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机构论文

教育机构论文

时间:2023-01-13 15:58: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机构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机构论文

第1篇

一、政府对机构建设增加投入

学前教育是争取教育权利的教育民主化的一部分内容,许多国家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对学前教育机构的建设增加投入。

1.关注处境不利的儿童

许多国家纷纷针对处境不利儿童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机制和提供了较大的财政支持。如英国1966年颁布《普洛登报告》,指出在教育不发达地区设立“教育优先区域”;2003年颁发绿皮书《每个孩子都重要:为了孩子的变化》,2004年颁发《儿童法》,进一步强调每个孩子都不能被忽视,缩小处境不利儿童与其他儿童的差距。美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先后建立多项补偿教育方案,如著名的“提前开始”与“追随到底”方案,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父母把子女送入托幼机构,为幼儿提供补偿教育。美国的《社会保障法》增添了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孩子入托补贴的条款,1992年这方面经费支出已达15亿美元;美国从1998年开始,“国家开端教育计划”所有教育方案的年度预算超过44亿美元,为794000个低收入的儿童与家庭提供服务。在瑞典,所有0~6岁幼儿的教育是完全免费的。韩国学龄前儿童在入学前可享受一年的幼儿教育。德、法两国幼儿园根据父母的收入情况来收费,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家庭儿童的人园问题,也保证了学前教育机构的健康发展。

2.鼓励机构的多元发展

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供给途径有国家教育部门、地方政府、社区、教会、慈善团体、学校、企业、私人等。如德国的幼儿园,不属于国家的学校体制,而属于青少年福利救济事业,主要由教会、福利联合会、乡镇负责举办幼儿园,也有企业和协会办的幼儿园,其中私人办园占有很大比重。据统计,1975~1990年间,世界私立幼儿园入园率平均增长了74%,并呈增长发展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国政府对私立幼儿园采取的扶助、支持和加强管理的办法。美国相继颁布了《儿童保育法》(1979年)、《儿童早期教育法》(1990年)、《儿童保育和发展固定拨款法》(1990年)、《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1994年)等法律、法令,日本也颁布了《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1899年)、《幼儿园令》(1926年)、《学校教育法》(1947年)、《幼儿园教育大纲》(1955年)、《幼儿园设置标准》(1956年)、《幼儿园教育要领》(1964年)、《新幼儿园教育要领》(1990年)等法令、法规,使私立幼儿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且,美、日等国也通过经费资助和税收优惠对私立幼儿园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了美、日私立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二、机构适应更高的教育需求

随着整个社会和学前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机构在种类、功能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挑战。

1.种类要多样

从适应家长不同需要的角度出发,根据幼儿在园时间的长短,学前教育机构包括寄宿制、全日制、半日制、计时制等。加拿大为方便临时外出办事的家长的需要,开办了临时托儿所。印度政府的一项法规根据建筑工人流动性强的特点,要求印度每一建筑工地都要为建筑工人子女专门开办“流动幼儿园”。美国则为双职工子女设立了供午餐和午休的日托学前教育机构。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及年龄的不同特点,除了为一般儿童开办的托儿所、幼儿园外,还有专门为照顾、教育和治疗残疾儿童开办的特殊“残疾儿童中心”(如在加拿大),为弱智或聋哑儿童开办的特殊幼儿园(如在西德),以及为适应低幼年龄儿童发展的需要,法国试办的“温和过渡”

(该机构招收16个月至5岁的儿童,目的是使儿童逐渐习惯离开家庭到幼儿小集体中来。)和“小小俱乐部”等机构。

2.功能要完善

一是要实行保教结合。20世纪60年代以来,托幼机构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逐渐由仅限于保育发展成为集保育和教育功能为一体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例如,法国招收2~6岁儿童的托幼机构“母育学校”,在历史上以贫穷家庭子女的健康与安全照料为主,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社会性、教育性与补偿性三种功能并重的机构。日本的“幼保一体化”综合机构(又称为“认可的儿童园”)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还注重为幼儿提供包括游戏和饮食在内的适合幼儿成长的弹性环境。在日本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综合机构发展较快,到2007年8月,全国已设立100所综合机构。日本政府拟在2008年度设立1000所类似的综合机构。

二是要做好幼小衔接。学前教育除了注重幼儿身心发展,也注重为幼儿进入初等教育阶段做准备,而其主要目的在于力图解决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近年来,欧美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为儿童做好入学准备。美国政府在1989年就提出了“到2000年所有的美国儿童都要为进入学校学习做好准备”,而学校应该是“有准备的学校”。为实现“有准备的学校”,各国最普遍的学前教育机构就是“小学预备班”,或称“小学幼儿班”(英国),其主要特点是将5岁左右幼儿的教育纳入正规学校教育体系的最初一级,即初等教育。一些国家则试图通过改革学制,设置跨越儿童期与幼儿期的教育机构,以实现幼小的教育衔接,如日本正试行“四·四·六”体制的改革试验计划,儿童4岁进入幼儿学校(4~8岁),而后再接受4年小学和6年中学的基础教育;荷兰目前也计划设置专门的机构,将4~7岁儿童的教育有机地衔接起来。

三是要提高教育质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成为托幼机构的追求目标。美国早期教育协会颁布了一个关于高质量的托幼机构教育的认证标准(1984年颁布,1991年修改),这个标准以及作为这个标准的核心概念——发展适宜性教育在全世界影响相当广泛。在此推动下,各国都加强了对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与研究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决定了对师资水平的要求也会提高。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机构对师资的要求一般都比较高。美国幼儿园一般要求教师具有大学学历,不少具有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有些州规定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并形成制度。法国的学前教育师资由省级师范学校培养学制已由2年延长为3年,并且对在职学前教育师资的培训很重视,并形成了一套制度。英国教育法规定合格的学前教育师资必须是读完教育学的学士学位获得者,同时要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要求入学前有半年以上从事学前教育的实际工作经验。

三、机构发展呈一体化趋势

托幼一体化应当是托儿所、幼儿园两类教育机

构在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家庭、社会和托幼机构的资源,整合教育优势,形成教育合力,对0~6岁婴幼儿实施全面的保育和教育。

1.加强0~3婴幼儿教育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婴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新西兰1993年启动了3岁前婴幼儿教育的国家计划——“普卢凯特”计划,又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从出生开始。”英国1997年开始实施“良好开端”计划。美国1995年将开端计划的服务对象延伸到3岁之前的婴儿、学步儿童及怀孕妇女,成立了开端计划早期项目,2001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提出教育要从婴幼儿抓起,2002年又提出“良好开端,聪明成长”,致力于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培训启蒙教育师资,制定婴幼儿早期教育质量标准,为父母、教师和婴幼儿照料人员提供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

2.密切家、园、社合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幼儿园和家庭以及社区的合作。日本的《幼儿园教育要领》第三章指出,“幼儿园要十分注意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各国的幼教机构都重视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园联系,通过“家长开放日”,使用“家长手册”和“家长布告栏”,定期发放“幼儿园通讯”等方法使家长了解幼儿的在园表现。美国“开端计划”的参与人员既有教师、保育员、大学生,又有家长、医生、护士,还有营养专家、社会事业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但以教师和保育员为主。《家长手册》(ParentHandbook)是美国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第一条通道。

3.形成一体化管理

学前教育机构的一体化管理涉及政府、机构、行政以及教育。托儿所一幼儿园联合体是俄罗斯学前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确立了整体性和连贯性的教育原则,对儿童实行统一、一致的教育影响;在行政体制和办学体制的管理上,兼取托幼之长,形成综合性的管理体系,实行联邦、共和国和地区的三级管理,并对各自的管理权限和职责做了规定,将宏观管理、具体管理和微观管理紧密结合起来。2007年初美国参众两院分别提出了新的立法修订案,即《开端计划入学法》和《2007年改进开端计划法》,将针对美国0~5岁儿童的保育体系与早期教育体系相互独立、目标不够统一的体制问题,对开端计划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在联邦政府层面,既要保持联邦政府的责任,也要强化州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责任。联邦政府还曾提出把开端计划纳入各个州的学前教育体系,由州政府统一协调发展的建议。如2003年美国布什总统就提出在维持目前标准的前提下,经美国教育部和健康与福利部批准;可以由州负责开端计划。

一些国家相继建立和发展了“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机构”,如英国有“早期儿童优质服务中心”,澳大利亚有“新型儿童服务中心”、“儿童保育和家庭支持轴心策略”和“家庭和社区振兴策略”,日本有“社区育儿支援中心”、“幼儿教育网”和“幼儿教育中心”。这些机构以社区为基础、整合运行、早期儿童服务功能、指向儿童及其家庭和社区。这种整合性的早期教育服务模式也是学前教育机构一体化发展的产物。

参考文献:

[1][美]乔治·s.莫里森著,王全志等译.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9.

[2]曹杰.周燕.国外学前教育补偿功能的发挥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幼教版),2008(4):9~10.

[3]谷忠玉.张文玲.王琪.美日发展私立幼儿园的策略及启示[J].教育科学.2006(3):86~88.

[4][7]霍力岩.学前比较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26~228.

[5]曹能秀.学前比较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9~90.

[6]刘焱.对我国学前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兼谈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9(8).

[8]刘霞.国外托幼机构的发展概况及趋势[J].教育导刊,2000(4):40.

[9]呙永会.国外学前教育师资的要求及培养[J].幼儿教育,2000(7/8):44.

[10]吴琼.我国托幼一体化研究现状述评[J].学前教育(幼教版),2006(12):3-4.

[11]张民生,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的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1.

[12]冯增俊.陈时见.项贤明.当代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54.

[13]美国学前教育机构《家长手册的特点及启示》.218.61.37.85:8080/newchild/detaiLjsp?id=321.

[14]冯永刚.托儿所一幼儿园联合体:深受家长欢迎的学前教育机构叫.教育导刊,2007(7):60-61.

第2篇

红网长沙11月30日讯(记者 刘怡斌)受湖南省教育厅委托,湖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正在开展面向全省的“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论文征集活动。该活动是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扩大湖南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湖南教育国际交流,使之真正成为推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内涵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力量。

参选论文(或调研报告、经验文章)应围绕湖南建设教育强省、扩大教育开放的实际,探索湖南作为中部地区、内陆省份的教育对外开放的特点,从而抓住机遇,创新发展。总结经验的文章要突出特色,未来构想的论文重在改革,调研报告要有现实针对性。

此次论文评选,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外事工作的领导出任评审委员会主任,协会会长出任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协会副会长和相关权威机构负责人出任评委会委员。协会秘书处负责论文收集和评审组织服务工作。

所有论文免费征集。拟设一、二、三等奖,将颁发获奖证书和纪念品。一等奖将在协会2011年换届会议上交流经验。优秀论文将由《湖南教育》等教育媒体开辟专栏,摘要发表。入选论文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欢迎湖南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普通中小学、教育机构从事教育外事工作和国际交流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以及在湘教育系统外籍专家、教师撰写论文,踊跃投稿。截稿时间2010年12月底。

稿源:红网 作者:刘怡斌

第3篇

统计时将同一机构不同部门合并为同一机构,如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研究院、特殊教育系等合并为华东师范大学进行统计;同一机构不同称谓或机构有更名的合并为同一最新称谓进行统计,如上海交大新华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合并为上海交大新华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合并为中国医大盛京医院进行统计。文献关键词对论文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我国儿童语言发育研究的重点和范围。利用bi-comb软件对1576篇文章的6049个关键词进行统计,抽取词频大于22的30个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统计可以看出国内儿童语言发育涉及的研究面较为广泛,但是仅仅停留在高频关键词的简单统计,很难归纳出研究的主要方面,因此需要通过聚类分析深入挖掘这些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联系[1]。通过bicomb软件对上表中的高频关键词建立共词矩阵,再利用gcluto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得出高频关键词聚类树图,研究对象和内容儿童语言发育的研究对象广泛,包括语言发育异常的儿童和正常儿童。语言发育异常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出现口吃、构音障碍、发育性语言障碍的儿童,以及存在影响语言发育的因素如听力障碍、孤独症、智力低下和脑瘫等疾病的儿童。对异常儿童的研究内容涉及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康复治疗等方面。研究者在研究语言发育时对正常儿童的界定标准一致,即选择不存在上述影响语言发育因素的儿童。对正常儿童语言发育规律的探讨,包括发音、词汇、句子、语法、语用等方面的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在对正常儿童进行研究时个案研究居多,群体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材料和方法国内对儿童语言发育情况进行测评的方法较缺乏,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第一种方式,采用标准的结构化测试,包括图片词汇测试、丹佛发育筛查试验、盖泽尔发展量表、韦克斯勒学龄前和学龄初期智力量表等。目前标准测试中还只有图片词汇测试是直接用于语言测评的工具,其它结构化测评都只能部分或间接通过智能水映儿童语言能力。第二种方式,采用语言样本分析,即在儿童熟悉的环境中,由他们自由地做一些常做的活动并进行录音,采集语言样本后进行转录并利用语言样本分析程序自动分析[2]。语料测评可较客观的得到儿童的语言水平,但需要儿童有足够的语言表达能力后才能收集语料,不能应用于还没语言表达能力的年幼儿童。近年来,有学者开始采用新的方式来评估儿童的语言能力。例如,北大医院梁卫兰等[3]利用父母报告方式,通过抚养人根据儿童日常的表现,选择儿童会的词汇和手势,评估婴幼儿语言和沟通能力。还有学者采用自行研究设计的量表,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刘晓等[4]编制的《早期语言发育进程量表》。这些测评方法能较好的反映年幼儿童的语言能力,有待于在临床进行推广。

年代和学科分析从年代分布可以看出,研究国内儿童语言发育的文献量近十年增长较快,图1显示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发展趋势良好。通过表1的主要研究学科可以看出,儿童语言发育引起了医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界的关注,随着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国内儿童语言发育研究也将进一步开展,未来可更多的开展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期刊分析根据布拉德福定律:核心区、相关区、非相关区期刊数量成1∶n∶n2的关系[5],将729种刊载儿童语言发育论文的期刊,按照刊载论文的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按照公式计算若前27种期刊中刊载33.3%以上的文献方能形成核心期刊区。排在最前面的27种期刊刊载文献约占论文总数的29%,前40种期刊才达到33.3%的比例,故目前尚未形成核心期刊群。虽然该领域尚未形成核心期刊群,但有关儿童语言发育的文献较多的刊登于表2中所列期刊,提示作者向此类期刊投稿,可能会提高命中率。作者和机构分析以普赖斯定律对作者群进行分析,核心作者的论文量应该占全部相关论文总量的一半,核心作者最低发文数N的值为:N=0.749(Gmax)1/2),其中Gmax为所统计的年限中最高产的那位作者的论文数[6],在本次研究中为27,故N取整数为4。作者论文4篇以上为56人,多数文章为合作完成,共127篇,占总论文数8.1%,远低于儿童语言发育论文总和的50%,提示儿童语言发育研究的核心作者群仍处于形成阶段。根据发文机构统计结果显示,主要发文机构包括多个教育机构和医学机构,提示可加强教育和医学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推广医教结合模式。

关键词频次表反映了我国儿童语言发育研究重点及热点分布。对进行聚类分析得出的聚类树国内儿童语言发育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大致可聚为五类。第一类是新生儿听力筛查,第二类主要是婴幼儿语言发育,第三类是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能力及语言训练,第四类主要是学生的词汇、句子等方面的发展,第五类是学龄前儿童的语言习得。摘要分析通过文献摘要分析,可以看出在对正常儿童进行研究时个案研究居多,群体研究相对较少。基于个案得出的数据未必能代表群体的发育规律。正常儿童的语言发育规律,是研究异常儿童发育异常的基础,可更多地开展正常儿童语言发育规律的群体调查。国内对儿童语言发育情况进行测评的方法较缺乏,主要通过结构化测评和语言样本分析方法进行测评,对年幼儿童语言能力进行测评的方法较少,新的测评方法有待于研究和推广。综上所述,国内儿童语言发育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良好,发表文献量逐年增加,呈多学科发展的态势,引起了医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界的关注,未来可更多地开展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目前尚未形成核心期刊群和稳定的研究群体,主要发文机构包括多个教育机构和医学机构,提示可加强教育和医学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推广医教结合模式。对正常儿童进行研究时群体研究相对较少,应更多地开展正常儿童语言发育规律的群体调查研究。国内语言发育测评的方法较缺乏,新的测评方法有待于研究和推广。

作者:潘虹地 赵亚茹 汪永娟 梁萃 陶旭炜 李雪宁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发育儿科

第4篇

[关键词] 教育资源开发;教育资源分配;高等教育

之所以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来评价韩国现行的学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看一看韩国现行的学制是不是能真正满足社会的需求,起到良好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判断国家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和达成结果的过程是否合理和有效。如果以上评价能和现行的学制评价相符的话,下面的论点才能成立。

第一,现行的学制是否能真正开发出大量的优秀的人力资源,也就是说,学校是不是能给所有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以及能否能提供充分的培训和教育(教育资源的开发或均衡性)。

第二,现行的学制是否能使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所投入的各种设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资源分配的有效性)。

第三,现行的学制是否能使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教育的优质性或效果)。

第四,现行的学制是否以劳动市场的需求为中心(教育-劳动市场的结合)。

1、教育资源的开发层面

所谓教育资源的开发是指现行的学制是否能充分地培养大批的优秀的人力资源。换句话说,也就是是不是能给所有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以及能否提供充分的培训和教育。

1.1 成人终生教育机会的均衡性。韩国学龄期学生的入学率在世界排名中都是处于前几位。但是,进入劳动市场后再接受培训或是成人教育的参与率,在OECD 国家中的排名却是最低。特别是对于成人的再培训及终生教育,高等院校本应起主要作用,但高等院校这方面的意识还非常淡薄。尤其是职业技术院校,应该积极为成人提供各种各样的培训。虽然这种意识在不断加强,26岁以上成人的参与率也不断增加,但比率也仅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而已。韩国职业院校的学生中有91.5%都是不满26 岁的学龄期人员,对于超过26 岁的成人的终生教育和再培训,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从90 年代后半期到2000 年初。韩国的各综合大学和职业院纷纷成立了终生教育学院。这也间接反映了社会对于终生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等学校相比其他一般的社会培训机构,具有更丰富的教育资源,高等学校内设立的终生教育学院,除了可以提供如艺术、外语等一般的素养培训外,还可以提供木工手艺、书法等其他培训以及美术心理指导等专门培训,不仅能提高终生教育的累计学分,还可以得到相应的学历认证,可以说是和职业培训紧密相连的专门教育。但是,学分累计制和远程大学等高等学校培训项目,相比培训资格,更加注重学位,所以高等院校有必要成立就业前教育和就业后教育这种连贯的再生教育机构。

1.2 职业教育机会均衡性的提高。随着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的初中等学校的升学率也不断上升,教育也越来越普及。这期间作为最终教育机构的中专学校本身已经丧失了原有的地位和作用。从教育资源开发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是非常棘手的问题。以新人力资源培养为中心的最终职业教育机构的中专学校的作用现在已经被高等职业院校替代。

1.3 前途渺茫的职业教育途径和方式。学校—企业—学校间如果不能形成有效的合作,那么大部分人,就没有可能在就职后顺利地接受再培训,最终取得大的成就。韩国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有严格的区分,这样学生就丧失了多元选择的机会。即使是综合高中,也对普通班和中专班作了严格的区分。这种僵化的教育方式和途径,使中专学校成了“低分学生”专门学校的代名词,更加深了人们对于中专学校的误解。中等阶段和高等阶段职业教育的体系不完善现行的中专教育和高职教育连接体系(2+2)只是形式上的连接,并没有体系的教育过程和运营形式。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内普通高中毕业学生和中专毕业学生也存在差异,导致不和谐。(1)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缺乏连贯性。中专、高职院校等职业教育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及技术培训班等缺乏沟通和联系,教育效率低下;(2)不灵活的教育年限。针对高中毕业生所进行的2 年制的教育方式,初衷是使毕业生能够有一技之长,获得终生的职业。但是随着产业技术的多样化和高速发展,各个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和多样化。另外,对学业年限的限制也成为了高等职业院校的运营政策僵化的重要原因。

学习年限的不灵活性,也导致了教育膨胀现象和教育费用的浪费。高等职业院校每年的升本率是35%,其中有30.6%的学生,升本的目的并不是提高技术水平,而是单纯为了拿到一纸文凭。选择和自己的专业没有任何关系的学生占到20%。 [ hi138\Com]

2、资源分配的有效性

2.1 提高教育资源分配机会的均衡性。韩国教育费用支出构成显示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都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因素。公立教育方面,高额的个人负担和整个教育体系中,私立教育的比重越来越大,家庭教育负担已成为低收入阶层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另外,随着公立教育个人负担部分不断增多,私立学校学费的不断攀升,社会低收入层相对比高收入层所受的影响更大。这又对教育资源的开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韩国已经实现了初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但高等学校过高的学费,使教育资源分配层面出现了严重的机会不均衡现象。

2.2 大学入学制度的低效性。韩国现行学制下的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教育资源能是否得到了合理有效的利用,大学入学制度起着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包括初等和中等义务教育在内,国际上有两种教育模式(单线性和双线型),它们共同的特征都是基本的教育时间是6-9 年左右。所以在初等和中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入学和选拔问题,各个国家都是大同小异。从高中阶段开始,学生开始考虑今后的职业发展和入学的问题,所以无论是从个人还是社会的角度来说,这个阶段的教育可谓意义重大,对于提高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具有决定意义,所以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问题是虽然教育的类型有很多种,但是各类型的学校,并没有按原来的设立的宗旨来发挥各自的职能,而只是进入大学的其中的一个阶段或过程。甚至是说,在大学入学考试过程中发挥的好坏直接就决定一个学生素质的优劣。

2.3 学业年限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大学教育内容和科目的要求也会有所变化。大学的学业年限,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形式不同,年限也有严格的区分。根据学科内容的不同,医科大学和韩中医大学、牙科大学、药理学大学都是6 年的学业时间,除此之外还有个别的是3 年时间。而剩余的都统一的是4 年的时间。同样是护士专业,教学内容也基本一致,但因为学业年限不同,本科学生可以拿到学士学位,而专科却不能拿到相应的学位。

3、高等教育的优越性

3.1 专业竞争力。SCI 论文数量是评价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主要测试大学教授的科研能力。ISI 的SCI 统计显示了论文篇数和论文被引用次数,是评价论文质量的主要标准。前者反映了的数量,后者体现了论文的质量。韩国高等教育研究结果显示,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5 年统计数字显示,韩国论文数量占世界排名第14 位,连续四年保持不变。但是论文的引用次数只占第30 位,说明研究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大学教师科研水平高,并不能代表相应的大学及学生就一定优秀。

3.2 高等职业院校竞争力。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低下。(1)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语文、英语、数学科目)测定结果显示,分别有44%、51%、57%的学生达不到学习专业知识的最低分数线;(2)大专学校一年级的学生中认为自己具备基本学习能力的学生(按语文、英语、数学科目顺序)也不过只有21%、9%、6%。

3.3 教学课程不能满足学生、企业和地区社会的需求。据资料显示,认为职业院校教育和产业实际人力需求存在很大差距的占58.2%,企业员工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接受再培训,只有2.41%的员工选择职业院校,而选择专门技术培训机构的员工则达到了18.1%。

4、教育—劳动市场的结合

第5篇

一、MPA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一)MPA办学自主性有限

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政府已经给予了高校一定的自主权,但是目前还存在“政校不分的情况”,行政部门对学校的干预过多,没有做到“抓大放小”,依然存在管理过细的情况。专业学位办学尽管相对于其他学位来说自主权较大,但是在招生政策和培养方案等方面,规定依然过细。这使得MPA的办学机构有时不能够发挥本学校现有资源的特色,也不能够对社会需求做出迅速反应。例如,各地民族大学的招生群体就具有民族地区公务员报考较多的特点,各地民族大学中的教师相较于一般大学教师也更关注民族地区各类政策问题的发展与研究,因此对民族地区公务员的需求更加了解。西部民族地区的公务员在学历、民族具有与沿海、内陆中部地区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招生政策、课程设置方面更需要灵活性,适应民族地区公务员的多元化需求,不能仅仅使用单一的培养模式。过渡行政干预会阻碍束缚MPA教育机构自身的创新性,不能调动办学的积极性,导致学校在申报过程中过于侧重动员各种力量来影响审批决策权。

(二)课程设置问题

专业教育的核心往往体现在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内容。以公共管理专业为核心内容的学位类铟主要有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即MPA。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和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实践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但是目前我国在二者的课程设置方面的区别并没有较大差异。据2004年《全国MPA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28%的学员认为现在各高校的MPA教育偏重理论,这与MPA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相矛盾,也使得MPA教育失去了自身的特色。

的学员认为,教学方式不够灵活,与MPA教育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比,实践及案例教学还比较少。从中可以看出,我国MPA教育尚处于重理论轻实践的阶段。并且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脱节,违背了MPA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2011年的MPA教学纲要中,社会实践所占的比例小,仍然只有2学分。学生主要是在导师、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在政府部门、公共组织具体岗位进行社会实践,时间为三个月。社会实践结束后,学生须提交社会实践报告。但是,这一社会实践学分的要求距离我国目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比还是相距甚远,并未体现出与学术型硕士课程的主要区别。法国国立行政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包括一年左右的行政实习,课程还涉及专题研究和自修,充分重视了公共管理教育专业硕士中的实践特点。在教学方式上,应该以实践教学为主,如突出案例式、研讨式、模拟训练式教学。但是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公共管理案例资源库资料比较匮乏,质量不高也是案例教学等授课方式受限的重要原因。

第二,方向必修课划分过细,不符合MPA教育对通才的培养。我国MPA教育目前在方向必修课上设置了9个方向。而据美国1989年的数据调查显示,美国MPA教育机构中有23个机构未设立专业方向,在设立专业方向的MPA教育机构,平均专业方向数目达到4.89个。我国方向必修课的设置数目是美国的两倍,专业设置过于细化不利于以培养通才为目标的MPA教育。

学分制强制MPA学生选择方向必修课也不利于MPA研究生将自己的需求与课程设置相结合。因此,MPA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具有多元化特点,但是方向不宜过细。

(三)培养方式与MPA研究生的应用性教学目标不相符

MPA教育目前的培养方式主要包括修课程学分和撰写毕业论文。学分过多以及撰写毕业论文的形式往往与部分MPA研究生的社会需求不相符,也不符合其应用性特点。第一,根据MPA教育的学分设置,一般需要修17门课程,其中7门为必修课,10门为选修课程。MPA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最大的区别就是允许其不脱产进行学习。大多数MPA研究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需要平衡工作、家庭和学习之间的时间。MPA的学习时间一般为2~4年。最后一年一般为撰写毕业论文。这样就要求大部分在职的MPA学生在2~3年之内修满17门课程。在部分课程设置不符合MPA研究生需求的条件下,使其压力较大,忙于课业的应付,使得本应加大比例的社会实践等同虚设。第二,撰写毕业论文的培养方式不符合MPA研究生的应用性教学目标。学术型硕士培养方式的教学目标是以研究为主,因此撰写论文就颇为重要,能够通过撰写论文达到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的目的。但是,MPA研究生的教学目标更多是以应用性为主,在国外MPA教育的培养方式中,大多以实践为主,多数大学没有论文要求,以便符合MPA教学的应用型目标。

二、对我国未来MPA教育的建议

(一)加大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的比例

MPA教育应以应用型为目标,因此在师资上除了有理论素质较高的教师对公共管理相关课程的理论进行讲授以外,还应该聘请校外一些有政府管理经验的导师给学生讲授一些有关政府管理实践操作的讲座或者课程,更符合MPA学生的实际需求。笔者所在的MPA教育中心就聘请过一定比例的具有政府管理经验或者正在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的MPA实践导师讲授MPA实践课程,深受MPA研究生的欢迎,并且安排MPA实践导师与MPA研究生进行互动,使得学生可以就目前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MPA导师共同探讨。但是在引入有政府实践经验的MPA导师讲授MPA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入的比例,不能弱化MPA研究生理论素质的培养,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不断互动,才能够引起MPA研究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其对MPA理论的理解。

(二)注重MPA教育的国际化

发达国家开设MPA课程的历史已有近80余年,我国自1999年开设MAP课程,到目前为止已有13年,尚处于初步发展、摸索、模仿阶段。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教学方式上,我国都在向发达国家的MPA教育学习。但是,随着我国MPA教育的发展,应该尽快跨越模仿阶段,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MPA研究生实际需求的MPA教育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之上,积极与国际MPA教育合作,开展联合授予学位、学分互认等有益合作。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促使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联系日趋加强,需要加强国际事务协调,因此对我国公务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目前MPA课程设置主要是本土化,没有国际化倾向。但是公共管理需要按照国际管理办事,公共管理的实际过程必须面对世界通行的一系列国际准则,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处理经济、政治事务的视角更应国际化,研究本土问题也应该具有国际化视角。由于许多MPA研究生有政府工作的背景,属于在职学习,国际化的合作、联合办学等项目可以使得我国MPA研究生具有国际化视野,整体提升参加MPA学习的公务员素质。

(三)注重跨学科的发展,教师资源的多元化

MPA教育与学术型硕士学位教育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应用性和实践性。由于报考MPA学位的研究生专业背景千差万别,因此在求学过程中,MPA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往往会结合自己的工作领域进行选题。但是,实际从我国已毕业的MPA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题目的统计分析看,还尚未达到跨学科发展。有学者曾经选取9所大学对2002年MPA专业的950篇硕士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选题所占总样本比例超过10%的为经济、政治、财政收入、人力资源四类选题,所占比例分别为、18.10%、14.63%、12.63%,四类选题总和占到样本数的67.68%。但是有关国际问题、航天航空、安全、文化、司法、人口六类方向的选题占所有样本的选题比例不足2%,分别为、0.63%、1.05%、0.94%、1.26%、1.89%。由上可以看出,“冷门”选题仅仅占“热门”选题的六分之一。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在师资方面主要是以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理论分析的硕士生导师为主,但是MPA教学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师资要求有很大不同,不仅需要公共理论知识的培养,还需要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如果对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不熟悉或者社会实践经验有限,是很难满足MPA教育需求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研究“扎堆”,不能够将公共管理理论与更多的研究领域相结合。因此,我国应该在MPA的教学环节中,应引入一部分跨学科的教师,满足MPA教育的实际需求。

(四)注重对公共行政精神的培养

第6篇

众所周知,无论是文化交流还是科技创新,背后都离不开高素质人才作为坚实支撑和后盾,正是在知识型、技术型人才的保障下才有了经济技术的进步。我国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加强国际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外合作办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由林金辉主编的《中外合作办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 年 4 月出版)一书收录了第五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的相关新闻报道及参会论文,从新闻报道、领导讲话、主旨报告、参会论文和闭幕词五个方面涵盖了关于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课程探究、经费标准以及质量提升等问题,对于办学模式和办学标准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笔者在完成浙江省高校“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 2015 年度研究课题:基于跨境电子商务背景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改革(2015SB102)中阅读该书,深受启发,该书特点概括如下:

第一,该书写作从整体到局部,研究框架清晰明了。第五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旨在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设计过程,让中外合作办学充分体现国家的文化特色,加强对人才的知识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培养。 该书由会议论文及新闻报道汇编而成,涵盖了整个第五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的重要成果。 在开篇中,列举了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瞿振元教授、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建发教授、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车伟民先生等专家学者讲话对会议主旨的阐述与呼应。 参会论文选题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实践、课程建设相关因素分析、教学成本与学费标准研究、教师队伍建设及问题分析等方面,从理论出发结合实际办学案例,从学术和实践的角度高瞻远瞩分析了当今中外办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这种由整理到局部的结构,随着问题的深入层层而展开。 会议闭幕辞“以高质量的科学研究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专业支持和人才保障”充分涵盖了这次会议的内容要点和发展期盼,全书首尾相连、交相呼应使得框架清晰完整,为高校合作办学的教学改革和未来进一步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也为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制定、完善以及会议经验积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第二,该书研究方法全面,内容可读性较强。 该书所收录的参会论文涵盖研究方法多样,关于迪拜跨境高等教育机构的特点、办学进展和支持环境一文便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法等,作者基于实地考察和文本分析,以丰富全面的文献综述和考察数据诠释了迪拜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历程和办学环境。 除此之外,《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初探———以北京邮电大学中英联合培养项目为例》《中外合作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优势与挑战———以宁波诺丁汉大学为例》《“以天下之目视者 ,则无不见 ”— ——中欧法学院致力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 》等论文 ,通过选取典型的国际化办学案例对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挑战乃至未来国际化办学的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总结与展望。总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日益加快,这与经济全球化是息息相关的,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中外合作办学不仅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吸引力了优质国外教育资源。 该书不仅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中相关项目的合作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评价体系,更为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进行了深入挖掘。

作者:王 珍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第7篇

很多人听到要写毕业论文这个事情就感觉头皮发麻,不知道为什么要在实习的同时做这样一项有些困难的事情。而且毕业前夕很多同学还有其他工作,并且完成实习报告。一边工作一边进行论文写作,对于大部分的同学来说都是十分困难的。今天笔者就先和大家聊一聊论文为什么要写参考文献,以求对大家论文写作有些帮助。

学术研究应精确、有据、坦诚、创新和积累。而其中精确、有据和积累需要建立在正确对待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学位论文中包含的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材料,或为获得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或与作者一同工作的指导教师和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应在论文中做出明确的标引和说明。

因此,凡有直接引用他人成果(文字、数字、事实以及转述他人的观点)之处,均应加标注说明列于参考文献中,以避免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

对于大部分的同学来说,本身就不知道论文是做什么的,也没有写过论文,现在还要在工作的空余时间完成这项挑战更让大家觉得难上加难。其实论文虽然很困难,但并非不可克服的。不管是毕业论文还是学术论文,它都是有写作技巧的,只要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技巧、注意事项、论文结构等内容,完成论文写作,不是不可实现的。  

第8篇

“计划外招生”是学校创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自80年代后期开始,几乎所有的名牌大学法学院(系)都纷纷降低入学标准,竞相增加招生人数,全然不顾招生人数是否超过了学校师资、图书、校舍所能承受的最大极限。

如今,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分为“计划内招生”和“计划外招生”。“计划内招生”人数仍然由国家教委控制,国家按照学校“计划内招生”人数拨给教育经费:“计划外招生”人数由学校自行决定,收入归学校所有。因此,学校增加“计划外招生”人数的冲动极其强烈。一般来说,重点高校的“计划外招生”规模要大大超过一般高校,热门学科的“计划外招生”规模要大大超过冷门学科,法学在近几年恰巧正是热门学科之一。

自从“计划外招生”的闸门打开之后,入学标准、学制和学习业绩各不相同的学生可以得到完全相同的学位证书,以致无法按照学位证书对毕业生进行可靠评价。同一学位证书掩盖了以下实质性的差异:

(1)本科生分成公费生、自费生和委托培养生三类,但都得参加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

公费生属于“计划内招生”。公费生的入学考试最低分数线不仅必须达到所在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规定的当年最低录取分数线,而且要达到他所申请的大学在当地招生的最低分数线,后者高于前者多少,取决于大学的等级(如:是否国家教委认定的“重点大学”)和申请该大学的考生人数,但决不可以低于前者。

自费生和委托培养生属于“计划外招生”。前者由自己支付学费,后者由“所在单位”支付学费。自费生和委托培养生的入学考试最低分数线也需要达到所在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规定的当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但可以大大低于他所申请的大学在当地招生的最低分数线,具体标准由招生学校定夺。最近几年的一般情况是,“计划外招生”的录取分数要低于“计划内招生”30-50分。一个按照“计划内招生”标准只能进入一般大学的学生,可以通过“计划外招生”而进入重点大学。当然,通过“计划外招生”进入重点大学的学生不仅要有能力支付较高的学费,而且要有能力“说服”学校派出的招生官员从众多的申请人中挑选自己,因为,申请“计划外招生”的人通常要大大超过学校录取的人数,而如何挑选是没有确定标准的。

自费生、委托培养生每年的学费是3000-8000元不等,公费生每年的学费是600-1000元不等。公费生每月有50元左右的粮油补贴,享受免费的医疗保健,自费生和委托培养生则没有这样的待遇。公费生的户口迁入学校的“集体户口”,自费生和委托培养生的户口仍然在原籍,因此,公费生毕业后在学校所在地选择职业的可能性要超过自费生和委托培养生。

在有些法学院(系),自费生和委托培养生的人数达到公费生的两倍(例如:政法大学93级国际经济法系本科生)。

法学本科的学制大约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四年制项目;二是两年制的双学位项目,双学位学生在攻读其他学位的同时,攻读法学学士学位,最终取得两个本科学位;三是专科升本科项目,即读完三年制大专(无学位之大学项目)之后,再经过一次入学考试,合格者继续学习一年到两年,取得法学学士学位。

2研究生也分为“计划内招生”和“计划外招生”。

“计划内招生”又分为两年半到三年的硕士学位项目和一年半到两年的研究生班项目,前者在毕业的同时取得硕士学位,后者在毕业离校后完成硕士论文,但能否取得硕士学位,取决于学校当局是否愿意安排他们的硕士论文答辩。

“计划内招生”的研究生学历得到国家认可,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级别和职务晋升年限与学历相联系,证明学历的文件是毕业证书,而不是学位证书。“计划外招生”的研究生不能得到毕业证书,但是有可能得到硕士学位证书,学位证书与工资级别、职务晋升没有必然联系。

没有一所大学公布过“计划外招生”的人数。对北京市几所重点大学法科研究所招生情况进行非正式调查之后,作者的印象是,在1994-1995学年,研究生的“计划外招生”超过“计划内招生”人数5倍左右。

通过以下途径,以较低考试分数、甚至不必经过考试就可以参加研究生项目:

a由学生本人或供职单位支付较高学费的“自费研究生”和“委托培养”(亦称“定向培养”)研究生,这些学生参加“计划内招生”的入学考试,但是考试成绩低于“计划内招生”。

b学制一年半到两年的“同步进修生”。此类学生也属于“计划外招生”,学费由本人或供职单位支付,他们既不必是法学本科毕业,也不必参加“计划内招生”的入学考试。入学之后,他们一面攻读硕士学位课程,一面补考本科课程。他们在毕业后完成学位论文,但是获准参加论文答辩的可能性较小。

c学制一年半到两年的、函授性质的“校外研究生班”。这些学生的录取标准与“同步进修生”相同,但是他们不必入学,而是在校外某一地点集中上课;一门课60-80课时的课程,通常由1-2名教师在一周内突击讲授完毕。

d学制一年半到两年的、函授性质的“海外研究生班”。这些学生通常是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律师、商人,只要参加象征性的入学考试,就可以被录取。然后,学校不定期地派出教师到香港、澳门进行短期讲授,学生只是在听课期间暂时脱离工作一周左右,经过若干次简单的考试之后,他们大多能够得到硕士学位,当然他们也得用硬通货支付数额较高的学费。

e在学校注册的海外学生和国际学生。这些学生参加单独安排的入学考试,然后,入校攻读硕士学位。一般说来,只要已经取得本科学历而汉语尚可应付的,都可以被录取。

除此之外,自1995年起,又增加了一种新的法学研究生项目,叫做“法律硕士研究生”。招生对象主要是非法律本科毕业的在职官员、律师,学制2年。申请者经过专门为该项目设置的考试而入学。设计这一项目的官员声称:这是模仿美国的J.D.项目。

与本科招生相比,研究生招生中的舞弊现象要严重得多。本科招生是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所在地规定有统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舞弊或多或少受到限制。计划内招收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有5门,其中外语和政治是全国统一考试,专业考试由各校自行组织;计划外招收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录取标准均由各校自行定夺,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同一年级的入学考试五花八门、舞弊现象更容易发生、更难得到控制。

大学办企业是另一条创收途径。

到1993年上半年为止,北京市海淀区47所院校在海淀区工商局管辖范围内注册的企业就多达605家,其中:北大100家,清华110家。 除了少数例外,动用本来就不足的教育经费进行风险投资,非但没有使学校摆脱财务困难,相反,各种原因导致的经营亏损或不断追加投资,加剧了教育经费的短缺。

教育经费不足常常成为放任违规行为的理由。然而,把一切问题都归结为教育经费不足,则或多或少地妨碍人们关注那些更为严重的问题。例如:效率低下和教育经费滥用决不是增加教育经费可以解决的问题。每个学校都有叠床架屋的行政机构和众多的行政人员,而行政机构的数量与行政管理的效率总是成反比例。人们不得不为了一件事而奔走于众多的机构,由此而产生的不便常常使人们放弃许多本来想做的事。行政机构减少工作的艺术就是使简单的事务复杂化,从而阻吓人们向之求助。这样的局面使人不得不产生疑问:本来已经不足的教育经费,究竟有多少被真正用于教育?创收给教育本身带来多少利益,这些利益是否足以补偿学校为之付出的代价?创收究竟是高校摆脱困境的途径,还是让高校更深地陷入困境?

然而,创收已经被证实的作用是:多标准招生和追求短期利益的大学教育商业化,既损害了学校声誉和优秀学生的利益,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教育质量随着“创收”活动的升级而一步步下降,挽回局面比造成损失需要长得多的时间。

(六)结论和建议

大学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不改变整个高等教育,法学教育难以单独改善。然而,中国公立大学的改革远比国有企业困难得多,后者面临私有企业、合资企业强大的竞争压力,不改革则无法生存;前者至今未有竞争对手,仍可高枕无忧。清一色的公立大学不仅导致学术机构官僚化、资源巨大浪费和教育水平的普遍下降,而且使这些问题日趋严重。本文无意就如何解决问题提供系统建议,因为,只有在政策判断确定之后推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有现实意义。本文以下建议,只是想表明一种基本思路:推动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应当是改革方案追求的效果,政府管理教育的措施应当是鼓励竞争,而不是相反。

竞争所产生的优胜劣汰机制是法学教育走出困境的最为经济、最为简捷的途径。优胜劣汰机制依赖于充分的信息披露,因为,优劣差别只能在比较中显示,没有信息则无从比较。建立一个透明度较高的法学教育评价系统是成本较低而又具有可行性的选择之一。

法学教育的评价标准似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本科生(包括大专生)的平均高考成绩和录取率;(2)研究生来源的多样性和录取标准的一致性;(3)教师人数、学历和人均授课时数;(4)教师与学生比例;(5)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术成就;(6)试题和评分标准的合理性、考试的公正性、学生的淘汰率;(7)图书馆藏书数量和借阅的方便程度;(8)法院、律师所、政府机关等用人机构对毕业生的评价;(9)学校管理费用在学校预算和开支中所占的比重,学校行政机构办公用房与教学用房的比例;(10)本校师生对学校管理的评价。

当然,以一定的标准对法学院(系)进行公开评价,涉及信息的披露、信息可靠性审查、信息的综合分析,这一切都无法脱离法学院(系)之间的沟通。

为此目的,那些承认最低行业标准法学院(系)应当建立一个协会,从而区别于不受最低行业标准约束的院系。最低行业标准似可包括:(1)本科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2)学士、硕士项目的最短年限;(3)教师的最低学历;(4)必修课程最少学时数。

公立法学院与现有教育体制合为一体,其问题的症结,在于教育体制,其问题的解决,牵动教育体制,因此,公立法学院能否摆脱困境,受制于教育体制本身的改革。如果允许存在一种和现有教育体制较为疏远的教育机构(就像80年代初允许建立较少受到固有经济体制约束的经济特区一样),也许能够摸索出改革教育体制本身的方案。因此,建立私立法学院,至少值得一试。私立法学院能否避免公立法学院的弊端、能否较为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能否尽快提高中国法学教育的水平?组建私立法学院是否比改革公立法学院更为经济?政府对私立法学院较为宽松的控制,能否在私立法学院内部形成一种优于公立法学院的机制?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等待试验结果才能得出结论。但是,这一试验不需要政府进行资金投入,只需要政府给予设立许可、提供学校持续存在所必需的法律保障,而试验的结果则对公立法学院和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在中国组建私立法学院已经不再是“天方夜谭”:

(1)根据税法,企业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之内、个人在应纳税所得额30%之内的公益性捐赠,均可从计税所得额中扣除,这就使私立大学具有潜在的资金来源。

(2)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 外国大学、基金会、公司、个人与“中国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合建大学正式合法化,尽管在此之前全国已有70多个“中外合作”的教育机构。

(3)法学教育已经恢复18年之久,对于优秀的中、青年教师来说,产生学术成果所必需的知识积累和方法训练过程已经完成。在今后的10年之内,中国法学界将会出现一批学术水平较高的专门人才和学术价值较高的研究成果。因此,这是法学教育机构吸收优秀人才而又能够尽快受益的时机。

随着住宅市场的出现、食品计划供应制度的取消,大学教师对“单位”的依赖越来越小,户口管制对人员流动的限制作用被大大削弱,这又为私立大学在全国范围内招募优秀人才扫除了障碍。

(4)如今,对教育的社会评价并不完全取决于教育机构是否可以颁发政府认可的学历证书。如果教育机构本身有良好的声誉,即使其学历证明尚未政府认可,仍然可以生存。随着教育的社会评价能够代替单一的政府认可,私立法学院将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第9篇

论文摘要:当前社会上的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越来越多。这些机构凭借自身优势培养了大量美术人才,获得了社会和家长的肯定。但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在发展中还是存在一定缺陷。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当今社会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正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很多家长都热衷于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去学习美术。那么在这个特殊的领域中,如何发挥校外培训机构的优势,弥补学校美术教育的不足,提高广大儿童的绘画能力,已成为当前美术教育界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我国学校儿童美术教育与校外美术教育共存之现状

美术课程是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都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绘画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学校美术教育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首先学校美术教育对于尖端美术人才的培养欠缺相关的机制;其次学校儿童美术教育固定的教学内容往往限制了教师的教学,而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教育却能弥补以上缺陷。因此,民办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已如雨后春笋大面积存在。形成这种局面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国家对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教育非常重视,在2002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七章《扶持与奖励》第四十八条有明文规定:政府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运用贷款手段,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含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由此可见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正是因为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加之和学校美术教育比较起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才逐渐壮大起来的。

二、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有一定优势,并受到国家、社会以及家长的肯定,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1.校外美术培训教育的方式和现行美术新课标之间存在矛盾。目前我国小学美术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以启发为主。而当前的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的教育方式和新课标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校外儿童培训机构由于部分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的支持,仍然还是实施着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且教学内容共性化的知识过多,缺乏对学生美术个性的培养;校外儿童培训机构由于追求在短时间内“出成果”,对学生的辅导方法缺乏新颖性,压抑了学生的绘画天性。当前这些美术机构都是采用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去辅导,而这些“师父”们对学生的绘画都做出了统一、严格的要求,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不能随便改变,这种方式钳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机构为了提高自身的品牌意识,往往过分强调对学生绘画技能的培训,而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却不够重视。以上三条都是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和现行美术课标相冲突之处,有待改善。

2.校外美术培训机构现有教育资源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机构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不少家长的关注,但其现有教育资源却非常有限,既不能满足学生需要,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具体有如下表现:一方面培训机构的美术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虽然绘画水平较高,但教学创新能力难以满足学生需要。此外,更为关键的是培训机构缺乏稳定的师资,流动性比较大,对学生的教学有较大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因为美术培训机构大都是民办的,部分民办培训学校为了追求高利润,不注重学校建设的投入,在设备上能简化的就尽量简化。很多培训机构尚未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没有电化教学,有的甚至连电视机、照相机、录音机都没有。教学设施可谓简陋至极,严重偏离了社会发展对美术教育的要求。

三、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应和学校美术教育有机整合

从国家当前的政策来看,校外儿童美术教育对培养特殊型的艺术人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学校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绘画能力、以及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要想全面提高广大儿童在美术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实施真正意义上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还要把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体系。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没有固定教材,教学灵活机动,但缺乏系统性,而学校美术教育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灵活性不够。因此作为校外的美术培训机构就可借鉴学校美术教育的经验,根据学生兴趣选择系统化的教材,并制定教学大纲,让教师根据大纲和学生的情况制订教学计划,使教师的教学既具有灵活性,又具有系统性。而学校美术教育则可借鉴校外美术教育教学灵活之模式,允许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传授教学大纲之外的美术知识,注重发展学生的美术个性和创造性思维。

2.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学设备较为简陋。这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钳制了美术教育,进而影响到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那么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校外培训机构主要是由于资金缺乏,加之又是私人性质,以经济效益为主,所以教学设备不能随时更新。而学校美术教育是国家投资,资金雄厚,在教学设施上相对校外培训机构有较大优势。因此,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公办学校和民办儿童美术机构联合办学,这样就能充分利用公办学校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校外美术培训机构服务,从而弥补其设施简陋、师资不够稳定的缺陷,同时从另一方面也充实了学校美术教育的内容,可谓一举两得。另外,民办美术机构为稳定师资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

3.如能把校外美术机构培养尖子生的特长和学校美术教育注重提高学生整体美术素质的优势融为一体,无论是对校外少儿美术教育还是学校美术教育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在培养学生绘画能力的同时,可借鉴学校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孩子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经验,让孩子们既能提高绘画水平,又能提升在美术方面的艺术修养,成为全面的美术人才。学校美术教育则可借鉴校外美术机构培养美术尖子生的模式,加强对尖端美术人才的培养,实现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双向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有为艺术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形势下,如果国家能够根据校外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再针对学校美术教育的优势,实施有效措施从以上角度入手,则可有效促使校外美术培训机构和学校美术教育优势的融合,最终让二者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红专.校外少儿美术教育的喜与忧[J].中国美术教育,1994,(5).

第10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习型社会;职教师

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于1968年首次提出学习型社会。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此后,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在全球广为流传,许多国家将其作为教育推广的目标。在学习型社会提出的年代,教育观念过于陈旧,普遍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一种刻板的职能、固定的情景、一时的生存、一种特殊行业或特定的职位作好准备。教育灌输着属于古旧范畴的传统知识,而当时的经济和科学的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那种想在早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得一套终身有用的知识或技术的想法已经过时了。因此,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进行改革,人们意识到要学会生存和生活,必须不断地学习,只有把教育和学习灌输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才能适应时展的步伐。改革开放后,我国也面临着当时国际社会类似的背景,因此,2001年5月,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指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把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作为未来的一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境界,突出地提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面前。

我国很早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概念。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改革开放中经济的发展和各项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具有丰富技术的各类型人才。高职教育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于一身,为社会培养具有针对性技术的人才。高职教育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技术支持。而作为高职院校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因此,这一部分人群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培养。在目前终身学习的环境下,研究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更有利于学生和学校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笔者选取所在城市的两所高职院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样本60份,有效回收58份,以此了解所在地区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继续教育正式引入我国,是1979年在墨西哥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继续工程教育大会之后。进入2l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各国越来越重视继续教育,主要针对在职的技术人员,通过持续的学习而获得自己所在行业的最新动态。据笔者对两所高职院校教师的调查,其对继续教育的认识情况为:48个受访者认为继续教育是学历教育,占到总受访者的82.76%;10位受访者认为继续教育是能力补充教育,占到了总受访者的17.24%;没有受访者对继续教育不了解。

可以看出,大部分样本认为,继续教育是作为一种补充的学历教育,接受继续教育是为了得到学历的提高。回顾继续的发展历程,在早期,继续教育的确主要是作为一种学历教育的弥补而存在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教学和科研能力。可以说,受访者对继续教育的认知还是有一定的偏颇。当然,这一情况的出现与目前教师的考核体制和职称评定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也是造成目前一些所谓名义上是培训机构,实质是买卖文凭的伪继续教育机构出现的主要原因。

二、高职教师继续教育需求分析

据笔者通过问卷对受访者的继续教育需求进行的调查,34人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占到总数的58.62%;16人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所在学科的前沿知识,占到了总数的27.58%;因为上级要求或者跟随其他同事参加继续教育的人数分别为5人和3人。大部分人对于自己参加继续教育有明确的目标,因此在选择继续教育时有明确的方向。选择上级要求和跟随的合计占了8名,这一小部分是被动的继续教育接受者,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广大高职教师对于自身的发展有明确的要求,希望通过自身的继续努力,提高综合素质。这对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无疑都是巨大的推动力。因此,学校应想办法尽量满足教师的这种积极向上的需求,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同时,对受访者目前是否正在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得到的结果是只有10位受访者正在参加继续教育,占到了总数的17.24%。这一比例与前面的强烈需求有明显的反差。这其中的原因,既有高职教师本身的因素,也有继续教育机构的因素。

三、参加继续教育面临的问题

高职教师对于继续教育有强烈的需求,但同时在参加继续教育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样本进行的调查发现,这些问题主要有三类:日常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参加、缺少富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机构、收入有限而参加继续教育费用较高。其中的主要问题是,认为目前社会上提供的继续教育,不能够满足被调查者的需求。有23位的受访认为其针对性差,占到了总数的39.66%。这一现象主要与目前社会上的学历文凭导向有关,该导向造成众多培训机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雷同,它们不顾及学生的需求,以完成学历教育为目的,以发放文凭为目标。因此,很多人为了获得学历,不惜高价参加培训机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培训机构的费用上涨,并且出现了文凭买卖现象。有20位受访者认为,继续教育的费用较高,特别是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而言。这部分人有着强烈的学习需求,但收入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面临这一现实矛盾。同时有15位受访者认为,平时的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繁忙,而无法参加进修。这一部分人群主要是一些工作年限较长的教师,他们手中有一定的科研项目,平常还有教学和行政事务,同时又觉得自己的知识结构有老化的趋势,想继续学习但却受困于现实的琐碎。

四、高职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对策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目前高职教师对于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有比较深刻全面的认识,同时对于继续教育有强烈的需求,但是因为种种的现实问题而无法完成自身素质的提高。圆满解决这些问题,对于高职教师本身、学校、继续教育机构都是一个乐于见到的局面。教师素质的提高,无疑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使得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从中获取收益。根据上面的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1.高校自身应该注重和加强教师的综合培训

高职学校和教师本质上是雇佣和被雇用的关系,高校对其员工本身的需求应该很了解,同时也有

义务对其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高校有很多先进的教育设施以及部分学科顶尖的教师,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软硬件设施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这不仅可以解决工学矛盾,也可以节省培训费用。同时,高校应该利用一部分经费加大对继续教育培训的投入,特别是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应该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对于取得明显成果的应该给予奖励,以示鼓励。同时高职院校在提供继续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科学技术能否真正地转化为生产力,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大一部分作用还是要依靠企业推动。因为任何一项技术成果的发明,到真正转化成产品,其中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这一切就需要企业的运作。企业对于科研单位的成果能否真正成为生产力有深刻的了解。因此,加强学校、科研单位与从事生产的企业的项目合作、科研交流,能够相互启发,相互促进。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入,很多企业也从学校引进了高级科研人才,所以,邀请行业内的科研人才到学校进行科研项目或者学术交流,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培训方式。这种培训方式能够让学校教师更加深刻地了解技术的前沿发展情况。当然,学校教师的理论建议,也能够对企业的生产有帮助。学校可以考虑与企业建立定向的人才合作战略,形成常规性的培训,形成校企双赢的局面。

2.继续教育机构应加强创新和改革

自1979年继续教育这一概念引入我国以来,继续教育机构对我国的继续教育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变迁,继续教育机构的发展有相对滞后的趋势,出现了种种问题,如重规模轻质量、课程同质化、教师素质下降等。

我国在党的十五大上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其实,作为经济发展重要因素之一的人才,同样应该施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只有培育众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众多培训机构肩负着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这些培训机构除了要在教学内容、方法、硬件等方面提高,应更加注重教育观念的创新。要改变以往那种注重招生规模、忽视教育质量的利益驱动的教学观念,彻底突破旧的观念,以培养创新、适应性、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为目标,改变以往的灌输教育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特长,获得自己有用的知识,更加强调人的发展和人文关怀。

继续教育机构在进行了观念的改变后,应该注意提高软硬件设施,这样才能提供优质的教育。特别是在教师队伍的管理、课程的创新以及对学生的管理方面。首先,对于教师的管理。聘请的教师在思想品德上必须过关,能够给学生以积极正面的模范影响。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最好有较长的行业实际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才。对于教学管理,要加强对授课老师的备课情况、教学秩序、作业批改情况的检查,时刻督促教师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责。继续教育机构应该时刻注重,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并维持教师队伍的稳定,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育机构应该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课程,把最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市场为导向的培训才是主流,而不是以获得学历为导向的。最后,对于学生的管理,应该实行宽进严出的方案。宽进是为了更多的学生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严出是为了对学生负责。每位学生毕业时应该通过毕业设计或论文,严禁抄袭,论文的选题要结合实际或自己的兴趣爱好。

3.高职教师应该提高能动性,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日渐加快,终身学习更为必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学习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通过虚拟的网络,教师可以顺利地完成教学互动,学生参与度较传统教学方式要高。因此,高职教师在完成了日常教学的同时,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只有了解自身的知识结构缺陷,加以有针对性地学习,才会有更好的职业生涯的发展。众多的青年教师更有可能不局限于实体的继续教育机构,通过互联网进行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不仅费用相对较低,而且极其方便,可以随时进行。在线继续教育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优点,学生可以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并且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因青年教师收入相对有限而工作繁忙的矛盾。因此,高职教师应该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地学习,不仅自身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也可以把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运用于日常工作,丰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高职教师应该注重同业间的交流学习,去同类型学校进行观摩,或者参加所在学科举行的研讨会,在与同业中的优秀人才的交流中吸收有利于自己的知识,从而获得进步。积极投身教学科研活动,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因为科研活动往往是对自己熟悉的一些领域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参与者深入地学习,高职教师在参与科研活动的同时,不但获得了知识,同时还解决了问题。

4.政府加大教育投入,规范继续教育市场

我国历来重视教育,很早就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先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但教育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一直不高。我国从1993年就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4%”这一目标,而让人尴尬的是,从2002年开始,政府教育投入占GDP的份额竟然持续走低。政府要加大教育的投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落实把“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我们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人,特别强调财政收入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投入资金使用到位合理,加强资金的使用审计。基础设施的投入要提供符合现代化教学标准要求的教学场所、教学设施等教育基础硬件设施。硬件条件是教育发展的基础,但不是最重要的,更加重要的还是软件设施。政府应该加强投入,打造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收入,特别是西部地区。因为教育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教师队伍,只有保障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生活条件,他们才能安心地从事教育工作。其次,政府应该注重对继续教育机构的规范。近年来出现了一批注重规模而忽视质量的文凭买卖机构。政府应该加强市场的清理和整顿,规范市场的准人制度,为继续教育机构更好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第11篇

论文摘要:福斯特是当代职业教育领域的著名学者之一,多年来始终致力于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他的著作《发展规划中的职业学校谬误》至今仍在职业教育界存有重要影响。本文致力于从福斯特所提出的职业教育理论出发,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部分现状,思考福斯特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所造成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劳动力市场需求 产学合作

中国的职业教育历史悠久,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初步的职业分工。有了分工,便有了对各方面人才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了。只不过在那时,职业教育大多是以“学徒制”的形式来开展的。而我国真正出现学校化的、有学制规范的职业教育形式,则是在之后了。正规职业教育的出现,是我国向西方教育界学习的成果,也为工农业生产逐步走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福斯特是当代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发展规划中的职业学校谬误》一文发表于1965年,虽然文中揭示的是当时美国职业教育中较为突出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对于当代中国的职业教育而言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

1 审视我国职业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职业教育地位较为尴尬。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总是将职业教育视作普通教育之外的另一个教育体系,并且将地位其视作是普通教育之外的“附属品”。另外,由于社会舆论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职业教育学校与“落后学校、差学校”等同。

(2)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盲目跟风所导致的后果不仅仅只是人才过剩,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一个专业大肆招生,势必会导致其他专业被边缘化,从而使得另一些专业被迫成为“冷门专业”,造成其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被迫降低。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如今某些单位开出高薪招聘高级钳工、车工,但无人应征的情况。

(3)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不够完善。事实上,职业教育机构的教师并不是那些仅仅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人就可以胜任的。但现实却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仍旧是以理论知识的培训为主,对于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还不甚重视。这也直接造成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落后,导致整个职业教育质量无法得到切实提升的不良后果。

(4)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过度割裂导致学生就业困难。在我国,教育体制依然实行着比较明显的“双轨制”,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完全割裂的两个部分,相互没有任何交集。使得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才必须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技能。因此,当今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要追究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过度割裂”这个问题上来。从就业和升学角度来看,教育体系“双轨制”事实上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依旧坚持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简单割裂开来,只会使“毕业生就业难”这个社会问题更加突出,加剧社会矛盾。

上述四个问题是存在于当前职业教育中的较为明显和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事实上,在社会的发展和转型时期,任何国家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福斯特于1965年撰写的《发展规划中的职业学校谬误》一文中,就指出了类似的问题,并且还详细分析了其原因,以及给出了解决之道。

2 分析福斯特的职业教育思想

福斯特在《发展规划中的职业学校谬误》中,详细论述了当时美国职业教育中的一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试图去改善这些问题。

(1)职业教育必须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职业教育机构必须要充分了解劳动力市场对于不同种类职业人才的需求,做好分析预判,从而为劳动力市场输送数量合适、质量上乘的职业人才。

(2)倡导“产学合作”的职业教育形态。福斯特认为,职校在人才培养上有规模效益,但鉴于职校本身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必须对职校进行改造。①因此,职业教育必须积极谋求与社会机构、企业单位进行合作的新型办学模式。 “产学合作”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3)改革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福斯特认为,成功的职业教育需要成功的普通教育作为基础。因此,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不应该被生硬地割裂成两套不同体系,而是应该相互合作、紧密联系。这也是福斯特所提出的“改革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的意义之所在。 转贴于

(4)职业学校谬误论。福斯特认为,如果职业教育一味地坚持以“学校本位”作为唯一的教育形式,就会造成一些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如果要突破经济上的“瓶颈”,职业教育机构就必须和社会、和企业联手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甚至可以共同开设实践技能课程,而不是仅仅将职业教育的场所局限在课堂之中。职业教育机构还要努力缩小教育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的差距,将课程从“知识本位”向“重视技能”方向进行变革,紧扣劳动力市场对于从业者资质的需求,从而最终解决“职业教育内容脱离生产实际”这一问题。

(5)职业教育机构应更加重视职后培训。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机构基本上都只提供职前培训,也就是通过对没有任何从业经历的人员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以迎合劳动力市场对相应职业人才的需求。但事实上,由于职前教育大多都是针对某个职业特点进行较为笼统的、理论化的教育,而并不能很好地帮助从业者快速适应具体职业环境下的工作。

福斯特的职业教育思想无疑是很有远见的,他在上世纪60年代所提出的相关理论直到今天仍对我们的职业教育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基于这些观点,再回过来反思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就能得到一些新的启示,并得出一些解决之道。

3 福斯特职业教育思想带来的启示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依旧处于“学校本位”的状态,实践性环节较为缺乏,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操作技能上存在缺失,使得职业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

(1)可以采取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模式开展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模式有利于职业教育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育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职前教育,职后培训理应成为职业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恰恰就给职后培训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因此,未来的职业教育不妨尝试更多地采用这种模式进行办学,从而使我国的职业教育能进一步得到发展。

(2)不要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简单地割裂开来。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都是以“双轨制”为基础的。如果将重视操作技能的职业教育内容与重视理论知识的普通教育内容结合起来,培养出的劳动者才会更适合社会对于人才的种种要求。我们的职业教育就不应该简单地与普通教育割裂开来。毕竟社会对于劳动者资质上的要求会越来越全面,只侧重于理论和只侧重于技能的教育都是无法满足社会需要的。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一、云南省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云南省各高师院校不断顺应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以贴近云南边疆民族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为落脚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新型师范院校,全面提高师范生学科专业和教师专业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各院校不仅在办学条件等硬件设施上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调整和设置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一)改革进程及经验

在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给高等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例如:像昆明师专这类占地不足90亩,在校生人数不及2000人的师范专科学校如何在这样竞争越演越烈的条件下求得生存和发展呢?昆明师专各级领导都深刻认识到“学校求生存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搞好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决定学校教育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离开了师资队伍,学校的任何一项改革都是空中楼阁。因此,昆明师专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文件,从制度上保证和规范了队伍建设。提出“以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学院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变”的思路,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加大师资培养经费投入,通过“四大工程”——优秀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培养工程”;“研究生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程”;“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工程”。使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自1995年起,昆明师专启动了“昆明师专中青年教学、科研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投入l0多万元。对遴选的“带头人”和“骨干” 给予每月60元和50元的工资浮动及4000元和3000元的培养资助金。这在全校产生了较好的影响,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学校教师们的科研工作有了较大突破:科研成果受奖的总量由1994年的38项,上升至1996年的79项;在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上实现了零的突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教育厅立项项目大幅增加,2007年获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立项项目和昆明市社科联项目共3O项。学校的地厅级科研项目净增了5倍。科研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呈现出良好的上升之势。

1998年,昆明师专与原昆明市教师进修学校、昆明市幼儿师范学校、昆明市中等师范学校合并,成为了集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含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为一体的,又正在为申请升格为本科院校而努力的高等师范院校。经过全校各级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学生的共同努力,终于在2007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在昆明市原两所大专院校——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昆明大学合日制本科院校——昆明学院。学校以“双培养工程”、“研究生工程”为着力点,大力抓好教师的内部培养,使全校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有了较大改善。教师教育课程任课教师的学历、学位、职称也在逐年提升(如图1所示)。

从上图中不难看出,与其它学科相比,教师教育任课教师的职称提升趋势发展较好,而学位的提升则较缓慢,至今仍没有具博士学位的新生力量加入教师教育课程任课教师队伍,不过,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增长趋势良好。

总体来说,受益于教师教育改革进程中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好举措,云南省各高师院校师资队伍发展后劲充足,为教师教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做了更深入的积淀(见图2、图3所示)。

(二)现存问题及原因

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大样本问卷调查,整理出云南省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各校在教师学历、职称、年龄上差异较大,离国家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部分教师的教学缺乏热情,教学效果评价不高;科研中功利色彩偏浓;继续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有效性;大部分教师缺乏基础教育实践经历,在教学和科研上都有偏离基础教育的现象。笔者认为,导致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因素有:长期以来学科地位模糊,课程设置重学科专业,轻教师教育专业,使教师价值缺位;学校管理和评价机制不尽科学,又使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等等。

二、云南省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及展望

(一)更新教师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教师教育机构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基地,促进教师的发展是教师教育机构管理的终极目标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在等级分明的科层组织体系中,管理者依靠传统的经验型、行政型的管理模式,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地位和心理特点,既不利于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发展,也不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因此,教师教育机构必须转变管理理念、策略,学习和借鉴国外教师教育机构教师管理的先进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促进教师发展、主动服务教师的现代管理理念。

在教师教育机构中,教师教育课程师资队伍是教学和科研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和管理的主体。而且教师教育的双专业性决定了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学校管理层在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上,应充分考虑到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体现政策的导向性、制度的针对性、措施的有效性,激活教师教育师资的内在驱动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之在教学、科研及师德建设方面有所特别的作为和成就;并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为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优化教师整体结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新形势下,各高师院校应明确培养目标,制定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及发展规划。在全面掌握师资队伍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师资队伍在学历、职称结构、基本素质、教学理论素质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做出具体的理论设计与安排。逐步建立科学的师资培训体制和明确、有效的继续教育制度。对现有在编教师实行全员培训,以达到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把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条件之一,以促进广大教师教育任课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增强他们在教师教育中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水准。此外,加大对教学和科研硬件的投入,以优良的教学科研条件吸引优秀人才。把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等高层次人才作为人才引进的重点,通过学术带头人的带动作用,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促进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在教师职称评定、工作评先和生活待遇等方面,应打破论资排辈思想,鼓励中青年体育教师脱颖而出,奖勤罚懒,帮助青年教师建立事业信念和工作目标,做到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稳定教师教育师资队伍。促使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进入一个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三)完善教师岗位工作评价制度,正视教师的个体差异,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标准既要看科研成果量的多少与质量,也要看教师在师德、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继续教育、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表现,正视教师的个体差异,用欣赏性的眼光看待教师工作;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让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例如:对于教学型教师,侧重其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评价,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以教学实践中创新为主,兼顾其专业科研水平,主要采取学生网络评价课堂教学的方式,兼顾其它行政量化评估。而对于科研型教师,则侧重于评价其专业学科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为主,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为辅,主要采取专家网络评价的方式,兼顾其它行政量化评估。

此外,还应针对教师教育课程任课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特殊性,在职称评定方面予以特殊考虑,建立合理的制度,激励教师教育课程师资深入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在虚心向中小学教师观摩学习的同时,磋教学技能技艺,促成双方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和提高。

(四)整合机构内部教师教育课程师资,加强机构间的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