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0 15:31: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油画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依兰县第三小学 张友成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记忆,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认知目标:认识春天的色彩,感受春天色彩的美丽。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春天的色彩,感受春天色彩的美丽,尝试用水彩笔,油画棒等表现春天的色彩。
教学难点: 涂色方法以及色彩的整体倾向。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水彩笔、油画棒。
学生: 水彩笔、油画棒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一年有多少个季节?那么你最喜欢那个季节呢?为什么?春天的色彩都有那些?春天这么美,同学们想不想把它们画出来呢?好,本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来学习新课《春天的色彩》。(板书课题)
二、展开:
1、下面请同学们听一首儿歌,在歌声中你都听到了什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有会唱的学生可以一起唱,歌曲播放完毕,你在歌声中听到了什么?
2、春天来了,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变化?
(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课件图片),小组讨论,交流:小草钻出来了、桃花开了、燕子飞来了、柳树发芽了……
3、教师归纳春天的主要颜色,让学生感知春天。
4、看了春天的图片,你现在能用一句话或是一首诗赞美春天吗?同学们看了图片,听了描写春天的歌和诗,那么在你们脑海里是不是都有了一个属于你们自己的春天呢?
三、作画步骤方法
1、构思。
2、起稿。
3、着色。
4、整理完成
四、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交流。
1、生生互评。
2、集体评。
3、师有选评。
一、教学技能的培养依赖于学科专业能力的提高
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想提高教学技能,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尽可能多的美术史知识、美学原理,踏踏实实地学好每一门专业课,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让自己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在上课前找到更多有意思的相关知识,才能让学生对自己充满敬意,自己指导学生时也会轻松自如。大多数师范类学校的美术教育课程设置都会借鉴非师范美术类专业的课程安排,与非师范类美术专业相差不大,缺少美术专业与教学法的融合,缺少针对性。因此美术教育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教学基本功,如简笔画、美术字、黑板报、教学挂图制作等方面相对较弱,上学时学到的技能与实际教学能够结合的比较少。同时,美术教育类专业的学生存在见习、实习时间短的问题,尤其是实习,基本上都是校内实习,校外实习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学期,由学生自己安排,很多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或者不想去实习,最后只是找个单位盖个章来应付。这些问题应该】起学校的重视,美教专业教学应该注重专业特征,在美术专业基础课中,加入更多的适合小学生教育的如美化校园、装饰教室、橱窗海报之类的内容,加入教师的指导,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另外,学校应该对实习作统一的安排,对实习做出更加细致的要求,安排人员监管。
二、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说课能力的培养
对于师范类美术专业学生来说,语言表达能力是必须锻炼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自己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既要使用专业的概念与术语,又要使这些术语简单易懂,与实际操作相联系,尽量不用过于死板的概念解释美术类的专业术语,而应该用通俗的、便于理解的语言进行讲解,每节课尽量能够教授学生一个专业术语,例如素描、线描、速写、油画、国画等。小学生课堂有其特殊性,教师的语言表达更加需要技巧,要控制自己的语调高低、语速快慢,合理控制讲课时间与实践时间、教师示范时间与学生制作时间的分配。一般师范类院校会为教育类学生举办说课比赛、演讲比赛等,但美教专业的学生很少参加,原因有两个,第一,认为自己是技能类学生,本专业的教师也不太重视培养学生的说课能力;第二,就算参加,也很少能比得上中文类或者其他教育类专业的学生。针对这个现象,美术教育系应该组织学生观摩学校优秀说课选手的比赛,并且组织小范围的说课,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与展示的机会。
三、提高编写教案与课件的能力
组织教学需要很多课前的准备,编写教案与课件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这需要教师查阅很多资料,了解小学教育学科发展的动态。编写教案与课件是师范生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是培养教学技能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缺少了这一部分的学习,对编写教案与课件不够重视。提高学生编写教案的能力,可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教师要求学生写详案,让学生选择小学教材的某一课,根据课程标准和小学生的情况编写教案;第二,教师参照网上优秀教案,对学生做完的教案进行评选,旨在指导学生如何编写条理性强、科学有序的教案;第三,是学校邀请当地优秀的小学教师亲临指导,以便学生吸取一线教师的经验。
四、注重创新性教学思想
布卢姆将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到高共分为七级,最高级就是创新。美术教育通过对学生创造性的鼓励、培养,必然会使学生形成一种创造意识,一旦这种创造意识形成,就会成为心理定势,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他们具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和思维。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需要富有创造力,要能对学生有所启发,有时甚至要做得有一点“出位”。例如,在宁德师院附小一堂美术课中,罗曦老师主讲《生命的甘露》,上课前,教师先用多媒体播放根据几米漫画改编的《向左走向右走》的画面,画面中下着小雨,人们带着雨具穿梭在城市中。接着,教师穿着雨衣、雨靴,打着雨伞出场,以此来引出“生命的甘露”的主题,这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这是一个成功的开场,是一位美术教师用心经营的教学技巧,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更多的是按照成年人的特点来进行的。大学生毕业后成为小学美术教师,要将学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另一种教学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在大学中,国画课要上工笔、写意、花鸟、山水临摹与写生,特别是临摹课耗时很久,学生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静心学习,像罗曦老师这样绘声绘色的课前导入在大学教育中显然不适合。而小学教育则非常需要这种创造性教学。首先,课堂45分钟的时间不适合长时间作业,枯燥的临摹课也只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能力。其次,小学生文化课课业压力比较重,因此美术课堂需要活跃的气氛。所以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有更多创造性的课前导入和课程安排。如何提高教学技能是美术教师应该终身学习和研究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跟上小学美术教育学科发展的步伐。
论文摘要:运用著作权法和物权法有关理论知识,对体育教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体育教案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职务作品,具有著作权,应当适用著作权法进行保护,并提出对体育教案著作权进行保护的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著作权是知识产权中的一种权利。目前,教育界知识产权意识不强,未进行有效保护,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比较普遍,而受害方未得到知识产权法律救济。2002年重庆市语文教师高丽娅与自己所从教的小学之间的教案纠纷是我国首例教案著作权纠纷。原告诉称自己的44本教案本已被被告销毁或卖给废品站。原告认为,教案是个人智力和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学校检查之后应该退还原告,被告的上述行为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根据《民法通则》、《教师法》、《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诉请法院判令被告返还44本教案,并赔偿损失8800元以及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此案的审理可谓一波三折,最后原告变更案由,以被告侵犯自己作品的著作权为诉讼理由才使本案最终审结并获胜。本案涉及到教案是否属于作品?教案是否是职务作品?教案本所有权与教案著作权之问的关系?等等。体育教案属于教案中的一种,同样属于著作权客体。笔者企图通过本文来唤起教育行政管理机部门、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的知识产权意识,切实保护体育教师的智力成果,激发体育教师的创新精神,进行创造性工作,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二、体育教案的含义
体育教案(也称体育课时计划)是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设计出的教学基本结构和过程的书面表达形式。教案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体育教师所具有的体育课程教学理念,体现了体育教师对学习领域的有关学习水平目标及其内容标准的认识和理解,凝聚着体育教师对学习对象、教学条件、组织形式和方法等钻研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教师的教学风格。体育教案包括纸质教案或电子版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形式。体育教案包含了教案格式、课时安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板书设计、场地利用、教学组织、教学进程、运动负荷、课的密度、学习评价、体育绘图、录音资料、录像资料、摄影资料、学习资源、参考书目、体育作业等具体内容。
三、体育教案的著作权与教案本的所有权
1.体育教案具有著作权
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著作权所保护的不是作品的思想内容,而是表达该思想内容的具体形式,或者说,著作权是通过保护作品的表达形式来达到保护作品思想内容的目的。作品的著作权伴随着作品的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无须履行任何注册登记手续。
(1)体育教案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著作权法对作品的规定。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没有对体育教案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做出明文规定,但是,通过对相关法律的解读,可以判断体育教案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字作品”。
《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第三条第一款规定:“文学和艺术作品一词包括文学、科学和艺术领域内的一切成果,不论其表现形式或方式如何,诸如书籍、小册子和其他文学作品;讲课、演讲、讲道和其他同类性质作品;戏剧或音乐戏剧作品;舞蹈艺术作品和哑剧;配词或未配词的乐曲;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表现的作品;图画、油画、建筑、雕塑、雕刻和版画作品;摄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影的方法表现的作品;实用艺术作品;与地理、地形、建筑或科学有关的插图、地图、设计图、草图和立体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四)美术、摄影作品;(五)电影、电视、录像作品;(六)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七)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八)计算机软件;(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一章“一般规定”中第二条: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依据以上法律条文,体育教案以文字(包含图形、图画、影像资料等)形式存在,可以复制、保存、出版。因此,体育教案无疑属于著作权法所说的作品范畴。同时,体育教案不属于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著作权法》第4条第1款规定:“依法禁止}u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著作权法》第5条规定了不适用著作权法的作品范围,包括3类:(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2)时事新闻。(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很显然,体育教案不在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之内,可以适用著作权法进行保护。
体育教案是一个完整的作品,其中的每个部分如体育绘图、摄影资料、板书设计等可分别作为一个独立的作品来看待,都有著作权。体育教案的任何组成要素如图形、文字、照片、录音、动画、录像等都是作品,对其利用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就会造成著作权纠纷。
体育教案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判断体育教案是不是作品,首先要看体育教案是不是具有独创性,其次要看体育教案内容能不能以有形形式进行保存、复制。
第一、体育教案具有独创性。独创性是指由作者独立构思完而成的,作品的内容或者表现形式完全或基本不同于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即不是抄袭、剽窃、篡改他人的作品。
目前许多国家对于私人之间的通信、日记、律师的辩护词、法官的判决词等进行保护,其立法着眼于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而不强调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和科学性。在我国的著作权实务中,将节目预告表、火车时刻表等列入著作权保护范围,也不是保护预告表、时刻表的内容,而在于这些作品的独创性编排形式。体育教师教案是体育教师对所教授的动作要领理解与表达,对教学时间、课的密度、运动负荷等合理的安排,是体育教师个性化的智力劳动成果,具有独创性。
新的体育教学改革更加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促使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创新,体育教师由传统的“由传统的‘经验辛苦型’向‘研究创新型’转变”。“年年重复旧教案”、“陈陈相袭老一套”的做法已经没有出路了,体育教案的编写必须兼顾诸多要素:教学对象——学生在性别、体育基础、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课程标准》实施后,国家不再制订、编写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师不可能“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必须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取舍、比较、综合;教学空间和形式开放,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各地地理境气候的不同、教学器材设施条件的不足等客观现实需要体育教师开动脑筋,因地制宜等利用好体育教学资源;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之下,许多体育项目需要经过改造后才能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体育锻炼项目;等等。这些因素决定了体育教师必须进行创造性地工作,教案设计要切合实际,实事求是。体育教案很个性化,它凝结着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的教学经验和对某些问题的独特见解,优秀教案不仅具有独创性,而且可能具有很高的创造性。总之,体育教案是体育教师独创性的无形智力成果。
第二、体育教案可以以有形形式复制。教案分纸质教案和电子版教案。体育教案以文字、图形、图画、照片、录音、录像等形式存在,具有知识产权的容易被复制的特点,可以以抄写、印刷、拓印、复印、录音、录像、翻拍、翻录等形式进行复制、保存、出版。电子版教案的复制甚至无需成本,只需在电脑上点击“复制”和“粘贴”按钮就完成复制。非法复制的成本及其低廉,但给体育教案的著作权人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因此,体育教案可以成为著作权法所说的作品,体育教师对其教案拥有著作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随便复制和出版,体育教师有权维护自己教案的版权。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的体育教师教案书籍和名师教案不可以随便盗版复制。
(2)体育教案是职务作品
体育教案虽然可以成为作品,但是该作品的著作权属于谁,学校与教师之间有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教案著作权的归属取决于该作品的性质。
首先,教案不属于法人作品,法人对其法人作品享有除作品署名权以外的全部的著作权。教案是教师为课堂教学所撰写的一种作品,是教师思想的结晶和人格的体现,它不是在学校的主持下完成的,其教案撰写的好坏一般也不是由学校来承担责任,因此教案不符合法人作品的构成要件,教案不属于法人作品。
其次,教案应属于职务作品。我国《著作权法》第16条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1条第1款规定:“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一款关于职务作品的规定中的‘工作任务’,是指公民在该法人或者该组织应当履行的职责。”教师撰写教案是其本职工作之一,所以教案是职务作品。但是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第16条的规定,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由合同约定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但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中尚没有明确规定教案的著作权归属。一般情况下,学校和教师之间对教案的著作权归属也没有合同约定。
第二种情况: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作者除了享有署名权外,著作权的其他权利归法人所有。法律之所以将上述作品的著作权归法人所有,按照当时的立法意图,主要是因为上述条件下产生的上述作品不适宜由公民个人享有著作权,例如,工程设计包括建筑、桥梁、道路、水库等,由具体设计人享有著作权显然是不合适;产品设计图为工业用途,同时受到工业产权法,如专利法、技术秘密法等的规范,由设计人享有著作权也是不合适的。地图是国家正式出版物,与一般图书不同,个人也不能享有著作权;企业投资生产的计算机软件也不能由个人拥有著作权。教案显然不能归人上述作品。
第三种情况:其余情况下的职务作品的著作权都归个人所有。由于教案不能归人本文上述的两种情况,那么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教案的著作权只能归教师本人所有。
综上所述,在学校和教师对教案的著作权归属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教案的著作权应归撰写该教案的教师所有。但是,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16条的规定,学校依然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该教案,比如说学校将其教师撰写的优秀教案作为示范文本供其他教师作为教学的参考,就不能认为是侵犯了教师的著作权。同时,在教案完成两年内,未经学校同意,教师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其学校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教案。
2.体育教师享有教案本所有权
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排除他人,独占其所有物,并依自己之意愿通过占用、使用、收益及处分等方式利用其所有物,以实现其作为物之所有人之应享利益的权利。空白教案本是一种物品,具有使用价值,其使用价值通过教师撰写教案而不断被消耗,结果产生了一个新的物品——体育教案本,教师成为新物的所有人。一节课要写一份教案,教师凭借教案进行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后,这份教案的使命就完成。随着教学任务的完成(通常为一学期或一学年结束),教案本由学校所有的物品就变成了教师所有的物品,其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由学校“公有”变成教师“私有”。此时,教案本的使用价值主要是其所承载的无形智力成果——教案,而由原空白教案经使用转移过来的使用价值显得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从法理上讲,只有将教案本的所有权和教案的著作权相结合由教师享有,才能使教师切实享有著作权。在执行教学任务期间,教师作为教案的著作权人,享有除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完全著作权,学校作为单位只享有有限的管理权和优先使用权,不享有所有权。学校对教案的一定期限的掌握和控制,是非所有人的占有行为,不能改变教师对教案的所有权。教学任务完成后(体育教案完成两年后),教师则享有完全的著作权。
另根据《民法通则》第117条第2款的规定“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由于教案是一种无形财产,所以在其受到他人的侵害时,作为教案的著作权人,教师有权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提起财产侵权之诉,可以主张包括请求返还原物、请求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在内的民事救济。
学校在一定期限内可以行使管理的职责,对教案进行检查监督、质量评价、评优评先、优秀教案展示,但不能随意更改、隐匿、毁灭、出卖体育教案。当体育教师教学任务完成后,其职务任务就结束了,教案本也变成了教师的所有物。此时,学校对体育教案的利用要坚持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等价有偿原则等民法基本原则。
四、体育教案著作权保护的建议
今后在著作权法修改时,要明确毁失著作权的(唯一)物质载体同样构成侵犯著作权,而在诉讼程序法当中则明确证明著作权物质载体非唯一性的举证责任由被诉的侵权人承担。
体育教师因教学或科研需要引用他人教案时要注明出处。使用他人体育教案要征求其许可使用,出版物中引用体育教案要取得许可使用权并支付一定数额的稿酬。
教学目标:
1.认识重叠图案的艺术特点,了解重叠的形状可以使画面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
2.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重叠各种形状来完成美术作品。
3.通过对重叠形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画出重叠的形状,并设计重叠的形式。
教学难点:
如何处理重叠的遮挡关系和排列效果。
教学准备:
1.学生:油画棒或彩笔、剪刀、彩纸、胶水。
2.教师:多媒体课件、卡纸、彩纸、剪刀、胶水、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展示示范作品并导入课题。
师:夏季炎热的天气已经开始了,老师带来了一份凉爽礼物想送大家,你们猜猜是什么呢?
生:……
师:想知道吗?这份礼物就是一张大贺卡,请看大屏幕:在深蓝色的海底世界里,一群可爱的小丑鱼在悠闲地游来游去,好凉快,好舒服呀。喜欢这个礼物吗?
生:……
师:非常喜欢呀,老师太高兴了。同学们再来看一看,在这张漂亮的贺片里,除了让我们感受到大海的凉爽和美丽之外,你还发现什么了吗?
生:……
总结:这条大黄鱼挡住了小红鱼,而这条小紫鱼又挡住了大黄鱼,它们相互重叠了。看来大家善于发现问题的,非常好。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重重叠叠》。
放映幻灯片,引出课题:重叠的形状。
2.欣赏图片,讲解课题。
师:在我们的生活和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重叠的形状呢?
生:树叶,飞翔的小鸟,鱼鳞,成排的树林等。
师:你认为它们美吗?(美)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平时非常注意观察和收集生活中一些美的画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蔚蓝的天空中,一排大雁在自由地飞翔;校园里小树的叶子正在茂密的生长着;公园池塘的水面上,一朵朵荷花也在争相开放。
师:走进大自然,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生:……
师总结:有大雁整齐的美、有树叶随意的美、还有鱼参差不齐的美…,总之来说,把大小、形状相同或不同的图案进行重叠排列之后,我们的大自然就有了不同的美。
师:同学们都来思考一下:怎样做就会出现重叠呢?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用老师发给图形卡来摆一摆。
生:……
师:请同学们共同打开我们今天的知识窗——重叠的解释
(1)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
(2)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重叠。
二、发展阶段
1.多种方法得到重叠的形状。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非常棒!那么,在我们的大自然和生活中,你们喜欢那些图案呢?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在纸上画出来或者剪出来好吗?
学生绘画或制作。
师:请同学们举起自己的图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可爱的小白兔,红红的大苹果,还有胖胖的脚丫子…老师也请大家来看一看自己喜欢的图案。
师:可是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大麻烦,我怎样才能得到许多个这样的形状呢?你们帮帮老师好不好?
学生尝试制作方法:
(1)剪:设计一个基本形,剪下,再重复剪出需要的基本形个数。
(2)画一个基本形,再一个一个重叠的画;画几个基本形,在空白处添加基本形。
教师演示各种制作的方法。
师:非常谢谢大家教给老师这么多的好方法。
2.多种形式的排列重叠的形状。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的作品:他们有用圆形的重叠连成了一条可爱的小蛇,方形的重叠组成了一块漂亮的地毯,小朋友的重叠变成了一节活跃的体育课。
师:刚才我按照同学们教给老师的方法,制作出这么多个重叠的形状,那我们该怎么排列它们呢?(放映幻灯片)
生:……
师总结:随意的重叠排列,有规律的重叠排列:上下、左右、前后、大小……
突然,洪晨倏地醒了。她看了一下钟,哦,才4点钟,天还没亮,夜空依然黑漆漆的。可洪晨却睡不着了……
没法子,洪晨只好摸黑起床,该送些啥好呢?贺卡?哦,不!很多人都送贺卡的。那,一幅油画呢?咳!没时间啦!花?!天哪!这么多学生送花,也太俗了点吧!那送些啥呢?!不能俗又得在短时间内把送给老师的礼物给做好。送啥呢?!
哎!对啦!自己不是会折纸么,那,折个心形的纸送给老师得啦!最好在里边写上对老师的祝福和对老师的歉意--自己没能买礼物送给她。
哦,不行不行。一张信纸,挺寒掺的。嘿嘿,再折几束花得了!
对!就这么办!虽然,量比较大,可凭自己好的文采,自己熟练的技艺,大概不多时就会完成这次的 “杰作”吧!
洪晨的心一下子欢悦起来,她立马把睡衣换下来,穿上校服,跑到自己的课桌前。
她要干啥?!
哈!原来她要裁纸呢!
她想把自己亲手做的送给老师。
她边做边想:虽然自己做的会没有外面买的鲜花那么中看,但是,自己亲手做的毕竟有意义些。
的确,她的手艺确实很好,不多时就把花给做好了。这是俩束很漂亮的,共62朵。62朵花代表着全班同学对老师的祝福。其中一束黄的,代表女同学;一束蓝的;代表男同学。
呵!真有创意!
啊!快快快!快写信!洪晨急急忙忙地把课桌稍微清理了一下,把稿纸铺好,便开始给老师写信啦!
……
这时,已是早上6点30分了。洪晨立马穿好鞋子,小心翼翼地把代表着全班同学给老师的花轻轻地放入书包里,便冲出门去。(哎,谁叫自己在北京呢,路上还得乘好半天的车。)
她走到教室口,朝里一看,老师还没来检查早读,那去办公室看看吧!洪晨想。她到了办公室,从门缝往里看,啊,老师正在批阅作业呢!来到班上先把作业收好,就马上来办公室给同学们批阅作业,待会好腾出时间给我们写好教案。
多么好的老师呵!
想到这,洪晨感到眼睛有点不舒服,鼻子涩涩的。突然,她听到办公室里椅子挪动的声音。随后又听到脚步声……怎么办!怎么办!
一个激灵,洪晨疾速地闪到办公室窗台下。过了一会儿,洪晨听到门被老师轻轻叩上的声音--老师走了,她肯定又要去检查同学们的早读情况了。
洪晨站起身来,她看到了地球仪把大脑袋在摇啊摇,好像在庆祝老师节日快乐似的;呵,台历正忙着换衣服呢!他穿上了名为9月10日教师节的“新”衣服;而老花镜呢,则静静地躺在“床上”--教科书上,在笑眯眯地望着她呢……
洪晨轻轻的把俩束含意深刻的插入了老师的笔筒里。
她心想,老师,我虽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但在您的节日里,我依然要把这份礼物献给您!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只有包含创造性的的欣赏和创作才是审美活动的目的。所以创造性是美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
美术欣赏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格、发展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成良好的心理。过去往往觉得美术创作需要创造力,但美术欣赏中就不需要创造力吗?如何在欣赏课中把握好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的关系,培养更为主动的学生,有完整人格和正确世界观的学生,具有创造意识和创造性的人,以适应新时期的环境,是我在欣赏课的教学中思索的问题。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著名理论自我实现中,全面的研究了创造性的问题。他发现几乎所有的角色和工作,都既可以有创造性,又可以没有创造性。区分“特殊天才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是必要的。前者指某些特殊领域的创造力(如作家、艺术家、科学家、诗人等),这些马斯洛称之为“传统领域”的创造力是与天才、勤奋和专业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后者更多地是由人格造成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地显露出来。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可以让我们重新来认识和理解审美创造力和学生在审美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从而来指导审美课堂教学,开拓崭新的思路。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的本质方面是一种特殊的洞察力,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创造力的本性。第二,马斯洛论证的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特点及审美高峰体验的特点:“是自发的、不费力的、天真的、自如的,是一种摆脱了陈规和陋习的自由。”在美术欣赏的教学中,可以利用上述特点使美术欣赏课堂成为他们理想的自我实现途径。第三,从马斯洛坚信的“所有的人生而具有心理发展的潜能和需要”看,美术欣赏课中的师生都有自我实现创造力的能力和需要。
1 同是欣赏课,教案不同样
美术欣赏课的对象是学生,他们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心理,因此就需要我的教案的多样,以适应不同的个体需求。如果从美术欣赏课本身的内容来看可分成外国美术欣赏和中国美术,然而中外美术又有很多的艺术流派,缤纷繁多的流派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欣赏内容的多样化,足以使笔者在教案上充分发挥自我实现的创造力,设计出多样化的教学方案,以此来开拓学生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如苏少版的中学美术教材,在教学方案的设定中,如何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内心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与现实结合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的空间,丰富其精神世界,创造性的培养审美艺术能力。笔者就不同的侧面,研讨设计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案:
第一个教案设计思路:课题《自然和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1)引导学生聆听自然中的声音,优美的音乐,播放风景画的照片。将对声音和画面的感受用简单的词汇来形容。(2)学生分组讨论作品的不同内容,画面、构图、艺术特点思想内涵等。通过欣赏风景画作品,使学生初步领悟艺术表现的语言。并进一步学会表述和描绘内心深处对平常景物的真实感受和激情。(3)让学生以观者的心态对艺术作品进行评述,展示各个小组对本课绘画知识的理解。这一设计中,教师发挥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分析与讨论交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第二课时则由学生作为欣赏的主体,教师引导,强调研究性学习,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欣赏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开拓学生的眼界。
第二个教案设计思路:课题《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二)》分两课时,第二课时,(1)大屏幕推出一组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作品,同时配上不同风格音乐作品。(2)学生发挥自我创造力思考作品要传达什么?为何画家要这样来表现作品?作品在表现的技法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强调现代艺术在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独特表达。(3)屏幕推出大师经典作品,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新颖的认识和感受,鼓励不同视角,不同看法的意见,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4)让学生就自己上周的作品,试创作现代派风格的作品。这一设计中,主要鼓励学生用已经掌握的美术知识技法和能力,发挥自我实现的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具体操作,进行美术创作,虽然好像超出了美术欣赏的范围,但这种创造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肯定是起到促进的作用的。
同是欣赏课,教师发挥自我实现的创造力,让学生聆听、感知, 发挥自我创造性的去讨论, 以观者的心态去分析,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发挥自我创造力进行创作实践。充分发挥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2 同是欣赏课,传媒不同样
美术欣赏是以其综合性发生效应的,在美术欣赏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类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介绍,分析,并引导学生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中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审美经验和审美享受。教育传播媒体是教育信息传播的载体,没有教育传播媒体,教学活动就无法展开,教与学之间缺乏简介通道。传统的教学媒体即教师+课本+黑板。现代教学媒体多样,需要教师多层面地精心选择使用媒体。面对学生的个人差异,需要在欣赏课上通过传媒多层面的因材施教。面对美术欣赏内容的丰富性(前面提及),更需要教师对传媒进行多层面地分析和挑选,适时多途径的展开。
如《自然和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这一课,传媒的运用是:(1)引导学生聆听自然中的声音,优美的音乐。(2)媒体放映精彩的自然风光照片。(3)小组讨论和学生评述时将讨论的作品用实物投影仪映示在大屏幕上。
如《另一种选择――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二)》这一课,传媒的运用是:(1)多媒体投影出16、17世纪与19世纪末的风景画和静物画:洛朗《海港日出》与莫奈《日出.印象》、霍贝玛《林间小道》与蒙德里安《灰色的树》、卢宾.保金《五种感官》与塞尚《水果静物》。(2)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了解到艺术是相通的,体会艺术品的不同风格。(3)大屏幕推出一组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作品。强调现代艺术在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独特表达。(4)学生创作的作品,用投影仪投在大屏幕上,学生自述创作的想法,大家可以共同品评。
这几节欣赏课,教师科学地利用了光学媒体,音响媒体,声像媒体,综合媒体等,并且发挥了教师的创造力恰当组合。用直观的形象唤审美,启迪思维讲创造,目视耳闻创设情境,提纲挈领的优化了美术欣赏的课堂。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刺激了不同个性、不同爱好、不同特长学生的审美感觉,使学生进入了马斯洛所说的“完全沉浸、陶醉和专注于现在的时刻和眼前的情形”。使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 同是欣赏课,实践活动更自由
在马斯洛的研究中,在创造力的激发阶段“创造者的心理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他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在创造过程中,创造者与客观世界融为一体。”马斯洛的研究表明,创造活动是每个人固有的本性,是人达到自我实现的一条重要的途径,一切创造活动都伴随着美的创造和审美愉悦。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审美的主体(学生)的精神完全处在一种自主的状态,在客体(美术作品)那形象的直观的,强烈情感性的刺激作用下,展开思维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因此在欣赏课的活动操作这一环节上,创设一种自由的气氛,宽松的创作环境、自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这种令人解放的气质,从而充分地利用和开发自己的能力和潜力等,发挥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自然和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这一课的活动操作,主要分两个层面,第一课时中,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作品的不同内容,画面、构图、艺术特点思想内涵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提出讨论的关键词(画面、构图、艺术特点思想内涵等)而不去干涉学生的讨论具体内容,让学生以观者的心态对艺术作品从各个方面进行评述,展示各个小组对本课绘画知识的不同理解。使学生初步领悟艺术表现的语言,了解美,感受美,并进一步学会表述和描绘内心深处对平常景物的真实感受和激情。
在第二课时的表现活动中,学生分组,对室外的同一棵树进行描绘。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构想,想一下“怎么画?用什么工具画?”不规定表现的方法,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表现技法,可以中国画的形式,也可以西画的形式,当然也能中西合璧,自由表现。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的选择铅笔、水笔、毛笔、油画棒、水彩等材料以个人的方式进行操作。
【关键词】 美术教师 教学水平 培养 提高
作为初级中学的美术教师,我认为在愈来愈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就必须关注学生的美育。只有通过美育才能更好地培养当代中学生的审美观,才能更好地发展当代中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是当代中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美术课是中学美育的重要平台,初中美术教师更是美育的关键实施者。要搞好中学生的美育离不开初中美术教师的努力,更离不开初中美术教师教学水平的自我培养与提高。但是如何进行教学水平的自我培养与提高呢?
1 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现状
1.1 多方重视不够,教学效果不佳。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家长对孩子们的上学问题越发重视起来。家长都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中考考取更好的高中,通过高考考取更好的大学,通过上大学找到更好的工作。然而这一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观念,使学生的美育出现了打折。学校不能不考虑升学率,家长希望学生的成绩提高,学生迫于升学的压力放松了美术的学习,美术教师也不得不对美术课一再放松要求,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美术课被取消或者美术课上自习的现象。学校、家长、学生以及教师等各方面对初中美术教育重视不足,有的学校甚至大量占用美术课的上课时间,使得初中美术课的教学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2 缺乏升学压力,学生兴趣不足。学生并不排斥美术课,相反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还很乐于和老师一起动手制作和进行绘画的学习。但到了中学阶段大部分学生开始一改小学的状态,慢慢放弃了自己对美术课的兴趣。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初中学生因为美术课的学习不会给大家带来升学的压力,而其他课程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故而削弱了自己对中学美术课的兴趣。
1.3 教学方法死板,知识技能脱节。在大量的美术作品鉴赏课中不少中学美术教师仅仅是根据大纲和教材中的知识点死板地进行知识传授,如,八年级下册《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一课的教学,授课教师若仅从石窟艺术的鉴赏来讲未免显得有些枯燥。笔者认为如果仅让学生从我国四大石窟的创建时间、地理位置、洞窟数量、造像数量、壁画面积的比较方面进行记忆而不注重石窟艺术的来源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就会使学生学习这堂课时兴趣不足而使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与此同时,知识与技能的脱节是当今初中美术课教学的一个不足,老师课堂上的照本宣科可以使学生获得“填鸭式”的知识积累,但因为缺乏实践而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提升。要摆脱这些教学问题,我们就需要进行教师教学水平的自我培养和提高。
2 自我培养和提高的途径
2.1 端正工作态度,明确教师责任。初中美术教师的自我培养首先就是要端正工作的态度,良好的态度为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初中美术教师端正工作态度就是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要热爱教师职业,关心学生的成长,满怀热情与激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要怀着敬业奉献、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中学生的美育工作中去。只有端正工作态度才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才能获得同事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够促使自己实现作为人民教师的自我价值。
2.2 明晰任务目标,提升教案设计。端正态度之后就需要进行任务和目标的明确,作为初中美术教师要细致地分析教学内容,明确课程的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使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要关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既要教会学生美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有人说:“教学方案设计的好坏是能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所以说,在教案设计时要注意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要进行精心设计和课前准备。要熟悉课程内容,更要在课前充分想象授课的场景,将必要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图片素材、绘图工具准备好。此外,中学美术课的教学可以不局限于课堂讲授,而可以更多地进行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教学,帮助学生从身边发现美。
n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美术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图画纸、彩笔、油画棒、胶水
一、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给同样动态的人物添加环境,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了解绘画中表现人物与添加环境背景的关系,掌握利用环境衬托人物活动的绘画方法。
根据相同动态的人物形象添加环境,使人物与环境和谐统一。
1、【想象人物】:根据特定人物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
2、【想象环境】:根据人物活动想象环境。
本课是创新思维训练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人物动态图片,让学生根据想象转动人物动态的方向从而添加出丰富的背景环境。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绘画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点。
2、【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热情,以及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动态变化的基本特点,通过给同样动态的人物添加环境,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2、【难点】:根据特定的人物姿态,通过改变位置方向想象人物动态的变化,表现活动内容和情节,并添加适当的环境。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看一看,说一说。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朋友,我们看看他们在干吗?
他们这是在干嘛呢?我们一起去瞧瞧。
哪个同学里来说一说,图片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生:、、、、、、
观察的真仔细,那现在呢?又有什么故事呢?
生:、、、、、、
(通过一组卡通背景头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师课件展示后小结:同学们,为什么同一组人物你们所编的故事却不一样呢?
生:因为所在的地方不同,也是环境不同。
师:同一个人物因为环境改变了所以故事内容也发生了变化。那么人物与环境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人物与环境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人物与环境。
(二)
讲授新课:想一想,说一说
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打开书,书中有这样两个人物,他们高举着双臂可能在做什么呢?
(让学生站起来摆一摆,结合平日的生活经历想一想。)
生1:、、、、、、
生2:、、、、、、
生3:、、、、、、
【学生活动】学生发散思维回答各种答案。
(设计意图:开阔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根据人物动作想象适合什么样的环境。)
老师:你们的思路真开阔,老师也根据他们的动作进行了认真的设想,他们也许是辛苦的石油工人正在工作,也许在操场上放风筝,在小树林里给小鸟安家、、、、、、)
师:同学们人物的动作改变了么?
生:没有。
师:人物的动作是相同的,什么改变了?(生:环境)
【老师总结】相同的动作因为环境改变了,可以产生更多的联想,画出不同的画面。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改变特定人物环境的兴趣。)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一组刚才动态的学生绘画作品,老师在一旁解说。热闹的跳舞比赛,神秘的海底世界,我给小鸟做个家,沙滩排球、爸爸送我去学校。)
师:这一幅幅精彩的作品他们是怎么联想出来的呢?
生1:、、、、、、
生2:、、、、、、
师:再来观察,他们是不是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呢?(生:是)
我们一起来看,他们表现的这些画面是不是都来自于我们平时的生活呢?(生:是)所以,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大胆想象,巧妙的把人物与环境结合在一起,就一定能创作出精彩的作品。
2,师:同学们有没有信心继续挑战你的想象力?
生:有。
(课件出示横着的人物动态)
同学们看看,他像在哪里?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床上打滚,摔了一跤)
那如果是这个方位呢?(出示脚朝上的图片)
这个动作又像在干什么?(师课件再换一个方位)
课件后小结:人物的方向改变后,联想到的内容更广泛,画面更丰富了。
(课件展示小朋友们的作品)
师: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总结】:在不同的环境里,人物的服装,画面的色彩以及添加的内容都要与主题相符合,这样画面才能和谐统一,充满美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作品中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手法。)
(三)教师示范:你来说,我来画
师:老师这里也有个人物,她在干嘛呢?(师做冥思苦想状)哪个同学来帮帮老师?(教师根据同学回答作画)
呀,一阵大风吹来了,方向变化了,我们快来想个办法、、、、、、
我们给她加个什么呢?
请学生上来试一试,画一画。
(四)学生作画:想一想,画一画
师:学了这么多大家一定迫不及待了吧,那接下来就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创作一幅新颖的图画吧。首先大家把你面前的人物动态拿起来摆一摆,想一想,如果你是他你在做什么呢?
师:你们想好了么?谁来告诉我你的想法?
生:。。。。。。
你们的想法真棒,那让我们马上开始吧。
出示作业要求
:根据老师提供的人物造型,发挥你的想象力,在上面添加适当的背景。
1、构图饱满,有创意
2、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3、人物与环境和谐统一
(五)学生作画:
【教师巡视指导】辅导要点:将图片人物调换方向充分发挥想象。添加适当的环境注意与人物的关系。(突出人物活动)
【同伴互助】:把自己的作品给身边的小伙伴们看看,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想法添加到我们的画面里,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给我们的画面涂上颜色。
(六)展示:
看起来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刚刚老师看了一下,我发现同学们的作业完成情况非常优秀,现在就请画好的同学把作业粘到黑板上。没有画完的同学请停下手中的画笔,我们一起来看看黑板上的作品。
师:多么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啊!你最喜欢哪一幅呢?为什么?
(请学生说最喜欢哪幅,理由是什么)
(七)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了根据同一个人物动态的不同方向从而添加不同的环境。
那么请问环境对我们人类重要么?
生:重要。
美丽的环境能给我们带来幸福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些大自然美丽的风景吧。(课件出示一年四季美丽的图画)同学们你们愿意生活在这么美丽的环境里么?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爱护它。让我们共同呼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好,今天这节课就能上到这里,下课。
n
通过对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环节的研究与探讨,从构建高效课堂的角度出发,重点引申出构建高效课堂的四个基本要求———要求高标准的教学目标、要求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环节、要求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方法、要求师生融洽的教学环境,以此促进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的高效化发展。高效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因此构建高效的美术基础课堂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关键词:
高效课堂;基本要求;以学生为本;教师为辅
一、美术基础高效课堂要求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度”要高
完成教学既定的目标是每一门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水平直接反映了教学效率的高低。在美术基础课程中实现高效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要做到能够根据每一门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班内学生的实际绘画水平合理地确定课堂的教学目标。以素描基础课堂教学为例,一是要看重素描以明暗空间造型为教学目标在课程的落实情况,例如在静物的素描绘画中强调明与暗在空间上的层次安排,在着衣人物和人体素描绘画中强调光与形体在明暗层次上的变化等;二是在素描教案中教学目标设置一定要做到明暗造型空间重点的突出,以及素描教学中的难点———平面与立体绘画表现方式在教学中的具体化,并且使素描教学目标与学生在各自专业发展方向(美术学和设计学两大类)上保持一致,例如以绘画为主的美术学油画专业素描绘画中重点强调的是明暗的三维立体造型,而国画类方向则强调的是平面或者是二度半空间的明暗造型空间训练;三是素描教学目标一定要保持可操作(课程教学可研持续发展)、可测评(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具有评价的标准)、可达成(在既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可以实现),并且在课程完成后要有学情分析,及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完善与改进。其次美术基础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对课程的教学目标做出适时调整。例如在素描基础教学中因为纯绘画与设计在专业发展方向上的不一致而导致明暗在造型方式上的侧重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因此教师必须得做出专业的调整,使设计类的学生更侧重平面的明暗造型方式,使纯绘画专业的学生更侧重立体的明暗造型方式,还要处理好在素描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使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的专业发展方向达成一致,而不是一味地照搬教学大纲上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并且在教案中要有教学反思,使自己的教学效率不断得到提高。
二、美术基础高效课堂要求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美术基础课程教学中要转变原有的单一的教与学的教学模式。高效课堂的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是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也是学习意义的主动参与者,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协作作用,整个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其次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情,善于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去灵活机动地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程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可能性,要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到学习当中,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才是知识的真正意义建构者。例如在色彩基础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大概讲授色彩的一般知识,学生依据这些基础色彩知识进行独立训练,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色彩的枯燥感。如果我们在课程设计上预先布置学生色彩知识问答、以多媒体示范教学去对平面与立体绘画形式进行色彩空间造型分析、以小组为单位对名画名作进行临摹与学习等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调整,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色彩的积极性,同时也能通过优秀作品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色彩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自身的辅导角色,要对学生以及班内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在风景速写课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线与明暗两种造型方式的运用规律,在小组临摹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发掘速写表达形式的美感以及怎样去表现自然风景的复杂层次关系等,以此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再到“学好”风景速写。最后美术基础高效课堂必须是面向班内全体学生的过程。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不同阶段的课程安排等,教师应当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并且在美术基础课堂训练中要做到教学目标有逻辑性、教学安排有阶段性、训练方式有针对性。教学中教师要适时跟进与监测,课后也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充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美术基础课程高效课堂要求精讲多练,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美术基础课堂上要做到“精讲多练”,所谓“精讲”是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精细化、明确化、客观理性化。例如对静物基础素描的讲解上教师不能凭各自绘画经验去进行教学,而应该在静物绘画的构图上通过黄金分割线的客观理性绘画知识去阐述平面空间怎样进行大小切割和怎样利用三角构图法去阐述物置安排的合理化;在对静物素描绘画的明暗层次空间安排上教师要从平面的固有色层和立体中的明与暗之间的对比强度上去进行理性讲解,使学生懂得利用物体的固有色去进行平面空间上物体色层的区别和在立体上掌握明与暗对比,越强物体越靠前,对比越弱物体则越推后的明暗层次的空间安排;在对静物素描绘画的整体与细节上教师要从视觉的纵深空间上讲解清晰与模糊的概念,使学生懂得物体的整体感是依据视觉的焦点向四周而慢慢变得模糊的道理。通过上述这些理性的绘画原理使静物素描课程的每一个关键部分的学习内容都显得清晰明了,而且使复杂的绘画视觉规律通过绘画原理的讲解变得通俗易懂,使学生容易掌握。所谓“多练”是课堂上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师通过少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个体的辅导,并且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培养自身独立的学习能力。在高效的课堂学习中“多练”。首先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学习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表现在学生会预习,会听课、会训练、会复习、会独立思考,例如在美术学高年级的人体素描绘画中,在课程开设前学生必须对人体的结构与解剖进行预习,在写生训练的过程中要学会独立地利用以往的素描造型认知方式去对人体复杂的形体进行推衍,甚至有些更主动学习的学生还会借鉴优秀画家的表现形式去追求画面的美感。其次在“多练”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要使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发现绘画的视觉规律,并在规律的基础上对同一类绘画课程做到举一反三。例如在基础素描的绘画中学生研究的重点是黑白的视觉绘画空间,而色彩同时也隐含了明暗的造型语言,因为它是色彩的三要素之一,从古典油画的作画过程就能深深体会到明暗对于色彩造型的重要性。对于这种隐藏在色彩之下的素描绘画知识恰恰是对学生培养自身独立学习能力的表现所在,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且通过这些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在“多练”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辅导的功能,教师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要适时地对学生的主动学习给予恰当地点拨与讲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四、美术基础课程高效课堂要求师生关系融洽
一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要热情洋溢,且讲授的知识还要深刻易懂,教师对一门课程的理解深度往往能决定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随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度也越强。以笔者从事十几年的美术基础教学中经常发现:例如在素描涉及到明与暗的层次变化教学中,由于不同教师对明暗的不同层次理解往往会对学生接受素描基础知识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有些教师在强调物体的三维立体时往往忽视了物体在平面中的固有色层的变化,这样很容易使整个画面各个物体间在色层变化上分不开,或者由于物体各个色层之间变化太弱使画面的物体从远处观看时模糊不清,从而使整体画面缺乏层次感,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对素描绘画的学习积极性。而有些教师在对素描的明暗变化中会从平面和立体两种造型方式进行逐步讲解,并且还会运用聚光的光学原理去对物体的受光程度进行理性分析,以此使学生能够更系统化地掌握明暗层次的变化规律,最终让学生在学习素描的过程中愈发积极与自信,因此教师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往往能深刻影响到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二者之间的信任程度;二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信任学生,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真正建构者,而不是完全被动地去接受知识,教师要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每一门所学美术基础课程,都是通过师生间的相互讨论和交流才会去获得“真知”;三是教师要善于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做到乐于学习。
五、结语
构建美术基础高效课堂应当以学生为本,教师在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上要灵活机动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模式和实践能力。
作者:丁君君 单位:邵阳学院艺术设计系
参考文献:
[1]蔡红梅.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2013,(03).
[2]付维维.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11,(04).
[3]俞柳杰,杭月明.构建高效教学模式促进课堂转型变化[J].上海教育科研,2011,(04).
[4]陶立国.抓住关键环节构建高效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6).
[5]王永塘.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J].吉首大学学报,2014,(12).
[6]龙宝新.走向核心知识教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时代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12,(03).
[7]许方文.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其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0).
[8]王永塘.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J].吉首大学学报,2014,(12).
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第15册第4课
《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
屯昌县南吕镇南吕中学 王昌亮
教材分析:
人物一直是画家们经常表现的对象。他们把自己内心对人物的理解,用细腻或者粗犷或者写实或夸张的造型手法表现出来,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特征与个性,让看画的人一眼就能辨识与了解画中的人。本课就是从欣赏不同的人物形象开始,然后分析他们的相貌特点;再从简单的人物的脸形五官的比例关系着手,结合人物的表情和神态的变化,成功的把握再现一个人的基本特征。
本课教材按大纲要求,本教学内容为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像的赏析,帮助同学们对人头的一些基本比列进行了解。为以后的美术学习打下一些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他们对造型表现有一定的基础。在本节课中,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把握住脸型及头部的比例变化。加上他们自己的表情变化,他们的学习兴趣会更浓。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为什么画家能表现出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及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规律.
2.初步掌握人物头像的观察方法和比例。
3.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以及增强同学们对亲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头像的脸型、五官及表情变化对头像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观察和了解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
2.通过学习能表现出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A4纸 自画像 学生画像
学具准备:直尺、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猜猜看,我是谁??
请欣赏画家们画的人物形象及老师画的自画像。
问:为什么这些画大家一看就知道是谁呢?同学们是看哪里来加以判断的呢?
小结:是通过人的脸的特征来判断的。人的脸是一个人的标志。所以在进行人物绘画时,首先要对人脸的一些基本特征有所了解。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
二、新课讲授
(一)、脸型特征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不同样子的人,这些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脸不一样,认识一张脸,首先得从他的脸的轮廓开始,既人物的脸型。
让我们一起观察图片上人物的脸型特征。(学生头像图片)
这么多的脸,他们的脸型一样吗?
点击“八格”,出现“田国目用,由甲申风”。
分析学生脸型
欣赏《小女孩》《藏族女孩》的脸型的把握。
教师示范脸型
(二)、五官比例、位置
师问:画一张头像除了画脸型还有什么呢?(五官)
提问:画家是怎样做到五官协调的呢?引入传统的“三停五眼”。
1.三停就是把我们的脸从上到下分成三份,这三份就叫“三停”,
是如何分的呢?请大家看图:
① “发际”到“眉弓”的距离叫做 “上停”;
② “眉弓”到“鼻底”的距离叫做 “中停”;
③ “鼻底”到“下颏”的距离叫做 “下停”;
提问:同学们你们的眼睛是在哪一停?(讲这部分时应该结合同学们自己的面部进行教学,叫同学们用尺子相互的量一下对方的三停)
2.五眼
就是我们的脸(正面)宽为五个眼睛长。把脸横向分成五份。这五份的宽度是相同的都是一只眼睛的宽度。(一方面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直观的让学生看着多媒体图片上五眼的关系;同时叫同学们相互的测量一下对方的五官,并找到正确的比例。)
师问:通过测量同学们得出什么结果?
如果某人的五官不同于这一标准,则成为其明显特征,这是因为,“三停五眼”是衡量人的五官大小、比例、位置的基本判断。
欣赏五官图片。
教师示范五官。
欣赏作品并分析他的“三停五眼”。
小结:“三停五眼”不是一层不变的,是根据表情的变化,头部姿态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想一想:我们的五官是不是一直不变的?那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变化呢?
n 心理活动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n 欣赏表情帝杨迪先生的表情变化
n 请两位同学上台表现不同的表情
n 展现不同表情的作品
总结,人的表情、性格特征和精神状态是由人的五官变化和头部姿态的变化而出现的。
(四)、作画步骤:
1.画出脸型的大体轮廓和位置。
2.画出发型的大致特点。
3.整个形确定之后,开始进行五官特征的描绘。
4.细致描绘,调整完成。
三、动动手
选择你喜欢的表现形式描绘你的同桌,或者屏幕上四位同学,力争通过脸型、发式、五官、表情表现出Ta的形象特征。
四、学生互评 教师评价
总结 :正确把握好五官的特征和比例是成功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状态的关键,同时根据作业情况复习巩固讲的知识点。
五、课后延伸
一直以来,每提创新,必有人崇尚标新立异,改弦更张,似乎教育创新和旧房动迁一样,都可以推倒重来。但我们认为,创新基于传承,非凡来自平凡。上海市洋泾中学东校的校训为:让平凡成为非凡。如何达成从平凡到非凡的质变,量变的过程当然极其重要。而对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负起责任,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充满成长的快乐,也是一种非凡,也是一种超绝。
从这个意义来说,作为育人者,在育人的环境中,就理所当然地要成为负责的楷模。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是负责;固步自封、裹足不前,不是负责;畏难退缩、坐享其成,更不是负责。
所以,要践行“让平凡成为非凡”的校训,更应该向学生、向社会呈现一种负责的创新形象。只有如此,才能让平原和丘陵的不朽为世人认同,让蒲公英的美丽盛开在蓝天下。
一、在创新的感召下,优化学校的管理
首先,新发展规划中体现理念创新,意识创新,以师生共同发展促进学校发展,期待师生校园生活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学校在不断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在全面促进师生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保持并创新洋泾中学东校特有的体教结合、戏剧教育、科技双模、经典诵读的办学特色及优势。其次,在年度工作计划中体现措施创新,方法创新,尊重个性,全面均衡,科技、艺术、人文、健身培养齐头并进,课堂教学常规改进与师生个性张扬双管齐下。最后,在教育内涵发展项目的申报上体现课程创新,从2015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到2016年“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多元发展的课程实践研究”,学校在提供学生多元选择上,在教师自身开设拓展课程的潜力挖掘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学校近三年的教科研课题研究皆围绕区级课题“以学定教理念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展开,其成果荣获浦东新区第八届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在学生活动方面,将基础、拓展、探究三类课程通过活动进行有效融合、渗透,既提高活动效益,又不增加师生课业负担,这样的创新,师生乐于参与,效果事半功倍。
二、在创新的背景下,梳理现有的基础
1.师资准备
通过自培、引进、带教的方式准备师资。自培,即根据教师自身特长进行因人设课;根据教师兴趣,在校本培训之后上岗。如油画、戏剧、VB编程。开设油画课的是数学学科教师,话剧教育普及课教师包括语文、音乐、历史、地理、数学、英语等多门学科教师。引进,指电子键盘课程、法语兴趣课、李秋平篮球俱乐部、游泳等课程直接采取教师引进方式。带教,如创客教育的3D创意打印是教师从未接触的全新技术领域,采用专业人员带教本校教师的方式,待条件成熟,再由本校教师独立上课。
2.学生选择
学生的自主选择,是通过自选与师选相结合的方式。自选是为了尊重学生意愿,师选是为了通过教师的专业判断来辨别学生的基础,使学生的选择更合理。例如拉丁舞社团的选拔,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功,否则,仅社团活动的点滴时间,既无法让学生在同一基础上训练提高,又难免产生运动伤害。再如汉字听写班,学生也需要具有中华古诗词与经典散文的相应积累,因为每周一节的汉听训练课,无法做到分层培训。所以,除了游泳项目,作为求生技能的普及要求学生全员参与之外,其他课程皆采用此法。
3.硬件保障
通过专业场馆、学校设施、社区联动提供硬件保障。除学校资金投入建设之外,专业场馆如源深、浦东两大游泳馆,潍坊社区科普中心、创新屋、科学商店等,在携手共建基础上共享。
4.内涵发展
2015年教育内涵发展项目“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六个一”课程框架已经搭建,首批校本课程教案集已经付印完成。2016年教育内涵发展项目“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多元发展的课程实践研究”,已经初见成效。
三、在创新的驱动下,循序丰富的课程
学校依循成长性与兼容性、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优胜劣汰,更新调整,已开设21门拓展、探究课。
1.新增课程
合唱社团,以校歌创作与传唱起始,树立全体师生心中的精神图腾;平板电脑进课堂尝试“互联网+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3D创意打印,让学生自行设计、操作、组装完成,在别样的发明创造中增添创新的愉悦感;电子键盘社团,创立电子键盘音乐教室,把爱好键盘音乐的学生组织起来,全人培育,熏陶音乐素养;初级油画班,吸引具有绘画天赋,对绘画感兴趣的学生,铺陈、渲染多彩人生的途径得以丰富;李秋平篮球俱乐部,在游泳、排球、乒乓球之外,学生的体育爱好门类有了多项选择;汉字听写班,在阅读经典作品中理解汉字原义与引申义、现代义,为经典诵读落到实处增加了有效途径。
2.少先队系列活动
学校德育处大队部结合纪念80周年建党95周年,以创新思维开发了新颖、生动、参与性与教育性相得益彰的“培养爱国情,砥砺少年志”体验活动,热火朝天,精彩纷呈。
活动体现了自主性、实践性的特征。学生们在参与实践中锤炼的是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和班队荣誉感,提高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雏鹰争章”,不再是被动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主动丰富自我的经历,这样的经历,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财富,会使学生受益K身。
少先队活动融入了学校特色课程框架体系。主题队会中的戏剧表演、经典诵读等方式,包括活动设计,处处都体现出学校特色课程的烙印,体现出洋泾东校多门人文课程“体验育化、情感互动”的特征,也为“一项校内外的实践活动”课程的丰富与创新提供了可借鉴、可拓展的经验。
3.浸润式涵育积淀学校文化
负责任的平凡的每一天的内涵是:学业基础、身心健康、人文积淀三足鼎立;知识储备、自学能力、宽容善良、乐观向上、艺术修养、创新素养并驾齐驱。
对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负起责任,不仅需要树立目标,努力进取,更需要经受磨练,增益砥砺前行的顽强意志,持之以恒方能水滴石穿。学生成长的每一个平凡日子中,有家人、有朋友、有同学、有老师,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顺利,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更有来自学习、生活、社会环境的各种压力。所以,对自己负责,对他人也应负责,对成功负责,更该对挫折负责。只有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并努力去完成它,才能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过得不平凡,过得有意义。
系列活动以“铭记历史,进取求索,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呈现内容,为丰富校园文化作了厚实的铺垫,也为学校德育工作作了阶段性小结与完美呈现,更为学校新四年发展规划中德育目标的实现奠定了成功的基石。德育活动课程化,系列化,才能真正按润物细无声的德育规律把人格的健全、情商的提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有效落实。
四、在创新的奋勉下,追求教育的实效
学校特色课程坚持以育人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师生人文和科学素养及实践和创新能力。学校每年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师生体教结合,屡创佳绩。2016年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考核,学校又荣膺优秀。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学校学生每年在市、区级船模、建模各类比赛中成绩斐然,个人与团体每年都可荣获一等奖。
经典诵读辐射全区。2016年上半年,学校承办了“2016浦东新区汉字听写初中邀请赛”,洋泾东校学生包揽了前三名。
艺术教育精彩纷呈。上海市每年中学生话剧节,学校的参赛个人与剧目都载誉而归;近三年,每年都有W生考进上海戏剧学院附中、上海戏曲学校影视表演专业。学校的特色戏剧课在潍坊学区化办学展示活动中交流,并进行了主题总结和汇报,学区化工作成效显著。
德育渗透形成系列。“培养爱国情,砥砺少年志”区级展示活动获得圆满成功。学校在少年“雏鹰争章”中融进了课程元素。
2016年10月,学校被评为浦东新区首批“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校”。
五、在创新的旗帜下,展望更新的突破
梁启超有云:“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关键词]本土美术资源;有序勾画;实践探索;示范引领;拓展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9-0061-03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这一宗旨带来了全新的课程资源理念,即一切可以转化或服务于拓展教学的条件都能作为我们的教学资源。它赋予了学校和教师更多的灵活性,使学校和教师能在更广阔的时空中撷取更多的美术资源,紧密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课程的有效整合。
我校所在的连片研修美术协作组(包括7所学校),从2008年开始开展以“利用本土美术文化资源优化拓展教学”为主题的研修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思辨、实践探索、展示交流,积累了第一手教学资料,并推进教研协作组整体、快速、健康的发展,使组内教师的经验获得理性的超越和重构,走上快速成长之路。同时,为同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促使学生的美术素养不断提升。
一、有序构划,提炼本土单元内容
奉化山川钟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旅游资源尤为丰富。溪口雪窦山风景区、滕头村是全球五百佳生态村,且名人古迹众多,其间不乏历代文人墨客题咏,如林逋的书法遗址、大堰的王坊故居等都有遗墨,奉化布龙、庙会、桃花节等传统民间美术资源地域性特征明显。本市这些颇具特色的自然人文资源经过整合、取舍,完全可以纳入学校的美术教学中。
研训活动初始,组内教师借助网络研训平台,根据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对如何利用本土民间美术资源优化拓展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使美术教学具有更为丰富的本土资源,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美术组成员多次进行讨论交流,根据学习主题将所要开发的本土民间美术资源进行了概括提炼,一致认为本阶段拓展教学中可渗入以下本土内容。
二、实践探索,丰富拓展课程内涵
根据上述提炼出的本土美术课程资源单元教学内容,教师进行相关主题的活动策划,并利用每周的校本活动时间,不断探索、实践着自己创编的课程内容。
1. 继承“指尖上”的非遗文化,塑造“捏花草”之情趣美
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常常被艺术家应用在作品当中,为美术课程资源提供了很多创作元素。在奉化,有一项非物质文化非常有名――大堰的“捏花草”。它是以米粉为主要原料,调成不同的色彩,用手和简单的制作工具,捏出各种花草、动物和人物造型,被称为“指尖上的艺术”。每逢喜庆节日、婚丧嫁娶或庆祝寿辰,当地居民都要捏制米塑(如图1),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此民间手艺濒临失传。今年,已81岁高龄的陈定苗师傅是大堰镇唯一仅在的 “捏花草”的传承人。大堰学校借助这一得天独厚的民间艺术资源,以传承、发扬、创新为宗旨,将陈师傅请入课堂(如图2),美术教师结合学校发展,编写特色校本教材,并以公开课的形式进行展示和推广。
2. 挖掘乡土特产,觅本土之质朴美
芋艿头是奉化h近闻名的土特产。家乡的地方特产是学生平日最常见的,就在学生的身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每年到了季节,每家每户都有,每位学生都能收集到。特产所具有的美术元素,如形、色、肌理等,正是学生美术创作中所需要的素材。我们把这一资源引入学校的拓展课程中,请学生根据其形、色、肌理进行创作。在芋艿头创作中,学生觉得既新鲜又有趣,他们的思维跟着芋艿头的形状活跃起来。有的学生巧妙地利用芋艿头原有形状进行雕刻(图3);有的学生则根据芋艿头的不同大小和形状,对芋艿头进行拼贴(图4);有的学生则发挥想象,开创新的表现形式,如依据芋艿的属性以及其质感进行印章制作(图5)等。在整节课的创作中,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学习兴趣浓厚。
3. 融雕绘于自然资源,显玉干之璞真美
奉化境内气候温暖湿润,盛产毛竹,有竹乡之称。爽心悦目的自然生态景观、丰富的竹林资源,便于奉化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丰富的竹工艺作品,由此衍生出深厚的本土竹文化艺术。我们利用拓展课堂,将竹材料灵活应用,创造了另一片竹文化之海。如用竹片代替纸张,通过仿画蒙德里安作品,请学生在竹片上用油画棒画上点线面。竹青与油画棒的色彩相互呼应,作品拙朴大气,且天真原始(图6)。再如,我们在高年级开展竹雕笔筒教学。竹子是自然空心的,锯一节就可以制造一只笔筒,可作一面或四周雕饰,浅雕深刻均可。雕刻的内容可采用富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如喜鹊登梅(喜上眉梢)、鲤鱼闹莲(连年有余)、杏林春燕(进士及第)等,寄托了美好的祝愿。在图像与寓意交融中,学生创作出神奇莫测、怪诞诡异、天真烂漫的竹雕作品(如图6、图7)。
4. 化琐碎于系统,集教材之精粹美
2010年,我们出版了《本土化美术校本教材》一书。2010年至今,我们不断丰富教材的内涵和外延,2015年12月荣获宁波市优秀校本教材。此书极大地丰富了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大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本土民间美术文化资源的感受力,激发了学生学美术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展示交流,引领使用教材
在美术拓展教学中,若能将教材略微调整,融入本土民间美术文化资源,使其更具个性,常常能获得出人意料的收获。如我曾受邀在宁海上一节紧扣主题的市级公开课,我们美术组选取了《齐白石笔下的花鸟》这一课作为本次主题研训活动的展示课。之前,在组内听课、评课的基础上,反复修改教案,组员们群策群力,使本土文化资源得到合理渗透,课后受到了听课教师的普遍好评。在整个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多次参与教学设计的修改过程,并进行了反思与评课,由此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也使教师从中得出在日常拓展教学中融入本土元素的一些具体的操作策略。
之后,组内教师进行不断尝试,创新了本土资源融入美术拓展教学的两种合理形式。
1.补充――使本土美术资源内涵更加丰富
教材的篇幅毕竟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教学资源都纳入其中,一些有益于教学的本土美术文化我们尝试着补充进来,使拓展教学更加完善。
如电视上有一档《鉴宝》栏目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组内教师觉得这种形式值得借鉴,于是在认识民间艺术的欣赏课中如法炮制,让每个学生到自己家里或爷爷奶奶家中去寻宝。通过家长了解宝物的来历、价值以及它背后的故事,通过赏宝、鉴宝和模拟拍卖的系列交流活动,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的事物。
2.替换――使本土美术资源应用更有针对性
在不偏离单元主题的情况下,我们组内教师还大胆地将本土资源替换原有的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更趋合理,更受学生欢迎。
如浙美版第五册教材有一课是《龙的传人》,我设计了《“奉化之骄傲DD奉化布龙”》单元教学来替代,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奉化布龙是全国很有影响的龙舞之一,迄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我们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组织学生参观了尚田镇条宅村全国非物质文化传人陈行国的奉化布龙工作坊。在活动中,陈师傅还向学生介绍并示范了布龙的制作过程,使学生产生作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也对传承民间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3.拓展――使本土美术资源外延更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