏母牛实现效益在2500元以上。全年,学院共计投入xx万元对足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四好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帮扶。

3、深入开展督导检查。2017年,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带队,共组织4批次15人次深入足然村开展督导检查工作。工作组实地查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调整情况,召开座谈会、走访贫困户,再次对识别、扶贫、脱贫、资金项目落实等环节进行督察,了解是否存在“错评”、“漏评”、“错退”等情况,是否存在“返贫”等情况,督促足然村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做到细致落到实处。

4、强化智力帮扶,解决落后根本。学院充分发挥xxx类院校优势,积极加强法制宣传,开展多种培训。一是开展驻村干部“法律七进”活动,对皮察乡中学小学和足然村村民代表开展政策法规专题培训;二是今年3月、9月分别组织足然村干部群众25人到资阳、德阳、温江、成都等地开展产业、基层党建、警示教育考察学习,开拓眼见解放思想。三是开展技能培训,2017年XXX先后进行了土豆种植技能培训、大棚蔬菜种植技能培训、犏母牛养殖技能培训、室内蘑菇种植技能培训、摩托车维修技能培训等,共计培训200人次。四是以农牧民夜校为平台,积极开展扶贫培训和政策宣传。足然村结合实际,选取针对藏区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内容进行培训、宣讲,全年共进行17期,效果显著。同时,学院积极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转移就业,拓宽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大力引导村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其中,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户6户,引导外出打墙、木匠、零工等26人次,全年预计收入在10万以上。

5、开展走访慰问,帮扶困难群众。学院在帮扶足然村过程中,心系每一名村民,在重要节假日对贫困户进行慰问,对特殊情况家庭进行特殊帮扶。当得知贫困户婴儿扎西班措不慎被黄鼠狼咬成重伤后,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积极开展救治活动为其捐款共计36100元,同时学院驻村干部积极动员社会爱心人士献爱心为XXX共筹款14768元,XXX得到有效救治,目前康复良好。同时,学院开展“扶贫日”捐款活动,全院教职工积极响应,今年,全院教职员工和全体师生为足然村共捐款2.09万元,11月1日XX院长代表学院师生将捐款捐赠给了足然村。

6、着力建设“四好村”,打造幸福美丽新村。2017年足然村在县级“四好村”、“文明村”基础上争创省级“四好村”,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拨付专项资金5万元用于创建活动开展。围绕“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目标,按照“四好村”创建标准,通过危房补助、异地搬迁、藏区新居、抗震加固等多种方法,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户建好住房,同时改建完善入户路、水源、厨房、厕所、人畜分离等附属设施。结合扶贫攻坚系列政策,足然村适龄学生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普及率达100%的标准,完善了“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配套,全体村民教育、医疗等有了根本保障。通过大力宣传“好习惯”的重要性,教育村民规范垃圾、污水处理,养成爱干净、讲卫生的好习惯。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为重点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文艺汇演、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大力宣传良好风气、文明村风。

7、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以党建促脱贫攻坚。从定点扶贫开始,学院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将党总支、党支部分为X个帮扶小组,结对帮扶XX村X户贫困户。各党总支或支部书记为帮扶小组负责人。帮扶小组分别结对帮扶1-2户贫困户,建立了定期联系机制,一年来,帮扶责任人每年都定期深入到贫困户家中,送去温暖,通过交流了解情况,找准帮扶突破口,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切实增强了对口帮扶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同时,学院积极督促、指导足然村党支部开展民主生活会,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足然村党员干部群众观看十一次党代会及党的十九大开幕会,组织足然村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学习十九大相关会议精神,并成立党员义务队开展党员日活动。11月,学院院长XXX远赴足然村为全体村民做了《党的坚强领导引领伟大复兴航程》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宣讲。2017年足然村新发展预备党员2名,正式党员2名,为足然村党支部注入了新鲜血液。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通过自查自评,学院帮扶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立足问题求发展,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自然条件差限制发展。足然村属高原高寒气候,全年中半年属低温,只能种植一般耐寒农作物,经济效益较低,一定程度限制了村民在生产种植上的发展空间;二是村民思想观念陈旧,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村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村民占全村总数80%以上,同时受寺庙影响,生产观念陈旧,不愿接受新方法、新事物,“等、靠、要”思想严重,造成村民自身发展愿望不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三是基础设施仍需完善,其中电的使用方面目前只能满足基本生活条件,要升级打造,仍需并入国电。

2018年,学院主要从以下四点进行重点帮扶。一是立足实际,进一步深化产业发展,在前期大棚蔬菜种植、犏母牛养殖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优势,向种植业、养殖业规模化引导。二是继续加大教育扶持力度,积极转变村民的传统观念,组织足然村干部、村民外出考察学习活动;协助XXX、XXX搞好与XX县青少年儿童“格桑花”夏令营活动;依托学院的办学优势,开展送智、扶智、増智等系列活动,增强村民发展内部动力。三是依托学院政法院校优势,立足甘孜州法制示范村,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驻村干部进学校、进寺庙,宣讲法律法规,使足然村群众真正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四是打造特色风貌村,在乡政府、活动室、公路主干道两侧种植格桑花,悬挂法制宣传横幅、标语,融入法治文化元素,建设美丽法制文化长廊。

综上,在定点扶贫工作中学院努力做了一些工作,结合《2017年度省直部门(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自查评分表》,学院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自评分为40分。

  特此报告!

 

 

                     中共XXXXX委员会                            2018年1月16日

定点扶贫工作自查报告范文二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关于机关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建整体水平、巩固党在牧区的执政基础。根据州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局及时派驻龙门乡那尔扎村 “第一书记”我局以专题会的形式进行了安排和部署,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扶贫工作推进情况

1、广泛宣传,讲明政策。我局于2015年底和2016年先后就脱贫攻坚工作召开了3次专题会议,制定了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和安排。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讲话批示摘要、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方式方法等。同时我局派驻龙门乡那尔扎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对扶贫辖区牧户详细的介绍工作职责,让牧民群众能够理解、支持和配合好他们的工作,从而共同做好此次扶贫攻坚工作。

2、入户调研,精准识别。2015年11月初,在州扶贫工作队和乡扶贫专干深入到村社,走家串户,认真开展了摸底排查工作。一是分别将村社干部 “请”到大队部,召开村社两委班子扩大会议,详细听取了党员干部、群众对村社班子评价,了解当地民情风俗、经济发展情况、村社发展计划、社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初步掌握了该社的基本情况。二是为进一步了解牧民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取群众对发展本社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选择性地访问了本村致富典型、养殖能手、老党员、困难户等不同层次的牧民代表。了解群众真正想什么、盼什么,需要政府解决哪些问题,真实地了解牧民的现状和实情。通过深入的调查摸底,整理出那尔扎牧业社基本情况,初步掌握了社情民意,了解了牧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三是走访每一户贫困户,通过“五看法”(看房、看粮、看有没有高中或以上的学生、看技能、看有没有残疾人或重病人)等综合因素来对他们进行精准识别,同时重点了解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和需求并建档立卡。

3、识别确认,公开透明。在入户核查的基础上,按照中共青海省委农村牧区及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青海省农村牧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方案》通过召开会议、村民评议、公示公告等程序,重新确认了贫困户。那尔扎村确认贫困户14户31人,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是家中有重病人或残疾人、家中缺少劳动力以及缺少技能、交通闭塞等。

4、一户一策,精准制定。在对贫困户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按照“八个一批”的要求,对每一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进行分析研判,对每户制定不同的帮扶办法,实施发展生产、外出务工、生态补偿、资产收益、教育培训、社会保障、大病救助工程,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明确了责任义务。

5、开展慰问、结对帮扶。近一年多时间里,海西州司法局的领导和部分职工先后多次来到了那尔扎村,开展了扶贫慰问工作,共计给贫困户送去了5000元现金。同时,为改善党员活动室的办公条件,州司法局捐助了价值4万余元的桌椅(旧)。“六一”前夕,经协调,青海大孚律师事务所在龙门乡小学开展了捐资助学活动,共捐钱物7000余元。同时州司法局、教育局的党员与14户贫困户开展了结对认亲活动,从去年3月份开始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二、强化落实、取得实效

2016年在州县各帮扶部门密切协作配合,统筹协调安排,经州司法局协调州交通局在措茫村修建至那尔扎村大队部的砂石公路已投入建设,计划今年完工(那尔扎村境内10公里,投资20万元);由县政府经织合玛乡修建至那尔扎村大队部的砂石公路已勘察完毕,今年开工。那尔扎村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

根据《青海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贫困村退出及贫困县脱贫摘帽实施方案》,那尔扎严格按照贫困村退出程序,14户30人严格按照贫困户脱贫程序,经过申请、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公示、确认,脱贫退出工作已完成。11月份,州扶贫办委托的“第三方”验收组也已验收完毕,省级验收也于12月23日顺利通过。。

三、那尔扎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经过帮扶,但那尔扎村仍然存在以下主要困难和问题。

1、由于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草原基础设施薄弱,抗自然灾害能力差,导致牲畜死亡高,成活率低,整体畜牧生产滞后。

2、牧民群众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技能缺乏,致富思路不广、路径很窄。

3、通迅问题急需解决。由于那尔扎牧业社大队部离乡政府还有56公里,道路为简易砂石路,交通不便,牧民之间互相居住较远,虽然今明两年,道路已纳入建设,但无通迅,严重影响77户牧民的生产生活,十分不便。

第2篇

20xx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扶贫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十七大及国家、省、市扶贫开发工作战略思路,紧紧围绕《全省扶贫开发纲要》、全县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突出以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为主体,以产业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新思路,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扎实开展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扶贫工作完成情况

4、科技产业扶贫。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旅游、矿产、水电、畜牧、生物资源开发五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科学选择项目。完成战河乡 5000头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县高原牦牛特色资源开发项目,烂泥箐乡2000亩脱毒洋芋种植示范基地和西川乡4000亩核桃标准化种植项目,共投入财政资金200万元。

6、信贷扶贫。积极与金融部门合作,利用信贷资金扶持发展种养殖业,促进群众增收。共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650万元。

7、社会扶贫。积极动员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争取在人才资金技术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实行县级领导联系挂钩到乡,科级领导联系挂钩到村委会,部门联系挂钩到村民小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到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挂钩帮扶制度。共累计投入各级各类帮扶项目50个,帮扶资金1450 万元。

(二)主要做法

1、高强重视,加强领导。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中心任务来抓,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扶贫方针、政策,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不断充实和完善扶贫工作领导班子,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副组长、县四套班子及各涉农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扶贫领导小组,各乡村层层成立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

2、精心组织,落实目标责任。为把各类扶贫项目落到实处,县与乡签订了项目实施目标管理责任状,乡与村、村与农户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并对目标管理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列入县对乡综合考评重要内容。把扶贫工作开展得好与坏,作为考核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明确任务,责任落实,精心组织,确保扶贫工作件件有人抓、有人管。

3、严格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照中央、省、市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对项目资金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和资金的安全运行。

(1)项目管理。一是瞄准对象,科学规划。根据先难后易的原则,深入乡村调查研究,召开村民大会征求群众意见,根据缺什么补什么优先解决群众最需要、最迫切、最困难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筛选项目,自下而上制定规划项目。二是严格公示公告制。省、市项目批复后,县乡两级通过电视、网站、政府公示栏等形式对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8个工作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实施进度、投资情况、工程质量、资金到位情况进行公示。项目竣工后,设立标志碑进行公示。做到了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公示,使项目资金接受社会及群众的监督。三是严格项目监督检查。项目实施中,组织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多次到各项目点督促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县扶贫办班子按南中北三个片区,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进行跟踪督促检查。四是加强项目后续管理。项目完成验收后,及时进行移交,制定项目后续管理办法,明确具体管护人,做到谁受益谁管护谁维修,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五是严格验收制度。项目实施完成后,先由乡村自查自验,再由县扶贫领导小组逐一对扶贫项目进行县级验收,最后报请市级验收。要求县乡两级验收覆盖率达100%。

(2)严格资金管理。一是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二是严格拨款程序。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按4:4:2进行拨付。资金拨付实行四级联签制(提出用款申请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纪委书记)。三是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所有扶贫资金全部在财政直接支付,到户资金一律实行一折通支付。乡村不设扶贫项目资金户。四是结合县情,制定出台了《**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确保资金到村到户,规范安全。五是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完善了资金县级报账回补制,每批次资金报账由用款乡提出申请,经县扶贫办审批后,由县报账中心按批复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审核,报账再回补剩余资金。六是大宗物资进行招投标统一采购,严格管理。七是严格审计制度,项目完成后,要对项目资金进行审计,并形成审计意见书。八是每年组织纪委、监察、财政等部门对扶贫项目资金进行一至二次的检查监督。

5、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始终把农民群众作为扶贫开发投入主体,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扶贫工作,积极动员投工投劳。十一五以来共累计投劳折资3564.2万元,占总投资的14%。

6、部门协作,整合资金。以整村推进为平台,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有效整合各类资金。一是整合扶贫内部各项扶贫资金;二是整合外部门投入。

7、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在发挥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实行社会帮扶和挂钩扶贫相结合的办法,形成合力推进扶贫工作。

8、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细化职责,落实责任。树立创新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促进扶贫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主要工作成效

贫困群众收入明显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782元增加到2008年1614元,增加106.39%。

第3篇

一、基本情况

1、建整工作稳步推进。4个村都严格按照建整工作规划,加强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村级班子基本做到团结务实,凝聚力和战斗力较强。都加强了党员队伍和村级干部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其中白岩头村送培了入党积极分子4人,发展了预备党员1人,大冲口村送培了入党积极分子1人,桐油坡村发展了预备党员1人,扬务溪发展了预备党员1人;另外,大冲口村培养了2名年龄在35岁以下、高中文化的村级干部后备力量,使其分别担任村计生协常务理事和村团支书,加以锻炼提高。

2、扶贫工作总体进展缓慢,资金到位不理想。除大冲口村外,其他3个村项目落实和资金到位难度大。具体情况为:大冲口村年初制定了维修3公里的村级公路、修建人畜饮水工程1处、搞好农网改造、拉通程控电话4大项目,预计投入扶贫资金7万元(不含农电网、电话投资),现已完成公路维修,饮水工程和农网改造正在施工之中,程控电话即将开工,预计在9月底全部完成扶贫项目建设;该村已到位扶贫资金3.75万元,其中县委办1.2万元,人行1.35万元,扶贫办0.9万元,烟草局0.2万元,团县委0.1万元。白岩头村年初制定了修建过渡码头和农网改造2大项目,需后盾单位投入资金4万元(不含农网改造资金),现农网改造即将施工,码头修建难以启动;已到位资金2000元,其中县农行2000元、县统战部、县试验区办均为0。扬务溪村年初制定了农网改造和修建公路大桥2个项目,其中修桥需投资30多万元,现两大项目均未实施;已到位资金3000元,其中县法院1000元,县交通局1000元,县电信局1000元。桐油坡村年初制定了水稻制种、水渠维修、公路维修3大项目,预计投入扶贫资金6000元,其中引导村民水稻制种项目已落实,水渠、公路维修项目未落实;后盾单位到位资金2500元,其中粮食局2000元,招商局500元,环卫所为0。

3、计生、财税、稳定、抗旱等经常性工作落到实处。4个村到目前止,均无违法生育情况,财税任务的完成都居所在乡镇前列。抗旱工作能做到有人员、有机器、有规划,力求取得实效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其中旱情较严重的有大冲口村和白岩头村,大冲口村579亩耕地受旱410亩,其中全无收入的水田达40亩;白岩头923亩耕地受旱610亩,两村都集中力量务求把旱灾损失降到最低。稳定工作无异常情况。另外,大冲口村今年计生和财税工作在建整扶贫工作的带动促进下很有起色:①计生工作,组建了村计生协会,成立了“三生服务基金”,共募集资金11382元,开展“八上门”服务;投入资金10000多元,建好了地面面积为120m2的“三室一校”高标准计生优质服务阵地,已开展了生殖健康查治活动3次,举办计生保健知识培训班3期;村计生协成功地劝回了2对外躲夫妇回乡参加妇检,并落实了节育措施,该村期内妇检到位率和节育措施到位率均为100%。②财税工作,实现了由上门催交向主动纳税的转变,现全村98%的村民主动送交了财税任务,全村税收完成额位全乡第一。

4、工作人员能主动地为村里出谋划策,积极向联系领导和后盾单位争取资金,反映良好。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扶贫内容的片面性影响了扶贫的整体效果。所调查的4个村只有2个村实施了经济开发项目,其中大冲口村引导村民增种西瓜100余亩,增栽烟叶170多亩,桐油坡村发展水稻制种50亩;只有大冲口村举办了烤烟栽种和柑桔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扶贫思路和力量只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忽略了提高村民发展经济的思想水平和技能水平,发展路子仍模糊不清,如此,搞好了基础设施建设也只不过是搭好了舞台唱不好戏,群众脱贫致富进程依旧缓慢。

2、资金到位难是阻碍建整扶贫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资金难以到位原因有四:第一、后盾单位领导对扶贫工作不重视,认为这项工作是强加在头上的负担。第二、工作队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方法欠佳,不能很好的向联系领导和后盾单位汇好报,争取资金,而是坐地等花开。第三、单位经济状况非常差,无法完成出资任务。第四、无过硬的约束机制,后盾单位出资多出少出一个样,出与不出一个样,挫伤了单位的出资积极性。

3、群众思想意识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扶贫工作顺利开展。部分建整村和建整村部分村民认为争取到了建整扶贫,有国家扶助,期望值相当大,从而削减了自力更生的思想,滋长了等靠要的意识,使帮扶变成了应扶,造成项目难以落实。如扬务溪村,修两座桥需30多万元,但村民不肯自筹小部分资金,造成后盾单位面对巨大的数额产生畏难松劲情绪,使工程迟迟无法实施。

针对如上问题,建议如下:

一、建立健全对扶贫后盾单位的约束管理机制,对扶贫资金出与不出、出多出少问题纳入制度化管理,改变出资的随意性。

二、加强对工作队员责任意识教育,建立严格科学的工作业绩考评制度,杜绝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办不好事的不良气习。

三、加大对村民思想意识的建整扶贫。要使村民树立起抢抓扶贫机遇、自力更生、发展经济的思想观念,而不是停留在等靠要和散懒穷上,影响扶贫工作的开展。

第4篇

2018年脱贫攻坚就业、产业扶贫工作报告

 

******共有20个行政村,其中19个行政村有脱贫攻坚任务,******为2017年底已退出的省级贫困村。全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5户687人,目前仍有101户250人未脱贫。为推进所有贫困户于今年底全面达到脱贫标准,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脱贫攻坚“核心是精准、关键是落实、确保可持续”的思路,依托现有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水产品养殖、生产加工等产业,通过技术培训、定向扶持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增强“造血”功能,全面开展就业扶贫、产业覆盖,努力实现贫困户增收有项目、脱贫有路子。

第一,开展教育培训抓扶贫,让贫困群众技能强起来。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镇党委、政府着眼于提高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分期分批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包括“扶志”思想教育培训和种植养殖、经营管理、生产加工等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2018年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期193人,培训效果初显,并形成示范带动效应。******贫困户王三根耕种了5亩蔬菜地,并建设3亩多温室大棚;******贫困户王小英、龚希明承包了几十亩养殖水面,依托当地******公司养殖技术,发展鱼苗养殖;******涂荣平、******刘方兴自主办起了经营实体店,等等。

    第二,依托金融服务抓扶贫,让政府扶贫资金动起来。根据上级金融扶贫政策,全镇110户贫困户申请赣昌农商银行政府贴息小额信贷,每户贷款1万元,信贷资金总额110万元。镇党委、政府坚持“安全保障、效益稳定”的资金使用原则,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效益较好、带动能力较强的优势,采取“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通过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引导农户依托******有限公司组建******种养专业合作社,将110万元信贷资金入股到******公司,用于发展500亩蔬菜种植业、家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和冷链物流等,贫困户每户每年入股分红利润不少于1000元。

第三,发展产业覆盖抓扶贫,让贫困群众腰包鼓起来。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脱贫的主要依托。******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全面提高产业扶贫精准度,确保未脱贫户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一是实施光伏扶贫。2017年共有57户贫困户享受3KW/户光伏发电政策补助,每户年增收3000元左右。2018年计划新增51户贫困户光伏发电站建设。省级贫困村******共落实光伏发电63KW,其中村级电站30KW,县财政帮建3户共9KW,市财政帮建3户共9KW,爱心企业******等三家公司帮建5户共15KW。按照规划,下一步******光伏发电规模将扩面到100KW。二是建设扶贫基地和车间。******有限公司扶贫基地安置贫困户15人,******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安置贫困户5人等。扶贫基地和车间的建设,既缓解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同时也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形成企业用工和贫困劳动者就业脱贫双赢局面。三是打造脱贫产业。******依托******局对口帮扶资金、技术优势,改造利用原村委会破旧教室,建设双孢蘑菇产业基地,总面积约1000㎡。目前该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预计九月份开始生产运行。届时******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都可以到基地就业,确保贫困村和贫困户稳定脱贫。

第四,实施就业援助抓扶贫,把两业覆盖的底兜起来。就业是脱贫的重要保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贫困户就业问题,按照“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思路,打出深化就业扶贫“组合拳”,大力推进农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安置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户。一方面针对贫困劳动力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就业扶贫宣传和就业援助,开展上门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就业推荐、政策解说和送岗下村招聘等活动,为有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提供帮助。另一方面针对贫困劳动力年龄偏大、劳动力较弱人员给予保洁、保绿、道路养护等服务性岗位专岗安置,目前已安置扶贫专岗 50人。 全镇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的234人已全部转移就业 ,其中就近就地(县内)就业177人。

下一步,镇扶贫站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县的脱贫攻坚的有关决策部署,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扶贫办的具体指导下,切实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工作,特别是两业扶贫的全覆盖工作,确保实现脱贫不返贫:

一要继续加大两业扶贫的宣传。借力******等着力宣传两业扶贫各项惠民政策、富民措施,做好政策解读,形成良好的氛围,确保两业扶贫政策及时、有效落地;

二要继续完善两业扶贫的台账。镇人社所依托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经常性上户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依托扶贫基地和车间信息跟踪,完善贫困劳动力就业台账、贫困劳动力未就业人员台账等,实行动态跟踪管理;镇农办等部门有关统计调查和数据报表分析掌握农业产业情况,建立贫困户产业覆盖台帐;

三要继续加强扶贫资金的监管。扶贫站要加强对政府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分散的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安全、有效运行,适时开展对合作社财务审计,以确保扶贫资金贷得出、用得好、还得了。 

第5篇

一、存在问题

一是关于“驻村工作队管理不严,有的县驻村干部纪律松散、脱岗空岗、职责不清,有的驻村干部对扶贫政策不熟悉。有的农户反映不知道本村有工作队”问题;二是关于“帮扶责任人作用发挥不到位。有的帮扶责任人,特别是省市部门帮扶贵任人,结对帮扶以走访慰问、送钱送物为主,缺乏有效的帮扶举措”问题。

二、整改措施。

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对扶贫政策和干部驻村管理办法以及驻村干部工作纪律等文件进行再学习再培训。通过再学习再培训,让以第一书记为首的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熟练掌握扶贫政策和各项工作纪律,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继续坚持以民为先,视百姓为衣食父母,把群众的利益,群众的呼声,群众的需要,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以群众满意为根本点,以解决问题为着力点,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搞好工作,全力以赴做好驻村扶贫帮扶工作。

二是严格落实《河北省扶贫脱贫驻村干部管理办法》、《关于严明驻村工作纪律严格责任追究的七条规定》等制度文件,厘清驻村干部责任,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督促驻村干部严守驻村纪律,坚持在岗履职,县公司领导加强督导检查。严格落实“每月走访贫困户,每两个月走访常驻非贫困户”要求,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解决实际困难,增进与群众之间的感情,提升群众的知晓度和认可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中央、省、市、县关于做好新形势下驻村扶贫帮扶工作要求,大力开展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总结和运用好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围绕群众生产生活、热点难点问题、民生工程、农村建设、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开展工作,抓好为民办实事好事的承诺及办理工作,切实解决老百姓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加大扶贫驻村工作队培训学习力度,加大宣讲重点宣传习总书记关于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新要求及扶贫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宣传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宣传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同时将大力宣传在助力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通过树立群众身边的脱贫致富榜样,积极扩大影响,动员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

三、整改后取得的效果

2019年,******分公司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安排,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帮扶工作,以驻村工作队为主要力量,严格按照省市县各级政府的扶贫工作要求,贯彻落实扶贫驻村等相关指示精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领导带头落实党员干部驻村帮扶制度。****分公司支部班子始终把落实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直接联系群众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研究部署,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领导。单位领导、党员干部充分发挥表率带动作用,带头学习党员干部扶贫群众制度,带头研究党员干部扶贫群众方法,带头开展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推动了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是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学习。通过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专题学习生活会等形式,集中学习群众工作有关书籍、重要文件和有关领导同志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讲话,畅谈学习体会,认真对照检查,提出做好群众工作的措施和办法,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提供了思想保证。

二是带头深入扶贫村联系点,班子成员带头深入挂钩联系点,带头落实好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任务的同时,加强对基层开展随机抽查,了解扶贫村帮扶情况,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贫困村做好基层各项工作。

第6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rattled”为你整理了这篇某县2020年科技扶贫工作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以来,县科技局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要求,贯彻落实省科技厅《关于加强科技扶贫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农村领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以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为载体,积极推进科技扶贫,为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人才支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情况

1.落实省科技厅等五部门《关于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结对服务工作的通知》情况。县科技局会同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扶贫办共同印发了《科技特派员帮扶贫困村工作方案》,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结对服务工作。科技特派员帮扶贫困村重点是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应用科技成果。协调安排省市县三级名科技特派员结对服务72个贫困村,实现了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全覆盖。

2.科技特派员帮扶贫困村协议签订、履行及帮扶成效情况。协调省市县59名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72个贫困村,签订了帮扶协议。根据绩效考评情况汇总,共开展培训293场次,受训6302人次,引进新品种173个,新技术155项,帮扶贫困户725户,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考核优秀33人,合格26人。

3.转移支付用于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贫困村工作经费使用及管理情况。省下达24万元,统筹用于科技特派员帮扶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培训等工作。科技特派员帮扶工作经费安排21万元,拨付科技特派员(59名)包干使用,科技特派员帮扶1个村经费3400元,帮扶2个村及以上的经费适当增加,主要用于科技特派员材料编印、技术指导、交通差旅费补助等。科技特派员培训安排3万元,由3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承担,各1万元,用于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培训工作。

4.本年度县本级科技特派员认定及管理情况。制定《寿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试行)》,印发2020年“三区”人才工作实施意见。5月22-24日,举办1期科技特派员创新能力暨现代农业发展培训班,培训54人。2020年选聘县级科技特派员84人,其中新聘61人、续聘23人。

5.县本级调研指导科技特派员帮扶贫困村工作情况(含调查情况表等)。结合工作考评,深入贫困村开展调研,并组建科技特派员专家团,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组建专家组,深入全县72个贫困村开展技术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二、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情况

1.辖区内省级备案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标准化建设情况。根据省科技厅《关于启动第五批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备案工作的通知》,2020年益丰生态、农门天下蔬菜2家企业申报了河蟹养殖、蔬菜种植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评价,通过省级备案。至此,寿县已认定备案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5家,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应用作用。各工作站建立了制度,明确了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其中席草工作站绩效考核被评为优秀。

2.县本级对辖区内备案的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调研和指导情况。多次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工作站调研指导,并组织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

3.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支撑当地扶贫产业发展情况。我县各工作站技术力量较强,产业特色鲜明。如寿县河蟹绿色养殖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位于寿县隐贤镇贫困村姚祠村境内,依托当地水利、水生资源优势,在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支持下,组织科技特派员,围绕河蟹绿色养殖技术推广与应用,优化养殖业结构,促进水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寿县蔬菜无公害种植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位于寿县迎河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由淮南市农科所和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特派员组成科技服务团队,帮助贫困村和周边群众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带动产业发展。

4.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获得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今年,我县新备案2家工作站获财政资金支持36万元,严格按照工作站建设要求,实行专款专用。

三、科技扶贫项目实施

1.对省级及以上科技扶贫项目,以及省转移支付科技扶贫项目监督管理情况。对2020年转移支付科技扶贫示范项目经组织申报、专家评审,并报经市科技局备案同意,共立项4个项目,拨付资金29.8万元。签订了项目任务书,明确预期目标和经费使用范围,督促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确保取得实效。配合市省科技厅、市科技局开展科技扶贫专项“双随机、一公开”专项监督检查,对反馈的问题及时督促制定整改措施。

2.项目取得的帮扶成效。我县科技扶贫项目重点支持特色农产品及生产基地建设,提高特色种养业技术水平,通过项目实施,让实体经济做大做强,扩大影响力,增强了企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回报社会的能力。如寿县联众畜牧养殖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合作承担实施的“江淮分水岭地区湖羊生态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围绕草坪草百慕大与农作物秸秆、黑麦草等混合裹包青贮,生产营养价值高的青绿多汁饲草,并根据湖羊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裹包青贮的饲草与精料配置湖羊全混合日粮,提高湖羊的采食量,增加湖羊日增重,降低了饲料成本,提高湖羊生长速度与肉品质。同时,通过收购贫困户的秸秆、贫困户进场务工和免费技术咨询等措施,使贫困户增加收入,为实现精准扶贫助力,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四、消费扶贫工作

落实《安徽省科技系统“消费扶贫月”活动实施方案》情况。积极组织科研单位、科技特派员基地,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形式,采购扶贫产品,并开展宣传推介。采购扶贫产品折合金额58.67万元。

五、创先争优工作

第7篇

******:

为进一步推进规范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根据******、***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转发〈***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实施细则〉》精神认真开展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明确职责,狠抓落实

为确保扶贫数据和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充分发挥档案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明确了县政府分管档案的副县长为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县***局长为领导小组成员;各镇(街)负责具体相关工作,并责任到人,各村(居)委会安排了专人负责档案资料整理工作。通过层层抓落实,实现档案工作与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同部署,人员、责任同落实。

二、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验收

为加强和规范***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材料的完整、齐全、规范建档,实现脱贫攻坚工作顺利验收,***联合县扶贫办,深入到全县7个镇(办)扶贫办,与镇(办)的同志一道,认真查找脱贫攻坚档案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了全县脱贫攻坚档案的业务标准和具体操作流程。要求各镇(办)的扶贫办:一是加强对脱贫攻坚档案工作的重视;二是严格按照云档联发【2016】3号文件要求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与管理;三是确保精准扶贫档案的准确、规范、安全管理,为接下来的全县精准扶贫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县已完成现有建档立卡人口801户(卷)的精准扶贫档案的归档工作,做到一户一档,实行动态管理;全面完成易地搬迁10户3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卷档案的归档工作。

三、规范建档,确保精准扶贫档案整理取得成效

及时转发了云档联发【2016】3号文件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会计档案整理办法》、《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一般要求》、《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等工作规范要求。

四、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的安全

县级扶贫办和镇(街道)都明确了分管档案的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设置了符合档案安全管理要求的库房及装具,确保档案的有效管理和绝对安全。

五、建立资源体系,为精准信息化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及时将数据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截止8月31日,动态管理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为实现扶贫档案与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的无缝对接。

六、存在问题

一是收集归档不平衡,相关单位只着重对精准脱贫管理类(一户一档)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对综合管理类、项目管理类和特殊载体类文件材料收集有待齐全。

第8篇

县纪委监察局:

按照《中国共产党**县纪委 **县监察局关于开展脱贫攻坚监督检查的通知》的要求,我镇对自20xx年以来的农村扶贫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年度脱贫任务数

20xx年我镇共有416户1208人纳入建档立卡贫困系统,贫困发生率为2.7%,有县列贫困村1个(xx村)。

20xx年脱贫人数为139户425人。

20xx年预脱贫人数为124户372人。

20xx年脱贫任务数为172人。

二、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网络系统

精准扶贫工作共包含4个系统、1个网页。2013年底录入数据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20xx年10月开通的**爱心帮扶后台管理系统,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目前正在录入数据的脱贫攻坚六有信息平台,国务院扶贫办雨露计划网。

国扶办开发的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并发放了扶贫手册。省扶贫办开发脱贫攻坚六有信息管理平台,要求户有表、村有册。市扶贫办下发了贫困户"问题台账、帮扶台账、脱贫台账"一览表。

三、农村扶贫开发项目

(一)贫困户入户项目

20xx年共实施了两次入户项目,包括蔬菜种植、菜叶种植、柑橘种植、核桃种植、育肥猪、母猪养殖及新建住房等项目。第一批入户项目方案包含116户,376人,应拨款16.7825万元。结合20xx年10月开展的精准扶贫再识别和"回头看"工作,我镇有22户因不符合贫困人员认定条件,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我镇第一批实施入户项目为94户,实际拨款为13.56万元。20xx年底通过了县扶贫移民局的验收,近期将报财政局拨款到户。第二批入户项目方案包含146户,425人,实际实施109户,305人,将于20xx年6月底前完成实施验收。

(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县列贫困村圣本村于20xx年硬化3km 长3.5m宽的村道,工程总造价90万元,其中村民自筹35万元,投资折资19万元,上级扶贫资金36万元。

四、贫困户再识别和"回头看"

精准扶贫识别及回头看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镇纪委的全程监督下,由镇党政班子成员分别带领镇村两级干部入户甄别,严格剔除城镇户籍人员、经商、买车、买房、财政供养人员,于12月28日核定系统人员为403户1178人(包含已脱贫人员中需清退的95人,因要求系统不能动)。及时上报清退、新增表。

五、存在的问题

第9篇

一、强化主体责任,抓好整改工作部署

收到市脱贫攻坚评估核查反馈问题后,县工信局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局班子会议,学习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安排部署整改工作。一是成立领导小组。为保证整改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各股室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对评估核查反馈问题落实到责任领导和责任责任股室。二是严格整改更求。针对核查反馈问题,明确要求要坚决做到早改、快改、彻底改,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要求整改不回避问题立行立改、改出成效。整改完成后,自觉开展“回头看”,深入自查,主动弥补,坚决不留死角、不落问题。

二、坚持问题导向,稳步推进整改落实

反馈问题:对脱贫攻坚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标准不高、存在松懈思想。

整改情况:

(一)深化认识,即知即改。坚持把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把传达中央、省市县有关脱贫攻坚的重要精神摆在突出位置,深化对脱贫攻坚认识,建立扶贫学习交流平台,制定学习计划,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切实做到即知即改,立见成效。要求领导干部职工把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结合起来,做到明确学习要求、落实学习内容。5月25日开展全局集中学习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活动,围绕脱贫攻坚,在会上班子成员带头讨论,增强了干部职工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即改即办,务求实效。一是全面梳理脱贫攻坚工作台账,对139个省定贫困村宽带接入能力及无线信号网络覆盖情况再梳理、再排查,切实落实好国家、省市县各项信息化扶贫政策。加强行业扶贫档案材料夯实完善,规范档案管理。二是督促各通讯运营公司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农村地区光纤网络拓展升级,切实提升农村地区网络服务能力和通信基础建设水平。

三、下一步措施

(一)立足长远长效,巩固提高整改成果。通过对核查反馈问题进行整改,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县工信局将以此次整改为契机,定期传达学习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及时传达省市县脱贫攻坚切精神,把整改融入日常工作长抓不懈,立足长远巩固整改成效,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第10篇

一、工作开展情况

此次动态管理全县贫困人口自然变更,整户减少2户2人,人口自然增加192人,人口自然减少147人。动态管理后全县贫困人口为2529户9429人。更新和修改贫困村、贫困户疑似问题数据3000余条,上报疑似问题豁免900余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县脱贫办及时将省州动态管理方案转发到乡(镇)及各行业部门,并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对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要求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各相关责任主体严格按照职责分工,严格把好每道关口,以逐级精准达到总体精准。数据更新采集由每名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开展,村“两委”发挥就近组织优势和情况熟悉优势,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年度动态管理中来,做到准确采集。信息数据采集后,村第一书记(工作组组长)负责对数据信息开展审核,签字确认后上报至乡镇。

(二)严把录入关口,提升数据质量。扎实开展数据采集,坚持做到信息采集“三个面”,即面对面采集家庭详细信息、面对面算好家庭收入支出账、面对面商定帮扶措施,确保信息采集精准有效。精心开展数据录入,根据省州办要求,精心组织开展建档立卡数据录入工作。严格开展数据清洗,对照国家、省市反馈的数据问题,逐户逐人核查落实修正。根据建档立卡数据审核规则,严格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及时修正,确保数据质量问题不过夜,情况属实的要求乡镇上报豁免理由。

二、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繁复不稳定。系统内部很多指标逻辑复杂,且卡顿现象十分严重。导致录入工作和数据审核校正缓慢,经常无法登陆,且更新时间长,大大拖延了工作进度。

(二)自然变更不够及时。自然变更工作要做到实事求是、认真负责,避免误操作产生贫困人口信息与事实不符。有个别乡(镇),未能及时将新生儿和死亡人口摸排到位,造成人口自然变更工作滞后,不及时。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狠抓数据质量,夯实脱贫成效。一是强化上下联动。做到县级统一管理、加强调度乡(镇)快速反应、迅速清零,扎实进行核实修正并举一反三防止类似问题发生,有效防止。二是加强业务统筹。加强扶贫系统各业务工作统筹,横向打通业务子系统数据信息无缝衔接,以扶贫对象村表、户表的基本信息为中心,统筹衔接好项目资金、扶贫小额信贷、致富带头人、扶贫车间、消费扶贫、光伏扶贫等信息数据,做到扶贫对象信息相互联动、对照一致。三是全面排查、反复审核。一月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对存在的信息数据质量问题,逐条销号清零,确保整改无漏项、无死角。

第11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早上好!

同仁村委全体干部在上级党委攻坚战略方针及宾阳县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指导下,履行工作职责,扎实开展精准识别扶贫工作。工作中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村委全体干部尽心尽责,按时按质按量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同仁村委辖区有10个自然村,共有人口5117人,农户1018户,精准识别确认贫困户146户,贫困人口554人。2017年共有脱贫户30户132人,73户贫困户申请产业补助、修建2.6公里扶贫路。经过两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到2018年止,同仁村委还有贫困户100户,贫困人口370人。在各级政府政策支持和村委帮扶责任人的努力下,鼓励贫困户大力发展产业、协助申请产业补助及教育补助、危房改造、解决就业等政策。2017年成立村集体经济,与南宁市兴业俐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建设自动化现代养猪场。目前养猪场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初可以完工投产。

二、开展党建工作促扶贫:基层党建工作也是党支部书记职责之一。在镇党委的指导下,同仁村委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每月组织全村党员开会学习,由第一书记和我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坚定信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并指导村委做好“两学一做”台帐,同时调动村委干部及时对各类档案归类整理。

三、日常全面工作:除了扶贫工作,村委也完成了上级部署的多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征兵工作、集中学习十九大精神、维护全村社会稳定,对个别上访者做到稳控工作,每月定期组织村委干部排查隐患并及时处理,对于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作,能做到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四、廉洁自身方面:本人在生活及工作中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把关、一心为民、严守底线。

五、2018年工作计划:根据南宁市和宾阳县脱贫攻坚部署,同仁村委在2018年必须全面脱贫摘帽。每月10号认真组织各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并组织村委干部协助第一书记认真检查帮扶责任人的帮扶手册,严格落实贫困户“一户一册一卡”工作,扎实开展帮扶手册的台帐整理、村委集体经济的发展、脱贫目标及奋斗任务。以帮助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为中心,把尽快解决贫困对象脱贫并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把提高贫困对象自我致富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把争取上级支持和部门协作作为重要保障。紧密结合我村实际创新具有特色的扶贫工作新机制、新模式。为实现我村脱贫摘帽目标任务继续努力奋斗。

以上为本人的工作报告,有成效有不足。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同仁村委全体村干部将全力以赴开展工作,绝不落后。我的述职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第12篇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一)

201X年,XX县被列为全省精准扶贫示范县以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强化措施,扎实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以解决群众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坚决打好统筹扶贫、精准扶贫、开放扶贫、造血扶贫和生态扶贫整体战。至201X年底,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050元,较上年增加651元,增长14.8%,比201X年增加 1851元,全县新扶贫标准下的贫困人口由201X年的8.76万人减少到4.1万人,累计减少4.66万人,年均减少1.5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50.8%下降到24.6%累计下降26.2个百分点,年均减少8.73个百分点。

一、201X年以来的扶贫成效

一是加大整合资源力度,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全县以专项扶贫为着力点,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整合投入抓扶贫,加快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201X年以来,衬砌渠道243.6公里,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1100亩,发展牧草节灌面积2000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4.70万亩,治理河道40.28公里(防洪堤),治理小流域1.6平方公里,建成梯田2.32万亩,解决了5.7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2.9%;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19项715.25公里,其中新改建通乡油路6条151.13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79条434.8公里,通村砂砾路34条129.34公里;100%的乡镇通了油路(水泥路),49.5%的建制村实现了通畅;先后投入电力建设资金3.9亿元,先后建设主变11台、容量756.6兆伏安,安装配变93台、容量12.22兆伏安;新建330千伏、110千伏输电线路241公里,新建改造35千伏及以下输配电线路180公里,全县村组通电率达100%。贫困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发展条件明显改善。

二是积极培育发展富民产业,不断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201X年以来,县上每年安排1亿元以上财政资金扶持设施农业发展,同时累计注入担保资金1.83亿元,发放妇女小额贷款6.86亿元、双联贷款8.54亿元、双业贷款10.66亿元,积极引进甘肃银行、鑫隆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和农信项目,为贫困群众提供无担保、无抵押、高效便捷的小额贷款服务,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有效整合人社、扶贫、教育等部门培训资源,组织开展各类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使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扶持建成华藏寺镇栗家庄高原设施林果效益试验示范园、打柴沟镇上河东日光温室示范点等一批产业示范园区,初步形成了以人参果、红提葡萄、高原夏菜、马铃薯、食用菌、XX白牦牛和XX肉用细毛羊为主的基地化生产格局。201X年,扎实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开工建设日光温室4908.6亩,养殖暖棚38980.3亩;推广以小黑麦、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28万亩,完成以马铃薯全膜垄作栽培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5.1万亩;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全县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达到577个,发展会员3062人,带动非成员农户5209户。全县特色种植面积达到38.35万亩,建成高原夏菜生产基地9.1万亩,旱作农业种植面积达到5.1万亩,饲草料种植面积达到28.15万亩。设施农业累计达到8.54万亩,规模养殖小区达到780个,设施农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特色种植业产值达9.66亿元,畜牧业产值达5.02亿元,特色农牧业收入占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462个,培育和引进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多个无公害蔬菜品种和白牦牛系列产品分别得到国家绿色食品质量认证、产地认证、有机食品认证。

三是全力实施下山入川,加快推进高深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县上多年来持之以恒地把移民搬迁作为解决贫困的有效途径,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办实事、办大事,移民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201X年以来,县上研究制定了生态移民规划和安置方案,动员各方力量深入实施下山入川工程,全力打好生态移民攻坚战。通过市内农林场安置、毛藏库区移民新村安置、县城安置、县内易地搬迁安置、县外安置、劳务移民和教育移民等多种方式搬迁安置移民,先后建成了华藏寺镇红大口、华藏寺镇黄草川、松山镇红山根等生态移民安置点28个,搬迁移民5881户27077人。同时,整合农牧、人社、教育、扶贫等部门培训资源,不断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千方百计扩大劳务输转规模,201X年以来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0.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4.59亿元。生态移民工程和劳务输转工程的深入实施,使全县累计退出耕地10.7万亩,建成草原围栏面积510万亩,禁牧160万亩,草畜平衡427万亩,从根本上解决了高深山区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

四是持续加强智力扶贫,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始终坚持把贫困人口的教育和培训作为扶贫开发一项重要工作,逐步探索形成了项目+产业+科技三位一体科技扶贫模式。深入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牧民10万人次以上,骨干培训5000人以上,累计培育科技示范户1.45万户,培养了一大批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牧民。不断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先后完成各类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试验328项(次),示范163项(次),示范面积达75万多亩,旱作农业、测土配方施肥、大田高效节水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良种良法的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认真开展以两后生为主的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先后组织输送贫困家庭两后生2180名,培训雨露计划2236人,基本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

五是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01X年以来,新改建中小学校舍面积达16.7万平方米,学前幼儿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63.8%、99.34%、89.64%,12075名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吃上了营养餐,率先在全省实现了由小学到高中阶段12年的免费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布局日趋合理,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建成卫生业务技术综合服务楼、迁址建设了藏医院、新建县医院门诊医技大楼和9所乡镇卫生院、73所村卫生室,今年开工建设妇保院和藏医院住院部楼,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保障标准和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分别达到7381人和51627人,五保供养人数达1525人,供养规模位居全省前列。新农合参合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62%、97.64%、99.7%。建成保障性住房14188套、游牧民定居工程2480套,改造农村危旧房10500套,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1.82平方米,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0%以上。

六是不断加大社会扶贫,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合力。201X年以来,各对口帮扶单位高度重视,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先后落实各类对口帮扶资金6862.16万元,重点实施了黄草川生态移民示范园、红山根生态移民示范园、打柴沟镇设施农业示范园、工业园区给水工程、小城镇建设、道路建设和人才培训等帮扶项目,为贫困群众帮办了一大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为全县扶贫开发注入新的活力。在全省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省市县乡245个单位、7334名干部联系我县176个贫困村和10289户特困户,各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协调落实富民项目475项,落实资金2.61亿元,受益群众8.4万余人;为贫困村、贫困户兴办实事2500多件,捐款捐物折合资金2353.87万元,201X年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986万元,组织实施扶贫项目8大类30余项,减少贫困人口1.53万人,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201X年奋斗目标

1、增加农牧民收入。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武威市平均水平,贫困乡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生态建设全面推进,农牧民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2、减少贫困人口。到201X年底,力争全县基本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减少贫困人口2.5万人,年均减贫0.5万人,返贫率控制在30%以内。

3、201X年内组织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17个,贫困户新建设施农牧业1900亩,实现全县贫困户户均3亩棚的目标,力争使祁连、东坪等7个乡镇和华藏寺镇岔口驿村、松山镇松山村、天堂镇天堂村等35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

4、力争完成建制村道路通畅工程360公里,建成15个乡村客运停靠点和河东公路、石门镇至宽沟工业园区二级公路、石门镇至火石沟公路,基本形成金强川四纵六横路网架构;全面建成石门河调蓄引水和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小康供水两大骨干水利工程,加快二道墩注入式水库、抗旱应急引水工程、松山灌区改造、南阳山片2.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解决6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万亩。

5、积极推进移民搬迁,解决恶劣环境人口生存问题。坚持把劳务移民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整合易地扶贫搬迁、游牧民定居、石羊河流域生态移民和教育移民等项目,以县外移民和本县、乡镇或村内实施易地搬迁、插花移民、区域内调整相结合,加大移民搬迁和劳力输转力度。到201X年底力争完成生态移民2万人。做好《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10977户44566人易地搬迁规划》;为部分贫困人口有计划地移居到公路沿线、中心城镇和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县内外川区,实现稳步脱贫,奠定基础;四是力争实现劳务输转20万人(次)、两后生培训4000人、劳务技能培训10000人的目标。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二)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XX扶贫搬迁办发〔XXXX〕X号文件精神,我街道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青龙街道位于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城乡结合的街道,属城市建设规划区域。幅员面积X平方公里,常住人口X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X万人,建卡贫困户X户X人)。

截止XXXX年,街道农村村级公路里程X公里,其中硬化公路里程X公里。耕地面积X亩,其中撂荒土地X亩。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蔬菜、柑橘,养殖牛羊兔鱼等第一产业为主。

二、贫困户贫困成因

通过开展贫困户相关信息调查。我们发现贫困户之所以难脱贫、易返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

调查发现部分偏远贫困户往返一趟集镇需要步行3个小时以上。居住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匮乏,即使有资源也多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难以得到有效开发。

二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意识低,缺乏发展技能。

农村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几乎没有懂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的人员,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三产业附加值不高,缺乏劳动力,收入水平低。

多数贫困户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责任田,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日常生活比较艰难。加之第一产业要有产出,主要依靠人工劳力,且产业附加值不高、收入低,费力不讨好,两相对比之下青壮劳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即便想要发展产业也是有心无力。

四教育负担重,抗风险能力低,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再穷不能穷教育。文化知识的培养是贫困户最终改变贫困命运的关键。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但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一万元左右,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二是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缺乏抗风险能力。一旦遇到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贫。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劳力。一遇到家庭中有住院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三、思路和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灵活运用搬迁政策。

一是针对贫困户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的问题。加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对于确实过于偏远的农户,要灵活运用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等扶贫政策。将农户调整集中安置到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居住。三是迁入地要积极为搬迁户协调解决宅基地,土地以及上学、卫生等必须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并积极为搬迁户规划产业发展,确保搬迁户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产业技能。

一是认真组织各种短期技能培训,培训坚持就近就地原则,分散办班,分类指导。为使学习劳动两不误,尽量安排农闲时间组织招生,要针对不同地区农村的特点,实行随到随学,只要达到要求和学习目的就行,在课程安排上以当地主要产业的管理为主,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同时对当地懂技术、有经验、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要鼓励他们积极帮扶贫困农户并给以适当的奖励。

三优化产业模式,提高收入水平,吸引劳动力回巢。

一是引进产业附加值高,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安排扶贫对象劳动力就业和辐射带动周边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吸引劳动力回乡就业。二是通过土地流转,统一规划。以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扩规模,提档次,集中力量整合产业项目,打造地区产业品牌。改变农户个人自产自销、粗放经营的低竞争力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农户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