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2 06:18: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beam, column, node, filling wall damage and structure collision damage in Wenchuan earthquake, analyzes the frame structure of " strong column and weak beam ", " strong shear weak bending ", " strong joint and weak member " seismic design problem, as well as structure filler wall and prevention of collision measure the contrast between new and old criterion, which can be reference to structure design.
Key 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earthquake damag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eismic design code for buildings
中图分类号:TU3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 言
汶川地震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建筑结构的严重震害给广大结构设计者留下了深刻反思和学习的资料。笔者结合5.12汶川大地震实际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关于框架结构设计的修订,进行了分析。
2. 结构主要受力构件的震害
汶川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承重构件-框架梁、柱及节点均有严重震害发生,且并未按照设计者预想的“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形式出现,给广大结构工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反思资料。
2.1 关于“强柱弱梁”
在大多数现浇楼板框架结构体系中,由于楼板对梁承载能力的增强作用尚不明确,而导致框架柱成为抗震的薄弱环节。汶川地震中,大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发生的是“强梁弱柱”型的破坏,图1为某框架发生的震害,可以看出,结构破坏集中于柱端,而相比之下,框架梁则基本没有震害发生。
图1 汶川地震中框架发生的“强梁弱柱”型破坏
实现框架“强柱弱梁”抗震能力,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GB 50011-2010)设计基本思路是:对同一节点,使其在地震作用组合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大于梁端的弯矩设计值或抗弯能力。按以下公式保证:
式中,为框架节点上下柱端弯矩设计值之和,为框架梁端弯矩设计值之和,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为框架节点梁端按实配钢筋截面积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弯矩值之和。
在(GB 50011-2001)中的取值,一级框架取为1.4,二级为1.2,三级取1.1;在(GB 50011-2010)中,提高了框架结构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并补充了四级框架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一、二、三、四级分别取1.7、1.5、1.3、1.2。同时(GB 50011-2010)明确提出:计算梁端实配抗震受弯承载力时,还应计入梁两侧有效翼缘范围的楼板。
在构造上,修订后的(GB 50011-2010)对一、二、三级且层数超过2层的房屋,增大了柱截面最小尺寸的要求,将柱轴压比限值减小了0.05,增加了四级框架的柱的轴压比值,以有利于实现“强柱弱梁”。
2.2 关于“强剪弱弯”
汶川地震中,大量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发生了严重的剪切破坏,如图3所示。
图3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发生的剪切破坏
保证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发生延性弯曲破坏,防止脆性剪切破坏是结构设计者追求的重要目标。根据“强剪弱弯”原则进行设计的思路是使构件在地震组合下的剪力设计值大于按设计弯矩或实际抗弯承载力反算出的剪力。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GB 50011-2010)规定,对一、二、三级框架柱剪力设计值则按下式调整:
式中,为柱剪力增大系数,为柱净高,、分别为柱上下端弯矩设计值,、分别为按柱上下端按实配钢筋面积、材料强度标准值和轴力确定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在(GB 50011-2001)中的取值,一级框架取为1.4,二级为1.2,三级取1.1;在(GB 50011-2010)中,提高了框架结构柱的增大系数,并补充了四级框架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一、二、三、四级分别取1.5、1.3、1.2、1.1。
2.3 框架节点“强节点弱构件”抗震设计的实现
汶川地震中,大量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发生严重破坏,主要是由于框架节点抗剪承载力不足而发生的剪切破坏,如图4所示。因此,能否正确计算框架节点实际抗剪承载力,对保证结构抗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图4 框架节点的剪切破坏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GB 50011-2010)对框架梁柱节点的受剪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为正交梁对节点的约束影响系数,为框架节点核心区的截面有效验算宽度,为节点核心区的截面高度,为核心区有效验算宽度范围内同一截面验算方向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为梁截面有效高度,为框架柱宽度。(GB 50010-2010)增加了三级框架的节点核芯区应进行抗震验算的规定,设计者应当予以重视。
3. 框架填充墙震害及对结构抗震能力的影响
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影响较为复杂,由于地震中填充墙先破坏,可耗散地震能量。但其缺陷也比较明显,一方面由于填充墙约束作用易使框架柱形成短柱而发生剪切破坏,如图5所示。另外,若填充墙不均匀布置,则使得结构抗侧刚度分布不均匀,易导致结构局部破坏;同时,填充墙与主体拉结过弱,尤其是作为主要逃生通道的楼梯间,地震中破坏严重,如图6所示。
1976年唐山地震后,中国的建筑抗震开始得到重视,最终提出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并延续至今。
但对于偏远民族地区而言,这个目标一直受制于经济发展而举步维艰。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原所长王亚勇,曾多次参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编写。他告诉《望东方周刊》,建国后多年,建筑抗震方面的研究很少,主要集中在中科院工程力学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1964年该机构参照苏联规范起草了《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草案,但没有形成正式规范条例。1966年的邢台地震,成为中国地震工程研究的起点。
唐山地震发生后,国家召集力量,修改颁布了1978年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王亚勇说,中国真正大规模的建筑抗震研究始自唐山地震,总结唐山地震经验而取得的一些基本房屋建筑抗震方法,沿用至今。
当时震区有两座寺庙没有倒掉,原因在于支撑寺庙的四根柱子下面都有一块石头,其中一座寺庙底部连接地面的地板甚至可以滑动,可以有效消除地震波的冲击,正是隔震技术的具体体现,后来被广泛模仿。
而寺庙顶部的木榫结构,消耗地震能量,也被应用于后来的消能减震技术。
唐山地震对建筑抗震研究的影响,在王亚勇看来主要有几大方面:首先是开展了强震地面运动的研究,发展了强震观测技术;其次,改善了各类房屋的抗震方法、设计技术。包括房屋砌体结构,各类建筑和工业设施,比如烟囱、输煤栈道、水坝等抗震研究;再一方面,开展防灾规划,把城市建设的抗震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自唐山地震后,每年国家出资十几亿元,由原国家建委统一安排,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抗震加固。这笔延续约10年的资金越来越少,最后约为七八亿元。
唐山地震后抗震建设的成果体现在1988年的云南澜沧耿马地震。澜沧县城的医院经过震前加固,安然无恙。震前加固的澜沧县城影剧院,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澜沧耿马地震既是对1978年规范的检验,也为1989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编写起了推进作用。后者在唐山、云南、四川等地的地震经验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标志性的规范”,并明确提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地震设防思想。
相关规范的下一次修改则要到2001年,一直到2008年,除了修订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等影响下,我国中央政府于1999年启动“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工程”。
此时,面对国际上的多次大震经验,国内抗震设防思想从过去的“硬抗”转为“软抗”,消能减震技术、隔震技术等都在2001年的规范中明确体现。
2013年芦山地震中芦山县人民医院大楼就是一个例子。这个由澳门特区政府援建的建筑,由于采用了在地基部分增添橡胶隔震垫等隔震技术,成为“抗震明星”。
关键字:抗震设防 设防烈度 管理工作
为了提高我国工程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对我国工程设施的破坏程度,国家于2002年元旦实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国家标准,以此强制性推行提高地区设防烈度。实施该规范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例如陇县城区原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在积极响应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下,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升至8级,且该地区亦成为了陕西省提高抗震设防烈度唯一的地区。在本案,笔者将结合陇县城区提高设防烈度之后的抗震设防管理工作,探析抗震设防管理工作。
一、案例概况
陇县县城城区有3.1万人口,总面积2km2,建筑物占地面积290万m2。自2002年元旦,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实施之后,陇县新建建筑工程共4万m2。
陇县县城地震地质环境复杂,即陇县位于龙山山断裂带,受控于陇西旋扭性活动断裂带,且县城北部有陇县-马召断裂带。针对这一情况,陇县提高抗震设防烈度势在必行。自从提高了抗震设防烈度,该地区抗震设防标准大大提高。下表比较了陇县县城抗震设防标准提高前后。
由图表可得,建筑物现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高出原加速度值的1倍;相对于调查估算工程造价,实际造价高出约13%;据,Ⅱ类场地内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高出原地震影响系数的2.3倍。
二、抗震设防管理工作
在实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之后,陇县面临新的问题,即如何解决原有建筑物抗震设防性能低、如何管理新建高抗震设防性能建筑物。这不仅仅只是陇县面临的问题,也是若干类似于陇县的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在本案,笔者将针对以上问题做一系列探索性研究:
(一)加固原有抗震水平较低的建筑工程
2002年元月之前,陇县已建建筑物占地面积约280万m2,为96%总建筑面积。调查结果显示,陇县已建建筑物抗震设防性能均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其严重影响了陇县城区建筑物总体抗震性能。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坚持“详细调查已建建筑物实际抗震能力、针对性加固抗震性能不足建筑物结构”管理思路。
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配合工程技术人员普查鉴定已建建筑物抗震性能,并根据鉴定结果创建数据库。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突出重点,即重点普查鉴定震时抗震指挥系统、生命线系统及震时次生灾害严重的建筑物等。从而对陇县已建建筑物进行综合性评估,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抗震加固计划,并分期、不步骤开展,以此提高陇县已建建筑物抗震水平。
此外,扩大抗震宣传范围,适时转变城区人民观念,并积极提高城区人民8度区抗震设防意识;新建工程抗震设防管理部门、强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力度,以此为施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保驾护航;加固已建建筑工程,提升其抗震设防标准。
(二)强化提高抗震设防宣传力度
提高抗震设防烈度事关该地区社会活动及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且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至关重要。所以,地区领导应该及时掌握所管辖地区建筑工程抗震性能,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此外,地区管理部门应该适时向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及建筑施工企业传达中央相关思想及文件,并通过开展学习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抗震规范,以此充分转变其观念及8度区抗震设防意识。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向当地人民传达中央相关思想,以此提高当地人民抗震防灾意识。
(三)新建工程抗震设防管理部门
新建工程抗震设防管理部门要求充分发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职能,以确保《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落实到位。
笔者在结合多年研究结果及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要强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职能应着手于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管理新建工程场址选择
规范新建工程场址选择是提高设防烈度的要求,更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综合分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陇县县城抗震防灾规划》、地震地质资料及工程地质资料,根据分析结果综合评价抗震危险地段、不利地段及有利地段。新建工程场址应该尽可能避开抗震不利地段,若新建工程无法避开抗震不利地段,则应该制定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工程抗震措施。关于新建工程场址选择相关事项,笔者认为应该适时纳入陇县城市总体规划。
2.建立健全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机制
施工图设计审查制度为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的保障措施之一,则应该将施工图设计审查作为新建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施工图设计审查即检查抗震设防规范于建筑工程设计图的落实情况。据相关权威调查数据显示,工程项目设计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例如:就工程设计文件而言,设计单位说明该工程抗震设防烈度是8度,而就工程结构设计而言,该工程抗震构造措施均为7度。但针对这一问题,施工图审查机构往往不容易察觉,由此可得,施工图审查单位及工程设计单位均未完全转变抗震设防观念,且对提高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标准概念认识不完全面。由此可得,抗震设防管理部门应该强化管理力度,并经常性监督检查施工图审查工作及施工图设计工作,以确保工程抗震设防标准落到实处。
3. 加大工程抗震设防管理部门与质量监督部门合作力度
质量监督部门应积极配合工程抗震设防管理部门跟踪检查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情况,并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对减漏抗震构造措施致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标准不达标的施工企业予以最严厉的惩罚。
结束语
综上,针对提高设防烈度地区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并适时调整及探索新工作思路,以此确保提高设防烈度地区能够有效抵御未来破坏性地震灾害,并最大程度降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等。
参考文献:
[1] 叶献国,汪可,曹均锋等.皖东北部分地区民居抗震设防专项调研及震害预测[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2,34(5):126-131.
[2] 黄一天.浅述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7):278-278.
[3] 吴凌华,吴友岳,季文付等.软土地基处理以及加固策略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7).
关键词:地震安全性评价;建筑抗震;场地条件
中图分类号:TU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9-019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设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复杂,对抗震设防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高层、有着特殊功能的建筑,地震地质条件复杂或地震动参数分界线两侧的地区,需针对建筑物的功能,专门研究建筑工程的场地条件及地震动参数,才能满足建筑物对抗震设防的要求。一次地震灾害的大小,除与地震的大小、震源的深浅有关外,还与特定场点的断层分布及活动性、覆盖土层厚度、岩土性质、地形地貌等工程地震地质条件有关。1985年墨西哥西南太平洋发生的地震却使远离震中400公里的墨西哥城遭到严重破坏,主要原因就是软弱场地土使该市的高层建筑对远震中长周期的地震波敏感而产生的震害。汶川地震产生的总长度300km左右的地表错动带及其附近产生的地表形变,是汶川地震成灾的重要因素(高孟潭等,2008)。
一、安阳及附近断层分布特征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1.7条规定:“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应对断裂的工程影响进行评价”,规范要求发震断裂的最小避让距离见表1:
据本地区的建筑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物探结果,安阳市及附近存在的主要断裂有十条,据断层走向可分为两大类:北北东向和北西西向,断层皆为正断层。此十条断层的活动性据目前掌握的证据,最新活动到晚更性世(Q3)。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1.7条第1款“非全新世活动断裂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据此,本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可不考虑避让措施。但如有断层活动性的最新成果,有关部门要及时掌握。安阳及附近断层特征见表2:
二、建筑场地类别特征
安阳市区地貌属太行山前冲洪积带,第四纪沉积变化较大,厚度从20多米至90余米,总体走势是从西北至东南逐渐变厚。
安阳市区的覆盖层厚度一般为15~58米,主要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渐厚,从北向南渐厚。作者对安阳市区66个工程场地的119个地震地质钻孔进行了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统计。此66个场点遍布安阳市2010年规划区范围,对距离过近的钻孔和场点作合并或剔除,有效统计场点样本数62个。统计结果显示,等效剪切波速vs≤140的场点无,140
三、地震地质灾害
地震地质灾害是由地震动或断层错动引起的可能影响场地上工程性能的场地失效。地震地质灾害主要有三类:一是由于地震动作用导致的对工程有直接影响的工程地基基础失效,如砂土液化;二是由于地震动作用导致的对工程有间接影响的工程场地失效,如岩体崩塌、滑坡;三是由地震断层作用导致的地面变形(地震安全性评价宣贯教材,卢寿德等,2006)。
对于场地土液化,通过对62个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和多个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查看,未发现有场地土液化的评价。统计对安阳市区未发现场地土地震液化评价的原因,有如下三种:一是安阳市区地下水开采严重,地下水位埋深较大,市中心及铁路以西的地下水位一般都大于20米;二是安阳市地层多以粘性土为主,20米以内少有砂和粘粒含量小于13的粉土(安阳市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三是据安阳市活断层探测工作中的土层年龄样测定结果,安阳市一般8~10米以下为晚更新世及以前的地层。以上三种原因,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3.3条,可不考虑液化问题。
对于岩体崩塌和滑坡,安阳市地处安阳冲洪积扇平原区,地势平坦,一般海拔65~73米,为第四系地层覆盖区,一般无陡坡、基岩出露,故不存在岩体崩塌和滑坡问题。
对于地震断层错动对地表的影响评价,据目前掌握的证据,安阳市的主要断层只能证明其活动到晚更新世,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四、结语
1.安阳市及附近存在的主要断裂有十条,据目前掌握的证据,最新活动年代更新世(Q3)。但如有断层活动性的最新成果,有关部门要及时掌握。
2.安阳市的建筑场地类别划分,主要为中软场地土,Ⅱ类场地。
3.安阳市区建筑工程场地一般不存在地基土地震液化、断层地表错动、滑坡等地震地质灾害。
参考文献
[1]卢寿德.地震安全性评价宣贯教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
[2]高孟谭,等.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特点及其防灾启示[J].震灾防御技术,2008,(3).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抗震设计;重要作用
引 言:建筑行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行业之一,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我国是多地震国家,但我国目前对地震的预防能力较弱,地震给我国带来了及其巨大的灾害,因此,要加强建筑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这是进一步保障我国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1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的现状
在建筑抗震设计领域,虽然我国在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发展缓慢,尤其是在抗震设计上,没有能够正确的处理好建筑设计和抗震设计的关系,虽然引进了一些西方欧美抗震设计理念,但缺乏符合本国实际的理论技术创新。很大方面存在着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设计中,没有能够深入研究地震对建筑结构破坏的层次和顺序,难以做到重视主体的设计而兼顾细节问题。没有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的运用抗震设计准则。
1.2建筑抗震设计中缺乏科学规范的理论指导,缺乏实际经验的积累;我国对地质地震的认识尚不够完善,对地震的成因,预测,防治研究不够深入,地震防治规范不够科学。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候,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或依据的是不完善的理论。因此,难以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完美融合防震设计理念。
1.3建筑抗震设计中,设计立足于固定参数,而忽视了实际情况,设计完全依据“计算设计”完成。而且将一定的地震或力学参数做出固定的规范,比如,在我国地震设计研究中,把地震的降级系数统一规定为2.81,将小震赋予固定统计意义。而小震多用于结构设计中,结构截面承载能力设计和变形的检验计算,需要依据一定的实际情况而行的。
2 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标准
2.1 将概念设计理论和基于性能的设计理论相结合。结合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出科学严谨勘探,掌握第一手资料,综合分析考虑,做出最优势的战略设计组合。
2.2我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辩证灵活运用其中抗震设计原则,严格执行设计施工标准,借鉴其中经验,结合房建本地实际,科学设计。
2.3要坚持实施多级防震措施。传统房建结构多采取的是三级设防措施,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但在新的时期,房建结构必须是采取的多级设防模式,保护建筑主体抗震能力,减轻经济损失,使得建筑抗震中更加安全。
3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3.1解决了建筑竖向布置设计的问题。
建筑竖向布置设计问题,主要是在建筑设计中,反映沿着高度或楼层结构质量、刚度分布问题。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建筑,无论是多层还是单层,都存在此类问题。尤其是在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中,表现的更为突出。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如果建筑底层是购物中心或商场时,要求大空间和大柱距,而上部的楼层为写字楼或多样化的公寓时,前者要求设置柱,墙少,而后者则是以墙为主。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导致建筑物沿着楼层或高度分布的刚度和质量都不协调、不均匀。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沿着上下相邻的楼层由于质量和刚度相差较大,造成突变。这是建筑设计时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在建筑设计中,要尽量确保沿着竖向结构的刚度均匀分布,特别是在结构不设置刚度较大的刚度转换层时,更要注意。概念设计中,尽可能使剪力墙布置较为均匀,并沿竖向贯通到建筑的底部,同时避免某一楼层的刚度过小,避免地震时的扭转效应。
3.2解决了屋顶建筑的抗震设计难题。
设计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时,屋顶建筑抗震设计也是整个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从多数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评定结果看,屋顶建筑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屋顶设计较高或者设计过重。屋顶设计较高或者设计过重,无形当中加大了屋顶建筑变形,而且地震作用也加大了,尤其对自身和屋顶之下的建筑物的抗震作用都不利。有时屋顶建筑的重心和屋顶之下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如果屋顶的抗侧力墙和屋顶之下的抗侧力强出现间断,在地震发生时,带来的地震扭转作用也会更严重,对抗震更不利。所以,进行屋顶建筑设计过程中时,应该最大限度的降低屋顶建筑的高度。选用强度较高、轻质、刚度均匀的材料,使得地震作用传递不受阻碍;屋顶重心和屋顶之下的建筑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如果屋顶建筑非常高,屋顶建筑就必须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让屋顶建筑地震作用和突变降低到最小,尽量避免发生扭转效应。
3.3合理进行建筑平面设计、布置设计,提高建筑抗震能力
建筑平面布置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置情况直接反映建筑使用功能和相关要求。平面设计布置时,要将内墙的布置、柱子的距离、通道和楼梯的位置、空间活动面积大小、房间数量和布置、电梯井的布置等在建筑平面布置图上进行明确。建筑的使用功能不同,在楼层布置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公寓、写字楼、餐饮娱乐、商场等,在进行建筑布置时,空间和房间划分上的差异较大。建筑平面布置多样化的同时,要考虑结构的抗震要求,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建筑平面上的内隔墙、填充墙、具有相应刚度和强度的非承重内隔墙等墙体的布置不对称;柱子和墙体的分布不协调不对称;建筑结构刚度和质量在平面上分布不均匀等因素导致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产生扭转地震作用,导致建筑损坏。
建筑平面布置设计对建筑抗震影响很大,进行建筑平面布置设计是,要尽可能确保建筑结构的刚度和质量都均匀分布,结构要对称协调,尽量避免突变,防止在地震时发生扭转效应。墙体布置要均匀;剪力墙或抗震墙布置要和结构抗震要求相结合;刚度较大的电梯井要尽量居中布置,避免偏心。建筑平面布置设计要为结构抗侧力构件的合理分布创造条件,要将建筑施工功能和结构抗震要求融为一体,以此来充分发挥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基础作用。
3.4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细节设计能力,实现结构抗震
高层建筑在进行结构设计、结构抗震细节设计中最关键的是薄弱环节的处理措施和对多道抗震设防措施的保证。结构抗震体系包含多个具有良好延性的分体组合,具有良好延性的结构构件通过设计连接,实现协同联合工作。建筑面临地震灾害时,通常情况下在主震过后,多次余震往往会造成比主震破坏程度更大的结构损坏。建筑抗震结构体系只有最大程度的增加外部和内部的冗余度数量,有意识的增加分布屈服区,来实现抵御以耗能为主的抗震性能要求。进行高度建筑结构设计时,不可片面过分强调构件强度,必须要综合处理好结构构件的强弱关系,要保证构件具有较长的有效屈服时间,能有效实现结构延性,增加抗倒塌能力。
3.5优化建筑体型设计,确保符合抗震要求
建筑体型设计主要包括建筑的平面形状和立体空间形状。大量的震害表明,在平面形状复杂,如平面上外凸和凹进及侧翼过多伸悬、不对称侧翼布置等,都及其容易在地震中遭受破坏。平面形状相对简单、规则的单层或多层建筑,在地震中出现严重破坏的机率相对较低,有的甚至完好无损。建筑沿着高度方向上立体空间内形状复杂或形状不规则,如相邻单元的高差差距较大,高出屋面的建筑部分高度过高、建筑装饰悬伸过大等,由于沿着高度形状上的变化,造成在地震时、建筑结构刚度发生突变的部位更容易发生破坏。
在建筑体型设计中,要尽量选择平面和空间形状较为简洁和规则的体型。在建筑平面形状上,要尽量选择圆形、方形、扇形及矩形,要尽可能少做内凹和外凸的体形,极可能不做非对称的侧翼和长度过长的伸翼。建筑体型布置时,要尽可能使建筑结构的刚度和质量均匀分布,避免因为体形不对称、刚度和质量不均匀导致建筑面临地震时,出现抗震不利的扭转反应。特别是在高层建筑设计中,通常为了立面美观和艺术创意需要,难以避免设计较为复杂的体型,但是在设计时,一定要将建筑使用功能、结构抗震安全和建筑艺术结合起来,在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基础之上进行艺术创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建筑抗震设计,提高抗震能力,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要求。因此,在进行建筑的抗震设计时候,必须要将建筑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综合协调起来,实现二者的配合,共同为建筑整体的抗震设计发挥出更强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贾昭.概念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体现及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0).
关键词:周期比,位移比,刚度比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地震能对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危害,因而结构抗震设计就成为结构工程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使命,由于地震的复杂性,使得抗震设计中涉及许多参数,对这些参数的正确取用以及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判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对这些问题逐一描述。
二、基本概念
上下层楼层刚度比。顾名思义上下层楼层刚度比为上层楼层刚度与下层的楼层刚度的比值,但关于楼层刚度的计算,目前有三种算法:
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值Vi/Ui(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4.3条文说明) ;
剪切刚度Ki=GiAi/hi(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附录E.0.1);剪弯刚度i/Hi(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附录E.0.2)。
其中第一种算法用于侧向刚度规则性判断时选用,适用与普通结构,第二种算法用于底层转换层结构,第三种算法用于高位转换结构。对带转换层的结构应分别用第一种算法和第二种(或第三种)算法计算刚度比,并分别满足相应的规范限值。
刚度比超限经常遇到的是由于上下层高的变化引起的,当下层层高比上层层高高很多时,而上下层柱和墙断面不变时,由于下层层高大,层间位移也大, 导致Vi/Ui小于上层,上下层楼层刚度比就会出现超限情况,此时可通过加大下层柱和墙断面,或减小上层柱和墙断面来解决,当超规范不太多时通过调整上下层砼强度等级的办法也实现刚度比调整。对于带转换层的结构,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落地墙的数量来处理。
图1,图2为一带转换层结构的23层商住楼,二层为转换层,采用梁式转换,经计算,刚度比结果如下:
采用的楼层刚度算法:剪弯刚度算法
采用的楼层刚度算法:剪弯刚度算法
转换层所在层号= 2
转换层下部结构起止层号及高度= 1 28.40
转换层上部结构起止层号及高度= 3 46.00
X方向下部刚度= 0.078E+08X方向上部刚度= 0.1373E+08
X方向刚度比= 1.26
Y方向下部刚度= 0.1056E+08 Y方向上部刚度= 0.1997E+08
Y方向刚度比= 1.35
Y方向刚度比超限, X方向刚度比也接近限值.说明转换层以下刚度较小,通过调整见图3,在端部增加落地剪力墙,增加底部刚度,经计算结构如下:
X方向下部刚度= 0.091E+08X方向上部刚度= 0.1373E+08
X方向刚度比= 1.078
Y方向下部刚度= 0.1342E+08 Y方向上部刚度= 0.1997E+08
Y方向刚度比= 1.0635
X,Y向刚度比均接近1.0, 较好的满足规范要求!
五、结束语
结构抗震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的因素也远非限于上述问题,除了计算以外,还有很多抗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等重要内容需要考虑,特别是建筑体型和结构形式的合理选用,则更需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相互配合.但是作为结构工程师则一定要通过对结构本身特性仔细分析,合理方案布置,选用正确的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得到合理的计算结果,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结构良好的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版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2008版
(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河南科技出版社 1991版
关键词: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场地类别;软土震陷;活动断裂
一、前言
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现行的三种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明确规定,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地区,勘察设计时应进行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评价。
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评价评价内容一般包括:场地基底的地震加速度;覆盖层厚度和土的剪切模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地面支运动;地面运动是否会造成场地和地基的失稳或失效,主要是考虑液化、震陷、滑坡、崩塌等;地表断裂造成的破坏,主要是活动断裂蠕动、突然错动造成建筑物剪切破坏;局部地形、地质构造的局部变化引起的地面异常波动所造成的破坏进行建筑抗震地段划分的主要原因。
二、关于场地地段的划分
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按表1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见表1)
此外,对场地或场地邻近存在岩质陡坡时,尚应具体分析岩层(岩体)的结构特征,尤其是软弱结构面产状,及其与坡面的关系,节理、裂隙发育情况以及破碎程度,评价其稳定性,再按上述原则划分地段。
国内对震害实例的调查及理论分析表明,局部地形地貌、土质条件对震害影响是明显的,因此工程勘察中一定要根据地形地貌查明地基范围内有无故河道、暗滨、埋藏凹地、沟壕、浅埋基岩起伏等微地貌,特别是在地形、土质变化的交界位置,地震时对上部结构有较大影响。场地较大时应对不同地段进行分区划分,以便选择建筑场地时选择有利地段,避开不利地段、不在危险地段建设或采取有效措施,即工程地质建设适宜性分区。
三、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
在建筑物抗震设计中,对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相当地重要,按我国目前的勘察设计体制,是由岩土工程勘察单位采用剪切波速测试结合建筑场地条件(覆盖层厚度)确定建筑场地类别。
(一)钻孔剪切波速的测试
关于剪切波速,《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则采用地面下20m且深度不大于覆盖层厚度范围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值。等效剪切波速是按公式1、2计算的。
Vse=do/t 1
t=∑(di/Vsi)(i=1…n)2
式中Vse――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
do――计算深度(取20 m和覆盖层厚度二者的较小值);
t――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
Vsi―― 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层土的剪切波速;
d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厚度;
n――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
(二)场地土类型的划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场地土类型的划分,按表2,主要依据土层的剪切波速度或其承载力特征值。(见表2)
大量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表明,在城市区域内,近地表人工堆积层或被扰动的地层分布范围很广,而且厚度可达数米,由于填土的成分不同,其强度和剪切波速度一般低,但局部偏高,严重影响了20m以上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度值。对于一般高层建筑物,该层土往往被挖除,不作为基础持力层。在考虑该层土是否参加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度值计算的问题上,以及如何取值参与计算,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三)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表3划分为四类。(见表3)
从上表可以看出,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大小对场地类别的划分影响是很大的,而岩土工程勘察中有时会遇到拟建场地存在大面积堆填或大面积开挖的情况。若大面积填方或挖方厚度较大时,如何确定场地覆盖层厚度,将对场地类别的划分产生影响。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当建筑场地设计整平标高与现有地面标高相差不大时,可按现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顶面确定;若建筑场地存在大面积、大厚度的挖方或填方,场地设计整平标高与现有地面标高相差较大时,本人认为应按整平标高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顶面距离确定。
(四)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还应考虑的因素
1.基础埋深
建筑物基础通常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浅基础是指建筑物基础位于地面下0.0~5.0m范围内的基础持力层上;深基础是指建筑物基础位于5.0m以下数米深处的基础持力层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给出的建筑场地类别划分主要依据自然地面下20m范围内土层的性状和覆盖层的厚度,而不考虑建筑物的实际基础埋深;如果考虑基础埋深,即基础下20 m 范围内土层的性状,往往建筑场地类别可以提高。
对于高层建筑且有地下室好几层,基坑开挖超过20m,桩长35m,若仍以地面下20m深度进行评价确定场地类别,则此范围内仅仅包括基础埋深以上的土层。
2.复合地基
换填垫层法是否可以改变建筑场地类别?
人工填土的成因具有极不均匀性,堆填时间短,成分复杂等特征,受人为影响因素控制。对待人工填土层在20m深度内的波速贡献,我们可以这样推理:一般的人工填土层沉积时间为几十年~几百年,近几年甚至近期在场地的弃土仍属人工填土的范畴。那么,某场地假定覆盖层厚度为51m,自天然地面以下20m深度范围内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值为249m/s,按规范判定其建筑场地类别为III类;若在勘察以前对场地浅层人工填土挖除2m,采用均匀性及密实度好的土层碾压处理,处理后的填土层仍然隶属于填土层,再行勘察时20m深度范围内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值必然大于250m/s,由此就会得出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的结论。
3.其它地基处理方法是否也可以改变建筑场地类别?
对于深部地基处理后,提高基础下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模量外,还提高了地基土的抗震性能。天然地基经加固后,地基土承载力可较大的提高,地基土的性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如果按照天然地基,该场地20m 范围内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加权平均值200Kpa,则为中硬场地土。由此可以给出天然地基为Ⅲ类建筑场地、复合地基则为Ⅱ类建筑场地的结果。
4.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为工程技术人员确定地震动参数提供了基本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_2001为我国主要城镇中心地区地震动参数确定提供了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要提供的地震动参数主要为: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抗震设防分组、场地设计特征周期、常时微动卓越周期。
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时还应该考虑二个方面:一是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I_2001)适用于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而对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核电站和其它有特殊要求的核设施建设工程需做专门研究,《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所规定的甲类建筑、乙类建筑不是一般建筑,属于抗震设防要求高的重要工程,要进行专门研究。一般建筑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包括丙类建筑和丁类建筑。二是建筑场地情况,就建筑场地而言下列情况也需做专门研究:(1)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分界线附近(相关规定中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峰值加速度分区界限两侧各4km界定为分界线附近);(2)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地震研究较差地区)。岩土勘察设计工程师要准确把握这一要求,就需要注意搜集地方地震研究部门的资料。
5.地震液化问题
地震液化判别是岩土工程勘察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对饱和粉土、砂土进行液化判别,首先要进行初步判别,初步判别时考虑:(1)地质年代;(2)细粒土含量;(3)天然地基的建筑的基础埋深、地下水埋深和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在依据地质年代和细粒土含量判为可液化土层,还需要根据基础埋深、地下水埋深深和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判别。
当初步判别认为需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时应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判别地面下15m深度范围内的液化;当采用桩基或埋深大于5m 的深基础时,尚应判别15~20m 范围内土的液化。当饱和土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小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为液化土。当有成熟经验时尚可采用其他判别方法。
在地面下15m 深度范围内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可按下式计算:
Ncr=N0[0.9+0.1(ds-dw)](3/ρc)1/2(ds≤15) (3)
在地面下15~20m 范围内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可按下式计算:
Ncr=N0(2.4-0.1ds)(3/ρc)1/2(15≤ds≤20) (4)
式中 Ncr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N0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应按表4采用;
ds 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深度(m);
ρc 粘粒含量百分率当小于3 或为砂土时应采用3。
由液化机理可知,液化产生是由于地震时饱和粉土、砂土孔隙水压力上升所致,当基础埋深较小、上覆非液化土层较厚、地下水埋深较深时,初判天然地基不考虑液化影响,是由于考虑基础底以下非液化土层达到一定厚度而起到的约束作用,并不代表其深部饱和粉土、砂土地震时土层不发生液化。
桩基础设计时,仍然要穿透液化层,计算该层桩侧摩阻力时,仍然要考虑发生地震液化的影响。对于复合地基,由于处理方法很多,应具体分析,为提高承载力而设计的桩体,桩端不可放在可液化土层及其以上;基础底以下非液化土层达到一定厚度,满足初判可不考虑液化条件时,可等同天然地基对待,一般情况下,基础和上部结构设计,不再考虑液化土层影响。
6.软土震陷问题
软土震陷是指地震作用下软弱土层塑性区扩大或强度降低而使建筑物或地面产生的附加下沉,一般是较大面积的地面下沉,多见于软弱粘性土层。虽然震陷问题在科学试验和理论研究中得到证实,在宏观震害调查中,也证明它的存在,但当前很难进行可靠预测和计算,《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也仅作为推荐性条款列出。岩土工程师应根据建筑物类别、在进行地基处理等时,进行具体分析,采取适宜的抗震措施。
7.活动断裂的影响
全新活动断裂为在全新地质时期(一万年)内有过地震活动或近期正在活动,在今后一百年可能继续活动的断裂;全新活动断裂中、近期(近500 年来)发生过地震震级M≥5级的断裂,或在今后100 年内,可能发生M≥5级的断裂,可定为发震断裂;对全新活动断裂的准确鉴别和合理评价,其对建筑抗震乙、丙、丁类建筑工程的影响是断裂勘察的核心内容。
鉴别活动断裂一般从地形地貌特征、地质特征、地震特征和历史记录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判定。(见表5)
活动断裂对工程影响,地震时老断裂重新错动直通地表,地面产生错位,对建造在位错影响带上的建筑,产生不同和度的破坏,不是简单地用能用工程措施避免的断裂。
全新活动断裂有缓慢蠕动和突然错动两种基本活动方式。蠕动在活动断裂带普遍存在,现代活动速率代表今天的活动水平,可以此作为活动断裂工程评价标准之一,历史的和地质的活动速率可以作为参考。资料研究显示,中国东部地区的活动断裂,现代活动速率 ≥1.0mm/a(Ⅱ级),西部地区活动断裂,现代活动速率 ≥5.0 mm/a的活动断裂,将有可能发生中强级以上地震。突然错动将导致地震,强震对工程建筑的破坏也最大,因此,活动断裂工程是否具有震中烈度≥6°的发震条件,特别重要的是它是否具别震中烈度≥8°的发震条件,震中烈度6°基本对应5级地震,震中烈度8°基本对应6级地震稍强。同时,要考虑第四系未受错动的覆盖层对产生地震断层的抑制作用,覆盖层厚度越大,越对抗震有利。
在此还要特别强调三点:第一活动断裂往往具有分段活动特征,强震往往发生在活动深断带的特殊部位,如活动断裂破碎交汇处、活动断裂两端、多次强震重复发生地段等,同一断裂在不同地段的破坏影响是不同的。第二无覆盖层的断裂,一旦发震破坏严重,应注意判定是否为全新活动断裂。主要靠分析研究断层破碎带,采取断层泥样品实测地质年龄来确定是否属于活动断裂。第三平均活动速率>1.0mm/a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_2001)强烈全新活动断裂判定标准之一、震级≥6级也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_2001)中等全新活动判定标准之一。
四、结论
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设计人员对于基础埋深、型式的选择、地基处理方式、地基抗震设防、承压力的验算等。本人结合工程实践,就现行规范中该部分内容的认识,浅谈了几点见解,供同行们探讨。
参考文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S001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结构设计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逐渐向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结构发展。高层建筑的结构复杂,层数比较高,建筑地基承受的荷载比较大。地震发生时,震源对高层建筑结构会产生冲击力,容易造成建筑梁、柱断裂,建筑倒塌等现象,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安全。我国是地震灾害比较频繁的国家,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抗震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的质量。因此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时候要根据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
1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与常规抗震设计的比较
1.1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概念
概念设计是目前一种比较先进的设计理念,与传统建筑设计相比,概念设计不需要精准的计算或参考建筑设计规范相关的目录,而是设计者根据实践经验,按照建筑结构体系的力学关系、结构破坏机理,从建筑结构整体进行把握设计。传统的建筑设计思想无法满足人们对建筑结构抗震功能的要求,为了提高建筑结构抗震安全性能要求,抗震设计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比如建筑结构以力分析为主并兼顾力与变形,考虑到建筑结构变形、耗能和损失,以及非线性分析和可靠性分析。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建筑设计师提出来的一个全新的设计理念。它的主要核心是将抗震设计从保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基本目标转移到不同风险水平地震作用力下满足人们对建筑的性能要求,通过多层次、多目标的抗震安全设计,保障建筑安全,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益的平衡,满足人们对建筑的个性需求。
1.2我国常规抗震设计方法
当前大部分国家的抗震设计规范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我国采用二阶段抗震设计方法满足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实现以上三个原则的抗震要求,并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建筑物抗震重要性分成甲、乙、丙、丁四类建筑物,根据建筑物的类别设置相应的抗震防烈要求。二阶段抗震设计方法如下:第一阶段是对建筑结构强度进行验算,也就是小震的地震洞参数,通过弹性模量计算建筑结构的弹性地震作用力,并与建筑物风荷载、雪荷载、水平荷载等进行组合,计算建筑结构截面的抗震承载力,确保建筑结构的强度,并通过合理的平面结构布置,确保建筑结构的抗拉力。第二阶段则是验算建筑结构的弹塑性,也就是对地震作用下很容易倒塌的建筑结构按照大震标准进行设计,处理好建筑结构的薄弱环节,以免地震发生时首先冲击建筑结构的薄弱环节,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3常规抗震设计方法与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的比较
基于常规抗震设计方法与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在设防目标、设计实施方法和检验方法、实现性能和工程应用方面都有所不同,具体见表1。通过比较发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是未来建筑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它适应了社会新技术和新工艺发展需求,能够满足建筑业务单位和使用单位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经济性等相关要求。
2超限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
某酒店塔楼的高度是168.9m,结构计算高度为176m,建筑结构为B类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建筑场地类别为III类,建筑抗震等级为二级。
2.1结构的抗震性能水准
按照相关规定,酒店的塔楼高度、平面扭转不规则等不能超限,所以在第一、二阶段抗震设计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满足建筑工程国家以及地方相关的标准,并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目标概念进行设计。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给出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以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规范进行设计,确定该酒店的性能水准为C类,具体控制目标如下:
2.2建筑结构的性能目标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规则性、高度等方面超出了建筑工程规范中的适用限值,使得抗震设计缺乏相应的参考依据。基于性能目标设计方法在设计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到建筑场地实际设防裂度、超高限值以及建筑结构不规则等经济因素,对超高建筑的薄弱环节、主抗侧力构件等结构变形能力和抗震承载能力有具体的性能目标。按照建筑工程设计中相关内容,建筑结构关键构件由建筑结构工程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分析。比如水平转换构件和支撑竖向构件、大悬挑结构的主要悬挑构件、长短柱在同一楼层的数量相当于在该层各个长短柱等要求。这其实是将过去常规抗震设计中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原则进行量化和细化。比如将A级性能目标设计要求建筑结构小震不坏、中震和大震不坏,就是要求建筑结构在中震和大震中依然保持一定的弹性。
3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常规的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建筑设计的要求,基于建筑结构性能抗震设计理念对抗震结构的目标进行量化,明确抗震目标性能,能够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必将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设计抗震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怎样提高建筑抗震设计水平成为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要达到抗震设计的基本目标,仅仅依靠纯粹的建筑抗震设计环节很难完成,必须在建筑设计中认真贯彻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弄清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之间的关系,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达到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的目标。
1抗震设防区建筑工程设计基本概念
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实行以预防为主,使建筑经抗震设防后,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我国抗震设计思想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对于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来说,在抗震设防区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应优先采用简单、均匀、规则、对称的建筑结构方案。从有利于建筑抗震的角度出发,地震区的房屋建筑平面
形状应以方形、矩形、圆形为好,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椭圆形、扇形次之,L形、T形、十字形、U形、H形、Y形平面较差。建筑的竖向体形变化要均匀,宜优先选用矩形、梯形、三角形等均匀变化的几何形状,尽量避免过大的外挑和内收。抗震设计中,房屋的高宽比是一个比房屋高度更需慎重考虑的问题,因为建筑的高宽比值愈大,即建筑愈瘦高,地震作用下的侧移愈大,地震引起的倾覆作用愈严重。对称结构在地面平动作用下,一般只发生平移振动,各构件的侧移量相等,水平地震力按构件刚度分配,因而各构件受力比较均匀;而非对称结构,由于刚心偏在一边,质心与刚心不重合,即使在地面平动作用下,也会激起扭转振动。其结果是,远离刚心的刚度较小的构件,由于侧移量加大很多,所分担的水平地震剪力也显著增大,很容易因超出允许抗力和变形极限而发生破坏,甚至导致整个结构因一侧构件失效而倒塌。建筑方案的规则性对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性来说十分重要,它包含了对建筑的平、立面外形尺寸,抗侧力构件布置、质量分布,直至承载力分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要求。“规则”的具体界限随结构类型的不同而异,需要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互相配合,才能设计出抗震性能良好的建筑。
2建筑抗震设计的方法
2.1 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
现代抗震设计方法始于上世纪初,随着人们对地震动和结构反应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结构抗震理论研究经历了以结构承载力分析为主,发展到兼顾承载力和结构变形,再到全面分析结构的承载力、变形、损伤和耗能的过程.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大致提出了4种主要的抗震设计方法。
2.2 损伤耗能相关的抗震设计
非弹性变形对结构抗震和防止结构倒塌有着重要作用,但结构自身将因此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当非弹性变形超过结构自身非弹性变形能力时,则会导致结构的倒塌。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非弹性变形以及由此引起的结构损伤研究就成为结构抗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并由此形成基于结构损伤的抗震设计方法。
2.3 延性相关的抗震设计
1933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强地震记录仪,并成功地取得地震记录后,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进入动力分析阶段,地震波研究为地震反应谱分析创造了条件在长期的工程实践和试验研究中发现,地震中地震峰值发生的时间很短,震害表明这种脉冲式地震作用带来的震害相对较小;而且结构的非弹性变形能力可使结构在较小屈服承载力的情况下经受更大的地震作用,由此提出了基于反应谱的延性抗震设计方法通过地震力降低系数调整反应谱加速度,来实现不同结构的延性需求,如新西兰抗震规范中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化的设计地震力与结构延性需求关系,结构延性高则取值大,结构延性低则取值小,延性抗震设计考虑结构进入非弹性状态下的结构反应,然而由于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的困难,因此只能根据震害经验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来保证结构自身的非弹性变形能力,以适应和满足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的需求,结构的抗震设计仍采用小震下按弹性反应谱计算的地震力来确定结构构件,与考虑地震重现期的抗震设防目标相结合,采用反应谱基于承载力和构造保证延性的设计方法成为目前各国抗震设计规范的主要方法。
2.4承载力相关的抗震设计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抗震设计基本采用基于承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地震分析属于等效静力分析阶段,以结构构件的强度或刚度是否达到特定的极限状态作为结构失效的准则,基于承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建立在静力分析理论之上,是在1900年大森房吉提出的地震力理论和1916年佐野利器提出的抗震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静力法和早期的反应谱法都是以惯性力的形式来反映地震作用,并按弹性方法来计算结构地震作用效应。
2.5 能力相关的抗震设计
20世纪70年代,新西兰的T.Paulay和R.Park基于对非弹性性能对结构抗震能力贡献的理解和超静定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实现具有延性破坏机制的控制思想,提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足够弹塑性变形能力的设计方法[8].能力抗震设计方法的关键在于将控制概念引入结构抗震设计,有目的地引导结构破坏机制,避免不合理的破坏形态,可有效保证和达到结构抗震设防目标。
3建筑师应学习和应用先进的建筑抗震技术
3.1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建筑抗震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开始研究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被引进到建筑学领域,其中的多主体仿真技术被更多地运用于建筑学专业中疏散模拟(包括地震灾害下人员紧急逃生)的研究。日本作为地震多发国家之一,其地震多主体计算仿真技术一直位于世界前列,并取得成效,可通过运算将地震发生时人员的逃生路径,出口等以3d动画形式显示出来。多主体仿真技术已成为建筑物内人员逃生的训练工具和建筑物抗震评价手段,并为建筑设计提供完善的科学依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建筑师的设计技术也应与时俱进!思想不能停留在对原有知识的认识上,要不断利用先进技术来充实专业知识,计算机仿真技术就是一种先进工具,我们可以利用它为建筑物的防灾减灾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3.2计算机模拟技术与建立实体模型实验相结合
当建筑师在设计抗震重要性很高和建筑体型很特殊的建筑物时,对于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实施可行性除了要以现行有关规范进行验证,还要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与建立实体模型进行实验验证。日本名古屋的“mode螺旋塔学园”是一座自由形体的超高层建筑,在多震国家建造体型很不规则的建筑物无疑是一个挑战,然而建筑设计通过建立实体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实验,使得设计方案可行实施:其抗震原理是把建筑物比作一颗树木,基础是树根!内桁架钢管是树干,列柱是树枝,边梁和大梁是树杈!设计中对各部位的屈服强度及塑性进行模拟实验、调整数据参数达到抗震要求。
4结语
为做出一个优良的建筑抗震设计,必须是在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配合协作共同考虑抗震的设计基础上完成。为此,要充分重视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更好地发挥建筑设计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规定水平力;PKPM2010;位移比;地震剪力
1.扭转不规则和规定水平地震力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4.3条: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为结构扭转不规则;《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4.5条: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根据规范定义,当位移比大于1.2时,即可判定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扭转不规则,位移比则是按照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计算得出。
2.规范引入规定水平地震力计算方法的原因
02版规范中,计算位移比采用CQC法直接得到的节点最大位移和平均位移的比值。各振型位移的CQC组合计算,即先求出各振型下的位移,再采用CQC组合方法计算在地震作用下各振型的总位移,这种将各个振型的响应在概率的基础上采用完全二次方开方的组合方式得到总的结构位移,每一点都是最大值,可能造成楼层位移计算失真,最大位移出现在楼盖的中部而不是角部。
根据10版《高规》和《抗规》的条文规定,位移比的计算如图1所示,楼层最大水平位移取角部位移δ2,楼层位移的平均值取楼盖中点即两端位移平均值(δ1+δ2)/2,二者的比值即为位移比。如果最大位移出现在楼盖的中部而非角部,上述位移比的计算式将失去意义,因此新规范用规定水平力法代替CQC法计算结构的位移比,确保楼层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端部,使该算式准确反映结构的扭转效应。
3.规定水平力法在工程中应用
3.1 工程概况
朗润春天住宅小区位于东营市西城区核心地段,其中8#楼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外接车库,主体高度12.6m,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结构。
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剪力墙抗震等级为四级。
3.2 规定水平力在PKPM2010中的确定方式
2010版SATWE中按照新规范的要求,增加了“规定水平力”的计算,如图2。SATWE软件在“规定水平力”选项中提供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最常用的“楼层剪力差方法”,一种是“节点地震作用CQC组合方法”。第一种是《抗规》、《高规》要求的“规定水平力法”(即规范法),用于结构布置规则、楼层概念清晰的建筑;第二种是结构布局复杂、具有较多错层部位导致楼层划分困难采用的计算方法。本工程采用第一种计算方法。
3.3规范法计算“规定水平力”
规范法计算规定水平力,该四层抗震墙结构X向地震作用下,SATWE计算的WZQ.OUT输出X向各层楼层剪力结果和SATWE软件在WV02Q.OUT输出各规定水平力计算结果如下:
根据规范对规定水平地震力计算方法的定义,第一层X向规定水平力FXV1=4593.62-3377.25=1216.37KN,第二层X向规定水平力FXV2=3377.25-2908.68=468.58KN,以此类推,逐层计算,人工计算出的规定水平力大小与软件输出结果完全一致。
3.4. CQC法与规定水平力法计算位移比结果比较
采用PKPM2010按规定水平力法计算结构位移比,X向和Y向最大位移和位移比的
WDISP.OUT输出结果如下
工况:X 方向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和最大位移比
4. 结语
控制位移比,减小结构的扭转设计,是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介绍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提出的规定水平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工程实例,介绍规定水平力法在PKPM2010中的应用,通过比较2008版PKPM与2010版PKPM位移比的计算结果,得出新规范对位移比的控制更加严格的结论,并简要提出控制扭转位移比的方法,为今后使用PKPM软件计算结构位移比,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抗震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对于建筑抗震设计,直到今天也还存在着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似乎建筑抗震只是结构工程师的事,与建筑师关系不大。因而,长期来只有对结构设计的抗震设计规范和规定,却没有一本专门谈建筑设计的抗震设计规范或规定。在建筑抗震的实践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个地震区的工业建设项目(建筑物),如果没有良好的建筑总体布置方案,单靠结构抗震计算和抗构造措施,在较强烈地震作用下,仍是难以取得建筑抗震的较好效果,甚至对建筑物的震害程度都起不到一定的减缓作用。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的新修订内容中对建筑师建筑设计应遵守的有关规定,届此,建筑方案的防震设计功能在建筑物的安全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推进。
一、建筑的抗震设计类别
1.甲类建筑。是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损失都较大,还会出现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都可能随着该类建筑物在遭受地震灾害后出现的一系列衍生反应。
2.乙类建筑。是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震后都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一般指的是城市的重要生命线工程和人流密集的多层的大型公共建筑等。
3.丙类建筑。是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建筑,介于两者之间的建筑物类型。
4.丁类建筑。是属于抗震次要建筑一般对社会影响和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对不大,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单层仓库等。
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关于建筑体型问题
建筑体型包括建筑的平面形状和立体的空间形状的设计。在一些地震灾害的案例中,都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平面形状复杂的现象,唐山地震和海城地震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而现实的例子则是,无论在单层建筑还是多层建筑中,那些结构设计上平面形状简单单一的,经常具有很好的防震作用,表现方面就是在地震灾害中建筑物的损伤较小,所以,在建筑体型的设计中,应尽可能的使平面和空间的形状简洁、规则;在平面形状上,矩形、圆形、扇形、方形等对抗震来说,都是较好的体型。尽可能少做外凸和内凹的体形,尽可能少做不对称的侧翼和过长的伸翼,在体型的分布上,也要注意建筑结构质量与刚度的分配问题,尤其在当今比较流行的高层建筑物中,千万不能只为了追求外表的美观设计而忽略了其防震功能的设计应用。
2.关于平面和竖向布置设计问题
建筑的平面设计是影响和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要求的基本保障,主要包括柱子的距离、通道和楼梯的位置、内墙的布置、空间活动面积的设计、电梯井的布置、房间的数量和布置等等,只有做到各个方面的协调对称,才能有效的降低建筑物在地震灾害中可能造成的损害。竖向布置方面主要体现在上下楼间的不协调对称问题上,导致建筑物的扭转功能失效,而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灾害。现实的建筑问题是,表面看来都很美,但很多的城市建筑物中,都普遍存在结构设计方面的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不合理的情况,也给地震灾害能带来的危害带来隐患。
3.关于屋顶建筑的设计问题
在近年来的高层建筑物结构设计的调查中发现,屋顶建筑的过高和重量过重现象都较为明显,长期重压之后会引发屋顶结构的变形,并给地震发生时带来更大的潜在危险。而且很多屋顶建筑的重心与下部建筑的重心不在一条线上,这也加大了整个建筑物承重墙扭曲发生的可能性,只有保证了这两方面的协调,才能有效的增强建筑结构设计的防震功能。
4. 关于设计限值控制问题
根据大量震害的经验总结,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房屋建筑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的一些抗震要求的限值控制提出了规定。这些规定,建筑设计应予遵守:一是房屋的建筑总高度和层数;二是对房屋抗震横墙问题和局部墙体尺寸的限值控制。
5.不规则结构出现问题
在现实的结构设计和施工中,除了设计者本身的问题外,还会增加业主、建筑师要求等外在因素,他们对使用功能更为关注,因而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规则结构问题,如何做到既保证建筑师、业主要求的同时,又能满足现实的安全防震功能需要,对设计者来着是巨大的挑战。
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意义
1. 能做好地震发生前的防御工作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就是赌地震发生前而做出的良好的地震灾害防御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程性的防御措施,另一种是非工程性的防御措施。而前者对于减轻地震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着非常重大的决定性影响,也是在地震发生前有效做出预防措施的最积极有效的途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能有效的减轻地震灾害的发生
工程防御措施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工程的抗震设防和抗震加固来防御建筑物在地震灾害来临时免遭破坏的一种方法,让建筑物通过好的结构设计在地震中将损失降到最小,能有效减少地震带来的建筑物坍塌和裂缝等损失,及因此而造成的人员损伤。
3.对建筑物防震结构设计的法规制定提供依据
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在对世界上130余次伤亡较大地震灾害进行的分类统计表明,由于建筑物、构筑物破坏、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比例达到了95%以上,可见建筑物结构设计的防震功能在地震防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及突出矛盾。目前,相关的法规已经就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提出了硬性的标准要求,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3.1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建设工程
该类工程在结构设计和施工中,须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3.2建设中的工程
该类工程在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须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时也应该严格按照抗震设计的要求标准进行现场施工的标准化作业。
3.3已建成的工程及其他
对于已经建成的重大建设工程、以及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或者具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工程,及建设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工程项目,如果还没有及时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参照相关的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对其现有的抗震性能加以鉴定,对危险系数较高的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补强措施。
3.4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核电站和核设施等建设工程
该类工程在结构设计和施工中须严格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之后再根据国家和各建筑物项目地区省级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得出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对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进一步确认,最后再进行抗震设防。
四、结束语
总之,建筑结构防震设计在建筑工程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只有充分认识到建筑结构设计在抗震中的重要性,才能将建筑结构设计与防震功能很好的结合起来,让建筑结构设计在防震功能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但由于目前高层建筑的增多,建筑结构的防震设计工作难度也在增加,建筑设计人员还需结合建筑项目当地的客观自然地质等条件和建筑物的具体要求进行结构设计上的变化调整,才能达到抗震标准,满足结构的创意设计要求。,只有将防震功能和结构设计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成为一件成功的建筑艺术品。
参考文献:
【1】陆雪松;;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4期
关键词:8度区;多层框架;少量剪力墙
Abstract: in the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is 8 areas, multi-storey frame structure to meet the elastic inter-story displacement angle can not be in the seismic checking, to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GB50011-2010) as the basis, a small amount of shear wall in the structure arrangemen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111 displacement angle, make the design more reasonable.
Keywords: 8 degree; frame; a small amount of shear wall
中图分类号: 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其对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分析有了改进,对建筑结构的可靠度有所提高,加强了建筑结构延性的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分析时会发现框架结构中梁、柱的截面比以前增大,柱的比以前增大,最大最大轴压比的控制更加严格。在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区的多层框架结构如遇到了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需要提高设防标准时,为了满足对位移角或扭转位移比的要求,加大了柱、梁的截面,过大的柱、梁界面给建筑使用上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建筑材料上使用的更多,给甲方造成设计人员水平保守、浪费的影响。
当今的建筑造型追求奇特,框架结构越来月不规则,在框架结构内布置少量剪力墙的做法日益增多。剪力墙侧向刚度大,能有效抵抗水平力,框架和剪力墙协同工作,受力特征介于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一种状态。在设计中位移是按纯框架结构的1/550控制,还是按框架-剪力墙的1/800控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1.3条给出了规定: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的50%时,其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抗震墙的抗震等级可与其框架的抗震等级相同。设计人员结构分析时要明确虽然设置剪力墙,但结构体系仍是框架结构,框架仍是主体,是主要的承受竖向荷载,也是主要的抗侧力构件,而剪力墙的设置是为了满足规范对框架结构的位移角的要求,剪力墙承受的底部弯矩较小,改善框架的抗震性能。
在结构分析时,框架和剪力墙的受力变形特征不同,应考虑框架和剪力墙的协同工作,但是规范并未给出明确的设计方法。根据笔者的经验,在结构建模计算时不能不记剪力墙或计算完出图时增加剪力墙,自认为加大安全储备,这样会造成结构刚心偏移,地震作用的扭转也发生了变化,对结构造成不利影响。个人是在建模时,先建纯框架结构进行分析,查看计算结果,有针对性的在位移角较大处设置剪力墙。剪力墙设置在框架间,形成带边框剪力墙,要在结构的两主轴方向双向设置,其间距满足规范要求,尽量对称布置,避免偏心。剪力墙布置尽量沿建筑的周边、角部设置,加强抗扭作用,已满足规范对位移角的要求。剪力墙的沿建筑物的全高设置,否则会引起建筑竖向的刚度突变。再反复的试算过程中要把握住‘少数’的定义,剪力墙承受的底部弯矩与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结构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总和之比建议不大于20%左右。若比值太小,说明剪力墙布置太少,难以发挥剪力墙的结构特性,没有达到设置剪力墙的目的;若比值太大,说明剪力墙设置太多,违背了设置的初衷,结构体系不够明确,加大了设计的难度,应在反复试算过程中注意抗倾覆力矩的比值。比值控制合适后,结构分析要计算考虑框架-剪力墙的协同工作。框架结构的梁、柱配筋要首先满足纯框架结构(不计剪力墙)计算的结果,而且还要满足按框架-剪力墙的结构计算结果,应进行包络设计,其中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按纯框架确定。框架结构的梁、柱配筋好要满足框架-剪力墙的构造要求,剪力墙的端柱的配筋要满足计算和构造要求,并应不小于相邻的框架柱的配筋,适当的放大。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可与其框架的抗震等级相同,具体计算和配筋按构造结果配筋,应符合规范对剪力墙的构造要求和措施,如剪力墙开洞时,两侧加边缘构件;剪力墙只有柱无梁时,要设置墙中的暗梁。
设计人员在8度区设计多层框架加少量剪力墙结构时,还是需要谨慎、稳妥,尽可能的不采用,若采用一定要满足规范的各项要求,在设置时做到受力简单明确合理,在计算时采取一定的必要构造措施,加强结构的承载能力,如考虑双向地震力;柱的双偏压校核;重要部位的柱箍筋全高加密;楼板开大洞附近的板双层配筋等措施。在做设计时,提前与图审单位沟通,避免设计返工,顺利完成设计。
参考文献: