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3 01:28: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缺点自我评价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师自我评价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和进入角色,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密切校方与教师的关系。
第二,可提高教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可信性和有效性。有时候,仅仅根据学生、学生家长或他人提供的信息和数据,来判断一位教师的工作表现难免有失公正。课堂听课获得的信息又往往是局部的。在这种情况下,向评价对象提供“自我画像”的评价机会就显得十分必要。
第三,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自我评价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发内在动因的过程。通过自我评价,教师可以提醒自己的职责范围,促进教学技能的改进和知识的增长。
第四,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可以要求评价对象采取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从工作的各个方面评价自己的工作表现,阐明存在的优点和缺点。
第五,为了帮助评价对象有效地总结自己的工作表现、扩大评价对象的思路、明确评价的范围、保证教师评价的系统性,可以事先向评价对象提供参考提纲。
【关键词】评价;大学生;辅导员;学生管理
一、引言
在日常活动和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非常在乎自己的价值,每一个人生活在人群之中,判断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重要依据是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是识别自己的名誉、地位、社会角色的主要条件。评价有着巨大的塑造功能,这种价值判断总是针对某种具体的行为或活动的结果而作出的。积极评价是指评价行为的正确性和优良性;否定评价是指对相应行为的批判与否定。
二、评价的分类及其意义
评价的形式多样,包括了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我们很容易、很自然会把对学生的评价和分数联系在一起,在家长、学生甚至一部分教师心中“分数至上”的想法是根深蒂固的。但是,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掘,而不仅是为了学习书本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引导手段,评价的激励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
(一)自评反思促进步。
评价理论告诉我们,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要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而产生作用的。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学生的自我评价。
1.作为班级辅导员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评价能力。当我们作为旁观者,看别人的优点和缺点是很容易看到的。但是看自己时,经常是只能看到优点,看不到缺点。这种并不能促进步的评价方式,是自我感觉良好式的表现。因此,帮助学生看到事实,自己定位,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不只是自我满足,可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不断提高。
2.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进行自我评价的机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辅导员老师应该及时反馈信息,让学生清楚自己有哪些不足,和别人差距在哪?要多为学生创造自我评价的机会,让学生明白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3.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我评价,教会学生明确未来要努力的目标、方向,全面地看待自己。无论是在日常行为方面,还是在学习和活动上,自我评价的有效方法是使让学生对照标准自我认识和分析,此外,引导学生坚持阶段总结等方法也是进行自我评价的好方法。总而言之,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辅导员老师让学生自我评价,正确认识自我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意识的增强,培养学生成为独立的自我。学生总结自己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能有效地养成学生善于反思的好习惯,找出身上不足,及时进行改正。
(二)互评促激励,让学生互评促发展。
开放的学习环境应该让学生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也参与评价。因为平时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相处在一起,所以学生评价是一个获取对方信息的重要渠道,也容易清楚地看到对方身上的优点和缺点,了解对方更多,更深。让学生评价别人不仅可以提高自己,还可以活跃气氛。同时,进行学生互评时得到的信息一般来说较真实,较具体。比如在主题类班会上,每一个学生都能很认真地参与,当一位学生发言后时,大家都开始表达自己的意见,当反馈信息给发言人时,那位可以虚心接受,效果是很明显的。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正确看待他人,从而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对管理中的作用非常大。但是学生互相评价也会碰到问题,甚至有的同学不积极主动参与评价。民主的评价好像走过场,变成了一种表面形式。有时难免会有偏颇,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可以,有的同学会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加进去,一旦有这种情况发生,作为辅导员老师要积极引导他们,让学生参与到互相评价中,有助于促进他们自身的提高。不管是评价别人还是被别人评价,都让他们觉得这是和自己相关的重要事情,去进行评价时,不能带有随意性,要持有一种公正、认真的态度,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师评促提高。
在班级管理中,也不能忽视辅导员对学生的评价,这种评价也特别重要,不仅能起到引导作用,还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感觉到各种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在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基础上,辅导员如能给予学生及时的补充性、总结性评价,可以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1.评价要及时。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辅导员应注意抓住评价的时机,该及时鼓励的,就毫不迟疑。学生出现错误时,要及时指出纠正。辅导员的评价,应该让学生觉得老师和同学都正在关注着我,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评价要明确。
辅导员老师的评价应该有明确的指向性,是对还是不对,好,好在哪里,不能以含糊不清的语言出现。只有这种指向明确而又激励性的评价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从而向这种好的方面继续努力。
3.评价要客观辩证。
辅导员的评价应该尽可能从积极方面评价,表扬和批评都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日常管理中,辅导员应该积极引导,但也不能说放弃批评。在赞美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尽可能注意学生的纵向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不一样,辅导员老师要会寻找学生身上的“闪亮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建立信心,不断进步和改善,真正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推器”。辅导员评价不仅是赞扬,也要有适当的批评,这样不但不会消除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因为挫折、失败教育是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心理素质不可缺少的手段。在评价学生时,辅导员应该遵循人与人差异的原则,没有统一的标准,分层次评价。这种分层次评价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渴望成功的想法。学生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教师应该善于发现,打破传统的评价标准和要求,因为这样的评价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辅导员老师要更仔细观察优秀的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以帮助他们达到完美的自己。但对于有各种不足和缺点的学生,辅导员要帮助他们,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让他们面对学习充满信心,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结语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果辅导员能把评价的方法体系巧妙利用起来,辅导员预期的教育管理目标就能顺利达到。有爱心、有智慧的评价有利于一个宽松良好的学习气氛的营造,慢慢地对学生产生影响。辅导员看待学生的眼光要有科学性、发展性,帮助学生创造出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空间,让教育空间更和谐、融洽。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林少杰.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目的[J].现代教育科学,2006,3
[3]姜鸣.论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3,6
关键词:学生;自我评价;动力
自我评价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充分发挥自我评价的功能,能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克服自卑心理,同时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不足,进行自我反省,增强自制能力,促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最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很难自行提升,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以引导。现将我的一些做法与诸位同仁共享,敬请斧正。
激发学生参与自我评价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在学生初步尝试评价的时候,采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对能合理分析自己优缺点的学生予以表扬,来激发学生的评价热情,树立评价信心。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让学生体验到自我评价的乐趣。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和认可学生个体化的价值取向,激发学生潜意识中的上进欲望。对于学习水平高一点的学生,让他们学会横向比来自我评价,让他们永远不满足;对于学习水平低一点的学生引导他们学会纵向比,软化“他人参照”,强化“自我参照”,找到自己的点滴进步来进行自我评价。我班设立了体现“认识自我”的评价本――“成长的足迹”,它包括每节课的自我评价、期中阶段性的自我评价、期末整体性的自我评价,根据每一部分的特点,设置了不同的自我评价项目。
每节课的自我评价
■
以上表格可以利用每节课末的2分钟进行填写。每周收一次,进行批改,对较好的学生及进步大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展示,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改正。
自我评价贯穿在学生的作业中,我根据课程标准和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A、B、C三类分层练习题,A类是必做题,着重于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训练。满足学生最基本的要求;B类是简单的综合题,适合中等以上水平学生做,其余学生选做;C类是以灵活运用为主的综合题,涉及知识面较宽,适合优等生做。为鼓励更多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我引入了自评机制:能把A、B两类题全做对的学生为自己画一个红苹果,能把A、B、C三类题全做对的学生为自己画一个红苹果和一个绿苹果,如果只做对A类题的学生为自己画一个绿苹果。最终十个绿苹果可以换一个红苹果。
期中阶段性的自我评价。经过半学期每节课自我评价积累,在接近期中考试时要引导学生做以下两件事:一是根据半个学期的学习情况为自己学习态度和习惯划一个等级是优、良、合格还是不合格。二是对各科笔试成绩预测一个分数。期中考试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性自评。评价有:(1)最大收获是什么?举两个例子。(2)遇到最大困难是什么?怎样解决?举两个例子。(3)预测分数和实际分数相差多少?有什么想法?
期末整体性自我评价与期中自评相似,但多了一项申请星级少年的自评。依照二十个红苹果换一颗星的标准,评出星级少年。只要学生有过努力,哪怕获得一颗星,也要表彰授星。
在多元化评价的实践探索中,我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到学生习作的评价中,做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形式上,也力求新颖、多样,使学生参与评价不觉得枯燥。我们主要采用的方式有:(1)设计评价表。学生和家长借助评价表进行自评、互评、家长参评,教师做综合性评价。(2)抽评。组织课堂评价时,在全班的文稿中任意抽取几位学生的文章,由老师或同学大声朗读,或投影放大,全班一起帮这位学生修改、评分。(3)张贴。利用教室的墙壁,把全班学生的文章,不分优劣,全面张贴出来,供学生评议。当然其他任课教师也会前来阅读。(4)评选。以作文竞赛的方式,要求全班学生选出自己得意之作参加评选,全班学生或家长共同参与评选,选出若干篇优秀之作进行表彰。
由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学生改变了过去那种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发挥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过去,学生除了不得不向家长汇报考试成绩外,对平时的学习情况怎样,很少主动向家长汇报,相当多学生写的作文是不让家长看的。因此,孩子平时的学习过程,家长是不甚了解的。由于采取了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手段,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自我建构,积极地改正自己的不足,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体性。
以下是英国维纳斯中学《教师评价计划》中“自我评价表”的填写项目:
在你的工作中,你最满意哪些方面?
在你的工作中,你最不满意哪些方面?
你在工作时受到哪些条件限制和遇到何种困难?
在过去一年里和过去两年里,你采取何种措施提高你的专业水准和获得工作经验?
在未来一年里,或者从长远来看,你希望用何种方法来提高你的专业水准和加强你的工作经验?
在评价面谈时,你还希望讨论哪些其他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受泰勒目标模式的影响,局限于通过量化范式下的标准化测验、常模测验而取得的尽可能精确的分数作为甄别、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教师通常以“分”取人,把分数作为同其他学生比较、判断的重要标尺。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善意和关怀逐步被考试分数所取代,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意识等都在博取高分之中逐渐被泯灭。笔者认为,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中心的自我接受评价,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自我接受评价是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中心,结合教师等他人的评价,引导学生在形成积极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发展实现主题性的评价。它是对学习全过程的评价,是为了让学生认识自己、接受自己,进而以改进自我为目的而进行的评价。
一、以人为本,自我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以严格、统一、标准的记忆式测试获得的“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作为对被评价对象控制和改进的主要依据。这种评价简单易行,便于操作,但是却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忽略了过程本身的价值,忽略了人的情感,忽略了人之为人的本身。自我接受评价承认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评价、反思,使每个学生能以健康、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自我,肯定自我,进而督促、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完善自我。
二、积极乐观,自主参与
自我接受评价是学生积于原有的自我认识,依据自身认可的评价指标和准则,对自身整体或某方面素质的发展所做出的认识和判断。自我接受评价认为,个体的发展与完善主要依靠主体的自我反思、自我调节来完成。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受评价的对象。学生在参与对自身学业成就、情感态度、生活态度等各方面的评价过程中,能够充分体验到自身成长进步的愉悦,较为全面、整体、动态地认识自己,从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教育自我,发展完善自我。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外部评价作为有益的辅助和补充,能使自我评价更为客观、理智、公平。外部评价被主体接受后,最终转化为自我评价,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重视差异,发展个性
自我评价我们应该找准重点去写才可以有进步。小编今天就给大家看看学生自我评价,仅供参考
优秀的高中生期末的自我评价
随着三年高中生活的结束,我在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学生,但是很热爱学习,无论何时你看到的我总是一个学习努力,积极探索,不怕困难的人。我对待学习一丝不苟,端正的学习态度是我有很好的精神面貌,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我热爱班集体,有很强的责任感,坚决不做有损于班集体荣誉的事情,不怕苦不怕累,积极为班集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尊重父母、老师,对待老师指出的错误能虚心接受。自强不息和努力奋斗是我的人生格言。我会坚定理想,努力朝着目标前进。
高中生期末自我评价
在高中的三年来,我发生了许多改变,岁月的逝去将我带入成年,我成熟了许多,也获得了许多。在学习上,我顽强拼搏,刻苦学习珍惜点滴时间,课上积极发言,课后向老师提出质疑,使自己向知识的殿堂一步步迈进;在处理同学关系方面,我与同学关系融洽,不断改进自己,帮助同学在学习上积极指导和鼓励,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在体育飞、运动方面,我踊跃参加各种活动,奋起拼搏,取得了较好的名次。为班级争夺了荣誉,在对待师长方面,我尊敬师长,树立好学生的形象,努力做好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沟通,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同学们的学习乐趣,我还积极服从班主任和班委的安排。是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优秀学生期末自我评价
时光易逝,不知不觉中高中三年的生活就快要结束了。进入高中学习三年来,我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向知识的殿堂稳步迈进。在学习上我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爱好看书,总能从所做的事情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在生活中,乐于助人,与同学、室友关系十分融洽。性格活泼开朗,简洁大方,深得老师同学们的认可。爱好体育运动,积极参加运动会,并能为班级争光。不怕苦不怕累,学习上敢拼搏,打扫卫生时,也总是能努力去做好。是老师的好帮手,能为老师排忧解难,善于处理同学之间的纠纷。在高中的三年时间里,在老师与同学们的帮助下,既教育了我,又锻炼了我,培养了我,使我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高中生。我会继续发展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关键词:小学美术;造型;评价;方法
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学科,它不同于一般学科的学习,因为其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个性化,强调主观感受、体验性和参与性,故而通常难用绝对的标准来衡量。在我们小学美术教学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因为造型不准确而自卑。此时,教师该怎样才能让他们充满自信、激发兴趣呢?我认为,孩子们的作品表现还显得十分稚嫩,所以在对他们的作业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更不能用教师“专业”的眼光去对待。我认为在美术课的教学评价中,除了要注重教师的评价外,更应注重学习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来达到“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1、通过语言评述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的造型表现作品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同于其他学科作业,它不存在对错之分。所以,在造型表现课中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通过学生的语言评述努力挖掘自己作品中的闪光点,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到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来,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几年的教学评价,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直接指出学生作品的缺点,远不及学生在作品分析中自评和学生间的自评中认识改正更见效果。通过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总结、评价,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更快,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锻炼提高观察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敢于对作品发表自己的认识见解,从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在造型表现的教学中,我会听一听学生是怎样分析理解自己的作品,同时请他们发表对自己作品的观点(可从造型方法、材料运用等方面评)。相信每一位学生有其自身的认识与理解能力,努力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实践表明,在探究中引导学生通过对自我作品的评价,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另外在合作中互评,以集体智慧丰富个体的智慧,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互评过程中应注意被评者要认真而仔细地倾听他人的发言和感受,评价者也应该温和、宽容,避免攻击、讽刺性的语言和行为。
2、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自我评价。
由于学生各自的经历不同,自我体验不同,有的学生不能客观正确地对待自己,为自己美术学习活动和造型表现作品作出恰当的评价。因此,作为老师应该正确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展开自我评价,发掘自己的闪光点,同时也要使学生正视自己的缺点,乐于接受别人意见。在造型表现的教学中用问卷的形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问卷的内容可涉及学生的合作学习、情感表现、教师或同学评价、知识技能的掌握等方面。如在美术教材十一册《画人物》的教学中可从下列方面制作问卷: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临摹出画中人物的神情吗?
你所临摹的画是否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认可?
(精选几张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能否通过学习活动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并和同学建立友好的关系?
能否将人物特征生动地表现在画面上?对自己所表现的人物是否满意?被表现的人物(同学)是否满意?
和同学一起讨论他们的作品,询问他们对这样的学习活动的感受,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同学和老师如何评价你的作品?
3、采用学习记录袋进行自我评价
学习记录袋评价强调以学生自我个体评价、学生与学生相互评价为主,从而他们也就拥有了判断自己学习质量和进步的机会。所以在评价教师要调动和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评价的主体,培养学生树立起“自己是所有记录自己学习过程的资料的著作者和负责人”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逐步养成经常不断反省自己的学习活动,学会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自我反思性评价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要对学生记录袋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科学的、鼓励性的评价;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使用好美术学习记录袋,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可用造型表现课学习记录袋成果评价表反映,表见1-1)在教学中,本人主要采用展示型与过程型两种学习记录袋的方式。
展示型记录袋的目的是为了展示学生的最佳成果或最满意作品,因此教师不必对学习记录袋本身进行评定,而其中的每一件作品是否要单独评定,可依据教学计划和安排而定。一般来说,假如作品在教学过程中经过评定后才收进学习档案,其分数或等级可以保留,而在选入学习记录袋时还没有评定的作品,则不必再专门予以评定。因为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只要是选择将这些作品放入展示型学习记录袋,就表明他们对自己的作品十分满意,认为作品已经体现了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关键词】体育教学;反思;评价
新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行让广大家长和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也相对提升。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我们这今天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达到我们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同时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1.通过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一般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重视学生学习的成果,却忽视学生学习的能力,忽视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认知,这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反思和评价,才能够深刻认识自身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要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评价和反思自己。评价往往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需要评价者与评价者密切合作,同时要动员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参加检查,评估与总结,才能产生良好的评价效果。要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的评价和反思自己,就要给学生明确评价和反思的内容。
我们现在往往引导学生评价和反思都是反思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在体育运动中的优势特长、兴趣爱好。这并不代表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是没有必要的,而是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能够全面认识自己,比如有些同学具有很好的体育运动能力,在一些项目上具有先天的优势,我们就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多多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而有些同学在运动上具有天生的不足,那么我们也可以让他找到他其他方面的优点,比如在运动比赛的战略思维上,或者是运动比赛的配合上,只有全面认识自己,才能够更好的完成体育运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一般情况下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我们要改革以往只靠学习效果和成绩以及运动的量来评价学生的方式,我们还要观察同学的出勤率,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情感,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价值观念的,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种种方面,也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反思和总结自己种种方面,只有全面认识自己才能做到全面的提高。
2.通过比赛形式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还是以前古板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体育运动本来就是一门需要实际进行的一项课程,没有参与其中,就没有发言权。要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让学生参加到运动中来,就是一味讲解,学生在下面简单练习并不能达到体育教学的很好效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比赛的形式来进行教学,通过比赛既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在比赛中还能够深刻的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及能够知道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在比赛的过程中还能够自然而然的对自己形成一个反思和总结。当然,有些同学会只在乎比赛的结果而忽视过程,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的体育教师在比赛结束之后,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比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了一场两人三足比赛,我们在比赛结束之后就可以引导同学们那几场比赛进行反思和总结,有的同学赢在了哪些方面,输的同学,又输在了哪些方面,自己在比赛的过程中是在输的一方还是赢的一方,自己对比赛的输赢,起到了什么作用。最后教师也可以总结每个小组的优点和缺点,或者通过小组互评的方式说出对方的优点,或者让每一个学生都自我总结,这样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就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反思和总结,能够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3.通过分组形式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体育教学,往往不同于体育竞技,我们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但是小组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互相指导,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友谊,还能够形成一个正确的评价模式。我们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某一项体育活动进行示范之后,然后通过分小组来进行,学生通过分小组的练习,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纠正,这样,学生就在分小组的体育运动中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样让学生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做出教师的评价,和通过比赛进行自我的反思以及通过分小组进行互相评价就行成了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有了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比如我们在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讲解完之后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来练习,两个人一组,两个人分别三步上篮,这时候,一个人进行的时候,另一个人观察,这样观察的同学就能很好的看到机修运球同学的优点和其中的不足,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之间提意见,还有,如果我们在进行传球的过程中,两个人一个小组就更有利于相互知道对方的传球方式和特点,优势和不足,这样就能够在小组学习中反思自己,同时也能够评价同学,鼓励同学,这样既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友谊,还能够促进教学任务更好的完成。
通过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进行反思和评价,不仅能够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还有利于学生将这种方法贯彻到其他学科中,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不容小觑的作用。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享受体育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班级管理;教育动机;实践活动;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它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并将其统一的过程。
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是采取如下方法培养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
一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
(一)指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
信心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是自我教育的起点,是自我教育的希望。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就能提高学生的信心。在三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我班开展了“照镜子与轰炸弹”的班队活动。活动要求学生先找出自己的优点,再找出其他同学的优点。这使大家认识到,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从而让每位同学都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指导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
十个手指有长的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充分看到自己的不足点,才能开展自我教育。在开展了“照镜子与轰炸弹”的活动之后,我们紧接着又开展了“找缺点”的活动。通过个人讲,相互评,每个人都找出了自身的缺点。学生懂得了人人都有不足的地方,大家都应正视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三)激发动机,完善自我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在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我之后,学生才能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课余我们组织学生读科学家、名人的故事,看《离开雷锋的日子》、《一个也不能少》等有意义的电影,并让学生记录先进人物的事迹,加深自我体验,从而增强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二引导学生参加自我教育的实践活动
从事实践活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一方面,实践活动要求有相应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实践活动又提供了应用和锻炼能力的机会。班主任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实行责任制,进行自我管理。我们班级里的各项工作都分配到人,实行责任到人。由于各项工作都有人负责,因此,即使班主任不在,也能按部就班,正常开展工作。在这过程中,班主任并非不管,而是仔细观察,发现其中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定期进行总结和表扬,以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设立“学生班主任 ”,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求学生“自己会”。学生是班级的主角,班主任的责任就在于领导学生当好主角,使之具有自主意识、自治能力。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封闭型班级管理体制,建立了开放的、民主的,有学生参与的班级管理体制――设立“学生班主任”,按学号每人轮流当一天“班主任”。在这一天内,其工作职责是组织全体同学参加集体活动、做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督促检查班干部的日常工作。
“学生班主任”制度的设立,可把教育者对学生的要求较好地内化学生自己的意和行动,变“别人要”为“我必须这样做”,从而增强其自我管理的自觉性。
三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既能使学生得到自我评价的反馈信息,又能加深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认识,是深化了的认识过程。中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规律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评人到评己,从片面到全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学生见识的局限性及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规律,都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对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低年级,老师要让学生讲清事件事实以后,再谈谈最喜欢谁,应该向他学习什么。对于班内的好人好事,老师要让学生评议,然后再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意见。在中年级,学生不仅要评价事情的本身,不要评价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后果;做好事的同学要讲讲事先想些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做错事的同学也要说说做错的原因,认清后果。到了高年级,一般学生能初步排除他律的影响,形成自我的价值观。在这个阶段,学生要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去分析虽人或自己,并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四 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在教育这一系统中,教师是控制系统,学生是受控系统,但是,学生不仅是受控系统。但是,学生不仅是受控系统,同时也是具有自我组织能力的自控系统。他能提出自己的目标,能接受或拒绝教师的控制,能按自己的主张主动行事。因此,只有控制和自我控制结合起来,把教师的控制转化为自我控制,才能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自我控制表现在坚持有目的的行为和制止不符合道德的行为上。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处于逐步发展中,低年级凭兴趣的成份多些,自控能力差些,到了高年级自我控制能力发展较快。
1自定目标,启发自觉 。自控的实质就是控制自己朝自己朝着既定目标前时。在进行活动前,如春游、外出看电影,先让学生讨论注意的事项,由小班主任记录,并在出发前提醒大家。通过讨论,把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这样,在活动中,大家就能约束自己,并相互监督。
2告诉方法,克服矛盾。一般说来,中学生都较贪玩,一玩起来往往忘了一切,行为就失去了控制。因此要此告诉学生“可以做什么”、“该怎样做”等。在低年级,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高年级,要告诉学生自我控制的方法:自己对自己讲道理,从而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3借助集体,自我监督。在班集体中,培养自我监督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大我”作用,以集体的与论和班风影响约束每一个学生。
五 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
激励感情是进行自我激励的重要内容。人的活动,特别是创造性活动的完成,都需要有人的感情支持。一个人在完成了自己预定的计划,做出了某种成绩之后,以一定的活动方式,自己对自己进行奖励,能使自己更深刻地感受到成功的快慰,进而激励自己继续努力。
1引进竞争,促进参与。有了竞争,班级就能充满活力,充满朝气。在班集体建设中,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开展各种各样的竟争,可促使学生不断地激励自我,肯定自我。
一、学生评价需要多元化
以往,教师是学生评价的单一主体。学生的好与差完全由教师一人说了算,这样往往扼杀了学生的个体潜力。学生评价主体的多元意味着对学生的评价修正了以往的传统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由学生及其群体、教师及其群体、家庭、企业等构成的多元评价主体。尤其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即通过评价使学生认识自己该阶段的学习过程、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自己的成长计划,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习过程密切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与学生分享成长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学生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已经成为当前学生自我评价改革的追求。
二、学生评价的基本途径
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原则强调了评价中的多主体参与,因此,学生评价存在着自我评价、学生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庭评价等多种途径。
(一)学生自我评价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正确的自我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调整自我,同时有利于学生责任心的培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培养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估价自己,看清自已在群体中的位置,充分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秀品质,敢于否定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自我评价的机会,要注意把自我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学习活动的开始、展开和结束。其次,要教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让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过去,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除此之外,引导学生坚持写反思日记、进行阶段性总结以及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也是进行自我评价的好方法。总之,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是一个人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内在需求,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学生小组评价
学生小组评价是一种他人评价,是以学生小组为基本单位对学生的学习和表现进行价值判断。小组评价不仅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渠道,同时还是鼓励学生参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渠道。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还能够促进同伴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同提高。新的课堂改革的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生生合作、探索能力的培养,所以学生小组评价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途径。
(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在学生评价中最传统的一种手段,它是由教师对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给予一定的判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之所以在中小学的学生评价中分量最重,是因为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有一定优势的:一是教师作为评价者兼执教者能够把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统一起来,有利于调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二是教师比较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智能、性格和态度上的差异,评价会更符合学生实际,比较客观;三是教师作为评价者有利于将评价与教学从对立转入统一。但是,教师评价学生必须遵循这样几个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和评价观;要把握学生心理,懂得心理调控;能够恰当地选择评价时机、恰当地运用激励性语言与发展性语言;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及时反馈、解释评价结果。教师们要善于从多个不同的侧面和视角去评价学生,从正面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以促进所有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的发展。
(四)发挥家庭对学生的评价作用,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不少家长和学生往往重视在学校的表现,而容易忽略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表现,这样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座谈会,邀请家长来校参观,调动家长参加评价孩子的积极性。通过家长参与学生的评价,家长掌握了教育孩子的主动权,增强了教育的责任感,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生活、文明习惯的养成。
三、教师要注重评价的激励性
(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全面的评价激励,让他感受学习的魅力
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生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学,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尊重他们,并且进行鼓励赞赏。教育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周围的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生就能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进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对学生的激励要适度,提醒要及时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评价 学生相互评价 自我评价
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个性化发展和主体性问题的关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成为一切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更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在传统学生评价实践中,学生只有被动接受评价的任务,对评价结果只能也只能是全盘接受,毫无自可言。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学生兼评价主体和客体而存在,且学生的自我评价在自身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唤起主体意识,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通过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而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自我发展动力机制,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学生发展提高的根本动力。在学生评价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刻不容缓,我们要让学生以一种主人翁的方式主动地学习,重视自己行为的转变和学习活动、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慢慢让学生在这种主体意识的支配下使自我评价变成自身的一种行为习惯。
二、激发进取意识,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认识自己
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当中,学生由于受思维水平或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个体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最初进行自评的时候难以看到自己解题过程中的“盲点”。这时,学生可以从伙伴对自己的评价中,通过多渠道获得的信息了解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防止因为经常被否定而产生消极情绪,或因为经常被表扬而导致盲目自大。在实施评价时,教师一定要适时调控,不但要使个体欣赏到自己的优点,更要让其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促其认清努力的方向。如在教学“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时,我让学生尝试计算38x300,学生A是这样进行计算的:先用38乘以3得到积114,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最终得到38×300=11400。然后我们让其他伙伴讨论评价,同学B这样评价道:“他的计算方法简便,肯动脑子。”同学C也称赞他书写工整,我更肯定了他的算法,称他是班里的“数学王子”。从此,这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提高。但有些同学可能对别人提出的意见还有点不服气,这时候就需要引导学生以坦诚的心态虚心听取同伴的意见和建议。高质量地开展一次学生评价,不仅是对一段教学活动的总结,更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生长点、导向和动力站。
三、通过相互评价取长补短
随着教学中平等互助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建立,课堂变得异彩纷呈。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思维的撞击,产生了新的火花,有了新的收获,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说出优点和不足,互相取长补短,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会更全面深刻。如我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通过找20以内各个自然数的因数,让学生思考:3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学生A:“个位上是3的数就是3的倍数。”学生B:“个位上是3.6.9的数就是3的倍数。”学生C:“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然后,组织他们相互评价。学生A:“24的个位上是4,但它是3的倍数,所以我不同意B的说法。”学生C:“我认为A说的也是错的,因为1 5是3的倍数,个位上不是3。”学生B:“我想了想,我和A说的都不正确,C说的对。”这样的交流互动、相互评价使得每个个体的思维在相互的评价中得以撞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必须承认,假如没有这种相互的“催化剂”,教师如果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将很难引导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决定和实现自己的发展需求。
四、关注自我评价的过程彰显个性
一、 行动型评课模式的含义
行动型评课模式建立于行动性评价理论之上。行动性评价是一种建立在评价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以行动反思为主要手段,以对话为平台,强调评价的双向性,以促进评价者和被评者的共同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的、面向未来的评价制度。
因此,行动型评课模式是一种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在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激发教师的内在动机,提高评价的实效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评课模式。
二、 行动型评课主体的确立
传统的教研活动的评课主体往往是单纯由领导专家或教师代表组成,行动型评课确立以“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参与”为评课的主体。
1.建立“自我评价”与“同行评价”相结合的机制
根据内部动力比外部压力更为有用的假设,在教师评价中有必要引进“自我评价”与“同行评价”相结合的机制。
“自我评价”是一个过程,它是教师在自我激励的基础上自我诊断,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自我改进和调节的活动。教师只有在自我激励、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驱动下,才可能正视自身的不足,做出正确的自我诊断,也才会对自身教学行为中的不足加以改进和调整,从而明确自己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主动学习,更新知识,改进教学,深化科研,使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逼近“有效教学行为”。他本身就是行动型评课的主体。
为了使教师们对自己有一个更正确的认识,行动型评课模式要求在教师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同行评价”。因为同行评价有利于被评教师形成对自己的全面认识,有利于获得改进教学行为的具体而实用的建议。为了让全体听课老师都能自始至终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我们把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参加对象提前一周作安排,要求所有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都必须带有教案参加活动,评课时进行交流。
只有用心深入课程之中,潜心研究过这堂课的人,评课时才有真正的发言权,才能给执教者真正的启迪,自己也才会有所收获,体现教研活动的价值。
2.建立“学生参评”机制
我们在一堂教研课结束后,在上课班级采取问卷形式,对学生的需要进行调查。内容包含这样三个大的方面:(1)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采取的教学形式的满意度;(2)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程度和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3)对教师的教学建议。有可能时还邀请部分学生代表参与评课。通过这样的形式,我们了解学情,倾听学生的心声。这对我们打造更适合学生需要的课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 行动型评课流程的设置
我们打破过去的交流模式,创建了“对话沙龙”模式。其流程表现为这样四个过程。
1.执教者介绍自己的备案的思路、教学预设
进行自我评价,提出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心得以及遇到的困惑,为评课者提供对话的平台。
2.评课者深入教学准备、教学实施的全过程
这是一个与执教者共同开发、实施课程的合作者,始终参与到课程的设计、实施的全程之中,这种评课是从探讨、完善教学的角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评析。评课时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其弊弱优强,对不足之处,提出几种实施方案供执教者借鉴、选择。这样的评课能较快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评课者的观点也易被执教者接纳,执教者会感受到这是在真心地、无私地帮助他。评课者与执教者之间越评越亲近。
3.对话沙龙与书面交流相结合
在评课结束后,我们要求每位参与教师交一份评课纪要。要求评课教师填写在对话沙龙中未表达的观点,对某些教学环节的建议,对执教老师的基本素质的要求,出现的某些细小失误等等,不说套话,不唱赞歌。这样更有助于相互之间的交流。
4.注重教学的后继反思
执教者在收到听课老师的评课纪要后,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总结得失,完成教学反思记录。对听课者课堂观察所作的记载进行分析处理,从中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有必要时还需制订改进计划。在找出了问题,看清了原因之后,自然需要加以改进。因此,评价双方应以评价结论为依据,制订下一步的改进计划。评价结论和改进计划应一式两份,一份由评价者保管,另一份由被评教师自己保管。应当指出的是,这一循环中的改进计划会成为下一循环的观察和评价的重点,从而导致行动型评课模式的连续性。这样不仅有利于执教者的提高,也有利于评课者的借鉴。
四、 行动型评课标准的制定
1.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评课标准
我们学校正在推广教师备教学案,课堂上更注重了学生的学。为此,我们的评课对象也由评价教师的教转化为评价学生的学。我们设计了我校教研活动教学评价表(见下表),评价表在听完课后随即上交。
这种评课角度的转换,主要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2.建立以可操作为原则的评课标准
教研活动组织者要根据评课标准,确定授课计划和听课计划,被评价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并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设计一个教学案和计划。然后,由教师和评价者共同商讨,根据评价标准将教学方案和计划规定成一些具体化、行为化和操作化的行为要求。同时,还应制定听课计划,如听课的方式、听课的重点等,以便于下面的评价,从而提高评价的质量。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创新实践;自我评价;优化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170-02
一、引言
随着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学生的教育评价问题影响着改革的方向。目前,教育评价问题与教育基础理论问题、教育发展理论问题并列为教育科学的三大前沿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教育机构的研究重点。在上世纪60年代,斯特弗尔比姆就指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正是以此为标志,国外开始关注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并发展成一种新的教育评价理念。我国高校的教育评价研究工作自1985年起步,由于“重理论轻实践”传统教育观念的延袭,致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发展性评价研究起步较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更是很少,对学生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检查、鉴定、评比和考核。从而形成了我国高校教育机构重视单一的教育评价而轻视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评价。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对实践性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为了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进行全面性的综合评价具有更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发展性评价从教育评价的主体功能和最终目的出发,强调有效发挥教育评价的改进和促进功能,直接针对原有评价方式无法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弊端而提出的。发展性评价是以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根本出发点,以融合教学与评价为基础和核心,以教师运用评价工具不断开展行动研究和反思,从而改进其教学和课程设计为中介或途径,并最终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以及课程建设三方面共同发展的新型评价模式。评价的本质是属于价值判断的范畴,表现为以教师的教学技巧为主的评价观和以学生实际收获为主的评价观。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施大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就要放弃原有的单一评价指标,按照大学生人生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运用发展的思想和评价方法,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过程进行客观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方式使大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不断积淀、发展、优化自我素质结构,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三、发展性评价的特点
发展性评价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通过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思维的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发展性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以学生的个性为本,促进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以全面发展为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才。促进大学生在理论知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动手实践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通过对学生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自身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逐步达到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2.过程性评价是发展性评价的核心。在学生学习与实践训练过程中,着眼于明天,侧重于发展,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素质的改进和提升上来,而不只是在学生学习的终了时,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一次性单一指标的评价,而是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未来,注重学习综合素质的进高。
3.多元化评价是发展性评价的基本方式。发展性评价要求改变过去那种以“单一测验和考试”为形式的评价方式,因此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评价内容和评价手段入手,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创新思维过程和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促进其进步和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而提高。
4.自评和互评是发展性评价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我国现行的教育教学评价是一种目标考核的评价方式,是建立在泰勒的目标达成度模式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基础之上的。其核心是评定目标达到的程度,把预定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把模糊的教育目标变为具体的、可操作且可进行评价的目标。这种评价模式实质上是一种考核模式,片面强调和追求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自评变得无足轻重,从而显现出现存单一评价模式的避端。而发展性评价模式则是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使评价不仅能反映学生的共性,更能反映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评价活动的认可度,提高评价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四、发展性评价在创新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创新实践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一种包括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技法演练和动手能力训练的综合性实践教育内容,属于实践教育教学的范围。因此,本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目的,拓宽评价指标,推动发展性评价模式在创新实践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大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内容可从创新意识、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协作能力、动手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设计。根据“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创新实践教学内容与过程运行情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1.创新性思维训练。创新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就是要进行创新技法的学习与训练。创新技法的学习训练就是为了让学生首先从思维上理解创新的含义和目的,从而产生创新意识和主动进行创新的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针对某一确定目标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在创新技法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以大量详实的案例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创新实践活动带来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在创新技法的训练过程中,让学生以5人为一个小组,按照某一创新技法的运用过程,针对确定的项目主题,进行技法演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形成项目主题的一系列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主要训练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情况和创新性思维的运用情况,从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相互协作能力。通过对方案的评价,指出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
2.创新目标的提出与分析训练。在学习了创新技法之后,让学生针对某一产品作为目标进行市场调研。首先调研目标产品的起源、改进、成熟与未来的发展方向;然后再调研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程度;其次再调研产品的市场分布、细分市场和消费者人群等。经过全面的调研过后,提出产品的创新方案,结合现有技术条件和资源条件等现状,对产品创新方案进行分析和论证,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产品设计方案,确定产品创新的目标,形成市场调研分析报告。这一过程主要训练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收集材料的总结分析能力和创新产品目标的提出能力。
3.创新产品方案设计训练。在确定产品创新目标之后,在小组长的组织领导下进行产品创新方案的设计。根据创新目标和市场调研分析,对方案进行详细的可行性设计,设计产品的类型、规格、市场、消费对象等。形成一套详细、可行的设计图纸,确定产品功能和各项技术指标。设计产品生产所需的各种材料等。这一过程主要训练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产品图纸的绘制能力、各项指标的设计与产品开发能力等。
4.实践制作训练。在详细的方案设计完成之后,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设计方案,组织有关材料,运用制作设备,进行产品模型的制作,展示产品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材料的组织与制作的实践训练,检验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针对不合理的成分进行方案的修订和完善后,再进行制作,通过反复实践,直至达成预定目标。这一过程主要训练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训练学生不达目标不放弃的坚定毅力,让学生亲身体会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的艰辛,对产品设计开发形成全面的认识,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文字表达训练。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知识学习、市场调研、方案设计与实践制作过程,对整个产品创新设计的过程中有了一个完整深刻的理解之后,学生之间也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这时让学生根据学习与制作整个过程,撰写形成产品创新设计与制作的实践报告,制作形成汇报形式的PPT电子材料,并以答辩的形式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创新目标的形成、产品结构设计、性能解说以及学习体会等方面的汇报。这一过程主要训练学生的总结提升与文字表达能力,训练学生汇报材料的撰写与口语表达能力。
6.自我与互相评价训练。在课程结束之后,让学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进行自我总结,形成自我评价的书面材料,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自己认识自己,自己评价自己,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分析能力。再让学生分别对自己小组的其他人进行评价。通过自评和互评,让学生记录自己思想的成长过程和收获,以学生自己的方式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反思,提高学生认真学习和实践的内部动机。这一过程主要训练学生对自身和他人的评价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
五、结语
总之,发展性评价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导向,改变学生作为被评价者、受教育者的被动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这种思想自然地融入到师生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以及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保障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养成。
参考文献:
[1]于开莲.发展性评价与相关评价概念辨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