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师范生实习调查报告

师范生实习调查报告

时间:2023-02-23 23:49: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师范生实习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师范生实习调查报告

第1篇

在设计和修改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字斟句酌,同时体现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扎实的文字基本功,这样强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平日所进行的行政公文写作训练、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和生活随笔写作训练之余,注重具体应用文体中的话语表述和答案探究。其次,实施调查阶段是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想要针对某个问题得到最广泛的意见,首先要得到最广泛的配合,这就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与不同的调查对象打交道,这要求大学生具有相应的社会交往能力,而不能以固有的方式去做事。以项目组学生为例,由于要调查让胡路区的文化景观,所以自然要通过对城区各种阶层、各种身份的人员进行访问,特别是对城区建设有发言权的人进行访问。

起初的调查并不顺利,因为大学生习惯了在学校与老师、同学等较为单纯的沟通方式,而且不习惯捕捉他人谈话中的喜好和禁忌,所以调查往往以勉强填完问卷而草草完事,效果不甚理想。经过项目组同学的几次经验交流,及时调整了与不同人群的沟通方式,问卷调查的开展才较为顺利和理想,而无论是退休老干部的建议还是报刊亭女老板的建议都为项目组的研究提供了帮助。最后,分析统计和报告撰写总结两个阶段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有着极大的锻炼。调查报告的撰写需要项目组学生的共同参与,每个人负责的方面不同,文字表述风格也不尽相同,但落实在调查报告中,则需要文字表达做到准确、流畅和风格统一,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筛选、汇总和梳理,提出的建议也要力求简明、清晰和可行,这就需要学生对有限的文字不断进行锤炼,这是在日常的公文写作和文学写作中较少训练的内容。学生的问题论述能力、文字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在调查报告撰写阶段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这也正与我校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鼓励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以调查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的倡导相吻合。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的学生来说,社会调查最好利用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在中小学进行,调查的对象则为中小学师生,调查的选题也要紧密结合基础教育中的师生,在社会调查过程中,除了上述文秘技能水平的提升之外,也可以提高其教育教学技能水平。首先,选取一个好的社会调查题目可以提升师范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水平。作为未来的教师,师范生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更需要掌握现代中小学生的知识状况和心理状况,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强的教育,笔者在为本科生设计毕业调查题目的时候就时刻牢记这一点,所以才有了诸如某中学学生人生信仰与追求情况的调查、某中学学生课后古诗词阅读情况的调查和某中学学生对待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等调查题目设计。对这些问题开展调查,可以掌握中小学生的知识状况和心理状况,为师范生在大学阶段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指明了方向。其次,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可以提升师范生与中小学生沟通的能力。在我国,语文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极为普遍,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更应该在求学阶段就了解中小学生的沟通方式,并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良好沟通和疏导,可以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在课内外渗透学生关心的问题和关注的知识,可以使得教师在学生心中更有魅力———做到这两点,便更容易抓住学生的心,进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实地调查中,还可以改变师范生在大学阶段对中小学的某些错误认识,而这些往往是在学习和实习中不易注意的。最后,调查报告的撰写可以提升师范学生的文字表述水平和对问题深入思考的能力。

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论文,主要是针对某一学术问题,而对于学术研究能力相对较弱的普通本科师范院校的师范生的培养,则不能仅培养学术型人才,而更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调查报告的撰写过程中,师范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地调查数据,对基础教育中某一问题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也能深化自身教育理念,为日后的求职和教学工作奠定基础。综上所述,社会调查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有显著的效果,同时,大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也为完成较高水平的社会调查提供了保障。但必须强调的是大学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调查和写作训练等技能训练中,才能真正有所收获,逐步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原昊 赵丽 单位: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第2篇

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是高师院校中文专业一门重要的教育专业必修课,旨在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育的接班人。作为师范教育本科学生的专业课,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理念、增强从事语文教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培养从事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使中学语文教学法陷入了一种两难困境,一方面它是一门教育专业必修课,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就业息息相关,地位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改革已明显滞后于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教学研究相对落后,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毕业生与中学语文教学不能接轨,教不好《语文》课,学生的学习就会缺乏兴趣,因此,对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究势在必行。

一 抓典型案例,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教学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就某个现实的问题提供情况介绍,指出面临的困境、几种选择或已做出的行为,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对这些困境、选择或行为进行分析、讨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已经做出的行为进行肯定、比较、矫正,从而提高学习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法这门学科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理论上已初具规模,主要由课程论、教材论、教学论、教师论四大版块构成,而目前的现状是理论远落后于实践,因此在课堂上?t望中学语文教育实践的新动向十分必要,教学案例又可以使教学理论从“空中”着陆,落实为中教实践的指导原则。在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中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是课程改革的有效策略,而案例教学的一般步骤是:选择案例――阅读案例――讨论案例――评析案例,其中选择案例是前提,主要是教师结合新教材、新教法,选择典型案例,更新学生的教育理念,弥补中学语文教学法课堂教材的不足。这些案例可以是全国特级教师上课实录,也可以是中学名师来校的示范课,又可以是不同版本语文教材的体例选文对照,等等。这既拉进了课堂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的距离,又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既是一种示范,亦是一种案例资源,可通过观看、阅读展开讨论,推进反思、推动进步。采用案例教学关键要关注学生的前状态,尽量关注学生的实践经验,并将所选案例与学生的实践经验建立关联,讨论时要考虑多元背景学生的组合,增进不同经验、信息、知识、观点的交流和互动。在中学语文教学法课堂上学生的经验源于自己的求学经历、源于恩师的言传身教,但这些远远不够,学生缺乏教学经历,缺乏理论积淀,因此需要加强教育学、心理学指导,加强课程标准解读,在解读中补充相关理论。

中学语文教学法在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每周4节,共16周,合计64课时,主要的上课方式是“教师讲授理论+学生上课试讲”,课时偏少,为了弥补教学法课程的有限性和单一性,要尽量加强教学法课程群的建设,努力开展第二课堂,即增加专业选修课、扩大选修的门类,如开设的说课与典型教材分析、中学语文板书学、中学语文教材研究等均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用“案例教学+学生实践”的上课方式,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上课效果也可想而知。

二 关注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教学能力

中教法课程是一门应用理论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是这门课程的特点。除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学习教学法课程更应关注实践,才能形成实效。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师范生进行模拟训练,提高他们的实际教学能力,促进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起来,另外还要组织学生进行观摩,学会聆听,进行实战,从批改作业到听课、备课、说课、上课、评课,逐步体验经历,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展开教学。

明确了课程的性质,还必须在学生实践与理论的衔接上认真思考究竟是先理论后实践还是先实践后理论,值得推敲。对于师范生,各个高校都会建立自己的实习实训基地,要与当地中学建立密切联系,共同培养教育生力军,在学生的实践环节安排见习和实习。在我校的课程设置中,教育专业相关的理论课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各个院系可能根据自己的实际,也安排了个别选修课,而教学论的设置主要安排在大三的第二学期,大四第一学期设有一到两周的见习,第二学期有为期一个多月的实习,在实际的操作中,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为了改善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教学论的上课期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教学见习,总体时间为两周,这两周可以是集体组织,也可以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中学校园。见习和实习是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实践经验的主渠道,必须要有良好的制度、明确的目标、合理的任务。比如通过听、察、访、议,完成自己对学科的再认识,积累教学经验,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新动态、积累调查资料、吸取经验、总结教学资源。课程结束,就可进入实习基地进行教育实习,将所学用于教育教学实际之中,通过实践完成对所学理论的检验。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中学语文教学法是教师范生学会教《语文》的课程,理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法国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说过:“我们主张我们的学生从实践中去学习。”可见,实践是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远比课本上的理论更直接、更持久,尤其是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实践远比理论更能促进学生的进步,因此在教学法课程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模拟上课、说课、即兴演讲等科目训练,培养和增强师范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

三 关注教学动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法课堂

教学不仅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倡素质,必须改变传统的“重书本应考知识的灌输和死记硬背,轻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和活动技能的发展”的应试教育现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作为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合格毕业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还要能够独立地分析教材、组织教学,除了能够从容地站上讲台,还必须能够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推进教学改革。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关注教学科研工作,更应重视学生的科研实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提供合适的科研平台,积极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参与指导教师的课题研究,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教育教学科研论文并学会,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研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展示。师范生的科研工作主要是教育调查、教学实验和文献钻研,在此基础上要学习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教学论文的写作。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是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考核,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是促进学生早日成才的很好手段。中文专业的师范生,除了参与语文教学法的学习,还要参与见习和实习,并且加大见习、实习的时间,在此期间,搞好语文教育调查,主要调查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内容、特点和方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以及语文教改的新情况,促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提高对语文教育理论的认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

第3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 师范教育 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07-02

一、前言

随着我国英语教师地位及待遇的不断提升,英语教师已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越来越多的英语师范毕业生加入英语教师队伍,这有利于师资结构优化,为教育事业注入新鲜活力。但就青年教师而已,仅凭在校所学知识而进入教师岗位,已经不能适应与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与发展。每一位即将踏入英语教师岗位的师范生都应该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英语培训则是提高师范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为了解高职高专师范生对英语教师培训的看法,借此促进英语教师培训的发展。作者结合校区英语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并结合访谈,对此收集了相关信息。其中,问卷调查采用了不记名即时完成的方式。本调查报告旨在了解现代师范生对英语培训的看法并做出分析,促进英语教师培训的发展。

二、调查过程

1.调查对象:本调查选取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英语教育085年级1班与103年级共8个班共396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2.调查问题:了解我校大学生对英语培训的看法

3.工具:调查问卷

说明:本调查采取开放式的调查问卷由学生回答调查者所设计的问题,问卷内容包括了解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诸如:所在年级、英语沟通水平、英语等级证书获取情况、参加英语教师培训的次数、参加英语培训的原因等等。另外问卷内容亦包括被调查者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对目前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的建议、参加教师培训的困难、希望得到哪些具体内容的培训等。 本调查在2012年7月完成。问卷在发给学生之前,已经向学生说明了答题要求,特别要求就开放式问题“你对英语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或建议?”详细回答。本次问卷共发放396份,回收396份,回收率为100%。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调查问卷的内容中,重点是关于了解高职高专师范生对英语教师培训的了解、要求及建议等。下面将列举重点调查内容进行数据分析。

问题4:您觉得英语教师培训重要吗?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大多数毕业后将从事英语教师职业的师范生来说,82%的学生普遍认为英语教师培训是必要的。一般情况下,一名新毕业的大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学校教师,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而大多数学校迫切需要缩短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适应期,让新到的教师能迅速上岗,担负起教学任务。这对于大多数未有教学实际经验的大学生来说,要在正式踏入教师队伍前迅速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在校期间的教师培训则是最有效的办法。通过培训,了解学与教的规律与技能,才能分析和调控教育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问题8:作为一名未来的中小学英语教师,您认为自身欠缺的英语教育知识和技能为?

调查显示,大多数师范生对自己都有较高的要求,其中,“教学反思能力”、“课堂活动设计”是他们认为最需要迫切提高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对于在校师范生来说,教学技能是师范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教学技能是教育教学的职业技能,是教师岗位的职业能力,教学技能的高低优劣基本决定了师范毕业生求职的成败。另外,“课程资源开发”对于他们来说,亦是需要了解与学习的内容。而其他的“教学设计能力”、“课件制作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教育知识与技能,对于学生来说,在校期间的英语专业知识学习已经涉略,对于他们来讲并不是难题。从学生的调查反馈结果不难看出,大多数师范生都已经意识到,对于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有着很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基本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他们普遍缺乏实际教学的理论、技能和技巧,缺乏系统、科学的学习训练,水平较低,不能立即熟练地开展教学工作。因此,他们渴望自己的实际教育知识和技能能均衡地得到提高。

问题10:您个人参加教师培训的最大的困难是?

数据显示,62%的师范生都认为参加教师培训的困难在于“接收不到培训信息”,同时,访谈中大多数学生都表示在校期间接收到的培训信息基本很少,学校内的教师培训机会基本很少,甚至没有有关教师培训的信息。而校外关于教师培训的信息则流通不及时。另外,有27%的师范生认为“时间不允许”。他们认为在校期间的学习压力太大,时间已经基本分配到专业学习中。甚至有部分大学生同时兼顾专科与本科的专业学习,因此,对于教师培训,他们已经分配不出多余的时间来参加。

问题12:您对英语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对于英语教师培训,被调查者认为这为毕业后即将踏入教师队伍的“新教师”迅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进入状态打下了基础。他们不仅能从教师培训中了解教学管理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弥补自己自身教育知识和技能的不足,更加增强对教学的信心,为开展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学校提供英语教师培训机会较少,内容亦少,因此希望学校能提供多些机会让大学生参加教师培训。其次,在内容上,培训要针对大多数大学生都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学习。此外,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希望在培训的过程中,能观摩具有实际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的课堂授课,这样的直观学习会更有效、更实际些。

在时间上,被调查者反应希望时间能相对集中些,可以安排在实习前。实习前参加英语教师培训,对于他们来说,是主动的为实习而做好准备,并能通过培训来增强自己的教学信心。

四、思考与建议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出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现代化要求亦越来越高。对于毕业后即将踏入教师队伍的高职高专师范生来说,仅凭一纸文凭而打发漫漫教学生涯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每一个毕业后即将踏入教师队伍的师范生都应该意识到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教师培训是他们提升自身教育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师范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消除不参加培训、不继续学习照样可以上讲台的片面认识,明确只有参加相应培训才能事自己在各方面逐渐走向成熟,迅速适应“由学生到教师,从读书到教学”的角色转变。

对于学校来说,亦应关注在校师范生的教师培训。教师培训,亦指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其中,教师培训师资,对于师范院校来说,包括师范院校内部队师范生教学技能进行指导培训的教师群体和校外教师指导群体。通过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当前,我校师范生教师培训师资仍存在问题,如校内教师的知识能力与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的要求不均衡问题。在教师培训师资中,最能满足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的师资素质要求的是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毕业,从事过数年中小学教学工作后进入师范类高校工作的老师,他们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但是这类教师在院校中人数不多, 远不能满足需要。由此可见, 当前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师资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极不均衡。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调查结果与本院校实际情况,提出对高职英语专业师范生进行教师培训的思路如下:

1.教师培训的内容之一,包括教师技能培训。由于学院条件有限,不能大范围的统一安排师范生参加相关的教师技能培训,因此,建议在专业课程中,可加强对在校师范生技能理论知识的培养。

2.实践能力,是教师培训的另一重要内容之一。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师范技能和教学实践技能。师范技能主要有书写技能、普通话技能、沟通交流技能、口头表达技能等。众所周知,三笔字,教学理论,教学技巧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实践技能也是很多师范生所欠缺的, 所以,针对师范技能,建议学院可以开设一些书法课或者类似的教师培训内容的课程。比如粉笔字,硬笔字,考虑到在校师范生的师范技能参差不齐,课程的开设方式可以选择选修课,让需要自己的师范技能能得到提高的师范生去上课。

3.针对我院师范生教师培训师资与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的要求不均衡问题,建议学院可以跟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如外语系,已经跟相应的实习学校建立长期而广泛的合作关系,借此合作关系,学院可加强同中小学校的联系,积极共建广泛、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这样,学院就可以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时传递到实习基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外,还可定期邀请教育实习基地的中小学校的优秀校长和教师到我院来为我院师范生作关于基础教育改革方面的专题报告或教师培训,让我院师范生更好地了解中小学的现状,进一步强化师范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目的性。

总之,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教师培训,应该坚持多元化的理念。学院应重视对师范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师专业技能培养,一是重视专业理论知识与师范专业技能相结合,二是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三是注重教师专业技能的课程体系建设,四是建立教师许可证制度等等。

参考文献:

[1] 曾济民,李存. 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实习模式研究[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53-58.

[2] 于凤云. 国内外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进展与特点分析[J]. 继续教育研究. 2009(2):5.

第4篇

[摘要]著名的师范教育类实习专著《实习三年》出自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学家张雪门,该著作完成于1961年8月,它对张雪门先生的教育实习思想进行了完整阐述,其中的原理、意义、内容及思想都对幼儿教育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在张雪门的幼儿教育实习思想中,将幼儿师范教育划分为参观、见习、试教与辅导等实施步骤,认为师范教育的实施不应仅仅体现在理论知识当中,且需要借助大量的实践经验来辅助自身的职前培训,这对于当代幼儿职前教育有着深远影响。

[关键词]张雪门;教育实习;职业情感;幼师职前培养

以自身的办学经验为依据,张雪门先生借助生动的教育案例将自身的幼儿教育思想融入教育实习观念当中,这对于当前幼儿教育职前教育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与启示作用。不仅让我们意识到幼儿教师职前培养与教育实习之间的必然联系,同时也使得职前培养的内容和形式更加生动,以此促进幼师职业品性、职业情感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本文从张雪门教育实习理论内容出发,分析了张雪门教育实习思想对当前幼师职前培养的重要启示。

一、张雪门教育实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系统组织的实习是张雪门先生在幼儿师范教育方面提出的主张,且认为这一系统组织实习的过程需要对应有相关的步骤、范围、时间以及有效的教育方法。从张雪门教育实习理论的内容出发,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教育实习中的参观

所谓的参观,即是指对教具、建筑、材料和工具等的参观,这其中还涉及到师生态度及仪表的观察等内容,从幼儿园学生习惯养成以及处置态度等方面完善整个教学设计,设计的过程还可借助游戏、文学等途径展开。通过对中心幼儿园的参观逐渐扩大参观范围,除了需要明确幼儿园类型外还应当完善对其他教育机构的整体认知。

(2)教育实习中的见习

具体的见习地点选择可表现为中心幼儿园或是附属幼儿园,见习的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导见习与幼儿园行政事务见习。

(3)教育实习中的试教

试教的场所选择可以表现为最为基本的自办幼儿园,具体的内容选择可以是园内的宣传和招生工作,并从编班、环境设计、材料选择、经费开支及园长、保育员工作等方面完善试教内容。

(4)教育实习中的辅导

教育实习中关于辅导的内容显得较为宽泛,从横向辅导角度分析可以是偏向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具体的辅导形式可以是卫生站或是社区调研的建立,同时也可以是导生班或是辅导会的开办。纵向辅导方面可以是形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技巧、亲子教育的开展或是儿童保教工作的培训等。

不难分析,张雪门先生提出的教育实习思想不仅仅涉及到幼儿园本身,甚至还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保育院、保教知识、班级编排、行政管理以及招生等方完善整个幼儿教育的环节,这对于小学教育实施而言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且各环节之间紧密相连,层次分明。

二、张雪门教育实习思想对当前幼师职前培养的启示

(1)形式与内容的丰富

在张雪门教育实习思想中,主张教育实习的开展应当是全面和综合的,幼师职前培养的内容不仅局限于幼儿园本身,而应当在幼儿园为核心指导下实现对幼儿园相关其余事务的统筹规划,这对于当前幼师职前培训实习内容及范围的拓展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引导。托幼机构内部是师范生教育实习主要涉及的范畴,工作过程基本是与教师及保育员共同实施。在张雪门教育思想中,无论是教育实习的内容还是范围都应当得到拓宽。实习的各个阶段应不仅仅涉及到幼师的教师工作安排,还必须包括对应的幼儿园行政事务内容的处理,从教育和保育的双重方面加深幼师对教育工作和教育理念的理解,这些都需要在职前培训中有所体现。

(2)教育实习需要经过系统组织和周密计划

作为培养幼儿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育实习工作的展开需要落实到幼儿职前培训的整个过程,切实考虑到幼儿教育实施特点及幼师成长规律,提高组织与计划的系统性与规范性。张雪门认为组织与规划在教育实习中不可缺少,且对应的实习安排也应尽可能细化。面对当前教育实习计划不足和组织不当的问题,需要从幼儿教师成长规律出发,提高教育实习组织的合理性,切实在教育实习中融入理论与实践的内容。

(3)教育实习需要贯穿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全过程

在教育专业课程当中,教育实践课程对于幼师职前培训至关重要,这一过程中除了立足于对教师职业意识的培养外,还促进了教师基本职业职能的提升,是对幼儿园教育工作实际能力的一种提升。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应当在职前教育培养有所体现。作为当前幼师职前培训课程设置的一种趋势,实践性课程的添加对于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意义,然而实践类课程课时不足也是当前幼师培养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在张雪门先生全程实习教育思想导向下,对于幼师教师全方位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培养势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意义。

(4)职前培养立足于社会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的提升

在张雪门教育思想当中,幼儿教师始终作出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元素,他主张未来的教师需要从思想意识到认识到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并将这一理念应用于教师价值培养之中,从根本上明确幼师自身的岗位责任。通过平民幼儿园的开办指导幼师去往卫生站和社区等地完成相关的调查报告,完善自身社会服务理念,这同时也是幼师自身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尽管现阶段关于师范生了解幼儿教师工作的研究角度,然而具体到幼师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却显得并不充足。由此可见,师范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幼师职前培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这对于师范生自身才能的施展和主观能动性的调动都有积极影响,只有切实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彰显教育工作的实际价值,提高职前培养的实效性。

第5篇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高师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92-04

2007年5月,国家在部属师范大学推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通过定向培养大批优秀师资,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首届免费师范生已走上工作岗位,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能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学生是否能迅速适应环境、顺利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实际的人才需求间的差异等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们面临着最为迫切和现实的问题。为此,笔者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就业状况等进行了调研,分析了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并结合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思想提出了相应改进的策略,以期为免费师范生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一、高师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意义

高等院校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和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重要方面的主力军,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已是大势所趋,而高等师范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教育人才也势在必行。高师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为基础教育培养的高水平师资力量是高师院校的“产品”,高校既是产品生产的主力,也是教育研究的主体,又是培养的主要场所,成为师范生培养、教育、研究三位一体的重要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是培养合格师范毕业生的必由之道。

1.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师院校培养高素质教育人才的有效途径。高师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巩固专业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科研素养,是高师院校培养高素质教师的有效途径。

2.产、学、研合作教育能大力推进高师院校技术成果的转化。据调查,国外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为60~80%左右,而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8%,师范院校更低。高师院校既是高层次师范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教育人才汇聚的战略高地,也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场所,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高师院校实施产、学、研结合教育,可以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目标导向,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选题,为成果转化提供平台,从而推进高师院校技术成果全面高效的转化。

3.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利于提高高师院校教师的教学实力。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可增强高校科研工作者与产业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合作,极大地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科建设的发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教师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应用和开发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另一方面,教师将实践经验和高新技术、创新思想、新理念等带回到课堂中,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同时,能促使学校教师转变单纯以教学为主的观念,强化科研意识,在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培养师范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有能力去开展教学方法及教育问题的研究。

4.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师院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高等教育具有教育、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高师院校通过产、学、研结合与教育机构、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发展,加强对中小学教育的研究和人力资源的支持,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加快先进技术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促使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及人才市场需求的素质高、能力强的师范生,从而充分体现高师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综上,将产、学、研合作教育进一步落实到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是科学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高师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校综合实力的客观需要。探索高师院校的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推进产、学、研结合,对于高师院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意义重大。

二、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免费师范生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现状

1.人才培养模式。该校以“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学校优秀教师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为造就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为目标,对师范生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按学科大类进行通识培养,后两年按学科专业方向进行专业培养。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构成。对生物科学专业而言,在大一、大二期间除了开设动物学、植物学等专业课程外,广泛开设英语、数学、大学语文、大学物理学等课程,基础知识面广。大三除了开设遗传学、微生物学等生物专业课程外,大量开设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学技能等教育专业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大四进行半年的教学实习和半年的毕业设计。

2.与中小学结合状况。实施免费教育的师范生是应国家各个地方学校对中学教育工作者的需求而生的,带有一定的定向培养性质,将国家六所教育部直属院校与各个地方的中小学或教育机构的需求相联系。学校与中小学合作,创建了多个教学实践基地,通过顶岗实习、支教、教学实习和挂职锻炼等方式在缓解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同时,又促进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3.国家政策支持状况。教育部直属的六所高校,实施“两免一补”师范生免费政策,就业政策则是入校就签订了协议书,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必须从事十年以上的中小学教育工作,每位免费师范生毕业后都有编有岗。工作可进行双向选择,在自己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情况下国家根据地方需求对其进行分配,免费师范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问题都得到了保障。

4.参与科研状况。①对中学教育的研究。学校开设教育《心理学》、《教学论》、《教学技能》等专业教育课程,使学生能从理论上了解和认识中学教育。为期半年的实习是免费师范生深入认识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过程,通过听课、写教案、说课、讲课、班主任见习等活动深入了解中学教育情况,并通过对实习地区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提升发现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②对生物科学的研究。除了常规的课程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还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如挑战杯、勤工助学科研项目、大学生开放性实验项目、博士本科生“手拉手”等培养师范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提升科研水平。③读研模式。免费师范生毕业时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但可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免费师范生根据在校及工作期间的表现而获得报考资格,以课程教学及教育学研究为主。

三、对生物科学专业免费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

针对免费师范生培养的成效,进行了问卷调查。向生物科学专业2007级、2008级师范生共发放了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35份。以此为依据分析了生物科学专业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并结合访谈内容做了相应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不确定。在被问及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是否是目前的职业理想时,调查结果显示,18.6%的学生表示还不确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否是自己的职业理想。如果免费师范生本身没有确定教师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学生自身没有为将来的职业努力提升自己能力的信念,那么国家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就显得很空泛无力,没有经济压力,没有较大的奖惩措施,工作有分配,这将严重导致免费师范生学习动力不足。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不确定,一方面是由于报考前对免费师范生政策了解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师范生的从教信念不够坚定。

2.教学技能需要加强。38.4%的学生对免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不满意,觉得还不能达到社会需求的水平。学生反映,学校在大三才开设教学技能类课程,并且师范生大多数时候只能通过课堂进行理论学习,所以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锻炼教学技能的机会非常少。教学实习是师范生提升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对于生物专业首届免费师范生大四的教学实习状况的调查显示,近20%的被调查者认为实习时间太短;学校教学环境条件不能为学生提供掌握现代教学技术的机会;上讲台讲课机会少,难以提高教学技能水平;实习学校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专业课程实习的机会;实习教师指导仍需加强等。

3.科研素质有待提高。调查中,64.3%的学生对于自己的科研素质是否能达到社会对生物教师的要求这一问题持不确定或否定态度。作为未来的生物学教师,要培养创新型高科技人才,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首先得具备创新精神和一定的科研素养。而我国对本科生的科研素质的培养普遍欠缺,又不能报考生物科学专业的研究生,使得大多数师范生对自己的科研素质不自信。很多师范生表示,相对研究生而言,本科生在科研素养方面严重缺乏竞争力。

4.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不够。调查中,很多学生表示学校注重理论学习,学生深入接触课堂和科研的机会很少,缺少实践,以至于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教师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学校设立了双导师制,即安排大学本学院的专业老师和中小学教学名师为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技能的培养提供帮助。这一制度的设立其实是可以增加学生深入接触课堂和科研的机会的,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的学生认为导师给他们提供了很多科学和科研方面的帮助,10%的表示在必要时导师有一定的帮助,而其它近86%的同学都表示和导师间很少联系,几乎没有帮助,这大概是由于中国学生在学习方面不够主动以及师范生学习动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四、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升生物科学专业免费师范生培养成效的相应策略

根据对生物科学专业免费师范生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现有培养模式的不足及相应原因的分析,以产、学、研合作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了提高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培养成效的相应策略:

1.增进师范生与中小学的交流合作。高校应增进师范生与中小学的交流合作,如邀请中小学优秀教师、校长来校举办教育系列讲座,入校后就陆续安排师范生到中小学课堂听课等,让师范生较早地获得近距离接触中小学课堂、与优秀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以促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观点。一方面可帮助师范生更好地制订自身学习计划,另一方面可促进师范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从而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2.组织师范生支教。国家和学校采取相关鼓励措施,组织在校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支教。一方面可以改善农村中小学师资缺乏、教学观念落后的现状;另一方面可使师范生通过了解农村教育现状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树立终生从教的理念,增强师范生的学习动力。

3.进一步扩大和优化教学实习基地。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提升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随着近年来实习生人数的增加,实习学校条件有限,导致实习环节出现实习指导教师指导不力等问题。进一步扩大和优化教学实习基地,改善和缓解实习指导教师指导不力、实习教学环境差、实习队伍专业分布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可让免费师范生获得较多的实践机会,更好地体验到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以保障师范生实习见习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4.增进高校教育专家与中小学的交流合作。增强教育专家与中小学一线教师间的交流,为教学专家和中小学一线教师提供一个共同开发教学资源的平台,可促进中小学基础教育研究工作的展开,并及时地将高校教育方面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同时教育工作研究者可将教学一线新的教学观念反馈给师范生,促进师范生的发展。

5.切实落实导师制度,积极引导师范生从事科学研究。由于免费师范生定向教师职业,并且本科毕业后只能攻读教育硕士,与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相比,其科研素养训练方面相对缺乏。但作为新世纪的生物学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仍是很有必要的。落实导师制度,带领免费师范生进行开放性试验、创业大赛或导师自己的科研课题,在本科阶段就将其引入科学研究行列,可锻炼其科研能力,提升其科研素养。这对于扩大科研队伍,增强学校科研实力,促进高师院校向综合性院校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6.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通过共建技术中心、共办高科技实体、研究和商务中心、电子门户网站、共同研究开发课题等。高师院校要充分发挥教育优势为企业做培训,同时将课堂引进到工厂、科研院所,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一来,即可让学生逐步掌握生物科研工作的步骤和基本方法,从解决生产经营的问题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又可增强学生对企业生产研究的认识,获得更多与科技前沿专家的交流机会,使学生大开眼界,以激发其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7.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创新激励机制,通过课题支持和成果奖励,充分调动本校科研人员和学生的创新欲望与创新意识,促进团队建设,鼓励发明创造和成果转化。为产、学、研的各个环节提供便利,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手脑并用,切实的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当然,对高师院校的免费师范生开展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有在国家、企业、学校的共同努力合作下,给予必要的法律、政策、经济的支持,通过产、学、研结合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师范人才的道路才能走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帅燕,杜学元.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师范院校的战略环境分析[J].科技信息,2008,(24):518-519.

[2]孟琦.地方师范院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24(3):127-129.

[3]程晓农.产学研合作是实现高效功能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8):22-24.

[4]Liney Manjarre's-Henr'quez,Andre's Carrio'n-Garc'a.“The Effects of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hips and Academic Research On Scientific Performance:Synergy or Substitution?”Res High Educ2009,50:795-811.

[5]许恩平.高师院校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9):213-214.

[6]金祝年.以产学研结合为依托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J].教育与职业出版社,2007,(18):70-71.

[7]卫小慧,瞿.免费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现状调查与思考――以西南大学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47-150.

[8]梁剑莹.刍议师范院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J].教育科学,2010,3(2):140-141.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管理模式

教育实习是高校师范生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习生亲自参加教育、教学、管理、社会调查等工作,检查实习生所学科学文化知识、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提高实习生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棚工作能力的过程。高校师范生专业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高校师范生专业教育实习管理模式又是决定教育实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教育实习质量的高低是检验高师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毕业实习生人数激增、教育实习资源相对短缺,加之基础教育的改革,传统集中式教育实习模式受到严重冲击,高师教育实习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笔者结合从事多年管理工作的实践,就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师范生专业教育实习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一、我国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管理模式现状

我国高校现行的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管理模式处于多种模式并存的状态,既有沿用传统管理模式,也有正在尝试和探索的新型的实习管理模式。

(一)传统管理模式

传统管理模式的教育实习一般是指建国以来高师院校基本上沿用的常规实习管理模式,其突出特征是院系为主、单科编队、定点实习、集中指导。

目前,大多数师范院校都实行这种教育管理模式,并相应制订了具体的《实习工作管理规定》等,规定实习方式上采取集中实习和自主联系学校实习;实习时间多数在6~8周,一般专科生安排在第五学期、本科生安排在第七学期;实习内容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见习、实结、社会实践、教育调研等;绝大部分学校与当地中学合作建立了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学校安排实习专项经费,支付实习学校的教师指导费和实习学生的生活补助费等。但在具体落实上却差强人意,大打折扣。黑龙江省某师范学校某专业05级师范类毕业生,约有60%的学生参加了学校统一组织的实习,加上往返时间总共实习时间10周,40%的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基本上没有真正到中学实习,大多数都采取到原毕业的母校请老师在实习鉴定上盖章或签署意见了事。

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课题组调查,许多院校即使把见习时间和实习时间加起来,教育实践周数没有超过12周的,如果去掉准备和总结的时间,加上基本上都是几个实习生同在一个班的,共同完成参与教学、班级管理、教研活动等各项任务,分配到个人的实际时间大打折扣,很难给学生有足够的教学初战经验积累和反思自己实践的机会0。另有研究小组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东北师范大学、陕西渭南学院、安徽科技学院、山东菏泽师范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大学生教育实习时间进行调查,选择4周以下的占28.6%;选择4 6周的占39.64%;选择6―8周的占19.14%;选择8-10周的占9.57%;选择10周以上的仅占3.05%。这些数据说明绝大多数教育实习主要集中在6周之内完成,在不足一个半月的时间内草草体验教学过程,未免有些仓促。调查教育实习的专项经费落实情况,75%的学生认为没有教育实习专项补助,只有25%的学生认为学校有教育实习专项补助。

(二)新型教育管理模式

近年来,针对传统实习组织与管理模式的弊病,我国高师院校不断改革,积极探索,提出了一些新型的教师教育实习管理模式,如“混合编队教育实习…‘顶岗支教实习”“委托管理实习”“分散自主实习”“中介组织实习”等。

1.混合编队实习所谓混合编队实习,是由高师院校的若干系的实习生组成一支16人左右规模的实习队,到一所中等学校实习,并完全委托该校全面、全程指导实习工作的实习模式。这种模式是针对传统模式所作出的较有新意和突破的尝试,事实上它很快为国内同行所认可和推行。但无可否认的是,该模式仅仅就实习组织管理全过程的某个环节(编队办法)作出了具有建设性的革新,尤其是“完全委托该校全面、全程指导”实习工作的做法令人担忧。

2.顶岗支教实习所谓顶岗支教实习,是针对教师学历不达标或者教师严重短缺的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有计划地组织相应专业学生深入该类中学开展为期一个学期的支教实习,由一至两名学生接替或充任一名在职教师一个学期的全部教育教学工作。该模式保证了学生上讲台的时间,并能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但是,由于该模式过多依赖于大量高质量的指导教师。且该模式需要有特定的适合条件,创新因此顶岗支教实习的规模难以扩大。

3.委托管理实习所谓委托管理实习,是实习生或分散或相对集中,实习指导与管理或主要由中学负责(高师安排教师巡回指导),或由中学全面负责来进行,即部分委托或全面委托。这种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得到全中学式的熏陶,但缺少高校教师的指导,难以保证实习的质量。

4.分散自主实习所谓分散自主实习,是师范院校将实习费发给实习生,由师范院校出具证明让实习生自行联系学校开展实习,并由实习学校作出成绩评定和实习鉴定,返校后再作验收试讲最终评定成绩。。这种做法很不利于师范院校对实习生进行统一管理与指导,难以保证每位实习生都能到实习学校开展实习,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而严重影响教育实习的质量,影响师范院校的声誉和人才培养质量。对此,国内同行达成共识:难以保证实习质量,一般不宜采用。

5.中介组织实习所谓中介组织实习,是设想把学校的教育实习与工作见习制度结合起来,将教育实习和见习制度推向社会,由社会性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主要负责实习的组织和管理工作。高师院校要将教育实习的组织职责交由社会中介组织代为履行为时过早。同时,就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实习的改革与发展趋势看来,并无此种走向。

另外,普遍存在中小学不愿意接收实习生,尤其是教学水平高、办学质量好的中小学不愿意接收实习生,学校不愿意,连学生家长都干涉,给教育实习造成很大困难。

综上所述,我们国内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一些高等院校采取传统的教育实习管理模式,但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为继,一方面一些新型的教育实习管理模式不断进行尝试,另一方面一些新型组织模式的尝试并不理想,要么是寄希望于某一环节的改善带来整体效果的改善,要么是条件不允许而难以全面铺开,要么是不顾质量向地方或社会转嫁责任。从目前现状看来,我国高师教

育实习管理,且不说跟上国际改革潮流以质量为导向全面展开,恐怕连传统的教育实习都在走下坡路。

二、我国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一)教育实习管理模式理念落后,缺乏具体的衡量标准

长期以来,师范生教育实习被当作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最终应用和检验,是一个教学环节或毕业前的一次性实习。事实上,教育实习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它是师范生在校期间都要不问断进行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基本功训练、教材和教法研究、模拟教学、教学实践等内容。传统教育实习管理模式理念的指导下,实习生的教师角色心理准备、对教材的把握以及教育观念、教学组织能力、创新精神等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就略显不足。它既不能指导实习学生全面发展,也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我国现行的制度框架,没有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规定具体的衡量标准,而且教育实习内容、时间、基地、经费、保障条件、效果鉴定等一系列问题也未规范化和制度化,这就导致教育实习没有具体量化的可操纵性标准。我国高师院校对教育实习的管理也较为宽松,缺乏相应严格的、多元化的管理、考核与评价机制。一般而言,高师院校独揽教育实权,从教育实习的计划、组织、实施到督导、考核与评价等,都由高校自行决定。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用人单位则无法参与到教育实习相关管理上来。这种单一的管理不仅造成实习内部管理松散,实习质量欠佳,还使得高校无法融洽与地方行政部门、实习学校、用人单位等的关系,给实习带来诸多困难。

(二)现有教育实习管理模式存在不同缺陷,各项配套条件不完善

1.教育实习经费严重不足

由于教育实习需要给实习学校指导费,要给学校派下去的老师一定费用,这些费用并没有随着国家物价上涨和实习生人数的增加而不断上升。黑龙江省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经费最高的是人均300元,这点经费完全不能保证吃、行、住、用、指导老师工作补助等一系列支出。由于经费严重不足,有些高师院校被迫做出“改革”,在距离学校较近的中学高度集中实习。经费不足也会造成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无力给予实习中学更多帮助,无法付与指导经费,也很难调动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生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实习效果低下。

2.实习次数少,时间短而且集中

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时间为8周,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由于大学四年只安排实习一次,时间仅为8周,除去准备和总结,真正锻炼的时间只有4周左右。这使得许多实习生认为实习是走过场,并以“体验”的心态参加,实习收获不大,感受不深。这样的实习方式既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践,也不利于在实践中进行学习。这种学用分离的形式导致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脱节,不能全面、综合地提高实习学生的教师素质;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只是个配角,上讲台机会少,只是改作业。特别是理科,由于教学内容有很强的连续性,中学教师对实习生很不放心,于是实习生往往是看中学老师的脸色行事,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只能规规矩矩按传统施教,大大挫伤了实习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实习内容和形式单一

高师教育实习一般包括如下内容:教育实习前的见习、校内模拟实习、课堂教学实习,以及班主任工作实习、学校行政管理实习和课外、校外随着城市中学教师的逐步饱和,实习学生的到来有可能干扰正常教学秩序,所以很多城市中学不再像过去教师相对短缺时期一样积极主动,有的学校甚至拒绝安排实习生。高师院校往往采取“求援”“摊派”的方式向城市中学安排实习任务,这种状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教育实习的要求:出于教学效果考虑,实习生在完成听课、助课和试讲之后,一般每人最多能讲2~4次课,有些实习生甚至根本没有上讲台的机会。实习时间偏少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完成从师范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这样的实习安排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都没有实践、反思和提高的过程,达不到预期的实习效果。

(三)现有教育实习管理模式过于单一,制约学生进一步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现有教育实习管理模式所具有的优势从其存在的长期性可窥一斑,同时客观上,该模式对于保证教育实习质量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是高校扩招和教育系统内部的竞争加剧,传统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组织与管理模式,伴随着固有弱点(如科目单一、管理机械)愈发凸显而越来越难以为继(如指导教师难以派出、实习学校难找等)。因此,改革传统的实习组织与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从教材处理看,实习教师缺乏对教材的理解和研究,教学设计不能结合学生实际,更难做到活学活用,表现为机械呆板;从教学目的来看,实习教师目标不明确,课堂表面热闹,实际教学混乱;从书面表达来看,教案书写出现语句不通,逻辑混乱等情况;从口头表达来看,普通话不标准、方言较重、音量小,教学语言不规范;从板书书写来看,书写不流畅,字体不规范,版面设计不合理、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从教态上来看,表情单一,教学呆板,教态不自然;从教学应变能力来看,多数按部就班,不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缺乏变通能力。

三、我国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管理模式的讨论

(一)开展高师院校为主的合作管理模式

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实习管理中,一般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成立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大学、中小学三种力量在内的教育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教育实习工作,从而在教育实习工作中实现大学与中小学的协同合作,从形式上保证实习质量。从我国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实际效果来看,目前教育实习管理模式并不理想,教育实习必须要有坚实的领导和有效的合作。

合作管理模式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坚持实习质量的改善和教师专业化的实现为导向,高师院校主动履行职责,构建起学校职能部门统筹领导,实习组织机构统一实施,相关院系积极参与,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大力支持的实习组织与管理框架。对此,可进一步描述为:学校高度重视教育实习工作,改变过去以院系为单位组织实习的形式,由学校成立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委员会。下设专职实习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安排全校实习工作,集中使用学校对实习的财力物力投入,联合地方和中小学搞好实习基地建设,组建包含校内校外力量在内的指导教师队伍,联合编队进入基地现场实习,加强实习评价与考核环节,从而切实提高师范生教育实习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该模式与高师现行的实习组织管理模式相比,更加富含与国际潮流相吻合的先进的理念。

(二)有条件的推广改进的“委托式”教育实习管理模式

1.健全和加强实习工作的组织,遴选优秀的实习指导老师

教育实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有力协助。由高校主管部门负责与当地教委、实习学校签订“委托管理”协议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保证有充

足的经费。高校要定期召开实习学校领导工作协调会,研究委托实习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定期举办实习指导教师工作经验交流会。完善实习指导教师的聘任制度,严格遴选出一批在资历、师德、素质等方面都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签订聘任合同,落实聘任待遇,在经济上对指导教师的劳动给予一定补助。当地教育部门为实习指导教师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时提供一定的政策鼓励,优先选拔实习指导教师参加课程进修。

2.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突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在专业课程的考试中突出加大了把知识应用于基础教育从教环节的命题,建立了师范生基础素质考证制。针对扩招后高师院校的现状,对师范生的学习提出了新要求,把教师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构建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的动态性考核办法,针对“教学语言”“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三大模块,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促进了师范生从教能力的形成。实习生远离学校的监管,安全工作的保障是实习工作的一大重心。一般在学生离校实习前两周时间里,召开实习动员大会,部署实习的整个工作。召集学生学习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签订“自觉遵守实习纪律”协议书,严防安全问题的产生,让学生树立独立自我管理和遵守任职单位纪律的意识。3.充分发挥巡回教师指导和实习小组长的作用

各实习点指定一名认真负责的同学作为小组长,积极发挥其在实习学校、巡回指导教师之间的桥梁作用。小组长做好向实习学校管理老师、巡回指导教师的信息反馈工作,配合实习学校进行学生自我管理。同时,组建临时党小组和临时班委会,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团员在教育实习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派出的巡回指导教师,代表学院实习领导小组保持与当地教委和实习学校各有关部门的联系,并做好协调工作,了解和关心实习生的工作、生活情况,随时解决实习期间发生的各种问题。

(三)基于质量的教育实习管理模式

教育实习管理模式作为研究实践教学的教育科学结晶,必须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而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更高一级的程度。新模式的三阶段实习结构就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质量取向。

体验性实习是培养实习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初级阶段,安排在大学第6学期。体验性实习目的是让实习生体验真实的课堂教学与管理,掌握教育教学的主要环节,初步学会教育教学,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发现自己的诸多问题,引发他们的积极反思和整改,促使他们在下次实习中弥补自身缺憾,提高实习质量。反思性实习是教育实习新模式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实习生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的主要阶段,安排在大学第7学期。反思性实习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实习生运用反思性教学理论指导教育实习,逐步养成教学反思习惯,提炼教学智慧,为自身专业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研究性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以分散回原籍或到应聘学校上展示课、研究家乡或应聘学校教育面貌及就业政策、写出调查报告为主要内容,培养实习生教育教学调查研究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实习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7篇

快乐是糖,在你郁闷时,这颗果糖便会悄然推进你的嘴里,有那么一瞬间,你的世界沸腾了!朵朵甜蜜丝的花开放在你的嘴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大学师范生自我鉴定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师范生自我鉴定1

四年的大学生活,使我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的为人之道——以诚待人,待事、坚持信念行动创造价值、自我创新。

如今回首,是对过去的审视和总结,亦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即将踏出校门的我,满心期待大千世界的挑战和磨练。

深知性命相托的重要,从踏入学校门槛的那天起,在良师的精心指导下,自己奋力拼搏,自强不息,逐渐成为了一个能适应社会要求的大学生,并为做一个知识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方面,自从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我的生活充满了爱,充满了情。同学之间的情犹如亲情但更胜亲情,朋友之间的情犹如手足之情,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事我都很是关心,就这样我爱上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每个人,每件事物。同时独立自主的生活在我的美好的大学三年中也就这样成熟了起来,我也就体会到了大学独立自主的生活是我们进入社会的生活的根本。

学习方面,自我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第一天起,我就没有忘记我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目的——学好知识,学会做人。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虽然我在有些方面得到了肯定,但我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还需要更加努力,读到到老,学到老也就成了我最基本的思想。

思想方面,我经过班级的初选,到系审核,再到院的批准,我成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系第12期入积极分子党培训中的一员,并经过学习与考核,成绩合格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我就由一个对我们党了解一点到了解了我们党的人。

工作方面,在寒暑假期实习中,我知道了事业的伟大和一个人的付出与成就。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得到了找工作比较难的启发,启发我要克服困难勇于直前。

而今我年轻有知识还有这一颗永远求真求实的心,我就能够去创造我的价值并去认真实现自我的价值,让我的生活充满生机,充满永恒的爱!

师范生自我鉴定2

我实习所在的学校是京郊的一所乡村学校。我的教育实习自我鉴定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基本情况如下鉴定: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数为五份,试讲次数为五次,上课节数为五节。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迎奥运主题班会》观摩课。

3、教育报告;完成一份教育调查报告。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比如在我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

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就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没想过的难题。即当自任口才出众的我绘声绘色地讲完一节课后,我问学生:“你们听完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面面相觑,茫然无语。学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着愿望,兴趣溢生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在实习的班主任工作计划中,我在班上开展了“迎奥运”主题班会活动。起初,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学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当时,有人建议我使用强制方法。比如说罚站、罚蹲等。诚然,这种方法可以勉强维持班级秩序。然而,这也无疑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

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发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知心朋友。

通过和学生的接触也使得我对班上的一些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班上有几个同学家庭相当困难,于是有人向我提议:在主题班会上为这些同学献爱心——为他们捐款。可是,经过我的再四考虑,我还是把他否定了。因为,为贫困生捐款献爱心动机非常好,可是这样做却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没有了自尊,也就很难再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了。最终,我还是把班会主题敲定为一个十分时尚的主题——迎奥运。

为了办好这个班会,我努力为每一个同学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品尝到其中的乐趣。结果,在准备班会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积极。班会的节目花样繁多,唱歌、跳舞等应有尽有,而且还组织一次辩论会。

论题为:体育是否可以创造友谊。辩论中双方各执异词,辩论深刻到位。另外,为了普及奥运知识,我还在班会上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奥运知识有奖抢答活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很浓烈、热情也很高涨。

最后一曲笛子独奏——歌唱祖国将班会推向了。

当然,在开展班会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曾经问过班上的同学一个问题: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尽管我一再“放水”,可是人有为数不少的人回答:“当然是一斤铁重了!”

最近,我还在学生的习作中发现这样的句子:“除夕之夜,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色的圆月。”除夕之夜,天空中又怎么可能出现一轮金黄色的圆月呢?严重失真,近乎荒谬。其实,这仅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这样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好,问题似乎就变得复杂了,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了:不懂得这些常识的学生,又怎能拥有完整的人生?这样的教育能被称作素质教育吗?

此外在一些观摩课上,还常常呈现表演的风气。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其余同学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同学回答了另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下来,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这就是明显的弄虚作假,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针对以上问题,我也想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1、教师应该坚持客观的原则。弄虚作假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为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从教师在学生、家长的心目中的形象以及从教师的高尚责任来看教师都不应该弄虚作假。而应该坚持客观的原则。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更富于魅力。

2、针对学生所犯的常识性的错误。教师应该科学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综合的发展。

3、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很有必要把教育的着眼点放低一些。让他们发现爱其实很容易;爱就在身边;爱就在儿女亲情里;爱就在柴米油盐中。为此,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道别开生面的作业——亲情作业。即让孩子在吃饭时给他的父母夹夹菜、在晚上睡觉前为他的长辈们洗洗脚。

总之,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积极配合。这种过程是很开心的!

师范生自我鉴定3

在北陀中学这两个多月的实习期间,我担任两个班级的数学老师。作为实习老师,我积极做好各项工作,配合学校领导、老师的工作,尽自己所能做好每一件事。这次实习我感受颇深。一方面,我深感身为人师的压力,不仅要在知识方面要有很好的储备,在平时生活中,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另一方面,我也深刻体会到“教学相长“的内涵,学无止境,我们时刻都在学习着,孩子们让我们学到很多。对于学生的指导与教育,学会引导,因材施教,用心去与他交流,去感化学生。

第8篇

关键词:教育实习;试讲;师范生;实习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04-03

一、引言

教育实习是教育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必修课程,既是对教育类学生思想和业务上的多项综合训练,又是对教育类学生心理、思想、能力及知识等各种因素的全面检验与提高。它在形成教育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帮助学生增强对社会、国情、中小学教育现状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理解和热爱,培养优良的师德、师能、师艺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实习,可使实习生熟悉学校教育的情况;初步掌握学校教育的规律;培养其独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巩固其专业思想,增强其从事教育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其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提高实际能力和整体素质,促进毕业生就业。教育实习在整个师范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合格的师资不可缺少的职业训练环节。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被广东省确定为全省6所以师范教育为主的全日制高职院校之一,学院现有师范教育专业15个,约占全院专业的38%,师范生在校人数3221人,约占有全院学生数的半壁江山――占44.5%。以《实习见习条例》为依据,以《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实习工作条例》为教育实习工作指针,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以“质量、效益”为抓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育实习的有效途径

1.机制上的保障。政策保障方面,《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以下简称《实习见习条例》)的颁布,为更好地开展教育实习提供政策层面的支持。机构保障方面,一般是由高职院校成立由主管教学院长为组长的教育实习工作机构,教务处负责组织实施教育实习活动;各系部成立由系部主任担任组长的教育实习工作机构,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教育,具体落实部署教育实习工作。制度保障方面,高职院校出台实习的指导性意见和教育实习的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为教育实习的顺利进行提供制度保障。

2.实习内容上的设计。

总体目标:重视师范教育学生实操能力,培养合格师资。

实习的内容和要求:教育实习包括课堂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课外辅导等。具体要求如下:(1)试讲(在校内进行),每位实习生要认真准备,扎实做好试讲工作,需提交试讲教案3份,进行说课、试讲训练3次,试讲成绩列入实成绩。(2)观摩课堂教学及班主任工作,要求听课不少于12节,同时观摩班主任工作。(3)课堂教学实习,到实习学校实习期间,每位实习生至少完成8~10个教案,讲课不少于12节,回校提交4份教案(指导教师签名,实习学校盖章)。(4)班主任工作实习。实习期间要实习班主任工作,组织班级活动,日常管理等。实习结束提交班主任工作总结一份(原班主任签名,实习学校盖章)。(5)实结,实习生在回校前必需认真写好实结(包括实习内容、收获、体会和建议),有条件的学生应积极开展教育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回校后交各系(部),由系(部)评定成绩。

实习成绩评定和总结:(1)实习生成绩评定。教育实习成绩采用综合评定的办法,包括:实习前试讲(30%),实习过程评定成绩(包括行为表率、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等,实习生的听课情况、教案、教学后记、实结等可作参照)(50%),带队教师评价(20%)。

按照各班学生总成绩的排序取班的前30%定为优秀,前15%评为优秀实习生。

系(部)总结:各系(部)应在实习结束后半个月内写出书面总结,并报送一份给教务处。总结包括:实习的基本情况(包括实习生成绩等各项统计数字)、实习质量分析和统计、实习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建议以及本系(部)教学工作的改进意见等。

3.动态管理上的监控。采取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原则。要求各系(部)应主动为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集中实习,并派有经验、责任心强的带队老师驻点指导。统一安排集中实习的学生,原则上要集中实习,没有统一安排集中实习的学生可以分散实习,但要有专人负责跟踪指导。具体监控几个环形节:

试讲:包括校内试讲和校外试讲。

校内实习:主要是试讲和微格教学训练。要求各系部做好校内试讲指导工作,抓好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尽量在校内微格教室进行试讲,重视对教学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切实落实好每一个学生的实习学校联系情况,并做好相关的登记工作,对于未能联系到实习学校的学生,则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进行集中实习,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进入到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

校外实习:实习内容包括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两部分。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实习生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协商制定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实习计划,配合好实习学校做好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并认真填写《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教育实习工作手册》。

做好教育实习巡视工作:要求各系部对负责区域的实习点安排三次巡视指导,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各安排一次。巡视指导教师职责:(1)及时与实习学校联系,全面了解实习生的基本情况,检查实习计划的实施情况,适当进行听课,及时发现和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2)教育、督促实习生遵守实习纪律,指导实习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3)关心实习生的思想、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和安全;(4)及时总结巡视情况,完成巡视总结;(5)填写巡视工作记录。

4.实习形式上的探索。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师资队伍越来越饱和的情况下,很多师范生毕业即失业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以就业为导向必然要求一部分师范生毕业之后要另找生路。因此,在实习生到校外实习前,不仅要求各系部尽量安排实习生就近到中小学进行多次见习和集中实习,而且允许一部分师范教育类学生到机关行业企业顶岗实习。

5.实习专项资金上的管理。为了保证我院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教育实习经费使用,进一步提高教育实习经费的使用效益,教育实习经费实行“限额分配,包干使用”的管理办法。教育实习费包括毕业生实习经费、课程实习经费(交通费、学生补助费)、实习指导教师差旅费、校外基地建设和基地联系费用等。根据《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教育实习按100元/生(按各系部管辖片区学生数)计算,其中50元由各系部支配使用,50元为实习基地建设费用,实习经费专款专用,不作他用。

6.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实习见习基地。加强见习、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学院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针对师范教育特点和地方实际,统筹规划,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因地制宜,紧密联系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初中小学,加强校校合作,不断建设和改善见习、实习基地和基础条件。建立建设首批优质的师范教育见习、实习基地共38个,为社会和地方经济培养输送应用性高技能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高职院校教育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习生综合技能素质较差。通过近几年来的教育实习实践,高职师范实习生的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差强人意,表现在:①课堂教学能力方面。基础知识欠扎实,教案不规范,板书不太工整,课堂授课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凑,时间分配不合理,重难点把握不到位。②教材钻研能力方面。缺乏对新课标的了解,分析和掌握中小学教材的能力需要提高。③班主任工作能力方面。有效管理班级的能力较差,选择、组织游戏娱乐活动的能力,对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基本素质能力欠缺。④展现个人人格魅力和风采,如指导刊出黑板报、手抄报水平有限,自身的吹拉弹唱等人文功夫缺失。⑤计算机运用和多媒体应用综合能力方面。不会文本排版编印、多媒体设备操作,课件制作或实操效果较差。⑥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应变能力方面。对待上课不集中听讲、喜欢钻牛角尖提怪问题、课堂顶撞教师的学生以及发生吵架打架斗殴的事件等不会处理或处理不当,采用简单粗暴压制的办法导致学生不服。

2.教育实习基地不稳定。我院以生源地为中心,首批与揭阳市38个中小学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作为我院的教育实习基地。这些基地便于学生就近集中实习,为培养合格师资发挥很大作用。但是,由于每届学生生源地变化大,这对建立起稳固的教育实习基地带来比较大的困难和麻烦。学院每年投入的教育实习专项资金虽然越来越多,但与每年不断变化的招生计划、生源分散广、不得不频繁地签订教育实习基地协议的局面相比,实习资金短缺、实习基地变换快的现象就显而易见。

3.师范生实习积极性不高。这与学生的思想态度和就业观有关。有些师范生不愿意去教育实习或者实习不积极认真,其理由是他们认为自己毕业后去做教师的概率几乎为零,特别是那些提前找到企业公司岗位的学生,宁愿提前去任职意向单位上班而不愿意进行教育实习。另外,教育实习是公益性实践活动,不是生产性质的技能劳动,与非师类的生产实习相比,它没有劳动报酬,对于那些思想短视的师范生来说就更不乐意了。

4.实习动态管理薄弱。指派驻点指导老师和巡视老师,是保证教育实习质量、实行有效管理的最佳途径。但由于大部分实习学校未能提供便利的食宿条件和办公环境,造成实习指导、动态管理上很难真正到位,对于那些分散实习的学生来说,实行有效的实习指导就难上加难了。

5.地方政府政策保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力度不到位。教育实习是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紧密联结,最需要地方政府政策保障的教学实践活动。由于高校扩招和大众教育,不但造成师范生就业困难,而且也造成教育实习危机重重。过去是教育部门求贤若渴,向高校要人才,乐意提供实习舞台给师范生,吸引师范生充实教育师资队伍,现在情况相反,高校千方百计求教育部门留人,想方设法让中小学校接收实习生。这种不对称影响了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力度。教育又是不见经济效益的产业,要寻找一条双方合作共赢的途径,需要的是合作双方的长远眼光。

四、探究与对策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成因:

1.高职院校属于3B类线,录取分数较低,学生素质能力也较差,再加上近几年高校大规模扩招,生源质量逐年下降。这不但给教育教学带来难题,而且给教育实习带来很大的困扰与挑战。

2.高职教育理念与师范教育理念的差异与转换。高职教育与师范教育有一个共同的教育目标理念就是培养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但高职教育毕竟与师范教育在实施上、理念上有很大的差异。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上看,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的实操能力强的高级技工,师范教育培养的是一专多能、为人师表的师资队伍。对于后者来说,其培养的规格要求更高,因为教师除了自身业务素质高之外,还要求是道德情操的楷模,教育能力的典范和学生的引领者、带路人,也就是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要让师范生做好教育理论转换和角色转换,必然要求教育实习见习更要做足功夫。

3.师范生实习见习的机会较少。以前教育实习的时间是3周或5周,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及《实习见习条例》文件的要求,将教育实习的时间延长为半年。但是,实习期的延长并不意味着师范生实习见习的机会次数就多,相反,一些地方实习的质量和效果反而有未达到预期的实绩,这是为何?原因在于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存在沟通与必然的矛盾。许多地方教育局有政策性的硬性规定,但一些中小学校并不“领情”,执行中大打折扣,不让实习生实习半年时间。因为接收学校也有自身的苦衷,一是学科课程不能一下子容纳较多的实习生上课,或者需要的学科课程却没有对口专业的实习生,而另一些学科课程的实习生却太多;一是实在腾不出较大的办公场地、提供必需的食宿条件。这种供需矛盾长期影响着合作双方的积极性。还有一个不争事实是:许多实习学校对实习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敬业精神不满意、不认可,害怕损害到升学率,因此,不想提供较多的课程和较长的实习时间给实习生。这就有让教育实习流于形式主义的危险。

对策:

1.加强实习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教育学生“定位准确”,牢固专业思想,不要受浮躁风气影响而产生短视行为,特别是面临即将毕业找不到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单位时不要心灰意冷,要自信自强,树立“机会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的信念,一旦有机会,就不会出现因自己的专业能力荒废而再错失就业良机。

2.创建微格教室,探研微格教学模式,做好校内试讲工作。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尤其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尤其是提高主动性的教育,要求学生对实习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要主动、积极做好,做到位。加强微格教学,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包括教案撰写、讲课技能、板书技能、与学生沟通技能等。

3.注重教学技能实践锻炼,丰富课余活动。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教学法课程,加强教学法的学习指导;积极开展“三字一画”训练、演讲、朗诵比赛等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借助社团组织开展帮教义教活动。总之,要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为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提高提供各类活动和机会。

4.加强校政、校校合作,拓展见习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学校的合作关系需进一步加强。为更好地加强我院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深感与实习学校的合作关系还需进一步加强,需要在一个新的平台加强联系和合作,形成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合作双方定期沟通、交流的机制。在实习过程中,尽可能要求实习学校选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担任指导教师,精心安排和实施专业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为了进一步给实习工作打造一个良好平台,加强与实习基地校的交流和合作,组织学生到实习学校参观、见习和实习,为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提高提供更好的平台。并可聘请实习基地学校有经验的教师为师范生开展教育教学讲座,或为实习生安排多堂优秀教师的示范课、观摩课,帮助学生尽快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尽快做好角色转换,对实习生的成长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5.多渠道的顶岗实习路径,提升就业竞争力。除了到基层去,到边远山区去,更要到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去。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创建教育实习与顶岗实习的对接机制,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真正让学生既不废专业又拓展能力,在就业中占先机。

6.建议教育部、省教育厅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在教育实习方面给予一定的专项资金扶持。

第9篇

关键词:幼师生 职业能力 就业导向 课程设计

一、幼师职业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幼师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突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师范特色,我们学校创新了幼儿师范教育的“合格+特长+证书”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永州市培养了大量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等优点的幼儿园教师。

1、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弘扬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质量为先是教育教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弘扬个性是现代学生观和学生成才观的重要内容,全面发展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追求目标。我们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弘扬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幼师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幼师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坚持学习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修养相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提高学生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相统一,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坚持“学生成才,家长满意,政府放心,管理科学”的管理理念

学生成才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家长满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民意基础,政府放心是学校办学的重大责任,技术先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手段,管理科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证。我们坚持“学生成才,家长满意,政府放心,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要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手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教学条件与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幼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载体,也是落实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传统的幼师专业的课程体系往往被分割为基础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和实践活动课等,这种分法会造成教学过程条块状现象,而职业能力培养也往往重视在某些技能课之中。我们认为,职业能力培养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但要重视专业技能课而且也要重视基础文化课,不但要重视专业理论课,更要重视实践环节,因此,要全面、系统地培养幼师生的职业能力必须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1)合理组合和优化课程

设计幼师专业课程既要考虑幼儿园的活动课程的需要,又要根据职业能力要求确立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同时,还要注重幼师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职业选择需要。因此,我们可以把原来的课程结构设计为“专项知识和技能、通用知识和技能、基本知识和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和选修课程”等模块,把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个性心理品质等各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体现实用、够用和会用的原则,将原有繁杂的课程整合为几门课程,并确立为艺术与技能、社会与适应、科学与能力、心理与健康、语言与交往、教育与科研、生涯与潜能开发等课程,从而突出职业能力教育要求。

(2)课程内容与教师资格证书结合

幼师生就业的主要目标是在幼儿园从教,这就要求幼师生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

因此课程设计要把教师职业标准中的知识和技能融入相关课程之中,同时要形成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并将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和技能等级考试内容折算成相应学分,纳入总体教学计划中,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证书标准有机结合,用证书考试推动职业技能的培养。

(3)增加实践模块的课时量和课程类型

学生的职业能力只能通过不断实践锻炼才能提高。如弹、唱、跳等基本技能基础差,不增加这些技能训练时间是很难学到技能的。在这方面可开展一些课外兴趣小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实践课程的类型上,可开展各类见习、实习活动,还可针对家庭、社区开展各种社会调查、学前教育社会咨询、临时寄托办、亲子活动等实践,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评价体系

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也是判断幼师专业建设是否符合职业教育宗旨和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检验人才培养的效果,并可以从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从而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幼师专业应根据这一理念在开展普通话、弹琴等操作技能的等级考试外来构建得到幼儿园和业内人士认可的幼师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3、建立以职场训练为主体的教育实习体系

教育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师范生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操作技能,而职场训练的主要目的则不仅在于帮助师范生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技能,而且在于帮助师范生全面把握职场中的教师职业。因此,幼师生的教育实习必须在开放的职场中得到实际训练。

(1)完善幼师生实习实训制度基地与建设

要积极开展与幼儿园的合作交流。近年来我校已与十多所幼儿园建成了合作关系稳定的幼师生实习基地。一方面,合作幼儿园可以为我校培养幼儿教师提供教育实践经验的指导,促进我校进行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另一方面,可以在实践中改进本专业的教学和管理,促进幼儿教育专业的发展。

(2)推行观察性实习实训

如开设学前健康教育、心理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教育期间,可每周安排一定时间的见习活动,让学生了解幼儿园,了解儿童的身心特点,深化认识能力的提高。职场训练的重要目标,是帮助幼师生做好入职准备,所以在职场训练中,幼师生要对幼儿教育进行研究。学校应安排假期社会调查、教育咨询、办临时寄托班等活动,还可以提高幼教科研方法、撰写教学心得、邀请幼儿园资深教师来我校讲学并提供实习指导。

(3)安排幼师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进行角色扮演

为了将职业能力培训活动贯穿整个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进行角色扮演,以加强学生的师范技能训练;可组织学生深入幼儿教学课堂进行教育观摩和见习活动,使学生了解幼儿教学现状,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幼师生在毕业前进行实习,是一种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实习的成败和职业能力的达成度,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实习的管理与指导工作。

三、结束语

幼师专业是我校的重要专业,也是省级骨干示范专业,近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初步形成了“四段”渐进培养模式,即学习成型段、技能过级段、工学结合段、顶岗实习段。我们培养幼师生的职业能力,要实实在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各项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高。要重视培养和造就一支有志于此的有能力、有热情、有方法并热爱幼儿教育、能深入幼儿园并与幼儿园保持联系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李玉《由“幼师生职业能力培养”讨论课引发的思考》.教育探索,2008年第2期。

2、刘民欢《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幼师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月。

第10篇

高中英语基础年级教学调查报告

***年***至***月份,对市内**所高中(不包括完中)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教学调查。我重点对所负责的英语学科基础年级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认真的听课、评课,并与广大教师进行了全面的交流。共听课61节(包括3节外教课),交流人数近百人。现将调查结果与分析报告如下。一、总体概况1.英语教师队伍基本情况1)青年教师比例剧增英语教师几年来一直短缺,再加之几年来扩大招生,老教师的相继退休,因此,青年教师队伍越来越庞大,仅三年教龄的教师就约占25。如:20高中,36中,2中。2)青年老师队伍相对不稳定由于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好的英语教师外流很多。有5、6名教学基本功扎实的教师考取了研究生、有的教师因私出国、有的教师辞职改行等等。3)教师职称评定难由于青年教师比例过大,而高级教师职称有限,给青年教师的职务评聘造成极大焦虑。4)拜师多流于形式师傅的作用仅限于将多出几年的教学经验传授他人,或徒弟看看师傅的课而已。有些经验之谈却束缚了青年教师的手脚。5)教师整体教学研究热情在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从抓教师的听课、评课、进行自我教学反思为突破口,培养教师的教学后劲,逐步建立教学研究的意识、养成教学思考习惯并帮助一些教师获得一定的成就感。目前,有些教师在自己找课题,写论文,谈教后感。如:23中的李秀娟、吴玲等老师,三中的谢德伟、育明高中的韩菲老师等等。有的教研组研究气氛较浓。如:23中外语、20高中、12中等教研组。2.课堂教学现状现将所看的课分为三个层次:好课、一般课、差课。其百分比分别为:23,16,60。二、课堂教学特点1.好课的主要特点1)教学目标上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重视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品德教育。例如,杨春玲教师的《Savingtheearth》一课,不仅为学生提供思维空间,点燃其智慧火花,还重视学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并用恰当的方法,使学生和听课教师的心灵都得到了一次震撼。2)教师的语言基本功扎实,语言运用能力较强,使外语教学有了基本的保证。例如,辽师附中的曾罡老师的课,24中李老师,23中赵利明等老师,他们在课堂生活中为学生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并进一步将学生领入英语世界。3)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育明高中的倪淑英老师,20高中的卫丽、罗晶老师,二中魏黎、张冰等老师。他们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善于引导学生发问质疑,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升。4)教学方法灵活,学法指导跟进。例如,辽师附中的孙莉,二中的王鹏,36中的于明淑,育明高中的王长虹等老师。他们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教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5)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上课好的教师非常尊重学生的认识、观点,关注学生的需要。2.一般课的情况1)基本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不全面。例如,教学中缺少能力目标培养,不能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2)提出的问题缺乏启发性和思维价值,往往为问而问。3)教学结构不够完整,教学环节安排缺乏科学性。4)不同课型重点不突出,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仍处于填鸭式教学方式。5)上课缺乏激情,不投入,不注重教学反馈,教学方法单一,进步较慢。3.差课的情况1)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2)对大纲、教材理解肤浅,教学目标不清,教学没有路子。3)缺乏对常规教学原则的理解,上课层次不清,教学环节不完整,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4)没有师生、生生之间的活动,不观察学生上课情况,使教与学严重脱节。5)教学基本功差,英语的语音、语调不标准,英语授课表达不清。总之,课上得好的教师大都属于事业心重、责任心强,肯钻研、善总结,积极向上,不断进步。课上得一般的教师大都爱吃老本,不善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向他人学生。不肯吃苦钻研,且孤芳自赏,不相信他人。差课多出现在青年教师身上,也有个别发生在中年教师身上。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没有入门或缺乏经验,是可理解的。但有些总是屡屡出现,使我们会问,我们的师范生在院校里除了语言知识以外还学了什么?他们在实习中学了什么,又做了什么?我们在挑选教师时又该怎样掌握标准?本人与一些教师交谈过,了解一些情况。这一切使我们的岗上培训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尽快缩短他们的成长线。三、英语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费时多,收效低,既课堂效率问题解决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诸类问题解决外语学习者策略问题四、教学建议1.学校要了解一些外语教学的特点,仍可深入课堂、深入教师和学生,探讨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2.有些教师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真正认识教为学服务的意义。不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教学行为的改变便无从谈起。对于那些观念有所转变,但是教学行为上处于束手无策状态的教师,在教学操作上首先多观察、多模仿、多交流,逐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个人教学风格。3.英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教学行动研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扎实的本体性知识作为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提高教师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不断总结、完善其实践知识。4.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首先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做课、听课、评课。市内教研亦调动教师评课的积极性,互相交流学习。同时抓典型教师,抓实验课题,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1]

在百度搜索:高中英语基础年级教学调查报告

第11篇

老师实习个人心得体会   我实习所在学校是xx中学,实习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基本情况如下:

  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4份,上课4份,一节新课,一节习题课,一节实验课,一节试卷评讲课

  2.班主任工作:负责管理班级日常事务和组织班级活动

  3.教育报告:完成一份教育调查报告

  经历了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尝试了身为一名教师的苦与乐,更让我体会到当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在这两个月里,我能以教师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仪表,关爱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教学及班主任的每一项工作;同时,作为一名实习生,能够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实习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完成我们的实习任务。

  在实习期间, 我狠抓学生的学习,感觉就是每一位学生都是爱学习的,我们不能落下任何一个学生,因为他们都是一群有理想的孩子,我们只要用爱去感化他们,让他们对我们产生依赖后,就能很好地带动班里的学习气氛.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既要抓学生的学习,还要抓纪律和卫生,每天早上都很早到课室提醒科代表带读,巡视早读情况,监督打瞌睡,发呆或赶写前天晚上作业的同学,提高早度效率。登记好迟到的同学,进行时间观念教育。

  学生的纪律方面,363班的学生较为活跃,部分学生很调皮,自修自习课常有讨论问题的现象,偶尔有看课外杂志的,课前课后五分钟较吵,影响到安静学习的同学。根据观察,问题主要出在那三四个学生身上,只要管理好那三四个学生,整个班就可以正常化了。因此我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首先向班主任指导老师了解了那四个学生的一些情况,如学习情况,入学以来的一些表现等。然后在平时的早晚读、自修时间对他们重点观察,对他们不良习惯进行约束。抓住最佳的教育时机对他们进行个别教育。

  个别教育时,首先让他们作自我评价,看他们那是否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学生对自己的缺点还是有一定认识的,有些还是清楚地认识到,但约束不了自己去改正。认识得不到位的,我再以“老师发现,老师觉得……你觉得是不是呢?”这种方式与学生对话,给学生辩解的机会,避免对学生的片面了解而伤了学生的自尊,甚至造成逆反心理。学生虽然很调皮,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服理、重事实,容不得老师半点夸大;但,是就是,能勇敢承认。这时,再对他们进行指导教育,学生才能放下防备武器,真正从心里接受老师的教育,认真思考老师的教诲,真正去努力改进。

  此外,是对班干的培养,留心值日班干的工作,强调他们要严格要求自己,要管好别人,要先管好自己,这样同学们才会服从班干的管理。对于新班干,强调他们一开始就一定要严管,才能在同学中树立威信,有利于接下来的工作。

  在协助指导老师进行周记的批改中,了解到的学生心理问题,学习困惑,我都一一做了记录,为个别教育之用,并在周记的评语中写下对他们得鼓励和最适合他们的方法指导。

  对活跃的学生,班级纪律难管理,宿舍纪律同样难管理。针对晚休特别吵的问题,再三批评教育都没有效果,但班主任指导老师采取“自动退宿”的措施后,宿舍纪录就一直风平浪静到现在。看来对于顽皮得学生还应适当采取些硬办法。

  现在,班里的学习气氛和班级纪律方面都表现很好,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这是我欣慰i之处.

  总体来说,我觉得只要有爱,没有什么不可以!

  老师寄语:每个人都要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完成这位置上的职责,而且热爱着它

  学生寄语: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只要学不死,便要往死里学

老师实习个人心得体会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音乐教学实习,虽然在上课课程中有学到很多知识可以运用但是以前都只是纸上谈兵,对于面对的学生来说总会不经意出现各种不同的意外,对于一个月的实习来说,我有着深深的感触,最重要的我总结了一下几点:

  1.刚上课时,内心有一种恐惧感,这是因为对自己的自信心不够,也是因为没有过多接触学生才会有这样的恐惧感,手会不自觉的抖动,唱歌的话声音会放不开,而且唱的声音很小,还会抖动,学生也许感觉不到什么,但是自己唱的时候就会觉得说,为什么会这样,自己都觉得有点丢脸。所以在上了一个月的课后,唱歌的时候觉得声音放的出来,而且感觉变的越来越好。

  2.教师师范技能方面的努力,粉笔字和普通话的训练。在上个学期末,我们每个班级都有组织进行微格试讲,从研读教材到编写教案,最后是课堂试讲,由小组成员进行点评,老师个别指导。当时老师就有提出说我的粉笔字写的不是很工整,还有讲话的语速有点过快,在实习的时候有专门注意到这一点,尽量的放慢语速和书写粉笔字的速度,尽量将要说的话一字一字说清楚,要写的字一笔一笔书写好。

  3.对于上课时课堂气氛的把握,上课的时候,并不是大家都会集中静神听你上课,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非常配合你上课,所以上课的时候不仅仅按照自己的教案去读,而是根据上课时候的一些突发事件改变自己的上课方式,例如有同学做小动作,你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还能很顺的接话提醒这个同学,在同学对上的课没兴趣的时候,你要想办法将自己的教学方式改一下,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提高了自己上课的自信心。

  4.与学生相处也是一种技巧吗,如果说你对同学们不管是上课还是平时的时候,见到都是板着一张脸的话,那同学心里自然会对你产生一种畏惧感,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就会很拘束,显然放不开,但是如果平时的时候你对待他们就像对待朋友一样的话,那样会使他们觉得老师很亲切,她们就会很喜欢你,所以你上课的时候她们也会非常积极的配合你。所以说怎么样与学生相处也是一个教学成功的很大关键点。

  总之在实习阶段,自己学会了很多上一堂课程的技巧,并且还会很自然开动脑筋,去想一些方法或设计一些游戏什么的让一堂课变的更加有趣一点。当然实习也是要理论做铺垫的,没有好的理论基础,很多时候在上课时候你会觉得词穷,活着说你想不到一些有科学依据的理论去让别人信服你的教学手法。好的实际经验要积累,课本上的知识要掌握,还有根据学生的情况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做到这几个点的话,那么实习就是非常成功的了。

  老师实习个人心得体会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们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经历,真是感想颇多。短暂的三个月不仅磨练了我的意志,也使我对今后的人生道路有了真确的方向。

  教育实习对一个师范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在校师范生平时所学的无非是一些理论性知识,大部分知识都无法直接与教育实际相关联,久而久之,我们就养成了一种眼高手低的坏习惯,看待事情往往过于简单,缺乏深刻见解,思考大于行动。因此,要想把所学的东西切实的、合理的运用起来,就必须付诸于实践,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习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它使理论体系已基本完备的我们得到了真实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够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努力完善自己。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觉得我更加成熟了,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教师是一个很特别的职业,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是人类的文化桥梁。对于即将走出大学校门,成为这支光荣队伍一员的我来说,责任更是重大,只有拥有过硬的本领,才能更好地接过这副重担,否则只会误人子弟。随着思想境界的提升,我也切实体会到了实习的重大意义。作为语文老师,我更要加倍努力,不断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广泛阅读,多思考,多钻研,革新观念,使自己成为一名经得起大风大浪考验的饱学之士,实实在在地为传播人类文明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实习期间,我积极主动向指导老师请教有关教育方面的问题,听课与讲课相结合,每天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怠慢。良好的敬业态度赢得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始终坚持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坚韧毅力也深深打动着组里的每个成员,他们也乐于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拿出来与我分享,因而,我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技能,认识到了能够把自己既有的知识轻松的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又乐于接受,这才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传授一种切合实际的知识技能,对学生来说是相当有用的,所以课堂的授课方式也是不容忽视的,它直接影响着一个老师的教学成果。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所以,我们不能只为了讲而讲,应该更注重学的结果,应以学生为中心。

第12篇

1.1 从时间和空间上看

大部分高校均要求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要么是辅导员常住学生宿舍,要么是辅导员进驻学生宿舍轮岗值班。可以说,早至晨读,晚至关灯,辅导员基本都与学生在一起,即使周末假日,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的组织举办将辅导员和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辅导员自然具备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优势与学生交流、恳谈。他们能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心理动态,及时了解学生面临的疑惑和困难,量体裁衣地为学生的进步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路线。

1.2 从年龄和专业上看

高校选聘辅导员多面向刚刚毕业的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并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或院系专业教育方面进行考虑。学生更愿意对自己的同龄人敞开心扉,他们相信年轻的辅导员能够了解自己的所想所感。另外,刚毕业的辅导员们,能够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出发,提炼出社会对当前毕业生的新的要求,告诫学生对生涯规划或就业准备进行及时调整。

当前,很多高校开始试行“双师型”或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着力培养政治过硬、能力较强、优势突出的辅导员队伍;或是鼓励辅导员通过学习和考试,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班学习,获得诸如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资格或等级考试证书,突出了辅导员队伍在学生工作方面的专业优势。

2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途径

2.1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就业指导课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的自我认知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宣讲、就业渠道概述、就业技巧浅谈等内容都是操作性、实践性、时代性较强的内容,辅导员队伍具有的先天优势决定了其在对以上内容进行讲解时能够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学生获得了知识与技能,辅导员增长了经验与才干,在师生的良性互动中教学相长,既有利于切实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也有利于辅导员队伍自身的完善发展。

2.2 日常教育管理

(1)主题班会和主题团日活动。主要通过这两种方式进行思想和心理方面的教育和疏导,在意识层面开展就业指导。如召开以“敢问路在何方”为题的主题班会或团日活动,引导同学制定经历高考厮杀顺利进入大学之后的人生目标,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分析职业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寻找解决方案,鼓励学生正面挫折,感谢风雨,期待彩虹等。

(2)主题学习和经验交流活动。比如开展“大学生创业与贷免互补”等主题学习活动,向学生介绍政策性和程序性较强的就业途径,帮助学生理清应届毕业生可以选择的就业途径有哪些,每一种途径要求具备的标准和条件是怎样的,如何拟定计划达到目标等。也可以召集已成功就业的往届毕业生现身说法,让在校学生直面已经毕业就业的“前辈”,解疑答惑。

(3)日常接触和教育。学生工作的点点滴滴都体现在辅导员对于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辅导员对于就业政策的了解和把握、就业形势的分析和感受、就业选择的立场和观点、就业技能的掌握和应用都可以通过日常和同学的交流得以体现,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树立。

2.3 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

实习实训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起到检视学生专业学习是否牢固的作用,更是学生在进入社会前的“职场预演”。如果说课堂上的就业指导更近乎于纸上谈兵的空乏的话,实习实训则是真刀真枪的就业实战,因此,辅导员要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主动参加实习实训动员会,积极参与实习实训中途管理,善于进行实习实训总结归纳,并尽可能对学生所在单位进行意见收集和调查,以期对今后学生的教育培养和就业指导进行调整和完善。

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已获得普遍认可,辅导员同样应该鼓励学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无论是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还是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无论是校园内的勤工助学还是校园外的打工兼职,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对于校园外的打工兼职活动,辅导员应加倍给予关注,谨防出现学生安全事故。

2.4 技能竞赛和就业竞赛

当前很多高校,尤其民办高校,都将培养应用型、创新型、能力型人才作为目标,辅导员可以结合所在院系的实际情况,开展如针对师范生技能的“课堂教学比赛”、针对计算机网络类专业的 “计算机装机大赛”、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电子商务竞赛”、针对旅游服务类专业的 “中西餐宴会服务竞赛”、针对设计规划类专业的“招贴画设计比赛”等。

近年来,我国也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类竞赛的组织开展,包括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以及模拟面试比赛等多种形式。这些就业类竞赛,对参赛选手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学识水平、写作表达、临场应变、职业素质等能力都有相当大的锻炼,不啻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辅导员可以在所属院系、所带班级中开展以上竞赛,也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加高一级就业竞赛的方式树立典型,逐步推广。

2.5 做好就业服务

服务就是教育,服务就是管理,辅导员可以在服务中渗透其管理手段和教育内容,依托全面到位的就业服务实施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